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2024-04-13

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共8篇)

篇1: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以创新精神创设和谐育人环境

——学习使用《中小学管理制度》的体会

《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石。以一个“不准”,三个“必须”为重点的管理规定,反映了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大幅度提高办学水准,必须在大力度贯彻《规范》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创新,充分结合民办学校得天独厚的优势,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市场规律,并努力实现两个规律的统一,创设和谐氛围,充分挖掘管理内部的潜能,优化管理内部的要素。

一、创新管理理念,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支撑

《管理规范》从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的要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十分重视学校的民主管理,明确提出要“实行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管理学校”等。十分重视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明确提出要“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搞有偿家教”。十分重视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建设,提出“校园要力求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环境布置富有文化内涵,体现教育功能”。十分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体现对学生生命的关爱。

《管理规范》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我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与我校努力倡导和实施的“和谐教育”不谋而合。有了《规范》的支撑,我们和谐校园建设的方向得以更明确,思路得以更清晰。我校明晰了以”和谐”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办让学生和家长感动的学校”的办学目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文化荣校”的发展战略观,“适度竞争,充分合作”的队伍建设观,“爱为圆心,严为半径”的学生管理观,“分类提高,优质均衡”的教学质量观,“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观,“管督分设,教考分离”的质量监控观等等.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也就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和谐教育的目的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树立了学生全面成长的教育观,另一方面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尤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着眼多元智能,重视个性教育,倾注生命关怀。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激励评价、雨露工程,一切力求“哪壶先开提哪壶”,让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我校尽情享受教育的五彩缤纷。

二、创新管理机制,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动力

“权力下放,重心下移”。该校的决策者认为权力意味着服务,享有了更多的权力,也就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把手中的权力分配给能更直接为师生服务的人,行政指挥效率才高。该校根据自身办学层次多,规模庞大的特点,撤销中层处室,采用校长领导下的级部主任包干制,建立以级部为主线,以班级为核心的扁平管理体系。在该校,教师聘任、考核奖惩、奖金分配、招生等学校权力的核心要素,基本由级部掌控;当然学校与级部间集权和分权的度,保持着科学的平衡。

机制激发活力,机制催人奋进。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持续进行了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探索,把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结合起来,用建立健全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切实的保障。

1、健全民主决策与科学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适应学校健康发展的民主决策与科学管理机制,建立起了决策、执行、监督、咨询反馈组织机构体系和科学管理机制,重大问题均由教代会讨论决定。通过健全民主决策和管理机制,保证了事关学校发展方向、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了班子的团结,提高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营造了和谐校园的氛围。

2、健全师德教育考核机制。他们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言行举止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不做有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事。通过这一系列外树形象,内建规范的师德教育工作,使教师的管理和师德建设出现崭新局面。

3、全面落实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既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式,我校党支部提出:以追求“四个和谐”,即:干部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学校关系和谐,校区和谐,达到“三个满意”,即:上级放心满意,群众满意,家长、社区满意。

4、完善未成年人德育机制。他们建立起了一支以党支部、团委、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主,教务处、学科组、科任教师为辅,社区、家长为协助的德育工作队伍,形成全员参与,各尽其能的德育工作的氛围,加强了学生德育和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三、创新管理制度,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保障

充分体现了“自主管理”的理念和要求。这是《管理规范》的一个鲜明的亮点。《管理规范》既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的一种规定要求,更是从学校自我发展的角度而提出的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的规范要求。《管理规范》围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学校的自律、自觉,提出了一系列学校自主管理的内在要求,集中反映了校本管理的思想。在内容上,进一步强调了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制度,鼓励学校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在语言上,《管理规范》也尽量使用一些激励性和引导性的词语,而少用甚至不用一些诸如“不准”、“严禁”等强制性的词语,真正引导学校从他律走向自律,由“外控”转为“内控”,促进学校依法自主管理。

安定有序 和谐共处

一是要讲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校,最大的规矩就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干部、教师、工人、学生等都要遵纪守法,符合规范,讲规矩,按章办事,这样才能实现高效、有序运转。尤其是随着全社会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不但使教育行为进一步规范了,而且对教育干部的行政行为、决策行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学习标准,建立各项行为规范、服务规范、制度规范,并组织有效实施。

二是要讲责任。责任意识,是一个社会有序、和谐运转的前提和条件。讲责任就是要知道自己身在的岗位、肩负的职责在全局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把分管的事情做实、做细、做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三是要讲协调。和谐校园的各个要素是全面协调、良性互动、整体优化。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育人”这个中心,要把学生成人成才作为一把“尺子”、“镜子”,来折射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质量,把学生培养作为各项工作的结合点,加强协调,共同发展。要完善现代大学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篇2: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环节 年龄班游戏生活来源游戏探究主题↓↓↓

