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2024-05-11

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共10篇)

篇1: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要提高大学英语听力的质量,必须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利用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本文从听力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分析歌曲和影视作品的优势、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作 者:倪健新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115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009“”(50)分类号:H3关键词:英文歌曲 影视作品 英语教学 听力教学 促进作用

篇2: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能够运用各种方法来促进英语教学,其中,教学反思就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教师通过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四个反思环节,运用各种反思方法积极的促进英语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类型;反思成分;反思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07)01-0055-02

大学英语是我国1030余所高校全部开设的公共课,教学课时多,对学生的素质,择业或进一步求学影响甚大。当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新形势又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时纠正教学中的错误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大学英语教师能够运用各种方法来促进英语教学,其中,教学反思就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一、教学反思意涵和意义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是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而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学者斯冈1983年发表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一书的影响。在书中,斯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的问世是对将教学改革简单地贴上成功或失败标签的超越。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融合以上概念,本文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

通过探析教学反思的含义,我们便不难发现它具有的现实意义:第一,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第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教学行为,没有深思的教育理念,在反思的过程中,能在理论的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第三,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

二、大学英语教学反思的过程和成分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反思的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教师借此来提高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英语教学能力。

(一)具体经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了反思环节。

(二)观察与分析阶段

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自述与回忆,他人的观察模拟,角色扮演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要进行分析,以考察驱动自己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三)重新概括阶段

英语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方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

(四)积极的验证阶段

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的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的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观察和分析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得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线不甚分明。

英语教学反思的成分包括以下一个方面:

1.认知成分。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英语教师的头脑中,大量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

2.批判成分。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它影响英语教师对教学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

3.教师的陈述。教师的陈述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英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的课堂英语教学的解释系统,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教师的陈述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英语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大学英语教学反思可以激活英语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英语教学的反思类型和方法

反思的类型一般包括:第一,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第二,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第三,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自我提问法、教学诊断法、观摩分析法、交流对话法、案例研究法、总结记录法、比较法、录相法等。现把反思类型和反思方法结合在一起,简要介绍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内省式反思与自我提问法,总结记录法结合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运用总结法就是

在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等等。把这些想清楚,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二)学习式反思与观摩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录相法相结合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英语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再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并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英语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

(三)交流式反思与比较法,交流对话法相结合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等方面遇到的疑点与困惑,请大家帮助分析、诊断、反思,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合作反思、联合攻关,可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经。英语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特别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英语课堂教学和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的分析与反思。总之,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争取做到时时反思,处处反思。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2002,(6).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3: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 英文原声字幕影视受到学生的普遍关注, 生动的故事情节, 引人入胜的唯美画面, 演员的出色表演, 吸引了大批的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观看英文影视。从教学的功能角度分析, 英文影视涵盖了大量的信息输入, 地道的发音, 英文字幕, 英美国家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和文化, 西方人的思维和处事方式, 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通过灌耳音并加以模仿语音提高听说能力, 通过画面和故事情节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识, 而且屏幕上的字幕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

二、英文字幕影视可以促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英文字幕影视对于视、听、说的积极作用, 基本上已经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认可。学生在观看影片时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运用的活动中来, 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不由自主地增加了英语学习应用能力, 自然习得英语。

1. 真实的语言环境能提供轻松愉快的知识输入。

语言能确切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有声影屏让学生接受的同时, 创造了一个语言环境, 有助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再加上英文电影中有人们交流的场景, 交流交际的场景中会有实际生活中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 能更好地体现语言的感染力, 使语言形象, 生动化。教师利用电影创设的“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 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具有片中“英语思维”的理想的语言氛围。有声电影能更好地涵盖语言教学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和感情等几大要素。情境的直观性使得学生在心理上可以轻松地进入当前语言的最佳联想、认知以及行为状态。

2. 多媒体的表现手段可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任何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动机为前提。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有探索的欲望, 对没有兴趣的东西会消极对待。针对英语学习其自身特点, 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来提高学习的记忆效率, 缓解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厌学情绪, 帮助学习者提高且保持学习兴趣。根据课堂观察, 100%的学生建议欢迎把英语视频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视频画面的直观性, 语音纯正性等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能有效地运用其特点进行英语教学。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这样在学习中才能相对轻松地学到知识, 英语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英文电影各种题材和语言环境, 配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表现, 肯定会吸引学生去了解和学习, 富有极大的感染力,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感受情节的同时, 耳濡目染, 对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自然、轻松地领悟。[1]

3. 真实影片中的特定历史文化, 可以增加学生记忆背景知识。

英文电影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的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中, 学生通过英语视频故事的叙述, 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的语言环境文化。语言的学习是沟通中西方文化便捷的桥梁。英语视频蕴含了浓郁的文化特色, 向观众传递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2]

