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音乐教案

2024-04-22

《十面埋伏》音乐教案(精选9篇)

篇1:《十面埋伏》音乐教案

八年级音乐《十面埋伏》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的叙事曲的音乐风格。

2、使学生从音乐中重温历史、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3、通过赏析,能结合音乐讲述楚汉之争的这一段历史,初步知晓音乐描述历史事件的一些表现手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弹拨乐器琵琶的相关知识。

2、抽象的音乐和历史事件完美的结合并进行欣赏。

教学难点

抽象的音乐和历史事件完美的结合并进行欣赏,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教具

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室。

教法

演示、体验、讲授。

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开发右脑了解弹拨乐器琵琶的构造及其音色特点。音乐的情感体验了解音乐体裁中的叙事曲重温历史,音乐与历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唱)。

“一边倒”。

二、导入新课

(播放幻灯片并提问。)

1、大屏幕上的乐器叫什么?

2、观看大屏幕,了解琵琶的基本构造。

3、播放一首琵琶独奏曲的片段。

4、听乐曲,试回答琵琶的.音色。

举例:你知道此乐器独奏的乐曲有哪些?

5、欣赏乐曲片段,感受一下这首乐曲,使你想到了什么?(《十面埋伏》。)

三、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1、叙事曲。

2、讲述和十面埋伏相关的历史楚汉之争。

3、乐曲取材。

4、播放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师)跟随音乐进行讲解,每一段音乐情绪的变化,描写场景的变化等。

四、《十面埋伏》不仅是我国琵琶武曲中的精品,也是人类音乐文化的瑰宝。并被誉为我国十大名曲之一。

中国十大名曲有哪十首?(试回答。)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琵琶的结构;音乐体裁叙事曲的风格;重温了历史楚汉之争;历史与音乐相结合,感受了音乐的表现力。

六、作业

1、课下重新欣赏音乐《十面埋伏》。

2、通读《史记》中的《项羽本记》。

篇2:《十面埋伏》音乐教案

教学设计1.认识听辨乐器2.欣赏乐曲3.民族乐队及其组成乐器4.课外拓展新民乐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的分类常识。2.介绍“八音之乐”,使学生整体上认识中华民族乐器。3.通过几个民族乐器乐曲的欣赏,帮助学生正确听辨几种常见民族乐器的音色,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丰富学生学习音乐的深度和广度。4.通过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及它体现出情绪特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接受教育。5.引导学生看、听、想、议表现,全面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及表现力,增强学生联合民族自豪感,建立对民族文化的良好态度。使学生了解多元化的民族音乐。

新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让学生要不仅理解音乐作品,还要使他们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乐器音色及外形,能准确听辨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的音色。教学难点:体会各乐器在表现音乐风格时的作用。

教学过程6.1 教学活动【导入】八音之乐1. 了解八音(1)介绍八音定义师: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品种繁多、造型独特、音乐优美的多种乐器。古人为了便于区分,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把它们分为八大类,统称八音,这八大类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2)结合音乐片段欣赏,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出竹笛、琵琶、埙、编钟、笙、二胡、鼓、磬这些乐器分别是由八音中的哪类材料制作的,并逐个介绍乐器。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云锣由锣体、锣架和锣棰组成。云锣是用小槌击奏,其常见编制为十个一组,也有十四个一组和二十四个一组的大型云锣。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磬最早主要用在先民的乐舞活动中,后来 它和编钟一样,用于历代上层统治者配合征战和祭祀等各种活动的雅乐中。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用陶土烧制而成,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应用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及民间器乐合奏。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除了作为乐器外鼓在古代许多文明中还用来传播信息。笙,古老的中国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八音”分类属“匏”。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华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等组成。它的音色具有柔美抒情的特点,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其代表作品有《二泉映月》、《赛马》、《光明行》等。2.现代民族乐器的分类及其发声原理师:发展到现在,乐器的分类又以它的演奏性能为主,分为四大类: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吹奏乐器----靠人的气息控制发声拉弦乐器----靠弓、毛摩擦琴弦发声弹拨乐器----靠拨弦工具或竹健弹拨、敲击琴弦发声打击乐器----靠敲打、撞击乐器发声综合上述知识,请学生谈你所知道的乐器分别属于哪一类。三.音乐欣赏(1)、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师: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这样四句诗来形容一件乐器的音色之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乐器的音色?生:琵琶师:琵琶属于弹拨乐器,著名大型琵琶曲《十面埋伏》,它是根据楚汉相争的故事进行创作的乐曲.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的。全曲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汉军大战前的准备(1.列营,2.吹打,3.点将,4.排阵,5.走队);第二部分描绘了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6、埋伏。

