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尼考在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2024-04-14

氟苯尼考在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共9篇)

篇1:氟苯尼考在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摘要:氟苯尼考是我国批准使用德国二类新兽药,在水产养殖上目前仅见于治疗鳗鲡爱德华氏病和赤鳍病的报道。为了验证该药在治疗虹鳟细菌性疾病中的效果,我们在甘肃省鲑鳟鱼引种育种中心,采用氟苯尼考浸泡与拌饵投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虹鳟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弧菌病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上述这几种虹鳟细菌性疾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因此,可以替代呋喃剂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是治疗鲑鳟鱼细菌性疾病的理想药物。建议今后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关键词:氟苯尼考;虹鳟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

氟苯尼考为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又称氟甲砜霉素。其作用机理及抗菌谱类似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为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抗菌活性优于氯霉素、甲砜霉素、土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喹酸甲砜霉素等。该药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市以来,由于其广谱、高效、吸收迅速、分布广泛之特点,被国内外水产养殖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们在甘肃省鲑鳟鱼引种育种中心,应用氟苯尼考进行了虹鳟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弧菌病等疾病的防治试验,均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分别介绍如下。

1应用方法

1.1细菌性烂鳃病的治疗

细菌性烂鳃病是由嗜鳃黄杆菌引起的一种危害虹鳟稚鱼的常见病,从开食至3g的稚鱼极易得此病,短时间内可造成稚鱼大批死亡,对养鳟生产危害十分严重。过去常用盐水、高锰酸钾、1PPM呋喃剂、0.80~1PPM孔雀石绿等药物洗浴治疗。但现在呋喃剂和孔雀石绿已成为禁用药。我们用氟苯尼考浸泡发病稚鱼,使水体中氟甲砜霉素浓度为4~8mg/l,每次30min,每天1次,连用3d。同时,在每千克配合饲料中拌入2g氟甲砜霉素(以氟甲砜霉素计)投喂,连续4d,即可治愈。

1.2细菌性肠炎病的治疗

细菌性肠炎病的病原体是肠型点状气单孢菌,属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此病在

水温18 ℃以上开始流行,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因而治疗难度较大。

我们用4~8mg/l的氟苯尼考浸泡发病鱼,每天1次,每次30min,连续3d。同时在每千克配合饲料中加入2g氟苯尼考(以氟甲砜霉素计)和3g大蒜素拌匀投喂,连喂4d,即可治愈。

1.3细菌性败血症的治疗

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体是嗜水气单孢菌,温和气单孢菌等。2月龄的稚鱼至成鱼阶段均可发生此病,且流行地区广,流行季节长,是危害性很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我们用氟苯尼考浸浴(方法同细菌性烂鳃病和肠炎病的.治疗)的同时,按照每次5~10mg/kg体重的剂量,给病鱼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每日1次,连用2~3次。同时,用磺胺药物拌饵投喂,每千克体重给药100mg,第1天药量加倍,连续给药5d,即可治愈。

1.4弧菌病的治疗

弧菌病的病原体是螺菌科的鳗弧菌,弯曲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发病水温为5~30 ℃,尤其在15~20 ℃时最易发病。

我们按每千克鱼体重10~20mg氟苯尼考(以氟甲砜霉素计)的剂量,拌饵投喂治疗,连续给饵6d,即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2体会

呋喃剂和孔雀石绿等抗菌药品被禁用以来,寻求安全、有效的抗菌类药物,是鲑鳟鱼养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有资料表明,在欧洲和北美等主要水产养殖国家,氟苯尼考已成为治疗鲑鳟鱼细菌性疾病的主要药品,而且该药不与人类形成交叉耐药性,能保证鱼和人的安全,对环境无危害。我国19批准氟苯尼考为国家二类新兽药,在水产养殖上目前仅见于治疗鳗鲡爱德华氏病和赤鳍病的报道。近年来,我们按推荐剂量,大胆应用氟苯尼考进行了虹鳟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弧菌病的治疗试验,从应用效果来看,该药对上述这几种虹鳟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因此,可以替代呋喃剂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是治疗鲑鳟鱼细菌性疾病的理想药物。建议今后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篇2:氟苯尼考在动物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1 抗菌活性

氟苯尼考的作用机理及抗菌谱与氯霉素和甲矾霉素相似, 具有极广的抗菌谱,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性疾病, 对耐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的细菌仍然敏感, 对许多耐药菌株如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葡球菌等仍有疗效。研究表明, 氟苯尼考对各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大肠杆菌3.1µg/ml, 金黄色葡萄球菌3.1µg/ml, 产气荚膜梭菌16µg/ml,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0.5µg/ml, 副溶血弧菌0.5µg ml, 志贺氏菌3.1µg/ml,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0.20~1.56µg/ml, 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0.5µg/ml。

2 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主要用于畜禽的细菌性感染、支原体病和鱼类的细菌性疾病, 尤其对呼吸系统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疗效显著。用于家畜可治疗牛呼吸道病、猪气喘病、脑膜炎、猪水肿病、链球菌病、猪肺疫、猪丹毒、萎缩性鼻炎、乳腺炎、无乳综合症等。用于家禽可治疗细菌性慢性呼吸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霍乱及沙门氏菌病等。

