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的美学意义

2024-05-22

浅谈数学的美学意义(精选6篇)

篇1:浅谈数学的美学意义

浅谈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论文

王国维一生并不很长,研究学术也不到30年,却能够在哲学、美学、诗学、考古学等多方面颇有建树,说明其研究能力非常强。他开启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在他对美学的思考中渗透着他对于生命的深度关切和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并且他也在为寻求一种对生命的超越而努力,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努力就是其美学思想的灵魂所在。故以此为基点研究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对现代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说法。即要知其人,论其世,就必须了解其生活背景和写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思想内容。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每个人从小到成年的生活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要了解王国维,要探究其研究的格局,进入其学术思想的精神腹地,就必须了解其精神状态、生活背景、以及内心的诉求。王国维在他的美学思想中凝结了他个人对生命的关怀。

王国维的一生可谓是悲剧的一生。4岁时,母亲凌氏去世;11岁时,祖父去世;在他30岁时,他的夫人莫氏去世,同年他的继母也离开了,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在他50岁时,他的长子王潜明也先他而去。这样的家庭变故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对于“体素羸弱,性复忧郁”的王国维。忧郁的性格,悲惨的家庭变故,家庭经济的重担,这些都对王国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因此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性格上也异常敏锐。恰恰在他青年时代,正好又面临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冲突交织、文化秩序也相当混乱的年代,所以对于知识分子而言,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根本找不到出路。以学术为性命的王国维,热爱自由,有着玄远高迈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抱负。陈寅恪为其撰写的碑文写到:“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王国维思想的形成,除了他自身性格造就外,还必须要提到的是西方近代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对王国维悲剧观的影响很深,甚至可以说,王国维的“人生悲剧”观直接来源于叔本华。那是因为他和叔本华基于相似的人生感悟,所以从一开始接触叔本华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王国维已经流露出对生存现实的本能的厌倦和失望。在他看来,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望,欲望就是人们对所拥有的始终觉得不满足,而这种不满足的状态,“苦痛是也”。即使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但很快就会充斥新的欲望,生活就是欲望无休止的重复,所以他觉得“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欲望驱使人们为了实现这种功利性的目的而进行所谓的“努力”,穷其一生而被桎梏在欲望的`世界之中,而一生却得不到片刻的休憩与安宁。

王国维对于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探寻找不到出路,这是他最大的灵魂之苦。那么,人处在“此桎梏之世界中”,有没有解脱之道呢?王国维说,这就是美、艺术。“故美之为物,欲者不观,观者不欲”,他认为,人世间的万物,都和人存在着利害关系,而只有艺术才能摆脱这种关系。艺术可以使人解脱,即它是无功力的。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大部分来源于他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处境的感触,都是源于生活的,但是现实生活的悲苦和黑暗又不断促使他去寻求真理和光明。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的局限性,理想和现实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他试图通过学术研究,探索宇宙人生真理。在他看来,真理便是永恒,它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对于真理的追求,并非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是将其与对人生的某种洞见和人性的自由发展相互联系。创造者可以摆脱个体的私利而保持个性自由,从而真正实现对于人生的超越,不再局限于当下的自我,而进入广阔的人生境地。王国维认为,美属于更高的精神领域。对美的欣赏与接受也是人内在的精神需求。而这种精神需求是纯粹的,不带有任何欲望、物质利益和实用目的。同时,美不同于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因为它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它只是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世界。王国维强调的艺术独立和形而上意义的本意所在,就是主张审美和艺术的价值要使人的情感感到完满和自由,从而拯救自己的人生。

在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中,所必须提到的一个词是“境界”。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所谓的境界是指真情、真景高度交融的一种审美状态,这种“真”的状态渗透着审美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追问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在作品中,如果要称其为“有境界”的作品,那么作者则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书写,只有这样的真情、真景才能真正的打动人、感染人。那么所谓“真”的体悟就是指艺术家在观察事物时,要注重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而艺术就是作家强烈感情自然流露的结晶。这种对于“真”的体悟,必须要通过“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方式才能获得。

王国维在美学上最有独创性的贡献之一就是他提出的“古雅”概念。它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具有人文意蕴和生命意志的艺术类,其中成为了中国艺术可玩味和欣赏的审美中介的是实践性和具有人文气质的“真本”,这与王国维对中国艺术的终极关怀相呼应,即关注人文修养与人品修为。“古雅”论达到了对美最深刻、最终极的内涵和意义的了悟与洞悉是因为它可以把艺术与人文精神内在地联系起来。

