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2024-04-12

辽师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共6篇)

篇1:辽师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思考题(闭卷)

第一章

 基本概念:规范性分析、实证分析

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 基本概念:区位;区位主体;区位条件;区位因子;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技术知识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三、四章

 基本概念:区位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

临界等费用线;中心地;中心性;门槛人口。

 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

 基本概念: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多样化;接触扩散;等级

扩散。

 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第六章

 基本概念: 跨国公司;产品周期理论;折衷理论。

第七章

 基本概念:区域经济结构;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区域空间结构;佩蒂-克拉克定理 库兹涅茨法则 霍夫曼定理 极核式空间结构 点轴式空间结构

第八章

 基本概念: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增长极;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

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产业集群;经济区。

 区域增长极理论。

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第九章

 基本概念: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经济梯度;区际经济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区域分

工;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 梯度推移学说。

 中心-外围理论。

 相互依赖理论。

第十章

 基本概念:经济全球化;外国直接投资,地域根植性;世界经济多级化。

第十一章

 基本概念:物流业;电子零售业;离岸金融中心。

 物流公司的分类

 国际范围内物流的基本过程

二、论述思考题(开卷)

第一章

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除教材外,还有那些?为什么?)

 结合第一章和第十四章,论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第二章

 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章

 试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例国外餐饮、零售业,如麦当劳、肯

德基和沃尔玛、家乐福等;例国内大型企业等)。

第六章

 试述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并结合中国实例分析总部建立后的区域经济效应(总

部经济)。

 试述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结构的区位特征及在我国区位选择特点

第七章

 结合中国实际分析点轴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及对中国区域结构的影响

第八章

 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是

什么?

 试述产业集群的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第九章

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十章

 以世界制造业生产和贸易的变化分析全球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特征

 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变化分析全球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特征

 以中心外围学说解释全球经济多极格局的特点

第十一章

 简述跨国零售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和进入市场的方式(以尔玛或家乐福为例分析)。 国家金融中心为什么会扎堆于国际大都市?伦敦为什么会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  分析全球汽车工业生产和贸易的地理特征,并结合教材表11-2,图11-1,11-2,11-3,11-4

分析最近几十年的主要变化特点。

篇2:辽师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⑵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众多同类产业的企业或者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中与聚合。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高级阶段。

⑶区位与区位因子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⑷需求门槛与门槛人口

需求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⑸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

区域分工 : 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

区域合作 : 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⑹中心地与中心性

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⑺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区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⑻增长极与乘数效应

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

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⑼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展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⑽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一个国家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有利的影响; 涓滴效应:是指一个国家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⑾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1.简述劳动力成本的空间差异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

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成为劳动力移动的主要动因。

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

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劳动力的质、量都会比其他地区体现出优势,因而对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企业或者产业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区位条件与趣味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3.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比例是指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 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 2.5(± 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为1(± 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4.佩蒂—克拉克定理

该定理是科林-克拉克于 1940 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5.区位环境对活动区位的影响

⑴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活动有制约作用。

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⑵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

② 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

⑶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业集聚,特别是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⑷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

6.产品周期理论的含义

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7.跨国公司对投资公司发展影响的特点

(1)广泛性迪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2)层次性直接影响 : 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间接影响 : 原料,燃料联系 ; 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

(3)区域性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

(4)多面性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5)差异性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 ;

(6)时间性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

8.跨国公司投资的区位选择

1、市场规模、市场竞争程度、FDI的区域分布、当地政府研发支持及其政策环境。

2、科研和人力资源、FDI的区位分布、区域经济水平、区域研发投资环境(包括自然地理位置、交通、通信)

3、跨国公司本身的FDI流向、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科技人才的供应、技术设施的发展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9.区位比较优势与区位比较陷阱的含义

区位比较优势:是以完全市场为前提的,认为依据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既可以提高本国的福利,也能改善世界的福利,这样一个国家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需要的收益。

区位比较陷阱:陷入或者陶醉于自己自然资源、成本或既有能力的比较优势而不能自拔。事实上,以劳动力成本或天然资源为优势的产业,通常都是进入门槛不高的产业,因而会吸引更多的进入者。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地区、国家被这类产业所吸引时,人们很快就会发现,除了优势不断消失之外,还因为过多资产的投入而被套牢,其竞争优势也会日渐削弱乃至消失。

四、论述题(10’)

1.何为经济全球化?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增强的过程。

机遇和挑战:机会与技术、技能和市场准入相关联的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使国家、企业和其它经济部门抓住新的机会并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存在对全球化可能会威胁我国经济转型和国家前景的担心,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可能因此进一步加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陷入“ 比较优势陷阱 ”,永远难以实现赶超的目标。

2.试用经济地理学的观点阐述我国统筹经济区域的思想。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由于历史进程、自然条件、资源、人口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显障碍。西部地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56.8%,人口占全国总数的23%,这里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维持温饱。改革开放初期,东西部地区占全国GDP比重分别为52%和17%,1997年是61.46%和14.8%,到2002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已达到西部地区的2.6倍。伴随着收入差距拉大的是财富占有的不平衡。全国贫困人口中90%左右生活在西部地区。所以,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应该从全国“一盘棋”这个大局出发,面对实际和争取可能得到的条件,统筹兼顾,适时适当调控安排,强调各地区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在推进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发展潜力,继续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要抓住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布局的合理。要大力强调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发展振兴,实行东西互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优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推动科技进步,尽快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各地区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及主体客观条件的各不相同,决定了各地区科学发展的道

