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战略规划

2024-04-29

广州战略规划(共8篇)

篇1:广州战略规划

广州城市战略规划--“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

2000年开始,广州城市战略规划确定为十字方针——“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那么,这些年过去了,广州的战略规划取得怎样的成就,赋予房地产的机会又是如何?

东进:“东进”是2000年以来广州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如今,天河区东部、黄浦区西部等已纳入成熟城区的范畴,而科学城板块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迅猛,出现了保利林语山庄、万科城等代表性项目。广园东-增城板块,近年来随着“东进”策略的推进,市政配套建设不断完善。

西联:“西联”,主要是加强广佛都市生活圈的建设,随着广佛地铁等城际快速干道的修建,市政配套的逐渐完善,广佛都市圈中房地产亮点频出。

南拓:“南拓”,是广州城市另一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让广州城市空间格局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的重要增长极核。主要辐射番禺、南沙两区,其中包括闻名全国的华南板块、被誉为“中国房地产样板房--广州星河湾”等等。

北优:“北优”,主要是白云机场的搬迁,城市空间结构获得优化提升的契机。

中调:“中调”,主要是指中心城区按照“调优、调高、调强、调活”的要求,舒解密度,提升功能,优化环境,保护传统,凸显文化。主要辐射区域包括广州旧八城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广州CBD--珠江新城。

诚然,2000年以来广州的城市战略规划使得广州城市空间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财政边界也从原来的1443平方公里扩展到3718.5平方公里,整整扩大了2.5倍。

在广州的城市战略方面,从“拉开结构、建设新区、保护名城”转向“多极提升、内调外优、保护名城”。在时间规划方面,初定到2010年,基本完成“东西南北中”的空间拓展战略目标;2010-2015年,是空间拓展战略提升的阶段;2015年-2020年,是提升到优化的阶段。

篇2:广州战略规划

这几天,看了《广州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之后,对于规划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对一个城市进行规划时,规划什么?怎么规划?应注意什么问题?一旦对城市本身问题界定错误,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这一问题在广州规划发展过程中体现的一览无遗。

在读《广州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文章后,广州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归结于规划不当引起的问题,但是追根寻底,都是对规划本身的问题认识不足和对城市存在的问题判断失误,所以对某一城市进行规划对于界定城市的某一问题时要反复验证、证明问题的可存在性然后再往下进行。

首先对于规划本身问题的认识过程中过程中,比如广州在规划时对人口规模的判断、发展阶段的判断、城市发展模式选择时判断失误导致了问题的产而且越积越多,这其实就是在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规划的弹性、动态性和理性,当然,在对人口规模判断是最难的一旦判断错误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就会出现问题,在对广州规划时就已经预先认为人口发展规模会僵硬按照预测的轨线向前发展所以导致了城市发展模式的和发展阶段的错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等因素不断向前发展促使城市产生了动态性和弹性而这时我们却用僵硬的模式去分析直接导致了城市问题的产生。所以,在对某一地区进行规划时规划的每一步骤都要为下一步战略胜利预留最大的可能,而且要用动态的眼光去解决动动态的问题即要有弹性、动态的规划。

在广州进行剖析的同时也使我对城市的定位问题、城市的发展模式、空间结构、各功能之间有序发展等问题加深了理解。我觉得对一个城市的定位很重要一旦对城市定位了就相当于城市有发展目标了——即城市的战略性,比如说现在主要以“多功能综合性的中心城市”对广州进行定位,那就是确定了这城市以后要往“多功能综合性”这方面发展即城市的战略性目标已形成了,也就是说城市的整体实力(城市的政治、经济、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在珠三角中必须对区域有明显的辐射、带动、服务、和示范作用。这对城市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城市的发展模式对城市也很重要的。首先在城市发展模式选择中一般有两种模式:“外溢——回波”、“跨越式”两种发展模式,月满则亏,盛极必衰的道理无论放哪里都适用,一个城市在“外溢——回波”模式发展到顶级阶段不适合的时候就应该选择另外一更适合该城市发展的模式,“跨越式”刚好又是对这一模式的补充,广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外溢——回波”模式发展到了鼎盛导致城市空间、功能等系统紊乱、无序的发展,现在广州又结合“跨越”模式发展坚持把老城区行政功能迁移出去分担老城区功能的负担形成多核发展模式........所以说一个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尤为重要的关系到了城市正常运转的问题。空间结构对城市也是非常重要的。空间结构合适不合适关系到了城市产业的构成城市的用地布局等问题,以广州为例子,在广州选择了“跨越式”之后,对老城区进行了规划新建了一个和老区平行的区希望通过老区的行政迁移能缓解广州空间功能混乱的问题。我认为广州既然可以将自己定位为珠三角中的领导城市,也就是说在区域中发挥着中心城市的职能,带动和服务整个珠三角的发展,那么在广州城市里建一个新区也就相当于“小广州”利用这个和老城平行的新区彻底解决掉广州空间无序、土地紧缺、功能紊乱等问题,而我觉得在这基础上对于这个新区可以利用城镇在区域空间分布的形态进行规划即点、线(带)、面(网络)进行发展。在广州里可以以这新区为一个点重点发展它可以利用增长极理论以缓解老城区的职能负担带动广州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在广州各个分区里面选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段作为发展轴线将点轴结合扩大发展地区区域加快地区的影响与辐射,注意轴线与节点之间的结合慢慢的形成了一个较为平衡的分布面状或者网络。所以对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规划时要合理分析城市存在的问题和条件然后选择合理的空间发展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篇3:广州城市色彩规划

1|色彩印象之骑楼

2|色彩印象之上下九商业街

3|广州珠江沿岸的色彩规划

4|广州城市色彩规划

篇4:广州规划师在非洲做规划

2014年11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派出由区域规划设计所所长黄慧明带队,规划师王必武、吴杰,景观规划师许云飞、刘为,交通规划师邵利明组成的工作组赴卢旺达和肯尼亚内罗毕参加联合国人居署组织的为期14天的卢旺达次级城市概念性总体规划工作坊。

