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委统战部多措并举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2024-04-10

璧山区委统战部多措并举做好“七五”普法工作(共8篇)

篇1:璧山区委统战部多措并举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璧山区委统战部多措并举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今年1-8月,璧山区委统战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水平为重点,加强领导,强化学习,扩大宣传,逐步将普法工作引向深入,在统战部内部形成了依法管理、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营造了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实施“七五”普法工作以来,领导高度重视,将普法工作纳入了部门工作的重要日程。成立了由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担任组长的普法领导小组,认真制定每一年的普法工作计划,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为普法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积极开展普法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区委有关文件和会议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和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意义。全面落实周一学习长效机制,针对不同对象的法律需求,将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列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并认真组织集中学习,先后学习了《党章》《宪法》《监察法》和《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行“分享式”讲解交流,以学促用,不断提高了干部职工学法、守法、用法能力,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大力营造宣传氛围。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结合全区普法宣传月活动、精准扶贫促进宪法法律学习宣传等有利时机,向群众发放民族宗教、侨务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为群众解释法律问题,极大的促进了广大群众对统战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

篇2:璧山区委统战部多措并举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关键词:基层工作,动物防疫,对策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动物以宠物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动物传染病逐渐增多,严重威胁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做好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质量与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有直接关系,动物防疫员的选择至关重要。第一,应该选择具有动物防疫专业知识的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同时还应有充足的时间负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基层,基本是村级兽医兼顾动物防疫工作,所以要选聘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充实队伍,在上岗前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第二,有无责任心也是选择基层动物防疫员的标准之一。动物防疫工作需要跟动物打交道,必须要不怕脏、不怕苦,认真对待工作,时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2建立有效的动物防疫责任制度

根据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建立有效的动物防疫工作机制,将各级政府部门主要领导作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采取层层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做好相关部门的动员,做好群防群治工作,构建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在开展动物集中免疫期间,还需要采取有效的责任分配制度,将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分配到个人,同时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集中免疫工作的成效[1]。

基层畜牧兽医机构还需要建立三级动物疫情巡查制度以及监测网络,加强区域内动物疫情的监测,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并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预案,备好相关的应急物资,保证在疫情发生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3强化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

3.1加强动物防疫员的培训

基层畜牧兽医机构要建立有效的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机制和在岗培训制度,定期对动物防疫员进行培训,同时因地制宜,编制科学有效的培训教材。对动物防疫员培训后,进行统一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作为动物防疫员的考核指标之一。

3.2强化动物防疫员素质考核

将基层动物防疫员的日常工作作为考核指标,包括免疫密度、效果等,对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将考核结果和动物防疫员的工资待遇挂钩。对在考核中表现突出、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的给予一定奖励;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给予一定处罚,对于不符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标准的人员应及时清除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4完善基层动物检疫工作,控制疫病传播

第一,做好动物检疫工作,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的规章制度实施检疫工作,检疫人员要深入现场,避免出现不到现场就乱开证明的情况,在检疫过程中严格按照检疫程序操作,只有经过临床检查,符合健康标准的才能开具相关检疫证明。第二,对发生疫病的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对动物防疫工作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做好动物养殖、屠宰以及流通等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对病死动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不能屠宰、上市、食用等,避免疫情的发生与传播。第三,应该加大检疫监测的力度,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检疫队伍,避免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添加违禁物,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2]。

5总结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意义重大,作为基层动物防疫组织要积极做好动物防疫准备工作,选择高素质、全能技术的基层动物防疫员,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基层防疫员管理,完善动物检疫,做好疫情的防控等一系列工作。

参考文献

[1]谭琦玲,叶子健.做好农村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几点想法[J].吉林畜牧兽医,2012,33(5):59-60.

篇3:多措并举做好种子工作

良种补贴工作是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落实良种补贴政策的主要方式是实施统一供种。要切实落实好这项工作,除了农业、财政等各部门密切配合、科学规划、严格监管外,种子管理部门更要充分发挥其职能,确保良种补贴所供品种安全、优质、高产,让农民用上高效放心种子,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具体来讲,种子管理部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做好良种补贴品种推介工作

良种补贴是对部分优良品种进行补贴,目的在于提升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和粮食产品的商品一致性,用科技贡献率和生产标准化引导农民走上既保障有效供给又实现提高生产效益的良性循环轨道。因此种子管理部门引进新品种时要全面掌握品种信息,为科学推介新品种、良种补贴品种作准备。

