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4-27

《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

篇1:《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

《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概述

·课名是《鳟鱼钢琴五重奏》,是初一年级的一堂音乐课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鳟鱼钢琴五重奏》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恨,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这部作品运用了钢琴五重奏及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内容深入的刻画和描述。

· 多媒体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增大音乐课的信息量,拓宽音乐课的天地,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领悟力、鉴赏力,拓宽视野,带领他们走入神秘而色彩斑斓的音乐殿堂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 倾听音乐,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

·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习室内乐、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聆听活动,熟悉《鳟鱼钢琴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和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钢琴五重奏、变奏曲式等相关的音乐知识,并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表现的作用。·感受音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探讨交流,对乐曲的风格、情绪做出简单的评析。·学生课余时间运用网络独立收集音乐文化材料、音像资料,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引导教育学生珍爱自由,反对强权和迫害。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乐观态度。欣赏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课余时间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学生相对较为活跃,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较强,对音乐情绪变化比较敏感,能通过正确的引导能够更准确的认知音乐风格和情绪,并学习和理解多种音乐文化,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学生长时间聆听音乐会引起听觉的疲劳,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动力,乐于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学生对西方音乐了解粗浅。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营造一种自主、协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

本节课采用的

教学方法有 :多媒体课件展示、启发引导法、比较法、课堂讨论法等。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尤其是视频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抽象思维的障碍,便于学生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感。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教学中通过分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的不同音色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有所了解,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在聆听过程中,通过对比获得对变奏曲式的了解,通过不断的引导与分析,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这一积极向上的精神,体现了“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第14册。·上网查找资料,专门为本课制作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多媒体教室、电子琴。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艺术歌曲《鳟鱼》

师:音乐是一种最美丽的语言,她可以描绘画面、表达情感,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听一听,这段旋律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提问:歌曲中表现的是怎样的一条鳟鱼?

师:为什么是小鳟鱼是活泼、自由自在地在水中遨游呢?是音乐中的什么让你感受到的。

2、再次欣赏艺术歌曲《鳟鱼》

3、师生讨论,关注到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以及稍快的速度让我们感受到鳟鱼的自由自在。

4、跟琴哼唱歌曲《鳟鱼》的主旋律,老师通过指挥引导学生在弱起拍、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处唱得生动。

(二)欣赏《鳟鱼五重奏》

一、作者简介: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

欧洲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从小随父亲学音乐,很早便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特殊才能。年仅31岁就在贫困中离开了人事,在短短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遍了不同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包括600多首、18部歌剧、9部交响乐、19首弦乐四重奏和22首钢琴奏鸣曲等。

二、完整聆听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刚才我们听到的《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

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主题出现了几次?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三、分段聆听

1、分段聆听,根据以下表格中不同音乐要素及情绪来进行对比。音乐要素

结构音色音区速度

力度

节奏

乐器

情绪

主题

变奏1

变奏2

变奏3

变奏4

变奏5

尾声

2、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乐曲中音乐要素在各乐段的作用。

(1)在变奏乐段的音色听辩后,老师请学生对这一变奏乐段和原来的主题进行对比欣赏,要求听出主题的变化在哪里?(音色、节奏、调性、速度、力度等)

(2)对不同的变奏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及不同的表现力,通过第一次变奏和第四次的变奏进行对比感受。

3、作品分析

A:轻快活泼,由以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演奏,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弦乐器和谐的伴奏正是祥和的体现。

A1:主题移高八度进行。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境。

A2: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钢琴像回声一样地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奏出流动的音型,描绘了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的另一番情境。

A3: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奏旋律,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和声音型,钢琴作急速变奏。音乐变得激烈,好像隐伏着的危险即将出现。

A4:主题由D大调转为同名小调d小调,节奏上有较大的变动。它一开始就由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强力度,音色突然阴暗,以描写小鳟鱼遭到了不幸。

A5:由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旋律在大小调之间游动着,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

A6:为结束段,主题旋律再现,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清晰地再现出歌曲《鳟鱼》的伴奏音型,与乐章开头相呼应,恢复了开始时的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表现了欢畅的情绪。

四、学习变奏曲式和钢琴五重奏

1、认识变奏曲式。

主题共出现7次,却完全相同,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并简单介绍变奏和变奏曲式。

2、认识钢琴五重奏。

老师介绍钢琴五重奏,使学生认识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五件乐器演奏。

五、比一比

1、听

主题乐器:

以音色分小组,第一小组代表钢琴;第二小组代表小提琴和中提琴;第三小组代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由学生从5个变奏的乐段中挑选乐段听,要求在欣赏的过程中,当听到你们组代表的乐器出现,就请举手表示,主题在哪个乐器组,就请该组把手举过头顶,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深入理解乐器音色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六、完整欣赏视频《鳟鱼五重奏》

