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2024-05-22

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共8篇)

篇1: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何世全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 教学 整合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性质、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进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战线大势所趋的洪流。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现代化浪潮,由于观念陈旧落后、理论准备不足、惰性意识影响、实践条件欠缺和整体发展失衡等,不少地方、不少当事人出现了种种迷惘和困惑,甚至无从下手、无所应对、无法应用。表现在或者无法、不肯购置仪器,或者买来摆样子供人参观,或者借此求取既得利益,或者束之高阁,不用不问不管;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勉强用作开会、做报告、看录象等,最多也只是搞些公开课、观摩课,大部分教师与信息技术无缘。总的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施不力、利用率低,甚至是管理混乱等等。这些认识上的局限和使用管理上的高耗低效,严重制约了教学现代化的发展。基于这些,我们很有必要就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问题作出探讨,以便提高认识,弄清意义,明确目标,勇于实施,促成教学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本文专此谈谈体会,敬请方家指教。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作用和意义

多年来,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实施了全方位的渗透,引发了史无前例的革命,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步伐因此而加快了。从形而上的定义来说,人们常说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课程,那是基于教学课程分类而言的,实际上它就是实施于教育教学的信息技术,亦即工具性的手段。信息技术的概念,相比于现代教育技术,其外延广泛得多,内涵深刻得多。加之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这里只称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样重要,这些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引进信息技术,使之形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是大势所趋,势在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导致人们提出了要求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的焦急呼唤。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ching Integration)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认为,这种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我们知道,教学内容是繁多的,信息技术手段更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这一模式的内容是丰富的,意义是深刻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过程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和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其作用主要有:

1、教学演示的工具。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最初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教学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等。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使计算机代替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实现传统模式所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

2、主体交流的媒体。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的硬件环境,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专题质疑、问题研讨、个别辅导和感情交流,以及师生与外校外地外界的链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的最大效益。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 教学,既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评定等,还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3、资源环境的生成。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突破书本知识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而不断优化生成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环境。例如异地景观、背景材料、实物模型、重要数据、实验过程、百家思想等,很多是课本所容纳不了的,而这类材料却能极大地丰富教学的资源环境,传统教学模式所受局限太大,根本无法全部生成。就拿语文学科来说,它的信息技术资源包括语文教学中所凭借的信息技术手段与相应配置,还包括凭借信息技术加工整合,从而可被语文教学所用的囊括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无限丰富的资源。这样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条件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类似于尺幅千里、芥子须眉、留声致远、异步对话、心游万仞、思接千载、时空隧道等种种原来属于夸张相象范畴的东西,一旦在语文教学中成为现实,就会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而且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利于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近年来已经突破了课外活动的限囿,而被提升成为基本的课程内容之一,部颁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课程改革,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规范的课程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生存、懂得知识、掌握本领、发展能力的身心健康的四有人才。研究性学习正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成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并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发现,这极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学软件都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界面的支持。例如中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其中的几何画板可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合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然后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还可用以发现、总结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又如事物内部的运动状况、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生成机制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显示和形象展现,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内质的把握。再如政治教学中的经济学内容,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商业情景,让学生在各种真实的复杂的条件下作出选择和决策,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5、构建新的知识。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缘在于它与教学整合时,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这种整合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因而能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的服务理念、先进的工作手段、简捷的操作平台和优越的育人环境,使得它在教学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在经济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必然承担起教育现代化的重担。这种担纲作用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担负着教育发展之纲、社会进步之纲。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既是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归结起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其重大意义至少表现在:

一是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打好扎实、全面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利用素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方式变革了,教学视野拓宽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就成为他们学习过程的主要内容,因而能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生活实际,融入网络时代,利用信息能力解决问题。

二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大势所趋,当今“终身学习”已经由人们的单纯的愿望变成了具体的行动。时势可以铸造英才,时势也可淘汰庸人,现实实际迫使人们产生了紧迫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上,有独到工夫。这种整合,使得学生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要求和愿望,并能付诸日常生活实践,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自我组织、制定并实施学习计划,能调控学习过程,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估。这无疑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变革。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甚至如何生存都将成为问题。

三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旧教学方式的区别,最根本的就在于能力掌握与否。在信息时代,知识和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本身的激增、剧变、更新,频率加快,周期缩短,同时知识本身的高度综合和 学科渗透、交叉,使得人类的一切领域都受到广泛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科学技术和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革的大背景下,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变得更为重要。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将能迎刃而解。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促成了教学改革的深化,使教育教学领域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巨变,教学方法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操作的简捷化等,因此而逐步成为现实。这种整合的作用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这种整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学校教师必须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学习,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文字处理、图象组合、信息集成、科技创作和知识构建。简单地说,应该这样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首先要提高认识,负起担纲意识。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学习、宣传、观摩、实验、实际操作和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兴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当事人的思维机关,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条件,既要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又要从内心自省,深刻认识形势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大家共同努力,为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

