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

2024-04-28

璧山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通用10篇)

篇1:璧山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任课教师:专 业:班 级:姓 名:

实习报 告

农业生态经济学 农村区域发展 2012级二班 2014年12月2日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实地参观璧山县的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和农村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强化园区的产业支撑能力和区域经济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采取实地听取讲解、参观调查等方式,增强对农村发展规划、生态旅游、新型农业园区和涉农企业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以及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析、决策、规划和协调等综合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14年11月22日(2012级)

三、实习地点:

璧山县农村科技园(蔬菜、葡萄、苗木、畜禽、旅游,如广谱脐橙、七塘血橙、三合茶叶、健龙苗木、来凤花木、正兴蜜柚)。

四、实习基本情况介绍:

1、现代化蔬菜基地

2013年9月,璧山区委、区政府成功申报了以七塘镇、八塘镇的8个村为核心区,七塘镇、八塘镇、大路街道为示范区,其他乡镇以及璧山区周边区县为辐射区的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成立,将有效地促进我区农业转型升级,推进“道口经济”发展,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科技和产业支撑,将园区建成现代农业科技资源集聚区。璧山农业科技园区将凭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一张响亮的“国字号”名片,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挥更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将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和农村人才培养基地;强化园区的产业支撑能力和区域经济服务能力,提升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璧北蔬菜基地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这一目前重庆市标准最高的蔬菜基地里,新建起了400亩的蔬 菜钢架大棚、4000平方米的蔬菜育苗中心和蔬菜展示大棚、3400平方米的2个蔬菜产后商品化处理场以及按高标准建设的水、路、电

等设施配套的种植基地,展现出现代化蔬菜生产的形象。在璧北蔬菜基地里,运用科技种植无公害蔬菜是该县蔬菜种植的最大特色。凡进入基地里种菜的业主和农民,在种植中都严格按无公害蔬菜的要求种植;在品种上,则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布局。因而,在基地里,至少有五六十个蔬菜品种,有效地满足和丰富了主城区市民的“菜篮子”。

种品牌菜也是璧山蔬菜基地的一大特色。目前,璧山已成功获得“中国儿菜之乡”、“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等称号,“璧山儿菜”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璧山的“七蕊黄花”正在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方家苕尖”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A级认证,已占据了重庆主城区市场供应量的80%以上,“璧绿番茄”已获得重庆市名牌产品称号。

璧山在重庆主城保供大“菜篮子”的建设中,进行了机制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政府建基础,业主找市场。”璧山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程虎说,这一机制的创新,有效地解决了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投入和市场乃至效益问题。

在璧北蔬菜基地的建设中,政府整合各种资金,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资金,包括农业、农综、交通、水务、林业、国土、科

委、建委、电力等各部门的资金,再加上市里的项目资金、县财政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基地内的水利、道路、电力、巴渝新居、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蔬菜的规模化生产打造出能排能灌、能出能进的生产环境。

蔬菜基地的建设,把各方面的资源集聚后,使璧北10万亩蔬菜基地内的水、电、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农民居住条件得以改观,在建起一项让农民增收的产业的同时,也建起了一片新农村。

2、葡萄园

璧山县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注重引导农户或业主在规划区域内集中成片发展,打造重庆葡萄风情园,取得规模效益。目前,重庆葡萄风情园涵盖大兴、正兴两镇,核心区位于大兴镇莲生村、均田村、正兴镇金堂村等9个村。全县种植葡萄面积在10亩以上的有2000多户,其中100亩以上的达10余户,全县葡萄基地面积达3万亩,年产葡萄3万吨,生产葡萄红酒500吨,产值近3.2亿元,成为重庆地区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葡萄产量第一大县。先后被授予“重庆优质葡萄之乡”和“中国优质葡萄之乡”的荣誉称号,被确定为“中国葡萄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县”,重庆璧山万亩葡萄风情园被批准为“重庆市首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今年,“蜜莉”葡萄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璧山葡萄风情园荣获“重庆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

五、思考与建议

1.更多的公开市场信息,使得所有农产品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益。

2.基础建设的维护不能中断。3.应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与推广。

篇2:璧山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

1、科技园简介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是江苏省十个省级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创建于1994年,园区总面积13716亩,依据丘陵山区的地理特征,将园区规划为中心展示区、生态果茶区、特色农业区、高新产业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小区,以及十里梅岭、千亩大棚草莓、万亩果茶园、万只果园鸡场、百万花木等八大特色景区实行立体综合配套开发。先后建成日本水晶梨、青梅、黑莓、草莓、油桃、葡萄等良种果树、无性系茶叶、美国库拉索芦荟等试验示范园2187亩,生态果茶园5000亩,钢架大棚设施1050亩,连栋温室大棚5000 m2,经济林果总面积达到八千余亩。

近年来通过实施园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科技创新,园区面貌日新月异。园区龙头企业南京傅家边集团有限公司是由科技人员领衔,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三十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及省市县农林科技部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创立的集科研示范与推广于一体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现有南京新世纪园艺研究所、鲜可立果业、雪松茶业、星丰菜业、梅王食品、甜甜草莓、景田园艺、旅游开发等八家公司。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采取“公司十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实现了果品、茶叶、种苗的产业化开发。

科技园以优美的丘陵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流的生产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质的特色产品,正日益发挥着科技研究、生产示范、推广辐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五大功能,成为“与农民最贴近的科技园”、“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科技园”。先后被评定为“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星火计划、省三项工程项目实施基地”、“江苏省模范果园”、“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南京农业大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南京国际梅花艺术协会创研活动基地”等。

同时,科技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和现代化的大棚设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规划建成了梅香园景区、神山湖景区、青龙山景区、竹海景区和中心科普区,建有1800 m2的科普展览馆、10万m2科普广场,每年接待游客十多万人次。每年一届“南京溧水国际梅花节”的成功举办将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南京市第一家正式对外开放的农业科学

公园。2010年2月9日,南京溧水傅家边科技园获评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2、科技园农业、林业、牧业设计和规划应用的生态学原理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实施茶林间作和茶果间作等生态模式,巧妙应用生物群落垂直结构原理、生态位互补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建设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园。

