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申请书

2024-04-22

退出申请书(通用14篇)

篇1:退出申请书

篇一:退出公司申请书 退出公司申请书 xxx的各位股东: 你们好!

首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我,再次衷心感谢!公司从成立到至今,差不多已1月有余,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是我第二次申请退出公司,我深知这对大家带来了非常多的不必要的琐事,但为了公司的长期发展,经过深思熟虑,还是申请退出公司,为此深表歉意。

我于xx年xx月xx日进入xxxx公司工作,开始从事农xxx工作,距离至今刚好x年,等同于我在xxxx领域工作经验仅仅xx时间,在这xx年时间里,未能学会xxxx,未能学会xxxx,未能学会xxx,仅仅熟悉了xxxx,以及一些很普通的xxxx。公司刚刚成立,而且xxxx时间非常紧迫,需要的应该是对xxxx非常熟悉的人才,而我又何德何能参与公司的xxxx工作,又凭啥能力接受公司每月提供的薪资。申请人:

日期:篇二:退出社团申请报告 申请退出社团报告

尊敬的老师:

我是周钟勇,我很荣幸加入学生社团,得到了一个锻炼与提升自己的机会。个人能够进入学生社团工作是老师、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也一直非常热爱和珍惜这份工作。感谢以来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帮助和理解。

在那个短暂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不管是那些天辛苦,还是那些天一起的付出,还是伤心在老师的带领下我都能一步一步的完成任务,期间也学会了很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那一段时间里,有很多的开心,快乐,也尝试了各种酸甜苦辣,它们在记忆里也会成为永恒的珍藏。那些苦与甜都在我的记忆中,我知道自己曾经做过承诺,说自己会坚持下去,可是如果自己坚持不下,是应该换个环境,或者该放下了。

我不曾想过离开,因为理解责任所赋予的内涵,就像个刚刚进入社团时的慷慨激昂到现在的轻轻离去,这是一种没有责任的表现,可是这又有几多无奈。责任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道德品质,不管是在社团还是踏上社会,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才可以担当起大事。在加入社团的这段期间里,更让我的责任感有了量的积累,我想也会被你们的工作作风所打动,从而更加端正自己的态度。

在社团的日子交到了很多朋友,也长了很多方面的经验。每次活动中,加上各位干事的努力,总是能把活动完满完成,也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加深了部门干事之间的印像,在每次活动中,同时锻炼了我的胆量与集体的合作精神。社团的每次活动都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类的工作,于是我更加佩服社团的工作作风,也更加希望社团能保持自己的作风,带领新干事更上一层楼。

一切的一切已经过去,现在真实的想法是退出社团。一些东西因为环境所致,并不能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社团的工作中去,但人应该活的真实一些,或许以后不是,但现在应该还是可以的。我也不希望看到自己在社团里没有付出,所以,我选择静静告别这个大家庭。

我对我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到失望,我已经不能做好这份工作,也不想把我这种消极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因为带着这样的情绪会影响到新入的干事们,也影响到你们。身边的朋友有很多是社团的同学,看着他们对社团的投入与奉献很动容,也相信自己不能比他们做的更好。像社团的各种事务,他们总是尽心尽力的去完成。每次,如果能做的事一定会去做好它。所以,也希望他们能在社团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把社团的工作推上新台阶。除了佩服,更多的是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一些。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无法比上他们。特此写了这份申请书。希望社团越来越好。望批准。

此致敬礼!

申请人:周钟勇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篇三:退出部门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学生会组织部部长:

我自愿退出学生会组织部,因为我参加了学院团委宣传部,我无法同时胜任两个部门,所以我决定自愿退出组织部,希望部长能够批准。

杨和泽

2013年4月21日星期日

篇2:退出申请书

您好:

我是炒米店村的一名低保户,我家庭中,丈夫身体残疾并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两个孩子在上学,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多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照下,一直享受每月几百元的低保待遇,孩子因为有了低保,在校期间也有了助学金的照顾。

感谢政府这么多年来对我家庭的的关心和帮助使我走出困境!