(三)实践

1、唱艺术歌曲《鳟鱼》

2、唱旋律,唱歌曲。

(四)拓展

欣赏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感受变奏乐曲的音乐魅力,深入体会变奏曲式的特点。

(五)总结

通过学习欣赏《鳟鱼五重奏》相信同学们会对古典浪漫主义作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变奏曲式与变奏手法的运用成为这首作品的一大亮点,寓意深远的主题引发我们的深省,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懂得如何去欣赏浪漫主义音乐。

(六)作业

1、利用网络收集有关变奏曲式资料及音像,观看视频资料。

2、歌唱艺术歌曲《鳟鱼》

(七)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设计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评价中,学生既是评价客体又是评价主体--是评价者,更是学生评价的主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教育机制;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设计自我成长的历程,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使学生为自己的评价承担责任,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评价分为两部分:

学生音乐学习评价、自我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聆听、思考、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合作;从不同的音乐形式来掌握本课中的音乐知识点,更懂得如何去欣赏浪漫主义音乐,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九、教学总结

聆听、聆听、再聆听,渐渐的音响有序了,层次逐渐清晰,对照总谱分析,再回归,思索,直到闭起眼睛,耳畔便回荡起《鳟鱼》的旋律,如同乐队就在我身边演奏,每一个音符在我脑中活跃起来,充满着生命的气息。在与作品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我悟到了!巧妙的变奏手法,钢琴在音乐中角色的转变:时而是渔夫,在第一变奏时,明亮而又干净,一个神情怡然的渔夫垂钓的情景跃然眼前;时而如

流水,婉转低吟,欢快流淌,时而又是情绪的衬托,或明或暗;象征着鳟鱼形象的弦乐各个声部的交相辉映。

我反复思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该让孩子们获得什么?首先应该让孩子记住主题,我想到了歌曲《鳟鱼》,通过它可以架起孩子与五重奏之间的桥梁,让器乐作品欣赏显得不那么突兀;其次了解主题的不同呈现方式,能分辨出不同的主奏乐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学习活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学细节,精心设计音乐课件,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获得了审美愉悦。

在本节课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在教学中不断的引申乐曲及其意境,并充分地体现了“音乐教育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听、说、唱等音乐活动,可以看到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他们或者歌唱,或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使所有的学生都融入到音乐之中和创造之中,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让音乐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篇2:《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

《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舒伯特这位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通过欣赏乐曲,熟悉和了解变奏手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创编,能够运用变奏手法来创作简单的变奏乐句。在这个方面,学生有所欠缺并较为薄弱。在讲授一次后,教师发现必须要先进行示范,学生才能在创编上进行实际操作。

此外,本曲是比较形象化的,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才能充分理解乐曲的内容与内涵。因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联想与想象是了解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它充满着诗情画意,也只有通过联想与想象,才能在音乐中身临其境,有所感悟与收获。在欣赏本曲时,学生可以通过小鳟鱼的.故事与音乐,自行创编属于学生自己的小童话故事,这样也能提高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而在欣赏乐曲时能随音乐较容易的加入想象,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思,这样能更充分地达到预期目标,并加以拓展知识,学生的印象就能更为深刻。

篇3:钢琴教学中钢琴二重奏的应用探索

一、钢琴二重奏的概述

(一) 钢琴二重奏的历史来源

其实, 钢琴二重奏最早产生于十六世纪欧洲的一向出名的钢琴演奏——《管风琴四手联弹诗曲》的表演中。这出表演产生了四手联弹这一钢琴合奏表现形式。钢琴二重奏具体是什么时候被广泛流传下来的, 据资料了解, 在那个时期, 莫扎特和他的姐姐一起演奏的《C大调四手联弹奏鸣曲》的出现给十六世纪的欧洲关于音乐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 从那时候开始钢琴二重奏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发展开来, 经过钢琴家的推广以及改编, 钢琴二重奏以其特有的形式成为了钢琴音乐界的重要演奏技巧。而对于我国, 这种古老的钢琴艺术表现形式到21世界才被大众正式喜爱和接受, 终于走进我国音乐节的历史艺术舞台。

(二) 钢琴二重奏的教学现状

传统的钢琴演奏一般是以独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如今钢琴二重奏根据自己的独特特征和表现形式渐渐地发展起来, 在欧洲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在钢琴课程中, 钢琴二重奏课是比较难的, 同时也是受很多钢琴学习者的青睐的钢琴课程。虽然钢琴二重奏引起了很多钢琴爱好者的追捧, 但是在教学方面, 钢琴二重奏的编排内容离学术要求的内容和形式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 我国目前对于钢琴二重奏课程的教材和培训资料也不够系统化与全面化。在钢琴课程中, 教师是承担钢琴课教学的重大任务的, 可是在钢琴课的教学方式上, 教师们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 譬如对钢琴二重奏的演奏形式不仅缺乏认识和了解, 同时, 教师们也未能掌握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任务编排和系统化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 钢琴学习者在演奏的方式上就存留很多问题。再者, 有很多音乐研究人才虽然能够通晓音律, 但是在钢琴二重奏的教学上, 研究成果并不明显。目前在我国音乐教学发展领域中, 钢琴二重奏课程不仅开发的比较晚, 很多钢琴教学老师对于这方面也缺乏足够的重视, 因而如何使得钢琴二重奏课程纳入到十分重要的音乐教学课程中来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