农业方面:

小麦和其他作物间作,提高了对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

林业方面:

傅家边种植的作物有日本水晶梨、青梅、黑莓、草莓、油桃、葡萄、无性系茶叶、美国库拉索芦荟等。梅花山上有梅树和茶树,梅树和茶树采取间作的方法,梅树位于上层,茶树位于下层,两者具有良好的共生条件。青梅为喜光小乔木,而茶树为耐荫浅根性常绿灌木,青梅园的土壤质地和酸碱度均适宜于茶树生长,尤其是山地中部坡位的青梅林下已形成了一定的散光生境,有利于茶树的生长。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又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对于缓解山区土地紧张具有实际意义。青梅是先花后叶果树,一般于3月中、下旬开始萌芽;4月中旬以后开始形成叶幕;5月底采摘果实。5月以前基本不喷治虫农药,在青梅树形成叶幕前春茶采摘已基本结束,故对茶叶产质量均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夏季,由于青梅树阻挡了部分直射光,更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夏、秋茶质量,两者在生产管理上前后衔接,无交叉感染的病虫害。此外,青梅套种茶叶对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山地果园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傅家边科技园有大片的竹林,生长在离水近的那一片明显比离水远的那一片竹林繁茂。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适宜环境下的生物生长得更好。竹子、竹叶、竹笋、竹鞭都有很多用途,这也带来了经济效益。竹林的存在,除了竹林自身的价值外还可以固持水土,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傅家边科技园有一棵树叫做“摇钱树”,这棵树周围的地面上的几乎没有杂草,说明这棵树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到环境中而产生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这叫做化感作用。

在傅家边的果园中还有桃树与梨树间作等充分利用资源的种植方式。同时,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从而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牧业方面:

在傅家边科技园还可以看到不少树下放着蓄养家禽的笼子。家禽的粪便可以用做树的肥料,而树上掉下来的虫子可以作为家禽的食物。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理。

3、对于该科技园提出不足或值得改进的地方

傅家边生态园区也种植传统的小麦、水稻,而在路边看到了名为“看麦娘”的杂草,对于庄稼中生长杂草的问题可通过用优良品种代替劣质品种、选育抗杂草化感品种替代普通品种、合理布置对杂草有抗性的强势化感农作物品种降低杂草生态位效能、作物间作和轮茬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篇3:璧山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

一是抓基础设施。累计投资4.82亿元, 建成骨架交通路网, 实施土地综合整治2067 hm2, 建成26.7 hm2蔬菜大棚、200 hm2节水灌溉设施、60 km排灌沟渠等系列基础设施。二是抓产业优势。建成蔬菜产业面积1333 hm2, 种植品种达60个, 创建蔬菜品牌10个, 获得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11个。三是抓经营机制。逐步形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 龙头企业、专业种养大户为助推的农业经营机制, 引进专业合作社30个、专业种养大户150余户、农业企业22家、注册资金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家, 初步实现“种、养、加、销”完整产业链条。四是抓循环农业。成功打造“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示范区2个, 覆盖面积667 hm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70%。五是抓科技支撑。完成智能温室育苗中心建设。

(来源: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篇4:璧山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

三合镇位于璧山县南端,与永川区、江津区接壤,面积36平方公里,梅江河横贯全镇,是全县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经济实力最弱的典型农业镇。该镇立足镇情、因地制宜,把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助推剂”,重点发展茶叶、花椒、水果、苗木四大特色农业产业,由镇科协牵头实施特色农业项目的发展,重点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发展特色农业。

以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经营为基础。镇科协积极配合政府重点抓好“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的科技支持力度,采取“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茶叶种植。同时大力发展水果、花椒、柑桔、血橙等特优农产品,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出让等形式扩大种植规模,成立了9个农业产业专业协会,壮大经济组织,加强产、供、销一条龙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打造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绿爽”牌璧玉茶系列、玉合水果、花椒、“新生一号”柑桔、优质塔罗科雪橙等产品走俏市场,供不应求。

以科技服务为支撑,实施科技兴农。镇科协牵头组织实施科技培训,让农户掌握实用技术,邀请了县农技中心、市农科院和西农等技术员和专家,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受训农民1000余人次。组织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通过现场示范等形式,加强实用技术操作指导,及时解决了农户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倡导使用低残留农药,配备了农药残留测试仪,明确专人负责,采取定期送检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安全上市。

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特色农业项目实施。镇科协积极主动协助配合镇政府争取项目资金640余万元,实施项目工程建设,解决了道路、水源、用电等基础设施,解决了实际问题,为群众实施特色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保障了特色项目的正常发展。

目前,全镇已发展茶叶6500余亩,花椒3500余亩,优质伏淡季水果6000余亩,苗木种植2700余亩,2012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长1200余元,特色农业真正让农民步入了致富路。

(杨东跃 编辑:渝科 责任编辑:武丹)

篇5:璧山县2012年信访办实习总结

2012年7月9日至8月8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信访办的两个人,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暑假带薪实习。

四周时间虽不长,但是对于导游专业的学生,我们受益匪浅。四周,通过信访办,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四周,通过实在的工作,我们对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四周,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我们对自己有了更明确的要求。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们小组成员在这次实习中的成果,以及我们对信访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以前没有接触过信访办,所以对信访办的认识也比较迷茫,开始我和同学都以为信访办是一个跟信件有关的部门,以为是和邮局有关的单位。到了那里我们才发现单凭字面意思我们的理解跟现实的信访办出了多大的偏差。信访办不仅有与信件有着密切联系,时刻都有秘密文件同其他部门交流,还有不断上访的人前来投诉。有的时候还能听到情绪不稳定的嚎叫,这里是一个听取民众心声的平台,来这里久了也能练练脾气了。虽说我们的工作不是在前台直接面对上访的群众,但来到这里的人无一不是带着抱怨、哀诉以及愤怒的情绪的,在综合科的办公室里仍能隔着一间过道感受到那里吵闹的激烈。有的时候我也想亲自到大厅去探个究竟,为何总有那么多的群众带着不满、愤怒的情绪来。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不到这里来实习就不会如此了解和熟悉信访办的工作。首先,对于信访办的了解。

