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2024-04-26

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通用18篇)

篇1: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画人物的几种主要面部表情。

2、培养幼儿喜欢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细心观察、主动参与的良好学习品质以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画人物的面部表情。

教学难点:

自主学习不同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活动准备:

1、学具:人均4―5张几何图形,宽4CM、长50CM的长方形纸条若干,彩笔、勾线笔、双面胶。

2、教具:表情娃娃及头饰作品,音乐《拉拉勾》、《我们都是好朋友》、《表情歌》。

3、知识经验准备:指导幼儿无意中观察过人的不同面部表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育理论依据: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班幼儿已进入入学准备阶段,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和有需求的事物,因而对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并将这些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活动生长点,来支持和促进他们的学习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踏着《我们都是好朋友》的节拍,幼儿两两自由结伴,分组入座。

2、请幼儿欣赏歌曲《拉拉勾》(幼儿可随音乐自由表演)后和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内容,

并引导幼儿体验高兴和生气的情感。

3、请幼儿用表情来表演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同时要求幼儿相互仔细观察同伴的面部表情并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

4、教师小结:面部表情的变化主要从人物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状变化来表现。

二、学画表情娃娃

1、出示表情娃娃,请幼儿判断各自所代表的情绪并说明原因。

2、游戏:《说说做做》――如:教师发出口令:“笑。”幼儿立即用面部表情来表达,并将同伴的表情与表情娃娃向比较,使其在观察比较中加深对特征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幼儿和教师共同总结不同表情娃娃的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状特征。

3、出示准备材料(几何形纸、彩笔等),介绍活动任务,并提醒幼儿在绘画表情娃娃时一定要注意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状特征。

4、幼儿自选脸型,两人一组开始按自己的意愿绘画表情娃娃,教师指导五官的不同画法。(播放背景音乐――《表情歌》)

三、作品展示

1、教师头戴表情娃娃,用夸张的语气和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

2、请幼儿按所绘表情的不同分组,以组依次展示作品,其他幼儿一起评价。之后教师小结。

四、活动延伸

1、找不同:老师的表情娃娃和你的有什么不同?

2、介绍准备的物品(长方形纸条、双面胶等),请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把自己的表情娃娃变成头饰。

教学评析:

这是该教师在送教下乡活动中组织学唱歌曲《拉拉勾》活动后的生成活动,教师设计中注意从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出发,注重了幼儿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组织过程中,教师丰富的表情和体态语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活的模板,而机智、巧妙的随机教育使得活动绽放出睿智的火花,得到了参加活动者的好评。

教学反思:

在进行以“学习用不同情绪表现歌曲内容”为目标的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拉拉勾》时,孩子们对活动中使用的教具――表情娃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抓住这一兴趣点后,分解大班艺术表现目标“学习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物体的变化和运动”,确定了此次活动的行为目标是“学画人物的各种面部表情”,过程目标为“培养幼儿喜欢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大班幼儿的思维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可仍然是具体的。因而他们必须通过与人、物的相互作用,使原有的直接经验与现实的直接感受、体验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幼儿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的知识经验。所以在活动中,首先通过事先引导幼儿无意观察来了解幼儿的实际能力,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为活动的开展做了必要的铺垫。其次,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有选择余地的活动材料,一方面通过幼儿与材料的频频接触,使他们在相互作用中构建起新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张扬幼儿个性,为他们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作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对于活动中重点的解决、难点的突破,我主要是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在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兴趣点、丰富的材料来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学习内容,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感受、观察来实现。

活动开始,以《拉拉勾》引进活动,让幼儿在回忆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之后在表演、观察不同面部表情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人物的面部表情有了细致的观察,在此基础上,幼儿和教师共同总结出了人物面部表情的主要表现部位,并通过游戏,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加深对面部特征的印象,这一切为幼儿顺利进行绘画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幼儿完成作品后,我用幼儿的兴趣点――头饰,吸引他们的注意,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教师身上,顺利展开评价活动。当活动目标达成时,教师并没有结束对幼儿探索的引导,而是鼓励幼儿利用现有材料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变成头饰,延伸了活动目标,促进了他们的发展。而此次活动,也在孩子们的探索中降下帷幕。

1.《风娃娃》教学设计

2.大班美术教案

3.绿娃娃教学设计

4.大班美术《各种各样的鱼》教学设计

5.《画》识字教学设计

6.大班音乐教学设计

7.美术教学设计反思

8.《走进美术》教学设计

9.美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10.有关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

篇2: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1、学画人物的几种主要面部『笑.哭,怒』

2、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喜欢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3,体验用儿歌作画。

教学重点:学画人物的面部表情。

教学难点:自主学习不同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活动准备:

1,ppt 2.知识经验准备:指导幼儿无意中观察过人的不同面部表情。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请幼儿欣赏歌曲《表情歌》(幼儿可随音乐自由表演)后和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内容。

师;小朋友们,刚刚歌词里面唱有什么表情呀?[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引导幼儿说表情]

2,请幼儿用表情来表演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同时要求幼儿相互仔细观察同伴的面部表情并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

3、教师小结:面部表情的变化主要从人物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状变化来表现。在生活中小朋友都会发现有很多表情,今天老师妈妈就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学怎样画表情。

二、学画表情娃娃

1、画表情【笑】 师:出示笑的表情ppt,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干吗?这个小朋友的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样子?和老师一起画一画,,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小朋友也来画一画,老师的笑脸。老师引导小朋友作画。

2画表情【哭】

师:出示哭的表情图片,请小朋友看看他怎么了?小弟弟哭时候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和老师一起画一画,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小朋友也动手画画哭泣的表情娃娃。老师引导小朋友作画。

3、画表情【怒】

师:出示表情图片,我请小朋友上来表演给大家看看。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小朋友来画一个愤怒的表情,老师引导小朋友作画,并提醒小朋友在绘画愤怒表情娃娃时一定要注意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状特征。

4、老师引导回忆三种不同表情的儿歌。通过画表情娃娃,小朋友们知道了,人的表情是用眉毛,眼睛,嘴巴得出来的。

三、作品展示评价

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用表情,看看哪种表情能表达小朋友今天的心情。老用夸张的语气和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以组依次展示作品,其他小朋友一起评价。

