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慧营造民主氛围

2024-04-22

李智慧营造民主氛围(通用10篇)

篇1:李智慧营造民主氛围

营造民主氛围,促进班级管理

宾县第四中学校——李智慧 世界也许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班主任是一种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班级管理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工作.当前,在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专制,高压的不民主方式,这极大的影响了学生身心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其实,在过去的班级管理中,我也是对学生约束多,限制严,出台了若干个不准不许,抛出了若干条要求,使大多数学生在我设置的框框内,在我的指挥棒下被动的接受教育.这种管,卡,压的管理班级的方法,随着教育新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这使我一度陷入困境.通过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使我茅塞顿开,认识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能力势在必行.于是,我一改过去单一的教师管理班级方式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努力营造民主氛围的方式,促进学生在主动中全面发展.一.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学初,我把本学期班级工作计划以及各项活动方案交给学生,征求全班学生的观点、想法和不同意见及要求,汇总后形成代表全班绝大多数学生意愿的计划并付诸实施.为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师生平等,理解学生的需求,体谅学生的困难,所以我和学生一起协商解决困难,并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培养他们各方面能力.1.充分发挥学生民主,海选班级干部.班级干部任期一个月,圆满完成岗位责任的可以连任,不胜认的,随时可通过班委会全体成员决定罢免,并给他安排一个更适合他的岗位,以免挫伤他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同时,增设课间纪律巡查,个人卫生督察,各科作业检查等角色,使全班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局面,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实行角色的动态分配。不同的管理角色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就职期间的表现以及特长可以轮换,这更有利于学生在管理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班级民主管理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了参与管理和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还要信任学生,放手让他们去做,相信他们的智慧和潜能,既不要指手画脚.也不要求全责备,要在包容中开发,在实践中指导和升华,这样,师生才能互相沟通,教育才能有的放失,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从前,学生对我是近而远之,现在,每当我走进教室,学生便会主动走向我问这问那。关心班级,关心同学,关心师长,一种从未有过的和谐民主平等氛围已经形成.二.设置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完善自我.根据班级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可以设置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生活,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又可以在各自的角色中得到切身锻炼.1.根据大多数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思想,我设置了”为家人准备一顿晚餐”的活动,全员参与,利用周日休息时间,自己动手,亲自为父母准备一顿你认为最满意的晚餐,这样,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会了做饭菜的本领,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父母为家操劳的辛苦,使他们更懂得了珍惜的真谛,每人更有了一颗感恩的心.2.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依据学生中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不懂节约的坏习惯,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尤其节目:天津快板——我不该这样做,山东柳琴——四个老汉说节约等节目,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使学生基本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浪费现象基本不见了。所以,我认为,有针对性的设置教育情境,对学生的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回忆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真是酸甜苦辣咸,各具滋味。以上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总结,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也走了不少的弯路,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领导的信任,我也感到了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也更感到了我的富有和幸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克服不足,发扬优点,努力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点评: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管理好它就要充分发挥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篇2:李智慧营造民主氛围

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应从多方面努力。

1.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老师这个大朋友的位置,这样便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赏和鼓励。这样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每一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有不懂的问题随时无所顾忌的、地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饱含爱的感情。“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学生上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优点反映在不同的侧面,作为教师要善于用真心去发现其闪光点,要认可认可每个学生,不能根据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而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甚至是差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对数学失去兴趣,产生畏惧。反之,如果教师一热情的目光,可亲的面孔天天面对每一个孩子,对“差生”多些“厚爱”。课堂上,鼓励他们发言;课下,多交流,多辅导。彼此建立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忘年交”,其乐融融,才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亲其师而信其道”,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盎然,充满学习欲望。

3.教师要多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课堂上,应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鼓励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是对学生懂得信任,对促进学生展示自己的能量有神奇的功能,更能有效促进课堂气氛的融洽。如;你真行!这个见解很独特„„这些尊重、期盼的语言,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是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良言一句终生受益。

