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024-04-10

狮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精选7篇)

篇1:狮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狮溪镇中心幼儿园维修改造项目

施 工 合同

甲方:狮溪镇中心幼儿园 ;

乙方:

为明确责任,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工程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经过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狮溪镇中心幼儿园维修改造工程

2、工程地点:狮溪小学校园内。

3、工程内容:维修房屋楼顶,长31米,宽8.8米,(每边各支出50公分)总面积281.6平方米,单价每平方米120元。要求:房顶采用彩钢棚处理;窗户1.5*1.8米,总面积40.5平方米,中空玻璃,单价每平方米240元。不锈钢防盗窗9栋计24.3平方米,单价每栋90元。防盗门3扇,每扇430元,合计:46989元。

4、开竣工日期:全部工程自2011年12月15日开工,至2011年12月21日竣工交付验收。

第二条付款方式与结算

1、工程开工后,所需资金由乙方自行垫付。

2、工程竣工后,经教育科技局工程办验收合格并拨款后,甲方按照实际工程项目量进行一次性支付。

第三条工程质量

乙方严格按照甲方质量要求进行施工,随时接受甲方质量检查检验。

第四条甲方责任

开工前,甲方提前做好施工区域内障碍物的清理迁移工作和施工环境协调,因施工环境造成停工,不计算工期,工期顺延。

第五条乙方责任

1、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负责施工现场布置。

2、在施工中,确保工程质量,随时接受甲方对工程标准、质量的监督。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如期完工验收交付使用。

3、乙方按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由于安全措施不力所造成的一切安全事故均由乙方负全部责任。

第六条附则

1、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负责协商解决。

2、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3、本合同自签定之日起生效。

合同订立时间:年月日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篇2:狮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法委《中共桐梓县政法委和谐六区建设方案》,进一步解决好矿区、工区、库区、景区、园区、厂区建设中产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提高预警性工作,妥善处理好矿群矛盾纠纷,密切干群、矿群、工群、库群关系,全面推进“和谐六区”建设,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结合我镇工作实际,拟定本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树立和谐为理念,以安全生产为保障,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和谐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整合基层工作力量,着力化解矿群矛盾、工群矛盾、库群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消除纠纷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和谐六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矿山依法治理,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全面推进“和谐六区”建设。

二、组织领导

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长为第一副组长、政法委书记分管企业的副镇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党政办、综治办、派出 1

所、司法所、国土所、农业服务中心、社事办、林业站、兽医站、安监站、镇企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狮溪镇“和谐六区”建设领导小组,抓好“和谐六区”整治工作,以创建“和谐六区”为主线,加大涉及群众利益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依法打击各种扰乱矿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促进“和谐六区”建设。

三、工作目标

按照狮溪镇构建“和谐六区”的总体部署,力争在12月底按照桐梓政法【2011】2号《中共桐梓县委政法委和谐六区建设方案》及《桐梓县和谐六区建设目标责任书》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走上“科学管理、依法有序、区场配置、调控有力、运行规范”的轨道。“和谐六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扰乱矿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矿群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群体性上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明显减少,干群、矿群关系融洽;法制宣传进一步深入,“和谐六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法制观念明显增强,知法、用法,懂政策、明事理,通过合法渠道表达合理诉求,维护自己的权益;矿区和谐促进会、矿区综治工作站、驻矿警务室等组织体系完善,群访群调网络健全,信息情报网络体系完善,十大机制规范建立,“和谐六区”秩序和谐稳定。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矿群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体系,对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及时排查,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疾,提出解决办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人,跟踪到底,解决到位。坚持矛盾纠纷隐患月排查报告制度,把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及其形成

2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解决的办法等形成书面材料建档立案,有针对性地加以调处。建立和完善反应敏捷的信息情报网络体系。镇、村直至企业,要建立起严密的信息情报网络,并明确专人负责,形成至下而上的网络体系,通过网络体系广泛疏通民情、畅达 民意,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稳定工作的重大信息和动态,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有针对性地化解各类矛盾,确保不稳定因素消化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和完善快速协调处置体系,建立健全镇村、企业群访群调网络,完善协调处置预案,一旦有不稳定因素出现,立即加以处置。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确保突发性事件能准确迅速果断处置。

