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合作医疗财务述职报告

2024-04-23

新农村合作医疗财务述职报告(精选8篇)

篇1:新农村合作医疗财务述职报告

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财务分析报告

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进展最快、经营机制最活、管理最规范、经营成效最显著的一年。一年以来,财会电脑工作在自治区联社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银监管部门、人民银行的监管和指导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规范操作,提高效益为中心,按照“加强监管,规范管理;增加拨备、抵御风险;做实利润、消化包袱”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行为,强化成本控制,减少非生息资占用,促进了业务经营和财务工作的稳健发展,促使全辖全面地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现将一年来的财务活动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联社是一个统一法人社的独立核算单位,附属会计核算单位有1个营业部、12个信用社、5个信用分社,共18个营业网点,由联社财会电脑部统一办理决算。截止末,全辖员工总数148人,比年初增加11人,其中:在职员工143人,内退员工5人。会计出纳人员79人,占在职员工的55.25%。年末资产总额为74491万元,比年初增加12826万元,增幅20.8%;负债总额为72668万元,比年初增加12539万元,增幅20.85%;资产负债比例97.58%;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02万元,比年初增加286万元,增幅18.87%。

二、业务经营情况及分析

我县联社今年业务经营情况总体表现为:存、贷总量增长较快,农贷投量加大,不良贷款实现“双下降”,实现盈余,资金头寸宽余,现金支大于收,货币呈现投放。

(一)各项存款增速较快,存款规模迅速扩大。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3796万元,较年初增加12632万元,增幅24.69%;完成区联社下达年度计划任务的105.27%。其中:对公存款余额8891万元,比年初增加5769万元,增幅184.79%,完成区联社下达年度计划任务的144.23%;储蓄存款余额54905万元,比年初增加6863万元,增幅14.29%,完成区联社下达年度计划任务的85.79%。今年,我联社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积极组织资金,各项存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联社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搞好与各级党政部门的关系,将涉农企事业单位账户尽可能开在信用社,壮大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二是抓住政府给农民兑付以粮直补贴、种子补贴等机遇,大力组织资金;三是根据辖区产业经济特点,确定吸储重点,多渠道、多方位组织资金;四是大力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存、贷结合以贷引存等业务,支持地方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了新储源;五是充分利用地势人利的优势,开展员工阶段性组织揽存活动,大力组织存款;六是提高临柜人员服务质量,赢得广大储户的信任,增强信用社市场竞争力。

(二)各项贷款总量稳步增长,农贷投放力度较大。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4223万元,比年初增加11219万元,增幅33.99%,完成区联社下达年度计划任务的136.82%;其中:按涉农贷款新口径“三农”贷款29752万元,比年初增加3757万元,增幅14.45%;“三农”贷款占比67.28%;各项贷款(包括三农贷款)的增量、存量市场份额均为第一。今年,我县联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在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指导下,树立靠产业促带动,靠支农求发展的经营新思路,加大对“三农”及辖区经济建设信贷资金的投入,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农民生产生活资金所需。全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33735万元,较同期多投放6516万元。其中:累放“三农”贷款22972万元,占总投放的68.1%;在满足“三农”资金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支持效益好、信誉度高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不良贷款实现“双下降”,资产质量有效提高。年末按四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3067万元,比年初减少1012万元,不良贷款占比6.94%,比年初下降5.42个百分点;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9066万元,比年初减少2752万元,不良贷款占比20.5%,比年初下降11.36个百分点。各类不良贷款绝对下降额和占比下降均超额完成区联社下达年度任务。主要措施:一是落实不良贷款清收责任制。年初联社将不良贷款“双降”、处置已置换不良贷款处置清收工作作为年度经营业务综合考评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除按月考核计分外,并对不完成每月下降任务的基层信用社领导和信贷员实行通报、处罚、下岗收贷等问责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信贷员催收不良贷款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地方政府在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中发挥主题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与县法院联合组成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小组分赴全县各乡镇依法开展清收不良贷款工作,根据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当场调解、当场开庭、当场审理、当场判决、当场执行的清收办法,同时直接和借款人收取诉讼费、执行费,减少农村信用社预交诉讼费的压力,清收效果明显。

二、财务指标执行情况及分析

(一)财务收入增加较快,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一是年末实现财务总收入3862万元,同比增加1076万元,增幅38.62%;其中:贷款利息收入3388万元,占总收入的87.73%,较去年同期增加1211万元,增幅55.6%;金融机构往来收入381万元,占总收入的9.86%,较去年同期减少163万元;手续费收入68万元,占总收入的1.76%,较去年同期增加40万元,增幅1.76%;其他营业外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0.64%,较去年同期减少11万元。

二是年末实现财务总支出3644万元,同比增加1073万元,增幅40.66%;其中:利息支出908万元,占支出总额的24.91%,同比增加140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支出111万元,占总收入的3.05%,同比减少140万元;营业费用1493万元,占支出总额40.97%,同比增加469万元;手续费支出230万元,占支出总额的6.31%,同比增加163万元;其他营业支出710万元,占总支出19.48%,同比增加366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88万元,占支出总额的5.16%,同比增加71万元。