2.1 治疗牛病

氟苯尼考可用于治疗各种年龄牛的呼吸系统细菌性疾病, 对乳腺炎、腐蹄病及子宫内膜炎都有很好的疗效。氟苯尼考混悬剂用于治疗奶牛的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阴道炎及产后感染效果很好。据资料显示, 在欧洲的1次治疗试验中, 39月龄共263头患呼吸道疾病的患畜用该药或阿莫西林治疗, 剂量为20mg/kg, 每48h用药1次, 连用2次, 结果前者治愈率为85%, 后者仅为50%。1999年3月, FDA追加氟苯尼考新适应症:治疗由梭形杆菌和黑色素拟杆菌引起的牛趾间蜂窝织炎。氟苯尼考在泌乳奶牛的药动学研究表明, 乳房灌注给药吸收优于肌肉注射, 而且血浆浓度显著高于静注4h后的血浆浓度, 生物利用度为54%, 高于肌注生物利用度。牛单剂量静注20mg/kg·体重氟苯尼考, 能很好渗透进入脑脊液中, 对嗜血杆菌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20h, 可作为治疗脑膜炎的首选药物。

2.2 治疗猪病

氟苯尼考可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气喘病、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等猪的呼吸道疾病, 有效控制由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猪肠道感染。目前氟苯尼考是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病的首选药物, 治愈率高达98%。以50g/t氟苯尼考混饲治疗人工诱发的猪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 治愈率达100%。在母猪生产前后的饲料中, 每吨添加2%氟苯尼考1000~1500g和泰乐菌素200~250g, 可有效抑制或清除母猪体内猪肺炎支原体的繁殖, 降低排菌率, 减轻对产房的房染, 防止哺乳仔猪的感染。在饮水或拌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治疗猪肺疫、猪链球菌病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 同样能取得较好疗效。

2.3 治疗禽病

氟苯尼考在禽病疾病的防治上也发挥着巨大作用。缪小群等在氟苯尼考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疗效试验中发现, 以20~40mg/kg·体重内服或肌注, 每隔12h给药1次, 连续使用3d, 氟苯尼考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氟苯尼考粉剂治疗鸡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有明显疗效, 尤其是对耐甲飒霉素的金黄色萄萄球菌感染。氟苯尼考按40mg/kg体重直接内服, 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疗效可达80%。氟苯尼考对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鸭浆膜炎有良好的疗效, 尤其对呼吸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疗效显著。用氟苯尼考配合庆大霉素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 疗效显著。氟苯尼考对于单纯或混合感染的鸭大肠杆菌和鸭疫李默氏杆菌都具有很显著的效果。氟苯尼考按0.2%比例给药混饲治疗鸭巴氏杆菌病, 连用5d即可治愈。

篇3:氟苯尼考在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当今,人们对研究需氧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尤为重视,因为芽孢杆菌分布广泛,在土壤、水体以及植物根际、体表等环境中广泛存在,还是植物常见的内生细菌。绝大多数需氧芽孢杆菌的菌株对人和动物是无害的,所以首选它作为生防微生物。

一、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作用

由于利用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最早是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在此着重介绍一下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格斯塔弗森(Gustafson)公司便大量生产枯草芽孢杆菌剂,随后国际上便有多家公司相继推出枯草芽孢杆菌剂。我国已登记注册的枯草芽孢杆菌杀菌剂有近10种。例如江苏农科院植保所的“纹曲宁”可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云南农大和中国农大等的“百抗”能防治水稻纹枯病、多种经济作物的土传病害等。它们对多种病原菌和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可达50%~81%,其中“百抗”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率已达70%以上。

芽孢杆菌对植物多种病害之所以具有防治效果,主要是在以下3个方面起作用:

1. 竞争作用 竞争作用是生防微生物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竞争作用包括营养竞争和位点竞争,其中营养竞争只在少数菌株中发现,例如枯草芽孢杆菌中有些菌株能与植物病原菌竞争铁元素,从而抑制病原菌生长。枯草芽孢杆菌还是以位点竞争占优势,它们在植物根际、体表或体内以及土壤中都能很容易地迅速定植和繁殖,优先抢占了位置,从而遏制了病原菌的生长。它们在土壤中还能以芽孢形式长期存活。

2. 拮抗作用 芽孢杆菌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或直接将病原菌杀灭。这些抗菌物质包括有抗菌肽、脂肽类、降解酶、非糖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和多烯类等。由于芽孢杆菌所合成的抗菌物质种类很多,因此,这些结构不同的抗菌物质对病原菌的抑制或杀灭机理也不一样。例如,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主要是通过溶解病原菌的细胞壁或细胞膜,造成其细胞内的物质向外泄漏而破坏细胞内细微结构,使它不能正常生长或死亡。有的抗菌物质能在植物根部形成一层能保护根部免遭病原菌入侵的“生物膜”;有的芽孢杆菌能同时产生多种结构类似的抗菌物质,一起协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3. 誘导植物产生抗性 芽孢杆菌还能通过诱导植物自身的抗病机制而增强抗病能力,这是生防菌剂发挥生防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枯草芽孢杆菌能诱导植物合成抗性蛋白质而产生抗病性。用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木豆种子,能诱导并增强木豆体内一种抗病原菌的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它还能诱导并增强小麦防病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并且产生新的多酚氧化酶。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能合成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玉米素和赤霉素等。这些植物激素能显著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从而促使植株健壮生长,间接地增强抗病能力。

由上述可见,芽孢杆菌尤其是枯草芽孢杆菌在防治真菌性病害方面有良好作用,因此目前国内外都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生产生防菌剂。

二、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生防菌剂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生产的生防菌剂主要有以下优越性:

1. 有较强的防病作用;

2. 易于存活、定植和繁殖;

3. 能产生耐热的芽孢,易于生产和进行剂型加工;

4. 批量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亦较低;

5. 施用方便,储存期长;

