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资料】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

2024-05-01

【教育学资料】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精选6篇)

篇1:【教育学资料】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

2011年湖南省中小学 教师资格证申请-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1)在我国,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相区别):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他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而人的教育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所以,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相区别):首先,活动对象也是人。其次,活动目的特殊。第三,活动方式特殊(特殊的规训方式)。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5)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6)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2、教育的形态

1)教育形态的划分依据(1)教育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2)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2)不同教育形态的特点(1)非形式化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2)形式化教育:定型的实体化教育(3)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典型表征是学制的建立。(4)非制度化教育:重要体现是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思想 3)学校教育特点: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专门性(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有专门场所和设备;学生以专门学习为己任);相对稳定性(师 1

资、场所、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校园文化)4)家庭教育特点: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个别性。5)社会教育特点: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适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6)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3、教育的历史形态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融合性(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普及平等;原始性(目的单

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同一性(内容同

一、对象同

一、目的同一)

2)学校产生的条件: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文字的产生与文化的发展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3)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独立性(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与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保守性(内容主要为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封建时期教会学校“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宗教思想渗透在每门学科之中,神学处于全部学科的“王冠”地位);个别教学与灌输死记;教育象征性功能占主导0;专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萌芽(我国最早:东汉末年“鸿都门学”;西欧最早:雅典弦琴学校)

4)现代教育特点: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教育得到普及与发展);内容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5)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4、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在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2)教育中介:笼统地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包括:物质中介;意识形态中介;行为中介。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4)教育者与教育中介之间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5)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但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中介仍处于客体地位。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研究任务)的科学。(1)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

(2)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

(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普通教育学研究的是对象是教育教学的一般现象和一般问题,任务是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理论建设与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1)普通教育学理论建设的任务:①批判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②学习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③学习相邻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④总结升华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2)普通教育学实践应用的任务:①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②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③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论语》;注重后天教育(“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墨子: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3)道家:主张“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4)《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首推古希腊——(1)苏格拉底:问答法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柏拉图:《理想国》;所设计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教条性,教育追求与苏格拉底相差甚远。(3)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服务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4)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历史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3)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捷克):1657年《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泛智教育”,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2)卢梭(法):《爱弥尔》;关注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3)康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4)裴斯特洛齐(瑞士):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

(5)洛克(英):《人类理智论》“白板说”——强调教育的重要;绅士教育。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德):1806年《普通教育学》——第一步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规定了教学过程“四步骤”: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福禄培尔(德):《人的教育》,对学前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影响极大。

(3)斯宾塞(英):《教育论》;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强调使用学科的重要性。(4)杜威(美):《民本主义与教育》;其理论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强调“从做中学”。5)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1)凯洛夫(苏联):1939年《教育学》——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吸收赫尔巴特的思想。(2)杨贤江:1930年《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3)布卢姆(美):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掌握学习”理论。

(4)布鲁纳(美):《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和“发现学习”法。

(5)赞科夫(苏联):《教学与发展》,提出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6)巴班斯基(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7)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

(8)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3、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与综合 2)理论导向的冲突与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

4、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常用的有: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

2)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现状、改革)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二、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2)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1960 5

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科学的轨迹前进,具体表现在: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学技术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的调整与更新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网络教育)

四、教育与文化

1、文化的五种表现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观念形态;活动形态;心理、行为形态。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性质和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经济、政治对教育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教育与文化是互相包含、互相作用、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2、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4、学校文化 1)界说: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特征:(1)组织文化;(2)整合性较强的文化:是以学校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定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突出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说传递的教学内容上。(4)以校园文化为缩影。