二、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 钢琴二重奏的教学技巧应用

1.合奏的整齐性

在钢琴二重奏合奏中, 两名选手需要保持统一的默契度, 其中合奏的整齐性是首先要保证的。在钢琴合奏练习过程中, 双方的手指在保持韵律一致的情况下, 需要手指同时落键。在钢琴演奏过程中, 双方的眼、手、心要互相协调, 用不同的特定暗示保持音乐的流畅性。一般在钢琴的整个弹奏过程中, 选手弹奏的拍子和节奏都是主次分明的, 因此选手在弹奏之前就要明确主次, 在心里给自己打拍子的同时也会用内心感应到对方从而达到一个完美的默契度。钢琴二重奏的弹奏模式也表明其中的复杂性, 这需要选手在弹奏期间, 不仅要手的动作保持一致, 而且同时也要对音乐的呼吸也要保持高度的衔接性与流畅度。选手在音乐合奏中有了高度的默契度后, 在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后弹奏出的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身体和内心和谐统一。其中双方的节拍、节奏、力度以及速率都会是惊人的一致。因此, 合奏的整齐性是音乐水平高低的主要表现之一, 其中保持落键的整齐性、节奏的整齐性、速率的整齐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2.音乐表现技巧

在钢琴二重奏中, 需要两台钢琴的组合进行弹奏, 两台分别进行乐曲的主奏与协奏。在进行演奏当中, 演奏的音区和音律有相互交织重叠的地方, 合奏的双方要保对音乐保持高度的敏感度。双方在弹奏的时候要仔细倾听对方的弹奏声部, 淡化自我表现, 保持声部的高度协调性。在控制音乐的声部时, 演奏者不仅要学会如何使得钢琴二重奏课程纳入到十分重要的教学课程中来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辨听, 同时也要在控制键盘上保持良好的手感。在手指触碰琴键时, 演奏者对于音乐的节拍, 手指通过琴键弹出来的力度和层次感都要把握控制好达到音乐整体的平衡。除此之外, 关于钢琴演奏中的踏板使用也是有技术性的。要是把钢琴踏板没有控制好, 演奏者对于弹奏出来的声部有时候也就无法分辨清楚。其实在钢琴踏板的使用上, 演奏者在学习前期是不需要用到的, 这样对于初学者辨别音乐是没有好处的, 很容易造成混乱的感觉。运用钢琴踏板是比较讲究的, 具体在什么时候用应当在科学的指导下运用。演奏者在演奏时应当在很好地理解整个音乐过程后再研究使用踏板, 才能整体合奏达到和谐的程度。

(二) 钢琴二重奏的教学价值应用

1.利于琴童学习者激发兴趣

钢琴二重奏这种作为我国新的钢琴演奏表现形式是比较有教学价值的。一般来说, 学钢琴就应当从年幼的学起, 因此钢琴二重奏这种独特的钢琴演奏方式对于琴童学习者是十分有益的。这种两人合奏的模式比起一人独奏更加有趣味性, 同时也能锻炼两人之间的默契度和音乐敏感度。钢琴二重奏课程中实际包含了新的教学理念, 一方面, 它改变了传统式的钢琴教学方式, 这种合作弹奏能够消除教学疲惫的状况;另一方面, 钢琴二重奏的弹奏方式有益于增强弹奏着双方的协作性,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热情和信心也是极有帮助的。

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钢琴二重奏主要有两种演奏形式, 一种是双弹奏, 另一种就是四手联弹。这两种弹奏方式也就决定了弹奏者之间必须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才能将钢琴演奏出色。演奏者在演奏中不单单是完成一项表演, 同时也是彼此之间的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音乐是一种情感表现形式, 演奏者大多需要配合对方, 共同完成一出演奏表演。在弹奏过程中, 演奏者必须要控制好自己弹奏时的速度和力度, 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出钢琴二重奏的音乐魅力。

3.提升音乐细胞

钢琴二重奏在培养学习者的表演能力的同时, 也能够增强学习者的音乐听觉、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感悟能力。总而言之, 这些都可以归纳为演奏者富有音乐细胞。钢琴演奏者在谈钢琴二重奏时, 首先就要了解音乐的声部, 学会去听每种演奏出的不同音调, 两人在进行合奏时, 双方都必须要提高注意力进行演奏, 这样对于声部的听辨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钢琴二重奏其实更富有音乐表现力, 两人在进行合作时, 不仅需要自身丰富的情感投入进去, 同时还得要丰富的想象力, 这对于培养音乐细胞是十分重要的。

