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与思考题答案

2022-06-29

第一篇:复习与思考题答案

毛概复习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2012年上)

第八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制度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的基本依据?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员

3、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胡锦涛“两个趋向”的思想?

“两个大局”,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二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

要顾全这个大局。

“两个趋向”,一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二是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4、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两个坚持:①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①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乡村文明是农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6、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史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必须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民环境 第四,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第九章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核心和自治权力?

原则: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自治权力:

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

3、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4、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此外,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

2、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是的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改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

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民主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十七大提出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措施?

①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②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③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第十章

1、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十一章

1、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

第一、 这是我们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

求。

第二、 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

然要求。

第三、 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理论意义:

第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

第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

要组成部分

第二, 是社会更加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第三, 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四, 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

二、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

依靠力量

4、 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一、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二、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四、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五、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六、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5、 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

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第二、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第

三、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6、 如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 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第五, 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第六, 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

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第七, 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第十三章

1、 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如何处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一,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 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 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十五章

1、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及“两个先锋队”的关系?

第一, 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二,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第三,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益

2、 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如何改善党的领导?

第一,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

改善党的领导。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名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名族之巅。

第二, 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

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第三, 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

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3、 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一, 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 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第三, 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第四,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

质要求

4、 为什么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来推进党的建设?

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第一,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第二篇:第八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八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答案详见教材。

二、单选题

1. A2. D3. A4. B5. A6. C7. C

三、多选题

1. BC2. BCDE3. BCE

四、简答题

答案详见教材正文。

五、论述题

答案详见教材正文。

六、案例分析题

启示: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我国零售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文化体系,规范企业文化制度,保障文化的具体落实,形成整个零售业良好积极的文化氛围。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1)尊重顾客,时时刻刻为顾客需要着想。

(2)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通过改进技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4)保障产品质量,诚信经营。

第三篇:(0220)《社会保障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

5、社会福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提供各种社会性津贴、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不断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特别需要关怀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和自立能力。

6、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

7、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政府负责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愿意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8、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贫困人口进行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济制度。

10、社会保险关系是指法律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关系,即依据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劳动者之间在社会保险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为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稳定运行,对基金的运行条件、管理模式、投资运营进行全面规划和系统管理。

1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是指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通过运用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于国家法律或政策许可的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以获取收益,实现保值增值。

13、现场检查是指监管机构指派监管人员,到有关机构进行实地检查,分为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

14、社会保障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应用。

15、社会保险争议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因实现社会保险权利和履行社会保险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16、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在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

17、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是在政府支持下,依靠社会力量建立的、主要面向特殊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制度,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8、生育津贴指在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不再从事有报酬的工作以致收入中断时,及时给予定期的现金补助,以维护和保障妇女及婴儿的正常生活。

19、社会保险关系主体,即依法履行社会保险义务和依法享有社会保险权利的自然人和组织及依法履行社会保险管理职责的机构。

20、社会保险档案是一种专门档案,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具体经办社会保险事务的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保存以备考察的文件,是全面、系统记录单位和个人参保和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

二、简答题

1. 建立社会保障有何重要意义。

1、(1)保障基本生活(2)维护社会稳定(3)促进经济发展(4)保持社会公平(5)增进国民福利。

2. 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主要特征:强制性、共济性和普遍性。

遵循原则: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待遇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 如何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缺口问题。

3、(1)做好社会保险扩大覆盖面和基金征缴工作。

(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3)变现部分国有资产。

(4)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5)发行社会保障债券和彩票。

(6)开征新税种。

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

4、(1)基本保障(2)广泛覆盖(3)多个层次(4)逐步统一。

5. 养老保险有哪些主要特征。

5、(1)参加保险与享受待遇的一致性(2)保障水平的适度性(3)享受期限的长期性(4)保障方式多层次(5)与家庭养老相联系。

6. 基本养老金包括哪些方面,领取条件是什么。

6、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领取条件有三个: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二是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三是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

7. 为什么要严格控制企业职工提前退休。

7、(1)提前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造成巨大的压力。

(2)使一批未到年龄、有技术、有经验的职工提前退出工作岗位,不仅造成劳动力资的浪费,而且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职工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了侵害。

(3)大量提前退休人员二次就业,对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冲击,扰乱了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正常秩序。

