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5-21

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篇1: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情况的调研

报告

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情况的调研报告,你们都写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情况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一、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的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工商部门充分发挥注册登记职能,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引导、培育、登记和服务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注册登记家庭农场81家(其中个体工商户55户、个体独资企业26户),注册资本(金)9716万元。从经营范围看,从事种

植业的71家,从事种养结合的8家,从事餐饮垂钓等其它经营的2家。

二、家庭农场登记注册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登记注册情况较为平稳。2xxx年初,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广大农村种养殖户高度关注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有关情况,特别是一些种养殖大户苦于过去不能登记为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合法身份,得到消息后纷纷向工商部门咨询有关情况,申请登记家庭农场的积极性比较高。自去年3月29日,全市首家家庭农场注册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已登记注册家庭农场81户,呈现出平稳发展的势头。

(二)家庭农场以种植业、种养结合为主。从已登记的81户家庭农场情况看,虽然大多数仍以初级的种养殖为主,但也出现了相对综合、富有特色、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市场主体。全市首个家庭农场-威海神山家庭农场,占地300亩,主营果树、蔬菜和农作物种植、初加工和销售等,该农场概算投资13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集葡萄园、葡萄长廊、葡萄大棚、育苗温室、地下原汁库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农场。

(三)组织形式多为个体工商户。目前,全市家庭农场组织形式主要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方式以家庭经营为主,目前81户家庭农场中个体工商户55户、占家庭农场总数的%,个体独资企业26户,占家庭农场综述的%。虽然《山东省家庭农场登记试行办法》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家庭农场可以申请登记为合伙企业、公司等组织形式,但由于家庭农场以家庭或家庭成员为主要投资、经营者,很多人大多愿意以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的方式发展家庭农场。

(四)家庭农场资金实力普遍偏弱。从全市家庭农场的注册资本(金)情况看,注册资本(金)100万以上(含100万)的有28家,其中注册资金最高的家庭农场是文登区侯家镇福库家庭农场,注册资

本1000万元。而注册资本(金)低于100万元的有53个,其中注册资金最少的仅为1万元。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家庭农场资金实力仍普遍偏弱。

三、家庭农场登记和发展中存在问题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在登记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社会各界对发展家庭农场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主要表现在,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81户,但据去年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市承包规模超过50亩的租地大户就有1000多户,基本都具备了申请家庭农场资格。但由于很多种养殖大户对家庭农场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市场意识,容易满足现状,对通过家庭农场实现由农民向现代农业生产主体的认识不足,缺乏注册成立家庭农场的积极性。

(二)家庭农场发展缺乏专业性人才、相关专业培训滞后。近年来,随着

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农村精壮劳动力纷纷进入城市工作,全市广大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为40、50岁农民。虽然近年来农业等部门通过开展三下乡、广泛开展农业劳动技术的专业性培训,但是受农民科学文化基础差、年龄偏大、结构老化等因素制约,培训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家庭农场普遍反映,很难招聘到合适的农业生产工人。缺乏专业知识培训,由于家庭农场属于新生事物,有关部门培训具体种养殖技术多,而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营销、管理、融资、商标品牌、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的培训相对较少,相关的职业技术培训滞后。

(三)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难,产权不清晰导致家庭农场缺乏发展壮大的基础。一是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短期行为。虽然我市已经规范了集体土地流转程序、流转合同文本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土地流转不规范、稳定性差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期

限普遍偏短,以三至五年居多,甚至是一年一租,且不签订合同,导致土地流转存在很多短期行为。由于土地租期过短,农村租地大户不敢对修建灌溉设施、培肥地力等农业基础设施等进行大笔投入,直接影响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农民惜租、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导致家庭农场难以形成规模,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稀缺性不断显现,再加上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农民不愿也不敢轻易放弃土地使用权,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加大惠农补贴力度,部分农民工返乡,导致土地流转困难,农村流转的土地以山地、坡地居多,土地较为贫瘠,集中连片难,基础条件较差,前期整理投入高,规模效益较差,难以形成较为可观的规模,无法发挥现代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农村集体流转土地成本高。近年来,受物价和高收益农业项目刺激,土地流转价格逐年上涨,也不断增加家庭农场的经营成本,特别是对单纯从事

粮食等初级农产品生产的经营户,影响更大。同时由于个别农户诚信观念淡薄,出现中途撕毁合同导致农地纠纷等情况,也影响了家庭农场主长期投资创业的信心。

(四)家庭农场融资难,导致农业投入不足。融资难是影响家庭农场规模扩张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周期较长,风险较大、效益比较低,回报见效慢,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而作为家庭农场登记的主体--农民,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很少有可抵押的资产,加之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家庭农场大多缺乏贷款抵押,金融机构缺乏对家庭农场经营的融资动力,部分已经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的长期投入严重不足,甚至影响了农场土地整理、农业机械的购置等,制约了家庭农场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以文登区乙丁旺家庭农场为例,该农场属于种养结合型农场,土地规模

较大,拥有果树150亩、鱼塘150亩,负责人于瑞永本人拥有丰富的种养殖经验和广泛的销售渠道,预期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其本人也十分想扩建农业基础设施、扩充规生产模,但苦于资金不足,虽然多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由于缺乏抵押物等原因而未能如愿,严重制约了该农场的发展壮大。