四、活动延伸

篇3:谈谈初中美术有关线条画的教学

一、初中美术有关线条画的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线条意识的培养

(一) 在发现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绘画的兴趣

绘画作品不仅能够表现形式美感, 最主要的是传递丰富的情感, 线条对于绘画非常重要, 在表达情感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线条, 或潇洒奔放或自由随意, 或纤细修长或刚劲有力, 或流畅舒缓或错落有致, 不论何种形态的线条都充满了美感[1]。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线条, 感知线条的美, 激发绘画的兴趣。比如生活中的电线、弹簧、建筑的轮廓、树木的枝干、公路、五线谱甚至人的头发等都能够直观或者抽象的看成线条, 都可以用于美术创作;自然界中的蜘蛛网、树木年轮、水的波形以及树叶的叶脉等都是线条,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周围存在的线条, 增强“线”的意识, 继而领略线条的美感以及魅力, 慢慢增强运用线进行绘画的兴趣。

(二) 在感悟线的基础上提高艺术表现力

初中美术线条画的教学可以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随意画线培养兴趣阶段, 这是进行线条画教学的初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线条, 在充分观察线条的前提下再下笔作画, 初期学生的绘画功底一般都不高, 即使线条画的呆滞, 缺少美感, 教师也应该多鼓励学生大胆地画, 要提高学生绘画的信心, 培养绘画兴趣。第二个阶段就是增加难度,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具体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由画出各种线条, 比如直线、折线、短线、长线、曲线等, 不同的线条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就像水平线会让人觉得宽广、宁静;垂线给人的感觉则是积极、挺拔;曲线会让人有一种优美、柔和之感。通过让学生自己画线, 自己感受线来增强创作热情, 接着用不同的线组合成特定的形状进行绘画。第三个阶段是线要有生命力并提高艺术表现力, 我们说把东西画活了也就是绘画达到了使得物体具有了生命力的境界, 我们国家传统绘画中的“十八描”就充分体现了线条的表现力, 线条最具魅力的表现形式就是中国书法, 或行云流水或刚劲有力, 线条能够把情感发挥的淋漓尽致[2]。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绘画中的情感, 要求学生画有感情的线条, 这样才能提升艺术表现力。

二、初中美术有关线条画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一) 寻找创作源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绘画创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素材, 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以及表现力, 初中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往往不知道怎样开始绘画, 就是因为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观察。俗话说创作源于生活, 所有的创作都应该建立在对生活的密切观察、深刻体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有深刻的认识才会在绘画时有创造力。写生是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以及表现力最有效的方式, 写生可以让学生深入生活, 对生活了解的更多认识更加深刻, 同时写生可以开拓思维, 开阔眼界, 增强想象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感增强自身对事物的感悟能力, 带着感情进行绘画, 从而提高绘画作品的表现力。

(二) 在进行绘画创作时突出线的表现力

线条画关键在于装饰, 线条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通过线条勾画出物体的大概轮廓以及结构分布, 同时还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深浅变化。因为线条本身就有美感, 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以及浓淡等形式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各要素, 增强表现力。绘画作品中的空间、结构、质地等要素也可以通过线条的安排组织来实现。比如静物写生课, 绘画对象是桌子上的一盆沐浴着阳光的鲜花, 或者是堆放着的各种颜色的水果, 这些静物的描绘都必须依靠线条来完成, 绘画步骤中的打形以及定型都需要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组合等形式变化的手段来完成, 鲜花或者水果的色彩, 形态, 光影等都通过线条来表现, 通过各种线条的不同组合慢慢将鲜花或者水果在纸上表现出来, 线条的完美使用会使这些实物跃然纸上, 生动传神, 这就使得线条具有了极强的表现力。

(三) 线条的合理使用让绘画作品更具创造力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功底, 对线条具备一定的感悟能力, 能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提高对学生绘画创作的要求, 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就是丰富大胆的创造力。在进行线条画创作时, 素材可以是静物或者动植物, 也可以是人物风景以及建筑物, 绘画方式可以是想象画记忆画, 亦可以是装饰画[3]。不论哪种素质, 何种形式学生在进行绘画时一定要自己进行想象。比如让学生画静物,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东西原原本本地画出来, 还可以要求学生充分运用线条的表现形式画上具有装饰性的花纹, 就像水果, 根据水果的特征装饰性地添加一些花纹图案等来增加美感, 从而实现艺术创作。

在初中美术有关线条画的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人物头像画, 进行人物头像绘画时对于线条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初中美术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人物头像教学内容时, 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头型以及五官比例尺在绘画艺术中追求的“八格”和“三停五眼”, 在此基础上还要深刻意识并做到“形神兼备”这样的人物画才具有艺术创造力。人物头像绘画作品的美感追求的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五官端正”“浓眉大眼”等概念, 而是要运用合适恰当的艺术语言来对生活中具有特征的形象进行艺术创造。比如人物头像画中的代表作《老矿工》, 这幅画作周思聪先生极为传神生动地塑造了一位老矿工的形象, 为了表达老矿工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脸部特征, 画家运用了各种线条以及线条进行各种排列组合来表现老矿工的面部特征, 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三.结束语

初中美术教学教师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对于线条画的掌握做到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最终达到绘画作品所要求的表现力。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感悟力, 多进行绘画练习, 让学生在自己观察、感受、动手的过程中发现美进而表达美,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离不开想象, 离不开创作, 激发学生进行创作的欲望, 并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艺术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引导学生走进艺术, 感悟艺术, 热爱艺术, 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艳.初中美术有关线条画的教学“线”出变幻无穷的魅力--谈初中美术有关线条画的教学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3, (10) :130-132.

[2]王山东, 刘学慧, 陈彦云等.初中美术有关线条画的教学基于特征流的抽象线条画绘制[J].计算机学报, 2014, 37 (3) :61 1-620.

