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体育社会学

2024-04-26

复习思考题体育社会学(精选6篇)

篇1:复习思考题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

体育现象扩大化的表现 1体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2体育文化的普及3体育于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结合4体育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发展

体育现象的复杂的表现 1大量经济活动介入体育之中2体育现象的社会政治化3体育社会问题的广泛出现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社会的相互关系2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个研究对象1社会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3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1群体单位:家庭、城市民族等2社会制度:经济、政治、教育等3社会过程:合作、竞争、战争等 中国体育改革的四个特征 1紧迫性2渐进性3滞后性4长期性

体育社会研究应坚持的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2运用辩证法的特点3运用系统的观点4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5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意义1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体育繁荣2为政府的体育决策提供依据3为体育事业管理提供依据4引导家庭与个人对体育的参与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步骤1选题和提出假设2研究设计3收集资料4处理和分析资料5阐述结果以验证假设

影响选题的几种因素1研究模式2价值观念3方法论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课题类型 1社会现状调查2评估体系研究3社会心理分析4影响因素分析5新概念开发6专家预测7比较分析8历史回顾研究9跟踪调查 测量的层次1定类2定序3定比 现代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1科学化2系统化3定量化

提问题的顺序1敏感性和开放性的提问放在后面2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3对后面的问题有启发意义的可安排在前面4问题的安排要有逻辑性5避免形成回答定向6将检查新都的问题分开7处理好列联问题

提问题的注意事项 1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诱导性2不要用否定式提问3问题要避免双重含义

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1要围绕着调查目的去设计2设计问卷应该使用清晰、明确、简单的语言,问题不要过多,以不超过30个问题,在半小时内可以回答完为宜3设计问题要避免带有感情色彩,尽量做到客观,以减少偏误4问卷最好匿名回答

影响问卷回收的因素 1调查主办者的权威性2问卷版式的吸引性3问卷的长度4要求合作的附设的质量5填表及回寄的难易程度6为回复提供的利诱如何7调查对象的特点8邮寄的方式9邮寄的日期10催促新的性质

体育对经济的作用1对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2对企业文化的建设3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社区 指一定地域内,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社区体育,指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社会分层 指社会中的人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变迁 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社会变迁的内容 1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2人口的变迁3经济的变迁4社会结构的变迁5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6科学技术的变迁7文化的变迁 社会变迁的类型 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2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3社会进化与社会革命4自然性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对体育的影响 1经济变迁可以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2社会制度的变迁可改变体育的性质和体育的价值观念3社会的科技变迁可以加速体育的发展4社会变迁的方向决定了体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5社会的文化变迁可以形成体育的文化类型

体育运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1经济联系2与人的联系3社会活动联系4精神文化联系5体育与自然环境

社会对体育的软控制1风俗对体育的控制2到得对体育的控制3信仰和信念 社会流动 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想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

体育社会流动的趋势 1水平流动越来越频繁2向上流动多与向下流动3非自然流动、结构性流动增加4体育人才个人一生中流动增加,范围加大速度加快5流动中的经济因素增加

人口数量与体育的关系 1社会人口数量过多,会造成体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足2学校学生数量过多,造成人均体育教师数量,人均体育经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人均体育器材设施数量的严重不足3家庭子女数量过多也不利于体育的发展 人口质量的直接指标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2人口的疾病死亡谱3残疾人所占的比例4青少年生长发育指标5教育水平指标6体育水平指标

体育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与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社会群体

我国体育人口的结构1性别结构2年龄结构3城乡、职业结构4家庭经济结构 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2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预先不可确定性3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4竞技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传某种价值观念5竞技体育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1竞技体育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2竞技体育是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3经济体育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4经济体育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 群体 指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

群体的要素 1具有联系纽带2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3具有群体规范4具有群体意识

体育群体 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的目的,而自发的或认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体育群体的特征1以体育为共同目标2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基本活动方式3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4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5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

按群体从事的体育活动性质把体育群体分为1体育学习群体2竞技体育群体3健身娱乐群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

体育社团是社会团体的重要类别,也是对体育活动的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 体育社团的性质1民间性2非盈利性3互益性4同类相聚性

构成体育社团的条件 1一定数量的较为固定的成员2特定的体育目标3明确的行为规范4权力结构5一定的物质设备6适宜的外部环境7一定的社会承认 体育社团的种类1竞技体育类社团2社会体育类社团3体育科学学术社团4体育观众社团5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6体育经济型社团

文化的性质1文化的继承性2文化的时代性3文化的民族性4文化的世界性5文化的阶级性

中国文化的特质1统一性2连续性3非宗教性4泛道德性5中庸和平6乡土情谊 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

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为什么说体育是一种文化 1体育是人类,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2体育运动具有文化的各种特征3体育运动不仅有它外在的身体活动形式以及设施、器材等物态体系,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 体育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体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文化形态所不能取代的,甚至其他文化形态的发展,还不得不从体育文化中借鉴、迁延某些具有特质的东西。因此体育一旦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完善和健全社会文化,也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

