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2024-04-17

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共8篇)

篇1: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如何让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一、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还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住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从生活这个“源”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所以,要想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就必须教会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眼光与视角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并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不愁没有感情,没有感染力。

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发生许多事,当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甚至有些事看起来很平淡不起眼,如果我们不去用心品味,也许过去了它全然不留一点痕迹,导致作文时提笔便觉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用心去感悟生活。凡事都仔细琢磨品味一下,经常与身边的亲人、朋友、教师、同学等进行换位思考。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事物,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了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写周记,周记的内容一定要从生活中选材,有教师命题,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写本周中印象最深的事情。经过三年不间断的训练,批阅每周的周记成了笔者期盼的一件乐事,因为学生作品中已显露其真性情,吐露其真感情了,个别语文基础好的同学已尝试稚嫩的小说创作了。每次布置周记,笔者都精心选题,关注学生生活及内心感受,力求每次周记都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实践证明,从生活中选材,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写实感,学生才会愿意写作,热爱写作,让写作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

当然,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多读勤思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的写作教学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才能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认为,我们的写作教学只有让学生把握住表达真情实感这一底线,才能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审视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手段。

二、写作技巧的.培养

有了可写的生活素材之后,要想写出洋溢着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的关键还在于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加工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第一,要合理地运用事件,去粗取精,选择事例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环节作为重点来详写,次要一点的环节略写,与中心无关的干脆不写。文字的功夫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不能随意地堆砌材料,所以要大胆取舍,无用而多余的笔墨要删之毫不留情。第二,要适当地铺垫和渲染。一件相同的事如果发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背景下,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写作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我们为事件创设必要的前提或环境。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亲买橘子的情节之所以催人泪下,是因为作者把这一细节放在家里连遭不幸的背景之下来刻画的,父亲那深深的舐犊之情便跃然纸上。在成功铺垫的同时,别忘记了恰当的景物描写往往能渲染气氛,巧妙地烘托人物的心理。第三,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一定是有血有肉的,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体,要让他自己在读者面前充分的展示。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诸多方面,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栩栩如生的血肉丰满的形象。当然,描写时要力求抓住人物的特征,表现其鲜明的个性,有个性才有生命力。

我们在作文评讲时,通常也会读一些优秀的或认为有某方面典型问题的学生作品。试问我们在读学生作品时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意愿。笔者总是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作品,不管水平如何,毕竟是学生辛勤劳动的付出。

三、鼓励和肯定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素材和技巧都具备后,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话或一个词值得你去读,我们也应该从欣赏他的那句话、那个词开始评价。在评价时千万不要对学生的人格作评价,我们应该去尊重每一个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轻轻地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作为教师,我们不应禁锢学生的思维,而应逐步引导学生“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写作理应是对学生自我感悟、自主表达、自我展现等愿望的满足,只有让学生融入自由、开放、宽松的写作氛围之中,才能够指导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同样的话题,同样的材料,一个人给自己、给他人送来的是乐观的阳光,而另一个人给自己、给他人带来的却是悲观的乌云。这两种情况其实就是我们在作文中表达心中情感时出现的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真实”。后一种“真实”是一种消极的真实,是我们不值得提倡和鼓励的“真实”。因为作文是一种有责任的行为,它不仅要对我们自己的心灵成长负责,也更要对别人的心灵愉悦负责。

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情真意切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尽管精致,却缺乏生命活力。如果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真情实感,就只能从主观上拔高题意,表决心、谈志愿;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满纸苦闷、彷徨、伤感;或是感情冷漠,调侃一切;或是胡编乱造,博人欢心。

真情实感可以使学生感动,感动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如果学生经常处于感动之中,他们身上真、善、美的种子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在作文课上,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大胆表现自我。现在,笔者所教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杜绝了抄作文选,说套话、假话等现象。大家在作文中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学生写出了“我是超人”的趣事,写出了“恼人的家长会”的憾事,也写出了“我要自由”的真情,写出了“假如可以不做作业”的实感。学生不断地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观察、体验、感受,不断地用自己的心写出了自己的童趣,用自己的文笔写出了自己的心灵,写出了许许多多真实感人的好作文。

