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业

2024-04-10

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业(精选8篇)

篇1: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业

《让学生爱上作业》读后感

亭趾实验学校(小学部)陈爱华

多年来,我一直任教低年级双班数学,平时的工作量较大,我常常为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而心烦气恼、疲惫不堪。怎样让学生由“消极应付”变为“主动参与”,成为作业的主人,让教师从繁重的批批改改中解脱出来,让作业成为师生的开心事?这是我一直在探寻的,但收效甚微。如今拜读了刘春生老师的《让学生爱上作业》一书,书中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小学作业布置、查收和批改的技巧,系统地展示了他的作业研究新成果,落根不同课型,聚焦真实问题,给出清楚抓手,让作业活动“有趣而为,汇融趣动”,搭建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书中生动活泼的案例与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对作业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让学生爱上作业并不难!书中第二章:布置作业的第一页有这样一句话:“以我的经验,我认为可爱的作业应该从教师用心的设计开始。”“可爱”这个美丽而温馨的词汇,汇集了刘老师对教育、对学生的爱,对作业的爱与研究,使我读到这里,心也是颤动、激动、感动。“可爱的作业”,是老师布置给学生的,是为可爱的异彩纷呈的学生服务的,所以它才是可爱的,它才要可爱。第三章第163页刘老师说:“我一直认为,不带情绪批改作业,不带情绪进课堂,是一个教师的本分,我也一直在努力地践行。你呢?”这句话,不知道击中了多少老师的要害,尽管,每一个老师同样是爱他的学生们,但是,又有谁做到过不带着情绪工作、上课、改作业呢?尤其是改作业,当看到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的作业,看着一个个正确的答案,望着那工整的书写,我们的笑容挂在脸上,大大的“√”都是笑的,而当我们拿到成绩差的学生的作业本时,立刻眉头紧锁,不耐烦地翻看着,越看越生气,一个个鲜红的“×”,用力地滑下去,带着无奈和愤怒。可是,当学生拿到自己的作业本时,他们的感受又如何呢?他们会有好的情绪吗,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将来会变好吗?

阅读了此书,我感到收获多多,感触颇深,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我要重新面对学生的作业问题。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经验,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首先,尽量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特别是口算,平时要注意收集学生的错题和慢题进行多加练习,对于那些学生已能熟练计算的式题就不用经常练习了。其次,作业布置有针对性,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能力的过程。学困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那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就要依据作业时设计的问题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基础知识要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扎实地练,做到求同存异;对于知识点与能力结合点采用创造练习,做到举一反三;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做到常练常新;对于同类知识采用典型练,做到触类旁通。

最后,继续做好错题集。从平时的作业练习和单元测试中收集学生掌握较差和易错的题型,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地学习,实践,反思,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为让学生能喜欢上写作业而不断努力!

篇2: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业

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

作者/ 林 菁

刚接手四年级这个班时,许多同学的作业字迹潦草,偷懒方式五花八门。

虽然我苦口婆心和学生进行了沟通,却没有什么效果。经过分析,我发现他们对作业应付了事的主要原因,一是语文学习热情不高,觉得语文作业枯燥无味;二是家长不重视孩子学习,使孩子养成了散漫的习惯。

这种窘况使我陷入了迷茫。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到底如何布置家庭作业才科学合理,并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地主动完成,而不是应付了事?

我对学校和班级情况作了仔细调查研究后,发现我校所在地――海阳郭城镇,恰好是作家峻青的故乡。峻青,是全国享有盛誉、作品屡屡入选中小学教材的大作家。身为同乡的这群孩子,却对这位著名作家一无所知。

我灵机一动,决定布置一项不一样的作业――让学生在当地调查搜集作家峻青在老家生活时的情况,这不正符合语文新课标中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吗?这项没有条条框框的作业,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课堂上,他们积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有的介绍了峻青的个人资料,有的介绍了峻青的代表作品,就连平时从不认真对待作业的小枫也开心地告诉我:“老师,我打听到峻青的下落了,他以前和夫人在我们村里住了很长时间,后来才去了上海。”

这样的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原来,孩子们为了完成这项作业,有的求爸爸央姐姐上网查资料,有的拜托亲戚在村子里四处打听。

现在他们都为自己和这样一位大作家生活在这同一片土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原来作家离我们这样近!