篇3:毛概期末复习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这会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战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如何理解其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5)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8)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其次,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原则

6.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7.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总结了三大法宝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史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史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史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9.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0.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 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 会主义。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 和发展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主为重点,解决好 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 相处的局面。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 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生 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4.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科学内涵

(1)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重要意义

(1)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坚持科学发展

16.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

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什么?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发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 化。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第三步战略的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 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 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家经济更 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 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8.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9.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它们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休戚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2)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 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 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0.怎样理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反应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2.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依据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4.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途径是什么? 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

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已经证明,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富强,人民的生存根本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也是为了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

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气神。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觉,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铸造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永远保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未来的美好前景,而且它又要求现实的行动。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26.谈谈自己家乡(县、区、乡、村)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现科学发展的典型事例。

27.西部开发过程中有哪些成就和问题,有什么对策建议?

28.举出5个新中国诞生以来重要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或产品,并做出评价。

29.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大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篇4: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要求:简单明了地说明该名词的主要内容、时间、特点等)每题6分,共5题

郑和朝贡贸易大帆船贸易海禁郑芝龙 马尔萨斯农牧过渡带伍连德工业化张謇通海垦牧公司汉阳铁厂同蒲铁路恰克图大盛魁 十三行伍秉鉴 条约体系盛宣怀

简答题(要求:列举与此问题相关的要点进行回答,简明扼要)

每题10分,共3题

1、简述明代以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

答案:

1、从明代末期开始,人口基数变得越来越大。

2、从明代末期开始,战争和饥荒对于人口增减的影响明显变小

2、简要分析近代商品型农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影响

• 商品性农业:面向市场生产 不以满足家族消费为主要目的 商品性农业的高度密集化劳动

近代中国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背后存在的问题

•采用了过多种植商品作物的种植结构,需要面对国际市场动荡的风险。

•拥入了过分密集的劳动力,单位工作日或单位劳动力的产值停滞或下降。

3、简要分析明代以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

4、为什么家庭手工纺织业在近代中国农村会长期存在答案: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耕织结合原因:

1、在家庭经济不宽裕和商品市场不发达的 情况下,解决家人盖被和穿衣的问题。

2、能够将家里的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

5、简要分析近代中国产业工人群体的出现对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影响

6、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具优势的商业城市

上海崛起的历史契机: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

上海贸易优势的成因——发达的水运交通体系

周边地区以吴淞江和黄浦江为中心的密集的水网

开埠前的走私贸易

分析问题:(要求:根据历史事实进行一定的论述,不可空谈)

每题20分,共1题

谈谈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是否是“闭关锁国”的(提示:可以结合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鸦片战争前与中国发生贸易接触的资本主义经济势力 明清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明清中国人探索海洋的努力 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

“封闭”和“开放”都是相对的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理解,明清的中国的确是“封闭”的,而且从明代到清代越来越“封闭”。

从亚洲地缘政治的经济的格局来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又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构成了亚洲政治、经济合作的长远的、历史性的基础。

明清时期海禁政策:

定义:禁止商人和民众在官方许可的渠道之外利用海洋输送人员和物资。

洪武七年(1374年),取消广州、泉州、宁波的市舶司

下令沿海地区“寸板不准下海”,将适于深海航行的尖底帆船改为“平头船”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严格禁止使用番货,严格限制周边国家朝贡的人数、次数和货物数量

主旨:要维护这个新生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必须要尽量减少国人民与外国接触的机会。

清代的迁海:

 时间: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二十二年(1863年)

 目的:防止沿海人民与台湾郑氏势力相联络

 方式:从山东至广东沿海30-50里内,不允许百姓居住和活动。

明清时期的民间海上贸易的发展,象征着中国经济体的内部已经萌生出一种向着海洋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以及许多人奔赴海洋谋求生存的事实,都为中国提供了第二次融入新的世界体系的机遇。而且这个机遇一直延续了接近两个世纪。但是明清政府仍然没有正视这个机遇,反而用各种方式抵制与回避,使得中国终于又一次与一个以海洋为中心的新的世界体系失之交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对于近代中国商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商人群体的处境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可以结合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近代中国贸易政策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商人群体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来进行阐述)

篇5:经济法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物价法 2国家所有权3.企业国有资产法4.国有独资企业5.有限责任公司

5.公司债券6.合伙企业法7.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企业破产法9.无效合同

10.著作权11.专利法12.反垄断法13.反不正当竞争14.消费者权益15.预算法16.银行17.票据法18.保险法19.证券20.会计法21.劳动法 22.仲裁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经济法?其调整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担保物权?担保物权具有什么法律特征?

3.国有资产分为哪几类?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哪一类?

4.股份有限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合伙企业在什么情形下可以解散?

6.外资企业终止的事由有哪些?

7.企业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8.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9.什么是知识产权,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10.什么是垄断?垄断行为包括哪些?

11.产品质量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2.国家预算支出包括哪些?

13.设立商业银行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14.取得票据的合法方式有哪些?

15.什么是保险?保险有哪些种类?

16.什么是证券?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

1.什么是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行为和抗税行为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计算题

某煤气公司2005年7月份取得不含税煤气销售收入额610万元,该公司当期的进项税额为30.2万元。问:该公司7月份应纳增值税额为多少万元?

4.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5.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股票和公司上市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7.如何理解《证券法》中“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

8.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区别是什么?

9.对产品质量产生的责任如何赔偿?

10.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是什么?

