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朗读感悟文本

2024-04-27

用朗读感悟文本(共8篇)

篇1:用朗读感悟文本

“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但是在当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是因为考试不考朗读的内容,所以语文教学往往忽略朗读的训练;另一方面是我们多数的语文教师确实对朗读知识积淀不多,似懂非懂,朦朦胧胧,因而不敢涉足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正是因为在朗读中的“忽视”和“不敢”,导致了朗读并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在这次小课题研究中选择了小学语文“真情朗读,体验感悟”的教学研究。实验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要求、有指导、有评议的训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心灵“合声齐唱”。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抒发,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行小学语文“真情朗读,体验感悟”的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因“读”能使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可见有效的朗读是感知课文,启迪思维,领会真情的主要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真情朗读的热情。

2、引导学生掌握感悟朗读的方法,高质量的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

3、多形式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感悟朗读的快速成长。

4、互动评读,提升学生感悟朗读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转变教育观念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我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代阅读教学论》等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懂得: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情感,领悟文章意境。从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学习交流,及时总结提高。

要想获得小课题实验的成功,就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不断的充实自己,对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探讨、请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形成教学模式。

四、实验过程、方法

(一)实验的过程 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 1.申报课题。

2.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学生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第二阶段:实时操作阶段

1.接受教师学校专家关于小课题研究的辅导。2.制定课题研究实验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3.及时收集研究信息,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操作过程。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二)实验的方法

1、让朗读的计划更细致,明确。

进行实验的是六年级的学生,把文章读流利已不成问题。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能力水平,制订了使学生通过真情朗读提高感悟能力的阶段性计划。

2、让朗读的时间更充分。

每天利用晨读十分钟,每周一节阅读课,给予学生一个自由朗读的空间,朗读的内容从教科书到课外读物,朗读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在座位读,到讲台读,可以是个人读,可以是双人读,也可是小组读、表演读。

3、让朗读的内容更丰富。

六年级的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应该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如成语故事、诗歌、散文,还可以涉足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这样既增加了朗读量,又丰富了知识容量。

4、让朗读的过程更精彩。

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朗读点。文章的朗读点可以是文中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或是人物对话、也可以是学生自认为最精彩、最感兴趣的部分。针对文章的朗读点,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真正提高读的效率,使读的训练有的、有法、有序。于是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创设朗读的情境,诱发学生感悟朗读的热情。

朗读训练,尤其是真情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造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我在教《凡卡》一课时,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了凡卡的悲惨生活后,在指导学生朗读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时,伴随着悲怆的音乐。我用低沉的语调缓缓地说:“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这分明是蘸着血泪写成的救命信啊!让我们一起帮这个苦命的孩子求求爷爷吧!”齐读中,我看到了很多同学眼角的泪光,也仿佛看到了同学内心的颤抖。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

(2)针对不同的朗读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

(3)多形式练, 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感悟朗读的快速成长。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同座互读、小组交互读、边演边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感、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动了,积极性也就高了。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换调味品,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尽可能多留些时间让学生来练读。调动班上每一个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更快地促进孩子朗读能力的提高。(4)让朗读的内容更丰富。

除了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外,课外朗读训练也很重要。分阶段的规定学生的阅读书目,阅读量。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知识的检验。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竞赛,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5)设计读的程序。

在实验中,注意朗读训练的层次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前后联系,步步深入,我设计了一个“四读”的程序。

疏通读 初读课文 了解文章大意、读通,扫除字词障碍。探究读 细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

回味读 品读赏析 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彩,读透。巩固读 体悟感受 体会文章的感情,读会。

