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实习周记

2024-05-18

车辆工程专业实习周记(共6篇)

篇1:车辆工程专业实习周记

实习第三周进行汽车电控系统自诊断系统的使用:

(一)自诊断模式的分类

在自诊断系统中,对于系统故障诊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诊断模式。第一种是静态诊断模式,进行这种模式的诊断时,先完成一定的操作,不需要起动发动机,只需将点火开关拨至“ON”位置,即可调出系统中已存储的故障代码。在这种模式下输出的故障码是发动机或汽车运转状态下,某些部位连续出现故障而被记录下来的故障码。第二种诊断模式是动态诊断模式。这种诊断模式是在发动机或汽车运行状态下进行。先要完成必要的操作,起动发动机,在汽车运行状态下当出现故障时,诊断系统即将故障代码记录并显示。这种诊断方式主要用来进行间歇故障的检测和一些重要数据的监测。

(二)自诊断故障码的显示方式

比较常见的故障码显示方式有以下几种。

1.利用仪表板上“报警灯”的闪烁来显示故障码

1)用闪烁周期较长的信号表示十位,闪烁周期较短的信号表示个位。如图11-3a所示,当显示完十位码,灯将关闭一会,再接着显示个位码。一个故障码显示完毕,灯熄灭较长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个故障码显示。如此循环,直到人为结束故障码的读取过程。

2)闪烁周期相同,位与位之间灭灯时间较长,码与码之间用长时间的亮灯分割。

3)相同的闪烁周期,中间用灯熄灭时间的长短来区分十位与个位。

2.用指针式万用表显示故障码

这种方法是将指针式万用表接到自诊断系统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指针的摆动来确认故障码,其编码方式与前面基本一致。有些系统利用指针的摆幅表示数码的个位与十位,如以电压表指针为5V表示十位,用2.5V表示个位,码与码之间用较长的2.5V进行区分。

3.发光二极管显示故障码

有些自诊断系统的故障码是通过一只或一组发光二极管进行显示。由于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不同,其显示的方法和意义也不相同。

(1)用两只发光二极管显示故障码 发光二极管装在电子控制装置上或装在仪表板上,两只二极管采用不同的颜色,以区分数码位。红色二极管表示十位数,绿色二极管表示个位数。

(2)用一只发光二极管显示故障码 这种显示方法与报警灯显示法相同,有的发光二极管装在电子控制装置上,有的则需要采用发光二极管跨接自诊断系统的故障码输出接口,其接线方法有所不同,注意不能接错线。

(3)用四只发光二极管显示故障码 利用四只发光二极管组成一种二进制编码,从左到右分别代表8、4、2、1,不亮的灯表示该位数值为“0”。将每位亮灯所表示的值相加,即得到一个故障码。

4.用数码管显示故障码

在一些高级轿车上,故障码用较先进的数字式显示方法。当进行调取故障码操作时,故障码将通过仪表显示器直接显示。这种显示方法直观、简单明了。

5.用百分比表或闭合角表显示故障码

百分比(lambda;)表是用来检查空燃比的仪器,闭合角表是用来检查点火闭合角的仪器。一些生产较早的欧洲车型利用这两种仪器进行故障诊断。进行故障诊断时,将表的测量表笔按说明书接到故障诊断座规定的插孔上,打开点火开关,通过读取表针指示的数值,对照故障码表,可以进行故障分析。

(三)调取故障码和有关操作

调取故障码时,首先要使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对于不同厂家的汽车,进入工作状态的方法也不同,大体有以下几种:

(1)利用跨接线读取故障码 在故障码调用之前,要用跨接线将“诊断码输出接头”和“搭铁线”跨接,打开点火开关后,显示器件显示故障码。

(2)利用点火开关读取故障码 将点火开关按照规定的次数开、关若干次,即可进入读码状态。例如: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汽车只需将点火开关进行“ON-OFF-ON-OFF-ON”的开关动作,系统即进入故障码显示状态。

篇2:车辆工程专业实习周记

1、基本怠速:是指怠速补偿装置全关没作用的状况下,完全由节气门开度来保持发动机的最低,持续稳定运转的怠速。(此时应入档或有开冷气)。调整正时、怠速要跨接设定线、自诊状态或拆IAC TPS插头