其次要更新观念,想法引进资金。一般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资金有限,最需要大胆改革,通过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引进资金,加大投入,武装自己。这需要联系各校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是要创设环境,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创造数字化硬件环境、搭建应用软件平台、构造信息资源总库、开展示范性推广活动等,逐步使整合过程科学、规范、完型,达到规定要求。

四是要优化管理,全面推进整合。学校要制定积极的配套政策,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加强整合管理,努力将信息化教学制度化、规范化,还要通过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内外交流、学术探讨、效果评估等,促成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有机整合这一综合模式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篇2: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试论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胡红宝

(浙江省永康第一中学,浙江永康321300)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在其他科学已经 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体育教学却相对滞后。事实 上,体育教学可以也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是岗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要通过自己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将自己学会的动作 传授给学生,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教师的个 内容的理解不同,对教学方法 动能力不同,所以,很难做到教师“教” 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学的 不规范、不形象、不具体,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 生往往不感兴趣。如体育与保健知识的教学,传统 的教学往往以语言描述为主,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也仍显得较为呆板。而信息技术则 可以利用二维、三维等空间的设计,全方位地剖析 难点,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从而加快学生 学习的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人素质不同,对教学(二)有助于技术动作教学的规范化 的理解和运在技术动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 中动画的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闪烁、色彩变 化、配以同步解说等手段来表达教学内容,增强教 的技能的掌握和学校质量的提高。而信息技术则能 学效果。如挺身式跳远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 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一、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一)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形象化 课,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 术做到同步解说、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从而 让学生掌握挺身式跳远的动作要点,掌握正确的动 作概念,迅速形成规范的运动动作。体育理论教学 体育运动最讲究体位感觉,所以在进行体育技

过程中产生的? 察,而且很多知识仅靠书本上的静态图片和文字说 2.在第一部分的实验中,1号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明要想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是比较难的。但通过多 3.根据实验的第二部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 碳吗? 4.通过实验的第三部分,能得出什么结论? 5.找出第二、三部分实验中的操纵变量和反应 变量。说一说实验是否为对照实验。.媒体技术所拥有的特殊效果,例如动态模拟、录像 剪辑、背景拟音、图文并用、问题显示、超级链接等,通过画面的展示、切换、组合、停顿、重复、叠加等方 式,能突破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达到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情境设计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创建或模 染力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增强课堂感 多媒体可以辅助科学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 拟一个探索科学知识的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改进科 的。学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自 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囝 因为科学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都是比较广阔 的。不是每一种科学事物或现象都能够进行实地观。陌而2010丽15田

能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细致地讲解动 础,使学生对动作的认识能由感 性提高到理性层面。这样.学生的体位感觉能力就 会得到提高,整个技能课的授课质量也会实现质的 突破。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可进行具有较强控制性 的模拟演示,以充分表现技术动作中某些要素与 绩的关系。如掷铅球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有 关的物理和数学公式、定理模拟出投掷项目中的(四)有助于学生扩充知识面 作原理及其生理基 利用网络,学生可以了解各种体育竞赛知识和 生理、心理、卫生知识。从各项体育竞赛的起源到比 赛规则,从长跑时出现的“极点”到运动后的肌肉酸 痛等,这些既能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又能从根本上 改变学生认为体育课仅仅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观点。

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 运动成当前,体育教学课件的贫乏、课件制作的烦琐 以及体育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不甚了解,使信息技术 器械飞行轨迹,让学生理解空气阻力、出手角度、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受到了很多限制。所以,合理应 出手速度(取决于力量、工作距离、作用时间)及出 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就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 手高度(在出手角度确定情况下取决于运动员的 运动成绩的关系,得出“出手初速度 气阻力越小、出手高度适合,投掷的距离 越远”这一结论。所以,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一卜解决了体育教 学不规范、不形象、不具体的问题,是体育教学有力 的助推器,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 “主体”地位。

(三)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术应用能力,并制作出适用的课件。身高臂长)与(一)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越快、空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技术得 以合理运用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教 学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当前,由 于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加上体育教

