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多媒体音乐课

2024-05-06

中班音乐教案:多媒体音乐课(共18篇)

篇1:中班音乐教案:多媒体音乐课

音乐节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模拟声音、打击乐器等。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尝试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并用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

1.听音乐歌曲做鸭宝宝动作找位置坐好

师:我的鸭宝宝今天我们一起和森林里的小动物去做游戏。

2.找到位置后安静坐下

二、学习音乐节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

1.了解故事名称

师:我们一起看看今天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出示课件1-2)讲的是谁的故事啊?

幼:看课件的名称念出本篇故事的名字。师:带者小朋友一起看课件1-2,并提问:“你们看见在大森林里面都有什么动物啊?

幼:马、小鸟、鸭子、狮子

师:你们谁注意到大狮子是怎么到森林里的吗?(咚---咚)那其他小动物是怎么跑走的呢?

出示准备的节奏图谱,并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教幼儿在边模仿动物叫声的同时学习这些相应的节奏型。(用听、拍的形式逐步学习)

幼:按照故事中的动物角色,模仿动物的脚步声等。

师:你们表演的真好,我们在来看看吓跑了小动物的大狮子会怎么样?(出示课件3-4)提问:大狮子高兴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是谁来救它的?怎么救的呢?

幼:回答故事发展中的答案。

师:(出示课件5)提问:获救的大狮子他明白些什么道理?

幼:不管自己多大也要和小动物成为朋友。2.学习节奏型并做音乐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音乐游戏,这里有几种乐器,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一样乐器,在拿的时候小乐器是没声音的,回到座位以后你们就可以敲一下,听听他们的声音和刚刚故事礼貌什么小动物的脚步声、叫声、飞的声音很相似。听出来后举手告诉我。

师:请小朋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来表示小动物的叫声。

师:我们来看看你们刚刚说的对不对哦!(出示课件6并一一对照小朋友刚刚回答的在多媒体课件上面操作来验证一下)

师:你们看看在这下面的节奏型和刚刚我们学习的动物叫声一样呢?在幼儿回答出问题后请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把这个节奏型唱一般,并提醒幼儿要把自己说出的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与节奏型相符。(每回答一个小朋友都帮他在电脑上面操作进行验证)

3.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乐。

师:请小朋友在对照大屏幕上面的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练习,给下一步做铺垫。

师:现在,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乐器了,拿好手中的乐器我们一起给故事中的那几个小动物配音好不好?(让幼儿拿着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课件中的小动物配音)

4.结束部分

师:我们现在拿着我们的乐器给班级其他小朋友表演一下好吗?

中三班

篇2:中班音乐教案:多媒体音乐课

1、教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有表情的唱歌,体验热爱教师的情感,能表现出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

2、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并表现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及顿音的唱法。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准备绘图纸、图片。

2、歌曲磁带、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通过谈话9月10日教师节引出课题,老师我爱你》(小朋友的成长进步离不开老师,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很喜老师)。

二、教师式范

运用清唱的形式范唱歌曲,让幼儿初步理解歌词,感染愉快情绪,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记忆歌词网

通过歌词朗诵与图谱匹配以及身体动作等形式助幼儿学习歌曲,记忆歌词。

1、通过形象直观性图谱清唱歌曲。提问谈话图中有什么,春雨代表什么(老师),花儿小朋友……

2、幼儿跟教师一同歌词朗诵,并跟唱副歌部分。

3、运用跟唱、轻声唱、接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形式巩固幼儿歌曲的学习。

4、教师和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中教师要逐步退出。

四、幼儿和教师一起探索歌曲的演唱风格。

1、幼儿用三拍子的节奏形式表现,抒发歌曲的情感。

2、认识顿音和学习顿音的演唱特点。

五、师幼共同表演唱

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唱,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

活动反思:

篇3:中班音乐活动:认识你呀真高兴

1.尝试用说唱的方式表演歌曲, 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

2.在学习结伴舞蹈的过程中, 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 体验共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会唱歌曲, 会跳单圈邀请舞。

2.钢琴伴奏、活动场地 (椅子两两摆放成半圆形) 。

活动过程

1.围绕活动主题“认识你呀真高兴”进行师幼间的互动与问候。

(1) 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彼此问候。师:孩子们, 来到无锡我认识了你们这么多新朋友, 我想大声地对你们说:“认识你呀真高兴!”如果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 一定也会大声地对我说这句话。 (启发幼儿用同样的话语回应执教老师) 瞧!今天还来了很多客人老师, 也用这句话向大家问个好吧!

(2) 在歌曲表演中传递快乐情绪。师:我知道你们学过一首歌就叫《认识你呀真高兴》, 咱们一起表演给新朋友们 (指现场观摩教学的客人老师) 看看吧。 (完整歌表演一次)

2.用“说唱结合”的方式表现歌曲, 感受唱唱、说说的变化与乐趣。

(1) 看老师怎样说唱。师:刚才你们为大家表演, 现在我想为你们表演。仔细听, 我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2) 集体练习。 (按前面一半唱, 后面一半说的方式完整进行) 师:原来, 一首歌可以从头唱到尾, 还可以像我这样前面一半唱, 后面一半说, 唱唱、说说真有趣!你们也来试试吧!

(3) 以师生轮流“说”的方式再次练习。师:这一次又有新变化:最后两句说的地方我和你们一人一句, 你们愿意先说还是后说?

3.学习两人、三人结伴舞蹈, 乐意与更多朋友进行表演。

(1) 尝试按男孩、女孩结伴舞蹈的要求完成表演。师:和你旁边的朋友合作一次吧, 先商量好, 是男孩先说还是女孩先说。 (提醒幼儿:说的时候会用好听的声音, 听的时候要安静、有礼貌。)

(2) 交换朋友, 继续以两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师:我们要换个朋友再来一次。注意了:前奏的时候你要找到一个朋友和他 (她) 面对面站好, 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后说, 前奏结束时你们就要开始唱歌跳舞了。

(3) 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小结并增加一次练习。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能很快找到朋友并且商量好谁先说、谁后说, 但是商量的声音太大, 这样合适吗?为什么? (影响听音乐) 启发孩子看看彼此间的距离 (很近) , 提醒大家用悄悄话商量。

(4) 增加朋友 (提升难度) , 尝试以三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师:刚才是几个人做朋友? (两个) 如果请你们三个人一起跳舞行不行?记住哦!前奏的时候要三个朋友在一起, 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接着说、谁最后说。有点难, 让我们来试试!

