风筝为话题小学作文

2024-05-24

风筝为话题小学作文(精选15篇)

篇1:风筝为话题小学作文

抬头仰望,天空湛蓝而清澈,云朵的微笑令人迷醉,而使我沉溺地享受着它的风啊,一阵阵地带给我那段童年的回忆,如此怀恋,如此欢喜。

小时候,天空是属于风筝的。它寄托着孩子们的快乐与希望飞上了天空,在广阔的天地里尽情翱翔。七岁那年,怀揣着热切的渴望,手里紧握着攒了好久的零花钱,我踏进杂货铺,终于拥有了后来的最爱DD纸风筝。从那天起,它便与我形影不离。拥有它,是一种幸福;它,也让七岁的心体会到了怜惜与牵挂。纸风筝是美丽却又脆弱的,不多久,大大小小的伤口遍布全身,令我心疼不已。尽管,它的美丽被丑陋所取代,却依旧无法动摇它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因为对它的爱,才衍生出一种对心爱之物的珍惜与爱护。

阳春三月,学校旁边的空地上,聚集了一群又一群的孩子。头顶的天空,因为风筝的点缀,显得格外美丽。各式风筝争奇斗艳,我手中的风筝,虽然暗淡无光,我并不嫌弃,我相信,它轻巧的身形,定能使自己飞得最高,成为天空的王者。风儿温柔又调皮,吹得发丝俏皮地扬起。我放开一段线,风筝在我头顶盘旋。它像出水的鱼儿,扭动着身躯,令人难以掌控。于是我慢慢放长了线,在风的帮助下,它渐渐变得安分守己了。

我的心似乎能感受到风筝想飞得更高的.渴望,于是线被我放得越来越长,直到只剩下个绳柄握在手里。风筝似乎得到了一种满足,欢快地追着风儿奔跑。于是我也不由自主地追随着它前进。别的孩子也许很奇怪,我为何追着风筝跑得如此疯狂。而那种快乐也只有我自己能体会DD阳光如棉花般温柔,空气如糖果般甜蜜。我依赖着这种感受,追赶着风筝,就是追随着欢乐――就像绿叶追随着树干,花朵追随着阳光一般。

时间流逝,这种奇妙的情境,却被定格在了记忆里。无数个日夜,将童年与成年的距离消灭得不留痕迹。风筝早已消失在我的视线,偶尔想起,打算找回童年的记忆,却又在害怕与童年快乐的大相径庭中无奈放弃。然而,追“风筝”的日子,从未止步。在追逐的过程中,多少次执着地奔跑,又华丽地跌倒。鼓励伴随着打击,快乐掺杂着痛苦,但因为一个信念,始终握紧手中的细线,未曾将它抛弃。生活的脚步匆忙又永不止息,生命还将灿烂地继续。此刻,温柔的风正在绵绵地吹,漂浮在蓝蓝天空的云朵,随之渐渐消散。倏然映入眼帘的倩影,会不会就是我执着追寻的“风筝”?它正指引我走向未来,更加精彩的未来!

篇2:风筝为话题小学作文

每一天,我被主人放飞在天空中,我努力想要飞的更高更远,但因为线的束缚,我根本就没有自由。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终于对主人坦白了,主人非常惊讶。他只是淡淡的说:“你只是一只风筝,而我能给予你最好的爱,就是放开手中的线。让你随风高飞远走。”主人剪断了线,啊,我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自由!

获得自由的我与风结伴而行。夜晚轻声对我说话,月亮,一直陪我走。

我穿过一片片树林,大树为我遮风挡雨;我沐浴着一场场春雨,雨水给我述说着她的经历。我跨过一条条溪流,小溪为我唱歌;我遇见一块块石头,石头似乎也在羡慕地向我点头……我本想这样在外面游荡一生,与主人再次相遇改变了我的想法。那天下着很大的雨,在外面游荡,一年未曾休息的我,赢弱不堪。我落到了地上,又被风吹来吹去,我晕了过去。等我醒来,我看见了橙黄色的光,那种颜色的光很温暖,那是希望之光。我还看见到那张往日熟悉的脸――我的主人那张明媚的脸,我不禁流下眼泪。

我对主人说我这一年的经历。主人只是叹气道:“风筝,无论怎样都会搁浅的呀!每次我把你放上天,你总是想飞得更高更远,你要相信我是你的主人,我是你温暖的家,是你栖息的港湾。”听到主人的话语,我泪流满面……

篇3:风筝为话题小学作文

1 引言

目前, 汉语口语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围绕话题进行口语教学, 进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 汉语口语的话题来源只要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但是, 并不是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与物都可以拿来作为话题进行日常教学的。话题的选择应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进而选择出合适的话题经过组织后进行日常教学, 使学习者能够使用汉语口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使言语口语训练质量得以提高。