近日,黄慧明在广州再次讲述了这段颇为难忘的经历,这也是中国规划设计人员首次与联合国人居署一起在非洲开展工作。初到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黄慧明的印象是这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是一座美丽而有序的城市,这里也有自己的CBD、有小商品批发市场,有联合国援建的“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黄慧明说:“现在的非洲正处于人口和城市快速扩张时期,非常需要规划,中国30多年来的快速城镇化也能为非洲提供很多经验。在与当地官员的接触过程中,他们对中国的经验非常感兴趣。”他还表示,实际上世界各国都已派遣自己的团队为非洲城市进行规划,“日本、新加坡的团队已经为基加利做过几轮规划了。”

而本次广州规划团队进行的是卢旺达次级城市概念性总体规划,即为首都基加利周边的两个次级城市——尼亚加塔莱和鲁巴武——进行规划。

最大的问题是“缺钱”

在广州规划师黄慧明及其团队看来,这两个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就业机会少,“在这两个城市街头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等着打散工,挣够一天的饭钱就行。但实际上当地的工业化水平很低,只有一家工厂,就是可口可乐工厂,而可口可乐在当地卖得非常贵,几美元一瓶。”据悉,当地人一个月能挣到100美元的工资就已经很不错了。以有着10万人口的鲁巴武为例,工业发展还处于模糊的起步阶段,没有一个明确的招商引资计划与园区建设计划。黄慧明说:“鲁巴武正由一个农业城市向工业城市转变,但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劳动力价格又便宜。过去西方人为非洲做的规划更多是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而我们的规划是对整个城市未来发展的要素做了安排,包括街区的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的布置等等。”

与在中国做规划不同,黄慧明深深地感觉到,在非洲做规划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黄慧明说,卢旺达城市的道路大多数是2~4个车道,就算是他们所谓的“国道”也是人车混杂,“当地人对整个道路系统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因为首都周边有6个次级城市,距离在200~300公里之内,现在开车需要至少4个小时才能达到。我们就提出,可以修建一个首都周边的高速公路体系,但这看起来非常难以实现,当地人告诉我们,整个非洲都没有高速公路网。”此外,城市也缺乏市政管网,没有地下排水设施,就算是国道旁也是挖条沟就用于排水了,承担不起建设和养护成本是主要原因。

不过,黄慧明认为非洲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因为曾被西方长期殖民,很多人会英语和法语,卢旺达大学也设置有城市规划和建筑系,当地政府官员对中国在城市规划方面的成功经验表现出极大兴趣。

据悉,今年8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再次派遣规划师前往非洲,与联合国人居署一起,为坦桑尼亚进行城市规划。而且未来希望在更多的非洲和南美洲国家进行类似的公益性项目,向世界展现广州规划师的实力。

篇5:广州战略规划

2011年1月29日,中共广州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于1月19日通过的《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广州继续抓硬件建设的同时,软实力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年均GDP实现11%增速的基础上,全面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首善之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幸福广州。

《规划》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亚运后续积极效应,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向新阶段。

《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基本确立,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左右。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左右,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更大进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枢纽型基础设施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花园城市”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城市化水平居国内前列。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规划》还提出,“十二五”期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得到切实改进,城乡人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到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到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六个关键词

国际商贸中心

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建设质量强市,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创新型城市

大力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切实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建设低碳广州。

宜居城乡“首善之区”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成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世界文化名城

积极实施《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竞争力的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

幸福广州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形成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六项基本要求

更加注重转型发展、优化提升

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内外需相协调、速度效益质量相协调,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强化 服务经济主体地位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升级。

更加注重科教引领、创新驱动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强化科教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区域联动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强化国家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绿色发展

立足生态优先,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强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绿色发展,提升“花园城市” 建设水平,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符合广州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坚持先行先试,注重制度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安全稳定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富民惠民

篇6:广州大学城规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经过专家论证研究,2001年3月2日,广州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将新造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作为广州大学城的选址。随后广州市城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家单位参加广州大学城概念规划咨询工作。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在四家咨询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吸取研讨会和各大学的意见,编制了《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选址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范围43.3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定位为国内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新城市,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城市发展规划“南拓、东进”的位置上,在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其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在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交通区位上,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文化区位上,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广州大学城现有10所高校进驻。2004年9月第一批约4.5万名大学生已先行进入大学城,2006年9月在校学生人数约13万,2007年大学城全部建成后总规划人口预计将达到35万人,相当于一座中小城市。

二、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

(一)用地和人口规模。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大学城规划人口为35-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其中学生人口约18-20万人,教师人口约1.5-2万人,员工人数约3-5万人。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口约2-3万人左右,村镇人口5万人,不可预测人口3-5万人。

(二)规划理念。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采用了“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和“数字化” 虚拟城市的概念。

▲“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政府通过预先控制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并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沿站地区土地开发”的TOD发展模式。大学城的发展将与城市干道和快速轨道交通结合。

▲“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

组团是一个开放的、可生长的系统,组团的规模和数量可根据高校进入的情况调节,每一个组团的发展并不影响其它组团。对于大学城来说,保持各学校的特色与资源的高度共享同等重要,在发展规划中,各高校相对独立的集中于某一组团内发展,而各组团的某些共享度较高的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及研究设施等通过网络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

大学城是一个活跃、创新的区域,它的物质空间、功能组织应当以有利于促进各种交流的发生、资源的共享为目标。大学城通过构造教学、科研、生活的功能网络及道路、绿化等连接网络,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

▲“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大学城处于广州市生态结构的核心,同时它的功能本身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学城发展规划“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综合表现在道路和建筑布局、生态绿化网络的建立、生态区域的保护、较低强度的开发、公共交通的提倡等方面。

▲“数字化”虚拟城市概念

广州大学城是一个数字化的高科技城市,在网上可按照大学城的物质实态虚拟大学园区建设情况。虚拟大学城也有结构清晰的公共“空间”:一级共享的信息资源与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各分类信息服务器与组团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大学城的居民可以在网上走进和实际建筑相对应的虚拟建筑,居民还可在网上进行交流、咨询、服务等活动。