4.提升音乐表现力

钢琴二重奏比起一般的钢琴演奏是比较难的一种演奏形式。这种演奏形式对演奏者之间的配合度有比较高的要求, 同时, 在演奏过程中, 学生们不能够老是拘泥于过去传统的演奏形式, 而是要通过对音乐的鉴赏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音乐演奏时是要以自身的情感为寄托的, 钢琴作为一种艺术的情感载体, 最能够将个人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虽然在钢琴二重奏中, 从技巧层面而言是比较有难度的, 但是它带给人的音乐表现力是十分强烈的。钢琴二重奏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而独具特色, 在思想上就能够给人一种艺术感染力, 因此在音乐表现力上对演奏者就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三、结语

随着钢琴在我国音乐领域的发展, 钢琴二重奏在教学任务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钢琴教学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钢琴二重奏主要对于学习者的合作精神、音乐音乐方面的感悟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音乐学子们不仅要有手感、也要有音乐细胞还有丰富的情感与一定音乐表现力, 因此钢琴二重奏对于我国钢琴教学应用的意义是十分广泛的。

摘要:钢琴演奏主要有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一种是独奏, 一种是合奏, 钢琴二重奏就是属于合奏中的一种演奏形式。我国钢琴二重奏起步是比较晚的, 到21世纪才慢慢纳入国家音乐教程。同时, 在钢琴教学方面, 我国也是比较缺乏专业技能和教师资源的, 因此, 钢琴教学在我国音乐领域中还有待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钢琴二重奏,钢琴教学,应用,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卜莉.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百家, 2013, 2.

篇4:《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2.了解变奏曲和作曲家舒伯特。

【教材分析】

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诗《鳟鱼》,创作了声乐作品《鳟鱼》,旋律轻松、活泼,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鳟鱼在水中的灵巧形态。《鳟鱼钢琴五重奏》是一首变奏曲,充分运用音色、速度、力度、调性、节奏等对主题进行变化,细腻地再现了故事情节,形象而生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鳟鱼》,能熟悉《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的主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特点。

2.聆听《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能大致分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不同的音色。

3.认识钢琴五重奏,初步了解变奏曲式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歌曲《鳟鱼》意大利语版)

2.师生问好。

3.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刚才播放的歌曲吗?生:(基本没听过)师:(出示幻灯片——歌曲《鳟鱼》的曲谱)这是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舒巴尔特这首诗《鳟鱼》创作的歌曲《鳟鱼》。

4.简介舒伯特。

设计意图:在《鳟鱼》的歌声中直接导入,同时初步了解作曲家生平,使学生在导入部分就对作曲家的认识和主题旋律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二、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

分段聆听

师:同学们,舒伯特还创作了一首《鳟鱼》钢琴五重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的第四乐章。

主题:小提琴的演奏舒缓,小鳟鱼的生活平静、悠闲。

第一次变奏:钢琴在高音区主奏主题,弦乐器的衬托,表现河水的清澈透明,小鳟鱼的活泼、愉快。

第二次变奏:中提琴演奏主题,钢琴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以六连音的和声华彩来伴奏,描绘小鳟鱼在清澈透明的河水中悠然自得地嬉戏的情景,“我”的心情也受了感染。

第三次变奏:大提琴、低音提琴深沉的音色,钢琴快速、激烈的音响都预示着危险即将出现;但庞大的主题音乐与快速的伴奏衬托出鳟鱼的单纯、无辜。

第四次变奏:音乐色调突然变暗,钢琴地六连音的反复,小提琴、中提琴与之相呼应,大提琴、低音提琴则奏出裝饰的低音部,音乐更显得紧张不安,示意渔夫无情地闯入小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鳟鱼遭遇不幸。

第五次变奏:主题由大提琴奏出,其他乐器伴奏。音乐充满了惋惜和叹息,表现出作者对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

结束段:活泼、轻快的小快板,主题旋律再次出现,在小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再现出歌曲《鳟鱼》的伴奏音型,与开头相呼应。

【拓展】

为什么这样一个悲剧故事,却拥有轻松、活泼、愉悦的音乐情绪及特点,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篇5:《鳟鱼五重奏》教案

多媒体教学设备、《鳟鱼》的曲谱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老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反常,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演唱、律动、创作等,充分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教学程序】

一、学生听任贤齐《我是一只鱼》进教师,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一首歌曲是什么?

