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真情实感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写出真情实感范文

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三年级的同学写了一篇作文《滑滑板》:有一次,弟弟到我家来玩,让我陪他去玩滑板车。我们拿着滑板车到楼下去比赛。到了楼下,我和弟弟比赛滑滑板。我滑呀滑,很快就到了终点。到了终点,看到弟弟远远地落在我的后面。

看了这篇作文,我认为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篇作文自成高格的关键因素。教育家于漪也说过,尽管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创新和求异,但作文中有些精神的东西,是不必质疑的,更是不可失缺的。这个精神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真情实感。

这篇作文和记流水账一样,既没写出滑滑板的有趣的过程和发生的有趣的事,也没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陈旧呆板。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写好“真情实感”呢?

一、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现在的学生作文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行空谈,空话、假话、套话多;二是目光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这就意味着这些作文势必流于空而不真、华而不实,虚情假意。只有大胆写“我”,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情实感”。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仔细回忆往事,认真品味细节,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便会使文章具有感人的艺术力度。这也是学生平时写的日记、随笔、书信等表现出较高写作水平的原因。由于写了“我”,写了我之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及种种喜怒哀乐,从而表现出最大的真实和可信。

二、要选好文章的“动情点”,也就是说选材要恰当贴切。歌德曾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给世界的吻。”生活是琐碎的,写真情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要找准能够打动读者或者阅卷老师的动情点,也就是要选择能抓住人心的事情。

在选材时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①真实原则。文章的选材要贴近生活,强调真实,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又谈何抒写真情,使人感动呢?尤其是写记叙文,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这就叫“文学来之生活并高于生活。”可以讲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感人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许多同学总觉得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可写的素材。其实不一定非要大事情才感人,只要认真体会,用心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有极好的题材。

②细微原则。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能够人人久久品读的生动画面,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作文中只要抓住了体现真情的“动情点”,就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精妙境界。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

三、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要写好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最基本的是记叙、描写、抒情要三结合。作文时不能仅仅是叙事,有的学生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太注重情节的完整性,一直在“兢兢业业”的交代事情的经过,却没有放慢节奏,关注局部。

生活是快乐的,小作者如果写出滑滑板的快乐及感想,作文就生动了。

第二篇: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作文感得人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山东 王志芳 张继勇

一、知识提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文章,才可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写好“真情实感”呢?

1、选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真实健康的思想情感。清代诗人江湜说:“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作诗感得人。”要想表达真情实感:首先,选材要真实,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仔细回忆往事,认真品味细节,从自己所见所闻的真实荡漾开去,便会使文章具有真实感人的艺术力度;其次,文中人物形象要说真话,做真事,表达健康向上的情感;最后,恰当地选择抒情方式,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把自己的感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2、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刻画人物注重细节描写。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能够人人久久品读的生动画面,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写文章时只要抓住了体现真情的“动情点”,就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精妙境界。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的背后是人生,是情感,是事业,一枝一叶总关情。

3、巧妙地进行铺垫,恰当地使用渲染。为追求逼真的写作效果,我们可以为事件创设必要的前提或环境,进行巧妙而成功地铺垫。在铺垫的同时,别忘记了恰当的景物或细节描写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彰显作品主题,激宕读者的心灵,让作者或作品人物形象产生不吐不快的心理感受。

二、经典片段

(一)踏进熟悉的老院子,绕过对着们的屏风,映入眼帘的是那棵歪脖子枣树。说它是枣树,只是曾经,如今的它已没有了茂盛的绿叶,也不再结出串串小枣,甚至连树枝都已经落光了——它死去了。

……

如今,摸摸树上的光滑与刻痕,老黄牛不见了,我也比任何一道刻痕都高了。抬头看看枯枝,似乎又听到了荡秋千时被我压出的吱呀吱呀的声响。

老树见证了我成长的童年,见证了我和爷爷的快乐回忆,而我却再也见不到爷爷的笑容了。

(09年山东高考卷《见证》片段) 简析:对于爷爷的回忆,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先写院子中的那棵歪脖子枣树,围绕着枣树发生的一系列与爷爷生活的片段,间接地对爷爷进行了回忆。枣树成为叙事的切入点,成为抒发感情的载体。物是,人非!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树老人已老,树在人已逝,这种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09年湖南高考卷《踮起脚尖》片段)