(五)各级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20xxx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已经出台了关于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但是目前,全市广大家庭农场仍难享受到具体扶持政策。例如:目前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补贴都是直接发放给有承包土地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上享受不到或者只能享受很少部分,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又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广大种植业户最为关系的问题之一,果树、粮食种植大户

普遍反映,灌溉是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发展的命脉,如没有政府资金投入,根本没有能力自筹建设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同时,欢乐谷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户反映在所在乡镇没有农业技术推广站指导力量,缺少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支持。

四、推动家庭农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认真落实山东省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扶持政策。2xxx年8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农业厅等部门关于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对家庭农场发展在财政、经营用地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家庭农场所需的农产品加工场地等建设用地,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由当地政府优先保障。各部门要落实好省政府意见精神,进一步细化对家庭农场扶持细则,在财政补贴方面,要将奖励补贴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争取设立财政专项发展资金,将新增农业补贴、财政奖补资金向家庭

农场方向倾斜,不断扩大家庭农场发展数量和规模;优先对家庭农场提供农业保险,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保险险种,搞好农业保险服务,提高出险后的理赔额,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减少家庭农场主的后顾之忧。

(二)加强宣传引导。家庭农场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生事物,也是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应适当引导、积极扶持、循序渐进。要通过广泛宣传,使农民群众真正认识什么是家庭农场,积极稳妥地发展这一新生事物。农业、工商等部门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行政指导和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积极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抓好示范引导,从培养典型入手,大力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围绕特色产业以及优势主导产业,扶持一批示范性家庭农场,发挥好其示范效应,改变农业生产低效现状,进一步提升农业收益,为

全市农业生产发展注入活力。

(三)强化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今后工作中,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沟通,按照构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协调好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研究全市家庭农场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做好家庭农场建设的组织协调、政策制定、督查考核等工作。再一方面,是要优先对家庭农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四)搞好技术指导,提供配套服务。一是搞好技术指导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家庭农场作为重要的技术指导服务对象,对农作物种子技术、植保技术、栽培技术、畜禽良种、动物防疫进行了巡回指导和现场培训,向家庭农场推广新型栽培技术以及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技能。二

是要提供社会化服务。各级农业、工商部门要为家庭农场在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创建、商标注册等方面提供咨询指导。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率先发展成为职业农民,参照大学生村官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回家乡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

(五)拓宽融资渠道,突出服务组织化优势。资金周转困难已成为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重要瓶颈,解决融资问题是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是大力发展农业融资服务机构,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以及农业项目的信贷、融资支持力度。其次要优化金融服务,将家庭农场等同于小微企业对待,借鉴浙江等地经验,开展

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家庭农场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扩大有效抵押物范围,允许家庭农场以大型农用设施、流转土地经营权等作为抵押取得贷款,进一步拓宽家庭农场等经营户的融资渠道。

(六)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搭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交易平台,探索进行多种形式的有偿转。严格土地流转手续。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要在鼓励农户将承包土地委托村委会实行统一流转的基础上,推广使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标准化合约,维护双方权益,保障家庭农场安心经营。

篇2: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情况的调研报告

尊敬的工商所领导:

我是水口山镇三坛峰村大塘四组村民,叫杨国爱,1979年二月入伍参战老兵,现属村里特困户。为了摆脱贫困,尽快致富,现已建了一个猪场300平方,有母猪10头,存栏猪50头,离村子一里有余,不影响环境、没有污染,还有村里流转土地100余亩搞种植。

因此今申请工商所领导为我办理好家庭农场注册,以表感谢!

申请人:杨国爱 2017年

申请解决家庭农场资金困难一事的报 告

尊敬的上级领导:

我是本镇三坛峰村大塘四组,叫杨国爱,1979年2月参战入伍老兵,由于家庭种种原因,家庭确实困难,现属村里特困户,感谢党和社会关心。

为了摆脱贫困,我想用自己的双手力争一年内脱贫致富,现已建立了一个养猪场300平方,现有母猪10头,存栏猪50头,年可出栏肉猪200头,我还想继续扩建更大一些,经济效益更多一些,但苦于资金困难,因此,特申请政府为我解决一部分资金,心表感谢!

礼!

申请人:杨国爱 2017年

篇3:甘谷县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㈠发展现状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出现“家庭农场”的概念。2013年5月28日, 甘谷县工商局和甘谷县农业局在全省首家出台了《甘谷县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登记注册办法 (试行) 》, 明确了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 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 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科学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家庭农场的概念、登记条件和程序、经营规模和范围、注册资金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13年底, 全县在工商、农业部门登记家庭农场58家。按行业类型划分, 其中种植业45家, 养殖业10家, 种养结合3家。种植业主要有苹果、苗圃、蔬菜、中药材、樱桃等特色产业;养殖业以养猪、鸡、羊为主;种养结合主要是以种植果树和散养土鸡形式为主。流转土地7159.3亩, 年产值9560万元, 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㈡发展特点