8.什么是失业和失业率。

8、失业是指劳动者在有能力工作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宜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失业率概念,是指失业人数同从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可以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中实际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

9.我国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9、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1年的;(2)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3)已办理失业登记的、并有求职要求的。

10.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过渡的三步骤。

10、第一步是“双轨”阶段,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人员进入劳动力市场。在

这一阶段,失业保险的作用主要是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调剂资金支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第二步是“转轨”阶段,部分地区先行一步,协议期满仍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和新的裁员进入失业保险,其他地区通过政策引导加快下岗职工出中心的速度,失业保险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共同成为主要的保障形式。

第三步是“并轨”阶段,再就业服务中心逐步完成历史使命,所有失业人员,包括企业新的裁员和协议期满出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进入劳动力市场,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

11.医疗保险有哪些主要特征。

11、(1)医疗保险待遇支付形式为实物补偿。

(2)医疗保险待遇补偿方式为非定额补偿。

(3)疾病风险具有较强的不可避免性、随机性和不可预知性。

(4)医疗保险具有各方关系十分复杂的特征。

12.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2、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可以采取的主要政策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方便职工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13.如何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13、(1)加快启动实施和扩大覆盖面的步伐。

(2)完善政策配套,强化医疗服务管理。

(3)强化医疗保险的基础管理建设。

(4)加快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进程。

14.什么是劳动鉴定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14、劳动鉴定制度指劳动者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确定劳动者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制度。

劳动鉴定是给予受伤害职工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工伤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劳动鉴定制度准确评定伤残、病残程度,有利于加强企业对伤病职工的管理,有利于切实保障伤残、病残职工的合法权益,也为正确处理这方面的劳动争议提供了客观依据。

15.实行生育保险有何重要意义。

15、(1)有利于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

(2)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

(3)有利于国家人口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

(4)为企业公平竞争和妇女平等就业创造条件。

16.在实施社会救济制度时,如何确定救济对象。

16、社会救济对象的确定首先是用定量的方法,即用严格的最低生活标准为基本限制条件。其次是对于生活水平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救济对象,再根据不同群体的能力和需要,用定性的办法具体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17.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有哪些方面。

17、社会保险基金一般有4个来源:一是由参保人所在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的保险费;二是由参保人按其工资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的保险费;三是

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四是社会保险基金的银行利息或投资回报及社会捐赠等。

18.实行基金预算管理和基金决算管理有何益处。

18、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预算管理,有利于政府全面掌握基金收支运行情况,实现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有利于保证基金收支平衡,并留有适当节余,以避免对国家财政收支产生不利影响;有利于加强基金监督,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通过编制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可以全面完整地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有利于考核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有利于分析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发现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加强预算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9.基金监管应遵哪些原则。

19、(1)独立原则(2)公正原则(3)审慎原则(4)科学原则

20.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20、(1)社会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2)社会保障对象纳入社区管理

21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

1、全面保障;社会保障范围由生到死,几乎无所不包;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实行广泛而优厚的公共津贴制度,津贴与个人收入及缴费之间缺乏联系;财政负担沉重。

22、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社会保障费用由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分担,个人和企业缴费为主要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以保障基本生活水平为原则;待遇给付标准与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缴费相联系;强调公平与效率兼顾,既要保证每一个公民都能享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待遇,又不能影响市场竞争活力。

23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建立个人帐户,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全部计入雇员的个人帐户;个人帐户资金投入资本市场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雇员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待遇完全取决于其个人帐户积累额。

24、当代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模式。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25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意义。首先,可以保证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稳定运行。其次,有助于减轻政府日益增大的社会保险费用负担。第三,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三、论述题

三、论述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1、(1)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竞争观念和社会保障意识是社会注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化保险关系的产生有何重要意义。

2、社会保险关系的产生,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社会保险关系不再完全是劳动关系的一个内容,而是与劳动关系相对分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关系。(2)为社会保险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和管理服务社会化创造了条件。(3)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社会保障中的权利和义务。

3.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为什么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通过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明确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在基金管理中的作用和责任,强化了基金监督的手段。对于保证基金安全和完整,预防挪用滥用基金现