王国维是本着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反思,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在终极意义上对诗意人生的执着追求,以自己的心血浇灌出了他那些弥漫着生命之思的美学文字。在这位美学思想家的深处涌动的是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关切。先是对现实人生的荒谬和悲哀之后,借助审美之弦,才能奏出生命超拔的乐章。这种审美精神的张扬,表征的正是一份对生命意义深沉的价值关切。王国维内向、忧郁的性格并不完全来自其对个人生命意义的悲观、压抑。王国维不是一个整天只钻在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他具有很强烈的人文关怀。审美人格是指美学意义上的人格,是指人的一种精神需要。陈景望先生曾经指出人格的最高层次是审美人格。他说,自由才是审美人格最大的特点,而具体则表现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人活着,并不是简单为了一个或某个目的,而是为了生活的本身,人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纯功利的,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超功利的。

作为一个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首先必须要有健全的心理人格,而审美的作用便是陶冶人的情操,它以高尚的审美精神,让人们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忘掉利害关系,从而得到最纯粹的快乐,这也是审美教育的实质和目的。

现在的我们身处在这个时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的物欲也在不断膨胀,然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能与人们的幸福感同日而语,故人们愈发感觉到精神上的空虚。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致使人们的心态也越来越浮躁,再加之功利之心很重,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关注身外之物,而很少考虑内心的精神需要,因此压抑感越来越重。所以,现在的人更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审美人格,我想这应该也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所在。

篇2:浅谈数学的美学意义

引言

流行音乐以其极具魅力的特点,给传统音乐、音乐审美理念以及音乐创作理念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其不仅使我国音乐的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也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种文化能够得到有效流传,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中国流行乐的美学特质以及审美意义进行研究,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质

(1)审美内容人性化

流行乐是对比于传统音乐而言的,我国流行乐真正流行时间大约在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在改革开放前,人们受到集体文化影响,讲究以集体为目标实现个人的价值。后来随着流行音乐逐渐融入人们生活,也让人们的个体意识以及个性得以彰显,也可以说流行音乐改变了人们的集体意识的审美观念,使人们的审美内容更趋向于人性化。以公众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社会中的生活,难免遇到困难,导致其对生活的状态进行思考,而流行乐几乎涵盖了所有范围的情感,使受众的感情得以宣泄,尤其在爱情方面,流行乐中涉及爱情的歌曲,从各个层面、多种视角进行解读,也能够证明流行乐更为贴近生活,趋向于人性化。此外一些流行乐作品涉及一些人性话题,会通过对生存环境、社会一些重大事故进行反思等。例如: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便反映了一场缆车事故,在歌词中体现出父爱、母爱的伟大,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这便是流行乐人性化的体现。

(2)审美包装时尚化

在流行乐的引导下,人们的生活品质、审美能力以及对美的需求得到提升,也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这便是时尚的来源。流行乐作为人们时尚的引导者,随着人们审美标准的.提升,也得到有效提升,而流行乐创作人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也让流行乐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各个环节,而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演唱者逐渐为人所知,这便是明星的来源。当明星与时尚结合,广阔的舞台、梦幻的灯光、浑身散发着时尚气息的绚丽着装,无一不紧紧抓住人们的眼球,不仅在音乐方面让人们情感得以宣泄,而且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流行乐作为时尚的引导消费产品,不仅引领时尚潮流,也是审美包装时尚化的代表。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意义

(1)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以往的大众音乐中,人们往往作为听众,静静聆听表现者宣泄个人情感,对于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这种聆听方式是享受,但是很显然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大众审美。随着人们观念不断改变,如今音乐文化逐渐从聆听转变为通过各种方式宣泄所有人的情绪,如某歌星演唱会,万人共同演唱,这种震撼,让所有观众产生一种参与感,不仅能够宣泄个人的情感,还能帮助自己喜欢的歌星完成一首曲目。這种对于音乐欣赏观念性的转变,深化了大众对于音乐的理解,使人们对音乐拥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让所有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得以体现。此外,一些KTV的推广普及、大型音乐竞技类节目如《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唱歌软件如《唱吧》的流行,都为人们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也让人们在宣泄个人情绪之余,对音乐的好坏具备一定的辨析能力,使大众对于音乐审美领域从自在审美变成自我审美[1]。

(2)体现了音乐的人文精神

在过去,高雅严肃的音乐,并不是所有人能够享受的,而随着流行乐的流传,音乐逐渐趋向于大众化。流行乐起点的核心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满足大众需求以及为大众娱乐而创作,因此,流行乐具备浓重的人文精神和平民化色彩。也因此,音乐从高雅的传统音乐逐渐转变成为所有人能够接受的流行乐,才是体现出音乐人文精神的主要原因。而且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其依靠极为张扬的个性、具有时代意义时尚色彩的审美以及一些对于生活、社会问题具有批判性的歌词,都在冲击人们的主观意念以及其原本的社会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讲,流行乐也可以作为人们批判传统的有利武器,在社会价值中,其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其本身的音乐价值,这也是音乐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流行乐从出现,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了一条便利途径。根据本文分析可知,作为大众生活需求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基于中国流行乐的优点,将其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篇3:浅谈“新民歌”的美学意义