信访办是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办公室的简称,全国上下都设有这个部门,并冠以□□市委□□政府合设之名。

信访办这个机构是在“文革”后期得以“蓬勃发展”的,“文革”期间冤假错案多,之后上访告状多,各级都专门成立个接待处,进而演化成常设机构了。信访办至今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了。简而言之,信访办是桥梁,通过信访办能了解群众的困难和疾苦。信访办又是个协调部门,缓解压力的“减压阀”。依我们之见,信访办类似我们导游为人们生活的减压作用。信访办的工作流程大概如下: 上访人 信访办

转办至有关行政机关

以书信、本人、电话等方式 将结果反馈

我们这次实习,从信访办最大的收获是:对转介过程的认知。我们通过对上访人问题的澄清,了解到上访人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又该属于那个部门去解决。比如,住房问题,找房产局;劳动纠纷,找劳动局;贫困问题,找民政局„„

也就是说,各种事件都政府都会有相应的机关予以解决且政府各个机关权责分明。而上访人,大都认为政府的存在只是市长、县长或者是镇长而已,没有充分考虑到去专门部门去解决问题。此时,信访办的存在就有必要了,通过解释说明、材料转办等方式,将上访人的问题分派到各个部门去处理,起到了澄清问题,化解矛盾的作用。换种说法:信访办就是政府的“挡箭牌”。

通过信访办的实习,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信访办让我们知道社会是如何运行的,从而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后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不会盲目,不会抱怨,相反,我们会更加冷静的处理。

同时,针对上访人问题的总结和反思,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文革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方式,全州县上访人集中,上访人群中老年人居多,上访人对一府两院的具体职责不明确以及我们部分法制的不健全等等。为此,引发了我们对导游专业的思考和认识。

其次,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反思应用。导游专业,是以服务为宗旨的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励志服务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大学期间,我们学习了心理学、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旅游地理、中国历史文化等专业课程,经历三年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拥有了初步分析社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而信访办,又是社会各个方面问题集中的地方,为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还提出了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案:

1、信访办工作人员素质。信访办工作人员大都是从部队退伍军人,有着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其澄清问题能力比较优秀。在信访工作中,能够充分倾听案主问题,利用适当的方法促进上访人思想的解放。同时,信访工作人员还将上访人的问题转交给相应处理部门,从而有利于上访人问题的解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工作人员拥有社工个案工作的专业方法:倾听,同感体悟的传达以及问题的澄清。只不过信访工作者,更倾向于说服教育。

2、针对全州上访人集中问题。我们试想,可以通过相关部门组建问题专攻小组,将全州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统一归类,然后组建相应宣传队伍,进入全州宣传。在此,我们应用社区工作中赋权的方法以及相应模式,可以介入。

3、老年人上访集中。在我国缺乏老年人工作的机构。如果我们导游专业能够建立一个服务老年人的机构,深入社区开展老年人工作,丰富老年人生活,对其进行老年人教育。那么类似的问题便可少一些,政府机关部门的压力也相应减少,老年人也可以安享晚年。

4、信访工作中,有许多上访人反应问题涉法涉诉,属于司法机关;许多问题涉及检察机关。在信访办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也只能得到很模糊的答复。为此,我们看到,在中国底层人们对法的认识不足,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普法宣传,以此促进中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发展。

5、传统观念的转变。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存在,治国是人治而非法治的观念。这样上访人上访,会把各方面问题反应至政府代言人(市长,县长,镇长等)那里,加剧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压力,也会出现越权处理的现象。观念上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长计议,也会是信访部门,政府机关,依法治国推进的一大阻力。

实习的日子是很难忘的,有兴奋和激动,也有担心和挑战,我想在这里一个月的学习和工作过程将会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所启发和帮助。在信访办实习了一个月的时间,最大的感触就是在对待办公室里的的工作必须细心谨慎,一点也马虎不得,对于我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人来说也算是一次对自己的挑战。还有就是要本着主人的身份对工作负责,而不是只把自己当作 一个实习生。这里的工作主要是协助信访办综合科的处理日常事务,送拿文件、布置会场、接打电话、接发传真会议通知以及写简短信息等。

在这里我感觉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记得第一次送文件的时候,对地点不熟悉,所以问了很多人,现在比较熟悉路和各个单位的办公室了,送起来也方便快捷了许多。来到信访办虽然做的比较多的就是送文件,但在送文件的过程中,我也学到很多的东西,在这途中虽然有辛苦和汗水,但我想这不妨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和锻炼,怎样把上级安排的任务做好才是我最应该考虑的,从中我体会到了办公事务最需要的便是细心,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算是做好一件事了。虽然看似只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但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来应对,需要本着主人的态度来完成,这不仅是一项体力的考验,也是一次社交的考验。要把每一分文件的送达的具体办公室的具体的某人的手中,并要求收件人签字。进办公室时要礼貌用语,要常常把你好、麻烦你、谢谢你等词挂在嘴边。所以对于这些细节的要求,做好了对以后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都有所帮做。

办公室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工作起来都很细致,我也受了不少感染。。比如接办公室的电话就有一套相应的模式,接电话的人首先必须自报家门,然后要把对方所说的内容做好笔记,最后还要询问对方的部门、姓名,做好记录,以便查询。所以别看这些工作听起来还满容易的,做起来就能够考验出一个人的耐心和细致的,需要学习到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他们认真的身影无时无刻不浮现在我们眼前,所以在办公室我们学到更多的是一种对待工作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无论以后从事什么行业,都得拿出实干精神,谦虚谨慎的对待。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工作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比如每一步工作的完成都应该先让领导过目一下再进行下一步,以免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完后不符合要求而不得不重新做,不但没有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没有仔细问清楚工作的要求而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完成却达不到要求,经领导的指示,我们及时得到了改正。我相信发现漏洞并不可怕,只要认真改进方法端正态度,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的一次进步。无论在学校学了多少理论知识,最终还是要靠实际行动来转化,“纸上谈兵”终还是没有亲自躬行的体验深刻,实习就是一次深刻的体验。