作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抒写对心灵的感受。而怎样把心灵的感受既表达得痛快淋漓,又适当有度,这里面其实有一对看似对立的法则:写进去,走出来。所谓“写进去”,无非两方面:一是写真写实,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真实,让人可信,从而引起人的共鸣;二是写深写透,即把情感的最深处表达出来,不仅要获得理解,而且要引起深度的理解。这样看来,做到“写进去”,其实就是提倡我们用心作文。作文写不进去,就给人以假的感觉,再好的生活,再好的情感也只是一纸肤浅的汉字而已。

为什么又要“走出来”呢?因为,作文是心灵的产物,既是生活的发言人,也是生活的向导。所以,我们的作文可以是“心情簿”,但千万不能成为“牢骚簿”。不论什么样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情感,我们最终都该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判断,把这种经过正确判断后的情感表达在作文中,给自己、给他人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感染和引导,这才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这种既让情感“写进去”,又让自己“走出来”的作文,才是心灵的作文,是文字的阳光。

因此,要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应该多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给予学生写作心灵的自由,肯定他们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提倡有创意的表达,强调写作习惯、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热爱写作,并且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篇2: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语文教师感到十分辣手头疼的课题,也是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学生的语文功底,观察能力低差,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怎样使小学生从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到爱写作文、写出能带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呢?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培养浓厚的作文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主动作文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作文课都必须积极地做准备。作文教学主要有两种思路设计,能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种思路设计是,由学生熟悉的写作素材入手,逐步深入地进行训练。例如,开始作文时,采取教师先讲一个小故事,再由学生叙述故事,然后写成作文的形式;逐步发展到教师讲故事,由学生续写、缩写、扩写的形式;最后再采取看图作文、命题作文的形式。这种思路设计的特点是由易到难,使学生容易接受,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另一种思路设计是,每堂课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写作训练。在讲读课文时,勾画一些好词佳句。引导学生领悟经典作品中的精彩之处,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优美文章的乐趣。

二、积累写作材料,充实写作内容

学生要写好作文,不但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刚开始写作文,还处在模仿学习阶段,其素材积累主要来源于课本、课外读物和日常生活。因此,在授课时或者在课外辅导时,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抄一些相似题目的精彩片段。因为学生模仿力强,生理上正处在记忆发展的高峰期,他们抄写的过程,也就是阅读理解、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学习习作还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身边经常发生的、自己喜欢的事物,都是观察的对象。在观察时,要求学生把这些观察到的人或事、当时的想法,分出层次、顺序,写下来、记下了。这就是作文的第一手素材,也就是写作内容的重要来源。

三、突出写作主题,融入写作感情

篇3:如何让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首先, 我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 认识到写作文并不难,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具备了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会写字, 会说话, 有思想, 有看法, 有见解。作文就是把我们真实的想法和见解、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有条理的写下来。写文章不一定非要一写就是名篇, 如真是那样你岂不成作家了。写了作文有些同学怕人看, 害羞。其实不用, 要大胆的让人看, 让人提出建议, 进一步修改, 进而提高水平。放开来写, 不必端写作架子。有话想说就写, 可长可短, 文无定法, 只要能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就行。写作要像写日记, 随笔一样经常写, 学会用笔表达思想。勤于练习, 就是写好作文的开端。

其次, 要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写作气氛。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写作情感。写作要以人为本, 先教会学生“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说:“前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可见, 作文教学的根本是在学生的思想感情、健康人格以及审美鉴赏水平的培养, 写作方法、写作知识和技巧的传授都应该以培养“真人”为前提。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 绝不允许口是心非, 弄虚作假。”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平时一定要养成说真话、叙真事、诉真情的习惯, 只有发自肺腑的文章, 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而亲切, 文章才会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 作文教学的根本乃是以人为本, 教会做人。一般来说写作时心灵应该处于自由的状态, 学生写作之前, 教师先通过和学生谈心, 聊作文内容, 海阔天空, 就不一样了。因为谈心时大家的心灵都处于同一种松状态, 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 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真是的思想。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说真话, 表真情。