这种歌曲形式, 将民族风格与流行、通俗特征相结合, 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更多的体现现代、时尚、流行、通俗, 具有现代审美取向, 迎合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新的审美心理与需求;它熔文化和商业于一炉, 并开辟了新的市场。这种歌曲形式在现阶段已经有蓬勃发展的趋势, 也可以说是现阶段民族声乐艺术领域的一种新现象。

新民歌在现阶段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市场, 并有蓬勃发展的趋势, 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公众的认可。作为展示美的一种艺术形态, 其美学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展示美

艺术的本质是展示“美”。音乐的综合美感包括听觉美、形式美、内容美等。

声乐艺术作为音乐不同的表现形态之一的质的规定性, 决定了其欣赏活动的本质属性——即听觉审美感知方式, 声乐艺术不论其构成因素多么复杂, 主观因素如何丰富, 最终都无法脱离听觉的审美对象——即有声性表现过程的音响实体。音乐的审美属性, 决定无论什么样式的音乐, 不管何种风格流派, 只要听觉之惬意, 感官之刺激, 审美之愉悦, 心灵之放纵, 脑海之畅想, 即为好的音乐, 大众喜欢的音乐即为好的音乐, 大俗即大雅。这是衡量一种音乐是否是好音乐的最基本标准。音高旋律、韵律节奏、和声复调是音乐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 新民歌在这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新民歌也因其现代、时尚元素的加入使音乐的音色更加多元丰富了。新民歌强化了音乐的审美感知, 吸引了大众的耳朵, 首先是一种好听的音乐。

新民歌是一种全方位的艺术形式。它一方面通过新的听觉音响表现出一定的意境、韵味、神韵, 来达到审美的要求, 除了演唱方法的多元糅合, 音响伴奏的现代前卫等音乐本身的听觉美之外, 还讲究舞台表演的华丽包装、时尚绚丽的舞美、M TV制作画面的视觉时尚效果, 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这些使新民歌具有视听的多重审美价值。

新民歌多以现代生活的精神面貌为内容, 新的音乐内容通俗易懂, 易与听众达到内在的情感共鸣, 为普通百姓所接受, 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

新民歌是一种听着好听, 看着好看的新音乐形式, 它多方面满足了人们高层次的审美需求。新民歌从多方面展示了新音乐艺术的综合美, 贴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实践证明, 它是成功的。

二、新民歌的创作意识、形态、行为

从音乐人类学的观点来看, 完整的音乐不单纯是指乐音, 还包括与乐音相关联的方方面面。音乐的存在是意识、形态、行为三方面相结合的完整存在。意识、形态、行为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形态和行为是意识的直接反映, 行为是意识的结果, 形态是行为的结果, 同时, 形态又给行为和意识反作用。

新民歌在创作的意识方面, 是源于创作冲动或为满足某种特定需要而创作, 自娱或取悦观众。它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场的需要下进行的创作。新民歌的形态有音阶、调式、风格等接近传统民歌的创作歌曲, 将传统民歌的节奏变形、使之摇滚或爵士化, 电声乐队伴奏等形态。行为即是舞台表演或录音, 乐队伴奏, 伴以表演性动作。

三、新民歌的功能

声乐艺术的功能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表现功能和再现功能以及历时的规定性和共时的关系的影响之中。新民歌在是新时代审美需要下产生的, 它再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具体内容和情感过程, 深深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新民歌与以往民歌的主题是不同的,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 民歌功能也在发生着改变。新民歌的出现使民歌的功能在现代得到了扩展。传统民歌的功能主要是“交流情感”, 是自发而无功利性的行为, 没有太多的功利色彩, 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不是很密切。现代新民歌则更多体现了一种为经济效益服务的功能, 它的审美功能、娱乐功能都离不开市场这个中心。市场经济下的商业化运作, 不仅能促进竞争意识的增强, 也能很好的促进民歌对自身魅力的增强, 并满足不断推陈出新的这样一个要求。传统民歌的自娱色彩逐渐淡下来, 在今天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如此之快, 竞争激烈的状态下, 新民歌对传统民歌全新打造, 成功包装使其获取了广泛的市场。

四、新民歌是审美思想发展的结果

民歌的繁荣和发展符合当时人们审美和交流的需要。在后现代信息化社会, 人的审美需要也开始出现大的变化, 人们开始习惯于用科学技术来包装一切, 那种追求无限理性的精神正在趋向消失。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处于多层次共同发展的状态, 再加上政治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人们的审美需要呈现多层次状态, 使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并行发展的状态。人们对民歌的审美需要也是如此, 但是总的倾向是向“现代”靠拢。

传统民歌在形式和功能上相对单纯, 意识形态色彩相对较淡。在功能上则更多是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和娱乐, 没有太多的功利色彩, 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不是很密切。随着经济的发展, 近代社会进入了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 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都已发生变化, 主流意识形态对待民歌的态度也不同于以前。追求现代、时尚的视听体验是新时代人们审美的需要。