2、TPS设定:是指节气门开关或位置传感器,以怠速时应有的信号电压的调整设定值。

3、怠速学习:是指电脑因曾拆过电瓶线或记忆故障码,而使记忆资料消失或不正确,而必须以特定步骤或程序来从新建立怠速运转状况资料模式的一种设定。

4、换档点:是指电脑自动变速箱,必须依据发动机负荷条件与自动变速箱电脑间互相确认最佳性能模式下自动变速箱各档位,升降档时,车速及转数的一种设定。

5、确认码设定coding:是指新的主电脑可提供多种车型使用,当要使用时,必须利用专用仪器输入一组确认代码的设定,即可适用在该车型使用。

6、再确认码设定:是指主电脑已使用在车上,但因系统变更或有修正,要重新改定确认码的设定来改变主电脑的控制模式。

7、程式设定:是指主电脑从原厂供货时,未将记忆体的资料输入确认PROGRAM,必须利用专用仪器输入程式资料的设定。

8、程式再设定:是指主电脑中的记忆体资料可能因有错误或有新修正资料,而利用专用仪器重新整理电脑记忆资料的设定。

9、网路学习设定:是指全车系中有数个电脑之间均有连线,但因电源曾经中断或资料连线曾经中断,而必须使各电脑之间恢复正确连线的特定步骤程序的设定作业。

篇3:车辆工程专业实习周记

但车辆工程专业相应的人才培养却略显薄弱, 尤其是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经常遭受诟病, 因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工程实践经验缺乏而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和适应已经成了企业普遍不愿意接纳应届毕业生的基本原因。目前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仍是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知识传输教育, 这种基于认知主义理论的教学方式由于面向实际对象和环境下的浸入体验过程不足, 无法使学生充分获得基于知识基础之上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其它的必要工程素质的训练。现有实践教学的过程只是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延伸, 而并非基于工程实践的专业能力训练过程, 对于实现优秀车辆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有欠缺的。

大学本科阶段工程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工程技术人才所具有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素质, 以及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职业准入者所具备的企业文件了解、企业规章制度遵循等基本素质。而所有上述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其实现的最佳途径是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 让学生系统性地贯穿参与工程实践问题的解决过程。专业实习作为车辆工程实践教学的环节, 不但提供学生一个实际认知和感受的机会, 同时也是为学生后续的专业高级课程学习和从事实际的工程问题解决提供实践的依据和基础, 指导学生从“纸上谈兵”的学习者转变为实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专业实习, 尤其是进入企业实习是目前公认的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据调查, 在汽车工业非常发达的德国, 55%以上的学生在本科第一年就有过相应的实习经历。部分大学甚至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前需要自己完成2个月左右的认知实习。同样是在德国, 大多数工科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前需要完成20周左右的相关实习, 有些学校甚至要求学生在本科累计完成一年的实习。

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 汽车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基础知识认知过程到以现场生产实际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结构和制造工艺技术感知过程的过渡机会, 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 新型的专业实习教学需遵循这样的一个指导原则, 即让学生融入企业技术人员队伍开展现场问题解决的参与式实习。

但是由于部分主观上的不足和客观上的困难, 目前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机会和实习经历都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在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很多学生本科毕业的时候, 只有过一次到两次正规的实习经历, 而且实习时间相对较短。无论从次数方面还是时间方面, 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状态都与发达国家的相同专业有较大差距, 难以令人满意, 这种状况也难以应对未来工作的需要。另外, 就现有的专业实习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方式而言, 大规模集中实习和观摩式体验的实习, 对于学生获取专业知识运用机会和工程实践能力锻炼的效果有限, 对于形成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必备素质还是有欠缺的。因此, 探讨以培养综合工程能力为目标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于新时期培养卓越车辆工程科技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汽车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专业实习还没有很好地发挥有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无论是和国外的工科实习市场相比, 还是和我国其他领域如金融、人力资源等行业相比, 我国车辆工程领域的关于学生专业实习的管理理论和组织方式及对学生工程教育效果的评估方面相对比较都有很大的差距。

大规模集中式的实习是目前汽车专业实习的主要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的一个优点, 是方便高校的教学日程和企业接待的安排, 同时也便于学生系统性地了解常规的汽车主要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工艺。但随着企业改革和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 这种实习组织方式的弊端逐渐体现出来。首先, 就组织方式而言, 这种集中大规模的实习一般以企业技术人员的大课堂方式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工艺培训和大规模的现场参观讲解为主, 实际上是学校课堂教学方式的延伸。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 课堂教学方式的培训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研讨和互动, 往往体现为一种类似于书本知识的单向传输;而企业的生产现场由于环境嘈杂、场地有限等多种原因, 学生对于现场工艺知识讲解的获取效果也大打折扣, 企业现场实习流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活动。由于企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 自动化加工设备和流水线日益增多, 现场工艺的可看性日益下降, 导致学生观摩性质的实习其结果不太理想。再者, 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 其工艺过程的体验不足且缺乏与现场技术人员的互动, 导致其必然无从深度系统地了解零部件生产的工艺过程的制定和实施, 现场实习的效果仅停留在汽车零件加工制造工艺的感性认知阶段, 无法获得工程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 由于这种大规模集群式的实习活动是一种类似于课堂教学的单向知识传输活动, 所以其效果受实习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学生个人对企业实习作为一种工程素质培养训练环节的认识深度不够, 以及由于现在大学生就业面的宽泛, 导致很多有到汽车以外行业就业意向的学生对实习活动失去兴趣, 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应付了事。