生:任贤齐的《我是一只鱼》。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向往自由自在。

师:不管是鱼也好、人也好都是向往自由,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讲述了一条不幸的小鱼。

(幻灯片)展出《鳟鱼》曲谱,用录音机欣赏。

三、新课

1、唱唱《鳟鱼》

2、生指出主题旋律,用“la”唱主题旋律:

3、作者简介: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从小随父亲学音乐,很早便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特殊才能。年仅31岁就在贫困中离开了人事,在短短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遍了不同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包括600多首、18部歌剧、9部交响乐、19首弦乐四重奏和22首钢琴奏鸣曲等。

4、运用多媒体播放《鳟鱼五重奏》

师设疑:运用了哪些乐器?生聆听,回答: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

师:看书本上图片,大家看到的就是由这些乐器的不同组合演奏出的这首曲子。

这种搭配法,叫钢琴五重奏。(让学生不要误解,钢琴五重奏不是五架钢琴。)

5、分片段聆听,并把各段的情绪填入表中。(如:明快轻柔、清澈透明、活泼愉快、令人震惊、压抑哀痛、悲伤凄凉、充满希望……)

主题

第一、二变奏

第三变奏

第四、五变奏

结束段

①分小组讨论,并编故事,由小组负责人来讲故事。

②大家一起交流

③分小组思考:各个片段的音乐有什么异同?

④交流,统一意见:后面的几个片段的音乐基本上是从主题上变化而来的。

⑤导出变奏、变奏曲式。

⑥聆听音乐,分小组设计编排音乐短剧。

四、创作变奏

1、师出示节奏:xxxxx| xxxx——|

2、师打一遍节奏、生跟打,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来个变奏节奏。

(师生互动),把不同的节奏展示,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

例:xxxxxx| xxxxx——|

xxxxxxxx|xxxxxxx——| ……

3、师出示旋律:

1=C 4/4 134 5 5 |5 3 1 ——|

师唱,生喝

师唱:134 56 5 |5 32 1 ——|

生变唱……

4、生设计两小变奏:

(P26 ――四)

五、课堂小结

篇6:《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欧洲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舒伯特的的生平及贡献。欣赏《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记住音乐主题,认识变奏手法与五重奏形式。

2、在参与音乐活动中,分辨音乐各要素的变化,了解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难点

欣赏《鳟鱼五重奏》,通过欣赏乐曲,体会音乐的情绪;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教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生伴随着舒伯特的童声合唱《野玫瑰》步入教室。

二、舒伯特和他的音乐作品

教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一首什么歌曲? 学生:舒伯特的歌曲

教师:歌曲名字是?好,谜底一会打开,大家了解舒伯特吗?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舒伯特,播放舒伯特简介视频 教师:从舒伯特的简介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列举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想不想欣赏一下舒伯特的作品呢?播放舒伯特作品片段欣赏

教师:一开始童声合唱的谜底也包含在作品中,歌曲名字叫? 学生:《野玫瑰》

教师:对,从这些或深情、或细腻、或激昂、或奔放的乐曲中,我们更加走近了舒伯特,似乎感受到了舒伯特跳动的脉搏。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舒伯特的一个作品,并试着探寻一下歌曲创作的秘密。

三、《鳟鱼五重奏》 教 师:

什么是钢琴五重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下

1、五架钢琴演奏的2、一个音乐主题重复演奏五次

3、五件乐器演奏

二、钢琴五重奏有哪些乐器演奏?

变奏曲感念

下面我们将要欣赏的是舒伯特的《A大调钢琴五重奏》。这个五重奏是用变奏曲式写成的。

舒伯特以他创作的歌曲《鳟鱼》为主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首先让我们先欣赏一首舒伯特的歌曲《鳟鱼》,学唱主题乐句,记住音乐主题。学生回答

下面请同学们分段聆听音乐《A大调钢琴五重奏》,并根据音乐回答问题

1、是否能听到较完整的主题旋律?

2、与主题段落相比,变奏段落突出表现了那些音乐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力度、速度)?

3、与主题段落相比,变奏段落音乐情绪和意境有了什么变化?(抒情优美、生动活泼、自由轻快、强烈悲愤、恐惧忧伤)? 出示结构图,逐段聆听分析(重点A、A1和A4)

A:轻快活泼,由以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演奏,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弦乐器和谐的伴奏正是祥和的体现。A1:主题移高八度进行。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境。A2: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钢琴像回声一样地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奏出流动的音型,描绘了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的另一番情境。A3: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奏旋律,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和声音型,钢琴作急速变奏。音乐变得激烈,好像隐伏着的危险即将出现。A4:主题由D大调转为同名小调d小调,节奏上有较大的变动。它一开始就由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强力度,音色突然阴暗,以描写小鳟鱼遭到了不幸。

A5:由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旋律在大小调之间游动着,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

A6:为结束段,主题旋律再现,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清晰地再现出歌曲《鳟鱼》的伴奏音型,与乐章开头相呼应,恢复了开始时的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表现了欢畅的情绪。

4、完整欣赏与思考(1)用手势表示出各个段落(2)作曲家用了哪些变奏手法?(音乐要素)