简析:父母回家“踮着脚尖向我走来”这个细节的描写符合躺在床上的感受,表述真实。铺写已然充足,情感自然喷发,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让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其实母爱就是一个行动、一句话语、一个神色,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沉浸其中,只是我们熟视无睹而已。作者用敏感的心灵、观察入微的眼睛、细腻温柔的笔触向我们展现着平凡而伟大的父母。

(三)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

一、

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

二、三”,这个神智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笑了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了口:“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妻子时,你们大概就不会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们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奥莱尔(美国)《在柏林》片段) 简析: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老妇人重复数数,又加以小姑娘们一次又一次笑的渲染,然后再陈述原委。文笔看似平常,实际上是在设置悬念。正因为有了前面的悬念和渲染,后面的陈述才有慑心动魄的力量,才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战争多么可怕。

三、实例解析

[作文题]人生经历中,很多人无论是我们熟悉的还是陌生的,现实的还是历史的,亲近的还是疏远的,或许他们都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震动,在我们的心里难以忘怀。请写一个这样的人物。

善于观察是作文的关键,作文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截取生活片段做为自己写作的突破口,这样更利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使文章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如有的学生写:

这天,走进店门来一位40岁左右的妇女,头戴桔黄色的头巾,一缕头发散乱的落到她的前额,耳朵紧紧地勾住几撮头发,几根白发像是厌倦了这糟糕的装扮气鼓鼓地挣扎着露脸。蓝色褂子,一双破旧的布鞋在一条肥大的黑色裤子下显得格外小。她抬起头,见我正在打量她的全身,稍有些不好意思地挪动了一下,说:“我想打个电话,中不?”我说:“您打吧。”她感激地用眼看着我,一双大大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美丽,现在的双眼皮往下耷拉,浑浊的眼球被一些黏黏的液体包裹着,像是眼泪,但又不是。

这是一位思念儿子(在外地打工的)的母亲,作者精细的肖像描写,让一位含辛茹苦的乡下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令读者寄予无限的同情和关爱,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有些同学善于在叙事中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从细微处入手,注重人物语言、心理的描写,注重细节动作的展现,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真实可感。如:

我静静地退出帐篷,没有人会注意到我的退出,因为我是那么渺小。我来到营地小河边,看着月光下闪烁流动的河水。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呢?”不知不觉中,领队的老师已经坐在我身旁,“准备好演讲稿了吗?”我用脚揉搓着地上的小草,窘迫了好久,吱唔着说:

“小草毕竟不是大树。”

“瘦小又怎么样呢,你还有聪明才智啊,换个眼光或角度看,不见得强壮的队员会比你更灵巧。”

听到老师的这句话,满心的抱怨都化为泡影,周围死般静寂,我的大脑开始飞快地思索着。时间已不允许我挑灯奋笔疾书了,想起妈妈曾经对我说的话:“用自己的双手带动所有的手为你鼓掌。”想到这,一种莫名的冲动涌上心头。

这个片段,作者运用了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成功的展示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形体的弱小到心理的强大,到行动的展现。特别是心理描写的运用,使“我”这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同学注重运用环境或景物描写,巧妙地把人物的感情融合在景物描写之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从而衬托人物的性格特征,彰显主题。如下面这一片段:

暮秋时节,凛冽的寒风将漫地枯叶吹的四处飞扬。严寒,笼罩了整个世界,寒冷中我读懂了苏武,明白了苏武的心声,明白了苏武的忠诚,更加明白为何苏武为后世千古传颂。

……

茫茫北海,无边无垠地冻天寒,人烟罕至,唯一和苏武做伴的便是那根象征汉廷的旌节,刺骨的寒风吹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吹弯百草的腰,吹折树木的枝。身上单薄的衣衫,饱经风雨的洗礼,支离破碎,仅能蔽体,已经失去它御寒的功效。寒风似箭刺入骨子里。但他心中却依然操守着诺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捍卫汉廷的威严。