学主要在室外进行,所以他们在教学时都不太愿意

应用信息技术,这显然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二)选取有用的素材,制作适用的课件 选取有用的素材,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关键,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图像、声音、动画等技 也是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成败的关键。因此教 术,将涉及的教学内容变成看得见、听得懂、可以感 形象,给单调、平淡的课:堂教学以新奇、牛动、、明晰和巧妙的特征,从而获得传统教学所不 达到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教育性与科学 知的性、手段运用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练习设计的巩同 形象性与互动性等I’口J题,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恰当的 能 组合安排,切不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而选择 一些不太适宜的来应付。因为这样会使教学效果大 如我在讲解篮球的传切、空切、联防等战术配 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筛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打折扣,甚至产生负作用。所以在配合教师战术示范时。表现得迟钝、紧张。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 是我采取录像教学,结果学乍往往被录像中的扣 篮等精彩场面所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三)合理使用课件 结果花了许多时间也达不体育教学以学生室外身体练习为主,室内理论 教学为辅,它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 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为指导思想的 配合上。教学效果也不佳。在前几次篮球战术教学 学科。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能为了体现所谓 失败的基础上,我试着运HI多媒体游戏软件进行 辅助教学。我采用美国男子篮球联赛篮球游戏软 件,此游戏可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 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吹灰之力地将基本战术配 的现代化而肓日地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结合体育教 学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适时地、恰当地、合理 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教学中好的 东西,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传统的体育教 合——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I面场面,学 学添上新的翅膀。简而言之,我们既要以发展和超 生表现m极高的兴致。课外活动时许多学生主动 模仿练习,并在班组篮球赛中也能够做出一些精 前的眼光接受信息技术,又要以积极和扎实的态度 对待体育的传统教学手段,使两者互为作用,相得

篇3: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的实施过程等融为一体, 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造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学习。

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 可以增大单位课时的知识容量, 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把传统的纯文本的知识说明转换为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全方位展示, 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尤其是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也就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要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离不开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而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完美整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可以说,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基础与前提。

在信息技术以外的学习领域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在于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与交流信息, 在此, 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学习新知识的手段与工具。

只有当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完成这个任务后, 学生才能掌握“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学会创造“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才能保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鲜活的知识, 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的现状

既然承担了如此重要的任务, 而且在信息技术支持方面又具有“先天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应该是远远地走在其他学科的前面的。然而, 其现状又如何呢?

相信许多教师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不少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已经相当长时间的学生, 其对电脑的应用也仅仅停留在浏览网页, 聊天, 打字等初级水平上, 遇到问题, 要么想不到用信息技术解决, 要么不知道用哪方面的知识解决, 尽管这些知识他可能在考试或做作业时已经相当熟练了。总之, 学生学到的只是孤立的理论知识, 没有把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而获得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导致了知识与能力的脱钩。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能不说与我们教学中片面的、单向的信息技术整合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我们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的一般过程是这样的:首先, 教师制作课件, 把要讲授的知识搬到多媒体设备上, 再添加一些诸如图片、音频、视频及动画等材料。然后, 在讲授知识的同时, 展示多媒体材料。最后, 根据本节课讲授的知识, 留给学生一些实践练习和作业。

这种方式的整合, 和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过程毫无二致, 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课程以训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为己任的特点,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像在其他课程教学上的功能一样只是提供了一个知识的载体, 所不同的只是该载体所提供的是信息技术知识。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来说, 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因为它仍旧是停留在知识的简单的单向传授上, 学生在其中仍旧只是一个被动的观众角色, 无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说, 这种缺失了学生参与的整合只是一种片面的整合。

3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

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需要改变思路, 探索新的方式方法, 进行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全面整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是中小学生学习的工具、研究的工具; 学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人;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的教学应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精神、研究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李文琪, 解月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

基于这样的理论, 我们就应把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整合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把运用在课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由“老师的传授工具”转变为“学生的探索工具”, 使学生成为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整合中重要的一环。在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中, 一般来说, 由于学生对新知识了解的缺失, 学生是不大可能太早地介入整合的过程, 他们更多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 才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去验证所学的知识并尝试解决新问题。

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或者说是优越性在于,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基本掌握了的相关技术知识与技能,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放手, 让学生提前参与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 成为这一过程的主角, 而教师则由整合的主体转变为学生整合活动的组织者、创造活动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从教学媒体开发及其教学运用的研究实践逐渐转向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及利用资源进行学习的研究上” (李文琪, 解月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