篇6: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考5)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21)

政府失灵: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供给水平不能使个人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具体体现在供给数量过多、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表现在:信息有限;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成本过大)

公共选择:是使用经济学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决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的决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和改进决策结果。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揭示公共产品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用脚投票理论:以自由迁徙为前提,每个居民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不断迁徙,只有当其个人迁徙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一致时才会停止寻找最佳的地方政府的努力而定居下来,迁徙的根本目的是在公共产品与货币收入中进行选择。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集团。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他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包括正的外部效性和负的外部效性。它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也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每一个财政的全部公共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换言之,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它的主要功能有: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对政府规模的控制;是监督和调节国民经济、实施反周期的宏观调控的有力武器。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关立法手段建立专门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和机会时提供基本生活上的物质帮助的形式与制度。社会保险主要由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构成,其享受者以对社会尽义务为前提,是社会保障的主干部分。

林达尔均衡:即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主动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拉弗曲线:在一定限度以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P193)

公共支出(Public

Expenditure):就是公共财政的支出,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所安排的支出。公共支出可以确保国家职能的履行,政府经济作用的发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可以支持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壮大。

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所谓节约,指的是在经济以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所谓效益,指的是经济以及其他活动过程中的耗费与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市场经济下也就是以货币计量的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是指政府在安排公共支出时,必须对各方面的支出需要和自身的财力可能全面加以考虑和安排,既保证重点,又照顾一般。

目前在体制转型尚未根本结束的背景下,安排公共支出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比例关系:

(1)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2)财政与市场的关系。

(3)财政的投资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二、简答题(考3)

1、比较均衡预算理论,功能预算理论,高度就业预算理论的长处和不足

答:均衡预算理论是主张无赤字收支平衡预算的理论。它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竞争原则,该原则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律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可达到资源最佳配置,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优点:在资本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缺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本身并不是完美的,其缺陷逐渐显现出来,失业和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周期的规律性和非对称性,使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功能预案算理论的核心是相机抉择,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的产物。该理论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光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依靠政府的干预来提高社会消费倾向和加强投资引导。同时,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而在于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预算可以盈余也可以赤字。优点:认识到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经济的不稳定是不可避免的;缺点:在危机年代出现的赤字是税收下降和支出增加同时作用的结果,赤字本身就是下一次危机的动因。功能财政不仅造成了财政赤字大幅增加,而且决策决定的时滞太长,预测的误差也较严重,这些都使得经济更加不稳定;

高度就业预算论的核心是政府支出应该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收入水平,保持高的就业率,依照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产出来确定政府的财政收入,保持一定的财政盈余以用作公债的还本付息。优点: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有效地抑制了公共支出;其强调的减少政府支出,有利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完善;缺点:由于该预算理论的核心是政府应该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净税收收入水平,因而政府财政预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政府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受限。

2、简述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的区别及影响

答: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受益人,这是一种单方面的无偿支付,政府不能从中获得相等的代价,相当于在私人部门之间充当资源再分配的中介人。具体包括各种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体现着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政府购买是政府各部门的消费性和投资性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活动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这类支出反映了公共部门占用社会资源的要求。

两者在社会需求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转移性支付对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政府购买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转移性支付直接影响产品分配。增加转移性支出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最大化,可以引导资源流向有补贴的产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同时也可能降低产业竞争力,破坏市场秩序,引发国际争端等。

政府购买间接影响产品分配。增加政府购买会刺激社会生产,形成经济繁荣局面,导致物价水平上涨,影响经济周期的运行;可以增加私人收入,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3、简述税收转嫁的含义及基本途径。(P183)

答:税收的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其基本途径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前转,亦称“顺转”,是指在经济交易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其所提供的产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产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的一种形式,即由卖方向买方转嫁;

②后转,亦称“逆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产品或生产要素进价或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提供者负担的一种形式;③消转,又称“税收的转化”,指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措施降低生产费用,补偿纳税损失,从而使税收负担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不归任何人负担;④税收的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它实际上是税收向后转嫁的一种特殊形式。政府如向资本的收益征税,在这项资本出售时,买主会将以后应纳的税款折成现值,从所购资本价格中一次性预先扣除,从而使资本的价格下降,税收实际上将由资本所有者负担。税收资本化是将累次应纳税款作一次性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一般包括前转和后转两种基本形式。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与价格升降紧密联系;②它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是经济利益的一种再分配,其结果必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③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即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税负转嫁方式主要有前转、后转、混转、旁转、消转、税收资本化等方式。

前转

前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顺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前面所举卖酒的例子,就是这一形式的转嫁。前转是卖方将税负转嫁给买方负担,通常通过提高商品售价的办法来实现。在这里,卖方可能是制造商、批发商或零售商,买方也可能是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但税负最终主要转嫁给消费者负担。由于前转是顺着商品流转顺序从生产到零售再到消费的,因而也叫顺转。前转的过程可能是一次,也可能经过多次,例如对棉纱制造商征收的棉纱税,棉纱制造商通过提高棉纱出厂价格将所缴纳的税款转嫁给棉布制造商,棉布制造商又以同样的方式把税负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以同样方式把税负转嫁给零售商,零售商也以同样方式把税负转嫁于消费者身上。前转顺利与否要受到商品供求弹性的制约。税负前转实现的基本前提条件是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当需求弹性大时,转嫁较难进行;供给弹性大时,转嫁容易进行。

