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典型案例

2024-04-25

文化育人典型案例(共6篇)

篇1:文化育人典型案例

文化育人之葫芦丝特色教育开展方法

古寨镇中心小学

肖家伟

一、教育目的:

葫芦丝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乐器,在学练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机地进行人文教育,以艺促德、以德促艺、立美育人。

二、选择葫芦丝这种乐器的原因:

葫芦丝音色柔和、优美、婉转动听。易于激发学生的学练情趣。葫芦丝简单易学,没有复杂及高难度的技术负担,易于引起学生兴趣。它指法简单,嘴上技巧简练,发音较容易,简单易学。能够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合小学各年级学生学习。

葫芦丝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声音相容性好,便于独奏、重奏、合奏和集体演奏,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开展方法

(1)营造氛围、激发情趣。

利用校园广播在课间活动中播放葫芦丝的简单乐曲和经典名曲,让学生在欣赏葫芦丝音乐美的同时,熟悉一些简单的乐曲并能随口哼唱;在校园的文艺活动中,安排教师葫芦丝独奏的节目,让学生亲目所睹亲耳所闻,从而诱发他们学习葫芦丝的情趣和欲望;在学校宣传栏中张贴介绍葫芦丝的构件和演奏特色,让学生充分认识乐器,介绍傣族世代相传的关于葫芦丝的神奇而美丽爱情故事,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葫芦丝的文化内。

学生在良好的音乐美感氛围中学习葫芦丝,情趣盎然,个个跃跃欲试,不但学练认真,而且主动参加校内外音乐实践活动

(2)、优化教材、压缩教程。

教材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尽量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便于学生学习。初学时练习曲的乐句要较短,学生不会因为过于注意呼吸气而影响到指法的训练。由于降低了难度,学生能快速进入角色,确保每个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练能吹出一到二首练习曲。接着后面的练习曲则逐步增加难度,但又确保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当堂学好,接受能力差些的学生只需课后多练习几遍也能学会。

这样学生对练习曲不感到乏味,兴趣很浓。大大缩短了训练周期,提高了教学效率

(3)、扎实基础、循序渐进。

学生练习葫芦丝的吹奏,首先要扎实基础,训练其基本功,如呼吸方法、指法、气息的运用等。但又不能急于事功,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提高。

在练习的过程中既要体现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技巧的水平,又要增强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更要营造了一种和谐、共振的学习氛围

(4)、分层施教、帮带互促。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遵循其音乐性、愉悦性、全面性、激励性、导向性这几个原则。在学练中可采用分层学练的方式,使每个学习者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低年级的学生长音练习不作硬性要求,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长音要达标准。在“婚誓”一曲的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只要求能演奏主弦律、节拍准确就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能将技巧溶入,如虚震音、渐强渐弱,对换气的要求则更严格些。对尖子生既让他们带领其它学生,又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单独给他们安排专门的训练;对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强的同学安排简单易学的曲目,认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让他们在激励的环境中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安排一个尖子生,由他们组织“帮带”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帮一”、“少带多”,互学互促。每次授新课后,选出学得较好的给小组示范、领奏,在各组之间开展竞赛、评优,互相过关。对共性问题集体辅导并重点讲,对个性的偏差课后单独纠正。组织学生搞合奏,由学得较好的同学担任主奏,其他同学协同合作演奏同一首乐曲, 这样既使学生各有所学,各有所得,又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练习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技巧的水平,又增强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营造了一种和谐、共振的学习氛围

(5)、搭建平台、学以致用。

要积极创造条件,随时抓住机遇,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举办“我来秀一秀”展示活动,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展示平台,让学生登台表演。鼓励他们走出校门,贴近社会。在节假布置一定的乐曲让他们练习,并让他们演奏给周围的邻居听,要求他们虚心社会上懂乐器和音乐的人学习,提升能力。一年来我校所开展的葫芦丝特色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以艺育德,以德促艺,立美育人。

实施“以艺育德,以德促艺,立美育人”德育模式的过程中,从大处着眼,于小处着手,将活动教育和常规教育相结合,把握重心,层层推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是我校贯彻县教育黄伟平局长提出的文化育人理念进行实践的结果。在今后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我校将秉承这一理念,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德育,用改革的精神推动德育,努力使学校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开创特色的基础上增强实效性。

篇2:文化育人典型案例

背景:

