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2024-05-11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通用14篇)

篇1:《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学校的教育第一是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是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当我读完《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时,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我的教学是不是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越来越聪明呢?

我认为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思考、认识、发现和好奇的需要,这个学生才会成为一个会思考的劳动者。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里成为“思考领域里的劳动者”?我们怎样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不但需要我们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之外,还需要教师与家长长期耐心的共同合作、交流、探讨,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思考的意思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我不禁叩(kòu)问自己,我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了吗?我的点拨与引导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吗?激发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意向了吗?扪(mén)心自问,其实我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完成作业的结果,人为地把一些“棱角”磨平,无意中忽略了“思考”自身的价值。如今我明白:在教育学生时,鼓励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思维训练的前提是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思维训练的意义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开启智慧。”于是,在课堂上,我注意不再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探求,去解答。

如此看来,我们教师要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做到: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地去思考,练习“在观察中思考和在思考中观察”,形成一个优良的循环过程,让学生在学校里变得更聪明。

作为教师,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去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体验思考的愉悦。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引发孩子思考的启迪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想获取知识,或者想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就应该明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密切联系: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把学习和思考二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我认为教师最应该下工夫的事情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880字

篇2:《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一个人到学校里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曾几何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变成了机器生产的工厂,我们这些教师就是批量生产同一产品的加工者。别说学生,连我们自己都快没有了思考。为了应付考试、检查,我们像过筛子一样要求学生背书、背试题、背讲义、背作文…… 一切考试要考的东西都拿来背。然后就来比一比,哪个学生背的多、背的好,哪个学生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就会上好的学校;比那个老师逼学生背的多、背的好,教师就会出名、获得荣誉、升职、晋级。可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令我们自己都惊讶的现象,许多“背的好”的学生并没有出人头地,而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竟然在社会上混得一鸣惊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会思考才会拥有真正的智慧。回头想一想,我们上学时死记硬背的知识现在还记得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是死记硬背得来的吗?

当然,这里并不是就全盘否定识记和背诵,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据第二位。有些东西可以拿来背,比如好的文学篇章、外语单词、历史知识等等,这些知识不但要背,而且背得越多越好,甚至不需要理解,找到记忆的窍门就可以。但作文不能背,有的老师给学生指导

一、两篇文章之后,就让他们背下来。然后以不变应万变,长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写作的能力。理科的习题更不能背,背的结果就直接导致他们思考能力的下降。

怎样让学生学会思考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上我们要做两件事:

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这很好理解,一定范围的知识是学生思考的根基。这也很好做,我们每天也都在做这样的事情。

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为思考者。让自己感受到思考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去享受最美好、最深刻的探索奥秘的感觉,享受那种在心灵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带来的快活。只有这样他才能把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思考作为自己教学的追求,也才有能力为自己的追求去付诸行动。

其次,课堂上我们不要机械地把事实和规则从教师的头脑里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如今,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或资料搜集等学习方式下自己去思考、去再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这样习来的知识是一眼清泉,滋润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的乐趣。

再次,学生要善于思考,他的生活和思想要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开他在课堂上所学的那些东西。事实上,只有开展与课堂上所学的东西没有直接联系的丰富的思维活动,才能为在课堂上的顺利学习打好基础。比如:我校开展的“科技节”,“我爱北京。2008”系列活动就是很好地丰富学生思维的活动。如能长此以往,并且让家长也能主动的带领孩子进行一些有益的类似活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比兴趣班、特长班,要获益百倍。

篇3:《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通过试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辩论等多种形式,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活动中,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而要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没有思考是不行的。在新课程理念下, 应重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往往是新课改中最精彩的部分, 因为质疑最能表现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有人说, 一节好课, 只有一个衡量标准:思维含金量。要使思维的含金量提高, 提出好问题是关键。好的问题背后往往蕴含着高质量的思维, 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好的问题, 更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好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问题,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以促进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例如, 在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展示给同学们一张元素周期表, 这对每位同学都很熟悉, 110多种元素整齐地排列于其中。

教师:关于元素周期表, 同学们想了解什么?

学生: (观察元素周期表, 思考并讨论, 提出了希望了解的问题) 第一,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得如此有规律, 表中是否蕴含有一定的规律?第二, 表中所蕴含的规律是什么?第三,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为何如此排列?

利用学生熟悉的元素周期表, 鼓励学生质疑,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从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入手, 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教师:原子由哪些微粒构成?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那种微粒有关?有什么关系?

学生:原子序数与该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等。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教材中的数据, 并依据所填的数据画出直方图和折线图。

学生:一是组内分工, 写出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二是组内讨论, 寻找原子序数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关系, 并画出图形, 为归纳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各抒己见并进行组间的互评。

通过评价和讨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提升, 学生们共同得到元素周期律。最后, 在总结本节课的同时给学生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让学生结合本节课再去思考他们看到周期表所想到的问题。从这节课不难看出, 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尤显重要。

但现在的事实是这样吗?袁振国教授在他的新作《教育新理念》一书中这样写道:中国的孩子放学回家后, 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 差不多都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家长们关心的是学校既定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 也是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 那就是犹太民族, 当孩子放学回家后, 家长们问他们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在学校里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高兴。可是如果中国的孩子回来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教师难住了, 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为难, 尴尬甚至会斥责孩子“你逞什么能!”

