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4-04-14

防患于未然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通用8篇)

篇1:防患于未然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模板

文言文阅读。(12分)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①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

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不试之以足B.不敢以累他人C.以中有足乐者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欧阳公年轻时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充分显示了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 源于他能心怀百姓。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 能尽以输官而赈民 赈: (2) 素号难治 素:

(3) 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食: (4) 食讫: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分)

⑵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4分)①赈:救济②素:一向 ③食:给……吃 ④讫:终了,完结

小题1:(4分)⑴(2分) 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⑵(2分) 欧阳公说:“杀人的就是你。”这名囚犯不知欧阳公为什么这样断定。

小题1:A中与例句“以”都是“用”。

小题1:“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这种说法不确切。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篇2:防患于未然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居争夺奔竞之中,而见旷逸高世之举。嚣尘滞虑一扫而空,心开目明,顿还旧观。暑风旱雨不足以喻其快也,渴浆饥炙不足以喻其美也,沂浴雩游不足以喻其清也。

晋文公反国之初,从行诸臣骈首争功,有市人之所不忍为者。而介子推独超然处众纷之外,孰谓此时而有此人乎?是宜百世之后,闻其风者犹咨嗟叹颂而不能已也。

虽然盗跖之风不足以误后世,而伯夷之风反可以误世。凡人之情,既恶之则必戒之,其所以陷溺而不知非者,皆移于所慕也。推尤诸臣之贪功,其言未必非也;其言之所自发,则非也。使晋文赋之以禄,推以此为辞禄之言,虽不尽中理,犹不失为狷介也。而推之言不在于禄方赋之初,而在于禄不及之后。吾固疑推之不主于理,而主于怨也。

推,高士也。未易以凡心窥、利心量也。事固有外似而中实相远者,安知推之果出于怨也?以怨断推之罪,非吾之言也,乃推之言也,非推之言也,推母之言也。推自谓:“既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亦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母子之间,真实底蕴,举皆披露,推安所逃情乎?

推若果以从亡之臣为不当赏,则狐、赵从亡之臣也,己亦从亡之臣也,其不赏,均也。文公之赏狐、赵,固滥而可责也。赏者为滥,则不赏者乃理之常也。是文公失之于狐、赵,而得之于我。君待我以常,我自安其常,怨何为而生?身何为而隐乎?是非无两立之理。赏者是,则不赏者非;赏者非,则不赏者是。今推既咎文公之滥赏,又怨文公之不赏,此近于人情乎?吾是以知推之言,特借理而逞怨也。

天下固有迹高而心卑,形清而神浊者矣,如推之徒是也。聚争名者于朝,聚争利者于市。山之巅、水之涯,忽遇如推者,焉非不萧然可喜也?怨心内积,则林麓未必非幽絷之网,涧溪未必非忿激之声也,吾未见此之果胜彼也。 (选自吕祖谦《东莱博议》,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开目明,顿还旧观 旧观:本来的样子

B.推尤诸臣之贪功 尤:责备

C.真实底蕴,举皆披露 底蕴:内情

D.天下固有迹高而心卑 卑:谦卑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孰谓此时而有此人乎 去今之墓而葬焉

B.推若果以从亡之臣为不当赏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C.今推既咎文公之滥赏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焉非不萧然可喜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介子推隐居“不言禄”的行为,受到历代人的赞赏。但在此文中,作者深刻地剖析了介子推的内心,揭露了介子推的虚伪。

B.作者从“人情”角度出发,认为介子推的话未必是错的,但他的话的出发点是错误的,流露个人对封赏不及于己的怨忿之情。

C.作者对介子推之为人虽有批判,但还是肯定其“狷介”的一面,毕竟介子推不与人争名利而退隐山林,这一点还是超越世人的。

D.此文文笔生动,分析透彻。尤其是作者不囿于以往对历史人物的定论,发前人之所未发,体现了作者独立思考的精神,对读者极具启发意义。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凡人之情,既恶之则必戒之,其所以陷溺而不知非者,皆移于所慕也。(4分)

(2)吾是以知推之言,特借理而逞怨也。(3分)

2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以君子之言借小人之口发之则天下见其邪而不见其正以小人之言借君子之口发之则天下见其正而不见其邪是故大诰之篇入于王莽之笔则为奸说阳虎之语编于孟子之书则为格言

《孟子辨惑》

答案:

16.【答案】D

【解析】卑:卑劣。

17.【答案】A

【解析】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18.【答案】C

【解析】作者并不认为介子推是狷介之士。

19.【答案】(1)一般人的感情是,如果讨厌它必定会戒除它,那些沉溺其中而不知错误的人,是因为都被自己所仰慕的人改变。(2)我因此知道介之推的话,只不过是假借道理来发泄怨恨。

20.【答案】以君子之言借小人之口发之/则天下见其邪而不见其正/以小人之言借君子之口发之/则天下见其正而不见其邪/是故大诰之篇入于王莽之笔/则为奸说/阳虎之语编于孟子之书/则为格言

译文:处在人人竞相奔走抢夺的境地,才显现旷达闲逸,超脱凡俗的行为。喧嚣的尘世和凝滞的欲念一下子扫除干净,那么心态就开朗,眼睛就明亮,顿时恢复了自己本来的样子。酷暑时的凉风,干旱时的雨水,都不足以比喻这种愉快;口渴时的琼浆,饥饿时的烤肉,都不能够比喻这种美味;在沂河洗浴,在雩台游玩,都不足以比喻这种清泉。

当初晋文公回到晋国,跟从他的`人竞相争夺功劳,有些事商人都不忍心做得出来。然而介子推一个人超脱在众人纷争之外,谁会想到这个时候还有这样的人呢?难怪百世之后的人,听到他的道德风尚之后都会不停地感叹赞颂。

