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2024-04-15

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共10篇)

篇1: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文/邱飞丹

摘 要: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必备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在开发智力因素的同时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这不仅使心智和谐发展原则较好地得到贯彻,而且还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关键词:激发兴趣;强化动机;培养意志;持续探求

智力因素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特征,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工程系统;非智力因素则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没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智力因素就难以发挥作用;没有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也将成为无效力的活动。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然后共同发挥作用的。所以,根据心智和谐发展原则,语文教学中除了自始至终贯穿着智力活动以外,还应特别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教学中,除了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培养他们健康的情绪和情感、良好的意志和行为、高尚的道德和情操,使教养与教育、智育与德育等方面和谐发展,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开发和利用非智力因素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能力形成的素质教育中,已成为至关重要的部分。

一、激发兴趣,唤起渴求

学习兴趣是语文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于维系注意力,增强记忆,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要想学好语文,首先要积极培养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语文的渴求。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是多渠道的,但最主要的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不断尝到甜头,并使其能力有表现的机会。这方面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1.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真正培养起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何其重要。初进中学校园的初中生尚为半大不小的孩子,心理上还未渡过断乳期,对教师的依赖性还很重。所以,初中的语文教师必须肩负起改进他们学习姿态的任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中学语文课堂应贯彻“三多三少”:多提倡有意学习,少进行无意学习;多要求理解学习,少进行机械学习;多开展顿悟和发现学习,少进行模仿和传授学习。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自学、讨论、探索实践以致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完成一种角色的转换,一种观念的更新,尽早锻炼出语文学科学习的`独立操作能力,即“自我提高的能力”。让学生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进而形成对语文学习的渴求和向往。

2.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适时适宜地表扬鼓励。如,一次提问中有某些独到的见解、一次考试的好成绩、一篇作文的发表,都可以成为促进语文其他方面成功的契机和内驱力。对于学困生,哪怕有一次回答正确,也要给予大力表扬和鼓励。多次刺激,即可产生兴趣并逐渐加浓。

3.开展广泛多样的课外活动

比如,推荐阅读书目、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学生文学社、出版班报、自办刊物、举办演讲比赛、举办诗歌晚会等。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渴求心理,而一旦兴趣形成,就会极大地提高语文学习效果,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强化动机,主动寻求

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时,学习语文已从外在环境的诱导变成内在机制的需求。换而言之,就是在没有明显的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由于自己的内心要求,如,求知欲、审美情趣等产生了学习动机。这种内在动机,使学生对语文产生主动寻求学习的行为,从而更牢固、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学习语文由被动状态进入主动状态。这一阶段就要求教师强化学习动机,刺激学生主动寻求学习。这个阶段需着手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语文学习的目的性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在从事学习和工作中的基础工具作用以及对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作用

语文科是一门体现强烈人文精神的学科。正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总结的那样: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语文这样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语文这样洋溢着人情味道,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语文这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营养――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历史的、伦理的、民俗的知识。难以想象,一个学不好语文的学生能把别的学科学好。因此,打好语文基础也是今后接受终身教育的必要前提。这样,使学生产生学好语文的心理趋向,进而诱使他们主动学习,形成学好语文的内在动机。

2.利用效果反馈,巩固学习动机

动机产生需要一定的契机或某种外界的刺激,而某种成功则又可以巩固动机。比如,使学生的作文反复作为范文荐读,就会产生写好作文的强烈需要,当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投向某刊物稿件得以发表,就产生强烈的成就感,激励学生更加勤奋写作,并使其写作热情转化为具有一定目标的稳定的心理动机。

3.创设各种情境和条件,促进语文能力的迁移和利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以课外促课内。例如,创设置良好学习环境,如,班级订报纸杂志、课前五分钟演讲、开辩论会等,使学生有更多的语文能力训练机会。也可以寓语文能力训练于各项活动中,如,填写“班级日志”“值日小结”等,与班级工作结合;开展主题班会、民主生活会等与班团活动结合;还可以与其他学科配合――与生物教学配合可以让学生写《校园百花谱》,与历史学科配合可以写《家乡古迹探源》,与思想品德学科配合可以写思想品德小论文等。通过发掘,创造各种机会,有意识地将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迁移和转化为语文能力,使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不断强化,进而形成机制,主动学习语文。

三、培养意志,持续探求

学习语文是一项比较复杂而艰苦的学习活动。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形成时,就面临着一个如何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持续学习的问题。因此,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意志:

1.目的性品质的培养

这项活动就是通过理想、人生观、世界观和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等诸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有努力学好语文的明确指导思想,由明确目的指引向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决心过渡,进而形成坚强的意志。

2.持久性品质的培养

在语文学习中,往往会因为望不到知识的彼岸,使学生出现一种畏难情绪,这就要求在培养兴趣、养成动机的基础上,激励学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可让学生从字词的积累、日记的坚持、卡片的摘录、文句的摘抄、古诗的背诵等方面做起,使学生逐渐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锻炼持久的耐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进而形成坚定的学习意志。

3.自制力品质的培养,这是至关重要的意志前提

有了自制力,才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专心致志,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自制力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学生本身已有的兴趣、动机、需要等心理本质;另一方面,则可从榜样、楷模中汲取力量,用古往今来文人名家的典型事例,或用一些名言警句鞭策自己,进而形成稳定的心理定势,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语文学习这项复杂艰苦的智力活动来说,就会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推动力,进而使学生孜孜不倦,持续探求。