通过这个小故事不难想到平时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答, 而忽略了学生问的培养与指导。更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都缺乏问题意识, 缺乏民主意识, 缺乏对话意识。那种用教师的问代替学生的问, 用老师的问剥夺学生的问的做法, 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萌芽。这就要求教师应真正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认真备课, 给学生创造出适合他们的问题情境, 让问题意识成为其基本意识。因为所谓教学, 说到底, 就是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那么教师的教才能见成效,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其实在每一个年轻学生的心里, 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点燃他们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必须让学生知道思考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 用自己的思考征服、教育和指导学生。相信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 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都说会思考的人, 才有活力。脑海中呈现出罗丹的《思想者》雕塑作品, 那曾经让多少人为之惊叹:原来, 思考着可以如此有魅力!作为教师, 让学生成为成功的人, 必须要先学会思考。在苏老的阐述中, 笔者再次认识到了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让其学会思考责任之重大。

篇4:“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以笔者观察,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生态逐步得到改善,但不少课堂,教师仍把教材、教学设计、课后习题视为纲领、圭臬,围绕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照本宣科,对于成绩的过度追求依然如故,许多课堂不为学生所喜欢,导致出现学生厌学、苦学甚至辍学的现象。

究竟我们的课堂缺少了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人的价值无非是思想境界如何,思维能力如何。”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灵动的思考以及思考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才能促成真正的发展,生发出自觉的快乐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的劝告——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应当为我们所遵从。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需要我们课堂教学的着眼点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站位于学生个人价值的创造和发展,升华学生对于人生、对于人生价值意义的基本认知。《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集体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人们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人们为什么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2.你觉得那些“小伙子”棒么?3.你觉得本文中什么得到了“检阅”?

同学们深入研讨文本后整理出如下观点:“小伙子”博莱克真棒,“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走得非常投入,有精神,不难想见他在平时的训练中,付出多少心血。同时,他能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表现出足够的勇气与自信,身体虽有缺陷却精神力量强大,让人无限感佩。而“小伙子们”用无声的行动呵护着博莱克,用“德行”带给博莱克以自信自尊、昂扬向上,这种理解、尊重、友爱、信任、成全他人的品质同样值得夸赞。显然,博莱克的“坚强刚毅”和孩子们的“仁慈善念”得到检阅。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需要我们着力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习惯。我们要带着孩子以一种敏感审慎的态度走进文本细读思考:1.文本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2.为什么会这样表达?3.为什么只能这样表达?4.这样的遣词造句有何独到之处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5.文本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成为文本中的角色,不草率定论,不轻信盲从,在反复的追问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品质。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礼物》讲述的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独自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生活贫困而朴素,品质勤劳而善良,她无私地把微笑送给别人,人人都称这是最好的礼物。我就设计这样的问题:“礼物”指的就是“老奶奶的微笑”,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快慰让人释怀,文章为什么选择去写一位老太太的微笑?老太太的微笑为什么充满魔力,成了大家求之不得的礼物呢?

学生自然在头脑中明确老人身上的几组对立的矛盾:孤独无依靠、很苍老、很勤劳、很穷困、很开朗、很善良等等。

那么,“微笑”的价值也就呼之欲出:

看似挣扎在生活边缘的老奶奶却有着超乎别人的幸福人生,不正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吗?这样一位生活贫穷而外表并不美丽的老婆婆不应受到人们的尊敬吗?面对生活的点滴挫折、痛苦就颓丧萎靡的人在与之比较中是否应该有些自责而振作呢?

着力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走进情感丰富的世界,走进思想碰撞的海洋,拓展生命的自由,在文本细微曲折处凝神推敲,在思考中“经历”“经验”,由知识走向生命的回归,实现学生的精神健壮,思想丰富、优雅、从容。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地时间体验,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表达个性化的思考,鼓励学生对教材、对他人的意见,包括教师的观点、结论进行批判、选择,让学生在求异思维、换位思维中掌握积极的思考方式。

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执教中,我让同学们自由阅读,交流自己感悟。有这样一个句子,“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大家在凝神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思考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拉骆驼的”那么冷的天走那么远的路着实生活不易。有的说这些“拉骆驼的”讨价还价时没有巧舌如簧,只是言说“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足见他们的憨厚质朴。有的说作者把“拉骆驼的”从门头沟徒步而来卖煤,“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看似闲言赘语,却又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利用顿挫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她对于“拉骆驼的”好感与亲近含蓄不尽妙不可言。

能够在无疑处生疑,能独具慧眼平中见奇,能敢想敢说见解独到,这种自主性、探究性地体验,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时间、困难、挑战,用足够多的耐心去等待、去观望,学生就能在自己主动发现中练就平中见奇、无疑而疑的一双慧眼,这种开放性、不确定性、愉悦性带给学生的是思想的愉悦,也将是成全孩子积极思考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开启智慧以解蒙昧,课堂才有其真正的高效魅力。

篇5:《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刚刚有个家长打来电话,跟我反映她的孩子不会思考不会理解的问题。于是我又翻到这一节,仔细阅读。苏说:“人应当首先在思考领域中成为劳动者。”这样看来似乎我自己从小到大也一直没有做到一个良好的甚至是合格的劳动者。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希望我的学生跟我走进同样的怪圈,误入同样的歧途。

苏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他这是向教师的智慧提出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智慧。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考“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呢?