(三)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

广州大学城的规划结构重视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城”的特征和其作为一个大学集中地的特点。以资源的分级共享为原则,其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新城区的“城”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依托南北向交通干道和地铁站点形成的带状发展走廊上。在两个地铁站点的辐射范围内,布局了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中心和大学城所特有的中心,前者包括大型的商场、超市、办公等设施,后者如公共教学设施、城市公共图书馆等。在小谷围岛的中心,布局了大型的生态公园、体育中心和少部分低密度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等,以体现大学城作为广州生态结构中的“绿心”的特点。

校区作为大学城的基本功能单元组合形成分散的组团式结构,各组团围绕“软核心”(生态公园)设置组团级资源共享设施,组团具有自组织生长的可能性。组团规模以教学科研要求和大学共享设施辐射范围为标准确定,形成七个次级组团,组团的规模在2.5-3平方公里左右。分级组团内包括大学教学区、生活区、教学资源共享区。学生生活区布置在市级共享核心、组团级共享设施、教学科研区之间,便于充分利用共享资源。教学区滨江布置,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每一个大学组团而言,其主要活动的流向是江滨与核心之间的走向。因此,每个大学组团的向心绿轴就成为其功能组织的主要骨架。大学城的功能安排从江滨指向核心分层铺开,向心绿轴将它们串联起来。

大学城内的共享资源分为城市级、组团级、校区级三个层次。城市级共享资源与城市有着最为直接的交通联系,其共享的范围与城市的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大学城内将依托地铁及南北向便利的交通条件,集中设置商业服务业设施、文化设施、科研设施等。相邻的若干所大学的共享的教学设施形成组团级共享资源,如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会议中心等,其间的步行距离应控制于五分钟之内,即半径400米左右的范围之内。校区级共享资源是指由学校、科研机构自己建设的、可在校区之间共享的资源如专业实验室、教学基地等。

(四)道路交通系统

大学城的对外交通主要通过南北向的京珠高速公路、小谷围岛中部南北向交通干道、城市中部快线和东西向的岛南滨江快速路、兴业大道、金山大道来解决。

小谷围岛内采用环形加放射的道路网络。主要道路为三条环路,其中外环路主要解决小谷围岛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中环路主要解决各校区组团之间的联系。小谷围岛南岸地区的道路网络采用格网式布局。小谷围岛南北两岸的交通联系通过二条隧道及地铁四号线解决。

为保持小谷围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岛上大力提倡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并特别注意外部交通与内部公交的转换,以有效地减少岛内对小汽车的需求和依赖。

(五)绿化景观系统

小谷围岛绿化系统呈中心放射加廊道的结构,以生态公园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渗透,并与珠江和周边城市生态廊道相通。

三、广州大学城规划工作进程

▲200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视察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情况,提出了要按照“四个一流”(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要求,把广州大学城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学城,并提出了2004年9月开始招生的目标。

▲根据大学城建设计划,大学城建设将先开发小谷围岛,岛上将布置10所高校,共14万学生。为了落实大学城的建设目标,市规划局积极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和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等一系列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工作。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2003年2月27日至2003年4月7日,市规划局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共邀请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15家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单位(联合体)参加。2003年4月18日,该设计竞赛完成专家评审。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广州市规划局和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于2002年9月23日至10月13日举办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单位招标活动。参加本次竞标活动,共有三个投标联合体分别是:①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2002年10月29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和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设计单位的评标会。根据评标结果,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办单位的联合体获得中标资格。2003年1月23日至4月11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受委托进行“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工作。该项目于2003年4月11日通过终审。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大学城中心区为大学城南北向长约6.28公里的发展走廊(小谷围岛上约4公里),总用地面积约416公顷,主要建设功能为大学城城市级共享资源,包括商业金融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科研设施、信息共享区、体育共享区、会展及文化共享区以及岛中央的城市生态公园等。为了高水平、高标准地建设广州大学城中心区,特组织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咨询活动于2003年1月15日(北京时间)至2003年4月23日。本次咨询委员会邀请了英国理查德.罗杰斯建筑师事务所、美国SBA国际设计集团+ Ayers Saint Gross校园规划顾问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美国Sasaki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组成的联合体共3家设计单位(联合体)参加。于2003年4月底完成专家评审。

四、广州大学城五个校园组团规划中标方案介绍

第一组团(3)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市设计院

规划设计特点:

现状地形地貌,整体规划设计新颖。强调保护

校园用地内的绿化、山体,保留原有的水系,形成校园中的主水面。在道路布置、校园分区等方面充分尊重原有地段的自然地貌。

校园景观与城市及其它组团有强烈的呼应关系。中山和外语外贸两所大学的生态轴分别与滨江绿带和大学城主生态轴连接,使组团的生态规划与整个大学城的生态系统相交融。

第二组团(1)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

1、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规划指导思想上结合现代化、人本化这个新世纪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在校园文化上,体现校园的人文情怀。在校园道路交通规划上以人、自行车优先、人车分流作为设计原则,在资源共享区的周边设计一圈以人和自行车为主的道路广场。将各个教学区以及生活区流畅地联系起来。保证教学中心区内部以步行为主的安静环境。

2、规划方案根据广州市雨水充足,植物茂盛的气候特点,保护原有的山体、林地,并把它作为校园景观的主体。强调外部空间与建筑的同等重要性,提升了绿地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使建筑与环境形成多样化的互动模式。

第三组团(1)规划中标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能分区明确,建筑布局紧凑、富有个性。

广东工业大学主教学区集中在东面,结合校区的自然高地,形成大学入口空间气势恢弘形象,公共教学区集中布局在校区东北面,紧临北面的生活区,体育区沿东西方向布局在校区北面,与生活区和组团平行相对。广州美术学院根据专业学部学科发展的要求,造型艺术学科设置在北面,艺术设计学科设置在南面。

