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区域分析

2024-04-29

衡阳市区域分析(共6篇)

篇1:衡阳市区域分析

衡阳县旅游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衡阳县以衡阳市成为国家首批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继续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衡阳县的旅游资源及现有经济状况而言,分析衡阳县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衡阳县旅游业的发展主攻方向选择“乡村游、人文游、红色旅游”对衡阳县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关键词】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发展优势特色乡村旅游

湖南省衡阳县位于南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西北部,紧邻市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但目前为止衡阳县还处于工业发展缓慢,且工业的发展存在诸多“边缘化”的劣势,比如交通、电力等。虽然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但与其他发达地区乃至周边县市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想要在衡阳通过发展工业而繁荣经济,在目前来看是行不通的。

近年来,衡阳县以衡阳市成为国家首批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继续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县委、县政府设立了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通过信贷、奖励等方式支持第三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商贸流通、特色旅游,搞活服务业,全县旅游、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就衡阳县的旅游资源及现有经济状况而言,我认为,衡阳县旅游业的发展主攻方向应该选择“乡村游、人文游、红色旅游”。接下来便是我对整个衡阳县的旅游状况的分析

一、衡阳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衡阳县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呈现出旅游设施日益完善,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旅游结构逐步改善,旅游品牌显著提升,旅游效益大幅提升等五大特点。全县共有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古迹遗址、宗教历史文化、动植物、民俗风情、休闲等类别的上百处旅游景点景区,比如“宇石寨”“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六朝胜境伊山寺”“金兰八景”“湘西草堂”“织女湖风景区”等

(二)旅游市场活跃有序

根据国家“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当发展出境旅游”的指导方针,全县加点法市场促销和市场整顿力度使入境国内两大旅游市场活跃有序发展。

(三)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初见成效

衡阳县在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节会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产品比重的同时,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衡阳县围绕蒸水做好天然水的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做湖湘文化的水文章。始终不脱离“湖湘文化”这个大主题,借此突出衡阳休闲旅游的特色

(四)旅游景点、景点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衡阳县旅游资源丰富,中华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连绵72峰唯一,逶迤八百里其中有数峰位于衡阳县内。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风光秀丽,人文渊深,让人留连忘返,千古之谜的“天下第一碑——禹王碑”。相传黄帝元妃嫘祖殡葬峰腰。大禹治水至岣嵝,立禹碑以记之。公园内名胜古迹百余,禹王碑、禹王殿、嫘祖殿令游客留连忘返。素有“南岳风光甲五岳,岣嵝归来不看岳”之说。“名山古迹令人神往,风景旖旎令人迷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为岣嵝峰赢得了森林旅游优势。主要景点有禹王碑、禹王殿、回音墓、神灯树等。岣嵝峰森林公园拥有独特的亚热带山区气候和优美的森林景观,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五)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县委、县政府加快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衡阳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衡阳县旅游被确定为衡阳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岣嵝峰森林公园被确定为全市发展旅游业的重点。

二、衡阳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一)三大优势

1、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创新精神为恢弘气势,洞察千古,游刃百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清理,创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体系。他还善诗文,会词曲,被誉为“其所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发用”洞庭之南,天地之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耳“革命家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视死如归。一首耳熟能详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在枪林弹雨中前赴后继冲锋陷阵。近代著名书画家曾熙,当代著名作家琼瑶、唐浩明,国画大师钟增亚都孕育在这片土地上。衡阳县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还拥有名利的自然资源岣嵝峰。白石峰双峰巍然耸立朋比增高,双峰别秀。白石脚下的山峙门中心水库与妙溪瀑布相映成趣。县内界牌的陶瓷业久负盛名,界牌瓷泥被国际瓷品业命名为“衡阳土”。台源乌莲、西渡湖之酒、也享有盛名。

2、旅游交通优势。旅游交通是完成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衡阳境内交通方便,京广、湘桂两条铁路以及107国道、省道1814线穿境而过。衡阳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几乎所有的京广线上的列车均要在衡阳站停靠。衡阳有直达长株潭

等省内各县市以及温州、沙市、宜昌、桂林、广州、珠海、中山、梧州、汕头、石狮、玉林、汕尾等方向的客车。县内公路纵横,县城距离衡阳市区仅20余公里,是衡阳市最具有优势的卫星城。

3、地理位置优越。客源市场丰富。衡阳县直连长株潭市群,与南岳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毗邻。从客源条件来看,衡阳县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南岳的游客。