新的语境下, 民歌适应时代的发展, 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民歌不断消亡。在当代这种语境下, 人类各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知识共享成为必然, 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单线发展。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民歌的传播与发展必将与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民歌与各种高科技 (舞台、灯光、音响等) 以及各种音乐种类 (流行音乐、美声唱法) 的大融合, 是审美发展的必然。岁数偏大的人表示, 由于出生时代等原因, 他们对传统民歌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 改编后的新民歌由于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 高科技的灯光、音响等辅助手段, 旋律更加好听, 文化含量更高了。青年人表示并不反感传统民歌, 但更喜欢改编后与他们现代审美标准更接近的新民歌。新民歌符合现代审美特征, 合理存在。

音乐审美中有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新”的音乐作品和“旧”的音乐作品都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 但她们的审美特性确是不同的。这在于人们在欣赏“新”作时, 一般是着重从艺术客体本身出发, 通过艺术品本身的新奇、和谐、美听以及内在蕴含而获得审美愉快;而“旧”作品的欣赏, 则主要是倾向于欣赏主体, 艺术客体仅只是引发的媒介, 人们通过这一媒介而达到重温主体感受而获得的审美愉快。新民歌是在这两种不同审美取向中达到的一种平衡, 既具备了“重温”的特点, 又满足了“新奇”的需求。

文化的多元和交叉发展已经成为这个新时代的新特点。民与通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新时代审美的需要。民歌不仅在借鉴通俗的音乐元素朝新的方向迈进, 通俗歌曲亦在借鉴“民族”的东西, 尝试走一种通俗歌曲民族化的路线, 拉近通俗与百姓的距离, 使流行歌曲更具多样化和生命力。通俗音乐领域就产生了很多新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如陈明演唱的由浮克编曲的《远空的呼唤》, 采用了《敖包相会》的部分曲调, 增添了大众对之的亲切感, 易于传播流传。周彦宏演唱的《又见茉莉花》里边有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旋律, 同样是这种效果。另外还有很多采用地方民歌音调写成的带有地方风情的通俗歌曲, 如《大花轿》等。广东著名歌手廖芬芳将客家山歌改编成了流行歌曲。《山歌?请到客家来做客》是一张将时尚流行音乐元素与民族音乐元素结合得非常完美的专辑, 专辑最大特点就是几乎每一首歌曲都注入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 摇滚的《山歌》中有传统的客家山歌调, 电子化的《请到客家来做客》中同样融入了客家山歌和悠扬而激越的笛子演奏。这些歌曲都是在通俗中加入民歌音乐元素, 带有“新民歌”风格的通俗音乐。民与通的借鉴、融合已经成了普遍存在的一种音乐现象。

2 1世纪的今天, 社会一日千里的进步, 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有物质、精神的东西都在与时俱进。历史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人类历史在不断前进的时候, 总会不断创造出新的、适合于历史发展要求的种种新文化。同时, 也在抛弃落后的、跟不上历史发展的东西, 正所谓“适者生存”。传统与现代, 古典与流行, 保持与发展是个大课题。民歌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亦不能脱离这种规律。文化的多元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和必然, 民族声乐艺术只有跟上时代潮流, 才可能进步。

新民歌是新时代的产物, 它既扎根“民族”又跟进时代的特点, 使它有很大的生命力。作为一种新鲜事物, 它的发展道路一定是曲折的, 但事实证明这个发展趋势是个必然也必将获得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259

[2]、陈东.从音乐存在方式看“新民歌”[J].人民音乐, 2006,   (8) :44

[3]、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38

[4]、陈小东.论音乐审美中的两种不同心理取向[J].艺术百家, 2006, (3) :100

篇4:浅谈数学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返回自然;人性;素朴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大多生活在紧张的状态之中,再加上物欲的泛滥,人类的精神荒原愈加显得干涸,造成了理性和感性生活的失衡。自然是人类永恒的故乡,人们对它永远怀着永恒的乡愁,现代人对自然山水的依恋和渴望,是来自于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赞美。对自然审美的需要其实是主体在碎片的现实和人生中寻求弥合的渴望,回归自然的冲动是来自于对寻求心灵上的自由与和谐的呼唤。这一切表达的就是处在生存困境中的人想要重新获得圆满、和谐、统一、完整生命的需求,而这无疑就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学追求——返回自然。