如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时,我就成功的运用了这“四读”。首先,我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扫除文章中字词障碍;然后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列小标题概括出嘎羧临死之前都做了哪几件事。然后抓住其中的一件事分组进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圈画出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嘎羧当时的感情,边读边想象。就这样,同学们通过深情地朗读,体会到战象嘎羧像人一样有丰富的情感。最后,同学们续写其中省略的片段,就很容易写出真情实感。(6)互动评读,提升学生感悟朗读的能力。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采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快乐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课堂上,我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互相合作,常对读不好的孩子说:“别人的点评就是对你的最大帮助。读不好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来。”听老师这么一说,原来胆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学生读完后,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同时,我也经常参与到孩子的评读之中,学生第一遍读得不好,就给予第二遍、第三遍的机会,直到读好为止。一段时间下来,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评读效果明显。在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竞相表现,展示自己的读,帮助别人的读。常听到孩子说:“老师,我觉得xx哪里读得很好”“老师,我觉得xx„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读出了时光的悄悄流逝。”(《匆匆》)……当听到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他们会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范读”,用掌声鼓励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会勇敢地来挑战老师,“老师,我想和你挑战!”“老师,我想和你比一比!”课堂上学生一个个争着站起来,用抑扬顿挫的朗读来倾诉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

五、实验成果

经过这两年的实验研究,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强了,不但在课堂上踊跃的朗读,在课余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朗读能力、领悟理解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我总结出的一些朗读感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但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培养朗读的兴趣,并且根据自身的特点,更个性的、更有创意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朗读积极性,使教师得法的引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完美的结合起来,还需要深入的探讨。

篇2:用朗读感悟文本

青山小学 甘笛

【摘要】朗读与默读是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的两种“读”的形式,它们既是通向“感悟”的道路,又与“感悟”一体两面——朗读是“悟”的表象,默读是“悟”的内化。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通过默读来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本文以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读”为出发点,试探如何将两种“读”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品悟文本的能力。

关键词:朗读 默读 策略 准备 引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阅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甚至连阅读的兴趣都提不起来。默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主要的读书方法,它不受阅读速度的限制,周围环境的影响,便于思考,从而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这种方法的运用,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基础。因此,让朗读和默读这两种看似平行的“读”紧密结合,共同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品悟文本能力的目的,是本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现状:难在哪里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一开始朗读便习惯性地拖长音,使得自己的朗读在这拖沓的长音中变得零散破碎,于是就有了“听者索然无味,读者昏昏欲睡”的现象。久而久之,朗读成了学生的负累,让学生对其厌烦不已。改变这种现状已成为语文教师们的共识,然而学生长期如此朗读,早已丢失了“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不少学生在提起“有感情朗读”时显得一脸茫然,进而对自己的朗读能力产生怀疑,最终变得不敢开口朗读。

课堂40分钟,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一堂课能分配给朗读的时间是非常紧促的。我们利用课堂让学生熟悉课文,对学生作适当地指导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凭借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这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这除了时间的原因外,还存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文大部分已有一定的难度,篇幅比较长的原因,以及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水平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有能力读好文章的学生不知怎样读好,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敢尝试着去读好文章。最后,在这种迷茫不安的情绪下,学生们仍是只能维持平时的拖长音读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学生选择默读文本。然而,默读实际上比朗读在专注力上的要求更高。因此,在默读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常常能发现读着读着就走神的学生。

二、策略:做好准备、恰当引导

俗话说 “不打无准备之仗”,阅读上的难关在前,学生学得艰难,教师教得困难。既如此,身为领路人的教师就更需要先做好课前的准备,才能成为手握神杖的摩西分开红海,带领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如果课前准备是摩西的神杖,那么恰当的引导方式就是摩西的咒语,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解决阅读上的难关,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做好准备

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个性令识者无不留下深刻印象,要做到用表象的朗读来促进内化的默读,再由之反映到朗读上来,做到“有感情朗读”,教师首先就要做到未进课堂,先握中心。换句话说,就是要提前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唯有如此,才能自如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桂林山水》,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充满了对祖国山河无限向往与热爱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该带着赞叹、喜爱的心情去读,应间或运用感叹、轻柔、雄浑等语调,读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而《记金华的双龙洞》则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雄、奇、大、美的特点,朗读时语调应自然亲切。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志的表达,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只有自己先做到文本细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二)恰当引导

