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诺皋上》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2024-05-04

《支诺皋上》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12篇)

篇1:《支诺皋上》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两则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选自《国语.文公伐原》)

[注]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

[乙]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②。”即以次③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④,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⑤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选自《说苑》卷六《复恩》)

[注]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②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③次:次序。④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⑤惠公:晋国国君。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公令疏军而去之去:________

(2)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居:________

(3)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 亡:________

(4)是吾骏马也是:________

2.下面加粗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公令疏军而去之 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

B.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C.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德出而福反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文公和秦穆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读了这两则小故事,你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概括一下晋文公和秦穆公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两则故事,你有何感想?请写出你的感想和体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离开。(2)过了。(3)丢。(4)这。

2.B

3.(1)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

(2)这就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福佑的回报啊!

4.取信于民。

5.晋文公讲信义,言出必行。秦穆公宽容豁达,不拘小节。

6.示例:作为国君,只有对百姓讲信义,具有宽容豁达的精神,才能民心所向,天下大治。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同样需要信守诺言和宽容豁达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意对即可)

篇2:《支诺皋上》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①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

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不试之以足B.不敢以累他人C.以中有足乐者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欧阳公年轻时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充分显示了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 源于他能心怀百姓。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 能尽以输官而赈民 赈: (2) 素号难治 素:

(3) 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食: (4) 食讫: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分)

⑵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4分)①赈:救济②素:一向 ③食:给……吃 ④讫:终了,完结

小题1:(4分)⑴(2分) 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⑵(2分) 欧阳公说:“杀人的就是你。”这名囚犯不知欧阳公为什么这样断定。

小题1:A中与例句“以”都是“用”。

小题1:“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这种说法不确切。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篇3:文言文练习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4~7题。

岳正,字季方,漷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自择一阁臣。”问为谁,帝曰:“岳正。”两人阳贺。帝曰:“但官小耳,当与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

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帝许焉。正出见吉祥曰:“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吉祥曰:“辱石公爱,致诚款耳。”正曰:“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因劝吉祥辞兵柄。复诣亨,谕令自戢。亨、吉祥揣知正意,怒。吉祥见帝,免冠,泣请死。帝内愧,慰谕之,召正责漏言。

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帝怒,谪钦州同知。道漷,以母老留旬日。陈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

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岳正固尝言之。”贤曰:“正有老母,得放归田里,幸甚。”乃释为民。

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嗛之。

成化元年四月,出正为兴化知府。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备仓,欲有所兴革。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B.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C.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D.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考取贡士的中央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C. 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

D. 古代描述官员职务时,“入”指调入京城为官,“出”是指官员犯错被贬离开京城做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岳正颇得皇帝喜爱。皇帝召见岳正,远远地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心中很是喜欢,便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鼓励他尽力辅佐自己。

B.岳正秉持正义,但处事不够严谨。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他主动向皇帝请命离间二人,却被识破,最终遭到皇帝的斥责。

C.岳正渴望受到重用,但时运不济。官复原职后,他没有受到重用,有人还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岳正因此得罪了李贤。

D.岳正为官勤政为民。他出任兴化知府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B

5.D(“出”,离开京城任职,解释为贬官理解偏差。)

6.A(“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只是提拔他的其中一个原因。)

7.(1)皇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后,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能代替他的人。(“预”“顷之”“致仕”“代者”各1分,句子通顺1分。)

篇4: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以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循吏列传》)

注:1.解褐:入仕做官。2.毁痛:衰伤过度而消瘦3.奏课:向朝廷交的赋税。4.彼:邪恶不正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彦光忧瘁 瘁:劳苦,憔悴

B.母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C.未几,起令视事 视事:治事,任职

D.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 将:将要

5.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梁彦光治政效果的一项是 ( )

①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②合境大安,奏课连最

③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④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⑤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A.②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兴盛起来。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秘书郎、舍人上士、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职。

C.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缩。

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够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5分)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5分)

参考答案:

4. D (将:带领)

5. C (④和⑤不属于梁彦光的治理效果.》

6. B (梁彦光未上任青州刺史)

7. (1)彦光一到任.就揭发奸邪之人及隐藏的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一郡之内人们都非常惊骇《震惊)。(下车发摘奸隐合的解释各l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I分)