篇3:怎样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1对每个学生饱含爱的情感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 我们学生也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造成很大的差别。但不管怎样, 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的优点反映在不同的侧面, 作为教师应去发现其闪光点, 要认可每个学生, 不能根据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 而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 甚至使学困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产生畏惧。反之, 如果教师以热情的目光, 可亲的面孔天天对每个孩子, 对学困生多些厚爱。课堂上, 鼓励他们发言;课下, 多交流, 多辅导。“亲其师而信而道”, 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盎然, 充满学习欲望。

2教师要多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数学课堂上, 应当恰在如其份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 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 计算 “119+59”这道题, 教师可问:“这道题要简便计算, 谁会?”当学生纷纷举手时, 说:“那就试试, 还要看看谁的方法多、妙。”当学生列举了很多方法时, 立即肯定:“你们真能干, 找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对待经常回答问题出色却一时没说对的学生, 教师可以选择体态语言, “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伤自尊心。对于差一些的孩子, 只要有勇气举手, 即使回答错了, 仍要表扬:“你能站起来说, 老师和同学已经很高兴了, 慢慢来。”另外, 对回答出人意料时, 教师还要大加赞赏。如此一来, 课堂非常愉悦, 学生心情放松, 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课堂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 是对学生的信任, 对促进学生展示自己的能量有神奇的功能, 更能有效促进课堂的融洽。

3注重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们的学习。当遇到障碍, 可以向老师请教, 接受老师指导, 还可以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 各抒己见, 大胆探索, 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一来, 学生相互说话, 交流的机会多了, 受认可、成功的机会也就多了, 有利于盛开群情激昂的场面和民主的学习氛围。

合作研讨要注意把握时机, 注意策略, 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可研讨的价值, 否则易使小组合作代替个人思考。

4给予竞争机会, 活跃气氛

根据儿童好胜心强的特点, 课堂上要结合教材, 面向全体学生, 创设一个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 恰当的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标新立异, 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一节课中创设竞争的机会很多, 比如口算竞赛、笔算竞赛、简便计算竞赛等。又如“看谁说得最清楚?”“谁想得快?”“谁的方法好?”“哪个小组合作最好?”等都是在设置竞争的机会。 最后教师对表现好的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扬。

5课堂提问、举例要生活化

纯粹的数学是枯燥的, 数学方法和理论都是要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如果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既有趣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提问学生, 生活中对这一特性是怎样应用的?学习“利息”时可由学生先去银行存一次钱, 课堂上讲自己通过存钱的感受和学习到的知识。学习两个量成“正反比例关系”时,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 哪些数量在怎样的条件下成正、反比例关系?学习减法性持, 老师可举例学生理解。学习“圆面积计算”后, 出示要知道一棵大树树干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怎么办?以此来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具有的学以致用的智慧, 从而信心倍增, 情绪激昂, 也有益于课堂气氛的民主和谐。

篇4:李智慧营造民主氛围

对传统文化进行自觉反省和重构。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无意识层面和自觉层面,前者“百姓日用而不知”,是未经反省的;后者则经过学者的反思被揭示出来,成为人们自觉意识到的内容。就像现代企业必须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力量一样,大学也必须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源作为文化自觉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整理并发掘传统文化,深刻揭示其内涵及特点,为立德树人提供丰富资源和坚实保障。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科学与人文、为学与为人、能力和德性、知识和人格关系的失衡,是当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使受教育者在德才两个方面同时得到优化,不仅有一流的知识训练,更有健全的人格修养;应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借鉴传统文化中德性优先的理念,将其贯穿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改革之中。同时,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知行合一,坚持为人与为学的统一,实现理性与情感、智商与情商、知识与修养的均衡发展。

篇5:用爱和智慧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教育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正确与否我们姑且不论,但是一个老师如果能够掌握一些教育艺术化的技巧,用自己的爱和智慧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却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吕叔湘先生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教师既要当科学家,又要当艺术家。当艺术家,最起码的就是运用一些艺术化的教育手段角决教育问题。

爱和智慧是艺术手段之一。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是运用爱和智慧的典范。育才小学有个叫王友的孩子,在校园里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校长陶行知看到后当即喝止他,命令王友放学后到校长室去。陶行知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经到了。闯祸的学生不知校长将会怎样处置自己,眼神里充满不安。没曾想,陶行知掏出了一枚糖果,温和地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迟到了。”

在王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充满惊讶时,陶校长又掏出第二枚糖果,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马上就停手了。这说明你很尊敬我,我应该奖你。”

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好。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枚糖果塞到王友的手上,说:“我刚才去了解了一下情况。你之所以用泥块去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拿泥块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批评不良行为的勇气。为这个,我要奖励你呀!”