规划设计特点:建筑均为南北朝向,促进空气流动。全面实现人车

分流。建筑南北向布置,呈现建筑“均好性”。建筑立面结合悬挑外廊进行遮阳设计,加强水平方向感、接地感和沿江感。建筑底层架空,较好地处理了建筑与地形的关系及停车问题。车流和停车集中在地面层,步行人流集中在二层共享平台和连廊,实现人车分流。

第四组团(2)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

1、以水为主题的规划特色。结合基地水网密集、两面临水的现状特点,校园布局强调以水体为灵魂,形成标志性的校园特色。对基地内的水系进行整理,并在中央放大为湖面,由水分隔出若干个花园绿岛,布置教学楼群,保证湖、岛、建筑良好的通视性。

2、组团式可生长的建筑模式。校区及生活区的主要建筑均采用组团式布局,并通过复合式的新型校园空间——信息廊,把组团联成一体,使建筑群呈现轴向可生长式的布局,实现建筑的分期建设。建筑朝向符合广州地区气候特征,首层架空有利于空间景观渗透。

第五组团(3)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规划设计所和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联合体

规划设计特点:

1、总体布局依山就势,空间整体性强,功能布局合理,有效利用现有土地。

该组团内拥有良好的现状自然生态,是全岛自然山水环境最有特色的地块。组团内共有13个丘陵。详细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规划布局对现状自然的尊重和对山体与植被的保护利用。以体系化、自然化和生态化的原则营造校园环境的个性化。

2、建筑布局北密南疏,朝向有利于通风采光。各功能区规划用地和设施配备相对集中,并有明显空间分隔,动静分区,各功能区之间通过道路绿化隔离,方便学校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的生活规律,流线合理。

大学城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一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二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三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四组团规划总平面

篇7:广州雕塑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概况

广州雕塑公园地处麓湖公园所属的飞鹅岭地段,与越秀山南北相望,总占地面积为46.3hm,位于广州市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公园区域内山体连绵,地形起伏较大,山体的原有植被生长良好。整个公园主干路网已建成,首期已建成开放的羊城雕塑区占地17hm。远期计划建设森林中华史塑区、世界雕塑大观园等内容。首期工程完成后,已成为羊城的新景点。

规划设计理念及构思

(1)广州雕塑公园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涵。它是一部“绿色的史书”,浓缩了广州市2000多年的文化与辉煌。文化品味高,寓知识于娱乐休闲之中,融艺术与历史、雕塑与园林于一体。强调文化型主题公园的个性,继承和运用中外造园艺术手法,因地制宜,保持原有的山林植被,把雕塑、园林、建筑等各种造景要素有机地结合,通过园林山水景物丰富园区的景观,创造出抒情写意的园林空间。

(2)雕塑公园有鲜明的个性、园景以雕塑为主体,有别于一般公园将雕塑作为点缀。通过对整个公园的合理规划,整体环境的创造,并综合运用造景元素以获得雕塑所处环境的意境美,追求雕塑与园林的相互依托与融合。每件雕塑并不是独立存在,它们彼此呼应构成一个动态的连续画面,使游赏者在园中可游、可观、可思、可品,触景生情,达到一种美的享受。

基于以上的设想,依据不同的主题和内容,规划设置了若干景区,如:以“华厦柱”为主题的雕塑喷泉广场,以“古城辉煌”为主题的山顶雕塑景区;以反映古老商城风貌为主题的摩崖石刻;以羊城水乡为主题的山水景区和以“羊城风物”为主题的22绿雕区。所有的景区通过园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交相辉映,形成和谐统一的、流动的景观空间,构成了一个以雕塑为主题的公园。3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1)主入口区

公园的大门以“华厦柱”作为主体。“华厦柱”由5根高度不等的巨大花岗石柱组成,柱旁配以低矮浮雕墙,以形成对比。石柱上镌刻的浮雕图案荟萃了华厦5000年文化的精粹,喻意羊城人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华厦柱恢宏的气势和丰富的内涵,具有慑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公园一个重要的标志物。公园大门内是半圆形的雕塑广场,上面放置了12座广州雕塑界历年创作的艺术精品。雕塑背面以高大乔木组成浓密的绿化带,在蓝天、绿树的衬托下,使雕塑作品更富艺术魅力。

(2)“古城辉煌”景区景区

位于公园东北面的山顶平台上,是以古代商城——广州的历史为主题的叙事性园林游览景区。雕塑以各种不同的古文物为造型题材,反映了古代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概貌,古拙粗放,造型别致。山顶平台与雕塑广场之间以台阶相连,台阶两旁为鲜艳的花带,形成了强烈的轴线效果。

(3)云液湖山水景区

以羊城水乡为主题创作的,位于整个公园地势最低处,是利用原有的低洼地形因地制宜改造而成。由于原有的地质条件较差及面积较大,在防水设计上利用柔性防水卷材作为防水层,节约了工程投资,取得了较好的防水效果。利用原有的山势,以英石砌筑形成山溪,小溪迂回曲折,蜿蜒而下流入湖中。湖边建有一座造型别致的雕塑馆,用以展示雕塑或书画等艺术品。建筑风格具有岭南特色,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的支柱层为首层层厅,红砂岩的浮雕作为外墙装饰。在馆外广场上放置有一根以“羊”字为雕刻造型的“羊柱”,通体刻有各种不同字体的羊字。“羊柱”与浮雕外墙喻意着羊城古文化的历史内涵。

云液湖中设有一个小岛,如一叶小舟飘荡在静静的湖面上。近处湖面波平如镜,远处山林朦朦胧胧,湖边的双层亭临水而立,波光倒影,犹如一幅羊城水乡的风情画卷。

“古城辉煌”景区与云液湖休闲区之间因山体存在一个断壁,根据这个特殊的地形将断壁设计为百米巨型壁雕。为了保证固土和适应壁雕的双重要求,断壁上采用了喷锚的抽土技术工艺。百米巨型红砂岩浮雕再现了广州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出发地之后的繁荣景象。

