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声中成长

2024-04-22

在歌声中成长(共9篇)

篇1:在歌声中成长

在歌声中成长

我爱唱歌,都说美妙的音乐能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唱一首欢快的曲子,心情马上就有如雨过天晴一般明净快乐。

小时候,我们家还在农村,每当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奶奶就起来了,这时她总会哼一首快乐的曲子要我起床,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吃完了饭都坐在电视剧面前,一首又一首快乐的曲子在村子的上空来回飘荡,在这些快乐的歌声环绕中,我靠在奶奶的怀里甜甜入睡。

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教了我们一首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每次听到或唱着这首歌曲的时候我都好想哭,心中充满了对党的爱戴对祖国的热爱。放学后回到家里,我把这首歌唱给奶奶听,奶奶听着听着就跟我一起唱起来:“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

奶奶告诉我,她最喜欢唱这首歌。在奶奶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还时不时受地主恶霸的欺负,后来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穷人翻身做主人,日子才越过越好,现在的生活都是党和国家给的啊。于是,奶奶教我唱了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到初中的时候,音乐老师教我们唱《党啊,亲爱的妈妈》。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心中总是会涌起一股暖流。“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教育我爱祖国,鼓励我学文化,你的形象多么崇高伟大……”。去年暑假,读初中的堂妹在我们家玩,我把这首歌教给了她,她也好喜欢,她说现在度初中都不用交学费了,为家里减轻了不小的负担,她打心眼里感谢党,党就像歌里唱的像妈妈一样呵护着我们的成长。

到了高中的时候,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因为喜欢音乐,爸爸给我买了MP4,每天上下学的时候,美妙的音乐总是在耳旁萦绕。《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红旗飘飘》《大中华》等一首又一首振奋人心、充满力量的歌曲纷纷进入我的生活,给我的生活和学习增加了许多力量的源泉。

爸爸说学习要劳逸结合,允许我在家里看电视。中央电视台电影电视频道播放的回顾祖国一路走来的系列影片我一部都没有错过,如《解放》、《江阴要塞》、《解放上海-进城》和《建国大业》等很多的优秀电影,这些电影的插曲更是叫人激动万分,使我对祖**亲的艰辛历史和历史丰碑有了更多的认识,对那些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奉献出生命与热血的英雄人物由衷感到钦佩。

英雄一直是我从小就崇拜的偶像,我喜欢军人的气魄喜欢他们积极奋进、永不言败的品格,我一直梦想能穿上军装做个英姿飒爽的女兵。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和《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是我非常喜欢的歌曲,每次歌声从MP4里传来,我心中都会涌起无限的豪迈之情。

在迈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美妙的音乐不仅广播电视有,互联网络更是方便又快捷,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就唱得更多了,《东方红》《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等等举不胜举,放学后,安安静静地坐着电脑旁,戴上耳塞,听着一首首象征着荣誉和豪迈的歌曲,每次心中都好震撼好激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现在的和平年代,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此外,我还喜欢闻歌起舞,如《血染的风采》《爱的奉献》,每一次听到我都忍不住跳起来,把自己最真实的情怀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我喜欢音乐,更喜欢与部队和祖国有关歌曲,它们给予我乐观向上积极奋发的激情。今年我伟大的党90华诞,我感谢党和祖国培养了我,感谢现在你给予了我幸福安定的生活。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决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知识争取将来能为祖国的强大尽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做新中国未来的主人。

爸爸常常跟我说,要饮水思源,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遇到困难不可怕,因为方法总比困难多,但是一个人如果不知感恩却非常可怕,它会使人变得自私、冷漠并最终为社会所抛弃。他说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他希望我努力上进考上好的大学,但他更希望我做一个有用、有上进心的人,努力向党组织靠近。小时候常听爸爸说早晨他要去参加党员开会,还听他时不时讲起谁是谁的入党介绍人。看着爸爸红红的党员证,我就忍不住问他我什么时候才可以拥有党员证,爸爸说要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多为祖国做贡献的人才可以入党,从那时起我就暗暗下了决心长大以后一定也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党员。到时,我就不但可以用歌声,更可以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党员的光荣与梦想!

《在希望的田野上 》是一首欢快流畅的歌曲,仿佛一幅幅美好的现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人们安居乐业,国家幸旺发达。我喜欢这首歌,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会憧憬更加富强的祖国和美好的未来,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

在《祖国,我在你的怀抱里》的歌声中要结束我的文章,我知道我要表达的情感是这点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我真心的祝愿我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平安富强!