苏武的坚贞不屈,人人皆知,如果空泛地抒情议论,就会落入俗套。作者开篇渲染寒秋气氛,结尾强调凛冽寒冬,把苏武置于一个严酷的环境之中,严酷的环境描来衬托了人物性格,文章含蓄与直露并用,错落有致,恰如其分地升华了文章主题,起到了一石二鸟的功用。

四、佳作展示

父 亲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2007级5班 高霞

假期时去了一次海货市场找亲戚,就是在那儿我遇见了他,一个貌似六七十岁的男子。看见他时他正在同一位貌似老板的人交谈些什么,我走近了一些。

“老板,八块,我给你拉。”他几乎是在乞求地说。 “就五块,不拉拉倒,这么多拉板车的还找不到个?”

“老板,这么长一段距离,我给你搬上,拉过去,再卸下装上车,八块已经够便宜了。”依旧是乞求的语气。

“五块,我来。”旁边跑来一个板车仔,大声吆喝。 “好,就用你!”

他急了,“老板,五块就五块吧,我给你拉。” 老板轻蔑地斜了他一眼:“再贱,也不用你!” “别这样啊,做生意不就讲个讨价还价吗?” 老板哼了一声:“做生意?你一个拉板车的还谈什么做生意?笑话!”顺势推了他一把,不知是老板用力太大,还是他太单薄,他倒退了一步,被三轮车车蹬一绊,跌坐在薄薄的泥浆中。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尴尬地站起来,咧嘴朝老板努力一笑。

老板走了。

他的脸沉了下来,用手拍了拍沾泥的衣腿,抬头看了我一眼,又咧嘴勉强一笑。 我走过去,递给他一张面巾纸,说:“擦擦手吧。”

“谢谢。”

我正面瞅了他一眼,他脸色黝黑,布满了叶子脉络般的皱纹,他的背佝偻着,几乎能和大地亲吻,两支枯干的黑手正揉搓了面巾纸,干而无神的眼四处张望,显然在继续张罗生意。

“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干这苦力活?”

“我看上去很老吧,其实我才不过五十岁呢,不干这个还能干什么,两个孩子上学都花钱呢。”他卷了一根旱烟,边抽边搭言,干涩的眼里似乎有一点晶莹的东西闪光。

“孩子,得好好学习啊,要不一辈子得听人使唤。”

这句话好像父亲也说过,我“嗯”了一声,想哭,鼻里嘴里咸咸的,或许是海风的缘故。 我想到了爸爸,也许在外打工的他,也会遇到这种境遇吧,遭人白眼,他一定也会像这个父亲一样忍着,只是为了赚钱供养自己的孩子,希望将来他们能有出息,别再走这条老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做儿女的不是不懂,只是在寻找一个最好的时机来回报你们、安抚你们曾经受伤的心。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我知道他们伟大的共同的名字:父亲!

点评:本文取材于自己的所见所想,运用语言、肖像、动作、细节等多种描写方法,记叙了一件生动感人的事,刻画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描写了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文章最后由别人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直接抒情,自然升华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语文组

张继勇 邮编:276807

邮箱:zhjy28219@sina.com 电话:13563324667 QQ:104097888

第三篇:创新随笔写作 写出真情实感

创新随笔写作

写出真情实感

湖北宜昌宜都二中

黎孔涨

高考作文总分六十分,要想在一小时内写出高分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要多打造几个亮点,拟题要有魅力,立意要深刻,开头结尾要精彩,主体部分要充实,语言要有文采,书写要美观等等,但我认为还有一点更重要,就是要写出真情实感,就像高晓声的《摆渡》中作家的那一声叹息让摆渡者终于把他渡到了彼岸一样,你的文章一定会让阅卷者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得到高分或者满分。

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按人教社必修教材设计的表达交流系进行统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外,可以指导学生每周写一篇随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写出真情实感,提高其写作能力。我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题材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你可以在这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一心得感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意义的、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东西,富有“理趣”。另外,在随笔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其实就是不拘体例,随“意”表达的文章,常以片断的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行所思,其“内容性质全然自由”(夏丐尊语);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可写景,谈天说地,摹绘心情,评点世事,漫话人生,意兴笔随,自然成文。因而,它有很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灵感和学用语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创新随笔写作,写出真情实感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飨大方之家。

