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2024-04-18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精选10篇)

篇1: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A 解析: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因此,正确答案选A。

2.A 解析: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学习把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体系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选A。

3.A 解析:介于起点状态和终点目标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使能目标,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也越多。因此,正确答案选A。

4.B 解析:项目的难度多高合适,取决于测验目的。测验要是用于选拔(选拔性测验),应采用难度值接近录取率的项目,0.5左右的难度最合适。对项目的难度特征进行分析,应考虑测验的目的,一般在0.3~0.7之间为宜。因此,正确答案是B。

解析: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暂时l生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因此,正确答案选D。

8.C 解析:在学习中,人们将材料按意义进行归类,并形成一定的系统,有助于识记。对于人类长时记忆系统中的有意义的学习材料,人们主要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行加工。因此,正确答案选C。

9.D 解析: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组织策略往往表现为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具体表现为学习者识别材料中各种思想间的主要内部联系的“网联”策略。因此,正确答案选D。

10.A 解析: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知强度律的特征反映了听觉在接受外界信息时能区别对待语音的特点,教师授课中的语言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致就利用了感知的这个规律。因此,正确答案选A。

11.A 解析:按照迁移的性质,分为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也被称作为正迁移和负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消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因此,正确答案选A。

12.A 解析: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上发挥着关键作用,自我意识强,学习动机也就比较强烈,自我意识的强弱支配着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大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正确答案选A。

13.A 解析:实验法是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在控制条件下,通过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从而得出变量之间的关系,由此推导出研究结果。因此,正确答案选A。14.B 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后,教学监控能力就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正确答案选B。

15.A 解析: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因此,正确答案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知识经验 17.类似 18.心理 19.内容效度 20.怎么教 21.过滤式 22.强化 23.概率 24.学生的学 25.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6.简述学习的实质。

答: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的实质包含以下内容:(1)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

学习者必须凭借反复的练习与经验,才有可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可以凭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的发生,当人们表现出一种新的技能即可推知学习已经发生了。有时,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是一些一般性的知识经验和行为准则,这类学习不一定在人们的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却影响着人们在将来对待某些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即它们改变了人的行为潜能。27.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

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一致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基本是协调统一、同步发展的,自我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

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发展较低,大学一、二、四年级基本上随年级而发展。大三学生的自我体验最为强烈,大

一、大

二、大四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篇2: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

1、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B)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

2、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 属于(C)

A、教育实验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个案实验法

3、根据福勒和布郎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B)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4、皮亚杰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D)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教学

5、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C)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6、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A)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7、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A)A、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8、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A)

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D、态度学习

9、学生的知识还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这种学习理论是(D)A、联结学习论 B、认知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论 D、建构学习论

10、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下列哪种动机(B)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认知性动机D、交往性动机

11、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迁移(C)

A、触类旁通 B、闻一知十 C、照本宣科 D、温故知新

12、合作学习体现了资源管理学习策略中的(D)

A、时间管理策略 B、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他人支持策略

13、在创造分类中,区分真创造与类创造的主要依据是(C)A、产品的独特性 B、产品的新颖性 C、产品的价值意义范围 D、产品的清晰性

14、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B)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

15、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下列哪种心理效应。(A)A、移情 B、从众 C、心胸豁达 D、期望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基本规律的科学。

17、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来概括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即:

教师成长= 经验+反思。

18、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是个体获得 自我同一性 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人格

成熟期。

19、归因即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 结果的原因归究。

20、早期的 形式训练 迁移理念认为,学科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某种心理能

力的改善和提高。

2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错误观念,多具有自发性、顽固性、隐蔽

性和 广泛性 等性质特点。

22、根据技能的分类,快速阅读属于 心智或智慧(智力)技能。

23、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练习。

24、做笔记是学习时常用的一种 精加工 策略。

25、人们对越熟悉的事物,越难灵活地想到可能的新途径,这种心理现象被称

之为 功能固着。

26、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是:创造性思维和 创造性想像。

27、已有研究指出,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为 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8、研究显示,中学的 初中二年级 年级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9、个体的从众行为通常具有 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 意义。