指导老师评语:该生用别具新意,从歌声中取感悟党和国家的力量,从歌声中去汲取前进的力量,并层层递进,展现了新时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篇2:在歌声中成长

今年“五一”之前的一段时间,我练声、唱歌的状态都不好,声音的位置总是低,口盖也抬不起来,气息运用也不好。刘老师非常生气,老是训斥我。可是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每次上声乐课之前,我都忐忑不安,老是怕表现不好被老师责怪。越这样我越紧张,越紧张就越唱不好,越唱不好老师就越训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记得有一次,老师家上课的学生很多,还有一些我从来没见过的家长。你说他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唱不好的时候来,完了,这回我可得丢脸了!没想到还真是这样,虽然我感觉自己努力了,可是在我读歌词的时候,老师还是一遍一遍地叱责我,那严肃的表情和严厉的口气使我直想哭。后来老师就不让我继续上课了,让我自己到座位上想一想,我回到座位上,就趴在妈妈的怀里哭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知道该怎样把我喜爱的声乐学下去。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跟我谈心:“你要坚强,不要紧张,老师虽说性子也急了点,但是为你好。咱们这一段时间先不去上声乐课了。你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想想是怎么回事,学好一门艺术是不容易的,经历波折也是正常的,你要知道,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我微微地点了点头。停课期间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会这样?我一定不要紧张,上课的前一天一定要好好休息,保持嗓子的最佳状态。上课的时候要集中精力,不要分心,也许这样就会好吧!

一个月后,我又去上声乐课,老师也给我道了歉,说之前没有好好跟我沟通,跟我发了脾气。让我慢慢改,一定会学好的。我听了老师的话,聚精会神地上课,认真按照老师讲的要领去唱,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地走。你瞧!现在我已经改好了,每次上课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呢!

篇3:让歌声在语文课堂中飘荡

关键词:歌声,活跃气氛,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音乐作为一种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由于其具有娱乐性和文学性, 毫不例外也深受学生的喜爱。不少学生都有一本精致漂亮的手抄歌本, 里面已抄录了多首经典和流行歌曲。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把歌声引入语文教学中。

1. 用歌声导入, 营造氛围

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点燃求知的火花, 更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能选择适宜的歌曲导入新课, 在情感上唤起学生的共鸣, 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情绪,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的气氛中, 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 我让学生欣赏刘和刚的歌曲《父亲》, 有几个学生还跟着唱起来, 在歌声中, 学生感悟着父爱的深沉, 自然而然就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中。

2. 配乐朗读, 优化效果

读是语文最基本的教法和学法, 大多数语文老师都非常重视读, 因为“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但是如果只是一味枯燥地读, 反而会使学生兴味索然, 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压抑感。如果老师能选择合适的乐曲配乐朗读, 那么悦耳动听的旋律将会把学生拉进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 使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高度集中, 并且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感知活动中, 有助于学生有激情地走进文本, 朗读的情绪会变得特别高涨, 朗读达到的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明显。如学习《说“屏”》时, 我选取了古筝曲《知音》来配乐诵读, 当古朴典雅的音乐在教室里响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激发出来, 在音乐的配合下,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 使整个课堂荡漾在诗情画意里, 学生自然而然对屏“心生向往之情”, 为深入了解“屏”营造了情感空间, 很快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3. 借歌声回答问题, 活跃课堂气氛

在讲解课文时, 老师常常要引导学生探究质疑, 而有些问题如果能用到歌词来回答, 那不但恰到好处地帮学生解析了疑惑, 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郑振铎的《猫》时, 文中写到:“第一只猫死了, 第二只猫丢失了, 自此, 我家很久不养猫。”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当几个学生的回答都不太理想时, 我告诉他们:“这个问题, 可以借张学友的一首歌来回答, 那就是‘对你的爱越深就越来越心疼’。”我随口唱出, 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整个教室洋溢着愉快的气氛, 师生之间没有了以前的严肃, 只有温馨、和谐。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学习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4. 以歌声为例, 启迪学生透彻理解语文知识

在讲解新知识时, 我常喜欢以歌声为例, 启迪学生去理解掌握, 收到了举重若轻的成效。如讲到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时, 我举《常回家看看》中的“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一句中的“唠叨”, 本是个贬义词, 但在歌曲里却是个褒义词。由于歌声具有愉悦性, 且最能直白地表达情感, 因此既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又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如讲到“借代”的修辞方法时, 我唱《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引入歌声既愉悦了学生的心情,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

5. 用歌声结束, 加深领会文章情感

中国音乐家协会杨竹教授说:“在所有的艺术中, 音乐是最容易调动和激发人的情感的。音乐的愉快刺激, 使这些由情感伴随的学习认识过程不断反复, 就促进智力飞速提高。”因而, 在课堂总结时, 我不断地尝试用音乐欣赏来代替苍白的讲解, 让学生在歌声中, 加深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如学习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后, 我播放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轻松优美的音乐, 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温馨静谧的夜晚, 在歌声的感染下, 学生极易体会诗人安适、宁静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篇4:在歌声中成长