篇4:大班美术活动:扇面画美丽的菊花

结合我园正在进行的课题《民间美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大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我设计了此次民间美术活动。扇面画是民间绘画的种类之一,我提供的扇面是宣纸,幼儿绘画工具是毛笔和棉签(我园幼儿认识毛笔,并用毛笔进行过水墨画活动),这种方法和平时用油画棒在白纸上作画完全不一样,在宣纸上作画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如果使用毛笔作画,则特别要把握好运笔的方法和力度。活动中,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ppt中各种不同的菊花后,我引导他们分享交流、自由表述菊花的美,大胆选择适宜的绘画工具表现菊花的多姿多彩,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发展了自主学习、乐于表达表现的个性品质,提高了创新意识,激发了幼儿对民间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大胆运用毛笔、棉签等工具和材料在宣纸扇面上表现菊花的多姿多彩,体验民间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大胆表现菊花的多姿多彩。

活动难点:

正确运用毛笔的侧锋、中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宣纸扇面人手一份;

2.活动室内摆放好各种不同品种的实物菊花;

3.关于菊花的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种类的菊花图片、菊花名画);

4.调好的各色颜料每组幼儿一份,抹布若干;

5.棉签、毛笔;

6.一段优美的轻音乐;

知识经验准备:

1.家长和教师带幼儿在大自然中观赏过各种不同的菊花;

2.幼儿初步了解菊花的习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回忆观赏过的菊花

教师:小朋友,前些天爸爸妈妈和老师带你们去观赏了菊花,说说你们看到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评析:由于前期家长和教师带领幼儿在大自然中观赏过菊花,用提问的方式有效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欣赏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1.欣赏活动室内的菊花盆景。

教师:这儿有许多美丽的菊花,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你喜欢哪种菊花?为什么?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喜欢的理由。

2.幼儿一一欣赏课件中的菊花(盆景之外其它种类的菊花)。

教师:这种菊花你见过吗?它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它有几片花瓣?花瓣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幼儿观察后回答,教师引导幼儿从菊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层数来讲述菊花,充分感受菊花的美丽。

小结:小朋友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菊花身上的很多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原来菊花的种类特别多,每种菊花花朵的颜色、花瓣的形状和层数各不相同,有的花瓣是细细长长的,像妈妈的卷发一样;有的花瓣是扁扁的、平平的,像盛菜的盘子一样。菊花五颜六色、多姿多彩。

(评析: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的教育建议,除了教学活动前期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外,教师还提供了其他适合幼儿欣赏的材料:实物菊花盆景、课件中展示的不同品种的菊花、名画等,让幼儿充分了解各种不同菊花的外形特征,感受、欣赏菊花的美。孩子们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大胆表述,这样,幼儿的视野开阔了,感受更深刻了,表达与创造的积极性自然也被激发出来了。)

3.在配乐中完整欣赏多媒体课件中不同的菊花。

教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这些美丽的菊花吧。

(评析:绚丽多彩的菊花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一一呈现在幼儿眼前,通过多通道感知欣赏菊花的美,好多孩子此时不由自主地喊到“好美啊!”“我喜欢这种菊花!”……当多种体验唤醒了兴奋点的时候,自然激发了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情感,这时,“我也想画一画喜欢的菊花”成为每个孩子的心中所想。)

三、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适时指导

1.幼儿两两讨论自己准备使用何种方法绘画。

教师: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自己准备怎样作画?可以用毛笔作画,也可以用棉签画,还可以用毛笔和棉签共同作画。

2.教师提出绘画的常规要求。

教师:你们想不想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菊花?要想好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等一会儿我们要在扇形的宣纸上绘画,注意用毛笔画要大胆落笔,一笔划过;用过的毛笔小心靠在盘子边,尽量不要把颜料弄到桌面、地上。

3.幼儿自主选择工具进行绘画,教师对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重点指导如何运用毛笔的侧锋、中锋表现菊花的外形特征。

(评析:幼儿自主绘画,教师观察活动情况,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给予适宜的指导,重点指导用毛笔作画的幼儿,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

四、讲评活动,体验本次绘画活动的乐趣

1.展示幼儿的作品。

2.欣赏、评价。

教师:扇面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菊花,大家快来看呀!你最喜欢哪幅画呢?为什么?

(评析:看到自己的绘画作品被展示本身就让幼儿既兴奋又得意,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不以“像不像”、“好看不好看”来评价,在交流中幼儿大胆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民间绘画活动的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

篇5:大班游戏活动:计算表情娃娃

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准备:

1房子图片5张,1-------5数字卡片每人一份,豆腐盒每人一歌

2表情娃娃每人一个,教师表情娃娃5个,小鼓一个

过程:

一出示房子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师以“开火车”的形式,带幼儿到表情王国玩,并出示房子。

2有几座房子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这五座房子里分别住着不同的`表情娃娃,猜一猜第一座房子里住着什么表情娃娃

1打开第一座房子

看,谁呀?原来是开心娃娃,拿我们来学学开心的表情{集体学}

开心娃娃带来了上面礼物?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卡片,1还可以表示哪些东西?

教师总结;原来数字1可以表示所有一样的物体,但是在这里开心娃娃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菠萝。

2第二座房子里到底住着什么表情娃娃,打开房子看看。

谁呀?生气娃娃,能用你们的小脸学学生气的表情吗?{先请个人幼儿学,再集体}

生气娃娃也带来了礼物,是什么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2}

请幼儿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卡片,2可以表示什么东西,{请幼儿在身上找}

3以叫醒表情娃娃的方式,打开第三座房子,里面住着谁?{请幼儿回答}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3还可以表示哪些东西?

4第四座房子里的表情娃娃好想和小朋友见面{请一幼儿上来打开},里面住着谁呢?

鬼脸应该怎么做,我们来学学看{学做鬼脸娃娃}

它给我们带来了上面礼物,我们来看看,。什么呀{桃}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5第五座房子里又会住着哪个表情娃娃呢?我们一起拍拍小手请它出来吧!