5、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分类: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2)学校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的第一个层面。两种表达方式——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3)学校组织与制度文化:形成整体校园文化环境的中间环节。三种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4)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5)校风:学校精神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学校中 6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6、学生文化 1)成因:(个人;学校;家庭;社区)(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5)生成性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含义: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2、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在:(1)教育内容的继承(2)教育制度、组织形式的继承(3)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1)滞后性(2)超前性从总体上看,教育与社会发展永远处于不平衡的矛盾之中,改革是取得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对平衡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1、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 1)身体发展:个体有机体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2)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各种非认知因素(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个性等)的发展。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主观能动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1)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2)柏拉图(希腊):西方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3)弗洛伊德(奥地利):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4)威尔逊(美):基因复制是决定人行为的本质力量(5)格塞尔(美):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2)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代表人物有:(1)荀子:性恶论。强调人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善。(2)洛克(英):白板说: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人的发展状况(3)华生(美):“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环境决定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不均衡性——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发展关键期(最佳期):(1)同一方面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2)不同方面发展有早有晚 2)顺序性——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 3)阶段性——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与方法。4)个别差异性——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5)互补性——培养受教育者自信与努力品质的重要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的概念: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2)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不能夸大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成熟的概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2)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格塞尔(美):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成熟决定论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4、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因素、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都不可能成为人发展的现实。人的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活动的最高层次。

三、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建立在教育 8

对人类地位提升的基础上的。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按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加速个体发展: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发展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四、普通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3、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

4、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

狭义:国家对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常用义)。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引导受教育者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2)协调作用:具有保持教育作用统一性与一贯性的作用 3)激励作用: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4)评价作用:可以作为评价教育过程和结果的依据

3、教育目的的组成1)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 2)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4、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在中央集权制国家非常普遍 2)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中央集权制国家是国家总的教育目标的初步具体化;在非中央集权制国家,就是国家教育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客观)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主观)1)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勒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2)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3)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客观)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反映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 2)人的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与审美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和谐的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人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教育目的的演化

1)1957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1982年:《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4)1995年:《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2、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2)其中体现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3、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系统,学生和教师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

一、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2)具有思想感情(3)具有个性特征 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2、学生的社会地位 1)传统认识: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现在理解:独立的社会个体,是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3、学生的合法权利: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应有的最主要权利。

4、学生的义务: 1)接受教育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4)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5)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二、教师

1、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将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中。2)教 11

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授业、解惑者):传授文化知识 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者):塑造人们的心灵 3)示范者:教师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4)管理者: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

3、教师劳动的特点(略)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 3)鲜明的示范性 4)显效的长期性

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3)教师的人格特征 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

7、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构成 1)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交往能力

8、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9、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事业)2)热爱学生(对学生)3)团结协作精神(对同事)4)良好的道德修养(对自己)

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1、师生关系的内涵: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中心说(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说(杜威)——主导主体说

3、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略)1)放任型:无序、随意和放纵 2)专制型:命令、权威和疏远 3)民主型;开放、平等与互助

4、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1)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在人格上——民主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 12

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在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人格上的影响。

5、师生关系的特点(略):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教学相长

6、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创造新型师生情感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2)展现教学过程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六章 课程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他把课程理解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形式。狭义的课程仅指某一门学科。

二、课程的种类

(一)制定与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三)组织核心:学科课程(赫尔巴特,斯宾塞;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六艺;七艺);活动课程(杜威);总和课程

(四)表现形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贾克森1968《教室的生活》首次提出,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

三、课程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放入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儿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二节 课程目的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2、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的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标准。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重在基础)

2、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指课程结构的编制。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社会要求)

2、合科学性(学科要求)

3、合发展性(对象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泰勒原理的影响)

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课程的总体规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 14

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教科书。即课本,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第三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概念: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

二、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概念:

2、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3、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三)课程形势日趋多样化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弊端: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改进课程管理。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第七章教学(上)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1、定义:(P155)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产生的一种主要手段(二)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就普通中学而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发展智能、体力和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P158)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4)交往 16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知情意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因素,他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还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关。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对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3)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在:(1)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2)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出独立性、创造性。

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含感知教材、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教学效果

二、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的,也是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活动或运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其过程的清晰表象,获得感性知识,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依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形式学生鲜明的表象,为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和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启发”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提出:“道而夫牵,强而弗仰,开而弗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是强调启发教学。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形式良好的师生关系。

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长久地保持记忆,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地再现出来。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通过组织复习巩固。3)在扩充、改组、运用中巩固知识。

4、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孟子以“揠苗助长”为例,说明不合乎规律的急进,无益而有害。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 2)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3)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导,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互相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方法。

(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4、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等;