“返回自然”的提出者是法国的浪漫主义先驱卢梭,他一生都是大自然的热爱者和追随者,在他的多部著作中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神圣赞美和美丽风光的描写。18世纪的卢梭看到了科学理性精神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他也看到了文明和进步对人性所造成的破坏,造成人的道德和精神的沦丧。在卢梭的“返回自然”这一命题中,有着多重的含义。首先他看到了当时人性的“不自然”,即人性的变异、扭曲。当时上流社会的人们虚荣势利、伪善、缺乏真诚的情感、德行败坏,社会风气日益走向堕落。他认为,是科学和文明制造了欲望,从而使原本纯真质朴的心灵走向了堕落,所以他呼唤人们要“返回自然”。但卢梭所说的自然,并不是要让人返回到原始的蒙昧时代和人类原初的生活状态,而是要返回没有被社会和环境扭曲,没有被虚伪和贪婪所残害的自然人性,在他的“返回自然”中,蕴藏的是对人性深处的自然的、神圣的、完美的状态的呼唤和追寻。他心目中的自然人过着一种淳朴的生活,他心目中的自然状态,其实就是自由、平等和幸福的状态,他认为要使变异的人恢复其自然性,就必须创造新的、健康的、适合人性发展的社会制度、教育方式以及外界环境,这样人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回归人性自然。

其次,卢梭由当时人性的变异,看到了其直接的后果,那就是当时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的“非自然”状态,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虚情假意,整个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毒害人、扭曲人的恶劣环境,而这又加重和加速了人性的堕落。原始初民的那种原始而纯真的完美人性,使人们彼此了解和相互信任。但在现代社会,就连男女之间的爱情这一最素朴、最富有自然色彩的情感,也被功利和无度的欲望所淹没。因此他呼吁拯救人类的同情心和善良的情感,拯救和谐素朴的人际关系,卢梭的“返回自然”,指的就是人际关系也要返回自然态,要改造社会氛围成为适合于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第三,卢梭的“返回自然”也包含了对人和自然审美活动的思考。他认为优美神奇的大自然能有效的调节人的身心健康,开阔人的心胸,纯洁人的灵魂。他认为在自然的怀抱里,人可以暂时忘怀尘世的烦恼,自然人性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归。他对近代工业社会对自然的过度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种思想在他的《新爱洛绮丝》中表现的尤为鲜明直白。在书中他描绘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高尚的爱情,又处处赞美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他用真挚的情感赞美自然,希望人们不仅能充分领略和享受大自然的优美,也能回到朴实自然的情感之中。如在《新爱洛伊丝》中,当圣普乐受情感困扰,怀着痛苦阴郁的心情来到山区游玩,他的思绪却禁不住不时被四周的美景所吸引。他充满激情的写到:“高山上的空气清新,使人的呼吸更加畅快,身体轻松,头脑非常清醒,心情愉快而不激动,情欲也得到了克制。在这样的地方,心中思考的问题,都是有意义的大问题,而且随着所见到的景物的大小而增减其重大的程度,感官也得到一种既不令人过于兴奋,也不令人产生肉欲的美的享受。看来,站在比人居住之地高的地方,就会抛弃所以一切卑下的尘世感情;当我们愈来愈接近苍穹时,人的心灵就会濡染苍穹的永恒的纯洁。”

卢梭对“自然”的理解,是秉承了古希腊的人本主义传统和人文观念的精髓,是指人性完整发展基础上的圆满态,而并非单一的、本能的欲和情的冲动。人性是人类在创造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建构和丰富、自然形成的并具有着社会性、文化内涵和美学尺度的心理图式,它潜藏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潜在的塑性和引导作用。从古希腊和现代人性的典范中我们看到,自然人性是一个以欲情为内核的开放性结构,是具有多种需要和多种本性的并力求圆整与和谐的心理系统。完美的人生指的就人性中的这些需要和本性由低层到高层都得到了合理的满足和实现。如果人性中的某些需要和本性(如物欲、权利欲、爱欲等)过于膨胀而排挤了其他的需要和本性,破坏了人身内自然的和谐,那我们就说这是“人性的异化或分裂”,说人性失去了自然,与自然分离。自然的人性状态也就是席勒所说的人性的“素朴”状态。我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审美问题、环境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和美学高度上的问题。卢梭的“返回自然”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类本性的维护,是对“人的自然完整态”的向往。“返回自然”的美学意义在于提示了人要主动追求健全的人性,要在人的自然本能的基础上走向超越,使人的感性生活和理性生活达到和谐,物质层面上不匮乏,精神层面上不变异,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力去创造更新更高的价值。在对自然的审美中陶冶性灵,滋养身心,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自然中,在局促的生活中达到心灵的自由,这才是人类过去和未来永恒的追求——“返回自然”。

【参考文献】

[1][法]卢梭.新爱洛伊丝[M],李平沤,何三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修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篇5:庄子美学的生命意义

庄子美学的生命意义

庄子哲学实际上是生命哲学、庄子美学实际也是生命美学.庄子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为困于尘世的人寻找一条幸福之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超脱,便拟在精神境域中求得自由,得到精神上的`超越自适.庄子求“道”实际是求人生.本文拟从庄子美学观念解析入手,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庄子对人的关注,对生命观念的见解.