想要唱好合唱,需要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第一,合作能力。一支好的合唱团,并非每个队员都有一副好嗓子,而是依靠整体的融合来达到最好的效果。一名优秀的合唱团员一定是一名合格的独唱演员;但是一名好的独唱演员却不一定是合格的合唱团员。

第二,视唱练耳能力。合唱团里需要协作,而协作最重要的就是聆听其他声部,从而找到自己的声部。并且学习新歌的时候,需要很强的识谱演唱能力。这些能力,在合唱之外的课程中,几乎很难训练出来。而最初的时候,我们的合唱团就是从标字母谱唱“do re mi”开始,经历三年的训练,大部分团员已经可以很好地进行独自视唱学习了。

第三,科学的发声方法。学生的声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我校合唱团中,有很多起初嗓音平平的学生,通过长期训练,唱歌和说话的声音都变得悦耳多了。当然,唱好合唱还需要许许多多综合能力的相互配合,例如和声感觉、情绪把握等。合唱课程的确是一门综合学科,也是一个可以培养出综合技能的课程。由于合唱特有的多声部和声训练,锻炼了学生声音控制、集体合作以及抓准音高的能力。训练时间越长,和声观念越强,有些学生通过几年训练,就可以给一些歌曲配上二声部了,也就开发出了学生的创编能力。谁能保证,在可见的未来,我们不能培养出几位作曲家呢?

篇5:在歌声中成长作文

“今年夏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就要说再见,不知何时会相见,曾相处的画面,不停重复上映在眼前……”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我不禁想起那一次令我难忘的合唱比赛。

望着台下满满的观众,跳动的脉搏,彷佛要逃出我的身体,额头冒出细微的汗珠,手心微微颤抖,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今天是我第一次以合唱团员的身分,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眼看再过几分钟就要轮到我上台了,但这时,我的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

紧绷的红色领结、浅绿色的格子裙、及膝的洁白长袜,包裹着我紧张的心情。“8号参赛队伍请准备!”后台老师一宣布,“噗通!噗通!”我感觉到心脏越跳越快了,好似下一秒就要冲出胸口。比赛前同学们传授克服紧张的方法现在全部失效了。“倒数三十秒!”我还在计算着,最后,我闭上双眼、深呼吸,让心情保持平静后,我对自己说:“我准备好了!”

灯光打来,舞台上的我们笑容可掬、自信满满。指导老师手一挥,熟悉轻快的.琴声立刻轻泻而出,我们一起放开喉咙,尽情欢唱,把每一个音符、每一个高低起伏、每一段渐强渐弱,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低中高三个声部已融合为一体,热烈的气氛达到最高点。间奏过后,进入了舒缓的第二段,我忘情地歌唱,我觉得我的心在涌动,身体似乎飞了起来,整个世界都张开双臂来拥抱我,一个个乐音似乎变成了轻飘飘的云朵、变成了艳丽夺目的彩带……最后我们拉上一个高音,彷佛是一道曙光划破重重云层,整首曲子在高潮中画下了完美的句点。

如雷的掌声立刻响起,我们果然得到最佳的成绩。在这一刻,无数感动涌上心头,脸上夹杂着泪水和笑容。回想起合唱团练习的过程,真是既艰辛又难熬,老师不厌其烦的训练我们的发声:“来!深呼吸,张开嘴巴,位置放高,腹部慢慢用力……”,我们反复的练习一首又一首的曲子,牺牲一节又一节的下课时间,借来一堂又一堂的早自修,大家一起探讨方法、大家互相加油打气,大家都有信心要用我们最美的歌声打动所有的评审和来宾……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全力以赴的精神,令我深深感动且记忆深刻。

篇6:在歌声中成长

---以班级“每周一首歌”活动为特色创 新 德 育 教 育 形 式 ——廊坊市香河县第十二中学德育工作创新成果总结报告

一、活动形成背景及资源优势

歌声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影响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我们的先辈在《义勇军进行曲》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中奋战创业,年青的中国人高唱着《春天的音乐在其中》《走进新时代》开创中华复兴的事业,传媒的迅速发展,更让音乐成为人们生活中极好的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青少年对歌曲接受很快,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喜欢唱歌,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唱十几首歌,这些歌中有流行歌曲,在革命歌曲,还有红色歌曲,这些歌曲对塑造一个人乃至全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起着强有力的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为学生提供了唱歌的环境。在学校,音乐课上,班会上,各种节日活动中,歌声不可缺少。电视上,电脑上等各种媒体中更是应有尽有。许多家长,社会人士更是唱歌的精英,这样丰富的资源为我们开展唱歌这一特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育教育不能靠空洞的说教,用青少年喜欢的东西渗透德育,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让他们受到感染教育,这是德育成功的前提。作为老师,虽然我们不能创作歌曲,但我们可以运用,引导学生认识歌曲的内涵,进行思想教育,生活习惯的培养,亲情友情的感化,让德育形式灵活化,贴近生活。