(4)绿雕区

位于园区西侧大片的草坪和以植物为材质的雕塑构成了绿雕区。绿雕区以自然造型的植物雕塑为主,雕塑各具主题,题材轻松活泼,绿地也以疏朗、明快为特点,给人愉悦和恬静的感觉。

(5)山林休闲游览区

景区以原有的自然山林为主体,适当设置一些休息亭及园路。在山之高处远眺公园景色,“远山近水皆有情”,园内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成一体,使游人心旷神怡。

(6)后勤管理区

此区设于公园的北面,区内设有管理室、电房等。整个管理室被浓密的绿化所掩映,保持了公园景观的完整性。园路

公园地处山丘地带,为使其形成各具特色的园林空间,利用和改造原有地形,在满足园路坡度要求的前提下,地形地貌的塑造以不破坏原有山体、土方就地平衡为原则。园路顺山势而下,共分三级:一级主干道路宽4m,联系各个景区;二级路为次干道,路宽2.5m,联系各个景点;三级路为小步道和登山步道,路宽为1.5m。园路之间适当设置了平台和小广场,平台和广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别有情趣的小型雕塑、坐凳和一些建筑小品。5 绿化配置

(1)主入口区的雕塑广场绿化以南洋杉(Araucarla cunninghamia)和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作为主要植物品种,配以常绿的灌木,使雕塑的背景浓绿而简洁,衬托雕塑主体,更好地表现雕塑的艺术效果。

在主入口区与云液湖区之间的绿地上,植物呈现多样化,不同的植物品种分别组合配置成特色各异的群落。通过树木疏密的景观效果取得了较好的色彩变化,高低搭配,使空间的组织更加灵活。

(2)湖区绿化主要以群植的方式,种植各种不同季节开花的乔木,乔木与灌木合理配置。沿湖岸坡地种植的大片宿根花卉,为云液湖增添了几分秀色,使整个云液湖四季景色常新,山花烂漫,旖旎多彩。

云溪的绿化以自然为特色,多种植耐荫、耐湿的植物,植物形态自然美观。适当种植了一些棕榈科的植物,以体现亚热带风情。云溪源头的瀑布以茂密的树林作为背景,溪边水草盈盈,使云溪显得自然润泽,野趣横生。

(3)山林休闲区的原有植被生长良好,树种也多种多样,林相优美。对树林下层杂乱的野草和灌木进行清理,换种上适合山林生长又易于管理的开花灌木和耐荫的地被,使整个山林随着季节的变化有着更加生动的景象。

公园内乔木的主要品种有南洋杉、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印度橡胶榕(Ficus elastica)、尖叶杜英、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红花紫荆(Bauhinia blakeana)、黄槐(Cassia surattensis)、懂棕(Caryota.urens)、短穗鱼尾葵(Caryota mitis)、柳叶红千层(Callistemon salignus)(Willow-leaf Bottle-Brush)等。灌木的主要品种有大红花(Hibiscus rosa-sinensis)、尖叶木樨榄(Olea curpidata)、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红绒球(Calliandra surinamen-sis)、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美国槐(Cassia coronil-loides)等。地被的主要品种有美人蕉(Cannaceae indica)、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大叶红草(Ahernanthera ver-sicolor)、鸭跖草(Comme]ina communis)。6 公园主要技术指标

总面积 17hm 100%

陆地 16.51hm 97.2%

游览区及休憩建筑 2538m 1.5%

管理建筑 690m 0.4%

园路及广场铺装用地 2.19hm 12.72%

绿地 14.09hm 82.58%

水体面积 0.48hm 2.8% 后记

雕塑公园建成开放后,获得了各方的好评,但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遗憾。由于资金的不足,在选择雕塑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专为公园创作的雕塑数量太少。因此,如何加强公园的文化内涵,提高公园内雕塑作品的质量与数量,使公园的发展与时俱进,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完美结合,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篇8:广州渔村的新农村规划策略研究

一、引言

(一) 新农村规划

新农村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期统筹与部署, 在2006年的一号文件中已经正式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之中。同时, 2008年出台的城乡规划法也将村庄规划纳入到了法定规划的体系中来, 赋予了村庄规划法律上的地位。

由于长期以来对村庄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 村庄规划都没有明确成熟的编制办法和技术规范, 加上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地区之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较大, 导致村庄规划的种类五花八门, 内容也不尽相同。而新农村规划的全面展开, 也使得作为统筹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村规划出现了各种状况。

总体说来, 当前的新农村规划仍然着重于建设规划, 即仍然集中在对物质空间环境的改善上面, 这主要是出于对规划管理系统的职责范围的考虑。但是, 对于村庄而言, 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的增加、村民就业等问题同居住环境改善一样, 都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仅仅考虑物质空间环境上的改善未免有失偏颇。

(二) 广州渔村概况

广州市位于珠江水系出海口, 市域内河网交错, 海岸线长近260公里, 渔业水域达113.3万亩, 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现有渔港5个, 专业渔村16个, 仅占广州市行政村总量的1.4% (广州市行政村共计1146个) 。据2006年的数据, 登记在册的渔业船舶4381艘, 渔业人口6万多人。

目前, 广州市的渔业人口以两种形式分布:一是零散地分布在沿江分布的各行政村 (非专业渔村) 内, 与一般农村的居民或城市居民混住, 并通过渔业联社的形式将他们组织起来, 如白云区渔业联社、海珠区渔业联社等。二是聚集在一起, 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形成专业渔村, 如海珠区新洲村、黄埔区的九沙村、南沙区红海村、红江村、红洋村、红港村等。

广州的渔村又可以分为内河渔村和出海渔村两种。内河渔村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北的花都等地区, 这些渔村的渔民主要在内河捕鱼。出海渔村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南的番禺区和南沙区, 这些渔村的渔民则以出海捕鱼为主。出于对环境与水体治理需求,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 珠江区域里将禁止捕鱼, 并逐步波及到近海, 也就是说, 内河渔村正面临着产业和村民职业的转型。因此, 本文中所说的渔村, 是指后一种的出海渔村。