首先,试验是品种管理的基础,是筛选优良品种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根本保障。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应当地推广应用、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强、安全可靠的新品种。其次,要强化品种示范、展示,以点带面促推广。通过示范展示,让广大农民群众认知新品种,辐射带动优良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其三,在品种试验、示范、展示的基础上,要对新品种及当地主推的品种在大田的表现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考察,从多角度对每个品种进行综合科学评价,从中筛选出优良补贴品种。在推介良种补贴品种时,既要考虑到当地主推品种又要兼顾优良新品种,逐步提高优良新品种在补贴中的份额。

二、严把竞标企业资质,选择好供种企业

要切实落实好良种补贴政策,确保种子质量,选准供种企业至关重要。选择供种企业要实行招投标制,且必须依法办事:规范操作程序,依法实行公开招标;严格投标企业的资质条件,要求投标企业必须为省内具备种子生产和经营资质的独立法人,且三证齐全,具有合法的种子来源和大面积供种能力。供种企业要有相应规模的种子生产基地,基地生产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要强,种子生产过程要严格按《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

产,所有种子田都必须委托种子管理部门进行田间检验。只有田间检验合格的种子才有资格参于统一供种。

三、严审《种子生产许可证》,确保种子来源合法

确定供应品种后,要对供种企业所供品种的《种子生产许可证》进行严格审查,核实该品种生产面积、生产地点、种子种类,生产管理技术人员资质情况、种子检验人员资质情况,查验种子检验仪器、加工设备是否齐全,晒场、仓库等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审查该品种的品种权证书或委托生产证明、植物检疫证明,确保种子合法,质量合格。

四、实施全程质量监控,确保落地种子全部合格

种子管理部门要对供种企业和种子实施全程质量监控。首先,要对种子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监控。要选择好种子生产基地,种子田必须是无植物检疫性病虫发生的地块,同时要查看周围环境,检查隔离条件是否符合要求;要推广与其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要在不同的生育期通过田间检验对其进行监督指导,确保生产出合格的种子。其次,种子收获后,要对其收购、检验、加工、储藏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每一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其三,对加工和包装后的种子进行室内检验。室内检验包括物理质量检测和遗传质量检测,此时主要进行种子物理质量检测,主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净度、水分、健康、重量、生活力等指标,对种子物理质量的监控实行“100%”检验模式,即对补贴项目统一供种的种子全部进行检验。科学划分种子批次,对每一批种子进行抽样检测,达到“100%”批验,确保落地种子全部合格。

五、对补贴过程实施全程监控,确保补贴种子落实到位

种子管理部门应对供种过程严密监控,保证每一环节都落实到位,让提供的种子充分发挥其优良品种的作用。同时,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应联合起来,严格查处倒卖补贴种子的行为,上级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良种补贴过程进行规范制约,对良种补贴过程中投机行为进行严厉惩处,确保良补种子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篇4:璧山区委统战部多措并举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1 动物产地检疫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产地检疫现状

1.1.1 2009年富阳市畜牧业状况

富阳市拥有25个乡镇街道, 共计287个村, 2009年全市生猪存栏19.53万头, 出栏生猪30.21万头;家禽存栏193.02万羽, 其中蛋鸡存栏30.21万羽, 蛋鸭存栏17.67万羽, 肉鸡存栏105.85万羽, 肉鸭存栏39.14万羽, 鹅存栏0.15万羽, 共计出栏家禽354.6万羽;牛存栏0.37万头, 其中奶牛1370头;山羊存栏3.41万只, 出栏2.95万只;禽蛋产量4570t, 牛奶产量4860t。

1.1.2 产地检疫人员状况

25个乡镇、街道现有产地检疫员 (协检员) 32个, 其中3个乡镇无产地检疫员, 11个还兼任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 年龄40岁以下的有3个, 中专学历以上的有16个。

1.2 动物产地检疫存在问题

1.2.1 检疫人员多数学历较低、年龄老化

由于工作辛苦、待遇低等多方面原因, 学历高的年轻专业人员不愿进入产地检疫队伍中来, 造成产地检疫人员青黄不接。产地检疫队伍急需增加新鲜血液, 提高素质, 提高技能, 提高待遇。

1.2.2 对检疫工作认识不够高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涉及面广, 任务繁重, 产生畏难情绪, 同时无固定的场所、检疫设施落后。