最后,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信访办的实习,我们认识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将来走入社会有很大的用处。书面知识的学习,让我们产生了许多怀疑。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问题却让我们,回头反思。通过交流,我们认识到专业知识的认真学习是势在必行。

有句话说的好:当信访办不存在的时候,也就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的时候。而现在,是国家打造和谐社会的时候,也就是旅游即将登台的时候。

相信,相信将来;坚信,坚信不久,中国旅游将会走向历史的舞台。

在此,我们要感谢,感谢信访办的各位领导,感谢我们的老师,是你们的大力支持,给了我们这次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

巫霞

篇6:台湾热带农业科技考察报告

一、优质品种的研究开发与推广

(一)有分工比较明确的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

台湾农业科研与推广机构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台湾农业试验所、试验场和改良场,其人员纳入公务人员管理,科研经费全部由“政府”负担,主要从事无性繁殖的品种研究和种资源保护,不负责品种推广;其科研成果,无偿提供给完全由“政府”资助并纳入公务人员管理的试验场和改良场,经过新品种试种和栽培技术的配套完善,再经各级农会配合向农民推广。

第二类是财团法人专业化研究所,如台湾香蕉研究所,属民营性质,不以营利为目标,科研经费的来源是自筹或向“政务”部门申请科研补助;此类研究机构在从事优质品种研究的同时,通过种植示范,直接将其研究成果以“政府”补贴价格向农民推广。

第三类,为企业性质的科研机构,如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下设研究部(包括若干个研究农场)、技术部、业务部、国外部和财务部等,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从事杂交作物、果蔬等优质品种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销售,完全是市场行为运作。

(二)注重科研投入

台湾农业试验所嘉义农业试验分所,30多位科研人员,每年由“政务”部门拨款7000多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1750多万元,一半直接用于科研,一半用于人员工资。台湾香蕉研究所,虽为民营科研单位,但其每年的科研经费,90%以上来自“政务”部门的资助。作为企业的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申请每年可获得科研技术推广专项补助,同时企业自身每年要将其利润的10%用于新品种的研究开发。

(三)注重品种改良和产期调节栽培技术研究

(四)台湾的作物品种登记与保护

台湾实行品种登记制度,不论是常规作物还是杂交作物,只要是新品种,均要进行品种登记,但台湾不实行品种审定制度。只要完成品种登记,就可进行品种推广。同时,台湾对于新品种实行品种保护制度,但由于大多数品种是在政务部门拨款或资助下培育出来的,要无偿地向农户进行推广,所以申请品种保护的多数是从事品种开发经营的私营企业。

二、台湾最大的农民组织--农会

台湾农会是台湾职能最健全、组织最完善、经济实力最强、上下自成系统的农民组织,其宗旨为: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生产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农会为法人,属于独立自主经营的民间组织,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依照《农会法》对农会进行管理。

(一)农会的主要任务

1、传播农业法规,调解农事纠纷。

2、推广优质品种、肥料,组织农民培训,向农民传授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实行专业区经营,引导农民进行有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农畜产品的运销、储存、加工及市场经营等。

3、从事会员金融业务,在吸收会员存款的同时,使会员在不用抵押的情况下获取贷款。

4、接受会员的委托,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5、促进农村文化、医疗卫生以及福利救济事业。

6、从事一些经商办企业等生产经营活动。

《农会法》规定,农会从事上述经营活动,在规定的利润范围内享有免税政策,具体由“行政院”决定。但同时规定,农会利润的62%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

(二)农会的设立

目前台湾农会分省(市)、县(市)、乡(镇、区)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级别的“农政”部门的指导。乡(镇、区)农会,根据实际需要,可下设农事小组,为农会基层直属单位,必要时再分班工作。各级农会人财物独立,依法自主经营。

(三)会员

农会会员分为“会员”和“赞助会员”。

年满二十岁,居住在农会组织区域内,实际从事农业,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审查合格后,可成为农会会员,每户以一人为限。

1、自耕农。

2、佃农。

3、农业学校毕业或有农业专著或发明,并现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者。

4、服务于依法登记的农林牧场的员工,并实际从事农业工作者。

年满二十岁,居住在农会组织区域内,不具备以上条件者,可以申请加入个人赞助会员。凡依法登记的农业合作组织、公司、行号、工厂,也可申请加入农会为团体赞助会员。个人赞助会员和团体赞助会员,除可以被选举为监事外,没有其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他和会员享有同样的权利。

下级农会为上级农会的会员。下级农会参加上级农会的代表,由该农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其名额由主管“农政”部门决定。下级农会的理事长为上级农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当然代表。《农会法》规定,各级农会代表中,应有三分之二以上为自耕农、佃农及雇农。会员代表任期为四年,连选可以连任。

(四)农会职员

农会的三位主要职员为理事长、常务监事和总干事。

理事长和常务监事分别由理事会和监事会选举产生,理事和监事由会员代表选任。各级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应有三分之二以上为自耕农、佃农和雇农。上级农会理事和监事不能兼任下级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应于选举前办理候选人登记,非经登记,不得参加竞选。农会的理事和监事不能在与农会有竞争性的团体或企业内任职,不能从事与农会有竞争性的营利事务。

农会总干事,由理事会聘任,但候选人必须经上级政务部门批准。

总干事以外的聘任人员,由总干事就农会统一考试合格人员中聘任,并接受总干事的统一领导。

农会总干事及聘任人员均为专职人员,不能兼营工商业或兼任公私团体任何有薪酬的职务或各级民意代表。否则视同辞职。

(五)农会的职权划分

农会以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会员(代表)大会休会期间,理事会依照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进行工作,监事会监察业务及财务。农会会员(代表)、理事和监事所能行使的职权,仅限于会议期间。农会总干事按照大会决议执行任务,并向理事会负责;如有违反法令、章程,使农会受损时,应负赔偿责任。农会财产非因不可抗力致使损害时,总干事及有关职员负连带赔偿责任。