一、坚持“自由写作”,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

目前,在部分同学中流行一种不好的文风,那就是矫揉造作,硬性模仿,甚至胡编乱造,做作气严重。这主要是为了“应试”而出现的偏向。有人戏称这是做“套子式”的文章。如何纠偏?最好从练写随笔做起。要写好随笔,不做写作的“套中人”,就一定要“崇真求实”,树立“自由写作”的观念:只要自己觉得有意味的,都可以写下来,不拘形式,不受羁绊,不媚世俗,不人云亦云,让心田辉映着纯真的亮色,让思想感情的清泉潺潺流淌。

我每接一届新生,开学的第一节课就给他们讲随笔的写作方法,并读自己写的随笔给他们听,一起赏析高晓声的《摆渡》,要他们写作文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要求他们坚持每周写一篇随笔,写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规定题目,写自己做想写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每周日上交,我也用心去阅读评改,坚持有针对性的写出个性化的评语,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越写越有兴趣,并督促他们锲而不舍地笔耕不辍。写得好的随笔推荐在校刊发表,并向报刊杂志推荐发表。

二、勤于用心采撷,从生活中开掘写作的源泉。

有人认为,写好文章的关键是要有丰富的阅历。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因为高中生在学校的时间多,绝大多数同学还谈不上有曲折的经历,也不可能广泛地接触社会,这是他们的不足,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缺少写作的源泉,也不能说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来。

那么,他们写作的源泉在哪里呢?它就在他们的脚下,就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多梦的年华、浪漫的情思、难解的困惑、省悟的欣喜,他们生活中的苦涩与甜美,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与思考,点点滴滴都可以一吐为快,涉笔成趣。只要敏于发现,勤于采撷,他们就会发现,“随笔”的源泉永远鲜活,永不枯竭。

秋季开学的第一周有的同学写暑假最快乐的事,对新学校和新老师的印象;第二周教师节期间有的同学写感恩教师和自己对高中生活的初步感悟;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他们写和家人团聚的快乐;运动会、元旦晚会时他们描写精彩的场面和人生感悟;元旦、春节期间回顾过去、憧憬未来;春天感悟青春,冬天磨砺意志;端午节写屈原《离骚》读后感;期中、期末考试后写自己的经验教训等等,“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无不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认真读书思考,彰显自己的“独特风格”。 所谓“独特风格”,就是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识,乃至独树一帜的文章风格、人文品格和创造精神。要写好随笔,达到得心应手、“进乎技矣”的高妙境界,就必须勤于读书,撷取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对所感知的进行辩证思考,对所积累的进行精心的提炼,来一个“六经注我”,来一番“自言自语”,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均写出独特的见识来,给人、事、物注入“我”的灵气。

我指导学生读《语文读本》和中外名著,看新《三国》、新《红楼梦》等电视剧,看《唐之韵》,看《百家讲坛》于丹品《论语》、易中天品《三国》,让同学吸取精华,启迪人生,激发兴趣,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总之,随笔的写作,说到底还在于“勤”。勤能聚宝,熟能生巧,通过日常体验生活,勤读、勤问、勤观察、勤写作,随笔记录,锲而不舍,久而久之,同学们自然可以随心所欲,驾轻就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高考作文时也就能多些亮点,得到高分或者满分。