家庭农场经营产业涉及甘谷县林果业、畜禽养殖业、蔬菜种植业三大支柱产业。

1. 种养大户发展家庭农场。

甘谷县的有些养殖、种植大户, 通过政府和农业工作人员的引导, 结合自身的实际努力, 扩大规模, 充分利用闲置土地, 发展规模农业生产经营, 形成了现在种植面积达500亩的家庭农场。

2. 农户联合发展家庭农场。

有些从事养殖、种植业的农户, 为了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扶持, 积极联合起来, 发展规模化生产, 创办家庭农场。新兴镇颉家村农民李元明和颉应子, 为了加大苹果生产规模, 改善管理水平, 提高市场竞争力, 联合成立了甘谷县然源家庭农场, 形成了苹果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3. 企业老板创办家庭农场。

近几年来, 甘谷县不少在建筑、购销等行业创业成功的老板, 看到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 纷纷回乡, 利用当地资源, 自觉地多方位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 形成了一批家庭农场。新兴镇颉家村村民杨双轩, 在政府的引导下, 积极发展苹果种植, 组建了甘谷县宇峰家庭农场。

4.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发展成为家庭农场。

为了搞好规模经营, 谢家湾乡鲜家坪村村民鲜江波, 流转本村土地500多亩, 发展林果种植和林下经济, 成立了甘谷县大道坡家庭农场。

二、存在的问题

㈠家庭农场标准不高, 基地规模小

林果业、畜禽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是甘谷县的三大支柱产业。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的家庭农场都有扩大种植规模的意向, 从目前现状来看, 农户土地零碎插花流转、短期流转并不难, 但想集中连片并中长期流转确实很难, 农民仍对土地有依赖思想, 制约农场扩大经营规模, 很难形成农业产业规模, 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束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㈡扶持配套难, 资金短缺影响发展壮大

家庭农场的主体, 农业家庭并不富裕, 家庭农场大量的资金投入对其是巨大的负担。家庭农场的运营、规模扩张、农机购置等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不少家庭农场想扩大规模, 却遭遇了融资难题。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 资金需求较大, 多数农场实力不强, 加上固定资产不多, 无法通过农场资产抵押获取银行贷款, 从而制约其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如在筹建初期, 须一次性交纳土地承包费、租用机械平整场地、架电通水等费用开支至少要几十万, 甚至上百万元, 无力扩大再生产规模, 这已成为抑制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㈢家庭农场缺乏清晰定义, 法律地位不明确

尽管中央时常提及“家庭农场”, 甘谷县也出台了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登记注册办法, 但从国家及省级层面上缺乏统一的定义, 对家庭农场的含糊定义, 认定标准的不明确, 影响到如何界定、扶持、引入登记制度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只是采取鼓励和引导申请登记的做法, 应该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予以核准登记, 有关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㈣创新意识不强, 市场竞争弱

家庭农场大部分是种植、养殖大户出身, 又是典型的土生土长农民, 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实用新技术不多, 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够, 抗风险意识不强, 家庭农户扩大再生产资金能力有限, 抑制了家庭农场扩大发展。由于家庭农场规模小、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实力弱, 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 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三、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㈠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家庭农场的良好环境

家庭农场是农村发展的新生事物, 也是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 为积极推动家庭农场发展,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真正认识什么是家庭农场, 积极稳妥地发展这一新生事物。把扶持现代家庭农场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抓手,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出台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 积极营造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氛围和舆论环境。

㈡加大扶持, 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设立财政专项发展资金, 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从促进土地流转角度出发, 将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有机统一起来, 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 鼓励有条件的种养大户组建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增加技术、资本等要素投入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财政要设立专项发展资金, 用于家庭农场提高生产能力建设。家庭农场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要给予农民自产自销的税收待遇。适宜家庭农场申报的农业项目要优先安排。要落实用地、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 家庭农场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 允许其按规定建设生产管理用房。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家庭农场工作。开展优秀家庭农场评选并予以表彰奖励。

㈢加强家庭农场认定和注册登记

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家庭农场认定和注册登记政策法规, 确立家庭农场法律地位。在国家政策法规未出台前, 地方应积极确定当地的家庭农场认定和注册登记办法, 鼓励家庭农场的发展, 更要指导规范家庭农场的经营行为和组织行为, 在发展中逐步规范, 在规范中促进发展, 给予一个宽松的环境。

㈣示范引导, 规范管理

家庭农场运行过程中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结合行业实际制订出“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标准”和“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标准”。通过示范建设, 引导家庭农场创新发展模式, 建立健全实施家庭农场内部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家庭农场财务核算, 创建家庭农场品牌建设, 提升家庭农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㈤注重家庭农场人才培养

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 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主培养作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尤其是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回家乡, 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现代农业。

摘要:作者通过对甘谷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调研, 基本找准了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初步提出了推进甘谷县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及举措。

篇4: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大同市;家庭农场现状;制约因素;对策

近年来,大同市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挖掘农业优势资源,重点培育种养大户、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此“家庭农场”也应用而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 大同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特征

据调查统计,目前大同市已有各类“家庭农场”260个,其中:由农业部门认定的有6个,工商部门注册的有1个。从事种植业的“家庭农场”有157个,占总数的60.4%。从事养殖业的有65个,占总数的25%。种养结合的有36个,占总数的13.8%。家庭农场经营的耕地面积达2.96万亩,经营规模在100—500亩的有162个,占总数的62.3%。“家庭农场”的劳动力总数1127个,其中:家庭成员883个,占总数的78.3%,雇工244个,占总数的21.7%。