6. 其制剂具有稳定性,与某些化学农药又有相容性,在不同植物、不同年份的防治效果上,其一致性均优于不产生芽孢的细菌和真菌生防菌剂,是一种较理想的生防微生物。

三、复合型生防菌剂防效更好

为了预防生防菌剂像化学农药那样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目前都采用将芽孢杆菌菌剂与某些化学农药、抗生素或其他拮抗微生物组合成复合型的防菌剂。例如,将能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枯草芽孢杆菌B4和B6菌株与多菌灵、杀虫双等组成复合菌药制剂,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更好。又如江苏农科院植保所将枯草芽孢杆菌B-916菌株与井冈霉素组合成名为“纹曲宁”,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远远高于它们各自施用的效果。当B-916菌株与化学药剂戊唑醇配合使用时,对抑制蚕豆枯萎病病原菌的生长及防治蚕豆枯萎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与其他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混合组成复合菌剂,可望实现多种抗生菌功能互补、对多种病害兼防和作用持久的协同防治效果。例如浙江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制的“威绿达”,就是以枯草芽孢杆菌与绿色木霉、毛壳菌等组成的,不仅能有效地防治作物猝倒病、根腐病、立枯病和枯萎病等病害,而且还能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产量。该菌剂已在浙江省蔬菜种植上广泛使用,效果很好。

篇4:氟苯尼考在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4年来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的细菌感染疾病患者50例, 患者均经确诊, 排除应激状态、非感染性炎症、组织受损的患者。其中男23例, 女27例。患者年龄25~65岁, 平均年龄 (37.2±2.8) 岁。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均无任何感染体征及症状, 其中男32例, 女28例。患者年龄23~61岁, 平均年龄为 (35.3±2.2) 岁。两组别人群的一般资料方面 (如年龄、性别等) 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试剂

CA-4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 (生产企业:上海蓝怡科技有限公司) , 蓝怡试剂。

1.3 方法

对所有检测者于空腹状态下进行血样采集, 采血量3~4m L, 凝血后离心, 转速1500 r/min, 时间10 min, 分离得血清2 m L, 得到的血清分两份置于Eppendorf管中, -20℃低温保存, 采用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用百分比 (%) 表示, 采用χ2检验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CRP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白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2.2 诊断符合率评价

利用ROC曲线进行计算, C-反应蛋白的Cutoff值为0.8 mg/L, 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敏感度为82%, 特异度70%, 诊断符合率78.7%, 诊断准确度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0.819。

3 结论

C-反应蛋白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临床上已经作为较为重要的指标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及预防诊断中, 但单一的C-反应蛋白检测具有局限性, 人体血清中CRP水平在应激状态、非感染性炎症、组织受损情况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在进行细菌性疾病诊断时, 对炎症的发生时间也有要求, 通常炎症发生12小时后才能进行检测[3]。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准确度, 临床上通常采用C-反应蛋白检测联用降钙素原检测来提高准确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数据之间差异显著。且利用ROC曲线计算得出, C-白蛋白浓度对细菌感染患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较高, 分别为82%、70%, 诊断符合率78.7%。

综上所述, 检测CRP浓度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在早期对患者是否出现细菌感染进行诊断, 并可以准确鉴别出患者感染的致病因素, 在早期治疗中有十分令人满意的预测性,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来合理指导患者抗生素的使用, 还可以借助CRP指标来评估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 有根据的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郭卫红, 宋宏先, 安艳芳.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在临床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1 (12) :123-125.

[2]邹国英, 任碧琼, 徐飞.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的测定[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1 (12) :494-495.

篇5:氟苯尼考在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在早期识别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89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30例和病毒感染组27例。患儿入院后,于次日清晨取静脉血进行血清CRP、WBC、PCT检测。观察三组患儿血清CRP、WBC、PCT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WBC、PCT水平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PCT在早期识别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PCT,在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方面,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细菌感染性疾病;儿童;降钙素原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6-0098-02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重要疾病之一,多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儿童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1]。临床多通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等进行诊断。本文主要分析了PCT在早期识别儿童感染性疾病方面的价值。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30例和病毒感染组27例。细菌感染组中:男20例,女12例,患儿年龄为3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为(5.97±1.48)岁;其中,细菌性肺炎24例,化脓性扁桃体炎4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败血症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中:男19例,女11例,患儿年龄为3个月至10岁,平均年龄为(5.88±1.57)岁;均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组中:男17例,女10例,患儿年龄为4个月至10岁,平均年龄为(5.91±2.33)岁;其中,病毒性脑炎10例,疱疹性咽峡炎5例,婴幼儿急诊3例,轮状病毒肠炎2例,麻疹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例。三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于次日清晨取静脉血进行血清CRP、WBC、PCT检测。PCT检测方法采取免疫荧光定量法,CRP检测方法采取免疫比浊法,WBC采取常规测定法。所有检测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儿血清CRP、WBC、PCT检测结果。CRP正常参考值:≤8mg/L;WBC正常参考值:4~10×109/L;PCT正常参考值:≤0.5ug/L[2]。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统计和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TX-*3]±s)表示,多组间均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比较采取LSD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CRP、WBC、PCT水平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炎症标志物的表达和细菌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多被用于细菌感染的鉴别。常见的炎症标志物包括WBC、CRP、TNF-α,PCT等[3-5]。WBC在血液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其水平变化,能够判断感染性疾病。但WBC水平容易受患者年龄、生理、应激、机体免疫等因素的影响,特异性较差。

CRP多被用于鉴别细菌感染,在健康人群中,其含量较低,当机体发生感染后,其水平会有显著变化[6-7]。CRP水平的高低和疾病的炎症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但在其他病理状态下,也会出现CRP水平的升高,因此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欠佳[8-9]。

PCT在细菌感染时会明显升高,在病毒感染时则不会,在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方面,效果较好。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血清CRP、WBC、PCT水平高于肺炎

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正常情况下,在人体中的含量较低,但当机体被细菌感染时,会使全身不同组织、器官中大量释放PCT。在机体被细菌感染时,PCT的水平和CRP、WBC的变化一致。

PCT是脓血症特异性的标志物,对于全身性细菌、真菌感染有特异的反应。对怀疑感染的住院儿童进行检查,发现其PCT水平均有升高。且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时血清PCT升高最为明显。可通过血清PCT对新生儿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总之,CRP、WBC、PCT在早期识别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PCT,在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方面,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医生关注。

参考文献

[1] 彭宝玲,朱翠平,万根平. 降钙素原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197-3200.