(二)强化制度建设,着力化解矿群矛盾纠纷

从贯彻落实省地区精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构建“和谐六区”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制度建设,继续坚持并逐步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信息报告、情况通报、挂牌督办、领导包案、跟踪督查、责任追究、联系会议、听证联处、案件回访、综合考评等制度,科学整合各方面力量,改进工作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和谐六区”稳定安全 在构建“和谐六区”中,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作用,3加强对“和谐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强化目标管理,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和谐六区”建设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引导企业发展“反哺”地方群众,改善“和谐六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企业和群众增收。

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加大排查整治治安乱点、难点力度,推进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依法打击非法开采,理顺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确保矿产资源依法有序开采。加强对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枯绝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治理,切实解决好“和谐六区”道路建设、煤矿运输、农民工就业、企业建设用地、群众生产生活等问题。

派出所要加强“和谐六区”警务室建设的指导,流动人口管理,完善组织机构,形成社会化管理网络,不断强化“谁用工、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和完善融治安管理、劳动用工等为一体的“业主管理体制”。建立暂住人口数据库,提高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流动人口的治安检查,形成一套较完备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体系,预防流动人口犯罪行为发生。加强禁毒工作,以公安派出所为核心,建立健全镇、村、企三级禁毒组织网络,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逐步形成“和谐六区”禁毒防毒的浓厚氛围。

加强“和谐六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工作。坚持教育、帮助、打击相结合的原则,对目无法纪、煽动群众与政府对立的幕后操纵者,对无故扰乱矿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非法行为,坚决依法严厉打击,确保“和谐六区”治安稳定。

(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思想教育

针对“和谐六区”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对党的政策了解甚少的特点,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和专项宣传活动,使法制宣传教育进村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营造“和谐六区”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使“和谐六区”群众知法、守法,懂政策、明事理,通过合法的渠道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

四、工作职责

国土部门:做好六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制止和打击非法采矿行为,严格审查征地补偿标准。做好矿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经法办:完善产业发展规划、行业监管。加大巡查监管,指导企业排除安全隐患,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农业服务中心:制定“六区”所在的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抓好农村人畜饮水规划、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林业站:加强林地资源管理。

组织:加强矿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纪检监察:“和谐六区”建设中各种违纪案件查处。

文化宣教中心:和谐六区”建设的典型报道。

派出所:指导建好警务室,坚持“打击、教育、帮助、引导”的原则,依法严厉打击扰乱“和谐六区”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推动“和谐六区”建设。

司法所:深入“和谐六区”,认真组织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着

5力抓好“和谐六区”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疏导矿群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卫生院:食品卫生监管,饮水安全、职业病防治。

社会事务办:“和谐六区”范围内困难农民家庭救助、救济,管理民间组织。

篇3:狮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行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建筑行业在国内的GDP占比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建筑行业在国内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也不断增多,包括各种超越资质承揽工程,违法分包、非法转包、阴阳合同、挂靠等违法现象。这些违法行为是导致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源。

大部分重大事故经事后调查都涉及违法签订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因此认定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从而签订有效的施工合同,无论对合同当事人,还是对国家、集体的利益而言,都显得尤为重要。

1.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69条明确了建设工程合同的定义:建设工程合同是由承包人进行项目建设活动,发包人支付相应对价的合同。该条第二款采用列举式定义了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合同、工程设计合同、工程施工合同,是从法学范畴定义建设工程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建筑工程合同的定义是广义的。

1.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

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起源于承揽合同,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规范建筑行业的法律和司法实务中,承揽合同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还是存在实质上的区别:首先,缔结的主体不同,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缔结主体是发包人和承包人,法律对二者的主体资格、资质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承揽合同中,缔结主体是定作人和承揽人,然而法律并没有对承揽人和定做人的主体资格做限制,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就比较严苛,除法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或者具备双方约定的解除情形外,不允许随意解除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订立必须是要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2 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概念及特点