后转

后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逆商品流转的方向,以压低购进商品价格的办法,向后转移给商品的提供者。例如对某种商品在零售环节征税,零售商将所纳税款通过压低进货价格,把税负逆转给批发商,批发商又以同样的方式把税负逆转给制造商,制造商再以同样方式压低生产要素价格把税负逆转于生产要素供应者负担。税负后转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供给方提供的商品需求弹性较大,而供给弹性较小。在有些情况下,尽管巳实现了税负前转,但也仍会再发生后转的现象。

混转

混转又叫散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混转是在税款不能完全向前顺转,又不能完全向后逆转时采用。例如织布厂将税负一部分用提高布匹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印染厂,一部分用压低棉纱购进价格的办法转嫁给纱厂,一部分则用降低工资的办法转嫁给本厂职工等。严格地说,混转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税负转嫁方式,而是前转与后转等的结合。

旁转

旁转是指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商品购买者和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例如纳税人用压低运输价格的办法将某课税对象的税负转嫁给运输者负担。

消转

消转是指纳税人用降低课税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在新增利润中求得抵补的转嫁方式。即纳税人在不提高售价的前提下,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将所缴纳的税款在所增利润中求得补偿。因为它既不是提高价格的前转,也不是压低价格的后转,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使税负从中得到抵消,所以称之为消转。有合法消转和非法消转两种形式。前者指采用改进技术、节约原材料等方法,从而降低成本求得补偿;后者指采用降低工资、增加工时、增大劳动强度等方法,从而降低成本求得补偿。采用第二种形式一般遭到雇员的反对,所以纳税人一般采用第一种形式。但消转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生产成本能递减、商品销量能扩大、生产技术与方法有发展与改善的余地、物价有上涨趋势以及税负不重等。

税收资本化

税收资本化亦称“赋税折入资本”、“赋税资本化”、“税负资本化”。它是税负转嫁的一种特殊方式。即纳税人以压低资本品购买价格的方法将所购资本品可预见的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资本品的价格中作一次扣除,从而将未来应纳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资本品出卖者。比如某一工业资本家甲向另一资本家乙购买一幢房屋,该房房价值50万元,使用期限预计为10年,根据国家税法规定每年应纳房产税1万元。甲在购买之际将该房屋今后10

年应纳的房产税10万元从房屋购价中作一次扣除,实际支付买价40万元。对甲来说,房房价值50万元,而实际支付40万元,其中的10万元是甲购买乙的房屋从而“购买”了乙的纳税义务,由乙付给甲以后代乙缴纳的税款。实际上,甲在第一年只须缴纳1万元的房产税,其余的9万元就成为甲的创业资本。这就是税收资本化。它一般表现为课税资本品价格的下降。赋税折入资本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课税对象必须是资财,每年均有相同的税负;另有不予课税或轻税的资财可购;课税品必须具有资本价值等。

4、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内在的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自有市场达不到资源的最有配置。市场失灵主要表现

一下几个方面:

①竞争失效。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一方面产品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交通费用等交易成本也阻碍着资源的自由转移。②公共产品问题;③外部性问题。现实生活中,许多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或收益有着显著的外溢性,使得成本和收益不对称,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④市场的不完全。许多产品是市场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的,此时则存在着市场不完全的问题;⑤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现实市场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愿望都是合理的;⑥信息的不完全。私人市场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很不充足,这会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由此影响到市场机制的运转效率;⑦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⑧

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只是保证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并没有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

5简述公共支出的基本原则

答:公共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的法定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公共支出的原则有一下三个方面:

①经济效益原则。是指通过公共支出引导社会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使社会得到最大的“效益”,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最优配置,二是由政府配置的资源在使用时也应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为原则;②公平原则。指通过公共支出提供劳务和补助所产生的利益在各个阶层的居民中的分配应达到公平状态,能恰当地符合各个阶层居民的需要。包括两个内容:横向平等,同等地对待同一层次的居民;纵向平等,差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居民;③稳定原则。指政府支出应有助于防止经济波动过于剧烈。一般说来,为谋求经济的稳定,在安排公共支出时应有利于达到以下目标:高度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满意的经济增长率;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

6、简述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混合制经济,是指市场经济运行中所产生的无效率、不公平以及宏观经济失衡要求政府从多方面介入社会经济运行,从而使众多国家的经济成为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混合体。在混合经济体制中,政府的具体经济职能一般被概括为三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1)资源配置。由于在市场机制中存在着竞争失效、公共产品问题、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偏好不合理等方面的市场失灵,从而市场不能提供有效的资源配置,因此政府需要承担资源配置的职能。以财政手段进行资源配置,主要可以用到以下政策工具:

a公共支出,包括政府直接提供某些市场供给不足的产品、政府补贴和政府购买支出;b政府税收,通过税收调节产业结构;(2)收入分配。市场机制不能避免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因此需要政府来执行收入分配职能。政府为了改善不平等状况而采取的财政措施主要有:税收——转移支付制度;将征收累进所得税筹建的收入用于公共事业投资;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对日用品进行补贴,以加重高收入阶层的负担,减轻低收入阶层的负担;(3)稳定经济。由于市场机制不能自发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执行稳定经济职能。宏观经济稳定有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此外,政府还可通过货币政策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而且只有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密切结合才更有助于达到满意的效果。