近年来,打造中华传统文化校园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主题,通过传统文化的力量来矫正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序讲文明成为校园新风,浓厚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使得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良好的学风、校风中发生改良性变化,德育工作由刻板变得生动,由沉重变得轻松;美化校容校貌、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做法:

一、完善校园设施

学校大门、旗台旗杆、围墙、橱窗(宣传栏、公示栏、学习园地)、垃圾箱等完整、美观,校牌、功能教室牌、班牌、卫生包干区标志、教室内外显眼的地方印有诗句的标志、紧急疏散路线标志、安全标志、厕所标识等标准统一、美观大方、醒目规范、版面质地好,能体现学校特色。

二、美化校园环境

(一)校园卫生整治。对教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及时清运校园垃圾,做好清扫保洁工作。做到校园卫生整洁,环境宜人。

(二)校园绿化美化。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分布,采用青草与花,合理配置不同外型,不同季节的植物品种。校园处处有绿化,四季有花香,校园整洁美观,为师生创建一个绿色、洁净、优美、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图片说明:清晨,学生在本班的小菜园里除草。拍 摄 者:郑志岩)

(图片说明: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孩子们还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拍 摄 者:郑志岩)

三、提高文化品位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用爱缔造健康,用爱缔造成长,用爱缔造快乐。办学特色是“大爱有根”。这些写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在校园的适当位置有:教育方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国 地图、世界地图等。

(二)书画展平板。在学校后面位置设计了书画展平板,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物形象等,着力营造文化氛围。

(图片说明:我们书画廊。拍 摄 者:郑志岩)

(三)走廊文化。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师生书 画作品,同时也可作为名师展示或学生个性展示走廊。

(图片说明:学生书画作品。拍 摄 者:郑志岩)

(四)围墙展示。可以开展涂鸦活动,也可以书画中小学必背的诗词作品、还可以作为学生社团成果展示、校友风采展等。

(图片说明:学生自己设计的班级展牌。拍 摄 者:郑志岩)

(五)办公文化。根据学校和班级特色布置办公室、教室、功能室、以及卫生间文化,如“学习园地、“名人警句”、格言、师德师风标语、主要的规章制度、师生的书画作品等。

(六)温馨提示牌。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要设计具有教育性、激励性、人性化标语,包括激励类、提醒类、环保类、安全类,甚至小到一句“走路轻轻、说话悄悄”的文明标语。或者由学生设计创作的富有个性、文明高雅的警示牌。树木悬挂介绍标志。同时也征集学生们的话语,把学生想对老师说的话有代表性的放在墙上。民主化设计也是特色之一。

成效:

我校校容校貌建设统一规划、设计,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力争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会“说话”,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受到书香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体现校园“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与人生命的其他时期相比,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周围环境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在这方面,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学校,在其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校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态度形成

态度的形成是以正确认知与积极体验的结合为基础的。在此过程中,以人生观为核心的价值观系统以及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形成始终是决定态度方向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学校环境中各种体现价值观的成分,都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校管理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有的发展目标、规章制度、行为准则、评价标准等,都会通过日积月累的影响,使学生的价值体系和情感体验逐渐符合社会化的要求,从而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文化的态度体系。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本来学习不大用功的学生,到了一个好学上进的班级中,可能就会变得自觉、努力起来。当前,许多家长宁可花钱也要送孩子进一所好学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让孩子受到良好学习气氛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花钱买环境”。

二、情绪感染

学校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气氛会对学生的情绪、情感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感染作用,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情绪状态和评价倾向,班级中的舆论与风气,集体活动与校园文化氛围等因素,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会起到主导性的影响作用。在一个积极上进的集体环境中,学生会产生热情、振奋、充满活力的感受;在良好的人际环境中,学生会感受到友爱、温馨、关怀与支持等积极的体验。相反,在一个消沉、散乱的学校环境里,学生所能感受到的只能是失望、冷漠、焦虑和抑郁等消极的体验。

三、习惯养成

学校环境中各种显性与隐性的教育影响,都可以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显性的影响包括所有关于行为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如规章制度、学生守则、教师的严格要求等;隐性的影响包括良好风气的感染与优美环境的熏陶,人际交往中的互动影响与各种非正式规范的约束等。这些影响通过外部规范的约束和内部心理机制的同化作用,能够使学生的行为方式逐渐养成习惯,变成稳定的行为模式,最终成为性格特征的一部分。