什么娃娃?{惊讶娃娃}请个人幼儿来学惊讶表情,再集体学做

惊讶娃娃也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它要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蔡出来,是什么呀{苹果}几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表情娃娃有点玩累想休息了,我们请它们回房里休息一下。

三游戏

1刚才表情娃娃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何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是数字宝宝,我要和你们玩敲小鼓举卡片的游戏,老师敲几下小鼓,小朋友就拿出相对应的数字卡片,老师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都放了一个盒,请小朋友轻轻的拿出来放在你们的大腿上,小耳朵仔细听-

2分组练习

现在表情娃娃要和全班的小朋友来做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老师手上有很多的表情娃娃,等一下把这些表情娃娃都送给每一个小朋友,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你到底是谁的好朋友,好吗?

教师依次打开房子,请出表情娃娃和小朋友身上的表情娃娃做朋友,并来学学表情。

四结束

篇6: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能用刻刀在陶土上刻画出有趣的表情并用彩纸进行拓印。

2、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拓印画的制作方法。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陶土、彩纸、颜料、刻刀、排笔、有趣的表情PPT、背景音乐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各种表情。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幼儿观察各种表情的图片的脸部特征,拓展幼儿经验。

1、欣赏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表情的图片。

教师:我这里有几种有趣的表情图片,大家来看一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表情时,五官的不同形态。

你觉得哪种表情最有趣?它是什么表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二、通过观看视频,幼儿学习制作拓印画。

1、出示范例和制作材料,激发幼儿制作欲望。

教师:刚刚的有趣表情,我制作成了一幅画?它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来;自.屈;老师;教.案;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是怎么制作的呢?

2、教师播放视频,幼儿了解拓印画的制作过程。

总结:制作的几个步骤。(刻画表情—涂刷颜料—用纸拓印)

3、个别幼儿尝试,教师总结制作的几个重要环节。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学习拓印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用刻刀在陶土上刻画出有趣的表情。

四、作品展示、相互欣赏评价。

1、幼儿随音乐自由创作。

2、幼儿的作品展览,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参观。

教学反思:

《纲要》中多次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结合平时的活动,我发现大班幼儿的创作欲望非常强,有趣的材料和鲜艳的色彩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因此,我以陶泥拓印作为此次活动的主题,同时,我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素材,我发现大班幼儿对于人物线条的刻画有了一定的基础,丰富的人物面部表情又易于孩子观察、体验、创作和欣赏,非常适合大班幼儿。所以,我设计了美术活动:拓印画《有趣的表情》,重点在于学习拓印画的制作方法。难点是用刻刀在陶泥上刻画出有趣的表情。让幼儿乐于主动尝试,通过动手操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玩中学,在玩中获得美术技能的提升。

篇7: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印章在布上印画,增强动手能力。

2.对印章画感兴趣,培养初步的集体合作意识。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几块用印章提前印好的花布范样。

2.每组一块白布(或宣纸),红、黄、蓝水粉颜料若干盘,印章4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花布。

“花布上有什么?”“他们是什么颜色的?”“猜一猜是怎么印出来的?”

2.教师示范讲解印画的步骤。

“选一个印章,轻轻放在颜料盘里蘸一蘸,然后拿起印章放在白布上按压。还可以更换印章和颜色,在空白处继续压印,直到全部印满图案。”

3.幼儿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尝试选择不同形状的印章印画。

(2)提示幼儿将床单印满图案。

(3)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4.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请幼儿相互参观各组的作品,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们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园活动延伸:作品晾干后,铺在娃娃的小床上,使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篇8: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美术,“画人物”,教学及思考

美术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观察能力、记忆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意义。新课改推行以来,美术教学的地位得到一定提升,教师教学方法也逐渐开始创新。但作为美术教育中重要内容“画人物”教学,却仍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反思,积极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优化“画人物”教学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

一、改变传统,帮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分析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没有将“画人物”看做一项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而将其视为一项必须的教学任务。通常采用敷衍教学的态度,为学生布置“画人物”任务后,要求学生自由创作,自己则去完成其他工作。这样的教学形式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与技能的指导,导致学生受画人物任务的刁难而逐渐产生一些心理障碍。

为帮助学生克服“画人物”的心理障碍,教师应积极反思自己当前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同时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注重小学生个性化发展,以此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参与“画人物”的热情。教师可以:1.教学前学会和学生做朋友,通过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2.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改变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引导。3.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针对学生完成作品,教师应改变传统专业评价视角,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问问学生创作来源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通过这样的形式逐渐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二、激趣教学,锻炼学生的美术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推动学生进步的最佳动力。因此,在新时期小学美术“画人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激趣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美术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美术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

以小学美术“夸张的脸”这一主题为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互动活动导入教学,如:“同学们,你们会做鬼脸吗?”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几个学生上讲台对大家做几个鬼脸。引导台下学生注意观察,看哪位同学的表情最丰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夸张的脸”系列的艺术作品(如:三星堆青铜头像、泥塑表情、毕加索哭泣的女人等)、学生范画等,为学生讲解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后引出“夸张”这一主题。另外,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脸出发,由“发型——额头——眼睛——鼻子——嘴巴”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对人物的手、脚、动作、表情、神态、进行分析,最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对人物的理解去感悟作品,最终在画纸上赋予自己创作人物鲜活的生命。

三、自由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这里所指的自由创作与传统教学中的自由创作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学生自由创作之前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与启发,如: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范画对人物的形态、作品颜色、作品的质量、人物的结构、黑白与对比等方面进行研究,对范画的构图、透视、笔墨及所用材料与工具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之后的作画提供保障。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身边经常出现的人物画(如:衣服、书包、本子等生活物品上的人物)为学生讲解人物的形态、画面的颜色与结构等知识。同时,可以为学生亲自示范并讲解构图、黑白、透视等内容。然后,在学生对以上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的“画人物”任务。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在脑海中有明确主题之后,可以自由投入到“画人物”中。通过这样的形式,有助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会应用,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画人物”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意义。因此,相关教师应注重教学反思,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画人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王玮.小学美术“画人物”的教学与思考[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3:150.

[2]江鹏飞.小学美术“画人物”的教学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34.