小学生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读一篇课文来实现的,我们并不排斥讲解,但是把语言规范的课文“熟读成诵”,则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徐世英老师在《谈朗读教学》一文中讲到:“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付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能够让人感受文章真意的朗读才是成功的朗读,然而在目前的常规的朗读过程中,学生丧失了本应流露其中的感情,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引导来促使学生内视自己,以内化的读来引出表象的读中失去的感情。在引导的过程中,本人采取“以读代讲、以读代答、以读代想”三部曲的策略。

1、以读代讲,静思默想酝酿情感

采用“以读代讲”的策略,强化读书训练,就是“要把学生的读扩展到最大限度,把老师的讲压缩到最小限度”。以前,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从表面上看,学生听的很认真,也在参与学习;但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被动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能得到发挥。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课文《生命 生命》教学时,我是这样来处理“读与讲”的关系的: “自求自得”粗读课文,整体感知,先出示三个问题:(1)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2)为什么运用这样的修辞?(3)从课文描述的三个事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去默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

初时,有的学生只找出了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停下了笔,但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表扬部分坚持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学生后,他们也拿起了笔继续默读。

在学生汇报自己的结论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论来进行有感情朗读,不少学生明显展现出了与之前未深入阅读时的朗读不同的风貌来,使得听者从中得到了听的享受,也让读者从中获得了读的乐趣。

2、以读代答,读书如感同身受

有些句子的意思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可以先让学生去咀嚼、体味、感悟,将“心得”用表情朗读来回答。这类句子有的受到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的限制,使其无法明确地表达出句子的内涵;而有的句子则显得稀松平常,却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例如《生命 生命》中的“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一句,若是让学生说体会,表达能力弱的学生会回答“飞蛾在‘我’手中挣扎,让我很吃惊、很感动”;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回答“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这让‘我’于心不忍,不由得放了它”。虽然表达的内容都是正确的,但若仅止于此,那么学生的阅读就会被白白浪费。于是,我在提示学生进行默读感悟后,直接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融入朗读中表现出来。而实际证明,这一策略是成功的。

要做到将这类俗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读好,就得让学生“寻言以明象”,即通过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帮助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要实现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默读才能实现。教师引导学生由默读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做到了这一点,实际上,也就完成了“以读代想”的过程了。

三、结论:朗读与默读相得益彰

默读与朗读两者都是感悟文本缺一不可的方式,对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的把握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技能之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默读、深入思考、大胆朗读来感悟文本内涵。只要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提高学生的文本感悟能力将非常有帮助。

2011版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说明培养学生的朗读及默读能力的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将朗读与默读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架起一座通往“感悟文本”这个最终目标的桥梁。

[参考文献]

篇3:用朗读感悟文本

一、分角色朗读

将朗读、品析、设计融为一体,让学生处于设计者、实施者的角色,将静态的文体转化为动态的脚本,融入学生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最独特的个人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诠释,并有一些创造性的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如教《愚公移山》时,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来朗读愚公、其妻、智叟、众人,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把握住作品人物的不同性格,体验出作品中人物的不同心境,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完全靠理解分析所永远得不到的。

二、线索串读

线索串读是教师借助文本线索,借助朗读梳理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增进文本的理解;或者教师以语言为珠串起文本的动情点、诗意点等值得咀嚼、品味的语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如《钱塘湖春行》,“春行”是诗歌的线索。教师根据这一线索来提示学生朗读“本诗的线索是‘春行’,春行的起点是……春行所见到动物是……春行所见到植物是……春行的终点是……”经过这样的梳理,背诵诗歌就轻而易举了。又如《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可设置三条线索,用“说读”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整体品读:

(1)每位同学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母亲”这个人。

(2)每位同学试着用“一段话”说说“母亲”的好品德。

(3)每位同学试着用“几句话”说说课文中的“语中情”。

这三条线索,就从不同的内容方面串起了课文中的“珍珠”,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就是把相同的语言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去朗读、去品味,比较其表达效果。例如《风筝》中的句子:

但此时地上的扬柳已经发芽了,早上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了一片春日的温和。

论长幼,论力气,他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了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假设:作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这些句子在朗读时语气、情感会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比较后指出,如果没有意识到当初的错误,那么对于童年的故乡作者应该是充满着向往,对弟弟的管教不仅无须悔恨反而应有满足感和自得感。这样文章读起来就轻快很多,角色的变化就更能使人感到20年后沉浸于后悔心境中的作者是用怎样自责、批判的语言审问着自己。

四、层次分读

层次分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结构层次的领会掌握。有些文章段落层次精美,或结构完整,呼应自然;或起承结转合,圆润细腻;或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或总起分述,分述总结,若借助朗读这一桥梁,学生就能顺利地将教师理性的分析讲解转化为感性的吸收接纳,枯燥的知识变成了生动可感的模本。特别是对于议论文中论点、论据的分读,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生先齐读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男女分组读“天时不如地利”一段和“地利不如人和”一段,这样很容易地就明白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观点的,也可更细致地安排学生分读论据与论点。这样学生更容易了解段内层次,掌握观点和材料。

五、语境品读

语境品读即在品评语言时,在语境中考虑语句前后内容的配合照应,进而品味遣词的内涵。例如《济南的冬天》“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句“卧”字与前文的“暖和、安适的睡着”相照应,传神地画出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给人灵性的美。

六、修辞赏读

深入浅出的比喻,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整齐的排比,工整精练的对偶……修辞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华彩,而且丰富了文章的神韵。语气的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气势之美,均一“读”无余。比如朱自清的《春》,学生朗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这一部分,既可感受整齐的句式,又可在头脑中丰满春天“亲、美、力”的形象。

七、想象研读

即学生以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为基础,把外部语言同自己的生活体验相激、相合,生成再现,再造想象,生成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意境,以更好地体味和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例如《与朱元思书》让学生透过字面意思,在大脑中想象,浮现那种奇山异水,天山共色,一叶小舟畅游碧波之上,任意东西美丽画面,体味“诗中有画”的吴均体,感受其中的美学意蕴。

篇4:用朗读感悟文本

一、朗读有助于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范读或学生自读,圈点重要语句,把握大意,大体弄清作者主要观点或故事梗概,人物关系或说明的主要对象,在了解文章整体大意之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语气、停顿和修饰等角度读出意义用法。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这课时,在介绍荔枝外部形态时采用分读,分别让四个学生读它的外壳、颜色、形状和大小。这样学生就了解了作者是从四个方面介绍它的外部形态的。同一课,教师重点朗读“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润滑,荔枝壳却是粗糙的”,学生不难说出它用了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此外,朗读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把握文章的思路,准确而全面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如在学习《洛阳诗韵》时,其中写洛阳的古、美、绝、奇时用了这样的词语: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她有……她有……她有……更因她有……”等复沓词语,这篇文章按照横向思路,从四个侧面写出了洛阳辉煌的画卷。这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明白”与“教师讲明白”效果是不大一样的。“读明白”是学生在读思的操作中,反复感受语言内容,进而领悟其意义。

二、朗读有助于理解思想情感和结构形式

古诗文的诵读要注意揣摩作者的意图,体察作者的感情,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来表情达意,表现出作品的魅力。抑扬顿挫,主要体现在语调的高低、强弱和语速的快慢等起伏变化,语调、语速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完全不同。例如诵读李白的《将进酒》,开头几句要读出气势,声调昂扬,顿挫有力,将其感叹生命无常的悲愤表达出来;接着,由“悲”转“乐”,借酒抒怀时,可以读得轻快些、平缓些;在劝“岑夫子”、“丹丘生”进酒时,又转向高昂、狂欢,节奏铿锵;继而借古喻今时,又可稍平缓,略低沉些;最后“借酒消愁”时,再度昂奋、高扬,有言尽意犹、余音绕梁之感。

