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

2024-04-27

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精选8篇)

篇1: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然而,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一、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

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

(2)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二、解决策略

(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

(3)创设问题情况,激活提问兴趣。

(4)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

(5)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篇2: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

(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

(2)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

(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

(3)创设问题情况,激活提问兴趣。

(4)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

(5)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篇3: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途径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世界大家庭中独树一帜, 中国人特别看重一个人的道德素养, 大力弘扬道德规范。在人才的选拔上, 学生的考核中, 我国历来以德为先, 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道德是人类自由自在、赖以生存的相互制约行为标尺,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以个人自身修养为基础, 人们思想道德意识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思想道德是学习生活与人交流沟通的润滑剂。近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 再也不能以经济的GDP增长论英雄了, 可见, 在国家的全面发展中不能仅凭经济来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 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既要经济上的小康, 也要思想道德上的小康。当前, 在社会主义理论上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外, 又提出政治文明, 毫无疑问, 没有思想道德, 就谈不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也不会长久, 上世纪90年代后至今, 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经济发展与思想道德形影不离, 不可或缺。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其原因

现在是个多元化社会, 大学生以“90后”居多, 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群体意识, 个性强, 以自我为中心, 我行我素者不在少数。干什么事缺乏耐心, 同学之间稍有摩擦、矛盾, 互不相让, 矛盾容易激化, 因小失大, 缺乏解决问题的耐心。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产生道德滑坡的原因:偏重经济作为发展指挥棒的副作用。我国计划生育国策下独生子女成长中的现实道德培养问题。学校德育教育与现实脱节: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主要以理论的形式完成, 学生的有关思想道德的活动, 比如学校组织上街打扫卫生, 去敬老院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以及3月份的学雷锋活动, 但多流于形式, 没有一个系统长远的考核记录方式和奖惩标准。做了好事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肯定、表扬, 做了坏事的学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批评, 是非观念淡薄, 也是造成思想道德下降的原因之一。近几年, 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脑已经相当普及, 网络、媒体等信息媒介已经充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游戏、影视剧中的色情、暴力、恐怖场面已经闯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严重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按经济观点讲, 国民人均收入达3000美元是一个社会生活优越、亢奋的过渡期, 功利主义弥漫, 期间各种社会问题会涌现出来,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明。一些公益部门, 捐款捐物渠道不畅, 款项去向信息不透明, 甚至捐款还要收税, 也在某种程度上中伤了人们出于人道主义层面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应多关注社会, 增强公共意识感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已成了社会上部分人的做人原则。2012年10月13日, 广州佛山小女孩悦悦被车撞伤, 倒在血泊里不省人事, 接连从身边眼睁睁的过去了近二十人, 小女孩最后被一名环卫工人救起, 在神州大地产生的巨大心灵海啸, 简直是国民的道德之殇啊。前几天, 有中国家庭去埃及旅游, 还是小学生的孩子在有3000年历史的神庙墙壁上刻字, 在网上引起热议。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到国外旅游, 大声喧哗、吵闹已成了国人的象征性标志, 使得周围人闻声而避。公交车上最简单的让座都做不到, 可见思想道德之下降到何种程度。道德滑坡直接影响国人的形象。在欧美、台湾、香港等地, 义工组织规模庞大, 有组织有纪律, 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环保、保护动物、敬老院帮扶、社会突发事件中、人道主义援助, 关注、帮助弱势群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自愿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对于公共意识的提升, 培养大爱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