他说:必须是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他的教学经验是在课堂上做两件事:

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

第二,要是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这第一点对我们大多数老师来说,都能做到,更有甚者,会大大的有意无意的扩大这个范围。也正是这种扩大的行为,是第二点失去方向或偏离了轨迹。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这两点的结合点,让孩子们在接受必要知识的基础上聪明起来。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让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他在课堂上所学的那些东西,比如开展与课堂上所学的东西没有直接联系的丰富的思维活动。这样,所练就的一种独立性有能为在课堂上的顺利学习打好基础,是一个良心循环。

篇6:让语文教学在网络世界里一网情深

让语文教学在网络世界里一网情深

南漳涌泉完小 李建申

【文本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日显重要,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鲜明地指出了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引领学生漫步美的殿堂。她在兴趣培养,情感激发,剖析形象、展现画面、品词酌句、启发想象、难点突破、思维创新、博客交流平台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 情感 品词 想象 创新 网站 博客

【正文】: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极佳的表现力、感染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它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让学生的情感在语文课上奔腾而出。教学中,我们将多媒体技术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利用网站和博客,通过鲜活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灵活的互动,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

课标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教师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恰如其分处理好师生关系,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让学生心灵激荡、让情感之花在语文课堂上尽情绽放。

一、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催化剂。离开了情感这一要素,语文学习活动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如若在授课伊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件进行导入,籍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犹如磁石吸铁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时,学生仅从优美的词语中去感受到张家界的美丽风光,体会索溪峪风光的“野”便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整篇文章学起来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后,“十里画廊”、“百丈峡”等景点的图片在动听的背景音乐声中,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身临其景,游览于索溪峪的群山之中。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思维状态也变得更为活跃、灵动。可见,利用多媒体进行

教学可以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图象,化静为动,变虚为实,让学生以兴奋的状态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多媒体升华学生爱国感情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感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极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让学生一吐为快,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意境。

如我参加南漳县“三大活动”比武,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八国联军在我国犯下的罪行。教师语:八国联军进圆明园后,只要是拿得动的、抢得走的,都被这些强盗运回他们自己的国家。并且陈列在他们自己国家的博物馆里。但凡拿不动、抢不走的就砸。有“万圆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被他们洗劫一空,八国联军为了掩盖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砸、抢、虐夺圆明园后,火烧圆明园。这把无情的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才渐渐熄灭。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座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绝世之作在大火中就这样消失了,我们中华民族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却躺在外国博物馆。这是怎样的三天三夜啊!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火燃烧下的三分钟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一件件奇珍异宝没有了;一幅幅字画真迹不见了;一栋栋亭台楼阁在他们眼前消失;“平湖秋月”、“蓬莱瑶台”、“西洋景观”、“买卖街”、“乡村山野”,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为了灰烬„„。看完这段画面,同学们不由的深深出了一口心中的郁闷之气。教师紧跟着问道: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八国联军是一群无耻的强盗”一个学生没等教师点他就激动的站起来愤怒的说道;“他们简直不是人,是恶魔”一个学生憎恨的说;“还我圆明园”又一个学生站起来激昂的说;还有一个学生紧握着双拳,怒目圆瞪仇恨的说:“我要报仇” „„看得出学生已被文中的所传出的情深深的感染了,爱国情感在这一刻得到升华。

三、多媒体波动学生情感之弦

“文章是鲜活的生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过程存在着“启而不发”的现象。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创设真实的情境,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可见的图像。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田,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并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情自景生“不启自发”的目的。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课文,它真实地再现了周总理逝世后,“八亿神州泪纷纷,千家万户哭总理”的悲痛场面。教学时,教师先在投影周总理遗像的同时播放哀乐,接着用一段富有情感的导语,创设出庄严、悲痛的课堂气氛。然后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边深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观看“胸前佩着白花,臂上缠着黑纱的男女老少,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哭泣着”的画面。悲壮的乐曲,深情的语言,庄严的画面使学生完全沉浸于无比悲哀的气氛之中。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这种“揪心撕肺”的悲痛场面,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特定的庄严哀伤的情景之中,实现了文本表达和个体体验的统一,课堂上师生感情交融,浑然一体。周总理的高大形象赫然显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并自然地进入了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和回味之中。

四、多媒体带领学生领略自然美

诗人毛泽东说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秀美典雅的杭州西湖,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银装素裹的吉林雾凇,四季变化的烟台的海,与众不同的三亚落日,台湾美丽的蝴蝶谷,奇妙的海底世界,浩瀚的星际„„如此怡人的风光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藏。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将这怡人的风景请进课堂,冲击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他们就象插上了双翼,飞往祖国各地,再也不会受书本文字的束缚,再也不用空洞的想象,在返璞归真,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情与美在这里交流,心与心在这里碰撞。

如《海底世界》一课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布置学生利用报刊、网络等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海洋的资料,可以是文字的,可以是图片的,也可以是录象的,鼓励学生把上网搜集的资料归类整理,激发学生探究大海的欲望。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喜欢大海的理由,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各抒己见,然后老师趁热打铁,适时播放从网上资源库中下载潜水员遨游海底的视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潜水员在海底漫游,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观毕,兴趣浓厚,有一种身临其境、其乐融融的感觉。

又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对于地球,学生熟悉而又陌生,教学时教

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蓝蓝的天际中群星璀璨,其中一个蓝白相间格外美丽的星球在不停地旋转,还配有语言介绍,学生注视着屏幕,倾听着如梦如幻的背景音乐,有身临其境之感,自然而然地与“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产生强烈的共鸣。有了多媒体的参与,学生在反复浏览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情景时,加强了直观感知,体验到了书中所描绘的情境,演示中,学生求知欲望和积极性高涨,科学探索欲油然而生。同时点击有关人类破坏行为带来的生态灾难等视频文件,学生从反面认识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他们在欣赏地球美的同时,一种自觉保护环境的心灵之美也在自然的教学中得到了熏陶。