当然, 要让学生参与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兴趣与特长是不同的, 我们应遵循由易至难, 循序渐进的规律逐步进行。同时, 由于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 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 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 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 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强弱搭配分组, 让他们互助合作,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这样, 学生在全程参与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整合的过程中, 不但获得了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更重要的是体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过程, 通过实战锻炼了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新知识、处理新知识与交流新知识的能力, 学会了使用和打造“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 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提高了与人交往和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这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整合我称之为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全面整合, 它不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工作与活动, 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的、互动的探讨与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被融合在学生的自主的整合活动中, 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 当技术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时,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也就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摘要: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整合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从论述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整合的地位入手, 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的问题之所在, 并尝试着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片面整合,全面整合

参考文献

[1]马宁, 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2]李文琪, 解月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试行) 》

[4]万辉.《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篇4:论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 语文教育心理学 写作教学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着力强调的一个新观念。这预示着语文教学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和发展信息技术。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多重对话的展开和合作学习的进行。它所提供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它的超文本、超链接方式又有利于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积极地开发并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教会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高效学习,最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仅是教师能够做的,更是教师应该做的。笔者试从语文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从识字教学中的“识写分流”和写作心理中的写作模型两方面论述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语文写作教学。

一、“识写分流”与信息化背景下的写作

(一)“识写分流”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识字教学以“四会”(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作为学生识字的质量要求。会读,指看到字形能读准字音。会讲,指了解字(词)义并用语言文字解释意思,后调整为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会写,指认清字形,正确书写。会用,指能把写过的字词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加以应用,如说话、造句等。这是识字最高的质量要求[1](P132)。自1949年以来,我国众多的识字教学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和注音识字三种影响最为深广。除此之外,“识写分流”策略也开始进入教育领域。

2001年中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简化识字教学要求为“认识”和“会写”两种。并且在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建议: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2](P16)自此,各地陆续出版语文新教材,在全国多套语文教材中,低年级识字教材呈现“识写分流”的编写形式。

(二)“识写分流”的编写设想及其识字心理分析

“识写分流”策略,也即“多认少写”“先识后写”策略,可以从数量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认识。就数量而言,要求“认识”的数量多于“会写”的数量,在识字总量上呈现“多”“少”之分;就时间而论,部分汉字先要求“认识”后要求“会写”,在识字和写字要求的达成时间上存在先后,是为“先”“后”之论。

“识写分流”策略的提出充分考虑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小学低年级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手部肌肉和神经发育还不够完善,写字比较费力,而这一阶段恰恰是儿童识记汉字的黄金时期。“识写分流”策略的取向正在于提高识字效率,使学生尽可能早地进入阅读阶段。

任何理念的提出都有其背后的深层用意。要想深刻理解“识写分流”,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识字心理。识字心理是指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掌握汉字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就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识字的本质就是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并且让这三个因素相互沟通,使神经联系过程可以在任何一方进行。[1](P131)从识字心理的角度来看,“识写分流”中的“认识”汉字所需要的心理过程是记忆中的“再认”,其实质是要求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四种联系。而写字所需要建立的心理过程是记忆中的“回忆”,尤其是表象的回忆,其实质是建立音、形、义之间的六种联系,并掌握其程序性知识。“识写分流”是将掌握一个汉字需建立的六种联系分解:先建立四种联系“形→音、义”的联系,即“认识”汉字;再建立剩下的两种联系,达到“会写”汉字。

(三)写作教学中的尴尬及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救赎

“识写分流”策略的确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认识”了更多汉字,便于其阅读并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量。但这种“认识”只强调学生建立对某个汉字的四种心理联系而非本应具有的六种,所以在“认识”的汉字数量增加的同时,其质量(另两种联系未建立)也可能随之降低。

这同时也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在现实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面对题目时可以滔滔不绝地陈述观点,而一旦要求其动笔“写作”又变得茫然无措了。

面对这种学生“会说、会认、不会写”的尴尬,信息技术显示出了其特有的力量,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了此难题。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键盘输入代替了硬笔手写,中小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任意一种拼音输入法,就可以在“识别”汉字之后将其准确地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同时,这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速度。实践证明,熟练的键盘“书写”速度要远远高于硬笔手写的速度。

当学生们发现自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并且发现这种“思想积淀”的价值时,写作就是他们“乐学”而非“怕学”的了。

二、写作模型与信息化背景下的写作

(一)写作的认知模型

写作是以书面语言表达观念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智慧技能。弗劳尔和海斯(L.Flower & J.Hayes,1986)提出了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型。这个模型将写作设想为一组思维过程,作者在这些过程中组织思想并构成篇章。弗劳尔和海斯的模型,并不关注作品本身,而是强调写作过程中应用的程序。[3](P270~274)他们认为,写作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作者确定一个问题空间,然后运用有关这一问题的心理表征,最终达到他们的目标。这个过程由任务环境(task environment)、学生的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和学生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若干成分。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读者意识”