借着孩子们完成这项作业的东风,我趁热打铁,在班级里开展了“学习峻青爷爷,人人争当小作家”的.活动。

我们一起欣赏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用其中的优美片段开展了朗诵比赛。孩子们无不被峻青笔下“瓜果遍地的秋色”所吸引,都积极展现自己的朗诵才华。

作为农村孩子,他们第一次在文字中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秋收的乐趣。在他们眼中,秋天的收获已经不仅仅是一篇文章,也不仅仅是赞美和歌颂的声音,更传递出了孩子们内心满满的喜悦!

活动总结上,我告诉同学们:“你们也要向峻青爷爷学习哦,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将来成为像他一样的作家,让家乡的人民也为你们骄傲!”

随即,我布置了一篇描写秋天的作文,他们写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从那以后,孩子们似乎被注入了新的能量,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大提高,爱上了语文课,所有语文课后作业几乎都能积极完成。

不得不提的是,家长们更在参与的过程中唤醒了心底“望子成龙”的欲望,对孩子的语文作业也变得非常重视了。

这次别样的作业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当然,语文作业布置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证明,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作业,才是适合的,最好的!

篇3:让学生爱上“作业”

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大部分都是机械重复、枯燥无味,这样的作业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呢?教学是鲜活的,是有血有肉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呢?

一、作业的布置形式多样

学生常把作业当成任务,对作业缺少兴趣,只是苦于无奈地去做。如果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一定会乐于去做了。

1.作业的趣味性。孩子都喜欢做有趣的游戏,在玩中做,在做中玩,让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就做完了作业,这应该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了。要做到这点,老师就要花一番工夫,设计时既要考虑与所学内容有关系,又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数学的趣味性。如:枯燥的计算题,孩子一说都会,一做就错。这时老师就可以设计动物赛跑、山顶摘红旗、把青蛙送回家、有奖竞赛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形式。不过这种作业主要适用于低中年级。

2.作业的延伸性。爱宾浩斯遗忘曲线大家都知道,新的知识学习后,越早巩固效果越好。这种巩固又不仅仅是完成一些机械的练习,而是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如学完时、分、秒的认识”一课就可让学生写写一天的作息安排;这样既让对时间的认识有了具体的载体,不再只是纸上谈兵,又让学生懂得了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也养成了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3.作业的应用性。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很重要。例如,在学习了人民币后,学生可以让父母陪同去超市买东西,从挑选、算钱、付钱、营业员找钱都让孩子亲身经历。学生回去把过程写成小日记,从而将人民币的知识活学活用。

4.作业的探究性。探究性的作业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找一个长方形,并通过自己的测量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并想一想知道了它的周长和面积后可以为它做什么,什么时候它的周长最大,什么时候它的面积最大,周长最大的时候面积怎样,面积最大的时候周长是怎样。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学习时会远远不止停留在套公式的层面了。

二、作业的反馈多管齐下

作业的批改对于老师来说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当然学生也会通过作业的批改结果来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地查漏补缺。其实学生更渴望通过作业的批改结果来了解教师对于自己的学习情况的评价,所以教师还要通过作业的批改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如下的作业批改方式:

1.当堂评讲。当堂练习的作业,教师先全班巡视,其中一定会发现学生中的一些问题,如果是极个别的现象那就极个别提醒,如果是普遍现象那就得当堂及时解决。心理学认为:学生第一次认知的东西是最难忘的,所以及时纠正学生的普遍错误是当务之急。有条件的话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没有视觉感官的参与效果是不佳的。假如没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挂小黑板的方法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和普遍错误(当然展示错误的做法时不能用某个学生的作业,而只是说很多学生的做法,不能点名),集中讲解,对于特别好的做法更要展示,一来激发这些优秀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同时又让其他学生开阔了眼界。这样既鞭策了差生又对其他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2.当堂面批。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作业,教师可以采取面批的方式,对于少数学生出现的问题可以一对一地讲解。这种面批的方式往往要偏爱于一些后进生。给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个别辅导,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让孩子更信任老师,以后更有信心学习数学了。

