磻溪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2024-04-16

磻溪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通用10篇)

篇1:磻溪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磻溪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应急办的大力 支持下,我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克服了人员少、基础差等实际困难,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隐患排查、事故应对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

近年来,我镇各级各部门制订了一批既符合实际又具有操作 性的应急预案,镇政府及所属各部门先后制定了《磻溪镇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防汛抢险预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11个预案,全镇 18 个村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目前,我镇已基本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相互联动,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应急处置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一是领导重视。我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对全镇的应急管理工作专项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 是健全机构。根据“一岗双责”的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每个预案的领导小组,镇长为总指挥,相应工作分管领导为常务副总指挥,负责指导、协调全镇应急组织实施。

(三)健全机制,完善制度

一是制定了应急管理值班制度。要求各级各部门在节假日及 汛期、全镇重大活动期间加强应急值班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带班,做好值班记录,切实做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发挥应急指挥平台作用,及时进行应急处置。二是制定了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及科普宣教工作实施方案,不断普及应急知识。我镇结合“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通过宣传车、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在各村、学校、企业宣传应急知识,普及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应急常识。

(四)加强协同,统一调配

部门协同配合明确所有参加应急处置的工作单位、人员由镇政府统一指挥,根据实际需要成立若干工作组,各工作组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互相支持,社会各方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通力合作,对易激化、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努力把各类事件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强敏感时期的监控工作,有力地维护镇的社会稳定。

(五)整合资源,加强演练,确保快速反应

整合资源,加强管理,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通过资源共享、科学依法规范,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一是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明确镇财政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急反应机制责任体系和应急响应体系,整合财力,落实工作经费。二是成立了一个

30人的应急分队,做好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保障物资到位,同时定期开展防火、防汛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尽管我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照市政府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组织机构不够健全。部门应急机构的单位还存在着人员不整、不到位的现象。二是部分应急方案,操作性有待加强。三是应急队伍单一,经费不足,应急物资分散,装备落后,应急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我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的打算

1、进一步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重点做好预案的修编工作,调整预案领导小组,解决好预案衔接和实用问题,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督促各村、站所、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力争实现预案全覆盖。

2、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切实做好信息汇总和应急值班工作。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二是切实加强应急监测和预警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重大风险源排查,切实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做好社会公布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进一步加强应急宣传培训教育。进单位、进农户、进企

业、进学校”工作和规划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立足于自我防范,更好发挥管理预防、处置抢险的作用。二是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教育,广泛 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适时组织群众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演习和训练,提高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磻溪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篇2:磻溪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磻溪镇党委

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也是“村级组织换届年”,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村级组织换届年”工作。

一、突出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一是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原则,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磻溪镇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把握18个行政村的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成立分别以人大主席、纪委书记、组织委员为组长的三个考核小组,各负责6个行政村届终考核工作并逐村考核;成立以包村领导为队长,包村干部为成员的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队,一村一队,深入农村,靠前指导,统筹协调,及时掌握基层一线动态,及时沟通民情民意,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物色好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村委会带头人。二是严格步骤,序时推进。召开全镇村级组织换届动员大会,启动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结合“解放思想,力求先行”大学习大讨论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学习“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下发1000多份严肃换届纪律材料,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全面完成村级组织“二述二评一考”工作。年初,在全镇18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二述二评一考”工作,各村相继召开了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对工作进行了述职述廉,参会人员对村“两委”班子和村干 1

部进行评议,同时考核小组认真听取村干部和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及“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建议,形成考核结论。通过村级组织“二述二评一考”工作,全镇18个村党组织,“满意”的有13个,“比较满意”的有3个,“基本满意”的有2个,很好的鼓励了先进,教育了后进。3月份以来,镇党委书记充分利用空余时间约谈各村村主干,找各村村主干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全面掌握全镇18个村干部动态,各村“两委”班子组成框架基本形成。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经管站骨干人员为成员的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审计小组,抽调镇直单位财会业务人员参加,采取交叉审计,分片负责。目前,村财审计工作在有序推进中,能够确保在4月底前完成全镇18个行政村的审计工作。

二、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一是成立机构,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磻溪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并根据磻溪镇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制定出台了切合磻溪实际的磻溪镇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方案,指导引领全镇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二是结合“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开展基层组织调查摸底工作。结合“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党委对全镇29个党支部进行分解,每个班子成员挂勾结对3-4个党支部,每个班子成员深入各党支部特别是村党支部,通过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党支部班子配备、班子成员发挥作用、组织建设遇到的难点问题等情况。通过调查摸底,认真研究,共征询到基层组织建设、农村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意见24条。三是分类定级,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方面和措施。我镇共有29个基层党支部,按领域行业划分:行政村党支部18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6个,社会组织党支部4个,非公党支部1个。根据调查摸底,对照“五个好”标准,全镇党支部定级为“好”的党支部5个,“较好”的20个,“一般”的3个,“较差”的1个。结对现状,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对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一事一策,定人定责,确保“七一”前,全镇符合“五个好”要求党支部数量达到85%以上。四是开展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学习考察。我镇党委给予各村经费补贴,积极鼓励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走出去”,到与我镇镇情村情类似的外县市乡镇考察学习,重点学习珍贵苗木种植、毛竹垦复、旅游发展等项目运作。通过外出考察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力求先行。目前全镇已有7个村组织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其他村也将安排在下一阶段陆续外出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创业致富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目前主要存在的难点问题:一是作为农村山区乡镇,60%以上的人口外流,物色好的村“两委”干部很难特别是村主干,在家党员、群众相对能力好的不多,可选择范围很窄。外出务工经商能力好的党员、群众回村任村干部的意愿不强烈,即使有少部分人员愿意回村任村干部,也存在“走读”现象,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农村基层工作。二是近几年来,虽