三是实现经营利润67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31万元,增幅51.91%,其中:账面利润218万元,同比增盈3万元,同比增幅1.27%,计提呆账准备541万元,同比增加301万元,增幅125.46%;年末人均利润达4.92万元,比上年同期人均增加1.72万元,增幅53.75%,低于全区人均水平0.62万元。

四是资金头寸。截止12月末,全辖库存现金及业务周转金余额为3241万元、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9033万元、存放其它同业2606万元,除去法定准备金12%部分7656万元,资金头寸为17225万元,再去除拆借区联社金3000万元等,可用资金还有14225万元。

五是其他财务指标执行情况。截止12月末,应付利息余额为688万元,应付利息备付率为3.13%;呆账准备金余额为1295万元,呆账准备金占加权风险资产比例为5.46%;资产利润率为1%,较去年同期上升0.21个百分点;资产费用率为2.22%,比年初提高0.83个百分点;业务宣传费比例为3.74‰;业务招待费比例为4.95‰;固定资本比率为78.97%,比年初上升3.77个百分点;收入费用率为39.67%,比年初下降3.58个百分点;百元贷款收息率8.46%,比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

三、负债成本有所改观

年末各项存款达6.38亿元,其中:定期存款2.2亿元,占存款总额的34.48%,比年初减少5.05个百分点;活期存款4.18亿元,占存款总额的65.52%,比年初增加8.6个百分点,低成本存款在年初工作水平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公存款年末余额0.89亿元,比年初增加0.58亿元,增幅184.79%,负债成本下降率有所改观。

从以上经营成果看,本年度业务经营和财务情况比上年末明显提高,这是联社的正确领导,全辖干部职工共同拼搏工作的结果。

四、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拨备提取不足,财务包袱较大。年末按五级分类应提未提的贷款损失准备3617万元。

(二)非生息资金占用大,影响盈利水平提高。年末非生息资金占用5073万元,占非信贷资产总额的16.76%,其中金额较大的项目有现金324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423万元,抵债资产870万元;无形资产114万元;递延资产208万元。

(三)固定资本比率不降反升。年末固定资本比率比年初上升3.77个百分点。根据统一法人清产核资账务调整的影响,通过公共积累冲销历年亏损挂账,使核心资本减少,固定资本比率上升。

(四)由于统一法人账务的合并,金融机构往来收支中的社内存放和社内调剂均不再计息,因此,金融机构往来收支同比减少了140多万元。

(五)存款利率调整的影响。利息支出在存款利率上调、存款上涨的情况下计提应付利息的增加,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140万元。

(六)营业费用额增幅较大。年末营业费用增幅45.74%,高于财务收入增幅7.12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今年按规定摊销递延资产加强费用262万元,其中摊销安全防卫费100、网点装修80万元,占营业费用增加额的43.3%。

五、今后工作

(一)做实利润,增提拨备,消化包袱。要将拨备提取、消化财务包袱等工作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抓,要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认真编制好不良贷款率、拨备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三年或五年达标规划,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拨备提取、消化等指标达标计划,按年分季落实,确保达标计划按期完成,增强风险抵补能力。

(二)加强非信贷资产管理,减少非生息资金占用。一是抓好固定资产处置。今年重点对闲置固定资产做好清理处置工作,并制定处置计划,固定资本比例控制计划,使固定资本比例控制在50%以内。二是准确调度资金,提高资金运用率。首先要充分发挥联社结算融资作用,帮助信用社算好资金头寸,控制现金库存量和非营业性资金占压,清收应收款项,尽量减少无效资金占用。三是配合职能部门做好抵债资产处置工作,使抵债资产尽快处置变现。

(三)强化成本控制,严格费用开支。要进一步完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严格费用开支,将费用控制在核定比例之内。

篇2:新农村合作医疗财务述职报告

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财务分析报告 是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进展最快、经营机制最活、管理最规范、经营成效最显著的一年。一年以来,财会电脑工作在自治区联社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银监管部门、人民银行的监管和指导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规范操作,提高效益为中心,按照“加强监管,规范管理;增加拨备、抵御风险;做实利润、消化包袱”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行为,强化成本控制,减少非生息资占用,促进了业务经营和财务工作的稳健发展,促使全辖全面地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现将一年来的财务活动情况

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县联社是一个统一法人社的独立核算单位,附属会计核算单位有1个营业部、12个信用社、5个信用分社,共18个营业网点,由联社财会电脑部统一办理决算。截止末,全辖员工总数148人,比年初增加11人,其中:在职员工143人,内退员工5人。会计出纳人员79人,占在职员工的%。年末资产总额为74491万元,比年初增加12826万元,增幅%;负债总额为72668万元,比年初增加12539万元,增幅%;资产负债比例%;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02万元,比年初增加286万元,增幅%。