如今我女儿参加了工作,有了固定收入,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已经可以支持日常的开销。现在,我家庭自愿退出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把政府惠民政策让给比我更困难的家庭享受。儿子虽然还在上大学,没有开始挣钱,但是我们不能再继续躺在政府身上了,我要用这种方式激励孩子自力更生,回报社会。

篇3:家乐福:退出

排名仅在美国沃尔玛公司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零售商——来自法国巴黎的家乐福10月20日表示,公司将出售其在俄罗斯的所有业务——而这一切就发生在家乐福在莫斯科的第一个超级市场开业的短短4个月后。

家乐福目前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克拉斯诺达尔设有两个特大型超市。家乐福宣布撤离计划的同时也发布了其第三季度并不乐观的营业数据:销售业绩下滑2.9%至240亿欧元(约合358亿美元)。

近期来关于家乐福撤出海外市场传闻不断。曾有法国媒体报道称,家乐福也在考虑退出巴西和中国等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虽然家乐福总部随即进行了辟谣,但关于其面临困境的传言却甚嚣尘上。本次正式退出俄罗斯市场,无疑为家乐福的后续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家乐福第一大股东、与LV集团共同执掌家乐福的柯罗尼资本CEO汤姆·贝瑞克表示,在经济衰退之后,家乐福需要时间做战略转变,并削减成本和费用。经济逐渐恢复之后,家乐福将成为第一批复苏的企业之一。

持有家乐福股票总额13.5%的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公司柯罗尼资本首席执行官汤姆·贝瑞克说:“经济衰退后,通货膨胀成为市场主流的时候,就是家乐福出现转折的时候。那时,家乐福将成为消费群体扩大的受益者”。

篇4:趋势不明 退出观望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投资者在近20年的股市投资生涯中由于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只有做多才能赚钱的环境里,因此习惯了强烈的多头思维,对上涨情况的判断能力远远大于下跌行情的判断。为此,笔者这次特意“顺应”绝大多数朋友的思维将我们目前的大盘来一个“颠三倒四”。也就是来一个180度的大翻转,如下面的上证周线图示:

进而试图从中看出一些端倪。从上图我们看到:

1、大盘从2009年8月7日这周就开始“到底”,并运行在标准的上升通道之中。

如果我们以2009年8月7日这周最低点与2010年11月12日这周最低点连线得到上升通道下轨,2011年4月22日这周进一步确认了这个上升通道下轨的有效性。

2、我们以2011年1月28日这周最高点画上述上升通道下轨的平行线得到图示的上升通道上轨,很明显2011年6月24日这周受到了这根上升通道上轨的压制,或者说,这根上升通道上轨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从圈一我们发现从2011年8月12日这周开始,情况发生了质变,就是说从这周起大盘连续四周运行在图示的上升通道上轨的上方,根据支撑线与主力线互换原理,这个上升通道上轨已经由原来的阻力线开始逐渐演变成为了支撑线,而本周的向上跳空缺口实际上是对市场宣布其向上突破已经开始。

3、我们看到图示中多条均线系统已经开始处于多头排列,对大盘构成了强劲的“支撑”,也就是说大盘的“上涨”已是必然。于是,我们顺理成章地就可以很轻易地得出大盘必将下跌的结论。

篇5:退出部门申请书

申请人:xxx(签名盖章)

年月日填写

退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申请书

注意事项

1.申请出籍人,须用中文填写此申请书两份,本人不会填写的,可找人帮写,但帮写人要在下面[帮写人]的`地方签名,以示负责。

2.填写时,一律用毛笔或钢笔;字迹要清楚,内容要真实。

3.申请人须交二寸免冠半身像片三张。

4. [随同出籍人]是指18周岁以下随同父母一起出籍的子女。

篇6:退出社团申请书

您好!我是院百川通讯社记者站成员xxx,现迫于实习的需要,提交退社申请。望老师能够批准,谢谢!