原本已做好受校长“严厉制裁”的准备,没曾想却得到这样一番抚慰,王友感动至极,一边流泪一边后悔不迭地喊:“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陶校长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即掏出了第四块糖果,说:“为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剩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说完,陶行知离开了校长室。

自始至终,陶行知都没说过一句“你错了”、“你不对”、“你不应该这样”之类的话。但是,王友却在这温和而简短的过程中,受到深深的震撼,发自内心地感到歉疚。

陶行知用自己爱和智慧给了学生充分的自尊,让学生用自尊去唤起自省。四块糖果中蕴含着极大的教育力量,凝结着著名教育家的智慧和爱。

一:用爱和智慧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和苏联“合作教育学”都把师生关系提到办学水平的高度来认识。事实也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反之就会防碍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教育学生本意是让学生改正错误,但有时我们的忠言不仅换不来学生的感激之情,反而惹恼了学生,认为老师在教训他,从而产生抵触情绪,让师生关系更为紧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爱和智慧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教师要有一腔爱心。爱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过程中最崇高、最圣洁、最伟大的情感,有了爱才有五彩缤纷的世界。大作家雨果说过“人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可见爱的重要。教师的爱心,期待对学生智能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教师拥有了一颗火热的爱心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个细节,才能真正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心血。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必需鼓起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发展

其次,教师要有智慧,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把班级整体的每一步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片已经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上的每一株苗,让它不断壮大,并排挤自己的缺点和杂草。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座教堂的前面,有一个玫瑰园。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刚刚绽放的玫瑰花都会被附近学校的孩子们采摘殆尽。前后好几任牧师,眼瞅着放学的孩子像一群灾年的蝗虫涌到玫瑰园,所至之处,一片残枝败叶,他们“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对这些孩子的行为无能为力,教堂又换了一位新的牧师。当玫瑰花再次开放的时候,一个放学了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来到这里,她站在一朵玫瑰花旁驻足观赏,随后伸出小手……这时,牧师站到了她的身旁,微笑着问道:“孩子,你要摘这朵花吗?”孩子说:“是的,我喜欢它,因为它非常漂亮。”牧师说:“是呀,多美丽的玫瑰花,我也喜欢它。但是你知道吗?摘掉以后,它很快就会枯萎。可是让它在枝头上生长,它就会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都这么开放着……你愿意让它很快枯萎,美丽的生命就此终止吗?”小姑娘的眼神黯淡下来,使劲摇了摇头。“让我们想一个好办法,既让你拥有这朵玫瑰,还让它始终开放,好吗?”小姑娘瞪大了兴奋的眼睛。“从现在起,这朵玫瑰就属于你了。让我们在它的下面挂一个小名签,写上你的名字。你可以天天来看它,为它浇水。”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走了。随后,每一朵花底下都拴上了一张名签,每张名签上都写有一个孩子的名字。这样,每一株玫瑰都有一个主人,每个主人都精心地照顾它,为它浇水、松土、拔草。当然,每到鲜花盛开的时候,整座玫瑰园里花团锦簇。放学后,孩子们依然蜂拥而至,只是当他们离开后,花园里不再是满目狼藉,而是更加繁盛。

