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育法问题的提出

2024-04-28

学习体育法问题的提出(精选6篇)

篇1:学习体育法问题的提出

探究性学习对高中生物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尧山中学

洪庆华

摘要:实施问题探究性学习是今后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问题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升。问题探究性学习对教师能力全方位地提出新要求。教师除了要有扎实全面的学科基础知识,还必须熟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更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应该说问题探究性学习是迄今为止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就问题探究性学习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思想观念、知识范围、各种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以便广大一线生物教师尽快走入问题探究性学习关键词:高中教育,问题探究性学习,教师,生物。

新课标将“问题探究性学习”列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问题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发的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确定探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现行新教材中也已编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高考试卷中已相继出现了一些与探究性学习有关的试题。可见,实施问题探究性学习是今后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一线教师要尽快适应问题探究性学习的要求,积极参加到问题探究性学习中去。

生物学科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到环境、能源、粮食等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都与生物息息相关,观察和实验又是生物学科的基础。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中学生物教师理应成为实施问题探究性学习的排头兵。

教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职业,但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问题探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为目标,而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教师。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将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和保证。因此,问题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升。问题探究性学习对教师能力全方位地提出新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扎实全面的学科基础知识,还必须熟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更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应该说探究性学习是迄今为止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面对探究性学习,教师首先要作好观念转变的思想准备。在问题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同样面对新情景、新问题,许多问题可能超出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同时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从而,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甚至,在有些问题上,教师和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教学从“传授”转变为“讨论”,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指导中,在学习中指导。要使学生真正从“学会”到“会学”。

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教师积极参与问题探究性学习的前提,而要真正适应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强化生物学素养,完善知识结构。

问题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更广阔的知识面,由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老师们失去了对书本对课标的依托,要指导学生,从容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就不仅要熟悉生物学理论知识,还要广泛涉猎与生物学有联系的相关实践知识,随时掌握生物科学最新发展动态,要多观察、勤思考,注重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同时,就学生探究某个具体问题而言,往往不仅涉及生物单一学科知识,教师还必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强化知识横向联系。

问题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探究性学习方面向的是开放的现实生活,选择的课题会因为学生的不同,时间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就会不断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实际上教师是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随着知识经济浪潮席卷而来,英国技术预测专家J马丁测算,目前,人类的知识是每3年增长一倍,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终生学习已成为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师要

有终生学习的意识,而且要在问题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意识和能力。

问题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工作能力。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管理的,由于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各组活动的管理组织和活动质量有较大的不同,在小组研究中学生还会发生各种意见分歧和情绪波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及时组织课题组之间的汇报和交流,一旦发现课题组活动质量有问题要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相互合作,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同时,探究性学习也使得教师已不能单独地驾驭对学生的知识、方法、技术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必须与自己的同事合作、与社会各方面人员合作工作。

问题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具有广泛获取信息和开拓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以往所熟悉的主要是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课本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对除此以外的教育教学资源应用较少,也很少去开拓。问题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习内容在时间空间上的开放,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发现和筛选信息,多渠道获得教育教学资源。不仅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资料室,还要与学校周围的医院、卫生防疫、环保、林业、农牧业等部门建立联系,教师要有走出学校联系社会实际的愿望和能

力。另外,还可以利用电子网络获得更广泛的信息资源,开展跨地域的合作研究。

问题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具有从事科研的能力和经验。中学教师的普遍缺乏科研经验,教学能力强而科研能力弱。而问题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还要有具体参加科研全过程的亲身经历,才能获得对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对科学探究每个阶段的工作、问题和要求有比较深切的了解,才能有效知道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正确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要意识到问题探究性学习对自身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和深刻的。教师不应该是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搬运工,而应当是给学生砖块能指导他们建成高楼大厦的工程师。教师要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改变自己、完善自我。问题探究性学习对教师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应该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

篇2:学习体育法问题的提出

通过近期对“三查三看”的学习,我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过去对“三查三看”认识较偏面,较肤浅,认为’三查三看”仅仅是发展的观点,没有把它升华为把导思想的层面。通过学习,对”三查三看”的内涵和实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三查三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根据活动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对照“三查三看”的要求,认真查找剖析了自身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与“三查三看”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虽然平时也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尤其对理论的学习较为肤浅,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只注重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内容的学习,跟工作无关的涉及较少,运用政治理论指导工作实际的自觉性不够。作为一名党员,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思想这根“弦”绷得不够紧,有时放松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要求,满足于学习上的一知半解,工作上的完成任务。