2 选择话题教学的原则

话题的选择在日常教学中尤为重要, 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培养方向。从事汉语口语教学的工作人员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以及反复实践、论证, 得出了在话题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1 话题选择应具有针对性

在进行汉语口语教学编写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去选择相对应的话题, 对学习者应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确定教材所面对的对象是什么样的一个群体, 然后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相对应的话题进行教材的编撰。

学习者的群体不同, 导致选择的话题也不会相同, 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话题选择。学习者文化背影不同、语言环境不同, 话题的选择上也就不同, 因此在选择话题时, 要具有针对性。对于每一个学习者对于学习汉语口语这个群体来说均是一个个体, 不同学习者个体对汉语口语的需求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汉语口语教材编写人员就应该更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对应的话题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2.2 话题选择应具有科学性

话题选择应具有科学性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事实作为依据, 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否则就是虚构的。话题的选择不能与已经通过检验的科学原理相违背, 必须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话题。因此, 在编写汉语口语教材过程中, 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合汉语口语的学习人员对学习者爱好的话题进行筛选。同时, 还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接受能力, 不能主观臆断进行话题选择去编写教材, 进而确保科学的选择教学话题。

2.3 话题选择应具有趣味性

学习者的兴趣是其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保证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有趣性、生动性, 因此, 趣味性对教材编写人员来说十分重要。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生动、有趣的话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使学习者能够主动进行思考,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有实质性的提高其汉语口语的交际能力, 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 话题选择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2.4 话题选择应具有实用性

实用性一直是汉语口语教学人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的一项原则, 在教材编写及话题选择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只要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有利于教学组织, 这样的日常教学就决定了编写教材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教材编写在选择话题时应贴近学习者的日常生活, 使学习者能够用得上。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组织及应用能力, 也就是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进而进行交际。因此, 学习者能否可以使用汉语口语进行交际是能量教学质量是否优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在选择话题过程中, 做到所选择的话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才可以帮助学习者的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

3 泰国小学初级汉语口语课堂话题选择的策略与技巧

汉语口语日常教学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去组织相关内容, 通过在泰国为期一年的教学锻炼,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总结出了在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关于话题选择的策略和技巧, 为从事汉语口语对外教学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 以此共同交流。

3.1 话题选择应与学习者心理特点、兴趣结合起来

年龄阶段不同心理特点也不同, 通过调查,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与少年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基本一致, 但是其在稳定性、集中性方面比五年级以下班级的学生要稍强一些, 其在想象力、创造性等方面随着年龄的成长也得到了相对的提高。

日常教学话题的选择怎样去结合学习者的兴趣爱好, 怎样的话题才是泰国汉语口语学习者感兴趣的呢?结合专家、学者们的调研数据以及自己对日常教学的观察、思考, 笔者得出了学习者最欢迎的话题是能够完成“交际任务”这一结论。针对泰国圣弗朗西斯教会学校五年级日常教学为例, 学习者对说学习的部分话题喜欢程度如表1。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汉语口语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创造性、启发性的话题, 比如“职业选择”、“吃饭”、“购置喜爱的物品”等, 使学生不仅口语可以得到练习,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如果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时, 教学效果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者思维更加活跃, 记忆就会更加深刻。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氛围活跃, 师生互动效果得以质的提高。

3.2 从日常生活入手, 话题选择具有双向、多向的互动特点

任何语言口语交际的核心就是交流, 汉语口语也不例外。通过交流才可以互动, 互动的目的就是将所学的语言内容付之于实践, 使学习者的口语技能得以提高, 进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互动就是使学习者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使学习者不仅动口还要动脑,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 话题是人与人交际的基础, 如果双方要达到某一目的, 就必须围绕着某一话题展开交流。因此, 在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针对话题的选择应体现双向或者多向的互动性特点, 使学习者深入到话题中来。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话题主要是以“交际”来进行的人与人的信息对话以及以“服务”来进行的需求对话。根据观察, 泰国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有12个, 详情见表2。

泰国小学的汉语学习者喜爱的话题均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比如“吃饭”、“旅行”、“生日”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该把课堂作为一个交际的场所, 通过学生与学生或者学生与老师围绕某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交流, 以学生为主题, 老师加以引导, 使学习者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学习得以提高。以此, 通过互动性的一些话题, 通过师生互动是汉语口语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 同时也使学习者提高自身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3.3 根据文化背景, 在话题选择上应体现文化兼容的特点

每一种语言均是其对应文化的载体, 因此语言的教学就是其对应的文化的教学, 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就是了解学习相对应语言国家的文化。两个人如果文化背景不一样, 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误解的语言是属于交际文化范畴内的。学习者在学习母语外的语言时, 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者不熟悉的文化现象是必然的, 这种情况就会成为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消除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进行相对应的文化教学, 因此在进行汉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 选择话题应该考虑相对应区域的文化背景, 在话题选择上应体现文化兼容的特点。