四、人格塑造

学校环境的影响作用最终会表现在人格特征的各个方面,比如在良好的学校环境中有助于学生形成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文明礼貌、见义勇为、认真负责、勤奋刻苦、好学上进、兴趣广泛、勇于创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良好心理品质。这些良好心理品质最终都集中表现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等因素所构成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两方面。这些方面的影响作用统合起来,就构成了人格特征的各个侧面。

“播洒甘露绿成荫,胸怀日月照天地”。经过近几年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我校基本形成了特色的活动载体,构建了健全的管理网络,收到了显著的教化效果。但在校园文化建设这条道路上,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如显形文化中的人际氛围建设,制度文化建设,隐形文化中的群体心态的调适等还需要我们努力建构并为之付出心血。我们将不断探索实践,扎扎实实地走下去,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我们无怨无悔。

探讨:

篇3:文化育人典型案例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1]李老师的女儿二十七八岁,没有男朋友。同事把李老师当年班上一个优秀男生介绍给她女儿时,李老师却不答应了:“你看他的背,好像有些驼了;走起路来怕踩着了蚂蚁,就像个小老头;你看他的眼镜,镜片那么厚,至少也有七八百度;你再看他说话细声细气的样,哪像个小伙子,更不要说像个男子汉了;最让我看不上眼的是他那么古板,表情那么单一,一点幽默感都没有……”[2]

这是一个真实事件,武汉一位校长据此事件发了一条微博“丈母娘的眼光,可能就是素质教育的眼光”引起了网络围观和热议,这涉及到评价问题。评价是主体对客体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是评价主体在原有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进行的。因此,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3]李老师作为“丈母娘”评价女婿,她的信念和价值目标是“能给女儿带来幸福”,所以她对自己当年培养起的“好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评价。她以老师的身份评价为“优秀”的学生,以丈母娘的身份来评价却是“不合格”——不阳刚、不亲和、不幽默……角色定位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也各异。学生未来走向社会,都将为人夫、为人妻,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优秀的“学生”,更应该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人”。“人的全面发展”、“自己能幸福生活”、“能为别人带来幸福”本应是评价一切人(包括学生)的价值信念和目标,但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多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当走向社会,竟发现自己是不被人需要的,这将是教育的巨大失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李老师选女婿,或可提供一个还原教育‘人性’的机会”。[2]学校设置学科教学的价值不应在于训练学生在层层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更应该是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命,激励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健全他们的人格,让每位学生的潜能得到自由、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关注他们的现在,更关注他们的未来,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并具有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能力。这既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是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的首要原则。

二、尊重学科教学规律和本质属性,挖掘学科育人价值

[案例2]笔者是一名德育教研员,有一次与一位语文学科教研员一起听课,在课后反馈中,语文教研员先进行了反馈。他对这堂课给予积极的评价,最后总结说:“这真是一堂难得的好课,当然刘老师(笔者)肯定不希望这堂课这样上。”

以“当然”、“肯定”如此强调的词语对还未发生的事情下定论,说明他所预见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出现概率。语文教研员预见笔者将会如何评价这堂课不言而喻:希望额外增加一些德育内容。事实上,在现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经常听到一种不满和抱怨的声音:“现在的××(学科名称)课越来越没有××味儿了。”有的学校还把“德育5分钟”(不管哪门学科,也不管哪个老师上课,每堂课必须有五分钟德育内容)作为学校德育特色。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部分教师对“学科育人”、“学科德育”产生了抵触甚至逆反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的不是为一个“刘老师”开脱,而是以科学的评价还学科育人“一个清白”。