综上所述, 目前广泛采用的大规模集中观摩式企业实习方式无法满足作为大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要求,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客观困难和主观不足两方面的原因。

车辆工程专业实习面临的客观困难包括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因素。学校方面主要是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和理念下, 目前四年制的车辆工程专业课堂教学安排非常充分, 而实习、实践方面的安排则显得较为不足。很少有院校愿意并且能够集中安排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实习。没有学校的统一实习安排, 学生自己客观上难以兼顾同时进行的企业实习和校园学习。

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自负盈亏的经济运营单位, 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 首要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 而接受学生实习则是附加的责任和任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目前许多企业接待高等院校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积极性不强。即使一些大型企业意识到汽车后备人才的重要性, 也会因为这方面人员缺少而力不从心。同时, 部分企业因为商业机密、技术专利或者安全问题等原因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前来实习。即便是在接待实习的情况下, 也是尽可能地集中安排, 在生产线上按流程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

专业实习的主观不足其实就是本专业学生的态度不够积极、不够主动。导致目前专业实习效果不甚理想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们没有从内心把走入企业进行现场实习的过程当作一个自身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和积累工程实际经验的机会, 而仅仅是把它被动地当作一个像课程学习一样为了取得学分成绩而不得不做的一项任务。相当一部分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也没有将认识提高到这样的一个层面, 而仅仅将专业实习视为一个骨干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 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于企业现场进行的专业实习的组织形式和最终能够取得效果, 就可想而知了。因此, 为了实现卓越车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 必须对企业专业实习的教学过程进行改革, 并开辟新的实习模式和督促、考评机制。

二基于车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旋转门”实习模式

被赋予了知识传输与学生能力锻炼双重使命, 理想的汽车专业实习须将其作为教学的实施目标存在。其教学过程应该围绕这个知识感知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设定相应的教学项目, 并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生的目标导向行为和动机强度, 以最终达成目标的实现。

从学生培养方面来看, 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过程实施解决问题和过程总结的能力, 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等。除此之外, 还应该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技术素质和人文素养。所有上述素质的培养, 可以在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定一个具体的工程实践任务来完成。

另一方面, 企业全部的技术和生产活动都体现为不断持续的工程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果将这些工程问题进行细分, 围绕汽车生产实习课程关于锻炼学生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拆解为诸多专项的实习任务, 在学校的企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项目的研究和任务的完成, 那么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应该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以及达到对企业社会的预先体验和适应。同时从企业来看, 青年大学生具有思想灵活、敢想敢做的典型特点, 大量具备广泛知识基础和高素质的青年大学生参与生产过程也会给企业带来新鲜的思路, 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革, 并有可能获得潜在的企业新鲜血液。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基于上述背景, 如果在汽车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锻炼工程素质为目标、以辅助解决企业现场工程问题为任务, 将具体工程问题的解决贯穿实习的整个过程, 并兼以零部件构造和制造工艺知识的认知, 则有望开辟一种新的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和专业实习教学改进形式。

同时考虑到本科阶段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是一个连续和渐进的过程, 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应该采取分阶段多次数的模式。在专业实习的安排方面应该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层次和水平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项的实习训练任务和教学目标, 即根据不同时段, 有步骤地安排汽车认知实习、汽车结构实习、零部件加工工艺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设计课程实习等方面的内容, 从而帮助学生达到完整系统的工程实践训练。

比较适合目前我国车辆工程学生专业实习的理想教学安排应该是一种类似“旋转门”机制的实习模式。所谓“旋转门”式实习模式就是指学生应该多次参加实习, 自己的身份定位多次反复于在校学生和企业实习生之间。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进入企业现场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实习, 完成阶段性专业实习之后回到学校课堂继续理论学习以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程度, 之后再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经历和训练。这种培养模式可以让校园学习和企业实习像旋转门一样反复地变化, 让学生们进入“旋转门”体验不同的身份转变。这种变换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简单的重复, 而是体现为一种学生综合知识基础和工程实践素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学校和企业为学生集中性安排如此长时间的企业实习显然不现实。那么, 就需要根据中国学校和企业的客观情况, 以及我国车辆工程学生的主观态度来规划制定一份能够对学生起到实际帮助作用并且可操作性比较强的理想实习计划, 以真正地帮助学生走进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和综合工程素质培养的“旋转门”。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则必须克服几个主要的因素。