基于以上认定,我校结全几年来开展学生唱歌曲的活动的实践经验,从2007年3月开始,把“学生在歌声中成长”作为德育品牌,广泛开展班级“每周一首歌”活动,把唱歌特色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把每周一首歌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使此项活动规范化,形成自主发展的独特项目。

二、活动实施过程

(一)做好调查研究,奠定思想基础 现在的孩子也许不会懂得,他们的父辈们,一台半导体,一只小板凳,在“小喇叭”音乐在其中中度过了快乐和丰富的童年。现在的孩子听音乐在其中的少了,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绝大部分的孩子都爱听歌、唱歌。

2008年3月初,学校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广泛征求学生、教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召开了全校师生参加的活动启动仪式,在全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环境孕育:

从优化校园环境开始,学校利用进校前,大课间的间隙,放学铃声咱起那段时间播放经典歌曲,让师生一走进校园,便感受到一种真善美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沉浸于浓郁的音乐氛围之中。

(三)校内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开创校内缤纷的音乐在其中天地,区分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次,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有主题音乐在其中活动,既逐步延伸,又相互关联,突出体现学生的全员、全过程参与。

1、学生: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彩的歌声中

在学生中开展“与好歌交朋友”活动,让美好的音乐在其中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倡导“共唱红歌”,开展“唱革命歌曲”、“校园歌曲”等活动,引导全校每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在其中大搜索”活动中来。

构建三级网络,优化音乐在其中阅读空间,是我们营造音乐在其中校园的有力保障。

学校阅读中心---校图书馆。学校确保用于特色活动所需的必要经费,多种渠道充实图书,实行全天候、开架借阅,供师生自由选择,自主性阅读。

班级阅读平台——班级书吧。通过互相推荐好书、交换好书,以实现音乐在其中资源的最优化,构建立体图书网络。

家庭阅读天地——家庭书柜。积极倡导家长为孩子购书,充实学生家庭书柜。评选“书香家庭”36个、“小小藏书家”45人。

2、班级:共同建设我们心中的音乐在其中家园

学校根据教育工作重点,结合重大节假日,每月确定

一、两个音乐在其中活动主题,班级根据学校主题内容,开展“每日音乐在其中”活动,每名学生精选出自己最满意的音乐在其中,利用晨会、课前一分钟等时间每天讲一个音乐在其中,全员参与,轮流进行。

教师在指导学生讲音乐在其中过程中,注重区分年龄、不同学生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不只是培养素质好的同学,重要的是引导全体同学参与的积极性;注重指导开展音乐在其中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避免因为活动长期的单一性,把音乐在其中与文艺、曲艺、体育等多种形式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3、学校:让雏鹰自由翱翔在音乐在其中的天空

(1)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设立“讲音乐在其中”专栏,开展“音乐在其中点播”、“音乐在其中擂台”等活动,使校园广播成为学生展示自我、了解世界的窗口。

(2)学校每月举行一次主题音乐在其中会,由各年级推荐优秀学生参加,评选“月音乐在其中大王”。

(3)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双十佳”评选活动,即:“校园十佳音乐在其中大王”、“感动校园十佳音乐在其中”。在评选“双十佳”活动中,在学期的最后一个学月,在红领巾广播站“音乐在其中擂台”栏目,年级推荐优秀学生和感动校园事迹,每天一名选手到播音室讲音乐在其中。全校同学通过听音乐在其中,以投支持票的方式对讲音乐在其中的同学和事迹进行支持。最后按得票多少评出“校园十佳音乐在其中大王”、“感动校园十佳音乐在其中”。

(4)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班级“每日音乐在其中”德育特色活动成果汇报演出,展现德育特色活动成果。

4、教师:用音乐在其中启迪学生的心灵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师生共读共写”活动,每名教师年读书量都在15本以上,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各类文章5万字以上,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学生讲音乐在其中、写音乐在其中的有力指导者。

(2)开展“学生在音乐在其中中成长”课题研究活动,学校制定了具体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每名教师都根据学校的课题总体要求、自身实际制定了小课题,对学生开展活动前进行能力、行为习惯等测试,和开展活动后的测试进行对比分析,做好活动中的个性案例分析和班级案例分析,为开展课题研究积累数据资料,每学期撰写1篇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

(3)将音乐在其中特色活动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有机融入到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等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延伸到每名任课教师中。让音乐在其中在课堂上说话,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4)学校开设音乐在其中课校本课程,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事故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学校的精品课程之一。