篇5:《王恕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王恕,字宗贯,三原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授大理左评事。迁扬州知府,发粟振饥不待报,作资政书院以课士。天顺四年,以治行最,超迁江西右布政使。成化元年,南阳、荆、襄流民啸聚为乱,擢恕右副都御史抚治之。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迁兵部尚书。考选官属,严拒请托,同事者咸不悦。帝亦衔恕教直言,遵命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所部水灾,奏免秋粮六十余万石。周行振贷,全活二百余万口。二十年,复改恕南京兵部尚书。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幸。天下倾心慕之,遇朝事有不可,必曰“王公胡不言也”?则又曰“公疏且至矣”。已,恕疏果至。时为谣曰:“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孝宗即位,为吏部尚书。陕西缺巡抚,恕推河南布政使萧祯。诏别推,恕执奏曰:“陛下以臣不肖,任臣铨部。倘所举不效,臣罪也。今陛下安知祯不才而拒之?且陛下既以祯为不可用,是臣不可用也,愿乞骸骨。”帝乃卒用祯。邱浚入阁,与恕不相能。太医院判刘文泰者,故往来浚家以求迁官,为恕所沮,衔恕甚。恕里居日,尝属人作传,镂板以行。浚谓其沽直谤君,上闻罪且不小。文泰乃自为奏,讦恕特中自比伊、周,于奏疏留中者,概云不报,以彰先帝拒谏,无人臣礼。恕以奏出浚指,抗言:“文泰无赖小人,此必有老于文学多阴谋者主之。”帝下文泰锦衣狱,鞫之得实,因请逮浚、恕对簿。帝心不悦恕,乃贬文泰御医,责恕沽名,焚所镂版,置浚不问。恕再疏请辨理,不从,遂力求去。听驰驿归,不赐教,月廪、岁隶亦颇减。武宗嗣住,遣行人赍敕存问。恕陈国家大政数事,帝犹诏报之。正德三年卒,年九十三。谥端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邱浚入阁,与恕不相能 能:和睦。

B.恕里居日,尝属人作传 属:嘱托。

C.听驰驿归,不赐敕 听:听说。

D.遣行人赍敕存问 赍:携带。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王恕“端毅”(正直刚毅)的一组是(3分)

①考选官属,严拒请托 ②帝亦衔恕数直言

③皆力阻权幸 ④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

⑤传中自比伊、周 ⑥陈国家大政数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恕治盗不忘安民。王恕与尚书白圭共同平定南阳、荆、襄流民作乱时,严格约束所辖部下不得随意杀人,流民得以恢复旧业。

B.王恕关心民生疾苦。巡抚南畿时,所辖地区遭受水灾,他奏请免除了秋粮六十余万石,并四处巡察把粮食发放或接待给灾民,保全存活了二百多万人。

C.王恕恪尽职守,直言敢谏。他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先后多次应诏陈说政事,提出建议。碰到朝廷上议事有不同意见时,人们总是希望听到他说话,他也果然不负众望。

D.王恕为官坚持原则。他推荐河南布政使萧祯补陕西巡抚之缺,遭到皇上否决,他认为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胜任铨部之职,主动请求告老还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迁扬州知府,发粟振饥不待报,作资政书院以课士。

(2)太医院判刘文泰者,故往来浚家以求迁官,为恕所沮,衔恕甚。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4.C(听:听凭,任凭。)

5.C(⑤是刘文泰诬陷王恕沽名钓誉的话;⑥是表明王恕关心国事)

6.D(“他认为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胜任铨部之职,主动请求告老还乡”理解错误,他说自己“不可用”是反话,以辞职相抗只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

7.(1)(王恕)升任扬州知府,不等报批便发放粮食救济饥民,兴建了资政书院来督促读书人(或“考核读书人的学业”)。

5分;译出大意给2分;“迁”(升官)、“振”(通“赈”,救济)、“课”(督促,考核)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太医院判刘文泰,过去常进出邱浚家以求升官,被王恕阻止,他非常怨恨王恕。

5分;译出大意给2分;“故”(过去,从前)、“为……所”“衔”(怀恨,怨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3.“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篇6:《陋室铭》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陋室铭》,完成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可 以 调 素 琴 阅 金 经 无 丝 竹 之 乱 耳 无 案 牍 之 劳 形。

2.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往今来,有许多像“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样的典型事例,请你仿造该句再写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出名

(2)这

(3)我

(4)博学的人

3.(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1)惟吾德馨。(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何陋之有?(或:孔子云:何陋之有?)