篇3:磻溪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厅机关各处室、厅属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各处室负责人对所牵头的工作和任务开展落实情况, 围绕制度建设和监管依次作了汇报。

会议对厅党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方案提出:加大治理整顿力度, 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制度, 加强对城乡建设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切实改进机关作风, 推动政风行风建设;落实廉洁自律规定, 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认真开展对党的十七大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推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会议对贯彻落实2009年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分工意见提出:一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要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三要强化党风廉政教育, 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四要加大治理整顿力度, 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五要加强案件查办工作, 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六要完善体制机制, 深化治本抓源头工作;七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篇4:泉溪镇财政所作风建设情况汇报

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按照县纪委要求,泉溪镇财政所对照“八项规定”,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体讨论、民主剖析等形式,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整改落实。以下是第一季度相关情况汇报:

一、自查基本情况

自查总体情况较好:一是领导班子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二是贯彻上级党委要求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较为有力;三是做决策客观、科学、民主;四是班子成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创先争优意识、廉洁自律意识普遍较强。

1、认真学习和领会相关规定要求。自“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泉溪镇财政所组织大家学习了有关要求。领导对大家提出了认真学习、积极落实的倡议,并对照自身进行总结和反思。力争尽快整顿问题,改进作风。

2、上班工作纪律严明。实行干部量化考核和签到制度。干部上下班按时,人员到位及时。未出现迟到、早退现象。外出坚持请示和轮岗。工作时间严禁聊天、游戏和进行无关活动。保证服务大厅随时有人待岗。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和轮班制度。保证随时有人值班。

3、办事程序简化、工作效率提高。积极落实“三短一简”,发文语句简练、讲话言简意赅、开会精辟简短。减少发文数量,适当控制会议时间,不讲大话空话套话。对群众办理事务实行责任到人、限时办结。并提出最佳解决办法,降低办事成本。

4、公务接待标准严格、厉行节俭。实行工作日中餐不饮酒,不同城接待。在保证饭菜质量基础上按照接待规格和人数控制菜品数量以及酒水价格。即十人以内八个菜,杜绝大吃大喝。不给单位增加不必要的开支负担。

5、不配备公车,强调安全驾驶和出行。泉溪镇财政所严格执行县财政局关于车辆配置的规定,不配备公车。并时刻强调干部注意驾驶和出行安全。坚持“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原则,杜绝酒驾醉驾。

6、廉洁自律,履职规范。将“创先争优”和“工作行为规范”、“工作礼仪规范”、“廉政责任书”作为干部廉政自律和规范履职的标准,加强内部监督、外部督察,欢迎群众批评和检举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对干部履职自律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奖优罚劣。

7、搞好政务公开,打造沟通平台。保证单位电话随时有人接听以及网络畅通,通过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登记手册打造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平台。及时反馈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

领导班子与成员的优良工作作风,为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提供了重要保证,但客观总结,泉溪镇财政所在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二、自查出的主要问题

1、少数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缺少敢于争先的进取精神,工作缺少主观能动性和灵动创造性。部分班子成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讲计划,方式方法欠缺,自我要求不够严格。不讲效率,拖三拉四,有懒惰思想。个别干部抓落实力度不够大、执行力不够强。

2、少数干部工作纪律观念不强,部门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淡薄,缺乏上进心。工作中强调客观多,主观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干部纪律松弛,甚至有违反工作纪律的现象。

3、干部基层工作不够深入。服务宗旨观念淡薄,缺乏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下基层经历少,了解民情不够。部分干部在群众工作上,对待群众不够热情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力度不够,解释不够深入透彻。群众观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4、部分干部工作理念落伍,仍然存在用传统的落伍的工作观念和方法服务群众的问题,工作方法简单,不注意用说服教育、引导示范的方式开展工作。有些干部不注意自身形象,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表率作用差,干群关系存在不和谐现象,群众不信任干部,干部不理解群众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下步整改措施

1、加强对“八项规定”精神实质的学习和领会。实行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制度。集体学习每周安排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要求充分认识到“八项规定”的精神要旨,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从自身做起,从实际工作做起,身体力行,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狠下功夫,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

2、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机关干部工作行为。结合优化组合与量化考评,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值班制度,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工作日志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干部考核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党员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等,为工作人员工作行为规范做出明确的要求。

3、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整顿机关作风,严肃查处上班迟到、早退现象,严禁上网聊天玩游戏,工作日中午禁止饮酒。加强日常监督,实行领导和监督员不定期抽查。将日常检查与季度考核一并纳入绩效考核予以奖惩。认真开展“转作风,抓落实,密切联系群众”活动,用作风转变带动群众问题解决,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4、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干部要多下基层、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深入了解情况,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以自己坚决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的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立标杆、影响并带动一方,真正做到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5、认真履行监督职能,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等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和“八项规定”,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不断提升惩治预防腐败的能力。