3.激励评语。对于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可用不同的评语,对于做得好的地方,可以奖励一个笑脸,一个水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于差生作业中的问题要加强点拨,让学生一眼就能明白老师的意思,一下就能看出自己的错误所在,改正自己的不足。数学作业的评语不要求长,但要能一针见血,简单明了。

4.二次批阅。对于学生订正后的作业教师也一定要重视。有部分学生虽然订正了,但还是错的,说明这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弄明白,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再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从而帮助学生彻底解决问题。

篇4:作业也个性,让学生爱上数学

关键词:数学作业;个性化;作业设计

作业被我们视为对教学过程的延续与补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当今许多教师只是重视教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改革,往往忽视对数学作业个性的创新,造成学生认为数学作业仅仅是书本上、试卷上、课外参考资料上的机械、乏味的低效作业,严重打消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违反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而造成“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句空话。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教师就应该想学生所想、想教师所想,对数学作业进行个性化的优化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由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进而爱上数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笔者的探索实践,简单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使数学作业焕发生命的色彩,真正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

■一、个性化作业必以“分层”为先导

《新课标》指出: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各个阶段都要关注每个有差异的学生群体,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然而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很多学校一个班的人数多达五六十人,因而教师面临着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的难题,这使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以及作业设计成为必需的要求。

一般来讲,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数学素质。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可适当布置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能继续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能经常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师应在对班级中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将学生分为水平不同的层次(小组),同一层次学生的作业量、难度和要求基本一致。例如,新课上完后,教师可根据分层设定的目标将作业分为难度逐次发展的三或四级,比如可以有基本题,即基础知识的直接运用;探索题,即基本题的延伸,需要经过认真思考后才能完成;综合应用题(即实践题),需要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并且学会实际应用才能正确解答。作业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已有知识的综合、归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有针对性的充分练习,逐步发展和拥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教师要注意采取措施,使学生逐步从低水平发展到较高水平,而不是一直保持这种差异。

通过分层性作业,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感受学习的成功,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二、个性化作业离不开“调查”

所谓“调查型”作业就是让学生进行社会小调查,通过探究、讨论来分析计算调查结果,得出其所需结论的一个实践过程,再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增进学生的数感意识。如学习了“升和毫升”后,就让学生去超市或家中进行调查,看看哪些物品是用升和毫升作单位的,并将其结果记录下来。《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有一个很好的范例: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有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意识,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个性化作业要以“思维探究”为主导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低年级的数学作业设计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通过延伸、演变、拓展,让学生在迷惑、好奇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使学生从传统模仿习题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后,教师可布置学生课外作业:

1. 了解人民币相关的知识,新版和旧版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2. 研究人民币里为什么只有1、2、5的三种币值。

3. 怎样分辨真假人民币?一元钱在小商店里可以买什么东西?这个作业设计让学生在一周时间内完成,然后在班上与同学交流、汇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学会向家长和别人请教,培养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节俭的习惯,使学生真正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个性化作业可以“形式多样”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的今天,书面作业逐渐走向丰富、非常规的道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1. 数学日记

日记使学生坦然记录自己一天的学习收获,巩固和反馈学习过程,抒发学习情感和态度,最好能体现个性化。这样可以使学习更贴近于学生内心情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激发对数学学习的欲望。

2. 研究报告

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动脑分析,撰写小型的研究报告。这种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灵活的数学眼光,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如学习了“百分率”后,让学生亲身调查本地区各银行利息的利率是多少,相同的本金在不同的银行中获利分别是多少,写一份关于银行利率的研究报告。