象具有重要意义。

4.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4、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5.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5、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形式,是由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疾病风险的特殊性等客观因素所决定的。(1)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保险制度。为了保证参保职工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基本医疗保险在费用支付上采取了有限支付的措施;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和职工实际医疗消费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难以充分照顾到不同人群对医疗消费的现实需要。(2)基本医疗保险低水平起步,未能解决高于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之外的医疗费用。(3)部分城镇人口未被覆盖。

6.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有何重要意义。

6、社会保险基金合理的投资运营对社会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是十分必要的。(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属于部分积累的资金筹集模式,客观上要求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2)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是应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对社会保险基金侵蚀的需要。(3)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是确保参保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需要。

7.如何改革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7、(1)建立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机制。

(2)企业改革中必须严格控制提前退休。

(3)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8.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改革的注意事项。

8、改革目标: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在改革中应坚持以下的原则:(1)基本水平(2)广泛覆盖(3)双方负担(4)统帐结合。

9.为什么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是一项过渡性措施。

9、(1)这种措施通过政府和社会筹集资金,由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进行下岗职工的日常管理和基本生活费的发放。

(2)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这种措施没有真正将企业富余人员推向社会、进入劳动力市场,职工并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仍是企业的人。

10.谈谈你对社会保障的认识。

10、主要从社会保障的概念极其重要性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篇:《社会保障学》各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四) 该资料为《社会保障学》第4章 失业保险的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使用的教材:

赵曼主编,《社会保障》(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1、简述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

2、简述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区别。

3、简述失业保险津贴等给付标准。

4、简述失业保险津贴的享受资格。

5、简述失业保险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联系和区别。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简述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

答:依据改革成本最小化和平稳过渡的原则,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把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与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联系起来,并将他们放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国有资产等“大盘子”中进行统筹规划,研究它们在改革中联动关系、逻辑顺序、临界速度和依托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符合体制转轨需要,并最终纳入市场经济体系。

2、简述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区别。

答:①前者所指失业人数的统计范围包括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和未登记的所有城乡失业人员;后者只限于再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②前者所指失业人员通常限定为最低劳动年龄以上、退休年龄以下,而后者人员只限定为16周岁以上、50周岁(女性45周岁)以下。

3、简述我国失业保险津贴的给付标准。

答:①低于失业者原有的工资水平,以体现劳动与不劳动的差别;②确保失业者及其赡养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③权利和义务相等的原则。

4、失业保险津贴的享受资格。

答:①失业者必须处于劳动年龄阶段;②非自愿性失业;③失业者必须满足一定的合格期条件;④失业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

5、简述失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联系和区别。

答:(1)联系:①具有社会保障的共性;②货币基金的物质帮助形式;③保障生活的功能。

(2)区别:①失业保险津贴的给付属于短期给付;②失业保险不包括具有赔偿性质的项目;③享受对象具有劳动能力;④失业保险津贴是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体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五篇: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什么是制度,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制度是如何起源的?

答: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起着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

制度的作用有:降低交易费用,为经济提供服务,为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外部收益内部化,印制机会主义行为。 所有的这些作用都是为了提供激励和提供有效信息的稳定预期,从而改变相对价格,形成偏好与抉择,从而影响行动和结果。(P6)

关于制度的起源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说。第二种观点是诺斯的从简单交换到非个人的交换理论。第三种观点是考特和尤伦关于财产制度起源的思想库。(P8)

2:什么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有哪些形式?

答:所谓制度变迁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过程。

制度变迁的形式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的制度变迁。 由政府或团体进行的制度变迁往往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即由个人进行的制度变迁或无主体的制度变迁一般具有诱致性的特点。

制度变迁的方式有,渐进式制度变迁和突变式制度变迁。 前者如冰河般缓慢移动,后者像暴风雨一样剧烈的变化。(P11)

3: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有哪些代表人物?

答:新制度经济学最早是由O。威廉姆森提出来的,意指以科斯为代表的、强调交易费用和制度重要性的学术思潮。 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 道格拉斯诺斯 阿曼阿尔钦 哈罗德德姆塞茨 张五常等。(p14)

4:新制度经济学有哪些主要理论?