总之,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必备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在开发智力因素的同时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这不仅使心智和谐发展原则较好地得到贯彻,还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篇2: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学习兴趣是掌握知识、获得实际技巧的动力,而它的源泉在于能为学生揭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学生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奥秘面前的惊奇感,并使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从中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譬如:笔者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时,先并不急于要求学生读课文、分层次、概括层意等,而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播放一段描绘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后,复述见到的情境。学生对录像片中的优美图景、动植物的勃勃生机,充满了新奇感,观后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畅谈看到的录像。同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发言中的不足和错误,但这时学生的发言多是客观的叙述,缺少生动具体的描绘,不能使人领略到录像中的美感,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怎样才能传达出录像中的美感呢?于是在此基础上,引出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春天来临之后的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它们运用了什么手法。通过寻找和分析,学生明白了朱自清先生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充满了情趣和美感。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又让学生看录像,并要求学生给录像片配上生动具体的解说词,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进行写作。学

生交流后,再播放录像中的解说词,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学生的剖析与原解说词有许多语句是相同的。同学们从中意识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课堂上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进行学习和思考,主动性大大加强了,学习兴趣也深厚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把我们的生活带进去,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把接受问题的新鲜感和亲切感转化为兴奋和新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拓展思维,调动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二是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可是,我们平时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笨,许多知识讲了好几遍就是不能掌握;许多浅而易见的道理就是不能理解;许多感染力极强的情感就是不能接受。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做识记、保持、再现等枯燥乏味的劳动,而没有借助于人的积极情感,把学习过程与思维发展结合起来。我们相信,如果教师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成功感、紧张感等积极情感因素引到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定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学生一定会变得更加“聪明”。譬如:一位老师在教授《菜园小记》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观看“大生产运动”的录像片断和播放作者吴伯箫反映同一时期的姊妹篇《记一辆纺车》一文的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比较阅读。由于这一教学设计新奇而富有挑战性,触发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乐思到善思,再善思而更加乐思。学生在情感支配下,形成了思维的良性循环。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层次性、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促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当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调动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时应适度,在过度的情感刺激下不可能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

三、架设桥梁,沟通情感

课堂教学是教师将人类积累的认识、思想观点等精神产品转给学生的传递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介质是情感因素。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古今中外的文章,由于学生与作者写作的时代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知识的局限,生活体验的缺乏,即使最优秀的文艺作品,学起来也会兴致不高。但是,如果教师先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然后带着深厚的情感色彩去诱发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学生的感情和作品中的节拍起伏跳荡,并创立美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深一层明确情理,这样,学生学习便会有趣味,并会将积极健康的情感不断强化,不断升华。譬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枣核》一文时,将“清静、悲凉”的情感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中又成功地运用了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领悟到了这一情感,并补充交代了有关背景知识,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火花。又如在教《背影》一文时可用“凄楚、感伤”的情感;教《最后一课》一文时可用“悲愤、激越”的情感等。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的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情感色彩十分强烈。因而教师应以情感为桥梁,去沟通作者、教者、学者形成一条和谐的、畅达的感情通道。

篇3: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一、初中历史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和学校对于资源开发缺乏重视

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资源,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 根据历史的学科特点, 挖掘乡土资源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运用。但是, 实际上, 我国大部分初中教师和学校对于乡土资源的利用都缺乏重视。此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 教师和学校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 由于乡土资源对于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来说没有很大作用, 就被一些教师和学校所忽视。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表现在行动上的不作为, 乡土资源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不够充分

乡土资源来源于生活实际, 只要找到教材中与之相匹配的知识点, 就可以将其运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历史课前的预习、课中对案例的合理应用和课后的复习巩固等。将乡土资源与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充分地结合起来, 能发挥出其重要作用。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对于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并不高, 虽然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发现乡土资源的重要作用, 但是对该资源的利用也仅限于课堂上的案例分析, 并且没有对案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讲解, 乡土资源与历史教材内容的融合性仍然不强, 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好。此外, 相关人员课前和课后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不够充分, 资源的开发和搜集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 但是在实际中, 教师或者自己搜集, 或者将任务布置给学生, 在课前对学生的搜集情况也不作了解, 导致学生产生应付心理, 资源的搜集质量也不高。

3. 缺乏相关专家的指导

乡土资源的利用价值很高, 每个地区的乡土资源都具有当地的历史发展特点和特色风貌, 因此, 要想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作用, 需要对资源进行深入分析, 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内涵。但是实际上, 我国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标准, 对乡土资源的了解和使用方法还有待提高。笔者经过调查, 了解到部分初中历史教师认识到了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但是问题在于对乡土资源的利用方法还不太熟悉, 找不到突破口, 无法与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融合;部分教师搜集到乡土资源之后, 却不知道该如何整理。若相关专家能够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 会大大提高乡土资源的利用率。

4. 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度较低

乡土资源产生于实际生活中, 部分乡土资源的搜集需要得到社会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工作人员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搜集到质量较高的乡土资源。但是, 在实际的搜集过程中, 社会上的相关部门对于搜集工作的配合程度不高, 甚至不理睬, 导致搜集工作受到阻碍, 搜集资源的质量也受到影响。除了社会, 家长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当教师布置搜集资源的作业之后, 部分家长认为这与教材内容没有直接关联, 而认为一切学习要以课本为主, 搜集资源是浪费时间, 因此阻止子女去搜集。这样做不但影响资源的搜集成果, 还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打击;此外, 将乡土资源与历史教材相结合是开展相关历史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 若社会和家长不支持, 活动将很难开展。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的途径