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指发包人与承包虽然订立了合同,但因合同欠缺生效的要件,合同不发生当事人追求的法律后果。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性质上是绝对的无效,自始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第五十二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特点与一般的无效合同相同,即成立的无效合同在形式或者内容上有违反法律的强制规定或者损害到公共利益因此被确认无效。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般都具有不得履行性,都具有违法性等特点。

3 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典型形式

承包人不具备相应资质将导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根据最高院《施工合同案件纠纷司法解释》第一条的规定,“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情形应当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认定合同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也规定施工企业(承包人)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施工企业(承包人)以任何形式超越资质等级或借用其他施工企业名义承揽工程。这里先明确一下资质的概念。所谓资质是指个人或者单位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或者经验等优势之后被相关机构或授权机关确认具有承接某些事项的资格。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承包人)也只能具备建筑行业施工资质才能开展相应的建筑承接业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三条、第二十六条,以及《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三条的规定,承包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从事建筑活动。承包人不具备相应资质属于签订合同的主体不适格,因此确定合同无效。

不具备资质分为未取得资质和超越资质2种情形。最高院《施工合同案件纠纷司法解释》对未取得资质持完全否定态度,然而超越资质等级的情况,司法解释则网开一面。最高院《施工合同案件纠纷司法解释》第五条规定,承包人超越资质承揽工程,在工程竣工前取得相应资质的,不予按照无效合同处理。

4 违法分包的合同无效

法律对违法分包的强制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第二百七十二条“……发包人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人……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九条也做出了类似的规定:分包的工程必须在总承包合同里有约定,如果没有约定,那么分包行为就必须经过建设单位的确认;总承包单位必须自行完成施工工程的主体,主体部分无论如何不得分包;接受分包的单位不得再次把分包工程分包出去;总承包施工单位不得把分包工程分包给没有资质的单位。只要违反上述规定,分包合同就认定为无效。

5 建设工程无效合同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1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制定了严格的资质许可制度,但是这一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没能取得制度设计的初衷。国家想通过资质制度的设置来提高建筑行业的准入门槛,以期达到保障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制度的实践中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法律对施工资质做了严格的规定,现实中也做到了绝大部分工程项目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的主体都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但是为何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仍然广泛存在呢?众所周知,在建筑行业,非法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现象遍地开花。其实合同承包主体与实际施工分离,资质制度俨然成为摆设,根本起不到保障工程质量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资质管理制度还滋生了大量违法行为。由于法律对资质管理的强制规定,施工单位被迫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去申报、升级或维持资质。制度中规定施工企业相关资质注册专业人员的数量,为此不但产生了挂靠市场,使得人证分离(取得专业资格的个人并不在注册单位工作),还滋生施工领域的腐败现象。比如,一些有施工资质的企业没有能力承揽到工程,而且并不一定有相应的人力、财力去实施工程,然而另一些没有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其不但有一定的资金和实力去完成工程,而且有能力承揽到工程,但却苦于没有相应的施工企业资质,而且自行去申办资质的时间、资金等成本大且未必能申办成功。这样,就必然产生非法转包、挂靠等扰乱建筑市场的现象,从而致使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更无保障。

5.2 挂靠行为

挂靠行为是指建筑施工企业或者个人(挂靠人)以其他建筑施工企业(被挂靠人)的名义承包工程的行为。挂靠行为是不具备相应资质将导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特殊形式,因为挂靠行为在形式上表面是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其企业资质、执照,以其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26条规定:凡属于出借、转让或其他方式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均属于挂靠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5条也有类似的规定。因此,挂靠行为是无效行为,签订的合同当然无效。

结合即将施行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挂靠行为主要有以下7种情形。第一种情形为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派驻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中一人以上与施工单位没有订立劳动合同,或没有建立劳动工资或社会养老保险关系的;第二种情形为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负责采购或租赁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及施工机械设备,有其他单位或个人采购、租赁,或者施工单位不能提供有关采购、租赁合同及发票等证明,又不能进行合理解释并提供材料证明的;第三种情形为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互相借用资质承揽工程,包括资质等级低的借用资质等级高的,资质等级高的借用资质等级低的,相同资质等级互相借用的;第四这种情形为实际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没有工程款收付关系,或者工程款支付凭证上载明的单位与施工合同中载明的承包单位不一致,由不能进行合理解释并提供材料证明的;第五种情形为劳务分包的发包单位不是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或专业分包单位的;第六种情形为专业分包单位不是该工程的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的,但建设单位依约作为发包单位的除外;第七种情形为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借用其他施工单位的资质承揽工程的。以上情形是最常见的挂靠行为。