语文、历史、数学、科学、美术等具体学科,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学科育人应充分尊重这些学科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科的本质属性,育人过程也应体现本学科的个性。不顾学科特色的育人,要么是“穿靴戴帽”、空洞说教的形式主义;要么是变相把学科教学变成思想政治课或者主题教育课。学科教学有其特有规律,德育也是如此。德育重在润物无声,重在实践,重在教育者无声胜有声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标签式的形式德育、泛德育的学科教学,导致德育虚假繁荣,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教师、学生甚至是整个社会。因此,学科育人评价要尊重学科的特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学科独特的个性中获得成长经历和体验。唯有如此,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从不同的学科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案例3]一堂三年级信息技术的市级学科德育公开课,老师以画“森林公园”为主题进行电脑画图以及熟练使用“复制”、“粘贴”等电脑技术的教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异常活跃,都高高举着小手,甚至在其他同学讲的时候都不愿放下,希望老师能叫自己。“我的这些花朵其实都是一朵花,是填充不同的颜色才这样五彩斑斓”,“森林里的小河水非常干净,白色给人感觉很干净,所以我开始的时候喷了白色,可是像牛奶,杨明告诉我应该用蓝色,他说干净的河水的颜色应该是天空的颜色。”“我的天空用了灰色,因为污染了”。“老师,还有我、我、我……”,焦急的声音不停地响起,老师却说,“同学们,因为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展示了,大家把作品存在电脑上,我们以后有时间再展示。下面请大家看一幅图片……”接着老师从电脑中调出了一张钓鱼岛的照片,问大家是否认识,同学们没有反应。老师说:“这是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大家跟我一起大声朗读——‘钓鱼岛是中国的’”。读完,下课铃声准时响起。

这样的结尾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一个事例,一个高三学生告诉他妈妈,他悟出了一个作文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在写作文时如果想不起来名人名言,可以自己写一段话然后冠以某个名人说的。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却是由同样的原因引起的:即固定的、程式化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所引导的行为。但如果评价标准错误时,将会误导行为。多年的作文写作经验让高三学生感受到了“有名人的话加分”这条标准,尽管它并不会出现在作文评价的明文规定中,但似乎已成为潜规则。教学结尾喊一句与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钓鱼岛是中国的”,也是因为“学科育人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某一主题的道德教育、某一时政热点的政治思想教育(尽管与教学内容可能无关)”,由于教师解读不到位,给人生搬硬套的感觉,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和实施。

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演绎式评价:先有一套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然后对照着标准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因评定教”。这种评价方式严重压抑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和创造性,致使课堂教学演变成一种程序化、模式化的活动过程。教师偶尔偏离标准,尽管很精彩,但其内心免不了忐忑,特别是在有他人听课的情况下,教师总是不失时机、甚至“机不择时”地回归“标准”。因此,上述案例中的“画蛇添足”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维课程目标中,最难评价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认知领域相比,非认知领域的评价有特殊难度,这种特殊难度集中表现在没有有效可靠的评价方法上。”[5]育人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内心,进而使学生的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因此,育人目标的设定必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目标达成度也必须依据它在具体情境中发挥的作用而定。每位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千差万别,但评价者对学生的状况往往并不知情,或者知之甚少。因此,评价者不应依据自己的教育或生活经验来对某一位教师的某一堂课的育人目标进行预设,而应留有适当的生成空间。教学评价应坚持发展性、过程性原则,其本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蕴含育人资源,如何运用、何时运用这些资源开展教育,一线教师具有一定的发言权。评价一节课是否充分体现学科育人价值,不是看任课教师是否毫无遗漏地使用了所有的育人资源,而是看他是否在恰当的时刻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

上述案例中,信息技术老师不是简单地介绍“选定”、“喷枪”、“取色”、“复制”等功能键的使用,而是设定了一个绘画主题,让学生在绘制“森林公园”过程中学会使用这些功能键,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将环境保护、同学互助等教育内容寓于信息技术的绘画教学之中,充分体现了学科的育人功能。评价者如果以教师施教过程中的这些闪光点作为评价标准对其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告诉教师学科育人就应该是这样润物无声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相信那种生硬、牵强的结尾就不会出现。

过程性评价也可以更好地促进评价激励功能的发挥。过程性评价认可的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而以程式化的标准去评价教学,认可的是与标准的契合度。前者关注教师的教学智慧,后者更多倾向于教学技巧。因此,前者更能凸显教育的价值,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作为评价者,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要立足于激励,立足于“帮”,而非立足于监督,局限于“评”;评价者要注重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实效,而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水平。倘若在评价过程中提一些看似全面深刻实则缺乏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将会使教师无所适从,难以真正落实。

当然,强调评价的激励功能不等于说可以漠视问题。上述案例中,教师忽视了在学生发言过程中仍有为数不少学生晃动着手希望引起教师注意,这是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的一个契机;教师最后跟大家说“把作品存在电脑上,以后再展示”明显是搪塞,是对学生劳动的不尊重,因为这次公开课是借校上课,很显然学生们不会再到这所学校来上课。而学生既未拷贝作业,也未发邮件保存自己的作品,所以他们几乎不再有见到自己作品的机会。而这些恰恰都是学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德育资源,教师却未能很好地发掘和利用。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加以点拨,就会适时地提高教师捕捉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关注教育细节,有效地提高育人能力。