篇5: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发电厂 2012年3月19日

宁夏***发电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为了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提高***发电厂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011年8月厂部立即成立应急预案编写和评审工作组,并下发了《关于***发电厂应急救援预案重新修编的通知》和《关于成立***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的通知》,通知对应急预案的编写、评审工作作出详细的布置和要求,要求各部门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对2008年6月我厂颁发了《***发电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重新进行了修编,《预案》按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三大部分,共编写预案三十六项。2011年底完成了新预案修编工作,《预案》按要求进行了评审,并于2012年月元月印刷下发至全厂,同时送至集团公司、灵武市安监局、银川市安监局和自治区应急中心办公室备案。

《预案》编写前我厂专门请教自治区安全监督局专家针对预案编写进行了培训讲课,以加深对编写导则的理解,每部预案编写经常查阅许多资料,有些部分通过大量网上查阅、专业人员反复细敲才确定,使编写工作进度一度缓慢,为了尽快完成预案的编写,编写组人员利用大量中午休息和晚上时间加班加点进行预案的编写和内部评审,并进行了厂级和专家评审,形成最终稿。

2011年上半年我厂主要开展了“消防应急演练”,主要演练内容为《循环水泵房电机着火》、《循环水泵房高位油箱着火和循环水泵房液压油站着火》、《室外油箱火灾扑救》等。通过演练达到了强化全厂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消防应急反应能力,检验了全厂义务消防队员和专职消防人员应急反应能力、处置和扑救火灾的能力,检验了消防泡沫车泡沫灭火系统工作正常,切实加强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整体消防作战能力。2011年11月3日我厂开展《全厂仪用压缩空气气源压力突降演练》活动。2012年进行了《输煤系统电缆着火》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增强了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同时发现预案内容以及紧急处置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演练结束后评委对演练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估,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

应急预案的编写是一项持续改进的过程,2012年我厂将更加重视应急管理,结合生产那现场不断完善现场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增加应急储备物资,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应急宣传和培训,不断推进我厂应急管理上新台阶。

篇6:县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一、2011年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领导重视,将应急管理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校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负责,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及班主任任组员。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安监办,安监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建立完善高效快捷运转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全面落实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责任。安监办明确相关单位部门组承担具体工作,如水、火、毒、电由总务处负责,安全教育、课间管理、体育活动由教导处负责,值班由安监办、门卫负责。按照分组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的作用。

(二)逐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

一是完善现有预案。重新修订系统了《东平县聋哑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地震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公共突出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防汛抗灾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防食堂食品中毒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进行梳理汇总。二是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使全校的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三是明确工作措施。每项预案,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到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处置,都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了各班具体任务和工作方法。

(三)建立健全值班值守机制,完善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制度

明确了学校保卫人员工作职责,制定、完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值班制度和门卫管理制度。要求安保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上课期间,关闭学校大门,严禁外来人员、车辆随意进入学校,确需进出学校的,要查验相关证件,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放行。要对带入、带出学校的物品进行仔细检查,对人员和车辆进行认真核对和登记。在学生上学、放学的重点时段要加强治安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和治安事件,确保不发生一起针对学生的伤害事件。

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制度,要排出值班表,安监办要按照工作职责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及时处理,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根据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配齐2名专职保安人员。进一步加强物防、技防建设,形成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要为保安人员和学校值班人员配备警棍、强光手电等必要的警用器械,积极筹措资金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及时更换不能正常工作的器械。

(四)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将应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充实应急救援队伍。目前,我校建立了一支以所有男教工为骨干的应急救援队伍。紧扣直接关系学校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从抵御自然灾害,预防事业灾难,防范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社会安全事故等方面入手,认真做好隐患排查,防疫防灾,矛盾化解工作。二是组织应急救援演练。2011年我校共举行应急演练共4次,其中举行灭火应急疏散演练2次,防踩踏疏散及防震各一次。加强演练,为应急预案启动和应急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急管理的一些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为我校为残疾学生安全投入不足,公共安全基础弱等。

篇7:磻溪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呈现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特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防灾减灾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发展,国家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日见成效。

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工具,作为最普及、最便捷、最直接、最生动的大众传媒和信息工具,在传达政令、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稳定人心、协助救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特殊作用,可以及时发布各种信息,引导公众采取正确措施,从而减少灾害损失。因此,广播电视系统是国家灾害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国家灾害应急体系相关预案

2004年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要求各级政府迅速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动员全社会的预防、避险、减灾的力量,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并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减少损失。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2005年5月14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正式经国务院批准,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指导和规范我国减灾救灾工作的法规性文件。预案规定了应急处置的流程、程序、原则, 明确了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都作了明确规定, 形成了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国家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减灾委”)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推进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协调全国抗灾救灾工作。

该预案要求:加紧建立联动协调制度, 减少运行环节, 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信息报送和应急反应速度,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绩效;这样也有利于形成统一指挥, 反应灵敏、功能全面, 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含自然灾害)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该预案指出: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国务院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决定事项。

该预案还指出: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在应急保障中,预案要求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电视保障工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