[2] Schuetz P, Mueller B.Procalcitonin: An Effective Screening Tool and Safe Therapeutic Decisionmaking Aid for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epsis[J].Ann Emerg Med,2015,66(3):318-319.

[3]朱巧玲,罗孟军.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0):35-36.

[4]任艳丽, 陈涵强. 降钙素原在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疾病的临床意义[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9, 24(2): 125-128.

[5]郭伟中, 蔡燕鸿, 吴盛桥. 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17): 64-65.

[6]梁玉美, 陈霞静, 潘红飞, 等.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19): 2684-2686.

[7]宋鉴清, 周雯雯, 满东亮, 等.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8): 1013-1015.

[8]徐哲, 葛昌玲, 陈华英, 等.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初探[J]. 儿科药学杂志, 2010, 16(5): 4-7.

[9]蓝国锋,黄景雄,吴时光,等.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34(7):114-115.

篇6:氟苯尼考在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1新生儿细菌性感染

细菌是新生儿感染的最主要病原, 感染部位常为全身感染、呼吸道、尿路、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道感染等[5]。

1.1 革兰阳性菌感染

目前我国新生儿细菌感染中, 大多为革兰阳性菌感染, 并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较为多见, 且常规培养一般难于检出。①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鉴于72.7%的表皮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 故推荐使用头孢菌素或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 而对于青霉素或甲氧西林耐药菌 (约53.8%) 感染[6], 则应使用万古霉素治疗;②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目前, β溶血性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具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高度敏感, 故首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由于到目前为止, 尚未见产β-内酰胺酶溶血性链球菌的报道, 故哌拉西林舒巴坦不作为首选。③金萄菌感染, 治疗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5]。

1.2 革兰阴性菌感染

革兰阴性菌感染以大埃希菌、克雷伯菌感染较为常见, 其他有流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氨苄西林对革兰阴性菌耐药率高, 且易发生过敏性药疹, 新生儿目前已少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于耳肾毒性较大, 新生儿不宜应用。由于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细菌耐药的发生率增高, 尤其是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和新生儿ICU获得的感染, 如克雷伯菌、大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均非常高[5]。对此类感染可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等复合制剂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致惊厥等副反应, 其中尤以亚胺培南的发生率为高,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宜避免使用或慎用, 因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可首选哌拉西林舒巴坦等复方制剂。

1.3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出生前和出生时感染, 以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B族溶血性链球菌、衣原体等感染选择抗菌药物。出生后感染, 以金萄菌、大肠埃希菌等选择抗菌药。院内感染, 则以某些机会菌如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梭状芽孢梭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选择抗菌药[5,7,8,9,10,11]。由于哌拉西林舒巴坦对上述病原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故病原菌未明确前, 病情严重患儿可选择哌拉西林舒巴坦。

1.4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埃希菌、肠球菌等为主。院内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等较为常见[12]。在病原未明确前可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

1.5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 常发生于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以大埃希菌、β-溶血性链球菌、金萄菌较为常见, 肠球菌、肺炎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杆菌较为少见。抗菌治疗应覆盖上述致病菌[13]。在未明确病原菌前, 可采取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

2儿童细菌性感染

儿童免疫能力偏低以及环境等因素, 亦极易发生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从临床儿科分离致病菌中, 革兰阳性菌大约占39%, 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16.8%、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6%、肺炎链球菌为4.5%、肠球菌为4.2%、其他为1.4%。标本来源依次为:呼吸道 (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血液 (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和肠球菌) 、引流及分泌物 (主要为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尿液 (主要为肠球菌) [14,15]。革兰阴性菌大约占61%, 其中大肠埃希菌13.8 %、克雷伯菌属10.9 %、志贺菌属8.9 %、铜绿假单胞菌8.4 %、沙门菌属7.8%、其他 (包括流感嗜血杆菌) 为10.7%。标本来源依次为:呼吸道 (主要为克雷伯菌属) 、粪便 (主要为志贺菌属和大肠埃希菌) 、尿液 (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引流及分泌物 (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14,15]。

2.1 小儿细菌性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的主要指征。小儿中耳炎包括急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和复发性中耳炎。病原菌主要为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卡他布兰汉球菌, 亦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大埃希菌、厌氧菌及支原体等[16,17,18]。对于符合抗菌药物指征而病原菌未明确的患儿可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 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2 小儿细菌性鼻窦炎

细菌性鼻窦炎病原菌多为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卡他布兰汉球菌, 亦见葡萄球菌、大埃希菌、厌氧菌及支原体等[16]。首选口服阿莫西林、青霉素V 或静脉滴注青霉素G, 当青霉素类治疗3 d无效或复发性细菌性鼻窦炎可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3 小儿细菌性喉炎