4.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 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

(1) 和朋友商量着改编歌词及动作。师:歌里唱到和朋友“拉拉手、亲一亲”很开心, 你还愿意怎样和朋友亲热呢?和你的朋友商量商量。谁来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2) 选取个别动作替换到原有的歌词中, 并完整表演。

5.拓展活动思路, 尝试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用方言表现歌曲的说唱部分, 享受方言带来的快乐。

师:还记得我从哪里来的吗?我会用苏州话介绍自己, 一起听听。 (教师用苏州方言说:我是苏州人, 认识你呀真高兴!) 你们可以用无锡话说说吗?幼儿说方言, 师生再轮流说。

师:我有很多朋友, 有四川的、上海的……我跟他们学过四川话、上海话, 再用不同的语言来试试。师生轮流说。

活动背景与分析

这一个活动案例是我们为参加江苏省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展评而设计的, 可是当我们来到展评现场无锡实验幼儿园时, 发现参赛的教学内容该幼儿园已分两教时实施过 (第一教时:学唱歌曲;第二教时:学跳邀请舞) , 这就意味着准备好的教学方案无法再用!意外、紧张之余, 立即思考对策。在与幼儿接触的半个小时中, 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况, 并根据幼儿的表现灵活调整了教学方案。首先, 把幼儿完整演唱的形式改为说唱 (前半部分唱, 后半部分说) ;其次, 在邀请舞的基础上, 调整为学习两人、三人结伴舞蹈;第三, 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最后, 充分借助异地上课的机会, 利用师生各自优势 (会多种方言) , 拓展教学思路。

篇4:中班奥尔夫音乐咚咚锵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学会演唱歌曲,感受喜庆的热闹气氛。

2、学会用鼓、锣正确演奏“咚 锵 咚 锵 咚锵 咚咚 锵”的节奏。

3、巩固幼儿对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别。

活动准备:

音乐、乐器等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问候歌

师:看,谁来了?

二、复习歌曲《围个圈圈》

三、学习歌曲:《咚咚锵》

1、出示手鼓图谱,引导幼儿用手拍出手鼓的节奏。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乐器宝宝,看,是谁呀?你们知道手鼓属于哪类乐器吗?(告诉幼儿这是“皮类乐器”。)听,手鼓会发出什么声音?(咚)看,这里有几个手鼓,手鼓走呀走,走到我们的小手上,怎么拍?一边拍一边念。

2、出示小锣图谱,引导幼儿在腿上拍出小锣的节奏。

师:我还带来了一个乐器宝宝,看,是谁呀?小锣属于哪类乐器?( 告诉幼儿这是“金属类乐器”。听,小锣发出什么声音?(锵)看,这里有几个小锣,小锣走呀走,走到我们的小腿上,怎么拍?

3、出示手鼓、小锣的图谱,引导幼儿在小手、小腿上拍出“咚 锵 咚 锵 咚锵 咚咚 锵”的节奏。

师我是一个魔术师,变变变,这里既有手鼓又有小锣,怎么拍?

(1)拍“咚 锵 咚 锵”的节奏。

(2)拍“咚 锵 咚 锵 咚锵 咚咚 锵”的节奏。

(3)分两组把“咚 锵 咚 锵 咚锵 咚咚 锵”的节奏敲奏出来。

师:手鼓、小锣两个住在一个格子里,就向ti ti宝宝,所以我们要念得快一些。

4、师朗诵歌词,幼儿跟读。

师:听,小鼓、小锣在说话。

5、学唱歌曲《咚咚锵》。

师:听,小鼓、小锣唱起歌来咯!

6、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师:你们唱歌真好听,我们拿着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四、舞蹈:《恭喜恭喜》

篇5:中班音乐课教案

1、让幼儿在感受曲调,歌词来欣赏给并能学唱。

2、带领幼儿用最自然的声音来唱歌,并且让幼儿明白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雨露。

3、启发幼儿理解歌词,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来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的学唱和歌词的创编。

活动准备

1、与歌词相适应的图一幅及歌词。

2、“小雨”“种子”的手饰若干。

3、录音机及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里一副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图上画的什么吗?”

“谁会用声音来学习下小雨的声音”

“谁能用动作吧 来表现下雨的样子”

“让我们来一起唱唱小雨” (学习小雨的声音,用动作表现小雨)

“哪位小朋友喜欢下雨?为什么?

(让小朋友知道万物都需要雨露的滋润)

2、学习歌曲

(1)出示图,引出歌词,教师带领学习歌词。

(2)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教师试唱小朋友们欣赏。

(4)听录音小声与小朋友一起试唱。

(5)在欣赏歌曲录音的基础上,能用正确的方法和情绪演唱,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

3、小朋友带上手饰,唱歌进行表演。

篇6:中班音乐教案:山上音乐家

1、启发幼儿能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学唱歌曲,初步仿编歌曲。学习弱起节奏。

2、初步认识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

2、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的图案及实物。

3、音乐磁带。

重点难点重点:

1、引导幼儿,用形象的动作和声音来表现乐器。

2、节奏型××∣×××××∣×××××∣×××××∣×××│

难点:

1、学习弱起节奏的歌曲。

2、初步尝仿编歌曲。

活动流程:

一、复习歌曲《骑小车》今天我要带你们到山上去,认识几位新朋友,让我们骑上小车准备出发。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山上的音乐家》,认识乐器

(一)欣赏第一段并学唱,认识小提琴。

1、看一看第一位好朋友是谁?(戴上小松鼠头饰)我要向你们介绍一下我的本领。(清唱第一遍)提问:小松鼠的本领是什么?(拉小提琴)出示图片

2、展示小提琴,听录音唱第二遍。

提问:小松鼠是怎样拉小提琴的?节奏型××∣×××××∣×××××∣×××××∣×××│

3、幼儿试着表现歌曲内容。

(二)欣赏第二段并学唱,认识钢琴

1、接下来一位好朋友是谁?(戴上小白兔头饰)清唱一遍提问:小白兔的本领是什么?(弹钢琴)出示图片

2、展示钢琴,听录音唱第二遍提问:小白兔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3、幼儿用好听的歌声和熟练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三)请个别幼儿编唱第三段

1、还有一位好朋友是一只小鸟,(出示长笛)它的本领是吹长笛(认识长笛)谁愿意来做这只小小鸟,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本领。(请个别幼儿上来编唱)

2、全体幼儿练习

(四)最后一位好朋友是小狐狸,它的本领是什么?(出示大鼓,认识大鼓)

小狐狸要请你们帮忙,把它的本领也用最好听的歌唱出来,(幼儿讨论)

(五)练习歌曲《山上的音乐家》让我们一边演奏,一边下山吧。

活动评析:

篇7:中班音乐教案踏浪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与同伴合作,感受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之情。借助对音乐结构的了解和教师的言语提示,幼儿能够合着音乐做动作

并及时调整自己动作和方位。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短棒1对。多媒体资源:旺豆点读笔、点读参考(本次活动中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进行热身活动,为创编律动操做准备。

活动用语指导:请小朋友按照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的顺序来活动活动身体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以铁铁还是很苦恼棒操比赛的形式,引导幼儿集体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乐句和乐段。活动用语指导: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为铁铁创编的棒操吗?铁铁说非常感谢我们,可是参加棒操比赛不只是按操节内容来,还需要配合音乐来表演比赛。所以,今天要把我们创编好棒操配合着音乐的乐句和节奏再来试一试。

