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2024-05-07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精选6篇)

篇1: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冶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具体如下:

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一)“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概述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的特点

“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的基础设施为塑膜覆盖日光温室(面积为6m×70m),在温室的一侧由山墙隔离出面积为15----20m2的地方,地面上建畜禽舍和厕所,地下建沼气池(池容为8----10m3)。山墙的另一侧为蔬菜生产区。沼气池的出料口设在蔬菜生产区,便于沼肥的施用。山墙上开2个气体交换孔,以便畜禽排出的CO2RNB气体进入蔬菜生产区,蔬菜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流向畜禽舍。畜禽粪便冲洗进入沼气池,并加入适量的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可用作底肥,沼液可用作叶面施肥,也可作为添加剂喂猪、鸡。温室内具有适宜的环境温度,即使在严冬也能保持在10℃以上,在温室内饲养猪、鸡增收效果明显。因此它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1、立体经营:多业结合,集约经营。充分利用地下、地表和空中的空间,以求使设施内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在设计方面将沼气池埋入温室的地下,地面空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植物种植,另一部分用于家畜养殖,养殖区上部的空间用于家禽养殖。把动物、植物、微生物结合起来,加强了物质循环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保护环境:由于该模式,充分循环利用了各种资源并不对自然产生危害,因此该模式保护改善了自然环境与农村的卫生条件。

3、多级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畜禽提供新鲜氧气;畜禽呼吸吐出的二氧化碳给植物的光合提供了原料;沼液用于叶面肥料和作物的杀虫剂;沼渣用作农田的有机肥及蘑菇栽培的基质;沼气中的①甲烷提供给日光温室可增温和光照,②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4、系统高效:这里所说的高效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其一是系统运行效率高,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各种技术接口,强化了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运行的高效率;其二是系统的效益高,这主要是由于系统的生产严格遵循了自然规律,也就是实现了生态化生产,所以模式生产的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就得到了提高,从而保证了系统的高效产出。

(三)“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的技术要点

1、核心技术:沼气池建造及使用技术;猪舍温、湿度调控技术;猪舍管理和猪的饲养技术;温室覆盖与保温防寒技术;温室温、湿度调控技术;日光温室综合管理措施等。

2、配套技术:无公害蔬菜、水果、花卉高产栽培技术;畜、禽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等。

“四位一体”工程实施场地应选在宽敞、背风向阳、没有树木或高大建筑物遮光的地方,一般选择在农户房前。总体宽度仔5.5~7米,长度在20~40米,最长不宜超过60米,一般面积为80~200平方米。工程的方位坐北朝南,东西延长,如果受限制可偏西或偏东,但不能超过l5度。对工程面积较小的农户,可将猪舍建在日光温室北面,在工程的一端建15~20平方米猪舍和0.5~l平方米厕所,地下建8~10立方米沼气池,沼气池距农舍灶房一般不超过15米,做到沼气池、厕所、猪舍和日光温室相连接。

3、施工技术:要想使“四位一体”工程取得良好运行效果,标准化施工是关键

1)沼气池施工。

①选址。在北方农村,门前屋后、田野山坳都可搭建。但要注意选择宽敞、背风向阳、没有树木和高大建筑物遮光的地方作场地。方位座北朝南,依纬度不同可偏东或偏西5°~10°。

②放线。沼气池的施工要错过冬季和雨季。施工前,首先要放线。就是在场地按规定的尺寸划出“模式”总体平面的外围边际,在“模式”总平面内划出猪舍、日光温室位置,用灰线标记好。再划出“模式”宽度的中心线,以中心线和猪舍与日光温室边际线交叉点为起点,以沼气池的半径加6厘米为距离,在猪舍内沿中心线量出沼气池的中心点,再以此点为圆心,以沼气池的半径加0.06米为半径划圆,就是沼气池的位置。同时在“模式”中心线上确定好位于猪舍的进料口和日光温室内的出料口的中心点,并按水压间的尺寸划出水压间的位置,水压间与主体池最近点相距0.24米。如果建两个进料口时,其任意一个进料口、出料口、池拱盖三处的中心点所形成的夹角必须大于或等于120°。