1.2.3 检疫不到场或不及时

产地检疫员因工作范围大, 一个乡镇都有近20个行政村, 每个行政村又有多个自然村落, 200多个组, 而在农村大多是散养户。由于产地检疫是到养殖场、点实施的检疫, 路途遥远、量大、面广, 且畜禽出售随机性强, 随报随检情况较多, 很难能跑得过来, 工作干不过来。而且又无交通工具, 心有余而力不足。存在检疫员因路远不能手及时去检疫。也有检疫员忙于诊疗工作, 造成检疫不及时, 群众有意见。

1.2.4 检疫时存在不按程序实施检疫

表现为对凭免疫耳标 (畜禽标识) 、养殖档案等出具产地检疫的规定执行不够到位, 动物产地检疫证明填写也不规范等情况。

2 动物产在地检疫的具体做法

2.1 开展“动物产地检疫示范乡镇”、“动物防疫检疫规范化乡镇”的建设

产地检疫工作面大量广, 开展困难, 我市规模养殖户多, 畜禽散养户也较多却面广, 产地检疫工作开展一直不够理想。养殖农户申报检疫困难, 检疫工作无办公场地, 无检疫设施设备, 无程序化的检疫行为等, 造成农户想找检疫员检疫不容易, 检疫员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规范化检疫的困境。针对产地检疫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 2007~2009年期间, 我市开展了“动物产地检疫示范乡镇”、“动物防疫检疫规范化乡镇”的建设, 共建设了3个示范乡镇街道, 具体为新登镇、高桥镇、东洲街道。以“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为主题, 以“转变作风、健全制度、加强培训、完善实施、强化监督”为手段, 以“改善服务质量, 规范执法行为, 提高工作水平, 增强工作实效”为目标, 开展“动物产地检疫示范乡镇”建设活动。使我市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2.2 完善动物产地检疫制度建设

为规范产地检疫工作, 着力强化对动物检疫员的管理, 确保动物检疫工作的依法、公正和准确实施。“示范镇”建设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明确岗位要求, 落实岗位责任, 确实加强制度建设, 形成办事有人, 办事有制度, 办事有程序, 办事有监督的工作机制, 在完善《富阳市动物检疫员管理及考核制度》 (试行) 的基础上, 制定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检疫证明出具制度》、《检疫员培训制度》、《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票证台账管理制度》等6个制度及《动物产地检疫员工作责职》、《动物产地检疫程序》等, 并将工作人员名单、照片、监督电话、动物产地检疫收费标准、制度及程序上墙, 并且设立投诉举报电话, 实行动物产地检疫员履行职责情况回执制度, 使动物产地检疫和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2.3 加强产地检疫队伍建设

产地检疫队伍和人员素质是产地检疫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 对此, 市畜牧兽医局和各建设乡镇领导高度重视, 积极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产地检疫队伍, 推进产地检疫示范镇创建活动:一是建立健全检疫员队伍, 根据畜牧业发展现状和检疫工作需要, 组建了一支符合动物检疫要求检疫员队伍;二是提高人员素质, 进行产地检疫的规范操作、临床检查、检疫证明的规范化填写、操作规程、检疫日记记录和归档以及法律法规、制度等培训;三是规范检疫程序和工作评价制度, 在实施产地检疫后和出具检疫证明前, 由检疫员填写并有畜 (货) 主签字的一份履行检疫职责的情况回执。回执内容包括畜 (货) 主、报检时间、受检时间、受检动物 (产品) 种类和数量、检疫方式、检疫和处理结果等, 并经畜 (货) 主签字。对检疫合格和符合法律法规有关条件的出具填写规范的检疫证明, 并按照规定收取检疫费。

2.4 加强产地检疫基础设施建设

为改变动物产地检疫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情况, 提高产地检疫质量, 在杭州市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下, 我市畜牧兽医局加大经费投入,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以前仅凭一双眼两只手检疫的历史, 为每个检疫员配备了体温计、听诊器、衣、帽、鞋、防护服等检疫设施, 还配备了检疫箱、显微镜等仪器及设备。在建设单位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专门在经济发展办 (农业) 或在办事处设立了产地检疫办公室, 同时, 为方便养殖户报检, 新登检疫检疫站还在畜禽生产重点区域、交易流通量大、交通方便的潭山村设产了产地检疫报检点。