作 者:黄萍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4 25(8) 分类号:B83 关键词:庄子   美学   生命   意义  

篇6:浅谈“数学史”的教育意义

摘要: 我认为,数学教学适当的加入数学史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无论中小学或大学增加了数学史的内容,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应当主张数学课程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史”的学习要求,因此在中小学或大学的教学范围中设立了“数学史选讲”专题。关键词:数学史 数学教学

在数学几千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它的历史——数学史。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长期以来,数学教育与数学史密不可分。许多数学家都很关注数学史及其教育。例如,大数学家F·克莱茵——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的第一任主席,他曾经写过《19世纪数学史》;ICMI第二任主席美国数学教育家D·E史密斯曾经很关注中国和日本的数学史,他和我国著名数学史学家李俨先生在1910年就有交往;还有我国的数学教育家、数学史家钱宝琮先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率先为大学师生和中学教师开设“数学史” 教育课程。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数学史”更深的进入到数学教育中。“数学史”的介入为数学教学注入了青春活力,带来了勃勃生机,唤醒沉睡了千年的洋洋数学文化史,将其重新置于“火热的思考”之中。【1】 因此,我们的数学课程应适当的加入史学元素,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一、国际、国内对数学史的重视

1976年组成了一个国际性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研究组织,其为ICMI的下属组织,简称HPM(即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HPM除经常举行比较小型的区域研讨会之外,还与ICMI同步,每四年暑假举行一次大型国际研讨会。1998年,在法国马塞举行第10个ICMI研究项目的讨论会,名称是“数学教育中的历史(Histor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可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的数学研究者及教育者纷纷开始重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

受到国际影响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并积极地参与、组织各种活动。2002年8月9日至12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了“第五届汉字文化圈及近邻地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日本、美国、印度、加拿大、港台等地区的代表,并且在大会期间共提交了66篇相关论文。该会议是国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学界关于东方数学研究的一个连续会议(该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此次会议由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主办,全国数学史学会、日本群马和算研究会、内蒙古师范大学、日本和算研究所联合协办,因此受到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关注。通过此次会议促进了我国与国际间的接触与交流。

更值得关注和祝贺的是“第一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将于2005年4月1日到4月4日在西北大学召开。计划通过这次会议促进以下事项并进一步增进与国际间的接触和资源的交流:①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的“数学史”课程及教材;②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使用及其关系;③不同层面对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观点;④建立与国际数学史与数学教学学术团队(HPM)的联系,并筹备中国HPM学术团队;⑤设立面向大学、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生班。【2】

不难看到“数学史”正把数学教育引向“数学文化”的轨道。为了弘扬数学灿烂的历史文化,促进数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将数学史有机的融入到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数学史教育的现状

在近些年,我国中学数学史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从一份对首都师大附中高一年级共125名学生“关于对数学史的学习兴趣及了解”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学生对数学史

知识了解的不多,仅有2人表示了解得较多,有38.4%的学生知道一点数学史知识,有34.4%的学生想了解数学史,另有25人对数学史不感兴趣。

【3】

从另一份对重庆市一中的高一年级100名学生关于数学科普知识的问卷的调查中更能清楚的了解到现在的中学生对数学史及其科普知识的了解是如此的贫乏。在调查结果中:①知道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的占62%,有32%的学生认为中国上海是主办城市;②知道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取得“1+2”成果的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占80%;③知道获得中国最高科技奖500万元人民币的数学家是吴文俊的占54%,选(A)王元的占20%,选(B)苏步青的占22%;④知道国际数学界最高奖是菲尔兹奖的占57%,选(A)欧拉奖的占15%,选(B)诺贝尔奖的占4%,选(D)华罗庚奖的占24%;⑤没有一人知道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召开的准确时间 ;⑥100人中仅有2人知道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菲尔兹奖的两位年轻数学家所在的国家是法国和俄罗斯;⑦无一人知道我国政府在数理化等学科中设置的主要重大科技奖;⑧仅有2人知道1982年,美籍华裔邱成桐获得了世界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再有,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试验本)第一至三册中共编入23篇阅读材料(例如,弧度制的由来、向量的三种类型、笛卡儿和费马、欧拉公式和正多面体的种类等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被教师忽略(或教师本身就不了解)。由于缺乏对数学史的教与学, 使得学了十多年数学的高中学生对演绎法的典范-------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毕达哥拉斯、中国的《九章算数》、秦九绍等等的了解几乎是零。甚至数学专业的本科生不知道“陈省身”是一位数学家。这严峻的现实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恢复高考的近30年来,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史及数学科普知识方面了解甚少,使学生只关心考试的东西,对考试以外的知识漠不关心。

相反, 国外的做法却值得借鉴。就从加拿大B·C 省的高中数学教材第10, 11, 12 册(1987 年版)来说 ,它从埃及草纸文书到微积分的产生, 从毕达哥拉斯到牛顿及著名的数学专著等都作了详实的介绍。

【1】

[9]