百川通讯社原为青春文学社,与其他社团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组织。然而,一年的时间里,在院领导的关心和老师的直接管理下,在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它发展为院里社员最多,影响最大,参与活动最多的第一大社团。这一年的时间里,百川通讯社成熟了,真是“旅院百川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知。”

还记得宋院长第一天到旅院上班就到百川通讯社来做客的那一天。那时,通讯社只有三十几个成员,而我就是其中之一。至今想想仍深感自豪。那应该是我们百川通讯社第一次与领导“见面”。我会将此深深地印入脑海里。

加入青春文学社,起初只是想丰富一下自己的文学常识,扎实写作功底和增强文学气息。大一的时候,课程不是很紧,在班委、学生会忙完,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还能够阅览群书!然而现在,真是感觉时间有限,这学期开学以后,专业课也随之增多,课下属于自己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几乎每节课都在听写单词,背诵课文,为了不“隐逸”在同学之间,不被老师淡忘,必须课下付出几倍的努力!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在学习上,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不允许自己在哪个单词上出现漏洞。所以我把清晨和中午休息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望老师原谅我把时间安排的这么满。而没有把时间安排在社内的事情上。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才是我眼前最应该做的。否则,我会对不起家里年迈的父母,更对不起我自己,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自小,我就有这样一个习惯,说话、做事都会在自己想做的时候才去进行。写文章亦是如此。“必须”这两个字实在令人头痛。我总会在自己感触深的时候才能写几句,我幻想有一天,也能诙谐幽默又妙笔生花。我怨自己的文采不能如行去流水一样令人满意。怨我不能担当重任替社里减轻一份负担,越是如此,越是不敢辜负老师的期望。

想想明天也许就不再是百川通讯社的一员了。心不自觉的痛了一下。但我为曾经的那段日子感到骄傲,在老师和全体社员的陪伴下,度过了充实又快乐的一年。在此,感谢老师及全体社员,愿我们百川通讯社能够越来越出色。能够真正地走向世界。

退社在即,除了回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申请人:xxx

篇7:移动代办退出申请书

尊敬的移动公司领导:

本人王淑霞于2009年7月向移动公司申请业务办理资格,多年来一直是本人自己在家经营,现由于一家人都在外地,所以新前移动特许经营店现一直是招聘业务员代为管理,因业务员业务不精,经营不善,导致店内业务量匮乏,入不敷出。现本人自愿申请退还移动业务办理资格,望公司领导予以批准。感谢各领导多年来对新前移动特许经营店的关照。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王淑霞

篇8:当我们退出生活

躲在匣子里 并排着 依偎着

像新婚一样躺在一起

是多么安宁

百年之后 我们的儿子和女儿

也都死了 我们的朋友和仇人

也平息了恩怨

干净的云彩下面走动着新人

一想到这些 我的心

就像春风一样温暖 轻松

一切都有了结果 我们不再担心

生活中的变故和伤害

聚散都已过去 缘分已定

百年之后我们就是灰尘

时间宽恕了我们 让我们安息

又一再地催促万物重复我们的命运

(大解《百年之后》)

一切都将耗尽, 一切都将被宽恕。

作为一个悲观的宿命论者, 多年来, 我一直记得保尔·法拉格的这句诗, 并且相信时间尽头万物的归入, 在永恒的时光面前众生平等。

但生亦何欢, 死亦何乐?当我们面对生的坦然是不是就意味着面对死的决绝?当史铁生说死亡是唯一用不着着急的事情, 是不是说生才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面对的?