7、鸡鸣山小战。

8、九里山大战);第三部分描写楚军战败、项羽乌江自刎的情景(9、项羽败阵。

10、乌江自刎。

11、众军奏凯。

12、诸将争功。

13、得胜回营)?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思考。这段音乐展现的是乐曲中的第几部分?音乐中琵琶高超的演奏技巧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第二部分、紧张、激烈)琵琶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清脆、明亮、富有颗粒性。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教师总结:在这段音乐中,琵琶的演奏使我们犹如置身于千军万马、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对立鲜明地烘托出了那个凄婉之夜。四.《女子十二乐坊》新民乐介绍中华民族乐器在现代流行音乐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现代流行音乐中有很多大家喜欢的歌曲也有用到民族乐器伴奏。大家说说看你们听过哪些流行歌曲加入民族乐器的使用?比如说周杰伦的《菊花台》《青花瓷》王力宏的《在梅边》等都有加入民族乐器的使用。那么接下来老师要介绍的这个组合呢,就是将中国传统的乐器组合与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有机结合。她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激情的现场表演,拓展了中华民族器乐的欣赏群体,在国内外弘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

十面埋伏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十面埋伏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八音之乐1. 了解八音(1)介绍八音定义师: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品种繁多、造型独特、音乐优美的多种乐器。古人为了便于区分,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把它们分为八大类,统称八音,这八大类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2)结合音乐片段欣赏,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出竹笛、琵琶、埙、编钟、笙、二胡、鼓、磬这些乐器分别是由八音中的哪类材料制作的,并逐个介绍乐器。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云锣由锣体、锣架和锣棰组成。云锣是用小槌击奏,其常见编制为十个一组,也有十四个一组和二十四个一组的大型云锣。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磬最早主要用在先民的乐舞活动中,后来 它和编钟一样,用于历代上层统治者配合征战和祭祀等各种活动的雅乐中。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用陶土烧制而成,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应用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及民间器乐合奏。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除了作为乐器外鼓在古代许多文明中还用来传播信息。笙,古老的中国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八音”分类属“匏”。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华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等组成。它的音色具有柔美抒情的特点,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其代表作品有《二泉映月》、《赛马》、《光明行》等。2.现代民族乐器的分类及其发声原理师:发展到现在,乐器的分类又以它的演奏性能为主,分为四大类: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吹奏乐器----靠人的气息控制发声拉弦乐器----靠弓、毛摩擦琴弦发声弹拨乐器----靠拨弦工具或竹健弹拨、敲击琴弦发声打击乐器----靠敲打、撞击乐器发声综合上述知识,请学生谈你所知道的乐器分别属于哪一类。三.音乐欣赏(1)、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师: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这样四句诗来形容一件乐器的音色之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乐器的音色?生:琵琶师:琵琶属于弹拨乐器,著名大型琵琶曲《十面埋伏》,它是根据楚汉相争的故事进行创作的乐曲.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的。全曲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汉军大战前的准备(1.列营,2.吹打,3.点将,4.排阵,5.走队);第二部分描绘了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6、埋伏。

7、鸡鸣山小战。

8、九里山大战);第三部分描写楚军战败、项羽乌江自刎的情景(9、项羽败阵。

10、乌江自刎。

11、众军奏凯。

12、诸将争功。

篇3:《十面埋伏》音乐教案

案例描述:

新课导入完成后, 进入下一个环节“认识琵琶”。在课前, 我事先安排曾学过琵琶弹奏的蒋楠带来她的琵琶, 在课上进行实物展示。蒋楠抱着她的琵琶坐在同学们面前。在我的邀请下, 蒋楠先为同学们演奏了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茉莉花》, 让大家对琵琶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然后我为大家出了一个题:“今天我们就请蒋楠做一次讲解员, 大家可以自由对她提问, 一起来了解琵琶。”说完, 我坐到了蒋楠的位置上。蒋楠很腼腆地笑了。面对着自己熟悉的同学, 教室里的气氛涨起了一些,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提问。过了一会, 突然一个声音冒了出来:“琵琶是用什么弹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哗然, “当然是用手指弹了。”“这么笨的问题也在问。”“是用手指弹的, 可是不同的手指弹奏, 不同的弹奏方式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是不一样的。”蒋楠清脆的声音一下就把大家的嘈杂给驱散了, 教室里又安静了下来。“这是‘弹’, 用食指弹, 这是‘挑’, 用大拇指弹, 一般用来演奏最基本的音型。”“这是‘轮指’, 是一种重要的指法, 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描绘的这种声音, 它一般用来表现声音的延长, 强弱的控制非常灵敏。”“这是划、拂、扫、撇, 是几个音一起发音的指法, 发音量较强, 易于做出激烈而有力的表现, 节奏性强, 是乐曲高潮部常用指法。”她一边演示着一边讲解着, 同学们听得如此专注, 不时还互相交流一下, 有的还模仿着不停动着自己的手指。等蒋楠讲解完毕, 我站起来告诉大家:“不要小看你的任何一点发现, 大胆提问, 你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室里热闹开了, “琵琶面上那一根根小木块是什么?”“弹琵琶疼不疼啊?”“看来琵琶挺难弹的。”…由于时间的原因, 在五分钟之后, 我就终止了大家的提问, 可同学们意犹未尽, 还有许多问题想提。

案例反思:

音乐欣赏在音乐教材内容中占得比率相对是较高的, 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对于所欣赏的内容感兴趣的程度并不高。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一直都是音乐教育者们探讨的话题。本节课《十面埋伏》的教学应该说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的, 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态度由开始的不太感兴趣转变到有了一定的兴趣, 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新的认识, 从而能够较为自主地欣赏器乐曲。这节课之所以成功, 究其原因在于使用了“发现式”教育模式。总结这节课, 我感觉到“发现式”教学模式是音乐教学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 主要理由为:

一、“发现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发现式教学模式中, 学生是在教师的暗示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最终掌握教学的内容。在这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以个体或小组为中心, 以探索发现为主要形式, 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探索中不断地给自己置疑, 带着问题继续探索, 寻求答案, 经过自己循环往复的努力, 真正获取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能力, 这对于正处于求知渴望强烈的中学生来讲, 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的。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 我利用这一特征, 设计了学生充当讲解员的环节, 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 达到使学生了解琵琶基本结构, 基本演奏方式及其产生的音响效果的教学目标。

二、“发现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与知识的关系为直接关系, 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的学习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 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纽带, 好的教师能给学生铺设一条光明大道, 蹩脚的教师则会在有意无意中为学生的学习设下了许多绊脚石。如果教师采用强行灌输的方式, 教学的效果就是学生获得了一堆死知识, 才会出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不良现象。在“发现式”教学中, 教师成为引导者, 成为了与学生携手共同探索知识的同路人。这样学生与知识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直接的关系, 不再是教师填充知识的口袋。正由于与知识是一种直接的关系, 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才会被提高, 才会真正做到自主的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理解乐曲《十面埋伏》, 掌握琵琶知识等教学目标的完成, 都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完成, 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总结、引导, 所有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的。

三、“发现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自内心的,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情感出自兴趣, 对某事物产生兴趣, 必然乐此不疲, 在无数次的循环往复中, 必然产生情感, 达到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完全依靠教师的调动和引发。教师调动地好, 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 学习的动力强;反之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不高, 学习的动力自然减弱。“发现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结果时, 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和兴奋, 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收获与回报, 这时的学习兴趣不再需要教师附加的调动和激发。“发现式”教学本身所产生的兴趣, 以及一旦获得所产生的愉悦, 是其他任何手段也无法替代的强大动力, 这也必将影响到学生学习其他知识与技能的情绪, 使之真正成为一名“好之者”。

现代的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 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 丰富多彩, 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发现式”教学观所体现出来的教学理念, 所带来的教学实效从教学实践中证明是具有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的, 值得音乐教师不断的实践探索。让我们乘着“发现”的翅膀, 带领着孩子们一起在音乐中尽情翱翔。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长风.《新课标解读与教学案例设计——初中体育与健康、艺术、美术、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篇4:《十面埋伏》音乐教案