第三是通过让学生积极参加生活实践活动丰富生活情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学生整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 课业负担过重, 缺少社会实践活动经历, 日常生活父母包办, 学生缺少活动、缺少观察、缺少亲历亲为。再加上现在人际关系淡漠, 独生子女, 父母娇惯溺爱, 自私, 自以为是, 对身边的亲情友情视而不见, 不会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哪来的真情实感。托尔斯泰说:“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 真诚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 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学生只有真正动了情, 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真实情感从何而来?“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真实来源于生活。只有真正去体验了生活, 那么写作时才会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发。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 “两耳多闻窗外事, 一心要读有用书”, 热情地投入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 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发现感动, 积淀情感。那样, 学生独特的人生经历、感情历程、思维方式都可以成为其写作中最宝贵的材料。从生活中选材, 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 抒真情, 写实感, 学生才会愿意写作, 热爱写作, 写好作文。因此, 只有引导学生平时养成多观察、多感悟、多练笔的好习惯, 学生写作时才会感觉“下笔如有神”, 写山则情满于山, 写海则意溢于海。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的给学生布置简单的劳动作业,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人的社交活动, 自己组织集体活动, 过后谈思想谈体会, 写感想, 让学生作文有的放矢, 避免了空对空, 避免了学生没生活经历, 无话可说。

第四是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 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写作文要学会积累素材。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学生在语言方面要多积累。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平时要广泛阅读经典书籍、报刊, 并做好读书笔记。平时要善于学习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 说话就能出口成章, 作文就会妙笔生花。另外还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 每到写作文时就咬笔头, 或者胡编或者抄袭。平时还要对问题深入思考, 遇事多问问为什么。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 祖国悠久的文明, 灿烂的文化, 浩如烟海的典籍, 丰满的伟人形象, 无不拨动学生的心弦, 多阅读会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让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青年人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 个性的张显、生命的活力注定他们不会历史洪流中迷失。因为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 他们不是简单的抄袭、搬用、套用, 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 加深理解, 是在雄浑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自己的路, 历史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敏感的心灵过滤, 散发出的文学底蕴深沉而有内涵。

作文中渗透着真情, 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只要教师在语文课堂里, 把真情教育实实在在的落实。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得到真实情感锤炼, 最终成就了一颗颗真实的心。可以预想, 在坚持不懈的训练实践下, 学生的作文定能放出真情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张松祥.学科作文的教改价值与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 (2) :120-122.

篇4: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一、注重诵读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诵读对初中学生来说,既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又助于体会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能在诵读中发展个性,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学习古诗文,如果不反复诵读,是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细微情感的,即使体会其中的情感,也决不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及作者在创作时的心理活动。所以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作文时语言就丰富多了,有不少学生也能把古诗词中的名句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有的用古诗名句写出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悟:春天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日绿波;是志南“粘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柔滑朦胧;是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莺啭花香。

二、引悟作者之悟,打通感悟之路

现在的语文教材里既有文质兼美的当代美文,也有名垂青史的千古名篇,大都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悟一悟作者的感悟。例如在教冯骥才的《珍珠鸟》时,要着重研究作者的感悟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表达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表面上看,是小鸟主动来亲近“我”的,如果只看到这一点,就没法理解结尾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情。而应该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我”的举动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际上,小鸟靠近“我”的每一步都是以“我”的举动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所以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的一系列的举动为人与鸟的形体接近、心理接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的举动细腻、真切,“我”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们营造出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因此结尾的点睛之笔就水到渠成。这就不难理解作者的感悟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引领学生用心感受作者用爱心营造的人鸟和谐共处的氛围,才能让学生感悟到: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小欺大,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这样就会为他们写好感悟开通了一条开阔、畅通之路。

三、指导观察生活,体验切身感受

叶圣陶先生给《学作文报》的题词中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

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朱自清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等文章,都是情感类文章,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平实地写出生活中的琐事,实话实说,他们那朴实本色的情感使读者流下或激动或辛酸的泪水。所以要指导学生,要用饱含感情的双眼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的滋味。比如,经常与亲人交流,尽可能多浏览报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只要善于深入生活,视野自然而然就会开阔起来,随时都会获取活生生的写作素材,不用再愁“无米之炊”,作文中也就不会说假话、套话,使感情失真失度。凡事如果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就会留下切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独特的,即使别人也经历了类似的事情,所获得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真切地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文章就会真实而有新意。

四、重视细节描写,写出真情实感

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向来是最能打动人心之处,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 采,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人体没有细胞,人就失去了生命;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颤栗的细节,熔铸成千古流传又富有真情实感的篇章。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的背影,鲁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的形象之所以让我们难以忘怀,得益于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所以,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不仅能打动人心,还可以收到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艺术效果。二是指导学生,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的描写对象。它可以写某个动作,某个神态,某种情景,某种景色,甚至可以某一句话。通过反复细致地观察,在自己心有所感、情有所动的时候,要逼迫自己把这种感觉正确具体地表达出来。