小班幼儿的生活范围相对比较为狭窄,有着强烈糖果店模仿家庭的愿望。漂亮的糖果、好吃的点心,点心屋

都会吸引着他们的眼球。娃娃家

钓鱼↓↓↓幼儿的生活范围逐步的扩大,已不再满足于模仿家饮品店中班庭生活。他们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好奇地看待在成人肯德基带领下的吃、穿、住、行等日常活动。公共汽车的站理发店牌、饮品店的广告、农贸市场的杆秤,无不引起他们童装店强烈的好奇心。售楼中心农贸市场↓↓↓幼儿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和成人有意识引导,足迹遍影楼

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敏锐的观察力和探究的鞋城

欲望使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感受,更愿意知 道个究书店

大班竟,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现出来。邮局

他们对邮局的探索深入到对邮票的观察,他们对鞋城医院的探究全面到对每双鞋子的测量、设计、制作、买卖、超市

维修、保养和做广告。花店

茶吧话吧礼品店

2、根据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创设不同的结构环境

(1)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生成相应的区域活动。

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最佳源泉,因此,我们老师应注意观察、了解、把握幼儿的兴趣,根据价值及时生成活动。

问题: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过多限制或放弃指导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教师在活动中应随时、全方位地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掌握的态度,捕捉指导机会,根据实际需要,以多种灵活方式进行一定的介入指导,使幼儿在充分独立的前提下,个性和创造能力得到积极充分地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是观察者、支持者、引导着。

(2)善于发现生活的资源,形成相应的区域活动。

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是幼儿学习的一种不竭资源,也是教师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的区域活动的很多内容可以来自于幼儿园的生活。

(3)结合主题性活动的内容,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

我们大多数幼儿园都是采用以主题活动方式组织课程实施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人文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它有利于客场内容的综合,因此,我们在开主题活动的同时,注意根据主题目标和幼儿需要,设置相应的区域活动,挖掘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家”是最具有安全感和令人放松的地方,尤其对于初入园的幼儿来说。在《皮娃娃》案例中,教师通过在“娃娃家”中投放的皮娃娃、海绵靠垫,营造了柔温暖的“家”一样的环境,并通过给娃娃装饰衣服等家居味十足的游戏活动,让孩子感到放松和亲切。

问题;怎样结合主题活动的内容,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注意根据主题目标和幼儿需要,设置相应的区域活动,挖掘其潜在的教育功能。

3、根据活动室的特点灵活设置活动区位置

(1)活动区之间动静分开,避免相互造成不必要的干扰,稳定幼儿注意力,如语言区、教学区、美工区等较为安静的区域,要和活动性大、易发出嘈杂声音的建构区、音乐区、角色区等相对分开。

(2)注意活动区的光线,将需要光线的活动区设置在靠窗或光线较强的地方,如语言区、科学区、教学区、美工区等。

(3)活动室交通路干道畅通无阻,避免幼儿在入厕、变换区域时拥挤和碰撞。同时教师是先要能覆盖每一个区域,避免出现观察死角,保证随时查看幼儿的活动情况。域由不同的柜子、桌子等物品组成,形成一个独立又相对开。

(4)区域活动的开展,首先是合理性规划区域,不同的去放的空。

4、投放材料要有计划、有层次。

幼儿之间存在着智力水平、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差异,而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因此在区域活动时应根据活动的内容,有目的地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工幼儿选择。如教育活动中发展粘贴能力的目标,就要在美术区投放包装纸、彩带、种子、叶子等材料,便于幼儿选择运用。

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有序地投入材料。如幼儿在美工区对玩泥渐渐失去了兴趣,可以及时投放牙签、小棒、布条、等各种辅助材料,激发幼儿玩泥的更大兴趣,让他们一直保持对活动的新鲜感。

注意层次性。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和个性他点,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材料和幼儿的实际水平匹配,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同年龄班相同的区域投放的材料应不一样,如同样是在美工区投放橡皮泥,小班要投放各种模型,中班要脱离模型,大班则可以提供小棒、毛线等辅助材料。

允许和鼓励幼儿跨区域使用材料,任意进行不同种类的材料搭配和想象创造。

5、投放的材料要具可变性

一方面同种材料应该具有多种玩法,幼儿可根据随心所欲,另一方面材料的玩法可以有不同的难度,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改进或放弃不适合的材料,挖掘新材料。由于区角游戏需要大量的玩具材料,为了减少寻找材料所占用的时间和精力,要寻找材料的多操作性,做到一物多用。幼儿在操作、玩弄的过程,也是探索——发现玩法——在探索——在发现新玩法的过程。提供多操作性材料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不断地激发其创造的愿望,玩出新的法样。如:益智区,五颜六色的游戏棒,孩子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中,发现游戏棒不仅能摆出各种图形,按色分类,还能两人合作玩出“猜猜看”,多人合作“谁拿的多”,能分出胜负对大班孩子来说,兴趣达到了高潮。他们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探索——发现——在探索——在发现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获得情绪情感的满足、体验成功,促进发展。其次,我们还为孩子提供适当更多的具有多功能的替代即半成品材料,如果奶瓶、废纸合、布头、线头——幼儿只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再加工”有改变了此材料的功用了。