4. 清晰的影视字幕可以促进伴随性词汇习得。

在我国, 有一些教师已经进行了一些实验, 结果证明:字幕对于学生的词汇习得和记忆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 英文字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单词拼写和单词辩识能力, 中文字幕更有助于学生对单词含意的掌握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从视频材料中的字幕上能够主动地学到语法知识。影视材料中的字幕可以帮助学生辨识影视片段中经常出现的词汇, 从而对这些词汇能够轻松地记住和运用, 学习新的用法[3]。现在英语教师们在课堂上常常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材料的方式教学, 其实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对词汇学习产生兴趣, 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接受得才会更迅速一些, 同时西方语言文化也被学生了解和认知, 还能够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听力, 看得多了解得多, 扩大了知识面, 学到更多的知识。观看影视材料时肯定会产生伴随性词汇, 这些伴随性词汇往往会被教师还有语言学家们忽略掉, 这是需要改进的, 有专家学者研究证明了字幕可以促进伴随性词汇习得, 而且通过观看影视片段可以让低水平组中的无字幕组学习到很多的词汇, 扩大了词汇量, 增加英语学习能力。, 这一事实表明影视材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授外语词汇的载体。[4]影视字幕和书面文章这样的传统的词汇教学工具比起来, 更加有趣, 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不太容易产生倦怠感和排斥性, 而且它的突出特点是丰富的视觉效果伴随着词汇, 很大程度地增加了接受和消化词汇的机会

5. 影视字幕可以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的速度。

下面给出两组数据:在英语国家, 人们阅读文章的均速在250~500wpm之间;我国学习英语且非英语专业学生已过四级的人们阅读速度为90wpm, 过六级阅读速度为120wpm。通过对比看出, 即便去除母语阅读与外语阅读之间的语速差异, 我国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远落后于国外阅读速度。现在, 英语阅读速度不高这一点也是“制约”提高学生整体外语水平的一个障碍。对语句的理解和阅读速度是决定阅读水平高低的两个基本因素, 两者缺一不可。阅读理解教学方面, 也一直是我们教学题目, 而我们的英语教学也是一直有很大的偏重。阅读速度方面其实是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而在快速阅读训练这一种教学方法上, 我们认为通过英文电影的观看, 了解剧情肯定要进行影视字幕语言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改掉不主动阅读、不积极阅读的不良习惯。很多中国学生对快速阅读缺乏认识和真正做到, 还未养成“速读”意识, 却容易出现反复回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开小差、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边读边查词典, 这些都是不良阅读习惯, 不利于养成速度意识。字幕影视是一种新颖并具有一些独特功能的教学方式, 对教科书更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让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获得感官上的感受, 进一步加强学习英语。把学生置身于英文电影这样真实的语言材料之中, 通过可理解性输入和不断练习达到语言的输出, 对英语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6]。

英文视频, 语言、画面、音响三结合, 使学生置身于外语环境中, 各种感觉器官同时并用, 不仅有助于学习语言的教学, 也有助于语言的学习, 更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Clark, J.M.&Paivio, A (.1991) .Dual coding theory and educa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y R eview, 3 (3) , 149-170.

[2]王茂娟.试论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作用[J].文科爱好者 (教育教学) , 2009:1.

[3]陈淑芬, 王清杰;看英文字幕电影与英语词汇附带习得[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汪徽;字幕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J];外语电化教学;2005:2.

篇4: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文 影视作品 初中英语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以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基本语言的讲解与学生综合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英文影视作品的欣赏观看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锻炼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纯正的英语发音的影响,了解西方的语言习惯,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成效的目的。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是我国初中生所学的第二语言。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出现英语理解的失误,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英文影视作品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多的语言环境,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表达习惯。然而,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一)过分重视基本语言应用常识教学

现阶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过分重视对基本语言应用知识的讲述,比如英语单词的语音、语义、语法等,讲授的知识枯燥无味。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学生耗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严重降低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应对英语考试,如何提高英语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加之,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各种简单的语法和词汇常识,忽视了对英语本土文化的解释,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没有注重实践,反而一味地追逐英语成绩的高低,这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普遍不高。

(二)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新课改要求初中英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但是,受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的讲课为主导,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口语表达的机会较少,而且即使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有交流,依然是以汉语为主。由于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情境,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出现汉语负迁移现象。为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英文影视作品为学生创造语言学习情境,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

二、英文影视作品(美剧)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模式,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于英文影视作品欣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将语言信息与特定的生活情境相结合,给其更加身临其境的语言氛围。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观看英文影视作品是提高初中生听说读写能力最简便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美剧《老友记》《越狱》《迷失》等,这类影视剧不仅对学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而且由于剧中的故事主人公说话的语速大都不快,句子表达较为完整,充斥着各种幽默诙谐的语调,可以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二)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