虽然如此,盗跖的风范不能使后人迷误,而伯夷的风范反而可以使后人迷误。一般人的感情是,如果讨厌它必定会戒除它,那些沉溺其中而不知错误的人,是因为都被自己所仰慕的人改变。介子推责备各位大臣贪恋功劳,他的话未必是错的,他的话的出发点却是错误的。假使晋文公给他厚禄,介子推把这话作为推辞俸禄的话,虽然不是很合理,他还不失为狷介的人。介子推的话不是在俸禄颁发之前,而是等到自己没有得到俸禄的时候才说的。我本来就怀疑介子推不是立足于道理,而是立足于怨恨。

当然,介子推是个高士,不容易用凡心来窥视,不容易用利害之心来测量。事情本来就有外表貌似而内心实际相差很远的,怎么知道介子推果真是出于怨恨呢?用怨恨来断定介子推的罪名,不是我的话,是介子推自己的话,也不是介子推的话,是他母亲的话。介子推自己说:“既然说出了怨恨的话,就不吃他的俸禄了。”他母亲也说:“为什么不也去求俸禄呢?以死亡来怨恨谁呢?”母亲与儿子之间,说出了真话和本来想法,都是自我披露,介子推又怎么逃得掉真情呢?

介子推果真认为跟从晋文公流亡的功臣不应当奖赏,那么狐毛、狐偃、赵衰作为跟从流亡的臣子,自己也是跟从流亡的臣子,如不奖赏,就都不奖赏了。晋文公奖赏狐、赵固然很泛滥了,可以责备。行赏是道理穷尽了,那么不行赏是常理。这是晋文公对待狐、赵等人有过失,而对我是有理的。国君以常理对待我,我安于常理,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自己为何要隐居呢?对错没有并行的道理。奖赏对,那么不奖赏就错;奖赏错,那么不奖赏就对。现在介子推既然责备晋文公滥行赏赐,又责怪晋文公不赏赐,这还是近人情的吗?我因此知道介子推的话,只不过是假借道理来发泄怨恨。

篇3:防患于未然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综观2016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 “选材多样, 考查全面”的“风貌”清晰可见。主要特点如下:

1.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Ⅱ卷、Ⅲ卷和上海卷 (前一篇) 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二十四史》, 北京卷选的是诸子散文, 江苏卷选的是家传, 浙江卷选的是古典小说, 上海卷 (后一篇) 选的是杂记 (《勿斋记》) ……选文内容涉及政绩、谏诤、廉洁、经济、民本、治学、读书、孝道、修身等方面, 具有鲜明的重视传统文化的倾向。

2.考点设置上有所侧重。2016年高考的各套试题均考查了文言句子翻译。值得注意的是, 文言断句题备受命题者青睐——全国卷继续直接设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标志着该题型从“地方”走向了“中央”并站稳了脚跟。此外, 全国卷和各省市自主命题卷还重点考查了文化常识、文言实词、概括分析等。

3.主观题题型多样化, 分值也在不断攀升。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等, 利用主观题考查了考生分析鉴赏文言文的能力。此类试题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将来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向。

2016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给予我们的备考启示: (1) 阅读文本要多样化。诸如唐宋八大家的叙事文、蒲松龄的文言小说, 游记类、论说类、序跋类、墓志铭等文章, 都应进入我们的阅读视野。 (2) 要有意识地培养文言断句的能力。 (3) 要避免重言轻文的现象。重视对文本内容、内涵的理解分析, 养成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 从人、事、理方面圈点文章要点, 为进一步理解分析打好基础。 (4) 遇到新的题型、新的考查角度时, 要冷静、沉着地应对, 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然后再作答。

【真题回放】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题思路】这种考查方式, 命题人的做法是, 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文字中的两处错误, 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 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 另一个选项无错误。具体到本题, 首先, “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于情理不通——不可能是“其他州县得以夜不闭户”, 所以排除C、D项。A、B两项, 关键是“移书” (发送文书) 的位置, 按照句意, 应是“移书诘盗”;如果断成“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那么就将“移书”错当成“亡”的宾语了。

【参考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 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意为确定储君, 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 各有专司, 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 后来改国号为辽, 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 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试题给出的都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知识, 要求考生选择“不正确的一项”。C项, “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的说法是错误的,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参考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 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 当时湖水常常外溢, 民田受害, 他兴修水利工程, 将水引入曹娥江, 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 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 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 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 据理力争, 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 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 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 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 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 思虑周密, 曾举荐王安石, 王安石受到宠信, 他考虑子孙前程, 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王安石, 终于得到回报。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解题思路】在拟制本题时, 命题者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 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C项,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解说有误, 依据原文“‘雄州赵滋勇而有谋, 可任也。’使谕以指意”可知, 并没有“派使者偕同”。“使谕以指意”属于省略句, 即“使 (之) 谕以指意”。有些考生不明特殊句式, 再加上读不懂原文最后的“初荐王安石, 及同辅政, 知上方向之, 阴为子孙计……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这几句, 误认为“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中的“处处”是夸大其词, 因而错选了D项。

【参考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锡宴不赴, 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 处之安乎?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 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透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和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解题思路】理解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 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的理解。第 (1) 句中的“锡”“虔”“之”是需要考生作一番推断的, 如“之”, 应指代“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锡”通“赐”, 见于《离骚》中的“肇锡余以嘉名”。同样, 第 (2) 句中的“从容”“救正”“持禄固宠”, 考生也要用心琢磨, 如“从容”, 古义是“私下 (非正式的) ”, 但在句中是“从容不迫”的意思;“持禄固宠”中的“固”, 可依据结构来判定, 是一个动词。

【参考答案】 (1) 赐宴不到场, 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 如果还一定要他亲自设宴, 您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锡”“虔”“处之”各1分, 大意2分)