在公众宣传方面,预案也明确规定了广播电视应该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也做出规定:广播电视部门要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播发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等信息,做好有关广播电视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其他媒体做好相应的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

3 广播电视系统现有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分析

保证安全播出以及向公众传递信息是广播电视系统在应对自然灾害来临时的首要任务。对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地方各级广电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

国家广电总局安全播出指挥部和调度指挥中心是广电总局负责安全播出的组织部门,其职责包括建立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并监督运行,在紧急状态下,对全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运行管理和资源统一调配,协调与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委的有关事宜等。地方各级安全播出调度指挥部门将分级负责,分级响应,实现应急联动机制,迅速应对,实施应急处理。

在面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广电系统各部门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安全播出的应急任务。主要包括:

(1) 行政管理部门——在安全播出应急状态时,各级广电行政部门的节目内容管理部门依据上级部门的指示、协作部门的请求或实际需要,负责指导节目制作和播出部门对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调整,对各播出单位和转播单位提出要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确保政令畅通,维护社会稳定,确保重大宣传任务的完成。

(2) 节目制播部门——负责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安全,及时恢复信号源,并作好监听、监看工作。

(3) 节目传输部门——无线发射台负责无线广播电视信号正常播出,卫星地球站保证节目上行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线网络公司应确保有线网络的畅通,负责前端播出设备的正常运行,负责保证中央和地方台主要频道在出现非正常状态时的卫星信号和光缆信号的切换,负责外部信号传输主、支分配网络的运行安全。

(4) 监测中心——负责卫星、无线及有线广播电视节目的监听、监看、监测。通过技术手段和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发现播出异态情况并通报相关播出单位、报告相关管理部门。

(5) 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安全播出应急资金、应急物资、应急通信等保障和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应急保障措施、必要的资金资源等支付,维持安全稳定的播出运行环境,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和供水、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保障。

在安全播出应急状态时,各级广电系统还将协调和配合系统外相关单位,包括:各级党委宣传部、综合治理办公室、公安局、无线电管理机构、地方政府信息办公室等,共同完成应急响应任务。此外,针对自然灾害,整个联动机制中大多设有技术专家组,对广播电视应急播出等相关问题,必要时可特邀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评估,提出建议,辅助决策。

4“5.12”地震中的广播电视系统联动情况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根据四川省广电局的统计:在地震中,阿坝、绵阳、德阳、成都、雅安、遂宁、甘孜等17个市(州)127个县、市(区)254个乡镇、“西新工程”5个发射台(站)、“无线覆盖工程”13个转播台以及四川广电集团25个台(站)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和设备受到严重损毁。受地震影响的甘肃、陕西、重庆等部分省区市也有部分地区的发射塔、有线广播电视光缆、杆线等广播电视设备设施严重受损。

4.1 国务院及广电总局的应急措施

为应对汶川地震灾情,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了国家Ⅰ级救灾应急响应。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设立抢险救灾组、群众生活组、地震监测组、卫生防疫组、宣传组、生产恢复组、基础设施保障和灾后重建组、水利组、社会治安组等9个工作组。其中,宣传组由中央宣传部牵头,广电总局等部门参加,负责灾情和抗震救灾信息新闻发布、宣传报道的组织工作,做好向国外和港澳台地区通报情况,及时准确发布灾情,加强舆情收集分析,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基础设施保障和灾后重建组由发改委牵头,广电总局等部门参加;该组负责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设施抢修维护;组织调集抢险救援装备,做好储备物资和医药调度,切实保障灾区抢险应急物资供应;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输需要;并负责组织研究拟定灾后重建规划,指导协调灾后重建工作。

地震发生后,广电总局立即启动全国安全播出应急预案,通过预警系统向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省(市)广电系统发出紧急指令,要求做好安全播出工作。为帮助四川省尽快抢修受损的广播电视设施,5月14日,经报财政部批准,广电总局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向四川省紧急拨付了广播电视救灾专项资金1500万元。

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广电总局要求灾区各级广播电视部门按照先无线、后有线,先广播、后电视,先恢复、后重建的工作原则,做好灾区广播电视恢复和重建工作。

由于灾区的通讯设施在地震中受到毁灭性破坏,广播成为传达政令、发布新闻、引导舆论、通信联络的有效工具。灾区出现收听广播热潮,许多地方出现收音机断货断档的情况。一是收听人群多,从普通百姓、救援部队到地方和军队领导,凡有收听条件的,都在收听;二是收听时间长,很多人几乎全天候收听。为满足灾区群众和救灾部队的收听需求,总局在原有基础上为灾区临时调度9个广播中短波频率,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中央电台节目覆盖,为灾区群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总局监测中心5月12日起组织人员,增加对四川地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电台抗震救灾广播频率效果的监测。5月14日、15日,监测中心派出两支流动收测小组赴都江堰、汶川、德阳、北川、青川等重灾区,对中央电台第一套及四川电台第一套节目抗震救灾广播进行收测,主要包括中央台7个短波频率、2个中波频率,四川台2个短波频率、1个中波频率。收测小组共完成对都江堰、汶川、德阳、北川、青川等地7个县市及8个乡镇的收测。收测结果表明,都江堰至汶川沿线各收测点至少可保证收听到7个以上中央台、四川台中短波广播,德阳、北川、青川沿线各收测点至少可保证收听到8个以上中央台、四川台中短波广播。