1. 在常规的历史课堂中穿插乡土资源, 使之与教材资源相结合

(1) 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柏拉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没有一个好的开端, 学生会觉得兴趣索然, 从而无法提高课堂效率。而利用本土乡土资源导入新课, 能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 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时, 笔者利用本地“空军之父”刘亚楼将军图片、视频导入新课, 这是学生平时熟悉的, 与本课重点知识——新式交通工具飞机的出现的内容相呼应, 马上拉近了乡土资源与教科书知识之间的距离,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选取乡土资源中典型素材进行案例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选取典型的乡土资源进行教学, 能使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更加生活化、趣味化。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一课时, 有几个地方可以穿插乡土资源教学内容:一是教学佛教传入知识时。笔者在讲授到寺庙时, 让学生介绍当地的寺庙有哪些, 学生马上会想到西山灵洞寺庙、岩前定光古佛寺等, 而每一座寺庙都有一段传说。在此基础上, 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 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 还了解了当地寺庙的历史渊源。二是在教学道教创始人太上老君时, 笔者结合当地风俗——每户有大灶头的人家, 灶上都会贴一幅画, 画上所画的就是太上老君来开展教学, 再在课后深究为什么会在灶上贴太上老君像。学生立马明白, 原来历史人物、历史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2. 围绕乡土资源, 进行探究性学习

2011年初中历史新课标突出了历史教育对人文精神的熏陶、公民意识的教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个重点, 但历史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造成学习者对历史课程的疏远。而乡土资源是学生身边的资源, 对身边的资源进行开发, 可以构建让学生亲近、易于接纳的历史资源体系。因此, 笔者所在学校围绕“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申报市级课题并立项。笔者所在学校十位历史教师带领全校学生进行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真正实现了了解家乡, 进而爱家乡, 并把乡土资源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去。

3. 学校的图书馆和资料室充分为学生开放

另外, 学校也要调整图书馆和资料室的藏书结构, 丰富乡土文化专辑, 多提供有关人文方面的书籍。笔者所在学校的图书馆是福建省省级示范图书馆, 配齐备足了各类书籍, 包括课标中提到的通史著作、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通俗历史读物、历史小说、考古和旅游书籍等。学生可以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里任意遨游, 把所学到的、看到的知识进行整合, 并将其充分地应用到学习中, 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 课程资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设想就很难实现。要想实现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目标, 必须有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来保证。目前, 将乡土资源融入历史教学中, 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已是多数历史教师的共识。然而, 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 这就需要教师做出不懈努力。希望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做到将乡土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茅志明.浅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风, 2014, (15) :186-187.

篇4: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隐性课程 初中英语 教学 开发 利用 分析

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它与显性课程相对。在隐性课程中,它的影响具有弥漫性、普遍性和持久性,因此,在初中英语中对隐性课程进行开发,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与兴趣,填补显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被动教学缺陷,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优化语言环境是英语教学中成败的关键。因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都是在中文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所以,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与优化学习环境,这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因此,在优化学生学习环境时,教师可以:首先,合理的布置班级环境。其次,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改变传统的教学意识。最后,应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引导学生将座位布置成不同的形状,如:将桌子围成圆形或四张桌子拼在一起等形式。然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将学生合理搭配调换位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交流机会,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与教材是辅助学生学习的。然后,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意识,课堂多与学生互动,如: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问题;师生一起玩游戏或是,让学生成立小组,小组间相互竞赛,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优化学生学习环境。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新课标指出,为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指导学生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对教师培养学生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几点建议。第一点: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点,应创建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第三点,教学生听课方法,并善于积累。第四点,教学生思维。

例如,教师在平时应给学生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如:平时可以在教室多与学生聊聊天,以朋友的方式了解一下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喜欢这个教师,从而愿意学习这个教师教授的课程。另外,教师在讲到《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这双袜子多少钱?)这一课时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先放一首英文歌曲,让学生从喧闹的课间缓冲到课堂学习的状态。然后,在开始教学,教师可以用问题导入教学:“Do you like shopping?”(你喜欢购物吗?)学生回答喜欢。之后,教师引入教学内容:“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购物的内容,同学们以后去国外购物时就可以用得上。ok,lets go shopping!(好的,让我们去购物吧!)”在此之后,开始为学生讲述教学知识。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好课堂笔记,在讲述重点知识时,可以加重语气或多次提醒,引导学生明确知识重点,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扩展教学内容,并提示学生注意积累。然后,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如教师在讲到quick(快的)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用英文为学生解为very fast(很快)的意思。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逐渐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讲授者的身份变为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引发学生的思维,逐渐开发出行为性隐性教学内容,将其运用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中快乐的学习英语。

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双向的教学活动,教学的实效性除了需要教师认真教学,完成教学内容,还需要明确学生是否学到了有用的东西,对学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因此,一节好的英语课,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课堂上的随机应变以及教学后的不断反思,从而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效能。所以,教师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时可以:1.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组织英语竞赛,强化学生的课堂所学。3.鼓励学生向校广播投英文稿。4.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举办英语联欢会。