2.教师引导集体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做操节的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前半部分动作。

3.教师点击点读教参功能区播放伴奏音乐,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和乐句做前半部分操节动作。

4.教师引导集体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做操节的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后半部分动作。

5.教师点击点读教参功能区播放伴奏音乐,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根据音乐的.节奏和乐句做后半部分操节。

6.教师点击点读教参功能区播放伴奏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乐句做整套棒操律动。

7.教师点击点读教参功能区视频部分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幼儿观看欣赏动画,讨论部分双人动作、集体队形等形式内容。

三、结束部分

1.教师以铁铁感谢大家帮忙的形式,引导幼儿感受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之情。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玩“我是···”游戏,模仿动物,放松身体各部位。

活动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组织棒操小组比赛。

篇8:中班音乐教案:多媒体音乐课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 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 并有一定的规则, 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游戏灵活多变且富于想象, 自由度高、情绪性强、符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学前儿童乐于玩音乐游戏, 并易于在音乐游戏中接受教育。

一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

音乐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因研究者侧重的角度不同, 音乐游戏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 将幼儿音乐游戏分为四类:

1. 音乐听觉游戏

音乐听觉能力指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发展音乐听觉的游戏, 就是让幼儿用耳朵充分欣赏自然产生的和人创造的各种音响效果, 从音响的旋律、音乐、节奏等方面“触摸”音乐语言, 感受音响之美。比如, 让幼儿聆听一首较为熟悉的曲子, 判断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并让他们回忆是哪首歌曲 (《春天来》) 。

2. 节奏游戏

节奏感必须通过肌肉反应来感知, 依靠身体高度协调的动作来感觉。节奏能力的培养可结合各种音乐形式进行, 包括说、唱、律动、舞蹈、器乐等。这种游戏可以结合听觉游戏来实践。比如, 教师敲击这样的节奏:55 55┃55 5┃5555┃55 5┃55 5┃55 5┃55 55┃55 5┃┃这时, 幼儿会注意倾听, 利用内心听觉在他们的音乐记忆中进行搜寻、筛选, 找出与其节奏相配的歌谣:

叽里咕噜是个啥?他在炉子后面爬, 不是蟹, 不是虾, 叽里咕噜是个啥?

3. 歌唱游戏

歌唱游戏旨在通过游戏让幼儿享受唱歌的乐趣, 培养音乐感受力, 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这种形式的音乐游戏较为普遍, 一般以唱歌为主, 伴随角色游戏、律动等形式出现。比如, 演唱歌曲“Monkey Jump”, 幼儿学会后可以创编其他歌词再演唱。

4. 舞蹈游戏

幼儿舞蹈游戏主要是发掘幼儿喜形于色、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的本领, 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发展想象力和动作表现力, 为幼儿今后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打下基础。比如, 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童歌曲, 让孩子们自由表演, 随着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孩子们会自醉于其中。这时, 他们都成了舞蹈家。

二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组织过程中, 在教师组织和指导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存在:

1. 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目前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较强的介入意识, 表现为主动的、高频率的介入行为。但是由于教师介入的目的和介入时机的选择不同, 有效性相对较低, 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结果表明, 66.6%的教师认为介入幼儿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使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59.3%的教师认为介入游戏是为了调节幼儿的情绪, 55.5%的教师选择了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51.9%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游戏状况进行了解, 37%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 29.6%的教师选择了增加成人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而在最重要的一项选择中, 有51.9%的教师选择了让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2. 教师设计、组织音乐游戏的能力较差

教师的能力不同, 这也是影响音乐游戏水平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显示有48.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游戏的设计能力方面予以加强, 25.9%的教师认为需要在组织游戏方面加强, 22.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音乐素养方面予以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于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和钻研, 同时也需要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多给老师提供进修的机会。调查发现, 约37%的教师的音乐游戏的知识和经验来源于自己摸索和同行观摩, 约30%的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专家指导, 另有22%的教师是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和经验的。

3. 音乐游戏实施频率较低, 形式单一

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发现, 59.3%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音乐游戏的次数在2~3次, 18.5%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4~5次, 只有14.8%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5次以上, 还有7.4%的教师选择了0~1次。可以看出,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组织开展的频率并不高。从形式上来看, 也仅限于律动、唱歌等形式, 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三对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策略方面的建议

本部分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果, 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 着重从幼儿园和教师两方面提出建议。

1. 幼儿园方面

第一, 全面准确地理解音乐游戏, 提高对中班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音乐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幼儿来说, 音乐游戏是娱乐, 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必须提高对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 促进音乐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就是要在中班课程的安排上保证音乐游戏的次数和时间。

第二, 多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态度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幼儿园应该尽可能地多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如开展音乐游戏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观摩活动、举行专家讲座等, 以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优质课评比和教学观摩活动, 便于开展且有利于教师交流心得与经验, 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能有针对性地改进, 使教师共同提高。

第三, 给中班开展音乐游戏提供物质材料上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环境布置和游戏材料并不丰富, 这也制约了音乐游戏的开展。如在中班音乐游戏《馋嘴的狐狸》中, 有些幼儿仅仅通过挂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并不能对游戏中的狐狸这一形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因此在游戏中有一定的困难, 也不利于幼儿开展想象和调动对游戏的积极性。如果幼儿园有狐狸的玩具或多媒体视频, 教师先引导幼儿全面认识狐狸, 那么游戏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2. 教师方面

第一, 注意观察幼儿, 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幼儿是游戏的主体, 只有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也使得教育更有针对性。中班幼儿活泼好动, 且活动起来能坚持较长时间, 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有意性开始发展。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组织音乐游戏, 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很大,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材施教。有个老师告诉我他们班上有一位叫诚诚的小朋友动作协调性较差, 每次音乐游戏时, 他总是默默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游戏, 他害羞地说:“小朋友都笑我像小猪。”于是第二天老师组织了一个游戏叫《小小猪》, 小朋友都说诚诚扮演小猪最合适。他的表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小朋友们也纷纷为他鼓掌, 他开心地笑了。从此以后, 他对音乐游戏产生了兴趣, 对自己有了信心, 每次游戏时都会挤到教师跟前问:“老师你看我做得好吗?”现在成了游戏的积极分子。由此可见, 只要了解幼儿特点, 采取相应的方法, 就一定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第二, 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 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保证音乐游戏的质量。有些教师已对音乐游戏有了较全面准确的理解, 但由于嫌麻烦、时间不允许等原因并没有付诸于行动, 导致思想认识和实施行为的不一致。对此, 教师要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 克服一定的困难, 保证音乐游戏的水平和质量, 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例如, 同样是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已有的设计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有的老师就不怕麻烦在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音乐故事表演, 讲述一个故事后, 弹出相关的描写性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明显后一种教学更利于幼儿音乐游戏能力的提高。