7、比较“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帕累托改进指的是彼此在不损害他人福利的前提条件下增进自己的福利。只要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达到最大,即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要使帕累托改进能够进行必须得满足产品总的净收益非负。帕累托改进可以在资源闲置或市场失效的情况下实现。在资源闲置的情况下,一些人可以生产更多并从中受益,但又不会损害另外一些人的利益。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一项正确的措施可以消减福利损失而使整个社会受益。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指的是一种变革使受益所得足以补偿损失者的损失。福利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定理就是所有的市场均衡都是具有帕累托最优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通常的情况是有人有所得就有人有所失,于是经济学家们又提出了“补偿准则”,即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进了,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的另外一个著名的准则“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8、怎样理解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

市场有其客观规律,其运行遵循着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市场的价值规律,不因其他改变。即可以通过价格和竞争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的有效的组织,从而是每个人最求个人利益,最终给全社会带来共同利益。在市场机制下,每个决策者都面对着一定的价格体系进行选择,以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只要存在有个人认为的有价值的产品或劳务,他们就会愿意为消费而付款,只要这一价值超过了生产成本,最求利润的企业家们就会生产这种产品或提供劳务。每个人的追求的个人利益的经济总和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达到最佳状态。

9、简述当代政府反垄断的主要策略

实施反托拉斯政策;2

减少不同层次企业的进入壁垒3

行业管制4

政府直接垄断自然垄断性行业,将边际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让国家来垄断5

价格管制6

惩罚性税收7

要求企业定期公布核心技术秘密。

10、“公地悲剧”的启示

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说明的是产权不明,使得企业和个人使用资源的直接成本小于社会所需付出的成本,而使资源被过度使用。应该明确和稳定产权,尽可能地将资源或企业的所有权明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科斯定理证明,一旦产权明确规定,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络、谈判、签约等等的成本足够低,则无论将产权划归给谁,最终总能达到该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使用。同样道理,只有做好企业的产权安排,才能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配合企业制度改革,基于具有公地特性的国有企业往往发生“悲剧”这样的现实,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性领域,保持在非竞争性领域的地位。加强制度建设,在不断完善企业约束机制的同时,也要建立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实行责、权、利的有效统一。在这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实行的股权奖励制、年薪制等

11、试论政府购买的经济影响

政府购买上升会刺激社会生产,形成经济繁荣局面,物价水平上涨,反之,对私人收益和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政府购买性支出是政府以等价交换为原则,通过市场直接获得所需的商品和劳务而形成的财政支出,它与市场运行具有密切关系,因而对生产、就业和分配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购买性支出对国民经济总量变动产生直接影响。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因其购买和直接消耗了经济资源,形成了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因而它的数量变动会对经济总量产生明显的影响,政府购买性支出数量的变化,往往是政府调控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2.政府购买性支出对投资国民经济结构变动产生直接影响。在政府购买性支出数量既定的前提下,这种支出结构的变动将对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对经济结构产生直接影响。比如,政府增加对A产品的购买时,将引起对该产品需求的增加,导致这类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相关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报酬的提高,社会游资也会流入这一领域。而当政府减少对该类产品的购买性支出时,情形就正好相反。这就产生了一个因政府购买性支出方向变动而带来的生产结构、劳务供应结构的调整效应。有鉴于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购买性支出的结构调整,往往是引导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强有力手段。

3.政府购买性支出对收入分配产生间接影响。一般来说,当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时,由于其对生产的刺激、扩展效应,国民收入或社会财富都会随之增长,资本利润和劳动报酬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与此同时,如果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结构有所变动,将直接影响到相关企业和劳务提供者的资本利润和劳动报酬,从而对不同企业和就业群体的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影响。

12、试论政府转移支付的经济影响

转移性支付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最大化,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围绕该两点进行阐述)

13、简述主张收入再分配的理论流派

功能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理论,代表人物约翰缪勒认为政府的正确目标应该是社会每一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所谓

每个人的效用总和,即是最大多数人的效用和利益,在强调效用递减的同时,更加强调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为了使总效用最大化,政府不能再收入分配上搞平等,其否定收入的平等化;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代表人物罗尔斯,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处于相似的状态,没有一个人能设计有利于自己特殊情况的规则。所以公正的原则是公正协商或谈判的结果,在尚未知道自己在收入分配上到底处于哪个阶层的时候,往往会不约而同的关注收入分配的最下层,因此他主张最小效用的最大化,政府的目标应该是让这些社会状况最差的人福利最大化,因此在收入上搞平等的公共政策是有必要的也是正确的,通过把富人财富收入转移给穷人,使社会增进了最不幸人得到福利;自由意志主义的机会平等理论,代表人物是罗伯特洛齐克,强调自由权利至高无上,不可侵犯。他反对罗尔斯的为最底层的改善而向富人征税,而且也反对功利主义的个人效用最大化。他所坚持的在收入分配上最好的选择是自我权利的实现和保护。认为只要分配的过程是公正的,那么所引起的分配结果即使不在公平也是公正的,强调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他认为收入不平等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他认为存在政府干预、人口变动和技术进步三种抵消因素,这三种因素抵消了储蓄和城市化的作用,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的方向发生逆转,由上升转向下降,形成了倒U形现象。在三种因素中,政府干预是收入差别由恶化转向改善的主要推动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14、解决市场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方法

一、政府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第一,政府应经常地、准确地和及时地向消费者披露有关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使消费者和用户做出合理、科学的消费抉择,以保护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促进市场交易的扩大。

第二,维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一方受损的利益。即使政府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即使消费者自认为做出了最佳的决策,在交易中或交易后,掌握信息较少一方仍然有可能成为信息不足的受害者。这一情况的发生,是由于交易者在事前虽做出了种种努力,但由信息的广泛性、易变性、复杂性,使信息掌握较少一方仍的非法获得者进行赔偿等等。