6、能展示成长足迹的环境

幼儿生成的课程,是幼儿的兴趣所在,这些课程的开展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有可能很快就随着情景的变化使幼儿无法探索,也可能只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幼儿的生成课程,并创造相应的环境,让他们深入探讨幼儿关心的问题,那么,既可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有可以使课程往深方向发展。问题:怎样创设主题墙?

第一,由于有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慰藉环境的影响,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知识经验、能力和意愿对客观环境作出选择性反应,并主动地于这些环境进行交互作用。教师创设的环境应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兴趣、能力、幼儿的知识经验很认识水平,充满童心童趣。第二,教师创设的环境应具有丰富性。环境里蕴含的信息量越多,对幼儿的刺激越强烈,越能跳动幼儿主动去获取大量信息的积极性。因此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多元文化信息、能力经验、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第三,教师创设的环境应体现启发性。环境中所提供的信息刺激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不仅要能引起幼儿观察,还要能诱发幼儿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

7、变成品材料的提供为废旧材料的提供

美丽的农村大自然,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泥巴、石头、玉米、芦苇秆、棕叶,报纸、布头、轮胎、碟片、易拉罐等,这些都可以适时地成为幼儿园课程资源,我们可以通过收集这些材料,开展有趣的区域活动。

篇3: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游戏精神

一、创设幼儿园游戏环境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认为,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 普遍存在着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以及好奇心强的特点。而在游戏环境中, 幼儿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选择, 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周围的世界, 获得良好的体验。首先, 通过环境中的器材、玩具以及活动等, 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游戏, 实现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在游戏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也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充分发挥游戏环境的作用。其次, 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 不是被动地接受游戏和教育, 而是本着唯乐的原则积极进行游戏的选择和能力的构建, 并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对于幼儿园来说, 需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内外部游戏环境, 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再次, 环境自身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实现较好的发展, 在教室精心布置的游戏环境下, 幼儿能够在其中充分调动思维和智力, 对新知识进行接收和消化。最后, 游戏环境也同样具有教化的功能, 可谓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如教室中墙饰的设置, 就对幼儿的学习有着一定的感染作用。此外, 幼儿园环境中的游戏精神还体现在能够为教师提供资源、条件的作用, 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幼儿教育课程的设置。

二、如何更好地发挥环境创设中的游戏精神

基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渗透游戏精神的优势, 笔者认为, 要发挥游戏环境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 就需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 科学进行环境的创设。具体来讲,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游戏环境创设要以幼儿为中心。

发挥环境创设中游戏精神的目的就是为幼儿学习和成长提供有益的场所, 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这也决定了进行游戏环境建设要以幼儿为中心, 以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作为环境创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创设和游戏开发, 保证游戏环境既要贴近幼儿的情感世界, 又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帮助幼儿拓展视野, 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同时, 还需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发展, 在保证整体游戏环境设置的同时, 还需要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特点, 做到统筹兼顾。当然,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注意安全性, 只有做好安全工作, 才能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2. 创设动态的游戏环境。

为更好地发挥环境创设的游戏精神,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该是动态的,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创设的信息要不断地加以更新和完善, 永远保持新鲜感, 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价值。一方面, 游戏环境的设置要围绕课程内容而展开, 要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以及课程的目标和任务要求来进行游戏的选材, 实现游戏道具的选择和相应环境的创设。另一方面, 幼儿园环境的内容也应该随着课程内容以及活动主题、节日、幼儿的年龄特点等不同而不断地相应变化和发展, 提供与之相关的适宜材料, 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 获得极大的吸引力, 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 以获取新知识和新经验的发展。

3. 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从当前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来看, 多是以教师包办的“独角戏”, 教师往往考虑的是怎样布置才能使环境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而没有真正做到从幼儿游戏的角度出发。这就造成了多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带有成人的意念, 因缺少参与和探究, 能够带给幼儿的就只是视觉上的体现, 很难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兴趣。因此, 应该从幼儿的实际出发, 从幼儿的视角进行环境创设。只有让幼儿真正参与游戏环境建设, 才能表达属于幼儿自身的话语权。教师可以针对某一游戏, 让儿童主动参与其中, 由师生共同完成环境创设。这样, 才能让环境创设回归幼儿的世界, 让幼儿积极愉悦地参与到活动中, 去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激发其创造力。