三、高校应全面营造育人环境

(一) 学校方面

一点一滴见真情、见功夫、见思想。所有校园物品, 小到一砖一瓦、桌椅, 大到楼台亭阁及教学楼等, 物品、建筑规矩、规范, 横平竖直, 弧度过渡自然, 处处显示着行家里手的痕迹。在中国近代, 西南联大由茅草棚盖的教学楼被当时校长梅贻琦指定由该校建筑系梁思成设计, 一方面是为了尽力压缩开支, 其中也暗含着建筑大师梁思成的美学追求, 它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教学科研之余, 大力弘扬道德模范, 积极引导学校党支部、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在思政课上下工夫, 尽力突破较为枯燥、缺乏实际效果的理论讲授瓶颈, 不光使学生知道学什么, 同时要使学生知道如何学, 在实践中学的思路。倡导教师要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 在教书中育人。大学的环境是思想融合的大熔炉, 来自全省、全国, 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济济一堂, 是思想的大碰撞, 是相互影响、适应、多样性又统一的大舞台。大学是思想道德研究领域的理论高地和重要的实践基地, 大学不但是教书, 而且是育人的地方, 至今仍是莘莘学子心中的一片净土, 是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乐土。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说, 在大学里除学习科学知识外, 还要培养学生刻苦努力、与人交流, 要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的前提便含有道德的内容, 在西方强调自由之思想, 独立精神是在思想道德之上的自由与独立, 与中国强调大学是学做人, 学做事, 先学做人后做事, 在道理上有相似之处, 互不矛盾。开放校园, 更大程度地使高校资源与市民共享, 让高校不仅是知识的象牙塔, 也是市民心中的精神乐园。在国外, 许多高校没有围墙, 学校与城市融为一体, 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在欧洲有一道著名的“柏林墙”, 它既是真真切切的钢筋水泥之墙, 也是人们心中的一道思想道德屏障。大学生要有破墙而入的胆识与魄力, 我们的生活便会多千万条路, 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着全社会的思想道德高度。

(二) 学生层面

应该全面发展, 把思想道德作为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现在人们常讲情商, 而情商主要指与人交流沟通, 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 而良好的思想道德是与人相处的前提和基础, 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应是思想道德排头兵。大学里有许多志愿者社团, 包括支教、红十字社团、环保志愿者社团等,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别人, 传递爱心, 彰显当代大学生的风范。心中有大爱, 爱人、爱家、爱国、爱生活。梵高语, 爱不在表现而在流露。

(三) 政府、社会、家庭层面

目前, 不少事例在显示着道德的缺失对社会的恶劣影响, 见死不救、怕惹事、铺张浪费严重, 国家相关部门统计, 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够两亿人吃一年。目前, 全国范围内遭受环境恶化, 生态失衡造成雾霾天气让全国人民深切意识到了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的重要性, 活在尘埃中, 覆没在浓雾中, 为尘所困, 已成了许多人最直观真切的感受。亿万年前, 恐龙的灭绝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而现今的雾霾再一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 人类便会成为恐龙的下场。而人类目前由于道德缺乏而出现的各种不文明丑恶现象, 也在成为人类思想道德的雾霾。道德是人相互遵循、相互相处的基本准则, 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的文明的遮羞布, 大学是青年人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思想道德的理论研究, 实践的重要之地。

三、引导大学生弘扬、践行思想道德的途径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大学生应身先士卒, 大学生中出现的无数道德模范也体现了这一点。他们既是科学知识的传承者, 又是思想道德的领头人。在我国, 高等教育已经相当普及, 高校将思想道德与科学知识并重已是迫在眉睫, 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的社会一份子, 其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言而喻。作为政府部门, 应加大对高校思想道德实践方面的投入, 始终高举思想道德旗帜, 整合利用各种媒体, 大力宣传弘扬先进人物事迹, 建立道德基金会, 完善奖惩机制, 促使大家敢扶老人、乐于让座、舍己救人、有难必帮, 不要让道德英雄、模范、见义勇为者伤心、流泪。近几年, 国家及各个省市举办的各行各业中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十大孝子、最美战士、教师、医生等涌现的先进模范, 都是在展示他们爱岗敬业、道德高尚、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 让思想道德模范进校园、进高校, 促进思想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把思想道德这个人类文明火炬高高举起, 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冯民生, 陈刚著.艺术教育新视野[C].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2]张长保, 路正社, 孙全学.助你飞翔: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篇4:对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