日本也在数学教科书中适当安排了一些数学史知识,专门设置《数学基础》部分,使学生更有效地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了解数学问题如何被发现和最终如何被解决、数学和社会的发展如何相互影响等问题。

【3】

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中小学数学教师不放过大数学家的生卒纪念日和重大数学事件,给学生介绍数学家的辉煌业绩和对数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与国外数学教育相比,我国虽是数学历史最长的国家,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数学教育开始最早的国家,世界上可媲美的也许只有古埃及和巴比伦,但我国的“数学史”教育相对国外比较落后。作为一名数学学者我内心感到震撼和愧疚。

三、“数学史”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数学史弥补了课程上的空白,丰富了中学数学教育的内容。

纵观几十年来的中学数学教材,涉及数学史的内容很少,也比较零碎。在过去很长的时期里,我们的中学数学教育已基本上形成了重知识的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轻知识的素养教育和情感熏陶;重形式体系和逻辑推理,轻人文意义和算理算法的惯性,这也就造成了不少学生能求解千奇百怪的数学难题(仅仅是“习题”,而不是“问题”),而不了解最基本的道理,能记住种种解题的模式,却忘掉了数学的本和源,读完中小学的12年后,留给他们的数学仅仅是加减乘除,开方乘方而已。当问到陈省身是谁?有的学生反而问:“他是不是一个大款?还是一个歌星?黑客?”而有些学生对希腊的几何大师——欧几里得、数学之神——阿基米德;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数学巨星——希尔伯特;身残志坚的瑞士数学英雄——欧拉,甚至连我国古代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刘徽等都不知道,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学数学教育的一大缺陷。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将弥补了数学课程上的空白,为学生构建一个了解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平台,也给学生提供了了解若干重要数学事件、数学人物和数学成果的机会。

2、数学史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数学在大多数学生眼中是一串串抽象的不可捉摸的逻辑理论,他们对数学感到很陌生,更感到乏味。可以说,数学是成绩提高的一个瓶颈。这其中关键原因在于他们对数学缺乏兴趣及对数学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对河南省新乡市的四个中学关于“高中生学习数学情况” 的调查中发现:“我不喜欢数学,但为了高考,我必须学好数学”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比例高达62.21%,而对数学“很感兴趣”的只有23.12%。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扩展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顺水推舟,以兴趣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数学史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可行的办法之一。

综上可看,若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数学史方面的内容,并指出要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6]

[5]为此我们进行了北院调查,在100名学习数学史的同学中他们对数学伟人的兴趣也许远大于数学知识本身,他们很喜欢听高斯的故事,但很少专心于高斯函数;他们能了解欧拉,但不能记住欧拉定理;他们知道很多牛顿的故事,但对有关牛顿在数学中的贡献可能知之甚少。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数学史知识,这样既能为教学增加新的元素,活跃课堂气氛,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又能激发学习兴趣。虽然这些内容初看与中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相去甚远,但它给学生留下的却是课本知识所难以直接给予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生平或者历史上数学进展中的曲折历程以及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历史的真实问题,可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的道德情操,感受他们的治学态度,借鉴他们的思维方式。任何一门学科的前进和发展的道路都不是平坦的,数学发展史中的高潮及其成功的经验可以作为今后发展数学的借鉴,而低潮和失败的教训可以帮助我们今后少走一些弯路,历史上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可以给后人以启迪。

3、通过数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数学史上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还留下了数学家们奋斗拼搏的足迹。因此,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数学史中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还要让学生去学习数学家的高尚品格。克莱茵说的好“数学的情况如造型艺术,向先贤学习,不但有益,而且必要,„,保持一流大师的遗风,回到固有的生动,活泼的思考,回到自然。”这说明数学史的教育功能不能忽视。

现在的中学生最反感空洞的说教,没有生动的事实,没有详尽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其收效甚微,要给学生展现生动活泼的事实与资料,数学史常常是最有说服力的材料,让人信服。具体在教学中可以介绍某些数学思想、方法、定理、公式产生的背景和发现过程,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来源,从而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结合以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定理、公式,介绍这些数学家的生平、数学成就和对数学的追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追求真理的良好科学品质。例如,向学生介绍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时,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利用“勾股方圆图”证明勾股定理的巧妙方法。其证题思路是:“按弦图,又可以勾股相亲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以勾股只差自乘为中黄实,加差实,亦成弦实。”此段文字用数学式子表示为:2ab+(b-a)=c 即为a+b=c。(如图)这种证明方法让人感到独特与简洁,融几何和代数于一体,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古代我们的先人能想到这样的证明方法,不能不叫人叹

服。又例如,当向学生介绍集合知识时,我们可以向学生

介绍集合的创始人德国数学家康托尔为科学而疯的传奇故

事。通过介绍这些知识,培养了学生像数学家那样敬业献

身的科学精神。

只要恰当地运用好数学史,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励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使数学课程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4数学史知识具有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价值。