有时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常在文章的结构段落及句式等方面的安排上有所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领读、分读、齐读等方式对应文章的结构层次读,能突出显示文章的思想感情,加深理解和感受。如《过秦论》让学生分读前一部分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逐步走向鼎盛的部分,指导学生响亮地读,节奏不断加快,读出文章的层层高扬,以至登峰造极。然后慢速冷静读出后面秦王朝一朝灭亡大厦倾覆的陡然跌落,最后齐声重读、慢读水到渠成的观点句,感受末句的发人深省。

三、朗读有助于感受、领悟写作技巧及语言特点

如在学习《劝学》第三段时,让学生甲朗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正面)。再让学生乙朗读“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面)。又让学生丙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反面);再让学生丁朗读“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面)。又让学生戊朗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正面)。再让学生己读“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反面)。这样,让学生读一遍,便觉得没有必要大讲对比论证的原理和作用了。

又如在学习《〈野草〉题辞》时,让学生反复朗读第一段:“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句话两组相对的词语:“沉默”与“开口”,“充实”与“空虚”,值得品味,我们在朗读品味时应联系写作背景与全文内容来体会作者当时复杂矛盾的心境。

四、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的中职生,平时上课很少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和发言。老师叫起来,学生就用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词作答,更有甚者是“徐庶进曹营——言不发”。而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教师不能发火,更不能训斥,而是想方设法让他开口。于是我就让学生从朗读开始,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为口语交际中学会运用规范的语言,学会用普通话表情达意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训练。在口语表达交流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加强课堂朗读指导,以读代讲。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指导学生用较低的语调,较慢的语速朗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然后,提高声调,加快语速朗读陡然一转的结尾,明白诗人以满腔热情发出若天下寒士能各得其所,自己甘愿献出生命的心声。

2.范读培养语感。

教师范读或者通过磁带范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读出诗人博大的情怀。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同学们在录音带的引领下,齐读得颇有味道,确也让人感到了毛泽东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豪情。

3.通过复述进行口语训练。

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我让学生按照“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顺序复述故事,这在阅读教学中,不失为检查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篇5:在朗读中感悟

《检阅》教学案例与反思

江夏区第二小学甘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感悟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更是语文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措施。

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感受,对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让“感悟”充盈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心灵的体验、感悟,将知识深深地植入内心深处。

一、走进文本 诱导感悟

〔案例一〕师:(出示图影片)。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参加检阅的盛大场景:在这对整齐队伍的第一排走着一位拄拐的男孩。他就是博莱克。他的左腿截肢了,但他却走的如此精神,如此自信,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他以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对他的称赞,观众是怎样称赞他们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观众为什么这样称赞他们呢?除了队伍走得整齐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课文,走进博莱克吧!

〔反思〕以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

二、围绕重点自主感悟

〔案例二〕师:请同学们听2—6段的录音,边听边思考;博莱克在赢得观众称赞的背后曾发生过怎样的事?

生:参加检阅时要不要博莱克参加这件事大家感到很为难。

师:你们从那些语句中感受到大家的为难呢?

生1:从“大家都鸦雀无声”这句话中感受到的,谁都不愿意说这件事。生2:一个队员说“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说明很难办。

生3:我是从第六段标点符号感受到的,这一段有很多问号„„

师:是啊!这一段共有五个问号,多为难啊!谁能把这种为难用朗读的方式传递给大家呢?

〔反思〕: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品质都不一样,阅读同一文内容个人的体会心得也有差异。没有个性化的阅读,就没有创造性的阅读,所以,在阅读

实践中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自觉地投入到求异创新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喝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创设情景深层感悟

〔案例三〕师:我不明白博莱克截肢了,已经不适合参加检阅了,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我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这样为难吗?