三、台湾农业的发展方向及其政策取向

台湾农业在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曾扮演过重要角色,为台湾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加入wto之后开放的国际市场,台湾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台湾就其农业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思路,以对农业结构做进一步的调整,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台湾农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针对新的市场变化和21世纪高科技产业新时代,目前,台湾着重支持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农产品生产、支持不易进口的一些新鲜农产品的生产、支持适宜地方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提出农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一是,科技农业。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产销体系;发展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抗病抗虫、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知识经济农业。借助知识的创新、交流与应用,创造更高的农业产值,推动农工合作,使农业生产企业化,提高竞争优势。

三是,休闲农业。整合休闲农场、娱乐渔业、森林育乐、农渔会资源,构建休闲农园;规划休闲旅游,促进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二)建立二级产业和三级产业的农业发展策略

这一策略实质上和大陆所提的“农业产业化”是一致的。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利润,台湾对其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思路: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念,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等,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的农业发展策略,使产、制、销一元化。

在农产品收获后,要求依据形状、大小、色泽、成熟度、机械伤害、病虫害、裂果、日晒、畸形等特征进行分级包装。包装则依不同资材、不同容器、不同包装方式等包装同一等级的产品,以迎合市场需求,便利运销、便利议价,减少交易纠纷,提高商品信誉。对于不合格品,则予以加工利用,以增加农产品的利用价值。加工不仅可以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且可增加附加价值,利用发展食品加工来带动农业工业化与企业化经营,以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

(三)策略联盟,提高农业竞争能力

(四)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主体和导向作用

台湾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通过产销班直接流通、农会自办超市、产销班和合作社集中到批发市场拍卖等三种渠道进行销售,其中批发市场拍卖量约占总销售量的80%。

台湾各级农会,按照《农会法》赋于的可以从事“农畜产品之运销、仓储、加工、制造及市场经营”的职能,在“政府”的资助下,兴办超级市场,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销售。农会所办超市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经营成本,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欢迎。

(五)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为应对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竞争,台湾对其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行逐个分析,对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的农产品,由价格保护转为就地补贴,鼓励农民逐渐退出。如水稻生产,台湾以平均每公顷5100新台币补贴,鼓励农民休耕。在农业生产方面,免收农业税;所有农用地,一律免收土地占用税。

四、建议

(一)加强与台湾热作产业的交流合作。台湾热带果蔬、花卉品种选育成果显著,有比较丰富的优良品种资源,其栽培技术也比较先进,但台湾地区劳动成本高,农业发展的空间较小。目前,应当发挥我部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农业部南亚热作开发办和中国热作学会等组织的纽带和行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两岸热作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既可提高大陆地区农业科研生产水平,引进更多的优良品种和技术,加速大陆热带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增强热带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又可为台湾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二)加快热带果蔬和花卉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南亚热作地区从台湾和其他地区相继引进了一些热作良种,大部分都试种成功。建议农业部增加对热作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发挥我部热作事业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地区农垦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对一些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快形成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热作产业。

(三)推进大陆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多年来,台湾农业一直被视为小农经营实现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典型,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尤其是加入wto后市场的变化,既使是台湾自身也越来越认识到扩大规模经营、走出小农经营的紧迫性。大陆农业家庭经营的平均规模还不到0.5公顷,比台湾农场平均规模1公顷还相差很远。因此,大陆农业的发展,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产业领域,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条件下,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尽快实现大陆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四)切实提高大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实行小农经营的台湾农业,之所以能在几十年内就实现了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与其采取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经营方式密不可分。台湾农业从选种、生产技术到产品销售,每一生产经营的环节,都有一些以农会为主的民间组织,为其服务,每一区域都使其小农经营的每一环节做到组织化,统一面向市场。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台湾农业正准备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实施联盟策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大陆农村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水利站和经管站等农业服务组织,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理顺职能,使其成为政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主体,独立经营,自我发展;同时引导并鼓励农民组成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这种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服务体系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政府财政支持集中到通过市场调节无法做到的服务内容上来,进一步发挥好政府作用。通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组织化程度,把生产者组织起来有序地进入市场,以推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进一步提高市场能力,促进大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考察团成员:魏克佳

李伟方

郑文荣

赖诗仁

苑体强

张国良

周健华

樊秀琴

吴晓玲

赵秋菊

孙光明

王宏彦

篇7: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全面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按照xx市农业局要求,我于2月1日对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农业科技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抓产业,建基地、上龙头、求高效、重生态、保安全”的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全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特色产品规模化生产趋势凸显。

我们活用国家惠农政策,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强化机械作业等关键技术措施,使全市粮食总产稳步增长。同时,加快推进了农业种植业优势区域发展,现基本形成了西部水稻、东部玉米、中部水稻、玉米、杂粮混合种植的粮食生产优势板块,连续三年实施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田建设,提升了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

特色农业也呈现出规模化发展态势,“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以上营、新安等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以平安镇为主的绿色水稻种植;以溪河、白旗为主的肉鸡养殖;以法特、亮甲山为主的生猪养殖;以朝阳、舒郊、二道等为主的绿色蔬菜种植等等一批特色农业专业村、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现在,我市本着早认识、早部署、早准备、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早出成果七个方面,在行动上坚持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督导到位、落实到位,坚持农业科技攻关不动摇、坚持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不动摇、坚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不动摇、坚持扎实农民科技培训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不动摇、坚持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增收不动摇、坚持惠农政策农民致富不动摇。在工作上重点完成七项工作: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双通”工程、安全饮水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农村科技创新工程。

(三)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示范辐射效应正在逐步扩大。

近年来,我市农业新技术推广步伐不断加快,立体间作套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先玉“335”玉米良种推广,优质玉米地膜覆盖,玉米新品种种植示范,土地深松旱作农业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得到重点应用,农业产出效益明显增加,特别是我市今年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产粮大县。

二、当前xx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我市农业科技发展已经迈开了可喜一步,部分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政策优势得到了发挥,但仍蕴藏的巨大可挖掘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我市幅员辽阔,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于水稻、玉米、小杂粮、药材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政府政策有力推动