例如,教师在讲到《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生活充满了意外)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书面的英语知识直观的、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并学习。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意外”有关的英语电影,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电影的观后感,或是关于教学知识的感悟。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校广播投自己写的英文稿,提高学生对英语创作活动的重视,开发学生的英文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为学生举办英语联欢会,让学生参与联欢会表演英语节目,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又可以锻炼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隐性课程在英语教育体系中占据独特且重要的位置。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教 学过程中重视隐性课程,并且恰当的使用,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5: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笔者认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早餐半小时可用录音机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坚持每次上语文前组织学生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五分钟时间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学生们可以评议时事、描绘现象、讲自己的童年、道家庭亲情、诵优美诗文、说有趣的笑话;为了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还可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并作为单元测试分数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给农村初中学生创造了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潜移默化,周而复始,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定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农村图书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图书资料缺乏,我们可以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要疑。如在阅读《变色龙》时,我们可让学生从标题入手,质疑问难:“变色龙”指谁?有何明显的特征?为什么称“变色龙”?抓住标题不放松,根据这一疑问仔细读过全文,许多同学一定会明白“变色龙”真正蕴含的意义。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三、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整体语文知识之上,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语文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那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社刊、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招聘小记者,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上;指导学生参加校、市、省、国家级作文竞赛;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促进农村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培养农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打上时代烙印。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

例如在教学《挖荠菜》一文后,可让学生去更多地了解一下我们的祖辈曾用哪些野菜来做保命粮的,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可食用野菜?它们的生长状况如何?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且认真作好记录,并绘出植物的草图,用相机拍下野生可食用植物照片供大家认识和了解,写出调查报告。这样既发挥资源优势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农村初中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能力。

篇6: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王纪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而这个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历史信息掌握上的绝对劣势,因为学生不具备大量而丰富的的历史知识,加之缺乏历史分析和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仅靠课本所提供的资源进行学习,学生的收获和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是促进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概念,也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因此在以前,我们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参考书等,事实上,这是一种很片面的认识,造成教学过程中课程资源利用的出发点和角度的局限,使得课堂教学完全被束缚在了课堂、书本、学校而忽略了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因为,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对之有利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归属于课程资源,这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要全面而科学,使所有的资源都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1、地方悠久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遗址和历史

记忆。

我们所在的灵武市是一个具有二千二百年历史的地方,境内发现了著名的黄河中上游水洞沟人类遗址,这为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远古人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素材和证据,也更加拉近了学生生活和历史的距离。同时,灵武市是古代灵州古城的所在地,这里曾是唐肃宗继位并结束唐朝安史之乱的重要地方,留下了大量相关史料;宁夏是历史上西夏国所在地,具有西夏时期的重要文物遗址。这些乡土资源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很直观的可以直面历史,走进历史遗存。

2、典型是回族聚居区,学生生活中的内容都蕴含这大量的历史信息。

我校学生绝大部分是回族,他们生活的内容中离不开宗教的痕迹,大到生活中的建筑,如清真寺;小到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都体现了回族特色和伊斯兰教的特点。而这些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都涉及到了内容,这类资源可以说是本地学生所独享的宝贵资源,如果能够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学生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农村地区保留了大量地域历史信息和近五十年的历史内容。作为农村学校来说,学生来自农村,他们身上依然保留了不少历史的遗存,生活中的语言、行为习惯、风俗都为很多的历史现象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从自己身上发现历史,感受历史这种效果是课本所不能给予的。同时,学生生活的地方不是很发达,很多改革开放前后的带有明显那个时代特有特征的建筑,场所和代表

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工具都还有很多的保存,在学习过程中也些资源可以被利用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和感受历史的发展进程。

所以说,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对于网络相对落后,学生获取信息相对困难的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扬长避短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各种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例如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小游戏、文物模型)等,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加之许多内容,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宁夏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西夏国的国都所在地,在讲解中国古代史《北宋、辽与西夏》一课时,当说到北宋与西夏的关系时,我们就利用书本地图和现在的地图帮助学生分析两个政权的地理位置,加上搜集的关于兴庆(银川)的很多内容,学生一下子就能够切实感受到历史离自己很近,而且更愿意走进历史,来了解发生在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演进。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地处灵武市。而在灵武市水洞沟就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遗址,而这个历史资源我们在讲解《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这一内容时,作为补充资料,这个历史的说服力就非常强了,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自己出生的这片土地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学生有了自豪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

2、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作为初中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必然有较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也较差,倘若仅用历史教科书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结论,会使学生丧失历史学习的兴趣,严重制约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探究式学习:重视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培养学生的 “探究式 ”学习相结合,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的机会。尽管学生搜集和处理课程资源的能力还很有限,学生课题研究和问题解决的水平与真正的史学研究也有相当的距离,但是它却能使学生体验发现学习的过程和获得主动探索的 “经历 ”,并有助于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 “探究式 ”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也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有利于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渗透和陶冶

例:“南京大屠杀”的教学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包括相关照片、影视资料(纪录片、故事片)、幸存者和见证人的回忆、纪念馆等。学生通过这些方式了解历史真相,可以看清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本质,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的精神。