生:不能直接告诉他,直接告诉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

师:能伤害自尊吗?我不相信,我们来模拟以下如何劝慰博莱克。(谁觉得自己能说会道,愿意承担起劝慰博莱克的任务,剩下的同学和我就是博莱克,听听他们是怎样劝说的,听了他们的劝说后博莱克的心理有什么感受?)

生1:“对不起博莱克,你是残疾人,为了国家荣誉,你就不要去了。” 生2:“为了集体荣誉,博莱克,检阅时你就在家里休息,把身体养好。” 生3:“博莱克,这次你就不要去了,等你把腿养好了,下次再参加吧。” „„

师:如果你是博莱克,听了这样的劝告,你有什么感受?

生1: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是很脆弱的,这些劝告会让我很伤心。

生2:我本来就很伤心了。现在又受到了这样的打击,以后可能会放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

生3:我好伤心啊!他们都看不起我,嘲笑我是残疾人。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没意思。

师:博莱克伤心了、绝望了、自卑了,这可怎么办?如果你是队长,你有好主意吗?

生1(队长):队员们让博莱克参加,如果我们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呢?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生2: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大家都夸奖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生1:好在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

生2: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到。师:说的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用投影仪出示一段话)。

生:(反复朗读、体会博莱克此时的心情)

师:通过朗读,你们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吗?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生1:博莱克当时很自信、自豪、高兴。

生2:从“他目视前方、高昂着头”就可以看出博莱克这一天很高兴、自豪、他是一个自信、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

师;(再出示图片)让我们再看一看队伍中的博莱克吧!看着队伍中的这位小伙子,此刻心情一定十分激动和自豪,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中跌倒了,又爬起来,身上都摔破了。生2:我仿佛看到博莱克从早练到黑,连饭也顾不上吃。

„„

师:看到博莱克是如此的坚强、自信,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呢?

生1:博莱克你真勇敢,你的腿虽然截肢了,但是你走的确是如此的棒!生2:博莱克,你要更自信,你大胆的朝前走,我会永远为你加油的!

„„

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又是怎么称赞的呢?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观众为什么这样说?(让生讨论)

生1:“这个小伙子真棒!”是因为博莱克拄着拐,却走在队伍的第一排,走的还那么棒,棒在身残志坚,棒在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生2:“这些小伙子真棒!”“棒”在这些孩子是多么的善良,在这样一个隆重的检阅式上,并没有单纯追求“荣耀”而是将一个残疾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他们这浓浓的人情味感染了每一位观众。因此,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也获得了观众们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齐读)“这些小伙子真棒!”

〔反思〕: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在教学中需要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特定的情感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对文本的感悟推入极至。教师紧扣“要不要博莱克参加检阅感到为难”这一情感主线进行开展讨论,课堂气氛一下热闹开了,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争先恐后地读出表示为难的语句,这时,教师还不满足,还要追根究底地继续挖掘,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觉得自己能说会道的就承担起劝说博莱克的任务。其余的和老师就当博莱克,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博莱克此时的心情,也就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承担起自己的任务,双方进行激烈的辩论,课堂的气氛再次掀起了高潮。学生更

好地体会到儿童队员由犹豫、矛盾到一致赞同的心理变化,推测博莱克心中所想,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博莱克着急不安的心情。创设情境、师生合作表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儿童队员的美好心灵,对残疾人的爱护和尊重。从而理解“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刻含义,将人文熏陶融合在学生的拓展想象中,在说的过程中体会博莱克自尊、自强、自信、从而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四、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案例四〕师:学习了课文,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我相信每个人特别是博莱克永远都忘不了这次特别的检阅,或许这次特别的检阅将激励他充满自信地去走完人生的每一步。