(二)两大劣势

1、资源布局问题。衡阳县的旅游资源比较分散,集中度不够。主要景区集中在三个区域内,各景区的协调难度加大,不便与统一管理。而且彼此之间的交通状况不好,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2、接待设施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道路质量不高,交通状况不理想。岣嵝峰至彭玉麟故居仅由一般公路连接。船山故居至岣嵝峰需要重点建设。岣嵝峰景区内建设了部分游览设施且相对简陋:由于该景区是避暑胜地,旅游的季节性强,一般集中在夏季。而食宿设施仅有新旧两座宾馆,大部分是单位组织的会务旅游形式,其他的散客不多;没有专门的旅游商品商场,而只是些为数不多的小摊贩,均是全国性批量生产的纪念品,没有特色。在县城内有一定的娱乐设施,主要为卡拉ok和一部分歌舞厅,还有一定的住宿设施,包括一些招待所和宾馆以及一些小饭馆,但主要是服务县城居民的,没有专门为景区而建设的。

虽然衡阳县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存在了许多的劣势,但是凭借着衡阳县自身所特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各级政府的支持领导下,衡阳县的旅游业也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为了衡阳旅游业更加蓬勃的发展,也促进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认为衡阳可以从乡村旅游这条思路出发,以绿色、生态、健康为品牌,打造乡村环保旅游,将衡阳县的农业与旅游业完美结合。

三、衡阳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方向和措施

(一)、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开发乡村旅游业,其实并非难事,因为投资少,见效快,惠及农民大众,它无需大兴土木,不需人工造景,只要将资源稍微整合就行,农民非常支持。

我们衡阳县就有好几处乡村景点可以“现炒现卖”接纳游客。一是板市乡的板市街。过去这里曾经是衡邵的官马大道,现残存石板大道 200 余米和一座中街亭,以及有古老的门面店铺数间,且有诸多的传统手工艺作坊,整个街道古色古香,专家学者们考察时称之为“衡阳的芙蓉镇”。英陂、咸水两处现代农业示范园,既适合城里人游玩,又适合乡里人参观,来此游玩的,均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也能陶冶情操。三是石市乡“碧水丹霞”。这得以斜陂堰水库为主景区,辅之珍珠崖、宇石寨、黄门寨等。斜陂堰水库水域宽阔,水清纯洁,波光鳞鳞,水鸟欢歌,山抱水,水绕山,水中有岛,岛有奇观,库区四周崖壁奇形怪状,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令人遐想。

(二)、乡村游必须有农民的参与。农民参与,主要靠各级政府以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主线,积极落实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监管、质量追溯和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监管措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总之,要生产无公害的的绿色农产品,让游客放心购买。还要讲清一点就是,政府必须重视,把乡村游当作大事来抓,正确引导,诚心服务,各行业、各部门及全社会都应鼎力支持,尽量开绿灯,不设或者少设关卡。特别是旅游局和农口各单位要履职尽责,因势利导,把乡村游当作自身的本职工作来做,当作自身的得失来经营,竭尽全力,出谋划策,出力流汗。乡村游的前景被看好,也希望衡阳县的乡村游成为一个香饽饽。

参考材料:

《衡阳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分析旅游管理论文》、《开发衡阳县开发衡阳县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衡阳乡村旅游发展探讨地方战略论文》、《衡阳县发展旅游业要重“三游”》

篇2:衡阳市区域分析

来源:本站 时间:2009/12/31 9:50:00 点击:1381

今日评论:0

滨水地区的开发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如何打造一个具有制高点意义的城市功能区,形成一个令人振奋的城市空间与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吸引力,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广大人民群众也十分关注。白河是南阳的母亲河,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了白河两岸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强调要把白河作为南阳城市的发展核心、发展脊梁、发展标志和城市品牌,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好。

为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将南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省次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我们首先研究论证城市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于2009年4月18日召开了《南阳城市发展战略高峰论坛》。2009年5月20日,召开了《南阳市白河两岸空间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明确了白河两岸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按照南阳城市发展新的定位,根据白河两岸区域用地与建设条件良好、潜在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时机日趋成熟等有利条件,2009年6月5日,正式启动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国际征集活动。

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共有国际4家设计单位参加,分别是美国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加坡CPG集团、德国盛奈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4家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参加。4家设计单位抱着对南阳负责的态度,多次踏勘现场,沟通反馈,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交了规划成果。2009年8月6日举行了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评审会,由全国知名专家组成了评审委员会,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黎明同志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经评审委员会认真评议,美国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所作的方案胜出。

专家们认为,四家设计单位的规划编制内容达到本次征集活动的要求,从城市的角度综合考虑白河两岸功能的定位和空间布局,体现了各自的特点。

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规划设计方案是本次国际征集活动的第一名方案,专家一致认为,该方案对南阳现状分析准确,规划目标、定位明确,总体城市设计框架清晰,功能布局系统合理,切合白河两岸的实际。该方案提出了编制文化地图的构想。总体设计框架突出了“五道四区”,即以“科圣”张衡为象征的“科道”、以“智圣”诸葛亮为象征的“智道”、以“商圣”范蠡为象征的“商道”、以“医圣”张仲景为象征的“医道”、以现代城市发展为主题的“明道”。利用五道串联起白河沿线的“生态休闲区”、“城市活力区”、“文脉传承区”、“教研生活区”。方案重视水环境的规划,提出“护水、治水、控水、用水”四方面的策略。在确保白河水质和水量的前提下,加强对水的利用,籍以将水融入城市生活之中,加强白河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根据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的要求,规划方案评议第一名的设计单位将进行后续方案的深化工作,除了在原有方案基础上吸纳其他三个方案的优点外,还将按照评审纪要和广大市民的合理化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根据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的要求,规划方案评议第一名的设计单位将进行后续方案的深化工作,除了在原有方案基础上吸纳其他三个方案的优点外,还将按照评审纪要和广大市民的合理化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总体设计框架图