第三, 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专业知识, 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要积极参加园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 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 要注意搜集相关知识信息、积累经验, 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尤其是要注意音乐游戏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为幼儿提供类型多样、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游戏, 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四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具体组织方法

1. 利用奥尔夫乐器

利用奥尔夫乐器组织幼儿游戏较为有效。这些乐器大多为幼儿园常见的各种打击乐器。这种形式更多表现为节奏游戏。

2. 利用柯尔文手势 (柯达伊教学法) 找准声音的高度

年幼的孩子对两个差距较大的音表现不太准确, 我们可以用柯尔文手势来帮助。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常用的一套演示从中音Do到高音Do的手势, 即从人体腰间开始逐渐上升的手势。比如, Do到So可以用从腰间到眼睛的高度变化帮助孩子表现声音高低的变化。

3. 感受固定节拍

学中出现的有规律的律动, 可以刺激幼儿体验固定拍, 为以后学习节奏打下基础, 可通过游戏的活动使儿童加强有规律运动的感觉。例如:

大拇指

大拇指呀向上翘, 我的大拇指呀, 它要往上翘。

歌唱时, 儿童的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 边唱边持续。而有规律地向上交互移动两手, 使儿童通过身体, 感受到持续、稳定的律动。

4. 训练节奏感

从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培养节奏感, 在此基础上识别节奏谱。仔细留心生活中一句或半句稍带感情色彩的话, 都蕴含着复杂丰富的节奏类型。例如:老师叫小朋友的名字或模仿孩子撒娇时的语气等。

5. 感受乐句

教师边唱边以一个乐句为单位, 用右手自左向右划弧线 (或者做其他动作) , 速度要慢。然后要求幼儿跟着一起做, 培养幼儿的乐句感觉。

6. 识别力度和音色

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听辨声音强弱做游戏。例如:小朋友围成圆圈坐下, 请一幼儿做猜者, 把玩具藏在另一幼儿手里, 游戏开始。集体边拍边唱, 猜者离玩具越近, 拍手声和歌唱声越强。反之, 声音则越弱, 一直到猜中为止, 如果两次找不到玩具, 猜玩具的小朋友表演节目。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区别不同人声和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通过这样的活动, 使幼儿感受到在音乐中不同音色的采用对于塑造不同艺术形象的意义。

7. 培养内心听觉

可以让孩子唱完一个乐句后从心里接着唱下一句, 第三句再唱出声音来。

8. 学习休止拍

在休止拍的学习中, 加入单纯让幼儿空一拍或半拍, 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来说很难把握准确。如果在休止拍处由幼儿自己设计各种动作或特别的声音, 表示与有声处形成对比, 这种抽象复杂的音乐概念一下子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 儿童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了。

9. 多声部听觉和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培养

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声部配合, 可以是无伴奏形式的。通过这种联系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听觉能力、丰富了歌谣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力, 同时为幼儿演唱多声部歌曲、演奏多声部乐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 激发即兴创作

让幼儿有机会即兴唱、即兴跳、即兴演奏、即兴作曲等, 培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幼儿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在其他活动中的某个环节中安排, 以调节活动节律, 活跃教学气氛, 而且可以作为音乐活动的主体来完整呈现, 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应该引起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特别是幼儿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幼儿园音乐游戏。

参考文献

[1]倪春妹.刍议中小学生钢琴教学中若干理论问题[J].今日财富, 2009

[2]印小青.音乐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山东教育, 1999 (27)

[3]辛颖、刘纪秋.论幼儿音乐游戏[J].文化月刊, 2010 (Z1)

篇9:中班音乐活动:牛奶三明治

1.在“卖食品”的情境游戏中反复倾听,熟悉歌词,学习“吆喝”的形式演唱。

2.尝试创编各种食物的名称用来替换歌词,发展幼儿想象力。

3.体验与老师、同伴一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推车一辆,牛奶等食品的7张图片,一些空白的纸头和一支黑笔。

活动过程:

一、角色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以卖食品售货员的角色推车入场。

1.边“吆喝”边喊“卖好吃的东西喽”,引起幼儿兴趣。

师:“请小朋友们猜猜,我卖的是什么好吃的东西?”

2.教师出示食品图片,给幼儿观看。

师:“小朋友们猜出了这么多,那你们看看我到底卖什么好吃的东西呢?”

幼儿回答后,教师一一出示食品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图片上的食品是什么?并把图片按顺序贴在推车的前排,给幼儿观看。

(评析:教师以售货员的角色引入课题,幼儿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猜食品的环节是回顾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后面的创编打下基础。在幼儿猜测以后依次出示歌词图片,初步熟悉歌词。)

二、买卖游戏感受歌曲,学习演唱歌曲

1.通过买卖游戏,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边推车边唱歌卖食品给幼儿,在一遍一遍的 “卖食品”游戏情境中让幼儿反复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师:“牛奶三明治,汽水冰淇淋,馒头烧饼,豆——浆——,谁想买我的食品?”

幼儿回答后把相应的图片拿下来给他,唱一次是卖两到三张图片,然后教师继续唱卖游戏,直到食品图片全部卖完为止。

(评析:这个环节其实是教师的范唱部分,但是教师用唱卖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参与游戏中,不知不觉就听了好几遍的歌曲,初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通过进货游戏,幼儿再次熟悉歌词。

(1)对歌词图片顺序重新排列。

师:“我的食品卖完了,请孩子们帮我来进货,请你们在送货的时候按我歌里的要求把食品图片的顺序排好。

(教师边唱边请幼儿上来送卡片,按照顺序排好。)

(2)检查图片的顺序,进一步巩固歌词的顺序。

师:“孩子们,刚才的送货员送的顺序对不对呢?我们来检查一下。”

(请幼儿跟随老师边唱边检查幼儿排列的顺序是不是跟歌里唱的一样,不对的就重新排列后贴上小货架)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教师一边演唱歌曲,一边让孩子在听的基础上送货排序图片,在这样的送货游戏中,让幼儿重点感知歌词的顺序,如果幼儿排的歌词顺序不对,通过师幼共同的检查,让孩子们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重新排序,加深了他们对歌词的学习。

3.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看图第一次练习唱歌。

师:“你们想来做售货员卖食品吗?那要学会唱卖东西的歌”。

幼儿看图片跟着老师演唱一遍。

(2)根据要求幼儿第二次练习唱歌。

师:“我们小售货员,要唱的怎么样就可以让别人听清你卖的是什么食品了?”