3. 数学报纸

利用课余时间、周末乃至寒暑假,学生自行组成小组共同编写一份数学小报纸。内容可以是趣味数学题目、数学故事笑话、数学家传记等等,只要与数学息息相关就可以。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的事业,还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之间共同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个性化作业的批改要多“激励”

心理学实验表明:通过激励,人的积极性可能增加3~4倍。在批改作业中,笔者经常用一些简洁的评语,对学生进行激励,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有的学生想到一个好的解题思路,笔者会写上:“你的解法太妙了”,再例如遇到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笔者会写上:“你能不能想到更好的方法呢?”对作业错得多的学生,笔者会写上:“老师期待着你下次的进步”,对作业有进步的学生,笔者会写上:“你真棒,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的”。笔者还利用作业本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配合教师进行教育,例如“某某同学,最近计算错得多,请家长给他多练习”,“某某同学最近上课有点贪玩,请家长配合教育”。

通过这些温馨的评语,及时给学生激励,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师的一项经常性的常规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使教师和学生迅速准确地得到教和学的信息反馈,从而调整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批改作业的方法多种多样,上述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事实证明,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反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机械、模仿式的完成作业为自主探索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是以练为主,而是以“做”为主,通过做来体验数学,认识数学,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紧扣新课标将作业设计贯穿于素质教育的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篇5:浅谈怎样让小学生爱上语文作业

作业是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对学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充分发挥作业在学习中的作用,本人对高年级学生对待语文作业的心态作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高年级学生明确做作业的目的,喜欢做作业,但单调的作业形式,过长的作业时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用新课程理念去荡涤传统语文作业观的尘埃,培养学生对于语文作业的兴趣,精心设计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自我策划、自我表现、自我提高的一个平台,从而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下面谈一谈本人在作业设计中的几点观点: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

语文作业应注意学科间的整合渗透,力求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学了《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等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配上插图,变文字为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学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等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自编自演课本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创作才能。学了《古诗词三首》一文,让学生为课文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朗

诵,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学了《鲸》一文,让学生查找我们动物创造的人间奇迹,写一写它们的奇异景象,并以此为主题办手抄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多元化的作业突破了传统作业的形式,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更具吸引力。

二、自主化作业

由于学生成长经历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作为教师,必须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作分层要求。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自助餐”的形式,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各自层面上有所发展。使学生得到满足感和自信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如学了《窃读记》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5项作业:

1、抄写词语;

2、摘录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摘录文中描写月光的诗句;

3、你知道其他一些写月亮的诗句吗?看谁知道得多;

4、根据第二自然段创作一幅月夜图;

5、如果你在江轮上,欣赏着美丽的月景,与别人进行了愉快的谈话,你会展开什么幻想?把你的幻想写下来。

以上五项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主选择二三项完成。这种作业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有不同发展水平、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自主地、积极地参与作业。

三、个性化作业

放手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是一项大胆的尝试,教师不作任何刻板规定,放飞学生思维,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设计习题,形式不限,自由发挥,使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张扬个性。

如教学了《新型玻璃》一课后,我让学生自行设计作业,结果学生的作业五花八门:有收集现代新型玻璃的资料、图片的;有以形象直观的画面表现新型玻璃的;有用文字表达观新型玻璃、感受新型玻璃给人类带来有哪些好处;有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还有的四人小组合作,以现有和自创的方式来介绍新型玻璃„„

这种个性化作业,以学生的自我体验和个性张扬的形式来实现知识的内在生成,学生至始至终都带着积极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完成作业,充分地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展示了学生的潜能和水平,促进了语文能力的有效发展。

篇6:加强情感交流 让学生爱上数学

关 键 词: 情感 交流 爱数学

内容摘要: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们要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从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出发,合理运用名人引导、赏识引导等方式,让孩子在爱的感召下,调动情感体验,真正爱上数学。

正 文:

有人曾作过调查,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们要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了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努力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一、理解学生,感受爱的涌动

小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阂。

例如,对待班级中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急于将他们与班中的优秀学生比较,怎么别人都学会了,你还没有学会,而要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去检讨一下,在解题方法上他可能遇上了什么困难,有没有简单易懂的方法来使他掌握。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等方式来缓解学生怕学习的紧张情绪。如果是学生因为懒惰、不愿意学习而造成的,要予以及时的批评指正。教师提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教师有错误,及时承认,及时改正,就能获得学生的谅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

二、尊重学生,感受爱的暖流

教师尊重学生要象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让“教”为“学”服务,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后进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后进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在教学数学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采用什么方法解答,鼓励一题多解,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在作业批改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分析,如果是因为计算中出现的失误,就在这个出错的地方圈出来,学生订正时可以很快找到错误的原因,订正好后仍给他打上“√”,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在出错时减少一些负担,印象也比较深刻。对做得正确又字迹工整的同学在等第“优”的右上角加上一颗“☆”,对于进步较快的同学也适时加上一颗“☆”,使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更高了。

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充分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

三、相信学生,感受爱的力量。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他们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新知识时,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下发现新知识,学习新知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在这一教学中,教师相信学生的能力,组织学生小组、全班合作探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践、讨论,分别在全班交流,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动手实践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同时,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棱、面、顶点的理解。

四、名人引导

在学习中经常联系教学内容实际,介绍一些伟人或名人的故事,让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启发,激励他们学习。如,在教学圆周率这一知识时,我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个表示3倍多一些的数还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你们知道在古代我国哪一位数学家对圆周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班级墙壁上布置的祖冲之画像,介绍圆周率的知识及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

祖冲之(429-500) 南朝宋齐间科学家,博学多才,尤其对天文、数学有相当高的造诣。他通过艰苦的努力,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和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祖冲之在1500多年前就能有如此令世界震惊的成就,我们处于当今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只要我们肯努力,一定也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五、赏识引导

经常鼓励学生,用赏识和赞许的目光关注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当一个教师真正爱学生时,他的注意力将不再放在学生错误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自己所喜欢和欣赏的行为上,赏识就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发生了。在我们真诚地赞扬学生时,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当我们充分相信学生时,学生才会相信自己。对学生不要总是说“你能做好吗”之类的话,而一句“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好”,变批评为赞赏,会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

赞赏要从小处着眼,积极鼓励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的最终期末考试和开学考试成绩,而忽视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会使学生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为他一下子看不到长远的目标,会缺乏耐心和意志力。

赞赏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鼓励和肯定,语言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有时用发自内心的动作和表情进行赞扬,比用语言赞扬更真实而富有感染力。如当某同学正确回答一个问题时,你的一个微笑和手势都会给他精神上的巨大鼓励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的赏识也要有分寸,绝不能过分,如果学生完成了一件很容易做的事就受到赞赏,会使学生不能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的全部能力,也就是说,假如我们对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说“了不起”、“好极了”,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了。

同时教师平时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篇7:让初中生爱上英语课外作业

让初中生爱上英语课外作业

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 夏瑜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传统的以“背”、“抄”、“练”为主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在遵循趣味性、因材施教、多样化等原则的前提下,设计出多种多样的高质量的课外作业,学生就一定会爱上它。

【关键词】初中生 课外作业 改革

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课堂教学、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无论在教学研究还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都重视英语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作业。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初中英语的大部分课外作业依旧停留在机械的抄写、背诵、做练习等传统的课外作业形式上,91.2%的初中生不喜欢这样的课外作业。因此,笔者尝试对课外作业实施改革和创新,使课外作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作业改革的理由

初中生课外作业改革具有多方面的理由,概括如下:

1、由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农村学校的初中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形式单

一、内容枯燥的传统课外作业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反而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负面影响。

2、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单一枯燥的传统作业与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现了与课堂教学脱节的现象。

3、初中生大部分生性好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呆板的传统作业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