1.1 经营规模较大,产业覆盖面逐步拓宽。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均在100亩以上,共有176个,占总数的67.7%,其中500亩以上的14个。有166个家庭农场长期有雇工,占家庭农场总数的近三分之二,雇工人数244名,平均每个农场1.5名左右。这些家庭农场不仅仅从事最基本的农业生产,有许多还延伸到运输、加工、商业等领域。

1.2规模效益明显,市场竞争力较强。全市260个家庭农场去年实现经营收入3910.2万元,每个场平均收入为15万元,远远超过普通农户的收入水平。家庭农场全年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150个,占57.7%,其中50万元以上15个。有200多个家庭农场牵头领办或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2 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

一是对家庭农场还缺乏必要的认识。由于中央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家庭农场依然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各级各部门也尚未认识到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而予以重视,没有出台系统的专门扶持家庭农场的政策。而作为家庭农场潜在发展对象的种养大户,也普遍缺乏市场意识,满足于现状,缺乏组建家庭农场的积极性。

二是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大部分家庭农场处于低级的管理层次,没有科学严谨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效益分析、以及劳动定额、机械定额分析管理等等,随意性非常大,造成很多浪费和不合理支出,

三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机具陈旧、落后亟待更新。大同是严重缺水地区,所以多数家庭农场农田水利设施规模小、水利化程度低,设施老化损坏严重,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由于资金等种种原因家庭农场总体农业机械化更新换代落后,科技含量低,功能单一的农机多,复合型机具少。

3 对策

随着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突破“一家一户”局限,高效盘活闲置土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3.1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家庭农场合法权益。家庭农场在扩大种植规模时,必定需要实行土地流转,因此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适当集中,是发展家庭农场的基础。目前,许多土地流转签订承包协议不规范,必须要建立完整的土地流转程序及法律体系,严格遵循双方自愿和平等互惠的原则,既让承包者种得放心,也让土地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保护;同时,各级各部门要为家庭农场主有目的地做好服务,如举办专门的新型农民培训班,开通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等,为家庭农场全方位地提供技术支持。

3.2 推进家庭农场规模适度化发展。家庭农场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要以一个家庭所能顾及的范围为限,如果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超过自身经营能力,那么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都可能下降。

3.3 加大农业投入及科技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部门要切实推广普及符合农村实际的适用新技术、新品种,为家庭农场提供科技支撑,增强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和总体水平。要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

3.4 加强教育培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业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就根本不可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家庭农场。

篇5:淮北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务实创新 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

——淮北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组织,有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劳动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全国各地家庭农场得以迅速发展。根据市政府安排,市政府研究室会同市农委、市工商局深入县区,对我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成效以及存在突出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并作以深入探讨与思考,对推动我市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我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

(一)基本现状

我市家庭农场2013年5月份开始工商注册登记,目前全市有家庭农场200个。其中,种植养殖类132个,其它类68个。濉溪县家庭农场160个,烈山区30个,杜集区6个,相山区4个。市工商局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职能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濉溪县出台实施了《濉溪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建设的意见》、《濉溪县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和《濉

溪县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二)成效及特点

1、发展速度快。从总量上看,截止10月15日共有200个,月均增加30余个。从自身发展看,建设周期短、速度快,当年建成,第二年见效。如铁佛镇兴农家庭农场,2012年兴建,流转土地980亩,种植常规作物,一年纯收益20多万元。古饶镇赛博家庭农场,2012年兴建,今年已流转土地1600亩,种植花生、辣椒、西瓜等作物,一年纯收益70多万元。

2、扶持发展力度大。从调查情况来看,各县区家庭农场发展不平衡,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濉溪县、烈山区发展情况较好。濉溪县率先出台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和配套的管理办法,列支1000万元扶持示范性家庭农场发展,重视对家庭农场的指导服务,定期组织开展调研活动。烈山区明确每个家庭农场帮扶责任人,蹲点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市工商局思想解放、创新服务,放宽家庭农场登记名称、住所、经营范围和出资条件等,且办理登记全程零收费。

3、特色较为鲜明。我市土壤类型多样,黑土、淤土、夹沙淤、两合土地均有分布,区位条件和耕作条件差异大。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从经营类型看,主要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领域。从布局分布看,濉溪县以种植常规作物为主,占到80%以上。三区以种植、果蔬、林、渔等经济作物为主,烈山区特色最为突出,相山区、杜集区发展质量较-23

文件(农银皖规章„2013‟97号),规定家庭农场抵押物除与一般商业贷款相同外,还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抵押应优先”,但实施中农民同样拿不出三者合法的权证和手续,致使管理办法无法取得实际效果。