第三,减少甚至基本消灭虚假信息的传播。虚假信息使信息失真。这就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此,政府应制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其方法就是对虚假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给予坚决的打击,并使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

第四,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制造者给以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使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对造假者进行打击就成为必要。消费者固然可以参与打假活动,但政府由于其自身的地位,对造假行为打击就更有力度、更显作用。因为单个消费者和用户的力量毕竟有限。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使其能够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生产者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措施

首先,生产者要确立优秀的生产理念和企业理念,树立真诚为客户服务的意识。生产者有了这样的理念和意识,就不会欺骗和愚弄购买其产品的消费者和用户,而是会真诚为消费者和用户服务。这样,就会赢得消费者和用户的信赖。消费者就不会处处设防,也不会对生产者的产品敬而远之。

其次,生产者要及时、全面、真实地向其用户披露有关自己企业及其产品的情况。在披露信息时,要切忌对自己的产品的功能夸大和溢卖,对自己产品的不足避而不谈。其实,生产者越是能够客观、准确、真实地向其用户披露信息,就越是能够赢得忠诚客户和长久客户。

再次,生产者要狠下工夫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企业产品质量越低劣,就越会加剧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没有必要向用户提供虚假信息。这自然会使交易双方掌握的有关信息量较为接近,信息不对称状况有所改观。在现实经济中,我们还可观察到,越是劣质企业,与其用户的信息就越是不对称。这说明,优秀企业、优质产品确实对解决信息不对称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生产者要强化防伪意识,并进行防伪创新。在现实生活中,越是优质产品被假冒的可能性就越大。假冒伪劣产品的横行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就严重干扰了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在这类产品面前变得无所适从,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或者上当受骗,或者拒绝购买,抑制自己的需求。因此,优质产品的生产者加强防伪意识,使假冒伪劣产品没有藏身之地,由此而给消费者和用户提供了真实信息,进而促进了市场交易。

第五,生产者也应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进行揭露与抵制。防伪创新仅为一种方法,其作用不是万能的。除此之外,生产者还应主动出击,积

三、消费者和用户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首先,掌握有关生产者及其产品的大量信息,并提高对生产者及其产品的识别能力。消费者应积极搜寻和占有有关企业和产品更多的信息。只有消费者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生产者在提供虚假信息时,从中就会有所顾忌,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就不会肆无忌惮,假冒伪劣产品也就不易泛滥成灾。

其次,消费者和用户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花钱免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受损后忍气吞声,息事宁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者的气焰,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因此,消费者不论从自身利益计,还是从他人和社会利益计,都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并对社会虚假行为和现象进行大胆揭露。

再次,消费者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应积极向致害人提出索赔。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在受害之后,往往不向致害人提起诉讼,进行索赔。这是虚假广告泛滥,侵害行为不止的重要原因,也是恶化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因此,消费者的诉讼索赔,实际上不仅是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同时也有利于改变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利于约束信息量占有较多一方的行为。

最后,消费者也应提高自身素质,在市场交易中,向对方提供真实信息。虽然消费者在一般市场交易中常常处于“弱者”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在所有交易中都是如此,在有些交易中,消费者实际上处于信息占有较多一方。因此,消费者不能只是监督对方,消费者也有向对方提供全面、准确信息的责任和义务。如在人寿保险活动中,消费者作为投保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可能多于保险人。这就要求投保人如实向保险人反应自身状况,以便使保险人做出正确抉择。总之,消费者在交易中真实地提供信息,对改决信息不对称现象也是有所裨益的。

四、社会中介组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措施

所谓“社会中介组织”是指专门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中介服务的社会组织。它对改变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一是使社会中介组织保持超然的、独立的地位。社会中介组织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本身就是信息的加工者和传播者,如果这些机构隶属于某一权势集团如大公司,则势必会影响信息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因为大公司为其利益计,有可能强烈地要求中介组织扭曲式地掩盖某些信息,从而使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严重。而超然、独立的中介组织不受社会强势组织的影响和制约,就能够客观地不偏不倚地加工和发布信息。

二是中介组织组建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信息加工更加准确、更加客观。社会中介组织的行业协会,是中介组织共同协商建立的机构。该机构的运作,一方面减少政府机构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中介组织能够自我约束,提高了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这对加强信息的管理,提高信息可信度,改变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有极大的作用。

三是社会中介机构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广泛地搜集信息资源,合理地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制作,客观地向社会披露信息。为此,社会中介机构要吸引社会优秀人才,添置先进设备,以增强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15.克服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

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

由于外部性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原因是由于私人部门用于决策的成本与社会实际付出的成本之间出现偏差,因此矫正外部性影响的指导思想是:外部经济影响内在化,为决策者提供衡量其决策的外部性的动机。主要措施有税收,补贴,企业合并以及明确产权。

税收和补贴

迫使厂商考虑外部成本或外部利益的手段之一,是政府采取税收和补贴政策,即向施加外部不经济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提供外部经济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来收益的补贴,以便使得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诱使厂商提供最优的产量。

但是这种方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准确地以货币形式衡量外部性的成本收益,如污染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到底说有多大,所以有时政府只是近似地估计这些成本。

企业合并

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是解决外部性的第二种手段,如果外部性的影响是小范围的,如一家小餐馆对一家洗衣店造成了污染,则由政府出面,则适合的价格把洗衣机卖给这家餐馆,通过合并,外部成本内部化。