4. 扮演好教师在游戏环境中的角色。

作为幼儿教育的专业人员, 教师不仅要承担起幼儿教育的责任, 还需要引导幼儿, 积极发挥环境和游戏的教育功能, 在游戏环境下, 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联系。教师要认清自身扮演的角色, 把幼儿当成独立发展的人, 并以一个全新者的身份进入到他们的世界, 从而不断发现其身心的变化和成长的特点, 并及时作出相应的指导和鼓励。此外, 根据游戏环境的不同, 教师的角色也应随之变化, 才能更好地融入幼儿的世界。这样, 教师在游戏环境创设中, 就不仅要提供环境和场所, 还需要指出方向, 对幼儿参与游戏环境创设提供正确的引导。

篇4: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古代就曾有过“人与素丝论”的观点,也曾有过“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言谈,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也曾系统地阐述了创设良好精神环境与人的影响的重要性。

每个幼儿都是个能动的个体,需要一个友爱真诚、融洽、和谐的精神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为师者首先要理解孩子,永铸童心。

【关键词】幼儿教育 培养爱心 理解

一、幼儿不仅是能动的个体,又是极具感情的人

大人眼中一把椅子、一个酸奶瓶子、一个废纸盒……只能看作一个不动的物体,而到了孩子们的眼里他们却能玩出很多花样。他们可以骑在椅子上开火车、骑大马,把酸奶瓶子当作桶系在小棍上玩“和尚挑水”的游戏,还能把废纸撕成“面条”或捏成“饺子”煮在锅里……总之,他们会玩得有声有色,趣味无穷,但我们这些大人却拿这些东西千万般的无奈。然而,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却不能因为我们童心的丧失,去扼杀孩子们的童心,从而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怕麻烦、怕闹、怕吵,而把孩子关在教室里,拴在椅子上,而应该充分调动起我们未泯的童心,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机地引导他们去尽情地玩、大胆的玩。

二、要无私、公正,平等地爱每个孩子

人们常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科学地讲,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但我们却不能因为这孩子笨,那孩子不漂亮从小就剥夺了他们被爱的权利。记得带小班时,我们班有个叫希希的小女孩,长得扁扁的脸庞,塌塌的鼻梁,胖胖的身子,还常拖着两道大鼻涕。因为她模样长得奇丑,在唱歌、讲故事、做游戏时,我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她拨拉到最后边。渐渐的,我发现这个女孩开始变得不合群,不爱讲话,每天一来园便悄悄地躲在靠近柜子的墙角,又总是把柜子里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于是,我又常常批评这孩子。终于有一天,她的妈妈告诉我说:这孩子老是不想来幼儿园,她说因为她长得不漂亮,老师不爱她。所以一说上幼儿园就把嘴撅得老高。这时,我才感到自己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是啊,爸爸妈妈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便成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哪有爸妈不爱自己孩子的道理。于是,我一把把希希揽在怀里,轻声说:“是老师不好,以后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你的。”从此,我便有意无意把她拉到我身边,同她说个悄悄话,开个小玩笑,问问关于她或她家的情况等。在以后的日子里,希希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也能大胆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了,柜子里的东西再也不弄乱了。她说:“老师爱我,我也要爱老师”。

三、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幼儿理解爱是双向的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好多事情上父母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了任性、自私、不懂得谦让,更不知道如何珍惜别人及别人的劳动成果等不良行为习惯。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培养爱心、献爱心活动。

(1)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要使幼儿有尊重他人的意识,我们首先做到尊重幼儿。每次活动,我们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积极鼓励他们重在参与每项活动。让差的幼儿先完成简单的目标,一步步由浅入深,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因被老师表扬而感到兴高采烈,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技能充满自信,而不是畏畏缩缩。同时让能力强的幼儿帮助差的幼儿,共同进步。

(2)让幼儿感受互助合作的乐趣。当幼儿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时,我们总是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我们还有意识地组织各种合作活动,帮助幼儿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那种情感,当幼儿体验到合作互助的乐趣时,他们也逐步懂得了关心他人和被他人关心的乐趣。渐渐地,幼儿之间形成了彼此关心、互相帮助的友爱关系,从而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形成团结、友爱、轻松、愉快的精神氛围。