篇9:画“表情”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是一篇诗歌,感情变换比较多,对梦想的愉快期待与对现实的难过、悲伤相互穿插,虽然诗歌中的有关词语对此已有体现,比如“红红的太阳、快活地成长、好吃的谷粒、奔跑、游戏”等都是明显让孩子们感到开心的事情,“寒冷的北风、缩着身子、叹息、苦苦等待、饿得哭泣”等明显是比较沉重的语气,单独看这些词句时学生并不难理解,读出感情色彩也不难,但是整体来读这首诗,学生感情转换就容易卡壳,常常只有一种语气。我思来想去,本课不难理解,词语比较浅显,感情基调也明显,为什么孩子们总是读不出语气呢?正在苦思冥想中的我,突然发现了那些奖励孩子用的带有笑脸的贴纸,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可以在课文词句旁边标出表情呢?于是,我重新设计了课件,先出示相关词句,再出示很大的表示心情的符号。接下来的教学,便有了全新的教学体验。

师:同学们,红红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呢?

生:很鲜红,像苹果那样红。

师:回答得真好!(出示带着笑脸的红红的太阳、苹果)红红的太阳就像一个大大的红苹果(可以指导学生用“像”来说一句话)。红红的太阳还让你想到什么呢?

生:火。

师:火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温暖、暖洋洋的、舒服……

师:对呀,有了火,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就不怕冷了,小树就能怎样地生长呢?

生:快活地长、快快地长……

(师出示“快活”,再放上大大的笑脸,让学生在这一句诗旁边画上笑脸)

师:看到笑脸,我们应该怎么读呢?(学生很快能答出语速,语调等)

同理再指导学生在表示难过的诗句旁边画上难过、失落的表情。最终整节诗串读,老师不再需要多次提醒,学生的语气、感情就能自己读出来了。

我想,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非常活跃,引导学生自己给诗歌画上符号表情,使诗歌语言由抽象变具象,既像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又如同一部会动会说话的动画片,学生便更乐于去“与文本对话”了。

(责编 白聪敏)

篇10: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树叶不同的形状,大胆想象出树叶娃娃的不同舞姿和表情,并进行绘画。

2.感受树叶娃娃的美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上次我们一起学了歌曲《秋叶》,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提问:你们唱的真好听!秋风起来了,小树叶离开了自己的妈妈,那你们猜猜它落下来的心情、表情是什么样的?<来.源快思教.案网>是怎样落下来的?舞姿怎么样?你能学一学吗?

二、讲解示范。

1.出示范画: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幅跳舞的树叶娃娃,你们猜一猜我是怎么画的呢?

2.讲解示范:我是用树叶进行绘画的,画之前想好树叶娃娃落下来的心情、表情、飞舞的动作。然后选一张你喜欢的树叶放你需要画的地方,然后左手压住树叶中间,拿记号笔沿着树叶的轮廓进行绘画,拿走树叶,然后根据刚才的想像进行绘画。

3.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

三、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1.提出要求:画之前想好树叶娃娃落下来的心情、表情、飞舞的动作。然后选一张你喜欢的树叶放你需要画的地方,然后左手压住树叶中间,拿记号笔沿着树叶的轮廓进行绘画,拿走树叶,然后根据刚才的想像进行绘画。

2.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帮助幼儿困难的幼儿。

四、讲评。

1.提问:你最喜欢哪个跳舞的树叶娃娃?为什么?你能学一学它的动作吗?

2.小结。

教学反思:

活动前请小朋友们带来了各种形状的树叶,小朋友们根据树叶外形进行绘画,并增添了一些在游戏中的舞蹈动作,小朋友画的非常认真。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个别完成的,但在绘画时,有个小朋友画出了很多树叶娃娃手拉手一起跳舞的样子,这是备课活动时没有想到的,今后将多多提高。

篇11: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目测、粘贴的能力。

2.让幼儿喜欢用毛线给水果设计衣服。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三块黑板、幼儿秋游的照片、两幅画有大树的图、水果画“仙境”、班得端钢琴曲、毛线若干、各种水果的模型。

活动过程:

一、淡语:

1.出示幼儿秋游时的照片。

T:“早上好!小朋友!老师知道你们前段时间去秋游,你们都去了哪里?”“你们都在农科院看到了些什么,还发现了什么?”

①请幼儿上前观看照片。

T:现在请你们轻轻地走上来,看一下你们秋游的相片。

(1)幼儿观看讨论T:请你们看看,你在农科院里都看到了哪些水果蔬菜?

②幼儿讨论T:"你们看到了很多的东西,小眼睛都很灵,我们用好听的词来形容,红红的西红柿,黄澄澄的橘子,金灿灿的南瓜,绿绿的青瓜……(1)请幼儿回位听教师总结T: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你们都见到了很多蔬菜水果,增长了很多知识。

2.出示神奇的树T:老师在这儿呀!;.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有两位神奇的树妈妈,它有很多神奇的水果娃娃,有苹果、雪梨、草莓、橘子、桃子。

二、制作神奇的水果娃娃

1.出示范例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1)出示成品T: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的水果娃娃也冷了,老师给它穿上了一件深亮的毛衣。

(1)你们也想给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毛衣吗?

2.示范制作方法:

T:小朋友,看好了!树撕下的双面胶放在篮子里,我们不要乱扔,要保护环境!

(1)将毛线贴在膜型上T:将毛线贴在图纸上,把多出来的毛线用剪刀剪掉。提醒幼儿贴的毛线一定要密。

T:小朋友,冬天时你们穿的毛衣上的洞太大了,你们会怎样?所以我给水果娃娃的毛衣一定要密密的,严严实实的,这样水果娃娃才会暖,才不会感冒。

三、师生共同布置神奇的树

1.请幼儿把做好的水果娃娃贴在树上。

T:我们把水果娃娃送回树妈妈的怀抱好吗?

四、歌舞表演《好朋友》

T:小朋友,我们的树妈妈多漂亮呀!我们去请来好朋友一起来参观,好吗?