(慢一点,声音响亮清楚点)

(3)教师点出幼儿唱的不太好的难点地方,再次练习演唱。

师:“我们售货员,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来买我们的食品,最后两个字,豆——浆,要拖长,吆喝起来,大家就都来买了哦”。

(教师引导的时候可以用手作吆喝状,左边一次,右边一次,让幼儿控制好二拍的节奏。)

评析:幼儿学唱的环节,难度层层递进,在每次的幼儿演唱时,教师都会提出不同的新要求,让幼儿每次都有新的挑战,跟着要求不断把歌曲演唱得更好)

4.通过反复游戏,帮助幼儿巩固歌曲。

(1)游戏:小小售货员。

请几名幼儿来小货架前做小售货员,其他幼儿坐着做售货员来演唱歌曲,老师来做顾客买食品,小售货员演唱完歌曲后,顾客很快拿走个别图片,然后游戏继续,最后请幼儿说说哪几样食品卖完了?并且用歌唱来检查答案。

(2)进货游戏,创编歌词。

师:“货架上的食品都卖了很多了,我们再去进点新的东西来卖卖吧,你们想卖点什么新食品呢?”

(请幼儿说出想卖的新食品,进行创编歌词,教师即兴画出简单的食品图片,补充进空白的图片里,请幼儿再来进行小小售货员的游戏,游戏反复进行两次。

评析:通过让幼儿来当售货员,进行买卖食品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就巩固了歌曲的演唱,然后教师又提出进新的食品来卖,加深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孩子们在玩中进行了歌词的创编,设计非常巧妙,幼儿的兴趣一直非常高。

三、结束

请幼儿帮老师一起推着车子,边唱边离开活动室,去区角中继续游戏。

活动反思:

篇10:小猫中班音乐教案

设计背景:

从幼儿的兴趣着手,孩子们对于动物充满着好奇与喜爱,经常在散步的时候,会看到孩子们驻足、观察,并尝试着模仿小动物的一些简单动作,互相追逐,感受快乐。

从年龄特点和关键经验分析,小班幼儿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通过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不仅能帮助幼儿细致的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同时也能将孩子们零散的一些对动物的经验,编成富有节奏感的歌词,学习说唱这一表现形式;通过提出问题、动作表现等形式支持幼儿在音乐和形象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考虑到小班幼儿表现能力和欣赏经验,注重培养幼儿有意识的听并能初步的对比表现鲜明的音乐形象。这也是我们《快快乐乐上幼儿园》主题下的音乐剧的小剧目之一。

另外,新小班孩子刚刚入园一个月,正在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本次活动也旨在通过营造有趣的游戏化情境,让孩子们主动的学习。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理解歌词,并尝试和老师共同进行音乐游戏。

2、乐意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响板、大树、小树、猫妈妈头饰、大老虎

活动流程:

一、观察导入,引起兴趣

1、共同装扮猫妈妈

——看看老师是怎么变成猫妈妈的?

2、快乐的和猫妈妈打招呼

3、共同演唱《一只小猫》,学习扮演小猫。

价值分析:通过共同装扮猫妈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猫脸上的主要特征,建立直观的动物形象,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二、幼儿讨论,共同游戏

1、复习歌表演

——表现大猫和小猫的轻重变化

2、共同讨论,说唱歌曲

——讨论小猫有什么本领?

——分段说唱,共同表演

价值分析:通过倾听比较,进一步巩固歌声的轻重表现出大猫和小猫的区别,引导幼儿用动作加以表现进一步建立音乐和所描绘形象之间的联系。

三、丰富情节,完整游戏

1、倾听音乐的变化,拓展情节,引出大老虎

——听听,谁来了?怎么办呢?

——学习小猫上树的本领

2、情景表演,理解游戏规则

——听到音乐变化学习小猫上树的本领

3、幼儿完整游戏

篇11:中班音乐教案8

时间:2014年第8周班级:中班

执教教师:佟磊配班教师:

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口哨与小狗2》

活动目标:

 进一步感受回旋曲式结构和热情欢快、诙谐风趣的音乐情绪。 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 能用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回旋式曲式结构,用不同的角色表达音乐的情绪。活动准备:

手鼓、碰钟、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哈喽歌》进入教室

创造性地根据音乐中的变化表现打招呼的动作。

二、节奏游戏。

三、音乐故事复习。

四、肢体游戏。

五、角色表演游戏。

篇12:音乐活动教案中班

活动目标:1:幼儿自主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快慢,用不同的声音表现青蛙的各种叫声等等。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受。体验。探索音乐的变化。

3.引导幼儿自己学习与发现,注重幼儿的想象与表达。培养幼儿说 唱 舞 欣赏等多种表现方式。

活动过程

导入:1.走线【听音乐找宝物,找到后幼儿自由发言猜测宝物是什么?】

2.教师:打开看看是什么?【漂亮的荷叶】

3.教师:荷叶生长在哪里呀?幼儿:水里 池塘里。

4.教师:呀,如果池塘边有一阵风吹过,荷叶宝宝会怎么样呀?幼儿:飘起来 动起来吹走了。

5.教师:什么风来了?放轻音乐,让幼儿感受轻风。听完后提问幼儿你听到的是什么样的风,有什么样的感受?幼儿:轻轻地风 温柔的风 暖暖的风。

6.教师:它真得会像你们说的那样吗?教师与幼儿拿起荷叶宝宝跟这音乐一起转起来共同感受轻轻地风。

7.教师:又有什么样的风吹来了?让幼儿感受快音乐的风。提问这次你们听到什么样的风来了?幼儿:很快得风狂风龙卷风。跟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带荷叶宝宝感受狂风。