(二)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

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没有进行学习后检查和“回头看”。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不住发展的必须规律。通过学习来研究解决问题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整改措施和决心。针对思想上不合时宜的观念,针对工作中不符合“三查三看”的一些做法,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一)、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以学习实践“三查三看”活动为契机,全面系统学习理论,把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深、学透,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学,做到集体学习不缺席,工作之余自觉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

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党章对每个党员的要求,也是学习实践“三查三看”活动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我将树立强烈的自觉 意识和责任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始终把群众和学员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标准,尽自己全力为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始终使自己成为思想上的上进者,工作中的先进和模范。

(三)、增强科学发展意识。

在工作中,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标准。工作方面要以大局为重,服从工作安排,不争荣誉,不推卸责任。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帮助同事及时完成工作,时时刻刻把集体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摆到第一位。

篇3:体育营销问题的提出与前景分析

一、体育营销的内涵与外延

1. 体育营销的内涵。

大家常说的体育营销, 就是指一个企业利用体育活动为载体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 它的营销方式是依托于体育活动的, 避免了功利性为目的的宣传, 而是将产品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效地相结合, 形成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这种既包括把体育作为商品销售的体育产业营销, 又包括企业通过体育来进行的市场营销即为体育营销。体育赞助沟通对象范围很广、数量很大, 还有最关键的是有一定的指向性。有效的体育赞助不仅能够加强企业与目标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 也能使体育营销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体育营销对公司的品牌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因为体育本身是象征公正、和平、进取、拼搏等积极健康的正能量, 把这种理念与其对接, 能提高公众对产品的关注度, 这对产品的销售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 体育营销的功能。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市场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企业的生存和销售活动, 市场离开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关系整个市场的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一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好坏。从微观经济的视觉来讲, 体育营销的功能正是在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终极目标中得以完全展现。

3. 体育营销的特征。

体育营销作为一种特殊的营销方式, 它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受众的特征和需求整合资源, 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因此要有特定的长期性与系统性、互动性、公益性和广泛性等。 (1) 受众热爱性强。相比商业性明显的传统的硬性广告, 体育营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避免了只注重商业性质的弊端, 更多强调的是公益性和感召力的一种细微的软广告, 根据一项来自美国针对奥运赞助商形象的调查显示, 有过半的受访者是比较愿意购买赞助厂商的产品。所以说:这种体育营销的广告在现在这个消费者做主、选择性强的时代要比硬广告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和热爱。 (2) 受众群体明确。如上所述, 那些对体育活动或者说某一项体育运动有着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的体育爱好者是体育营销的最终对象, 很多的体育爱好者, 由于他们彼此之间会根据对体育运动都是具有许多共同爱好、兴趣和话题。他们渴望从体验和互动中感受产品带来的价值和快乐, 这一特征无疑带动了销售领域的变革, 使体育销售的针对性增强, 促使其营销效率更高。 (3) 广泛的互动性。一直以来, 企业在体育营销中的参与模式大部分就集中在广告投放或者体育活动赞助上, 相比较国外的成熟经验来说, 这些还远远不够, 但是, 仅是这两个简单的参与模式也被比较简单地理解与执行着, 对企业来说, 怎样才能全面地进入体育营销, 并在这个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利用好媒体, 也就成为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从2002年世界杯算起, 在中国就开始掀起了中国观众关注体育、中国广告主关注体育营销的一个非常好的热潮, 当时的收视大约是120亿人次, 而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则是将近6亿元, 是上一届世界杯的6倍;随后的亚运会, 广告收入将近1亿元, 也是上一届的7倍, 从这个趋势来看, 确实体育营销的价值越来越大。从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来看, 与媒体的互动使得中国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体育营销中来了。

二、我国企业体育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 与国外相比, 我国现阶段体育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