(3)引导孩子理解爱是双向的。首先,我们引导孩子从爱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出发,开展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我做什么,我为他们做什么”为主题的活动。活动中,有的幼儿说爸爸给我买小人书,给我讲故事;有的幼儿说妈妈给我做饭、洗衣服、洗澡,还给我买最爱吃的东西;还有的幼儿说,爷爷天天送我上幼儿园,接我回家,还把好吃的留给我……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幼儿:“小朋友,这说明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你们,关心你们,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这样不断地教育孩子,孩子们也变得懂事起来,缠着买零食的少了,任性、调皮的听话了,不讲卫生的变干净了。“三八”节,有的小朋友还为妈妈点歌,有的为妈妈画像、送小礼物、帮妈妈洗菜、做饭……,在班上“我为亲人献爱心”栏中得到小红花的一天天多起来。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逐渐懂得了如何爱护自己的同伴,爱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爱自己的老师,平时班内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他们都抢着干。同时,我们也努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经过我们的努力,许多家长改变溺爱、娇惯或棍棒教育的错误做法。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家庭教育 环境的改善,使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日趋一致,使我班的工作受益匪浅。

篇5: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反思

近几年来,环境创设成为幼教界探讨的热门,经过学习和观摩我启发很大!以下是我个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些反思:

一、现状和困惑

每当新学期的来临,老师们总要冥思苦想做出各种主题和内容来布置墙面,希望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但常常是教师的一番苦心只换来孩子们短暂的关注,更多的价值体现在装饰美化活动室或供参观检查者欣赏。真正能对孩子发挥作用的只有很少的空间,大多是用来张帖孩子们的绘画、手工作品。这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的主观设置的内容多,幼儿自主参与设置的内容少等,一学期下来孩子的参与成了教师环境布置空白的填充,老师安排幼儿做什么,幼儿就做什么,体现不出孩子的自主性和兴趣性。实践中的困惑: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发展,要让儿童与环境积极“对话”,在环境的创设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因此,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和孩子们主体性的发挥是我们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二、分析与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当前学前教育对环境布置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让幼儿通过主动参与环境创设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幼儿教师的共识,怎样在环境创设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新《纲要》的“组织与实施”部分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是环境创设的主体,环境创设本身也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老师应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兴趣,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激发幼儿探索、参与,使环境创设融教育性、情趣性和操作性为一体,成为幼儿展示自我的窗口,让孩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三、实践中的措施与策略

活动室是幼儿在园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聆听孩子、走近孩子,正确处理好和孩子之间主导与主体在环境创设中的关系,从而在实践中转变教育行为。环境创设本身就是 1

一种教育活动,“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只让能力强的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做法,要相信每个孩子“能行”,给予每个孩子一定的自信;赏识孩子的“逻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鼓励孩子“试试”,还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探索时间与空间。在孩子有兴趣时,调整原计划,满足孩子探索的需要;在孩子容易出错时,或等待一下,或在他需要时帮他一下。只有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潜能才会自由释放和被充分开发。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将教育目标和主题内容有效融合。环境创设内容的确定我们应该以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为基础,在环境创设中教师要将教育目标和主题内容有效融合,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参与创设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让他们从中能够获得经验。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以往活动室的墙饰主要起美化和装饰的作用,幼儿的参与体现在为他们开辟一块作品展示园地。而真正有价值的墙饰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更应具有教育价值,这里的空间应该是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幼儿自我展示的窗口。墙饰的主题和内容应与教育活动及孩子的学习活动相一致、相呼应,而不是幼儿作品的简单堆积。某一主题下墙饰的不同栏目是教育活动和孩子学习活动中重要的阶段性经验的总结,栏目和栏目之间都是一个有序的整体,由孩子们用绘画和语言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组合而成。

篇6: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

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直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成为环境的准备者、保护者和管理者,在实践中改造教学环境,营造美观、宽敞、有序、丰富、温馨、便于幼儿生活、活动、以幼儿为本的环境。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是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是根据主题的开展,进行相关的环境创设。环境的创设要追随主题,支持主题的开展。根据幼儿现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提供幼儿大量可操作的材料,进行经验的积累与巩固,让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这样,幼儿就对环境有了兴趣,环境提供了多种、适合不同幼儿水平、爱好的机会,最终,促使幼儿的发展。

一、主题环境创设的作用

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诱发孩子的积极行为,它的效果有时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

(一)幼儿的生活能力得到发展

1、培养了幼儿的秩序感。

活动室中的操作材料摆放都有序、有规律、整整齐齐。幼儿在取、放操作材料时在感受着秩序:把积木从小到大取出,从大到小放回„„他们懂得了用完材料放回原位,材料摆放应有序、整齐才漂亮。

2、幼儿的动作更加协调。

跟人的智慧最紧密相关的其中一项运动就是手的运动。手的发展意味着自我的发展,心灵的发展。我们将生活教育物化为可动手操作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丰富且具有层次性,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自己所选择的材料。他们的动作更协调,甚至可以说更精确了。