5、教师业务水平、教学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1)演示法 2)参观法 3)实验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2)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一)发现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发现法的一般步骤:(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学生利用提供的结构性材料,对课题进行思考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相互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核实。

发现法的特点:

1、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处于主要地位;

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索服务。

发现法的优点:

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和小组形式进行,有利于因材施教;

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都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发现法的缺陷:

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索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范例教学法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特点:体现基本性(重视基本知识)、体现基础性(重视学生实际、难易适度)、体现范例性(精选的知识能起示范作用,便于学生迁移)、体现四个统一:知识与德育统一、解决问题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一般沿着“个”——“类”——“规律和范例”——“获得经验实施教学”的途径进行。

(三)程序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一种以个体自学方式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1)程序化了的教材通过机器呈现的,叫“机器教学”、“自动教学”;(2)通过课程本呈现的,叫课本式程序教学;(3)通过电子计算机呈现的,称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的模式分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程序教学的特点是:(1)学习时手脑并用;(2)教材序列具有严格的逻辑性;(3)学生能迅速了解学习结果,便于自我调节,掌握学习速度。

(四)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的一种方法。基本原则是广泛利用环境(包括教师)的暗示信息,利用人的可暗示性,发挥无意识领域的潜能。

第八章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以及相关的参考书。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2、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状况、个性特点、行为习惯等。

3、制定教学方案。包括学期(学年)教学方案;课题(单元)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案(格式可分文字式、表格式、卡片式)。

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各环节起支配和决定作用。

(一)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1)任务分类:任务性质: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任务数量:单一课、综合课。2)方法分类: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就综合课而言,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单一课的结构则主要依据具体教学任务而定,不宜套用上述结构。(三)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6、组织严密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可分为:诊断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和总结性评定三类。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它是教学活动各要素展开运行的外部形式。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

1、个别教学制

2、班级授课制:基本组织形式。最早萌芽于16世纪的西欧,兴起于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1657年,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总结后迅速推广。在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1903年《葵卯学制》确立。

主要优缺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5)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6)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导致理论脱离实践。

3、分组教学制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一般有两大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外部分组是重新编班,内部分组是班内分组。

4、道尔顿制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1920年于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目的在于废除传统的由教师系统讲授的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5、设计教学法杜威首创,后来由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并推广。第三节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确定教学策略的关键是优化教学活动的程序。(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指向性; 2综合性;

3、可操作性;

4、灵活性

三、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一)内容型策略是指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而形成的教学策略。它包括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两种。结构化策略主要有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几种排列方式。问题化策略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形式型策略形式策略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小组教学形式。

(三)方法型策略方法型策略是指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的教学策略。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

(四)综合型策略综合型策略是指教学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篇2:【教育学资料】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

长沙教育学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5.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6.制定课程计划的首问题是()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D.课时分配

7.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A.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教育方针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 8.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畴,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9.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10.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1.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人口环境 B.社会生产 C.政治制度 D.自然环境

12.()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A.劳动对象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劳动者

13.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4.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未来性 B.滞后性 C.连续性 D.广延性

15.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的过程。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义务性、免费性、______性。17.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__、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8.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__。

19.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______三种类型。

20.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______。

21.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一般称为______。

22.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_____。

23.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看,古代教育以人文教育为特征,现代教育则以______教育为特征。

24.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______、区分度和难度。25.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______两种。

26.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2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28.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按______的教育制度。29.文化对教育具有______作用,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30.科技和______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3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______,否定了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自觉能动性。

32.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教师队伍、物质条件和______等方面。

33.陶冶主要包括______、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

34.中学德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能力、抗拒腐蚀的能力和______的能力。

3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______、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37.简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38.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及其构成。39.怎样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 40.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1.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42.试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43.试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里学模拟冲刺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A.《教育心理学》 B.《教育心理大纲》 C.《教育心理发展史》 D.《教育心理论》

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一推孟量表》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4.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5.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6.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的不同而不同。A.学习效率 B.教学要求 C.学习毅力 D.任务性质

7.学会写“木、石、口”,有助于学习写“森、磊、品”,这是一种()A.顺向迁移 B.水平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8.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的记忆术是()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9.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知识。A.陈述性 B.条件性 C.程序性 D.策略性

10.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1.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12.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A.认知策略 B.提问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特征。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先进性