(四)开展音乐在其中“三进活动”,开阔音乐在其中空间

1、音乐在其中进家庭:让孩子在音乐在其中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家庭本来是讲音乐在其中的重要场所,是儿童美德形成的摇篮;然而,这一切都随越来越多的关于“忙”的理由和“城市化”运动而迷失了。往日的浓浓亲情和一把蒲扇、三两只萤火虫、一群孩子围坐长者边听天上人间音乐在其中那样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离我们远去了。

为了将班级“每日音乐在其中”特色活动引向深入,我校坚持把讲音乐在其中活动延伸到家庭,开展“亲子共读共写”、“我听妈妈讲音乐在其中”活动,学生和家长共同读音乐在其中、讲音乐在其中、编音乐在其中、评音乐在其中、表演音乐在其中等,融合了丰富的家校音乐在其中活动空间。

2、音乐在其中进社会:让孩子走向广阔的社会空间

注重将班级“每日音乐在其中”特色活动的成果引申到社会,和所属社区结合,开展为居民讲廉政音乐在其中、家庭美德、社会美德音乐在其中,宣传奥运英雄、抗震英雄事迹,学生讲音乐在其中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了社区干部、广大居民的热烈欢迎。

3、音乐在其中进校园:学校教育活起来

以“音乐在其中妈妈进校园”为活动主题,班级、学校每月聘请有经验的家长、校外辅导员等深入学校,以讲音乐在其中的形式对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使社会直接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中来。

(五)评价激励:滋养音乐在其中校园的大脑

做好学生在活动中的评价工作,是班级“每日音乐在其中”特色活动的重要环节,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三种评价方式:

1、成长记录袋激励。设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把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创作的音乐在其中或读后感等放到成长记录袋中,旨在考察每一位学生在开展讲音乐在其中活动中的发展状况,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

2、“明星”激励。学校评选每月、学期“音乐在其中大王”,让那些在开展讲音乐在其中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成为班级、学校的“明星”,50名同学获得“音乐在其中大王”称号,受到学校奖励,成为同学们的“偶像”。

3、考级激励。对讲音乐在其中实行“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考级。学生根据相应的标准参与音乐在其中考级,达到要求就发给一定颜色的级别卡,并在班级的宣传兰中展示。

三、活动实施效果及主要工作成绩

在音乐在其中中长大的孩子是幸福的,学校开展班级“每日音乐在其中”德育特色活动两年多来,取得了丰硕的活动成果。

1、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一名学生在活动体会中这样写:许多大道理我都知道,老师天天说,母亲日日念,可我一出门就忘了。同学们讲的一个个小音乐在其中,像一阵阵清风吹过,智慧和道理变成滴滴甘露,慢慢融化在心里。

2、通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在阅读、作文、朗读、演讲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3、“学生在音乐在其中中成长”特色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推广紧密结合,把音乐在其中课确定为校本课程,分年级开发了音乐在其中校本教材6套,举行校本观摩课12次,并逐步推广到了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目前,这项特色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图书馆建设等工作的主线。

4、特色活动的广泛开展,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读书、讲音乐在其中成为校园最美的姿态,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场所,学生搜集、整理、创作各类音乐在其中100多册,音乐在其中征文5000多篇。学生读书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在2008年古冶区教育局组织的首届读书节活动中,学校被评为书香校园,三个班级被命名为书香班级。

5、特色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情支持和一致好评,说自己的孩子自从学校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变得懂事了,性格活泼、开朗了,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受学校开展活动的启发,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也采取了讲音乐在其中启发教育的方式。社会各界对学校开展的班级“每日音乐在其中”系列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学校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许多学校领导、教师到校观摩教育活动,在全区教育系统中反响强烈,有较强的推广价值。6、2008年7月,在“河北省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评选”中,我校开展的班级“每日音乐在其中”德育特色活动,在全省20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这也是此次活动中唐山市获得的唯一一个一等奖。

四、主要工作经验及体会

在开展班级“每日音乐在其中”德育特色活动中,我们有以下工作经验和体会。

第一、领导重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是开展特色活动的重要前提。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指导好特色活动,为师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只有师生积极参与,特色活动才有了力量和源泉,否则,就会成为无水之源。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坚持活动参与的广泛性,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教师、家长、社会共同组织实施,形成全员参与格局。

第二、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是开展德育特色活动的重要保证,实现为教育教学服好务的目标,德育特色活动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学校各项工作必须突出一条主线,围绕一条主线开展各项工作,我们的班级“每日音乐在其中”德育特色活动就确确实实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系列活动,实现音乐在其中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是做好德育特色活动的关键环节。我们的资源是用来利用的,只用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引导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才能实现活动的最大价值。因此,在开展活动中,我们坚持活动的灵活性、趣味性原则,不断探索、丰富活动的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避免因活动长期单一而造成学生参与兴趣的缺失;坚持活动的持久性原则,在坚持不懈中求新,形成学校活动的鲜明特色。