社会化的内容1传授基本知识技能2教导社会行为规范3指点生活进取目标4培养适当社会角色

体育社会化的功能1身体教育、运动教育与生活技术、技能传授2体育运动与社会规范教育3体育运动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4体育运动与社会角色习得5体育运动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一种教育 体育对科学技术的贡献1体育实践是检验科学技术成果的标准之一2体育科学是重要的科学门类之一3运动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技术

知识经济对体育发展的影响1在只是经济时代,竞技体育的实力将转化为各种不同质的知识产品的智力,其竞争手段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技术的推广能力2对体育人才的争夺与培养、体育科学知识的创造,体育科学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成为未来社会体育运动的焦点3在追求知识劳动放大的知识经济社会,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成为强有力的工具,体育活动中的大量常规性的、逻辑性智力活动将交给电脑去完成体育科学化的发展趋势1体育科学体系更加完整2体育科研的管理体制更加完善3科学技术成果在体育领域的广泛使用4运动处方科学是体育科学化的重要标志5体育科学与反科学、伪科学之间的斗争更加有力

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1赋予人物、时间和社会活动以某种社会地位2社会控制的中介作用3模拟社会环境

大众传播媒介与体育的关系1大众传播媒介影响力人们的体育态度与行为2大众传播媒介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社会距离3大众传播媒介使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快,社会覆盖面加大4大众传播媒介为体育树立形象5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提供提与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6体育运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吸引社会注意力7大众传播媒介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8体育运动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新闻战的争夺内容

社会问题指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特性1普遍性2变异性3复合性4周期性5潜伏性

体育社会问题出现的必然性1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失调造成了体育社会问题2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失调,以及参与体育运动的各种利益群体都会因利益的追逐和分配产生种种矛盾3由于制度与体制的失调带来的社会问题4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剧烈变革的历史时期 体育社问题的特点1体育社会问题是多层面的,大多发生在伦理层面、管理层面,但有时也可能上升为法律问题2体育社会问题比一般社会问题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危害要小些3体育社会问题寄生与体育文化现象,它的产生与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水平关系较大

我国的体育社会问题1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失衡问题2竞技体育队伍的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3侵占体育场地设施问题

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1大力发展体

育事业与产业,增加社会体育资源2着眼于体育体制的改善和完善4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

体育运动对民族的作用1强身健体增强民族体质2竞技体育振奋民族精神3我国民族体育之花长盛不衰

体育与宗教的本质对立1宗教与体育对人的态度是根本对立的2宗教与体育在人的身心统一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3宗教与体育在“现实生活”上存在对立 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的特点1社会体育的广泛性2社会体育的多样性3社会体育的灵活性4社会体育的业余性

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1社会体育的普及化程度将有较快的发展2社会体育将全面走向社会化3社会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4社会体育呈多样化发展的格局

我国社会体育的价值取向1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要2社会体育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3社会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

社会体育的制约因素1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2体育场地设施3参与者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

社会现代化的标准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0美元以上2农业产值在国名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超过12%至15%3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45%4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0%5有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80%6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10%至15%7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8平均每个公民一生负担的人口在1000人以下9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以上10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1%以下 体育运动对社会现代化的贡献1体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2体育维护了社会健康3体育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建设4体育推动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5体育推动高科技的发展

生活方式是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

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1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前提2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3自然地理环境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5文化传统对生活方式产生着久远的影响

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1行为习惯2生活时间3生活节奏4生活空间5生活消费 现代生活方式的健康隐患1环境破坏2营养过剩3运动不足3解剖结构与生理机能的退化5生活危险6高度紧张 体育与生活方式的改善1提高生活品位的体育消费2体育运动充实了生活时间3体育活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调节器4体育运动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篇2:复习思考题体育社会学

一、了解相关文件法规

1、《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3、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5、《全民健身条例》。以上是自己上网找答案的

二、课本主要知识点(请同学们对课本上相关知识点的详细内容进行认真理解、记忆)社会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里,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辖调控社会体育事务的责权划分、组织结构、职能配置与运行方式、运行机制等的总和。

单位体育——是指为了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树立单位形象,促进单位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在单位内、行业内或特定区域内单位间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社区体育——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作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儿进行的体育活动。

保健体育——是指人们自觉运用体育手段,配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达到调节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性,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健美体育——是利用各种体育手段,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基础上,对人地体型和身体姿态进行塑造,以达到现代人体美学要求的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社会体育产业——是指与群众体育活动有直接关系的产品生产、销售与服务的行业的总和。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指为满足消费者强生健体、娱乐休闲的需求而提供体育技术指导等服务的经营行业。