(2) 苏轼曾经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 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加固恩宠。 (“尝”“救正”“固宠”各1分, 大意2分)

【备考指导】

一、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

文言文阅读的材料, 篇幅虽不长, 但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却非常普遍, 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倒置、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 这些都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因此, 在答题时, 考生要具备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力。

1.利用形训, 即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来解释词的本义。如: (2016年江苏卷第6题C项) 詈不佳——詈:责骂。“詈”, 以“言”为形旁, 与“说话”有关, 所带宾语又是“ (文章) 不佳”, 可见将“詈”解释为“责骂”是正确的。

2.运用声训, 找到通假关系, 用本义解释假借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A项) 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 高兴。“说”与“悦”通假, 且“说”前面有主语“众”, 由此可判断“说”的解释无误。

3.借助成语推断词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C项) 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 (2016年天津卷) 终身饮恨——饮:含着。借助成语“疾恶如仇”“饮泣吞声”, 可判断出“疾”“饮”的解释是正确的。又如: (2015年湖南卷) 古人常有是训矣——训:斥责。 (2015年浙江卷第16题B项) 当涂兵之冲——冲:突袭, 冲击。借助“不足为训”“首当其冲”, 可判断出“训”应是“法则、典范”的意思, “冲”应是“要冲、交通要道”。

4.借助句内语法结构来推断词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B项) 土事不文, 木事不镂——文:花纹。在“土事不文”中, “文”受“不”修饰, 显然已活用作动词, 应解释成“装饰花纹”;“木事不镂”中的“镂”, 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意思是“镂刻花纹”。

5.借助句式推断词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D项) 宗君而处身——宗:尊崇。“宗君而处身”的前文是“安国而度家”, “安国”即“安定国家” (或“使国家安稳”) , 则“宗君”可解释为“尊崇国君”。

6.根据上下文推知词义, 即“因文定义”。如: (2016年江苏卷第6题B项) 病目眚——病:疲惫。根据语境 (“甲午正月朔, 即入南都, 读书鸡鸣山, 昼夜不辍, 病目眚, 下帏静坐者三月”) , 说的是祖父张汝霖甲午正月初一就进入南京, 在鸡鸣山读书, 昼夜不停止, 眼珠上长了斑翳, 放下帷幔静坐了三个月, 由此可推知“病”是“患……病”的意思;“病目眚”即“患了目眚病”。又如: (2016年北京卷第9题C项) 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赋:给予。根据齐桓公“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 求生鹿于楚”, 而且“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 二十赐子金百斤, 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即通过高价出售“生鹿”, 楚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 财用也充足了。根据语境, 可判断“赋”是“征收赋税”的意思。

二、文言虚词复习策略

1.学会判断具体语境中单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用法灵活, 考生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综合上下文的文意和词语的语法特征, 才能准确而迅速地判断其意义。对于具体语境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生大多只注重意义, 而不注重用法, 这很容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其实, 在辨析异同时, 应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 这样可以化繁为简, 绕开误区, 准确作答。如2016年北京卷第10题B项:其·人民习战斗之道/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加点的“其”字, 在前一句中是人称代词, 可译作“它的”;在后一句中是语气副词, 表祈使语气, 可译作“可以”。

许多虚词既可以作介词, 也可以作连词, 鉴别起来也很简单, 只需看它后面所接的成分就可以了。比如:

(1)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句中的“为”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 作“道”的状语, 因此“为”是介词。

(2) 非不贤也, 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 句中的“为”后面接的是主谓短语, 因此“为”是连词, 表原因。

2.了解常见双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

(1) 取吾璧, 不予我城, 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吾子取其麋鹿, 以闲敝邑, 若何? (《殽之战》)

(3) 与不谷同好, 如何? (《左传·齐桓公伐楚》)

(4)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5)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6)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以上各句, 句 (1) 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 句 (2) 至 (4) 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 句 (5) 中的“如……何”意为“把……怎么样”, 句 (6) 中的“孰与”是“与……比较, 哪一个……”的意思。

(2) 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

(1) 夫晋, 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2) 君子质而已矣, 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3)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鸿门宴》)

(4)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 “何厌之有”即“有什么满足的呢”, 是反问句。“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 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 “为”是句末语气词, 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 “何辞为”可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3) 表揣测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得无……乎 (耶) ”“无乃……乎”。

(1)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2) 成反复自念,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3) 师劳力竭, 远主备之, 无乃不可乎? (《殽之战》)

“得无……乎 (耶) ”“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 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可译为“恐怕不同吧”,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可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 “无乃不可乎”可译为“恐怕不可以吧”。

三、文化常识分类整理

1.人的称谓。

(1) 直称姓名。

(1) 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 扬之泰州人”。

(3)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

(2) 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 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 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人, 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 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 故而人称汤临川;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故而人称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 故而人称康南海。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 (安徽合肥人) , 下联“常熟”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和。

(3) 称郡望。

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人, 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 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 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 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4) 称爵名。

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 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 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征曾封爵郑国公, 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 故世称郭汾阳;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 故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 故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 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5)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 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 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谭嗣同为谭壮飞 (其斋名为壮飞楼) 。

(6) 兼称。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 后两人先写与作者的关系, 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 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 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 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 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2.官职。

(1)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 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 一般中书省管决策, 门下省管审议, 尚书省管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 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 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 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 (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 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户部 (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礼部 (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 (管军事, 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刑部 (管司法刑狱, 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工部 (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 副职称侍郎, 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 一直延续到清末。

(2) 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 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1) 拜。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 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 不去就职。

(2) 除。拜官授职,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一句中的“除”, 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 擢。提升官职, 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 擢之乎宾客之中, 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 迁。调动官职, 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 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 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 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 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 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 黜。“黜”是降职、罢免、废除的意思, 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 去。解除职务, 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的调整官职, 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如《张衡传》:“视事三年, 上书乞骸骨, 征拜尚书。”