③挖坑。要按放线确定的沼气池、出料间(水压间)的位置,以及设计图纸确定的坑深、圆度进行挖坑。以8立方米的沼气池为例,内直径2.4米,池墙高1米,池顶矢高0.48米。池坑要规圆上下垂直。对于土质良好的地区坑壁可以直挖,取土时由中间向四周开挖,开挖至坑壁时留有一定余地,边挖边严格按尺寸修整池坑,直到设计深度为止。池底要修成锅底状,池中心比边缘深0.25米,由锅底中心至出料间挖一条∨形浅槽,下返坡度5%。同时还要挖好水压间,并在主体池与水压间之间挖好出料口通道,如土质坚实,出料口通道上部原土不要挖断。出料口通道高1.1米,宽0.9米为宜。对于土质松散的地方,地面以下0.8米这段土方应放坡取土,坡度大小视土质松散情况而定,以坑壁不坍塌为原则。如果有地下水时池底要挖好集水坑,以便排水。

④建池。A、砌筑出料口通道。用红砖和1:2.5水泥砂浆砌筑出料口通道,砖墙与土壁间隙要灌满灰防止涨裂,通道顶部起拱,其通道口宽0.6米,拱顶距贮气箱拱角0.3米,厚度0.24米。B、混凝土浇筑池墙。模具主要有砖模、木模、钢模三种。后两种可直接使用,用砖模浇筑池墙的施工方法是:把挖好的坑壁作外模,内模用砖砌筑而成,先把砖用水浸湿,目的是防止拆模困难。每块砖横向砌筑,每层砖的砖缝错开,不用代泥口或灰口,做到砌一层砖用混凝土浇筑一层,振捣密实后砌第二层。混凝土配合重量比是1:3:3(水泥:砂:碎石)。要做到边砌、边浇筑、边振捣,中途不停直到池墙达到1米高度为止。池墙浇筑的厚度是0.06米。池墙浇筑要由下而上一次完成,不允许有蜂窝麻面。在捣制池墙的同时,也要捣制出料间(水压间)。C、进料管安装。一般用直径0.2~0.3米,长0.6米的陶瓷管,利用木棒、绳、横杆,使陶瓷管竖直紧紧靠近池墙,插入池的深度距拱角0.25~0.3米。(砌筑池盖时把陶瓷管固定好,待池盖完成后要用1:1水泥、细砂抹好瓷管与池墙所形成的夹角。)同时在池坑的周围钉木桩,用麻绳拴砖块在砌筑过程中固定砖。D、池拱施工。做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砼捣制的,一种是用砖砌筑的,砌筑时砖块必须先用水浸湿,保持外湿内干边浸边用砂灰砌筑(灰砂比1:2),砌筑时砂浆粘性要好,灰浆必须饱满,灰缝必须均匀错开,砖的上口必须顶紧,外口嵌牢,每一圈用小块石片楔紧。在砌筑过程中要符合图纸所规定的曲率半径尺寸,每砌筑三层砖,池盖外壁要用1:3的水泥砂灰压实抹光,厚度要达到0.03~0.05米,边砌边抹,随即围绕池盖均匀地做好少量的回填土。当池拱顶将要封口时,要把导气管安装拱顶上。池顶中央用4条长1米左右的加固钢筋抹灰加厚加固。E、砌筑厕所、猪舍进料通道,然后砌筑输气管路暗道。输气管路由沼气池导气管周围砌筑0.2米×0.2米暗槽直通猪舍外,在导气管上端留二块活动砖,以便检修。F、池底施工。先用碎石铺一层池底,用1:4的水泥砂浆浇筑池底,然后再用水泥、砂、碎石1:3:3的混凝土现浇池底,厚度要达到0.08~0.12米。

⑤池体密封。沼气池只靠结构层还不能满足防渗漏要求,必须在沼气池结构层内壁做刚性防水三层、七层做法,才能确保沼气池不漏水、不漏气。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再刷层沼气池密封剂。这一步是沼气池成败的关键。别忘了,密封前一定要先将结构层内壁的沙浆、灰耳、混凝土毛边等剔除,并用水泥砂灰补好缺损。在操作中如发现有砂眼处,要反复刷好,也可用镜子反光辅助照明检查,既方便又看得清楚。密封层施工要连续操作,不得间断,抹灰刷浆每道工序要做到薄、匀、全,先将砂浆重重压抹,并反复数次,使砂浆多余水份不断排出表面,达到坚实。进料口、出料口通道和池拱一定要认真仔细抹好,这些是容易漏水、漏气的地方。

⑥养护。用混凝土浇筑的每个部位,都要在平均气温大于5℃条件下自然养护,外露混凝土应加盖草帘浇水养护,养护时间7~10天。春、秋要注意早晚防冻。建池24小时后如果下雨要及时向池内加水,加水量应是池内装料的一半容积,以防地下水位上涨,鼓坏池体。还要注意沼气池是不能空腹越冬的。2)猪舍施工。

