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规划】

2024-04-13

【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规划】(精选6篇)

篇1:【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规划】

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规划

(2010——2011)

新民学校

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规划

(2010——2011)

为了把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建设好,为了使学生在良好的、和谐的、优美的校园艺术氛围中学习、生活、工作,我校特制订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建设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我校以学风建设和良好人文环境的培育为重点,坚持“把学校办成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精神的圣殿、成才的摇篮”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高雅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健康的体魄。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二、总体目标

以培养学生养成教育,促进优良校容校貌为目标,我校师生全员参与,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营造赏心悦目的教学环境、创设独特优雅的校园氛围,铸就开拓创新的校园精神,弘扬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别具一格地建设校园,净化、绿化、美化、香化校园,达到环境教育化,校园艺术化,形成绿的世界、花的海洋,让学生们在愉悦中学习,在花园里成长。

三、具体规划

(一)、硬件设施规划

学校校园建设贯彻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做到布局合理、环境幽美。

规划投资用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基本建设。具体建设项目有:新铺甬路、购买多套学生课桌凳,将全校学生课桌椅全部更新、改造28个蹲位的封闭厕所、添置了其它教育办公设施、修建围墙、大门,高雅大方,具有时代气息。建立起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室,完成三室建设,按一流水平设计建造。在原校园西南角处,盖4600平方米的教学楼,铺设200米环形跑道塑胶田径运动场,硬化两个篮球场,修建园林花坛,配齐相关图书设备,完善校园环境建设。

(二)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1、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1)走廊设计新颖、气派,具有时代精神,张挂名人画像、展板、画板上墙,充分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场所。

班级布局按排合理,活动园地由内容丰富新颖。课程表、组织表、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训、国旗各种规章制度布置合理、质量上档次。

开辟艺术长廊、阅报栏、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完善校刊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2)进一步设计和规划校园环境建设,从净化、绿化、美化、香花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做到环境教育化,装饰艺术化,四季花开香满园,校园充满绿色的生机,建立花园式学校。

2、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课余生活阵地。

(1)各班利用班团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

(2)进一步完善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课外兴趣小组,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成立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坚持常年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挥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发挥学生艺术才能,提高艺术素养。

(3)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大型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3、建设良好的校风。

(1)结合本校实际,继续营建校园文化,制定校徽、校训、校歌、学风、校风、班规等,弘扬班风、校风,形成自己的校风特色,构建新民学校学生“砺志、崇德、笃学、尚美”的精神风貌。

(2)注重学生养成教育,课堂常规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促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

(3)引导和积淀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诚实、守信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1、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和原版优秀影视片;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每年组织“五四”、“12.9”纪念活动,同时新团员宣誓。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演讲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2、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制定规章制度,把学生的操行评定与评比优秀学生干部、团员、优秀学生等挂钩。用先进激励学生健康发展。同时注重法制教育,开设法律讲座,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通过开展学生值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从而养成自觉遵规守纪的良好行为。

3、着力于学生队伍的学风建设。要着力于培养“好学、乐学、善学、博学”的良好学风,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让学生感受理想前途的教育、集体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的教育、公民道德的教育,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觉进取的信心,培养学生具有典型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新民学校

2010年9月

篇2:【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规划】

校园艺术化建设是以育人为目的,以校园环境建设为手段,以校园环境美化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学校硬环境和软环境等的充分开发利用,使“寓教于美”、“教育立美”体现在学校全部活动过程之中的一种审美化、规范化的教育要求。校园环境艺术化是学校美育大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使校园环境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艺术的形式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宗旨。以学生为本,营造一个“以德促美,以美益智”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接受“无限的美育”。

二、工作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把我校建成文化底蕴厚、艺术氛围浓、环境优美的校园。

三、实施细则

2007-2008学

(一)硬环境建设

围墙、操场、大门、教学楼、办公室、体育馆外观要整体设计,追求和谐,融教育性与美感于一体,通过标语造型设计、绿化原地等形式透射出独特的校园感染力,体现学校德精神风貌。

校园净化、绿化、利用草坪、花园等营造赏心悦目的氛围,并使之与优美动听的音乐相配合,使学生在优雅的视听环境中耳濡目染,使高尚的品德和艺术修养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走廊和墙壁张挂名人画像,定期开展摄影、绘画、书法展览等启迪学生美好心灵,促进学生健康、自主、和谐的发展。