8.教师:风停了【大风总算停了,太阳出来了。】

9.教师:什么风来了。让幼儿感受慢与快的变化。

10.教师:风停了。谁最喜欢荷叶宝宝呀?幼儿:小青蛙。教师:那青蛙是什么样的呀?幼儿自由回答。【白白的肚子大大的眼睛大大的嘴四条腿】

11.教师将幼儿装饰成青蛙 跟这小青蛙的音乐来跳舞

12.教师:青蛙不仅会唱歌跳舞还会有什么样的本领?【幼儿自由回答】

13.教师请幼儿在荷叶上学习青蛙跳。并坐在荷叶上。

14.教师:青蛙是怎样叫的,幼儿自由回答。

15.教师总结:青蛙叫声跟人发出的声音一样有快有慢。

篇13:中班音乐教案:多媒体音乐课

循序渐进原则在幼儿园教师看来是简单又平常的教育原则, 因此往往被他们所忽视。教师们似乎更愿意去接受一些新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并注重这些新原则和方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在教师们看来, 新的东西就是好的、有价值的, 这种观念使他们忽略了那些看似平常的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们不能一味去追求新的教育方法, 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 创新应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目标。比如教师可以在理解像循序渐进这样一些经典原则的基础上, 思考如何创造性地将这些原则运用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创新并不单指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创新, 在原有教育观念、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具体细节上的创新只要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 也同样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并不是什么新的教育原则, 它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在许多有关教育的书上都有提及。但由于一部分幼儿教师关注于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对循序渐进原则不重视, 自然也没去深入领会该原则的含义。那么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循序渐进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活动中的具体含义。许卓娅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提出的第一条原则 (在儿童原有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的原则) 其实就是循序渐进原则。许卓娅指出:在设计音乐教育活动时, 教师必须注意准确地把握学前儿童的原有基础。“原有基础”在此特指儿童需在新的学习情境运用和发展的已经获得的经验, 不仅包括音乐的经验, 而且也包括非音乐的经验。也有学者把它称为“发展性原则”, 并认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贯彻该原则首先表现在音乐活动应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 应将儿童的原有水平和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考虑……无论是确定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还是选择音乐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无论从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顺序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特点。比如, 在节奏方面, 从适合儿童自身活动的节奏特点 (行走合乎四分音符, 跑步合乎八分音符) 入手, 在曲调方面, 从幼儿发声最早、最自然的音调下行小三度 (Sol-mi) 起步。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对象 (儿童) 的周围音乐环境, 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简而言之, 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含义是:注重幼儿的原有基础 (包括幼儿已有的音乐经验和非音乐经验) , 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保证音乐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方法的选择和幼儿的发展阶段相符合;幼儿的音乐学习和幼儿的发展相一致;音乐教学活动的结构和顺序要适应幼儿发展的先后次序, 并通过小步递进的形式真正推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循序渐进原则

幼儿园教师了解了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含义之后, 就需要思考如何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接下来笔者以江苏省南京市某幼儿园中班一节音乐教学活动《大象和蚊子》为例, 探讨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 案例描述。

这节活动大致是这样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为幼儿讲有关大象和蚊子的故事, 并通过动作将故事表现出来, 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老师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幼儿们听得很入神, 并积极模仿老师的动作。第二个环节是教师出示图谱。教师边让幼儿看图谱边告诉幼儿图谱与前面所讲故事的联系, 让幼儿进一步熟悉了故事情节。第三个环节是教师开始播放音乐, 并示范用前面故事中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教师示范, 幼儿模仿教师动作, 并跟着教师一起听音乐, 随着音乐的变化做各种动作。幼儿跟随音乐做了几遍动作之后, 进入最后环节, 教师拿出五种乐器, 让每个孩子选择一种乐器, 并让孩子用乐器来表现音乐的节拍。在该环节中, 有些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 开始与旁边孩子嬉戏, 还有些孩子不知何时轮到他来用乐器演奏。尽管教师在努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但似乎作用不大。

2. 案例分析。

从以上案例可看出教师前几个环节似乎都是为了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们合作用各种乐器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但幼儿并没达到老师的要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第一、二环节, 教师设置的故事比较有趣, 能吸引幼儿。幼儿积极跟着教师用动作来表现故事。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始终没有听到音乐, 教师一直在用语言结合图谱讲述故事, 用动作表现故事。到了第三环节, 教师才播放音乐, 幼儿跟着教师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音乐听了几遍就进入了第四环节, 可以说在幼儿对乐曲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 教师马上拿出乐器来要求幼儿用乐器表现前面听到的乐曲, 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再加上乐器种类过多, 分给不同的幼儿后, 每个幼儿等待轮到自己演奏的时间较长。对中班幼儿来说, 让他们等待好几个八拍才轮到自己确实难度较大。幼儿对乐曲的不熟悉, 及等待时间较长, 有些幼儿自然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及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他来用乐器演奏的情况。由于教师急着让幼儿听故事, 根据故事做动作, 幼儿倾听音乐, 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和让幼儿合作用乐器演奏音乐这些环节放在一起用一节教学活动的时间急匆匆地教给幼儿, 幼儿显然无法咀嚼这种“压缩饼干”, 最终幼儿既没有很好地感受音乐, 更无法用乐器合作表现音乐。

3. 结合案例谈实践循序渐进原则的方法。

(1) 准确把握幼儿的原有基础是进行音乐活动的前提,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之前, 无论是确定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还是选择音乐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应根据所在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仔细认真地考虑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的设计。比如, 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如果能将第一个环节和第二个环节结合起来, 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就出示图谱, 将抽象的语言和形象的图像相结合, 这样便能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故事。在幼儿对故事了解并能根据故事做动作之后, 幼儿将比较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此外, 在第四个环节, 教师在采用让幼儿轮流演奏乐器的方式进行活动时, 教师如果能考虑中班幼儿的特点, 给中班幼儿提供2~3种乐器, 那么幼儿不仅能较快地熟悉这些乐器, 而且等待轮到自己演奏乐器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不容易分散注意力。 (2) 在音乐活动中应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 教师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始终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每次教学都应让幼儿从最简单的活动开始, 通过多次重复直到幼儿能熟练前面的活动后, 才开始下一个活动。这样前面的基础牢靠了, 才有利于下一个环节活动的展开。幼儿在充分掌握中低层次的活动之后再进入较高层次的活动中, 通过小步递进的形式真正推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获得发展, 慢慢让幼儿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审美经验提升。比如, 在上述案例中的第三个环节教师应让幼儿多次重复倾听音乐, 以便幼儿充分感知音乐的变化与故事人物、动作的关系, 在幼儿熟悉音乐后, 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各种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这个环节是这节音乐活动的重点环节, 所用时间是应长一些。这个环节将为下一个环节:让幼儿用乐器来表现音乐打下基础。一节音乐课时间不够的话, 可以把该音乐活动分成两节课上, “让幼儿用乐器来表现音乐”放到下节音乐活动中进行, 而不要像本案例中那样为完成教学任务在一节课中匆忙就教给幼儿。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篇14: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案例分析

[观察背景]这节课是我日常教学中的一节课,之前我看到有的老师上过类似于这样的韵律活动以后,我倍感压力,因为她上的很好,考虑的也很周全。她采用的是一般用的图谱模式,以此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故事内容,图片很生动。我就想,要是换成实地观察或录像会不会更好?于是我在网上看了一下关于母鸭带小鸭一起走路、游泳和哺食的全过程的录像,选出了一些比较符合我这节课内容的部分。整节课的构思和图片都出来以后,我选择让幼儿先去观察,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兴趣。以下是我的活动实录:

[活动实录]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母鸭带小鸭》的旋律,学习随音乐较合拍的做踵步动作,并能手脚协调地做动作。

2.在观察的基础上,迁移生活经验,模仿鸭子走路,鸭子叫、鸭子游水的动作。

3.在舞蹈中主要控制自己的动作幅度,以及调整自己与同伴的距离,尽可能地避免相互碰撞。

[活动准备]

音乐,母鸭和小鸭的头饰,母鸭带小鸭的录像。

[活动轨迹]

一、开始部分

观看鸭子走路的录像,根据自己的经验,学习踵步动作。

1.幼儿回忆观察鸭子的经验,并模仿鸭子走路。

师:“我们都看过鸭子,鸭子走路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来学一学。”

2.观看录像,学习踵步动作。

教师边引导幼儿观看,边示范做正确的鸭走动作(即踵步动作):右腿屈膝,左腿向前方伸出,脚后跟点地。(反方向动作相同)(在这一部分中宝宝们看到录像以后很是高兴,注意力一下被图片提到最高点。)

3.幼儿随音乐四散找空地方,练习鸭子走路动作。

二、基本部分

变换不同的手部动作,创编模仿鸭子的动作。

1.幼儿创编鸭子的不同动作。

师:“你们除了会学鸭子—摇一摆的走路,还会学鸭子的哪些动作?”