五、品词酌句,感受古诗的语言文字美

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障,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又如教《小儿垂钓》第一、二句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上一段曲调明朗、节奏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老师诵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地显示出来,有的学生这样描绘的:一阵风吹来,嫩绿的柳枝

舞动着细细的腰枝;清清的湖面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瞧,小男孩的头发被风吹乱了,短褂也被风吹开了,露出了可爱的红肚兜呢!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来激发学生思维,训练思维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电教媒体,适时投影,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黄鹤楼”、“扬州”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再如《泊船瓜洲》中“京口”、“钟山”、“瓜洲” 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这些假如弄不清楚,就会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学这两首古诗之前,我先画了一条由西向东流的长江,再画出有关地理位置,用投影的方法放映地理位置图,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地理位置,便于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性。

我们应该像品茶那样,好好地品一品文章中的词句,从那阵阵墨香中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让这份清香之美在唇间,在心中,久久回味。

六、多媒体提升学生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功能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指导、辅导的作用。引导并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

例如:我执教的《爬天都峰》一文,首先,大屏幕显示天都峰的图像,同时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同学们去欣赏它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的景象。接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头脑中的想象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细细品味文中描绘天都峰的“险”、“陡”。如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电脑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天都峰顶被云彩缠绕着,笔陡的石级直插云霄,在这里我特别制作了一个课件,石级上的铁链突然从云霄席卷而下,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让学生边看边体会,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然后,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朗读,体会此情此景,并有感情地读出它的语气。同学们争先展示自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又如:在《翠鸟》一课的导入阶段,我采用情景导入法展示课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展示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同学们在配音朗读中欣赏着翠鸟的美。接着我又问:“通过眼前的这幅图画,你能介绍一下翠鸟的样子吗?”同学们跃跃欲试,展示自我。我用课件出示翠鸟每一部分颜色,把文字提示写出来。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课件的步步展示,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自主、自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欣赏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力。

七、让学生走进网络世界

平时我及时引导学生业余时间在网上和好友、老师互相发电子邮件、聊天。这也是促进学生习作的良好方式,每当学生有不开心、受委屈的时候,他们都懂得利用网络向好友倾诉;节假日,也会给老师发出一封封热情洋溢的电子邮件;对老师工作方式不满的地方,也会通过聊天和发邮件等形式进行沟通。如学生们《走进李白》网站,和伟大的诗人对话,去领略李白的豪迈、浪漫的诗仙情怀,注重友情的常人情怀。进入了《走进鲁迅》的专题网站,全面而深刻地探究了鲁迅的生平事迹、文章风格及其它相关知识。进入《感恩》专题网站,体验到人间亲情的深刻而博大,增强了讲孝心、讲追求的成才意识。另外,在一些主题鲜明的学习任务的要求下,学生畅游网际的广阔空间,遴选各种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更具有了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的新特征。这种学习能力的增强,很好地应对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八、博客让教学充满生机

★在这个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太乱,学习者无法判别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将经过过滤过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将信息传递给他的伙伴。通过浏览别人的博客日志,知识获取的效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博客提供学习的丰富情境。专家将最近看了哪些书,读了哪些人的文章,听取了哪些意见都通过博客方式表达出来。同样,这一方式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有效的,学生的博客日志可以反映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于问题的想法与思路、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得教师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博客提高学生的媒体文化水平。博客的个人化使得学生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要采用最适当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过滤与说明,使得他的博客日志能够为更多的人接受,使得他的思想和资源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在博客里鼓励参与者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博客的模式是平等的,博客更看重的是参与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对于教师或书本上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的方式发表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博客并不要求意见的统一,但要求意见的针对性和独立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议题发表意见。

★博客的重要特征就是对信息的过滤,使得信息可以转换成有用的知识。阅读者对于博客的资料和思想有什么样的观点,都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加以表述。这种方式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信息判别能力的训练。

★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不光是阅读和评论老师或其它同学的博客日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立自已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已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

总之,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要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就必须重视情的感染,情的熏陶。“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多媒体是架设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它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让学生心灵激荡、让情感之花在语文课堂上尽情绽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变枯燥为生动,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能为可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引领学生漫步美的殿堂,为他们的生命增添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电教》2005.8~9 2.《素质教育博览》2006.1 3.《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

4.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第11—16页。

5.秦力,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2002,(6)

杨光辉。发辉网络资源

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2(7)

篇7:在感恩的世界里,生活更精彩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播下心情的种子,收获了快乐;播下感觉的种子,收获了幸福;播下友谊的种子,收获的并不是地久天长——题记

友谊的道路坎坷曲折,围绕在我身边的是悲欢离合,使自己的命运无法掌握,心情由欣喜变低落。

感受友谊

复杂的家庭背景,使我拥有了一颗冰冷坚强的心,决定把心的大门关闭,不容许任何人进入,同时,也不让自己再为任何人掉一滴泪。

进入初中的我,决定试着打开那扇关闭已久的大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叩响了那扇门,我迎接了第一个贵宾的到来,不知不觉,他成了我的常客,我们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感谢他的到来,感恩他的存在,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存在,知道了原来友情也是那么美。