30、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只能用耳朵听、眼睛看,不能随便动口、动手,一旦违背要求,就采用训斥与压服方法来课堂的“稳定”。教师的这种领导 方式属 集权型 类型。

31、某学生因性格太内向,不大和同学交流而影响到其学习成绩。他这种行为

问题,主要属于 内向退缩型 行为问题。

3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辅导的重点是 预防。

33、影响学生品德学习的条件主要有: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 同伴群体。

34、通常,学校里的学科学习无度主要属于对学生进行 标准或自我参照测评。

35、班图拉认为,强化有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 替代 强化三种。

三、简答题:

36、简述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

答:①对活动的反思②活动中的反思③为活动反思

37、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①学习者的心向②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③学生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

38、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答:①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②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的个

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③学习效果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9、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答:①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②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⑤

进行合理复习

40、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③生成性原则④效能性原则

4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①情绪稳定、乐观②人际关系和谐③人格完整④正确的自我观⑤良好的

环境适应能力⑥行为合理

四、论述题:

42、试运用品德心理的有关观点分析:为什么有时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

品德观念教育,但收效甚微?

答:①指出“苦口婆心”实质上只是重视“说道理”,即道德认识教育。②运

用品德结构的观点,阐述品德结构及关系,并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是 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③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 促进品德结构的各方面都整体的参与、受影响。

43、试述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

篇3: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六、86.anything 87.Whether88.excited 89.stories 90.make

七、91.The book is w orth reading.

92.I’d like to have my w atch repaired.

93.一心不可二用。

94.遗憾的是, 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篇4: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过渡期从2016年1月起至2017年12月31日。

二、2016年1月进行最后一次云南省自行组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全省统一考试,这次考试成绩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

三、过渡期内,已取得我省统一组织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科合格证且仍在有效期内的申请人,可以不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直接报名参加当地认定机构单独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测试合格、规定材料齐全的可以申请认定相应教师资格。2017年起,我省不再单独组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笔试,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全部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取得合格证明方可申请认定相应教师资格。省考成绩不能与国考成绩相互抵用。对于取得省考单科合格成绩的,省里不再组织补考,必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且全部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取得合格证明方可申请认定相应教师资格。

四、在云南省或在其他试点省(区、直辖市)报名参加全国教师资格笔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只能申请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不能申请参加过渡期内各地认定机构单独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五、2016年及以前入学的全日制师范教育类学生和全日制教育硕士可以直接申请认定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

篇5: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该书的编写者是(B)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2、守恒指物体不论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恒定不变。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具有守恒观念的年龄阶段是(C)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3、某生的智力年龄为10岁,实际年龄为8岁。按照斯坦福-比纳量表的智商计算公式,该生的智商为(C)A、80 B、100 C、120 D、81

4、儿童刚表现改进错误的行为,家长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孩子随后表现出更多的改进错误的行为。这种取消厌恶刺激,从而使某一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过程是(B)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5、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A)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效能感

6、儿童在知道“白菜”、“萝卜”和“菠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新概念。这种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的学习属于(B)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类属学习

7、老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时,列举了直角在上方、下方、右方、左方等不同类型的直角三角形。这种突出直角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含有直角”,同时变换直角三角形的非本质特征“直角的方位”,就是运用了(B)A、定势 B、变式 C、直观 D、迁移

8、在记忆一篇较长的文章时,开头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遗忘,这是那种影响的结果。(D)A、同化 B、痕迹消退 C、压抑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9、下列那种技能不属于心智技能(A)A、书写技能 B、阅读技能 C、写作技能 D、心算技能

10、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了英语音标的学习。根据迁移的性质,这种迁移属于(B)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11、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总目标,对学习时间作出总安排,并列出学习日程安排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C)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12、学习英语单词属于(B)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原理学习