社会体育的特点:1,健身性与娱乐性;2,全民性与普遍性;3,余暇性与主动性;4,多样性与灵活性;5,公益性与社会性;6,时代性与永恒性;7,民族性与世界性。社会体育扎起个人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1,社会体育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2,社会体育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 3,社会体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基础; 4,社会体育是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5,社会体育是调节情绪的重要方法。社会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1,社会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环节; 2,社会体育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3,社会体育是综合国力的一种表现。

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a开创阶段(1949年10月~1952年10月)b探索阶段(1952年11月~1957年5月)c起伏阶段(1957年6月~1966年5月)d停滞阶段(1966年6月~1976年9月)e恢复阶段(1976年10月~1984年9月)f改革与发展阶段(1984年10月~1995年2月)g系统建设阶段(1995年3月~)(看)

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a初步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体育组织领导体制 b社会体育管理开始进入了依法行政、以法治体的轨道 c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正在形成 d社会体育队伍不断壮大 e群众体育健身场地逐步增多 f社会体育经费大幅度增多 g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热潮

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联系实际)

1,生活化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多,社会体育将走进更多的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将逐步增加体育健身支出,提高体育消费水平。随着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加强与完善,人们社会体育锻炼的环境与条件将不断完善。)2,社会化趋势;(随着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能的转变,体育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中介组织会在兴办社会体育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已经建立起的社会化的体育组织网络将在政府领导下有序、有效地开展社会体育工作)

3,科学化趋势;(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科学技术将渗透到社会体育的更多环节,如社会体育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民主化,科技人才在体育发展中地位的上升,体育健身方法的科技含量增加,体育健身器材的不断涌现,社会体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4,法制化趋势;(社会体育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体育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体育行政管理方式将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关系到社会体育发展的各问题也将通过立法得到解决,公民与组织的体育法制意识将不断增强。)

5,产业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将获得较大发展,谁会体育消费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将获得逐步释放,不断发展与扩大着的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表演等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将大大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任务:a广泛开展各种各样、健康文明的社会体育活动 b建设和改善社会体育活动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c引导人们为增强体质与健康投资,促进人们的体育消费,发展体育产业 d继承和创新社会体育文化 部分社会体育市场简介:

1,社会体育用品市场。社会体育用品市场是指具有社会体育特点的消费品市场,广大消费者对各种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是社会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

2,健身娱乐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是指为满足消费者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的需求而提供体育技术指导等服务的经营行业。它是以体育娱乐项目为商品,以实物和非实物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健身娱乐方面服务的企业集合。

3,体育培训市场。体育培训市场是以体育运动技术或某一项目的技术指导为商品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场所。我国的体育培训市场大致可分为体育知识培训与体育运动技术培训。4,体育旅游市场。体育旅游是旅游与体育的结合,是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互补与互利。社会体育市场基本条件:

一是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是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市场运作机制的形成; 三是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和良性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

社会体育市场的经营:1.以效益为核心2.以市场为导向3.以法律为保障4.以营销为主要手段

社会体育市场经营开发的特点:1.全局性2.长期性3.系统性4.灵活性5.风险性

家庭体育的功能:a凝聚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健身功能 d休闲娱乐功能 e美化生活的功能 社区体育的功能:

1、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体育具有主体的广泛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趣味性、活动效果的同步性等特点,对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有特殊作用,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居民参与社区体育,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抵御了不健康的生活内容的侵蚀。

3、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体育是居民在体育方面归属于社区,依赖于社区,从而通过社区体育加强社区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

4、发展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体育内容、体育规章制度,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道德风尚,居民的体育意识、体育价值取向等,都是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

社区体育管理原则:a区域性原则 b合作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因地制宜原则 e兼顾性原则 f激励性原则 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1、重视社区体育理论知识宣传、体育技能培训的先导作用。(提高居民的体育意识,激发体育动机,培养体育兴趣。)

2、建立稳定的体育骨干队伍。(发挥他们上传下达、“穿针引线”的纽带作用。)

3、加强社区体育组织建设,发挥社区体育组织的主导作用。(通过体育积极分子和体育骨干带动其他居民,形成体育小组,进而组成较为正式的体育组织。)

4、充分认识到建好身边的场地是发展社区体育的物资保证。

5、根据居民体育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经商参加体育活动。

6、鼓励居民参与自治。(只有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的自治、自助、自管中来,社区体育才具有它独特的魅力。)休闲体育的特点:略 休闲体育的功能: 1,恢复和增进健康功能。2,文化修养和生活在创造功能。3,改善人际关系和激发社会活性功能。4,促进个体社会化和自我完善功能。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1,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休闲体育。

2,余暇时间增加为休闲体育创造了良好的开展条件。3,生活意识的改变成为休闲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休闲体育发展的趋势: 1,全面健康观念逐渐确立,休闲体育价值受到社会重视。

篇3:复习思考题体育社会学

1 对社会化的理解

在社会学领域由于审视社会化概念的理论背景不同, 对社会化概念的认识也有差异,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1.1 互动理论对社会化概念的认识