珍惜友谊

渐渐地,我们之间的友谊也越来越深,一次不经意间的谈话,一个不经意的问题,却触动了我的心。“我们之间的友谊会不会出现隔阂,而且我们变得很尴尬?”“决对不会!”他的回答既简单又肯定。他所说的“决对”震撼了我的心,让我有一种莫大的安慰,同时也隐藏着一些许的恐惧。

不管怎样,我的心感觉到他的话是认真的,发自内心的,心中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好好对他,因为这份友谊来之不易。

感谢他真挚的话语,感恩他肯定的决心,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持续,知道了珍惜。

情谊分离

原来,友谊地久天长还是不可以,虽然上天让我们相聚在一起,但注定还是要分离。就这样,我和他之间的情谊渐渐远去,原来“决对”藏有的恐惧出现在这里。

现在的我们就这样默默无语,从他朋友的口中,我听到了他为我付出了许多许多,感受到了没有这份友谊的难过,坚强的心最终还是变软弱了,眼睛变得朦胧了,天空中下雨了,下雨了„„

感谢他为我所付出的一切,感恩他那不图回报的爱,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失去友谊的痛苦,知道了友谊无法舍弃。

在感恩的世界里,让我懂得了精彩的生活需要感恩,不仅要感恩欢快的经历,同时也要感恩痛苦的分离。但是,痛苦的分离任何人都不想得到,都希望拥有完美的结局。为了完美的结局,用心去感恩精彩的世界吧!

篇8:《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究竟我们的课堂缺少了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人的价值无非是思想境界如何,思维能力如何。”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灵动的思考以及思考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才能促成真正的发展,生发出自觉的快乐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的劝告——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应当为我们所遵从。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需要我们课堂教学的着眼点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站位于学生个人价值的创造和发展,升华学生对于人生、对于人生价值意义的基本认知。 《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集体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人们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 人们为什么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 2. 你觉得那些“小伙子”棒么? 3. 你觉得本文中什么得到了 “检阅”?

同学们深入研讨文本后整理出如下观点:“小伙子”博莱克真棒,“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走得非常投入,有精神,不难想见他在平时的训练中,付出多少心血。同时,他能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表现出足够的勇气与自信,身体虽有缺陷却精神力量强大,让人无限感佩。而“小伙子们”用无声的行动呵护着博莱克,用“德行”带给博莱克以自信自尊、昂扬向上,这种理解、尊重、友爱、 信任、成全他人的品质同样值得夸赞。显然,博莱克的“坚强刚毅” 和孩子们的“仁慈善念”得到检阅。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需要我们着力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习惯。我们要带着孩子以一种敏感审慎的态度走进文本细读思考:1. 文本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2. 为什么会这样表达? 3. 为什么只能这样表达? 4. 这样的遣词造句有何独到之处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5. 文本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成为文本中的角色,不草率定论,不轻信盲从,在反复的追问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品质。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礼物》讲述的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 独自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生活贫困而朴素,品质勤劳而善良,她无私地把微笑送给别人,人人都称这是最好的礼物。我就设计这样的问题:“礼物”指的就是“老奶奶的微笑”,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快慰让人释怀,文章为什么选择去写一位老太太的微笑?老太太的微笑为什么充满魔力,成了大家求之不得的礼物呢?

学生自然在头脑中明确老人身上的几组对立的矛盾:孤独无依靠、很苍老、很勤劳、很穷困、很开朗、很善良等等。

那么,“微笑”的价值也就呼之欲出:

看似挣扎在生活边缘的老奶奶却有着超乎别人的幸福人生,不正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吗?这样一位生活贫穷而外表并不美丽的老婆婆不应受到人们的尊敬吗?面对生活的点滴挫折、痛苦就颓丧萎靡的人在与之比较中是否应该有些自责而振作呢?

着力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走进情感丰富的世界, 走进思想碰撞的海洋,拓展生命的自由,在文本细微曲折处凝神推敲,在思考中“经历”“经验”,由知识走向生命的回归,实现学生的精神健壮,思想丰富、优雅、从容。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地时间体验,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表达个性化的思考,鼓励学生对教材、对他人的意见,包括教师的观点、结论进行批判、选择, 让学生在求异思维、换位思维中掌握积极的思考方式。

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执教中,我让同学们自由阅读,交流自己感悟。有这样一个句子,“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 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大家在凝神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思考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拉骆驼的” 那么冷的天走那么远的路着实生活不易。有的说这些“拉骆驼的” 讨价还价时没有巧舌如簧,只是言说“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足见他们的憨厚质朴。有的说作者把“拉骆驼的”从门头沟徒步而来卖煤,“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看似闲言赘语,却又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利用顿挫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她对于“拉骆驼的”好感与亲近含蓄不尽妙不可言。

能够在无疑处生疑,能独具慧眼平中见奇,能敢想敢说见解独到,这种自主性、探究性地体验,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时间、困难、挑战,用足够多的耐心去等待、去观望,学生就能在自己主动发现中练就平中见奇、无疑而疑的一双慧眼,这种开放性、不确定性、愉悦性带给学生的是思想的愉悦, 也将是成全孩子积极思考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篇9: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有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而无所事事,每天6小时无所事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无所事事。这样会使一个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败坏下去。无论是学生生产队也好,教学工厂也好,学校试验园地也好,无论什么都无法弥补在一个主要领域里荒废了的东西。这个主要领域就是思考,人应当首先在思考领域里成为劳动者。