功能分区图

景观结构规划图

生态绿地及开放空间规划图

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新闻评论

篇3:衡阳市区域分析

关键词:衡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

自20世纪末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在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老龄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开始逐渐重视对养老问题的解决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市在整体规划上,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做出了及时的判断和处理,但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从体系的规划建设以及具体政策落实上,都存在着诸多与民众需求和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衡阳地区居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研究

(一)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体系

在“二胎政策”正式放开以前,由于计划生育的普遍实施,我国人口生育率得到显著的降低,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人均寿命延长,年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老年人口的数量相对得到提高,造成社会范围内的老年人口比例迅猛提高,从而出现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面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政府养老职能的落实情况直接影响到社会大多数老年人口的生活状态,从而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稳定。

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包括对社会各独立家庭提供的基本生活的环境,也包括社区为区域养老提供的基础公共设施和服务条件,更包括政府为养老问题提供的宏观政策支持以及制度保障,因此居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涉及个人、社会团体、政府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赡养过程。

(二)衡阳地区居民养老服务演变轨迹

在分析衡阳市12个典型区域的居民养老服务开展状况后,笔者得到以下总结,即衡阳居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本保障型养老服务体系,这一阶段,区域内的养老服务体系呈现出单向度的特点,以衡阳的5个县为例,衡南县、衡阳县、衡山县、衡东县以及祁东县的居民养老基本依靠家庭进行支撑,由于县级区划下,城市居民养老体系的相关基础设施和政策尚未落实,这五个县级地域缺少基本的养老院以及相关的管理服务机构,政府和社会的养老帮助仅体现在每月发放的金额较少的养老保险上。

第二阶段是服务型养老体系,居民的养老服务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行业进行集中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这一现象出现在衡阳市的县级市和5个市辖区范围内,仅衡阳市区的敬老院便已经达到37家,敬老院的主要经营形式表现在,缴纳相关的费用,将需要照顾养老的老年人群体集中起来,由专业的社会团体和营业机构对老人进行照料,以此获得经济效益,这一阶段的养老体系更多的反映了市场化的需求,缺少行业规范和市场准入。

第三阶段是发展型的养老服务体系,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指导下,衡阳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革的基本方向,这一阶段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会紧密结合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家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每个家庭中的待赡养老人通过外包服务的形式,将政府的部分公共职能委托给社会团体,形成行业化的产业链,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保障政府公共职能的落实。同时,在这一阶段,政府部门通过更加规范的立法和司法,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支持,规范市场秩序,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养老资源的合理分配,以促进衡阳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落实。

从社会开始普遍认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到“十三五”规划提出养老的生态化和行业化,衡阳地区的养老体系由单向度的子女养老向多为视角的家庭、机构、社会养老的系统整合。体现出“适度普惠”的特点,即社会范围内的养老体系建设由政府和社会团体适度适量的提供帮助,但帮扶的范围较之前更为广泛,受益人群的比例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针对衡阳地区12个典型区域的养老服务体系问题的实证分析

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总人口超过730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97万,占总人口数的13.1%,其中高龄化老人的比例为8.59%。在对衡阳市12个区域的老龄化情况做出调查分析后发现,衡阳地区的老龄化表现出“女性多,男性少;受教育年限较低;丧偶多,子女少;经济来源子女多,社会保障提供少;闲暇时间多,精神文化少,带病情况多,自理生活少”的特点。而作为规模中等的城市,衡阳地区的养老意识和养老机构的建立起步较晚,处于养老工作开展的初级阶段。

就已有的衡阳地区养老机构及体系建设情况而言,体现出了以下问题:

首先,养老结构单一。养老机构的主要形式为民办养老机构,由私人开办的敬老院以及福利院生存状况混乱,且开展的环境鱼龙混杂,近年来,全市区域内的126家养老院机构中,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一共84家,以社会福利院为主要形式的国有养老机构仅有15家。一方面,现存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形式十分单一,设施简陋,除了日常的照料和供养外,缺乏创新的服务项目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另一方面,敬老院的开办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和市场准入原则,对敬老院的管理责任不明,十分混乱,导致现有的敬老院中经常出现入住率低、经济纠纷严重、服务质量低下等情况。