其实,说到底,从日常生活出发写作,从自己的心灵出发写作,除了能写出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外,常常还会写出独特的细节、深刻的心理,这些都会使文章富有真情实感。

篇5: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主体,诱发学生的体验,学生才能写出更有意义的作文。写作教学不是要求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而是让学生自主亲历活动,激活体验;在角色扮演中,深化体验;结合阅读,丰富情感,拓展体验。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真情实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42-01

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写作应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通过体验,品味世间万物,才能创作出深刻的作品,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教学不是要求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而是让学生自主亲历活动,激活体验,在角色扮演中,深化体验,结合阅读,丰富情感,拓展体验。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措施。

一、亲历活动,激活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灵感来源,教师应当鼓励和带领学生仔细留意生活中的大小事,创设课内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用心感受,激发体验。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的一次作文课上,作文要求是:“请你选择一处景物向大家介绍一下,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要想抓住景物的特点,学生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时正值春季,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生机。在写作开始前,教师鼓励学生留意身边景物有什么变化,并组织学生到校园里走走,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和小动物,观察景物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后开始写作,有的学生写道:春天赋予榕树生机,嫩绿的小芽苞在枝上排排冒出,像好奇的孩子抬起充满疑问的小脑袋……还有的学生写道:校园的西北角,各种小动物在春天姐姐的召唤下醒过来了,慢慢地伸着懒腰,黑色甲虫在刚发芽的草丛中跑?砼苋ィ?不知名的白色小虫爬上假山一动不动地晒太阳……学生都经过了细致的观察,写下了深刻的体验。可见,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创设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来,激活体验,创作出有新意的作文。

二、角色扮演,深化体验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角色不同,体会也不同。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设计蕴含着教育价值的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扮演会不自觉地进入角色,能深切而生动地感受这个角色的心理历程,激起异样感受,在扮演中深化体验。

例如,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时,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进行写作,一些学生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一名记者。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作为教师、记者,应当做的是什么,教师决定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一个学生扮演老师,让他备课、讲课,充分融入“教师”这一角色。让另一个学生扮演记者,让他采访扮演老师的学生有什么感受,记录下小老师的心理历程,并采访其他同学对小老师讲的课有什么想法,并予以评价。通过以上扮演活动,学生对教师和记者这两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体会,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位教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对教育事业满满的热情。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另一位学生写道:记者要报道真实的事、要体悟群众的切实感受,不歪曲事实,不辜负记者这个职业的高尚性。学生年龄尚小,“理想”对他们来说还只是一个懵懂的概念,而当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后,就初步对理想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深化了体验,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到作文中,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形象、意义深远。

三、结合阅读,拓展体验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自己体验的描述,而阅读是最直接、最便利的诱发体验的方法。世间事物繁杂,学生不能都一一去经历,所以通过阅读了解不同时代、地区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是拓展和丰富学生的体验的重要途径。

例如,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时,作文是有关民风民俗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写作,教师建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重要节日、风俗习惯等。学生通过阅读知道彝族大部分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聚居,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被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应当与对火的自然崇拜有关,举行火把节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有学生对维吾尔族感兴趣,通过阅读了解到“维吾尔”意为“团结”或“联合”,该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他们待客非常热情,重视礼节。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的重要节日,每逢节日,维吾尔族人都要宰羊煮肉,制备各种糕点。总之,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人文,品味人生百态,丰富情感世界,拓展自身体验,进而才能写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作文。

四、结束语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在亲身经历中捕捉真情实感;在扮演中感受他人的心理历程,激起异样感受,在扮演中深化体验;在阅读中了解社会人文,品味人生百态,丰富情感世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写出更有意义的文章。总之,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6: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刘天勤

放 飞 真 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冰心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

感情真挚涉及到

1真情缘于真人真事。

2抒情表现感情波澜。(可用排比、反问句式和描写方法。)

3悲剧容易打动人,但要从生活中出发抽取,不能刻意编造。

阅读材料,感悟真情

(一)生命的跪拜

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牵着牛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满含着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腿扑通跪下,牛的眼睛里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经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也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看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鲜红的血从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腔。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型的牛犊。