“百年之后当我们退出生活/躲在匣子里并排着依偎着/像新婚一样躺在一起/是多么安宁。”

大解一直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诗人, 他的诗歌淡远、宁静, 永远有着人间的烟火, 又永远有着脱尘的气质。但当我第一次读到他的这首《百年之后》, 我在喜爱之余心里还是为之一怔。———“百年之后”, 对于大解而言, 还远不到谈百年之后的时候, 他为什么此时要给妻子写这么一首诗?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理解生活。大解是不是在生活中过早看见或者说领悟了生活的全部?当他说“当我们退出生活/躲在匣子里并排着依偎着/像新婚一样躺在一起”, 我想, 直面百年之后在大解这儿绝对是智慧, 是对爱情和生活全面理解后的坦然。当我们就像新婚时一样并排着依偎着退出生活, 这就是对婚姻、对人生意义的最好的称量:既生死相依, 又生死如一。“安宁”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 但在这里, 却暗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欣然领受, 显示出一种旷达的胸襟。

“百年之后我们的儿子和女儿/也都死了我们的朋友和仇人/也平息了恩怨/干净的云彩下面走动着新人。”

万物生死相因, 当我们退出了生活, 这个世界就和我们了无牵绊了吗?显然, 生命在延续, 生活也仍将会继续。当我们退出, 我们的儿子女儿还会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我们的朋友甚至仇人还会继续接受命运的安排。———这也是诗人在遥想百年之后心里放不下的。———放不下亲朋我们可以理解, 但为何会说到仇人呢?我倾向于诗人希望百年之后会是一个更为公正的世界。一切人间恩怨因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但惟有公正, 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干净、清明。因此, 即使是想象, 诗人这里其实是有所寄寓的, 他是希望百年之后, “干净的云彩下面走动着新人”, 希望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 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一想到这些我的心/就像春风一样温暖轻松/一切都有了结果我们不再担心/生活中的变故和伤害。”

诗人的心为什么会像春风一样温暖、轻松?显然, 这是因为在上一节沉入想象的结果。因为这个世界变得干净了, 人们从黑暗、肮脏中解脱出来, 人世间不再有阴影, 不再有冤屈和不公。诗人在世, 心怀遥远的未来, 这是不是借心中的理想来映照诗人所生存的这个时代我们不得而知。但当诗人说“一切都有了结果我们不再担心/生活中的变故和伤害”, 这多少又有点让我们的心沉重起来。因为我们担心的, 往往是我们在现实中难以回避的。试想, 人生劳苦奔波, 我们真的不需要担心生活中的变故和伤害吗?世事纷繁复杂, 一切真的会有它合理的结果吗?这里, 诗人仍然是想象中的寄寓。

“聚散都已过去缘分已定/百年之后我们就是灰尘/时间宽恕了我们让我们安息/又一再地催促万物重复我们的命运。”

到这里, 诗人的心又从遥远的未来回到了眼前的现实, 认为人生百年无非是一场缘分已定的聚散而已。有人说, 这首诗看似洒脱, 其实大解对人生的理解是悲观的, 因为他承认人生是有罪过的, 只有时间才能宽恕这一切。从这一节看, 我觉得既非洒脱, 也不是悲观, 就像在第一节中表露的一样, 仍然是对人生命运的坦然接受。而且诗人是相信宿命的, 诗中的“时间宽恕了我们”“又一再地催促万物重复我们的命运”, 就是对人类无法摆脱的命运轮回的担忧。在诗人看来, 有什么能够改变人类命运的走向呢?百年之后, 一切都将化为尘埃, 而人类向前的车轮仍将碾压在时光的辙痕上。

篇9:退出:弱者的武器?

说起《诗经》中的政治抗议,《硕鼠》篇可谓“怨刺上政”的代表。记得中学语文老师说这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贪婪和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但是转念一想,压迫如此深重,劳动人民也只是对统治者一再苦劝(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最后祭出的杀手锏也不过是“逝将去汝、适彼乐土”的逃亡而已,丝毫没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勇气,与后来的陈胜、吴广怎可同日而语?要是黑格尔读到这首诗,更会拍案而起:屈服于怕死的动物本能不敢为尊严和荣誉而战,即使侥幸逃脱寻到乐土,本质上依然是一个不自由的奴隶!对喜欢上纲上线的黑格尔我们当然可以暂且不予理会,但对于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而言,去国离乡确实与“流离失所”、“叛祖离宗”撇不开干系。照此讲,《硕鼠》岂不是一份逃跑主义的宣言书,甚至要承受家国离恨和背叛之名,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呢?