14.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A.自然观察法 B.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15.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怖症 D.人格障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__________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17.2~7岁的儿童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特征,处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__________。

18.__________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19.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__________。20.苛勒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__________。21.强化是一种操作,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

22.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23.一般条件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__________关系。24.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__________。25.__________是原有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26.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被称为__________。

27.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28.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29.知识学习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30.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

3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__________与分散练习。32.__________模式主要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一起进行。

33.学习策略的本质属性是对学习进行__________。34.原型定向阶段是主体掌握__________ 的阶段。

35.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变通性、独创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简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37.简述动机的强化理论。38.简述迁移的作用。39.简述复述策略的方法。40.如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41.简述教师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42.试论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篇3:【教育学资料】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

(一) 栏目设置概况

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共转载了144篇文章, 与2010年相比较减少了了8篇。2011年共设栏目10个, 与2010年相同。其中常设栏目有8个, 分别为“关注”、“理论经纬”、“改革与发展”、“高等职教”、“中等职教”、“农村职教”、“比较与借鉴”和“史海钩沉”;新增栏目2个, 分别为“异域采撷”和“理论研究”, 其中“异域采撷”仅在第九期中出现过;“理论研究” 仅在第十一期中出现过;“关注”和“高等职教”则为每期必设栏目 (见表1) 。

(二) 源杂志转载量

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的144篇论文来源于40种学术期刊, 与2010年相比少了3种 (见表2) 。

从表2可以看出, 排名前四位的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职教通讯》, 共52篇, 占到论文总数的47%。另外, 《比较教育研究》 (京) 、《中国高教研究》 (京) 、《中国成人教育》 (济南) 这三种杂志的转载量明显增加, 《教育发展研究》 (沪) 、《教育与职业》 (京)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石家庄) 这三种杂志的转载量有所减少。

(三) 源杂志所在地

如图1所示, 从源杂志所在地来看, 北京 (50篇) 、南昌 (20篇) 、长春 (20篇) 、常州 (13篇) 、沈阳 (9篇) 、上海 (6篇) 、哈尔滨 (4篇) 、南京 (4篇) 、济南 (3篇) 、石家庄 (3篇) , 分别占总数的35%、14%、14%、10%、6%、4%、3%、3%、2%和2%。其他转载量在2篇的源杂志所在地为宁波、天津、太原和武汉, 转载1篇的源杂志所在地为重庆、无锡、金华和广州。

(四) 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所转载的144篇论文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文章有56篇, 占论文总数的39% (本文只统计了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 。除了有2篇文章的作者所在单位不详, 大多数文章来自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类高校。来自教育研究机构的文章有26篇, 占论文总数的18%, 其中来自教育部的文章连续4年高居榜首;来自高校的文章共有113篇, 占论文总数的78%;其中来自师范院校的有34篇, 占论文总数的24%;来自普通高校的有35篇, 占论文总数的24%;来自高职院校的有44篇, 占论文总数的31%, 其他单位的有5篇, 占论文总数的3% (见表3) 。

(五) 源杂志所在栏目的分布情况

如表4所示, 源杂志转载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杂志所发表的文章内容涵盖比较广泛, 主要分布在“关注”、“理论经纬”、“改革与发展”、“高等职教”、“中等职教”和“比较与借鉴”等六个栏目中。总体来看, 这六个栏目所包含的文章共130篇, 占论文总数的90%。其中“高等职教”的文章最多, 有33篇, 占总数的23%。

二、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一)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2011年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 有90篇论文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 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63%;采用文献法和统计法的各有14篇, 分别占总数的10%;采用比较法的有10篇, 占总数的7%;采用个案法的有9篇, 占总数的6%;采用调查法的有7篇, 占论文总数的5%。

(二) 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1.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 其发展遵循一些其他教育所没有的规律, 这对职业教育研究提出了挑战。有学者从知识观念、道德养成、行动原则和主体精神等四个维度对现代性语境下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解读, 认为当前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逻辑正在潜移默化地形塑着各项职业教育实践。充分认识现代性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特征, 对应对职业教育的诸多挑战及转向具有重要价值, 可以避免在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龚春蕾, 第七期) 。