[关键词]琵琶曲 电影音乐 民族元素

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在各种新风格、新体裁的电影音乐不断涌现的今天。中国电影人在这门艺术的探索中也不约而同地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一民族音乐,我们注意到:在这些风格各异的电影音乐中,琵琶曲的运用相当普遍,甚至张艺谋导演直接以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作为电影名字。因此,研究琵琶曲在当下中国电影音乐中的应用和作用,对于研究传统民乐与电影音乐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东汉刘熙的《释名》就有记载:“批把,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批,引手却日把。象其鼓时。困以为名也。”这里的“枇把”就是指琵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一切不平置于案上而报于怀中演奏的弹弦乐器都可以叫做琵琶,后来改为琴宇头,才写作“琵琶”。我们今天称作琵琶的梨形乐器,是由印度传至波斯。在南北朝时期又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在当时被称作“曲项琵琶”。琵琶的曲目相当丰富,据传唐代大诗人、也是琵琶演奏家的王维就创作过《郁轮袍》。唐代著名的琵琶曲,仅据唐诗所载。就有《霓裳羽衣》、《六么》、《凉州》《薄媚》、《甘州》等。清代华秋苹编辑的《琵琶谱》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共收录大曲3套。小曲62首。

琵琶的表现力相当丰富,既可以表现铁马金戈、狂风暴雨般的磅礴气势,又可以表现小浦夜月、渔舟晚唱的淡远轻柔。所以琵琶曲目也就有文曲、武曲之分。文曲细腻柔和,武曲豪放雄健。清末琵琶演奏家李芳园说:“文曲宜静,宜有余音;武曲宜威,宜雄壮。”文曲注重左手的吟、揉等技巧。武曲注重右手的滚、轮、双、扫等手法。“曹刚有右手。兴奴有左手”,实际上所指的也就是这两者演奏风格的不同。正是由于琵琶能通过变化多端的表达方式营造出不同氛围、不同气势的场景。在享誉海内外的武侠电影导演们所采用的电影配乐中,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琵琶曲作为电影配乐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影《十面埋伏》。张艺谋导演邀请有十多年电影配乐经验并多次获过奖的日本作曲家梅茂林来操刀。这位同样受东方文化熏陶的音乐人。从中国古乐中汲取了很多特殊音乐元素,运用到这部作品中。奇崛而独具震撼力的琵琶曲非但不显得生涩、突兀,相反其演奏琵琶的水准令人惊叹。《十面埋伏》这首琵琶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垓下大战时。汉军用十面埋伏阵法大败楚军这一历史史实集中概括写成的。垓下决战,汉军灭楚,建立了西汉王朝。军事战略上的埋伏成功成就了一代帝业。相比较之下,张艺谋导演则在“埋伏”上大做文章。十面埋伏,实际上又指的影片人物和情节中蕴涵的重重埋伏。影片主要讲述了官府欲除掉飞刀门,于是派一位捕快假意接近飞刀门的帮主之女“盲女小妹”,护送其回飞刀门,另一位捕快则暗中在后面监视。谁知小妹是假盲,小妹也不是帮主之女,另一位捕快才是飞刀门派来的卧底,帮主的身份更是扑朔迷离。小妹和捕快产生感情将何去何从?线形的叙事结构使观众始终被悬疑莫测的情节牵引前行,而每一次解密的背后往往又隐藏着更大的埋伏。一边是官府和“飞刀门”的明争暗斗。一边是三位主人公的爱恨情仇,虽然三角恋情的情节并不新鲜,但却在武侠的包装下变得悬念丛生,扑朔迷离。在绚烂缤纷的情节中,琵琶曲的应用更是为情节的发展锦上添花。在电影中,琵琶曲第一次出现在影片开场,伴随着婉转曼妙的琵琶声,一片嬉笑调情拉开了乐坊里男欢女爱的序幕。金捕头正在一群女人的包围中和妓女们玩拔河的游戏。若有若无的琵琶曲很好地渲染了乐坊纸醉金迷的奢侈糜烂生活。众所周知,古代女子善用琵琶,尤其是乐坊中的歌妓,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就是这种乐坊中的女子。这类女子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训练。琵琶曲技艺的高下也直接决定着这类女子的命运。所以,用琵琶曲来渲染乐坊的氛围是十分恰当的。接下来随着情节的发展,金捕头要求小妹表演舞蹈。这段舞蹈的配乐也是二胡和琵琶协奏曲,这段曲子来源于汉代李延年的《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据《汉书·外戚传》记载:初,(李)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日:‘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日:‘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佳人曲》的应用可以说在影片中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佳人曲》在《十面埋伏》中一再应用,片尾小妹死后也响起了金捕头悲伤的歌声《佳人曲》中的佳人和小妹的形象是互相映衬的,南国秀丽,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北国苍莽,其仕女多雪肤冰姿、妆淡惰深。此歌以“北方”二字领起,开笔就给所歌佳人,带来了一种与南方迥异的晶莹素洁的风貌。北方的佳人何止千万,而此歌所瞩意的,则是万千佳人中“绝世独立”的一人而已,“绝世”夸其姿容出落之美,简直是并世无观“独立”状其幽处娴雅之性,更见得超俗而出众。不仅如此。“绝世而独立”还隐隐透露出。这位佳人不屑与众女为伍,无人知已而独立栏杆的淡淡哀愁——那就不仅是超世脱俗,而且更楚楚可怜了。正是这种佳人形象和小妹的倔强独立、高洁不屈、为感情舍弃生命的形象形成了遥相呼应的效果。琵琶曲在这里显得细腻柔和。温婉的演奏中带有淡淡的哀愁,同时又蕴涵着无尽的韵味,可谓巧妙之极,对塑造小妹的形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5:十面埋伏教案