首先是专业实习的主体人学生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树立起正确的实习价值观, 在实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主动学习、沟通交流、动手操作、统筹规划这些校园课堂中不容易接触学习到的能力。

其次是实习的组织者学校必须要起到良好的组织作用。在德国和美国, 比较成熟的工科专业都设有专属于每个院系的实习指导办公室。该办公室全职负责与学生们实习有关的所有事务。这样可以保障实习过程中从联系企业, 到制定实习要求, 再到最终考核标准、实习认证等全部问题均由专门的老师负责解决。全职的办公室可以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筹划准备, 为学生提供一个细致周到的实习环境。我国工科院系可以借鉴学习这种方式。学校还应该创建多元化实习模式, 鼓励学生自己走向企业创造实习机会, 加强对工程实践训练的认识, 同时对于主观能动性不强的同学加强实习活动的监管和控制, 确保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工程能力的训练过程。

除了组织之外, 学校还应该更多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责任。通过较大限度的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 合理统筹实习车间、实验室的使用, 争取让更多的同学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同时, 学校还应该适当地为部分实习生提供绿色通道。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 适当减免部分同学的理论课程。为获得优质实习资源的学生提供合理的优惠政策。这样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刺激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企业作为实习生的接收单位和工程实践的现场, 对于学生的实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和企业是整个社会中有着不同功能的两个子集, 双方都希望通过实习等交流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实现双赢的结果。在国际上, 很多大公司都非常愿意接收学生前来实习。比如微软公司的“领跑之旅”、IBM公司的“蓝色之路”、通用公司的“早期人才发现”等都是通过实习为企业选拔优秀的工作人员。企业通过提供实习机会不仅可以“廉价”地发掘优秀学生, 大幅度节省人力资源成本, 同时还可以通过实习为企业内部老员工创造实现自身价值提升成就感与公司归属感的机会。通过在实习中筛选并最终录用的实习生, 在正式入职之后可以节省公司大量的培训时间和培训精力。即便最终企业没有录用该实习生, 也可以争取通过实习期间的培训熏陶使学生对企业产生好感。这些实习生在将来都可能成为该企业最强大的客户。企业不应该将实习生视为负担, 而应该将实习生看作未来的员工或者潜在的客户。

总之, 专业实习是车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的大规模集中参观企业实习方式无法全面满足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和工程素质培养的要求, 需要进行相应的实习模式变动和教学改革。本文提出了以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目标, 以参与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为任务的分时段、多层次的“旋转门”式新型汽车企业实习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 不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而且“旋转门”的实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们在经历过实习之后回到学校时, 能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之后可以再次进入企业参加不同的实习而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成长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俞强, 丁永红, 刘春林.探索生产实习模式培养工程实践能力[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2, 3 (4) :48-50.

篇4:车辆工程专业实习周记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虽然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全球第一,但客观地说,我国还远远不是世界的汽车工业强国。培养具备扎实的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不但是我国汽车工业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并取得较强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正是我国高等车辆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1]-[2]。

但车辆工程专业相应的人才培养却略显薄弱,尤其是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经常遭受诟病,因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工程实践经验缺乏而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和适应已经成了企业普遍不愿意接纳应届毕业生的基本原因。目前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仍是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知识传输教育,这种基于认知主义理论的教学方式由于面向实际对象和环境下的浸入体验过程不足,无法使学生充分获得基于知识基础之上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其它的必要工程素质的训练。现有实践教学的过程只是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延伸,而并非基于工程实践的专业能力训练过程,对于实现优秀车辆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有欠缺的。

大学本科阶段工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工程技术人才所具有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素质,以及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职业准入者所具备的企业文件了解、企业规章制度遵循等基本素质。而所有上述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其实现的最佳途径是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让学生系统性地贯穿参与工程实践问题的解决过程。专业实习作为车辆工程实践教学的环节,不但提供学生一个实际认知和感受的机会,同时也是为学生后续的专业高级课程学习和从事实际的工程问题解决提供实践的依据和基础,指导学生从“纸上谈兵”的学习者转变为实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专业实习,尤其是进入企业实习是目前公认的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据调查,在汽车工业非常发达的德国,55%以上的学生在本科第一年就有过相应的实习经历。部分大学甚至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前需要自己完成2个月左右的认知实习。同样是在德国,大多数工科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前需要完成20周左右的相关实习,有些学校甚至要求学生在本科累计完成一年的实习。

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汽车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基础知识认知过程到以现场生产实际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结构和制造工艺技术感知过程的过渡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新型的专业实习教学需遵循这样的一个指导原则,即让学生融入企业技术人员队伍开展现场问题解决的参与式实习。