这件事令有十多年宰龄的屠户也震颤了:“屠户沉思良久,破例没有把牛拉到集市上去卖,而把母牛和那个还未及出生的牛犊,掩埋在旷野之中。”

这个故事也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

(二)狼性,狼情

读邓一光的《狼行成双》,深深感动于两只狼彼此之间的“爱”。

1997年,我在大兴安岭当兵时,常常受命与柱子一同带枪携犬在无边无际的森林中巡逻。柱子的枪法奇准,加上“太阳犬”的勇猛,我们几乎每次都能带回些野味。时值盛夏,我与柱子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横穿一片茂密的森林。来到一块空地,“太阳犬”突然停住了,鼻子贴近地面嗅了嗅,轻轻地叫了几声。“有情况!”我们迅速闪到树后,屏住呼吸。不一会儿,一只惊恐的母鹿从一百米外的树林里钻了出来,而后面竟是凶残的狼,不是一只,而是两只,壮一点的是公,肚子大一点的是母。只见那只公狼猛地跳起来咬住了那只鹿的屁股,而母狼随后便咬了那只鹿的喉咙。两只狼撕扯着那只可怜的鹿,却不吃肉下肚。突然,那只公狼似乎看到了我们,眼睛紧盯着我们这里。柱子突然闪出,瞄准了那只母狼,扣响了扳机,却见那只公狼箭一样地挡在了母狼前面,应声倒地,临死前还使劲地向山后看了一眼。母狼低沉地哀叫了一声“呜---”声音凄惨而绝望,而后衔起了一块鹿肉向山后飞奔。

这完全不可能,因为狼处于危险之中通常会进入茂密的森林,以便逃跑,而它却向光秃秃的山后奔去,这简直违反了常理。柱子欣喜若狂,端起枪,又射出了一颗子弹,母狼倒地了。正当“太阳犬”准备出击时,那只倒地的母狼居然又站了起来,衔起肉,仍旧向山后飞奔。柱子顿时睁大了眼睛,凭他的手法,绝对击中要害了,可这……柱子只好又补了一枪。不料,奇迹居然又发生了,那狼竟又衔起肉,硬是绕到了山后。柱子说:“还没有哪个动物能挨了我两枪仍能站起来。”我也纳闷,“这狼为什么老是不放那块肉呢”我们带着惊讶,飞快地冲向那座小山。来到山后,沿血迹走近一看,我们都愣住了:一个干净的山洞里,四只小狼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那块鹿肉,而身边躺着一只狼----二里多路,那肚子被打穿的母狼居然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跑完了它!

我们呆立了许久。狼性凶残?可我却分明目睹了这感人至深的狼情。最终我还是明白,狼有狼性,狼也有狼情。人也好,兽也好,在生命的群体中,“爱”是永恒的!

品读范文,学习写法

爱是怎样炼成的淘气顽皮又有些任性的我,老老实实的爸爸,善良温柔的妈妈,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

在沉湎于各种言情小说中的我看来,人到中年的父母一点也不浪漫,虽然他们才四十多岁,可是已以“老头子”、“老太婆”相称,他们之间既没有紫薇与尔康般的轰轰烈烈,也没有三毛与荷西似的缠绵悱恻,更没有杰克与罗丝的生离死别,他们有的,只是平平淡淡。有一次我问爸爸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罗曼蒂克”,爸爸只是笑着说:“老头子老太婆就是我们的„罗曼蒂克‟。”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半天,最后才恍然大悟。

爱到底是什么,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爸爸妈妈给出的答案就是看似平淡的日常琐事中饱含着彼此的关爱和理解。每天早晨,他们都争着起床做家务,为的是让对方多睡一会儿;每到下班时间,听到自行车响,妈妈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探出窗外,看爸爸是否回来;拿到奖金后,都会去买一件对方钟意的小物件,为的是给对方一个意外的惊喜……

是的,爱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要缠绵悱恻,更不必生离死别。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辽阔可以有小草的碧绿,爸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生的承诺。

有时候我抱怨为何没有出生在豪富或高干家庭,因为不甚宽裕的家不能满足我的种种欲望。可是现在我明白了,因为“爱”是无处不在的。“爱”是我复习迎考的日子中桌上的那杯醇醇的绿茶,“爱”是头顶骄阳站在考场外接我回家的父亲手中的遮阳伞,“爱”是为我精心准备各种食品的母亲额上的皱纹和鬓发中的白丝……

爱,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有人说,爱是给予和奉献炼成的;有人说,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炼成的;有人说,爱是默默无闻的爱心炼成的;更有人说,爱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满足炼成的……是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我要说,爱=关心+理解+信任。爱,是用心炼成的!