关键词: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 培养策略

问题意识是学生搜集、整理数学信息的前提,它可以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认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在第二学段中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现这两个学段目标的重要抓手。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关注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往往把教学目标只是放在学生能够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上,所以出现了种种误区。下面,笔者就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缺失,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一、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

1.教师主导问题多。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的教师很少,而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都是教师提出的。即使有一部分教师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也是在学生还没有提出问题之前就已经给学生预设好了问题的范围。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还是在教师的预设之内,没有自主性,更不具备个性,缺乏含金量。

2.节奏过紧问题无。现在许多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往往是一个预设接着一个预设,从头到尾,学生都是跟着教师的预设连轴转,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思考,更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有时间发现数学问题。时间长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就会慢慢淡化,一直到最后没有问题意识。

3.和声一片问题虚。在许多数学课堂上,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中,有的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但是,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的问题,教师就会组织学生去讨论;而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意义、一下子看不出结果的问题,教师担心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就没有及时关注。有一些教师甚至会说:“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研究,希望大家在课后讨论。”这让一些本来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扼杀在了摇篮中。

二、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造成学生上述问题意识的缺失,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新课标精神,有的教师也想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于没有更好的教学策略,不知道如何来落实这一新课标理念,最后只能放弃。所以,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找准节点,让提问更自觉。学生之所以没有问题意识,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没有提问题的冲动,总喜欢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种自然、自由、自发、自觉的状态下提出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定的提问情境,让学生学习到某一环节时,就会在脑海中形成若干问题,而且有一种不提不快的感觉。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的某一节点,可以是一堂课的重难点突破时,也可以是巩固练习时,无形地创设一种学生想提问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提问的内动力,促使他们可以自觉地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教师可以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放在新授环节中。首先出示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1)3×2+7×2,2×(7+3);(2)35×4-15×4,(35-15)×4;(3)126×8-8,(126-1)×8;(4)12×4+17×4+4,(12+17+1)×4。学生计算完之后,有的便相互观望,估计是想看看其他同学的答案,还有的学生脸上充满着好奇的表情。这时候的学生心中已经产生了问题,只是没有提问的习惯。所以,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同学们,看到了这些算式,你们就没有什么想说或者想问的吗?”这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他们纷纷举手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每一组算式中的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呀?”有的学生提出:“每一组算式计算结果是一样的,那么这两道算式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呀?”还有的学生说:“前面两组我能看出一些线索来,但是后面两组算式我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联系来。”……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了,在学生的问题还没有提完时,就已经有学生悄悄地在寻找每一组两道算式之间的关系了。在这样的节点上,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自发地生成,而不是在外界力量的促使下产生。

2.设计链接,让提问更有效。要想让学生有问题意识,并在脑海中衍生出众多的问题,教师还要给学生做好铺垫,要让学生在自己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问题。在平时,有许多教师之所以不愿意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其原因就是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或提出一些无效的问题。如果是为学生提问题做好铺垫,设计好链接,让学生脑海中有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接,那么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更贴近教学内容,教学才能更有效。

比如教学“乘法分配率”,一位教师在导入时,设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光明小学四(1)班有36人,四(2)班有34人,每人植树4棵,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学生解答这一道应用题,结果有的列式为36×4+34×4=280(棵),有的学生列式为(36+34)×4=280人。当时,这位教师把这两道算式分别写在黑板上,并用等号给连接起来,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因为学生在前面已经用这两种方法解答了这一道应用题了,所以对于它们之间用等号进行连接已经没有任何意见了。这已经为学生学习乘法分配率做好了铺垫,架起了桥梁,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围绕乘法分配率的。比如,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可以先将36与34相加起来之后再乘以4。而学生通过链接应用题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就可以理解36×4+34×4就是表示36个4与34个4相加,其结果就是(36+34)个4,也就是70个4。这样,就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乘法分配率的表象。有的学生提出是不是像这种格式的算式都可以写成等号后面的形式。最后,学生经过举例验证,归纳推理,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中也就形成了乘法分配率的概念。还有的学生提出哪种计算方法更简单时,学生通过比较,得出(36+34)×4这种计算方法最简单,从而也明白了乘法分配率的运用,只是为了让计算更加简单、容易。