当然,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是最主要的。学校之外的历史教学资源,例如历史遗迹、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碑)、历史遗址、博物馆、名人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它们呈现出多元丰富、直观生动的特点,但是往往空间分布较分散,资源本身缺乏系统,对学校的历史教学而言,在利用方面受到较多限制(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层面的限制),需要教师着意安排、开发和整合。

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目前我们还是只能靠老师自己去查阅、搜集各方面的资源,对于利用乡土教材作补充还没有实现,尽管如此,丰富的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为学生学习起到了很大作用。

篇7: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李海锋

一、心中有文化,才能重视开发“文化”

“文化”是“人文化成”的缩写。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领域,对“文化”有不同的认知和解释。在封建社会中,“文化”是“文治”和“教化”的总称。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二说: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有时也泛指一般知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思想启迪、精神引导与道德提升,所谓“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的功用,是物质不能取代、金钱难以置换的。认识“文化”及其功用,是开发利用文化的前提和关键。

除共同的属性外,旅游文化有独特的功能——“养心”,即养智、养德、养神、养气,也就是通过参与旅游活动丰富阅历,增长智慧,获取知识,涵养德行,陶冶情操,砥砺品格,提供正确导向,增加正能量,同时愉悦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旅游文化能够丰富主题意涵,提高景区品位、滋养游客心灵,使游客得到意外收获和惊喜,对景区综合效益的提升大有好处。

在影响旅游文化的要素中,历史文化占比很大,它是旅游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是旅游文化永恒的背景和天空,是营养和滋润旅游文化的土壤和雨露,只有充分认识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才能创造旅游文化的无限张力。历史文化是旅游文化的素材,要将它变成旅游文化,还须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由相关专家或专业团队进行专业的策划和设计,汇众智,集大成,利用各种艺术手段,才能创造出一流的旅游文化。

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有关联又有区别。历史文化是小众文化,专业的影响面窄,涉及的人也不多,是专家学者们依靠文献典籍、考古资料和科学手段,针对特定的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服务于上层建筑。而旅游文化是大众文化,面向社会各行业、各阶层,涉及千家万户、国内国外,因此要老少咸宜,还要寓教于乐,让人们在愉悦健康的环境和氛围中,接受文化熏陶,达到养智、养德、养神、养气的目的,造福于社会大众。研究历史文化,要有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要有攻坚克难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刻苦钻研,才能有所建树。开发旅游文化,同样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创业者不仅要洞悉旅游市场的需求,考虑投入产出的平衡,汲取和利用相关产业和行业的研究成果,还要按照主题定位,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文化艺术,才能打造出震撼人们心灵的旅游精品。这两种研究,方式方法不同,但都要呕心沥血,匠心独运,付出艰辛。

二、追寻历史文化,发展旅游文化

蓬莱八仙过海·三仙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今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十大优秀旅游企业,成为国家旅游最高奖项——飞马奖的获得者,景区获此殊荣,与重视旅游文化密切相关。

八仙过海·三仙山风景区位于山东蓬莱市北部顶端,滨临黄海,与庙岛群岛隔海相望。长山诸岛影影绰绰、似真似幻地飘浮在海面上,这里是我国海市蜃楼和海滋现象出现最多的区域,充满了神秘感,是历代帝王祭海、求仙、追梦的场所,八仙过海和徐福东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八仙过海·三仙山风景区由八仙过海和三仙山两大景区组成。八仙过海景区又名八仙渡,原是黄海岸边的矶头,相传吕洞宾等八仙在此乘坐铁拐李的宝葫芦漂洋过海。后来经过填海和改造,我们将它变成了陆连岛。从高空鸟瞰,它像一个宝葫芦横卧在海中,有八仙桥与陆地相连,进出非常方便。这里的阳光、大海、沙滩、海风、海韵、海景、海情迷倒了无数内陆游客,也得到了海外佳宾的赞赏。八仙故事是八仙过海景区的主题文化,过去宣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重点强调“各显神通”。后来根据与时俱进的要求,我们对八仙文化进行了提升,改为宣传“八仙过海,同舟共济”,弘扬的重点转向“同舟共济”。八仙过海景区是从其他企业收购的,迭经改建,才成为现在的模样。起初定位模糊,缺乏总体规划,事后虽做了许多补救,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

三仙山则是由我们独自规划、自主开发的。开发前,我们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颐和园、故宫、北海、避暑山庄等皇家建筑和苏州、扬州、杭州等地的私家园林激发了我们的灵感;计成等古今造园大师的著作又给我们许多启示,使我们较为系统地了解了叠山理水之趣、回廊漏窗之胜、步移景异之妙、内外借景之巧、南北园林之美,增强了开发三仙山的信心和决心。

现代人文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古典园林的利用颇有不同。古典园林是文化遗存,有深厚的历史烙印,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只能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主要任务是保护它、复原它、传承它。在利用时,不能恣意妄为,造成建设性破坏。而开发人文旅游景区,则要求开发商像营建主题公园那样,先明确开发宗旨,确定文化主题,然后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最后再作软件策划和硬件规划。三仙山风景区是宗教文化园林,主旨是三教合一、文化和谐。三教合一是释、道、儒三教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相互包容、相互磨合的思潮。其萌芽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两宋时期不断发展,明中后期在福建正式成立“三一教”,主张三教合一。时至今日,三一教在我国东南和东南亚地区仍然很有影响。历史上,佛道不同源,三教时有对立,造成社会不稳定。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发扬三教合一的积极方面,是对促进宗教和谐和社会和谐的一大贡献,于是这一主旨思想便成为我们开发宗教文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在建筑布局上,进入景区大门后,便有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呈现在游客面前。这座建筑群称为和谐大殿景区,景区的正殿为和气大殿。和气大殿正面供奉儒、释、道三教始祖,背面绘有明宪宗朱见深的画作《一团和气图》,此画构思新颖独特,远看像一尊大肚弥勒像,近看实为一儒一释一道拥抱在一起,三人合一头,暗喻三教合一,皆大欢喜。正殿前牌坊坊额上有文怀沙题写的“正、清、和”三个篆体大字。三教中,儒教崇尚“正气”,道教崇尚“清”气,释教崇尚“和”气,三个字实为三教文化的精髓,是对三教文化的高度概括。