4.2 四川省各级广电系统抗震救灾主要措施

(1) 迅速恢复广播电视台播出

地震发生后,四川作为重灾区,广电系统设备设施遭受严重损失。四川省绵阳、德阳、广元、成都市等重灾区的北川、安县、什邡、绵竹、青川、都江堰、彭州市县广电部门迅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抗震救灾工作组和抢险突击队、采访报道队,广播电视播出阵地前移,在帐篷里搭建了广播电视台。在连续不断的余震中,广播电视台边抢修设备、搭建临时直播场地,边采访。待城区恢复供电后,电台、电视信号相继恢复播出。网络公司抢险队采用多种措施及时恢复城区到郊县的传输干线。

绵阳安县广电局工作人员从震裂的机房中抢出部分重要设施,在废墟中清理光纤电缆线路,在帐篷里紧急安装调试播出设施,紧急维修编辑、制作、播出设备,在较短时间内就恢复了应急播出,将中央一套、省一套和当地一套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到各乡镇,让灾区群众及时了解灾情,听到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行动,架通了党联系灾区群众的信息网。

(2) 立即开通救灾一线临时广播

灾区各地方广电局在系统内紧急调集一批收音机、扩音器、话筒等,抗震救灾指挥部供指挥调度使用。15日下午,广电总局捐赠的5000台收音机刚运抵当地,地方广电局即刻送到重灾区群众手中。16日下午,四川省广电局紧急援助的100只喊话器、20套现场广播扩音系统运抵当地后,由地方广电局交付当地救灾使用。18日,按照四川省政府指令,省广电局再次援助灾区的10000台收音机,也及时送到了灾区群众手中。

为了让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等抢险救灾机构人员和临时集中居住点的受灾群众及时了解到中央、省、市有关抗震救灾的整体情况,在成都市广电局的牵头组织安排下,市广电局、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广播电视台)、市兴网公司三家技术人员一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采用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新技术,在都江堰玉垒山发射台建设无线41ch、100W功率的无线数字电视系统,于15日15:50开播,传送了中央、省、市共6套电视节目。受灾群众和部队官兵通过电视画面及时了解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灾区的关怀和支持,受到极大鼓舞。

同时为了向受灾群众临时居住点提供信息和应急广播,成都市广电局筹集了多功能扩音机、高音喇叭、话筒、供配电设备等物资,由工程技术人员携带到都江堰市和彭州市进行安装调试,搭建固定或车载应急广播宣传指挥系统,及时将当地党委、政府指挥抗震救灾的声音传递给灾区群众。

(3) 加快修复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和有线电视网络

在恢复广播电视台播出及开通救灾一线临时广播的同时,灾区各地方广电局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加快修复地震中损毁的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

“5.12”大地震给成都市都江堰、彭州市广播电视造成了重大影响,办公楼震成危房,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系统设备大部分损坏,广播电视发射铁塔变形,发射天线倒塌,造成了两市无线广播电视播出全部停播,都江堰市有线电视网络全面瘫痪,彭州市有线电视网络严重受损。

灾情发生后,按照成都市广电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全市广电系统紧急动员,在震情相对减弱的5月13日,立即组织技术专家评估两地广播电视播出可能受损的重要设备,向生产厂商、设备供应商紧急请求提供相关设备并进行预先调试。彭州网络公司职工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受损严重的有线电视前端机房,抢修受损设备,使有线电视前端系统于13日9时初步恢复播出,城区及大部份乡镇群众看上有线电视。5月14日,市广电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携带设备和器材到都江堰玉垒山发射台、彭州电视台大楼等地与当地广电干部职工一起进行抢修、架设、安装、调试广播电视播出、传输、发射系统设备。经连续不停的努力工作, 于5月14日23时恢复都江堰93.5MHz的调频广播播出,于5月15日11时30分恢复彭州99.6MHz调频广播播出,于5月16日10时23分恢复彭州无线电视播出,于5月16日15时50分恢复都江堰玉垒山发射台中央电视一套和成都电视一套节目的转播,于5月17日17时35分恢复了玉垒山发射台12频道四川电视一套节目转播。至此都江堰和彭州严重受损的无线广播电视播出基本恢复了应急播出,为传递党和政府抗震救灾信息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保障。

截至6月1日9时,四川省32个广播电视播出受影响区县市的86个广播电视发射台站中,已有50个台站全部恢复播出,17个台站部分恢复播出,按台站计算的总恢复率为78%。广电系统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

4.3 其他灾区广电部门的应急措施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半小时,陕西省广电局立即成立了临时指挥部统一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陕西电台、电视台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全力保证节目继续播出,所有重点岗位值班人员坚守岗位。两台派出十多路记者外出采访,适时轮番滚动插播了紧急制作的“地震灾情特别报道”直播。经监测,陕西省所有节目播出未受较大影响。

受四川汶川地震影响,甘肃省陇南、天水、甘南、兰州、定西、平凉、庆阳等市州震感强烈,局部地方发生灾情。甘肃总台迅速反应,在做好总台大楼自身安全播出及内部职工维护稳定工作的同时,立即派出记者赶赴第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各技术部门和传输部门加强线路、设备及网络运行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传输通道畅通,确保省级广播电视媒体的播出安全。