语言作为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符号形式,受到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文化传统以及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在初中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会不自觉地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去表达和应用英语,这就导致汉式英语的出现,而且经常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与外国人的正常交流。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和观看大量的原版英文影视剧,帮助学生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避免在英语学习中出现较多中式的英语表达,影响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更加地道

现阶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单词、语法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虽然学生具有丰富的词汇储备和语法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英语口语交流过程中,书面化的用语较多,而且还经常出现发音上的失误。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英文影视剧作品,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注意总结西方人的发音特点,自觉纠正自己发音中存在的问题,让初中生的英语口语发音更加接近西方人的发音习惯。

英文影视剧作品的内容丰富,英语的应用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文化特色明显,对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正视英语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进而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兵兵.英文电影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电影文学,2011(17).

[2]陶林燕.浅谈看英文原版电影与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郭文英.英文电影与英语语言学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7).

[4]俞星月.浅谈英语教学中英文电影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0).

篇5: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文歌曲,兴趣

一、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英语教学一直专注于教师和教材。教师的教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补充材料通常仅局限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学生变成了为学习而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将英文歌曲引入教学可以极大地改变课堂的严肃气氛,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弥补单一教学模式的缺陷,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基本思路和方法

老师应将下一节课要讨论的歌曲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收集相关的资料,如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和歌手背景等,并准备自己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和话题供上课讨论。课堂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歌词听写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I’m, I’ve, It’s, I’ll等类似的缩写动词的听力水平,同时锻炼学生分辨coming, receive, agree, until, tree, sea等单词中的长短元音(/i/and/i:/)的能力。在这个活动中用到的歌曲是“Tie a Yellow Ribbon the Round Old Oak Tree”。

首先发给学生带有空格的歌词,让他们浏览整篇歌词并试着猜测空格中的单词,然后教师解释较难的单词并让学生朗读歌词。其次,教师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解学生对整首歌的理解情况。最后歌曲播放三遍:第一遍纯粹是听,让学生试着听出空格里的词;第二遍填写空格;第三遍核对所填的内容。听完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答案,并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听和跟音频随唱练习发音。此练习是讲四级考试听力Dictation部分的一个补充,又不乏趣味性,学生易于接受。

2. 基础知识解析

英文歌曲里有许多“时髦词”和地道的表达,此外也可以学习许多实用的词组、句型。比如:在Celine Dion的一首Because you loved me中有几句歌词:You’re the one who held me up, you are the one who saw me through.其中有两个词组hold up在这里表示“支撑”,see through在此表示“看穿,懂得”,这些词组的实用性都很强。学生可以就不懂的单词、词组、句型、语法、句式等提出问题,先由其他学生解答,若学生遇到困难,可由老师帮忙解答,也可以提出自己觉得用得好的词、词组等与其他同学交流。

3. 翻译的训练

歌词的翻译也是文学翻译, 此外歌词具有很多诗的特色, 许渊冲先生提出的形、音、译“三美”的诗歌翻译原则, 应当成为我们进行歌词翻译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中学生可以试着去翻译, 之后拿出自己的译文和大家比较, 讨论看看这句歌词的哪种译法更符合“三美”原则。例如《珍珠港》的主题曲“There you’ll be”中有一段歌词写得很美:In my dreams I’ll always see you soar above the skies/In my heart there’ll always be a place for you/for all my life/I’ll keep a part of you with me/and everywhere Iam there you’ll be.学生甲将其译成:在我的梦里, 我总是看见你架着飞机直冲云霄;在我的心里, 永远都会有你的一席之地。我会珍藏对你的记忆, 不论我到哪里, 你都会如影随形。如果学生乙有更好的翻法, 就可以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4. 问题讨论

学生提出之前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范围不限,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歌曲进行仔细分析和大胆的猜想。然后老师可以阐述自己对于歌曲的看法。

课后的训练:老师可建议学生关于本课写一篇文章,字数、内容不限,这就要求学生把对这首歌及关于它的一切信息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海量的资料中(无论是课后还是课上得到的)筛选出最有效的信息作为写作素材,从众多评论中提炼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三、选择英文歌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歌曲清晰。

节奏和缓、曲调优美、唱词清晰;歌词内容应与学生的年龄水平相适应,易于接受,语法正确。

2. 歌曲有发挥的空间。

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歌曲要语音标准,有值得讨论的词汇、句型等和一定的文化知识。笔者在此推荐几本教材,美国ESL专家Millie Grenough编写的六册系列教材Sing it!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Song,中国十大名师之一的赖世雄老师的听音乐学英语一书。老师可以从中选取些合适的歌曲,并从这些教材中汲取灵感。