13、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中的猫,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他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行为矫正技术就是(B)A、放松疗法 B、系统脱敏疗法 C、厌恶疗法 D、满灌疗法

14、某人在判断行为的好坏时,关注的是行为的具体结果或与自身的厉害关系。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种道德判断水平属于(A)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普遍伦理水平

15、无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都能达到某项学习任务的规定水平,只不过所花的时间有所差别而已。这种教学理念就是布卢姆所提出的(C)A、情境学习B、合作学习C、掌握学习D、发现学习

二、填空题:

16、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以及 评价/反思 过程。

17、在解答问题时,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 沉思型 认知方式。

1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勤奋感。

19、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的 认知结构。20、儿童多动症是小学中最为常见的以 注意力 缺陷和活动过度为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21、维纳提出归因的三维六因素模型。其中,三维度是指稳定性、内在性与 可控性。

22、贾德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这种迁移理论称为 经验类化说。

2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言语直观。

24、技能指通过 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5、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 和调节策略。

26、创造性指个体产生新颖奇特、有 价值 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7、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 内化 三个阶段。

28、罗森塔尔等人研究发现,教师的 期望 对学生产生自动应验效应,这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29、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 和放任型。30、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 认知策略 两个亚类。

31、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行为规范 三个阶段。

32、耶克斯和多德森发现,中等 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33、班图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与 自我强化。

34、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 关注学生 三个阶段。

35、常模参照 评价是以学生所在团队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学生所在团队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简答题:

36、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

答::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37、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答:①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38、简述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答:①有效的说服; ②树立良好的榜样; ③利用群体约定; ④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39、简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答:①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②情感目标; ③动作技能目标;

40、简述影响学生观察直观对象的主要感知规律。答:①强度律; ②活动律; ③差异律; ④组合律。

41、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主要方法 答:①深度加工材料; ②有效地运用记忆术; ③进行组织块化编码; ④适当过度学习; ⑤合理进行实习。

四、论述题 :

4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答: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支持容忍标新立异者;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③在考试内容形式上增添无固定答案的问题,评估学生成绩时考虑创造性的高低。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3、开设培养创造性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进行发散思维训练。②进行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进行自我设计训练 ④进行头脑风暴训练

43、一名专家到一所小学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呢?”没有学生能够回答。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于是教师向先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答。试问,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答:

1、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2、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相反,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则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

3、意义学习的产生有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是材料本身有意义,主观条件包括:学生有适当观念、学生将新知识与适当观念联系起来的倾向性,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篇6: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2.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3.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和()

A.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和意识成分 C.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D.意志成分和认知成分

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5.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B.成就动机 C.赞许动机 D.交往动机

6.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迁移又可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7.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8.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9.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策略。

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B.逆向工作法 C.计划法 D.联想法

10.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面积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1.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属于心理障碍

12.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A.焦虑症 B.依赖型人格障碍 C.抑郁症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3.学生在学习记叙文写作时知道了记叙文必须具备的几个要素后,在阅读、写作那些写人、状物和记事的记叙文时就会以此为指导,对全文的梗概更容易明确,这种迁移属于()

A.低路迁移 B.具体旺移 C.一般迁移 D.纵向迁移

14.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A.连锁性感染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15.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17.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___________与精确性。

18我国学者过去一般把学习分为三类;_______、技能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的学习。

19.短时记忆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一般包括直接记忆和__________两种成分。

20.元认知策略包括___________、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21.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___________的关系。

22.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___________水平。

23.___________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24.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__________。

25.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__________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26.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___________、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7.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___________题。

28.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___________。

29.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___________,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30.开展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1.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___________。

32.体谅模式把___________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3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___________.34.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___________最早提出的。

3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36.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37.简述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38.简述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39.品德不良行为与过错行为的关系如何?