篇7:《读书佐酒》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读书佐酒(元)陆友仁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刹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日:“君巨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日:“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 《研北杂志》),[注]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③率(10):标准。④子弟;家中的晚辈。

⑤觇(cha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i),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好饮酒 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遽抚掌日 此天以授陛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以一斗为率(把、用)

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喜欢听到拍(击)授给(给、给予)(2)B【解析】此中的“之”应指代“秦皇帝”。

(3)杜祁公对此非常怀疑,派家中晚辈秘密地去偷看他。

篇8: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

㈠以“之”“是”为标志。固定句式名手是“何……之有?”“”唯……是……”等。

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2014重庆)

译文:这是区区小事,?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2.齐桓公与邦人饮,曰:“叟盍为寡人寿也?”对曰:“野人不知为君王之寿。”桓公曰:“盍以叟之寿祝寡人矣!”邦人奉筋再拜曰:“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2000年上海卷)

译文:要使我们的国君长寿,。

㈡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前置代词宾语以“之”最为多见,或指事,或代人,均须译出。

3.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2015课程标准乙卷)

译文:,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4.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2015年湖南卷第9题)

译文:假使为了子孙而去做这些事,。

5.有滏阳人焦通……(梁)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2015上海卷第18题)

译文:有个滏阳人叫焦通……,而将他带到州学,强令他到孔子庙去观摩学习。

㈢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最常见的代词“何”,此外还有“胡”“奚”“焉”“安”

“恶”“曷”“乌”等。

6.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2015天津卷第13题)

译文: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

7.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2015课程标准卷Ⅱ第7题)

译文:(我)不能肃清凶残的逆贼,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我只能抱憾于九泉,!

8.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2014江西卷第13题)

译文: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

9.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2015湖北卷第12题)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比我早的了,?

二、定语后置

㈠以助词“者”为标志,有时还呈现为“(名)+有……者”的结构。

10.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2014年重庆)

译文:刚到达乡里,,肩挨肩,脚跟脚 。

11.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2010上海)

译文:,案子拖了很久没有结案。

12.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2009上海)

译文:,把沈周的名字报了上去,于是被传唤进去画墙。

㈡以助词“之”为标志

13.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重庆卷第10题)

译文:,,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14.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山东卷第13题)

译文:士兵并不是喜欢战死亡乐意受伤,只是因为他的将领,。

㈢以“之……者”为复合标志

15.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2014湖南)

译文:,作诗歌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1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译文:,存在之处都这样。

三、被动句

㈠“见”为被动句标志,或“见……于……”连用,均译为“被 、受到”。

17.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2014四川)

译文:王筠天性宽弘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

18.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2012山东)

译文: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宫室,。

19.甫数以其术干诸卿,常不见听信。(2010山东卷)

译文: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术拜谒高官大臣,。

㈡“为”为被动句标志,或“为……所”连用,亦均译为“被、受到”。

20.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2015上海卷第18题)

译文:有个滏阳人叫焦通,侍奉双亲礼数缺失,。

2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弱,尤不足当也。(2014江苏第8题)

译文:至于老师的名称,,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22.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2012四川卷)

译文:世间即使要重用我,?

㈢单用“于”为被动句标志,译为“受、受到、遭到”及“被”。

2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译文:

24.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而您,所以燕王想跟你结交。

四、状语后置

状语常由“以+(名)”“于+(名)”的介词结构充当。

25.勿惧以罪,勿止以力。(2011年山东卷)

译文:

26.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2011年湖北卷)

译文:古代安葬,,埋葬在原野中,不起坟堆,不栽树木,后来的圣人。

27.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侯、秦伯派兵包围了郑国,。

五、判断句

一为“……者,……也”,一为“是……也”;前式考生极易漏写判断词“是”,后式则易把充当主语的“是”(应译为“这”)误当作判断词。

28.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2015重庆卷第10题)

译文: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而找巫师太晚了。

29.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2013江西)

译文:有个叫华生的人,世代家居江北,。

30.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2006重庆)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

六、主谓倒装

《愚公移山》中的“甚矣,汝之不惠”,就是“汝之不惠甚矣”的主谓倒装。在高考翻译题中,也时有这类句子出现。如下例:

3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010江苏)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

四、其他习惯用法

㈠“得无(非)……” “得非……”,分别由惯用词组“得无”“得非”与语气词“乎”前后呼应构成。一般译为“可能……吧”“大概……吧”及“莫不是……吧”“不就是……吗?”