明确产权

流行于西方的产权理论提出了解决外部性的影响的市场化思路。

科思定理的内容:只要产权定是明确的,则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最初的产权赋于谁,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

三、论述题

1、当前中国社会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之我见。

答案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的同时,由于分配领域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较低并仍在不断下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这种“结构性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公平公正原则的体现,也关系到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经济增长长期依赖投资、出口的现状能否改变。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我国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下降过快等问题十分突出,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的成果难以体现在百姓的收入上,国民收入财富不断向政府和企业集中。2.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3.不同行业的职工收入差距偏大。4.私营企业职工收入偏低5.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6二次分配中,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

经济学界在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时,通常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条是功能收入分配理论,另一条是规模收入分配理论。功能收入分配理论(也称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是将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劳动和组织等)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根据各种要素在社会产品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或贡献份额,将收入在各要素之间进行分配的理论。规模收入分配理论(亦称个人收入分配理论或家庭收入分配理论),则是一种研究如何将收入在个人或家庭之间进行分配的理论。由于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还是西方各种不同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都将功能分配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因此,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始终是以功能收入分配理论为基础的。十七大提出了要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继续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这是在我国收入分配理论中首次提到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就把公平问题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措施:

(1)进一步提高就业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政府应在执行和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并积极推动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2)进一步通过税收等收入分配杠杆对收入分配结构进行调整。目前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仍有很多不健全之处,需要改革税收制度。

(3)进一步降低部分政策性垄断企业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政府应通过强化税收、上缴红利、薪酬政策等调控手段,平衡垄断国企与一般国企、国企与国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4)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5)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在建立以社会救助、全民医疗保障和全民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公共财政也应优先投向民生领域。

总之,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减少城乡、行业及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政府必须通过一系列与收入分配有关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这样才能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答案二: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开放

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

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

0.48,大大超出

0.4的警戒

线。中国必须对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说“不”,社会收入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调结构”,分配制度改革应先行

调整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进程。当前我国

40%的农民(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只创造了

10%的GDP(第一产业增

加值比重),这不可避免地使城乡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现在的结构调整则首先是收

入分配结构调整,由此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从而为转变“投资出口”模式、调整

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奠定基础。

(2)“起点”入手,调整贫富差距

“政府干预贫富差距应从结果转到起点上来,起点的干预比结果的干预更有效”。

那么起点在哪儿?起点是消费。

参与市场经济的游戏就如同体育比赛,起跑线一样,但最终的结果总是有快有慢。而差距取决于参与者能力。所以,在国民能力差距扩

大的情况下,尤其是出现群体性的能力鸿沟的时候,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缩小的。

如此,政府应向广大民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消费,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技能培训等决定文化、技能等方面素质的支出。

必须从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出发,既包括受教育年限上的公平,也包括受教育质量上的公平。由此政府对分配的干预

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4/5

分配的公平应以社会正义为前提。社会正义就是按照公认的游戏规则办事,包括

经济运行规则、社会运行规则。

(3)“与民争利”,政府须避免

按照西方一些学者对社会转型研究的结论看,转型期整个社会将骚动不安,社会

成员对利益的渴望格外强烈,官员也很容易出现权力滥用和腐败等问题。这对掌控

利益分配权力的政府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就目前的情况看,政府在理顺收入分配关

系、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方面,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高度重视。

首先,要有正确的战略。最主要的就是由改革初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

思想,调整为效率与公平兼顾,并以此来确定未来的收入分配战略。

其次,政府要运用和使用好利益分配的杠杆。一方面加大法律对社会利益、收入

分配的调节作用,比如修订税制,政府减税等;另一方面要通过公共政策,理顺收

入分配关系。保持社会整体利益格局的大体平衡。

第三,政府要严格控制自身的行为,防止与民争利。应该说,目前这方面的问题

很突出。比如,土地征用、政府收费、政府自身的开支以及国民收入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中,政府的政策导向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

“重民生、促和谐”是此届政府的施政要旨,也是扩内需、保发展的实际需要。

而保障就业,使分配制度更趋公平乃是中国民生之本,也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把“加快调整国民收

入分配结构”放在了首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强调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让全

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更有尊严”,那么我们期待着

相关措施的尽快出台,社会发展更和谐。

2、克服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

答: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包括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外部效应与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和消费有着密切的联系。克服外部效应的途径可以从私人部门和政府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私人部门对外部效应的纠正机制。私人经济部门有其自身克服外部效应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体化。私人市场机制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从而纠正外部效应带来的效率损失;(2)产权和科斯定理。产权是指某种资源或产品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自由转让权等。产权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要使用别人的劳动,就必须支付相应的报酬,征得别人的同意。科斯认为,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这就是科斯定理;(3)社会制裁。社会制裁事实上反映的是道德的作用,比如,吸烟是消费成本外部化的典型表现,但吸烟给不吸烟者的健康带来损害,这是有违社会公德的。通过社会道德规范发挥的作用,吸烟者可能会觉得这时吸烟很不合适,从而自觉地停止这种带来负的外部效应的行为。

在私人市场机制下虽然存在着通过上述途径纠正外部效应的可能性,然而,实际上这些机制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政府正是私人部门所能指望的纠正这些外部效应的最好的机制。