四、实施多元评价,促使教师多方获取信息改进教学

[案例4]一堂语文复习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相互批改作业,结束后,老师问:“谁给别人找出了错误?”有两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说:“错的人不多,说明大家掌握得不错。”然后这两名学生坐下,老师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课后,几位老师在一起评价这节课。张老师说:“这位老师让做错题的学生站起来,是一种不当惩罚。”杨老师说:“她问的是谁为别人找出了错误,这位老师比较讲教学艺术,不仅没有让犯错误的学生站起来避免其难堪,同时又等于表扬了有责任心的同学。”两位评价者依据同一句话“谁给别人找出了错误”进行评价,但却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原因在于张老师坚持“给”当“被”讲,杨老师坚持“给”当“为”讲。要还原教育真相,得问讲课老师的用意。为促使教师多方获取评价信息以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我们的评课就需从多元视角入手。

教师的说课和自我反思。课程评价是一个包括所有参与课程检验、并了解课程评价过程的个体(如教师、学生、家长、督导员、专家等)在内共同参与的、连续性过程。[6]一直以来,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比较单一,主要是领导、教研员或专家,而授课教师本人参与相对较少。教学是一个激发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教师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清楚地知道所教学生的水平、特点与需求,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也是经过三思而后定的。因此,只有充分听取教师讲解教学设计及过程,即说课后,才能给出富有建设性的评价意见。如此,评价结论和建议才能真正被教师所接受,教师也才能真正从评价过程中获益。当然,授课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并不应该仅限于说课,还应包括自己对自己完整教学过程的评价。虽然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夸大自己的作用,但夸大的价值应该是他期望达到而未达到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教学反思的表现之一,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展反思性实践,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的评价既可以直接提出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看法,也可以通过外显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成果评价教学效果。案例3中,强插“钓鱼岛是中国的”这一教学环节显得尤为突兀,促使学生由原本的兴奋状态一下子陷入茫然状态,正是对教师这一不恰当教学环节的无声的否定性评价。

多元评价可以使评价更客观、更公正,同时也可以使教师多方获取信息,更好地了解教学方式、方法、手段是否适应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自觉改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育评价原则是以对教育评价过程基本规律的主观反映为基础而做出的,是教育评价主要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文中所提出的学科育人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也是对当前学科育人过程中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是将学科育人的评价理念转化为可操作评价方案的关键因素,也是将学科育人的理念转变为学科育人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随着学科育人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推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会不断总结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经验,完善学科育人教学评价原则,促进学科育人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真正落实学科的育人价值,回归教育的本原。

参考文献

[1]上海“二期课改”中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普及手册[N].文汇报,2004-12-10.

[2][4]李爱铭.从“丈母娘”的视角看教育[N].解放日报,2012-12-24.

[3]傅明友.语文课堂中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0).

[5]高德胜.德育学科教学评价的特殊性和基本原则[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篇4:立足案例,关注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初中社会;案例教学;综合能力;思考

中学社会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型综合课程,教学内容上采用案例的方式呈现,案例分析、研讨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必须与学生共同分析、解读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将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运用到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中,帮助学生获得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即育人,学科育人价值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社会课程在贯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把握时代特征、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紧密结合学科学习方面,形成了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就以此为切入点,在日常的课堂中,实施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目前,中学社会课程已形成多种案例分析方法,如比较研究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对于一些人、事、物逻辑关系比较明显的案例可以采用简单的表格引导方式展开分析。这些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分析力、比较力、概括力等思维能力,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升了思维品质。

例如:在“该不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课中,案例分析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完成表格,分析在本案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自的行为或态度是什么。

人物——态度

外籍乘客——要求中途下车,遭拒后辱骂司机和售票员。

司售人员——始终面带微笑、拒绝中途停车,对外籍乘客的辱骂没有回应。

乘客邢先生——满腔怒火,对素质低的人,用不着客气。

巴士公司负责人——对员工的表现非常满意,准备予以奖励。

读者——赞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既是公民道德、又是行业规范要求。

其他舆论——对公交公司的做法不满,认为职业守则损害员工的利益和人格尊严。

然后再讨论针对同一件事情,为什么各方会有不同的态度或行为。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分别从各个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司售人员——出发点是公司的《员工守则》。