小儿原发性细菌性喉炎不多见, 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大埃希菌[19,20]。首选青霉素G、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阿莫西林等, 若为耐药流感杆菌、大埃希菌感染可选哌拉西林舒巴坦, 若明确为耐甲氧西林金萄菌感染应选万古霉素。

2.4 小儿细菌性扁桃体咽炎

小儿细菌性扁桃体咽炎的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卡他布兰汉球菌、白喉棒状杆菌及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明确为细菌性扁桃体咽炎, 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蜂窝组织炎、咽后壁脓肿等化脓性并发症患儿、或已引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非化脓性并发症患儿均应使用抗菌药物消除感染病灶[16,20], 应首选青霉素G, 亦可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

2.5 小儿急性会厌炎

小儿急性会厌炎的主要病原菌为B型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6,21]。由于流感杆菌大多数对氨苄西林等青霉素耐药, 且因本病进展快、危险性大, 故不宜将氨苄西林等青霉素作为首选药物[16], 应首选哌拉西林舒巴坦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2.6 小儿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

小儿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常见病原菌主要有肺炎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及支原体等[16,22,23]。疑为细菌感染, 病原菌未明确前, 可选用口服青霉毒, 较重患儿可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

2.7 小儿肺炎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球菌、流感杆菌、金萄菌。医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甲氧西林敏感金萄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大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厌氧菌和真菌等[16,24,25,26]。病原菌未明确前, 轻症患儿可首选哌拉西林舒巴坦。婴幼儿或重症肺炎患儿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哌拉西林舒巴坦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2.8 小儿肺脓肿

肺脓肿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为多见, 其次为肺炎球菌、链球菌及大埃希菌[16], 应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疑为肺炎球菌、链球菌感染患儿可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 必要时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疑为厌氧菌感染的患儿可选用替硝唑或克林霉素。

2.9 小儿脓胸和脓气胸

小儿脓胸和脓气胸常见病原菌主要有金萄菌和肺炎球菌, 其次有流感杆菌、支原体及呼吸道病毒等[16]。有指征的患儿应及早引流, 同时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等广谱抗生素, 必要时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10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

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有金萄菌、溶血性链球菌与革兰阴性菌等。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多为草绿色链球菌[27,28]。在明确病原菌前, 可选择哌拉西林舒巴坦。

2.11 小儿泌尿道细菌感染

小儿泌尿道感染致病菌大多为肠道杆菌, 常见有大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 少数为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7,29]。在明确病原菌前可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

2.12 小儿败血症

小儿败血症常见致病菌有金萄菌、大埃希菌、肺炎球菌、肺炎杆菌和链球菌等, 婴幼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表皮葡萄球菌亦可为致病菌[27,30,31]。在明确致病菌前, 可选择哌拉西林舒巴坦。疑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败血症可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万古霉素。疑大埃希菌、克雷伯菌及产气杆菌感染可首选哌拉西林舒巴坦。

2.13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有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7,32,33]。在明确病原菌前, 因脑膜炎时哌拉西林和舒巴坦均易透过血脑屏障且抗菌谱广, 可作为首选药物。

2.14 小儿细菌性腹泻

小儿细菌性腹泻常见病原体为大埃希菌、真菌、痢疾杆菌等, 霍乱弧菌已极少见[27], 不主张使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

3结论

综上所述, 哌拉西林舒巴坦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使用方法简便, 具有相对稳定的和可预测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并且在合理的治疗剂量时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可广泛应用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产气夹膜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科泽枸橼酸杆菌、卡他莫拉菌、摩根菌、淋病奈瑟菌、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司氏/产碱普罗威登斯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脆弱类杆菌群、产黑色素拟杆菌等产酶菌引起的新生儿和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急性会厌炎、肺炎、肺脓肿、败血症、脓毒血症、脑外伤、脑膜炎、脑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肾周脓肿、胆道感染、肝脓肿、腹膜炎、疖、痈、丹毒、脓疱、蜂窝织炎、上升性淋巴管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等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治疗中。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免疫力低下患儿或表现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儿宜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不主张用于由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氨苄青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唑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儿童及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哌拉西林舒巴坦虽可作为儿科感染性疾病治疗的一线药物, 但在儿科中的应用尚需积累更多经验。

摘要:细菌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我国儿童的健康。哌拉西林舒巴坦是专门针对产酶耐药菌感染而研发的新型β-内酰胺类复方抗生素, 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 已用于儿科各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治疗。但作为上市不久的创新抗感染药物, 尚缺乏充足的儿科临床使用经验。为此, 本文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在儿科各类细菌性感染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 以供临床儿科医师参考。

篇7:光合细菌在魁蚶苗种培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魁蚶;苗种培育;光合细菌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大型经济蚶类,在我国自然海区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的北部。上世纪80年代末,山东、辽宁等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进行魁蚶室内人工育苗探索。近几年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魁蚶的养殖产业也不断扩大,优质健康魁蚶苗种的培育是对魁蚶养殖产业的保证,同时也为自然海区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优质的苗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亲贝 选自荣成自然海区5月下旬采捕的2~3龄成蚶,壳长7~12 cm,体质健壮,外形完整,壳面绒毛脱落较少,无寄生虫和病害。本次培育使用亲贝1 800个。

1.1.2 育苗池 采用原扇贝培育池,水体约500 m3,共20个培育池,配备预热池。

1.1.3 饵料 主要的饵料种类有室内培育的硅藻、小球藻、扁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等。同时利用室外闲置虾池进行室外单细胞藻的肥水培养,以保证高温阴雨所导致的饵料供应不足。其中10个苗池投喂光合细菌的为A组,另外10个不投喂的为B组。