四、文言断句有“章”可循

要提高文言断句的准确率, 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具体应注意以下五点:

1.通读语段, 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 顾及前后文, 反复研究, 把握主要内容。如: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经过反复通读, 先抓住要点, 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 办的是什么事, 为什么这样做, 结果如何, 等等。

文中提到的人物有:“上”, “何” (根据选文出处, “何”指的是“萧何”) , “功臣”。

事件:综观全段, 说的是“上” (汉高祖刘邦) 以打猎为喻, 向众功臣说明为什么“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为什么这样做?依据“上”的说法 (“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 , 可见在刘邦看来, 萧何的功劳远胜于群臣。

这件事的结果:“群臣后皆莫敢言”, 由此可知群臣不得不接受了刘邦的观点。

2.确定词的意义、注意语序和分析句式, 重点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例如, 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 是“句” (句末停顿) , 还是“读” (句中停顿) , 就需要考生运用文言知识反复研究。如“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酂侯”是专名, 其间决不能断;“上以何功最盛”有主有谓, 叙一事, 是主谓句, 后面应当断;“酂侯”是“封为”的宾语, 当属上。又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至“大小各有差”处, 一事已叙完, 应断为“句”, 其他为“读”。

3.古人写文章讲究语句整齐对称, 行文中上下句常常用相同的字数、结构。这一点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 应断作“臣等身被坚执兵, 多者百余战, 少者数十合, 攻城略地”。又如刘邦的设喻“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应断为“追杀兽者狗也, 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4.一些对话的标志, 如“曰”“云”“言”等, 也可供断句时参考。比如文段中的“功臣皆曰”“上曰”等。另外, 一定要注意“曰”后面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曰知之知猎狗乎”, “曰”的内容只能是“知之”两个字, “知猎狗乎”是刘邦的问话, 不是功臣的回答。

5.一些常用虚词, 也可作为断句的参考。如常放于句首的“盖”“夫”“故”“岂”, 放于句末的“之”“也”“矣”“焉”“哉”“乎”“欤”“耳”“邪 (耶) ”等。本段“何也”中的“也”, “诸君知猎乎”中的“乎”, “狗也”“人也”“功狗也”中的“也”, “至如萧何发纵指示”中的“至如”, 都可作为断句的参考。

五、准确翻译有窍门

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不走样, 不漏译, 不错译。“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 无语病。“雅”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

1.正确翻译的前提是理解。

(1) 以易求难, 推敲关键词语。

高考试题中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 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 都难以理解, 而往往是只有两三个词语有较大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 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准确认知。

如2016年北京卷第12题: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 即奉国而归齐矣。

在句中, “无”“械器”“以”“二敌”“即”“齐”等都不难理解, 难的是“应”“奉国”“归”。“应”带了宾语“二敌”, 且“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的前一句是“衡山械器尽, 鲁削衡山之南, 齐削衡山之北”, 意思是说, 小国衡山已遭受齐、鲁二国之“削 (侵略) ”, 那么, 这里的“应”就该是“应对”“应付”的意思。再看“奉国”, “奉”是个多义词, 但既然支配着名词“国”, 且与下文“归齐”紧密相关, 则这个“奉”应是“进献, 下对上送东西”或“送, 给予”的意思, 灵活一点翻译, “奉国”就是“带领全国”。至于“归”, 既已“奉国”, 则“归”就是“归顺”“归附”了。于是全句应理解为:“ (衡山之君) 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 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这样看来, 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 就是分析语句的过程。

(2) 综观全文, 求助于上下文。

如2016年浙江卷第19题:读书三十乘, 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 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 所见同儿稚。

本段文字中, “方知余见小, 春秋问蛄蟪”该如何理解?首先应明确:它与“读书三十乘, 千万中一二”“石彭与凫毛, 所见同儿稚”等的含义是一致的。“读书”句运用了夸张修辞, 意思是“我读书多达三十车, 与琅嬛福地的藏书一比, 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二”;而“石彭”句的大意是“即使像石彭与凫毛这样的长寿者, 他们的所见所闻亦与儿童无异”。再来看画线句, “余见小”当是主谓短语;《逍遥游 (节选) 》“蟪蛄不知春秋”, “蟪蛄”乃是“蝉”“知了”, “春秋问蛄蟪”应理解成“蛄蟪”难以知“春秋”, 这才与上下文相吻合, 并与《逍遥游 (节选) 》中的文句相契合。所以此句意思是:“ (经过此事) 才知道我见识浅陋, 就像夏生秋死 (或‘春生夏死’) 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2.直译句子应注意字字落实。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强调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 就是将原文中的一字一句落实到译文中, 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 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 在翻译时还应: (1) 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 原样保留, 不必翻译。 (2) 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或者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 在译文中可以删去。 (3) 换。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的词, 应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如“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中, “兵”应换成“兵器”, “利”应换成“锋利”, “弊”应换成“弊病、毛病”等。

六、“归纳、概括”题解密

文言文阅读“归纳、概括”题的训练重点, 应放在分析上。要学会分析, 必须从研究试题如何“设障” (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 开始。命题者设置干扰的常见方法有:

1.曲解词义。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 故意错误解释文言材料中的某一词语。

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6题D项:陈登云关心百姓, 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 当地年成歉收, 百姓相食, 他向朝廷呈告灾情, 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钟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本项错在“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钟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原文是“帝立遣寺丞钟化民赍帑金振之”, 其中“赍帑金”指的是“带上国库中的钱币”, 而非“筹措钱款”。