聪明的牧师没有生硬地将孩子放在对立面,而是以孩子柔软的感情为施教着陆点,以满足孩子的合理欲望为契机,用自己的智慧取得神奇的教育效果。

二、用爱心和智慧营造的和谐教育氛围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服务学生,是人民教师诚心诚意的奉行和遵循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和忠诚教育事业的最好体现。特别是班主任,真诚对待学生,充满爱心,对学生是最灵验的“催化剂”。小王总是不爱交作业,特别是学校每次活动前,只关注自己的活动,将作业往往丢到一边,有一次,学校召开文艺晚会,小王一曲动人的歌声赢得了一等奖,第二天中午,我回家时,看到小王和几个同学在一小吃店吃饭庆祝,我来到他们桌前,小王这个人嘴还算乖巧,看到我来了,赶忙站起来,说:“老师,和我们一起吃饭吧!”“饭就免了吧,我祝贺你,昨天晚上,我一直关注着你的表演,你还很有文艺方面的天赋,老师为你骄傲,我真的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谢谢老师!”当我转身准备走时,我突然回过头来,说:“才子学生,可不要忘了今天的数学作业哟!”“老师,放心,我吃完饭马上做完,下午给您交上来。”下午上班时,在我的办公桌上,果然看见了他做的整整齐齐的作业。小王的改变是因为老师用爱心和智慧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老师教育学生,最好是一对一,在众人面前训斥学生,不仅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让学生感到老师让他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而对老师的忠言产生抵触情绪。同时教育学生,也要顾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感受,老师要善用爱心和智慧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三、用爱心和智慧营造的和谐教育氛围能抚慰学生的心灵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学困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如果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学生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产生隔阂。班主任对学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怎样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爱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搭配,要求优生帮助学困生;课堂提问,我激励他们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开小差;班级工作中,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我班有位同学平时行为习惯非常散漫,平时总爱疯狂、打闹、上课不认真听讲,针对这一系列毛病,我并没有批评他,直到一次上课他又迟到,我把他带到办公室时,他却理直气壮的和我说“我在打扫卫生,是最后一个走的!”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对他热爱劳动、勤劳的这种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又指出他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学习、劳动两不误。听了我的话之后,他低下了头,立刻向我道歉承认错误。并保证不再犯类似的错误。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用爱心和智慧去抚慰学生的心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6:李智慧营造民主氛围

一、关爱有加, 及时沟通

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 学生往往对老师有一种畏惧心理, 所以, 在老师面前说话有所顾虑, 如果在正规的课堂上, 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负担更重, 针对上述情况, 老师应积极主动出击, 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具体做法如下:

1. 在生活上关爱学生。

许多学生加入到班集体以后, 在生活自理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 这时老师如果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学生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 这种感觉转化到课堂上, 他们就会心情舒畅地配合老师学习知识, 在回答问题时, 就能毫无顾虑地畅所欲言。

2. 在课外多与学生沟通。

数学相对于别的学科来说, 难点多, 知识面广, 一些疑难问题不能在课堂上直接解决时, 老师在课外与学生的沟通对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这种交流既解决了难题, 又消除了学生的畏惧感,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如果在课堂上再遇到难点, 学生就会克难奋进。

二、师生讨论, 气氛活跃

数学中的教学重点、难点较多, 教师应将这些重难点作为中心话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在讨论的时候, 教师应适时地引导, 应面带微笑, 语言应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时课堂气氛可能不像过去那样肃静, 可能会打破常规, 人声鼎沸, 人头攒动, 但这种状态正是学生兴趣高涨, 思维充分调动, 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体现, 也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例如, 在学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线段最短”这一节时, 笔者创设了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从上海到广州, 可以坐火车, 路程约为1811公里, 也可以坐轮船, 航程约为1690公里, 还可以乘飞机, 大约1200公里。要求学生仔细阅读, 并进行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对于这三种行程, 你们能发现什么?”“为什么飞机行程最短?”让学生自己逐渐概括和抽象出几何图形, 并进一步发现和得出这一结论。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能不能找出日常生活中与这个数学事实相关的实例?”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巧妙批评, 尊重学生

新课程标准把师与生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所以教与学是师生共同的事, 这就要求教师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互相尊重, 互相配合。要达到此要求, 教师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1.包容学生的错误, 尊重学生的人格。数学课的特点, 决定了学生会出现错误的观点和解法。发现学生的错误时, 教师应宽宏大量, 帮助他们积极解决问题, 而不应用讥讽的语言去挖苦, 损伤学生的自信心, 应该用和蔼的语言多鼓励多指导, 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例如, 一同学由于数学基础差, 平时数学学起来非常困难, 课上从不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次, 在数学课上笔者找她回答了一道很简单的问题。她没有完全答对。笔者没有批评她, 而是在班内鼓励她说:“你答的不错, 但还有不足之处, 相信你以后只要努力学习, 老师下次再找你回答问题时你就会答得更好, 学习成绩也会提高的。”从此之后, 她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课上也经常举手回答问题了。