不同国别、年龄、性别的学习者对汉语口语话题的喜好均有不同, 但是, 目前流行与市面上的教材都是一些通用性教材, 没有因地制宜, 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因此,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来进行, 这也是汉语口语是否可以迅速成功的关键。

在泰国, 教师应该根据其文化背景, 在话题选择时应该注入与泰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 这样学习者就容易接受。这样不管是教学效果还是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的运用都显得特别融洽, 其文化的兼容性也得到了体现。

3.4 根据校园活动来选择话题, 使知识得以巩固

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际, 只有将所学语言不断进行练习, 才能达到熟练掌握并进行无障碍交际的目的。基于校园生活的多样性, 根据校园的热点及相关活动来进行汉语口语的话题选择, 容易与学习者引起共鸣, 这样也贴近了学习者的生活。

在泰国支教过程中, 笔者将日常教学与校园丰富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使学习者选择的话题与相对的生活内容相匹配, 使学习者口语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高、相对应的知识点也得以巩固, 进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3.5 在话题的选择上应符合目标阶段性, 做到难易适中

任何母语之外的语言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巩固, 没有捷径, 汉语口语也不可能例外, 因此在活体选择上要符合目标的阶段性, 循序渐进。

每一个学习者都是一个个体, 口语水平、汉语能力、兴趣爱好等都不一样, 这就对汉语口语教学人员的整体水平要求都会进一步提高, 教学人员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得更全面。不管选择学习者什么样的感兴趣的话题, 话题的连贯性都是必须要保证的, 目标的阶段性也要得以体现。同时还要根据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以及目标来确定话题的难易程度。因为, 过于简单的话题没有挑战性, 不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过于复杂的话题, 学习者无从下手, 会打击学习者的积极性。

4 结论

由于泰国小学汉语口语水平不高, 且参差不齐, 在对外汉语口语日常教学过程中应从实践出发, 理论结合实践, 通过不断的学习、练习、巩固, 使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基本的会话能力, 同时具有一些社会交际的语言能力。因此, 根据学习者汉语口语的水平去选择难以适中, 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话题, 使培养的学习者能够流利、准确、得体的进行口语表达, 是汉语口语从教人员的从教目标。

摘要:通过对口语话题选择来源、话题选择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 从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实践出发, 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相结合, 总结出了在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关于话题选择的策略和技巧, 为从事汉语口语对外教学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 以此共同交流。

关键词:汉语口语,话题选择,策略,技巧

参考文献

[1]曹景凯, 马强, 赵金晶等.英语第二口语课堂中的话题选择[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85-87, 94.

[2]丰汝谊.初级口语课堂中学生对话题选择的调查报告[J].考试周刊, 2009, (32) :194-196.

[3]魏京京.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 2007, (3) :112-113.

[4]谭季红.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研究[J].教书育人, 2009, (18) :64-65.

篇4:以风筝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莹莹的草地,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妈妈拿着风筝,我拉着细细的一条线,跑呀跑!风来了,妈妈铺开手中的风筝,我纵情奔驰,风筝高兴的飞上天了,小鸟也来凑一脚,一望无际的天空,风筝满天的美丽现象,让我欣喜若狂的大叫:哇!好美丽的一幅画!

午后的草地上,满满的人潮,昂首仰视天空,尽是一只只的风筝鸟,布满了胸襟宽广的蓝天,五颜六色真是美呆了!我的心也跟着翩然起舞,飞翔在天空中的鸟群里,拉着风筝,高兴的寻找我的愿望。

风来了!风来了!风筝不受操控了,拉着与我联繫的细线,直往蓝天白云飞去,高兴飞翔于天空中。我也跟着它的脚步,打开诱人的羽翼,纵情的旋转,享用着凉风吹拂,只要风筝与我的美好时光。

篇5:以风筝为话题的高一作文600字

风,还没有来,那一只彩虹色的风筝,也静静的守候着。叹息时,猛然的,一份凉爽扑面而来,惊喜的抬头,山上的树木翻涌起阵阵林涛,绿色的浪无不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好风!真是一场好风!把目光转向少年,他郑重的点点头,若有所思。地上的风筝,彩虹般的绸带按耐不住的飘动,彩虹般的梦再次绽放,显然,它积蓄够了力量,它想要飞翔!少年,转过身,迎风,拽线,充满了必胜的决心。他奔跑起来,卯足全劲,像一只强壮的牛犊,既有初生的傲气,又有强壮的力量。迎风去吧,奔跑去吧,放飞去吧!他的手有节奏的拽着手中的线,细致而又骄傲。风筝,终于,飞起来了!抬头,双眼喜悦的仰望,望向灿烂的风筝,望向绚丽的彩虹。