3. 形式注重变换。

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类型的英文歌曲,所以每节课可选取不同类型的歌曲来进行教学。教学设计的形式,练习的形式要做些变换,让学生感受到每次课都有新鲜感。

四、后续活动

在外语教学中,歌曲的运用通常只包括听歌和问答,最终以跟唱结束。教唱歌曲不应作为一项孤立的教学活动,更不应视为简单的“娱乐”插曲,而应成为教学大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有机的结合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 阅读。

许多歌曲所涉及的主题都能找到有关的阅读材料。因此,学唱了歌曲就自然过渡到对其乐队或歌手的背景资料的阅读。而且,许多课本都以题目划分单元,这就便于插入有关歌曲,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2. 写作。

不少歌曲内容适合学生紧接着做某种书面练习。比如:学完Street of London可布置学生给报社写信,谈谈对穷人和老人的关心问题;学完she is leaving home可让学生练习写便条,告知“她”离开楼梯的顶端。笔头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是否需要应根据歌曲内容而定。

3. 讨论。

有些歌曲的主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讨论。

五、结语

将英文歌曲引入教学可以极大地改变课堂的严肃气氛,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即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水平。模仿歌曲当中的发音、语音语调,对学生听力有很大的帮助,即通过英文歌曲,学生不仅熟悉单词间的连读、爆破、吞音等常见发音特点,而且对语音,语调和整个语言的如何表达,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学生的语音语调自然了,再加上单词句型的积累,口语会上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更便于交流。

参考文献

[1]Amold, J, H.D.Brown.A Map of the Terrain[A].Affect inLanguage Learning[C].Cambridge:CUP, 1999.

[2]胡蓉.音乐在英语中的作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3]曹理, 何工.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1) .

[4]薛小芳.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5]李程.歌词的英汉翻译[J].中国翻译, 2002, 23.

篇6: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文名著;大学生;英语水平

一、大学生阅读英文名著的好处

1.学习外国文化,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阅读英文名著,可以使读者了解不同时期外国的风土人情,一本小说呈现的就是一个社会,这对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一名成功的英语教师,只有自己首先吃透教材,提前做大量的语言文化信息准备工作,才能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导入文化信息。比如:在讲莎士比亚的作品时,教师除了对小说内容和作者进行介绍,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以及小说背后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可鼓励学生用课余时间多阅读英文名著,并就西方文化进行古今对比、中西比较研究。

2.了解更多英语中的生活用语,贴近实际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因此,小说的突出特点:一是典型;二是虚构,虚构的不是虚假的,小说能反映社會生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通过阅读英文小说,可以了解不通时期不同阶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

3.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我们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英语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导,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能力的培养。而阅读英文原版的小说恰恰能弥补这种不足。培根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的变化。阅读英文名著就是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4.有助于大学生学习英语词汇

阅读不是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主动参与。要善于对所学东西进行归类,发现规律,这样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就单词而言,因为词汇在人脑中是以激活扩散的方式提取的,就像往河里扔石子会产生涟漪一样,遇见一个单词,往往还会激活其他相关的单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生词建立成网络状,要由一个词联想到其他词。这种联想可以是近反义词,也可以是某个特定的场合下的其他单词。

5.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通过阅读英文小说能促使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使阅读和写作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起来。针对写作,可以进行专门阅读活动,重视阅读对写作的影响。随着阅读量的加大和阅读写作观念的强化,学生基本上会把握自己阅读的方式,他们会在阅读中更多地融入自己的思想和体会,也开始留意各种语言现象在真实的英文作品中被一一运用。

二、经典英文名著推荐

1.The Scarlet Letter by Nathaniel Howthorne(《红字》霍桑著)

小说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是美利坚合众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利坚合众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2.The Great Gatsby by F.S. Fitzgerald(《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美国小说的黄金时代,群星灿烂,各放异彩。德莱塞出版了一部又一部长篇巨著,并且在1952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美国的悲剧》。同年4月,《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纽约出版,著名诗人兼文艺评论家T·S·艾略特立刻称之为“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海明威在回忆菲氏时写道:“既然他能够写出一本像《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好的书,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写出更好的书。”艾略特和海明威都是以苛刻闻名的批评家,因此我们就不难领会这些评价的分量了。

3.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Ernest Hemingway(《老人与海》海明威著)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的搏斗展开。《老人与海》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对于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4.Moby Dick by Herman Melville(《白鲸》麦尔维尔著)

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为了追逐并杀死白鲸莫比·迪克的经历,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故事营造了一种让人置身海上航行、随时遭遇各种危险甚至是死亡的氛围,小说场面宏阔博大,思想内涵复杂,哲理性很强,而且文笔沉郁瑰奇,堪称杰作。

5.Martin Eden by Jack London (《马丁·伊登》杰克·伦敦著)