“你们听到小鸭子的声音了吗?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嘎嘎)“又该怎样做动作呢?”双手手心向下,在嘴前上下开合并发出“嘎嘎”的叫声。幼儿对鸭子叫的动作比较熟悉,说以这—动作进行的很顺利。

2.“你见过小鸭子游水吗?接下来请一个小朋友表演给我们看一看。”请幼儿上前表演,并总结:小鸭子游泳动作:双手手心向下,在体前向两侧打开做游泳的动作,并不时摇摇尾巴。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做手上的动作,同时提醒幼儿脚上的踵步动作。

3.听音乐并分析旋律的特点,根据音乐,进行针对性的重难点练习。

师“听一听1-4小节的你听到了什么?(鸭子的叫声)所以,这一段应该做什么动作呢?”(鸭子叫)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鸭子叫的动作。“5-6小节音乐有什么变化,你又听到了什么?瞄来游去真快乐)我们应该做什么动作呢?”(鸭子游泳)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鸭子游水的动作。

三、表演韵律活动“母鸭带小鸭”

1.“今天天气很好,小鸭子们和妈妈一起去散步吧!”请几个动作比较好的幼儿或能干的幼儿带上鸭宝宝头饰和鸭妈妈(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去“散步”,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记忆其中的主要动作。

2.分角色表演。请一半幼儿带上鸭妈妈头饰其余幼儿做鸭宝宝,或请一个动作协调性好的幼儿做鸭妈妈,其余小朋友做鸭宝宝,分角色合作进行韵律活动。

(虽然游戏活动结束了,可是宝宝们—个个都还想继续玩,对这节课的兴趣点在分角色表演时达到最高点,最后在我答应他们课后继续玩的情况下他们才依依不舍摘下了头饰。)

[活动反思]

在我备课的时候,我想尝试下新的教学手法,所以我提前让幼儿实地观察和准备了录像教材,尽量地让小鸭子的特色可以一目了然。备课教案的时候,我也一再地请教园里有经验的教师,不断地征求他的意见,欲求完美的教案呈现出来。

在课时,我发现宝宝们对“鸭妈妈带领鸭宝宝出去散步”表演部分比较感兴趣,但是他们掌握得不太好,总是在表演过程中出现问题:刚开始还在跟着音乐的节奏在走,但是一遍过后,幼儿“鸭宝宝”就走出了自己的队伍,跑得到处都是,最后只看到“鸭妈妈”独自游来游去……这时,我停止了音乐,把游戏规则又重新讲了—遍,并且带着他们去“池塘”,跟着音乐,一群快乐的小鸭子游了起来……课后,侍老师告诉我,要想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避免出现碰撞问题,先要让他们会做动作,然后让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节奏,这样他们的脑海里就会有印象,再者就是控制住幼儿的情绪,这样才能使整个活动顺利进行。

篇15:中班音乐教案:理发

1.有学做小小理发师的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歌曲。2.学习节奏律动,掌握○Ⅹ|○ⅩⅩ∣ 准备:

1.小木梳、小剪刀、小吹风等理发用具。2.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过程:

1.经验交流,了解理发的基本过程: 2.幼儿谈谈自己去理发店理发的经验: ——“你去过理发店吗?” “理发师是怎样为你理发的?”

老师播放理发师为顾客理发的录象,巩固幼儿的经验: ——“理发师是怎样为顾客理发的?”(引导幼儿说清楚理发的顺序。)

“顾客在理发时心情是怎样的?” 3.节奏律动,学做小小理发师: 感受旋律:

——“边听边想想这位理发师是怎样为顾客理发的?” 学习节奏“○Ⅹ|○ⅩⅩ∣”

——“请你跟着音乐拍一拍,把理发师高兴的心情告诉大家。”(幼儿随乐拍击节奏。)节奏律动,用动作表现理发师理发的情景:

——“如果你是理发师,你会怎样为顾客理发呢?” ○Ⅹ|○ⅩⅩ∣×× ××︱× —| 3.学唱歌曲,结伴玩理发游戏: 老师随节奏律动扮演理发师:

——“你觉得的理发技术怎么样?” “为顾客理发时做了哪些事情?” 再次欣赏表演,并师范演唱歌曲。幼儿学唱歌曲。

篇16:中班音乐教案《郊游》

1.感受理解歌曲ABA结构,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欢快跳跃”和“抒情连贯”两种歌唱方式来表现歌曲的不同内容。

3.愿意参与活动,感受郊游活动、同伴之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ABA结构,感知A段音乐的欢快和B段音乐的优美。

难点:学习用跳跃、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在这样的春天里,老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郊游。”

“今天老师带来的歌曲,唱的就是郊游的事情,小朋友们来听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二、理解歌曲内容,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性质。

1.(播放歌曲),幼儿听音乐,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你们听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⒉小朋友们是怎么去郊游的?你们去郊游看到了些什么呢?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你们知道什么叫锦绣?(锦绣的意思是很多漂亮的景色在一起)

3.出示节奏图谱,为第二段歌曲做铺垫。

4.教师示范歌曲,幼儿试唱。

“小朋友们,你喜欢歌曲里的哪一句?你能试着唱一唱吗?”

“小朋友们一起来唱一唱。”

5.“老师很喜欢这一句,我也想唱一唱,你们也来唱一唱!”

6.“你们有那一句没有听清楚?哪一句唱起来有困难?

三、大家一起去郊游

⒈教师带头以邀请游戏的形式,连续邀请幼儿手拉手地边唱边表演。

⒉在演唱歌曲前,先找到一个小朋友拉好手,然后一起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唱完一遍后,赶紧再邀请一名幼儿,手拉手边唱边走。不断反复演唱这段歌词,知道所有幼儿均被邀请到。

四、活动延伸:

篇17:中班音乐动物教案

幼儿园素质教育活动组织幼儿去上海动物园,孩子们玩得很尽兴。回园后,动物成了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话题。讨论也带来了许多孩子们发现的问题。如:为什么猩猩长得和人很像?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会那么长?大象跑步快吗?……于是我们组织了“我喜欢的动物”这个活动,让孩子区探索自己喜欢的动物,再介绍给大家,吸引其他的幼儿也喜欢自己的动物。让孩子知道每一个动物都非常可爱,我们要爱护所有的动物。主题探索中有“你问我答”的活动,让孩子自己提问题,让知道答案的幼儿帮助解决问题,充分利用生生互动,使个别孩子本身的经验成为所有孩子的经验,在活动中孩子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自信心,还自发带来了有关动物的照片、图片、碟片、文字介绍等,共同布置在教室的墙面上。本次活动是教师预设的一个活动,我们中班小朋友对图形认识感兴趣,有几个小朋友还尝试用图形贴动物,我就设想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上,通过图形粘贴成动物,一方面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另一方面结合数的内容让孩子自己来讨论图形的种类与数量,并初步学习对图形的统计。

活动目标:

1、在变戏法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尝试用图形拼贴各种常见的动物,并初步学习统计图形的数量。

2、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动物的外貌特征。

3、喜爱动物,学习有目的地观察和比较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4、有初步的保护自然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椭圆行等图形若干、纸、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已有经验迁移,引发兴趣

1、图形宝宝要来变戏法,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想一想,可以变出什么小动物?