2.注意批评的方法, 保护学生自尊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并不代表不批评学生, 但在批评时要“善于批评”学生, 讲究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使学生心悦诚服地认识到自己错误, 对教师的批评没有反感, 从而易于接受教师的批评, 同时, 教师还应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 努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如有一学生写字特别乱, 有一次笔者在批改他的数学作业时, 写上了这样一段批语:“你长得非常英俊, 各方面表现也挺好, 老师很喜欢你, 但你的字写的太乱, 老师很不爱看。老师相信你以后写的字就像你本人一样讨老师喜欢, 你能做到吗?”从那以后, 他的作业每次都写得特别清楚工整。

四、创设情境, 勇于质疑

我国宋代教育家朱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它说明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是学生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提出问题, 并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1. 创设民主氛围, 培养学生提问的自由度。

所谓自由度, 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 自由提问, 获得主动发展, 体现主体性的程度。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氛围, 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问题的答案也不必拘泥于某一定向性结论, 而应帮助学生积极地寻求多种思路和解题方法, 这样, 学生的提问意识就会更强烈。例如, 解答“三角形有两个角度数分别是30度和80度, 求第三个角的度数”这道题时, 教师不要忙于提示学生应分两种情况考虑,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去解决, 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 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 鼓励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提问的自信度。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论简单与否, 对错与否, 不要先发表意见, 先“定调”, 而应该先让学生讨论, 大胆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耐心、细致地点拨提示, 即使对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 也要尽量找出所提问题的合理部分, 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和鼓励, 这样就能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勇气和信心。例如, 有一次, 在数学课上讲一道例题, 讲完后, 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还有一种解法。”这位同学说出了他的想法, 虽然方法比较麻烦, 不太适合学生采用, 但笔者还是给予他表扬和肯定, 激发了他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3. 适时启发点拨, 培养学生提问的清晰度。

所谓清晰度, 是指提出问题的思路, 研究对象、条件、结论的清晰程度;由于学生受知识、能力的局限, 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思路不清, 方向不明, 研究对象模糊, 学生便会相互争论和补充, 促使一些学生主动地翻阅课本, 查找参考资料, 向同学或老师咨询、质疑、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下, 使他们理清思路, 纠正错误, 提炼观点, 逐步提高质疑水平。

篇7:营造民主氛围 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民主氛围 修养 优化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教学为中心,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因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践行者——教师,更要发挥自己的的主导作用,创设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建立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情感共鸣,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那么如何营造民主氛围,提高教学水平与效率呢?

一、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认真的态度,宽阔的胸怀、满腔热情,无私的爱等人格特征,从而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润物细无声”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是有尊严的,有安全感的,自由的,放松的;自然就敢于发言,计论,表演了。

二、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为友

全国教育基础理论专家肖川博士曾指出:不要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教育,教育不是灌输,不是操纵,不是奴役,不是戕害。伟大的教育家实践家陶行知早就呼吁:“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自己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自己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自己能看,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自己能说。”教师要放下架子。作为教师要放下师长的架子,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以自己的爱心和诚心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使学生“亲其师且信其道”。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

三、教师要当好导演,充分发挥学生主角作用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着力点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去理解,去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学习。因此教师要当好“导演”,帮助和指导学生演好主角。首先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和竞争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洒向全体学生,把表扬的话语送给每一个学生,把殷切的期望寄托于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老师那儿得到爱和温暖,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思维纵横千里,自由遨游,任意驰骋,身心得到陶治。其次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参与的氛围,多层次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热情,提供参与的机会,挖掘学生参与的潜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四、更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不仅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还是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快捷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创设动态生成的课堂。从而不仅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创设欢快的教学情境。又如:课前交流5分钟,共唱一首歌,询问一下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课堂上对分析问题语言精辟的学生给予激励,鼓掌。对优秀作业予以展评等,都可激发学生的信心。变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使学生欢快愉悦地学好功课,教师的职业价值也得以实现,从而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五、创设合作机会,激发学生行使民主权利