1.1.4 附着基 利用扇贝育苗使用过的红棕绳,经过消毒、浸泡、捶打、蒸煮,处理干净后晒干备用。

1.2 方法

1.2.1 亲蚶的入室暂养 采用浮动式网箱暂养,亲蚶的雌雄外观不易区别,暂养密度为35个/m3,A组、B组各使用亲贝900个。入池后水温保持在16 ℃三天不变,在此期间清除附着在贝壳上的脏物和附着生物。

1.2.2 亲蚶的升温促熟 亲贝的入池水温为16 ℃,入池稳定培养3 d后,每天升温1 ℃,升至21 ℃后,恒温培育待产。每天早晚各换水1/2,吸底2次,保持连续微量充气,将光照度控制在500 lx。饵料以小球藻、小硅藻和金藻为主,日投饵约20万~40万个细胞,每隔2~4 h投喂一次。

1.2.3 亲蚶暂养管理 暂养期间A组每日投喂光合细菌约8亿个/m3,B组不投喂光合细菌。每天早晚各换水1/2。每隔2~4 h投饵一次,每次投饵密度保持2万~4万个/mL。室内光照低于500 lx。

1.2.3 产卵与孵化 解剖、镜检确定亲贝卵子发育成熟,采用自然产卵的方式。将亲蚶置于产卵池中,使其自然产卵排精。雌蚶排卵粉红色,雄蚶排精为白色烟雾状,因雌、雄魁蚶难以从外部形态区分,发现雄蚶排精后立即将其挑出,并及时搅开堆聚的卵子,捞出池中的泡沫。对密度过大的产卵池用虹吸法重新布池,产精过多进行洗卵2~3次,最终使产卵池的卵子密度为60~80粒/mL。

孵化过程中,每小时搅池一次,气量开大,避免卵子下沉。施加1~2 mg/L 的青霉素抑制病原菌繁殖,并全池泼洒 Na2-EDTA 4 mg/L。

1.2.4 幼虫的培育

1.2.4.1 选幼 产卵22 h后,受精卵发育为D形幼虫,用300目的筛绢网收集中上层健壮的幼虫,淘汰池底畸形死亡的至培育池中进行培养,A组、B组密度均控制在7~8个/mL。

1.2.4.2 投喂 选幼后施加1~2 mg/L的青霉素,以后A组每日投喂光合细菌5亿~10亿/m3,B组不投喂光合细菌,光合细菌使用前置于塑料桶内充气培养6~7 h。饵料以金藻为主,每天投喂6~8次,每次投喂2万~6万个/mL。壳顶幼虫期,适当增加投喂量,可增加至6万~8万个/mL,具体根据幼体胃的饱满程度和水中的残饵来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并对D形幼虫的数量和生长情况进行检测。

1.2.4.3 水质控制 水温控制在23~25 ℃,A组每天换水1次,B组每天换水2次,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初期用300 目筛绢网箱换水,后期选用200 目的筛绢网箱。A组每隔6 d倒池一次,B组每隔4 d倒池一次。倒池时注意不要损伤幼体,跑漏幼体。

1.2.4.4 附着基的投放 当幼虫20%发育至眼点幼虫时,壳长在200~270 μm(见图1),投放处理消毒好的棕绳附着基,棕绳投放前需用10 mg/L的青霉素浸泡1 h,每立方米水体投放红棕绳400 m。幼虫附着时,附着基上出现丝状物聚集成团。约6 d后附着完毕。

1.2.4.5 稚贝的培育 幼虫附着变态率30%~40%时开始加大换水量,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水1/2,逐渐增加投饵量,饵料以金藻、小球藻、扁藻为主,藻类的数量7万~8万个/mL,并辅以海洋光合细菌10亿~15亿/m3。完全变态后,池中已无幼虫,可不用网箱换水,直接采用拔塞换水,每天换水3次,每次换水1/2,换水时水流不可太急,不能使附着基裸露水面。稚贝培育后期应逐渐加大充气量和光照强度,单胞藻投喂增加至 10万~15 万个/mL。阴雨天,气温过高,饵料池有时会出现饵料老化和原生动物大量繁生,采用室外闲置虾池中的饵料补充。

1.2.5 稚贝出池及中间培育 稚贝壳长达到约0.5 mm时出池下海进行中间培育。为减少下海后的稚贝脱苗率,出池前对稚贝进行流水刺激。保苗网袋采用双层网袋保苗的方法,内层为30目,外层为60目。自然海区挂袋后一周内不动网袋,以后每隔4~5 d刷袋一次。下海后个体壳长达2~3 mm时将外袋脱下。

2 小结与讨论

2.1 亲贝的培育

亲贝的培育约25~30 d成活率较高,达100%,性腺发育较好,精子活力较强,怀卵率高,后期孵化率达70%。使用光合细菌的A组亲蚶性腺发育提前约1~2 d。

2.2 室外闲置虾池培育饵料

夏季室外气温回升较快,为避免饵料培养过程出现饵料老化、原生动物污染问题,导致饵料供应不足,采用室外闲置虾池进行饵料培养。随着气温的升高,虾池中微藻饵料的繁育速度较快,起初以硅藻类居多,后期以绿藻居多,在稚贝的培育中多次使用室外饵料,效果较好,保证了培育期饵料的供应。

2.3 水质的控制

魁蚶苗种培育要严格控制水质和水温,水经砂滤罐过滤,入池前再经网袋过滤。在水温20~26 ℃时,魁蚶幼体都能正常生长,生长速度与培育水温的高低成正比,一般控制水温23~25 ℃较为适宜,温差控制在±0.2 ℃。