第一,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技能,数学史提供了解决类似问题的多种途径,不同算法和多种策略,促进学生形成思考多种解题方法并给予合理评价的能力;

第二,能让学生奠定深刻理解数学问题的基础和意识,数学史知识能使教学主题容易被学生接受,也能指明特定思想和程序产生的由来,为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做好了铺垫;

第三,有助于学生认识和建立丰富多样的数学联系,包括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及其应用之间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承载着不同的时代,超越了不同的文化,也跨越了不同的领域;

第四,能够让学生明确数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数学与社会的作用是互动的,一方面,不同文化的规范和实践影响了数学,社会实践是数学发展的动力,生活实践是数学的真正源泉,另一方面,数学也影响了人们思考问题和改造世界的方式。

总而言之,数学史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上有它独特的魅力。它有助于学生培养严谨、朴实的科学态度和勤奋、自强的工作态度,逐步形成理智、自律的人格特征和宽容、谦恭的人文精神。

5学习数学史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舞台

在《标准》的要求下,德育教育已经不是像以前那样主要是政治,语文,历史这些学科的事了,数学史内容的加入使数学教育有更强大的德育教育功能,我们从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首先,学习数学史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现行的中学教材讲的大都是外国的数学成就,对我国在数学史上的贡献提得很少, 其实中国数学有着光辉的传统,有刘徽,祖冲之,祖暅,杨辉,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有中国剩余定理,祖暅公理,“割圆术”等具有世界影响的数学成就,对其中很多问题的研究也比国外早很多年.《标准》中“数学史选讲”专题3就是“中国古代数学瑰宝”,提到《九章算术》,“孙子定理”这些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然而,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又不能只停留在感叹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上.从明代以后中国数学逐渐落后于西方,20世纪初,中国数学家踏上了学习并赶超西方先进数学的艰巨历程.《标准》中“数学史选讲”专题11—— “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也提到要介绍“现代中国

数学家奋发拼搏,赶超世界数学先进水平的光辉历程”.在新时代的要求下,除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不是体现在“以己之长,说人之短”上,在科学发现上全人类应该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我们要尊重外国的数学成就,虚心的学习,“洋为中用”.其次,学习数学史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任何一门科学的前进和发展的道路都不是平坦的,无理数的发现,非欧几何的创立,微积分的发现等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数学家们或是坚持真理,不畏权威,或是坚持不懈,努力追求,很多人甚至付出毕生的努力.阿基米德在敌人破城而入危及生命的关头仍沉浸在数学研究之中,为的是“我不能留给后人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欧拉31岁右眼失明,晚年视力极差最终双目失明,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继续研究,他的论文多而且长,以致在他去世之后的10年内,他的论文仍在科学院的院刊上持续发表.对那些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稍微繁琐的计算和稍微复杂的证明就打退堂鼓的学生来说,介绍这样一些大数学家在遭遇挫折时又是如何执著追求的故事,对于他们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最后,学习数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数学是美的,无数数学家都为这种数学的美所折服.能欣赏美的事物是人的一个基本素质,数学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美.很多著名的数学定理,原理都闪现着美学的光辉.例如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是初等数学中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一个非常简洁而深刻的定理,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两千多年来,它激起了无数人对数学的兴趣,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印度国王,美国第20任总统等都给出过它的证明.1940年,美国数学家卢米斯在所著《毕达哥拉斯命题艺术》的第二版中收集了它的370种证明,充分展现了这个定理的无穷魅力.黄金分割同样十分优美和充满魅力,早在公元前6世纪它就为毕达哥拉斯学派所研究,近代以来人们又惊讶地发现,它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在感叹和欣赏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尺规作图的简单美,体积三角

公式的统一美,非欧几何的奇异美等时,可以形成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数学素养和审美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这是德育教育一个新的突破口.6、恰当地加入“数学史”内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兴趣就有可学习的动机。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愈高,潜能的发挥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佳。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学习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那是不是数学史的教学内容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如图)。从耶基斯和多德森定律中受到重要的启示,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多对学习和保持都是不利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增加应该是适当的,科学的。没有时间象园丁那样去亲手栽花,不妨当个观赏者“走马观花”,尽管体验不会很深,但是那些颜色最鲜艳的、气味最芳香的、造型最优美的佼佼者,却能久久的留在记忆中。数学史只要发挥了它的作用就应点到为止。

【参考文献】

[1]孙蓓 数学与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DB/OL].大团高级中学

[2]全国数学史学会 第一轮通知“第一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学会议” 西北大学主办[Z]

[3]罗寿兰 中日高中数学课程比较研究[DB/OL].[4]恩格斯 自然辨证法[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A]第3卷,第462,491页

吕传汉 数学的学习方法[M].贵州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

[5]赵鸿涛 李华轩 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 04期

[7]

[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7]卢介景 数学史海揽胜[M].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9年

[8]章志光 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

上一篇:县乡公路管理所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物流运输方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