市委政府“十二五”期间提出实施“五大战略”的宏伟构想,其中在农业富民战略中对今后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提升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目标,为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在科技为先导引领,政策为主导推动,利益为根本驱动的前提下,全市17个乡镇都具有产业基础,且初具“一村一品”雏形的特色产业显露端倪,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农业新技术运用与推广势头强劲

到目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从体制上、规划上有了较好基础,开局良好,广大农民群众已经认知,产业发展中科技贡献份额逐年加大,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然而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现代农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着眼点和立足点没有完全找准,农业部门协调配合需要更加统一。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三农”十分重视,每年投入逐步加大,但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科技、兴农方面没有制定出完整的现代农业发展统一规划,投入只偏重基础建设开发,各乡镇对本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目标不够清晰,涉农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资金难以整合,各自为战突出,因此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没有统一规划目标,形不成合力,限制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不足,举步维艰,基础脆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我老秘网县农业项目长期以来重基础建设,轻产业发展,重传统产业生产,轻科技提升,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层次不高,规模不大,基础薄弱,加之各类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难以增收增效。全县10万亩沟坝地,可谓旱涝保收,但种植单一,传统耕作方式占主导地位,产业发展滞后,难以产生经济效益,龙头企业只能维持现状,扩大再生产能力较弱,小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生存困难。

(三)农业生产组织经营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尽人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层次较低,目前我老秘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以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和组织农产品统一销售等初级合作为主,而入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开展的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还很不规范,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的比例仍然偏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力度不够,各级财政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较少,有关部门对合作社的扶持没有完全形成合力。

(四)农技推广体系与服务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

在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部门,被“转、并、撤”,乡级农技推广“网破线断”状态,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没有形成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作用,县直涉农部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短缺乏、老化、青黄不接,政治生活待遇不高,缺乏激励机制,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五)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不完善,门槛高,农业企业和农民融资困难。

一是小额贷款公司少,农民创业缺乏启动资金,商业贷款程序繁,利息高,担保困难,不能适应农业季节性所需的企业资金需求。二是门槛高,贷款数额少,由于农业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等不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条件不能满足贷款要求。

(六)农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土地流转渠道不畅。

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要求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现行土地政策是承包到户,土地经营权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流转。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淡薄,存在恋土情结和“红眼病”现象,加之土地流转费相对较低,农民担心今后的保障问题,而不愿进行土地流转,从而使土地难以有效的集中,形不成规模经营,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七)农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延伸不长

农产品加工领域,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完整产业链系统没有建立,产品流通领域也缺乏完善的物流系统。

三、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

各级领导应该充分重视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摆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协调全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制定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应该抓紧组织农业各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全市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借鉴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使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大农业科技发展投入,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围绕粮食、蔬菜、药材、食用菌、特色养殖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推进基地建设,提高基地标准、打牢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农业招商,以招商为载体,紧盯大型龙头企业,主动对接,力争在引进龙头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准确把握国家新的投资重点,完善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快跑省跑部力度,争取更多对农业发展具有支撑性的项目落户我市,适时举行和参加名优产品展示展销会,做大做强产品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主打品牌效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扶持一批前景好、市场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其扩规模、提档次、升水平,提高其辐射带动力。

(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出台并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创建农产品产加销和信息化服务新机制,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五)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农业科技人才

篇8:璧山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

近年来, 璧山区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 不断提升农技服务水平, 逐步形成了以区、街镇农技、水利、林业、畜牧等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基础, 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生产服务网络, 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突出市场需求, 完善服务体系

按照《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农业法律法规的要求, 进一步健全区、街镇各类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另外, 在机构改革中不但不减少机构, 还相应增加编制, 充实队伍, 形成了完备的农业技术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各类农业公司进驻农业生产服务领域, 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市场化服务体系。鼓励种养大户在搞好自我经营的基础上, 积极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指导和种子种苗、机耕机收等服务, 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 (贩销大户) , 鼓励其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和技能, 积极开展营销服务, 充分发挥农村能人的中介连接作用。同时, 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用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 积极服务农业生产。

1.2 突出科技引领, 提升服务能力

1.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以产业发展为主线, 以农产品生产为单元, 由专家领衔, 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实施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 每年培训1000名农技人员, 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聘用大学毕业生担任技术骨干, 引导大学毕业生下乡支农, 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 制订和落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

1.2.2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区、街镇、村 (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 三级信息网络工程, 构建了信息服务体系。二是加强营销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与各级农博会、展销会, 鼓励农业企业在市内外设立直营店, 倡导农产品配送连锁经营, 扶持净菜集中配送配餐服务项目建设, 构建农产品营销平台。三是加强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建设。通过银农合作、授信、农业担保等方式, 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及农户便捷高效的贷款服务。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增加保险种类, 扩大保险范围, 构建农业金融保险服务平台。

1.2.3 加强质量体系建设。

按照“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功能齐全、防控有力”的要求, 加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林木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项目, 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面启动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城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 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服务质量上有差距

不少街镇农业技术人员既缺乏现代农业知识, 又对农业生产中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技术部配套, 服务不到家, 常常是“耍龙头, 摆蛇尾”。在服务观念上, 服务人员欠缺现代农业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在服务手段上, 习惯依靠政府对所提供的服务统一收费;在服务过程中运用法律手段不充分;在服务方式上, 缺少按产业配套的综合服务, 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相分离。而且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 大量农村留守人员为六七十岁的老年人, 接受新科技、新知识的能力差, 新科技、新知识的推广有很大难度。

2.2 管理体制不顺

街镇农业服务体系机构下放后, 区涉农部门没有管辖权, 想管管不了, 二街镇也是阳管阴不管, 使农业服务技术人员在政治上得不到关心, 工作上得不到支持, 技术推广上得不到重视, 待遇上得不到保证, 成了街镇机关中的“二等公民”, 从而造成管理失控, 一些人拿着自己不多的基本工资经营着自己的“自留地”。