第四篇:如何写出作文的真情实感

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作文历年来在教学中是一块“硬骨头”,而作文又占语文期末试卷总分的40%,所以,学生学会写作文,并且能够写好,这是当下之急。学生不喜欢学,老师不知道怎么教,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要教会学生写好作文,非一日之功。学与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既要靠教师的指导,又要靠学生的感悟,对生活的观察,对素材的提炼,对语言的驾驭的能力等,综合发挥效力。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选取的题材更是千篇一律。这就是现在老师们戏称的“新八股文”。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的要求共有八点,提得很全面,很具体。其中第二点这样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好作文就是要有主观色彩,有感情真挚存在。我想就如何让中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首先是多读书。充分利用课内外读物,多积累,多运用。作为老师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范文让学生阅读,并且同一主题的文章多找几篇进行比较阅读,看看表现同一主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取材。作为学生,要自觉扩大阅读范围,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的作文都要去欣赏。其次,要会读书。这重在朗读培养感情。学生们会朗读了才能深刻体会作者寄予什么样的感情在里面,从而能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感情趋向。以往,学生们总是拿一件事反复的来写,比如写人物的,就会写他的母亲在他生病的时候如何悉心照料,以至于他感动的流泪等等,等到写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时还是拿同一件事来说。同样是写母亲的我们来看一下,朱德写《回忆我的母亲》,选取的是母亲除了煮饭,还要种田,喂猪,养蚕,把“原本连地主看也不看的饭食,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而林莉的《小巷深处》的选取则是母亲为了女儿,瞎着眼,在“毒辣的阳光”下卖冰棍,把皮肤晒成了“古铜似的颜色”,当女儿嫌她丢人时她选择请别人给女儿送钱送好吃的而自己躲在暗处。带有感情的多朗读书,学生们就会明白原来同样的主题可以选取不同的材料来说明,所起到的感情色彩是相同的,都能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来的。让学生明白一件事不要反复的说,要多注入感情,多角度选材。

二、分析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学生拿过一篇文章来,分析它的中心思想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对于他的作文立意是非常有帮助的。作为学生不仅要学会从多种视角来选材,还要学会拿捏写作对象所持有的感情:是爱还是恨,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等。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就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高度热爱和赞扬之情;《硕鼠》则显示出了作者对统治者不劳而获且又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强烈不满。任何人都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写不出好文章来。许多大作家都是受到了刺激或者有了某种感受某种想法才开始动笔的。学会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流意识,培养自己细腻的感情,才能将作文写出真情实感来。

三、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因此,作文创作最好的方法是出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写作一定要从细心观察生活,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来记录自己的心迹。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作文真实,只有真实才能让我们的作文有感情。

如果一个学生不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那么他的世界无疑是黑白的。如果一个学生能用心记录下生活的琐碎的事,那么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只有这样,才会让读者读其他的作文来感到亲切,感到真实,从而为之动容。那么怎样去观察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呢?同学们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看电影、试演课本剧等,每次活动下来,学生尽量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下来。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随笔,日积月累你终会发现它对你的帮助非常之大。等你再去写作文时,有了这些经历和过程,有些情感自然而然的就流露出来了,完全不需要再一次进行感官刺激。

四、要真实发生,不要瞎编乱造

学生的作文最能体现出他的语文素养来,而语文素养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饱含感情的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来。很多时候,学生们不会写作文,即便是写作文也是在应付事。瞎编乱造,任意为之,自认为作文只要有的写不会词穷就可以。这是相当错误的认识。作文一定要真实,一定要是你感情的自然流露。瞎编乱造的作文是绝对赶不上记录真实发生的事情的作文的。我们不提倡瞎编乱造,因为这样虚构而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总会有些逻辑混乱、语言不通的地方。但有时候在面对应试作文时学生不得不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硬性的作文题目。所以学生时常写一些编造的作文,这也不是不可以的。我们说了,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如果真的是没得写非到了要编的地步,那么尽量要选取与你生活贴近的事例去写。学生可以写你身边熟习的人的一些经历,这样你会比较详细的了解整个事件的影响;还可以选取你亲眼看到的发生在不熟悉的人身上的事件,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你会比较熟习事件的前因后果等;此外,你还可以从书本中获取的信息加工改造成你所需要的作文事例和材料,这样至少逻辑上是通顺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作文提倡创新,讲究新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这需要极强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并且这也需要看是什么样的文体了。如果写想象作文,那越离奇越好。如果是写叙事等常规性的作文,那么凭空想象出来的事件总是容易导致逻辑混乱、感情流失。