牵着母亲走过马路

方戈

当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说:“你们别拦妈了,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听她诉说,像个长者。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哪怕装也要装出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 “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己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掠不去爱子的情肠。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义,不只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妈,您腿脚不灵便,车多人又挤,过马路时千万要前后左右看一看,别跟车抢时间。啥时家里有什么难事,只要需要,不管多忙多远,我们都会来的。我是您一泡屎一泡尿带大的儿子呀,您还客气啥?”母亲便背过头去揩泪。

牵着母亲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疼、几许爱意,还有几许感叹。我们能够爱幼,但我们却时常忘了像爱幼一样尊老。

尊老吧,就在日常生活中。

给班主任的一封信

敬爱的王老师:

 相信学生在考场上给您写信,您一定很吃惊吧!但在这静谧的考场,在蝉鸣与风声的陪伴下,我真想吐一吐心中的话,与您交流。

高考在即,忧虑与紧张总陪伴在我的左右。毕竟我不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您的眼里、心里,怎么排座,也轮不上我,但您的气度、语言,甚至您的声音都散发着一种活力,我觉得与您交流是一大快事。

就在昨天,我兴奋地与同学们来到学校拿准考证。要走时,您叫一个同学留下电话号码,并说晚上打电话给他。虽然他极不情愿,但还是留下了。而后,您又允许愿意留下电话号码的同学留下号码,我也高兴地加入了。您说一定会打电话给我们。

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我一洗完澡便拿起书本坐在了电话机旁,我心里“怦怦”地紧张直跳。我在想,老师会说些什么呢!“李莉,不要紧张,拿出自信,虽然平时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努力,还是会有收获的。李莉,复习得怎么样,把疏漏的知识再重复一下,记一遍,不要睡得太晚……”想着这些亲切、安慰的话语,我心里甭提有多带劲。啊!我恨不得立刻就说:“谢谢老师,老师您真好!”七点,七点半,八点半……我问妈妈,老师怎么还不来电话。妈妈说:“老师是骗你的,他不会给你来电话,你成绩又不是很好。”虽然妈妈说的话我不信,但妈妈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一晚上始终无电话铃响。

 第二天,我带着紧张与不安来到了考场看到了您的身影,您脸上还是充满了笑意。当听到同学们交谈昨晚老师几点几点打来的电话时,我悄然离去了。

 老师,您说您要来电话的呀!为什么不来?您说过的话难道不算数吗?如果您的老师也如此对您,您觉得公平吗?觉得守信用吗?

 不。一个不守信用、不诚信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我说了这么多,无非希望您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要忘了——诚信。

此致

敬礼

永远爱您的学生:李莉

2001年7月7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2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3结构紧凑,对比鲜明。

篇7:写作怎样写出真情实感(精选)

[训练目标]

1.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

2.作文中说话要真实实在很多同学一提写作,就感到头疼。其实,写文章是一项很自然的活动,写文章无须造作,你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就是文章。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感受,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关心的东西写下来,写出你心中感受最深的东西,用那曾打动过自己心灵的东西去使别人的心灵颤动,用自己的情感去唤起别人的情感,这样,你笔下的文字就会摇电曳多姿、情真意切,就能感动人,从而获得成功。

本次作文就要求大家写一篇尽情抒写自己心曲的作文

同学们,文贵有情,文章因情真而美!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是无情物。如果你的文章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你的文章就成功了。

[例文欣赏]

例文一:

打下电话回家

有时候,在操场上徘徊,独自仰望着昏暗的天空,仿佛在嘲笑自己,男子汉大丈夫,哭了?为家而哭?感情的潮水在眼眶里打转儿。想家了吗?我默认了。

在家的那种温馨,那种快乐在学校里难以体会;家的那种温暖让我难以忘怀。

也许,一星期后能看到满脸堆笑的爸爸,慈祥亲切的母亲,心中便有了安慰。但,这一星期,似乎比一年还长。我不停的想掩饰自己那种难以抗拒的悲哀,可是,每当在脑海里浮现“家”这一个字,便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涌向心头,这时,我会发现自己的掩饰是那么的自欺欺人。想家就想家,那种感情是控制不了的。