音乐、美术教室设计讲究审美化,营造艺术氛围;教学设备、器材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

发挥广播系统的作用,让校园成为欣赏艺术的殿堂,愉悦学生心灵,提高美的感受和艺术修养。

课外活动规范化,通过各种形式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好艺术教育活动课,通过绘画、手工、器乐、舞蹈、合唱等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二)软环境建设

成立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各夫其责,拟定学校三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向上的校风校纪,建立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提倡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鼓励学生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敢想敢为、勇于创造,形成一个和谐高效的教育整体环境。

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培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精神。教师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个性品质和艺术修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优美的教学艺术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师生协力合作的融洽的人际氛围中,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成长。实施审美化教学,教师做到无私奉献,追求师德美,教育教学追求形式内容美,教育成果追求真善美。教师要

逐步形成能够实施审美教育的素质。

教学过程要做到全过程愉悦,全方位和谐。第一,从审美出发,对课堂进行改革,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作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使学生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第二,重视情感教育和心理品质培养,把审美的目标提到日程上;第三,要更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审美情境,使教学过程能按美的规律运转,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与审美过程相统一。

(三)保障措施

1、队伍建设

首先,校长要提高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及学校环境艺术化的认识,加强艺术修养。掌握艺术的教育规律、方法,学习先进经验,用新的艺术观念改善学校环境。其次,要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提高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非艺术学科教师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发挥

其重要作用,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参加审美修养,以提高师德和美的言行影响学生。

2、经费投入

本投入艺术教育经费不少于2万元。

3,具体安排

走廊学生作品展、摄影展,十一月举办花展。让每面墙、每个角落都讲话

举办校园文化节

有校风、校训、校纪和校歌。

完善校园广播站。

教室布置窗明几净,有班徽、班风。桌椅横竖成线,窗台有花,板报图文并茂。

篇3:【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规划】

一、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的概念

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是创设一种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的氛围,使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室内装饰等物化形态上都浓缩着历史文化[2]、科学知识等内容。环境有育人功能,特别是校园环境,其艺术化的美育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校容校貌、人文美育等的充分利用, 使学生在校内活动中体验到审美化和规模化的高品质教育。

二、应用美术在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校园的应用美术在培养有关创新意识、设计思维、动手能力等以及提高美术教育实践和美化校园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时,不仅要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更要做到文化育人、以美育人。 从教育环境观念的角度出发,搞好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是决定学校形象设计成败的关键,要想拥有一个美好校园名片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就需要通过校园的应用美术设计手段来完成,从而增加学校的吸引力,提高校园内的汇聚力,完善学校的教育功能。

三、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的应用美术设计

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的应用美术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开拓学生的创意思想、突出学校的教育性和审美性, 力求按照美的艺术形式和规律法则来进行系统设计的美术方案。

(一)设计的原则

第一,要充分考虑设计对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学校环境艺术化建设中要突出它的教育教学功能,不能跑偏主题;第二,要符合经济性,考虑成本、产品价格、原材料费用等因素,不得铺张浪费,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实用、 最美观的设计效果;第三,要采用现代科技的新设计方法, 因材施技,发挥想象力;第四,要重视现代设计的信息因素, 在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中正确传达有效信息,让其产生内涵和价值;第五,要具有艺术意识、审美意识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在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中要体现恰到好处的审美特征和较高的艺术品味,给教师和学生以美的享受。

(二)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中的视觉设计

在视觉思维下,视觉元素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就像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主题明确、画面简洁,即使不通过文字也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信息社会里,一个学校的视觉系统几乎可以代表这所学校全部的信息,如果不能突出视觉设计[3],势必会给人们产生信息混乱、文化含量不足的印象,从而在校园艺术化建设中失去美感。所以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全面表达出学校的特色和精神文化,将校园中的标志、 学校独特的字体和色彩这三大基本视觉要素在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中予以充分运用。

(三)校园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的应用美术

校园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的应用美术既有流动空间又有停滞空间,外部环境应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流动空间, 在布局方向时应在末端处设置具有吸引力的景物,使教师和学生走在途中能产生处处有趣的感觉;在停滞空间中要有目的地为行人设置绿荫、长椅、景观等实用性的事物,方便人们散步、休息,在道路、广场、回廊等地方通过技术化的建设来提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品质。