受四川地震影响较大的宁夏各级广电部门领导靠前指挥,全力展开抗震救灾工作。自治区广电局紧急启动全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对所管辖发射台(站)和播出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加强了广播电视设施保护与防范。

5 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中广播电视系统的应对措施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严重雨雪冰冻天气,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灾害使广电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受灾范围包括贵州、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西、四川、福建、重庆、浙江、江苏、广东、云南、河南、甘肃、新疆、陕西、宁夏、青海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冰雪灾害造成多处电网中断,严重威胁高山台站、卫星地球站、光缆干线网及有线电视网等播出单位的播出安全,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5.1 广电总局的应急措施

根据总局安全播出调度指挥中心灾情统计,此次全国共有691个高山无线发射台站遭受严重的雪灾影响,高压供电线路、变压器、信号传输线路、发射塔、天馈线、避雷器、机房受损严重,其中有349个台因灾害严重导致全台停播。

截止2月15日,有250个台经过全力抢修基本恢复播出,尚未完全恢复播出的台站还有99个,其中有91个台因供电线路和设施严重损毁短时间不能恢复正常电力供应,有8个台因铁塔或播出设施设备严重毁损而停播。受灾最为严重的贵州、江西和湖南各有20多个发射台因为供电中断不能恢复播出。

在接到全国各省的灾情报告后,总局领导高度重视,总局党组立即召开会议研究灾情、制定救灾方案。总局连续下发了《关于全力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确保安全播出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确保春节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紧急通知》两个文件。总局调度指挥中心立即启动灾害应急预案,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部和重要播出单位发出预警信息,要求各级广电部门提前做好防灾救灾准备,受灾地区要全力做好抗冰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广播电视播出的影响。相关部门每日统计上报各地灾情,计财司负责落实救灾资金。

中国有线紧急召集一线技术部门,针对南方雨雪冰冻天气给国家广播电视干线网安全传输造成的威胁,商讨应急方案,加强对湖南、贵州、广东等灾情严重地区和国家干线网受影响站点线路的巡查力度,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保证雨雪情况下架空光缆安全。

同时,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赠送的5万台收音机运达贵州、湖南、江苏、陕西、安徽、广西、四川、湖南等灾区,使得受灾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党中央、国务院抗灾救灾安排部署,掌握交通新闻天气信息。

5.2 湖南省广电局的主要应急措施

湖南作为2008年年初南方冰雪灾害的重灾区,广播电视播出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保障安全播出,省广电系统各部门通力合作,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广播电视传输和播出:

(1) 播出机房:专用的大功率、长时间UPS电源确保播出24小时不间断。

(2) 传输系统:从播出机房输出的信号通过光纤和数字微波系统两个通道传送到全省有线电视网和高山台站。

(3) 高山转播台站:配备大功率发电机组,在外电出现中断时能迅速恢复播出。

(4) 网络干线光缆:全部采用地埋方式,只有极少数地方的引接缆有短距离的架空,因此在本次冰灾天气对干线光缆影响相对较小。

(5) 县市基站:由于位置不同,提供的供电方式也不同,重要县市基站配备柴油发电机组,以备长期停电带来的影响,其它基站定期检修UPS及蓄电池组。增加值班力度,对重大事件发生期间增加汇报频次,重要线路、重点站点坚持24小时值守。

湖南交通广播台自1月中旬起,打破部门限制与相关部门合作,联动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支队、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湖南省儿童医院开通救援热线,引导大家帮助急需人员;同时,全天滚动播报冰雪路况信息,及时刷新民航、铁路和公路客运的动态。

5.3 广西省广电局的应急措施

2008年1月中旬以来,广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广播电视设施造成严重损失。广西广电采取了如下紧急措施奋力抗灾救灾,确保广播电视信号畅通、确保安全播出。

(1) 迅速成立区、市、县三级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分片包干,分赴桂林、柳州、百色、贺州、玉林等重灾区组织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2) 专门成立了抢险突击队,配置车辆、工具仪表和抢险器材,购置了防寒服,随时待命赶赴现场紧急抢险。

(3) 成立了日报简报、器材调拨和宣传报道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及时掌握灾情,实行由各地每日灾情报告制度,各受灾分公司每日一报,汇总后及时上报区局,同时编发指导抗灾救灾简报多期。

(4) 充分利用96335平台收集用户意见和需求,做好全区和调度客户服务工作。

(5) 做好充分库存准备,保障设备器材充足供应。对设备器材提供商和物流货运公司在春节期间都将先后放假和恶劣天气造成交通运输困难等不利因素作了提前考虑,做好充足供应准备。

(6) 克服一切困难,确保设备器材及时调拨。

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天气转暖,截至2008年2月26日,受灾地区已全部恢复信号,绝大部分损毁的设施基本恢复功能。