篇7:爱在歌声中飘荡作文

暑假里,我上了第一节唱歌课。下了课,我飞快地跑到家里,冲进了我的房间,开始练起了歌。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跑到了妈妈面前,流畅的唱下来了,妈妈边听便拿出手机录了下来。我唱完后,妈妈鼓起了掌说:“我的宝贝真是有唱歌的天赋,一节课就能唱得那么好。”我很高兴,心想:等爸爸回来后我一定也要唱给爸爸听听,让爸爸赞扬!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爸爸终于推开了大门,我立刻让爸爸坐到沙发上,我给爸爸倒了一杯茶,开始唱起了歌,我很期待爸爸对我的评价。我唱完了,爸爸用力地拍桌子,用严肃的.眼神盯着我,手叉着腰说:“这唱的太烂了。”这句话像颗钉子一样,紧紧地扎进了我的心,我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了。我冲进了自己的房间,扑到了床上,失声痛哭。在客厅里,母亲看到了这一幕,跟爸爸吵了起来。

一个星期后,我又学了一首歌,我把以前唱歌的视频听了一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爸爸说的对,我以前唱得确实不好。我决定要再唱给爸爸听一听。我跑到了爸爸面前,开始唱歌,我以为爸爸又会跟上次一样,会说我唱得太烂,焦急地等着爸爸的点评。

“嗯……唱得还可以。”我忽然充满了对唱歌的希望,我也更加努力的学习唱歌。

篇8:让英语教学在歌声中绽放

一、在歌声中导入新知

如何在每节课的开始, 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让他们始终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新的知识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容易?这是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前都会思考的问题。通过英文歌曲来引入新知, 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里、轻松的旋律中体验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 让他们通过歌唱来熟悉英语单词和句子, 在反复吟唱中感知课文内容, 使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快乐。以“9A第二单元Colors and Moods (颜色与心情) ”一课为例, 可以通过Power Point进行设计, 让学生在听觉与视觉的享受中, 进入一种轻松的学习状态。通过不同的歌曲,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心情;通过不同的图像背景, 让学生体会颜色与心情之间的关系。如播放著名的奥斯卡金曲《Yesterday Once More》 (昨日重现) , 让学生看小桥流水的图片, 体会轻松、祥和、宁静的心情……播放《命运交响曲》, 看海上乌云翻滚的图片, 让他们感受到恐惧、紧张、强劲的心情……播放《生命之杯》 (世界杯主题曲) , 看足球赛场的景象, 让他们感受激情、沸腾、精力充沛的心情。在听完音乐、欣赏完图像之后, 让学生交流感想, 并真实表达歌声、图像、色彩带给了他们怎样的心情,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感知课文内容, 直到学生完全熟练和掌握。

二、让歌声为课堂注入活力

很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语言运用能力较低, 对于英语学习存有畏惧之心, 加之英语在单词、语法等方面与中文有很大差异, 如果采取传统的讲授法教学, 非常容易使英语课堂教学陷入沉闷的气氛当中, 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 形成“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苦”的局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的精神状态以及教学内容, 让学生唱英文歌来调节课堂气氛, 舒缓课堂节奏, 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如通过教学生唱《The days of the week》和《Twelve months》, 帮助他们很快地记住星期以及月份这些单词;通过学唱《If you are happy》和《The doll of clay》, 让他们来了解人体部位;通过歌曲《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 掌握英语现在进行时的表达方式。诸如此类与英语知识有着紧密联系的歌曲还有很多, 如《Where is Mickey Mouse?》、《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name?》等等。有很多歌曲本身就包含了某节课的基本内容, 而英文歌曲的每一句歌词, 都是英文单词、语法、句型、习惯用语以及西方独特的语言文化的具体呈现。可以说, 学生在课堂唱歌的同时, 已经开始了英语学习。

三、在歌曲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唱歌的过程, 是对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 而听歌的过程, 则是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一个训练过程。一些较为短小且节奏简单的歌曲如《Rhythm of the rain》 (雨中节奏) , 非常适合在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有趣插曲。教师还可以通过“听歌填词”的方法, 选择一些速度适中的抒情歌曲, 将歌词中较为关键的单词空出, 让学生通过听歌填上空白;甚至是将歌词故意写错,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纠正;还可以将歌词转换为“阅读教材”, 让学生通过歌词内容来总结某首歌曲的大意,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一般歌词篇幅都较短, 因此是提高学生速读能力非常好的素材;而英文歌曲中很多反复重唱的, 并具有明显语法特点的句子, 都可以生动地让学生用来进行语法巩固, 如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现在完成时) ;Sailing或Blowing in the wind (现在进行时)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一般将来时) ;被动语态Little boxes (They are made out of ticky tacky) ;等等。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 教师可以选择先进行语法点的呈现, 然后再领唱, 由于节奏简单, 曲调相同, 学生很快就会熟练地演唱, 当学生熟练歌曲之后, 对于歌词中所包含一些固定的词组搭配, 只需教师稍点暗示, 学生就会备受启发, 并且印象深刻。