变化旋律

变化节奏

变化调式 变化速度

变化和声

变化音区

四、创作实践

1、设计《蒙古小夜曲》的主题变奏

2、节奏速度的变奏

3、和声变化

五、课堂小结

篇7:《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

摘要:尽管钢琴二重奏已经步入进我国乐器的教育领域,但是部分钢琴教师对这一演奏认识程度不深入,应用不得体。基于此现状,文章对钢琴二重奏发展历史与特征进行概,继而重点探究这一演奏方式在钢琴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方面,同时阐述其应用价值,希望与同行一起分享,共同推进我国钢琴教学事业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钢琴教学;钢琴二重奏;四手联弹;双钢琴;运用

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比拟的,其能够大幅度的培养以及升华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作为钢琴教师务必要增强对其重视程度,认识其不仅仅是一种钢琴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教学手段,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弹奏技能教学之时,合理的应用特质化的弹奏特点使传统的钢琴教学方式发生变革与创新。

一、浅谈钢琴二重奏

(一)描述钢琴二重奏发展历程与应用的必要性

据文献记载中可以发现,四手联弹主要是通过三手联弹所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速度明显快于双钢琴。欧洲作为钢琴二重奏的发源地,四手联弹被现代学者视为最早的起源形式。

四手联弹这一钢琴演奏方式之所以备受广大师生的亲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其与现阶段钢琴专业的教学需求相吻合,钢琴技能初学者因为被作曲者定义为单手演奏的角色,教师承担着合作者的角色,对存在弹奏难度的段句进行双手弹奏,那么这种三手联弹教学模式的启用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与发挥,因此积极的导入钢二重奏这一教学模式是极为必要的;第二,在过去的钢琴教学中,弹奏者不具有对两个键盘同时掌控的能力。因此,学生在演奏钢琴曲目的过程中,如果只仅仅依靠一个演奏者的双手那么是绝对无法达到理想演奏效果的,所以钢琴教学在这种局势中必然会引入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这两种二重奏演奏的方式,同时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的对另一个演奏者的手指加以应用,那么钢琴曲目演奏的目标就完美的达到了。

(二)解析钢琴二重奏的特征

概括的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演奏方式均是借助两个人合作的途径使钢琴曲目达到完成的目标,此时钢琴二重奏自身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每一个演奏者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一是钢琴曲目合作的两个演奏者演奏双方承担着演奏不同声部的责任,每一演奏者自身具备一定表现能力的同时,合作的双方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默契程度,此时其之间的协调性也将会上升到一定的水平,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这部钢琴曲目的演奏任务;二是钢琴二重奏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各式各样的体裁,为后代音乐家搭建了五彩斑斓的声部表现舞台,为音乐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石,这一钢琴演奏形式的在钢琴教学中引进与应用,使演奏者的四只手共同的参与进曲目演奏的整个进程中,双方在声部在转换与交流的进程中音色与音质更具清晰的特性;此外,钢琴二重奏在教学中的运用,在音乐高声的部分,所带来的震撼效应更上一层楼;再者,钢琴二重奏最突出的特征为其将众多交响曲与各类音乐有机打的整合在一起,在艺术形式分析的过程中,其原有的音乐作品形式与精神文化呈现出产程发展的局面,实现了艺术文化以及艺术价值的综合性发展,使音乐更加丰富多彩,让不同的人们更加容易接受,使之成为另一个经典。

2、钢琴教学中二重奏的运用

钢琴二重奏这一演奏形式在我国钢琴教学领域流行的时间相对短暂,国内对其研讨的成效也不显著,所以可以推测的是二重奏涉略的范畴也相对狭隘,内容规划也不具有完整性,此时一个系统性钢琴二重奏演奏体系的建设健全也就无从谈起了。而且,在一些钢琴课程专业教学中,受到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缺少对钢琴演奏的重视性,再加上学生对钢琴曲目自主选择的机会不多,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虽然教师会提供机会但是学生在曲目演奏中会对演奏内容存在缺陷性的认识,导致教学计划缺少,在这种教学氛围下,缺少硬件条件的支持,没有充足大量的练习,所选择的演奏曲目发生了相互脱节的现象,最后没有完美的呈现出来,为教育体系的革新造成制约。但是,在钢琴二重奏演奏方式分析中,其呈现出良性化的发展方向,因此,这种演奏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性的发展空间。