5.3 改革建议

我国的资质许可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不可否认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曾发挥了极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僵化的资质管理制度已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此制度的继续存在值得商榷。国外不少发达国家在建筑市场并没有采取资质许可模式,少数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只对政府投资的工程采用资质管理模式。国外的这2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市场自身的调控作用,淘汰了竞争力不足的企业,从而达到规范市场的作用。我国应该弱化资质管理模式,只当作参考的因素,逐步与国际接轨,乃至取消该制度。建立建筑行业的市场机制,从自身机制的竞争中不断淘汰不合格的承包人。取而代之建立一种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增加企业不讲信用的违约成本;完善配套的履约担保制度和建筑行业的保险制度,从而增加社会救济面。总而言之,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6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处理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尚未履行被确认无效的,此种情况在实践中处理起来比较简单。首先双方当事人不能就此无效合同做出继续履行,其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损害责任”“合同不符合法定的生效条件而被确认为无效、被变更或者被撤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尚未履行的无效合同,双方按照缔约过失来承担责任。通过过错认定,然后有过错的一方赔偿另一方因合同无效而造成的损失,如果双方均存在过错的,则依据各自过错的大小来承当相应的过错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八条也对缔约过失的赔偿责任做出了进一步的明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缔约过失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不应包括因合同成立和生效所应获得而未获得的各种利益。是否受损害及受损害的大小,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规则,受到损失的一方应对其受损失的情况负举证责任。基本的赔偿认定应当考虑3个方面的要素:第一,要有损害事实。第二,要存在过错;过错主要包括过失或者故意。导致建设工程合同无效过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违反现行法律或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采取胁迫欺诈等方式迫使对方和自己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双方串通故意违法的时候,就不存在过错了。在双方故意违法的情况下,即使双方遭受了损失,任何一方也不得请求对方赔偿。第三,过错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7 结论

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涉及的法律错综复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一般会引起各种合同纠纷,而且往往是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利益纷争错综复杂的纠纷。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违法交易等现象不断扰乱建筑市场,以致安全事故频发甚至引起超重大事故。因此,认定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从而签订有效的施工合同,无论对合同当事人,还是对国家、集体的利益而言,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实证案例及法院在实践中出现的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一般情形及特殊情形,对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因欠缺资质而造成无效的认定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期待能给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提供帮助,期待建筑领域的相关当事人能从中趋利避害。

摘要:文章就建设工程合同的无效情形和承包人欠缺资质而导致合同无效的具体状况,以及合同无效的处理方式做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资质,认定

参考文献

[1]马可健.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认定及法律责任解析[J].建筑,2008(11).

[2]田洪峰.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别[EB/OL].https://www.baidu.com.2010-11-01.

[3]江平.民法学[M].第1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692.

[4]王家福.民法债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37.

[5]朱树英.工程合同实务问答[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6]耿林.强制规范与合同效力[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7]李显冬.案例民法学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篇4:浅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关键词】合同;问题;探索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实施阶段约束承、发包双方行为的法规性文件,也是承、发包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高的行为准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性及在法律上的严肃性已在行业内相关人士中形成共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大家都能认同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建立和维持良好建筑市场中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同时它也在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缩短工程工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加之一些思想观念及管理体制存在的深层问题,使得建设施工合同执行过程步履艰难。本文想与各位同仁探寻一些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施工合同的作用

施工合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主要有如下三个作用:

(1)施工合同是工程管理的依据。因为,工程管理的过程就是在执行合同的过程,就是履行合同义务、行使合同权利的过程。

(2)施工合同是工程款结算的依据。这一点大家很好理解。

(3)施工合同是工程纠纷处理的依据。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其权利来自于法律和合同。前者是法定权利,后者是约定权利。这充分说明了施工合同重要性。当然,对于合同约定的这部分权利,首先是体现在订立合同时所约定的权利,其次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对有关内容进行的补充、修改所确定的权利,最后是双方在纠纷的处理过程中由专业人员结合各方面的情况所挖掘出的相应权利。

谈合同签订,则需要先分析一下施工企业的市场地位。因为,施工企业的市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合同地位。总体而言,施工企业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市场地位,但目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已经在自身的细分市场或专业领域,赢得了相对有利的地位,整个市场也正在向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2.签订施工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2.1签约主体的审查

合同双方是否项目主体,是否具备与合同相适应的施工资质;项目资金是否已经落实,注册资金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2.2合同内容的审查

施工合同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大要素:价款、工期、质量、承包范围、变更与索赔、竣工与结算、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办法。下面简单说明一些:

2.2.1价款

合同约定的价款,主要明确两大问题,一是计价方式,二是付款方式。计价方式,通常采取固定价(又可分为固定总价和固定单价)、可调价、成本加酬金这三种方式。

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是固定总价方式,(1)采用固定总价方式计价的,会约定“风险范围”,根据总承包合同的有关工程工作内容——工程量、质量标准要求完成施工图内容,再追加施工期间变更、签证以及各类建材的市场风险、人工单价、机械价格浮动的风险部分。(2)采用固定单价计价的,目前采用最多的是清单计价办法,也就是综合单价法,这种方法特点在于将风险分担,建设单位承担量得风险,施工单位承担价的风险,建施双方容易接受。

2.2.2工期

工期,通常可按不同的标准分为“绝对工期与相对工期”、“总体工期与局部工期”、“约定工期与工期调整”。

相对工期的约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合同中的开工日期应当注明“暂定”。第二,通常施工合同中都会约定发包方在开工前办理施工许可证的责任。但如果发包方在未办理施工许可证时要求承包方施工,按建筑法规定,应予拒绝,如果基于特别的原因只能施工的情形下,可以就此问题特别约定,责任承担主体。

2.2.3质量

质量条款通常包括“质量等级”、“验收标准”、“特殊标准”的约定。我们在施工合同签订时一般以一般标准为门槛,不以超高标准要求承诺,以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2.2.4承包范围

承包范围可以通过综合“文字描述”、“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分部划分”四个层面进行约定。“分部划分”较多的发生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工程总承包单位将土建、安装、钢结构分包给不同单位施工时,各分包单位之间的界面划分就十分重要,而且工程总承包往往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形。

2.2.5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约定方式有:“概况性约定”、“具体约定”两种方式。建议对于主要义务分别做具体的约定,不要使用概况性约定。此外,违约责任条款还要明确具体的责任方式,比如违约金的计算、违约行为与施工企业权利的衔接等,并要求建施双方权利对等。

因为建设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合同未见因素也就不可避免,合同纠纷也会随之产生,如何应对这一客观问题,是我们工作中躲避不了的实际问题,也就需要一些解决办法。

3.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

3.1合同效力

合法有效的合同,是双方实现合法权利的基本保证。无效的合同意味着大量权利的丧失。比如:合同主体问题、没有资质、应当招投标而没有经过招投标、非法转包、违法分包以及违法“挂靠”的合同均为无效合同。应坚决避免签订此类合同。

3.2施工工期

这是司法实践中遇到比较多的问题。不管工程是否竣工,都会遇到工期索赔问题。也是我们应着重研究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工期应否顺延、竣工日期如何认定。纠纷产生于: (1)工程款支付。也是施工合同的重中之重,没有哪个企业不重视回收工程款的。发包人如果拖欠工程款,有可能直接成为实际施工人的连带被告。(2)施工进度。施工单位特别要注意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环节、以及进度、验收报批程序,保证工期在施工主要路线中的完成期限。(3)施工质量。质量保障是合同的主要基础,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弥补,并征得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谅解,否则后患无穷。