(二)幼儿的注意力得到发展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因素。注意力的发展是心理健康发展的表现,是一种内部需要满足的表现。蒙台梭利博士曾说过“孩子的注意是被适合他兴趣的东西所吸引。它不是教师所能‘唤’起的”。活动室中丰富而有变化的材料不断成为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专注于材料。“专心是儿童品格与社会行为的全部基础。”注意力不稳定是幼儿在现阶段体现的年龄特征。由以上例子可以发现,适宜的环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孩子在专注的过程中主动的积累经验,发展了自我。

(三)幼儿的意志品质也消然萌芽发展

蒙台梭利博士在她的《自发的教育活动》中谈到:“当儿童能够从众多的物品当中择其所爱时;当他梦寐以求的某些工作正被别人玩耍,而他学会了安静等待时;当他长时间专注地操作并纠正教材里他认为有错误的地方时„„他已经做出很多‘意志’行动。”意志品质中的一种自发的基本品质,人与人之间表面关系和社会大厦都建立在此之上。这个品质就是“连续性”。这种品质也已渐渐出现在孩子们身上。

二、如何开展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

(一)着眼与幼儿的实际需要来调设环境创设,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

主题环境要根据孩子的需要而经常更新,增强幼儿对它的亲近感,满足幼儿的心智体验,从而实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这就要求主题环境的创设必须有弹性。同时我们经常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修正,并允许幼儿在活动时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墙饰,使他们在主题环

境的创设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主角。

教师要改变观念,把墙面环境的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然后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发动幼儿讨论最后共同定出墙饰的内容。其次,将收集布置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能做得到的应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通过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在收集材料后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如何装饰主题墙饰,这样孩子间的交往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此时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随时的观察幼儿,当发现幼儿的确有困难并真的需要帮助时,可轻声的问幼儿“需要我的帮忙吗?”征得幼儿同意后再介入。

(二)主题环境创设要趣味性,这样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主动学习。

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因此,趣味性的环境更容易吸引孩子去操作、去探索,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如:新入园的幼儿最喜欢“娃娃家”,因为对家庭生活的依恋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

(二)主题环境创设呈现形式要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

第一、主题墙面的创设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重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的深入与丰富。墙饰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与分享信息,他们的观察、思维、交往以及表达的能力均获得了提高。

第二、创设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可以从幼儿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来创设环境。如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材料等手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差异,从而创设出不同教育价值的环境。另外,也可以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能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在“好吃的蛋糕”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一起参与布置教室。在一面墙上张贴幼儿收集来得不同蛋糕及师生共同设计的制作流程图,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也大大提高了环境所带来的教育价值。

第三、环境创设应生动、直观、真实,环境布置不要局限于“墙”上,不要局限于贴,譬如教室的某个角落,某个窗台,某个柜子,适时提供物质材料,调整环境设置。环境创设不仅有主题,而且还能动,或是悬挂或是有序列的摆放或是放在孩子自己的小柜里,教育活动能有所延伸,主题墙同样也可有所延伸。

另外,要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在墙饰设计制作过程中,由于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所以幼儿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环保教育引向深入,并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这些做法为幼儿真正理解环保的意义、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

篇7: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

[ 作者:sammishen

来源:北京学前教育网

点击数:854

更新时间:2005-9-17

文章录入:sammishen ]

我授权北京学前教育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北京学前教育网同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任何幼儿都离不开游戏,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它能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童心嬉戏的世界。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它对促进儿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角色游戏的主题应来自于幼儿的需要,由幼儿自己提出,但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适当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幼儿学会确立主题。

例如:我班娃娃家的建立,是创设的第一个活动区。孩子们在玩娃娃家的同时发现娃娃家里缺了很多东西,宝宝吃的奶粉,家里要用的日用品都没有,于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我们又开设了超市的游戏,孩子们还是觉得不满足,他们觉得买东西的时候需要用钱,于是在孩子们的提议下又开设了小银行,在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下,我们又开设了理发店,麦当劳。这些角色区的建立,来源于幼儿的需要,符合幼儿意愿,他们游戏起来更投入,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材料的提供要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

回顾我们开始投放角色区游戏材料时,认为游戏材料投放越多、越真实、越漂亮,孩子们越喜欢。如麦当劳里的食品全是教师精心收集来的麦当劳包装盒,饮料罐,麦当劳优惠券图案非常逼真。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麦当劳里买的东西由于不需要孩子们制作,所以厨师常常没事干,刚开始由于物品形象逼真,孩子们还比较感兴趣,但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失去了兴趣。这些材料虽能吸引幼儿注意,短时间内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时间一长,由于以物代物活动少,幼儿创造性体现不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我们辛辛苦苦准备的材料,孩子们欣赏几天就不再理它了。于是我们就尝试减少游戏材料,然而材料一下子从多到少又不能满足幼儿需求。我们便在麦当劳中提供了许多半成品,开始幼儿用橡皮泥加工出了汉堡,慢慢的又出现了冰块、披萨、汉堡的种类也丰富了起来,做出来的作品也越来越逼真了。孩子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半成品和废旧材料更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半成品材料会使幼儿玩时任意组合、加工和变形,自己变出多种玩法。这样幼儿就会在摆弄中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如,朱姝颖扮演的小妈妈用玩具积木给家里添置了饮水机,她说这是给客人喝水用的。刘月儿用纸盒做了电视机和电视遥控器,她说这样客人到家里就有事情干了。理发店的小朋友又找了个大塑料盘子说这是烫头发用的机器等等,通过以物代物,既丰富了幼儿游戏材料,又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同时能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3、提供的材料应根据幼儿游戏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