2.夸大其词。命题者在设置这类选项时, 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 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如2016年天津卷第12题B项: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 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 才写作此文, 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该选项错在“素来仰慕”, 相关原文为“后十七年, 台州既没, 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 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感而为之传”, 也就是说, 杨万里是在李台州去世后, 与丞相京公交谈时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 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的。

3.张冠李戴。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 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

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第6题C项:傅珪守正不阿, 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 他都能坚持己见, 不肯随意改变, 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 虽有言官请留, 他仍坚持离职。

与选项相关的原文为“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 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 不听”, “不听”的主语是皇上 (文意为两京的言官上奏请求留下傅珪, 但皇帝不答应) , 而非傅珪, 可见“他仍坚持离职”的说法有误。

4.颠倒事实。即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 造成选项错误。

如2016年江苏卷第7题D项: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 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 精准断案, 黄称赞他为奇才。

本项错在“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 无法解决”, 相关原文是: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 我勿受, 诸君亦勿受, 吾将以困张广昌。”即:黄贞父对同僚说:“援引成例应当由我来主审, 我不接受, 各位也不接受, 我将用这件事来使张汝霖困窘。”由此可见, “遇到难题, 无法解决”属于颠倒事实。

5.偷梁换柱。命题者通过偷换某个概念来设置陷阱。

如2016年山东卷第12题B项: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 使天下归附, 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 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综观选文, 核心内容在于劝说君王“诚于爱民, 果于行善” (即要施行仁政) , 对“今君欲法圣王之服, 不法其制” (“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 不效法他们的制度”) 进行了批评。选项将“重要的不是‘法其服, 居其室’”偷换成“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 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

七、文言“简答题”应对要诀

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初读全文, 把握大意。这一步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 浏览或跳读一遍, 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内容, 能读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看题目, 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中, 需逐一落实试题涉及的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第三步再读全文, 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 既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又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2.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不能一看到试题有较大难度, 就慌了手脚, 而要利用有效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就简答题而言, 比较有效的方法有:

(1) 以旨解题。对有些题目, 考生必须弄懂全文主旨。请看下面的典型语段:

(刘) 晏专用榷 (专卖) 盐法充军国之用, 以为官多则民扰, 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 自余州县, 不复置官。先是, 运关东谷入长安者, 以河流湍悍, 率一斛得八斗至者, 则为成劳, 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 各随便宜, 造运船, 教漕卒, 江船达扬州, 汴船达河阴, 河船达渭口, 渭船达太仓, 其间缘水置仓, 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 无斗升沉覆者。晏于扬子造船, 每艘给钱千缗, 或言“所用实不及半, 虚费太多”。晏曰:“不然, 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 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 执事者至多, 当先使之私用无窘, 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 安能久行乎!”

题目:文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简要概括。

首先要分析文段记叙了刘晏的哪些行为。综合起来看, 有“置官”“置仓”“给钱”。他的行为透露出怎样的理念呢?第一件, 刘晏是按需置官, 这不同于依人设官, 透露出民本位的思想。第二件是“缘水置仓”, 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思想。第三件, “为永久之虑”, 是从长计议的理念。因此, 参考答案为:体现了刘晏按需置官、因地制宜、从长计议的管理理念。

(2) 以注解题。文言文阅读有时会给出一些注释, 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 绝不能视而不见。

篇4:浅谈文言文的阅读及练习教学

一、阅读教学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一)背诵法。掌握一些常用的背诵方法很重要,教师可适当介绍这些方法,如分层法(一部分一部分地板块记忆)、诵听法(听人读与自己背交替进行)、间隔法(把背诵在时间上间隔开来)……,还要让学生掌握这样一条原则:不只动口,人体的各种器官要全面投入,眼看、嘴念、脑思、手势比划、抄录誊写等,这样,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串讲法。串讲法的优势在于字词句子的诠释疏通到位,即所谓“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它能避免遗漏知识点,增大教学密度,便于形成较为完整的文言知识结构。但这一方法产生的弊端也很明显;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大脑陷于抑制状态,旺盛的求知欲被“串”走了,学生的能力被“串”掉了,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正确的方法是,该“串”则“串”,不宜“串”则另取他法,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三)类推法。汉字是表意文字,文言词语的教学还可以从字形人手,根据字形推知字的本义,进而推知它的引申、比喻义,最后整理归纳出该字诸义项的内部联系和区别。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其中“比”字,字形上为两个紧挨在一起,本又为“挨着”、“靠近”;后又引申为“比照、比拟”等意义。又如“兵”字,字形作双手持大斧,而“斧”字正是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可见,“兵”的本义是武器,“兵”的引申义有士兵、军队、打仗、战略、战术等因为经常携带武器的人是士兵,而士兵组成的单位是军队,军队的主要工作是打仗,而研究打仗的学问便是战略、战术了。

二、练习教学

(一)在理解词义和句式的基础上加强朗读练习。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要通过诵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是生活到那种语言环境中,每天说,每天听,就能很容易地学会。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古人的文章和古人晤对一堂,在一个小的天地里创造出一个学文言的语言环境。朗读时,口耳眼心都能用得上,记得快,能培养文言的语感。需要强调的是,朗读必须在理解词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进行。阅读文言文与阅读现代文不同。文言文是用古汉语写的,我们虽然能通过汉字,用现代的语音读出声音来,但不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也不明白这些声音是如何组合起来的,当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叶圣陶先生曾经举“弃甲曳兵而走”为例,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理象,“弃甲曳兵而走”六个字中,除了“曳”字外,其余五个字都在2500常用字表中,小学毕业生都会认写,但会认会写却并不等于能够理解它们在文言中的意思,“弃”只在“放弃”这个词里学过;“甲”呢,只知道甲乙丙丁的“甲”,“曳”字没学过,当然不明是“拖”的意思;“兵”字认识,但只知道是“水兵”“士兵”的“兵”;“走”字认识,也只明白是“行走”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纵使高声朗读,甚至死记到能“背诵”的程度,纵使悟性很高的学生,也很难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如果读一篇文言作品,对其中词语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没有逐字逐句地弄懂,当这些词语和句式在另一篇作品中出现时还是不懂。这样的读法,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就没有多大帮助。只有在懂得词义,了解句式特点,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朗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意义。因此,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一个“重新识字”的问题,所谓“重新识字”,是指要让学生明白那些虽然能读出声音,但不懂得它们在文言中的意义的字及词义。教师的讲解,注释、工具书,都为这种“重新识字”提供了方便。我之所以强调在朗读前要理解词义、了解句式,是因为过去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过分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教法,效果并不好。现在这种作法没有了,但它的影响不能说一点也没有,比如说,只串课文大意而不落实词句,甚至只对照教参的译文讲一通,讲完之后就是读,就是背,至于文章中字词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知道。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一直到熟悉,熟到什么程度?一般说来,一篇课文提出其中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背诵更好。