但是由于部分主观上的不足和客观上的困难,目前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机会和实习经历都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在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很多学生本科毕业的时候,只有过一次到两次正规的实习经历,而且实习时间相对较短。无论从次数方面还是时间方面,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状态都与发达国家的相同专业有较大差距,难以令人满意,这种状况也难以应对未来工作的需要。另外,就现有的专业实习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方式而言,大规模集中实习和观摩式体验的实习,对于学生获取专业知识运用机会和工程实践能力锻炼的效果有限,对于形成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必备素质还是有欠缺的。因此,探讨以培养综合工程能力为目标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于新时期培养卓越车辆工程科技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汽车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专业实习还没有很好地发挥有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无论是和国外的工科实习市场相比,还是和我国其他领域如金融、人力资源等行业相比,我国车辆工程领域的关于学生专业实习的管理理论和组织方式及对学生工程教育效果的评估方面相对比较都有很大的差距。

大规模集中式的实习是目前汽车专业实习的主要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的一个优点,是方便高校的教学日程和企业接待的安排,同时也便于学生系统性地了解常规的汽车主要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工艺。但随着企业改革和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这种实习组织方式的弊端逐渐体现出来。首先,就组织方式而言,这种集中大规模的实习一般以企业技术人员的大课堂方式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工艺培训和大规模的现场参观讲解为主,实际上是学校课堂教学方式的延伸。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课堂教学方式的培训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研讨和互动,往往体现为一种类似于书本知识的单向传输;而企业的生产现场由于环境嘈杂、场地有限等多种原因,学生对于现场工艺知识讲解的获取效果也大打折扣,企业现场实习流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活动。由于企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自动化加工设备和流水线日益增多,现场工艺的可看性日益下降,导致学生观摩性质的实习其结果不太理想。再者,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其工艺过程的体验不足且缺乏与现场技术人员的互动,导致其必然无从深度系统地了解零部件生产的工艺过程的制定和实施,现场实习的效果仅停留在汽车零件加工制造工艺的感性认知阶段,无法获得工程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由于这种大规模集群式的实习活动是一种类似于课堂教学的单向知识传输活动,所以其效果受实习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学生个人对企业实习作为一种工程素质培养训练环节的认识深度不够,以及由于现在大学生就业面的宽泛,导致很多有到汽车以外行业就业意向的学生对实习活动失去兴趣,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应付了事。

综上所述,目前广泛采用的大规模集中观摩式企业实习方式无法满足作为大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要求,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客观困难和主观不足两方面的原因。

车辆工程专业实习面临的客观困难包括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因素。学校方面主要是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和理念下,目前四年制的车辆工程专业课堂教学安排非常充分,而实习、实践方面的安排则显得较为不足。很少有院校愿意并且能够集中安排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实习。没有学校的统一实习安排,学生自己客观上难以兼顾同时进行的企业实习和校园学习。endprint

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自负盈亏的经济运营单位,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首要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而接受学生实习则是附加的责任和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目前许多企业接待高等院校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积极性不强。即使一些大型企业意识到汽车后备人才的重要性,也会因为这方面人员缺少而力不从心。同时,部分企业因为商业机密、技术专利或者安全问题等原因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前来实习。即便是在接待实习的情况下,也是尽可能地集中安排,在生产线上按流程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

专业实习的主观不足其实就是本专业学生的态度不够积极、不够主动。导致目前专业实习效果不甚理想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们没有从内心把走入企业进行现场实习的过程当作一个自身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和积累工程实际经验的机会,而仅仅是把它被动地当作一个像课程学习一样为了取得学分成绩而不得不做的一项任务。相当一部分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也没有将认识提高到这样的一个层面,而仅仅将专业实习视为一个骨干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企业现场进行的专业实习的组织形式和最终能够取得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为了实现卓越车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对企业专业实习的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并开辟新的实习模式和督促、考评机制。

二基于车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旋转门”实习模式

被赋予了知识传输与学生能力锻炼双重使命,理想的汽车专业实习须将其作为教学的实施目标存在。其教学过程应该围绕这个知识感知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设定相应的教学项目,并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生的目标导向行为和动机强度,以最终达成目标的实现。

从学生培养方面来看,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过程实施解决问题和过程总结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技术素质和人文素养。所有上述素质的培养,可以在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定一个具体的工程实践任务来完成。

另一方面,企业全部的技术和生产活动都体现为不断持续的工程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果将这些工程问题进行细分,围绕汽车生产实习课程关于锻炼学生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拆解为诸多专项的实习任务,在学校的企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项目的研究和任务的完成,那么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应该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及达到对企业社会的预先体验和适应。同时从企业来看,青年大学生具有思想灵活、敢想敢做的典型特点,大量具备广泛知识基础和高素质的青年大学生参与生产过程也会给企业带来新鲜的思路,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革,并有可能获得潜在的企业新鲜血液。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基于上述背景,如果在汽车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锻炼工程素质为目标、以辅助解决企业现场工程问题为任务,将具体工程问题的解决贯穿实习的整个过程,并兼以零部件构造和制造工艺知识的认知,则有望开辟一种新的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和专业实习教学改进形式。