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马丁·伊登》起着先驱作用,后来不少描写“美国梦”破灭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它的影响。围绕这部书引起的争论首先是在主题上,按照杰克·伦敦的本意,写这部书的宗旨之一是攻击个人主义,但大多数评论家都认为他是在为个人主义辩护,而相当多的读者是把马丁·伊登当作“个人奋斗”的典型来接受的。其次是语言,有人认为“充满元气和力量”,也有人认为“粗糙”“变化少”。杰克·伦敦是以“超人”自居的,他并没有成为超人,但《马丁·伊登》的确是一部超越了时代的作品。

读英文名著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领略大文豪们的文采,同时懂得许多人生哲理。

参考文献:

[1]王亚琼.读简本小说促英文写作[J].咸宁学院学报,2006,(05).

篇7: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Breen在分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法的关系后发现, 教师所期望的一项任务的完成结果与学习者实际上从这项任务中所收获的知识之间是存在差异的[1]。换句话说, 教师所教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学习者所期待的。因此, 学习者应该从课堂中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转变成课堂中主动的学习者, 进而成为课堂的主要角色。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正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所在。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功能和作用可以被忽略, 相反, 虽然任务型教学法把学习者看成课堂的主角, 但是如何让学生对任务感兴趣, 让学生真正实施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却向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试以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为背景, 探析任务型教学法下教师的功能与作用。

2.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中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可见, 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尤其是英语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 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首先, 任务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众多语言教学理论中非常有影响力的理念之一, 比较好地体现这一理念的就是交际语言教学法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任务型教学法, 作为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形式[1], 也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它将学习者的经历和知识等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包括学习者在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的选择权。这里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做决定的地方, 而是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一种合作活动, 互动行为。其次, 任务教学法涉及意义的交流[3]。这里的交流包括课堂参与者之间的交流, 以及参与者与听力材料或者其他语言学习材料的交流。设计一项任务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真正融入语言学习的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体会语言的使用, 潜移默化地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语言。Ellis[3]在谈到一项任务应该具有的特征时, 就谈到它应该主要通过课堂中以意义为交际目标、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 为学习者提供参与到课堂交际任务中的机会。

3.听力课教师在任务法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英语课堂中, 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疑问的解答者。这一角色在听力课堂中很容易被简化成听力材料的播放者和公布正确答案的“主持人”。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就要求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以交际为目的使得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注重意义上的交流, 以听作为获取信息的来源, 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 带着目的去听、去交流。Breen和Candlin[1]把教师在交际性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归为三类:交际过程的促进者 (facilitator) 、参与者 (participant) , 以及观察者 (observer) 和学习者 (learner) 。然而,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 学习者期望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实际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本文试从听力课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出教师在任务型课堂中发挥的作用。

3.1辅助功能

在任务的准备阶段, 教师有必要将任务的要求向学生说清楚, 最好向学生展示一个案例。鉴于任务是基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 但同时对学生是具有挑战性的, 此时教师就要把握好“度”。一方面, 不能把任务解释得过于笼统, 否则会使学生对于要完成的任务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 不可将任务阐释得过于详细或者具体。因此, 如何把握好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进行辅助的度是非常关键的。

3.2引导作用

在之后的任务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这里的引导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语言的整体性[1]。也就是说, 学生要充分意识到语言的形式、功能和意义是紧密相连的, 不可有所偏颇。二是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反思, 提醒学习者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3.3评论员的作用

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 教师要对其表现进行点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中, 教师除了要答疑解惑外, 还要负责对学生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夏纪梅[4]曾指出, 只有当教师给予学生机会对课文和词汇进行处理时, 才有对学生的准备、作为、表现、语言应用状况、交际效果进行即场评价的前提条件。这就对教师的点评能力, 或者即场点评能力做出了要求, 包括对学生表现的整体评价和细节评价。因而建议在学生展示时, 教师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分析和归纳。

4.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指导下的听力课堂不是传统的课堂, 不是教师主讲的课堂, 而是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让学生融入课堂, 参与课堂的一个学习场所。它以学生为中心, 以意义的交流为目的, 此时教师的作用发生了转变。教师除了要充当促进者、参与者、观察者和学习者外, 也要发挥辅助、引导和点评作用。

摘要:当任务型教学法与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教学结合时, 教师的作用应该随之变化。本文以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为背景, 从任务型教学法在听力课堂的可行性入手, 探析教师在辅助学生、引导学生, 以及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师作用

参考文献

[1]Nunan, D.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篇8: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流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对象是已经基本掌握了英语语音、语法知识的大学本科学生。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就表现为: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语言基础,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可以发现,文化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一词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提出的,此后对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本文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前提,并且各国语言对其文化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是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达到英语和相关文化有机融合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也得到文化的熏陶。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修正孤立的英语学习,要将语言学习放在英语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从文化的角度去观察语言、学习英语及其使用英语的交际过程。这样的学习经历才能使学生不仅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且具备使用英语的文化交际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拓展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从而借鉴、融合外国文化精髓,提高自身全面的文化素养。