3.3法律责任

传统的“连拖带压,软磨硬缠”的方式能否继续奏效,应当打上一个问号。坚持合同纠纷走诉讼程序。双方你拖我磨,一个想多要工程款,一个想少付或拖延付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法治的、规范的工程管理模式正在建立。如果不充分注意到法律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发包方还是承包方,都有可能吃亏。应严格按合同通用条款和约定条款执行,必须面对施工企业相对弱势的现实,寻求相对有利的解决方案。如果脱离这个实际,纯粹的法律意义上的有利,却在实践中无法实施、交易不能完成,那就失去了意义。但这也需要合同另一方的履约行为保证。

篇5:狮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工作总结

狮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镇旅游业的开发,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以生态旅游为龙头,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项目带动、整体推动”的生态旅游新机制,加大开发力度,彻底改变过去“雷声大,收益小”的现象。镇党委、政府充分借助“中国方竹笋之乡”的优势,并依托狮溪丰富的自然旅游景观、珍稀动植物种、舒适的自然气候,积极发展旅游产业,还围绕毗邻重庆南川金佛山的优势,探索开发出一批集观光型、休闲型、度假型三位一体的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现将我镇乡镇旅游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制,科学管理

建立一个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兼备宏观调控手段,并有利于对旅游产业开发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又利于旅游业向大规模、深层次方向发展,符合镇情的旅游管理体制,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为此,狮溪镇党委、政府,针对狮溪镇情,专门成立了镇政府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娄立峰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潘能访担任副组长,箐坝等10个村主任和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柏箐两山自然保护区内生态保护管理工作;各有关村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实行专人专项负责;各村聘请了护林员或村干部担任巡查员,加强巡查管理,及时了解、掌握破坏生态行为,并迅速把信息反馈到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落实镇、村、组三级管理。同时,此 1

项工作列入了村年度考核内容,通过综合运用督查、考核、奖惩等手段,切实抓好柏箐两山生态保护工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旅游工作实行宏观管理,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并监督其实施,制定旅游开发规划并审批实施,同时,协调处理旅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并监督有关部门执行,积极引导,使狮溪旅游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我镇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加强旅游产业开发制度建设,促使我镇旅游业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这一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依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和协调旅游产业投资经营者和景点所在地群众之间的矛盾;三是做好旅游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严厉打击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创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四是加强涉旅安全工作,强化安全意识,落实旅游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营造良好的旅游安全氛围,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二、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认真进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和景点建设工作,一是进行大众宣传。强化群众意识,形成全镇上下开发旅游的共识。二是进行形象宣传。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我镇旅游产品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采用报道、广告、专题片、画册、光碟等形式,对我镇旅游整体形象进行系统、持续的宣传推荐,以扩大知名度。三是邀请主要客源市场的旅行社来镇踩点,编制旅游线路,组织游客前来旅游。努力把狮溪镇建成黔渝旅游线上一个集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新亮点。

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镇党委、政府制定专门政策,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扶持。一是积极招商引资助狮溪旅游业发展,并加大对旅游发展的政策倾

斜力度,用“点带面”打造一批示范点,带动周围群众;二是安排一定财力用于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提高狮溪旅游业整体形象;三是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培训,为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四是连同县安监局、卫生局等部门,引导业主完善、标准、提升餐饮质量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狮溪旅游知名度。

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近年来,狮溪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快与温泉旅游点、旺鼓旅游沿线等景点串成一线的速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本地旅游观光。一是深挖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利用黔北民居的独特之美,引导业主进行民居改造,打造黔北民居亮点;二是立足狮溪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与“中国方竹第一大镇”相称的狮溪方竹笋产业,对其进行深加工,开发出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三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狮溪镇旅游商品竞争力和吸引力。

一年来的工作道路,有汗水也有成绩;展望未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办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地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紧紧围绕打造旅游主导产业,把我镇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旅游大镇而努力奋斗!