课时:1课时

授课:戴滢滢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乐器琵琶,感受琵琶的音色特点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了解楚汉战争的故事,了解琵琶的各种演奏技法,熟悉乐曲各主题,感受乐曲描绘的各种战争场面。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十面埋伏》,了解琵琶音色并熟悉乐曲各主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提问:著名诗人白居易写到“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中描述的是什么乐器?引出弹拨乐器——琵琶。介绍传统文化乐器琵琶。

三、欣赏《十面埋伏》

(一)讲故事,赏全曲。

(二)分段赏析 战前准备

1、听听、说说

2、听听、奏奏

3、听听、演演

4、听听、动动 战争场面

1、听听、辨辨

2、说说、演演

3、听听、比比

4、以组为单位,用身体律动,对比表现“小站”与“大战”的场景。

四、复习拓展

1、播放弹拨类乐器(如:古筝、琵琶)的演奏片段,让学生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来回答是那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由此观察、了解学生对弹拨类乐器——琵琶的听辨能力。

2、请学生复述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故事梗概,介绍每个故事场景。

3、出示音画图片,听音乐片段,找出匹配的图片。

篇6:《十面埋伏》是?

―― 题记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加一个中午的时间,终于把张平长达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十面埋伏》给读到了尾声。合上了书,我沉默了,竟发现自己的心跟这本书一样沉。我一直以为,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和平的、宁静的,但《十面埋伏》它彻底打破了我这十三年来对现实社会的看法。

我不由得静默着、思考着。不得不说这是本非常沉重的长篇小说,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以文章的形式揭露出现实社会中最污秽不堪,鲜为人知的黑暗的一面。它极大的讽刺着以程队长、单科长等人在权威与利益之间周旋的恶心嘴脸,以及对罗维民、魏德华等人为一集体,为维护正义和国家利益不惜一切反抗恶势力的赞扬与推崇。

如果没有刚直不阿的公安厅厅长苏禹果断指挥,没有清正廉明的省委书记肖振邦的全力支持,那么事情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只要想到此,不禁陷入茫然,不,是可怕,很可怕,倘若上述的设想成为现实,他们只会像垓下之战中被四面楚歌围困的项羽,陷入汉军的十面埋伏里,最后只有全军覆灭的命运。但如果,这些大权在握的人、只要有一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那么整件事情就足以翻盘,就足已免去许多无辜生命的牺牲。可他们只会讨好、献媚,去奉承那些权位高的人!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高尔基也有一句名言“文学便是人学”。这两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总也忘不掉,尤其是读到那些有深刻社会内容和丰富人性内涵的文学作品,更使人不由得会自然而然想到这两句话。这次读完《十面埋伏》后,这两句话又不期而至地跳到眼前。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罗维民,他只是一名小小的狱侦员,只是临时调过来到五中队代替赵中和负责分管的。就如他的妻子所说的那样“人家五中队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只不过是史帮人家值两天班,能凑合过去就算了。那么认真对你有什么好?办了没你一点事,办不好可就是你的事。狗咬耗子白费那吃饱了的心思,撑的没干?如今的事情又难说,万一捅出个什么窟窿来,到时候是让别人堵还是你自个找堵?”事实的确是这样的。可是罗维民并没有那样做,并没有只考虑到自己个人的利益,而往更深层次的想,他想到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十面埋伏”这个词本是论述一个关于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而对于张平的这部《十面埋伏》的作品,十面埋伏又在哪儿呢?在我理解里,是监狱中的官官相护,亦是职场上的尔虞我诈。

篇7:《十面埋伏》是?