答:第

一、交易费用经济学。交易费用是指交易过程中谈判、签约、和履行合约的成本。交易过程中包括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成本。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是,交易一般是以极大化其提供的净收益的方式进行的。作为理性的经纪人,经济单位和经济个体总是希望降低交易费用,因而会想出各种办法,包括作出不同的制度安排,建立不同的经济组织或者选择不同的交易方式等。

第二、产权经济学。基本观点是产权是经济系统的关键变量,一旦改变了产权,也就改变了整个系统,因而产权安排对经济活动的效率至关重要。

第三、合约经济学。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交易费用与合约选择的形式,合约的结构和合约的效率。研究合约选择问题对于理解经济的运行和资源的配置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P16) 5:新制度经济学到底“新”在何处?(P22) 答:第

一、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

第二、与旧制度经济学相比: 第

三、新在交易费用 6:为什么要学习新制度经济学?

答:学习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性,首先来自于其研究方法的启发作用。 第二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当作重要变量,研究了制度的作用,尤其分析了不同制度下人的行为与资源配置的不同效果问题,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第三,学习新制度经济学并不只是为了更好地解释以往的经济增长,而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

第二章

1:什么是交易,康芒斯的交易分为哪几种类型?(P38)

答: 交易是,当一种物品或服务在不同的技术界面上被转让时,交易就发生了。交易意味着活动的一个阶段的终止,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康芒斯把交易具体分为三类,一是“买卖型”的交易,又称平等的交易,指的是两个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市场交易。 二是“管理型”的交易,就是上级一个人或一种少数个人的特权组织,发号施令,下级必须服从的交易。三是“配额型”的交易,配额型交易是指一个集体的上级或其代表人物的交易,这是一种政府交易。 2:什么是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包括哪些类型?

答:狭义的交易费用是指利用市场价格机制的费用,包括进行信息搜寻、谈判、签订合约、和履行合约的费用。广义的交易费用则定义为经济体系运行或制度运作的费用。

交易费用包括了市场交易费用、经理交易费用和政治交易费用。市场交易费用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谈判签约和履行合约的成本。经理交易费用主要是交易由企业来组织时所涉及的费用,典型的是在企业和雇员之间执行劳动合同的费用,以及经理决策失误的费用。政治交易费用就是通过集体行动来供给公共物品的成本。 3:为什么存在交易费用,特别是,为什么资产的专用性越强,交易费用越高?

答:威廉姆森概括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与交易有关的人的因素;另一个是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 关于人的因素,在威廉姆森看来,进行交易的个人都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这两种结合起来,使交易双方既不可能估计到所有情况也不可能防止他人投机取巧,因而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性办法或安排来保护自己不受损害,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与他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资产的专用性,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程度,三是交易的频率。

资产的专用性不同意味着在市场交换时面临的选择也就不同,具有完全专用性的资产由于不可能挪作他用,因而一种用途无法实现,其价值就会下降为零。而与之相对的通用性资产,由于有多种用途,因而一旦某种用途无法实现,可以方便地转作其他用途。这样一来,具有多种用途的通用性资产在市场交易中就会比具有单一用途的专用性资产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所以资产的专用性越强,交易费用越高。 4:如何估算交易费用的大小? 答:市场交易费用:搜寻成本的相对大小。 对市场供给方来说,交易费用表现为推销成本中扣除运输成本的部分。

经理交易费用:可以用经常成本作为估计的基础。经常成本既包括生产承办,也包括内部交易费用。 同时某些交易费用采取了沉淀成本和专用性投资的形式,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政治交易费用也很重要,但却更加难以估计,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成本,公共选择的成本都是难以估量的。

5:交易费用经济学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地位如何?

答:交易经济学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显然处于核心地位,,新制度经济学既然是研究制度的,而一切制度安排都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制度存在和制度运行的关键概念,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生长点,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可以看成是交易费用理论的自然延伸。

第三章

1:什么是产权?产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产权是如何产生的?