猪舍是“四位一体”建设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位于沼气池的上面,日光温室的一端,面积依养猪规模而定,按每头猪1平方米计算,东西长度不得小于4米;中梁向南棚脚方向延伸1米;猪舍南墙距棚脚0.7~1米建1米高的围墙或铁栏。

日光温室和猪舍之间要砌内山墙,它的顶部高度和日光温室拱型支架相一致,墙体用砖或石材砌筑,0.7米高以下墙宽0.24米,0.7米以上墙宽0.12米,长度从北墙到南棚脚。在内山墙靠近北面留门,作为到日光温室作业的通道门。内山墙中部还要留通气孔,孔口0.24米×0.24米。高孔距离地面1.5米,低孔距离地面0.7米,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孔。内山墙的顶部要用水泥抹成拱圆形平面。猪舍内的山墙、内山墙、隔栏墙距猪舍地面上返0.6米用水泥抹面。砌筑内山墙的目的是为了温、湿度及气体的调控,以保证猪、菜有各自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便于生产管理。

在靠近北面后墙留人行道,在后墙或与看护房相连处要留出小门,在猪舍后墙中央距地面1米留有高0.4米、宽0.3米的通风窗,用于夏季猪舍通风,深秋时要封好。

猪舍地面用水泥砂浆抹成,要高出自然地面0.10米。在地面上距离南棚脚1.5~2米,距外山墙1米建一个长0.4米、宽0.3米、深0.1米的溢水槽兼集粪槽;猪舍地面要抹成5%的坡度坡向溢水槽,溢水槽南端留有溢水通道直通棚外,这样就可以防止雨水等灌满沼气池气箱。在猪舍地面沼气池的进料口用钢筋做成篦子。在猪舍靠近北墙角建1平方米的厕所,厕所蹲位高出猪舍地面0.2米,厕所集粪口通过坡度大于45°的暗沟与沼气池进料口相通。

3)沼气池启动。

将预处理的原料和准备好的接种物混合在一起,立即投入池内。无拱盖的沼气池应将原料从水压间的出料口通道倒入池内。启动时的料液干物质含量一般控制在4%~6%。以禽粪为原料的沼气发酵启动时,要注意防止酸化,启动时先加入少量堆沤的禽粪,料液浓度为4%,然后逐渐加大粪量直到启动完成。

原料和接种物入池后,要立即加水封池。料液量约占沼气池总容积的80%。然后将池盖密封。当压力表压力2Mpa(2个字)以上时,应进行放气试火,所产沼气可正常点燃使用时,沼气发酵的启动阶段就完成了。

沼气池启动15天后,猪禽舍、厕所的粪便就可以连续进入沼气池,30天后就可以从出料间取肥。此时,发酵料液浓度可以达到8%~10%。

4)日光温室施工。

日光温室与普通温室相同,温室骨架设计采用固定荷载l0千克/平方米。

5)配套养猪技术。

①猪舍温度、湿度调控技术。A、猪舍使用期间,舍内安装温度计、湿度计;猪舍内不同生长期的猪所需温度、湿度参见表1。B、当平均气温低于5℃时,塑料薄膜应全天封闭。气温为5℃~15℃时,中午前后加强通风;平均气温达到15℃以上时,应揭开塑料薄膜通风。C、气温回升时,应逐渐扩大揭开面积,不可一次完全揭掉塑料薄膜,以防生猪发生感冒。D、猪舍的通风换气主要是靠每天喂饲料和厕所开门来进行,当舍内湿度偏高时,可通过排气口通风换气、通风一般在中午前、后进行,通风时间以10~20 分钟为宜,阴天和有风天通风时间宜短,晴天稍长。E、猪舍有害气体成分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二氧化碳含量应低于0.15%,氨气含量控制在26×10-6以内。F、注意保温,猪舍四周和上盖要封严且不透风,冬季夜间塑料薄膜上要加盖纸被和草帘。

②猪舍管理和饲养技术。提高饲养密度,每个猪舍不少于6~l0头猪,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和残食剩水,保持清洁卫生,猪舍经常保持温暖、干净、干燥:饲养猪应采用优良品种,猪舍勤消毒,加强疾病防治,采用配合饲料和科学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措施。