教师与幼儿一边唱一边跳(退场)

教学反思

今天,幼儿在不断尝试和帮助下,掌握了用各种绘画方法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水果娃娃变得可爱、漂亮。还用表现四肢和五官的方法让水果娃娃充满了活力。在重难点掌握水果娃娃的画法的处理上我通过多媒体示范让幼儿学的直观易于掌握。今天孩子们画画时放的音乐声音有点大,多少影响了幼儿做画,今后在这样的细节方面我会多加注意。幼儿在评价作品和给作品编小故事的环节上,因为刚入学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没能把自己想说的说完整,今后的美术教学我要加强对幼儿绘画的基本功和语言表达的练习、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创造能力。

篇12: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点、短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太阳发散的光芒,并能够清晰地刻画出来。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涂色拓印的方法。

3、保持衣物的整洁,并从中体验版画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版画操作工具人手一份;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谜语导入:一个勤劳老公公,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刮风就下雨。

让幼儿猜出谜底。

二、出示范画以及讲解涂色方法要求。

1、出示版画,告诉幼儿这是一张太阳娃娃的版画,说说,版画与我们平时的画画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着重示范涂色过程)

(1)先在吹塑纸上用2B铅笔刻画出太阳娃娃的图案

(2)然后用毛笔取了颜料在底版上涂色(教师提供几种颜色的颜料,每瓶颜料中放一只排笔,选取颜料进行涂色,如:太阳娃娃的光芒用金黄色的颜料,眼睛用黑色的颜料,脸蛋用粉红色的颜料——)

(3)然后把黑纸一面合上轻轻地抹平进行拓印。

三、幼儿尝试版画的制作方法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版画,提醒幼儿在吹塑纸上刻画时线条要刻得清楚、明晰。涂色时要均匀,拓印时不要移动底版,并按教师的提示有序地进行操作活动。

四、展示作品,相互评价(评价的作用是深远的,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向他人学习的一种方式)

1、幼儿相互观摩太阳娃娃,教师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太阳娃娃,为什么?

2、表扬画面颜色鲜艳,图案清晰的幼儿。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参与的兴趣都很高,都能够按着自己的想法设计太阳的光芒,能够大胆的,均匀的给太阳涂色,有自己的构思和见解。在分享评价环节,幼儿都能够把自己所设计的想法说出来,和幼儿共享。

篇13: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材上的每一章节都会配有相应的范画图例,但供学生欣赏用的古今中外名画、当代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习作,因版面有限都缩得非常小,再加之印刷的模糊,一些细节、精彩的地方根本无法辨认,因此学生常常对它们懒得欣赏或一看了之,不肯细细揣摩。上课时即使教师把课本高高举起,在“方寸”之间费力地比划,也很难吸引学生的目光,尤其是当遇到像中国画的水墨韵味,西画中的色彩渗化衔接之类的东西,教师根本无法言表。但若事先准备好大幅印刷品或是自己绘制放大的范画,在课堂上悬挂,边看边进,效果就截然不同,学生不仅会对挂图目不转睛地观察,继而心神领会,而且还对教师的高超技艺、优美的表达产生由衷的敬意,并将此进一步迁移到习作训练中,严肃认真地作画。

在从事美术教学的实践中,精心绘制范画一直是我在课前与课堂上的必做工作,这一方面可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它也成了教学的一个兴奋点,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根据我对“范画”教学的认识和体验以及结合美术课堂教学的特点,笔者将范画教学的心得归纳如下:

一、课前准备范画

凡作画肯定会有一定的步骤,它是启发指导学生最形象具体的方地。可现行美术课本中的“步骤图”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以成品的形式出现的。在美术教材中,按步骤作画的仅有几幅,虽说在课本中无需“步步到位”,但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画面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往往是教师讲了一大套,学生面对作业本却不知如何下笔,或者作画的方法不对。这时就需要教师亲临指导。要指导,又不能光靠一支粉笔,因为作画常用铅笔、毛笔、水粉笔等,有的画面效果单靠粉笔是表现不出来的。而且课堂45分钟的时间也容不得老师在课堂上那么“慢条斯理”。比如画素描,不等教师大体明暗画好,教时已经过半,学生哪还有作业时间?如果老师在课前,按作画顺序,准备好步骤分解图,到讲课时,依次张挂,则既直观,又生动。

二、课堂赏析、绘制范画

此为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范画,但还是很难一应俱全,如画图案时间色、复色的调配;画中国画时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画简笔画的线条轻重、虚实变化等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学生只有亲眼看到作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领会,特别是对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教师当场挥笔示范方能令人满意。

另外,学生作业的优劣,主要表现在绘画方法的正确与错误及绘画技巧掌握程度、绘画效果等。在评析学生作业时,光一味地讲述应该如何、一味地指出不应那样,往往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优、劣之间始终处于含糊朦胧的状态。如上“基础图案知识果”时,教师展示几张不同的图案范画,它们当中有上色均匀,但造型不准;有造型准确,但色相(有彩色的相貌)不对的;也有色相、造型都准确,但画面不整洁的等等。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很容易判断何优何劣,画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再如,上“绘画构图知识课”时,教师仅展示出正确的构图范画还不够,必要时还应展示出几种错误的构图。二者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构图中的正确与错误一目了然。此种方法也常用于教材的其他教学过程中,像黑白的节奏、色调的关系等,教师都可以用范画的形式,多幅相比,然后汰劣择优,直到只剩下最完美的一幅。这样一方面向学生提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在教师胸有成竹的展示中“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何“优”何“劣”有一个比较肯定的、明确的鉴别,成为学生从“知其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识。

三、课后反思范画

上完每一节课,我都会感到或多或少的不足,对此我根据教学效果的好坏不断总结经验。如果一味上学生临摹范画,则在某上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鉴于此,教师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有效地进行创作画(命题画、想象画、设计创作等)。同时,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范画作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按照班组实际水平创作设计范画,将创作的体验、构思的方法、制作的过程及技法详细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成新的思维,让学生逐步学会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篇14: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中美术;中国古代画欣赏;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52-01

一、重组教学进度,灵活运用理论依据

1、对教材内容作了重新安排,将古代中国画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结合在一起开展欣赏教学,让学生通过比较和联系,横向的欣赏绘画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并得以举一反三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比较全面、整体地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成就和风格特点,初步掌握了欣赏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2、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某一事物的反应决定于他对该事物的认知、记忆及熟悉程度。所以我不再照搬书本的理论,而是在引导学生欣赏的过程中直接运用绘画创作的进程。