其次,数量和基础设施上的落后。一方面敬老院由于环境设施落后、服务质量低下等原因造成养老资源利用率不高、入住率低、养老效果不佳,另一方面97万老年人却亟待安置和接受公共服务,衡阳地区的养老资源和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以全市现有的养老机构平均水平计算,单个养老机构的建筑面积为393平方米,活动场所面积为285平方米,平均投入费用为65万元,面对巨大的资源配置和财政支出,养老机构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限制,造成现存的养老机构在数量上无法再得到提高,在自身的服务质量提升和基础设施完善上也体现出疲软。

再者,专业人才的缺失严重。养老体系总体呈现出工作人员少、人员素质差别巨大的特点,通过对12个典型区域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的走访调查,区域内养老机构中现有的工作人员一共为1890名,其中医护人员125名,护理人员471名,其中超过一半的工作人员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市辖区和县级市,而5个县级区域的养老服务人员数量极少,且工作环境较差。不仅在数量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在质量上也亟待提高和改善。大部分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为已下岗的失业人员,缺乏专业的护理培训以及上岗资格,管理能力和医护水平不专业,面临突发状况缺乏正确的处理经验和及时的护理手段,造成了多次护理意外和纠纷。

衡阳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在资源利用、人员分配、社会意识以及管理规范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再进一步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和改革过程中,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来自家庭、社会利益团体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共同努力。

三、衡阳居民养老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和政策分析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在未来的养老服务体制改革过程中,要积极促进“互联网+”与养老体制的结合,“积极开展相应的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一)政府宏观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的政策现行和制度落实是社会以及市场实现内部改革的风向标,充足的资源分配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能够促进衡阳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于老年人团体而言,政府在政策支持上应该加强对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完善,为老年人团体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和政策支持,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的空间范围和时间维度,监督落实养老保险的发放过程和福利给予。于养老机构等社会团体而言,认真加快落实衡阳市政府对于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对现存的优惠政策进行补充完善以及适当的细化,充分调动行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养老机构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促进相应的社会资源向社会养老行业汇聚,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不仅能够对市场做出方向引导,而且在资源分配以及市场秩序的管理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衡阳市政府应该善用政策和制度手段,对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做出宏观的规划和建设分析,为社会养老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同时,利用政府调控手段的强制性,对养老行业做出适当的规范,杜绝虚假的信息进入市场,加强监管,形成养老保险制度和市场监察制度相互结合的政策引导。

(二)创新养老机构管理机制

一方面,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大环境下,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必须逐渐向农村地区倾斜,实现城乡的统筹兼顾,实现城乡养老机构的均衡分配。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与时代接轨,将“互联网+”与养老体制相结合,颠覆传统的养老模式,将网络和大数据运用到养老机构的建立、管理和监控过程中。通过对老年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健康状况进行电子化的建档和管理,推动区域内各养老机构自身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高效管理,促进区域养老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料传递,形成覆盖全市范围的养老服务网络,从而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以及共享,创新养老机构的管理机制,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在市场准入原则上,创新养老机构的服务支出方式,通过购买或者外包的形式,将政府的公共职能委托给具有专业能力和科学管理的相关企业,增加市场主体向养老行业的倾斜,提高社会范围内的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的供给和产生。

(三)加快人员培养,提高社会意识

首先,在社会范围内,必须明确养老责任是个人、社会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的结果,并非单纯依靠家庭提供经济支持,也无法全权委托社会团体,因此在养老意识的形成上,三方责任主体必须主动的承担自身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相关责任,积极履行赡养义务。其次,在养老服务的人员培养上,社会范围内需要对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予以正确的社会地位,并提供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薪资报酬,以提高养老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场所和考核环境,建立一系列的科学化考核程序,提高市场的劳动者准入原则,并且积极培养相关职业能力者,优化整体的人员素质和工作环境。再者,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通过政府和社会团体合作的方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养老行业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方向,提供正确的行业定位和专业定位,为区域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人才。这一过程需要市场的各个行业和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合作,付出巨大的财政支出建立专业的培养环境,促进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充沛以及合理分布。

四、结语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且政策环境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不仅能够使衡阳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更加科学合理,而且对于衡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支持下,将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相互结合,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眼未来,统筹全局,才能不断促进养老服务向“适度普惠”的方向发展。只有长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相互监督,共同作用,衡阳地区的养老服务行业才能够取得显著的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向华.浅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山西农经,2016(05)

[2]李蔓婷,林源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2)

[3]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J].武汉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21)

[4]钟俊.??新时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及优化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4(23)

[5]余建平,张冉.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走进千家万户[J].?天津社会保险,2014(01)

篇4:衡阳市区域分析

关键词: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产业关联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54-02

衡阳位于湖南省南部,“扼两广,锁荆吴”,区位优势明显。积极承接广东等沿海地区向外转移产业,特别是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是衡阳未来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集群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研究企业集群形成的机理对衡阳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概念的内涵分析