职业教育也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高职本科教育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有学者通过对国外高等本科教育发展的比较与分析, 揭示出本科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 为我国高职本科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以及满足应用型人才需求提供现实的可操作性的建议 (俞建伟, 第九期) 。也有学者从技术本科教育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关系的视角厘清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 认为技术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徐涵, 杨科举, 第九期) 。

2.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专业学校发展的均衡性, 它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正处于从非均衡阶段向协调发展阶段的转型时期。有学者提出采取区域推进策略, 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通过实施资源倾斜、质量提升、分类指导、合作发展等策略, 提升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 (马树超等, 第七期) 。也有学者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区域统筹发展的七大举措:基于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足, 政府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基于服务“三农”的城乡携手共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职招生规模扩大;基于农业产业弱质性的中职免费培训制度;基于城乡收入差异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于统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东西部、城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基于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集团化办学 (曹晔, 第二期) 。

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

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首先, 应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其次, 依托行业, 服务企业, 建设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再次, 夯实基础, 工学结合, 增强校企合作的教育实效 (叶小明, 朱雪梅, 第九期) 。有学者为了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 就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运行机制、长效机制、考核考评、学生就业、合作动机等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加以比较研究。在培养目标方面, 各国虽然表述不尽相同, 但都揭示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要培养的首要的是有职业技能的人, 而这种技能和知识必须符合并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合作动机方面, 校企合作比较好的国家在合作动机问题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那就是政府、学校、企业都意识到也享受到了校企合作所带来的利益, 对校企合作基本达成了共识。而我国的现实状况是, 大多数职业学校已经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想要去和“企”结合, 但又发现企业方不是很积极。这和我国职业教育学院式办学有关, 也和我国的企业发展状况有关 (明航, 第三期) 。在校企合作中, 企业的合作动机主要有解决企业用工、获得技术人才支持, 解决员工培训、引进先进技术与科研开发合作、赢得社会声誉、投机;校方的合作动机主要有解决学生就业、解决学生实习实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培养、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获得资源、投机。校企合作各方实现“双赢”与“共赢”的基础性条件首先在于合作伙伴的合理选择和合作动机的治理 (方向阳, 丁金珠, 第三期)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本身就是校企双方利益博弈的过程, 在经济、政策、社会、人才、文化等方面又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校企双方建立利益共同体, 通过组织、团队、制度、科研和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创新, 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利益诉求 (王振洪, 第十二期) 。有学者提出, 市场、 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四位一体”机制的有效运作是现代职业院校与企业有效合作的基础和保障。政府依据市场需求以及法律法规对校企有效合作进行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接收职业院校的实习学生, 吸纳企业未来的优秀员工, 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 要通过学校实习场所实习, 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祝士明, 张翠荣, 第十二期) 。

4.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

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是我国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学者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以1998年至2007年的数据为依据, 运用调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框架, 研究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两者之间在长期上不仅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并且正相关, 职业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王磊, 第十期) 。

在中职教育经济学研究方面, 有学者考察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发展历史, 将中职资助制度划分为三个阶段:1952年至1982年, 人民助学金制度时期;1983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人民助学金逐步退出, 以奖学金为主的资助制度建立;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中职资助体系建立。目前, 我国中职资助政策的范围逐步扩大, 标准有所提高, 形成了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为主, 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刘红, 第二期)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 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之一。而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供养器”的投入机制还相当不健全, 故而导致了中职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比例过低, 中职学生所承担的学费负担较重, 中职的教育投入在各地区呈现严重不平衡的现状等问题, 对此, 政府应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其在中职教育投入机制中的角色拓宽中职教育投入渠道、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等加以解决 (赵静, 沈有禄, 第五期) 。有学者沿用评价的研究范式构建了中职免费教育资源依附现象的一般分析框架, 借鉴Aldrich分析组织对环境依附的六个维度, 分析中职免费教育的资源依附现象,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 分别从政府和中职学校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应采取分步骤、逐步推进的方式,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逐步推进中职免费进程。

在高职教育经济学研究方面, 有学者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政策的分析, 在总结政策示范效应的同时, 指出了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瓶颈:经费严重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力量受到掣肘、学费所占高职经费的比例偏高等, 并在此基础上, 从提高政府的有效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吸引企业对高职教育投资、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多途径扶持高职教育、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财政拨款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魏真, 第五期) 。