答:产权是一种经济权利,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权利束,其中既有使用权也有处置权,还有收益权和转让权,它的作用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有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发挥作用。

法律上的产权包括所有权,所有权的分割,非物质权利或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人自身的财产:人权。经济上的产权包括资源的使用权,收入权和转让权。 2:如何理解产权在经济社会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答:个人决策者面临着不同的替代性制度安排,不同的安排意味着使用资源的不同权利,不同的权利安排当然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

科斯认为,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本质前提。提出了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时,权利的初始界定与资源配置的最终结果无关,强调了产权界定的极端重要性。

阿曼.阿尔钦认为,产权作为基本的游戏规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变了产权约束,也就改变了经济系统。

张五常看来,产权不仅是竞争的规则,而且还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德姆塞茨认为,产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解决外部性问题。

波斯纳提出了产权的三个标准,第一是产权的界定标准,第二是产权的排他性,第三是产权的可转让性。

3:什么是租值消散理论?租值为什么会出现消散?如何防止租值的消散?

答:租值消散理论的大意是说,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其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其价值或租金下降,乃至完全消失。

原因:第一,公共产权的安排。公共财产是一种无主资源,由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结果必然是资源的过度使用,使资源的应有价值下降,反之如果一种资源是有主资源,所有者就会利用其排他权排斥他人使用,就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使用,从而避免由于争夺无主资源而导致的竞争成本。第二,政府的管制。政府管制是对价格机制的干扰,而价格机制在受到干预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其他分配资源的标准出现,这就形成了租值消散的条件,因为其他分配资源的标准不是免费的,其中必然涉及一些成本,这些成本呢就代表着租值的小三。

防止:政府干预,规范公共财产资源的使用,从而减少租值消散。 同时,租值消散的极小化可以通过寻找生产的替代办法,或使用资源的替代办法从而使价值下降得最少来现实,也可以形成另外的合约安排使交易费用增加得最少来实现。

4:产权为什么需要流转?

答:资源的转让是资源定价和有效配置的本质前提。这是因为,一种资源只有通过转让才能从价值低的用途转让到价值高的用途,由此才能获得最大价值。更重要的事,一种资源,只有通过转让,才会形成价格,而资源也只有在价格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反之,缺少了转让权,价格无从形成,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无从发挥。 5:为什么要保护产权,如何保护产权?

答:个人财产的法律保护对于激励有效率地使用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重要。同时,产权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产权的有效保护。

有两种方式,一是自我保护,由所有者本身保护自己的产权,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国家没有产生之前,而且在现代社会也大量存在。二是由国家执行或保护。

第四章

1:什么是合约?合约分为哪几种类型?包括哪些内容?

答:合约是交易双方作出的一种约定,在经济学中,合约一般是指双边合约,也是一种协议,指交易双方就交易条款在协商后达成的一致意见,其中合约各方保证就双方认为充分的或等价的对象按协商的条件进行交易。

类型:销售合约:出售某种资产、物质产品或服务时签订的合约。

出租合约,指所有者在保留一部分权利的同时将另一部分权利租借给他人使用。 雇佣合约:是一种服务合约,也就是一方按另一方的要求提供某种服务,另一方支付相应的报酬。

贷款合约:将资源的控制权出租给别人,以换取收益。 婚姻合约,是一种两性间的一种结合。

2:什么是关系性合约?关系性合约存在的原因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关系性合约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建立一种长期的信任关系,通过协商解决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在长期的持续关系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都可以通过合作和其他补偿性的方法来解决。

主要问题,一私人裁决方式。 二是组织文化的作用。三是有限理性 3:什么是完全合约?完全合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完全合约是假定合约的订立是一劳永逸的,合约的执行阶段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故签约者事先知道所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即使存在不确定性,也可以根据期望效用极大化原则设计最优的合约。

主要问题有,没有不确定性和隐信息或隐行动条件下的最优雇佣合约;不确定条件下的最优合约;信息和激励;多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最优合约;长期激励合约问题。 4:合约为什么是不完全的?研究不完全合约为什么需要方法的转变?

答:合约的不完全性在于,合约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和处理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而是让许多决策和交易留待以后决定。

不完全合约理论要回答的问题是,当一些决策和交易留待以后决定时,那么在需要作决定的时候到底由谁来作决定?这就涉及所有权、控制权、相机抉择、权威和决策规则等问题。所以需要分析方法的根本改变,在不完全合约中则主要强调了控制权和所有权保护的激励效应,在不完全合约的分析中,主要关注的是货币报酬以外的其他制度因素的激励作用。

5:在不完全合约中权利如何分配才有效率?

(P117)

上一篇:防汛抗洪工作总结下一篇:服务用语基本规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