从区位与经济上来讲, 广州的渔村属于传统村落形态的农业村。这些渔村普遍距离城市建成区较远, 人口数量不多, 拥有少量的农田, 经济水平较差, 大部分村民以捕鱼为生, 少量仍然依靠耕作为生。尽管位于珠江口水域, 但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 该水域范围内的渔业资源越来越少, 渔民的收入也逐渐下降。因此, 从资源方面来说, 广州的渔村似乎都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而言。

二、规划策略的内容

正如汪光焘所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各方努力的综合系统工程”。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 即所谓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是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空间等五个方面对建设成果的综合概括。在规划层面, 应统筹考虑, 为落实“二十字方针”作出保障与安排。

根据相关的经验, 结合我国当前实际, 笔者认为,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内容可以归纳为经济发展、居住改善、人才培养三个方面。

其中, 经济发展主要是指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涉及到村民收入的增加;居住条件改善包括新村的建设与旧村的整治两个部分, 涉及到村容村貌的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条件等物质环境的改善;人才培养主要是提高村民的各方面素质, 包括提高专业能力, 增加就业机会, 以及村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这是建设文明乡风与民主管理的根本保障。

同时, 这三个方面也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其中, 经济发展既是居住环境改善的根本前提 (资金来源) , 又可以使得村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居住改善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是村民生活更加宽裕的重要目的之一;而人才的培养则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三者并不是独立的, 而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三、广州渔村存在的特殊问题

总体而言, 广州的渔村属于远郊的村庄, 同一般的远郊农村相比较, 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通过异同比较, 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特点, 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广州渔村的新农村规划策略指明方向。

(一) 广州渔村与一般农村的相同之处

同一般的远郊农村相比较, 广州渔村主要存在以下三点相同之处。

1. 地理区位条件

从区位方面来说, 原本靠近城市地区的渔村都基本上已经彻底转型, 目前广州的渔村一般分布在远郊区, 被农田保护区所包围, 属于农业村, 距离城市地区较远, 渔村的附近往往建有渔港。与相同区位的一般农村一样, 其生产以第一产业为主, 建设规模受到严格的控制。

2. 经济薄弱

渔村属于远郊农村的一种, 受到区位与主要产业的限制, 经济远远不如城市或者靠近城市的村庄。

由于位于农田保护区周边, 无法进行工业生产, 交通不够发达导致商业机会也不多, 同时, 渔民长期在海上从事捕鱼, 基本没有从事商业活动的时间, 商业意识淡漠。

3. 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区位原因, 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未能辐射到的渔村及一般的远郊农村, 主要依托级别较高一点的镇级、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如医疗、通信等, 通常这些高一级别的公共设施距离村子存在一定距离。市政基础设施即便是辐射到了这些偏远的农村地区, 也仅仅是在市政管网上拉出一条支线, 供应级别较低。同时, 由于大部分管网的敷设落后于农村道路与建筑, 大部分管线均露天敷设且比较混乱, 安全性差。

(二) 广州渔村与一般农村的差别

同一般的远郊农村相比, 广州渔村仍有如下区别 (渔村中仍然有少部分人从事农业耕作, 这里主要是针对一般农民与渔民作出的比较) :

1. 生产方式不同

渔民的生产方式以捕鱼为主, 但不是常年都可以从事捕鱼工作, 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每年5月中旬至8月, 广州海域都有长达两个半月的休渔期, 这时渔民一般都休息在家。即便是平时, 渔民捕鱼也需要掌握相关的渔汛, 在不同的时段采取不同的作业强度, 有重点地进行作业安排, 才能创造最大效益。同时, 由于捕鱼的收益明显高于一般的农业种植收益, 在渔民之间普遍存在着“辛辛苦苦种一年, 不如冬汛捕一季, 养一年不如拔一网”的思想意识。

一般农民的生产方式以农业耕作为主, 由于广州地区气候比较湿润温热 (广州渔村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 农作物一年不止一季, 因此农民不能象渔民那样每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在家休息, 而是需要常年耕作。同时, 种植的农作物所获得的收益远不如出海捕鱼的收益多。

2. 生产资源不同

渔民与一般农民的不同生产方式说到底还是由不同的生产资源所决定的。渔业捕捞所依靠的是海洋渔业资源, 具有共有性特征, 而一般农业耕作所依靠的是土地资源, 具有非共有性特征。海洋渔业资源具有洄游性和流动性, 其分布是广泛的和跨区域的。同时, 海洋的开发难度远远大于陆地的开发, 渔业生产对渔民要求更高的体力条件和技术装备条件, 渔民最低的人均固定资本数量也要比一般农民的最低人均固定资本数量高得多, 如为了捕捞栖息在不同水层的鱼类, 需要采用不同的工具。再者, 渔业生产的成本较一般的农业生产更多, 比如技术装备、燃料费、固定资产折旧等都远远高于农业。

3. 产业风险不同

尽管一般农业和渔业生产均面临各种风险, 但是渔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远高于一般农业耕作生产的风险。

通常, 农民耕作主要面临的自然灾害如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仅在财产方面会受到损失, 而渔民则面临着自然与人为 (政治) 的双重风险, 渔民在出海作业时如遇到海洋自然灾害或海盗等人为因素, 后果极其严重, 除了财产受到损失外, 生命亦无法得到保障。

同时, 渔业对水体环境的高度依赖、鲜活水产品的易腐性、渔业资源供给的稀缺性、水域有效利用的困难性和资源利用的外部性等特点也决定了渔业面临着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 使得渔业风险明显高于农业风险。

4. 生活方式不同

这主要是由不同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一般的农民生产生活均在陆地上, 而渔民主要在海上作业, 尤其是在外海捕鱼的时候, 往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上岸, 甚至即使在休渔期也在船上进行日常生活。这导致了渔民对于房屋建设法制化管理了解的不够, 对于房屋产权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意识, 进一步加剧了渔村内部自发 (人力、财力) 建设不足的局面。