5.职业教育质量研究

从内涵上讲,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一种相对质量, 是其满足顾客群预定标准的程度。从外延上讲, 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 科研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是其“两翼”。从标准上讲, 内部质量与外部质量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 其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体现了两者的对立;在工学结合背景下, 两者逐步走向统一。从载体上讲,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提供服务的质量。从价值取向上看, 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走向内适质量与外适质量的“兼修” (唐林伟, 方华, 第七期) 。周建松在回顾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历史演变、高职教育发展机遇、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 提出了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 包括以生为本的质量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特色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发展的质量观等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 从稳定规模、培养适需人才、办出特色、依托行业、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实施开放办学等方面阐释了构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的实现路径 (周建松, 第九期) 。周衍安认为, 已有高职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基本上是借鉴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成果和理论研究, 没有从技术理论和人才结构理论等视角去研究质量问题, 没有从高职教育职业性的针对性角度去判断。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要从结构上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框架和特征, 以职业体系的要求去构建 (周衍安, 第二期) 。吴家礼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性”是其教学质量的核心特征,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学习模式等方面教学质量评价是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面。强化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重视过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吴家礼, 第十一期) 。

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是欧洲范围内统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体系, 其为欧洲各成员国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质量保证过程、质量指标和监控程序。该框架不仅有利于提高欧盟各成员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 还有利于增强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透明度, 提高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以及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者之间的信任度。有学者借鉴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 认为我国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标准要适时调整, 职业教育质量保证要适当考虑差异性, 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充分体现民主性 (吴雪萍, 张科丽, 第八期) 。

6.职业教育德育文化研究

德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校德育工作需要为职校生成才和发展强化服务工作, 在职校生中开展工作, 与职校生一起专心工作。加强和改进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把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 突出人本化思想建设, 重视专业化队伍建设, 加强人格化作风建设, 完善市场化机制建设, 突显品牌化特色建设, 优化一体化体系建设, 推进法治化制度建设和注重科学化理论建设 (崔景贵, 第十期) 。“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逐步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 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职业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期间, 众多的职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总结新经验、实施新办法, 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时代性, 也进一步促进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刘宝民, 第十期) 。

职业教育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其在我国的研究历史仅有短暂的十余年, 大致经历了溯源时期、定位时期、张力时期等三个阶段;其研究的内容集中在职业教育校园文化、职业教育外延文化、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影响、文化诉求对职业教育体制构建的意义等五个方面, 未来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切入点会游走于宏观与微观之间, 研究内容将进一步细化, 对职业学校文化力和职业学校技能文化的研究将成为热点 (马美, 刘宏磊, 第一期) 。有学者认为, 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形态建设相对落后, 主要是缺少区域性、地方性特色, 职业性、企业型和高等性特征不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 有学者探索基于校企共同体背景下突显“文化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形态建设, , 将校园文化形态建设与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 即区域性、职业性、高等性紧密融合, 融入区域文化、企业文化和大学文化 (贾文胜, 第六期) 。

7.职业教育教师教学研究

张祥兰依据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理论, 构建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工作绩效的理论模型, 利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结构分析, 并得出结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绩效模型具有多维结构, 由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适应性绩效构成。任务绩效主要包含工作职责、教学效能、实践教学设计及社会服务;关系绩效包含师生关系、团队协作及企业关系维系;适应性绩效包含持续学习、压力调适、实践技能适应 (张祥兰, 第十二期) 。而提升“双师”素质是高职教师增强实践技能的重要路径, 也是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与行业一线的分离, “双师型”教师会存在行业专业能力发展的间断性困境。因此, 学校应将对职业情境下典型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作为职业准备的重点, 并通过校内教师与外聘行业人员相结合的方式, 完成职业能力培养教学任务, 同时还需要从行业人才引进、教师培养、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工夫, 支持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建设 (王博, 庞学光, 第五期) 。

专业教学团队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目前,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着缺乏明确定位、共同愿景和有效激励机制等困境。高职院校尤其是专业层面需要从团队规划、目标集聚、强化激励机制、改进支持系统等方面, 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建设 (邵建东, 第五期) 。