3.公平提问,让提问更自信。在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时,还要给每一个学生公平的机会,不能因为一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或者思维力不够,就不让这一部分学生提问题,而是要创造条件,优待这一部分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提问题的机会,都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质疑问难。这样,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就会慢慢增强,从而成为会提问、想提问、能提问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高丽.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4).

[2]张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讨论技能操作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6).◆(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黄马中心小学)

篇5: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一、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问题表述的完整性

在学生上一年级的时候,要求学生会问即可。而随着他们年龄不断的增长,表达能力的不断的提高,在数学课堂上,再要求学生会问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把问题表达完整。北师大版教材不同于人教版教材的一个最大的地方就是教材画面很丰富,但是文字叙述的很少,让恰恰为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数学课本中的“看图说话”是有别于语文当中的看图说话,是让要学生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已知条件和问题,而不单单只有问题。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可供学生表达的材料和机会,一旦学生能够完整的将问题表述清楚,教师一定不要忘了给学生鼓励,让其下次还能将小手举起。在指导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学会怎样才算把问题表达完整时,班里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感觉完整的数学问题就是你不看图中画的什么,根据所说的内容就可以算出这个题的答案”是呀,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的应用题不就是这个特点吗!在随后的练习中,随时让学生根据图将问题表达完整,并且抓住他们说的好的地方,告诉他“你的观察力越来越仔细,话说的越来越完整,越流畅”等,会让他们喜欢上去表达,喜欢去提问。

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问题意识发展的主动性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表示相冲突的认知是一种原动力,会强迫心灵去寻求或发明新的思想或信仰,或是去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信仰,好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减到最低,以达到舒适状态。因此认知冲突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动机,促进人们去探索,使其认知状态达到协调。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有一定特点的,究其智力而言,小学生的智力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中,他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而一旦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观念不能达成共识,学生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新知和学生认知心理之间的这种不平衡,不协调,利用学生的求知心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背景出发,让他们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联系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会进行思考与探究,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激起其探究的愿望。

三、借助习题和开放性情境,提高问题的综合性

有人这样说过:“教师所要做得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是教师问的问题,将来学生自己也能提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会发现、思考一些简单的问题上。而要使学生能从会提单一的问题,发展到尽可能的利用情境中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综合性的问题。

(一)借助习题提高学生提问的综合性。在讲二年级数学下册《小熊开店》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商店里货架上的物品提一些数学问题时,有一个学生说道:“买3个风筝的钱可以买几个文具盒?”这个问题需要将乘除法综合起来解决。我惊叹在他们刚接触乘除法不久,还在学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位同学竟能想出这样一个问题。于是问他为什么会想到一个这样的问题,他说“昨天做得练习题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想到了”于是我鼓励到“你能把看到题型运用到今天的课堂上,提出了这么好的一个问题,太厉害了,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像他一样,能将你看过的,用过的`向他一样能运用到课堂上学的新知识中”

在随后的教学中,会发现总有一些孩子在课堂上提的问题要综合运用到加、减、乘、除法进行解决。而在我批改作业后,会发现,学生提的问题其实在我还没有给他们指导之前,一些有心的学生已经从作业当中学会借鉴,提出一些好的问题。有的学生会告诉我“这是他从其他地方看到的一个问法,放到这儿不知道行不行”我都会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完,结果大家发现,这真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在讲解习题时,我也会有意的将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进行重点的指导,请学生试着在提一些类似的问题,进行巩固。