1. 企业着眼于短期目标, 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

目前为止, 对于刚刚走向市场的中国来说, 企业大多关心的仍是一时的知名度和销量目标, 真正全面的体育市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启动。例如在1988年法国世界杯时, 国内的厂商大部分都看好这一商机, 各业五花八门的“世界杯”促销纷至沓来, 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彩电业, 更是好戏连台:如创维的“呱呱股”、康佳的“世界杯康佳劲奖谢球迷”、TCL王牌的“世界杯惊喜尽在TCL王牌”。激烈的竞争通过汹涌的促销活动反映出来, 同时也反映出厂商的浮躁情绪。仔细分析这一情况不难发现, 无论标题怎样变换, 吸引顾客的手段无非就是降价, 或是炒作, 其目的实际上都是在促销。这样经营下来, 企业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虽然提高了, 但是体育营销的内涵却给忽视了, 并没有对企业自身长远发展及品牌是树立做出贡献。

2. 简单模仿、形式单一。

检验体育资源的坐标就是体育营销, 体育营销既是体育赛事和企业之间搭建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也是实现体育赛事和企业品牌双赢的纽带。体育营销的方式多种多样, 仔细观察比较会发现, 常见的体育营销方式有广告代言、赞助或聘请体育明星当企业的品牌形象代言人, 这种简单模仿、形式单一的营销手段是有一定弊端的, 例如;中国体育用品领先品牌“李宁”品牌国际化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其在进行体育营销时将实际效果进行了谨慎和准确的评估。

3. 根据企业情况来选择体育营销的平台。

对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销售平台的, 由于各个企业经济实力不同, 所以要求国内的众多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实力以及发展目标来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体育营销平台。然而还有一部分企业目标在创造国际一流品牌, 这类企业的实力是相当雄厚的, 他们可以选择一些全球性的顶级赛事来进行体育营销。另外要进入地区市场则可以选择企业拟进入的目标市场的地区性的顶级赛事, 赞助一些当地消费者感兴趣的体育活动, 这能密切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联络与他们的感情, 从而顺利地打入该市场

三、我国企业应当如何正确进行体育营销的运作

伴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即将到来的是一个新的世界范围内的体育营销活动高潮。有资料表明, 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占到GDP的尚不足0.2%, 而美国的这个比例已达到2%, 德、法等欧洲国家这个指标也达到了1%~1.5%。从数据表面可以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很落后, 但是从另一角度可以看到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特别是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到来, 对多个国内企业来说, 体育营销有了很大的商机。因此, 如何搞好体育营销是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当务之急。如何正确运作市场营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合理选择体育营销的形式。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企业地位、企业实力和着重的战略目标, 必须要十分谨慎选择合适形式、层次,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以及所要达到的营销目标, 集合那些营销方式的特点进行决策。

2. 体育营销活动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要一如既往, 持之以恒。

体育营销打的是心理战。只有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很难一下子就能提高效益的。体育营销贵在坚持, 无论是营销目标还是营销对象都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只有在体育营销活动过程中要坚持不懈, 才能实现营销的目标, 第一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广告的外企可口可乐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它之所以成功, 是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整合的过程所达到的, 从那时起, 这一品牌渐渐地深入人心。这也给我国的企业提供了最好的典范, 在体育营销活动中不能只看到某一时的体育赛事有利可图就开展大规模的营销活动, 当看到没有获得什么收益后便马上停止其营销活动。企业只有经过长期的、有计划的努力才能实现体育营销的巨大效益。

3. 体育营销要坚持与其他营销活动的整合性。

体育营销也会涉及到广告、促销和公关等其他营销活动, 所以体育营销活动必须要和这些营销活动紧密地配合。它不仅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活动要协调一致, 也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与企业制定的营销目标相一致。但是营销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首先明确, 使本次活动的知晓度、企业或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各个企业需要运用各种营销工具, 开展各种营销活动,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要统筹全局, 掌握活动的进度, 还要根据效果适时地做出调整, 企业还需要建立系统的体系, 用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活动。只有充分重视与其他活动的整合性, 才能提升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

4. 体育营销要有开阔的视野, 还要不断创新。

体育营销活动千万不能千篇一律, 不能看见其他企业怎么做就去刻意模仿。如今, 体育产业的全球化正在逐步形成, 与之相对应的全球体育营销战略也应该同步进行。企业可以通过与体育赛事或者运动队进行合作, 推出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来提升企业或品牌的形象。体育的营销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较大的优势, 我国企业必须要能适应这种激烈的竞争, 还要在营销表现及其他相关的营销活动中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总而言之, 我国企业必须对世界范围内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只有采取正确的体育因方式、策略和指导思想, 才能使我国企业在全球化的、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莫少强.我国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体育营销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 2005, (21) :113-114.