或许有人会说,从孔子的“乱邦不居”、“无道则隐”到陶渊明向往的“桃花源”,中国人骨子里一直有这种“儒道互补”的精神主脉。此种文化基因绵延上千年,自有其延续的道理。若按现代人的视角看,于个人而言,退出是一种自我保全的理性选择;于群体而言,退出不失为一条“用脚投票”重建共同体的捷径;于社会而言,退出暗含的“温良恭俭让”更是“告别革命”的一剂良药。

面对压迫,到底是应该远遁他乡还是奋起反抗,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看来一时难以作答。不过在中学语文老师那里,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即使退出在道德上无可指摘,乐土在现实中也是无处可寻,那只是被压迫人民的幻想罢了。这种观点似乎很符合现代人的日常经验。如今垄断暴力机器的民族国家无远弗届,连一寸不毛之地都被赋予了不可侵犯的神圣含义,通过自由迁徙重建乐土确实几无可能。不过如福山所说,早期国家的形成史告诉我们,在人口稀少、地理条件适合迁徙的地区,远古初民倒是有这种便利:面对征服和压迫,弱小的部落或个人可以随时逃跑。而像夹在沙漠和海洋中间的尼罗河峡谷,以沙漠、丛林、高山为界的秘鲁峡谷,都不存在退出的可能,争斗的结局必然会产生主人—奴隶的统治关系。因此按当时的情形,对比反抗带来的风险,逃跑可能是一种很自然的弱者的武器。由此看来,远古初民的“用脚投票”更像一种基于成本收益核算的理性选择,与文化倾向似乎关系不大。

设想所有的被压迫者都有逃离的意愿和空间,这种“各美其美”、“用脚投票”的退出甚至可以将政治压迫消解于无形。当然这毕竟是理想,但即使在现实的语境里,被压迫者的退出所造成的压力也可能逼迫统治者减轻政治压榨,或许《硕鼠》中发出退出威胁的初民已然深谙此道。因此,虽然我们仍可能在个体的退出行为是否理性、道德甚至自由上争论不已,但对于政治理论而言,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莫如是:退出对于一国治理的改善及走向民主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

不过这一问题因为后来的情势演变一度变得无关紧要了。随着人口增加、战争威胁等因素导致的国家规模和数量的日渐扩大,以及卢梭哀叹的被自尊心败坏的社会人的出现,人们以退出的方式解决争斗的空间和意愿都渐趋消失。相应的,一般的政治社会理论基本上都假定其论述的共同体成员从出生到死亡都在某个固定边界之内,当然就更不会去深究退出机制对于一国政治发展的具体影响了。例如,在研究社会抗争的理论大师查尔斯·蒂利眼里,只有奋起抗争才能推动历史进步和民主转型,而即使在斯科特开出的“弱者的武器”清单里,退出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退出空间和意愿的再度改变,要等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相伴随的消费主义的传播。如今人员、资本的跨国界流动越来越频繁,渴慕西方更舒适的现代生活的移民在有些非西方国家甚至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退出自然又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过目前有关全球化和移民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这种跨国界流动对于接受国和移民群体自身的影响,即使涉及输出国,也多是考察其与母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至于专门研究政治转型的民主化理论,其研究取向也是偏重于分析国内因素,如经济发展、公民社会、精英的战略选择对于民主转型的影响;即便涉及国际因素,也主要是侧重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外国的军事干预等角度,对退出问题同样关注甚少。

有意思的是,与政治学的普遍忽视相比,经济学家倒是对退出非常敏感。在他们看来,与投票、街头抗争这些政治领域常见的需要集体协作的行为模式不同,退出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个人选择的市场机制,不存在收益外溢,因而能够避免搭便车导致的集体行动的困境。正如消费者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退出与购买最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退出引发的竞争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能自动达致一个最佳的结果。为此一些经济学家尝试将退出机制引入公共政策领域,蒂伯特的“用脚投票”和弗里德曼的“教育券理论”即是其中的典型。