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四位一体”温室大棚是在封闭状态下,沼气----养殖-----蔬菜互补共养,高度集约化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该系统中各单元之间在能源、物流方面存在着有效的互补和多层次循环利用关系,但是,如果它们之间配比不当,或者过分强调某一单元有利的一面时,很可能使该系统生态失衡,丧失互补共养的循环关系,造成种种不良影响。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有了“八注意检测”的技术革新要点:一注意建池要浅;二注意主池出料口与地面持平,便于洗粪便,清理卫生;三注意秸秆应进行堆沤预处理,然后再进入沼气池发酵,使生物质能够被有效利用;四注意在养殖区与蔬菜生产区之间设置隔离装置,以防粪便清理不及时,产生有害气体影响蔬菜生长;五注意用沼液冲洗养殖间,以防料水比降低,影响沼气池正常产气;六注意用沼液做添加剂科学养猪,可缩短出栏期;七注意施肥以使用沼渣、沼液为主,沼肥速效兼备,是改良土壤的优质有机肥,可防止因长期使用无机肥而造成土壤板结;八注意采用适当方式追赶肥,以防止有机肥挥发;“一检测”是检测大棚膜内壁液滴的PH值,力求控制在6.8----7.2,以防止对蔬菜造成危害。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杜绝了各种有害气体的发生,保证了“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的正常生产。

(四)“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的优点

一是增产效果明显,品质改良显著。模式内的蔬菜提前上市40天,生长期处延长20---30天,产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大棚黄瓜畸形少,瓜直色正,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二是增重育肥效果显著。沼液为弱碱性,有利于猪、鸡的生长发育;沼液富含多种有机氨基酸、维生素及复合消化酶、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用沼液作饲料添加剂,猪平均日增重0.7㎏以上,最高可达0.77㎏,提高了出栏率;养鸡育肥快,出栏时间可提前7---10天。

三是有利于节约能源。在大棚内建沼气池解决了冬季不产气的问题,10m3沼气池年产沼气可达810m3除用于照明、做饭、烧水外还可以为蔬菜生长提供CO2气肥,有利于提高棚温和增加光照时间。

四是提供有机肥源,培肥地力。一个10m3沼气池一年可产6吨沼渣,用沼渣作基肥,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了农业污染,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长期使用沼肥,可使土壤疏松、结构优化,土壤肥力显著提高。

五是防病虫害效果明显。施用沼渣、沼液对黄瓜、番茄的早期落叶、黄班病等病虫害有抑制作用。对虫害防治效果明显,对蚜虫、红蜘蛛等虫害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五)“四位一体”种养模式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内蔬菜产量高,品质好,销售快,每组大棚一般年收入6000----10000元,增加经济收入1500元左右。大棚内养成猪所出栏6----8头,可获经济收入800元以上,纯收入2300元以上。总之,“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每组大棚比普通大棚年增收0.4----0.8万元。大棚建设投入当年即可收回,并略有节余。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四位一体”捉养生态模式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卫生,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在种养综合利用方面是一个创举,对丰富菜蓝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了在农村大力推广节能实用技术的进程。该种养模式的生态效益更为突出,大棚内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既能消化处理秸秆,又能使粪便入池进行厌氧发酵,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沼渣、沼液又是上好的无公害肥料,长期使用,可减少病虫害发生。

总之,“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加快了农业系统内部能量、物质的转化和循环,对保持农业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所生产出的农产品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这种模式是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创建绿色生态家园的新型生产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篇2: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摘要:农村秸秆和畜禽粪便产生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虽然几年来各级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转化,但单一发展转化率低,效果不理想。本文从生物质整体应用角度分析了生态能源模式的优势和运作方法,论述了模式化发展符合生态循环规律且效果显著。

关键词:生物质;利用;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24.003

榆树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584万亩,粮食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之首。作为粮食副产品的秸秆也十分丰富,各种秸秆年产生量约420万吨。同时榆树也是养殖大市,年出栏生猪280万头,黄牛、奶牛存栏量65万头,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800万吨。大量的秸秆和畜禽粪便得不到合理转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虽然全市陆续修建近1万口户用沼气和多家秸秆颗粒加工厂,但都遇到了能源单一的发展瓶颈,沼气使用率不高,秸秆颗粒无销路,导致十多家颗粒生产企业因亏损而倒闭。如何打破能源发展的瓶颈,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突破口。经过多年探索,并实地进行实验示范,终于摸索出了适合我市秸秆、粪便转化的一种新模式――“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榆树市生态能源模式是以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为前提,将秸秆颗粒加工、生物质锅炉安装、沼气转化、有机肥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多能源的优势互补,达到废弃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形成冬季用颗粒,夏季使沼气的绿色环保用能结构,生物质能和沼气成为农户用能主体,实现生产清洁化、能源一体化、环境生态化、生活优质化,打造完整的农村清洁生产产业链条。