怎样才能使紧张的、愉快的脑力劳动在学校里占统治地位呢?关于这一点可以写出厚厚的一本书,这本书在教师来说像空气一样需要。而现在我只想说说主要的意思。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固然,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是不行的,但是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居第二位。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可是多么遗憾,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譬如说,我们布置一个八年级学生今天回去读10页教科书,而他在这一天里又从有趣的科学书籍和杂志里读了20页、30页、40页书,他读这些书不是为了去记熟它和背过它,而是出于一种思考、认识、发现和好奇的需要,只有这样,这个学生才会成为一个会思考的劳动者。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但是,我们还常常会看到那些被无力胜任的死抠功课的苦役折磨着的活死人。新闻记者在报道一个学校时,往往主要是把教师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描述一番。但是,关于学生的阅读这样一个对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来说都如此重要的问题,我却从未看到有谁提起过。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有1/3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2/3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去,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

篇10:生活在爱的世界里作文

我们的身边,总会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只要你我有一颗慧心,一双慧眼,一定可以发现自己其实一直生活在爱的世界里。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周末,爸爸带我去玩。好不容易等来一辆公交车,一上车我就惊呆了,有的人坐在行李上,有的人手拉着扶杆,甚至有的人干脆坐在了地上……人挨人,人挤人,把过道堵得水泄不通。车子一晃,乘客们也跟着摇晃,我一下就后悔了,干嘛要上这辆车呢?可现在悔之晚矣,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和爸爸只得挤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角落,扶着扶手努力站直。

不知是天气的原因,还是因为车内实在是太拥挤,上车没有多久,我的头就开始晕沉沉的。忽然我发现有人在拍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是一位满头白发,十分和善的老人。他关切地问道:“孩子,你是不是很难受啊?脸色不太好啊!”我点了点头。“这样吧,我下站就要下车了,我的座位让给你吧。”爸爸急忙说:“老大爷,都是孩子给老人让座,哪有让您给孩子让座的理啊!小孩子没事,您年纪大,还是好好坐着吧!”老爷爷的脸一下严肃起来:“你要是不坐,我可生气了,没看着这孩子这么难受嘛!”爸爸只好答应,扶着我坐了下来,老爷爷伴着的脸一下洋溢着笑容,特别慈祥。

车子继续摇晃着前进,我的眼皮越来越重,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当我随着车身的一阵摇晃醒来时,隐隐约约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好像是给我让座的老爷爷。我不敢相信,又揉了揉眼睛,真的是他!

篇11:《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中学生优秀感恩作文: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生活作文

当你被别人欺骗时,闪过你心头的第一信念一定是憎恨,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聪明的人会庆幸,更会感激这个人,因为是他增长了你的见识,磨练了你的心志. 人成长的道路上,要遇到种种经历.欺骗的谎言终有一天会被识破,在那一刻,你就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因为你明白了你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长期依赖于他人的人,偶尔被别人遗弃,他会不习惯,会恐惧,可很多的事是别人帮不了的.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靠天,靠地算不得好汉.也许遇到了困难,身边的人都弃你而去,那你就会选择自行解决.正是因为这遗弃你的人教会了你自立. 现实是一个残酷而可怕的社会,可许多不为人知的角落也会有那些花花草草的战争,到处充满着以强凌弱,勾心斗角,这时你也许会为那些挡在你面前的困境而埋怨,“我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世界里”.多从战争中脱颖而出的胜利者,原因只有一个:对周围的一切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他把种种挫折都当作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他总会从种种困难中提炼出教训,并警戒自己下次绝不会犯同样的错,然而成功后,他还会感激那些挑战过他的人. 有时候欺骗并不是欺骗,遗弃并非真正遗弃,困难并不是困难,关键是你看待它们的心态,恨最后会使两败俱伤,不妨试着去感激. 感激那伤害你而磨练了你心志的人,感激欺骗你而增进你见识的人;感激绊倒你而强化了你能力的人….. 精彩的人生需要挑战,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激那挡在你面前而铸就你人生辉煌的一切.

篇12:《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收音机里正播着一条国际快讯:重大新闻,在一夜之间大人们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忽然消失。正在为您播报的是XX中学XX同学。

刚刚起床的我听到这个消息惊呆了。我连忙跑到爸妈的卧室一探究竟。卧室里没有爸妈的身影,餐厅没有、厨房没有、书房没有、洗手间也没有。我赶忙抓起手机,来和朋友分享这件事。

没有大人的世界是有些混乱的。婴儿们没有了大人精心的照顾变得哭哭啼啼,不过,很多女孩子自告奋勇地来担任为婴儿冲奶粉、换尿片的工作。有些爱偷东西的孩子变成了小偷,身体强壮的男孩子主动担任起安保的工作。有时,孩子们想学习了,大的孩子就会做老师来教小的孩子。有的孩子则成为了写童话的作家。这跟有大人的世界一样了,保安抓小偷、老师教学生、作家来写书……不管怎样,孩子们都在尽力地丰富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知道等到他们成年之后,他们也会消失。

几年过后……

篇13:《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读后感

1. 活用教材, 语文学习生活化

教科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体现了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如教学“语文园地”里的看图作文, 图上画的是三位少先队员在标本室里收集标本。这个内容就本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首先是学校里没有标本室, 其次是同学们也从未进行采集标本的活动。于是, 我撇开这幅图, 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张画片或一张邮票按要求写下来。当学生把习作交上来时, 文章充满童趣, 充满幻想, 富有想象, 富有个性, 表现出学生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样的作文, 不是比死扣课本题目而不考虑学生实际, 更有价值和意义吗?不是也更能展现人性美,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可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更好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2. 多阅读, 语文学习时空化