那位少年,是骄傲的,清明如水的眸子里,青春的美好正在勃发,荡漾出了欣慰的幸福,幸福,无处不在。一双明眸,倒映蓝天白云,回荡青春年少。

才发现,天空,繁花一片,五彩缤纷的风筝挂满了天空,点缀着天空,天空上,一朵一朵,斑斓梦想。

心中再次泛起无数的波澜。风筝要有风才能飞翔,青春有梦想才能飞扬。风是风筝的动力,梦想,是青春的符号。风,将风筝送上天空;梦想,把青春的故事完美连结。风,让风筝飞得更高;梦,让青春走的更远。风筝离不开风,青春离不开梦。无梦想,不青春!那么,就请坚持梦想。

篇6:放风筝为话题的作文200字

我们拿着风筝来到了市政广场中心,我们拿着风筝的线在市政广场跑来跑去,不一会儿,风筝就随着风儿升上了蔚蓝蔚蓝的天空,白云衬托着风筝,风筝自以为是凤凰,在天空中飞呀飞,风儿悄悄地走了,风筝便胡乱地飞着,好像是一只纸鸟。终于我们的风筝掉进了花坛里去了。

我们再次鼓起勇气,风筝升上了天空,真的好像一只美丽的凤凰呢!我们好高兴哦!风筝也好像在说,“哦,我们成功了”!在市政广场我们的风筝放得最高。我也想像风筝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中遨游!

篇7:风筝为话题小学作文

一、捕捉生动传神的细节

《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一颗敏感细腻的心捕捉并珍藏着刘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课上,教师也要带着一颗敏锐细腻的心,去捕捉文本中生动的细节描写,倾听文本细微处的美妙声音,领略细节描写的无穷魅力。

师:我们来对比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他笑着,叫着,蹦跳着去追赶线端。)

生:第二句话少了“拄着拐杖”这个细节和“喊”的语言。

师:表达效果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二句感觉是写一般人放风筝的情景,可以是你我他。而第一句,就是写腿脚不便的刘老师。

师: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有着重要的作用。刘老师是怎么喊的?你来喊一喊。(指几名学生喊)你觉得你喊出了什么?

生:喊出了“我”的自信。

生:喊出了“我”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师:“喊”属于细节描写之语言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细节,反复咀嚼品味,体会到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养成关注细节描写的习惯,细心体会表达效果,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关注细节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细节描写。

二、品味意蕴丰富的用词

师:这段话里有两个字用得非常传神,找出来品一品。

生:“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的“腾”和“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的“泛”用得好。

师:这有什么不同吗?

生:“腾”起笑声,有一种瞬间产生了欢腾热闹的感觉,说明刘老师的话太风趣了。而“泛”则是像涟漪一样在心里荡漾开来。

生:“腾”是快速的,大声的;“泛”是一种慢慢的,轻轻的,不容易被别人发现的感觉。

师:正所谓一词百味皆生,别有情味。这两个字的运用,使句子变得特别有味道。下面哪位同学能读出它的味道?(生读)

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这个“漾”字同样值得品味:“漾”的本义是水太满而溢出来,但这里的“漾”应理解为发自内心的流露。刘老师的快乐写在脸上,是他内心幸福满足的表现,更是作者用一颗童心感受到的美好画面,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刘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一流读者和二流读者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发现作品中独特的用词。教学就要让学生学会一只眼睛看内容,一只眼睛看表达,提升学生的阅读感受力。

三、体味意味深长的标点

高明的作者不仅用文字传情,还可以让标点符号也参与情感表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钻进文字的深层,嚼出其中的真味。《理想的风筝》一文省略号先后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表示内容的省略,而另两次的出现则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出示:“倘若不幸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指名朗读,让学生互相点评。)

生:我觉得他将“……不,他不会的”这一句读得特别好。尤其是“不,他不会的”,读得特别有力。

师:为什么要读得这么有力呢?

生:因为他不相信刘老师已经离开了。

师:注意到这个省略号了吗?它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生:它表示思考的突然中断,表明作者不敢也不愿再往下想了。

生:包含着他对刘老师深深的祝福,希望刘老师能长命百岁。

师:这小小的省略号,也饱含着浓浓的情感。接下来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此处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它表示作者对刘老师绵长的思念。

生:这一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余地,韵味无穷。

师:同学们,在苏叔阳的人生旅途中,一定遇到过多位老师,为什么唯独对刘老师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近苏叔阳,看看会发现什么?(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生:苏叔阳和刘老师一样,在遭受到一个又一个人生的打击后,没有悲观失望,而是选择笑对人生。

生:我想,苏叔阳一定是受到刘老师的影响,才这样乐观坚强的。

师:苏叔阳从刘老师身上汲取了太多的精神力量。一个小小的省略号,诉不尽的是苏叔阳对刘老师绵长的思念。

教学中聚焦两处省略号的不同用法,让学生潜心会文,感受到背后深藏的情感意蕴,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省略号的内涵。学生不仅注重了对标点符号的理性分析,还获得了情感上的熏陶,两者的巧妙融合让标点符号产生了更为强劲的力量,学生的情感与思维、知识与能力等都获得了深层次的提高。

四、发掘独具魅力的句式

文本中蕴藏着许多独特精彩的句段,它们因情节的需要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带着一双“语文的眼睛”发觉句式的特点,揣摩体会其表达秘妙。

(出示:“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师:我们来读读这句话,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很有节奏,很有活力。

生: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正能量,感觉很激昂。

师:作者用极富韵律和节奏感的语言来描写刘老师追风筝的动作,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呢?