3、钢琴教学中钢琴二重奏的实践运用

(一)教学方法方面

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通过对二重奏演奏的研究四手联奏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性,但是又因为曲目与音域强存在众多的制约因素,此时钢琴二重奏教学的灵敏性相应的被折扣,所演奏的曲目不能完美的呈现出来。对于钢琴教育人员也让,在教学中需要树立创新性的意识,通过双钢琴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分析,可以达到教学的实效性价值,因此,教育人员需要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改良及创新,提升教学中的核心目标,明确双钢琴教学的基本方式,从而充分满足学生对钢琴演奏及练习中的基本需求,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演奏活动之中,完善教育的创新理念,通过生生合作、师生配合教学方法的应用,调动其学生弹奏的兴致,协助他们对双钢琴这一钢琴二重奏演奏技巧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与深刻的掌握;此外,多人多台钢琴这一教学模式的启用,强化了学生配合弹奏之时的默契度,为他们健康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当然,教师在对钢琴二重奏进行应用之时,还可以参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基础水平,将具有高难度的曲目安排给那些配合默契、技艺相对较高的学生,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欲望;对于底子薄弱、配合默契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布置一些经过创改、难度适中的曲目。总之,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使钢琴专业全体学生对钢琴二重奏技能有一定的掌握,达到了学有所得的目标。

(二)弹奏技术要点方面

教师在对钢琴二重奏开展教学工作之时,务必要提升对弹奏技术要点运用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合奏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齐整性的原则,具体在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触键应具有协调性和一致性。

学生在练习二重奏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节奏感,两位演奏者之间也应培养出默契,与此同时利用有效的手段强化他们的听觉能力,这样被弹奏的钢琴曲目起落有致且齐整、乐音乐色清晰透亮、乐句之间衔接更显流畅性与紧密性;此外,上述教学工作的落实使共同练习二重奏的学生达到了心灵互感的效果;

二是起始音合奏的默契性。

在该种教学方式分析中,主要是通过对二重奏练习方式的整合分析,进行弹奏技术的完善。所以合作者应该认真的观察主奏者手腕、手臂微妙的变动以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在长期的合作磨合过程中,起始音合作的默契程度显著的提升;

三是曲目中部合奏的和谐性与统一性。

只要学生在对钢琴二重奏练习之时,合作双方对曲目的旋律、节奏以及声对位等技艺要点进行深度的分析,最终达到透彻领会钢琴曲目实质与内涵的目标,这样就能使曲目中部达到和谐性与统一性的合奏效果;

四是二重奏节奏的把握与控制。

演奏双方对曲目节奏的律动应该全方位的、扎实的理解与掌握,这样各个音符的弹奏才具有精确性,与此同时增加默契度训练的时长,最终实现曲目演奏速率、力度变化幅度、节拍律动具有同步特征的目标。

(三)音乐表现技巧方面

钢琴二重奏的音乐表现技巧大体上在以下三方面体现出来:

在双钢琴弹奏的过程中,两架钢琴在音区情况下产生交织和重叠现象是必然的。

一是主奏与协奏。

这是因为在两家琴同时演奏的过程中,一般主要旋律由第一钢琴来进行演奏,第二钢琴的主要任务是协奏声部的演奏,因此双钢琴弹奏者应该细致的做好旋律的配置工作。只有这样双钢琴双方在弹奏的过程中处于相对独立状态,同时又相互配合,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玄妙的;演奏时要求演奏者不仅要把握好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意境,更要结合自身的技术以及巧妙的结合,将作品本身发展到淋漓尽致。此外,在弹奏的全过程中双方务必要为整体演奏的质量效劳,在特殊情况下借助强化自我面部表情,有效的将音乐内涵体现出来。

二是声部的和谐。

钢琴二重奏在弹奏之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合奏的过程中彼此是否能够听得到对方的声部,那么为了使双钢琴演奏与四手联弹达到理想的效果,弹奏者在事前就应该清楚自己在声部中所担任的“角色”,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以此途径去维持节拍的感觉。演奏者要掌握倾听的技巧,从而去增强与对方配合的默契程度,当上述内容一一落实以后,曲目的主旋律伴奏音两者交融,此时二重奏声部演奏达到和谐的效果;

三是踏板的技巧。

因为有些二重奏弹奏者在参与合奏之时有踩踏板的习惯,这就使音色与音质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干扰,那么为了使曲目在二重演奏达到良好的效果,演奏者应该掌握一些基本型的技巧,这样就不会盲目的对踏板进行使用。

四、概述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音乐的综合素养

通过练习双钢琴与四指连弹可以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曲目和声的理解,手指对钢琴音色的控制能力,两位演奏者之间相互的默契程度。要求学生大幅度的增加练习时间,深入了解钢琴二重奏的深刻意义,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并加以技巧,使得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的得以提高。

(二)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关研究证实,双钢琴以及四手联弹所彰显的艺术色彩比钢琴独奏更为浓烈,更有内涵性,表现力更为强劲,其将钢琴内外的潜能挖掘出来,那么钢琴二重奏教学方式在钢琴课堂中的引进与应用,将竞争性质的合作体制渗透进钢琴教学进程的同时,再使“一对一”传统教学模式发生转型,大幅度的调动了学生学琴练琴的主动性;此外,钢琴乐曲的多样性以及可供选择性也是调动学生兴致的一个要素,尤其是《挪威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匈牙利舞曲》这些重奏钢琴作品,韵律优美独特,节奏生动活泼,曲目的情绪欢乐流畅,那么可以推测的是学生在对上述类型的钢琴曲目联系的兴致固然是高涨的。