40.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41.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7分,共14分)。

42.运用记忆规律,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保持。

篇7: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A.《教育心理学》 B.《教育心理大纲》 C.《教育心理发展史》 D.《教育心理论》

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一推孟量表》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4.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5.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6.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的不同而不同。

A.学习效率 B.教学要求 C.学习毅力 D.任务性质

7.学会写“木、石、口”,有助于学习写“森、磊、品”,这是一种()A.顺向迁移 B.水平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8.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的记忆术是()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9.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知识。

A.陈述性 B.条件性 C.程序性 D.策略性

10.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1.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12.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A.认知策略 B.提问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特征。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先进性

14.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A.自然观察法 B.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15.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怖症 D.人格障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__________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17.2~7岁的儿童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特征,处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__________。

18.__________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

19.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__________。

20.苛勒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__________。

21.强化是一种操作,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

22.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23.一般条件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__________关系。

24.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__________。

25.__________是原有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26.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被称为__________。

27.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

28.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

29.知识学习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

30.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

3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__________与分散练习。

32.__________模式主要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一起进行。33.学习策略的本质属性是对学习进行__________。

34.原型定向阶段是主体掌握__________ 的阶段。

35.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变通性、独创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简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37.简述动机的强化理论。38.简述迁移的作用。39.简述复述策略的方法。40.如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41.简述教师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42.试论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43.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参考答案见下一页>>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 l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故选A。

2.【精析】B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对《比纳—西蒙量表》做了多次修订而成的,故选B。

3.【精析】C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从而提出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4.【精析】D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故选D。

5.【精析】C从内在性维度上看,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是自身内在因素。6.【精析】D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故选D。

7.【精析】D具体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题中所述应为具体迁移,故选D。

8.【精析】C记忆术中的“缩减法”就是将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联系起来。因此,很明显,题中的例子是用的此法。

9.【精析】A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应属于陈述性知识,故选A。10.【精析】D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1.【精析】D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原型内化,故选D。

12.【精析】C调节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13.【精析】C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14.【精析】C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故选C。

15.【精析】A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学生由于考试而产生紧张情绪,以致考试不能正常发挥,属焦虑症,故选A。

二、填空题

16.群体差异 17.前运算阶段 18.性格 19.接受学习

20.完形 21.改变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2.趋向或接近23.正相关 24.近景直接性动机 25.迁移

26.水平迁移 27.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28.150 29.知识的理解 30.人过去的经验 31.集中学习32.交互式教学 33.自我调节和控制 34.操作性知识 35.流畅性 来源 :

三、简答题

36.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包括:

(1)条件反射习得,即建立条件反射,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

(2)条件反射消退,条件反射会因得不到无条件刺激强化而消退。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一种消退性抑制,这种抑制解除后,条件反射会恢复。

(3)条件反射泛化,条件反射可以由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引起,越相似,越能引起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分化,分化与泛化是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在条件反射建立的初期,相似刺激能引起条件反射,出现泛化现象,但随着用无条件刺激对不同刺激进行强化或消退,就建立分化条件反射。

(5)多级条件反射.即在条件刺激的基础上,再赋予它以信号意义,形成二级条件反射,依此类推,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

37.现代的S—R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该理论认为,引起动机同习得行为并无两样.都可用强化来解释。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呢?按照现代S—R心理学家的观点,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冈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得到好分数或赞扬),就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38.(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从学习中积累起来的方法和知识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来,把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境巾,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准确、有效地提取有关经验来理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迁移的问题。(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迁移是习得的知识,是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

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用有效的迁移原则,学习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快、更好.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主动、准确地应用原有的经验,防止原有经验的惰性化。

39.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 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随意识记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不需要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也是我们学习和识记的主要形式。(2)排除相互干扰。一般来说,前后所学的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所学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对篇幅短小或者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可以采用整体识记,就是完整地一遍一遍地去识记,直到记牢为止;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或者缺乏内在联系的材料可采用分段识记。即将材料分为若干部分或段落,先一段一段地识记,然后把它们整合为一个整体。(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进行复述和识记时,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当前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5)复习形式多样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如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与人讨论以及向别人讲解等,这比单调重复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6)画线。在阅读过程,我们经常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勾勾画画,我们采用的就是画线技术或策略。画线是一种信息选择的策略,也是复述的策略。画线策略一般与圈点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40.(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平常事物多观察,不要被动地等待教师指定作业后,才去套用公式或定理去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以免过早地局限于某一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临控与评价。也就是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有效地调控问题解决的过程。