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必须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一分子。有权利也有义务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例如有目的组织讨论学习,表演,辩论,演示实验等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不仅为小组争光,也为个人充分展示才华提供机会。增强他们发言的勇气和能力。从而也使课堂充满激情,创设了和谐欢乐的民主氛围。愉悦了每个学生的身心,激活了学生每根创新思维的神经。如此民主的课堂自然也就成为和谐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篇8:李智慧营造民主氛围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是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本要求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而且要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 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兴趣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成功的英语学习者都是一直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与学习兴趣很相近的另一个情感因素是动机。动机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因素。因此, 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做学生的好朋友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足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体谅基础上的师生关系, 消除了彼此心理障碍和压力, 能使双方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心情舒畅、热情高涨, 有利于形成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教师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是必要的, 一个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 不仅要业务精通、敬业爱岗, 还必须要待人热情、态度和蔼。

三、运用情景教学

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的情景、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增强教学的效果。1.用直观教具创设情景等形式, 在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境之中。2.根据教材内容模拟交际情景、把枯燥的单词、乏味的句型处理在情景之中, 角色表演等。比如,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 (下) Module 1 Unit 1 Whose bag is this?在上课前准备好有关物品如箱子写上Lost and found box, 然后从学生中集齐橡皮擦eraser、蜡笔crayon、钱夹wallet、紫色purple、手表watch、足球football等, 并且放入箱子中, 上课时从箱子分别拿出钱包, 用“What is this?It is a wallet”导入新课, 接着分别从箱子中拿出不同的物品教学单词, 然后用“Whose book is this?It is my book.It is mine”引入对话, 拿出招领箱的东西, 引导物主回答“It is mine”回答, 接着就箱子的物品问其他同学, “Is this yours?”“No, it is hers.”在课室走动分别从学生中收集不同的物品, 把不同的物品放入失物招领箱, 设置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练习句型并且学会mine、yours、his、hers、ours、theirs等词。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 从每个学生中拿出一件物品, 问其他三个学生, 让学生操练句型,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的活动中,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在设计学生主体性学习活动时,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就要他们动起来。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及发挥。自主学习不仅仅意味着独自学习。它不仅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在自主学习中, 学生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 而是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交流、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交流、协商、合作、都是促进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

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清楚学永远比教重要。务必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如在外研版七年级 (上) Module 4Healthy food的教学中, 我是采用实物、挂图、多媒体等直观法, 呈现本模块的有关食物的名称的单词, 引导学生用音标拼读单词, 接着呈现一个超市和一些食物, 用“have/has got…”引导学生说出“I have got…”然后用第三人称让学生说出“He/she has got...”;并用“...be good/bad for...”引导学生操练, 然后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师生、生生积极互动, 在合作、交流中形成宽松、融洽的气氛,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必须有效地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还必须要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和追求上进的精神动力, 这就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突出情感和过程方面的评价。新课标教学理念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学必须要重视方法和过程引导, 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变化。评价应该是全面的, 应该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因此, 评价的方式不能只重视学生结果,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过程的变化, 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评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能力, 促进心智的发展,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能力, 促进心智的发展,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民主和谐,教学氛围,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苗长平,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人文性”》,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2.10

[3].徐秒中,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9:用智慧营造社会大预防氛围

作为徐汇检察的领头人,对于如何打造徐汇特有的检察文化,我自是再三推敲。若是泛泛而论,文化可指历史地理、可指风土人情、可指文学艺术、亦可指价值观念,那清正廉洁自是包含于其中。而聚焦检察文化,廉政文化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中与群众生活最为紧密相关的一章。琢磨至此,以廉政文化为基石打造徐汇特色检察文化,丰富廉政文化的呈现形式与宣传方式,便成为我经常思考、实践探索的一个课题。

在价值诉求多元化、思想异常活跃的今天,传统的廉政宣教方式不能适应和满足需求。因此,面向社会的廉政宣传教育,要采取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努力从单一的说教式、灌输式宣教向多层次、人文化、互动性宣教转变。

众所周知,徐汇区电影事业历史悠久。20世纪初就有张石川等在这里创办了"幻仙影片公司",之后又有19家影片公司和拍摄制片场地聚集于此,并在这里诞生了上海第一部故事片和第一部腊盘有声电影。直至今日,影视仍不失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