职教教师能力结构研究也是当前职教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学者分析了赛博·赫拉考皮尔博士提出的芬兰职教教师综合能力结构, 包括核心领域、教学法领域、发展与研究领域, 并突出强调了社会联系、团队合作、经济管理和专业实践发展等四大能力。该能力结构对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李玲, 刘其晴, 第一期) 。

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美国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不仅形成了完善的证书颁发程序, 而且在证书的标准要求上很有特色, 其核心特征可概括为:证书获取呈递进的过程性设计, 采取开放型设计以适应不同能力特征的群体、证书标准要求突出强调工作经验和以课程学习为证书升级的重要条件 (徐国庆, 第六期) 。

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未来的走向

(一) 文化德育: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时代趋势

德育是一种文化的浸润, 文化是德育的本质维度。作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体精神, 文化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也必将从一个俯仰皆宜的理论视角, 坚持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批判, 并与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 使职业教育文化研究从“依附”走向“独立”。

(二) 非货币收益: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动向

把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指导思想,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学说也是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 传统的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资助制度、成本效益、投入与产出、货币收益率等展开的, 而极度缺乏对职业教育非货币收益方面的研究, 这样势必会造成对职业教育收益估算的偏差。教育不仅有货币收益, 而且有巨大的非货币收益, 对非货币收益的研究将成为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动向。

(三) 教育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抓手

职业技术教育不只看数量还要重质量,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不等于职业教育不需要提高质量。任何不注重质量的教育都是不可持续的。从职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2011年的研究来看, 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矛盾已从数量转向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制定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成立独立的质量调查测评机构等将成为未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走向。

(四) 职教本质: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

从本质上讲, 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就业教育, 它被定义为将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因而当前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逻辑正在潜移默化地形塑着各项职业教育实践。但从2011年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来看, 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论和类型论之间的争辩仍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市场需求的深化, 对职业教育本质和职业教育类型的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得到阐释。

摘要:文章通过对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 回顾了这一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呈现的特点, 并对2012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进行宏观展望。

篇4:【教育学资料】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

吴光范理事长在2010年工作总结中说,2010年是云南教育基金会组织壮大、开拓进取,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年。一年来,基金会进一步拓展募资渠道,总资产连续5年增长,截至2010年12月,基金会资产总额由2010年初的2 504.77万元增至2 672.24万元,实现总资产连续5年增长;“兴边富民解读书难工程”第一轮工程圆满完成;融合资源,扩大平台,顺利启动第二轮“支教助学工程”;多方探索,努力寻求基金会可持续发展之道,出台引资奖励政策,建立个人、企业冠名基金,面向社会聘请募资部长,拓展合作范围,进一步调动全体理事的积极性等;坚持民主办会,强化内外监督;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

2011年,云南教育基金会将重点做好6项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基金会自身建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建设学习型基金会为目标,坚定思想信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恪尽职守,高标准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发扬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基金会团队精神,努力为基金会做大做强献计出力,添砖加瓦;加强基金会内外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和资金增长;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多措并举,广募资金。大力推行《云南教育基金会鼓励引进国内外资金的奖励试行办法》,鼓励引进资金,力争增加基金会资金总量;积极争取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更多企业和个人在基金会设立基金和募集无偿捐赠;拓展基金会与银行、金融企业支教助学的项目合作;开拓与海外企业家的联系,有效引进海外资金;创新募资方式,强化募资、聚资效应;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更多的合作平台,拓展支教助学空间;进一步扩大影响,壮大队伍;以典型带动,促进募资;充分发挥支教助学委员会的平台作用。三是以“十百千项目”推进支教助学工程。以资金与资源整合后形成的“十百千项目”的推进为重点,继续实施“一堂二室一所”、“特级教师支教讲学”、“园丁之家”、“7个人口较少民族支教助学”、“教师疗休养”等多个传统品牌项目,力求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取得更大实效。四是加强联络,促进合作。以支教助学委员会为抓手,适时开展一些中型、小型的联谊活动,形成支教助学合力,使“支教助学工程”更有效的实施。五是启动“山瑶支系及克木人、莽人教育扶持工程”。2010年11月已一次性下拨资金15万元,用于2010~2013年间资助富宁县25名山瑶等民族孤儿和特困学生完成高中阶段学业;募集资金资助山瑶支系聚居地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将山瑶支系、克木人、莽人聚居地区教师纳入基金会2011年教师培训、疗养、奖励等活动项目。六是规范管理,阳光运作。降低项目实施成本,规范资金运作程序,严格资金管理,特别要加强对专项资金、在基金会设立的个人和企业冠名基金、募资箱资金的管理,强化管理和内外监督机制,更加合规、合法、公开、透明地运作,进一步提高基金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篇5:【教育学资料】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