同时考虑到本科阶段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是一个连续和渐进的过程,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应该采取分阶段多次数的模式。在专业实习的安排方面应该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层次和水平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项的实习训练任务和教学目标,即根据不同时段,有步骤地安排汽车认知实习、汽车结构实习、零部件加工工艺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设计课程实习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达到完整系统的工程实践训练。

比较适合目前我国车辆工程学生专业实习的理想教学安排应该是一种类似“旋转门”机制的实习模式。所谓“旋转门”式实习模式就是指学生应该多次参加实习,自己的身份定位多次反复于在校学生和企业实习生之间。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进入企业现场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实习,完成阶段性专业实习之后回到学校课堂继续理论学习以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程度,之后再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经历和训练。这种培养模式可以让校园学习和企业实习像旋转门一样反复地变化,让学生们进入“旋转门”体验不同的身份转变。这种变换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简单的重复,而是体现为一种学生综合知识基础和工程实践素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学校和企业为学生集中性安排如此长时间的企业实习显然不现实。那么,就需要根据中国学校和企业的客观情况,以及我国车辆工程学生的主观态度来规划制定一份能够对学生起到实际帮助作用并且可操作性比较强的理想实习计划,以真正地帮助学生走进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和综合工程素质培养的“旋转门”。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则必须克服几个主要的因素。

首先是专业实习的主体人学生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起正确的实习价值观,在实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主动学习、沟通交流、动手操作、统筹规划这些校园课堂中不容易接触学习到的能力。

其次是实习的组织者学校必须要起到良好的组织作用。在德国和美国,比较成熟的工科专业都设有专属于每个院系的实习指导办公室。该办公室全职负责与学生们实习有关的所有事务。这样可以保障实习过程中从联系企业,到制定实习要求,再到最终考核标准、实习认证等全部问题均由专门的老师负责解决。全职的办公室可以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筹划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个细致周到的实习环境。我国工科院系可以借鉴学习这种方式。学校还应该创建多元化实习模式,鼓励学生自己走向企业创造实习机会,加强对工程实践训练的认识,同时对于主观能动性不强的同学加强实习活动的监管和控制,确保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工程能力的训练过程。

除了组织之外,学校还应该更多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责任。通过较大限度的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合理统筹实习车间、实验室的使用,争取让更多的同学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学校还应该适当地为部分实习生提供绿色通道。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适当减免部分同学的理论课程。为获得优质实习资源的学生提供合理的优惠政策。这样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刺激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企业作为实习生的接收单位和工程实践的现场,对于学生的实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和企业是整个社会中有着不同功能的两个子集,双方都希望通过实习等交流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双赢的结果。在国际上,很多大公司都非常愿意接收学生前来实习。比如微软公司的“领跑之旅”、IBM公司的“蓝色之路”、通用公司的“早期人才发现”等都是通过实习为企业选拔优秀的工作人员。企业通过提供实习机会不仅可以“廉价”地发掘优秀学生,大幅度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同时还可以通过实习为企业内部老员工创造实现自身价值提升成就感与公司归属感的机会。通过在实习中筛选并最终录用的实习生,在正式入职之后可以节省公司大量的培训时间和培训精力。即便最终企业没有录用该实习生,也可以争取通过实习期间的培训熏陶使学生对企业产生好感。这些实习生在将来都可能成为该企业最强大的客户。企业不应该将实习生视为负担,而应该将实习生看作未来的员工或者潜在的客户。

总之,专业实习是车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大规模集中参观企业实习方式无法全面满足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和工程素质培养的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实习模式变动和教学改革。本文提出了以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参与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为任务的分时段、多层次的“旋转门”式新型汽车企业实习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不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旋转门”的实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们在经历过实习之后回到学校时,能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之后可以再次进入企业参加不同的实习而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成长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俞强,丁永红,刘春林.探索生产实习模式培养工程实践能力[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3(4):48-50.