41.教师A编测验的常见错误:

(1)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2)许多教师对测验准备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知,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甚至没有准备。(3)许多教师编制的测验太简单,题量太小。

总之,测验准备不充分、题量小、相信主观判断,都会导致过分强调无关紧要细节,从而忽略自编测验的重要原则或注意事项。考

四、论述题

42.(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2)班级规模。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其次,学生越多,学生问的差异越大,课堂管理遇到的阻力可能也越大。再次,班组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4)对教师的期望。班内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同样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 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这种定型的期望必然会影响课堂管理。43.建构主义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1)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2)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义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

(3)根据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长生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巾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问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试大-教师资格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D)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B)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3.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4.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B)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C)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D)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B)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9.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规则的学习,属于(B)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10.“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B)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1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C)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份是(D)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3.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4.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5.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来源:考试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篇8: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中德美音乐教师资格认定的比较分析

(一) 关于音乐教师的资格考试、考核的比较

德国音乐教师资格考试, 是毕业生修完规定的课程后, 可向大学所在州的国家考试委员会申请参加“一级国家考试”。考试内容:音乐实践——主副专业两场音乐会;论文;口试;笔试等。通过一级国家考试后, 毕业生还必须去相应的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实习, 并完成一篇教育教学法方向的论文交由国家考试委员会进行审阅评分, 以作为二级国家考试内容。在实习期结束前学生还须上音乐课和自选专业课作为实习考试, 并接受考核评分。通过以上所有考试的毕业生, 方能正式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也就是说在德国取得教师资格证要经过两次国家级的考试, 历时五到六年。

美国音乐教师资格考试, 是采用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开发的普瑞克西斯职前技能测试对申请人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分三个层次: (1) (PraxM) 称入学鉴定。测试考试者基本的学业技能, 据此初步判定是否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 (2) (PraxisⅡ) 是用于对初任教师资格认定的测验, 题型都是选择题和论述题。具体测验内容包括一般常识、沟通技巧、教育学原理 (以案例研究形式出现) 、多元学科知识。 (3) 表现性评价, 是以教师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和解决问题来考察其能力状况。另外, 对持有证书的在职教师, 要求定期通过学术性能力测验或基本能力测验以继续留任。

我国音乐教师资格考试: (1) 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只需提交学历证书, 经教育部门审查后就可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 (2) 非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和简单的面试, 就能获得教师资格证。

(二) 关于音乐教师资格证书认定标准的比较

在德国, 关于音乐教师的任教有着严格的规定。中小学音乐教师都必须获得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学历并通过国家级的统一考试, 方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者, 需先担任助教, 经两年的见习并参加考试合格后才能正式受聘为教师。此后任教三年, 在接受一次地方教育当局和本校校长共同进行的考核和评估, 合格者方能一直任教。

在美国, 音乐教师资格证书是由各州教育行政部门颁发, 它只承认教师的教学资格, 而不保证对教师的直接聘用, 实际聘用教师由地方学区董事会决定。另外, 美国的教师资格证, 还分为临时教师资格证和长期教师资格证。临时教师资格证有效期仅六年, 六年届满之前如果想继续从事教育工作, 就必须重新申请, 并再次通过考试。同时, 美国还取消了永久性教师证书制度, 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5~7年, 之后若想继续任教必须参加专门的培训以获得新的教师许可证。

我国仍然是以师范院校和高等学校的学历文凭作为取得教师资格的主要依据。注重对教师的学历进行认定, 即只要拥有了师范院校和高等学校的学历就可申请认定具备教师的资格, 教师资格考试仅仅是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者实施的。另外, 只要不触犯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 取得的证书一般具有终身的合法性, 属于终身性质。