人, 通过学习而得以社会性地存在。人的社会性行动几乎不可能是遗传性的和发生性的, 所以人必须学习对社会群体有益的参与。这样, 西方社会学有人将社会化定义为, 人为了学习在特定社会和社会群体中发挥机能的行动方法的过程。其认为社会化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之所以这样定义, 不仅是因为人应该自我反省, 在某一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内学习确定自身的位置, 而且还应该学习避免由于自身不合时宜的表现引发诸多问题以及直面诸多人等的社会性行动方法。从这样的视角去审视, 所谓社会化实际上是包含着相互作用和学习的过程。个人对社会状况的适应是社会化的焦点。另一方面作为各种社会状况参与的结果, 如何使个人的社会主体性得到发展恰恰又是社会化的中心问题。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 作为社会化的定义应当理解为是人获得社会主体性身份, 学习适当的角色行为, 并和所属理想社会体系成员期待相适应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1.2 角色理论对社会化概念的认识

人在其一生中, 一直处于加入社会群体, 从一社会群体淡出再加入另一社会群体的境遇。人生作为持续性的社会化可以看作一系列、一连串的经历过程, 在这一系列和一连串的经历中, 通过原有旧的主体性特质的式微和丧失而获得新的主体性。新的社会关系确立的同时原有的社会关系淡出。当然, 对各种各样再加入社会群体的情况也有认识的必要, 但是不应该认为加入一社会群体, 就不能加入另一社会群体。人作为个体, 可以在许多群体中占有不同的位置。伴随着角色的不同和地位的复杂性, 又要求个人必须具有能够转换与角色相适应的主体性。一个典型的社会化的个体要经历多次这样的转换。综合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化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将社会化理解为, 所谓社会化是在各种社会状况中社会行为者准备恰当的社会行为举止的过程。

2 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社会化是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社会状态等质的反映。只有通过社会化, 社会文化才得以积累和传承, 社会结构才得以维持和发展, 社会状态才得以形成和凝聚。作为未来社会成员要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发展人格、完善自我、找准角色, 培养完美的价值观, 而要达到这些目的, 必须经过一定社会化历练的过程才能实现。

2.1 获得社会主体性身份

主体性能够社会性地授予, 同时还应该能得到社会性支持, 而且必须是完美充分的。个人在某一群体内占据一个位置时, 他要学习群体内他人期待他的角色行为, 并以这一角色行为定义自身, 即要将群体所规定他的主体性吸纳到自身的主体性中, 所扮演的自我与群体规定的自我越是一致, 就越能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一旦群体对某人所要求的主体性确定, 该群体就要保护它, 如果可能的话还会把它进一步形成更确切的标准和要求。因此, 通过适当的行为形成的主体性要求越是得到确定, 个人就越能将这种主体性视为自身的行为, 从而也越能获得更多的心理稳定感。

2.2 习得适当的社会角色行为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 人的社会存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出现的。因此, 人的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学习和角色承担的过程。当个体加入新的群体时, 需要面对不同的人, 同时, 他会发现作为群体成员在所有场合, 都要和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趣味要求相适应, 按照接触人的趣味特征修正自己的行为。有研究证明, 当个体加入新群体, 该群体会要求他扮演某种社会角色。在接受和承担所规定的社会角色时, 他的某种特定的态度和行为已经和这一社会角色相适应了。而群体内的角色所要求的某种行为, 通常在个人加入该群体之前就存在着这样的规定或规范了。可以认为, 社会化只有在完成角色者学习了应当表现的行为, 满足了群体所要求的行动上的义务时才能完成。

2.3 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价值观

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基本内容是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内化过程。其核心是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价值体系是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及较为持久的信念。价值体系在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表现为对个人社会行为所起的定向作用和稳定作用。在角色行为价值获得方面, 作为一种准框架作用的群体承认传播的价值和规范, 社会个体通过内在化从这种一般化的价值观出发, 在自己的思想中呈现出自己设计的一系列行为, 试探他人的反应, 控制不希望出现的负面冲动, 而后发生相宜的行为。

3 体育社会化的特殊价值

相关社会化理论研究表明个体对社会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的情感与态度、社会道德规范、社会价值观念等的认识与掌握依赖于真实的社会生活, 只有在与社会中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通过自身的观察、实践和体验才能逐渐掌握这些内容和影响。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戴维-波谱诺的社会化理论, 人的社会化的外在环境条件主要是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在每一个环境中, 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社会化手段。概括起来主要有文化学习、社会活动与人际交往、体育实践、大众传媒四大类。[1]但是, 与其他社会化手段相比, 体育对人的社会化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功能。体育教学的课堂有特殊的社会组织—班级与小组;特殊的社会角色—相对权威的教师与有着不同社会背景和个性的学生;特殊的社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特殊的社会规范—课堂规章制度、体育比赛的规则等。[2]在这其中有竞争也有协作, 有成功也有失败, 每一个人在其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随时可能成为同伴, 也有可能变成竞争对手。总之, 体育能帮助大学生认识、掌握社会生活经验、社会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的情感与态度、社会道德规范、社会价值观念等内容, 顺利完成由学生向“社会人”角色的过渡, 加速社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社会情景。

