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2022-09-23

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 是一座伟大的宝库。在这座宝库中, 诗歌占有最光辉、最显著的地位。有人说, 中国是诗的国度, 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在我国的文学史中, 诗歌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而且诗人众多, 诗作也很繁茂, 几乎占了整个文学史的正宗, 还影响着其他文学体裁的发展。所谓唐诗、宋词、元曲, 就指的诗歌这一重要体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进行诗歌教学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进行诗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不仅因为爱国主义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基本主题, 而且还因为从我国诗歌的发展史中, 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不但可以和西方比美, 有的甚至超过西方, 这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

让学生接受良好的美感教育。从古到今的许多诗歌, 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而且富有强烈的音韵美、节奏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而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珍品。它特别讲究语言的精炼、含蓄、生动、形象、新颖、富有激情, 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和哲理的光芒。这对于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鉴赏水平、增强表达能力, 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2 诗歌教学中, 中学阶段的主要目标

在诗歌教学中, 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从总体上讲是识别诗歌的个体及其不同类型的特征, 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鼓励学生用诗歌这种表达形式表情达意。另一个任务是继承我国古代诗歌的文化遗产, 表现为熟读、记诵、感知、理解, 具体而言有如下要求:

2.1 从语言入手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

诗歌的语言是对诗歌进行分析的依据。诗歌不同于小说、戏剧, 有人物和故事, 诗歌 (抒情诗) 连人物、故事也没有, 它唯一给予读者的就是语言, 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给诗歌下定义, 诗歌是语言的变形, 它离开了口语和一般的书面语言, 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而诗的语言很凝练、含蓄、生动形象, 往往具有双重含义。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的前两句用碧玉来形容柳树, 一树绿柳高高地站在那里, 就像是用碧玉妆成的, 以碧玉来比喻柳树就显出了柳树的鲜嫩新翠, 那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 也好似袅娜多姿、亭亭玉立的美貌女子。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 经过无数诗人的提炼、加工和创造, 拥有众多的诗意盎然的词语。这些词语富有各种感情和韵味。比如“拾翠”一词, 本意是拾取翠鸟的羽毛, 古时以此为物;可是在诗词里, “拾翠”却是一个饱含感情和韵味的词语。这个词最早见于曹植的《洛神赋》:“尔廼众灵杂遝, 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 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 或拾翠羽。”写的是一群女神在水边的活动。她们的美丽风采, 娇美情态, 通过采珠和拾翠等活动很生动地表现出来, 此后, 诗词中出现“拾翠”这个词, 便常和年轻貌美的女子联系在一起, 令人产生怀想和向往之情。

2.2 从整体上感知, 体味意境, 从而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为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于意境来表达的。所谓意境, 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愿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中包含着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和个性, 而这些又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所以体味不仅可以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还可以了解诗所反映的社会内容。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物象和画面氛围去理解、感受, 力求与作者产生共鸣。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诗人当采菊之始心情是很平静的, 偶一举首, 望见南山日夕气象, 悟出其中的真意。此时, 南山归鸟仿佛就是陶渊明自己, 陶渊明仿佛也进入了南山, 和南山融为一体了, 作者通过菊、南山、飞鸟等物境表达了他归隐田园后那种闲适、恬淡、幽趣的思想感情。以及宁愿过宁静、悠然的田园生活, 也不留于宦海与他人同流合污的心志。再如, 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曹植的《观沧海》诗中有“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两句, 写出了茫茫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豪迈气概, 同时又依靠沧海、日月、星辰等物境表达自己为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常以大鹏自喻, 在大鹏身上, 李白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 一泻千里, 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 追求自由的热情;而他笔下的侠与剑正是他自我形象的映衬, 表现他不甘流俗、积极奋发的情怀。

2.3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特点, 辨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特点, 辨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诗歌在表情达意时往往借助于各种表现手法, 如“赋、比、兴”, “对偶”、“夸张”、“拟人”、“反复”、“排比”、“象征”、“比喻”等。其中“赋、比、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所谓“赋”即状物叙事, 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和描写, 或者说直接的写景、抒情, 这是文学创作的最基本手法。《诗经》中的颂《无衣》等篇都是用赋的手法写成的。这些诗, 无论是叙写农家生活的长诗, 还是只直接描述天真欢快的爱情场面的短诗, 还是慷慨激昂的军歌, 都很形象生动, 具有很强的感人力量。优秀的诗人运用这种手法为我们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句, 如《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通过这样的直接叙写, 表现了征人还乡途中的痛定思痛的心情。不但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而且形象鲜明, 情景生动, 给读者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所谓“比”实即比喻, 现代修辞学上所说的明喻、暗喻、借喻都包括在内。古典诗歌中“比”的用法很灵活, 而且极为贴切、生动。如《卫风·硕人》诗中写卫庄公夫人的形象是“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盼兮, 美目盼兮”, 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形象刻画了庄姜的形态之美和神态之美, 而《邶风.新台》则把乱征好色的卫宣公比作令人讨厌的癞蛤蟆, 表现了人们对卫宣公的无情讽刺和无比憎恨。而所谓“兴”, 即起兴或发端, 一般是先借用别的事物或眼前有关景物开个头, 以引起下面所要歌咏的事物或其他内容。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前两句就是“兴”, 桃花的艳丽, 既比喻新娘子容貌的美, 又象征着新娘子青春的美, 而且也渲染了婚礼的喜庆气氛。《郑风.野有蔓草》, 以相爱的男女相遇的地点起兴, 它既点明了相遇的地点, 也点明了时间———是在草木葱茏的野外, 一个露珠晶莹的清晨。乐府诗《木兰诗》在开始采用了起“兴”的手法,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女也无所思, 女也无所忆, ”引出问题, 造成悬念, 然后铺叙木兰代父从军的经过, 到最后采用了“比”的手法———“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象征意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 是很常见的。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 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 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 都是这类作品中的名篇。在这些诗里, 取作象征的事物相当广泛, 而表达的内容多半是政治的感慨, 或伤时, 或忧生, 或言志, 或讽刺。如阮籍《咏怀》中“西方有佳人”一首, 以不能与佳人交接象征理想不能实现;陈子昂《感遇》中“兰若生春夏”一首, 以兰若的摇落象征盛年易逝, 壮志难酬。李白《古风》中的“桃李开东园”、“美人出南园”, 杜甫的《客从》、《病橘》等, 都是以象征手法抒写政治的感慨。象征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具体可感知的事物象征抽象的意义;二是以美人香草象征理想等等。有些词语由于反复使用, 已具有固定的公认的象征意义, 如“东篱”菊花自然而然能让人想起那种远离尘世的、洁身自好的品格。《世说新语》里记载过一个“新亭对泣”的故事, 所以“新亭”这个普通的地名也就有了一种象征义, 象征忧国伤时的悲愤之情。

2.4 在诗歌教学中, 要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诗歌天地, 以开阔其眼界,增长其见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无限兴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在教学中, 不仅要要求学生诵读课本中的诗歌, 体味诗中关键词语, 领略诗人锤字炼意的技巧。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诗的天地, 以开阔其眼界, 增长其见识, 同时, 在学生中经常举办诗歌朗诵会, 并支持和鼓励学生写诗,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无限兴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改中的应用与研究下一篇:同性恋群体权利保障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