来源:山东教师资源网()

湖南省2011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教育学(小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B)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2.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C)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京师大学堂

C、废科举 兴学校

D、北洋大学的创立 3.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等观点的教育家是(A)

A、杜威

B、陶行知

C、陈鹤琴

D、福禄贝尔

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B)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5.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A)A、“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

B、“以儿童为中心”的放任型师生关系 C、民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D、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6.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它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D)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7.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的著作是(C)

A、洛克的《教育漫话》

B、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斯宾塞的《教育论》

8.制约课程的三个基本因素是(A)

A、社会、知识和儿童 B、政治、经济和文化

C、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D、知识、能力和需要

9.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臵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0.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C)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1.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体现了德育的(A)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2.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A)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3.一般来讲,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D)A、朋友角色 B、管理者角色 C、研究者角色

D、服务者角色 14.“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C)特点。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5.下列不属于课外活动的是(D)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在 《论语》 一书中。

17.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通常以德国教育家 赫尔巴特 的《普通教育学》为标

志。

18.我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于 1986年。19.荀子说:“蓬林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 环境 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0.机体的某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个体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互补性。

21.师生关系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社会道德是 相互促进 关系。

22.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以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学校课程。23.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内容编排通常采用直线式和 螺旋式两种形式。24.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 主导 作用。

25.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增长长期存在形式教育论和 实质教育论之争。

26.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7.古代社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教学组织形式都是实行 个别教学(或个别教学制)。28.测验的质量指标一般有四个维度,即 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29.我国小学德育主要有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三部分构成。

30.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和 课时计划(教案)。31.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叫 复式教学。

32.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 主题班会。

33.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用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34.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 德育方法 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35.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以分为 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③人们的教育理想。

37.简述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答: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④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38.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答: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④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9.简述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答:①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一个多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40.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①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②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③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1.案例一:一位小学自然课教师在给学生讲“磁铁”之前演示了一个“魔术”:一盆水中游着一只“鸭子”(标本),教师手中拿着一块馒头戏逗“鸭子”,“鸭子”果然紧紧跟着馒头转。学生感到惊奇。教师边演示边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教师就从“鸭子”的嘴里取出一块铁片,又从馒头中间拿出一块磁铁。接着,他向学生演示了磁铁的两端分别对不同的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观察、讨论,并总结出磁铁的特性。然后,又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运用了磁铁,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请两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回答并表扬他们。最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思考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并将设计方案制作出来。

试分析这位教师在教“磁铁”这一课时,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答:(1)综合有效地运用了一下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

(2)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论法、谈话法等。(说明)42.案例二:李老师自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某中心小学教四年级的语文课。李老师的事业心极强,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几乎将班上的空堂全用于上语文课,因而语文课由每周9节变成了14节,且周周如此。上课时,他将自己认为简单的、没意思的课文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干脆删掉,另补充一些自己欣赏的名篇名段,并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大讲特讲。

你认为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运用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答:李老师的动机虽是好的,但他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并不正确。

(1)没有严格按现行小学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开课,随意占用学生的自习时间,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没有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随意增加或削减教学内容,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3)没有很好地利用课本,使学生的学习没有依据,这种脱离课本另搞一套的做法也是不对的。

篇6:【教育学资料】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

第十章:班级管理 本章重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简答)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简答)设计一个班会(论述)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 常规管理

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二平行管理

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三 民主管理 四 目标管理

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第四节:班级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明确的目标 一定的组织结构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 3 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上一篇:服饰英语:服装的造型名称下一篇:六年级善意的谎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