同学们,暑假你们看过《十面埋伏》这部电影吗?听爸爸的朋友都说《十面埋伏》这部电影演得很出色。这天晚上,爸爸就开车带我去看了这部电影。刚来到电影院就发现电影院的墙上到处关于《十面埋伏》这部电影的海报。《十面埋伏》的主演是著名歌手金成武、刘德华、章子怡,然后就是宋丹丹,听说宋丹丹演的角色原本是由梅艳芳演的,但不幸的是,后来由于梅艳芳得了不冶之症去世了。这部影片主要讲飞刀门和县衙之间的恩怨,金成武、刘德华各扮演衙门的捕头,章子怡扮演飞刀门的弟子名叫小妹,刘德华扮演的捕头其实也是飞刀门的弟子但为了得到官府的情报,就混入官府内部。金成武扮演的捕头擅长的是箭,箭艺高超,刘德华扮演的捕头和章子怡扮演的小妹都是飞刀门的人所以他们的飞刀很棒,射得非常准。原来章子怡扮演的小妹在牡丹坊假扮飞刀门掌门人的盲女儿,把官府领如陷阱,官府又想利用小妹来得知飞刀门的下落,所以飞刀门和官府就在互相欺骗之中最后章子怡所演的小妹却和金成武演的捕头在逃离追兵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其中有个情节很精彩,那就是章子怡扮演的小妹和刘德华扮演的捕头假装玩一种名叫“仙人指路”的游戏,这个游戏主要是用心地靠耳朵听,用听去变别方向。

规则就是乙方不准看,甲方指到什么地方乙方就要指出来,小妹是乙方,她遍跳舞边用手一甩袖子便指向了该指的地方。其中还有一个惊险的情节,章子怡扮演的小妹和金成武扮演的捕头,在逃避追兵的时候,打败了一队又来一队,来追杀他们官兵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武艺高潮的追兵埋伏在那里,我想,这正突出了影片题目――十面埋伏。不幸被用竹子拦住不得动弹,就当追兵,正要用尖见的竹子扎死他们的时候,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宋丹丹假扮的大姐和两个弟子出现用飞刀刷刷几下便把追兵射死了,这样救了他们。这个影片告诉我们做人不要互相骗人,要诚实。

篇8:十面埋伏成语

【出处】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

【解释】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四面楚歌

【押韵词】初出茅庐、势物之徒、画虎刻鹄、炙肤皲足、神完气足、龟玉毁椟、支支梧梧、举手摇足、乞丐之徒、视如畏途。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藏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成语示例】操与诸将商议破绍之策,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成语例句】

◎ 女乐工也顾不得一曲终了,急忙应声放弦,只听到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之声骤起,道光脸色突变:“不要弹了,再弹下去岂不是十面埋伏了吗?”

◎ 一词 ,这意思是说 ,这样的画面与情绪沉着而激越的琶琵曲 《十面埋伏 》的情调不同 ,它更接近于情调优美欢畅的抒情曲的动听鸣奏 。

◎ 纤纤十指能弹奏一手**叠起的《十面埋伏》。

◎ 二十世纪的中国,裹在一片"十面埋伏"的声浪中,嘈嘈切切,好不热闹。

◎ 网上的苦恼与困惑网上的苦恼与困惑段永朝指出市场不公指正社会偏见点亮希望之火点明个人观点网上的世界很辛苦网上一月,双目塌陷,腰缩三寸,四肢乏力,五马分尸,六神失主,七窍生烟,八百大洋,九死一生,十面埋伏,百转千回,万劫不复!苦也!先是拨号难,难于上青天。

◎ 《鹧鸪飞》来自民间,通过几代人加工而成,在乐界与琵琶曲《十面埋伏》、古筝《高山流水》等齐名。

篇9:十面埋伏是什么曲

【相关阅读】

琵琶曲《十面埋伏》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必须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述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

《十面埋伏》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2)“吹打”。

(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4)“排阵”。

(5)“走队”音乐与前有必须的比较,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埋伏”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该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7)“鸡鸣山小战”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8)“九里山大战”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项王败阵”