学生的阅读量多了, 自然词句积累就丰富了, 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理解能力也就提高了。同时广博的知识会使人变得机智聪明、富有灵气, 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 要学生举例说说对《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这段话的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本来可以不断再生,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 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教学前引导学生阅读小学生科普丛书《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等有关环保知识的书籍, 学生积累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后, 理解这段话就不难了。有一位同学是这样理解的:“随意毁坏森林不但使小动物们无法生存, 而且会使土地裸露, 造成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所以, 毁坏森林到头来还是害了人类自己。希望人们不要再毁坏森林, 要保护好森林。”事实说明,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途径。

二、间接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1. 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 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可供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 善于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 加以有效地利用,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参加社会活动, 实践语文

社会是个大课堂, 是个资源库,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如每年的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 我会鼓励学生去观看, 让他们去接受融艺术、科学、人性等方面为一体的美丽大展园的熏陶, 让学生在生活中见证语言的魅力。

3. 交流话题, 创生学习资源

篇14:让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

《论语》一书篇幅不大,共计20篇,一万一千多字。然而,这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部文言典籍,光注释就是原文的数倍,学习它自然会有相当的困难。怎样学习才能让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采取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才能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创造性的主体体验?如何处理“积累、思辨、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使之符合高中生学习的特点?我们的做法如下。

第一阶段:读

我们知道,“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是要以“读”为根基的。与文本、作者或师长“对话”,是要有资本的,有了资本积累才有“对话”资格,而“读”正是这种资本积累的最为有效的方式。那么,怎样读才能变难为易,化繁入简;才能印象深刻,铭记在心;才能兴致盎然,兴趣不减?1. 按原著顺序读;2. 用孔子故事引读(这很重要,以某一话题为中心,前后牵连,可保持兴趣);3. 后边章节提前读(缓解压力);4. 早读课与常规课交叉读。换句话说,在“读”这一块,我们是既搞“阵地战”,又搞“游击战”。以读为本,读、赏、评、析穿插进行(赏、评、析三项已属“研究”的范畴,要尽可能探“本”寻“真”,具体见“第二阶段:研”)。两个月下来,同学们通读了整本《论语》,读得兴趣盎然,不亦乐乎,有些章节甚至能够熟读成诵,脱口而出。

第二阶段:研

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张鸿苓指出:语文学习,小学重在记忆,初中重在理解,高中则重在批判精神的培养。而“研”正是培养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论语》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通过切磋、琢磨、探究、研讨,没有或者缺乏直接人生体验的高中学生就会沉浸其中,就能渐进为会思考、有思想、有见地的人。为此,我们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传统课堂里研读。印发朱瑞芬先生编著的《人生智慧海——<论语>今读》里的文章。其中,研究文章主题内容的篇章选印了《举贤用能》《“贵和”与现代竞争》《传统节俭与现代消费》《义利之间》《名实相应的理性美》《“不愤不悱”与创新思维》《问人不问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教育的现代价值》《对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视》;研究文章思路结构的篇章选印了《读书的感觉》《知之·不知·阙疑》《宽容:减少“感情损伤”》《新世纪的学习》《富与贵的品质》《三人行,必有我师》《悟通时间与生命》《岁寒,松柏后凋》《美食·艺术·养生》《立志·磨炼·成材》等,计二十篇。朱先生的“今读”文章,实际上已指向一个个具体的论题或者说话题。文章将儒家文化资源向现代社会生活融合、转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我们“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最好范例。

第二步,在网络教室里研读。主要是从文章选题、写作思路等方面讨论上传“家园”学习网站的文章。(篇目见“资源准备”)

在完成这两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收集、整理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资料并在网上做成“文件包”,为下一阶段“写”做准备。教师则提供方法和路径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怎样从广泛的阅读材料中选题?选定论题后怎样围绕论题去搜索相关资料?阅读相关资料后怎样去筛选、确定自己要用的材料?怎样确定自己的行文写作思路或文章结构?怎样感受、把握或寻求自己写作时的言语风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同学间怎样相互交流、讨论等。

据网上统计,学生选定的论题涉及到《论语》的各个方面,如仁、礼、忠、信、义、智、德、勇、孝、大同社会、济世理想、和为贵、和而不同、名与实、入世与出世、君子与小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材施教、尊师重道、养生有术等等。一个多月下来,以“文件包”字数计,人均阅读超过两万字以上,加上印发和上传网站的文章,学生人均阅读超过十万字以上。

第三阶段:写和评

先说写——

有了扎扎实实的“研”,自然,“写”就水到渠成。两个星期后,同学们的手写习作稿陆续上交。全班60位同学,最后改定、打印、上传“家园网”的习作共42篇,其中一位同学写了两篇。一篇篇精彩的习作,数量如此之多,篇幅如此之大,涉及内容如此之广,观照现实如此之紧密,批判精神如此之锐利,是我做专题学习以来从未有过的。我做过一个统计,以一篇习作2000字计,这一次,我共批阅了近十万字。我常常是连夜审阅、校对、上传,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