(二)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词语和句式的对比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古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因为对象或场合的不同,同样一个意思,所用的词语和句式有细微的不同,或色彩不同,或语气不同,区分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加深理解。词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使之达到理性的认识,并且使知识逐渐系统化、条理化。

篇5:文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里中有病脚疮者,痛不可忍,谓家人曰:“尔为我凿壁为穴。”穴成,伸脚穴中,入邻家尺许。家人曰:“此何意?”答曰:“凭他去邻家,无与我事。”又有医者,称善外科,一裨将①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②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镞③在膜内须急治。”医曰:“此内科事,不应并责我。”

噫,脚入邻家犹我之脚也镞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乃隔一壁,辄思委脚,隔一膜,辄欲分科,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今日当事诸公,见事之不可为,而但因循苟安,以遣来者,亦若委痛于邻家,推责于内科之意。

【注释】①裨将:在古代指副将。②并州剪:剪刀名。古时并州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③镞(zú):箭头。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

(1)里中有病脚疮者 (2)延使治 (3)跪而请谢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

【小题3】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脚 入 邻 家 犹 我 之 脚 也 镞 在 膜 内 然 亦 医 者 之 事 也。

【小题4】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1)患病、生病 (2)邀请 (3)告辞、辞别

【小题1】这样,疼痛哪能停止,责任哪能推诿呢?

【小题1】脚 入 邻 家∕ 犹 我 之 脚 也∕ 镞 在 膜 内∕然 亦 医 者 之 事 也。

篇6: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含答案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①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②,众兄弟既③成诵,游息④矣;独下帷绝编,迨⑤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⑥,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⑦。”

注释:①患:担心,害怕。②群居讲习: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③既:已经。④游息:游玩休息。⑤迨:等到。⑥用力多者收功远: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⑦思其义所得多矣: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患_______________

②迨能倍诵乃止 迨_______________

③迨能倍诵乃止 乃_______________

④咏其文 咏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有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担心 ②等到 ③才 ④吟咏

2.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3.C

篇7:防患于未然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颜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性刚正,莅事明济。尝为刺史诘让,正色别白,不为屈。开元中,与兄春卿、弟曜卿并以书判超等,吏部侍郎席豫咨嗟推伏。再以最迁范阳户曹参军。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

禄山反,杲卿及长史袁履谦谒于道,赐杲卿紫袍,履谦绯袍,令与假子李钦凑以兵七千屯土门。杲卿指所赐衣谓履谦曰:“与公何为著此?”履谦悟,乃与真定令贾深、内丘令张通幽定谋图贼。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原尹王承业为应,使平卢节度副使贾循取幽州。谋泄,禄山杀循。杲卿阳不事事,委政履谦,潜召处士权涣、郭仲邕定策。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乃矫贼命召钦凑计事,钦凑夜还,杲卿辞城门不可夜开,舍之外邮;使履谦及参军冯虔、郡豪翟万德等数人饮劳,既醉,斩之,并杀其将潘惟慎,贼党歼,投尸滹沱水。履谦以示杲卿,则首喜且泣。

先是,禄山遣将高邈召兵范阳未还,杲卿使藁城尉崔安石图之。已而事显,乃拜杲卿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履谦为常山太守,深司马。即传檄河北,言王师二十万入土门,遣郭仲邕领百骑为先锋,驰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日中,传数百里。贼张献诚方围饶阳,弃甲走。于是杲卿兄弟兵大振。

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并卢逖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履谦既断手足,何千年弟适在傍,咀血喷其面,贼脔之,见者垂泣。杲卿宗子近属皆被害。杲卿已虏,诸郡复为贼守。(《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七》有删改)

4、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 假:代理

B、杲卿阳不事事 阳:表面

C、舍之外邮 舍:住宿

D、降我,当活而子 而:你

5、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B、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C、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D、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安禄山愤怒了,把颜杲卿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之上,但是出于招降的目的,就把肢解好的肉来让颜杲卿吃,他还是不停口地骂,忍无可忍的叛贼就斩断他的舌头。

B、开元年间,与其哥哥颜春卿、弟弟颜曜卿一起因书判成绩优异,使吏部侍郎席豫赞叹佩服。此句侧面表现了颜杲卿出众的才能。

C、颜杲卿随即传檄文到黄河以北,声称二十万官军已经进入土门,派郭仲邑率领一百骑兵做先锋,奔驰向南,拖着柴草扬起灰尘,望见的人都说大军来了。

D、袁履谦被砍断手足后,适逢何千年的弟弟在身旁,就含血吐到他脸上,叛贼又把袁履谦剁碎了,看见的人都落泪而泣。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原尹王承业为应(5分)

(2)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5分)