4 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致力点

现代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 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应该明确认识到并充分发挥其在个体社会化中的核心、主导作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布切尔认为:“体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这个领域的目的是以身体活动作为媒介培养身体、精神、情操等方面与社会相适应的公民。”他认为体育教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并使之最终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3]其对于教育学生, 接受正统的文化, 建立与社会主流文化相适应的价值观、规范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为使个体能够积极、顺利地实现社会化, 首先, 要从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中选择出对于个体社会化过程最具积极价值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其次, 需要有意识使自身的各方面教育资源 (如校园体育氛围、教师、同伴群体等) 对个体社会化发挥积极的影响。

4.1 体育竞赛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难得的模拟社会情景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 西方体育教育家们一直认为, 游戏、竞赛、竞技体育对实现通过教育制度来完成的主要教育目的有着独特的无可比拟的作用, 是完成和实现教育目的特别适当的媒介。通常, 由于青少年喜欢比赛, 又由于体育比赛和社会经济领域各个行业相比是典型的经得起失败也能够重复失败的游戏。因此, 比赛可以成为传达现代社会价值观念非常适当的媒介。体育比赛情景模拟学生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各个侧面, 学生在比赛中理解他们将来在竞争社会中的行为, 并能预先体验这些行为, 为他们将来进入竞争的社会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因此, 体育比赛具有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提供模型化体验功能的特征。

竞赛需要信息传递和扮演角色的能力。这些角色扮演和信息传递强调合理的决定与因果关系的理解。比赛中角色的扮演所发生的冲动、控制和自我抑制, 规则都有明确的奖惩, 这样体育竞赛为自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社会情景。体育教学中比赛的价值就在于模拟未来社会的竞争给了参加比赛的学生亲身体验竞争的过程和感受的机会。体育竞赛与其说是让学生依存于变化无常、捉摸不定的环境中, 还不如认为是训练他们一种探求自身努力的信念, 而这种信念对于没有经受过体育比赛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行为上都是欠缺的。

4.2 校园体育文化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了一种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里的师生长期营造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它是大学生社会化有益的、隐性的重要渠道, 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起着内在引导和激励作用。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群体文化。国内外许多高校的实践证明,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能够提供一种积极的文化氛围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质, 而且积极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个性发展;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而且培养了大学生的群体意识, 产生群体归属感。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和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 还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规范意识的形成、竞争协作意识的培养, 使其在走入社会之前, 对社会的认知、对相互沟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为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1-186.

[2]李树旺.社会学视野中我国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介入[J].体育学刊, 2008, (8) .

[3]杰·科克利 (美) .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04-139.

篇4:复习思考题体育社会学

我出生在闻名遐迩的农民体育之乡——江苏海安北凌,也许是受父辈运动基因的遗传,也许又是受到北凌农民体育特有环境的影响,一路历经了从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到大学体育系录取再走上体育教育岗位已18个年头。而今,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我依然深爱着那几套朴素的运动服,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总爱享受着那份晨曦的曙光与黄昏的夕阳。我运动!我快乐!十几个年头就这么一直坚持着,我时常感慨:也许是上天赋予了我与运动的不解之缘,养成了我终生锻炼的习惯,成就了我强健的体魄与超脱的精神;也许是自己的不安现状,也许是对运动的执着与热情;也许又是时代赋予运动与健身的机缘。在搞好学校体育的同时我走上了社会体育的大舞台,合格地成为一名国家级社会体育员,担当起了一名体育健身志愿服务者角色。

作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体育教师,成为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许是不足为怪的事,然而,要想真正做好社会体育的引领者,要想真正实现一个体育指导员真正价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总结自己成长历程主要做好如下几点:

首先,自己能坚持常年锻炼,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在我们身边确实不少体育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已不能做到这一点,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妙不可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你去实证实行,才能知道他的味道。否则,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坚持不容易,运动贵在坚持,这里也是我首先要提倡和呼吁的!