在这样的欣赏过程中,同学们仿佛与画家一起经历了一次创作的过程,便于对绘画作品的理解。这样的欣赏进程,也符合艺术教育家Feldman的理论,即:有结构的欣赏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他为此提出一个模式,包括四个步骤:描述、形式分析、演绎和判断。描述就是对作品做客观记叙,包括技巧特点;形式分析是集中分析作品的组成原理和视觉元素;演绎涉及利用以上两个步骤得到的资料,来推论作品可能代表的意义;判断就是根据已经确立的准则,评估作品的价值。有了这些理论依据,我把“六法”转化为四个方面:“经营位置”——点线面造就的构图美;“骨法用笔”——墨分五色表现的自然美;“应物象形”——“似与不似”的造型美;“随类赋彩”一墨色相应的协调美;最后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气韵生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比如在欣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时,我首先按照画面内容分三个段落让同学们体会沿着河流行进游览的感觉;再让他们说说画面中描绘“故事”的开端,高潮和结尾,数数局部画面中人物有多少,行业有哪些,猜猜画幅的大小(大多同学都对宽度与课本长度相仿的画面大感惊讶)。这个过程让同学们了解到清明上河图异常丰富的内容、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和作者令人信服的卓越的艺术才能,当同学们提出疑问:人物比例,远近的空间关系为什么与西方古典绘画强调的写实不同?如此众多的人物景物是用什么样的笔描绘出来的?在解答这些问题的同时,穿插了分析构图、用笔、造型等环节,从开端的郊外风光到以“虹桥”为中心的最紧张、最热烈的部分,再到城门内外的景象,好象看连环画一般的过程让同学们体会了什么是“移步换景”,了解到中国画特有的构图方式和透视方法;严密的线描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让同学们了解到线条作为中国画基本造型手法这一特点;在选材方面,画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是被动的“有闻必录”,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理解和创作主题表达的需要,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具有中国画的“写实”特点;最后同学们归纳出作品中蕴涵的“气韵”;作者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毅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及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都在绘画史上有着典范意义。

二、精选教学内容,切实落实教学目标

按照以上的欣赏进程同学们基本能够掌握欣赏古代中国画的基本方法,对中国画的主观表现性特征有了大概的了解,为了进一步深入审美体验、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我改变了以往面面俱到的做法,课前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典型见普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如巧妙用墨最能体现中国画的妙趣,学生能否理解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也是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选择了《泼墨仙人图》、《洛神赋图》和《五马图》三件各具特色、用笔用墨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分析讲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以通体泼洒般淋漓的水墨抒写,造成视觉上的扑朔迷离,粗阔而有致的大片泼墨呈现为块面,以此来强化形象塑造的鲜明生动和简洁准确。中国画又是“线条的艺术”,通过线的长短、粗细、刚柔、轻重、疾徐、顺逆转折、抑扬顿挫,墨的浓淡干湿以及线的纵横交错,疏密聚散的组织,能产生出具有韵律节奏的动势。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以优美动人、气脉一贯的笔法描绘出梦幻境界,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李公麟的《五马图》以道劲秀雅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描绘了五人五马,用笔高度简洁而含蓄,以最洗练的笔墨造成丰富、耐看的视觉效果,显示了中国画“白描”手法的高度成就。尽管欣赏的作品不多,但每件都具有很强的个性,所以学生的认知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播放美术片《小蝌蚪找妈妈》、《螳螂捕蝉》、《鹬蚌相争》的片段是我采取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这些以中国画形式制作的优秀美术片与目前流行的动漫风格截然不同,能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为顺利地开展教学打下基础。但是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仅仅依靠动画片的帮助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比是绘画创作中经常运用的手法,无论是形象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还是空间的对比等等,都能为画家表达创作意图起到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画欣赏教学时,找寻其中的对比点也不失为一种独到的角度,这里所指的“对比”,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与造型艺术的其他门类和外国绘画作品进行对比研究,众多的艺术形式可以相互影响,触类旁通。从印度传人我国的佛教,就曾经影响过我国古代的美学观点,毕加索、米罗等外国画家,都曾从中国画中汲取过营养。这样横向的对比,既便于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但要避免简单机械的类比,只有围绕中国画的特点进行,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画的独特之处。

经过反思和教学实践,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对传统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了,但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总之,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贯彻课改精神,加强教材研究,分析学生实际,探索教学方法,使美术欣赏教学充分发挥培养人、发展人的作用。

篇15: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

2.知道纸杯娃娃的制作方法,并能简单地设计制作。

活动准备:

一次性纸杯若干,剪刀,彩笔,双面胶,彩纸,篮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一次性纸杯的使用及处理方法。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纸杯:纸杯伤心地哭了,原来主人用它喝完茶,说它没用处就随手扔掉了。“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小朋友快来帮它想想办法吧!

2.幼儿讨论,开阔思路。

3.揭示课题,请幼儿看课件《纸杯娃娃》。

三.表达交流,自主设计。

1.教师出示范例------《纸杯娃娃》,讲解制作方法。

2.幼儿自主设计,装饰纸杯娃娃。

(1)提醒幼儿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2)让幼儿自觉把垃圾放入篮子里。

四.幼儿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活动延伸:

《找朋友》游戏------引导幼儿帮自己的纸杯娃娃找朋友,在快乐的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大多数是教师为幼儿准备的。美术活动中材料的提供与幼儿的 制作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材料越多样,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越好。

幼儿可以在制作时利用材料的性质特点进行操作,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每一个幼儿的创意都各不相同,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充分发挥他的独特性,尊重每位幼儿个体学习的方式,充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篇16: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设计:画心愿

1、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想要的礼物。

2、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充分讲述自己的见解。

3、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活动过程:

一、“新年”前夕,让幼儿选一件既有意义,又实惠的礼物。问:小朋友,你选的是什么礼物?

二、讨论为什么喜欢自己的这件礼物? :你喜欢自己的礼物吗?为什么?