在弗劳尔和海斯的写作模型中,任务环境包括学生的写作任务和外部贮存两方面内容(其中,写作任务含有“主题”“读者”“动机线索”三部分;外部贮存包括“已写出的内容”和“外部资源”两部分);作者的长时记忆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是“有关主题的知识”“有关读者的知识”和“有关修辞的知识”。在此,“读者”出现了两次,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任务分析、还是在作者所存有的长时记忆中,“读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与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却是有背离的。

所谓读者意识,即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并贴近读者对象的一种自觉的心理过程,也即作者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它要求写作者在进行写作行为之前以及整个写作过程之中,始终主动设想读者将如何阅读,会产生怎样的阅读效果,这个效果与自己的写作动机是否一致等,并以此来调整和矫正自己的写作行为。[4](P112)

一直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就是从来没有培养过学生的读者意识。中国学生的读者意识似乎是自动生成的,并且是高度统一的,那就是教师。也正因此,写作失去了其最大的交流功能,仅变成了任务。学生提作文色变、厌恶写作者众之。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博客的出现使写作的读者多元化,使单纯的表达变成了有趣的互动过程。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弗洛伊德认为作为社会人的做事动机之一就是“渴望伟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足以启发我们把学生写作的读者群扩大到社会,扩大到现实生活中去,在充分调动写作主体的积极性上下工夫,在激励学生个体发表欲上做文章。

当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文章是被众多不同层次的人欣赏时,他业已在无形中培养着自己的“读者意识”;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文章是在和其他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而不是等待老师的分数时,他的“假话”“空话”“大话”就少了,真情实感也就出来了。一个愿意并能够用“心”去说话的人,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社会人,也是我们写作教学要培养出来的人。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做到了这一点。

现以一位八年级(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两篇作文为例来看网络信息技术下的写作与传统意义上写作的不同。

案例1

……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因为它使我们认识到了人类的伟大,因为它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精神;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强林的根基,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的党所倡导的精髓。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习这种精神,让这种精神真正在我们的国家发扬光大吧!

案例2

Turn around (题目)

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回头,回头,然而,看到的,只是每天都存在的街道上的景物。

为什么回头,去看那什么也没有的空虚?我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固执地,回头看,想把那一刻路过的人,固定的物留在我的眼里,永远不去。

留在我眼里的是:那一刻时间的固定,仿佛停在了那一刻,不再流动——

这是时光的刻痕,留在我指间。

生命中那些温暖的人或事,不可能永远存在。但是,就算没有永恒,是不是还可以对着流星许愿:希望幸福永伴我左右。

在这2007的最后几天,我在回想,这一年的我,是否已没有了遗憾,想来想去,似乎是没有了。

回头回头,不可能永远都去看过去,未来一定有更多的魅力,去发现。

站在时光洪流浪尖的我们啊,是否真的已经长大?

站在抉择十字路口的我们啊,是否要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DARING,我们会长大,安慰自己,去走下去,别再回头。

我祈祷,别再TURN AROUND.

Why the sea is blue;the sky is high; why cant we be loved?

所选的两则案例,例1是学生考场作文的最后一段,例2是学生当晚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的文章,迥然不同的文笔风格中透出其所面对的迥然不同的“读者”。

例1的读者毫无疑问是阅卷教师,他想要看到的是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向先进学习的端正态度,因此,口号标语式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例2的读者则是多样化的,他可能是我的朋友,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父母,也可能是与我素不相识的他/她。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是我的心灵之家,是我可以尽情诉说心声的地方。所以,我可以说我自己想说的话,我可以发表我想发表的观点,我是用心在抒写我的人生,不必任何人给我打分,不用“优”“良”“中”“差”来对我进行价值判断。“如果你支持我,那请给我留言,我一定会及时回复;如果你不支持我,那也没有关系,感谢你这次的点击。我用我的风格记录我的生活,这是我的地盘,所以我做主。”(选自该生博客主页上的主人寄语。)

尽管案例1的语言流畅,排比使用恰如其分;尽管案例1的政治觉悟很高,生活态度很端正,笔者想,我们的教师还是更渴望看到案例2中的孩子。因为这里的她才是真实的,因为这里的她流露出的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纯粹的,因为这里的她是用心在说话,是在真正地体悟生活与生命。而我们写作教学的目的,不正该如此吗?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外部资源”