(10)“乌江自刎”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

原曲还有:

(11)“众串凯”

(12)“诸将争功”

(13)“得胜回营”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从这段描述可看出,汤应曾弹奏的《楚汉》与《十面埋伏》在情节及主题上一致,由此可见早在16世纪之前,此曲已在民间流传。

《楚汉》在明代嘉靖、万历前后流行一时,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爱;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一样:《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李氏谱》名《淮阴平楚》,隋秦汉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养正轩谱》称《十面》,一名《淮阴平楚》,凡十八段;《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二、小说

《十面埋伏》张平著

应对20世纪末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天网》、《孤儿泪》、《抉择》而获得广大读者钦佩和赞誉的著名作家张平,经过长达三年多的调查、采访、思考酝酿,再次写出一部惊世力作《十面埋伏》:狱侦员罗维民有些发怔地瞅着眼前这个脏兮兮,浑身散发着恶臭的服刑人员。据监狱的管理人员说,这些天这个服刑人员的神经似乎有些不正常。整天胡说八道,不吃不喝不洗不睡不服从管理也不好好劳动干活。动不动就四仰八叉地躺在地板上,而且还满地捡烟头吃,好几次把屎拉在裤裆里。其实他长得相当精干和结实,皮肤红润,身板匀称。尤其是那双手,白皙而有力。很难想象一个不断从事体力劳动的服刑人员的手会长成这样……

本书相关评论:山西作家张平的长篇小说《十面埋伏》(作家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是继《天网》、《抉择》之后又一重要作品。

小说写的是古城监狱的侦查员罗维民,从服刑犯王国炎身上发现有重大的犯罪嫌疑,经过险情迭起的侦破与反侦破的斗争,最后破获一齐涉及狱内狱外社会各阶层的大案,把一批社会败类和钻入国家专政机关的蛀虫,现形于光天化日之下。这部作品显示出张平在驾驭这类文学体裁方面已日趋成熟。这主要表此刻:首先,他善于把社会小说的深刻性同侦破小说的可读性结合起来,小说中以一个案件的侦破贯穿全书,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但作者绝不仅仅仅为了让读者看热闹,而是把笔触伸向古城监狱这个专政机关的各级领导、省市领导和社会上的犯罪团伙,引导读者对诸如专政机关产生腐败、公安与劳教分开产生的问题等严肃的政治体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小说不仅仅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有深刻的思想性。其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英勇的公安干警、部分腐败的官员和凶残的罪犯等三组典型人物的形象。从这部作品看来,张平在创作上又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但仍留下不注意艺术上的节制,描述中重复之处屡屡可见等缺憾。

《十面埋伏》以生动的事实证明,公安司法的腐败会是最可怕最恐怖的腐败。但公安司法队伍里的腐败岔子,这些蛀虫和害群之马,毕竟只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都是值得尊敬和依靠的。他们时时刻刻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定。正因为这样,老百姓这天才会有祥和安宁的生活,才会有安全感。《十面埋伏》中,为战胜穷凶极恶的犯罪团伙和他们在权力机关中的代理人,多少公安司法战士进行艰苦卓绝的工作,他们疾恶如仇,舍生忘死。有的受伤致残,有的献出宝贵的生命。正是这些公安司法战线上的铮铮硬汉,在组织和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才使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十面埋伏》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一是其题材为当前广大民众的关注。二是其写作技巧的高超。这方面恐怕是读者的共感。全书情节曲折、险象丛生、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使人开卷以后就被深深吸引,恨不能一口气读完。这在同类的反腐败为主题的小说也是不多见的。我认为,《十面埋伏》虽然可读性极强,但它不是一般的言情、侦探、武侠和恐怖小说之类的消遣性文学,而是严肃文学。

力拔山兮,虞姬奈何兮DD《十面埋伏》

十大古曲·十面埋伏《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中提到一个神话中的天神,“刑天与天帝争,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操干戚以舞。”后人说,“干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于我哉?”陶渊明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诗句。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总令人想起历史上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这个人也一样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气盖世”超凡气概,虽然最后失败,却在历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这个人就是项羽。华夏如果有一个战神似的人物,项羽无疑应属第一人选。