二、业务经营情况及分析

我县联社今年业务经营情况总体表现为:存、贷总量增长较快,农贷投量加大,不良贷款实现“双下降”,实现盈余,资金头寸宽余,现金支大于收,货币呈现投放。

各项存款增速较快,存款规模迅速

扩大。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3796万元,较年初增加12632万元,增幅%;完成区联社下达计划任务的%。其中:对公存款余额8891万元,比年初增加5769万元,增幅%,完成区联社下达计划任务的%;储蓄存款余额54905万元,比年初增加6863万元,增幅%,完成区联社下达计划任务的%。今年,我联社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积极组织资金,各项存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联社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搞好与各级党政部门的关系,将涉农企事业单位账户尽可能开在信用社,壮大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二是抓住政府给农民兑付以粮直补贴、种子补贴等机遇,大力组织资金;三是根据辖区产业经济特点,确定吸储重点,多渠道、多方位组织资金;四是大力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存、贷结合以贷引存等业务,支持地方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了新储源;

五是充分利用地势人利的优势,开展员工阶段性组织揽存活动,大力组织存款;六是提高临柜人员服务质量,赢得广大储户的信任,增强信用社市场竞争力。各项贷款总量稳步增长,农贷投放力度较大。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4223万元,比年初增加11219万元,增幅%,完成区联社下达计划任务的%;其中:按涉农贷款新口径“三农”贷款29752万元,比年初增加3757万元,增幅%;“三农”贷款占比%;各项贷款的增量、存量市场份额均为第一。今年,我县联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在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指导下,树立靠产业促带动,靠支农求发展的经营新思路,加大对“三农”及辖区经济建设信贷资金的投入,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农民生产生活资金所需。全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33735万元,较同期多投放6516万元。其中:累放“三农”贷款22972万元,占总投放的%;在满足“三农”资金需求的基

础上,积极支持效益好、信誉度高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不良贷款实现“双下降”,资产质量有效提高。年末按四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3067万元,比年初减少1012万元,不良贷款占比%,比年初下降个百分点;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9066万元,比年初减少2752万元,不良贷款占比%,比年初下降个百分点。各类不良贷款绝对下降额和占比下降均超额完成区联社下达任务。主要措施:一是落实不良贷款清收责任制。年初联社将不良贷款“双降”、处置已置换不良贷款处置清收工作作为经营业务综合考评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除按月考核计分外,并对不完成每月下降任务的基层信用社领导和信贷员实行通报、处罚、下岗收贷等问责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信贷员催收不良贷款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地方政府在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中发挥主题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与县法院

联合组成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小组分赴全县各乡镇依法开展清收不良贷款工作,根据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当场调解、当场开庭、当场审理、当场判决、当场执行的清收办法,同时直接和借款人收取诉讼费、执行费,减少农村信用社预交诉讼费的压力,清收效果明显。

二、财务指标执行情况及分析

财务收入增加较快,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一是年末实现财务总收入3862万元,同比增加1076万元,增幅%;其中:贷款利息收入3388万元,占总收入的%,较去年同期增加1211万元,增幅%;金融机构往来收入381万元,占总收入的%,较去年同期减少163万元;手续费收入68万元,占总收入的%,较去年同期增加40万元,增幅%;其他营业外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较去年同期减少11万元。

二是年末实现财务总支出3644万元,同比增加1073万元,增幅%;其中:利

息支出908万元,占支出总额的%,同比增加140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支出111万元,占总收入的%,同比减少140万元;营业费用1493万元,占支出总额%,同比增加469万元;手续费支出230万元,占支出总额的%,同比增加163万元;其他营业支出710万元,占总支出%,同比增加366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88万元,占支出总额的%,同比增加71万元。

三是实现经营利润67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31万元,增幅%,其中:账面利润218万元,同比增盈3万元,同比增幅%,计提呆账准备541万元,同比增加301万元,增幅%;年末人均利润达万元,比上年同期人均增加万元,增幅%,低于全区人均水平万元。

四是资金头寸。截止12月末,全辖库存现金及业务周转金余额为3241万元、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9033万元、存放其它同业2606万元,除去法定准备金12%部分7656万元,资金头寸为17225万元,再去除拆借区联社金3000万元等,可用资金还有14225万元。

五是其他财务指标执行情况。截止12月末,应付利息余额为688万元,应付利息备付率为%;呆账准备金余额为1295万元,呆账准备金占加权风险资产比例为%;资产利润率为1%,较去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资产费用率为%,比年初提高个百分点;业务宣传费比例为‰;业务招待费比例为‰;固定资本比率为%,比年初上升个百分点;收入费用率为%,比年初下降个百分点;百元贷款收息率%,比年初上升个百分点。

三、负债成本有所改观 年末各项存款达亿元,其中:定期存款亿元,占存款总额的%,比年初减少个百分点;活期存款亿元,占存款总额的%,比年初增加个百分点,低成本存款在年初工作水平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公存款年末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幅%,负债成本下降率有所改观。

从以上经营成果看,本业务经营和财务情况比上年末明显提高,这是联社的正确领导,全辖干部职工共同拼搏工作的结果。

四、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拨备提取不足,财务包袱较大。年末按五级分类应提未提的贷款损失准备3617万元。

非生息资金占用大,影响盈利水平提高。年末非生息资金占用5073万元,占非信贷资产总额的%,其中金额较大的项目有现金324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423万元,抵债资产870万元;无形资产114万元;递延资产208万元。固定资本比率不降反升。年末固定资本比率比年初上升个百分点。根据统一法人清产核资账务调整的影响,通过公共积累冲销历年亏损挂账,使核心资本减少,固定资本比率上升。由于统一法人账务的合并,金融机构往来收支中的社内存放和社内调剂均不再计息,因此,金融机构往来收支同比减