五、鼓励主观感受、提倡个性发展

学生的作文就是要体现每个学生的综合思维、综合能力的。花与花之间有品种的不同,色彩的不同,大小的不同。学生也是如此因人各异的。作文是展现学生内心想法的,是独一无二别人模仿不来的。我们提倡学生在作文时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些主观感受往往就是他独特思维、独到想法的体现,有了这些在客观生活当中的主观感受,有了这些在共性当中的个性发展,那么他的作文无疑是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的。有自己的主见,并且符合主流思想、积极向上的就容易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了。学生再稍加一些作文的技巧与写法来衬托出感情,那这篇作文无疑得不了低分了。

有了真情实感不一定是好作文,但好作文一定离不开真感情的。总之,学生要想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就要多读书,会读书,能分析文章的主流感情,多培养感情,并且要真实发生,要个性发展。学与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真正的知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的。老师的引导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学生们主动的去感受生活,感悟方法。

第五篇:4下1讲写出真情实感

4级下第一讲 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视频播放中,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图片展示中练说在不同的语境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创设生活情境,练习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体会不同的场景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例文分析中,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感受是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的,并能感受到情感变化的表达对表现中心的作用,练习在写事的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在写事文章中用情感的变化推动事情的发展,表现文章的中心,要尊重生活实际,写出真实情感、想法和感受。 【教学难点】

感受一定要写真实,在事情的发展变化中及时地写出感受。

【教学课时】 2课时 50分钟/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播放视频,说:请看视频《鹰的重生》,说说看了这个短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互动交流。

2.师出示图片,说:同学们,仔细看图,说出你真实的内心感受。

生看图片,并分别来说。

3.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说在不同的情境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是什么。

生个别来说、互动交流,师评价。

(通过视频、图片,真实的生活情境,营造一种生活氛围,让学生能够及时地把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体会感受包含些哪些情感。)

二、习作指导

1.例文分析:师说:请认真阅读第五页的《生日蛋糕》,完成:(1)把描写“我”想法的句子画出来,再想想这些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这些句子是哪方面的描写?(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讨论、交流后总结:我知道怎样写出感受来:所谓感受,就是看到景物,遇到事情的心情、感觉、想法等。感受是一种情感活动,或喜欢,或忧伤,或惊奇,或遗憾,或无奈,或激动。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亲眼欣赏过的景色,或亲自接触过的人,我们才会产生情感,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

(通过例文的分析,在思考中明确感受的范畴,体会为了写出真实的感受必须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人、景。)

2.请阅读P3《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和P4《海边趣事》,划出描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体会这些对表现中心有什么好处?并自己总结一下情感的表达有什么特点?

生读并思考后回答

(体会情感是在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着的。并能够通过情感的变化更能突出文章中心。)

3.出示两篇例文,感受情感的真实表达的效果。

4.师:同学们,这里有几个小片段,请读读,说说这些是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表现?

生读并猜,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可以通过神态、动作等表现出来。

5.仿照《妈妈生气了》《爸爸生气了》,列出一篇写事的文章的提纲。

模仿中联系自身生活经历,也来找一找素材,并写出提纲,列出习作思路。

(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因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基本上都有此经历,所以容易找到类似的素材,写出真实感受。)

三、习作实践

题目:____生气(高兴、开心、难过、伤心、担心......)了

习作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注意写出自己当时的心情,想法,感觉。

2、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体现出来!

3、字数400字左右。

四、评价建议

主要要看事情是否真实,能否在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及时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能否通过其他的几种人物的描写表达中心。

五、练习

1、读P2《<鲁本的秘密>-读后感》、P6《我爱家乡的沙枣树》、P9-10《妈妈的手》。

2、完成P1“课前准备”第一题;完成P8“作文小练笔”第一题。

(熟悉读后感这类题材的作文,读后的感受也是要写出真情实感的;体会写景类作文,只有通过形象的语言把景色特点写出来,才能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还有就是在写人的文章中怎么通过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写出对人物的情感。本课只是重点讲解了写事类作文,而对其他题材类的作文没能细致讲解,通过这些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积累,但不要讲解。)

上一篇:乡村医生现状范文下一篇:小班语言游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