生:更能表现出刘老师充满激情的生命和对生活的热爱。

生:在读这句话时,我眼前出现的仿佛不是一个老人,而是一个少年。

师:是啊,这哪是一位老人,分明是同我一样的少年。这少年和我一样———

生:充满生机,蓬勃向上。

生: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师:这样的语言多有魅力。我们一起朗读感受。

五、抓住独具匠心的布局

合理的安排文章布局,可以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充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这些独具匠心的文章布局,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主旨,更能为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布局谋篇提供多种蓝本。

师:学完课文,你探寻到作者哪些写作的妙招了吗?

生:作者是从工作和生活中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刘老师的。

生:所选择的事例是有关联的,都是围绕“腿疾”来写的,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刘老师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师:在事例的安排上有哪些讲究呢?

生:重点写的是“放风筝”,从文中的过渡句可以看出。

生:从三个事例分别所用篇幅也能知道他重点写得是“放风筝”这件事。

师:看来,我们要想写好一个人,可以用一件事来写,也可以像本文一样用两三件事来写,但要注意所选事例要有关联,叙述要有顺序,详略要得当。

篇8:以风筝节为话题的1000字作文

妈妈,弟弟和我一起来到商丘市商都广场,参加京九晚报举办的小记者放风筝比赛。我拿着自己的“心血”——一只小燕子的风筝,这可是我亲手制作并绘制上了精美图案的风筝。我一边想象着待会怎么把我心爱的风筝放入蓝天,去自由飞翔,一边四下张望,感受广场上快乐的气氛。

一进入广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天蓝色的大牌子,上面写着:追逐梦想,放飞希望!放着《自由飞翔》这首动听的歌,我想:是啊!马上我们就要把我们的“希望”放飞到蓝蓝的天空中了。

马上就要比赛了,老师给我们讲起了比赛规则,规则是这样的:

听到裁判的的一声哨响后开始放飞;5分钟后第二次哨鸣,没有成功放飞的淘汰;在听到裁判第二次鸣哨的同时放飞成功的开始收回;7分钟后裁判第三次鸣哨,没有顺利收回的淘汰;在规定时间内放飞成功而且顺利收回的由专家进行工艺分评比,满分10分,按得分高低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而且老师还非常细心的告诉我们一定要先做一下颈部肩部运动,以防挫伤,如果放飞的风筝很大,还要戴上手套呢!

开始比赛了,裁判一声令下,我拿着拐子飞快的起跑,风筝开始上升了!我来不及高兴,就手忙脚乱的赶快把线拉紧,一松一紧,这样才能放飞。(这是我以前放风筝总结出来的经验)可能我的风筝在制作的过程中有哪一个步骤不够完善或者是忘掉了一个步骤,风筝在半空中打起旋来,力量大极了,我的手一下就把线给松开了,风筝直线下垂,“咚”的一声,坠机了。我不放弃,又试了几遍还是飞不起来,再看我的风筝已经“机毁”了,虽然人依然精神抖擞,但我在第一轮就被无情地淘汰了。再看看弟弟,也跟我的结果差不多。但是我们并没有垂头丧气,因为我们已经努力了。俗话说的好,重在参与嘛!

虽然我们没有放飞我们的风筝,但是京九晚报的叔叔阿姨们,给了我们这样一次放飞快乐的机会,我们从动手制作风筝到放飞风筝,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最后,为了鼓励我们,他们还给了我们一个漂亮的风筝做鼓励呢。

篇9:风筝为话题小学作文

风筝线时时刻刻跟在风筝后,它在空中的照应下是透明的,而风筝也当它不存在,在天空中享受人们的夸奖,高傲的仰起头,时不时还奚落风筝线两句:“瞧瞧,你都没人喜欢,看我多漂亮,大家都喜欢我,哪有人来关注你啊。”风筝线沉默了。

乘着风,风筝越飞越高,越飘越远。线拉的越来越紧,越来越用力,“砰”的.一声,线断了。风筝很高兴,因为没有人能约束他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追逐梦想中的地方。

风筝线很担心,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自己的牵引,风筝会漫无目的的飘在风力,落在地上,任人践踏。