5. 渔民同农民的区别

这也是由不同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农民在土地上劳作, 可以根据自身状况进行调整, 没有明显的退休年龄。而渔民远离陆地进行作业, 其劳动强度和连续工作时间远高于农民。受年龄、体力和反应能力等的局限, 到了一定年纪的渔民不适合在海上继续作业, 具有明显的退休年龄。退休后的渔民不能像农民一样通过耕作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他们主要依靠以往的积蓄、子女的赡养和集体的补助维持基本生活。

(三) 广州渔村现状面临问题

针对不同的规划策略, 本文将广州渔村现状所面临的问题, 分为三个方面。

1. 经济方面

从内部来看, 广州渔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多为出租少量土地与商铺的租金, 难以维持村委会的日常运作 (不少渔村依靠扶贫专款) 。

从外部来看, 当前渔村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有两个:

(1) 近海渔业资源日益减少, 物价飞涨, 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渔民收益不断下降

近几十年来, 由于工业的大量开发, 对海洋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渔业资源锐减, 广东省传统渔场的六大鱼汛已多年没有出现。据渔政部门调查统计的数据, 1987年渔船每作业单位平均时产550公斤, 到上世纪末为222公斤, 下降一半以上, 2002年渔船单位功率时间捕捞量不到1982年的三分之一, 且渔获物中70-80%为低值小杂鱼。珠江口海域及内河段部分水域情况更为严重, 基本上是无鱼可捞。再加上近年来油价急剧上涨, 导致70%的渔船亏本, 20%保本, 仅有10%左右的渔船微利经营, 渔民收入大幅度下降。

(2) 渔民组织化程度低, 零散渔民的低水平作业, 导致渔业产量不高

与渔业资源减少这一问题相伴随的, 是低组织化的零散渔民低水平作业。散户渔民的主要捕捞工具以小功率渔船为主, 其在渔船总数中所占比例达到半数以上, 加上底拖网作业渔船数量过多, 造成了捕捞渔船的结构的不合理, 且基本在近岸海域作业, 加剧了渔业资源的匮乏, 导致渔业产量不高。同时, 与渔业相关的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加工、流通环节薄弱, 市场竞争力低。

2. 居住条件方面

对于广州的渔村而言, 在居住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点:

(1) 村民住宅供给严重不足

广州渔村都被农田保护区所包围, 依据广州市的政策, 早已停止了宅基地的分配, 这导致新分户与未分户的村民无宅基地修建房屋, 如不购买商品房, 则须依靠政府安置。实际上, 由于多方面的因素, 政府对于这些无房户的安置从时间上和数量上均落后于村民的需求, 因此村民住宅的供给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2)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足, 市政基础设施供应等级、安全性较低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足几乎是所有农村的共同特点, 而渔村由于规模较小, 区位条件较偏往往更容易被忽视。同时, 长期的城乡二元分离导致没有将村纳入到城市管网中来, 致使渔村的水电等基础设施供应不足, 安全性差。

3. 村民就业方面

从相关政策和渔业资源日益减少这一情况来看, 广州渔村的渔民就业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捕捞技术落后

对继续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来说, 受到传统的生产工具与落后的捕捞技术双重限制, 难以进行远洋作业。相应地, 渔业资源的匮乏, 导致零散作业的渔民捕捞到的水产品产量越来越少, 加上燃油、船只等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渔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少。

(2) 转业的渔民就业技能单一, 出路狭窄

由于渔民的就业技能多来自于“祖传”, 常年在海上捕鱼也使得他们受到的现代化教育程度不高, 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 自学能力较差, 造成了渔民的就业技能单一局面。对于可能转业的渔民而言, 他们很难从事其他行业, 出路相当狭窄。

四、面向新农村的广州渔村规划策略研究

(一) 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1. 发展模式

从资金来源上讲, 我国的村镇发展模式可以分为“输血式”与“造血式”两种。

“输血式”是指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来自外部的发展模式。其优点在于资本可以实现一次性投入, 缺点在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造血式”是指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来自内部, 通过产业调整、资本整合等方式逐步扩大产业资本。其优点在于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可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解决一定数量人员的就业问题等等;缺点在于有一定的风险, 且构建造血系统在时间上较长。

对于广州渔村而言, 输血式的发展模式显然是不适宜的。尽管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但从大的区位条件上来讲, 广州渔村具有“造血”的前提条件。一方面, 其所处的地区经济发达, 为“造血”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 渔村在产业上本身就有别于一般的农村, 这是“造血”所必须的自身条件。

因此, 广州渔村应选择“造血式”的发展模式, 通过渔村自身的经济发展来实现物质环境的改善, 并解决就业问题, 提高村民收入。

2. 发展路径

从经验上来看, 成功的农村经济发展所依托的皆是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 如江苏华西村、天津大邱庄、辽宁后石村 (专业渔村) 等。广州渔村经济发展也应依托集体经济制度, 其形式可以通过成立农/渔民协会、经济发展公司等经济实体来实现。

任何经济发展都应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根本上来说应当减少成本价格、提高产品价格, 即扩大产品的附加值。

当前广州渔村的渔民主要从事渔业捕捞, 存在着成本价格较高、产品价格较低的现象, 即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是渔村产业选择和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就渔村产业这一特点而言, 应以水产品为依托, 纵向、横向拓展产业链条, 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休闲渔业, 把握渔业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 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鉴于近海渔业资源匮乏的情况, 可在成立的经济实体基础上大力发展远洋渔业。首先可为水产品加工提供生产资料, 避免捕捞出的大量海产品以低价售出;其次还可为休闲渔业提供生产资料, 包括海鲜餐饮、出海体验、钓鱼等;再次, 休闲渔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对加工后的水产品起到一定的促销作用。

通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模式对渔村产业进行调整, 可以把握住渔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从中获得较高的利润, 实现渔村经济的发展。

3. 适合广州渔村的经济发展策略

通过前文的分析, 针对广州渔村的经济发展可提出如下两点策略:

(1) 成立经济实体, 化零为整, 资本整合

这是针对渔民组织化程度低, 渔业产量不高而提出的, 是指通过成立经济合作社、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 以收购、入股等形式将分散在渔民手中的零散小生产资本进行整合。同时依托成立的经济实体, 利用集体经济的优势, 通过劳动联合大力提高渔民的组织化程度, 这是渔村经济发展必要前提。