如上所述,写作者对外部资源的认知是其写作模型中任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说写作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可广大中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为单一,写作意识也不强,很少有直接经验可以让他们敏锐地捕捉并及时地记录。对学生而言,写作素材的搜集与积累是难点,以往大力倡导的剪报、摘抄费时费力,阅读、保存和更新更是繁琐。现代信息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麻烦,搜索引擎的横空出世使网上搜索资料变得异常简单,而且素材的丰富是我们以往所不能想象的,网络保存及更新资料的便捷也是传统方式无法企及的。

此外,网络信息技术还在写作教学的众多方面显现了其特有的优势。例如,它可以帮助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彰显新课程“以学生为本”“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网络教学,可以将所有学生的反应及时地通过电脑反馈给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论怎样都只能关心到部分而非全部学生的状况。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或学绩不良的学生而言,这不啻为福音。它有利于信息的充分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对话,也有利于作品的交流与传播,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档案袋的建立。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应当把它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作为语文教学创新的一个突破口,花大力气进行研究试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我们的写作教学插上腾飞的双翼。

注释:

[1]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具体的“弗劳尔和海斯的写作模型”可参见吴庆麟:《认知教育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4]鄢明定:《试论实用写作中的读者意识》,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第9期。

篇5: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作者姓名:刘

工作单位:西青区杨柳青一中

通讯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

编:300380 联系电话:27942923

电子邮件地址:liux7331@sina.com

摘要: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化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为高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平台,用它辅助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实施多元评价,使学生和教师的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课堂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实效性

新课程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自然学科之一。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几套实验仪器不能有效的达到上述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新软件的出现,为我们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达到课程学习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实效性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美国学者布兰斯福特(1999)认为,由于许多新技术都具有交互性,因而现在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创建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和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理解以及建构新知识。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及跨越时空的非凡性能,将课堂教学引入到一种全新的境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和问题等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借助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还能打破时空界限,拓展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特别在讲授化学理论课、复习课等授课课型的教学中,其优势更加明显。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它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功能,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适于合作交流,彰显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较传统教材有很大不同,对化学知识体系本身的内在联系逐渐淡化,更注重化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解决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新课程每一章的教学中,都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人教版必修(Ⅰ)第三章实践活动:“讨论是否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题目布置后,同学们首先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明确分工,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阅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分析、归纳和整理;最后由课件制作小组将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图片制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专题:有关铝质饮料罐生产、使用及回收的有关图片;民众对使用铝质饮料罐的一些观点;消费者对使用铝质饮料罐的理解;易拉罐的来源和发展史;易拉罐的其它用途;少量使用会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等。并通过角色扮演贯穿整个内容的始终,谈论激烈而富于理性。讨论之中同学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使用铝质饮料罐,溶解中的铝元素在人体内会不断积累吗?会造成大脑痴呆吗?这时老师的回答为大家解决了难题:铝质饮料罐内壁通常涂有一层保护膜(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等)隔绝金属与饮料的接触,以减少金属铝的溶解。听到这里,同学们放心了许多。

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各自扬长避短,彰显个性。将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提高了同学们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存在化学,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信息技术适用开展活动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传统教学以讲授式为主,教师重在研究教材,讲透教材,注重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及内在联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普遍较低。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发展。

如高一化学讲完漂白粉的性质、应用后,同学们心生疑问:我们周边的水资源是什么情况呢?它与我们的课堂教学讲的一致吗?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增强社会责任感,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研究课题:杨柳青生活用水调查,两周内完成。同学们首先选出科代表任大组长负责总体部署,几个小组长负责以下各项分工:

1.了解常用的净水剂及消毒剂

2.本地区气候条件及周边地区水源状况调查 3.本地区污水情况调查

4.目前本地区自来水厂净水原理

根据自己确定的子课题,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各种方式潜心研究:

1.部分小组走进图书馆,走进互联网,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整理;了解到消毒剂、净水剂的发展史及作用原理;了解了国外先进净水原理及设备。通过这些活动,借助多种知识平台,提高了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部分小组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走出校门,先后走访了西青区水利局和杨柳青自来水厂。在西青区水利局,同学们了解了西青区水源状况及人们的用水情况;在自来水厂,同学们了解了自来水厂的净化全过程。

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锻炼了他们的交往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3.部分小组利用休息日深入各街镇,进行水污染调查。发现我区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尤其部分乡镇的化工厂,把未经处理的化工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中,以前清澈的河水变得奇臭无比,鱼虾都不能生存了。这种恶劣的环境状况使同学们感到忧心忡忡,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后期整理:

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把有用信息按顺序整理出来,课代表和各组长将研究成果做成多媒体课件,并撰写了多篇小论文。

(1)结合实际教学,请同学们总结我区从地理条件上分析缺水的原因。常见消毒剂名称、反应类型及作用机理,尝试学科间的整合。

(2)展示成果。课代表综合利用多个小组多种途径收集、加工的信息,将学科教学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展现某些学生的特长,张扬他们的个性。(3)讨论反思: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整个教学中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学理念。在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收获,提升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好化学能为人类造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三、信息技术适于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开发学生各种潜能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宏观与微观并存,理论与实践并存,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学科。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化学知识载体和工具,是目前学习化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与现行化学前沿研究相匹配的。

研究物质结构,抽象的、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等通过传统的结构模型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结构,而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使这些内容放大化、定格化、形象化,用无法描述的语言展开空间想象过程,大大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开发了学生潜能,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的高效性。

如在学习有机化学中,对微观的有机物质结构及有机化学反应同学们难以理解,而通过flash课件将微观物质宏观化,将瞬间反应定格化,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又如在电化学教学中对电子的得失、离子的运动方向、电极相关反应等内容通过动画模拟,使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信息技术适用于开展多元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在新课标指导下,要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评价的评价体系。新课程倡导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等综合评价。

学习档案评价主要指学生自主选择和收集学习中的有关资料及自评、他评的结果等。为便于管理,教师课组织学生定期整理,将评价结果利用Excel进行归纳、整理,便于随时了解情况。

活动表现评价更是贯穿了整个化学教学之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辩论、角色扮演、小型调查活动等可充分展示学生的风采。对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交流讨论能力、合作意识、关注生活等各种能力全面考察,及时反映学习进展情况。另外,我们还利用网络技术展开BBS论坛,利用电子博客展开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实现网上交流。班里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建立班级网页集体讨论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广泛交流。

但在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仍需解决: 1.教师的教学观念仍须改变。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师的事情,与其他学科教师无关;其次,要改变旧有的教材观。教学应以人为本,教学策略应结合学生特点进行设置,不应一刀切;再次,要改变旧有的整合观。整合并不意味着只做几张幻灯片,代替黑板,而是要善于发现整合点,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的地方要整合,不要一味的搞整合热。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恰到好处,不能让“鼠标”牵着鼻子走,不能满堂灌,将化学课堂变成电影院。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粉笔、黑板和化学实验仪器,否则教学的亲和力会下降。

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随着步入信息化社会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引入化学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参考文献:

《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与课程评价改革》北京师联教育教学研究所编 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篇6: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跨学科的整合教育使教育更接近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及人才培养的需要。整合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看到“部分”,也能看到“整体”;不仅看到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也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所在,避免局限及各个部分连接产生的缺口,能使学生用综合性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

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感官性极强。它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

根据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的目标也由单一的重视分数转变为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上,老师们都想改变以往的单向信息交流的模式,力求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大信息,全开放的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探索创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观念正是在这一大趋势、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有的教师还是常常误解了整合的含义,往往把它简单地曲解成了“结合”,结果自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什么才是整合呢?

我认为,学科整合的概念应该是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长并结合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后可以扩展知识容量,开放教学空间这些特点,通过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完整的综合学科体系,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最佳的途径。既然是整合就必须是学科间的融合,如信息技术与的语文学科的整合就必须突现两者的优点,语文学科人文性强,感情色彩强,作为社会交流的工具实用性强,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展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提供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素材,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只有强强结合,教学的效果才能锦上添花。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不是上课时用用电脑,做做课件,把信息技术只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我觉得这并不是整合,或者说并不是完美的整合。在小学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要求教师首先要在理念上有所创新,可以说是让教师从以往的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它也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前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只是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整合后,我们要给学生提供的很多就是我们以前也未掌握的知识。教师只有本身掌握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只有尝试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成果,才能在实践中掌握操作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时时处处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单元计划、教师演示文稿、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要以此为基础。

2、要突破过去那种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的思想方法,用联系的、多学科的、灵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切忌急功近利。

3、要有创新意识,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以创新为荣;

4、要有创造性思维,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能够打破常规解决问题;

5、要有创造能力,由于人的创造能力是在继承前人已经创造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广博的视野,还要掌握吸收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并善于综合、交叉、开拓新领域,发明新成果。

6、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愿做有益于社会的人的献身精神和坚强意志,具有敢闯、敢干、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

1、在观念上要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要转变:教师角色由教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整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以教师为中心到师生互动的主动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真正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转变。