少了140多万元。

存款利率调整的影响。利息支出在存款利率上调、存款上涨的情况下计提应付利息的增加,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140万元。

营业费用额增幅较大。年末营业费用增幅%,高于财务收入增幅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今年按规定摊销递延资产加强费用262万元,其中摊销安全防卫费100、网点装修80万元,占营业费用增加额的%。

五、今后工作

做实利润,增提拨备,消化包袱。要将拨备提取、消化财务包袱等工作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抓,要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认真编制好不良贷款率、拨备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三年或五年达标规划,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拨备提取、消化等指标达标计划,按年分季落实,确保达标计划按期完成,增强风险抵补能力。加强非信贷资产管理,减少非生息资金占用。一是抓好固定资产处置。今年重

篇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财务管理研究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过于分散

资金过于分散,是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互助为基础,实行大病统筹管理的基本社会保险。但是由于农民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而农村合作医疗所涉及的范围较窄,覆盖上不完整,使得大部分的农民难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长远作用,而仅仅从自身现实的利益出发,进而使得资金难以集中,阻碍了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进而阻碍了新型农村医疗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财务监管不到位

财务监管不到位,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地方报销点以及相应的医疗设施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管控,使得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管,进而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习惯投机取巧,对现行的医疗报销实行内部处理,未能实现医疗费用使用的公开化与透明化。除此之外,由于社会不断地发展,使得农村医疗合作的财务人员非常的缺乏,再加上没有有效的完善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进而使得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较低,难以发挥现有农村医疗合作资金的最大效用,进而阻碍农村合作医疗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地区缺乏信息化管理

除了上述的三点外,地区缺乏信息化的管理,也是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随着农村医疗合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参与的农民越来越多,使得相应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农村合作医疗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原始的人工财务管理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发展的需要,实行计算机管理软件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现阶段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之一。但是由于地区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人员计算机水平较差,致使大部分的新型设备难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进而阻碍了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水平更进一步的提升。

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确保合理的筹集资金

资金是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合作医疗要想顺利的发展就必须确保资金的筹集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更深层次的推入。而为了确保合理的筹集相应的资金,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实现:第一,对参保的农民实施最低的筹集标准,使得不同经济层次农民都能够实现有效的参保。第二,对参保农民实施最高的筹集标准,使得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得以实现。通过对参保标准的设定,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务管理,从而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大效用。

(二)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覆盖的是大多的农民,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体现出国家对底层农民的关注。因此作为相关的政府单位应当规定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应制度,实施科学化的管理,使得农村医疗合作资金费用使用的公开化以及透明化,促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同时还应当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奖惩考核体系,规范农村合作医疗的财务管理工作尽可能地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水平,使得农民的健康得到最大的保障。

(三)实施地区信息化的管理

除了上述的两点外,实施地区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也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的范围较广,涉及的人数较多,人工的账务处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当引入计算机软件,实行新型的计算机软件管理,从而促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账务处理更加的规范,更加的完善,进而促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促使农村的健康在未来社会中得到更多的保障。

三、结束语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的简历,不仅减少了农民看病难这一现状,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使农民的健康生活得到保障。因此更加应当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务管理,进而促使我国和谐社会在未来能够得到的更好发展。

摘要:我国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使得农村合作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不断地扩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财务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论述了应当如何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财务管理。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探究

参考文献

[1]廖丽.浅析如何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J].科技资讯,2013

[2]徐林丽.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1

[3]徐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的探索[J].农业经济,2011

篇4:新农村合作医疗财务述职报告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

一、加强基金筹集管理,降低筹集成本

在我国新农合制度刚刚开始实施的阶段,存在多种不同的基金收缴方式,如主动收缴、上门收缴等等,这给基金制度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使收缴成本有所增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收缴方式进行统一。可采取协议委托的方式对基金进行收缴,这种收缴方式是目前较为稳妥的实现方式之一,相对以往的收缴方式而言,其具有收缴效率高、收缴成本低等优越性,并且该收缴方式是从应发给农民的资金中直接进行扣除,这样能够防止少数农民拒缴的现象发生;其次,应降低资金筹集成本。根据规模经济论的观点,参合率越高,平均筹资成本就越低。然而,按照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参合率成正比,这是影响农民积极参加新农合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应当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新农合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有所了解,借此来提高参合率,以达到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再次,应对筹资截留现行予以严厉打击,避免资金挤占和挪用行为等情况的发生,一经发现截留现象,必须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强化基金分配与使用管理,保障基金安全完整