四、结语

篇4:论环境艺术与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就是“设计城市”主要是设计城市的形体环境(或称物质环境、实体环境)。这种形体环境,即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在设计中既设计视觉艺术、美学因素,更设计功能、技术、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城市环境主体——市民大众的行为要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合理调度各项环境元素,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组织各类城市环境和市民活动场所,以达到形成个性鲜明、结构合理、景观优美、适居性强的高质量城市环境目的。

城市设计的内涵包括:

(一)总体城市设计。既对城市风貌特色、城市整体结构形态、城市竖向轮廓、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宏观把握以及各类空间环境如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等的专业塑造,还要对城市色彩、建筑风格以及环境艺术等各类环境要素提出整体控制对策。

(二)详细城市设计。相当于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要在整体城市设计所提出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在具体城市区段进一步深化细化,以便具体指导实施。如对一条街道、一个广场的设计等。

(三)个体环境要素及细部城市设计。如关于公交停车棚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等。

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城市设计中,都包含着环境艺术的作用。从城市设计对景观塑造的意义看,城市设计就是广义的环境艺术创造。

环境艺术就是通过艺术手段,把建筑、绘画、雕塑及其它观赏艺术结合起来,创造出能够使人们获得审美享受的环境艺术。环境艺术是与人们关系最密切、接触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艺术门类。

从宏观上讲,实际上整个城市就是一座艺术宝库,其中含有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艺术、工业艺术、广告艺术、服饰艺术等等,环境艺术就是这些艺术的综合,他们都与市民大众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都在城市物质与社会环境中不时地传递着审美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操。

中国建筑学会在上海召开的年会专题讨论了城市设计。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规划专家都认为城市设计将是21世纪的新热点,而21世纪的城市空间将是环境艺术的空间。这在20世纪的后期的一些城市建设中已经揭开了序幕。巴黎的拉·德方斯新区是一个最典型最杰出的例子。设计者从新区的整体环境出发,确定整个新区的环境语言:现代的、富于创意的、吸引人的和多功能性的。新区内分为防卫区、商业区、办公区、娱乐区、住宅区等若干小区,各小区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环境语言。区内的建筑功能、环境材料、公共艺术品等都从适合于这一环境语言来考虑。

台湾高雄的旗津公园也非常注重环境艺术。所谓旗津公园,其实只是一条滨海步行道。它一面靠海,一面傍马路,与上海外滩十分相似。在这条很长的步行道上,用几个圆形的小广场将其分成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区域表现一个内容,而且都与海有关,如锚锭区域,在岸边安置了一排粗壮的黑色锚锭;铁锚与风标区域,用铁锚作为临海的围墙的装饰,数十根高竿顶上安置着鱼形风标和海鸟风标,船桅区域里集中了十余根高低粗细不等的船舰桅杆;罗盘区域似乎在展出各种型号的大小罗盘。各个区域不但在装饰上有个性,连地坪也各不相同,有彩色水泥的、彩色强力地砖的,还有用规整的米黄色小石块砌成的,或是用不规则的青石铺成的。然而整个公园所有的建筑小品和绿化花坛都砌有同一种带条纹的米黄色石块,路灯也采用统一的样式,由此将整条步行街道的各个区域很自然的连成一片,形成一个高低起伏、富有节奏、独具匠心的环境艺术长廊。

现代城市建立在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基础上,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实体,除必须满足城市经济功能发展的要求外,还必须兼顾聚集人口的精神要求。可以说,环境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它既是标新立异的艺术宠儿,又是实实在在的大众生活必须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加快,环境艺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

当代社会需要环境艺术,环境艺术正是艺术家用心智建造起来的一道城市风景线,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它确能起到缓解人们紧张的心理,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

环境艺术这一综合性艺术创作,从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具有如下特点:

(一)适合大众审美需求,为大众体验而创作,主要体现为实用艺术但也有非实用纯艺术部分。一般来讲,环境艺术创作不是任何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众多的艺术家、专业工作者以及广大公众的参与。