(二)农业风险大。一是农业生产能力低。一般家庭农场缺少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的全程系列机械及配套设施。二是农田基本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新建资金缺口大,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地处淮北平原,干旱少雨,属严重缺水地区,旱灾排在各类自然灾害的首位。今年濉溪县部分家庭农场,受水利设施不足和旱灾的影响较大。三是农业保险赔付标准不合理。目前执行的《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理赔起点为30%,即承保的农作物因保险事故造成损失率达到30%(含30%)以上至80%时,按该作物生长阶段保险金额和损失率计算赔款,并实行10%的绝对免赔率[理赔计算公式为:赔偿金额=各生长期保险金额×(损失率-10%);损失率达到80%以上(含80%)时,按该作物生长期保险金额全额赔付。从我市农业生产历史情况看,一般欠收年份损失率也很难达到30%,农业保险实际上很难起到保险作用。同时一旦绝产,按照现在各险种每亩赔付标准,水稻330元、玉米250元、棉花340元、大豆170元、小麦270元、油菜270元,流转土地的费用都很难保障。四是农业生产潜在风险。一方面是市场风险,种植经济作物的家庭农场,农产品受市

场价格波动影响大。如古饶镇一家近千亩的中药材种植大户,去年损失严重。另一方面是规模风险,家庭农场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同时各级政府层层下达土地流转任务,基层政府被动推动规模流转,这样以来,流转主体经营一旦失败,基层政府将承担较大的风险和压力。我市有个别乡镇出现这样的例子。

(三)缺乏设施用地。一般规模的家庭农场,需要配套建设晒场、仓储、机库及简易办公设施等,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调研中普遍反映,家庭农场设施用地不具备合法性,造成有“农”无“场”,影响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四)服务功能弱。随着我市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目前对其发展提供的管理、人才、技术、产品深加工、市场信息、人员培训等服务较少,大部分家庭农场的发展还是依靠个人经验和判断,主观风险较大。

(五)缺乏规范性。家庭农场作为企业法人,应该建立基本的财务、用工、生产标准、管理规章制度,以及采购、供货关系档案等。对照示范性家庭农场的要求,我市普遍存在较大差距。

四、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起到保证食品安全和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的功能。农业作为弱质产业,不能仅仅拿产出效益来衡量,无论农业发展到何种阶段,都应该得到扶持。纵观西方国家农业的发展,如果没有政府补贴,生存也非常困难,尤其是面临大的自然灾害和疫情时,没有政府-67

农场自身生产能力是制定惠农政策的关键之一。

五、促进我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家庭农场发展到现阶段,遵从家庭农场发展规律,着力做好创新、扶持、规范、服务工作,成为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大胆创新,积极实践。一是创新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首先,农业部对家庭农场提出的认定条件之一,就是“家庭农场经营者应具有农村户籍”,排除了非农户籍人员经营家庭农场的资格。从调查情况看,现阶段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身份是多元的。建议我市在家庭农场发展初期,不宜设臵户籍资格限制。其次,另一认定条件,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家庭农场都在雇工,包括常年雇工和季节性雇工。从我市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看,经营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依靠家庭成员很难满足需要。建议不要把是否雇工或者雇工多少作为家庭农场的评判标准。二是创新农业保险制度。一方面,提高投保保费和赔付标准,使农业保险真正起到保险作用,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有效地降低农业风险;另一方面,增加农业保险品种,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家庭农场,设计多种类型、具有个性化的保险险种,可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提高家庭农场投保的积极性,有效地降低其风险。三是创新开展协会授信贷款。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借助自身良好的信誉,与当地村镇银行合作,每年可获得14亿的授信贷款额度。建议我市学习借鉴这种模式,解决家庭农场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四是土地确权创新。建议我市选择条件成熟的村或村组,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到户试点,一定层级赋予农民相应的“物权”,探寻“三农”发展的“突破口”。

(二)加强扶持,落实政策。一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在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农机补贴等项目安排上向有规模、规范的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倾斜,提高农场生产能力。二是设立家庭农场发展专项资金。利用资金一方面提高农业保险标准;另一方面用于扶持示范性家庭农场的发展,鼓励先进。有条件的县区可组建家庭农场融资平台。三是制定设施用地标准。我国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已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文件,规定了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标准。对进行工厂化栽培、规模化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方面设施用地制订了标准。建议我市按照国家文件精神,尽快制定我市农业设施用地标准。

篇6:江西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1 调研概况

1.1 调研对象

江西省贵溪、于都、会昌等19个县市的家庭农场。

1.2 调研方法

采用实名方式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两种方法。此次问卷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0,有效率为90.0%,问卷编制了11大类题目,包括家庭农场基本情况、农场主基本情况、劳动力基本情况、土地资金基本情况等。

1.3 调研内容

对江西省20xx年家庭农场基本情况展开调查,从总体上把握江西省家庭农场的经营收入、经营类型、规模结构、土地来源、劳动力结构及各地市发展家庭农场的资金政策支持水平。

2 调查结果分析

2.1家庭农场基本情况

在收回的90份调查问卷中,78家家庭农场经过了农业部门的认证(备案),占调查问卷的86.7%,只有12家家庭农场没有经过农业部们认证(备案);75家家庭农场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占调查问卷的83.4%,只有15家家庭农场没有登记注册。说明江西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是符合国家政策的,大部分通过了农业部的认证并在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主的政策意识较强,能够及时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来发展农业。