参考答案

4:选C。“舍”的意思是“使住宿”。原因是这个字发生了活用,在具体的意境中应该理解成使动用法表示的意思,即主语颜杲卿使宾语李钦凑怎么样了。理解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最终解释的是“舍”在“文中”的活用后的语境义。

5:选C。

6:选A。此项中有多处错误。“出于招降的目的”的说法是错误的。在具体的意境中根本没有这样的意思和逻辑联系,属于无中生有。 “就把肢解好的肉来让颜杲卿吃”这样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关键点是能否正确“节解以肉啖之”这个句子。这个句子的正确意思是“叛贼安禄山不但肢解颜杲卿还拿他的肉来吃”。

7、翻译见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颜杲卿藉口生病不再处理事务,让儿子颜泉明往返计议,暗中结交太原尹王承业做内应(评分标准:大致意思2分,“视事”1分、“阴结”1分、“应”1分。)

(2)不过十天,贼军就猛烈攻城。颜杲卿昼夜苦战,井水枯竭,粮食、箭矢都用光了。六天后城池陷落,和袁履谦一同被贼军抓住。(评分标准:大致意思2分,“涉旬”1分、“尽”1分、“执”1分。)

【参考译文】

颜杲卿,字昕,世代都是讲礼乐教化的儒生。他性格刚正,处理公务聪明干练。曾被刺史责备,他正色辩白,不向刺史屈服。开元年间,与其哥哥颜春卿、弟弟颜曜卿一起因书判成绩优异,使吏部侍郎席豫赞叹佩服。又因政绩考核为上等升任范阳户曹参军。安禄山听说他的名声,上表推荐他为营田判官,代理常山太守。

安禄山反叛时,颜杲卿和长史袁履谦在路上拜谒,他赐给颜杲卿紫袍,袁履谦红袍,命令他们和养子李钦凑领兵七千驻守土门。颜杲卿指着安禄山所赐的衣服对袁履谦说:“我和你为什么要穿这些衣服?”袁履谦领悟他的意思,于是和真定县令贾深、内丘县令张通幽商定对付叛贼的计策。颜杲卿藉口生病不再处理事务,让儿子颜泉明往返计议,暗中结交太原尹王承业做内应,派平庐节度副使贾循夺取幽州。计划泄露,安禄山杀掉贾循。颜杲卿表面上不管事,把政事委托给袁履谦,暗中召集平民身份的权涣、郭仲邑制定对策。当时颜真卿在平原,预先就知道叛贼有叛逆的阴谋,暗中收养敢死之士为御敌守城做准备。颜真卿派遣外甥卢逖到常山相约起兵,以切断叛贼的北去之路。颜杲卿十分高兴,认为军队形成犄角之势可以抑制贼军西进的锋芒。于是谎称叛贼首领的命令召集李钦凑来议事,李钦凑连夜赶来,颜杲卿推托夜里不能打开城门,让他住宿在驿站中;又派袁履谦和参军冯虔、郡豪翟万德等数人设酒慰劳他,待他喝醉后,把他杀了,同时还杀掉他的部将潘惟慎,并全歼贼党,把尸体投入滹沱河水中。袁履谦拿李钦凑的头给颜杲卿看,大家都高兴得哭了。

在此之前,安禄山派部将高邈到招兵还没有回来,颜杲卿命令藁城县尉崔安石设法对付高邈。不久真实情况显露出来,于是朝廷下令拜授颜杲卿为卫尉卿兼御史中丞,袁履谦为常山太守,贾深为司马。颜杲卿随即传檄文到黄河以北,声称二十万官军已经进入土门,派郭仲邑率领一百骑兵做先锋,奔驰向南,拖着柴草扬起灰尘,望见的`人都说大军来了。到中午,消息已经传遍数百里。叛贼张献诚正围攻饶阳,闻讯后弃甲而逃。于是颜杲卿兄弟的兵势因此大振。

篇8:防患于未然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关键词: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复习建议

一、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与特点

文言文阅读是河北省中考语文科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评价建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列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具体内容是: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河北省近五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梳理如表(见下页)所示。

通过观察、比较考题可以发现文言文阅读考查如下特点:

1.内容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紧扣《考试说明》。

2. 涉及的课外内容越来越多,分值越来越高。2010年课内、课外内容分值仅为9: 5,2014年已达5∶10。

3.实词、虚词使用和句子理解为必考项,分值占50%以上。

4.2012年考课内句子断句,2014年考课外句子断句,课外“白文断句”是考试趋势。

5. 从2010年开始考文言虚词,分别考了“于”“与”“而”“之”等,这些词语的意义、用法多样,使用率较高。

6.简答题关于文章“内容”的题目较多,关于“语言和写法”的题目较少。

二、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复习教学建议:

(一)关于课内、课外篇目

《考试说明》规定文言文阅读的考试范围是:以《语文课程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3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

课内文言文考试有“近三年篇目不重复”的惯例,所以2015年有16篇课内文言文在考试范围,一些老师喜欢做预测,其实,做预测的意义不大。比如2014年文言文分值为15分,课内考的《出师表》节选,分值为5分,且虚词考题还有部分出自其它课内篇目(《醉翁亭记》《送东阳马生序》《桃花源记》《邹忌讽齐王纳谏》)。所以即便预测出篇目,也并不能决定什么。但这绝对不是说课内文言文不重要,而是说要重视每一篇课内文言文,按照《考试说明》的题型,认真复习,因为课外文言文考试往往是“材料取自课外,考点源自课内”,比如近五年课外实词、虚词的考查在课内文章都能找到出处。

再说课外文言文的受重视程度随着分值的提高而增强。如何提高复习效果?第一,抓好课内知识掌握,课内是源,课外是流,源远则流长;第二,强化练习一些课外阅读,以增强语感,拓宽视野,总结规律。