[2]王伟娅.对“一对一营销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江苏商论, 2004, (10) :77-79.

[3]王艺红.浅淡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带来的巨大商机——基于三星的体育营销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15) :120.

[4]唐亮, 王红霞.体育营销——场谋略和耐力的较量[J].通信世界, 2004, (45) :26-26.

篇4: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在情景中孕育问题

数学学习相对而言更强调抽象、理性,但不应该让数学课堂成为枯燥的学习场所,过分的抽象与理性,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数学课堂必须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既体现数学的特质,又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景,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在年历卡上找一找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元旦、教师节、国庆、春节、自己或爸妈的生日等等,并让学生将自己圈出的特殊日子利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先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比如,有学生说:“10月1日是国庆节,2014年的国庆节在星期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有学生说:“我看了我们组其他同学的年历卡,我的生日在4月10日,不同年份的生日星期几不一样的。”还有人说:“我发现年历卡上1月份都有31天,不管哪个年份都是。”教师顺势引导:“对这个同学的发现,你又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我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月份都是31天?”“是不是每个月份的天数都是固定的?”“哪个月的天数最多,哪个月的天数最少?”教师说:“大家的问题真多,我帮大家归纳一下,是不是想知道每个月的天数有什么规律?”大家点头称是。教师将学生点点滴滴的问题整合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既有意识地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也为学生发现问题后去开展探究的数学活动明确了方向。

教师必须深入研读和挖掘教学内容,必须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通过营造合适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学生活动转化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学生能否合理地提出问题,怎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创设了怎样的问题情境。无论是生活化情境还是探究性情境都要利用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中突,激发提问的欲望,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问题是自主探究的出发点,也是开启学生聪明智慧的一把钥匙。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本质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在探究中发展思维,在探究中发现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探究活动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

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长度分别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的四根小棒,让学生分组搭三角形,并将搭的情况记录下来。学生会去尝试四种情况,即第一种为2厘米、4厘米、5厘米,第二种为2厘米、4厘米、8厘米,第三种为2厘米、5厘米、8厘米,第四种为4厘米、5厘米、8厘米。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一致发现第二种、第三种情况搭不出三角形。老师提醒学生:“你们有什么想法?”马上有学生举手说:“老师,第一种、第四种能搭成的,第二种、第三种情况不能搭。”教师说:“对呀,为什么有的能,有的不能?”学生面露难色,不知所措。在第二组的小棒里,老师将其中4厘米的一根换成7厘米的,问学生:“现在能搭吗?为什么?”在得到学生肯定回答后,老师再问:“现在你又有什么想法?”学生提出问题:“能不能搭和小棒的长度有关,但我不知道三根小棒怎样长,才能搭出三角形?”老师抓住学生的问题:“这位同学很会思考,怎样长度的三根小棒能搭成三角形?”引发学生带着问题再去深入地研究,在学生再次尝试之后,教师结合媒体的演示,学生会醒悟到: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之和比另一根短时,一定不能搭出三角形。在适当的练习后,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点拨下,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各种疑惑,又苦于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提问方法。在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来提出问题“三根怎样长的小棒可以搭成三角形?”除了通过对比质疑提出外,我们常用的方式还有通过反向质疑提出问题,通过动手操作提出问题,通过类比迁移提出问题,等等。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在思辨中深化问题

教师要及时洞察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特别是学生思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疑惑和问题,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提出的问题,引领学生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更好地认识与理解数学知识。

在“分数的意义”一课的学习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归纳出什么是分数后,老师让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分数,有的说:“1/2,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有的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三份,就是3/4。”学生纷纷表示认同,老师也大加赞赏。这时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见过一种,比如5/4,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怎么取其中的五份?”教师很机智地顺势而为:“是呀,只有四份,怎么取五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教师结合具体的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5/4的意义,让学生发现“取”改成“表示”更确切,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更加到位。

教师在教学中依托学生的经验,并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概念,有时会影响概念的科学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大家的思辨中,逐渐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更加深刻。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够清晰、不够透彻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肯定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然后帮助他们完善所想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切中数学学习的关键处、疑难处。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渐养成问题意识。