篇5:车辆工程专业的实习周记

1、从经营战略定位上考虑,汽车用品经销商要调整产品结构。随着4S店不断进入汽车用品行业,经销商的产品组合逐步做到“轻改装,重4S店”。

2、打造专业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汽车用品行业里(特别是汽车电子),服务显得特别的重要,当然4S店的服务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赘述了,汽车4S店因为点多面广,地处偏僻,而且不集中,许多厂家就是因为服务不能到家才不得不选择汽车用品经销商来做当地市场,如果经销商有一批优秀的团队为汽车4S店服务,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即可以让汽车4S店放心,也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与厂家进行谈判,为取得产品的代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3、做大做强,降低成本,4S店想进入汽车用品行业,会选择与其车型相匹配,品牌相当的产品,一般会向当地的经销商和厂家处购买产品,价格当然要有一定的优势,汽车用品经销商要做到这一点,做大做强自己的营销网络和服务,前期为了扩大网络可以选择性对汽车4S店进行铺货,销售量上去后,要求厂家更多的支持,降低采购成本,要求厂家将代理价格降到真正的最低点,甚至比他们给予4S店的供货价还要低得多(因为其销售量已远远大于任何一家4S店的采购量),为了让厂家心甘情愿的给予最低价,还要将通常的月结的付款方式转化为现金提货的付款方式,经销商争取拿到能适合4S店销售的品牌代理(并要求独家的),另外也可以买断某些单品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为了取得销售价格优势,还要降低销售和管理成本,以期待达到总成本的最低,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大型家电经销商,值得汽车用品经销商好好学习。

4、从专业和定位上考虑,要把产品和渠道分离,4S店和零售改装店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共存的,但因为档次和定位不一样,需求的产品也不一样,4S店需要中高端产品,有形象,有品牌,服务好的产品,而零售改装店需求价格便宜的产品,有效的把产品和渠道分离,可以使资源更集中、形象更宣明、人员更专业。为了更好的贯彻产品和渠道分离,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可以把经营4S店的产品用仓库和写字楼的方式,而零售改装则可以在汽车用品一条街设立批发店铺,就能把产品和渠道很好的分离,减少运营费用和管理成本,还能保证产品价格不混乱。

5、车用品经销商经营的产品要做到“全而精”。“全”是指经销商不但要为4S店提供汽车影音、防盗、GPS、胎压检测仪、倒车雷达等汽车电子,而且还要提供美容护理、装饰改装、防爆膜等产品,总之买车之后要用的所的东西,“精”是指4S店因为场地的原因,每一个品类一般只选择少量的品牌,会选择有比较优势、性价比高的产品。为了满足4S店的需求,汽车用品经销商要做到“全而精”的产品结构。

6、为了做好4S店业务,汽车用品要成立4S店销售部,要培养一批强有力的营销业务人员,专门从事与4S店的各级人员进行沟通,将4S店与零售渠道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

篇6:车辆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车辆

学生:xxx 学号:xxx 指导老师:xxx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

1.通过实贱来巩固和加深对书本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和促进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2.掌握汽车发动机基本组成和结构、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4.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5.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发动机和车轮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学会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 3.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4.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实习意义

认识实习是我们学习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通过亲自动手实习体会方式,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展本次实习,可以使我们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还可以让我们获得了发动机构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拆装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

二、设备及常用工具和仪器

设备:实验室两台旧的发动机、一辆完整的汽车

工具:套筒扳手、梅花扳手、一字和十字起子、扭力扳手、尖嘴钳、胶钳、活塞 环拆装钳、气门拆装钳、三角拉器、活塞安装器等。

三、实习内容

1.学会使用并熟悉掌握拆装发动机的各种工具; 2.掌握安全操作和熟记安全规则; 3.学会发动机拆卸、认识发动机各部件构成、掌握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车轮的功用

4.学会发动机的装配(特别注意各部件的装配关系和顺序,检查各原装配标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装配时重新调整)

5.掌握发动机的调整,使各系工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点火正时的调整、气 门间隙调整等)。

四、拆装要点及大致拆装步骤和注意事项(一)发动机的分解:

1.先拆发动机外围部件。如:冷却水管、分电器、进排气歧管、机油滤清器等。

2.拆下燃油分配管、气门室罩盖等。

3.拆下发动机前端附件。如:正时带(链)的上下罩盖,皮带、发电机、空调压缩机、水泵等。

4.查对原来正时标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在装配是需重新对正。

5.拆下皮带轮张紧器、正时皮带(链)、正时齿轮。注意:活塞处于上止点时,正时皮带拆卸后严禁摇转曲轴或凸轮轴,以免损伤零件;或者拆卸前将活塞摇离上止点位置,再拆卸正时皮带,这样才可以摇转凸轮轴。

6.以对正(角)原则,按从两边到中间的顺序松开汽缸盖螺栓,拆下汽缸盖(先拆下凸轮轴及气门摇臂组),还应注意汽缸垫的安装方向。

7.翻转发动机,以对正原则松开油底壳螺栓,拆油底壳,拆下机油泵。8.松开连杆轴承盖,依次拆下活塞连杆组。注意,拆前还应注意活塞的安装方向、连杆及连杆盖的配对记号,拆下的活塞连杆组及轴承盖应按缸号顺序及方向摆放好。