二、德美音乐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启示

经上述介绍和分析, 可以认为美、德两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较为完备。古人云:“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借鉴美、德一些成熟的做法, 以完善和发展我国音乐教师资格制度。

(一) 改进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当前我国的音乐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尚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 考试对象过于狭窄, 师范类只需在大学期间通过相应科目的考试, 最后申请即可获得资格证;而非师范类进行考试也只是为了拿证。第二, 考试范围相对狭窄, 只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 且有指定的教材。第三, 考试形式 (笔试) 太过单一。针对以上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模式”, 采用多层次、灵活的职前培养, 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分初、中、高三个层次, 以不同的社会需求作为主导方向, 进行专业划分。考核方面:既有音乐实践, 如钢琴、声乐、器乐、指挥、即兴伴奏等;又有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 如增加音乐心理学, 美学等课程的考核;还有与音乐相关的知识, 如教育学, 教学法等, 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入口关”对申请者进行知识, 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考核, 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 取消教师资格制度的终身制

我国的《教师资格条例》中未明文规定教师资格证的使用年限, 即只要不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 取得的教师资格证就具有终身的合法性。在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意见》中提到:“教师资格一经取得, 非依法律规定不得丧失和撤销”同样肯定了证书的终身性质。然而, 取消教师资格制度的终身制是当前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美国教师证书有效期为5~7年, 教师在期满之前若不参加专门的培训获得新的教师许可证是无法继续任教的。取消终身制从本质上说, 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促使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 增长专业技能, 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终身教育观的确立, 符合现代教师专业化理念。

(三) 加强音乐教师的职后培训

在德国, 关于在职音乐教师的进修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 且法律规定教师有义务参加进修, 以确保每位音乐教师专业化的提高。我国随着音乐新课标的实施, 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的更新外, 更注重音乐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笔者在做调研访谈的过程中, 许多学校和音乐教研员反映, 很多高师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虽然一部分音乐教师在新课程实施前参加过1~2次的培训, 但是短期的培训很难使音乐教师普遍具备相应的、良好的教学能力。鉴于上述原因, 笔者认为加强教师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利用周末, 寒暑假等时间就近开展培训, 使大多数音乐教师有这样一个提高的机会和平台;音乐教师在学校内与教育专业或其他学科的老师互相交流, 从其他老师那里学习一些在音乐教学中被忽视的问题;学校可以聘请音乐教育专家定期开展教学专题研讨、教学评析等, 使广大的音乐教师建立现代教育思想, 了解音乐教育的动态和前沿信息, 学习掌握现代音乐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 各级部门也要加大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 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教师资格证的认定是保证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本文试从德国, 美国音乐教师资格考试, 认定标准二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分析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比较,启示

参考文献

[1]谢嘉幸, 杨燕宜, 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3.

篇9: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

B.20~40

C.60~70

D.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心理学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注意的功能有()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心理学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 2.意识 3.社会知觉 4.思维 5.流体智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学)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B

2.C

3.A

4.D

5.A 6.B

7.B

8.C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 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 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

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2.答案要点:

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

(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

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3)情绪的作用。

篇10: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教 育 学(中 学)

试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C)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A、《学会关心》B、《学会做事》C、《学会生存》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B)。

A、弦琴学校B、鸿都门学C、国子监D、航海学校

3、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B)。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

4、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

A、《学记》B、《礼记》C、《史记》D、《左传》

5、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D)。

A、加拿大B、美国C、法国D、英国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C)。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D、学生亚文化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特点。

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B)。

A、方向性B、可能性C、现实性D、必然性

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C)。

A、理论联系实际B、因材施教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0、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C)。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11、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B)。

A、基础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14、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A)。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了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理论,分析这个案例。

43、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但这位老师的学生却说,我们也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其实有些要求一躲也就躲过了,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

上一篇:村维稳工作总结下一篇:[最新报告]2011-2012学年美国留学生报告:上海美国留学中介排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