师:大家刚才都有很多话对博莱克说,现在请你们用笔把你们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方法很多,不管是圆满地画上一个句号,还是写上一个凝重的叹号,还是意犹未尽地点上一个含蓄的省略号,都要因文(文章的特点)、因情(情境)、因人(学生)而异,促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情感品质的转化、升华。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堂学习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健全儿童是很难体会到残疾人的难处,面对自己“不一样”的残疾人,他们可能还会觉得好笑。课堂上,我们设计了一个角色转换,让学生充当残疾人,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残疾人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尊重。从此,“同情和帮助残疾人”这一道德品质就会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

真实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感受,而教师不满足于现状,还要让学生把“残疾人博莱克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战胜困难后的博莱克说些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打开心灵之窗,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体会、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感情得到了升华,课堂氛围也推向了高潮。

〔启示〕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理念之一。那么,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应注意什么呢?

一、自主感悟与指导感悟相结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一种阅读心理活动,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感悟的主体,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揣摩课文中的内容,体会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只有让学生充分自主感悟,才能心领神会,学有所得。

二、整体感悟与重点感悟相结合每一篇课文都是有机的整体,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出发,感悟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只有进行整体感悟,学生才能感受到课文的整体美,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反复读、仔细品、认真想,使学生会意、入情、明理。

篇6:朗读讲座感悟

2014年3月27日上午,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名师示范课观摩活动几讲座。当然,我作为火炬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作为一个初登讲台的新老师,听了名师的课是非常荣幸的;作为一个没有特多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观摩了名师的教学过程是颇为受益的;听了这位年轻名师王哲勇的公开课是深深感到责任重大的。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教学语言的简洁、准确、精炼;有层次的月度技法;有效的激励机制等。这些在王哲勇老师的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又使我受益匪浅。“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上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这才是真谛。“简单”并不代表讲得少,读的少,学的少,做的少。而是从简单的阅读、朗读、诵读中体会与感悟。并且,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基调。

通过本次“阅读教学公开课及讲座”活动,结合对照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觉得感慨颇深,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几点体会与感受: 第一,要转变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学方法要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转变为自主探究、自主朗读、从读中悟的学习方法。

2、学习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引导学生朗读时的导播语言是很关键的。学生从门外进入门内的桥梁就是老师的语言。学生朗读后的评价与校正还是老师的语言。追问、反问、疑问等提问方式还是老师的语言。第二,教学阅读中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阅读。在朗读一篇文章时,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不同,读出来的感情基调也有些不同。老师应做的就是在基本感情色彩相同的基础上可求不同学生的些许差别。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自我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否。

另外,学生的朗读与体悟和教师的示范朗读息息相关。我深刻认识到教师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会与感悟。可以说,朗读是小学语文课文必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教师既能简单轻松地教,学生有能轻松简单地学,并且还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聆听了名师的示范课及讲座,我领略到了名师的教学风范,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及激情的朗读方式。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朗读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篇7:《火车的故事》朗读感悟

1.小组内互助学习,讨论“飞驰而过”是什么意思。用玩具火车演示一下“飞驰而过”的样子。

2.思考指名读第二段,“带动”的意思,并用玩具火车演示一下“带动”的.样子。

3.指导朗读。读出小明那种奇怪的语气和爸爸鼓励的语气。

(二)学习第三段。

1.出示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1)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几种火车?

(2)最早的火车是什么样的?最先进的火车是什么样的?