三、文化教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促进作用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教师通常都会讲到文章中某些词语的意义、用法、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关系等等,并组织学生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词语练习,但对词语的文化内涵设计不多。而英汉两种文化都是历史悠久,英汉两种语言也都是成熟发达的语言,都有着极其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又和各自的文化紧密相连。各民族的词汇都直接反映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社会现象认识的关度和深度。文化在词语上的映射主要表现在词语的意義上,其中联想意义表现最为突出,词语的联想意义主要包括内涵意义,情感语义以及社会含义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大不相同,使得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联想意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增加文化对比教学内容会对词汇教学起到以下的促进作用。首先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以往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偏重词语的音、形、意,而英语是吸纳性很强的语言,再加上英语中的成语、谚语、俚语等等纷繁复杂,处处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它们既展现出英语语言文化的历史演变,同时也展现出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历史典故、寓言神话等方方面面的丰富内容。同时汉语言文化也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因此在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适时地进行文化对比,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英语语言文化的动机,从而有效的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学习效果。其次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增加文化对比教学内容会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深层理解。在世界文化领域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两种文化的特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国文化偏于静态,西洋文化偏于动态,中国语言趋于直觉思维,英语趋于逻辑思维,中国文化的模糊性特征明显,西方文化准确性特征突出等等。这些文化特点的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词语的联想意义有着很大不同。可以表现为语义错位、语义空缺、语义碰撞等。在词语教学中讲解英汉词语联想意义差异的表现及其内在原因,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词汇含义的深层理解。另外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增加文化对比教学内容更能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词汇。

四、文化教学对英语读写教学的促进作用

大学英语的读写教学虽然这些年先后出现了情景法教学,交际法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等,但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方法一直还在延续,因为要教授如何读懂英语,如何正确地用英语表达,必然要分析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篇章以及修辞方面的异同,加强对英语语言结构的认识,逐步完成学习过程。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用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完成了对英语语言规则的学习后,进一步需要学习和理解的是英语的语言文化,否则就很难达到使用英语完成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而且英语学习越加深入对文化的要求就越高,因为语言就是一面反映民族文化的镜子,而不同民族文化的形成都包含了特定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等。因此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应敏感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形式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逐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误,从而真正理解所阅读的文章。

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新目标,具有文化才创造力的学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化知识并与汉语文化相互作用,不断吸取其他文化的精华。这样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在语言能力上,更是在文化交际层面上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富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4.

篇9: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氛围

学习兴趣的高低是学习过程的一项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 而被迫进行的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便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区学习。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 有着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和可直接刺激听觉的人物原声;可以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了解电影故事的时代背景、风俗习惯、人物特性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电影《魂断兰桥》为例, 学生可以了解当时背景条件下年轻人的爱情观, 生活方式, 而这恰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当学生在课堂欣赏英美原版电影时, 一些优美情节、台词等都可以引起师生、学生之间的共鸣, 由此学生会主动地通过模仿、情景再现、对话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由此课堂气氛自然也活跃灵动起来。

2、练习标准发音, 提高听说能力

英美原版影视作品集图像、声音、文字等多媒体于一体, 可以多途径刺激大脑, 使学习者通过更牢固持久的听觉、视觉痕迹, 从而保留更深刻的记忆印象。除此还有尤为重要的一项优势即可以模仿电影中的一些词语、句子等发音, 以及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学生通过反复跟读、模仿、情景再现, 最终达到化为己用的目的。比如观看不同国家发行的电影, 如美国版《律政俏佳人》 (Legally Blonde) 和英国版《单身日记》 (Bridget Jones"Diary) , 比较电影人物的发音, 就可以直观的体会美式发音和英式发音的区别。

听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也是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而电影恰好可以表现出不同历史阶段、地理区域、社会等级、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性别的人们之间的对话, 它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语言, 可以让学习者在最自然的环境下掌握知识。通过反复听说, 学生既能积累词汇, 掌握常用的口语句型并及适用环境, 又能真实的感受到不同的语言风格、语音、语调、语速、重音、节奏、停顿等, 由此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习者的英语语感。

二、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 只有英语专业系别开设专门的英美原版影视和有关英美概况、英美文化交际的课程。而在其他系别, 学生大多是通过书面学习、阅读材料来了解英美文化, 这就注定了此种学习方式的单一性、落后性。此外,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 主要还是通过常规的听说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英美原版影视教程所占比例不高。再加上听说课程课时的限制, 英语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占的比例就越发的小。