乘客——外籍乘客不但违反乘车规则,其行为也严重损害了司售人员的人格尊严和民族尊严,理应受到指责与批评。

巴士公司的负责人——从公司利益角度出发。

其他人——有的认为作为窗口行业的工作人员,应该以谦让和忍耐为先,这是行业规范的要求,也是公民基本的素质和修养。另一些人认为,员工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企业不应该以牺牲员工的人格尊严来换取经济利益……

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梳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罗列出不同的人所持有的不同态度,然后分别从各个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分析出案例的核心思想——解决角色冲突,学会角色协调。在分析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逻辑推理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同时,类似表格形式的出现,一方面显示出解读案例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理清案例隐含问题的层次,挖掘学生的思考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丰富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经由知识的学习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中学社会课程育人的重要内容。从学生知识形成的机理来讲,学生知识的获取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与载体,比如利用“情境教学”,学生了解知识、获得知识,形成知识学习能力。社会课程顺应这样的特点,将学科知识学习隐含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科知识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获得知识学习的“回路”,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解,实现知识学习的目标。

例如:在执教“谁是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笔者通过案例“到底买哪一种好”层层剖析了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要考虑的因素。首先设计了案例问题:“三名中学生在挑选运动服的过程中考虑了哪些因素?”然后就“价格”“品牌”“质量”等展开逐层讨论。关于“价格”问题,通过讨论明确了影响价格的因素有质量、供求关系、广告投入、地段、租金、商品的季节适用性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对价格要有正确的认识,要考虑到自身的消费能力。对中学生来说,以“适宜的,不给父母增加负担,量力而为”为宜。而对于“品牌”问题,通过交流,学生也建立了“不追逐、不攀比”的理性消费态度。最后就是关于“质量”问题的讨论,也达成了必须“满足需求、舒适、耐用”的共识。

从这节课来看,有关消费知识的教学能立足于教材提供的“到底买哪一种好”这一案例,“他们在挑选运动服的过程中考虑了哪些因素”这一设问引发学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价格、品牌、质量等内容的思考,接着逐次分析价格的影响因素、品牌概念、品牌认识、质量与需求关系等知识的内容。可见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理解、运用相关知识,实现了知识迁移,形成了知识学习的能力。

三、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应对社会问题能力的养成

中学社会课程的设计理念就是“围绕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通过专题探究,帮助学生多角度认识自我、观察社会现象,逐步提高分析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初步实现个体社会化”。这门课程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学生的公民人格发展提供更多的探索发展的空间,表现在为学生提供某个生活现象,引导其积极而敏锐地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学会合作、交流与表达,培养服务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研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在此基础上,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应对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与感悟出来。

例如:“积极拥抱精彩世界”是初中社会第一学期专题一“认识社会生活”中“复杂的生活环境”的一章节内容。该主题通过案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来探讨十四岁的女孩姜岚能否独自外出旅行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讨论姜岚独自外出旅行的有利条件与可能面对的不利条件,以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独立自主的意识与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同时通过讨论姜岚独自外出旅游可能面临的危险,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如果你支持姜岚的举动,你能提出哪些建议帮助她顺利完成这次旅行?”从选择地点、所带物品、与人交往的原则、应急预案、防身技能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青少年预防侵害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也帮助学生掌握独立自主应对社会问题的基本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交流与共享,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地看待社会现象,也学到了一些应对社会问题的经验。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应该说,每个案例背后或是教训,或是启发,或是点拨,或是引导,都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除了就案例隐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领悟课题宗旨,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建构起基于生活经验之上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社会性知识,解决学生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主体生活的介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案例教学的空间,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主动体验。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社会科协会.卓越的希望——美国国家中学社会课课程标准[M].高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篇5:小学德育案例分析-育人案例

二街小学 吴利东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作为老师,不能只停留在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若是和孩子更加亲近,让孩子喜欢上你,那么孩子自然就更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听课更加专心,学习就更加有动力和激情。然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只有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关爱孩子,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走进孩子的内心,这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

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时间陪伴和学习上的有效监督而养成懒散、逃避和隐瞒的坏习惯。但他们的内心渴望被尊重,被表扬和肯定。同时又常常感到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蒋子旺,11岁,是我班六年级的学生,农民家庭。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都不及格。

三、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蒋子旺的父母忙于种田,很少和父亲在一起,父亲是也比较放任和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一旦放错总是为孩子找理由和借口。