2.3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不足。

全区虽有专业合作社276家, 但多数合作社实力弱, 运行管理不规范, 服务差, 有的专业合作社有名无实, 既没有开展工作的场地, 也没有开展服务。

2.4 农业服务投入严重不足

区、街镇财政不能支撑费农业服务特别是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需求, 农业服务工作处于“有钱养兵, 无钱打仗”的尴尬局面。农业服务部门在上级争取的项目越多, 工作开展越难 (工作经费少或没有) , 不少基层农业组织只能靠经费养班子, 干工作无法子, 甚至出现了队伍不稳, 人心思走的现象, 留下的是一些年龄偏大, 文化偏低的。农业服务工作机构必备的仪器等设施设备档次低, 甚至没有, 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信息服务软硬件提升资金缺口大, 运行费用短缺, 网路覆盖面和服务能力受到限制。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充分认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制定更具操作性、可行性和时效性的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行政、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理顺服务体系内外关系, 对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储备设施建设、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等方面, 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继续推进和拓展农村信用体系、农业贷款担保体系和农业风险补偿机制, 规范地方金融秩序, 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3.2 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服务技术人员既是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力量, 又是新技术新项目的传播者, 还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致富的“财神爷”, 各级党政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一要科学合理设 和配备人员的定编、定岗、定责、定奖惩;二要理顺乡镇管理和县局业务指导的关系;三要保证乡镇农业服务人员的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 避免对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政治上的忽视、人格上的歧视、工作上的不重视, 对优秀农技人员该提拔的提拔, 该交流的交流, 使他们在政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奔头、生活上有想头。

3.3 强化农业科技示范推广。

继续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突出抓好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 逐步建立起承担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库建设,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体, 及时发布农业政策、招商引资、农产品营销、病虫害防治等信息, 服务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需求。

3.4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 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完善信贷担保、贷款贴息、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 支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 拉长产业链条, 形成产业集群。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等方式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 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 使农民从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3.5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

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开展担保业务, 简化审贷手续, 探索扩大农民合作社、入社社员贷款抵质押品范围, 积极开办农村土地经营权、经济林权质押、订单质押、大宗农副产品质押, 有效解决其贷款担保难问题和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帮助农户参加保险, 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 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促进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是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农业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策建议, 促进农业更好发展。

篇9:璧山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

2007年以来,××县农业局坚持“科技兴农”战略,以业务股室站为依托,以农业项目建设为平台,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加速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大农业科技普及力度,提升农业科技技术含量,全面推动县内农业健康、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科技理念,提升农民素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而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首先在于农民观念的转变。我局着力在观念转变上下功夫、作文章,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让农民真正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牢固树立“科技兴农”理念,依靠科技发展农业,走科技致富之路。一是组织培训。2007年以来,先后实施了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传授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经营理念和相关专业技能,指导农户开展二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据统计,2007至2008年间,县农业局经作站、粮油站等农业推广单位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675场次,在下东金星、思聪华垅、严塘沙江、秩堂晓塘、高陇石冲等45个村向农户传授了水稻、生猪、脐橙、大蒜、苎麻、养鱼、养鸡、养鸭、蔬菜、烤烟、生姜、食用菌、葡萄等种养技术,共投入资金67.5万元,培训2600余人次。

2007至2009年投入300余万元实施了阳光工程,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培训农户20000余人次,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二是现场指导。局各业务股站室坚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手把手地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技术指导,有力推动了农业种植水平的提升。2007年以来,粮油站、土肥站先后派出了80余人次在严塘、马江等乡镇双季稻高产创建区,潞水大台、思聪华隆等超级稻示范片指导水稻育秧、病虫防治、配方施肥;经作站派出了120余人次在秩堂、严塘等脐橙示范园免费为农户提供高产稳产、水果套袋等技术指导。三是印发资料。2007至2009年间,我局免费向农户发放国家农业部编的《农民实用技术教育读本》500余册。2008年5月,投入32000元组织经作、粮油、土肥、植保、法规等业务股站室骨干力量,编印了《农民实用技术读本》2500册,免费发放给农户。同时,累计印发种植、植保、施肥各类技术资料3万余份,指导农业生产,让农民不需经过专业培训,只要照章办事、“对症抓药”,就可轻松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农作物种植、病虫防治水平。

二、引进科研成果,优化农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县农作物普遍存在着品种老化、品质不优等现象,农业与其他周边县市相比较,缺乏竞争优势。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排头兵,我局充分发挥推广体系、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进

新型农业科研成果,引入高产、优质、高效品种,开展品种改良、品质提优、品牌争创活动,全面提升县内农业内质。一是开展粮食作物品种示范。先后引入了嘉育948、湘丰早119、金优963、株两优02等水稻常规、杂交新品种达15个。特别是2008年以来,先后在马江镇、严塘镇建立万亩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区,示范推广T优167、丰源优299等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经省高产创建验收组抽验,抽检田块最高亩产达640公斤;投资100余万元在思聪、潞水等乡镇进行了超级稻品种示范。同时,加强马铃薯等其它粮食作物引种,引进了东农303、中薯2号、中薯5号等马铃薯新品种。二是加强油料作物品种引进。积极引进湘杂油6号、湘杂油7号、湘杂油695号、湘杂油753号等双低油菜新品种,并于2008至2009年间在严塘、马江、腰陂等乡镇示范种植了20000亩,免费发放油菜种2000公斤。三是进行经济作物品种改良。在严塘、秩堂、高陇等乡镇建立脐橙基地,通过新栽定植、高接换冠等形式进行品种改良。引入、栽培了沙糖桔等新型品种1600亩,积极调整县内柑桔种植结构。

三、推广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得其法而入其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掌握先进、关键技术,就把握了农业发展方向。近几年来,我局通过农业项目建设,切实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全面普及成熟技术。在全县范围内大力

篇10:璧山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

一、目前柬埔寨种植水稻的简况

柬埔寨是一个农业国家。整个国家的土地面积相当于中国广东省的面积,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木薯、橡胶为主。由于柬埔寨当前农业水利建设的落后,所以水稻一年只能种一季,几乎靠天吃饭,水稻种植后又缺乏科学的管理,因此产