主流的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相关的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所谓相关的产业活动这一界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集群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而组成。这些企业包括生产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生产配件的企业,生产相关机械的企业,提供产业内服务的企业,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够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咨询中心、培训中心等。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产业活动可以是前向的关联,也可以是后向的关联,因此,可以说产业集群也是一种产业组织演变和发展的现象。产业集群现象不仅发达国家有,如美国存在着典型的制造业集群现象,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不仅制造业有产业集群现象,服务业也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如金融业在某个城市的聚集。相比而言,制造业的集群更为典型和更容易用经济学计量模型来分析,因此,本文所说的产业集群主要是工业制造业的集群现象。

二、产业集群模式形成的一般机理分析

对产业集群形成原因及其内在机理的研究可以说是其关键,其形成机理主要有:

1.规模经济与外部性。规模经济和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由于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就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同时也产生巨大的需求,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供给。外部性的分析更具有理性,先进入某个地区的企业在生产中会产生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如果这个企业规模很大的话,产生的外部性就更大,如为后进入的企业创造了生产和生活用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中间产品的获得渠道,甚至是生产地点的知名度,后来的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正面的外部性,从而使自己无需经过市场交换就获得利益。所以,充分的外部性就足以使后来的企业聚集在原有的企业周围,产业集群就形成了。

2.集群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他强调,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竞争潜在压力和持续比较可以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反过来,这些创新活动又导致新企业和新型企业活动的出现;集群还有利于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并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3.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总是倾向于能够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地区,先投资的外国企业对后来的企业具有示范性,加上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有鼓励性政策,因此,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下,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方先后出现了不同产业的集群。葡萄牙、爱尔兰、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这些国家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产业集群的主要案例。

4.产业关联延伸。前述三大机制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产业的关联性,没有产业关联也就无所谓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由于产业关联的存在,各种相关产业或支持性产业交错在一起,产业间就会产生前向效应、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这些关联经济效应是集群内增强机制的源泉,由此引起“集群中集群”现象的出现。

5.制度与政府政策。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郑凤田等提出的我国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即在宏观维度上要注意需求条件的培育与相关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在中观维度上要注意创造适合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因子条件与配套服务政策;在微观维度上要注意提高企业间的互补效应与联合行动培育群内企业的信任,保持企业适当的竞争程度等。

三、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衡阳发展产业集群的启示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浙江、广东和江苏的南部,通过市场的力量,逐渐出现了产业集群的现象,并表现出较高的产业竞争力和地区竞争能力,但当前我国产业集群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群内企业集聚的关联机制不强。群内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群内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不大,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产业结构趋同严重;群内企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企业科研能力弱,缺乏发展后劲,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严重脱离实际,已有的研究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一旦原有的优惠条件和生产环境发生改变,区内企业往往会发生迁移,形成所谓的“松脚型”企业,从而给地方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衡阳在发展产业集群(如变压器产业集群)应充分注意群内企业集聚的关联性。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结构面临着优化升级问题。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的分厂多采用标准化的技术,而把核心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放在母国,从而使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扩散极为有限。国内企业经营者和劳动力素质较低,科研能力弱,从事的主要是科技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加上制度上障碍和组织效率的低下,使得一些大制造商宁愿承担高额的运输成本在海外组织零配件的生产,也不愿与当地的企业合作,进一步限制了外资的技术扩散,影响了产业群的优化升级。

最后,国内经济学界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很多情况下采用模式研究的方法,如温州模式,而忽视产业与地区之间的关系,缺少对产业在地区聚集的内在规律的研究。

衡阳在发展产业集群时必须注意这些问题。首先,衡阳在发展产业集群时应充分注意产业集群内企业集聚的关联性。产业集群成长的基础始终是产业的关联性,没有关联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合“扎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群。这正是我国某些由政府主导而不是市场主导的工业园区无法获得良性发展的根本原因。产业后向、前向和旁侧关联也是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以及集群产业组织演化的依据,而集群内的产业关联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集群产业升级,“集群中集群”的效应可能就越显著。其次,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衡阳产业竞争力的出路并不完全在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而应当形成更多的专业化产业地区,并加快使现在的一些较为低级的产业集群过渡发展到组织化程度高的创新性的产业集群,这对于紧靠珠三角的衡阳的产业显得非常重要。最后,人文传统和社会关系网络是集群运行的重要基础,直接或间接制约和影响集群的发育成长。

四、衡阳未来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衡阳紧邻珠三角,应定位为积极承接廣东等沿海地区向外转移产业,大力发展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成为湖南以长珠潭为首的城市群的加工基地,产业集群是衡阳形成湖南次省级经济中心的关键;把衡阳培育成为湖南次省级经济中心,并使其成为省内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湖南南部最大的最重要的物流、商贸中心。具体而言可从区域和产业两方面展开:

(一)衡阳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分析

衡阳未来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一是衡阳以本地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应延伸产业链,不求产量最大,但要以附加值最大化为目标,如水口山矿务局更应如此;二是利用衡阳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饮料、烟草、林浆纸等产业;三是衡阳应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大力培育制造业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四是利用衡阳紧邻珠三角的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广东等沿海地区向外转移产业,大力发展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五是整顿社会环境,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衡阳重点产业,衡阳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依托南岳以及大批的旅游景点,可以成为东南亚的后花园。

(二)衡阳未来区域发展的思路分析

湖南未来区域发展,一是大力推进长珠潭三市一体化进程,真正实现长珠潭三市无缝对接;二是大力推进“3+5”城市群的兴建,是提高我省省域竞争力的理性选择,将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增长极,辐射带动湖南省的发展。建设“3+5”城市群,能够把湖南城市做大做强,更有利于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形成呼应开发的态势。

衡阳未来区域发展的出路在于:一是针对地级市城区经济实力不强,而所辖县(市)较多,且一些地级市城区偏居一隅情况,划小地级市范围,选择经济实力强、交通方便的县、市,实现省计划单列,进而再把这些县、市发展成副地级市、地级市;二是对一些人口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且相距较近的县、市合并,或经济薄弱的县市并入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对于合并后的县、市也可直接实现省内计划单列,或升格为副地级市、地级市;三是大力把衡阳培育成湖南次省级经济中心。衡阳作为湘南(包括衡阳、永州、郴州、邵阳)地区区位优势最好与经济基础最好的条件的地级市,可作为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使其成为湖南重要的物流、商贸中心。四是大力发展衡阳的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对衡阳这样农业占有重要地位的地区来说,发展县域经济意义重大。县域经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篇5:衡阳市区域分析

——以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为例

摘要:根据信阳市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分析水污染和水土历史的成因及危害,并结合信阳市地区实际,提出水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污染;水土流失;环境治理信阳市概况

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位于地处东经114°06′,北纬31°125′,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7.1%,是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中部是丘陵岗地,合肥-潢川盆地西半部分,海拔50-100米,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8.5%。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北部是平原和洼地,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6%。

信阳市现辖2个区、8个县。2014年,信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7.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762元。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07.6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3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5.37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700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86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060元。信阳是“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板栗、银杏、红黄麻。水资源总量是90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22%;人均水资源1230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2倍。研究目的及意义

治理好环境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河南省最主要的低山丘陵区,信阳市正处于中原经济隆起的重点突破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对进一步促进河南的崛起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突出环境问题

3.1 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长期以来,信阳市以农业为主,农业用水量大,灌溉方式属于粗放型,农渠防渗能力低,水资源浪费突出。同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再生,缺乏对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有效控制,致使水资源被消耗和被污染。一些河段严重污染使其难以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状况。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重造成的水危机,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粗放用水,破坏了水环境。由于信阳市的 粗放用水方式,单位产值用水量大,重复用水率低,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污水,居民的生活废水,不经过处理或处理不当,排入河流或直接进入地下,从而导致地表及地下水污染,使得水质恶化严重[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时节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2]。随着信阳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污染的加剧,治理水污染也逐渐成为政府部门重要工作。

下面结合信阳地区实际提出几点治理水污染的措施。

3.1.1 农业区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禁用和限制使用剧毒农药和稳定性强的农药,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及利用天敌、培养抗性品种、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等。推广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人工防治、营养防治、生态防治。不要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 肥等。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防治流失污染,宜相应增加施肥深度。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指导 和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禁止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和生长激素出售,严厉查处打击不法农药商贩与农技推广部门联手向农民推销劣质剧毒农药的行为。

3.1.2 工业区 首先可采用改革工艺,减少甚至不排废水,或者降低有毒废水的毒性。其次重复利用废水。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监测管理,制定

法律和控制标准,实行企业排污有偿责任制,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

3.1.3 城市生活区 制定城镇水源保护计划和规定,鼓励节水和清洁生产,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降低单位产品耗水量。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3.2 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

信阳全市水土流失1999年为770000h㎡,占土地总面积的40.7%,全市轻度水土流失以上面积11729k㎡,占全市总面积的62%,其中剧烈水土流失面积1250k㎡,占总面积的6.6%;强度流失面积2400k㎡,占总面积的12.8%;中度流失面积3825k㎡,占总面积的20.2%;轻度流失面积4234k㎡,占总面积的27.4%。特别是在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南部大别山山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3]。

坡耕地既是山丘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用地,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耕地。坡耕地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淤积农田,降低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洪能力,影响水利设施效益发挥,加剧洪涝灾害。我市的水土流失问题与坡耕地的大量存在密切相关,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增加,需要大量耕地,需要毁林开荒;住房及城镇建设,需要破坏大量土地。地表植被破坏,加上我市属季风性气候,每年夏季雨量大且集中,加剧了水土流失进程。

信阳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展了治山治水工作,通过退耕还林,对现有坡耕地进行间作套作,定期轮作、休耕等形式对坡耕地进行了初步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减少了坡耕地的水土流失[4]。