三、请幼儿将自己的心愿画出来,并剪下轮廓线。师:新年快到了,你想要什么样的礼物呢? 你的心愿是什么? 请你把你的心愿画出来,好吗?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把画出来的心愿剪出来。

四、教师把幼儿的心愿写在装饰纸上并附在礼物旁。

篇17: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在手掌上作画并能用添画的方式大胆创作。

2.通过感受手掌画的有趣与多变,在欣赏中获得愉快的经验。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手掌上作画并用添画的方式大胆创作。

活动难点:

能大胆地进行想像、表达,有一定的创造力。

活动准备:

课件《有趣的手掌画》、各种颜料、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掌印,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手掌印提问:这是什么?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跟手掌有关的书,非常有趣,手掌会变变变,书里的手掌藏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二、引导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1.播放课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画面,并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幻灯片的内容。

幻灯片1:星期天的早晨,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对着我们眯眯笑。

幻灯片2:,“嘀嘀嘀!嘀嘀嘀!开来了一辆小汽车,哦,原来是爸爸、妈妈带着弟弟和妹妹,一家人要去游玩,大家可高兴了。

幻灯片3:汽车快乐地向前开去,边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瞧!他们来到了动物园。

幻灯片4:动物园的大门到了,你们想不想跟他们一起进去看看呢?好吧,就让我们快进去参观吧!

幻灯片5:哇!快看,大象拿着红苹果来欢迎我们了。

幻灯片6:我们再去湖边看看,咦,一只雪白的天鹅,正悠闲的停在湖面上。

幻灯片6:游啊游,游啊游,一条美丽的鱼,从天鹅下面游过。

幻灯片7:天渐渐黑了,他们游玩了一天也该回家了。

2.提问:故事讲完了,你在故事里找到手掌了吗?他们藏在哪里?变成了什么?

三、幼儿尝试进行手掌印创作。

1.手掌真厉害,能变成这么多的东西,你觉得手掌还能变成什么呢?

2.我们也来试试,让手掌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图案吧。今天我们要用颜料和笔让我们的手掌来变一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刷在手掌上,然后进行添画。等下在刷颜料的时候,先将衣服袖子拉高,用完一种颜料想换另一种颜料时先将笔放回原来的框子里。

四、作品欣赏。

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台大的电视机,如果你变好了可以到那里表演给客人老师看。

2.你们的表演真精彩,让我们去表演给弟弟妹妹看看。

教学反思:

通过试教后,发现用印好的手掌直接让幼儿添画,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过于简单,所以我改变了以前的美术活动画在纸上,今天让幼儿尝试画在手掌上,然后进行表演,幼儿的兴趣比较浓厚,想象也比较丰富,变成了蜘蛛、鳄鱼、蝴蝶等,但是绘本的内容有点偏向于手印画,最好在活动的第一环节让幼儿先动一动自己的手,来变变,这样在欣赏好绘本后问幼儿手掌还能变成什么,可能就说的出来了。

篇18:画表情娃娃的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关键词:美术教学,诗画合一,教学手段

自古以来, 古诗配画都是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段, 可见将古诗与画结合到一起是人们认可的艺术创作形式, 同时也是文学创作与绘画艺术紧密联系的一种表现。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 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 人们越来越重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 而“诗画合一”美术教学模式也再次为大家所熟知, 并带来了新一轮的美术教育高潮, 但是合理开展“诗画合一”教学有着太多的注意点。合理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是有效开展“诗画合一”教学的基础。

一、注重意境的创设

中国传统绘画通常比较注重绘画的意境, 以及体现创作者对于真善美的弘扬。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 采用游戏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积极宽松的绘画环境, 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更好地去理解所要绘画的内容, 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水墨画人物》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古典水墨人物图, 同时在旁边再配上《楚辞》中的诗句:“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教师向学生简单阐述诗句的意思, 然后再结合水墨画中的女性形象图解释:“画面中一位美女正在河边洗衣服, 而在她的远处有一位男子, 他多么的希望得到这位女子的青睐, 并和她做朋友。”通过合理的解释就不难理解绘画意境, 这里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绘画的艺术, 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初步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愫,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采用为诗配画的方式

“诗画合一”讲究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为诗配画以及为画配诗是古人常用的艺术结合手法。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通过“诗画合一”的方式同样可以实现学生绘画能力的提升, 让学生的思路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脑中的画面画下来, 也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将诗句中的语言变为真实的画面, 这样既能够实现美术教学, 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在讲授水墨风景画的时候, 由于学生天生对风景有着难言的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积极采用诗画结合的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风景画的创作。比如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先读一段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师让学生大胆想象一下诗人深秋时节入山, 看到山中枫树林时的美景, 然后将这样的画面自己勾画出来。对于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让一些绘画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 让他们共同完成一幅绘画, 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绘画能力, 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另外, 在日常绘画教学中, 教师也可以采用合理的“诗画合一”活动, 比如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诗给它配上自己的画, 然后再通过展览的方式让所有人一起评选, 从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为画配诗,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 要自己作诗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 即使高年级段的小学生往往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因此教师一开始可以降低要求, 让学生思考自己所学过的古诗, 将其引用到其中, 随后再逐步提升要求。在学生作诗最初不要给予过多的限制和要求, 只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心所想, 做到诗句能够表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即可。例如,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幅秋日田园的美景, 画面中出现的是一片碧绿的稻田, 让学生想象什么样的诗句能够描述,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所学过的诗句中有哪些是描写秋日景色的,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出辛弃疾的一首词:“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此时此景, 配上这样一首诗, 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田园乐趣。当然对于学生而言, 为画配诗更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里切不可给学生提太高的要求, 只要学生能够想到我们就要给予肯定, 对于“诗画合一”来说, 毕竟实现学生美术素养与文学素养的结合是其次。

总而言之, 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地引入古诗, 采用“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美术教学而言是一次挑战, 但是也正是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才更具有吸引力, 同时也更能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思维特征, 合理地运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 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小棣.率性的自我表现:谈文人画的“有我之境”[J].美术大观, 2010 (9) .

上一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教案下一篇: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