没有风筝线牵引的风筝是很脆弱的,只要一阵风,就足以摧毁整个风筝。的确,如果没有风筝线的牵引,风筝怎么可能飞上天?但若没有风筝,那就算是有线也是白搭。所以,风筝和风筝线是相互的,谁都不能少。风筝靠线的牵动把它送上天并在空中展现出各种风姿,同时线又控制风筝不会被风吹走。

人,当然也是一个道理。书籍、老师、长辈、父母、朋友,都是我们人生中的“风筝线”。他们一边约束着我们,一边使我们走上更辉煌,更明亮的人生道路,让我们更成功、成熟。

而我们呢,每天挣扎着想要逃离他们的束缚,寻求自己的一片天地,殊不知,如果没有了这些“风筝线”,我们将会走向衰败。我们的人生就会像没有舵手的帆船,没有线的风筝一般,前途一片灰暗。

美丽的风筝呦,感谢为你默默付出的的风筝线吧,是他给了你飞上天的机会,让你接触蓝天,拥抱自然。

★ 军立状范文

★ 范文军 广州

★ 军感言

★ 军训小感的高中作文

★ 军山之旅作文

★ 军学共建策划书

★ 爬军山小学作文

★ 机灵鬼小军六年级作文

★ 感师恩作文

篇10:风筝的作文话题

童年像满天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可每想起童年的回忆,就觉得自己是那么幼稚。 那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放风筝。爸爸放风筝,我跟着风筝“跑”。渐渐地,风越刮越大,我心想:要是来大风把我吹走怎么办?那我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我就停下了脚步,不跟着风筝“跑”,而是跑到最近的大树边,一下子抱住了大树,边抱边喊:“爸爸妈妈快来,大风来了,我们躲在树下它看不见我们,它就会走了。”爸爸妈妈只是看了看对方,然后笑了笑,并没有来到我身边。我非常害怕爸爸妈妈被大风刮走,就再次喊道:“你们快来,大风会把你们刮走的,快躲起来吧!”他们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放风筝。慢慢的,风停了,风筝像小孩玩累了一样从天上掉下来,我把风筝从爸爸手上夺下来,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往大树底下拽,便拽边说:“快跑呀!不然会被大风刮走的!”爸爸妈妈看见我着急的样子,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傻孩子,就这点风你就怕了,这又不是龙卷风,它是刮不走我们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件事已经过了很多年了,现在想起来真觉得自己很幼稚,真的很怀念那次放风筝的经历。

篇11:小学话题作文实施策略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 是双方认可共同感兴趣的说明或陈述的对象。说话人选择对方了解并同感兴趣的信息作为谈话的起点, 启发思考、激发想像或深刻地感悟我们可以给话题作文下个定义:话题作文就是灵活运用各种文学手段、体裁, 从宏观工微观角度, 正面或侧面, 直接或间接体现、展示、揭示、作证、论证材料或明示或暗示的哲理、寓意、启发等的一种写作方法。

话题作文, 就是在一定的事理或情境材料的基础上, 用一段提示性语句, 提出一个大家都了解并感兴趣的话题, 围绕这个话题, 寻求可以直接描述或议论的对象, 以启发写作者运用联想、想像、辩证、批判、发散、聚敛等多种思维方法, 调动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出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那么在教学中,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呢?先要把握话题的两个特点: (1) 话题是交谈对方已知共享的信息。 (2) 话题是一种被激活的信息。在关注热点问题的同时, 衍生出更多、更广、更深、更强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的信息。

话题作文中的话题的来源与日常生活中的话题不同, 它不是由交谈双方临时设定的, 而是由命题者事先设定的话题作文就围绕一个话题, 寻求可以直接描述或发挥深入的对象, 运用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调动联想、想像、聚焦、发散等多种思维方法, 合乎客观规律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大胆创造的过程。

二、话题作文的构成及要求

1. 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四部分组成。

2. 材料是话题的源头, 提示语是话题的注解, 话题是作文围绕的中心。

它们一方面通过出示材料, 加注提示语来减缓学生审题的难度,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迅速进入构思状态;另一方面是为了引出话题, 扩展思维, 明确立意行文要求。

3. 作文要求则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文体、篇幅等方面的要求。

现在的话题作文对文体要求更加开放、自由, 学生可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 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题目自拟"更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 题目和内容更加吻合, 话题作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更为灵活。

三、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1. 写话题作文要做到“思考深刻独到”。

什么样的话题作文才能叫作“思考深刻独到”?笼统地说, “深刻独到”就是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1) 能从社会生活的现象出发, 透过现象洞察本质, 挖掘现象背后隐含的比较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东西, 在观点上能给人以启发作用。当然, 这深刻的见解, 不是凭空而来, 也不能随意引申、无原则地提高和长华。它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实际, 要具体、真实、可靠。在提示本质的基础上, 还应该进一步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分析其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或是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并总结规律,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对问题的认识应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发表见解时, 有自己的思考, 能找到一个更新的角度, 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能比一般的认识更高一个层次, 要避免人云亦云。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要留意身边的各种人或事, 要关心社会生活, 关注时代发展, 使自己的思想认识与时代同步。有些学生平时只埋头于书本, 这是不合适的, 也是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