2012年在恩育乡宝山村建立了第一个生态能源示范村,完成了一处秸秆颗粒厂和一处有机肥厂的建设,集中改造农户锅炉60户,修建户用沼气池60户。经过实际运行,效果明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有效解决了富余秸秆田间焚烧的问题,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而且生物质锅炉排放的烟气和产生的灰分非常少,基本可以做到零排放。模式配套措施

1.1统建统管

合作社统一建设项目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运作方式统一管理。统一建设颗粒厂和有机肥厂;统一价格收购和销售秸秆颗粒;统一安装改造农户锅炉;统一修建户用沼气池;统一进行沼气运行、维护和出料。

1.2 以销定产

根据当年改造农用锅炉和大型取暖锅炉实际需要颗粒数量,合作社按需求及生产能力建设相应数量的颗粒厂,生产的颗粒全部用于模式区域内人们的生活用能需求,内部消化,不受市场波动影响,实现稳定生产、稳定销售、稳定收益。

1.3 分散建厂

考虑到秸秆收储运费成本,颗粒厂采取分散建厂的方式,收储半径控制在5公里以内,一个项目村建1~2处颗粒厂,降低生产成本。

1.4 秸秆回收

一是采取交换的方式。1公顷秸秆可以换取2吨颗粒,这种方式农民需要自己把秸秆送到颗粒厂;二是作价。按1公顷秸秆1000元计价,秸秆由颗粒厂在田间打包回收。模式效果分析

以一个生态能源村安装生物质炉400户,配套修建沼气池400户,修建一处年产1000吨颗粒的颗粒厂,年可转化150公顷玉米秸秆,年产有机肥1500吨为例进行分析。

2.1 经济效益

合作社经济效益。颗粒吨生产成本480元,销售价格700元,每吨利润220元,颗粒厂年生产1000吨颗粒收入22万元;年产有机肥1500吨,每吨利润200元,收入30万元;安装生物质炉400台,纯收入12万元。合作社年总收益64万元。

农民增收节支。由于近两年煤炭价格下降幅度大,极大地冲击了颗粒市场。如果使用颗粒和使用煤炭对比,农户不是节支而是比煤炭多付出了,这也是目前秸秆颗粒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项目区农民节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颗粒的农户玉米芯不再作为取暖的原料,可以出售。按每公顷玉米芯售价800元计算,150公顷玉米芯收入12万元;二是沼气每户年节约燃料费及电费550元,项目区农户年节约资金22万元。

项目区农民年增收节支34万元,平均每户年增收节支1100元。

2.2 环境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示范村年转化玉米秸秆1000吨,年节约燃煤5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吨,减少土壤灼烧板结面积150公顷。年转化畜禽粪便4000吨,年产沼气12万立方米,相当于保护400亩天然林。

年产有机肥1500吨,减少化肥投入量50吨,减少农药施用量1吨。

2.3 社会效益分析

示范区年消耗秸秆颗粒1000吨,相当于500吨标准煤,有效缓解了国家石化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项目建成后改变了农村传统用能方式,沼气和生物质燃料成为了农户用能主体,使广大的农村妇女从烟熏火燎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家庭妇女的劳动强度。使村容村貌整洁,农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篇3: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1“四位一体”的生态模式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指每户有1个太阳能房、800m2日光温室,在温室的一侧建造1个10m3的沼气池,池上建1个20m2的养猪舍及1m2的厕所。形成太阳能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养猪和沼气“四位一体”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模式,其实现了下列生产过程的改革:

(1)改过去零星养殖为规模养殖。过去每户每年一般养猪1~2头,而现在改为规模养殖,年出栏10头,常年存栏猪3头以上。不仅增加了养殖收入,还保证了沼气的原料供应,进而产生了大量沼肥,用于温室蔬菜生产。

(2)改过去自然发酵为沼气发酵。过去养猪的副产品(粪便)靠自然发酵产生可用的有机肥,而现在改为沼气发酵,在产生可用有机肥的同时,提供人们洁净的能源———沼气。

(3)改善了温室内二氧化碳的供应。植物光合作用中,叶片内的叶绿素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进而合成淀粉、纤维素、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气肥”。一般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03%,在密闭的温室中,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补充进去,使白天温室内蔬菜经常处于二氧化碳严重不足状态,光合作用强度受到极大限制。二氧化碳是影响温室蔬菜产量、品质和抗性的重要因素。猪呼吸可以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在温室内养猪使二氧化碳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温室内,沼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排气扇也可补充到温室中,并且由于温室的密闭条件,使补充到温室内的二氧化碳不易流动到温室外,从而得到有效利用。