强化新农合基金分配与使用管理是提高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提高基金使用效率。首先,科学合理确定基金支付范围。为了确保新农合基金能够切实解决农民医疗难题,基金管理机构应在全面考虑区域经济水平、农民消费水平以其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基金起付标准、封顶标准与补偿比例,力求扩大基金收益面,维护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主要包括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报销操作规程、合理用药、科学诊疗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还要在调查分析市场药品种类、患病农民就医情况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新农合医疗基本诊疗目录和药品目录。相关部门要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对合作医疗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违纪行为,若发现过度医疗问题必须予以严肃处理;再次,为进一步健全基金的分配及使用管理,各地区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借此来实现经办与医疗两大机构之间的联网,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加快捷和优质的服务。同时在基金的使用上应注意信息的公开性,使农民能够了解到基金的实际用途,这样有利于增强农民的参合率和认可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新农合。此外,应尽可能缩短基金结报周期,并对医疗补偿金予以及时给付,以此来体现出新农合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三、完善基金结余管理,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在基金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要想使其达到绝对平衡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首先应针对基金结余高低不一的问题,对基金收支预算管理予以加强,通过建立健全基金运行风险预警制度,提高基金的总体利用率;其次,为避免各别地区基金结余过高以及少数地区收支不相抵的情况发生,应建立并完善新农合基金预警指标体系,并对预警区域和预警值进行合理设置,若是超出这一范围应随时进行报警提示。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再次,应做好基金结余的保值和增值。这项工作是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必须履行的责任。在确保基金合理支付这一基础上,盈利性和安全性是结余基金投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具体来讲,就是要投资风险低、回报高的项目,如高速公路等。同时也可对社保基金的一些投资渠道加以借鉴。另外,基金管理部门应当与金融机构进行必要地沟通,在不违反有关原则的前提下,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借此来保证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四、构建新农合基金监管体系,保证基金高效运行

构建新农合基金监管体系是实现基金收支与使用透明化、高效化管理的必要措施。首先,基金管理机构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成立独立于基金高层管理部门之外的基金理事会,负责对管理部门实施监督评价,以及对管理机构重大决策的制定进行监督或审批;其次,构建新农合基金外部监管体系,由财政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基金监督委员会、社会公众等组成外部监督体系,明确各机构或部门的监管职责,对基金筹集、使用、分配、结余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基金健康高效运行;再次,重视审计工作,积极落实报告制度,以审计为基础强化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力度。协同发挥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作用,根据不同审计类型的审计侧重点不同来及时发现和纠正基金使用中存在的违规行为,以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傅继英: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0(14).

[2]石 晶:浅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财务管理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4).

篇5: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调查

农村

医疗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序言: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地增加,通过试点地区对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止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

2014年8月1日到2014年8月15日,我和同学成立了五个人的调查小组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关于新农村的调查,通过询问,交谈的方式l了解村里以前的看病医疗状况,以及现在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心态以及建议。

一、富县羊泉镇的医疗概况

以前在农村,农民都是小病能忍就忍,只有遇到大病才去看医生或者住院,总是耽误了治病的最佳时机。因为吃药和住院太贵了,甚

至会花他们一年或者几年的积蓄,有的一辈子积蓄就都花光了。2006年,富县被纳入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从此这里的群众也享受着和城里“吃公家饭”人一样的看病报销制度。“住院报销提高了,医疗费用直报了,药品价格降低了,免费体检开始了”这一惠民政策犹如春天的喜雨,滋润着大地,更滋润着每个参合农民的心田。

二、羊泉镇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的实施状况

羊泉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有序展开。首先做了强有力地宣传。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传达贯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精神、实施方案。通过张贴标语、设置咨询服务台、开设电视专栏、利用无线广播的形式向全镇的农民宣传参合对象,资金筹集、补助范围、补助办法等内容。二是健全机构。成立了县级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配齐32名乡镇工作人员,为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序运行提供组织和人员的保障。三是完善配套资金。在基金筹措上,一方面通过宣传动员调动农民报名申请缴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县财政补助专款321万元人民币,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的疾病风险。

三、羊泉镇村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看法及建议的调查

(一)调查结果:

1.试点地区农民参合水平总体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大多数农民的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近2年来,试点地区的农民参合水平总体提高。2005年试点地区参合率达到75.7%,部分地区占到90%,五保户人口参合率达到88.6%,贫困人口以及特困人口的参合率为7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试点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及贫困农民,有助于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试点地区农民的参合率高,一方面是因为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另一

方面是因为农村对新型合作医疗好制度的认识有所提高。对5个调查试点地区的农户调查,在有效的样本中95.8%的农户表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自己有益,只有2.9%的农户明确认为没有好处没有好处,1.3%表示不清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是否有好处。约1/3的农户表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减轻医药费负担,1/3的农户认为参加新型村合作医疗能减轻大病医药费,1/5的农户认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获得政府集体补助。95.7的参合农民表示继续参合,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中,51.3%的农户明确表示下参加。农民参合积极性较高,说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支持。

2.试点地区的参合农民受益范围有所扩大,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办法的不断完善,试点地区普遍降低了起伏线,提高了补偿比例和最高补偿金额。实施方案的调整扩大了参合农民的受益范围,提高了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2005年试点地区获得住院补偿、门诊补偿的人次比2004年分别增加了14.75%的和7%,次均住院补偿费用和次均门诊补偿费用分别比2004年增加了12.6%和3.8%。虽然医疗服务价格也在上浮,但合作医疗对参合的农民医药费用的负担减轻还是有效果的。对五个试点县的农户调查显示,在有效的样本中,27.6%的农户回答参合后医药费用有所减少,58.9%的农户回答没有变化,只有13.5%的农户回答医药费用有所增加。在这些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27.3%的农户减少了医药费用。