(3) 思辨与思考。文章在内容上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要能给人以思辨的力量和气势。很好地把握辩证分析是使文章内容深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另外, 以事物的思考, 可从横向或纵向两个方面进行。所谓横向的思考, 指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相关的事物, 由一种现象联想到另一种相关的现象, 这种思考方式能使人视野更为宽广,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由此及彼, 这样会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 立意自然深刻。

2. 话题作文题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材料、简短提示语、由材料引出的“话题”、作文要求。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乏说明, 或是补充介绍, 帮助学生理解材料, 扩展思维。材料、提示语的作用, 一方面是为了引出话题;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减少学生审题的难度, 帮助学生理解话题、明确要求。作文要求则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文体、篇幅等的要求。正确认识和理解材料、提示语、话题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作用, 是理解话题作文的关键, 也是指导和写作话题作文的关键。对话题和材料关系的分析把握紧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环。

3. 所提供的材料是由头, 材料引出划定的写作范围和思

考对象, 学生可以由材料出发, 但又不机械地拘泥于材料, 而是要走出材料来写, 话题作文通过学习出示材料、加注提示语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迅速进入构思状态, 材料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对于一些材料贮备不足的学生来说, 完全可以使材料本身去完成作文。

4. 话题作文的内容不作较死的限制, 要求比较宽松, 显得

篇12:放风筝话题作文

瞧,蔚蓝的天空中飞舞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身体修长棕色的蜈蚣风筝,长长的尾巴随风摇摆着。有圆鼓鼓的金鱼风筝,十分可爱。还有展翅高飞的老鹰风筝,看上去就像是随时准备俯冲猎物。有露着大肚皮的燕子风筝,它的肚皮雪白雪白的。还有一个绚丽多彩的三角风筝,拖着两条细细的小尾巴。风筝们毫不吝啬各自尽情的展示着自己飞翔的本领。

不远处有一家三口,父亲和母亲仰望着天空看着他们彩色的三角形风筝,似乎在说:“飞起来了,我们的风筝飞起来了!”旁边的小朋友也兴奋地叫起来!

再往近处看,有一位身着粉色裙子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七彩的蝴蝶风筝,她的名字叫小花。那个身穿绿色衣服的小男孩,边跑边拽着风筝的那位小朋友,他是小名。还有一位身穿紫色衣服,手高举着燕子风筝的小男孩,他叫小高。小名好像在对小高说:“小高,把风筝再举高些!”小名好像在说:“好的。”

篇13:放风筝话题作文

我和伙伴们一起想邀来到这里尽情地嬉闹追逐,疯乏了,玩累了,又情不自禁兴高采列的放起美丽的风筝。有的在放线,有的正在拉着风筝跑,还有的正在收放出去的线。仰望那湛蓝的天空,翱翔着几只“老鹰”,飞舞着几只“大蝴蝶”,还有长长“大蜈蚣”……大大小小,花花绿绿,形状各异,真像是在举行盛大的“风筝聚会”。

忽然一阵风吹来,才想起来我的“绿蜻蜓”,于是我拿起线轴飞快的向前跑,边跑边放线,趁着这股风势我的“绿蜻蜓”随风而上,摇摇上升。美丽的翅膀伴随着春风的旋律,在尽情的起舞。“瞧,我的绿蜻蜓一下飞的老高!”

“你看,我的蝴蝶多漂亮”。我站在松花江边的草坪旁,手儿灵活的拉着风筝线,仰着头,紧盯着飘曳的风筝。我好像看到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它们时而亲热,时而打斗。你瞧,那展翅高飞的雄鹰,那腾空而起的巨龙,那美不胜收的蝴蝶,还有那春天的信使―燕子。翩翩起舞,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篇14:放风筝话题作文

今天,万里无云,我和爷爷到公园放风筝。我先找了一块空地,然后拿着线轴,一手拿着线,边跑边一拉一拽。爷爷在后面举着风筝,跟着我跑,说:“快点跑,让风筝快点飞上天。”我说:“好的。”说完,我像匹马飞奔起来。最后风筝飞上了天空,像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看着飞上天的风筝,我心里乐开了花!

老师点评:放飞风筝,也放飞了心情!你的进步真大!