第二,作为一个在职教师,本职工作一定要认真做好,不能丢失。总结自己从一个普通教师成为市级教学骨干,再从学校课堂走上社会大舞台应该说是个人价值上一个质的飞跃和量的提升,关键要能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多年来,在课堂上我始终以一种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双重思维去安排教学和课外活动,目的就是要激发每一个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他们能更多地掌握些科学的健身知识与方法,并能形成终生体育意识,为将来的社会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水准。作为一名指导员,我深深知道,不仅要做好指导服务,还要能跟上时代的健身步伐,以便更好地引领人群参加健身。多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大众健美操、体育舞蹈、太极拳、健身气功、广播操、啦啦操和排舞等专项技能的培训,并取得了国家健美操二级裁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级健身气功指导员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多项资格证书。与此同时,及时将新的专业理念运用于健身指导实践之中,并定期进行总结。其中,2012年撰写的《健身气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在参加江苏省首届健身气功论文评比赛中获奖。

数十年来,在自己身体力行,参与培训,积累知识,享受健身快乐的同时,不断感悟着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与健康同在的真理。网络上有句话说得很好:“人需要快乐,快乐的来源多种多样,但奉献的快乐却是其他快乐不能比拟的。”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志愿服务就是一种生活信念,选择做志愿者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然而,这种方式从何着手,又如何让人接受呢?我曾一度茫然与深思:首先,我根据自己掌握的健身知识,结合现代人健身心理需求,按照不同的健身人群创编健身项目并获得大奖:如参与创编的《海安健身花鼓》多次在国家、省、市健身活动展示中获得大奖,并进入人民大会堂展演,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创编的《手足球健身操》获海安县首届校园新优特色项目创编奖;创编的活力健身啦啦操参加南通市学生阳光体育节获奖;与时俱进,创编校园特色的骑马舞,在学校大课间中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第二,根据现代健身和传统养生动静结合、身心和谐发展的理念,选用音乐动感,动作简单,充满激情,富有活力的大众操的有氧运动形式,激发了不同人群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感受了大汗淋漓后的畅快和激情运动后的心理释放,随后将健身气功八段锦和五禽戏作为调整身心、恢复放松的主要内容,其优美的音乐和舒缓的动作让他们在激情之后感到那份宁静与舒坦。第三,在健身指导中注重了骨干的培养,骨干的作用,给了我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指导更多健身点的健身人群。

近年来,我凭着一颗火热的心,长年利用早晚和节假日时间,义务指导健身人群近万人次,进行了有氧健身操、简化太极拳、健身气功、排舞、广播操等项目的锻炼;先后开辟了政府广场、火车站广场健、时代超市广场、海州花园、锦绣花园、海陵公园、河滨公园等数十个晨晚健身点;培养各类健身项目骨干一百多名,确保了更多健身点的指导质量和锻炼效果。我在健身指导过程中深深感知健身者不仅渴望运动,更渴求懂得科学锻炼的方法和养生的道理,所以在锻炼休息的间隙也会给他们进行一些理论方面的讲解与指导,有时甚至自费复印一些相关的资料赠送给他们。

“历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几年来默默耕耘,播种着自己信念,却也不失收获,让我品尝到了那份甘露美味:先后被省体育局、省妇联表彰为体育健身家庭;被省体育局评为江苏省群众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被评为南通市体育骨干教师;被表彰为海安县“十佳体育健身家庭”称号;曾被县人民政府授予体育贡献奖和嘉奖等荣誉。

当然,在累次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也曾遭到一度非议,许多人会质疑我到底图的是什么?得到了什么?他们关注我的收费问题,甚至断言我要卖碟片资料、卖运动服装等。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对我而言当我看到一群身着亮丽的大妈随着优美的节拍,舞动身腰;当我看到一群大伯用他们努力的汗水与微笑,陶醉其中;当我听到他们那句发自肺腑的谢谢,我便觉得实现了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价值!

总结自己社会体育指导的得与失,感慨于播种的那份信念,我想随着人类物质需求与精神文明不断提高,我们社会将需要更多高能力,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此,我们必须还要做到如下几点:

1.掌握科学的社会体育指导理论与方法

理论是人们在反复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方法则是为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手段或途径。社会体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包含着丰富理论与方法的体系。社会体育指导活动,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将指导者已有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传授或作用于被指导者。所以,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要掌握科学的社会体育指导理论与方法。

2.了解现代人群的心理需求和运动渴望

与时俱进,研究了解现代人群的内心需求与运动渴望,观机应教。例如,在我指导实践中,我每次选音乐会花很多时间,群众需要好的激情的活力的,也需要舒缓宁静的音乐,音乐是灵魂,很多人参与活动是被好的音乐吸引的。事实证明,老百姓不但需要能带大家运动的指导员,更需要能真正懂得健身养生知识的指导员,现代人有知识水平,你讲懂了,他接受了,他就乐于参与,也尊重你,也能坚持。

3.从事社会体育指导要有一颗真正奉献的爱心 从事体育指导,让人健康,让人快乐,是善事,善事要有善心才能做好,这颗善心就是奉献的爱心。几年来,我深深地感到,做好志愿服务一定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之心,要有“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好处”的奉献精神,更要有“矢志不渝”的坚持。我想,当我们每位社会体育指导多有一颗真正奉献的爱心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成为香飘满园的和谐家园。

总之,从学校体育走上社会体育指导服务,尽管我多流了一点汗水,但我的精神很充实,也很幸福,因为我为他人的健康尽了心、出了力。我深深体会到,只要你拥有“我心有你、助人悦己”的理念,你的人生就一定会有意义。高尔基曾经说过:“给永远比拿好”。这个感觉在我真正实践了健身指导服务之后才有了获得和理解。把社会体育指导当作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时时刻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奉献爱心的事,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普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真谛吧!