(二)利用情景图进行指导。《课标》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相关的情境,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一种“亲、助、乐”人际关系中学习,教师应与儿童共同创设“以情启思,以思促知”的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情境。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让学生想问、乐问、问出好的问题,他们必须对所呈现的内容感兴趣才行,创设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发的合适的土壤。教学中可注意设计一些非常规的而对启迪智慧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故意给一些已知条件多余或不足的信息,让其自己去选择或补充,想办法把自己想要提供给大家的问题进行完善;或是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以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四、利用学生提出的超出现有知识能力的问题,进行知识的提前渗透,保护其提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的模仿力,知识的迁移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而这种迁移和模仿往往是有利有弊。在他们刚接触一个新知识时,由于他们的认知成程度有限,还不能分辨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什么样的问题不可以时,他们提的问题有时候会超出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而在解决时,会采用一些不正确的方法。为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与学生现有知识相关联的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尝试着给他们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讲解。

如在学生刚接触有关“倍”的问题时,受一年级所学的“谁比谁多几少几”的这种提问方式的影响,总有一些学生在看图提问时会提出“谁比谁多几倍”这样的问题,而在计算时则会直接采用两数相除的方式。这是三年级最基本的差倍问题的基础,觉得对他们来说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但是既然他们提出来了,不妨试着指导他们解决此类问题。于是就把“谁比谁多几倍和谁是谁的几倍”这两类提型放在一起对比学习,使他们明白这两类问题的异同。学生明显发现“谁比谁多几倍”有点难,但自己现在理解了一些。而当我告诉他们这样的问题他们会在三年级学到时,学生脸上洋溢着得意的表情,“老师,我们都会计算三年级的问题了”。

因为觉得他们有时提的问题太难,即使讲了学生未必听的懂而刻意回避,有时候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与其这样,倒不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既然他们能提出来,就指导他们进行问题的解决。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教学理论中有这样一条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育的原则”。认为以高难度进行教学,能引起学生在掌握教材时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学内容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利用学生的认知的可能性,用稍高于学生原有水平的教学内容来教学生。但并不是说越高越好,这个尺度需要教师把握好。所以,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教师不妨就着学生的思路,可以尝试着指导其解决他们提出的、以他们现在的水平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以保护其积极性,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审视所提问题的合理性

数学本身不是独立于生活经验之外的一种纯理论知识,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还原与生活。教学中,许多内容都是建立在形象的生活情境当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在进行教学时,对于一些问题,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防止所学所问跟生活脱节,变得不合理。如在讲“趣味运动会”这节课时,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来给各组买体育用品,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有的组根据统计的结果买的刚刚好,而有的组会在统计结果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如有一个组说“他们组有四个人喜欢接力跑,就给他们准备了6个接力棒,理由是害怕弄坏了。”这时有人就提出了疑问“接力棒是木头的,不容易坏,没有必要准备那么多。”还有学生说“那万一有新同学加入怎么办?”学生考虑到他们生活的实际情况,但因为其经验有限,对接力棒的用途不是很清楚,因此在肯定他们的理由的同时,我帮助他们回忆实际的生活经验,知道此种体育用品的用法,让其买法和理由更合理。

再如五年级“铺地砖”的一课。授课老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到建材市场去调查“铺地砖”应该考虑那些问题?目前建材市场上销售的用于办公室地砖主要有那些规格,单价是多少?课上学生交流的东西很多:价格上,材质上,环保上,规格上等等。等他们带着所有的收获将其运用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所提问题就不是那么空洞,一旦有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就会有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而这些正是他们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调查所得到的。他们有了这方面的一些经验,在提出问题、处理问题时就会比较符合实际。因此重视学生源自生活的数学问题意识,让合理继续保持,让不合理得以纠正,不仅可以充分地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而且对于其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6:浅谈对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对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 陆美芳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一、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都是指向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人的思维才真正地起动。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创新思维、创造发明。大家都知道蒸汽机的发明,其实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烧开水时可以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爱因斯坦是在发现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牛顿定律存在问题后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些理论和事实足以证明加强对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那么,当前我国中学生问题意识怎么样呢?