9.拆下飞轮及端面轴承盖板。

10.按顺序依次拆下曲轴主轴径轴承盖,按顺序摆放好,注意安装方向性。11.拆下曲轴、平衡轴等,这时发动机解体完毕。

(二)发动机的装配:

1.发动机的组装与发动机的分解顺序相反。它是指将从发动机上分解下来的零部件重新装合成一台发动机的过程。为保证发动机的组装质量,恢复其原有技术要求和技术性能。2.在装曲轴轴承盖与活塞连杆组时,应注意其缸号、轴承盖顺序以及方向不能装错,不要漏装止推垫片及轴瓦,在拧紧轴承盖螺栓时应按要求力矩拧紧。3.装配气机构时应注意对准正时标记,还应注意分电器与点火正时标记是否对应。如原标记不对,则应重新调整。曲轴和凸轮轴只能顺时针旋转。4.在装配运动部件时应涂上润滑油再装。

5.正时皮带不能沾油,不能把方向装反(拆卸时打上旋向标记)。

6.在装配汽缸盖时拧紧螺栓按拆的逆顺序分多次拧紧,并用扭力扳手按规定力矩拧紧。

7.严禁用暴力拆装发动机,以免损伤零部件。

(三)车轮的拆装 1.轮胎的功用

功用:支承、缓冲、减振和提高附着性

(1)支承汽车的质量,承受路面传来的各种载荷的作用;

(2)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中所受到的冲击,并衰减由此而产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

(3)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通过性。2.分类

(1)按轮胎内空气压力的大小,轮胎分为高压胎、低压胎和超低压胎三种。低压胎弹性好、减振性能强、壁薄散热性好、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附着性好,因而广泛用于轿车。超低压胎在松软路面上具有良好的通过能力,多用于越野汽车及部分高级轿车。

(2)按轮胎有无内胎,轮胎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俗称真空胎)两种。目前轿车上普遍采用无内胎轮胎。

(3)按胎体帘布层结构的不同,轮胎分为斜交轮胎和子午线轮胎。目前子午线轮胎在汽车上广泛应用。

(4)小结:目前轿车上应用的轮胎主要是低压(超低压)、无内胎的子午线轮胎。

车轮拆装过程:

1.先松开外轮的螺母,旋松时注意对角顺序,防止应力集中,如力不够可以增加力臂,旋松后,几个队友扶稳,取下螺母。这时可以发现这六个螺母有一边是圆的,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增加紧固力和自动对中。2.取下第一个轮胎

3.按照步骤1拆下螺栓后取下第二个轮胎 4.用专用工具打开主轴盖 5.取下垫片,橡胶圈,定位环 6.取下后轮主轴

7.前轮的拆装和后轮大体相近

拆完后,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气动刹车的特点,和与油压刹车比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之后的步骤为刹车调试,调试结束后按照先拆后装的原则开始装配,安装时注意橡胶圈与垫片的放置顺序安装外轮螺母时注意缓慢转动轮子,这样就可以比较轻松的把六个螺母自动对中旋紧。

五、实习心得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先是学习了视频,知道了拆发动机的流程以及各个注意事项,然后弄懂后才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动手,拆了一个一天半的发动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亲眼看到了发动机,亲手触摸了发动机的每一部分,将一台完整的发动机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部件,然后再组装起来,这种感觉很奇妙。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觉得累,反而很开心,我们不觉得脏,反而对机油、汽油及润滑油很亲切。我们蹲在发动机前,七嘴八舌地在表达着自己的奇思妙想,我们站着、蹲着,很认真、很享受。当然我们拆装发动机毕竟不同于堆积木和拼图,在拆装发动机之前我们每个人对发动机都有一个自己的想象,不只是整体也包括各个部件,而这些想象几乎都来自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或是上课时播放的视频,拆装实习可以说是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去验证自己的想象,纠正自己的想象。拆发动机当然要边拆边想,边想边问,这样的效果最好了。幸运的是我们有个很好地指导老师,这极大地刺激了我们的发问欲望,只要有不懂的问题就跑去抢老是过来解答,这和上理论课的沉闷与沉默可有天壤之别啊!经过这次实习后,我是切实懂的了如何去调点火正时、从凸轮轴上找出发动机的点火顺序这些以前似懂非懂的东西,亲手把油泵给拆了又装了一遍,在书上我是真的无法从装配图上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经过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这次实习后再回到课本上去看图看理论的东西会发觉真的简单了好理解了。

七、致谢

上一篇:一级市政案例下一篇:告别母校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