篇5:社会体育复习题(本站推荐)

*社会体育学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社会体育的基本原理,主要研究社会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地位和作用,目的和任务,不同年龄段对象的特点和锻炼规律,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社会体育的管理,主要研究神会体育管理的体制,管理法规以及社会体育不同领域的管理特点和方法等。第三部分,是社会体育有效果的评定,主要研究健康的评价和体制的检查方法等。

社会体育的主要特点:1.健身性与健心性 2.广泛性与普及性 3.余暇性与自主性 4.多样性与灵活性 5.时代性和永恒性 6.民族性与世界性

*社体的要素:1.人的要素2.时间要素 3.空间要素 4.财的要素 5.物的要素 6.信息要素 7.管理要素

*社体的地位:社会体育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一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社会进步标志之一。

*体育人口: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或者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非体育人口: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口,偶尔参加体育活动。

*我国社体的目:增减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我国社体的基本任务:

(1)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文明的社会体育活动;

(2)实行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体育法律体系;

(3)建设和完善社会体育活动的体育环境和物质条件;

(4)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提高知道社会体育工作的业务水平;

(5)引导人们为体制和健康投资,促进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6)继承和创新社会体育的知识与技能;

(7)加大社会体育工作宣传和组织力度,扩大社会体育的交流。

学习社体的意义:

(1)学习社体学有利于提高对社体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社体工作者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2)学习社体学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社体工作能力,更好的肩负起社会体育工作者得重任。

(3)学习社会体育学可以更好的指导社会体育实践。

社会体育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访问法

(2)问卷调查法

(3)实验法

(4)文献资料法

(5)数理统计法

&问卷的编制过程:

(1)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的假设范围收集所需资料,并确定调查对象。

(2)列出问卷调差所需研究问题的纲要,明确所要搜集的信息和问卷类型。

(3)围绕主题草拟问题,列出标题和部分具体项目。

(4)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调查项目。

(5)试测。从总体样本中抽取30~50人未测试样本,以检查问卷表述的方式·项目·内容

能否被其他受试者所理解,病求出可信度,有效度。

社会体育组织领导机构的功能:指社会组织领导机构以其自身特点作用于社会体育所能产生的影响和效益。因此,建立社会体育组织领导机构,可以通过确定工作职责,权限,协调相互关系等方式,使社会体育管理诸要素合理有效的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场馆设施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管理,维护管理,经营管理。

社会问题:指因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这类问题。

体育社会问题:指在体育领域中发生的一种反常状态,它影响到体育系统以致全社会正常运行,使部分人意识到它的危险性并希望使之得到改善。

*全民健身计划的产生背景:

(1)现代社会对人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人们参与健身的意识不断提高

(3)党和政府对人民体制的重视

(4)体育发展本身的需要

(5)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健身的优良传统

*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在群众行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要求:

(1)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道德(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不封建迷信,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平等待人,老幼无欺。。)

(2)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一、体育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法律知识。

二、体育理论基础知识。

三、人体运动科学基础知识,包括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基础。

四、体育经营,管理基础知识。)*社会体育经费管理过程:经费筹集---分配使用---核算监督

*筹集社会体育经费的基本要求:

(1)积极开辟财路

(2)依法筹集资金

(3)把握风险,适度举债

筹集社会体育经费的基本途径:

(1)国家政府拨款

(2)社会团体投资

(3)社会集资

(4)负债筹资

(5)体育产业开发

*社会体育经费管理的意义:

(1)加强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是推动体育产业有序、规范、健康发展的需要。

(2)加强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是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的有形、无形、资产的需要。

(3)加强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是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加强体育产业管理队伍的需要。社会体育经费预算:按照不同的内容,可以将预算分为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社会体育经费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资金分析,费用(成本)分析,收入和利润分析,效益分析等。

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有三种分类方法:

(1)根据产权性质分类(国有、集体、个人、外资和其他)

(2)根据经营性质分类(公益性、事业型、营利性)

(3)根据所在区域分类(城市体育设施、农村体育设施)

*场馆设施的管理内容:建设管理,维护管理,经营管理。

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的任务

(1)建立完善的社会体育场地设施体系

(2)提高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

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

(1)正确选择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及其必要的装备;

(2)社会体育场地设施,无论是类型的选择、数量的安排、位置的选择,都要与体育运动的需要相适应,要方便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3)合理安排使用社会体育场地设施,提高利用率;