桐梓县狮溪镇人民政府

篇6:狮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拥有“土木工程合同圣经”美誉的FIDIC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版, 是国际招标、投标、签订承包合同以及费用支付、工程变更和索赔等方面具有国际权威的通用标准。与此同时, 为规范国内的建筑市场的规范性, 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布的2013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 》 (GF-2013-0201) , 为国内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进行指导。对此,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个合同范本合同价款支付条款的差异和共同点, 以便为合同管理和价款支付提供借鉴。

2 比较

两个版本见表1。

3 某政府BT项目的付款实例分析

3.1 项目背景

某市政道路, 由于修建时间较早, 通行能力已不满足交通量的增长, 严重影响了地区经济发展。对此, 为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并积极推进工程建设, 由地方政府采用BT模式融资, 以公开招投标方式选定BT投资建设方开展工程建设, 工程总投资约13.83亿元, 建设工期为一年半, BT投资建设合同是以国内施工合同范本为基础, 增加了融资、回购相关条款后签订的。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规范工程计量、资金拨付、BT建设期利息认定以及最终回购成本认定, 编制《资金计量支付管理办法》。项目图纸范围内的工程项目, 单价按审定的预算单价实施。施工方在申请进度款时, 须编制项目进度款报表, 并提供相关资料作为附件:已完工程的中间交工验收合格文件, 相关的材料报验、工程质量检测、工程中间交工等资料以及《中间计量表》, 计量表格由BT方指挥部、回购方指挥部、审计部门、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共六方签字确认。进度款报表报审计部门审定后, 再由BT建设方将建设资金拨至共管账户, 再从共管账户支付相关工程费用, 以便计算建设期利息。但未对延误付款和竣工结清付款进行明确约定, 延误付款和竣工结清付款的权利掌握在BT回购方手中。

3.2 存在问题分析

因为建设过程中未对延误付款进行约定, 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因为房屋拆迁和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调整原图纸建设内容, 从而导致工程变更, 但因对变更工程增减价款的认定需要时间, 导致每月的进度款延期支付的情况时有发生, 鉴于之前未对延误付款的权责进行明确, 也未对延误方的惩罚进行约定, 按照合同约定, 工程建成验收后, 建设期即宣告结束, 届时计算BT建设期利息的共管账户也就不再进出款项。至此, 因延误条款的缺失, 进度款滞后造成建设期利息的损失也就难以认定, 双方也无法索赔。

因合同条款约定不细, 未对竣工结清付款进行约定, 为降低发包人付款风险, 通常会套用政府文件规定:在财务竣工决算审计完成前, 工程款只能付到合同价的70%, 即:在竣工决算报告出具前, 即使项目已经建成验收并移交, 达到付款条件, 也不能全额支付尾款。对此, 因项目结算审计周期长, 项目虽完成验收移交工作, 但还是只能获取70%的合同价款,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投资不能作为计算70%的基数。虽存在付款纷争, 但因发包方意见占主导地位, 监理单位意见仅作参考, 承包商的某些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也难以获得因发包方原因导致延期付款的索赔。

针对进度款支付, 虽然在报审资料中明确了相关附件资料, 但因支付报表未能像FIDIC那样对增加的投资费用进行区分, 致使在支付进度款式时, 一些有争议的项目会含混过去, 导致最终结算时, 会出现部分已付款在进度款拨付过程中虽支付依据不充分但仍已支付, 而在最终结算审计时又认为不应支付的情况。发、承包双方争执不下, 结算无法推进, 对此, 审计单位会采取对竣工图重算的方法来认定某些费用, 这样一来, 失去了过程控制, 实时结算的意义。

4 总结

(1) 建议借鉴FIDIC对工程师赋予第三方独立审核、批准控制权, 并规定了承包商在实施有关的决议或者进行某项操作时, 应当首先获取工程师的批准或者认可[3]。从第三方角度给出客观的换页建议, 从而引导发包人做出正确决定。

(2) 建议借鉴FIDIC对于期中付款的一些规定, 明确付款资料的完善性和准确性, 并将报表明细化, 真正做到根据工程进度进行实时结算。

(3) 可以结合项目特点, 借鉴FIDIC关于延误付款的一些权责利益的约定, 在国内施工合同的专用条款中, 对延误付款进行一些约定, 以便结算时能有据可依, 使发、承包双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杜绝违约的意识, 避免付款延误情况的出现。

(4) 当地方政策与合同示范文本存在约定不一致的情况时, 可以参照FIDIC竣工报表及最终付款的约定, 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付款要求和依据, 以便于结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 [Z].2013.