此外, 学生对英语影视作品的接触缺乏必要的指导, 大多学生仅以娱乐为目的来观看电影, 尤其是在自主观赏时。首先, 在声音选择上, 往往会选择以中文声音播放的英语影视;其次在字幕声音选择方面, 往往选择仅有中文字幕的作品, 而不会选择不带字幕或带有中英文双字幕的作品;再者在观赏的过程中, 又过多的迷恋影视场景和发展剧情。只有娱乐性、忽略甚至淘汰影视作品中英语发音跟读、翻译对比, 这些弊端都大大减小了英语影视作品在英语教学带来的优势。

三、英文电影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设计

英美原版影视与教学相结合的目的就是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整体外语素质。要使实际英语教学中可以达到此目的, 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一定要有所注意和创新。

1、充分做好观前准备

(1) 介绍相关文化背景,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所看电影故事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 以及导演等重要工作人员的基本概况。因为学生只有了解影片背景, 才能真正理解所观看的内容、明白影片中的对话含义。以意大利重量级导演罗伯特贝里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美丽人生》 (Life Is Beautiful) 为例, 此电影是讲述亲情和爱情故事的, 背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意大利某小镇。教师则要准备该国家在此历史时期的资料信息;并且老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有关电影故事发生时间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2) 扫除语言点障碍, 加深理解。在观看影片前, 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电影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词汇、习惯用法、俚语、口头语和经典句型等, 让学生熟悉这些英语用法, 扫除观看电影时的语言知识障碍。

2、观后回味要及时

欣赏完影片之后, 教师要处理好电影反馈的英语知识信息。具体表现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影评, 电影感受, 总结电影中的习惯用语、表达形式等。此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配音、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的方式, 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分角色模仿影片中的经典对白, 则可以加强学生的发音、表达、背诵能力。配音不仅需要很高的专业知识, 还要求学生要深刻理解故事中每句话的含义, 从而也可以加深相关英语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晚上、班级活动等时间为学生播放英文电影;在电影选材方面除了VCD、DVD等形式外, 还可以通过网络来筛选有价值的影片, 推荐给学生观赏学习, 并提出如预设问题、作口头的观赏报告, 或者影视简评等一些要求, 以便跟踪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英文电影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前景展望

英语电影是促进大学英语学习的一个有效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用此种教学方式教学时, 教师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为指导,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其英语语言的模仿和表达能力, 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尽管这一教学方式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化, 英文电影教学也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摘要:英文电影集声像于一体, 如若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 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语言技能, 也能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语教学,应用现状,方法设计

参考文献

[1]赵秀华.原版英文电影与英语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3) .

[2]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03) .

[3]李艳.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 2006 (22) .

篇10: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多媒体 新闻听力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201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考试的调整,新闻听力将首次出现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大学英语四级中的听力新闻报道三个话题,共7道题。由于新闻听力信息量大,专有词汇众多,且句子结构紧凑,这些特点都使之成为了听力教学的难点。

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分享与教学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相关的试题集与测试。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化教学的内容更加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更新及时,能够较好地实现新时代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

近年来,建构主义以其系统可行的理论,丰富了教学模式,并广泛应用到英语听力教学中。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鲜视角,提供了新的方向。20世纪90年代初, 建构主义大量引进中国。在近20年的研究发展中,建构主义以其蓬勃之势,促进了国内教学改革,提供了教学新思路。2002年,“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顺利召开,就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上学习,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特别是建构主义与语文、数学教学进行了重点讨论。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胡春洞。但是,据笔者所持有的资料,将其应用到大学英语新闻听力的多媒体教学中的并不多。随着英语听力在大学英语四级以及英语能力要求方面越来越重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从建构主义角度,重点分析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作用,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新闻听力的成绩。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其最先由瑞士哲学家皮亚杰(Piaget)于1997年提出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维果斯基和布鲁纳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以及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家,对建构主义也起了丰碑式的作用。建构主义进一步兴起表现在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其中,学习理论体现了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深入系统化发展。从而,建构主义发展到教育教育领域中的趋势不可阻挡。建构主义分析学习和知识的本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认为知识是人类对以往知识的经验的总结和对外界世界的理解。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复制重复,也并不是传授者对知识框架的填充,而是学习者自主建构,形成对知识的掌握。

建构主义重视三大因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以及互动性。建构主义将重点由知识的客体(知识的内容)向知识的主体(学习者)转移,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学习,符合学习的根本目的。建构主义提倡的是一个开放的、交互协作的学习环境。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倡导学本教育而非师本教育,这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是一个重大革新,对教育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三、建构主义指导下多媒体在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传统的新闻听力教学形成了 “播放录音——完成习题——核对答案”固定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送器,其引导的力度不够,学生没有主体地位,师生间互动不足,造成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严重缺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时期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建构主义为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中,教学的自主性、情境性和交互协作性是建构主义所强调的三大因素。而多媒体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良好的听力环境。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听力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创设情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协作,有效完成知识与信息的建构。笔者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新闻听力教学,以对比的方式对自己所教的成绩相当的12级会计1班和3班的进行了一个小测试。测试的材料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官网上公布的2016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样题的新闻听力5到7小题:

1.自主性课外学习。建构主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教师的讲解几乎占去整个课堂的时间。学生对知识的陌生和无力感使之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因此,给学生时间去提前预习思考将要学习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

在听力课前,笔者在会计1班布置好跟听力材料相关的预习材料,比如样题中的“taxi”。要求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搜罗与的士相关的视频或者文字材料。例如,通过互联网诸如Google, Yahoo, Baidu等搜索引擎,收集相关的英语电影电视教学等节目,或者豆瓣、百度文库等资源搜集到相关的英语资料,促进知识与信息的获得。

在引入听力话题之前,笔者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就完成形式来说,有PPT、卡片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据学生反映,学生的资料基本是来自于网络。由此可见,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有意识地自主地学习。

为了验证可比性,笔者在会计3班并没有布置预习任务。经笔者的统计,做了预习工作的会计1班比会计3班在样题5到7的正确率高20%左右。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笔者又将听力样题后面的题型在两个班做了实验,结果都表明,课后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听力答题准确性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听力水平,进行差异化的目标要求。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通过设定目标,执行计划,以此进行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和师生评估,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积极性。

2.情景式导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单一的传统教学,只是直接播放听力音频材料。而多媒体的引入,让图片、文字、音像等等能够有机结合,融视觉和听觉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将学生长时记忆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唤醒,从而将已有的知识与新有的知识重建一个知识架;若是已有的知识能够同化现有的知识,那就能够赋予新知识更多的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无法同化,则会引发顺应过程,重建重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受业,更要成为教学情景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在播放听力之前,以图片或者视频导入“taxi”话题,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引入与话题密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影片。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比如,可以根据样题中的内容,建立几个情境,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出租车司机,乘客,交警等角色。学生可以自选一个相关的话题,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则作为观众或者评委进行评判。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学生融入到一个与话题相关的语言环境,在实际情境中提高听说能力,且能够充分有效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快地融入学习情境中。

3.交互式师生交流。传统的听力教学,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学习者对事物的理解,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事物的性质等特征。但是,每个人的角度是有局限的。丰富的个人知识和信息的获得是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实现的。师生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对以往的经验和知识总结进行一个重新审视,以多角度视角来看待人与事。而利用多媒体进行听力教学中,可以进行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形成更为持久系统的知识建构。一方面,通过与教师交流,与同学之间进行的交流,学生能够查漏补缺,建构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建构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是否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符,所谓教学相长,也正是这个道理;以样题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分享“taxi”相关的词汇。比如说,司机和乘客的表达;付费的方式;的士与公交车等交通工具的比较。待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利用多媒体监听的方式了解讨论的成效,有小组代表发言阐述。小组的讨论,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要求学生给出答案,并给出答题原委。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导入式、小组讨论交流式、比赛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教师进行一定的点评,并补充相关的内容与总结。比如补充词汇,如选项中出现的“consumer right”“be equipped with meters”以及选项中并没有出现,但是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如 “charge..for”“thumb up”。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听力材料甚至多媒体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互动。

在听前充分地预热后,学生对将要听的内容有一定的把握,他们的自主性得到充分激发。小组间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品质,有利于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因此,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写作的一个重要过程,交互式师生交流学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四、结语

最新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当的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多媒体资源是完成教学任务、创设情境与交互式教学等的重要工具。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新闻英语听力教学的积极性,笔者对以后的教学有以下建议:

首先,教师本人应该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任何教学都是在都是以教学思想为指导来开展的。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教师是实施的主体。

其次,教师还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将音频、视频和图像有机结合,丰富课堂知识,扩大教学的信息量。

还有,学生在努力提高听力策略的同时,加强自我调控与自我监督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应该设定跟自己水平相符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听力策略,自我检查听力完成情况或者同伴之间相互监督等方式来督促自己学习。

最后,学校能够创设现代化教学的学习环境,为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环境。

参考文献:

[1]Brooks,J.G.&Brooks,M.G.In Search of Understanding:The Case for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Alexandria,Virginia US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99.

[2]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广西外语出版社.2002.

[3]贾国栋.新模式,新要求,新发展——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教学模式部分》[J].外语界.2004(5):18-24.

[4]吴静.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创新研究[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6.

[5]武晓燕.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33-35.

上一篇:小学课外活动教学计划下一篇:中文商务信函范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