篇15:风筝进入小学校园的可行性研究

将风筝引入小学校园, 充分发挥风筝从制作到放飞等各个环节的积极作用, 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体质、预防近视的作用。学生在接触风筝的过程中, 能够感受到风筝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 感受到风筝这项古老的技艺带来的无穷魅力。

一、制作风筝, 体会动手实践的快乐

(一) 制作风筝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制作风筝作为一项实践活动进入小学课堂,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辟了重要途径。学生在设计、绘制、制作风筝的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制作过程中, 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对原料进行加工和组装, 反复试验。学生需要对风筝进行骨架的制作、风筝面的粘合、风筝提线位置的确定等多方面的综合处理。课堂上, 制作风筝以发展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共同实践, 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乐趣, 继而激发他们动手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参与到风筝制作中去, 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 制作风筝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课程标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十分重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 (2010~2020) 》 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 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赋予风筝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作品都彰显出自己的风格, 独具风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风筝制作中得到发展。

二、放飞风筝, 体验放飞成功的喜悦

(一) 放飞风筝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

放风筝具有娱乐性。放风筝活动本身具有游戏性和竞技性的娱乐特征, 放风筝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有着久远的历史, 人们在闲暇之余, 通过放风筝陶冶情操、娱乐身心, 使身心得到放松与调节。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堂之外的体育课堂上, 可以借助放风筝这样一种运动量适中的体育活动, 得到充分的放松, 为下一次的学习储备精力和动力。放风筝作为一种竞技类活动在我国也早有记载, 在经济发展空前繁荣的南宋, 当时的首都杭州就曾流行过“斗风筝”。初春时节, 男女老少争相把风筝放到空中, 以此比斗娱乐。明清时期, 风筝也盛极一时, 著名的沙燕风筝就在这一时期产生和繁荣。其工艺精湛, 制作精美, 在中国各类风筝中占有一席之地。近些年, 放飞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由单纯的放飞衍生出了高空盘旋、俯冲等多种竞技类的放飞方法, 增加了风筝放飞的娱乐性。

放风筝具有趣味性。小学课堂中的体育项目具有趣味性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 传统体育项目如田径、球类运动往往因技术要求较高, 并且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训练基本功, 从而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相比较来说, 放风筝门槛低, 趣味性强, 因此参与度也更高。尤其是学生在自己制作或者与他人合作制作风筝的过程中, 付出了创意与劳动, 他们将自己制作的风筝放飞到天空中, 心情更加兴奋和快乐。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学生会从中享受体育的乐趣,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达成体育活动的目标。

(二) 放飞风筝可以增强学生体质, 防治近视

放风筝具有强身健体、调节心理的功能。选择在天气适宜的时候组织学生放风筝,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这时学生心情愉悦, 精神放松。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 助跑、跳跃、屈膝、疾走等一系列动作, 学生的全身肌肉骨骼可以得到充分锻炼,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得到相应地发展。古语云:迎风顺气, 拉线凝神, 随风送病, 有病即去。可见, 放风筝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目前, 小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 放风筝能有效有缓解学生用眼疲劳。清代 《燕京岁时记》 中记有:风筝在天, 以能清目。学生繁重的学习会使眼睛疲劳,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使眼睛得到及时的放松。放风筝需要长时间的远眺天空, 眼睛灵活地观察风筝的动态。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 放风筝能够使眼部得到休息与调整, 有利于缓解、恢复眼部疲劳, 对于预防和治疗学生近视,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显著的效果。

(三) 放飞风筝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小学生应该充分享受童年时光, 家长有义务陪孩子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这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现实是, 由于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 父母只带孩子去儿童游乐场, 而不能陪孩子一起玩。学生在学校学习放风筝的技巧后, 可以在节假日和父母一起放风筝, 这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 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沟通方式。一家人在放风筝的过程中, 分工合作, 体验放飞成功的乐趣, 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三、风筝进入小学校园的意义

(一) 风筝进入小学校园, 丰富小学课内外活动项目

小学阶段的教育致力于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 以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兴趣, 尽可能地让学生形成长期乃至终生的兴趣。传统的活动项目主要以竞技类体育项目为主, 如田径、球类等。放风筝进入小学体育课堂, 可以丰富小学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多样化的活动项目更能使学生参与其中, 乐在其中。

(二) 风筝进入小学校园, 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

风筝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有趣味性又有健身娱乐性,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活动样式更能唤起人们的兴趣和热情, 风筝进入小学校园, 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热点与亮点。制作风筝、放飞风筝、了解风筝, 使小学生更加热爱风筝、热爱传统文化, 继而发展、传承风筝文化, 让学生成为发展传承文化的小使者。放风筝进入小学体育课堂是可行的、有效的, 与其他项目有着同等功能并且更具优势。

摘要:风筝文化历史久远, 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 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风筝进入小学校园具有可行性:制作风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放飞风筝具有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同时能增强学生体质, 防治近视, 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风筝进入小学课堂不仅能丰富小学生课内外活动的项目, 还有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风筝,小学校园,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光明, 马珍柯.学校体育开展风筝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 (90) :102.

[2]戴文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 1997 (1) :33.

上一篇:投标产品服务承诺书下一篇:电力公司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