下面结合信阳地区实际提出几点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3.2.2 工程、农业措施 修建塘坝、水库、拦蓄坡面径流,控制水流对坡面的侵蚀。改变不合理田块方向及林向,把1.5°~3°的耕地顺坡垄改为横垄耕作,对于东西方向的横垄耕作田块宜改为斜垄耕作田块,改为斜垄耕作,本区土壤面蚀临界坡度为1.5°,坡面漫流不冲流速可控制在0.1~0.2m/s之间,据此再结合地面坡度、汇流面积及机械播幅来确定田块大小。改造坡耕地具体做法是:就地势平整田块地面,整修地埂和排灌系统,做到小丘合并,地面平整,隔土平整,地缘有埂,地块基本方整顺直,过大分丘,保持大小1~3亩为宜,每丘地块应有灌、排设施,做到有水能灌,要排能干,不冲刷,不崩坍。

3.2.3 生物措施 发挥生态自然修复能力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一项有效措施。修建防护林,改善林带结构,提高防护效果和经济效益。在造林过程中,施有机肥料和钼肥为基肥,确保幼苗正常生长,同时还定位观测防风林网的防护效果、范围、近地层水热平衡的影响和生态效益。对无树木的荒山和疏林地,则结合造林或补植林木,以快速增加其覆盖度和提高经济效益。

3.2.4 政策措施 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成立水土流失治理积累工制度,严格按规划设计进行治理开发,;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爱护土地,治理水土流失的意识和积极性;加强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建立健全保护林地法规,严格控制森林覆盖率,减少森林的破坏;在水土流失区划定封禁范围,制定乡

规民约,雇用管护人员,严格防止人畜进入治理区残害树木、草被。

4.结语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经济,而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环境和资源的支撑。生态环境治理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成为当今的一大公害,政府治理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将会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基础与前提,是我国早日实现全民的小康的有力保障。

治理环境污染,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和谐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莹莹.信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问题

[EB/OL].http://,2101.5.13/2016.5.22

篇6:一季度衡阳市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有进”的总基调,全力贯彻落实“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全省重要增长极”的宏伟目标,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开局实现稳中有进。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指标增速回落,经济上行压力加大,须在下一阶段及全年的工作中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一、经济运行良好,开局稳中有进

(一)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连续8个季度保持13%以上的增速,延续着近年来较快增长的态势。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0.06亿元、167.89亿元、118.91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61.3%、33.7%,拉动GDP增长点数分别为0.7、8.0、4.4个百分点。

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衡量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财政收入达37.84亿元,增长35.2%,占GDP的比重达10.9%,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反映节能降耗成效的万元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率降低19.6%,为2007年以来最好的一个季度,经济增长的内含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三次产业平稳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生产来势较好。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60亿元,增长4.0%,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出笼家禽2849.33万羽,增长3.6%;水产品产量7.77万吨,增长6.3%;肉猪出栏313.26万头, 增长2.8%;生猪存栏550.03万头,增长3.9%。

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42.12亿元,增长19.8%,增速位列全省第五。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36.73亿元,增长20.3%,重工业105.39亿元,增长19.6%。从企业规模看,全市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2.13亿元,增长13.5%,高出上年增速10.5个百分点。从园区企业看,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1.30亿元,增长21.8%,高出全市平均增长速度2.0个百分点。从产品行业看,有七成以上工业产品实现增长,其中

原煤产量、矿山专用设备、水泥增速在40%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为行业发展排头兵,增速超全市平均增速164.6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定发展。完成增加值118.91亿元,增长12.1%。传统服务业稳步增长,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7.3%、9.2%。金融业快速增长,增长34.3%,高出上年同期增速28.9个百分点。旅游业稳中有升,游客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7.0%、41.8%,分别较上年提高5.1、5.2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由上年同期的17.2:47.5:35.3调整为17.3:48.4:34.3,与上年同期相比,二产业比重继续增加,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4%,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得到抑制,实现工业增加值46.04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4%,比上年四季度下降3个百分点。

(三)投资消费稳定增长,对外贸易大幅提升

投资增长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26.17亿元,增长44.9%,高出上年同期增速7.1个百分点,高出上年12月9.1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对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亿元以上投资项目81个,同比增加17个;完成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4%,较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投资项目9个,新开工亿元项目完成投资4.98亿元,同比增长30%。

消费持续繁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38亿,增长15.5%。必需消费保持平稳。吃穿及日用品类零售增长25.8%,增速与上比上年基本齐平。传统消费热点有所回落。其中:汽车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传统消费热点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回落12.8、12.4、19.7个百分点。文化消费成为新热点。一季度限额以上文化娱乐健康等方面零售额3.74亿,比上年增加了2.5亿,文化娱乐健康消费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

外贸扩张较快。进出口总额达到4.22亿美元,增长106.1%,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94.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97亿美元,增长76.8%,进口1.25亿美元,增长238.2%,增速分别高出上年同期63.6、233.7个百分点。