2.3 幼体的生长发育

育苗采用自然产卵的方式,经镜检,其受精率较高,可达99%。幼体的培育中,一半苗池中使用光合细菌,使用光合细菌的A组的变态率和生长要优于不使用光合细菌的B组。

A组D形幼虫发育至眼点幼虫的变态率约80%,B组为66%;眼点幼虫发育为稚贝的成活率,A组为75%,B组为70%。幼虫的生长速度A组从第4 d开始大于B组(见表1)。本次魁蚶苗种培育共获得稚贝37亿粒。

使用光合细菌的效果要比传统方法好,水质易控制,同时可以减少一定的换水量,所得幼虫的活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

2.5 稚贝中间培育

稚贝海上中间培育2个月后,A组稚贝的平均壳长达(7.2±1.41) mm,B组稚贝的平均壳长为(7.1±1.97) mm,在后期的培育中A组稚贝比B组呈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整体来看,苗种挂到海区进行中间培育后,生长速度都较快。

篇8:氟苯尼考在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2月我院儿科收住院的细菌性感染患儿148例,男81例,女67例,年龄1个月至4岁,平均1.2岁。所有患儿根据病史、实验室细菌学检测得以证实。其中细菌性肺炎45例,败血症33例,细菌性肠炎29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1例,泌尿道感染8例。对照组为55例体检健康的儿童,男31例,女24例,年龄2~6(平均2.9)岁。

1.2 仪器和试剂 hs-CRP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及配套定标品和质控品由上海德赛公司提供。WBC计数采用拜耳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仪及其配套试剂、质控品。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采静脉血,一管为分离胶促凝管,一管为EDTA-K2抗凝管血规专用管。采血后立即送检,当天检测hs-CRP含量和白细胞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采用x¯±s表示,统计学差异采用t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148例患儿中,hs-CRP阳性143例,阳性率96.6%;白细胞水平升高119例,阳性率80.4%。两种检测值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各种细菌性感染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148例患儿中,hs-CRP>3mg/L有143例,阳性率为96.6%(143/148);对照组55例CRP结果均小于3 mg/L。各种疾病患者CRP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附表。

注:各种细菌性感染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CRP是由TilletFrancis于1930年在一些急性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的,因为它能和肺炎链球菌的夹膜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它是由5个多肽链亚单位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是反应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极灵敏的非特异性标志物,CRP可以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节和吞噬作用。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补体系统的激活作用,表现为炎症反应[1]。在炎症后4~6h,血清CRP即迅速增加,36~50h达高峰,是目前临床上最有用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连续升高比单次升高更有意义。健康人血清中CRP浓度很低,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炎症时,血中浓度明显升高,其峰值可达到正常值的数十倍,并不受年龄、性别、体温及贫血等因素的影响,优于血沉等其他急性时相的反应物质,被认为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2],且CRP增高的幅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3]。本研究检测的hs-CRP不是一种新的CRP,而是用一种灵敏度更高的方法对低水平CRP的精确测定[4],检测结果显示,在细菌感染中,hs-CRP值明显升高,而且升高阳性率明显高于白细胞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的特征是体温升高、WBC升高、粒细胞比率升高、hs-CRP升高,但小儿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机体的应激机制不够完善,对感染的反应能力差,一些常规检查的应用受到局限。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小儿的WBC正常范围较宽,一些WBC基数较低的患儿,轻度的升高不会超过正常范围的上限。另有部分细菌感染时,患儿的WBC计数及分类指标变化不显著,且白细胞值易受情绪、高温、寒冷、饱餐等影响,在非细菌感染时,高热也可致WBC数明显升高[5],故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本组资料显示,绝大多数细菌感染患儿血hs-CRP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相一致,呈正相关。虽然部分患儿在血hs-CRP升高的同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未见增高(超过正常值范围),可能与部分患儿应答功能有关[6],或因小儿外周血白细胞数值范围较宽,原先白细胞基数较低者,轻度的升高并未超过正常范围上限。或因患儿入院时间比较晚,或者是因为先前治疗效果不好,而转院后机体已经处于康复期,再加上hs-CRP半衰期比较短,血清hs-CRP已经下降。观察组148例细菌性感染患儿中,hs-CRP阳性143例,阳性率96.6%;白细胞水平升高119例,阳性率80.4%,两种检测值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的各种疾病hs-CRP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增高(P<0.01)。在抗感染有效时,hs-CRP迅速下降。提示hs-CRP对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比白细胞计数灵敏。

综上所述,血清hs-CRP检测对于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血hs-CRP较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作为炎性反应的标志更为可靠,且hs-CRP值越高说明炎性反应越明显,一旦发现患儿血CRP值异常升高,尤其患儿不明原因发热,伴有中毒症状,应迅速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标本采集后应及时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从而取得良好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48例细菌性感染患儿(观察组)及55例健康儿(对照组)的hs-CRP含量。(2)用拜耳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仪对上述148例细菌性感染患儿及55例健康儿进行白细胞计数。(3)将以上两种方法做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hs-CRP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8例细菌性感染患儿中,hs-CRP阳性143例,阳性率96.6%;白细胞水平升高119例,阳性率80.4%,两种检测值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和观察疗效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细菌性感染

参考文献

[1]马廷和,王玉屏,吉大章,等.小儿C-反应蛋白检查的相关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3):258-259.

[2]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

[3]王亚娟,胡翼云,杨永弘.C-反应蛋白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3):185-187.

[4]符玉桂,吴丽婷,陈立刚.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7,7(3):374-376.

[5]沈立松.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4):253-254.