四、在反思中引发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以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反思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强化意识、完善知识、形成方法、发展智能,也是发现新的问题、开启新一轮认知活动的主要方式。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了通过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得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练习。教师在完成新知学习后,安排了教学小结这一环节:“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有学生说:“我学会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学生说:“我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的。”也有同学提出:“老师,我在想,如果将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会不会改变?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教师点头道:“这个同学很会想问题,长方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会怎样变化?为什么?大家回去研究研究。”在反思全课的学习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梳理全课的知识和方法,更要借助学生的疑惑引发新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带着好奇心与求知欲去进一步深入探究数学奥秘。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的问题……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正是在这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中,成就了自己善于观察的眼睛、勤于操作的双手、积极思考的大脑、质疑问难的嘴巴。

篇5:学习体育法问题的提出

陈龙

课改向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较多,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课改的今天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现在可能所有班级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学人特胖,有的不但胖个子又高,跑起步来挺费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别说跟随队伍跑步了。所以这样的学生在分组练习时经常受到小组同学的批评及责骂,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初一年级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他总是坚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异,始终坚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坚强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样的练习内容。在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他询问起来。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这位同学装上了自信、坚强的翅膀。自此以来的体育课他上课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于同学合作、交流。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每节课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印象,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和自我的创新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超越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通过热身游戏和素质练习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军的高尚思想。

一堂准军事化的体育课说课反思

陈龙

准备:在课的开始部分,选用了创新“集体性”游戏,但是改变了传统的你讲我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创新练习的方法,并在合理运用情景导入的基础上,更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基本内容:在技巧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多中教学手段,采用直观的图片示范、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甚至多媒体的观看;采用了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即使点拨,诱导,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思考,自主活动,自主创造,自我管理的活动方式,同时心理也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组讨论练习的方案,通过比赛,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启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反应性和灵敏性。其次,通过一些奔跑和跳跃练习和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结束:让学生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自我评定。这样整堂课在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结束。

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初一体育课的特点

陈龙

在初一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各种活动,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道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初二年级的实心球投掷的教学,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让学生找到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感觉,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最终达到合格标准。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教学

陈龙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一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动用组织方法,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是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即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既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具有无声的语言,更具有其

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由此可见,让课堂充满创造力,促使学生产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必须着眼学生,从学校实际出发,下面略谈下我的一节初一篮球课。

一、教学目标:一个篮球让学生体会到健康和快乐,一节好的体育课让学生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目标

二、学生分析:我这节课教学的是初一年级12班42位同学,他们比较好动,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容易培养。他们的目标相同:就是在体育课上有所收获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但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篮球基础、认知能力等个方面都有所不同,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上课流程:

1、介绍学习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2、“以绳练跳”跳绳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通过“以绳连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这是必要。我把这项练习作为准备引导部分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的,这样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较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另外,“以绳练跳”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绳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短绳的前摇、向后摇、臂交叉的单脚、并脚和交换脚跳以及双摇摆跳、双人跳等比绳的单脚跳、穿梭交叉跳、集体跳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尽情发挥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切实的可行的途径。

3、简单篮球操和熟悉球性练习。在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充分的展开自己的想象和个人能力,自己去练习,互相竞赛,积极创新。

4、运球综合练习(园地、行进间、绕障碍物、运球互抢游戏)在这个环节我是以分组竞赛形式出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精神。

5、教学比赛:全班分成男、女若干小组,每小组三小队,进行擂台赛。这是全课的高潮,也是学生展示才能的时刻,我是在讲清楚规则要求后,让学生充分自由的去发挥的。

7、放松,小节本课内容。

三、本节课的反思: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我安排了以上的学习内容。只有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让学生在那里长时间集中练拍球,他也会觉得枯燥的,注意力也不会集中起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我让学生为主体,自由发挥去练习,同时我也参与到他们的练习中去,让学生注意模仿我的一些技术动作和示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这节课就是要通过体育与健康篮球运球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节课主要是围绕篮球运球练习,提高控球能力,在课的最后安排了教学比赛,目的是让学生在赛中练习,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上完课后学生的第一句话就是很快乐,很高兴,我觉得这是对一节好的体育课的最好的评价。原因是他们在这节课里通过学习有所收获,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所以他们很快乐。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变换多样的组织形式,使得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着眼学生,抓住教学的契机,以启智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去寻觅、求索,这样才是一节好的体育课。