3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2013年湖南)

译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 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

!

33.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2011年四川)

译文: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 ?”

㈡“无乃……乎(欤、邪)”。“无乃”是复合虚词,表示揣测、估计,后可接语气词“乎”“欤”“邪”,译为“恐怕(是)……吧”。

34.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2013天津第13题)

译文:朋友去世(你)竟然悲伤到这个地步,

35.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天津)

译文:现在我们要使他投降却反倒杀掉他的使者,

㈢“孰与”是用于表比较的复合虚词,可译为 “与……(相比),谁(哪一个)……?”。

3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

㈣“其……乎”,“其”为语气副词,“乎”为句末语气词,可译为 “难道……吗?”或“大概……吧!”

37.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2013重庆卷第11题)

译文: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

38.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2009天津)

篇9:高考文言文句式练习试题及答案

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古文言中存在着大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而这些句式也恰恰成为阅读、理解古文言的关键所在。在这些句式中,需考生着重掌握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下面将逐个进行剖析。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例1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例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

有的判断句,也可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

例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而且这种判断句式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例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例5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的用法则多起来。另外,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例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分析这里“惑”“欺”的动作分别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

例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分析“受制于人”,即被人牵制或制服。“受……于……”成了被动句式。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

例8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析这里的“见欺”表示被动,引出了施动者——“秦城恐不可得”的对象。

例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分析这里的被动句采用了“见……于……”的形式,用“于”介绍出被动句的宾语。

例10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分析此句用“见”表示被动,使用同例9,“于”的后面介绍出被动句的宾语。

4.“见”还有一种特殊用法与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

例11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

分析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

5.用“为”“为……所……”表被动

例12(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分析此句采用“为……所……”的格式,“为”读wèi,介词,“被”的意思,与“所”合成,表示被动。

6.用“被”表被动

例1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分析此被动句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意思一样,直接采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7.无标志的被动句

例14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

分析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其倒装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分析正常的句式应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⑴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在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例16沛XX在?(《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例17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分析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⑵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对于这类句子,有两种形式需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例18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⑶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义。

例1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分析“句读”为“不知”的前置宾语,“句读之不知”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⑷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例20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业文南向坐”中的“南”为方位名词,此处做了“坐”的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例2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析此句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构成的定语后置。

例2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分析此句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构成的。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24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2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主语省略

主语的省略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例26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捕蛇者说》)

分析此句中“殚其地之出……”之后的几个分句之前都省略了主语“乡邻”,这是因为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故主语承前省。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例27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分析这里省略的内容为“(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还家,(村人)设酒杀鸡作食”。

2.谓语省略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例2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分析“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省略了谓语“择”,这是因为两者对举,其意思明确,谓语可以承前省去。

3.宾语省略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例29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析“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其间“拜”的动词后面省略了“之”代词。

例30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分析“竖子不足与谋!”此句“与”介词后面省略了“之”代词。

4.介词省略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例3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

分析“果地震陇西”中“陇西”应该与“于”合成介宾短语做“地震”的状语。这是省略介词“于”的形式。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但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例32即可不死,而离散不见,……则较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分析“奈之何”,即“奈何之”,“奈”与“若”“如”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动词,含有“办”“处置”“对付”一类的意思。“何”是疑问副词做补语。当“怎么”讲。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等。

例33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分析“得无……乎”,表测度。“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乎”为疑问语气助词。

例34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分析此句中的“其”,并非代词,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式里它是疑问语气助词。“其如……何?”构成现代汉语“把……怎么样”的意思。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中常见的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如“莫”,以及否定性动词如“无”。

例35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分析“不”通“否”,“不是”的意思。这里译为“不是这样”。

例36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分析“无以为乐”,即没有什么用来做乐。“无”,否定性动词。