5.4 江西省广电局的应急措施

持续的雨雪冰冻灾害对江西省广播电视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全省11个设区市53个广播电视发射台、17个中波广播发射台和59000多公里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破坏,其中有14个高山骨干发射台、6个中波广播发射台、7个设区市级发射台、12个县级发射台因灾停播,5900公里广播电视有线传输线路受损严重,2007年实施的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全省广电系统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灾害发生后,省广电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局领导及时召开会议,对全省广电系统开展抗灾救灾、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进行部署。各区市广电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迅速赶赴事发现场,指挥调度救灾工作。

省广电局积极采取以下措施,最大限度保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1) 加强与供电、林业和交通部门的联系,加大线路巡查力度,消除故障点,尽快恢复供电和正常播出。

(2) 上行站、各广播电视台站、有线网络前端要及时清除卫星接收天线上的冰雪,保证卫星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和接收。

(3) 做好后勤保障。各部门为应对灾害中的突发事件,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器件、物资的储存供应,及时向高山台站运送油料和生活用品,最大限度地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截至2月底,江西省广电系统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除修水台、板山台因断电、断路,暂时无法恢复播出外,高山骨干台都先后恢复正常播出。有线网络传输方面,省国家干线、省一级干线信号传输基本正常;省二级干线的光缆、设备全部恢复,信号正常,部分杆路在重建修复中;省有线网络传输公司所辖各设区市及县区城区有线网均恢复正常。

5.5 贵州省广电局的应急措施

2008年年初,连续不断的冰雪天气给贵州广播电视的传输、发射带来严重影响,一批省属和市(州、地)属的中波台、高山台发生停播、缩短播出时间等情况。灾害发生后,贵州广电局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宣传部门大幅增加报道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广播、电视交叉协作,及时向受众发布天气、交通、水、电、市场供应等关系民生的情况。在保障省直属台安全播出的同时,大力帮助市、县级播出传输机构尽快恢复正常播出传输,同时帮助严重受创的约140多万座农村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尽快恢复功能。

5.6 云南省广电局的应急措施

2008年1月中旬以来,云南省东北、西北等大部地区遭遇历史上罕见的雨雪天气。由于连续暴风雪和持续低温天气的侵害,昭通、曲靖、迪庆、怒江、丽江、大理、文山等州市广播电视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广播电视播出受到严重影响。截止2月28日,全省遭受雪灾州市的广播电视直接经济损失已达8250.2万元。

云南省广电局及时组织救灾工作组赶赴受灾地区帮助指导救灾工作。受灾地区广电部门的干部职工积极发挥抗灾自救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修复广播电视设施,恢复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6 结语

篇8: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铁路交通运输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降低社会负面影响范围,大准铁路公司在集团公司以及准能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于2007年制定了《大准铁路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严格按照预案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应急救援演练,做到了按纲施训,措施跟踪落实。全面提升了救援能力,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大准铁路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大准铁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度,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公司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处臵预案以及各段现场处臵方案三部分组成。其中,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一项,专项应急处臵预案十七项。现场处臵方案按照各段专业性质的不同分为车务、机务、工务、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现场处臵方案。

专项预案中属于A类(自然灾害类)4项、B类(安全生产类)11项、C类(公共卫生类)和D类(社会安全类)各一项,无E类(其它类)。

二、全面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大准铁路公司应急体系建设按照准能公司要求,建立公司级、段级、班组级三级应急体系,公司协调开展预案的协调贯彻及预案的培训,并落实和检查各有关部门的职责、程序和资源准备,由段级组织预案的演习。?

公司本着执行统一领导、逐级负责、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原则积极开展各项救援演练,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防患于未然。从2006年开始,公司每两年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铁路行车事故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专项应急救援演练。2011年,由公司及各段积极协调,并与消防队、医院等单位密切配合,组织开展了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铁路信息系统应急协调以及铁路处臵群体性事件应急救援。力争尽快开通线路,恢复行车,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事故对运输生产的影响。

为使预案有机地融入到安全保障工作中,真正将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公司组织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演习中发现的问题,事故及灾害应急经验与教训,本单位危险源及环境变化。评估采取同专业评估、上级评估以及预案编制成员评估三种方式,以保证预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实施性。

评估后对预案及时进行更新,并于演练中不断检验,形成演练、评估、改进的闭环系统。大准铁路应急预案体系在2006年初步建立,经过多年的实际生产情况的探索,不断修 订完善,于2010年新增七项专项预案,2011年新增两项预案,2012年删除一项,新增《大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救援预案》以及《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应急预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准铁路运量增长迅速,组织救援演练困难较大,资源配臵不足,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过程中,救援人员、应急物资储备点、设备、资金较为缺乏。尤其是救援列老化现象较为严重,技术落后。救援能力难以满足当前生产的需求。

2.尽管大准铁路应急预案在其详细合适度和先进企业还有差距。具体说来:一是应急预案中应该对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风险类型、可能遭致损失及损失总体描述和把握存在不足。二是应急预案编制没有充分吸取国铁部门及其它同行企业已经发生过的同类突发事件,设想出可能发生的情况。

3.应急预案体系的制定程序不够完善,没有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预案编写小组。

四、基层单位典型经验

大准铁路公司举办的综合应急救援演练较为成功,现将其经验作如下汇报:

1.岗位明确,职责分明。分别设立7个专业组(车务组、机务组、车辆组、工务组、供电组、信号组、通信组);和6个综合组(安全协调组、新闻报道组、会务接待组、后勤保障组、演练评议组、公安保卫组),并明确了各组的职责。2.程序安排全面有序。演练过程假设了车辆台车脱轨,线路水毁,信号电缆、通信电缆断裂,供电接触网支柱折断的起复、抢修。对于救援列的开启时间、救援人员的出发时间都做了严密的部署,各单位、各专业组根据承担救援任务及本专业特点结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实际情况开始抢险救援工作,并做好与公安、消防等单位之间协调配合工作。

3.评估分析,总结提高。对设定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及摄像、搜集事故现场资料、调查分析事故原因,组织各单位全方位,全过程对救援演练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篇9:磻溪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根据资府应急【20**】1号文件精神,我镇及时召开会议布置任务,及时做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现将我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去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国家、市县有关应急管理要求,突出重点,综合协调,狠抓落实,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领导重视。镇党委政府将应急管理工作列为一项专门议题,对全镇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要求,根据XX市应急管理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全镇各项应急管理工作。二是健全机构。《龙结镇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已明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抢险救灾总指挥部指挥长由镇长赖尊国担任(特殊情况下,如镇长不在龙结镇范围时,指挥长由副镇长陈文议担任);副指挥长由副镇长或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和相关副主任、镇经发办、安办、村建环卫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龙结中心卫生院、畜牧站、龙结中学、龙结小学、工商所、派出所等近35个相关部门以及乡镇政府的主要负责人组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抢救总指挥部内设一个办公室和五个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镇政府办公室主任沈荣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分管副主任黄志祥担任。分指挥部指挥长由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分指挥部副指挥长由分管副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二)逐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

一是梳理现有预案。对全镇2011年发布的《龙结镇防洪预案》和《龙结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龙结镇烟花爆竹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龙结镇防御山洪灾害预案》、《龙结镇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龙结镇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救治预案》等60个应急预案进行梳理汇总。二是完善预案体系。镇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各类应急预案修订和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统计调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的通知》,对全镇范围内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统计调查,按照县应急中心的要求,正在抓紧编制、修订完善后的各类应急预案,使全镇的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三是明确工作措施。每项预案,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到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处置,都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了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方法;对基层单位的应急工作及组织和发动群众等具体事项,也都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

(三)强化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同作战,特别是派出所、工商所等部门协同配合

明确所有参加应急处置的工作单位、人员由镇政府统一指挥,根据实际需要成立若干工作组,负责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卫生防疫、治安警戒、交通管制、应急通讯、人员疏散和安置、社会动员、特别应急、综合信息、新闻报道、应急物资经费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各工作组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互相支持,社会各方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派出所、工商所等部门通力合作,对易激化、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努力把各类事件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强敏感时期的监控工作,有力地维护我镇的社会稳定。

(四)整合资源,加强管理,确保快速反应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通过资源共享,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一是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明确镇财政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急反应机制责任体系和应急响应体系,整合财力,落实工作经费。二是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程序,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到位。三是成立各类突发性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保障物资到位。同时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基层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五)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工作能力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培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镇应急办、镇武装部坚持练兵,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卫生防疫、农林水利、畜牧等部门采取以会带训,会训结合,以检查带指导,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与宣传工作。二是进行科普宣教。我镇消防、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等部门充分利用“全国消防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水日”等专项宣传活动,结合各部门业务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应急知识科普宣教活动,增强了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

二、存在问题

(一)组织体系还不够健全,国家已建立健全完整的组织体系,但我镇目前还不够健全,主要是没有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造成督促检查协调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够明确。

(二)部分应急方案,操作性有待加强。

(三)预测预警和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篇10: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省、市和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要求,紧紧抓住机构改革契机,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切实抓好我镇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建设。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讨论研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XXX、镇长XXX任主任,分管应急管理工作人武部部长XX任常务副主任,相关工作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相关站所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委员会,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程龙镇应急办。由原安监站负责人XXX任应急办主任,统筹调度全镇应急管理工作,指导督促各村应急管理工作。

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壮大应急救援力量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依照2020年应急管理工作的任务,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总体预案,突出抓好专项预案,使各项应急预案内容完整,简明扼要,符合实际,操作性强。为确保能够有效地处理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我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建以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专业力量为主体,以民兵预备役、镇村干部等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如半专业扑火队。

三、加强应急值守和救援物资保障

为扎实做好应急值守这一工作,我镇专门设置了应急办,明确了将镇政府党政办整合兼顾应急办应急值守值能,专门配备了无线固定电话、卫星电话、办公桌椅、电脑、扫描仪、复印机、档案资料柜、床等办公设施,制定了值班安排,每天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电话。为确保突发事件中救灾物资的及时到位,通过与各村积极协调,各村都固定了专门存放抢险救灾物资的场所,并逐步储备各类抢险救灾物资。

四、组建网络宣传教育群,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积极在各村村务公开群向全镇群众宣传安全生产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向广大干群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努力做到应急常识进村组、进学校、进企业,形成全镇共同正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良好局面。

我镇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捋顺;二是人员、编制不到位,村级应急组织机构还没有完全落实,没有专职人员来抓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应急管理经费威纳入乡镇财政预算,投入不足;四是应急管理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没有普及,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较低。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上一篇:110派出所个人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群小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