(三)培养学生表演能力、合作以及协调能力

钢琴二重奏可以被视为一类具有合作色彩的艺术类型,培养的是学生之间的默契性,同时弹奏者自身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对艺术知识具有刻苦专研,认真学习的态度。两名学生在协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音感好的学生对音感相对较差学生起到了辅佐与带动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重点去欣赏学习优秀的钢琴二重奏作品,学习并贯穿其中的技巧与情感,再结合学生自身对曲目的理解,倾注自己的情感,使学生的表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通常情况下旋律会交替出现在两位演奏者之间,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乐句对话、音色模仿机会,此时音感相对较差的学生演奏歌唱性旋律钢琴作品的能力大跨度增强;因为节奏感鲜明的曲目在钢琴二重奏教学活动中也会时而出现的,那么感受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进程中会受到来自对方的感染、启迪与引导。在培养他们节奏感与韵律感方面发挥巨大的实效性,学生长期的训练四指连弹与双钢琴弹奏方式,在其个性发展以及人格的塑造等方面体现极大的应用价值,由此可见可以教学方式在钢琴课程中的一运用,使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会更加提升,身心得到整体的发展与进步。

结束语:

由本文的论述可见,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比拟的,其能够大幅度的培养以及升华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作为钢琴教师务必要增强对其重视程度,认识其不仅仅是一种钢琴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教学手段,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弹奏技能教学之时,合理的应用特质化的弹奏特点使传统的钢琴教学方式发生变革与创新,为高素质钢琴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石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钢琴教学事业发展方面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篇8:钢琴二重奏教学探析

钢琴教学中,二重奏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但现阶段,对于二重奏教学研究的文章不是很多。同时,在所有的介绍钢琴二重奏的文章中,内容琐碎,深度也不够,系统的研究体系不成熟。因此,钢琴二重奏教学有待完善。大量的钢琴二重奏教材是钢琴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宽的前提条件,在国际上,一些钢琴家开始进行教材内容研究,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没有构建系统和完整的体系。此外,钢琴课教学中,教师对二重奏的认识不足,忽视二重奏的重要性,加上钢琴二重奏曲目不多,学生可以学习的范围不大,随着作品难度的增大,教师就会减少学生合奏的机会。基于这种教学发展现状,学生无法系统地开展钢琴二重奏训练,同时也没有完整系统的教材来促进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二重奏教学价值分析

钢琴二重奏的教学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钢琴二重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二重奏要求学生学习四手联弹,这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二重奏的教学中,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多声部思维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控制音色的能力等都会获得巨大地提升。其次,钢琴二重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双钢琴和四手联弹是一种生动并且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更具表现张力。在钢琴教学课堂中引入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一对一”教学模式,同时这种模式也带来了竞争和合作,学生在竞争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学习的信心也得到提高。钢琴作品具有优美的旋律,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匈牙利舞曲》的教学中,学生的乐感得到培养,同时表演能力也得到提升。钢琴二重奏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在伴奏和旋律声部换位中,二重奏的双方弹奏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此外,钢琴二重奏还能锻炼学生协调能力。

三、钢琴二重奏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钢琴教学得到了教师和大众的关注。给钢琴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挑战。由于我国钢琴二重奏教学起步晚,基础薄弱,所以开展二重奏教学会面临着种种困难。对于钢琴教学的教师来说,调动学生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为此,教师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二重奏的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钢琴二重奏的兴趣。在钢琴二重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四手联弹。传统四手联弹的人数是两个,这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增加联弹人数,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钢琴演奏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二是突破音域限制。钢琴教师在双钢琴演奏教学时,可以进行音域限制突破,这样能使弹奏的曲目有更丰富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钢琴二重奏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曲目

钢琴二重奏的曲目不多,在教学中,选择曲目关系着教学质量。所以,钢琴教师在选择教学曲目时,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点,从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出发,选择合适学生的教学曲目。比如,选择音乐大师改编的曲目或者是浪漫主义时期创作的音乐曲目,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学习兴趣会得到激发,钢琴二重奏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合奏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巨大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二重奏作品,这些作品的演奏,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民族情怀。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钢琴二重奏教学越来越受关注。作为钢琴二重奏教学的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二重奏曲目,同时还需要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学习,使自身教学方法多样化,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钢琴二重奏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提高演奏能力的同时也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新.在钢琴领域中钢琴二重奏的教学价值分析[J].北方音乐,2016(03).

[2]王淑明.分析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03).

上一篇:怎样做好班风建设下一篇:尹店一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