2.各小组合作学习,动笔画出关键词语。

3.指导朗读第三段。

(三)   自由结合学习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1.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提速:提高速度,即火车开的速度不断提高。

(2)夕发朝至:晚上出发早上就能到达。(指导读出惊喜、高兴的语气。)

2.教师讲解:

(1)海拔:画图表示。

(2)“世界屋脊”:语言描述。

3.指导朗读,读出赞叹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

篇8:朗读感悟让文本“活”于“心”中

关键词:朗读感悟;释疑;染情;浸润

语文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文实践,而朗读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所谓“朗读感悟”就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对文本的语言文字及其描述的事物、事例有所感触和体验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一、朗读感悟,品文释疑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以本为本,为了追求考试成绩的最优化,都是努力地把教材讲细、讲透,真正是死教书,教死书,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思维得不到训练,只有用活教材,把“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的课堂,才是学生受益的课堂、智慧的课堂。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悟,交流,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释疑解惑。如: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有学生提出“奚落”是什么意思。这时,我并没有马上向学生讲解,而是让学生继续往下讀读看,刚读完,有很多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告诉我“奚落”的意思,有的说“奚落就是嘲笑别人”,有的说“奚落就是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有的说“奚落就是让人难堪,还有的说”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这句话就是奚落“。接着,又有孩子提出”傲慢“、“谦虚”、“懦弱”是什么意思。我先让学生自由读,体会它们不同的神态。再请同学来分角色朗读,读完后请学生评议它们的神态像不像。这时,有的同学提出:铁罐的神态不够“傲慢”,我请他来演示,他把两手往腰上一叉,把头往上一扬,把语调往上一升,“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他的这番表演,引发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得到听课老师的频频点头。其他同学都想来试试。疑问在“朗读感悟”中迎刃而解。

二、朗读感悟,披文染情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学生习得语文技能,从中受到情感上的熏陶,这样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鲁迅先生曾说过,读书的方法,窍门是靠自己读出来的,在读中得其意,会其智,触其情。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新教材所选入的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富有人情的好文章。教学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学生理解才能更加渗透。让文本“活”于“心中”。

特级教师张玉栋老师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课堂上紧紧抓住父亲说的那句话,巧妙地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展开讨论从而明白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做只讲体面的人,这样的道理。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入文本,提问学生:从“居然”中体会到什么?学生朗读感悟体会到了收获时,一家人心中的“高兴”、“惊喜”、“喜出望外”乃至“欣喜若狂”的心情。学生的体会越来越深刻,朗读自然就进入声情并茂的境界。此时的学生入境动情,仿佛自己家的花生获得了大丰收,这样朗读感悟得其意,触其情。

三、朗读感悟,融文浸润

宋代陈善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跨越它是学生自主阅读行为,引领学生运用自己的阅读智慧自然地走入特定的语境中,与文本、作者达到其“用心”的共振、共鸣、让文本“活”于“心中”。

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与象共舞》的一文时,在读“共舞”一段时,王老师把句中的“我”分别换成了“自己、观众、大象”等词语,从不同的角度去朗读,去感悟与象共舞的快乐与和谐,教材在他的手中发生了变化,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不同情境中反反复复地朗读感悟,真可谓读到了读到了文字中,读到了情境中,读到了作者心中。

从“球形阅读”教学理论看,作为文章组成部分的字词句段,均有所指,有某种联系,但审视教学,结构往往并没有形成一个“圆”,存在着“欠缺”与“凹陷”,弥补的办法可以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进行“添补”,领悟文中的未尽之意。《游园不值》用一枝出墙的红杏写出了春色美。春色到底有多美呢?我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悟,凭借一枝出墙的红杏,进行“形象再造”学生的脑海中展示出一幅姹紫嫣红的春色满园图:或花团似锦,彩蝶飞舞,或绿草茵茵,莺歌燕舞,蜂群嗡嗡……学生渐入意境,受到感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添补”使“凹陷”的“球体”圆了起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讲过,让孩子们读、反复的读。的确,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通过读,去解决阅读课上的几乎所有的问题。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能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的确,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靠读,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

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做长期的、细致的、积极的引导和训练。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的训练,学生与语言充分地面对面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以读为本,创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孟令全.漫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张玉栋.《落花生》教学实录.

[4]王崧舟.《与象共舞》教学实录.

上一篇:深圳市互联网产业化建设项目扶持计划申请指南下一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