篇9:歌声在战火中飞扬

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并很快占领了中国的东三省。张寒晖作词作曲的《松花江上》最早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罪行的血泪控诉: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歌声伤痛中带着悲愤,在长城内外迅速传唱开来,唤醒了人们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激情。

除了控诉,更多的是中华民族怒吼的抗战歌声。如《救亡进行曲》(周钢鸣词,孙慎曲):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锹刀枪,/走出工厂、田庄、课堂。/到前线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麦新词,孟波曲):向前走,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同胞被屠杀,土地被抢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仇敌。/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面对凶残的敌人,中国人民没有低头,更没有被吓倒,而是进行拼死的战斗,表达了中国人民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

传唱最广也最激动人心的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该曲最初只是一首电影插曲,但它那撼人心魄的内容和铿锵有力的旋律很快就响彻了大江南北。它体现了新的民族精神的觉醒,后来被选定为新中国的国歌。

仅就抗日救亡歌曲而言,中国的反法西斯歌曲的创作与流传要比西方国家早10多年。这些歌曲不仅在中国大陆传唱,而且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中广为流传。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战争前线曾用他那浑厚的男低音唱过《义勇军进行曲》,可见中国抗战救亡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

苏联卫国战争歌曲的大丰收

1941年—1945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苏联军队抗击了76%的纳粹陆军,最后攻克柏林,解放了东欧各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战争期间,大批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成千上万的歌曲,约4000多个军队文艺小分队到前线为战士演出。著名的苏军红旗歌舞团就是在战火中发展成长的。

在卫国战争前的1938年,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与作曲家勃兰切尔写了一首军旅情歌《喀秋莎》。歌曲塑造了一位美丽动人、被战士们喜爱、思念的姑娘形象,曲调优美,有俄罗斯民歌的味道: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尽管当时苏联尚未参战,但国际形势使作者在歌曲中增添了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内容: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把爱情与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歌曲既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又充满纯真的柔情,很快传唱流行开来。不少红军战士给“喀秋莎”写情书,表达自己的心愿。各地群众慰问部队也唱这首歌,于是《喀秋莎》走进了千家万户,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喀秋莎”,例如新发明的火箭炮也被喻为“喀秋莎”。作曲家查哈罗夫就写了一首《喀秋莎大炮》。在东欧,有些游击队以《喀秋莎》作为队歌;在意大利,全国都能听到这首歌。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入侵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四天后,由库马奇作词、亚历山大罗夫作曲的《神圣的战争》一歌传遍苏联的辽阔大地:起来,伟大的国家,/起来,做决死战!/要消灭法西斯强盗,万恶的匪帮。副歌是复调合唱:让正义的愤怒像巨浪滚滚沸腾,/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这首深沉雄壮的进行曲召唤和鼓舞着全体将士和全国人民投入了神圣的战争,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除战斗歌曲外,苏联艺术家还创作了一批表现红军战士美好情操的抒情歌曲,如作曲家索洛维约夫写的《海港之夜》表达了即将远航的水兵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他写的《夜莺》中,以拟人的手法劝“夜莺”“千万别惊动士兵”,“让他们再睡一会儿吧”,传达出人们在战场上互相关爱的情怀。

卫国战争是苏联歌曲创作大丰收的年代,苏联国歌也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十月革命后,苏联一直以《国际歌》作国歌。在卫国战争伟大精神的激励下,1943年底,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罗夫用米哈尔科夫的词写出新国歌,1944年1月1日莫斯科电台首次播放,激发了全国军民的爱国热情和坚强斗志,它那宏阔的视野、雄壮的旋律、坚定的节奏,鼓舞人民奋勇向前。1989年苏联解体后,今天的俄罗斯仍将它作为国歌。

欧美国家的反法西斯歌曲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肆虐欧洲。由于英法等国采取安抚德国的绥靖政策,因而在这些国家难以听到反法西斯的音乐。在巴黎,充斥着“侯爵夫人,一切都好”的靡靡之音。1939年9月,欧战爆发,英法奉行虽然宣战而不作战的“奇怪战争”政策,在军队中唱起了《杰出的法国人》等爱国歌曲,而整个社会的音乐氛围并没有改变。直到法国败降,英伦遭到狂轰滥炸,情况才发生转变。