项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胆识和气势,古今少有。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终结者。诚如太史公所言,“(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做为暴秦的终结者,项羽创造了很多奇迹。例如巨鹿之战,应对秦军,诸侯皆惧。唯项羽率领楚军迎战强大的秦军。从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项羽任上将军渡河北上起,至这年七月章邯投降为止,历时九个月,先后全歼王离军,收降章邯军,使秦军的全部主力丧失殆尽,为推翻秦皇朝创造了条件。又如彭城之战,千里奇兵突进,以三万击败数十万刘邦联军。

然而,打碎了旧王朝后,他却不能建立一个新王朝。而刘邦,以一地位低微的亭长出身,与他的平民追随者们一道,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帝国,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了。

勇猛之余,项羽残暴的一面也相当惊人。早年攻襄城之战中,由于秦军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后项羽将守城将士“皆坑之”。巨鹿之战后,项羽下令将秦将章邯手下二十万秦军将士全部坑杀。汉高祖二年,项羽还支使手下杀了“义帝”。手下谋士韩生劝项羽不成,说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立即被项羽烹杀。项羽还烹杀了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等人。

然而,残暴并非项羽的致命伤。项羽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联盟。秦亡之后,天下纷争。项羽以前自封西楚霸王,并以裂土分封、功臣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这次分封后,诸侯们并没有效忠自我。由于他的残暴和赏罚不明,使得他在诸侯间缺乏公信力。分封之后回到徐州不到才几个月时间,就已经反叛四起了。正如贾谊所说,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里的仁谊当然是一种政治手段。项羽显然不是一个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刘邦最后与项羽决战时,和韩信、彭越相约合力伐楚,当时韩信、彭越没并有发兵。最终刘邦承诺把齐地封给韩信,梁地封给彭越,两人才引兵而来,这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分封臣子,而是以对等的资格结下了分地之盟。所以,与其说楚被汉灭,项羽败于刘邦之手,不如说项楚实际上为被诸侯的联盟军队所灭,汉高祖但是是联军领袖罢了。

两军阵前,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刘邦虽在气概上虽已略输一筹,但他不以为意,大笑着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更有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的人。

公元前202前,楚汉相争接近尾声,双方会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三十万汉军围住了十万楚军。汉方为瓦解对方军心,就叫兵士们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离家已久,早已厌倦了连年征战。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一看大势已去,项羽已无计可施,对虞姬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则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剑自刎而死。项羽之后逃到乌江边,应对滔滔的江水,仰天长叹道:“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拔剑自杀。

后人根据这一段垓下之战作了两个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汉》。明朝王猷定为明代琵琶演奏家汤应曾写的《汤琵琶传》中生动的描述了这支曲子。此曲一开始便是两军决战垓下,一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金声、鼓声、剑努声、人马辟易声”此起彼伏,然后一阵沉寂。胜负已见分晓,一片哀怨的“楚歌声”响起,英雄末路的项羽发出“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后有“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等等。

《楚汉》之后演化为两个不一样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虽然反映相同的历史题材,但两支曲子立意完全不一样。《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和汉军,重点资料是“十面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等,乐曲高昂激越、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和出军,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沉雄悲壮,又凄楚宛转,重在描述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前者是赞歌,后者则是挽歌。

杜牧《题乌江项羽庙》诗云:“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很为项羽惋惜,他认为胜败“不可期”,是兵家常事,假设项羽渡江,也许会象当年兴兵抗秦那样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反其意而行,他在《叠题乌江亭》中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为史家正论。但杜诗表现了一种死中求活的心志,读来更令人荡气回肠。

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以上无论是琴曲还是诗,都有两种不一样的立意。后世的观点中有的扬刘抑项,为刘邦唱赞歌;也有的抑刘扬项,为项羽献挽歌。这种对立,折射出两种不一样的英雄史观。即对历史终结者和历史建构者所采取的不一样态度。

事实上,“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是是文人的咏叹罢了。当年是天下人共反强秦,楚霸王几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国的军队,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而如今,刘邦携天下之众,而自我众叛亲离。战乱日久,天下人心思定,势易时移,时局已非当年八百江东子弟起兵抗秦可比。项羽已经彻底丧失了争天下的资本。朱光潜说:“杯具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常常代表某种力量或理想,并以超人的坚决和毅力把它们坚持到底。”项羽至死不承认自我的过错,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也许这才是项羽。

上一篇:2023年山东省基层统计报表填报指南试题下一篇:应用电子专业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