家庭农场经营范围中,种植业占60.0%,养殖业占10.0%,种养结合占30.0%。这表明江西省家庭农场的经营发展模式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发展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这可能与江西省是粮食型种植大省的省情背景有关,加上农民大多思想较保守,在经营模式的选择上不同程度地受传统种粮思想的影响,缺乏创新思维和产业创新的勇气。

在所调查的家庭农场中,经营的`土地地貌特征主要有平原、丘陵、山地,其中平原地区占13.3%、山地占40.0%、丘陵占46.7%。江西省地处我国东南部,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家庭农场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就要求农民在发展家庭农场的同时考虑实际的农业用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2.2 农场主的基本情况

家庭农场主主要以男性为主,男性占80.0%,女性占20.0%;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方面,高中占56.6%,大专及以上占36.6%,初中及以下占6.0%。说明江西省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较高,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学**和培养,符合国家鼓励支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要求。

接受培训方面,81.0%的家庭农场主接受过专门培训,19.0%的农场主没有接受培训。说明江西省在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上有一定的支持优惠,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方针,帮助家庭农场主提高职业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3 劳动力基本情况

江西省家庭农场自有劳动力在6人以上的占36.7%,6人以下的占63.3%;家庭农场雇员在4人以下的占18.8%,4人以上的占81.2%。表明江西省家庭农场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于自有劳动力,有季节性的顾工经营,这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有关,同时说明江西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模式相对国外家庭农场较小,家庭自有劳动力基本可以满足劳动需求,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有待适度扩大。

2.4 土地情况

流转土地合约形式中,口头合同占16.6%,书面合同占83.4%。说明江西省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总体来说是规范的,符合土地流转的相关规定。

2.5 固定资产

从江西省家庭农场的固定资产来看,农场自有农机具数量较少,拥有1~5台(套)的家庭农场占60.0%,10台(套)以上的只占15.0%;农场自有仓库面积来看,50.0%以上家庭农场自有存放农机具库棚面积只有600平米以下,600~1000平米的占26.6%,1000平米以上的只占16.8%;家庭农场自有晒场面积来看,500平米以下的占70.0%,500~1000平米的占20.0%,1000平米以上的只占10.0%。这些数据表明,江西省家庭农场的固定资产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扩大。

2.6 资金情况

对江西省家庭农场是否有贷款或借款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0江西省有63.3%家庭农场有资金借贷情况,36.7%家庭农场没有资金借贷;在有资金借贷来源的家庭农场中,其资金来源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户主合作社、高利息贷款(私人钱庄)、企业和亲戚朋友等渠道。江西省家庭农场中超过半数的农场主有资金借贷行为,资金借贷来源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亲戚朋友,表明家庭农场的发展单独依靠自有资金难以发展壮大,需要政府在资金信贷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力度,农场主向金融机构融资困难,这可能与农村金融信贷落后等宏观背景相关。

2.7 家庭农场专项补贴情况

江西省家庭农场是否获得专项补贴情况如下:在专项补贴上,只有57.7%的家庭农场获得了专项资金补贴,剩下的42.3%家庭农场没有获得专业补贴,表明在家庭农场专业补贴方面,各地执行效果不一,导致区域发展存在差异,还有大部分家庭农场没有享受应有的政策优惠待遇,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农场的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基于江西省家庭农场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还是不完善的,为了更好地指导江西省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创新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江西省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应深入发掘该省的种植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业,同时应因地制宜地适度发展养殖业,比如有优越自然条件的鄱阳湖地区可以发展特色养殖业,还要重视发掘种养结合的旅游观光等休闲农业,与市场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江西省省情的特色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3.2政府要加大相关政策扶持 江西省各地政府要严格执行党**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建议,发挥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适度的优惠政策,支持家庭农场的规模发展;完善农村地区金融信贷体系,适度简化农村、农民借贷程序,大力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方面,要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加大对小型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目前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主要是针对大型农业机械的补贴。通过调研发现,江西省家庭农场的发展受山地丘陵等地形地貌的影响,经营规模较小,适合小型机械作业,因此加大对小型农机具购置很有必要;设立专项补贴资金,支持家庭农场购置必要的农业生产设备,根据调研发现江西省家庭农场的自有固定资产相对较少,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紧靠农民自身难以解决,需要政府建立专项资金进行支持,以扩大农业生产。

3.3家庭农场主发挥示范作用 家庭农场主在申请注册家庭农场时,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依法进行申报,注册成功后,要树立新型职业农民意识,进一步提高受教育程度,积极主动学**农业生产技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在农业经营模式上,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敢想敢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

3.4加大对家庭农场基础设施的投入 要加快对江西省家庭农场的培育,必须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基础设施投入,重视基础设施在家庭农场建设中的作用。目前,江西省家庭农场的发展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各项设备设施还不完备,尤其是在农机具、仓库、晒场等基础设施方面。对此,江西省可以借鉴江浙地区家庭农场设施建设、技术支持都由政府出资,农场主只需要付出种养和人工成本的发展模式,促进江西省家庭农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奠定基础。