(四)民生事业继续改善,物价指数趋于回落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2元,增长15.0%,高出上年同期增速1.2个百分点,增幅为近4年来最快。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2元,增长16.9%。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民生支出不断加大。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达39.53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69.6%。

物价指数趋于回落。反映通货膨胀水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比上年全年回落2.6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物价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二、回落态势显现,上行压力加大

(一)经济增长面临上行压力。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处于复杂变化和比较严峻的状态,全市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落,经济上行压力加大。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财政总收入等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分别较上年同期下滑0.7、3.8、1.5、7.7个百分点,这种情况近年来少有。同时,部分体现经济活跃程度的指标增速回落,进一步印证了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如工业用电量、邮电业务总量、存款余额分别增长6.7%、14.2%、14.6%,分别较上年同期回落8.5、6.2、3.7个百分点。

(二)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受春节、天气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全市75个今年新列重点工程项目、有56个未开工建设,未开工率为74.7%;125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有16个尚未复工、27个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中建材衡阳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国五矿40万吨金铜综合回收产业升级项目等续建项目受环评、拆迁安置、资金筹措等因素影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完成全年进度情况看,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完成进度仅占目标1040亿元的12%,要想顺利完成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全年投资目标,后面三个季度压力很大、任务艰巨。

(三)部分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速放缓。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整体增长14.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排名前10位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为负增长,增速分别为-0.7%、-9.3%;湖南金杯电缆有限

公司、衡阳建滔化工有限公司仅保持个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2.7%、3.7%;而作为全市重点企业的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增速仅为10%,低于上年同期增速30.2个百分点,呈连续下降趋势,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速的提升构成巨大的压力。

(四)税收增速回落。一季度,全市税收增势明显放缓,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6.9个百分点,国税更是因政策性因素出现了-9.6%的增长,税收占财政的比重只有65.9%,呈现增速和比重双双下滑的局面,对后期财政增收构成较大压力。

(五)房地产投资增速趋缓。房地产开发投资11.57亿元,下降3.4%,较上年同期下降46.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9.48万平方米,下降23.9%,较上年同期下降42.6个百分点。超过一半的县市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呈现负增长的态势。

三、对下一阶段经济运行走势的看法

2012年经济运行走势注定是十分复杂的一年。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由于欧债危机仍处于“危险阶段”,欧元区经济有可能继续下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全国经济继续平稳回落,但总体经济趋于回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透露,根据中国有关研究机构的初步数据,一季度中国GDP增长约为8.4%。增幅将比上年全年回落0.6个百分点,但仍显著高于7.5%的政府调控目标。同时,今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1%,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这是该数据连续第4个月回升,预示经济增长显现回升态势。从衡阳看,经济发展在全省排位仍然靠前。尽管我市受去年经济增速逐季回落惯性影响,今年经济发展存在下行压力,但我市自身发展动力和后劲仍然很强,仍处于经济发展“快车道”。从一季度各市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来看,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依然靠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列全省第1;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速排名全省第2;出口额增速排名全省第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全省第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全省第5。根据经济发展以往规律,进入3月份以后,工业生产和投资将进入正常的扩张周期,工业增速有可能进一步加快,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劳动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增长,消费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必将拉动全市经济增长。

为此,综合研判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以及衡阳经济现状,我们认为,上半年全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不变,但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调,下半年经济将开始回升,全年呈现U形走势。

四、对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尽管一季度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开局较好,但是也要也要看到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伴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后期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甚至有可能危及全年计划发展目标的完成。下一阶段,建议在紧跟宏观政策调控的基础上,加快结构调整步伐,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工业运行调节。加强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分类指导,针对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资金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协调解决生产要素供需矛盾。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争取尽早达产达效。加大对小、微型企业支持力度,完善财政、金融、税收各项政策,鼓励有市场、效益好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特别突出重大产业项目,特别突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特别突出民生实事项目。产业项目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以富士康、欧姆龙、中国五矿、中国建材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为龙头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要大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特别突出以衡州大道、南岳机场和城区扩容提质为重点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以民生实事惠及广大老百姓,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的适度回落有利于结构调整,目前应抓住结构调整转型机遇,发挥好投资导向作用,积极谋划一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特色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企业优化整合,培育本土品牌,提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继续抓紧做好耒阳煤矿的开工复产工作。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增加煤炭供给,协调好电煤、化肥、钢铁等重点行业用煤,保障供应;统筹用电、用水工作,执行有序用电、用水措施,在确保能耗低附加值高的产业用电用水的前提下,对的高耗能企业实行有保有压的政策,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保持较快增长与节能降耗的双赢;加强成品油调运,稳定市场供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企业员工社会保障方面的负担,优化劳动力市场,增加劳动力供给;加大对全市实体经济,放宽贷款政策,特别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帮助它们摆脱发展困境,为稳定就业和提振经济增长发挥主体作用。

上一篇:哈尔滨学院关工委工作总结下一篇:临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