2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2.1 生态效益

在温室内养猪,冬季利用温室的保温性,可使猪的御寒能转化为生长能,有利于猪生长,并加速猪增重。同时,猪舍易于清扫,卫生条件优于普通圈舍,猪不易得病;改变了传统养猪环境脏、乱、差的局面,有利于环保。猪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显著增强温室内蔬菜的光合作用及产量积累,其作用相当于二氧化碳补充泵。猪的粪便进入沼气池,经发酵可产生沼气。沼气经过过滤除去有害气体(硫化氢等)用于照明、烧水、做饭等,可节约大量电能及煤碳等燃料,减少了燃煤对空气的污染。一个10m3沼气池在原料充足的条件下,可基本满足1户3~4口人的生活用能。沼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输入温室中,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其作用相当于每日3次定时的二氧化碳补充泵。在温室内建沼气池,借助温室的保温性,冬季可正常发酵产气,并可避免冬季冰冻对沼气池的破坏。

沼气池每年可产生大量沼肥(1个沼气池可年产15m3沼渣和20m3沼液),沼肥经充分发酵,病菌和虫卵大部分被杀灭,成为优质有机肥。通过利用沼肥,一是解决了温室有机肥不足的问题,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肥力,实现了温室土壤种养结合及高效可持续利用;二是提高了蔬菜抗性,降低了化肥农药用量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蔬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对土壤和蔬菜产品的污染。

蔬菜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可改善猪舍的环境;蔬菜的部分副产品可作猪饲料;不能作饲料的根茎叶可作沼气原料,以减少植物残体上病虫侵染源,进而降低温室内病虫害发生率和农药用量,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种养结合和保护环境的目的,生态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物质循环如图1所示。

2.2 经济效益

(1)每户利用20m2猪舍,年平均出栏猪10头,纯收入2 000元。

(2)温室每年2茬蔬菜由于施用沼肥可节约肥料费(有机肥和化肥)500元。

(3)利用沼气每户年节约电费和燃料费400元。

(4)由于大量施用沼肥改善了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加之源源不断地补充二氧化碳,使蔬菜产量产值显著提高;以黄瓜—番茄栽培形式为例,每户800m2日光温室,前茬黄瓜平均产值8 635.2元,后茬番茄平均产值19 190.0元,2茬总产值27 825.2元。而普通800m2日光温室,前茬黄瓜平均产值6 908.4元,后茬番茄平均产值15 592.0元,2茬总产值22 500.4元。“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日光温室比普通日光温室每户年增收5 324.8元(折66 595.5元/hm2),年增值34%。因此,“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每户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8 225元。

3 结语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通过温室蔬菜生产、养猪和沼气3个生产项目的有机组合,实现了生产生活过程中副产品的高效再利用,使其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变废为宝,良性循环,实现了太阳能、有机能、生物能和化学能的顺利转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摘要:通过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养猪和沼气3个生产项目与农户日常生活的有机组合, 实现了生产生活过程中副产品的高效再利用, 使其相互利用相互促进, 既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又体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金才, 邱建军, 任天志, 等.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功能与效益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3) :46-50.

[2]壬晓荣, 郭文娟, 张琪.陕北农户“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例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 2009 (3) :37-39.

[3]孙贝烈, 陈丛斌, 刘洋.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结构设计[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5) :1279-1282.

篇4: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近两年,本县路心村张汉兴等户进行此种模式生态养殖尝试,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他们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前准备

1.鱼池条件。选择条件较好的一类农村坑塘或人工养鱼池塘,面积为3335~6670平方米(5~10亩),鱼塘深度2~3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保水性能好,水电路三通,通风向阳。要求每3335平方米面积的池塘配备2千瓦增氧机一台。

2.沼气池建设。一般要求每667平方米(1亩)鱼池配备沼气池面积1.5~2立方米。农村养鱼户一般要求每个养鱼池塘配套建设8~10立方米水压式沼气池一个。沼气池要建在背风向阳、土质坚硬、离鱼池一定距离的地方。同时沼气池建设要考虑与猪圈、厕所统一规划布局,便于养殖、种植、生活综合利用。