开发人文旅游景区,必须汲取地方文化元素,才能凸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新景区何以为名,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古代传说,东海中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山,为神仙所居,三山合称为三神山,又名三仙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云:“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瀛洲、方丈”,所指即此。新景区面对大海,庙岛列岛在望,以三仙山为名,既贴切又应景,不惟能令游客追忆古代文化,产生无限遐想,而且能增加景区的文化厚度和历史沧桑感,于是“三仙山”便在众多的命名方案中脱颖而出,这是历史文化赐予我们的智慧。

在园林规划方面,我们秉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格局,景区中间是人工湖,湖中有三个岛,分别以蓬莱、瀛洲、方丈为名,每个岛上都有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各成一个景点,分别称为:蓬岛春色、方壶胜境、瀛洲仙岛。其他景点则环湖排列,分布在山石绿荫之间。古往今来,园中的山石皆为意境中的山,做虚不做实,面积和体量皆不大。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一改往日写意的手法,将三山(即三岛)做实做大,以便游客在岛上停留更多的时间,纵情欣赏园内的美景。史书上说,仙山上有玉楼琼阁和无数珍宝,我们便按照清代界画家袁江、袁耀的作品,将其极具美感的“画上仙境”复制到三山之上,令人耳目一新。袁氏画作中的玉楼琼阁恢宏大气、造型独特、富丽堂皇,在当今仿古建筑中鲜有作品能出其右。我们又在这些楼宇中陈列了各种材质的精美工艺品,供游客鉴赏。精美的建筑和珍贵的展品奠定了三仙山的文化品位,使之成为同类旅游景区中的佼佼者。我们对建筑设计和园林布局的构思能胜出其他景区一筹,仍然是受惠于传统的历史文化。笔者的切身体会是,对历史文化的研究越认真、越透彻,做好做强旅游文化的把握就越大。

三、荟萃艺术精品,建设“民间故宫”

建筑是人文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袁氏叔侄的作品代表了封建社会巅峰时期的界画艺术水平,再现了圆明园和其他皇家园林部分已经失传的古典建筑的艺术精华。我们在复建过程中又聘请当代建筑大师进行了再创造,致使这些仿古建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令人印象深刻。

要向旅游文化的高标准进军,仅有巍峨壮丽的建筑、引人入胜的山水、多姿多彩的小品、各种珍贵的古树名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在室内陈列的展品上下力气、花功夫,才能为游客提供一份丰富的文化大餐。作为弘扬宗教文化的旅游景区,无论是释教诸佛、道教诸仙,还是儒教诸圣,三仙山都有系列完整的展示,而相关展示品和收藏品的艺术标准和工艺水平皆臻于一流,游览过三仙山的人无不感到震撼。

三仙山是一座艺术殿堂,藏有国家一级文物26件,国家二级文物152件,三级文物500余件。未经鉴定或不须鉴定的藏品不可数计,游客称之为“民间故宫”。三仙山收藏的巨型木雕数量多、体量大、构思精巧、寓意吉祥,作品中以“八仙过海”、“达摩悟禅”、“十八罗汉坠云霄”等最负盛名,雕工皆浙江东阳等地的艺术大师。三仙山展出的字画,据不完全统计,仅珍宝馆内就有232幅,集中了历代和近现代风云人物和书画大师的墨宝。现在展出的字画,约占库藏总量的十分之一。为提高景区文化含量,我们还在三仙山修建了一座瀛洲书院,又投巨资购买了大批文化典籍。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展示,而是希望将它建成研究三教合一的基地,更好地研究和弘扬宗教文化。这座书院浓厚了景区的书卷气和翰墨味,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层次,受到文史工作者、宗教界人士和广大游客的青睐。

精美贵重的文化艺术品使参观者大饱眼福。我们在文化艺术精品方面的投资,是风景区不动产投资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将三仙山建成“民间故宫”,不仅是广大游客的期望和鞭策,也是我们的既定目标。三仙山风景区已开业6年多,我们的旅游文化建设仍在不间断地进行中。旅游景区的吸引物必须是文化艺术的精品,只有精品荟萃、珍品云集,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超出他们的想象,给他们超级享受,让他们永远记住不平凡的文化之旅。