2011年,我院通过与专业公司的沟通合作,先后制作了《莫让贪婪锁住你》、《天下为公》、《目光》和《权力的辩证法》这四部廉政宣传短片。在市院的大力推荐下,《莫让贪婪锁住你》被高检院选中,参加国际反贪局联合会国际廉政宣传短片比赛并获得了优异奖。

然而廉政宣传短片的制作仅仅是围绕廉政文化打造了一个产品,要实现其宣传功能,仅靠参赛得奖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面向社会,广而告之。因为只有融入社会,廉政宣传短片才能够起到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才能结合检察文化,营造社会大预防的氛围。为此,我院的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立足检察职能,作了一定的探索尝试,推动了“廉政公益宣传进社会”的工作,此前制作的四部廉政宣传短片在本市地铁、机场和徐家汇商圈等2万多块电子屏上滚动播放,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但是廉政文化的宣传不能止步于此,公益短片的舞台还能有更多延伸的可能。当今社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因此,应该更注重利用快速、便捷、阅读成本低廉的网络资源进行宣传,以方便公众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信息。如何占领、利用网络阵地,尤其是借用社会上被公众普遍认可的大型、知名网站资源进行宣传,这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把廉政宣传短片放到网络平台上播放,势必将得到更为合理、有效、广泛的传播。

再譬如上海最早的万人体育馆、如今承接众多演出活动的上海大舞台,譬如紧邻万体馆、承接演出活动以及体育赛事的八万人体育场,譬如作为徐汇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影院场馆,以及最为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徐汇区文化艺术中心、宛南、园南等社区文化馆,如何在这些公共娱乐休闲场所,让廉政宣传短片能够以更为主动的形式,进入市民的视线,进而深入人心,或许是我们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工作。

此外,如何营造职务犯罪的社会大预防氛围,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要真正做大做强、做深做透预防工作,光靠我们一家单位是远远不够的,预防职务犯罪必须走社会化预防道路,要融入整个社会大环境,需要全党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部门和单位协调动作,将检察职能优势与不同社会主体的资源优势,以及各级检察机关的工作优势进行整合,汇集成强大的预防工作合力,学会借势、借力去实现工作的深化与拓展。

从2008年起,我院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设立了预防职务违纪违法犯罪研究中心,近几年,研究中心的专家为我院相关工作的开展做了不少实事。现在我院的职务犯罪预防科也在积极推进与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合作事宜,力求在把职务犯罪预防推向社会的过程中,找到更容易让群众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

当然,除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廉政文化的宣传,我院也在积极筹备、酝酿如何利用区院新大楼的相关空间,建设廉政教育基地。这项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要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联合区纪委等相关单位的力量,多方联手、共同进行,扩大预防工作的影响。

如今,上海市正在逐步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设。检察机关的检察宣传工作同样要融入其中,抓住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不断提升检察机关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检察工作的能力水平,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检察工作,特别是检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力求发挥其更好的作用。■