篇9: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痰标本细菌学检验

在感染疾病的病原菌中,细菌L型是细菌细胞壁部分缺损或完全丧失而造成的,细菌胞壁的缺失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人工诱导的,但人工诱导的频率远比自发为高。痰标本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油煎蛋”样式[1]。本实验旨在筛查临床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细菌的存在情况,论述了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L型细菌的形成提供思路,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实验对象:2009年6月~2012年5月送检于检验科的300例痰标本。

培养基配制:罗氏培养基的配制:基础液,谷氨酸钠1.8g、磷酸二氢钾1.2g,枸橼酸镁0.3g,葡萄糖0.3g,硫酸镁0.1g,丙三醇6ml、蒸馏水300ml。上述溶液加热充分溶解,加入土豆粉6g,摇匀加热5分钟。冷却到40~50℃时,加入500ml全卵液,加入已经高压灭菌的2%孔雀绿10ml,摇,静置后进行分装。呈斜面放置于干燥箱85℃,1.5小时。冷却后,培养基斜面颜色鲜艳,表面光滑无气泡,4℃保存。

痰标本的细菌培养:取痰标本,以1:3的比例加入消化液,漩涡振荡,3000转/分,离心15分钟,加入适量PBS重悬沉淀,取300ml分别接种于Middlebrook MGIT 7H9液体、7H9L、7H9B半同體培养基、923TBB和923TBL液体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消化液的配制:4%NaOH 50ml,2.9%枸橼酸钠50ml,N-乙酰-L-半胱氨酸0.5g当天配制,24小时内使用。染色涂片后光学显微镜下镜检。

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痰液经预处理后接种于Middlebrook MGIT 7H9液体、7H9L、7H9B半同体培养基、923TBB和923TBL液体培养基,培养结果显示1例标本在923TBL液体培养基浑浊,有细菌生长,在7H9L半固体蔗糖培养基中有油煎蛋样的菌落出现,而在罗氏培养基、923TBB和7119B培养基中没有菌落生长。

涂片镜检分析:1例标本菌株的煎蛋样菌落经抗酸染色可见大小不等的短杆状的细菌。

病历分析:患者,男,19岁,汉族。患者于2010年10月曾患“颈淋巴结核”抗痨治疗好转,2011年10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伴少量白色稀薄液,X线左肺上中野见斑片状阴影,边界模糊,CT左肺斑片状密度不均一影。入院检查:痰检三次均为阴性,医师根据影像学结核胸片病灶形态以临床症状,考虑为继发性肺结核。常规:粒细胞百分比71.7%(30~90),淋巴细胞绝对值1.3×109(2~10),入院后给予抗炎,抗痨支持治疗:INH 0.4g,1次/日,RFP 0.4g,1次/日,PZA 1.5g,1次/日,SM 0.759g,1次/日症状,缓解,无药物不良反应,痊愈后出院。

讨论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在某种情况下细胞壁肽聚糖结构可遭破坏,或当其合成受到抑制时,革兰阳性菌细胞壁几乎完全缺失,原生质仅被一层胞膜包绕,一般呈球形,称原生质体[2]。革兰阴性菌经溶菌酶处理后,因其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较少,且可保留某些或全部的外膜保护,内部渗透压又比革兰阳性菌低,故形成一种对低渗环境具有一定抵抗力的圆球体,或称原生质球[3,4]

痰是病理产物,主要是肺、支气管和气管内的炎性分泌物。咳嗽的患者采集痰标本,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并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我们知道,肺结核患者痰中能否找到L型细菌,除痰中含菌量大小外,正确留取痰标本的方法是:在留痰之前先用清水漱口数次,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及部分杂菌。留取的痰应是用力咳嗽后自气管内咳出的痰,然后盛于痰盒内送检。不要将唾液或鼻涕吐入痰盒,以免影响查痰结果。初次就诊需查痰,医生要求送3个痰标本: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夜间痰:前1天晚间咳出的痰;清晨痰:起床后深咳吐出的痰,其中以清晨第1次咳出的痰效果最好[5]。应采集12~24小时内的痰液。测定24小时痰量或观察分层情况时,容器可加少量石炭酸防腐。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必须无菌采集,并先用无菌水漱口,以避免口腔内正常菌的污染。为了防止痰液污染,用过的标本应灭菌后再处理[6]。本文通过痰检验结果显示,本文1例患者是多次抗痨治疗,抗痨药物中异烟肼对细胞壁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这给L型细菌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但是经过痰涂片抗酸染色没有发病病原菌,通过将痰液消化处理,接种于培养L型细菌的7H9高渗半固体发现了L型细菌。

总之,用高渗半固体培养基可以从临床痰标本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L型菌株,表明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仍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祝秉东,于红娟.结核病学基础与临床[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369-375.

2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J].中国防痨杂志,2008,18(1):28-31.

3Chiodini RJ,Van Kruiningen HJ,Thayer WR,et al.Spheroplastic phase of mycobacteria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J Clin Microbiol,2009,24(3):357-363.

4朱明利,张永乐,张立诚,等.肺结核患者结核菌L型感染及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5):632-635.

5卢润生,蒋绍双,李定越.结核菌L型培养基的改进[J].四川医学,2004,25(7):735-73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氟苯尼考在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虹鳟鱼和金鳟鱼05-01

鳟鱼 说课稿04-10

金鳟鱼简介04-15

乐海泛舟鳟鱼教案07-08

鳟鱼音乐作品赏析04-16

间二氟苯合成工艺的研究04-29

虹鳟养殖可行性报告08-14

虹鳟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技术04-10

《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04-27

上一篇: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下一篇:有关应届生自我介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