3.试点地区参合农民抵御大病的经济风险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合作医疗的基金的3/4用于住院费用的补偿,充分体现了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互助共济制度这一宗旨,通过近2年的试点,次均住院补偿费用已接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合作医疗对住院费用的补偿使参合农民的抵御大病的经济风险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4.促进了卫生服务设施利用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合作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农村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根据调查显示,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参合农民与不参合农民相比,就诊次数有一定的提高,未就诊次数下降,同时,参合农民的住院率高于不参合农民,参合农民的未住院率低于不参合农民,说明参合农民提高了对卫生服务的利用量,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大多数试点地区对基层医疗机构设置了低于高级别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和高于高级别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这对促进参合农民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试点地区降低起付线和提高补偿比例,参合农民流向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比例有所提高。2007年约2/3的住院补偿费用流向的县级和乡镇医疗机构,约4/5的门诊补偿费用流向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流向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门诊补偿费用比2004年增加了36%。参合农民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增加了这些医疗机构的经营收入,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和物资设备的有效利用,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力,物质基础。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各地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了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就医行为和医德作风,建立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从长远看有助于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在大的方面看有助于新农村合作医疗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利国利

民,但是在它的实施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社会满意程度低

调查中发现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程度低。但是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农民的看法会慢慢转变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给农民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教育保障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的感觉。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登记、理赔程度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分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障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而富县的农村合作医疗是要农民先垫付,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

看不了病,然后持有相关手续到合作医疗中心报账,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四、我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看法和建议

1)保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必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安全运作,增加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和促使新农村合作医疗的长远发展。

2)政府应该向农民大力宣传合作的意义,使农民明白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让他们从长远考虑这项制度的好处,并且积极参与。

总结:作为一个人来说,如果没有健康,就会失去一切,更谈不上那个全面发展了。只有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才有最基础的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最稳固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才有最坚实的支撑。此外,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设定确立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向覆盖全体居民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全体人员共同受益,也有助于减少疾病的流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人民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制度。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是党中央、国务院帮助农民解决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的巨大举措。

目录

摘要................................................关键词..............................................序言................................................富县羊泉镇的医疗概况................................羊泉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状况....................羊泉镇村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看法及建议调查........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看法及建议......................总结................................................摘要

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而如今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就是我国在医疗保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而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农村的医疗现状以及新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的发展情况。

摘要

篇6: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告

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2011年2月1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这份文件明确,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6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预计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农民大病统筹工作改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标准不能低于30元/人,其中县财政补助10元,乡镇财政补助5元,农民筹资15元。归纳起来是筹资提高,政府补助多,农民受益面大,为患大病的农民建立了保障。

二,建设新农合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三,历史弊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自1985年以来,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剔除物价因素,1985—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3.1%,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5%,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为9%。198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89—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1.4%。但与此同时,农民医疗支出大幅上升。以安徽省为例,XX年前三季,农村人均医疗支出42.82元,与上年同期37.69元相比,上升了13.6%;其中医疗卫生保健人均支出19元,已接近上年人均全年支出20.2元。1990年人均全年压疗支出14.41元,1998年历史最高为52.11元,1999年为51.65元,10年间增长了2.52倍,而10年间农民纯收入增长也仅是2.52倍。而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以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目前是解决公费医疗负担过重问题,保障基本医疗服务。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曾在农村被广泛实践过,但几经周折,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解体。四,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1、社会满意度低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2、保障水平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有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要农民先垫付,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看不起病,然后持着有关手续到合作医疗报帐中心申报,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毕业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以上都是我在大量阅读了相关资料后,结合工作中和调查中了解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此次全国性的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些看法。

篇7:新农村合作医疗财务述职报告

名:韩

德 班

级:2009级1班

院:基 础 学 院

业:麻

间:01/08/11—07/08/11

校:滨州医学院

实践队及成员: 滨医09级麻醉一班#队

韩钧德

*** ***

*** *** *** *** *** 实 践 地

点:河北省海兴县香坊乡 实

目的

一、活动宗旨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保障农村人民最基本权利,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获得更好的医疗权,直接关系到民生这一国家不能摈弃的事业。走进香坊乡实践团旨在通过实地考卫察调研了解当前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取得的优秀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结合专业知识服务当地群众;让更多的农民确实深入了解并享受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民政策。

二、活动主题 走进农村,服务民生,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对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实施情况做出基层调查。

三、活动内容 以“团队合作”模式为依托,本实践团由8名同学组成,通过考察调研和实践服务两种途径开展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基层社会实践中确实提高自身实践水平及团队合作意识及精神,确实提高队员自身综合能力。

产生背景: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但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于农村合作社体制的逐步解体,随农村内的“工分制”瓦解,赤脚医生无法通过从事医疗活动来换取工分进而获得粮食等其他生活资料,赤脚医生便完全丧失了外出行医的动力。另外,由于合作社的瓦解无法再为村内卫生所的正常运行提供资金来源,导致村内的公共卫生机构无法继续支撑而瓦解。所以从赤脚医生和村内卫生所这两方面来看,自从合作社体制瓦解以后,农村内的公共医疗机制基本上呈现着真空的状态。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 3 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调查方式:

1、问卷实地调查

2、对镇长,村长,医院院长,村医,学者,患者进行专题采访

3、参与座谈会,探讨医疗卫生的发展状况

调 查 结 果:

1)基本情况

1、针对实地问卷研究表明对“新农合”知晓的农民达98%以上,对“新农合”达到了解程度达85%以上,而能透彻了解“新农合”的则低于30%。农民对于“新农合”绝大多数处于一种生病住院吃药国家给报销一部分的程度,对于报销的科目及具体比例也只是停留于一些常规的简单的认识,对于深一步的了解则十分浅薄。

2、对于进行的一系列采访,本实践团了解到,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都在原来每人每年10元的基础上增加了10元,使每人每年达到40元,同时,河北省还对省、市、县的财政负担政策做了适当调整。为了加强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力量,河北省组建了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并从今年起,将合作医疗试点工 作由省管为主转为市管为主。患 4 者及学者、医生等等社会对于“新农合”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农合”确实是一项惠民政策。但是,也反映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新农合”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新农合”的了解程度低、农民获得“新农合”权益的速度慢与保障低、有关部门对“新农合”款项的使用情况不够透明、看病贵的现实情况依然严峻等。

3、对参与座谈会,探讨“新农合”的发展状况发现,政府及卫生医疗部门对于“新农合”确实作为了一项不会搁置的政策,但是对于“新农合”的重视程度欠缺。

2)问 题 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较以往是一个由无到优的质的飞跃,但是不可否认这只是一种注重广度的保障,由于保障程度低,实施时间短,相关经验匮乏,其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社会满意度低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 5 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办理报销的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2)保障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 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5)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看病贵是长久以来难以解决的痼疾,在以往的8年间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公众经济负担沉重,这其中有里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以及医疗销售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的影响,本次调查70%的对象认为药价仍然偏贵和很贵,这样的数据没有任何的新意,但是却反映着最现实最基本的问题,看病贵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过分突出。不管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合理的因素,老百姓并没有自我感觉真正得到实惠,我们经常听到村民们给我们讲一些他们的亲身感受,例如一位老人对我们说 “美比达”是专门治疗糖尿病的,在医院报销了以后是29.5元,而在市场上只要卖 27元,这种药是独家生产,不存在不一样的问题,所以表面是报了其实还是没有得到实惠,群众对医院不满意”如此等等,出现这种状况自然不是老百姓想得那么简单,也不能完全归咎到医院的责任上,据我们了解医院也完全是按照程序和条文办的,细究原因必然有着其深刻的体制原因,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其中农民思想的局限性,不管什么原因,在外在体现上却是老百姓看病还是很贵尤其是要加很贵,也就是门诊看病很贵,一老伯一 7 语中的:“合作医疗,看大病能得到实惠,看小病不行。”而我们一定程度上是否可以认为合作医疗据得了较大胜利?毕竟合作医疗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

3)对策建议

(1)加快“新农合”的建设、改进及宣传力度 省市地区应确实重视“新农合”的“新农合”的建设、改进及宣传工作,不能中央给予明确指示的前几个月进行三分钟热度,要全力始终贯彻如一的实施下去,确保这项利民政策能够真正起到它制定所理应拥有的预期效果,确实保障农民获得权益的拥有。(2)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完善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监管机制 为使利民政策得到更加显著的效果,保障农民获得更全面更优质的权益,提高农民满意程度及保障水平,及时按规定足额补偿医药费用,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基金现象;杜绝擅自提高或降低农民个人缴费标准,擅自变更支出项目、调整支出标准,未按时将基金收入存入财政专户,未按时足额将基金从财政专户拨付到支出户或办理结算现象。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完善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监管机制刻不容缓。

(3)进一步解决好贫困农民的看病就医问题、加强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8 广泛搜集民间各个阶层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做出适当调整、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以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 践 总 结

篇8:新农村合作医疗财务述职报告

一、“新农合”制度的发展

“新农合”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简称, 它是和民生密切相关的一项医疗保障体系。在我国, 它从2003年开始实行之后至今已经有数千个县市区落实了这项制度, 截止到2011年前后覆盖率已经达到90%以上, 最近两年几乎已经全面实现新农合制度。这项制度的落实和实施, 给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 还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民生情况。国务院以及党中央也逐渐提升了新农合的筹资水平以及补助标准。国家财政也针对参加新农合的人员的补助最低标准在原有的每年每人40元基础之上予以逐渐提升, 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每年每人补助420元。另外, 从个人缴费角度来看, 农民的个人缴费标准也从每年每人10元渐渐提升到了每年每人150元的标准。综合相关资料, 新农合的基金使用概率大概在55%到90%之间, 新农合的基金使用方向主要是住院补偿、门诊补偿以及大病保险等。

二、当前新农合当中存在的弊病

在新农合制度当中, 资金的来源比较广泛, 而且渠道也比较多, 资金的性质相对复杂, 资金的运作形式也相对比较特殊, 涉及到我国10亿多的农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操作先后次序来说, 新农合财务管理能够分解成基金的筹集、使用以及结余这样三个阶段, 如下所述:

1. 基金筹集

对新农合制度而言, 筹集基金是保证整个制度能够良好运行的保障, 针对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 新农合制度主要基金来源包括政府、集体以及个人。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很多农村居民在文化程度上相对比较低, 通常不是非常了解医疗保险的目的, 认为是浪费钱。加之对政府的信誉缺失, 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态度及水平的不信任, 致使对政策的支持力不够, 因此不会非常积极地参与到筹集资金的工作当中, 使地区筹资总额比较少, 阻碍新农合的推广。

其二, 部分地方政府有比较显著的资金困难存在, 因此将中央财政针对新农合制度下发的拨款挪到其他方面使用, 造成新农合基金财政补贴严重不足, 或者是资金到位花费了较长的时间, 严重阻碍新农合运作。

其三, 资金收缴方式相对单一。传统的镇村干部上门收费模式, 工作难度大, 筹资成本高, 并且容易出现捆绑收费和搭车收费问题, 给违规操作埋下了隐患, 非常可能出现截留和挪用合作医疗基金的现象。

2. 基金使用

新农合制度是自2003年前后才在我国开始运转的, 其发展时间非常短, 管理机构还没有得到完善, 其中部分工作人员原来并不是进行基金管理的, 造成很多工作落实情况不佳, 财务管理的水平也比较低。另外, 基金使用的过程当中也存在较多“水分”, 且透明度比较低, 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新农合的发展和实际应用受到不良影响。

3. 基金分配

实际工作当中, 新农合制度的基金可能会发生结余的情况, 这通常是因基金分配存在不足之处所造成的。因为部分地区的政府强调收支平衡, 并不积极地报销农村居民所花费的医疗费用, 有的政府部门还故意提升报销的门槛, 使农民群众在报销的时候需要经过重重考验和繁琐的手续, 导致新农合无法起到自身的效果。

4. 建设信息化程度较低

我国新农合制度属于全国性制度, 它的受益面是我国农村地区的普通居民, 其覆盖面非常广阔, 因此基金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也必须要适当地提升。我国的地域非常广阔, 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发展相对落后, 建设信息化的水平也相对比较低, 各个地区之间的信息沟通相对来说比较差, 运用和管理基金也比较不方便。部分地区尽管已经配备计算机以及相对应的软件, 不过操作者的综合素质不高, 导致无法正确使用, 形成资源浪费的不良情况。

三、改进措施

“新农合”制度是社会公共性产品, 它坚持以人为本观念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基本原则, 并且认真地贯彻落实十七大以及三中全会的指导精神, 始终把以人为本观念作为基本发展统领, 将制度完善作为主线, 将统筹协调作为原则, 强化管理的措施对服务进行优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 推进医保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

1. 完善基金的筹资过程

其一, 需要先提升政府部门对于新农合制度的财政投入力度, 借助政府部门的经济支持, 尽快拉动农村居民更积极地投保。

其二, 需要扩大宣传的规模和力度, 使农村居民了解到新农合的意义以及积极影响, 适当地向其介绍新农合政策和具体的报销方式, 在保证农村居民权益基础之上, 提升筹资的整体水平。

其三, 改变传统筹资模式, 需要将传统的镇村干部到农户家中主动收费模式改成委托第三方机构代收, 降低人力成本的基础之上, 提升缴费的整体效率, 切实有效地提升资金统筹的基数。

2. 改进基金的使用和分配方式

其一, 制定新农合相关制度对医院工作进行规范, 必须要保证受到新农合保障的患者能够接受合理的治疗, 同时需要出台有效的惩处制度, 针对一些违规乱纪的行为及时处理。

其二, 新农合财务管理机构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使用, 如今新农合的覆盖范围变得越来越大, 因此也有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其中, 但是不同地区的居民情况都不一样, 因此对每个地区进行资金运用和分配的方式也要有所区别, 必须要针对具体情况展开具体的分析。需要全面地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情况、农民就医情况等, 尽可能包含更多的人群, 使农民群众能够充分地享受到新农合制度的保障。在对基金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 可以采取分段补贴这一形式, 针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适当降低补贴的比例, 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适当地提升比例。

3. 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愈发广泛的实际应用, 人们对于数据进行处理的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自然工作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新农合制度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加强, 也有助于其基金财务的综合管理效率的提升。由于最近这些年新农合制度所覆盖的范围变得愈发广泛, 覆盖的农民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 单凭人力是无法对数据进行准确且高效的处理和资金的分配的, 因此提升信息化的建设水平能够显著地提升资金安全保障的力度。

四、结语

实行全面的新农合制度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对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缓解, 确保农村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新农合制度是否能够完全地发挥出其效果, 最关键的内容之一是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 所以需要对现有基金财务管理的体系进行适当的完善, 并逐渐降低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 充分发挥出农村居民的积极性, 使基金管理能够得到不断的创新, 确保农村居民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徐南.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的探索[J].农业经济, 2011, (10) :63-65.

[2]董音茵.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8) :20-21.

上一篇:电气火灾的隐患及早期预防措施报告下一篇:孝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