大家都知道材料太多幼儿不知玩什么好,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应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理发店中新增发型目录事例,一天,我扮成顾客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问:“你要理发还是要洗头?”“我要烫卷卷的头发”理发师问:“你要烫怎么样的卷头发?”老师启发说:“我也说不清楚,要是让我看到发型我就知道了!”那怎么办呢?理发师犯愁了,在讲评时,朱文说:“我陪我妈妈去烫过头发的,他们有一本很漂亮的书的,里面就有很多很多的发型。”“我知道,我也看到过的。”“老师,我们也来做一本发型的书吧。”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起了发型,为此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节设计发型的活动。我把设计好的发型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精美的发型目录了。于是,发型目录就在幼儿游戏中使用起来。又如:一天,高欣欣在玩超市游戏的时候说 “昨天,我妈妈带我去好又多超市了,我看见超市里有许多挂在墙上的大图片,上面还有许多数字,妈妈说那是广告,告诉我们哪些东西是便宜的。我们的超市里也有很多便宜的东西,可是,我们没有做广告,小朋友都不知道。”于是,我又根据孩子们的要求在墙上贴上了许多手工纸,让孩子们自己来做广告。

但是教师有时不知道孩子在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不能及时增加材料,为了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协商,决定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了百宝箱,这样就能方便幼儿寻找替代物。例如:娃娃家来了客人要吃肉包子,可是麦当劳和超市都没有卖,娃娃家爸爸让超市的工作人员进点面粉来,不一会儿超市工作人员就从百宝箱找来了橡皮泥卖给娃娃家。娃娃家妈妈用买来的橡皮泥捏成包子的样子,满足客人的要求,客人吃到了肉包子非常开心。

只靠老师收集百宝箱里的物品显然不够,我们发动家长为幼儿一起收集大量的废旧玩具材料投入百宝箱,为幼儿游戏增加辅助材料。如:易拉罐、旧电池、饮料瓶、纸盒、挂历纸、白纸、蜡笔、妞妞棒、皱纸、积木等等低结构玩具,这些都成了百宝箱内的多功能材料,方便了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进行选择。

4、游戏环境的创设要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体现层次性。

幼儿与幼儿之间是有差别的,发展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创设游戏环境时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篇8: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环境, 是指幼教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幼儿园内部环境;学习环境, 是指供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新发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 要“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要“合理利用资源, 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 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这都说明环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 而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要素, 对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就意味着, 幼儿园环境应当是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 即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中要突出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环境的操作、探索、控制作用, 幼儿才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进行自我建构和实现自主发展。

幼儿学习的性质由环境决定, 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选择的环境, 来培养和表现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而这个可选择的环境有一定界限, 通常情况下由教师所提供。教师可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 也可以从孩子的问题和矛盾冲突中确定孩子的学习内容;教师可选择各种不同的材料, 通过接触具体事物和感性形象, 来感受信息积累经验的学习。选择的原则是尽量让学习材料传递更多的信息, 蕴含更多的学习价值。然而在具体实践中, 教师们往往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的方便性考虑环境创设, 凭主观感觉评价好看或不好看、适合不适合。本文将关注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

二、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

探索周围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吸引人的环境, 孩子们自然就会被吸引去进行摸索, 不论这个环境是家庭、公共场所或者是幼儿园。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好玩的、受欢迎的学习环境, 需要经过认真考虑和规划。幼儿玩乐的场所, 日常的活动区域以及将家庭文化融入环境的方式等, 都是需要进行规划的内容。此外, 还应该考虑空间的灵活性, 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适应孩子们年龄、兴趣以及特征的变化。

