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2022-11-02

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场所, 也是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在此我们正在为建设“和谐校园”而努力, 为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而奋斗。在此过程中一个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绿色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具有良好的育人效能, 能使师生时刻身受环境熏陶, 激发奋发上进的动力, 使个人思想行为不自觉地融入环境之中, 得到同化和升华, “润物细无声”地内化师生的修养、外化师生的言行。

我理解的校园文化环境, 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概念, 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 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环境的表层结构, 是学校精神文化必需的物质载体, 显性地表现为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 是对校园文化的某种价值观的具体化、规范化, 包括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是被校园大多数成员认可、遵循的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等, 是以校风为核心的一种团体精神。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丰富的内涵与高校育人工作有何关系呢?简单来说校园文化环境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上述环境里学校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它是学校的生命所在, 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 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深厚土壤, 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

《晏子春秋》里说:“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人们也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 这也正好形象地表述了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效能。

1让一草一木“说话”, 提高校园文化的熏陶效能

让每一面墙说话, 每一棵树招手, 每一片草地净化人的心灵……在校园漫步, 仿佛走进“七彩”的知识殿堂, 这是我们的理想, 更是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物与物的和谐、制度约束与心理需求和谐的客观需要。它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美化心灵, 激发师生的开拓进取精神, 约束师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 有利于师生素质的提高, 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更要让安全、稳定始终贯穿于物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安全是个人感到和谐和满足的前提。因此, 校内各单位必须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切实抓好安全隐患的整改, 完善各类安全设施和技防设备, 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2建立规范的制度环境, 提高校园文化的导向效能

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传统、办学宗旨和规章制度等, 是对校园主体各种行为的辨别模式, 是对校园文化的某种价值观的具体化、规范化, 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建设校园文化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 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 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环境。

建立规范的制度环境, 首先要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网络, 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并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机构职能进行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校园文明记者采访团、校园文明监督队、校园文化建设志愿服务社等自我教育团体,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 要加强常规管理, 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 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 同教学科研工作一起部署落实。第三, 教师群体作为制度建设的设计者和执行者, 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者, 组织者, 要对教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做到“心中有爱、目中有人”, 弘扬“敬业、奉献”精神, 避免使学生在“禁止”、“拒绝”中发展, 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与时俱进, 超越自我,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构建绿色和谐的人文环境, 提高校园文化的教育效能

人文环境的内核是校园精神文化, 构建绿色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学校传承的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 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和谐良好的人文环境, 具有催人奋发、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 能对全体师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与凝聚力。校园精神文化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校园人际关系等方面。

校风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 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和作风, 是理想品德、道德情操、学习风尚、工作态度的综合体。优良校风是无声的命令, 催人奋进;优良校风是无形的榜样, 能抑制师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能有效排除外界各种不良倾向的侵蚀和干扰。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特点和风格, 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教风建设, 首先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其次是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 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理念, 努力形成“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负责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优良的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 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对发展和完善学生人格品质, 都有重要的意义。要形成“勤奋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文明”的优良学风, 首先要对学生加强理想前途教育, 通过各种载体和途径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 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是注重养成教育, 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训练, 从点滴做起, 持之以恒, 反复强化,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校园人际关系可概括为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家校关系等。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有利于师生员工合作密切, 形成团结统一的集体, 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更好的发挥个人才能, 提高工作效率;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有利于排除和避免各种矛盾和冲突, 更好的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

总之, 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育人功能, 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 是新形势下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摘要:在高校办学过程中一个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绿色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具有良好的育人效能, 能使师生时刻身受环境熏陶, 激发奋发上进的动力, 使个人思想行为得到同化和升华, “润物细无声”地内化师生的修养、外化师生的言行。本文从校园文化的三个方面、三个层次, 分别浅谈了三者的育人功能, 也用一定篇幅阐述了实现这些功能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晓峰, 王庚华.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8) .

[2] 任秀玲.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及方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08) .

[3] 杨荣.从传承经典到文化育人[J].上海教育, 2007 (05) .

[4] 仇念海.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刍议[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 (06) .

上一篇:CDIO教学思想在软件工程课程群建设中的应用下一篇:现代设计中传统图案艺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