3.猪圈建设。配套养鱼和沼气生产,建适宜于养殖8~15头猪的猪舍10~18平方米,活动场地15~30平方米。猪舍冬暖夏凉、通风向阳、经济实用,便于生产。最好猪圈建在沼气池上,以便于给沼气池提供产气粪便,也有利于在实际操作中节省劳动力。

4.饲草地准备。饲草地最好选择距离养鱼池、沼气池和养猪圈较近的地块,选择的饲养地要求土地平整,施肥、灌溉方便。一般要求每667平方米鱼池留333.5~467平方米的饲草地。塘埂较宽大的也可在塘埂上种植饲草,以节约土地,方便管理。

二、养鱼技术

沼气肥中性偏碱,经过密封高温发酵后,含有大量的速效氮、磷、钾、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利用沼气肥养鱼达到节省饲料、生态环保的目的。

1.鱼种放养。用沼气肥养鱼,一般采用轮捕轮放养肥水鱼的鱼种放养模式。放养的鱼种要求鱼体肥壮、无病无伤、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游动活泼的大规格鱼种。鱼种放养时间为在前一年的11月份投放大规格的鲢、鳙鱼、草鱼、鲤鱼、鲫鱼或一部分大口胭脂鱼。第二年的5月中旬,捕捞出适合上市规格的鲢、鳙鱼上市,再投放适量的罗非鱼或淡水白鲳等鱼种。到6月中旬,投放适量的鲢、鳙鱼夏花鱼种进行套养。作为来年养殖的大规格鱼种。10月底,捕捞出罗非鱼、淡水白鲳、大口胭脂鱼上市,元旦前后再将草、鲤、鲫鱼全部捕出上市,同时按照以上放养模式投放一定数量的不同品种的大规格鱼种。

2.鱼种放养数量和规格。池塘养鱼要求放养鲢、鳙、草、大口胭脂鱼数量应控制在每667平方米1000~1500尾,占总放养量的60%~70%。其中鲢鱼占30%~35%,鳙鱼占5%,草鱼占20%~25%,大口胭脂鱼占5%。

放养鲤、鲫、罗非鱼、淡水白鲳鱼种的数量控制在每667平方米800~1000尾,占总放养量的30%~40%。其中鲤鱼占10%~15%,鲫鱼占5%~10%,罗非鱼占10%,淡水白鲳约占50%。

放养的鲢、鳙鱼种规格不小于12厘米/尾,草鱼的规格要求不小于15厘米/尾,鲤鱼、罗非鱼、淡水白鲳鱼种的规格要求不小于6厘米/尾。鱼种放养前10~15天要求对鱼池进行清塘消毒,放养鱼种时要用3%~4%的食盐水浸浴鱼体10~15分钟再下塘。

篇5:设生态文明 推进五位一体

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便是其中的一个大亮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到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将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新目标。

据中国科学院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生态赤字率达到了50%。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中期阶段,资源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压力更大,主要污染物排放均超过环境容量。2008年中国总生态足迹达到29亿全球公顷,居世界首位。中国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最高限仅为0.91公顷,但是当今的生态足迹量(2.1公顷)是国家生态承载力的2.3倍--《2008地球生命力报告》

中国的能源储存可供消费的年份:石油13年、天然气40年、煤炭60年。--《2008世界能源展望》 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李克强)

资源消耗:粗钢、水泥、煤炭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5.4%、50%和45.6%,GDP占全球的9%;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资源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能源消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至4倍,是印度的1.6倍;生态环境:COD、CO2、SO2等排放量居世界前列,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严重。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

由于持续扩大的荒漠化,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到2020年,将有约1.35亿人面临着被迫离开家园的危险。根据世界水委员会《世界水展望》报告,全球约有1/5的人口常年饮用不洁净的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6》表明,全球有10多亿人口直接受到空气污染毒害,并导致每年约有160—320万人过早死。海平面上升后,我国珠江三角洲沿岸一些地区可能淹没中央为什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迈向新文明的转型期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和代价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发展理念上的一场革命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迈向新文明的转型期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探明可采储量的保证程度大约:煤炭80年、石油15年、天然气30年,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1/3和1/2。