2.5 加强宣传培训

为提高规模养殖场对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提高养殖户主动报检意识, 通过对规模场 (户) 通知、培训班等形式, 对报检要求、报检电话及动物产地检疫有关程序进行了公布, 向各行政村、养殖场 (户) 、收购、加工、屠宰、经营单位和个人发放通知。同时向广大散养户宣传, 使之家喻户晓。在具体检疫工作中做到目标明确, 责任到人, 各产地检疫员明确自己的检疫范围和检疫工作职责。

动物产地检疫示范乡镇的建设成效显著, 真正使产地检疫工作做到了“七有”: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责任、有设施、有设备、有规范。动物产地检疫严格按操作程序、检疫方法、出证条件的规定进行, 保证了产地检疫到位率, 受检率不断提高。

3 取得的成效

3.1 进一步提高认识

通过建章立制、培训等活动, 使全体检疫人员首先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认识到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 转变原来的怕远、怕费力、怕麻烦从而对检疫工作敷衍敷衍、马马虎虎的工作作风, 变以注重学习、业务精、工作认真为荣, 队伍的素质整体提升, 增强工作责任心, 树立新的检疫形象。

3.2 检疫工作按规程进一步到位

将规范化产地检疫站 (所) 原来的区所在地的规模养殖场都纳入到它的范围内, 一方面增加检疫员的收入, 另一方面提高检疫率。检疫员在接到报检电话后, 做到对报检的100%实施检疫, 携带相关的检疫工具及时到场到户, 按检疫规程按部就班仔细严谨地实施检疫, 检疫人员到达现场后仔细询问畜 (货) 主, 查看免疫档案和牲畜标识, 再通过临床检查, 合格的填写好回执畜 (货) 主签字, 正确出具产地检疫证明, 出场的动物标识佩戴达98%以上;对检疫不合格的坚决不出具合格证明并说明理由;对有病的监督其隔离, 病死的监督其做好无害化处理。

3.3 检疫记录进一步规范

正确填写检疫管理记录本, 切实做好动物检疫员履行产地检疫职责情况回执, 每月产地检疫数据及时、正确统计上报, 做到日日有记录, 月月有统计, 工作一清二楚。

3.4 群众满意度提高

篇5:多措并举 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1.切实加强领导,落实防火责任

我省是森林大省,森林防火工作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性,不仅关系我省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全省乃至东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屏障安全。各级领导一定要把森林防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各级责任人要肩负起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职责,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森林防火工作第一线的乡镇长和林场场长,是贯彻落实森林防火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者,必须肩负起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管理控制野外火源、林区居民点森林消防安全和积极组织扑救森林火灾的责任。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本单位及本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承担的职责、义务。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火意识

随着平原地区林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尤其是杨树及其他速生丰产林的增加,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提高警惕,在淡薄的防火意识中警醒过来。可利用电视讲话,电视专题片,文娱活动,张贴公告、宣传画、书写护林防火标语,流动广播宣传车,科技大集发放防火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林业主管部门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下乡传播农业科技的同时宣传防火知识,真正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

3.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坚决杜绝各种火险隐患

各县(市)要针对近期野外生产生活用火急剧增多的实际,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按照“堵疏结合”原则,在森林火险不太高的时段,严格控制计划烧除和农事用火,有组织、有计划地为生产用火提供服务和保障。经过批准的野外用火,要加强防范措施,严格按照规程组织实施,必要时由森林消防队伍进行监烧。遇有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四级)或橙色、红色森林火险警报时,要立即停止野外用火审批,严格禁止一切野外生产生活用火。对于野外吸烟、做饭等违规生活用火,要切实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肃处理用火者和相关责任人。

4.做好物资储备和管理工作

各县(市)要根据本地森林防火工作實际,尽快补充灭火物资,将防火物资分配至各重点林区和护林站点,保证做到一有火情,拉得出,用得上。同时各县市要建全防火物资使用制度,对防火物资进入库进行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严禁防火物资挪作他用。

5.加强应急通信,保障信息畅通

各县(市)应建立防火通讯网络,在重点林区、火灾多发区,设置卫星电话、短波电台、超短波电台等通信工具。同时,要加快编制地区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并对预案进行经常性实践演练,做到万无一失,保证拉得出用得上,切实增强扑火指挥调度能力。

6.完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各责任单位森林防火领导小组要尽快、全面进入工作状态,完善森林防火预案和应急预案、落实与完善规章制度、启动每天零报告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今年我市森林防火工作将仍然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由护林指挥部统一指挥,各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做好本辖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务必树立大局意识,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预防和扑救的整体合力。