七、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可将这些固定结构分为分为四种:

⑴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⑵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⑶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篇10:中考文言文默写名句练习及答案

(2)——————,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4)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6)春蚕到死丝方尽, —————— 。 (李商隐《无题》)

(7)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8)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9)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要施展雄才大略、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窈窕淑女

(2)采菊东篱下

(3)直挂云帆济沧海

(4)雪上空留马行处

(5)惟吾德馨

(6)蜡炬成灰泪始干

(7)春风又绿江南岸

(8)会挽雕弓如满月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篇11:史记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①,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糜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

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②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③乡改④正服⑤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

(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有删改)

【注】①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②世:古代以十年为一世。③廪廪:犹庶几,渐进。④乡改:更改历法。⑤正服:更改服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先:做榜样

B.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靡:倒下

C.以离寒暑之数 离:遭遇

D.德厚侔天地 侔:比得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专务以德化民 不赂者以赂者丧

D.善人之治国百年 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B.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C.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D.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1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注重休养生息,反对大兴土木。他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就自动停止了。

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甚至严格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为民做节俭的榜样。

C.孝文皇帝有着比较进步的生死观,他认为死是事物的自然归宿;对侍丧葬也主张节俭,反对厚葬等奢侈攀比的习俗。

D.孝文皇帝功德显赫,恩惠遍及四海。他去世后,后人给予他很高的历史评价,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无溢美之词。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5分)

(2)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5分)

答案:

9.B(没有,不)

10.D(D项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和/动词,结交;B项于是,就/才;C项介词,用/连词,因为)11.B

12.D(D项中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错,应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13.(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判断句、产、奉、羞、何以台为,每点1分)

(2)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每句1分)

参考译文: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而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加官进爵)使他们显贵,用恩德回报他们,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相

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痛苦。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把他们下交给执法官吏处理。文帝专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留下遗诏:我听说天下万物萌芽生长,最终没有不死的。死是世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呢!当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况且我生前没有什么德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现在死了,又让人们加重服丧长期哭吊,遭受严寒酷暑的折磨,使天下的父子为我悲哀,天下的老幼心灵受到损害,减少饮食,中断对鬼神的祭祀,其结果是加重了我的无德,我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我有幸得以保护宗庙,凭着我这渺小之身依托在天下诸侯之上,至今已二十多年。依靠的是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气,才使得国内安宁,没有战乱。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错,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羞辱;岁月长久了,总是担心不能维持始终。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将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诏给御史: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梁,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篇12:《游灵岩山》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间,拔奇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说灵岩山特异于苏州诸山。吴城东面是广袤的平原,只有西面是连绵起伏的峰峦叠嶂。峰联岭属之中,灵岩一山独秀,像是不肯和众峰排列在一起:独具匠心地突出灵岩山之异,也为下文的议论设下伏笔。

B.作者着重描述灵岩山以吴王夫差及西施诸古迹著名,以山上台、轩、阁可以四周远眺虚明动荡称胜,并对灵岩山本身的景物给予正面描述与称道。

C.最后借饶介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发挥议论:山被人欣赏,人欣赏山,两相对应,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

D.作者在《游灵岩记》的`写景、记事,以及议论之中,以浅陋的姿态自居,以明褒实贬的笔法,寄寓比喻,文中巧妙地表现了自己鄙夷权贵,不尚功利,洁身自好的志向。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今 年 春 从 淮 南 行 省 参 知 政 事 临 川 饶 公 与 客 十人 复 来 游 升 于 高 则 山 之 佳 者 悠 然 来 入 于 奥 则 石 之 奇者 突 然 出 氛 岚 为 之 蹇 舒 杉 桧 为 之 拂 舞。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3分)

(2)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4分)

参考答案:

16、D (适:恰巧,恰好)

17、B(以,连词,表目的) (A 表承接/表转折 C连词,于是/介词,趁着 D 指示代词/人称代词)

18、B(对灵岩山本身的景物并未给予正面描述与称道)

19、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

20、(1)这才知道对于这座山是从今天开始明白的,过去一向并不了解

译出大意给1分,为表判断给1分 著译为明白给1分

(2)像我这样知识浅薄的人,也能与他们一样有所得,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

上一篇:冬春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下一篇: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