二、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据报道,在一次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结束后,外国科学家举行了一次面向参赛选手的报告会,并接受选手的提问。外国的参赛选手纷纷举手提问,但中国夺得金牌的选手却始终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一位外籍教师在谈到中外学生的差异时说:“中国的孩子非常聪明,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由此可见,我国的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乏问题意识具体表现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这一类情况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对教师来说,要鼓励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现实的、动态的问题意识。第二类是不能提出问题。第二类情况是学生受教与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课时思想不集中,思维惰性大,不善思考,不能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教师对这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重在培养。

造成我国中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的学校教育只注重教学生“学答”,而不注重教学生“学问”是个重要的原因。传统教育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建构者。在课堂上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学会回答问题,掌握回答问题的方法,而不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掌握如何提问的方法。因此,教师也只向学生传授回答问题的方法,而不向学生传授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不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后也只是布置一些巩固答题方法的作业,而很少布置能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创新思维的作业。许多教师对循规蹈矩、能按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敢于提问和探索的学生则不给予

[1] [2] [3]

篇7: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早已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一直把安全问题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事项来抓,因为谁都清楚,无法保证安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早已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一直把安全问题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事项来抓,因为谁都清楚,无法保证安全,其他一切活动、目标的讨论都将失去意义。尽管如此,我们仍不时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去年某学校的集体中毒事件余波未平,今年又有几个学校发生严重踩踏事故,其情景惨不忍睹,学生家长肝肠寸断,而相关责任人和领导的麻木与事后的极力推脱、企图逃避责任的行为更让人义愤填膺……,且不管这些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如何,单是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就足以成为一口大大的警钟常响在我们耳边。

我是一名班主任,由于学生年龄的缘故,对于他们的安全,我更不敢掉以轻心,几乎每周的班会都要向他们着重强调安全问题,包括:

1.天气较冷,学生很容易就会带诸如火柴、打火机之类的火种在半道上烤火取暖;

2.学生在学校内,下课或上体育课时追逐打闹可能出现的跌打损伤;

3.学生在教室玩耍时,有时会爬上桌子从而有可能造成从上面摔下,或磕碰在桌凳和墙上;

4.学生从楼上往下乱扔杂物可能会砸伤楼下的学生;

5.学生在楼道内推搡可能造成的踩踏、挤压损伤;

6.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7.学生在坑、井、河边玩耍时可能会造成的溺毙事故;

8.学生在校外摊点误买“三无”食品可能会造成的中毒事故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我多次专门召开班会,每次都要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积极讨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组织小型的安全知识竞赛,丰富他们的安全常识,加深对安全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脑子里的这根弦始终不放松,时时刻刻处处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着想,真正做到安全至上,同时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任何可能出现的事故苗头都不放过,并积极发动学生,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严格监督自己和身边同学的日常行为,一旦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向老师或家长汇报,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制止或消除。

篇8: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

然而,在当代社会人际交往中,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功利主义思潮、金钱至上观念、利己主义思想等观念意识的不良影响越来越深。同时,这种不良影响也逐步扩展到大学校园,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强调自我中心,不懂体谅别人的难处,对他人的关爱只知索取毫无感恩回报之意。因此,培养提升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感恩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感恩意识缺失的现实表现

身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也并不是独自生存于世的人,而是在与父母、师长、同学、朋友及整个社会的交往互动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1、视父母的养育之恩为天经地义