7.提高预警响应机制

充分利用各种监测手段,对重点地域实施二十四小时监测巡护,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对高火险区实施“靠前屯兵、重点布防”,有效缩小扑火半径,确保发生火情迅速出动;组织扑火小分队加大对偏远地区、雷击多发区和林农交错地带的预警巡护密度,做到发生火情快速反应,重兵投入,加强各类扑火队伍的扑火安全知识学习和实战演练,提高扑火队员安全扑救和紧急避险能力。

8.加大依法治火力度

各地公安、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加大火案查处和责任追究工作力度,对失职、渎职、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生火情隐瞒不报、贻误扑火战机和组织扑火不得力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依照《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违反森林防火规章制度的人员处以经济重罚。

9.狠抓责任追究

篇6:璧山区委统战部多措并举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责任到人。该县专门成立县级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挂靠县城乡居民保),制定了社保卡发放实施方案,建立日常工作协调机制,设立专岗专人,及时妥善解决社保卡制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加大宣传力度,深度推广。通过与合作银行农信社协调配合,在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播出社保卡发放滚动字幕,面向全县居民印发社会保障卡宣传资料、设立基层问询点、走上街头在人口密集区开展咨询讲解活动等方式大力宣传社保卡的主要用途,引导社会公众充分认识、积极使用社保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规范工作流程,优化服务。在县农信社窗口设立专门社保卡办理窗口,指定专人负责,实现“一站式服务”办理领取社会保障卡,做到“立等可取”;在各乡镇设立社保卡代办点,制定统一社会保障卡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规范,设立服务指南,极大地方便了办卡居民;县社保卡管理中心及时做好代办网点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与监督指导,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力争做到群众满意。

完善交接制度,确保安全。通过建立健全交接制度,建立完整的领取、交接、存放、保管等工作手续,做好社保卡去向的建档工作,准确掌握社保卡制作和发放情况,确保社会保障卡顺利的发放到每一位群众中,提高社保卡制发效率。

篇7:璧山区委统战部多措并举做好“七五”普法工作

领导上重视。我办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华人时刊》订刊用刊工作,将其纳入年度侨务宣传重点工作目标,充分利用侨办主任会议、走访调研等机会强调订刊、学刊、用刊的重要性。每年全省侨务文宣工作和《华人时刊》订刊用刊交流表彰会议召开后,我们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广泛动员,明确意义,分解任务,制定落实举措。在经费紧、人手少、年底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不折不扣做好年度征订工作。

宣传上扩大。《华人时刊》是侨办系统自己的刊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推介,扩大其知名度。首先是向领导宣传。每月按时向市委市政府、市(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全市侨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寄送《华人时刊》,使其成为各级领导了解侨务工作的重要载体;其次是向侨企宣传。向挂牌服务企业、侨商会重点企业、重点“530”企业等寄送《华人时刊》,引导、推荐优秀企业、优秀海归创业人才进行专题宣传,使其成为展示我市侨界风采的重要窗口;再者是向基层宣传。在侨界人士相对集中的市华侨活动中心阅览室、社区侨界活动室等区域摆放《华人时刊》,供侨界人士免费阅览,使其成为丰富侨界人士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食粮。

考评上规范。我们建立完善了考核、讲评机制,确保订刊用刊工作常抓不懈、落实到位。在无锡市政府2008年出台的《无锡市侨务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中,将“做好《华人时刊》等侨报、侨刊征订工作”列为12项基础考核指标之一,每年由市侨务工作联席会议对各市(县)、区政府进行考核。年初通报订刊情况,年中、年底讲评通报用稿情况,交流经验,查找不足,营建订刊学刊用刊的浓厚氛围。

篇8:广西多措并举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

一、着力创新和完善农民工工作政策机制

2015年是广西农民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多次就农民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彭清华书记亲率调研组赴市县专题调研。广西在全国率先出台《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和加强农民工工作的若干意见》。2014年6月,广西召开全区农民工工作会议,彭清华书记、陈武主席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动员全区上下“以关爱民生之情、改革创新之举、决战决胜之势”把新时期农民工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唐仁健担任自治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推动农民工工作再上新台阶。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职,加强配合,齐心协力抓好农民工各项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广西区农民工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年设立农民工创业专项扶持资金3亿元,专项用于扶持农民工创业工作。2015年6月1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共有8条措施,其中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措施就有2条。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民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广西作了典型经验发言。