四、辅导策略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接触中我发现蒋子旺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蒋子旺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蒋子旺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蒋子旺同学„„”渐渐的,蒋子旺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努力,蒋子旺成为了班级的灯长,每天很负责得开灯、关灯,同学们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蒋子旺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蒋子旺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还联系到他的母亲,说服她多用一些时间多关心儿子,多督促孩子的学习,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蒋子旺也从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3、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因为习惯不好,常被批评,令李明的心灵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敏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愿与别人交往,以故意捣乱来排解心中压力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面对他的这种状况,我的教育以保护孩子的脆弱易伤的自尊心为出发点,鼓励他,不当众批评他,请同桌多关心帮助他。适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他的小小闪光点。

篇6:育人案例

背景简介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记得刚转我班时,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在家里被宠惯的缘故,要么回头做鬼脸,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没有一点主动学习的兴趣;下课就去超市买吃的,回来还在班里分给其他同学吃;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稀里糊涂,你找她谈话,她就哭鼻子抹泪。每当在办公室提起她,科任老师总是摇头。学生班长也经常向我告状,大家都背地里叫她“娇小姐”。于是,我找她谈话,希望她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课间不要老去超市买零食,应当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小姑娘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还说什么她要活出自己的个性来,经过我的说服,后来口头上答应了要改正缺点,可时间不长,她又一如既往。真是只有“三分钟热度”。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有时候真的想:算了吧,或许她就是块“不可雕琢的璞玉”。但这个孩子有时候课堂上总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平时课间会表现出一种急公好义的天性来,所以我觉得身为班主任的我,不能因学生身上的缺点反复这样的困难就退缩,更不能因一个后进生转化不好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心想,小鸡不出壳,是温度不到和时间不够,转化一个学生也是需要时间和温度的。她进步慢,或许是她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或许也有可能使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没有真正理解她的原因。

为了帮助王某某转变,为了更深地了解这个孩子的内心,我进行了一次家访,当我刚踏进他家门槛的那一刹那,我被眼前的一幕怔住了,她的爸爸妈妈都是企业机关工作人员,家庭条件比较好,当我走进她家的时候,是她妈妈来开的门,她呢,正躺在沙发上,她爸爸却在那里给她嘴里喂削好的苹果,看见我进去了,他父女二人很尴尬,她好像做错了事一样赶紧坐起来,低着头不敢看我。在这样的气氛中,她妈妈赶紧给我沏茶倒水,让我坐在旁边的沙发上。我为了打破僵局,笑着说,你们一家真是民主和谐,不像有的家庭的家长在家里实行家庭专制主义,对孩子动辄就是打骂。我很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听了我这样说,他们一家三口人原先紧张的心理缓和了下来。在交谈中,王同学的父母坦率地承认对自己的孩子有些溺爱,造成了孩子在学校的缺点形成。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孩子的工作,我决定先让她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起做个不但让家长喜爱,更要让同学让老师喜欢的学生的思想。通过进行耐心地疏导和沟通,她终于在思想上认识了错误,并流下了眼泪。谈话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她心里十分怨恨原先班主任老师。我心里一喜,让她进一步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她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她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哦’,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好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家访结束后,她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她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她。使她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她。她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她,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她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同学的进步,为了班集体荣誉,不要歧视她,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她,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愉快的答应了,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她。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为难情绪,说她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这位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她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她,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和她自己的努力下,王某某同学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她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各科学习也积极了,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看到这些,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她谈话时,她说:“老师,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她的成绩突飞猛进,各科成绩平均由原来的不及格进步到取得了78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她,奖给她一支笔和一个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第二学期,她学习更努力了,在期末测试中,她的各科成绩平均取得了82分的好成绩。

案例分析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师生之间才会产生热爱之情。我们必须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王伟娜这样特殊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她,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导之以行”:用师爱去温暖她,用真情去感化她,用道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并发生正向的转化。

二、师生互助,真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王伟娜同学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好同学一起坐,让她感受同学对她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她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这就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王伟娜的情况是这样的,这孩子天赋不错,但是,家庭溺爱,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班主任就要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进行家访,与她谈心,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再派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她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她的作业,让她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她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她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关注和促进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王伟娜同学由“娇小姐”转变为学习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她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

上一篇:围绕制度建设建立团干部评价体系的研究下一篇:月朗星稀夜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