2、幼儿相互讨论。

(二)、幼儿拼图,师个别指导。提示:大胆想象,拼贴不一样的动物。

(三)、探讨交流

1、说说贴了一个什么动物,用了那些图形?

2、数数每一种图形用了几个?

3、想想用什么办法既可以记得快又不容易忘记?幼儿个别操作、演示。

4、全体幼儿统计图形,师个别指导。

5、幼儿之间相互作检查。

(四)、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讨论那一种统计办法最合适。

7.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动物的音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设计该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能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在农场里》。

2、 让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能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 在了解动物的习性的基础上,为熟悉的歌曲创编语言节奏。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能积极的参与表现音乐。

2、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会音乐的节奏。

活动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头饰若干、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给幼儿每人发一个小鸭子头饰)

1、 师:小鸭子们,(幼儿答应)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个农场。大家坐好啦,准备开车咯!(发生练习)

2、 师:小鸭子们我们到站咯,我们一起去看看农场里都住着谁?(播放音乐《母鸭带小鸭》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做律动)

提问:这个农场里都住着什么小动物?(幼儿说说)

我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引导幼儿回答)

3、 师:学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选择几名幼儿示范)

4、 (播放《在农场里》)

师:你听出来了吗?小动物们唱歌欢迎我们呢。

二、学唱歌曲《在农场里》

1、播放歌曲,并请幼儿回答有哪些小动物欢迎我们。

2、小动物的声音真好听,让我们一起学学(接龙)老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

3、小朋友真棒小动物的歌曲一下子就学会了,下面我们边唱边边做动作,老好好观察那位小朋友最出色我们请他上来表演。

(再次播放歌曲)请优秀的幼儿上来表演示范。

三、创编语言节奏

1、再次播放歌曲,幼儿自由谈论农场里还有什么小动物没空来唱歌欢迎我们。

2、他们是谁呢?如果他们来了,他们会怎样唱呢?(幼儿自由描述)

3、还有那些小动物要来欢迎我们?我们也来把他创编到节奏里面去。

4、幼儿跟着音乐创编歌曲。

四、歌表演

师:这首歌曲我们今天已经很熟悉了吧,下面请你们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完成歌曲的演唱。

(评选出表演最优秀的来表演给大家看)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参观了农场,动物们唱了一首歌欢迎我们。我们学会了吗?学会了我们就一起来表演一次。

教学反思

篇18:中班音乐教案:多媒体音乐课

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的概念含义较广,一般来讲所有以计算机多媒体的形式来用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课外音乐活动等的音乐设备,都可以看做是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本文中所讲到的多媒体音乐系统是指一系列的计算机系统,它的核心是PC机,其他部分中硬件设备包括MIDI键盘、监听音箱、专业的音频卡、音源、话筒等,软件包括各种音乐软件,整个系统的功能是通过MIDI制作以及数字音频的录制和编辑来进行音乐教学。

MIDI键盘在这套系统中用于录入信息完成人机交互的桥梁;话筒作为音频输入器材,将歌声或其他原声乐器的声音录入计算机中。计算机和各种音乐软件负责记录和存储,不管是MIDI键盘输入的信息还是话筒录入的音频,都是存储在这其中的。

二、多媒体音乐系统应用于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音乐系统具有丰富的现代音乐素材,同时操作简单便于掌握,可以很好的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音乐系统,改变了以往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情况,音乐真正成为了学生自我表达思想的方法,也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变得更加自主。

(二)丰富了单一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的一大优点就是图文声像得到了完美结合,这种多感官的刺激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MIDI音乐、文字、图片、影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从视、听多个方面来刺激学生,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在聆听音乐中充分的去感受音乐中包含的情绪和力量,在欣赏画面或者影像时好似身临其境,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推动音乐表现欲和创造欲的发展。

(三)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多媒体音乐系统可以让音乐的录制变得更加简单快捷,一方面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为这种个性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三、多媒体音乐系统在音乐教学方面的具体应用情况

(一)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应用

大学生拥有着充沛的精力和活跃的思维,对于周围的新鲜事物保持着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这些性格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喜欢紧跟时代潮流、具有人文色彩、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音乐作品。而音乐欣赏课就是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组品来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力。

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中拥有众多MIDI音乐素材,可以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的MIDI乐曲,给音乐欣赏课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例如交响乐这种多声部作品,在使用多媒体音乐软件进行教学时,还可以对声部以及乐器声轨进行拆分然后教学,这是普通的CD等音乐媒体所没有的功能。同时,教师在讲到了世界其他民族的乐器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音乐教学软件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播放这种乐器的原声演奏片段、介绍各种不同的演奏技法等。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我们只需要借助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等,就可以轻松的完成视频以及音频的录制和编辑,同时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可以完成几乎所有音乐学课程的电子课件制作。在进行作品分析时我们可以借助Cakewalk3.0来辅助教学工作,完成对乐器的逐个分析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使用软件来将暂时不需要的音轨静音,只保留需要进行讲解和分析的音轨。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听到每一种乐器的音色,对于音乐形象的分析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在音乐理论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音乐理论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进行辅助,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丰富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中要综合利用到手、脑、视觉和听觉多种感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课堂学习效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便于实现课堂教学的“双主教学模式”,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音乐理论课前教师就首先制作好上课所需的谱例,并保存在相应的音乐软件上,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动动鼠标,学生就可以在看到谱例的同时听到声音,并且可以反复的聆听谱例中的某一部分以加强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带领学生进行音乐理论游戏,借助一些五线谱学习软件的帮助来进行基本乐理的教学。这样一方面缩减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另一方面降低了谱例讲解的难度和枯燥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班音乐教案:多媒体音乐课】相关文章:

音乐教案中班范文06-03

中班教案音乐范文06-04

秋游教案中班音乐07-12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07-26

中班艺术音乐教案07-26

中班音乐律动教案07-27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07-27

中班音乐教案反思07-27

中班音乐《郊游》教案04-10

中班上音乐教案05-10

上一篇:优秀员工理由中英文下一篇:考古通论考研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