篇7:探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1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和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建设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履约时间长、施工项目多、工序相互交叉、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气候、交通、供水、供电、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设计变更、业主或监理的指令等都会造成合同履行的变化,这些都给合同管理带来不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施工合同管理的欠缺或不妥都会给建设方或施工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施工企业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依据工程施工合同来进行。企业依据合同包含的各项指标,分解与落实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没有施工合同,就无法实施与监管后续的生产活动。这就使得建筑企业的合同管理从形式、内容和管理范围都不同于其他企业,而是一个格局完整、自成系统的管理方式。

2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在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 施工合同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签订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通过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合同条款的制订和履行,业主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环境下调控建设项目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可以规范项目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能,紧密围绕合同条款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因此,无论是对承包商的管理,还是对项目业主本身的内部管理,合同始终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2.2施工合同是承发包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

为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明确承发包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可以合理分摊承发包双方的责任风险,建设工程合同通常界定了承发包双方基本的权利義务关系。如发包方必须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时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和办理竣工结算等。承包方则必须按施工图纸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向业主提供符合约定质量标准的建筑产品等。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是承发包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

2.3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证据

建设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业主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争执和纠纷。而调处这些争执和纠纷的主要尺度和依据应是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事先作出的各种约定和承诺,如合同的索赔与反索赔条款、不可抗力条款、合同价款调整变更条款等等。作为合同的一种特定类型,建设工程合同同样具有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的属性。所以,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

3目前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签订不规范

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目的是规范合同当事人双方的行为,维护建筑行业正常的经济秩序。但是,目前工程建设缺乏所必须的法制观念,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有些承发包双方认为是多年的承发包关系,碍于面子,合同签订不规范,致使合同流于形式,《合同法》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不能得到体现。

3.2未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合同价格的确定不合理

《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造价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公开招标发包的,其造价的约定,须遵守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有些建设单位对项目的发包未严格按招投标程序执行。施工图拿到后,让一家施工单位编制一份施工图预算,然后在该预算价的基础上简单予以打折后便形成了工程合同价,且在施工合同中注明“该价为一次性包干价”,实际上未经过审核的预算可能与实际情况差距甚远。

3.3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合同造价条款有失公平

因缺乏相应的造价专业人员,对于合同中的造价条款往往仅由承包方起草,这样通常会引起双方权益的不对等。例如,某工程合同中约定:“若工程发生变更,增加部分按实结算,费率优惠10%,减少部分按原投标价结算”。该条款的本意即是增加部分按高价,减少部分按低价,很明显的不平等条约。

3.4措词不准确或不够明确,理解上产生歧义

合同双方对同一合同的有关条款理解不同。而合同中又未能做出具体解释,使得合同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意见不一致而产生矛盾或争议。以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例如,某工程合同中有条款这样载明“本工程决算造价费率优惠10%。”此条款至少有三种理解,一是理解为工程总造价优惠10%;二是理解为按规定费率减去10%计算;三是理解为按规定费率乘以10%,按这三种理解得出的三种造价差距相当大。

3.5作为合同文件组成部分的工程变更签证记录不规范

工程变更签证作为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变更工程进行审批、签证后形成的文字材料。但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发现签证记录管理不规范。一是签证不及时,不是一单一签,变更工程量的签证不实。如某工程,联系单上均有建设、监理、施工方的签名及公章,注明“情况属实”、“经实地测量,数量如实”等字样,但审计人员在与联系单落款时间相差一段时间去实地勘察时,发现实测并不相符。二是签证记录上出现不合理的签证价格。按有关规定,工程变更签证记录,它所记录的是发生变更的工程的“量”,并非签证工程的“价”。在签证记录上出现价格签证是一种不合理现象。审计发现,有的签证量明显不合理,签证价格脱离市场,这将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

上一篇:梭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下一篇:移动引导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