(二)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有效地克服和纠正外部效应。如政府出资开展环境保护、提供医疗救助等。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还时常伴以其他手段。较常用的措施有:罚款、补贴、公共管制、法律制裁等。(1)罚款或征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所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可以避免效率损失;(2)补贴。当存在外部收益时,为了扩大实际消费量,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提供准公共产品。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给私人企业提供补贴,降低私人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在一定的价格下扩大供给量,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当存在外部成本时,比如企业排污给附近的河流造成污染,政府也可以向企业提供补贴,鼓励其扩大投入,采取减除污染的措施,该进生产工艺,从而减少向河流排污的量;(3)公共管制。为限制企业排污这类带来外部成本的行为,政府也可以采用公共管制的办法,比如规定一个法定的标准,或对生产程序作出规定,比如规定所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某种质量要求等。公共管制可直接地限制企业过量排污,达到与罚款或补贴类似的效果;(4)法律制裁。法律措施是政府纠正外部效应的重要途径。比如,产权不明是外部效应的根源,因此政府明确地界定并有效地保护产权可以极大地减少这类现象的产生。

当然,以上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具有不同的政策效果,会对效率和公平这两大社会目标带来不同的影响;而且受到信息等条件的限制,在不同情况下有效执行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政府在实际决策时,还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3..从公共产品理论看当代政府的经济职能

从经济学原理的一般分析中得知,政府经济作用的产生源自“市场失灵”,因此,政府满足公共需求就成为一种职能必然。公共需求的满足需要公共部门来实现,即通过政府及与相关的部门,运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来实现。于是,在前述的“职能定位”分析前提条件下建立了这样的逻辑推理结果:政府的经济职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职能实现的主体,政府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代表,所以它的作用应体现在满足公共需求维护公共利益之上;二是职能实现的客体,政府的经济作用应体现在供给公共产品之上。

以公共产品供给作为基本出发点,实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适应全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必须强化政府满足公共需要的经济职能,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公共产品上来,这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

4.怎样认识“在西方国家政府失灵从逻辑上是必然的”

他们认为政府对市场的调节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政府失灵是客观存在的。1

有限信息,市场信息的不足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因素,政府这时就承担起提供信息的职能,但是现实相当复杂而难以预计,政府也很难做到掌握充分的信息,政府“犯错”的情况并不少见;2

有限控制。政府对私人、市场的控制有限,政府采取某些公共政策后,对私人市场可能的反应和对策往往无能为力。如政府采取医疗保险或者公费医疗政策,但是并无法控制医疗费用的急速上升;3

时滞限制。政府从认识某一问题到最后公布某一决策并付诸实施引起私人市场反应会经过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执行与生效时滞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调节市场的能力;4

有限决策。即使政府拥有充分的信息,通过政治过程在不同方案之间做选择仍会产生困难,在决策过程中,决策的那些少数人会自觉的倾向于自己所代表的阶层或集团利益的偏好和利益。所以,民选政府的决策是否符合大多数人利益是值得怀疑的。5

干预成本过大。6

短缺或过剩7

官僚主义

四、开放题

1.简单描述市场失灵现象,用所有知识内容进行描述,用公共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1)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内在的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自有市场达不到资源的最有配置。市场失灵主要表现

一下几个方面:

①竞争失效。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一方面产品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交通费用等交易成本也阻碍着资源的自由转移。②公共产品问题;③外部性问题。现实生活中,许多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或收益有着显著的外溢性,使得成本和收益不对称,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④市场的不完全。许多产品是市场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的,此时则存在着市场不完全的问题;⑤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现实市场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愿望都是合理的;⑥信息的不完全。私人市场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很不充足,这会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由此影响到市场机制的运转效率;⑦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⑧

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只是保证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并没有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

(2)市场失灵的原因:

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虽然有它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它的消极作用,其原因是盲目地追求自发的市场经济,造成了“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利用市场法则的结果造成对市场发展的阻碍。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的:

1自发性。即各个分散的企业只从自身的局部利益出发,按照市场信号调整微观经济的资源配置,往往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处在无政府状态。它需要经过长期的、无数次的反复,才有可能达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滞后性。各个市场主体在接受价格信号时,所获得的高于或低于商品价值时,已是在交换之后的事了,此时再行调整,一方面已发生了供应不足或供过于求的状况,另一方面这时的调整也不能及时满足供求平衡的需要。市场机制的作用自身不具备预见经济变化的功能。

3不稳定性。当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时,不会因此而被稳定下来。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还会将资源从效益低下的部门向效益相对较高的部门转移,同时造成这一部门供求平衡的损害。市场机制的竞争是各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哪个部门获利相对丰厚,生产者就会调动自己的资源要素向哪一部门转移,从而造成供需平衡的不稳定性。从根本上说,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对市场行为的过份依赖与放纵。

(3)

解决方法

1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对反垄断法及其执行的进一步说明。

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于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这时,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垄断行业实行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制措施。对上述政策的进一步说明。(2分)

2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利用市场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过程是通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对公共物品偏好的条件下的个体需求曲线,在既定的供给量下加总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然后,根据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得出的供给曲线与该需求曲线的均衡,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公共物品供给量也可以利用具有集体性、非市场性和规则性特点的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规则多采用一致同意和多数票规则。

3.外部经济效果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税收和补贴政策是向施加负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等于边际外部利益的补贴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使得厂商以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进行决策。直接调节是政府通过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强行控制外部经济影响,也可以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

科斯定理的结论也被用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科斯定理建议: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性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通过市场谈判就可以解决外部影响。(2分)

消除市场失灵的政策是根据不同的原因设计的,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作用。(1分)

2.谈一谈学习公共经济学的过程和体会

上一篇:山东高考英语作文素材下一篇:顶效小学小学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