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陈龙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层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场班际拔河比赛中,因教师发现一名外班的学生参与了某班的比赛,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决心书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教师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赛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

陈 龙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体育教学反思

陈龙

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责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地不再具有唯一性。现将教学进行反思。

一、重视(激趣环节)准备部分

准备活动安排有引导学生倾听的举措如:“木头人,不许动”“大眼睛,亮晶晶”“谁最棒,我最棒”“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那样做”“你不碰着我,我不碰着你”“小嘴巴,不讲话”等呼号训练,这些举措在课堂必要的时候使用,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听清讲解和看清教师的示范,以及同伴的展示活动。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就使用“木头人,不许动”、“大眼睛,亮晶晶”、“小嘴巴,不讲话”,当需要散点练习时就使用“你不碰着我,我不碰着你”。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为了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不同的体育项目对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准备活动时,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经验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的活动内容,如跳山羊的教学中,学生结合学过的内容,进行准备活动,有划船动作、马步冲拳、小青蛙跳跳跳、小白兔蹦蹦蹦等小游戏。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有的准备部分还为学生在心理方面留有一定的空间,如“谁最棒,我最棒”的小游戏。教师可以设置场地情景,让学生积极思维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检验,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两者的相互关系,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如本月分腿腾跃山羊的器材摆放,跳跃教学时通过画好场地吸引学生兴趣:此外,暗示调节情绪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在准备活动中运用,教师正确、优美、轻松的示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以领会、掌握、运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基本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尝试与拓展)

新课程体育课就是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如 “谁最棒,我最棒”。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纠正,形成良性循环。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分腿腾跃教学时对学生予以肯定,如:你像小燕子一样、你是小李宁、你是跳马王子、你真棒等激励的语言,对困难的学生在练习时,老师在保护的同时给予隐蔽性的帮助,让他(她)能感觉到我也能跳过去,我也能成功,对学生而言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有了这些他们就会在学练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去认真完成每一个练习。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自觉地进行学练,变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喜欢项目,学生总会有一种向上心理。在遇到困难挫折以后,他们会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这就促使他们进行思考,采用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分腿腾跃的教学中,教师正确、优美、轻松的示范,可以直观形象地看到动作的全过程,易于理解,学生表现出了乐学、好学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多数学生能够克服畏难情绪且学习效果明显。让学生多一些自我评价和师生互评,从学习态度和技能能力结合起来评价,六年级学生通过技评考核,90%以上的学生达到甲等成绩。

三、结束部分

篇6:重要的是提出问题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而提出问题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依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重要”;李政道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提出问题对创造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一、敢于提出问题

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培养的是求同思维和习惯思维。这往往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思维途径狭窄、呆板,易误入死记硬背的歧途。而创造思维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高度发展与和谐的产物。敢于提问,先求同后求异,往往易得到最佳的思维效果。

提出问题就是向常识挑战,它是刺激人脑积极向上的有效方法。现行的中学教材虽经精心编写,但也有不少问题。如:初三第二章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中强调了元素组成宏观物质,而微粒构成物质,但课本出现“氦气等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组成的”一句,易混淆学生的思想。再如:高一必修本中讲“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而不像液体、固体那样,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大校”这一说法不严密,如固、液体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呢?另外还有讲到同位素时,35Cl和37Cl-属不属于同位素?倘若是同位素,其性质不相同又如何解释等等。只要用心思考,不难发现还有其他值得商榷之处。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的学习感受和见解的机会,使他们在“一事多论、一知多用、一题多解”的学习活动中放射智慧的火花,培养出“不唯上”、“不唯书”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二、营造问题环境

创造思维都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如在讲到碱金属的性质时,首先演示光亮的铁钉置于CuSO4溶液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分析“为什么铁钉表面会变成红色?”并进而发问:“如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呢?”学生在铁和CuSO4溶液反应的思维定势下,很容易得出生成Na2SO4和Cu的结论,此时再演示Na和CuSO4溶液的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利用学生感受后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便于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三、发挥好奇心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代。学生们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有利条件。充分发

上一篇:性格决定命运的作文600字下一篇:83591_2011专升本专业考试报名及考试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