视经济半小时06年的一次报道:中国南方一个有3000余人的村,至今已有250人死于癌症,还有200余人患癌症,在等待着死神的降临。据央视调查,全国有近200个癌症高发率的村饮用水污染、空气污染是致癌直接原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一是人与自然新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三是社会新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进入21世纪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最敏感的话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发展理念上的一场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不能再对自然肆意盘剥、掠夺,必须呵护自然、善待自然。其前提是必须把人看作与自然是平等的主体。这是发展理念上的一场革命。以往自然从来都是人认识、作用、改造,甚至征服的对象,为我所用的客体。生态文明则把自然当作主体,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们文明水准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也显著提高,但却还尚未真正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绝对相互依存关系,尚未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会同时给人类带来危害和隐患,因而一些地区片面经济利益的追求强烈扭曲着环境决策,未能有效采取有节制的休养生息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设生态文明,推进五位一体的意义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出我们党对制约 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长期以来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和 唯GDP论英雄等现象,已使资源环境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制约瓶颈。固守 片面发展观和错误政绩观,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党的十七大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地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仍存在一些 急需克服的深层次问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打造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发 展方式。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处于粗放发展阶段,经济总量虽位列世界第二,但产业水平总体上较低,污染排放多,对环境破坏大。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 式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 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构筑统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制度 体系。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做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的出台,使经济社会建设逐步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然而,当前在发展决策、政绩考核、民生改善等方面,仍有一些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 题需要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决 策机制,把环境、资源等生态因素纳入决策考虑范畴。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估体系,把生态建 设、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范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的文化氛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经济的健康高效,离不开制度的科 学完备,也离不开文化的凝聚与弘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继承和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倡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培养生态伦理,弘扬生态文 化,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形成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改善民生的社会 保障。近年来,由水、空气、重金属、化学品污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地区 污染排放大大超过环境容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必须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 境问题,发动公众广泛参与,妥善解决环境问题,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具有普遍联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搞好五大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需完成的四项任务: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④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不但是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也是为人类未来的美好未来所做出的庄严承诺。

首先应该转变我们传统的价值观。传统观念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但是,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要想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转变我们的传统观念。其次应该转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需要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来源:半月谈)一)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管理、宣传,对一切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指导,这就要求我们的相应政府部门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执法必严,不要徇私枉法,多征求下面的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实事求是的处理问题,政府部门领导及下属也需要定时的做出工作总结,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邀请相关专家给我们的相关部门做一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讲座,争取能够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普及到每个角落,使人民迅速的形成一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二)然而随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的不断完善,我们更加的能够发现城市和农村在这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我们的政府应该逐步的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使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在农村也建立起来,因为创建农村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随着工业发展由城市向农村转变,农村的生态破坏也逐步的加剧,以前美丽的乡村也已经在逐步的转变,所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我们在农村的投入得加大,比如我们可以定时的在农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群众采取更加积极的生产方式,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的文化设施,健全农村公共文化系统。我们需要坚持不懈的进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现代文明观念和生产方式在农村更快的形成。另外我们需要在农村设立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我们可以在农村设立垃圾桶和垃圾场,定期的对它进行处理,随之而来也就会出现乡村整洁的现象,另外我们的政府在从外地招商引资的时候也不能只顾着眼前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我们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篇6: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阐释耕地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的内涵与联系,并对加强耕地生态管护,提升耕地质量建言献策,树立生态环境理念的重要性就在于从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的视角看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问题, 区分生态与环境的内涵,是探讨耕地质量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前提。只有在生态环境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以土壤培肥、水利保障、配置调整、灾害防治、污染治理等相结合的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体系,才能保证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土地质量定义为“以一种特定方式影响特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综合土地特性”,而土地特性是土地可度量或可评估的属性,各种相互作用的土地特性构成了土地综合属性,这类综合属性就是土地质量。耕地质量是具体针对耕地的土地质量。

一些学者在耕地质量中区分出耕地生态质量、耕地环境质量(也有少数人提出耕地生态环境质量)。对于耕地生态质量,大都指维持生物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生态质量的评价指标,大都以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坡度、有机质、营养元素及水分状况等为主,实际上与土地(自然)质量的概念差别不大。耕地环境质量主要是在开展耕地质量评价时采用,依据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按照耕地的有益、有害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状况对农耕区进行耕地质量评估和等级划分。

注重耕地生态质量和耕地环境质量,对于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具有实践意义。特别是依托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开展的耕地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合理调整由自然成因引起有益、有害元素异常的耕地种植结构,也可以为人为污染造成的耕地恢复治理提供重要依据。耕地建设应重视耕地生态

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应树立生态环境理念,即把耕地视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要加强耕地生态系统循环过程及其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协调人类与耕地的关系,承担人类对耕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责任。

上一篇:成长需要爱作文550字下一篇:酒店客人常见问题投诉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