4、传统作业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从对与错、完成时间等方面分析,根本无法透视完成作业的过程。另外,作业评价注重作业本身客观结果,轻视人的主观情感,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态度很被动,抄作业现象很普遍。据笔者调查:学生中经常抄作业的占42%,偶尔抄的占49%,一次也没抄过的仅占9%左右。

综上所述,传统的课外作业既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初中生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想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外作业,发挥课外作业应有的作用,其改革势在必行。

二、作业改革的原则

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外作业,能拨动学生乐学的心弦;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课外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让他们体验成功。这种成功感,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趣昧性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初中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愿望等因素,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呆板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因材施教原则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精品资料

学习动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课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的同时,课外作业也要注意个体差异。教师要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3、多样化原则

最美昧的菜肴,常吃也会使人腻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变换口昧。作业形式也是如此。教师应该从口头作业到笔头作业、从个体独立完成到小组合作完成、从听说到读写、从动手动脑到收集信息再到调查报告、从各种设计到角色扮演等等,不断变换作业形式,使学生对英语作业保持新鲜感,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中的探索

1、制作类作业

新课程提倡“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各种动手动脑又能激发学 生积极性的课外作业。如:制作英文书签。笔者要求学生将课内外学习中碰到的英语名言、谚语、美文等设计成书签形式,供自己学习、欣赏、记忆、励志,并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在实践中,学生设计的书签形态万千,语句经典优美。制作、设计英语书签使学生增加了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的机会,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又如:制作英语贺卡。笔者经常利用教师节、母亲节、圣诞节、春节等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让学生自己制作贺卡。学生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制作出生动可爱、富有个性的精美贺卡,并写上祝福语,送给他们的亲朋好友。他们积极投入,不仅使用书本上的祝福语,而且还摘录运用其他赠言。看到学生欣喜、灿烂的笑容,看到一件件精美独特的作品,怎能不令人激动呢?

再如:制作英文手抄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制作英文手抄报,成立编辑部,鼓励同学踊跃投稿,内容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而定,如时事、环保、旅游、饮食、影视、生活小常识等等。例如,在学完牛津英语7A unit 4之后,笔者要求每一位学生收集饮食的相关资料,四人一组制作一份健康饮食的宣传海报,并且在班级里进行展览和评比。学生在设计一张张图文并茂、新颖独特的海报的过程中,发展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培养了思维、想象、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制作类作业远远不止以上提到的这些。只要能让学生享受“I can do it in English!”的乐趣,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制作类的作业。通过完成这类作业,既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黄宛辉,2005)。

2、互动类作业

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要多设计一些互动类的课外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沟通的能力。

1)英语QQ群

现代中学生热衷于上网聊天,所以笔者在班级里组织了一个英语QQ群。群内成员每周六晚六点半至八点半在网上聊天,只能使用英语。刚开始,学生觉得有点难,经常夹杂着中文,一段时间以后,中文出现率降低了,参与的人数上升了,聊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了。英语QQ群不仅使学生增加了使用英语、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了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2)课本剧表演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学过的课文、对话进行扩充、续写、改编并表演。这不仅让学生 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如在学生学习了7B Unit3 A lucky escape后,笔者要求学生3至4人组成一组,资料,编写对话并进行表

演。学生对这类活动很感兴趣,从故事开始到结束,增加了许多情节、台词,另外还有服装、道具,感觉像在看一场情景剧,学生们乐在其中。

3)采访调查

在教完某些教材内容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针对相关的话题进行采访、调查并作报告。如 在学习了9A unit5 Films之后,让学生采访调查同学和朋友的喜欢的电影、电影明星,并组织文字,写成小报告。这项互动作业不仅能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能使学生热爱电影,并从明星的成功经历中学到许多。

3、娱乐类作业

在英语课外作业中,用英语说、唱、玩、演等游戏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同时它也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巩固词汇、语法的有效手段。娱乐类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趣味性、知识性和灵活性为一体,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英语双簧