2、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在教学方法上以单纯的讲授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又符合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在教学模式上要创新:提供了实践基于现代化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模式的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制作电子化的小组展示作品、在网上交流探讨、让学生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在教师指导下收集和整理、分析

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发展层次,使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恰当应用计算机并将其融入现有课程,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

2、教师要与同行合作交流,鼓励教师在培训中、培训后要以小组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做新课和讨论的方式学习。

3、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改进教学,提高教学。

4、计算机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与创造的应用工具——仅仅是一种应用工具,会应用计算机来辅助学习而不是单纯地去研究计算机。

5、使用现有的各种教育、商务和工业用机型、软件,特别是免费软件。

篇7:《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摘要】: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以及如何实施有效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实施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遽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它的核心技术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ents)。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整合”是个新概念,要有新思路。“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是要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什么是学科的整合呢?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学科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要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有些教学内容用别的方法、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那就不必用机器摆花架子。教学内容、学校条件千差万别,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也会各有不同。用不用,用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目前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突破,主要问题在于,现有教改对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等的“改革”不彻底,是在不触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的“改良”,未能对其实施“大手术”。主要表现在:1.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定位上;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力的培养而轻视能力、情感的培养,至今未能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跨入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培养匮乏。2.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教材大同小异,没能超出既定模式,创新成为了奢谈。3.教学手段:各个学校添置了不少设备,但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有的被闲置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4.教学方法:在教改中我们推出了不少的新教学方法,但遗憾的是最终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都未能推而广之。5.教学模式:深受前苏联学者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的影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运用。在21世纪信息时代,我们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改革,进行学科整合,促进教学改革。

三、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施

1、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篇8:论现代信息技术与陶艺教学的整合

一、释放童心

让学生玩泥。玩泥是孩子的天性, 当孩子手中握着一团泥, 对他来说是多么轻松和愉快。天生具有探索倾向的儿童, 他们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 做陶艺、玩泥巴, 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在活动中, 教师简单地教一些揉泥、搓泥条、粘接、手捏等方法, 孩子们可以随意捏塑陶土创造出各种造型, 在制作过程中, 学生努力尝试去发现美的造型, 在玩中实现美丽的愿望。

制作图片、照片让学生欣赏。作为陶瓷古国的中国, 有着许多艺术作品, 可制作成图片让儿童欣赏。在欣赏陶瓷作品图片的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泥塑工艺的美, 使之眼界得到开阔, 文化底蕴逐步加深, 在艺术美中得到享受, 促进审美感的发展。见多识广后, 他们会对比吸取大量广泛的外界信息, 随意发挥, 自由组合, 加之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 学生的作品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千姿百态的作品会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利用网络, 收集筛选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优秀陶艺作品资料,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充分挖掘其艺术教育资源。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判的顺序对一件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时从旁加以引导,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来提高审美水平。在欣赏中学生逐步学会理解整体与局部、线与面、平衡与对称、节奏与韵律、形与神等等美的规律。另外, 学生利用网络信息, 了解我国陶瓷作品的历史,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提高了学习自觉性。

二、动手操作

在陶艺教学中, 动手实践操作是表现美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自己在陶艺制作中的动手实践操作, 来完成通过情感体验后所感受的美, 以此来展现自己的创造力、表现力。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 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 多媒体图文并茂, 可以清晰准确地传授陶艺技术, 为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个性的体现创造了条件。

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把制作方法一步步非常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力, 在视觉冲击的影响下, 触发学生多种感官及思维, 并联想产生碰撞, 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如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 对绵羊的造型在实物平台上进行示范, 对关键要领部分进行讲解, 学生在一目了然视觉的引导下, 对绵羊的制作过程有了深刻记忆, 这是口头叙述与一般操作演示所不能达到的。多媒体展示, 有效降低了教师基本方法传授讲解和学生接受掌握方法的难度。

三、激发想象

在知识难度降低的同时, 由于使用了多媒体, 加大了教学密度, 节省了教学时间, 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体验, 有更多时间去动手实践来完成有自我个性的作品。如在《绵羊》制作过程中, 教师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下动手操作, 完成自己想象中的作品, 让其他同学在动手操作中进行比较与参考, 同时根据自己发现的美, 学生可以把自己认知的绵羊的各种体形、造型和花样制作上去, 通过实物投影进行交流, 展现学生自己对作品美的构想, 使学生在作品形式表现上别有特点, 更有创意, 引发新的思考。

上一篇:高三地理周测7试题下一篇:公务员考试的录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