篇10:李智慧营造民主氛围

Jean Thomas曾说过一句名言:“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教育改革, 重要的是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 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 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让学生大胆想象, 采取民主态度, 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同他们一起讨论、思考, 共同探讨。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 感受到安全与自由,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 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 课堂才会有群情激奋、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迸发创造的思想火花, 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例如, 教授新课时, 课题是关于购物的, 那么, 教师此时就可以让学生free tall (自由交谈) , 让他们say something about how to go shopping, 而此时, 教师则应让学生各抒己见, 保护他们的信心, 使他们感到上课并非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乐趣, 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二、创设多维新型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环节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一般来说, 当我们被疑难困扰时, 思维活动就开始了。但当学生感到迫切要解决某种问题时, 才会积极思维。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 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能激发学生的需要, 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不断巧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新奇, 惊讶的问题中激发求知欲。例如, 教学一篇阐明世界人种的科普文章时, 文章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比较枯燥, 我拿出一块手表对学生们说:“今天大家看时间, 来算一道题。”学生们甚是惊奇, 有的甚至说“老师现在英语课, 不是数学课。”我马上反问:“谁规定英语课就不能算题了, 这道题目可与我们今天上课有关系呢!”这时学生安静地注视着我, 然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174×60×24=?等学生报出答案:250560。我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字吗?这就是现在全世界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当学生惊讶时, 我接着说:“So it goes on, what will the world be in 600 years?”学生回答:“We don’t know.”我顺势打开录音机说:“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又如, 教牛津英语8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时, 通过过去与现在的比较, 让学生讨论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让学生怎样来保护环境;在教Unit 4 A Charity show时, 正好与四川汶川地震联系起来, 通过多媒体放一些图片来感染学生, 与学生讨论如何组织一场义演来捐钱、捐物给灾区人民。这样既学习书本知识又对学生进行思想美的教育, 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境, 如, 用学习词汇, 阅读写作, 朗诵或演讲比赛等途径来帮助学生从事物表象的美想象其本质的美并加以深化, 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获得更高层次的美感, 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求知欲, 自然地培养了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由以上两则教学片断可以说明, 创设多维新型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学生的思维容易激活, 新的观点容易产生, 这是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进行合作探究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合作交流, 沟通与互动, 是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合作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学生组成。例如, 教完第六单元Natural Disasters之后, 我向学生们布置任务:当天气预报解说员。我让学生留意电视节目,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 获取与天气预报相关的各类信息。接到任务后, 各个小组的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 根据各小组讨论商定的题目, 有的学生负责到从网络上下载图片, 有的编写播报内容, 有的负责好播报天气预报的表演。在课上表演时, 学生们的精彩表演和创造力真让我大吃一惊:在同一个班级里, 竟然没有一组表演的内容和形式是一样的;播报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有的小组播世界各地的天气情况、有的播报中国的天气情况、有的选报当地的气象情况;学生们通过合作, 很多小组播报的内容远远超出教材提供的示范, 有的综合运用了所学过的语言知识, The temperature will be around-15℃in Harbin, you can go skating there.It’s rainy in England.Please remember to take your raincoat.通过这样的英语教学活动, 学生分工协作, 互帮互学, 互相促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方式, 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任何一种创造性思维都不是单一思维方式所能达到的。因此, 在初中英语创新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注意运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除了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之外, 还要注意让学生思考“还能够怎样做”。

例如, 学习一篇课文之后, 我提出问题“How much did Millie pay for her sweater?”有的学生回答:“She paid forty yuan for the sweater.”我反问道:“只有这一种答案吗?”有的学生马上举手说:“She spent forty yuan on the sweater.”“The sweater cost her forty yuan.”“It took her forty yuan to buy the sweater.”我又问道还有答案吗?学生思考了一会儿, 有的说:“The price for the sweater is forty yuan.”我满意地点了点头, 表扬了这位学生。学生不仅学会了区别pay, cost, spend, take的用法, 还会熟练地运用他们造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通过学生自己不断探索, 体验而形成的。因此,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主动探索, 独立学习中逐渐地形成创新。

例如, 在做一篇关于奥运知识的阅读理解时有这样一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is NOT true?

A.The 1996 Olympic Games was held in America.

B.The 27th Olympic Games was held in Europe.

C.Beijing is getting ready for the 29th Olympic Games.

D.On August 8, 2008, Beijing will hold the 29th Olympic Games.

这一题目, 既考查学生的课内知识, 又考查课外知识。有的学生发表看法:D是对的, 2008年奥运会, 开幕式的时间是8月8日, 可以排除, 也有的学生说:“第26届奥运会1996年在美国举行, 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这两条信息也是真实的。”有的同学说:“第27届奥运会在悉尼举行, 悉尼是澳大利亚的城市, 不是欧洲, 所以正确答案是B。”情绪激昂, 互相批驳, 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 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思维飞跃, 达到了多角度思维训练的目的。

这些教学片断启示我们, 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要加强多角度思维训练, 让学生逐步学会多方向、多角度地去思考、分析问题, 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一个时代的新课题,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 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是实现这一教学任务的前提;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性策略, 而这些都是英语教师要为之不断探索和实践的!

参考文献

[1]温寒江, 连瑞庆.构建中小学创新教学体系[M].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2.

[2]蔡日增主编.创新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试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何晓文.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浅谈如何更好控制羊绒衫的生产质量下一篇:3级网络技术上机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