篇8: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一、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优化语言环境是英语教学中成败的关键。因为,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而在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中, 学生都是在中文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所以,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与优化学习环境, 这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因此, 在优化学生学习环境时, 教师可以:首先, 合理的布置班级环境。其次, 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 改变传统的教学意识。最后, 应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例如, 教师可以在上课前, 引导学生将座位布置成不同的形状, 如:将桌子围成圆形或四张桌子拼在一起等形式。然后,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 将学生合理搭配调换位置,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交流机会,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在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与教材是辅助学生学习的。然后, 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意识, 课堂多与学生互动, 如: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问题;师生一起玩游戏或是, 让学生成立小组, 小组间相互竞赛,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 优化学生学习环境。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新课标指出, 为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指导学生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对教师培养学生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几点建议。第一点: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点, 应创建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第三点, 教学生听课方法, 并善于积累。第四点, 教学生思维。

例如, 教师在平时应给学生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 如:平时可以在教室多与学生聊聊天, 以朋友的方式了解一下学生的喜好, 让学生喜欢这个教师, 从而愿意学习这个教师教授的课程。另外, 教师在讲到《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这双袜子多少钱?) 这一课时的时候, 可以为学生先放一首英文歌曲, 让学生从喧闹的课间缓冲到课堂学习的状态。然后, 在开始教学, 教师可以用问题导入教学:“Do you like shopping?” (你喜欢购物吗?) 学生回答喜欢。之后, 教师引入教学内容:“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购物的内容, 同学们以后去国外购物时就可以用得上。ok, let’s go shopping! (好的, 让我们去购物吧!) ”在此之后, 开始为学生讲述教学知识。在讲述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在讲述重点知识时, 可以加重语气或多次提醒, 引导学生明确知识重点, 同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扩展教学内容, 并提示学生注意积累。然后,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如教师在讲到quick (快的) 这个单词时, 教师可以用英文为学生解为very fast (很快) 的意思。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逐渐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另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将讲授者的身份变为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的学习, 引发学生的思维, 逐渐开发出行为性隐性教学内容, 将其运用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 让学生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中快乐的学习英语。

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双向的教学活动, 教学的实效性除了需要教师认真教学, 完成教学内容, 还需要明确学生是否学到了有用的东西, 对学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因此, 一节好的英语课, 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课堂上的随机应变以及教学后的不断反思, 从而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效能。所以, 教师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时可以:1.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组织英语竞赛, 强化学生的课堂所学。3.鼓励学生向校广播投英文稿。4.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举办英语联欢会。

例如, 教师在讲到《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 (生活充满了意外) 这一教学内容时,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让书面的英语知识直观的、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并学习。然后, 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意外”有关的英语电影,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电影的观后感, 或是关于教学知识的感悟。同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校广播投自己写的英文稿, 提高学生对英语创作活动的重视, 开发学生的英文思维, 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 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为学生举办英语联欢会, 让学生参与联欢会表演英语节目, 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 又可以锻炼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 隐性课程在英语教育体系中占据独特且重要的位置。因此, 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隐性课程, 并且恰当的使用, 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拉进师生间的距离,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9: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38-01

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校外课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并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它以自身的具体形象,生动鲜明以及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等这些特点,给予学生多方面的知识信息刺激,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兴趣,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的心情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

从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来看,要改变以往只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模式的倾向,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课堂的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发现问题,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特别是改革后新教材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对校外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初中历史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

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等方面,将给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课堂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得知识信息已不再局限于教科书的本身;教育教学环境也从学校课堂的狭窄范围内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并且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选择,更加强调社会实践。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超越以往那种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学习和经验真正的进入教学过程中,让教学“活”起来。

二、初中历史学科综合性特点

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不仅仅在于它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信息的综合,还在于它对其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综合;不仅仅是对历史发展历程和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知某个事物或着现象角度的综合。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科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有关于社会的知识,七年级下册中也有一定部分内容并不是历史知识。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拓宽视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更新教学组织方式;教师平时也要多关注时事,积累一定的社会知识经验,对于社会现实问题有较敏锐的观察和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初中历史课程实践性特点

初中历史的新课程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力图通过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去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运用人文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其将来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一定的良好基础。人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因此人是离不开社会生活而生存的。如果教师每天只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来不去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等社会丰富课程资源,根本不重视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那就是读死书、读死书,那样如果让学生出校门后可能麦子、韭菜都分不清楚。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校外丰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

当然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一定每次都会获得非常好的的效果,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有的时候,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意外的、不可控的因素,这不仅仅会影响我们课程资源的开发进程和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在这个开发的过程中开发出一些不良甚至是垃圾的资源内容,这将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完成教学计划。为了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地使校外课程资源内容的开发和利用为教育目所服务,在初中历史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内容,在开发和利用时根据需要选择校外课程资源。

2、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选择校外课程资源,在数量上要适当,不能一味地准求数量而忽视质量,课程资源要配合教学内容,充分的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功效。

3、校外课程资源一定要容易操作,高效、省时,可行性必须要高。

4、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校外课程资源的宝贵程度因教育的地理环境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校外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将直接引起教育模式、观念、手段和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学生的主体性将会大大地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将会有全新全面的发展。

篇10: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绵阳市滨江小学 郭纪太 乡土文化教材内容是学校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必不可少。乡土内容教材是地方文化艺术与人文特征的再现,深入挖掘整理乡土文化并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是传播、弘扬、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北川是我们生长的沃土,作为在这片土地上出生和生活的一个人,我们怎能不知道羌族的文化呢?羌族的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时光的流逝,朝代的更替,历经2008年5、12大地震遗存已是寥寥无几,古老的羌族文化淹没在残垣断壁之中,且多数已破败不堪,失去了往日的光环,逐渐消失。因材,在校本教学中引入羌族文化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依据上述教育原则,结合我们绵阳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民间美术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表现生活,激发创造,开发极具羌族特色的乡土教材课程。