星期六了,可以回家了。我看着同学们像一只只欢乐的小鸟,奔着、跳着投入父母的怀抱,我便觉得心头一紧,脸颊上冰冷冰冷的。同学们走光了,我静静地忍受着寂寞的煎熬。“踏,踏……”在教室旁响起了脚步声,我欣喜的抬起头,不顾一切的冲出教室,却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撞个满怀,心中的喜悦也被扫得干干净净。就在这些脚步声中,我等待着…… 星期天,从家里回到学校,和爸爸道别的一刹那,我的眼前湿润了,又要离开了,离开那个温暖舒适的家了。晚修过后,我在回宿舍的途中,不经意地拿起了电话,却在这一瞬间停住了,我打电话回家说些什么呢?但我仍然拨通电话,“喂,妈妈呀,我……”我说不下去了,我没有话题。“峰,什么事?”那边传来妈妈亲切的话语,我的心一下子感到温暖了,“妈,我……没什么事了。”“哦,那再见了。有事记住要打电话回来!”我放下了电话。想家了吗?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听一下妈妈爸爸的声音,这就足够了。

教师评语:这篇文章真实而细腻地记载了一个孩子想家的心路历程,也许这也是每一名东华学生都经历过的,因为有感而发,所以文章虽然在细节处理上还不够,但是其真情足以动人。

例文二:

妈妈的手

216何俊彦

“回来了?衣服这么脏,来,换出来让我洗洗。”这句话几乎每次回到家妈妈都对我说。本来家里一般都用洗衣机,只是我的衣服用洗衣机很难洗干净,而平时在学校时自己又总是洗不干净,就只好让妈妈洗了。

就这样一个星期复一个星期,一月复一月,直到国庆假期时,我们全家去了香港,要知道,那里光平时就挤得不成样了,更加上公众假期,简直就像一个人肉榨汁机。

妈妈和爸爸怕我和弟弟走散,就一个拉着一个,当妈妈拉着我的手时,我感到是一块树皮裹在我手臂上。妈妈去美容店的次数也不少,怎么手这样粗糙,直到经过一间干洗店时我才想起有一次我洗了很久衣服后手都成了一块破布,到处都脱皮,妈妈也可能正因为这样——为我洗衣服才洗成这样。

妈妈的手和我的一样都是对洗衣粉过敏的,所以我知道手脱皮后是怎样的疼痛。顿时,我有了一种犯罪感,步子也慢了,这时,妈妈觉察到了,以为我肚子饿,还问我:“肚子饿了吧?去吃点东西。肯德基还是麦当劳?”我一听,全是些我很喜欢吃而对妈妈脱了皮的手不利的东西。

“还不饿,等会再去吧。”我小声应着。我很惊讶我居然不去,连妈妈和爸爸好象也这样想。但弟弟由于被肯德基和麦当劳刺激了,非去不可。我想到妈妈的手,由心脏痛到头。“我喉咙有点痛,还是去茶楼去吧。”这次我更加惊讶我竟这么快撒了个谎。当然爸爸妈妈比我更惊讶但又很欣慰,他们大概以为我懂得为健康着想了,长大了。所以就在当天晚上,就肯让我在酒店附近一个人逛街。那时,我本想去买一支护手霜,但由于内向了点,终于还是没有买,这样就告吹了。

上学后,我注意着不把衣服弄脏,洗时也尽量用力一点,洗久一点。现在写这篇作文时都疼得要命,但我不后悔,因为,我希望妈妈的手可以再像以前一样光滑和健康。

简评:这篇习作,文字并不华丽,事件并不惊天动地,但却感动了每一个细心读完此文的人。感动于小作者那纯净又细腻的心灵。何俊彦是个贴心的男孩,他的父母是幸福的。读完此文的你,是否也会在这个周末去为你母亲买上一支护手霜?

[病文修改]

下面这段话是从某位同学的作文中摘取的,你能发现其中写得不真实的地方吗?

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罗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着的赖宁!”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提示:开头环境描写失真,后面的女人不一定是小孩的妈妈,我不可能有时间想英雄,我怎么看到自己脸红了,人们会异口同声地夸奖吗?