所谓“英语双簧”,就是一个学生在前面表演动作,另一个学生藏在后面用英语说或唱,互相配合,也就是“我说,你演,说演同步”。用于英语双簧的材料,一般选择描写动作较多的文章或段落,也可由学生自己编写。有一位学生模仿电影《出水芙蓉》写了一段女士起床的情景,两个学生进行表演,虽然没有电影中男主角表演的那样到位,但两人的双簧表演得也很默契。学生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双簧表演的效果。这种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且还能满足初中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2)学唱英文歌曲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培养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很多广为传唱的英语歌曲不仅在韵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歌词也很优美和经典,往往还蕴涵着很深厚的社会文化信息。如学到8B unit1 讲到家乡的变化的时候,我用Take Me Home,Country Road这首英文歌导入,在课堂上学生就被这优美的歌曲旋律所打动,情不自禁地哼起来。于是,笔者布置他们课后去学唱这首歌曲,此举正合他们的心意。

通过学唱英语歌曲,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新单词和习惯用法,对语法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唱英语歌曲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而且还有助于他们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学唱英语歌曲这种作业方式很受学生欢迎。

3)讲英语笑话

笔者发现,初中的学生特别爱讲笑话,尤其是男生。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将自己平常看到的中文笑话改编成简短易懂的英语版小笑话,利用课前一两分钟上台表演。每周让学生评比,谁讲的笑话最好,谁就是周“笑话大王”。讲英语笑话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享受英语,同时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娱乐类的课外作业还有很多,笔者认为只要能让学生从中得到快乐并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娱乐项目,都适合采用。

四、实践中的反思

1、“全程”跟踪指导

英语基础好且自制力强的学生或许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课外作业,但对多数初中生来说,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指导,否则很难完成所有课外作业。为避免课外作业流于形式,教师必须做好学法的指导。善教者必须与善学者相结合,才能取得“师逸而功倍”的良好效果。

2、把握两个“度”

任何一项课外作业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笔者认为,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

应把握两个“度”。一是作业的数量。教师应考虑学生能否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作业。如果布置的作业量太多,学生疲于应对,就无质量可言,而且会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二是作业的难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作业的难度应定位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水平上。太难的作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易的作业也会导致学生失去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3、重视“展示”与“评价”

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和舞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与成就感。在实践中,笔者及时将学生制作类、实践类等作品和成果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和评比;定期给学生一个舞台,表演互动类、娱乐类的作业,凭作业完成的情况,按等级记入英语学习的学分中。笔者有时还将学生的作品和表演进行摄影、摄像,制作成照片或VCD,送给他们作为留念,学生视它们为宝贝。给予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十分有益。此外,教师不应忽视对学生完成课外作业过程的评价。制作评价表,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作出及时、中肯的评价,并加以指点和补充,对学生的后续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只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在遵循趣味性、因材施教、多样化等原则的前提下,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外作业,学生一定会爱上它。高质量的课外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和必要补充,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初中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王锦花 “一次特别的暑假作业”,《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第6期

3、黄宛辉 “‘任务型教学’与英语作业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l期

4、张婷婷“让学生体验新型英语作业的乐趣”,《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篇8:让学生爱上作业

一、趣味化作业

一直以来, 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教师布置作业时总是贪多求全, 生怕有遗漏, 认为学生做得越多, 记得越牢, 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 正是那些单调的书写让学生对作业丧失了兴趣。赞可夫曾说:“兴趣是学习知识的能源, 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教师设计在作业时要充分考虑怎样让学生感兴趣, 从而积极主动去完成。如教学《巨人的花园》《惊弓之鸟》这类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时, 学生特别感兴趣, 我们可采用“演一演”的形式来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体验。在作业设置中, 可让学生自由合作, 准备不同的道具, 选择不同的动作、表情、语调试演, 教师也参与其中, 相机进行适当点拨。这样的作业形式, 不仅可促进学生全身心感受读物,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二、选择性作业