在法国,掀起了人民群众参加的抵抗运动。于是,《内地军之歌》《法国高于一切》《巴黎是我们的》等有战斗内容的歌曲兴起了。《游击队员之歌》《你属于明天》等活泼欢快、乐观向上的歌曲在军民中广泛传唱。甚至英国的广播电台也不断地播放这些歌曲。在法西斯德国的轰炸下,伦敦大剧院继续演出有爱国主义歌曲的戏剧,鼓舞大众的斗志。

在美国,珍珠港事件后,反法西斯的音乐迅速兴起。由于军队中有很多黑人战士,所以反法西斯的黑人歌曲最先流行起来。如《诅咒希特勒》一歌中唱道:但愿老魔希特勒/一根绞索脖子绕/……可怜乖乖躺下去/叫他再也起不来。1942年,美国华纳影片公司以战时发生在非洲的一个爱情故事为题材,拍了一部电影《卡萨布兰卡》。影片放映不久,美军在北非登陆,为进军欧洲做准备。该片的插曲《卡萨布兰卡》迅速在美国社会和军营中流传。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法国迎来了解放的日子,反法西斯的歌曲更加盛行,《军团之歌》《我把汽车换吉普》等各种题材的歌曲纷纷涌现。1944年8月25日巴黎获得解放,人们不仅高唱《马赛曲》等爱国歌曲,还唱出歌颂抗战领袖戴高乐的歌曲《光荣归于戴高乐》《献给戴高乐》等。为了欢迎美军的到来,群众还创作出《哈罗!欢迎你》等歌曲,献给美国友军。

nlc202309042145

反法西斯战争中奏响的音乐

世界反法西斯歌声使音乐艺术在战争中得到发展与升华。中国新音乐运动的进展就是明显的例证。20世纪初,中国开始从日本引进西洋音乐。1937年后,抗日救亡歌曲的汹涌澎湃使中国的新音乐运动迅速发展,并达到世界水平,代表人物就是冼星海。

1931年,冼星海赴法国留学。1935年回国后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写出了《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歌曲。他还深入抗日前线体验生活。他1938年冬到延安,1939年3月与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合作,写完一部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它象征性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英雄气魄。该合唱在延安首演获得极大成功,很快传唱全国,成为我国音乐创作史上的里程碑,亦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经典作品。

俄罗斯音乐自柴可夫斯基与里姆斯基之后,很少有交响乐作品的国际影响超过他们。这种情况到了卫国战争时期改变了。苏联作曲家在战争年代创作出30多部交响乐,其中最突出的是肖斯塔科维奇于1941年12月完成的《第七交响乐》,又名《列宁格勒交响曲》。列宁格勒这座英雄的城市在“二战”中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注目。希特勒重兵围困达18个月不能攻克。该城居民在炮声隆隆、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坚持举行《第七交响乐》的音乐会。《第七交响乐》有四个乐章:《战争》《回忆》《广阔的土地》《胜利》,乐曲交织着苏联人民的欢乐与痛苦、胜利与决战、生与死的复杂心态,歌颂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1942年3月5日首演,8月9日,在其诞生地列宁格勒再次演出,震惊了苏联和世界。该作品被传送到美国,仅1942年—1943年间就演出了62场。后来又在拉美、澳大利亚演出,欧洲的许多电台进行广播,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战争使欧洲许多音乐家和艺术人才流亡美国,这种状况为音乐的新发展提供了新条件。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在20世纪初用了近12年的时间创立了“十二音音乐”,这是作曲技术与音乐美学领域的新创造。1933年,59岁的他来到美国,为了控诉法西斯专政,他将拜伦的诗《拿破仑颂》谱曲,矛头直指希特勒。接着,他创作了兼有朗诵、合唱与管弦乐的组曲《华沙幸存者》,痛斥法西斯暴行。他的弟子发展了“十二音音乐”技巧,使无调性音乐、偶然音乐等形式展现于世。

斯特拉文斯基是公认的现代派音乐大师,他生于俄国,长期侨居、活动在法国。1939年,他侨居美国,入美国国籍,在这里培养了许多现代派音乐的继承人。与此同时,形成于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黑人音乐的爵士乐在战争年代也有了大发展。战争造成生灵涂炭,社会矛盾深化导致人们心理的失望与失衡,进而产生了虚无主义、颓废主义的消极社会思潮。这种氛围很容易和宣泄放纵的“疯狂的摇滚”和迪斯科等现代派音乐一拍即合,从而助长了现代派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二战”使美国成为现代派音乐的中心。随着美军走向世界,这种现代派音乐也传播到全球。所以“二战”带给世界音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何全面总结将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工程。

上一篇:韩都衣舍买手小组下一篇:拿了会计资格从业证的人员可以考中级经济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