篇7:家庭农场注册登记2

做好家庭农场登记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辽工商发[2013]54号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精神,充分发挥工商注册登记职能作用,培育农村新型市场主体,加快发展辽宁现代农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现就做好家庭农场工商登记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或家庭成员为主要投资经营者,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家庭农场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二、家庭农场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市场主体资格登记。名称中含有“合伙”字样的家庭农场应当办理合伙企业注册登记;名称中含有“公司”字样的家庭农场应当办理公司注册登记。

三、家庭农场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主体资格登记,可根据自身的发展规模、经营特点和需要,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也可申请登记为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家庭农场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应采取家庭经营形式;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应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登记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分别属于两个以上不同家庭且合伙人之间有亲属关系;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是有亲属关系的家庭成员。

四、家庭农场的出资人、经营者户籍住所应当在农村。通过租赁合同取得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租权,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以及户籍住所在城镇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发生变化的原农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申请市场主体资格登记的,可参照本指导意见登记为家庭农场。

五、申请登记的家庭农场应具备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从事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的,租期或承包期在五年以上的土地经营规模应达到100亩以上;从事经济作物、养殖业或种养相结合的,其经营规模应达到当地县级以上农业等有关部门确定的规模标准。

家庭农场申请市场主体资格登记,其承包或流转的土地应当符合《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其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当地政府的农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

六、具备一定土地经营规模的家庭农场申请市场主体资格登记,名称中应当标注“家庭农场”字样。支持家庭农场以经营者姓名作为名称字号。

七、家庭农场可以将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其拥有合法使用权的场所(经营者家庭住址或种植、养殖地所在村址)登记为其住所(经营场所)。

八、家庭农场经营范围以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其他农作物种植以及养殖业为主要经营项目,可以种养结合或兼营相关研发、加工、销售或农场休闲观光服务。

经营范围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应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或许可证明。

九、家庭农场由其住所(经营场所)所在县、不设区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市辖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登记,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登记机关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工商所以登记机关名义办理家庭农场登记。委托权限、主体类型等应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

十、家庭农场营业执照有效期应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或流转期限核定。

十一、家庭农场申请工商登记,除需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其选择的市场主体类型工商登记应当提交的材料之外,还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1.合同承包期或流转期为五年以上的土地承包或者土地流转证明文件。

2.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股东来自于一个家庭的有限责任公司类型的家庭农场,需提供表明家庭农场的主要投资经营者属于同一个家庭的户口登记簿复印件或者其他能够证明家庭农场的主要投资经营者属于同一个家庭的证明文件。

3.登记为合伙企业或股东来自于两个以上有亲属关系的家庭的有限责任公司类型的家庭农场,提交表明家庭农场的主要投资经营者属于两个以上有亲属关系的家庭户口登记簿复印件或者其他能够证明家庭农场的主要投资经营者属于两个以上有亲属关系家庭的证明文件,以及申请人载明出资人或股东之间亲属关系的承诺书。

十二、家庭农场申请工商登记时,登记机关可以向其采集以下信息:家庭农场经营类别;参加经营或劳动的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农场土地经营面积及土地租期;雇用期在一年以上的雇工人数等。

已采集的信息发生变更的,登记机关可以在年检验照时重新采集。

十三、家庭农场申请变更、备案、注销登记,应当依照其所属的市场主体类型,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本指导意见的要求办理。

经工商部门登记后的家庭农场因自身条件发生变更导致不符合本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时,应当主动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

十四、经登记的家庭农场应当根据自身登记的市场主体类型,按照登记机关的要求,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年检验照,并报送以下信息:全年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家庭农场全年经营总收入占家庭全年总收入比例;所从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其他农作物种植以及养殖业、种养结合、农场休闲观光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所占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比例等经营情况信息。

十五、登记机关对登记的家庭农场依法进行监督管理。登记机关应加强对家庭农场的行政指导,督促其规范经营,对其违法行为应当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篇8:全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情况的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 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3 年“ 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目的:基于我省耕地土地利用现状及2013 年,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并以家庭农场在促进土地流转及耕地保护方面备受关注的情况为背景, 设计调查问卷, 并深度剖析典型案例, 调研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 总结经验并为其他家庭农场提供借鉴。

1.1.2 意义:1.1.2.1 通过对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经营状况深度调研, 确定适宜我国新时期主流的农业土地经营形式。 经近年来实践表明, 国有农场、集体农场资本农场已经不适应经济的新形势, 合作农场视其偏向于集体农场还是家庭农场具有不确定性, 但多数家庭农场的案例却是成功的。 1.1.2.2 通过总结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状况, 为后续家庭农场项目的设计、实施、提供范例以及可借鉴的经验。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提升单位土地粮食产量是土家庭农场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对黑龙江省近年来家庭农场的经营成效的调研, 分析土地制度与生产资料、劳动力、大型农业机械投入之间的关系, 可以为后续家庭农场项目的设计及组织实施提供参考, 提升全省家庭农场项目对土地有益程度。

1.2 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建三江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产粮基地, 而建三江下属的多数农场大型农机并不普及, 现代化机械化的等高产量生产技术未能推广, 导致大量地区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 土地闲置、土地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通过建立家庭农场,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增加粮食产量, 调节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土地利用形式, 以探索新型农业形式、粮食增收和农场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意为促进土地流转提供可靠方法和有效手段。