(二)受具体时空环境条件所制约,要反映时代,反映地方特色,环境艺术注重与环境相协调,以所在环境为创作构思的基点。

(三)与社会公共生活紧密结合,人们就是在交往、观赏、休憩、娱乐、购物等生活活动的同时,受到艺术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的。

(四)环境艺术创作的核心是追求构成艺术环境的诸元素相互关系的有机和谐。

由上,可以认为环境艺术是大众的艺术、时空的艺术、生活的艺术和“关系的艺术”。

目前,在城市环境艺术创作中,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是很多的。就拿在美化环境中起到很大作用的城市雕塑来说,我们有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建立城市雕塑,首先考虑的是雕塑,其次才是环境。长期以来形成这样一种工作方式,要建立一座城市雕塑,首先是给雕塑找一个好地方。于是,公园、广场便纷纷成了城雕的落脚点。从表面看,似乎很重视环境,而实际上,还是重城雕轻环境。找公园、广场等环境来放置雕塑,目的就是为雕塑家找一个不受制约或较少制约的环境。在上海曾一度将雕塑都建立在公园里,形成城雕与公园抢绿的局面。结果一方面使园林部门感到不满;另一方面城市里依然看不到雕塑。

还有一些诸如雕塑所处环境是否适当,雕塑的造型、尺度与环境是否协调等问题,也考虑的比较少。曾在报上得知杭州西子湖畔的《美人凤》建立后“呼声”颇高。据悉这座雕塑的创作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可是这么长的时间都是用在对题材的酝酿上和对造型的推敲上,而在对环境的研究上却花时不多。结果雕塑落成后,因尺度过高,比例与环境不协调,留下的只能是遗憾了。

总的来说,我国城市环境艺术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一)元素堆砌,配置无序,粗制滥造,品位不高。在有些城市里,许多环境元素未能统一设计和统一实施,致使整体环境杂乱无章,有的甚至不堪入目,难以给人美感。

(二)千篇一律,缺少创造性。如有的城市近期完成的十多项城市雕塑几乎都用不锈钢制作,材料一样,手法雷同。有些城市中的天鹅、仙鹤、飞鹿、骏马以及十二生肖,到处都是非常乏味。

(三)盲目贪大(规模)、求洋(追求所谓“欧式”、“洋式”),动辄“高标准”、“高起点”,脱离国情。如有的城市居住小区将小区的中心绿地建成模仿国外城市风光的微缩景园,每日都吸引成千上万的小区以外的民众涌到该小区游览观光,致使该小区难以形成宁静的居住气氛。

(四)年久失修,残缺破损,环境脏乱,维护不力。

上述这些不良现象,既是环境景观、环境形象问题,更是环境质量问题,仅靠环境艺术创作是难以全面解决的。这些问题正在催唤着城市设计的发展。

和环境艺术一样,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景观艺术水平,改善城市形象。在城市设计的实践过程中,为了继承和发扬、挖掘和创造城市的风貌特色,为了完善城市整体环境形态,为了对不良的微观环境进行整治,为了全面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环境质量,我们都离不开运用环境艺术的手段与途径。

以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环境整治为例,可以说明两者的一致关系。这一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与1907年,重建于1923年。长期以来,这一教堂及周围环境异常脏乱,火灾隐患严重。1997年哈尔滨人民政府对这一地区进行了综合整治。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整治过程中,集中进行了城市设计和环境艺术创造。首先对环境艺术主修复;其次拆除相邻旧建筑1·3万平方米,辟建7000平方米的建筑艺术广场;继之对广场的铺地、围墙、花坛、座椅、售票亭等环境设施进行了配套设计和安置;最后还对广场周围建筑的界面进行了整体改造和修饰。这一综合整治的结果,大大提升了这一地区环境的景观质量和文化品位,而成为一处名副其实的建筑艺术环境。这一综合整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设计和环境艺术创造的实施过程。

在我国城市环境的建设中,推动城市设计和环境艺术创造是历史的必然,是解决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问题的必需。它们的发展体现了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总趋势,期望我国城市环境艺术和城市设计工作日益进步。

篇5: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设计方案

为全面、实际、有效地开展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 使学生在良好、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氛围中学习、生活,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学校特制订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设计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每项工作有专人负责,任务明确,职责明确。组长:王树申艺术化建设全面工作