(2) 三产并举, 以渔业为依托构建完整产业链, 实现产业间协调发展

这是针对近海渔业资源日益减少, 渔民收益不断下降而提出的, 是指以渔业捕捞为依托, 在纵向、横向等多角度入手, 延长、整合产业链条, 实现多种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具体可采用如下做法:

(1) 在资本整合的基础上提高捕鱼装备与技术水平, 避开近海海域渔业资源不足的弊病, 发展远洋渔业, 提高渔业产量;

(2) 兴办水产品加工厂, 消耗部分远洋渔业的产品, 增加产品附加值, 纵向延伸渔业产业链;

(3) 整合村集体土地、小的渔船等资本, 由合作社/有限公司统一管理, 开展休闲渔业, 发展旅游项目, 横向拉大渔业产业链。合作社/有限公司在其中则起到统筹管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实现渔业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 推动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对整条产业链进行整合的作用。

(二) 居住改善策略研究

1. 农村居住政策导向

对于属于远郊农村的广州渔村而言, 并不面临着整村拆迁或演变为城中村的问题。在《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村庄规划建设专题中将广州的村庄划分为三类:更新型村庄、增长型村庄与保育型村庄。从区位条件上来看, 广州的渔村基本上全都属于保育型村庄。该类村庄住宅建筑建设基本完成, 为村民在宅基地上建设的单家独院式住宅, 将来的建设重点在于完善市政与公共服务等设施和改善空间物质环境。

但是, 由于广州渔村往往被农田保护区所包围, 目前已经不再分配宅基地, 出于对土地集约利用考虑, 对新分户的村民进行“上楼”集中安置。

2. 适合广州渔村的居住条件改善策略

由上文可知, 当前广州渔村的村民居住形式有两种:“上楼”集中安置与有宅基地的单家独院。针对这两点, 广州渔村的居住条件改善可以提出如下两点策略:

(1) 建设新村, 集中安置分户村民

这是针对村民住宅供给严重不足而提出的。目前分户的村民已经停止了宅基地的分配, 出现了同父母、祖父母居住在一起, 甚至该分户而无法分户的情况。新村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从现有的政策与经验上来看, 集中安置的做法较为成熟, 尽管时间上较慢, 但在部分村庄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要在时间上允许具体可以通过“政府协建、村民自建”与“政府统建、农民认购”这两种模式运作。“政府协建、村民自建”是指由政府负责安置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在此基础上按照标准自行建房的模式。“政府统建、农民认购”是指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再由农民以成本价购买的模式。

(2) 整治旧村, 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

这是针对渔村各类配套设施不足、现有设施等级、安全性较低而提出的, 即是渔村自发的内在要求, 也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要求。渔村的旧村整治主要是指对物质环境进行的改善, 具体包括:

(1) 完善配套的医疗、体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

(2) 完善排水体系、燃气管道、电力、电讯设施等;

(3) 合理确定保留、整治、拆除的建筑, 注意保护原有村庄的社会网络和空间格局;

(4) 加强村庄绿化和环境建设, 进行河涌整治, 提高村庄居住环境质量。

(三)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1. 人才培养方向

从根本上来说, 广州渔村的渔民就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缺少就业技能。对此, 《广东省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强转产转业渔民职业技能培训, 安置失业渔民生产生活出路”。

相应地,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是解决渔民就业的另一个关键问题。这就要求人才的培养必须跟产业发展对接, 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技能的培训, 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文讲到, 广州渔村的经济发展应三产并举, 人才的培养方向应以此为方向, 发挥村民所具有的渔业知识基础, 分别在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渔业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2. 渔村文化塑造

从各地经验来看, 凝聚力是自下而上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对渔村而言, 其特色在于同一般农村不同的渔业文化, 塑造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不但可以增加村民的凝聚力, 也是拓展延伸渔业产业链、创造就业机会的必要条件。

3. 适合广州渔村的人才培养策略

通过前文所作的分析, 针对广州渔村的人才培养策略可以提出如下两点内容:

(1) 配合经济发展策略, 针对不同的产业链环节进行对口人才培养

这是针对渔民缺乏就业技能所提出的, 具体包括:

(1) 对于继续从事渔业的村民来说, 在整合资本发展远洋渔业后, 应加强远洋捕捞的技能培训;

(2) 对于身体素质不能够适应渔业捕捞的村民, 可以利用其对于水产品的了解, 进行水产品加工生产与休闲渔业的培训。

(2) 加大渔村文化活动的举办力度, 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渔村社区文化

这是为加强村民组织化程度, 创造就业机会所提出的, 具体包括:

(1) 以渔村产业为依托, 定期组织对外开放的渔村文化活动, 对渔业产业链赋予文化意义, 实现产业文化化, 为渔业产业的发展赋予概念和理论指导, 进一步加强村民的组织化程度;

(2) 在塑造渔村文化的基础上, 围绕渔村文化发展相关的产业, 实现文化产业化, 在强化了的渔村村民组织化程度上, 将渔业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当中, 促使渔村产业进一步发展。

(四) 策略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居住改善、人才培养的规划策略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经济实体的成立涉及到渔民生产资本的整合与劳动关系的整合, 能够实现村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同时也是拓展渔业产业链的主体;产业链的拓展则涉及到对渔民们就业技能的培训 (发展远洋渔业涉及到对渔业人才的培训、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则涉及到对于渔民转业的培训) ;经济发展是居住改善的长期资金来源和保障, 反过来, 改善后的空间物质环境不但可以为渔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也是发展休闲渔业的空间载体;而对于人才的培养则是实现渔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因此, 在规划策略的制订中, 不能眼光集中在某一个方面, 而是应该统筹考虑, 多角度着眼, 通盘考虑广州渔村的发展, 在调整策略时也应该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如此才能够使得渔村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上一篇: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红十字会开展2010年世界急救日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纪录片《大国荣光》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