(4)建立和健全社会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的管理制度,保证安全、有序地使用场地设施。维护管理:

(1)保养维护(2)修理维护

职工体育的任务:

(1)建立组织并完善工作制度

(2)建设必要的体育场地设施

(3)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包括工间操、医疗体育和多种体育竞赛活动;

(4)组建运动队,搞好业余运动训练;

(5)通过体育进行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外部的文化交流。

职工体育的组织管理原则:

(1)主业与职工体育主次要分明

(2)指令性管理与指导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以人为本的原则

(4)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职工体育的基层管理方法:

(1)行政方法

(2)宣传教育方法

(3)经济方法

(4)法律方法

(5)定期组织体育活动和竞赛

(6)建立职工体育检查评比制度

*职工体育竞赛的管理目标:为了使职工体育竞赛科学竞赛科学地、经济地和高效率地进行,整个体育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活动都应该达到的境界与标准。职工体育竞赛管理的吧、目标与其他活动管理的目标一样,都具有导向和控制的功能。

农民体育的意义:有利于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农民身体素质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建设。

*农村体育的任务:努力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活动,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服务。

*社区体育的概念:指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成员的感情为主要的目的,就进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如下: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体育经费、体育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

我国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

(1)组织形式基层化

(2)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

(3)组织管理自主与行政性结合(4)活动时间以早晚为主

(5)活动内容文体一体化

*社区体育管理原则

(1)区域性原则

(2)合作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激励性原则

*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包括领导体系、协调体系、操作体系三大组成部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个层次。

*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娱乐休闲和精神需要,从事体育劳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体育部门、体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法人的总称。

*社会体育产业的分类:经营型、半经营型、非经营型。

社会体育产业经济管理的内容:

(1)体育竞赛表演业 的管理

(2)健身娱乐业的管理

(3)体育彩票业的管理

(4)体育场馆经营管理

(5)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

(6)体育用品业得管理

(7)体育体系的多种经营管理

*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1)以效益为核心

(2)以市场为向导

(3)以法制为保障

(4)以经济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

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

(1)健全法规制度,完善调控机制

(2)正确处理主业和副业之间的关系

(3)把我生财、聚财、用财、理财之道

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一直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要能恰当的满足。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发育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心理行为与年龄相符

(4)人际关系正常

(5)较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的目的和任务是: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掌握和应用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进行运动的能力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体育锻炼的内容:

(1)健身运动

(2)娱乐体育

(3)医疗与矫正体育

(4)格斗性体育

*运动处方的概念:由教练员或者医生给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或者准备接受体疗的病人,按其年龄、性别、心脏和其他活动器官的功能、运动经历以及结构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度的运动内容和方法、运动量、运动的频率。

*终身体育:通常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各种体育教育。

*终身体育的特点:(1)延续性(2)生活性(3)灵活多变性

闲暇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满足精神的、社会的、生理的需要的活动方式,闲暇生活方式被人们看做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青壮年体育的基本要求:

(1)根据自身的实际安排体育活动

(2)持之以恒,坚持身体锻炼

(3)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健康心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年人体育的基本要求:

(1)明确体育活动的作用与目的(2)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循序渐进,控制运动量

(4)及时进行锻炼效果的评价

老年人体育的基本要求

(1)讲究科学,谨慎从事

(2)加强医务监督,预防运动损伤

残疾人体育的特点:

(1)体育活动项目的特定性

(2)体育场地器材的特殊性

(3)残疾人体育需要专人的协助和引导

世卫组织提出的健康十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和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相对明显、确实的一组行为群。

*体质:人体质量的高低,是人体在先天的遗传性与后天的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理想的体质是人体良好的状况,即体质的较高层次和较高水平,具有明显的人群特性,如年龄、性别、种族和职业等。

*广义的体力:具有正常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疾病的防御能力,能保证积极工作的身体行动力,即维护健康所必要的能力。

*如何维护健康:

(1)努力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2)培养正确对待个人的公共卫生的态度

(3)努力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

(4)努力形成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5)讲究心理卫生,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体育锻炼可以调节情绪

(2)体育锻炼能促使人格的全面发展

(3)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4)体育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惫,减缓心理衰老

(5)体育锻炼在“健心”中的作用

篇6:《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市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础与框架。

7.什么是过渡经济学?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与特征是什么?

8.比较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

9.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0.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1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为什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要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试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予以分析

12.理解产权明晰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13.什么说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4.试述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15.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应当如何创新与完善?

16.怎样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7.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怎样认识现实经济生活中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

18.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有什么特点?

19.评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20.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1.如何理解包容性增长。

22.论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

23.试评析中国新发展观。

24.评述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5.我国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26.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及其作用是什么?

.如何看待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关系。

28.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升值及其影响。

29.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0.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实行宏观调控?

31.简述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

32.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政府干预。

33.经济政策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上一篇:保安人员基本素质下一篇:小学生小乌龟的作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