副组长:侯宝来 总体规划、艺术设计

组员:王亚玲、校园软件建设、艺术教师培训、指导

高玉宝校园硬件建设、栽花种草、园艺指导

张 轶 学生艺术养成教育、组织实施各项活动

二、整体设计合理,突出艺术气息。

(一)硬环境

1、修建围墙、大门,高雅大方,具有时代气息。

2、购买200多套学生课桌凳,将学生课桌椅部分更新。

3、装配多媒体、微机室,以及添置其它教育办公设施。

4、建立起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室,按一流水平设计建造。

5、建设2个两个篮球场。

(二)软环境

1、大厅、走廊设计新颖、气派,具有时代精神,张挂名人画像、展板、画板上墙,充分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场所。

2、结合本校实际,继续营建校园文化,制定校徽、校训、校旗、校歌、学风、校风、班规等,弘扬班风、校风,形成自己的校风特色。

3、班级布局按排合理,活动园地由内容丰富新颖。课程表、组织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国旗、各种规章制度布置合理、质量上档次。

4、成立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坚持常年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挥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发挥学生艺术才能,提高艺术素养。

5、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追求形式美、内容美、结果美„„

三、具体实施

1、进一步设计和规划校园环境建设,从净化、绿化、美化、香花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做到环境教育化,装饰艺术化,四季花开香满园,校园充满绿色的生机,建立花园式学校。

2、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课余生活阵地。各班利用班队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

3、进一步完善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课外兴趣小组,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成立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坚持常年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挥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发挥学生艺术才能,提高艺术素养。

4、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大型文化艺术教育活动,针对我校各学科状况,每年举行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5、开展校园文化教育,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

6、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演讲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7、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从而养成自觉遵规守纪的良好行为。

篇6:【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规划】

校园艺术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根本的行动指南,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围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一主题,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强化“三风”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目标

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思想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校园文化阵地。

实践性原则:校园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式喜闻乐见、同学参与性强、身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

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所以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四、具体内容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建设校园文化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建设物质文化,美化学校校园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们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域时挖

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让墙壁、板报、橱窗、报栏说话,让花园、道路、教室育人,用文化优化环境。(环境文化包括:黑板文化、橱窗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花园文化、道路文化、走廊文化等)

——设计和规划校园硬件环境建设,根据学校总体规划,整体规划好学校的文化环境,让校园充满教育性、体现文化特质。

——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学校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将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理念、核心价值观、学校诚信十条、教师诚信十条以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布置在学校醒目位置。

——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团委要指导各班团支部办好每月一期的黑板报,每学期分年级组织一次板报评比。

——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开辟外语角,定期出刊校报校刊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利用学校广播站及时播发校园新闻和优秀事迹。并与时俱进地播送一些优秀歌曲、英语节目,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利用这个机会,让艺术组的教师,每月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熏陶。

——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名人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把教师格言、学生格言张贴在教学区、生活区,提升校园文化层次。把校园长廊构筑成文化长廊,把“弟子规”等内容张挂在风雨长廊的柱子上,形成一道亮丽的育人风景。

——加强学校网站、专题网站、教师个人网站和班级网站建设,通过网络加强师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养。

——做好文明办公室、文明班级、文明年级的评比。

2.加强建设制度文化,强化学校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在健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成立由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等组成的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文明小天使、青年志愿者、少先队、团委、学生会值日监督等,以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3.加强建设课余文化,丰富学校校园生活。

学校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结合传统与实际,适度地开展

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各班要利用班团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会、团委要发挥职能,以广大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

——办好校园文学刊物,全力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广大师生的精神素养。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以上全校性的大型文化艺术节教育活动,倡导学生参加,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建设良好的校风。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阐释校训、校服、校歌、校徽等形式,弘扬校风,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积极开展主题化传统性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经常性开展学校传统活动。做好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文化节以及写字、手抄报等比赛;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夏令营、社区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

——开展主题化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

——积极开展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

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校园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提倡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建立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

——建设一支廉洁自律、团结奋进、学习开拓型的领导班子。

——建设一支勤学习,善反思,苦钻研,心态绿色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考风。

五、强化管理

(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性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二)坚持“四全”即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程运行、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定期进行计划、部署、评估和总结,保证工作的落实。

(三)学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建设的正常进行。

上一篇:拼乐高作文600字初三下一篇:小兔和小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