二、着力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就业创业

按照中央有关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多措并举,积极服务农民工就业创业。一是扶持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2015年以来,广西充分利用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的契机,加快发展“13个重点产业”,加大产业项目吸纳就业能力。重点扶持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发就业岗位,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稳定就业。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创新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对创业农民工在税费优惠、贷款贴息、创业培训、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扶持农民工创业中的积极作用,不断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明确从2015-2017年每年设立农民工创业专项扶持资金3亿元,专项用于扶持农民工创业园、农民工培训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农民工创业工作奖补。2015年1-10月,全区共开工建设14个农民工创业园,安排农民工创业园用地指标240多公顷,入驻创业园企业151家,开工企业53家,农民工创办企业(含入股)104家,入园就业农民工2979人。全区地税机关累计为包括农民工创业就业等符合政策的纳税人减免税款41.1亿元,各地经办金融机构向农民工等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32亿元,支持3883名农民工创业。三是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就业服务平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六到位”,为进城和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创业、培训、社会保障代理等一条龙服务。四是组织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公共就业活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63.40万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67%。

三、着力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效

一是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统筹管理,制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综合计划,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合作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体系,建立了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联动的工作机制。各级人社、教育、科技、住建、农业、扶贫、安监等部门及工青妇组织按照工作职责开展了各类农民工技能培训。截至2015年10月末,完成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25.58万人,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3.35万人次,“阳光工程”培训8896人;“雨露计划”培训3.33万人;总工会培训3.14万人;完成创业培训33489人次,当期成功创业的农村户口人员2465人,带动就业近1万多人。二是举办各类技能大赛提高农民工技能。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升职业技能。2015年6月至10月,成功举办了广西第二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共设家政服务等10个比赛项目,按县级初赛、市级复赛、自治区决赛逐级比赛,采取“现场比赛、现场评比、现场鉴定、现场颁奖”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工学技术、练本领、比贡献的热情。据统计,全区参赛人数达到2万多人,带动岗位练兵10万多人次,30人获得“广西技术能手”,10人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章”,300人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3660人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13578人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四、着力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

一是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以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为重点,督促用人单位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2015年1-9月,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人数为238.87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4.63%。二是构建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指导企业严格执行全区2015年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及时查处企业规避最低工资制度行为,有效保障农民工的工资底线,农民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2015年,全区外出农民工月工资2713元,比上年增加142元。三是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从严从快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违法行为。2015年1-9月,全区劳动监察机构主动巡查用人单位8.4万户次,办结案件6060件,参与处置突发农民工群体性事件715件,为10.14万农民工追讨工资等待遇11.45亿元。四是加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法律援助力度。全区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依法立案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5716件,占立案总数的44.6%,涉及农民工6420人。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不断完善便民措施,为农民工提供来访、来电法律咨询3万余人次,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6万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351万元。

nlc202309040352

五、着力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

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出台《关于完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桂人社发[2015]71号),进一步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现参保无政策障碍;出台了《关于进城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进城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方式、缴费、待遇以及关系转移接续等问题。截至2015年10月,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39人、医疗保险20.72万人、工伤保险51.04万人、失业保险10.13万人,比上年同期均有增加。

六、着力推动农民工逐步实现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在城镇落户

一是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严格落实国家“以流人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15年,全区共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为52.5万人,其中公办学校接收人数为41.2万人,公办学校接收人数占随迁子女人数的80%。二是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医疗卫生计生服务。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解决了区内异地就医结算难题,方便农民工在务工期间就近就医和报销。积极为农民工提供疾病预防、传染病治疗和适龄子女免疫等公共卫生服务,2015年全区免费接种率达98.93%。对农民工免费提供规定项目的计划生育服务,其中已婚育龄农民工妇女计划生育技术免费服务率达90%以上。三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供应范围,对开发区、工业园区、农民工创业园用于安置农民工公共租赁住房的,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执行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关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政策。从2015年起,住建部门每年通过新建、购买和向市场长期租赁等形式筹集一定规模保障性住房定向供应给进城务工人员,筹集任务列入全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计划。2015年1-10月,各设区市已新建农民工公租房计划数7743套,定向分配农民工公租房计划数6829套。四是积极推动农民工落户城镇。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明确实行三级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城镇问题。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

上一篇:橙子变变变音乐教案下一篇:学骑自行车-暑假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