一、感受羌寨风土人情,了解羌族文化艺术。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如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大禹故里。那里传承着悠久的羌文化,但在5、12大地震后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作为一个出生在大禹故里的青年教师,有必要、有义务将悠久、厚重的羌文化传播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感观一幅幅羌绣、一根根围腰、一双双绣花鞋,展现悠久、厚重的羌文化是进行乡土教学的重要方式。羌文化主要有以下载体:

风俗文化: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为“祭山会”(又称转山会)和“羌年节”(又称羌历年),分别于春秋两季举行。春季祈祷风调雨顺,秋后则答谢天神赐予的五谷丰登,实际上是一种春祷秋酬的农事活动,却始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远占神秘文化的光辉。举行祭山会的时间各地并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序极为复杂,所献牺牲因各地传说不同,图腾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和“吊狗祭山”三种。大典多在神树林一块空坝上举行。一些地方祭山后还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猎等。

羌年节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

饮食文化:羌族人主食有大米、玉米、麦类、豆类等。喜欢食用猪膘(腊肉),喜欢饮咂酒。羌族人将玉米磨成细颗粒、蒸成玉米饭,称为面蒸蒸;或加蔬菜煮成玉米稀饭,称为面汤;玉米饭中也有掺入大米混蒸的,称为“金裹银”或“银裹金”;有的是将玉米磨成面,不经发酵加以麦面做成馍馍,先用锅炕而后再用火烧食,俗称“锅塌子”。

民族服饰文化:羌族妇女的衣服绣有花边,有的衣领上还镶一排梅花形图案的银饰,系绣花腰带,足穿勾尖绣花鞋,喜戴耳环、圈子、簪子、银牌等首饰。妇女的头巾除黑白两色外还加些丝织品,头巾上绣有色彩秀丽的图案。妇女与男子衣服不同的地方是领边、袖口、腰带和鞋子上常挑有圆圈纹、三角纹等几何花纹图案,衣领上镶有一排小颗颗梅花形图案银饰。挑绣的图案大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如植物中的花草,动物中的鹿、狮、兔及人物等等。所挑绣之景物,无不栩栩如生,内容则多含吉祥如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的意义,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等。羌族妇女的挑花历来在我国工艺美术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民间美术:羌族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劳动过程中,我们羌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多姿多彩的羌族文化艺术,主要有:雕刻、挑花、刺绣、编织、印刷等。享誉天下的羌绣就是羌族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传统图案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自然物象的图案;二是各式几何图案花纹;三是文字图案。这些传统纹样图案多取材于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影像资料和实物展示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羌族的手工制作;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描绘羌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喜乐和忧愁。

二、赏析羌文化之悠远,品味乡土教材之特点。

乡土教材特点是由乡土教育的基本性质决定的,是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民族文化教育性质决定的。因此,要注意其特点:

(一)融汇性。乡土文化襄括诸方面融于一体,成为整体民族文化内容。不排除消极落后文化的存在,不避开地域封闭的文化圈,由时代的具体经济手段和经济生活形式,制约于相对范围。不排队外来文化影响,并恰当融汇于乡土文化中。因此,乡土文化融含民族文化质点,乡土教育应把握民族文化质点,排除消极因素,突破封闭圈。

(二)风俗性。乡土风俗是经济生产方式决定的生活形式培养成的。乡土风俗受约于地域经济环境的交通联系量,形成为习惯性地域风情。因此乡土风俗体现着民族网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性,因不能排队陈旧风俗的影响,所以乡土教育应在因俗随教的同时,注意易革陋俗,在教学中注入健康进步的新风。

(三)实在性。乡土教育发生在乡土经济文化基础上,体现乡土民族文化特点,具备指导乡土生活的实在功能。乡土教育能融汇优秀文化因素于乡俗,使先进文化在具体乡土环境得到实际体现,从而剔除糟粕,推动乡土文化健康发展。因为乡土教育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直接继承性教育,所以体现出教育效果的具体实在性。

(四)激奋性。乡土教育是培养乡土民族文化意识,激发乡土民族情感,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因此,乡土教育具备培养民族感情,培养民族自立自信心,激励民族奋斗精神的基本功能。乡土教育要冲破旧文化的束缚,振奋民族风尚。要求乡土教育在接受外来文化因素时能比较鉴别,以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影响外来文化因素,使之融于乡土教育的主体目标澡。不强调教育容易而注重教育内容,激发民族心理意识,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我们要弘扬悠久的羌族文化,更要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全民族大团结精神,将感恩教育融入到乡土教学中,激励孩子健康成长。

(五)灵活性。乡土教材,立足于乡土生活风俗的动态需要基础上。不求面面俱到,侧重把握羌族优秀文化传统及乡土特色。乡土教育不固定模式,随时根据乡土文化发展的新动态或时代需要,变换教育内容或改变 教育模式。乡土教育具有因而随变性和意识超前指导性功能,因此乡土教育表现出灵活随变的特性。

三、开展乡土美术教学,树立民族自豪感

上一篇:可牛影像教程:为摄影后期的照片添加“文字边框”下一篇:失业保险如何保障职工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