1.创建肯定的环境

肯定的环境, 意味着幼儿能够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是安全的, 并且适合他们使用。要保证这一点, 幼儿园里需要有成年人持续做安全检查, 在确保环境安全之后, 教师就可以退到一边留出空间让孩子们自由探索。有时候幼儿会以让我们极度惊讶的创造性方式来使用材料, 当感觉一项活动让我们担心时, 不妨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这项活动危险吗?孩子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如果确认这项活动只要有人在旁看管就是安全的, 那就呆在附近。对于孩子们可能学到的内容要多想一想、思想开放一些。如果活动不安全, 除了粗暴地制止, 更应尝试寻找其它类似活动以安全的方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例如, 孩子发现摇晃杯子液体就会出来, 开心地四处摇晃, 倘若担心地上的水太滑会让孩子摔倒, 可以在室外或者水池提供塑料瓶给孩子以替代这个活动。教师有责任保护孩子的安全并且鼓励他们从好奇中学习。

2.根据孩子的特点布置环境

孩子们经常为玩具发生争执, 由于自我中心是这一时期幼儿的突出特点, 对他们说“不”或者让他们分享是很困难的。在某些活动和场合里, 幼儿能够进行分享、合作, 但仍需教师较多的指导。因此, 阻止冲突的一个方法, 是建立一个能满足幼儿需求的、足够丰富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 他们玩乐的方式才能够让自己也能够让老师满意。为实现这一点, 环境布置的时候老师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游戏时孩子们最需要什么最喜欢什么?

孩子们喜爱的玩具都有多个吗?

什么区域最容易被成人说“不”或者需要最多的成人引导?

如果孩子想自己玩或者只跟几个好朋友一起玩, 有没有足够的空间?

有没有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运动空间?

思考的过程中, 除了增加玩具的数量, 老师可能还会想出别的办法对空间进行改变或进行新的尝试, 从而使空间更符合需求, 减少孩子的冲突和老师说“不”的次数。

此外, 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往往并不稳定, 喜欢的区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要跟随孩子们的兴趣随时做出改变。

3.投放开放式材料

有时候其实不必花太多钱, 就能找到孩子喜欢的东西。例如, 孩子手中的勺子。勺子很轻, 孩子能够握住它;他尝了尝发现不好吃;他长时间抓着勺子发现了各种可能的玩勺子的方式, 包括触碰、品尝和制造噪音。对于孩子来说, 这些体验都充满了发展各种感官的机会。

当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玩乐材料时, 最好的玩具是那些能带给他们不同体验的材料。能以各种不同方式使用的玩具被称为开放式材料, 如积木。积木可以用来建造塔、房屋、动物园、床以及孩子可以想象出的任何东西;积木还可以成为凳子、道路和斜坡。孩子们往往有着令成人惊异的玩法, 在类似的活动, 孩子的想象力、操作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 这是电动玩具所望尘莫及的。

教室里可以考虑的开放式材料:积木、毛绒、泡沫、硬纸板、装酸奶、咖啡等的干净空容器、饼干盒, 纸箱、量杯、洗衣液瓶子的盖子……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工作区, 提供沙子、木屑、肥皂水、海绵、石块、土、树叶、纸屑、纸条, 等等, 那里很快会变成孩子的天堂。

4.走进自然环境

孩子们非常渴望体验真实的世界。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迷恋一片树叶?有没有注意到孩子在看到小虫的时候会有多么不同的反应?体验过青草、小虫、树木、岩石和山间的孩子将更可能关心自然环境, 具有更多的爱心。很多幼儿园场地有限, 但即使很小的空间也可以创建花盆式花园。为孩子寻找生长容易的植物, 撒下种子, 当长出草叶的时候, 鼓励孩子们观察、记录。

如果幼儿园有适当的户外活动区域, 在户外活动时可以让孩子带上一些室内的玩具。要知道, 沙坑里积木跟教室里的不一样, 有了完全不同的吸引力。水泥地上画的粉笔画可以拍下来, 这样即使被雨水冲走也不会被忘记。室内的几乎所有活动都能以某种形式在户外开展, 当教师足够开放的时候, 孩子们就能在新的空间进行自由的尝试。

总之, 环境在幼儿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好玩的、受欢迎的学习环境, 需要经过认真考虑和规划。幼儿玩乐的场所, 日常的活动区域等都是需要进行规划的内容。此外, 还应该考虑空间的灵活性, 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适应孩子们年龄、兴趣以及特征的变化。我们可从孩子的游戏和活动中, 确定孩子的需要, 尽量让学习材料传递更多的信息, 蕴含更多的学习价值。

摘要:探索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中, 要突出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环境的操作、探索、控制作用, 幼儿才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进行自我建构和实现自主发展。从创建肯定的环境、根据孩子的特点布置环境、投放开放式材料、走进自然环境等方面探讨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

关键词: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

参考文献

[1]李质坚, 匡玲艳.为幼儿的成长创设适宜的环境[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7、8) .

[2]张金梅.对美国幼儿园环境朴素现象的思考[J].幼儿教育·教师版, 2008, (2) .

上一篇:嵊泗列岛作文下一篇:那忘那一次旅途-写事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