对每个人来说,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养育自己成长,是从小到大对每个人付出最多关爱的人,这份恩情需要每个人铭记于心。然而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首次脱离了父母对自己的约束,并从原来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他们十分享受这种脱离父母拘束的生活,慢慢地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也越来越少,认为只有需要用钱的时候才需要联系父母,并且将父母给予自己各种各样的花销视为天经地义。如果父母不给或询问用途,就会招致他们的埋怨。家境富裕的不了解父母的辛苦,家境不好的不体谅父母的苦心,一味埋怨其不能给自己优越的生活。

2、视师长的教诲之情为理所应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古人对恩师的重视。老师作为每个人引路人而言,不仅为自己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教会自己很多做人的道理。然而在大学校园里,一些大学生都缺乏对师长传道授业解惑之恩的回报之念,并把其看作是自己交了学费之后的理所当然,将美好的师生感情看作是简单的商品买卖关系,不珍惜老师的教导工作。表现为在课堂上,他们随意迟到旷课、大声喧哗、肆意打盹或看课外书 ;在课堂外,不按时完成作业,见了老师形同陌路,更有对老师出现辱骂鄙视的行为出现。

3、视朋友的关爱之谊为利益交换

友情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桃园结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都表现了朋友间的情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说话做事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愿望能否得到满足。对待朋友时,如果对自己的利益有所帮助,就会主动交往,无益于自身发展时,就会避之不及 ;如果自己有困难,就会寻求朋友帮忙,朋友有困难需要帮助时,酒水推三阻四 ;甚至出现问题时,也只会从别人身上找错误,视友情为利益交换。

4、视应付的社会之责为躲避对象

社会责任也是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就应该承担自己应付的社会责任,对社会给予的帮助进行回报。然而,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感恩意识的缺失,对社会帮助只知索取不懂回报。他们把在学校的深造学习看作是今后实现自我利益的跳板,而没有将其看作是增强本领,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的机会。不仅如此,他们看待社会时,往往关注到的也是社会消极面,总是抱怨社会对自己的不公,总是因为自我利益得不到满足而提出质疑,却从不曾考虑自身的不足与缺点。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感恩意识的必要性

1、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心理的重要保证

健康的人格心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立身处事的根本。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立人先立德,而立德必须要学会感恩,感恩品质是构成健康人格心里的基础,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前提条件。有了感恩意识,就能更好地看待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就能产生愉悦关爱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心理。

2、建立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

人具有社会属性的特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人与人的相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感恩意识正是调和矛盾冲突的粘合剂。感谢他人的帮助可以赢得对方的尊重,原谅他人的错误可以获得对方的信任。帮助他人的困难可以获得助人的愉悦,相互尊重、相互感恩必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构建全社会共同和谐发展的内在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心存感恩,就能自觉做到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信任,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石。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感恩意识的塑造。与父母、与师长、与朋友、与社会,用感恩的心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可以构建一个个和谐家庭、和谐校园,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探讨

1、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契机入手,树立学生的感恩理念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对感恩观念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高校和学生教育工作者要把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教育整体教学规划之中。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道德修养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课堂主阵地,将感恩教育与大学生人生观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理念。在教学内容中,也要注意通过引入生动的案例,来吸引学生强化感恩教育效果。在抓好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将感恩意识引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明确其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遵守信条,丰富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

2、以情境互动教育为重载体,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高校和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加入情境教学互动法,增强教育实效性。情境教育互动法指的是通过创设感恩父母、师长、朋友及社会等现实情境,有目的,有步骤地使教育对象,在情境互动过程中形成感恩意识,树立感恩观念,践行感恩行为及体验感恩情感。因此,对于高校而言,要善于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联系,抓住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各种机会,创设教育互动情况。如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设计孝心孝行活动,让大学生感受亲情的可贵 ;以班级、团小组、宿舍等集体为单位设计特色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让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感受互助互爱的乐趣 ;开展感恩主题演讲比赛、小品汇演、专题讲座等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以实践活动教育为有效手段,养成学生的感恩品格

上一篇:用朗读感悟文本下一篇:御水花园房地产销售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