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思维与能力都有所不同。基于此, 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过于强调答案的标准化, 造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 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又跟不上。只有全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与差异性, 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层次化的作业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所以, 选择性作业对于每个学生的意义重大。

如我在教授《特殊的葬礼》这一课时, 设计了以下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1) 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句。 (2) 在葬礼上, 你觉得菲格雷特总统会发表什么讲话?试着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写一篇悼词。 (3) 环境破坏得越来越严重, 污染也越来越深化, 我们能做什么?请查阅资料后写一篇建议。以上的这三题作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完成, 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由发挥, 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可以找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最佳选择, 进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

三、创造性作业

作业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作业的设计既要尊重文本, 又要超越文本, 并且有创造性。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化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的作业充满趣味性, 如可以把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以纳入语文作业的选择范围之内, 让学生感受到新意与创新, 并对作业充满期待。

(一) 仿写

一是仿写词语, 如学了《秋天的雨》, 可让学生再写几个描写菊花的词语。二是仿写句子, 如学习《荷花》后设计作业:“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让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这种句式好在哪里, 并仿写1-2句。三是仿写片段, 如《爬山虎的脚》作业:学习课文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方法, 练习写一个片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设计,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自由展现、自由表述。

(二) 观赏与表达

如我在带领学生学完《花钟》一课后, 把作业设计目标定为让学生感受大自然, 让学生回家自己去观赏周围的植物开花的时间,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花钟。再如, 学了《火烧云》一课后, 我就特地找时间让学生在傍晚时间仔细分辨火烧云的变化, 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 排练课本剧

语文教学中, 课文选篇中有很多教育性质强、故事情节生动的课文。为了提高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 我把这些课文摘选出来, 根据自愿原则组成小剧组, 对这些课文进行课本剧改编。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需要对全文进行深入阅读, 同时还要进行创造, 并且还要进行相关道具的制作。很多学生在课本剧的排练中, 为了更好地体现文中人物的性格, 会认真揣摩, 深入理解, 同时还学会了团队协作。在实际操练中, 课本剧的排练是非常费工夫的, 但学生兴趣很大。如在进行完《巨人的花园》这一课的学习后, 学生就主动提出来想试着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自动自觉地把课文中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四) 办小报

小报是指让学生根据课文来进行宣传的针对性刊物。学生在办小报的过程中, 有效地锻炼了其综合能力。如我在完成《风筝》一文的教学任务后, 让学生利用手头资源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 办一期风筝小报, 既巩固了课本知识, 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五) 课外阅读时间

一方面, 课外阅读可以课内知识为引线, 如我在带领学生学完《蜜蜂》一文后, 推荐学生去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而学习《草船借箭》等名著中的选文时, 也就顺理成章地鼓励学生去阅读原著《三国演义》, 进一步去了解书中的故事背景。另一方面, 以扩大学生阅读量为目的, 不断推荐中外名著、散文、诗歌等各种书刊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四、开放性作业

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的学习应立足于课本知识, 扩展其课外容量, 让小学语文教学从课堂伸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个角度, 真正把学习融会于生活, 让生活成为学生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学习源泉, 学会用课本上的知识去发现与提炼生活中的所遇所得。为达到此目的, 在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进行各类社会调查, 去发现生活中的小变化, 去比较不同时代的各种生活用品变化、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全面查阅资料。我不仅让学生看新闻, 讲新闻, 还让学生去把大街小巷的各种标语与广告词收集起来进行交流与评论。在这个过程中, 语文知识的生动性得以体现, 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主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教者有心, 学者得益。”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内容, 作业设计的优化不仅可以直接达到减负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其学习兴趣, 发扬其个性。

摘要:新课程下的作业应从传统意义上的写作业变成趣味性任务的完成过程。作业是巩固教学的有效手段, 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只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有选择地进行创造, 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才能让每个学生都爱上作业。

关键词:趣味性,选择性,创造性,开放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上一篇:水溶肥生产设备下一篇: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述职述廉述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