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文章呢?只要我们摒弃“猜题”的侥幸心理,本着“增加积累、提高能力”的目的,奉行“拿来主义”就行了。

一是从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拿来。河北省使用的语文教材有三个版本,它们有一些不同的篇目,就可以拿来用。比如,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可以练习河大版的文章,看选自《柳宗元集》的“永之氓”: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这篇选文篇幅不长,难度适中,有教育意义,且说理形象,为难得的练习材料。2014年山东滨州中考卷就采用了。

用河大版教材的学生可以练习人教版的文章,如选自《世说新语》的“咏雪”,选自《庄子》的“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等。当然,还可以把目光投向苏教版、湘教版、北师大版。

二是从历年中考试题中拿来。中考试题是各地命题专家智慧的结晶,含金量高,针对性强,是复习练习的不二选择。全国各省市每年中考语文试卷共有181份,即便只有一半考课外阅读,从中选出适合我们练习的20份应该没问题。如2014年,上海卷的“韩生料秦王”、兰州卷的“王顾左右而言他”、扬州卷的“秦兴师临周求九鼎”、德州卷的“项羽”、梅州卷的“年羹尧闻声识贼”、汕尾卷的“郑板桥开仓济民”等,都值得阅读。

三是从经典史书中拿来。《资治通鉴》《战国策》《汉书》《后汉书》《左传》《世说新语》……课内文言文基本上都出自这些典籍,里面也有许多文章可以通过删减、修改拿来一用。当然,前提是老师必须读这些书。自找材料,原创试题,最能锻炼老师的眼力和功力。

(二)关于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

这三者都是考查理解能力,能真正理解文言话语的意思。做这些题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积累”,二是“语境”。

“积累”是打底子,一片空白的脑袋什么也理解不了。以实词为例,应该知道有一词多义,如“既克,公问其故”中,“故”是“原因”,“温故而知新”中,“故”指的则是“旧的知识“;又有古今异义,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恨”是“遗憾”的意思,与现代“仇恨、怨恨”不同;还有词类活用,“斗折蛇行”,“斗、蛇”是名词做状语,“腰白玉之环”,“腰”是名词作动词,“劳其筋骨”,“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术语不需要掌握,但要会正确解读;此外,还有通假字,“说”通“悦”,“反”通“返”等等。

积累没有诀窍,只能通过分类整理、熟记例句、对应练习等不断丰富。

分析“语境”,是准确理解文言文的王道。下面以2014年长沙卷文言文阅读材料“曾巩”为例,看如何依据语境理解文章。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1单弱2之中,宦3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4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5,不减扬雄6,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释】1[委废]家境衰败。2[单弱]弱小,无所依靠。3[宦]出仕。4[工]擅长。5[行义]行为道义。6[杨雄]人名。

解释实词,往往需要把单音节的文言词语变成双音节的现代汉语,如何从众多对应的近义词中选出“贴切、恰当”的那一个确是个难题,这时分析语境就很关键。如“巩性孝友”,“性”解释成什么呢?阅读后面句子知道“孝”是对继母孝顺,“友”是对弟、妹友爱,孝顺与友爱是一个人美好的品德,所以这里的“性”不是“性格、性情”,而是“品性”。在“少与王安石游”一句中,“游”是个多义词,同样根据语境可以判断它不是“游泳”“游览”的意思,再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句,可推测出它是“交往”的意思。

虚词的意义、用法多变,更是要依靠语境来解释。比如“一出其力”中“一”是“全、都”的意思,“一时工作文词者”中,“一时”是“当时”的意思。又如,“之”是个重点词语,基本用法达到8个,幸好汉语古今传承,我们可以根据语境猜测出一句话的大致意思,进而推测出某个“之”的意思。如,“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之中”是“的时候”,“之”就是结构助词,相当与现代汉语助词“的”;“巩导之于欧阳修”的意思是“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之”就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代王安石;“帝然之”的意思是“神宗赞同他的看法”,“之”就是指示代词,这、此,指曾巩对王安石的评价。河北卷大多用选择的题型考查虚词,根据语境猜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鉴于“于、与、而、之”曾经考过,建议重点复习“其、以、于、者”等词。

句子翻译时,“留、换、补、增、删、调、扩”的方法估计大都知道,但涉及具体句子往往仍很迷茫,这时需要语境来帮忙。如“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其中“四弟、九妹”是“第四个弟弟、第九个妹妹”,还是“四个弟弟、九个妹妹”呢?联系后面的“宦学婚嫁,一出其力”就能断定应是第二个解释。

(三)关于归纳要点、概括观点与态度,就内容、语言和写法表达见解

当理解了文言文内容后,其简答题解答与现代文没有多大区别。现将河北省近四年中考文言文简答题归纳如下:

1.理解内容。2012年“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用原文回答)”2013年“‘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法’具体指什么?”

2.分析、概括内容。2011年“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2012年“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013年“这段文字(《满井游记》节选)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3.分析情感。2013 年“(《满井游记》节选)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概括品质。2014 年“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

正如总结考题特点时所说,简答题关于文章“内容”的题目较多,这应该与选择的材料多是写人、记事文章有关;关于“语言和写法”的题目较少,这是因为鉴赏类题目的难度较大,不宜放在文言文,尤其课外文言文中设题。

做文言文简答题要注意几点:

1.看清题目要求。如“用原文回答”“哪两个方面”等。

2.抓住关键词句。如概括鲁宗道的品质,抓住“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句,选择“忠实”一词即可。

3.要有全文意识。在“鲁宗道”选文中,只写了一件事,所以抓住关键句就行,但如果是上文“曾巩”,要求概括曾巩的品质,只抓住“巩性孝友”这一句就不行,因为后面还讲了曾巩与王安石的事。

上一篇:原四字词语下一篇:与太郎君切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