[写作指导]

1.做一个真实的人,留心观察挖掘真实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

2.选择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深切的真实感受。

3、文章允许有一定的艺术加工,但不能胡编乱造。

[作文]:

题目:那一次,我真的(哭,笑,生气,伤心,后悔……)了(将题目补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

2.字数600字以上

篇8: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1. 激活学生的情感

一篇好的作文, 总是饱含真情, 一篇差的作文, 情感往往是虚假的。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就是激活学生的情感, 激活情感的前提是培养兴趣, 有兴趣才能情动而辞发。写作文非常强调真情实感。除此之外, 教师还是要通过引发感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想像来打动学生的心扉。写作之前, 情感激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用富有情感性的语言, 把学生带进充满人文气息的生活中, 去默读亲情、友情, 默读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甚至品味“大千世界, 凡生命皆需关爱”这一至情至理。一次, 在当堂完成“感受父爱”的作文中, 我本人首先用动情的语言给学生们描述父亲对我点点滴滴的关爱及我对父爱的感受, 然后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去回忆、去感受自己父亲对自己的爱, 再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学生们写出了许多优美感人的篇章。为了让学生的作文同时体现思想的深度与情感的真实性、丰富性, 教师就要有充满激情的语言和充满智慧的启迪方式, 激发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思想。

2. 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记录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没有生活的经验和感受, 就无法成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社区, 走进农村, 去了解社区的建设, 了解农村的风俗人情, 了解家乡的变化;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 体验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引导学生去感受日出的气势、光亮、色彩、炽热, 体验月行的恬静、温柔和神话般的意境, 还有那春雨的淅沥、雷雨的轰鸣、晨雾的迷蒙、白雪的纯洁……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之后, 学生不再感到无话可说了, 这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建立起正确而成熟的认知, 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真实的生活。教师在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的同时, 更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写作空间, 鼓励他们主动去探究、捕捉、记录生活中一切值得记录的部分,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长期积累, 偶尔得之, 是产生写作灵感的基本条件。缘于此, 我总是建议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 把一周里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情都记录下来, 不必在意辞藻是否华丽、写作是否新颖, 只要有真实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就可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学生已经养成了记录生活的习惯后, 我就进一步要求他们写日记。为了每天都有东西写, 学生要随时观察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 从中筛选出可写的内容, 长此以往, 良好的观察习惯便顺利地养成了。这时, 我进一步要求学生随身携带一个小本, 随时把自己的所想所看所悟记录下来, 归结成文字, 主题、内容不限。可以是对某一哲理的顿悟, 可以是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评论, 可以是对生命的礼赞等等, 无论是什么, 一句话, 几行字, 都是弥足珍贵的生活情感和情感积累。学生的情感是多元的,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来自生活的写作资源, 文章就一定会有生活的情趣, 学生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佳作美文。

3. 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必须给学生一片自由创造的空间, 让他们敞开心扉, 自由驰骋。在写作题目的设计上, 应少一些命题作文, 多一些自由命题、自主择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亲身体验过的来写, 这样他们就不会无话可说或说些“违心”的话了。在写作内容上, 应允许学生自由地想、放心地写, 可以是歌颂美, 也可以是揭露丑, 更可以谈古论今。在写作形式上, 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自由选择题材, 用自己喜欢的题材和形式不受干扰地写, 去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样, 在写作时, 学生就不会因个性表达受到束缚而产生“情感荒漠”、“情感泡沫”等现象了。写作语言上,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出真实的感受。

4. 启发学生的生活感悟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 一个对社会生活缺少认知与感悟的人, 是不可能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倾注深沉的感情与深入的思考的, 他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只有自己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才会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另外, 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 让他们知道, 对社会生活的正当关注与正确理解是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的体现。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到想要写、值得写的东西, 并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真挚情感与正确的思想观念,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要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 并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关注与理解转化为情真意切的文字, 教师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写作意愿、兴趣、表达欲望等因素的关注和调动, 重视学生写作与生活的自然联系, 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自然地倾吐情感、张扬个性。学生只有不盲从、不迷信、不满足于老师的讲解, 敢于质疑, 才能真正去审视、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充分拓展想像空间, 进而达到激活思维的效果。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的人或事, 从而找到存储在脑海中的合适的写作素材。

上一篇:开西社区便民服务制度下一篇:比来经典特性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