可永久性买下可种植水稻的地之一

量极低。柬埔寨全国水稻每季的平均产量每公顷约2.8吨,有些地方采用引进越南插秧种植法,则每公顷每季最多可出产4-5吨稻谷。另外,由于柬埔寨碾米加工业的落后,柬埔寨除了本国自用外,多余的稻谷几乎全部被泰国和越南两国的米商收购。2010年柬埔寨能达到出口标准的大米只有5万吨,但是2010年柬埔寨全年出口稻谷量达到了380万吨,这距离洪森总理要求农业部在5年内大米出口年100万吨的差距很大。可见,在柬埔寨投资种植水稻和碾米加工厂的发展前景很好。

另据柬埔寨农业部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柬埔寨的蔬菜和肉类仍有40%需要从邻国进口。因此,在投资种植水稻的同时,可以发展养殖业和种植其它经济作物。

二、投资规模和经营范围

1、购置柬埔寨农民的永久性土地

在距柬埔寨首都金边市190公里的磅通省购置10000公顷可种植水稻的土地,每公顷土地价约1500美金,如购置10000公顷土地,累计土地购置款约1500万美金。

本会亲自考察

2、购置10000公顷土地种植水稻,每年1季需耕田拖拉机800型8台,插秧机20台,联合收割机10台及配件约30万美金。如果年种2季,农机具配置费为60万元美金。

3、水利建设

如果在柬埔寨每年种3季水稻,10000公顷农田的水利建设需投资约400万元美金。如筑2.5米高、路面约6米宽的主干道,主干道内挖蓄水湖和环路河,田内纵横水渠,二座水泵站和田间的小水闸等。水利建设的资金可以逐步建设分批投入,开始可以先年种水稻1季或2季,少量排洪水利投入每公顷约150美金。

4、投资建造一次可存放1万吨稻谷的仓库兼晒谷场,建造费用约100万美金。

5、如果资金允许,可投资一家年产10-20万吨级的碾米加工厂(投资碾米设备待询价)。

6、经营范围:农业种植(水稻、蔬菜、水果及经济作物)

养殖业(猪、牛、鸡、鸭和鱼)

农产品加工业(碾米厂、饲料厂及冷冻厂)

物流产业(仓储及批发市场等)

国际贸易

按照中方投资规模和经营模式估计,公司将能够成为柬埔寨国家级的第一家现代化农业产供销一条龙的科技园,柬埔寨总理府和农业部将鼎力支持。

三、购买土地和成立公司的程序1、10000公顷土地将以持柬埔寨身份的名义购买(境外公民三个月内办妥柬埔寨身份证,费用5.5万美金),一旦购买成功,该土地将永久性的属于个人所有。一旦拥有此地,可以随时买卖,向银行抵押贷款。

2、在柬埔寨成立(注册)公司的程序 a.提供柬埔寨银行注册资金存款证明

b.合伙人或持股人的姓名及护照正本,并附上所有合伙人或持股人的4×6相片6张

c.具备以上条件后,到柬埔寨国家商业部申请营业执照,然后持有营业执照到财经部税务局申请税务登记证和附加税批文(VAT文件)以上全部申办时间约3周左右(商务部营业执照1周可领到)。d.土地购买完成后,再办理CDC进出口免税文件。

3、领到柬埔寨商务部营业执照后,以中方注册公司名义委托政府有关部门推荐的服务公司代中方注册公司向地主购买农田。

4、购买土地审批程序和时间: a.当地村长签字盖章 b.当地乡长签字盖章 c.当地县长签字盖章 d.当地省长签字盖章

e.从与服务公司签订土地购买合同并在购买土地的所有资金存入中方在柬埔

寨注册的公司帐号后60个工作日内完成土地购买审批手续

四、经济效益预测

1、目前柬埔寨种植水稻成本为:

a.牛犁地费用37$/公顷,育秧12$/公顷,拔秧25$/公顷,发秧50$/公顷,插秧62$/公顷,施肥20$/公顷,手工收割62$/公顷,全部费用每公顷每季为268$。办科研园与用机械化操作,生产力将大大提高,种植成本也会在幅度降低,成本由原来的每公顷268$降到200$。b.化肥、农药、种子每公顷约400$。c.管理费每公顷约50$。

2、今年柬埔寨稻谷的收购价

越南公司到柬埔寨农民田间收购刚从收割机田间收割的湿稻谷普通的每吨最低价为200$。普通大米每吨420$。

3、每公顷水稻每季产量6吨;如果每年种2季,每公顷年产量12吨。

4、每公顷水稻所用化肥、农药、种子每季约400$。

5、成本累计:

每公顷年种1季水稻所需成本(机械化):

a.200$(种植人工成本)+400$(化肥、农药、种子)=600$ b.10000公顷×600$=600万美金

6、收入

每公顷年种1季水稻的收入:按普通湿稻谷收购价即6吨×200$=1200美金;10000公顷如果年种2季即10000×1200万美金×2=2400万美金;

7、年投资回报率

第一年:2400万(年二季收入)-[1500万(土地购置费)+1200万(年二季的种植成本)+150万(种二季小许的水利改造)+60万(机械设备)+100万(仓库场地)+20万(公司筹建费)+50万(年管理费用)]=-680万美金。

第二年:2400万(年二季收入)-[1200万(年二季的种植成本)+50万(年

管理费用)]=1150万美金。那么种植两年的投资回报率为111%,利润率为59.6%。

第二或第三年再投资400万进行水利建设,那么每年可种三季,多一季就可把400万水利建设投资收回了。三年后每年可得利润:3600万(年三季收入)-[1800万(年三季的种植成本)+75万(年管理费用)]=1725万美金。这样年投资回报率为192%,利润率为92%。

本会亲自到地块考察

根据目前柬埔寨和世界粮食组织的预计,粮食价格将会以10%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柬埔寨投资农业(种植水稻)项目是安全可行的,也是一个三方得利的好项目,柬埔寨政府将大力欢迎和支持,同时也能使当地农民的生活得以改善,而对于投资的企业来说,利润丰厚。

以上由柬埔寨-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提供,何剑平副会长篡稿。

柬埔寨联系电话:00855-99778171 何先生;中国联系电话:*** 何先生。邮箱:32864934@qq.com

上一篇:既相遇莫相忘随笔下一篇:痴迷阅读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