1.3 研究主要内容

1.3.1 对建三江地区家庭农场进行实地走访, 设计适宜调查当地家庭农场状况的调查问卷;实地探查当地的家庭农场项目, 深入调研国营农场与地方农户的生产投入与粮食产出、农田基本设施等基本状况。 比较分析其异同。

1.3.2 分析家庭农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调查法整合家庭农场的成效分析, 通过对大量家庭农场项目的分析找出问题。 并对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家庭农场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农业增效, 同时会促进土地流转, 实质性提升土地质量, 从而调整粮食生产结构方式。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根据所要研究问题, 设计合理的问卷, 向被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本项目中有关的基本信息、生产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粮食产量及销售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 再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遴选, 对于有价值的调查问卷进行归类并重点分析。 为家庭生产研究研究提供更为丰富与真实客观的数据。

2.1.2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走访核实调查数据, 发现已有研究报告中并未发现或者未深入调查分析的问题。 考察一些通过家庭农场项目改善生产模式的模范区域, 实地考察, 深入剖析或与当地居民探讨家庭农场设立的经验模式。

2.2 数据来源。 2015 年建三江农民在资源的基础上, 初步确定了七户作为调研基地, 其中地方农户五家, 总经营面积220 公顷, 户均44 公顷。 国营农场两户, 总经营面积65 公顷, 户均32.5 公顷。 现以建三江地区从全家庭农场作为地方农户个案, 刑茂海作为国营农场个案进行实地调查。

2.2.1 国营农场。 2.2.1.1 基本状况。 劳动力情况, 刑茂海, 职高文化, 经营面积为24 公顷, 全部种植水稻。 生产资料包括种子费、化肥农药、机耕机割、水电油费、共计投入10.848 万元。 家庭劳动力投入两人, 雇工4 人, 为期180 天, 共投入9 万元。 2.2.1.2 大型农机设施。耕作机械2 台, 18 万元;收获机械1 台, 60 万元。 共计投入78 万元。2.2.1.3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田间道路1 千米;生产路0.5 千米;塘坝1 座;水闸5 座;农用桥2 座;晾晒场1 个;育秧棚6 个;全部由政府出资修建, 个人并未承担相应费用。 2.2.1.4 产量及销售情况。 产量222000 千克, 以3 元/ 千克销售, 销量为222000 千克。 全部售出, 销售利润为66.6 万元。

2.2.2 地方农户。2.2.2.1 基本状况。 从全, 家住黑龙江省富锦市头林镇西林村, 经营面积40 公顷, 其中租赁面积20 公顷, 租金为10万元;全部种植玉米。 生产资料包括种子费、化肥农药、机耕机割、水电油费、共计投入17.76 万元。 家庭劳动力投入3 人, 雇佣12 名工人, 为期十四天, 雇工每人每天150 元, 共花费2.52 万元。 2.2.2.2 大型农机设施。 耕作机械2 台, 共10 万元;收货机械无;农副产品机械无;运输机械无。 共10 万元。 2.2.2.3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田间道2千米;生产路2 千米;塘坝2 座;水闸1 座;农用桥3 座;涵5 座;晾晒场2 个;育秧棚无;农田防风林3 千米。 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 个人并未承担相应费用。 2.2.2.4 产量及销量。 40 公顷土地共产粮50万千克, 以0.66 元/ 千克售出, 销量50 万千克, 全部售出。 销售收入为33 万元。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通过上述个案可分析目前机械化种植的优势有待发挥。 水稻种植主要有机插秧和直播两种形式。 机插秧主要有以下优势:节本省工。 相比于直播稻而言, 机插稻在除草、病虫害防治方面可节约用药及人工;产量高。 机插稻由于营养生长期充分产量明显高于直播稻。

3.2 晾晒场问题有待解决。 晾晒场的需求大, 但我们发现刑茂海的国营农场家庭农场项目平均每公顷只有一个晾晒场。 由于用地问题紧张, 晾晒场面积不断被压缩, 很多农民就地取材, 采取马路晾晒形式, 但马路晾晒隐患较多。 稻谷若得不到充分晾晒便会腐烂发霉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当于无形之中降低了水稻的产量。

4 结论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土地面积大, 人均占用量高, 是国家重要产粮基地, 但由于环境恶劣, 在广大贫困区域建设用地散乱废弃、闲置、粗放经营导致的低效利用问题仍然存在。 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多地少的土地矛盾剧增, 且国家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 家庭农场”这一概念, 故家庭农场这一新兴项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影响机制需要总结。

摘要:国家正大力提倡保护耕地, 促进土地的增收, 加强土地流转。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出现, 很好的满足了国家需要, 并保证了农民收入。促使家庭农场成为我国新时期的土地规模经营的主流模式。目前我国农业经营模式正处于转型阶段, 家庭农场作为目前重点培育及发展的农村新型经营组织, 对于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率以及提升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如何建立适合的家庭农场模式, 如何使家庭农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还需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以国营农场的邢茂海, 与地方农户从全作为个案, 由点及面的进行实地走访和跟踪调查, 力求探寻家庭农场的最适经营模式。

上一篇:浅谈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下一篇:高中生感恩节作文1500字:一份迟到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