再说评——

第一步,学生网上“自评互评”,两课时。“自评”在于认识自我,如明确优点,发现不足,反思调整等。“互评”在于发现伙伴的优点,相互学习、激励和提高,可产生辐射效应和体验成功愉悦。对“自评”我提出要求:如,这篇习作你写了几次?有没有列提纲?写了几稿?上交后有没有重写或修改?你查阅了哪些资料?阅读了哪些书籍?书籍要写出书名、作者,从互联网上引用的资料要说出作者及文章的标题。你是怎样确定“论题”或者说“标题”的?老师改了你的标题,你有什么看法?定题后你又是怎样围绕“题”再次查阅资料的?写作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写作过程中状态如何?如愉悦或苦痛等。(请用描述语)从查阅资料到自己写作这种自我语言的转换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这次专题阅读或者写作,你最大的体会或感受是什么?等等。

第二步,“教师网上点评”,一课时。对学生习作评价要慎之又慎,这里特指想象力、创造力特别丰富或者思想比较另类的习作。我们很多老师都意识到创造力培养对于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意识到个性和自由意志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个性和自由意志往往被视为人性的另类,殊不知,没有个性和自由意志哪来创造力呢?我常常提醒自己:激励和保护永远比评价更重要!

请容许我列出部分同学习作的标题:

1. 从终极人格到终极社会(何珅)

2. 试谈孔子的济世理想(杨俊雄)

3. 尧、舜、禹——孔子的追求(傅嵘)

4. 水哉,水哉——浅析儒家文化中的“水”与“仁”(邓晓燕)

5.“仁”,一生的伴侣(林晓娜)

6. 利与仁的对立,义与仁的共存(陈泽雄)

7.孔子之“礼”保守乎,迂腐乎(邹伟珍)

8. 探究孔子的“忠”的真义(俞宏斐)

9. 信,做人之本,成事之基(林 颖)

10. 欲,抑之以德(张智明)

11. 孝——人的立身之本(麦钰雯)

12. 孝,一种高于物质的精神赡养(邬虹虹)

13.“君子”的标准与造就(李智达)

14. 浅谈君子、小人与现代社会(梁冠华)

15. 和谐是美——读《论语》我所想到的(刘天珍)

16. 谈孔子“以和为贵”思想的现实意义(陈冰鸿)

17.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现代思考(骆森英)

18. 浅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谢伟萍)

19. 从孔子的“从众”与“违众”说起(郭巧婕)

20.“不患无位,不患莫己知”——我读《论语》(张伟枫)

21. 因材施教与现代中国教育之我见(罗锦滔)

22. 从“尊师重道”谈到教育兴国(李桃欣)

23. 孔子的音乐人生——我读《论语》(詹春骁)

24. 也说“伟大”背后的“平凡”(田怡玮)

25. 被冤枉的孔子(黄小敏)

26.“隐”领新世界(刘志胜)

27. 走过,还要悟过(湛琲琲)

读着这些文章的标题,遥想着字里行间的思想和内容,你想象得出是出自高一年级学生之手吗?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习作获得了三颗星、两颗星的评价,欣喜地告知家长、同学,你知道哪会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和幸福呢?纵观全程,我们“正本”和“今读”的目标基本达成。下面,摘录同学们写作后的一些网上反馈——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老子的《上善若水》《诸子论水》《蹈水之道》,庄子的《秋水》等等。在确定论题这一点上,我考虑了很长时间,是写“陋室与豪宅”“小人与君子”,还是写“孔子与山水”呢?我收集了大量材料,一番筛选后,终于决定写“孔子与水”。

写作时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确定中心,如何开头、结尾,如何使文章语言更有风格和优美凝练,都让我花费了不少时间。这些确定后,我又面临着该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的问题。经过努力,初稿终于出来了。这一过程说是痛苦就太夸张了,我为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了解到这么多东西和发掘出一些优美文章而感到高兴。(邓晓燕)

我想,德是体现一个人内在高尚品质的标志,有了“德”,自然能展现生命风采。所以我定了这个题目。定完题后,我把文章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由《论语》中的一句话作开头。这三句话都含有“德”字。内容为助人之德、企业管理之德、为政之德。写作前,我查阅了“宁波文化网”,引用了其中的一个例子,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为了说明“风行草偃”,还参考了《如何有效地创造文化》,列举国际上创新优秀的企业的例子,说明君子的德风起着重要的影响。(陈爽)

读《论语》时,读到孔子的一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感触到了孔子的“巍巍乎”!于是,我便产生了要写出孔子的伟大的念头。孔子的伟大莫过于“济世”,(他不仅仅是济当世)于是,标题就出来了:“孔子的济世理想”。

题目出来了,可资料却不好找。(估计我是第一个写“孔子的济世理想”的)我只好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个标题去找。找到一些资料后,我试着列了一个提纲:1. 社会背景(礼乐崩坏,天下大乱);2. 信念意志与坎坷历程;3. 思想体制(仁为指导,以礼行之);4. 分析研究其思想体制的合理性。这样一来就容易多了,我开始根据提纲来写。写到第四点,又不知道怎么去“分析研究其思想体制的合理性”,于是我又查了一些资料,然后一气呵成!(杨俊雄)

……

近三个月的学习时间,我的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论语》的学习就要结束了,我们似乎意犹未尽,总觉得有一种东西在远方向你招手或是从你心底涌起,像是在告诉你:往前走,更美的风景就在不远处……

(作者单位:深圳市新安中学)

上一篇:苏教版二年级水乡歌教案下一篇:关于做好2011年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