当然,对退出问题研究最为深入且影响最大的,当属美国德裔经济学家赫希曼。一九七零年,赫希曼在其成名作《退出、呼吁与忠诚》中首次深入探讨了退出与呼吁这两种分属于传统的市场和政治领域的机制。在他看来,当企业或组织面临衰退时,不满的消费者或成员可以有退出或呼吁两种选择:要么不再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退出该组织,要么在不退出的同时发出呼吁以改变现状。人们最终选择以哪一种方式表达不满取决于对成本收益的计算。一般而言,呼吁费时费力且通常因需要集体协作而难免搭便车的困扰,所以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个人性的退出。这也是多数经济学家鼓励退出、贬低呼吁的原因。不过颇堪玩味的是,作为经济学家的赫希曼,却对退出的效果表示怀疑,反而主张应尽量发挥呼吁机制的作用。在他看来,退出与呼吁往往是此消彼长,甚至有时候退出会通过压制呼吁让衰退的组织得以维续。

与此类似,赫希曼发现,若存在退出的机会,因为惧怕呼吁可能带来的危险,那些对体制最不满且最有潜力改变现状的民众却最有可能选择移民,这显然会大大削弱国内要求改变的呼声,从而延缓民主化的进程。赫希曼还进一步指出,明乎其中奥秘的统治者恰恰最善于使用这种手段。例如据他的观察,东德社会抗争的规模之所以远不如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三个东欧国家,主要是因为东德政府曾有意识地通过流放异见人士和纵容普通民众逃往西德来减轻国内的民主化压力。虽然一九六一年东德筑起了柏林墙,使其成为坚决镇压翻墙逃亡的象征,也导致了以各种方式前往西德的人数从年平均约二十万人锐减到每年两万人左右,但考虑到东德本身的人口以及向往西德的潜在退出人群的规模,还有政府依然控制退出的节奏和人选(如每年流放一千三百名左右的政治异见人士),退出至少在一九四九至一九八八年期间对于东德政权的维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赫希曼的这一发现还可以找到更多可以印证的案例。包括赫希曼在内的一些学者注意到十九世纪欧洲向美洲的大规模移民,与政府有意输出宗教上的异见分子、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等各类激进主义分子有关,而基于经济原因的普通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有助于消解工人运动的激进色彩,这都在某种程度上使退出成为一种安全阀,缓解了当时政府面临的民主化压力。亨廷顿也发现,新建立的革命政权往往通过让异议人士流亡海外来建立新的同质性共同体,例如北越政权就在一九五四至一九五五年让九十万主要是天主教徒的难民出走南越。

对退出机制娴熟运用的典型案例或许来自古巴。据统计,从一九五九年古巴建政以来共有四波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主要是去美国,尤其是迈阿密),每次都是古巴政府掌握主动权。例如在一九六五年的九月二十八日,为缓解国内的压力,卡斯特罗一反常态主动写信给流亡美国的古巴异见人士,盛情邀请他们驾船将国内的亲戚接去美国团圆。一向谴责古巴限制公民自由迁徙的美国政府起初尚未意识到背后的玄机,约翰逊总统信心满满地说:“我向古巴人民宣布:那些寻求到美国避难的人将在美国找到避难所,……一个国家的许多公民自愿选择离开生养他们的祖国而奔赴美国,追求更有希望的生活的行为,充分证明了该国政权的失败。”但是美国随后发现,大量接受古巴难民的后果是,不仅给自己造成了很大麻烦,如里面夹杂了不少的犯罪分子,对古巴难民的特别优待甚至引起了美国国内黑人群体的抗议,而且帮助缓解了古巴政府的压力。卡斯特罗后来说:那些去美国的都是反动分子、无业游民和社会渣滓,剩下的都是坚强的人民。通过几次有意的边界开放,古巴总计约有上百万人、超过总人口百分之十的民众移民海外。人口的减少使古巴短缺经济的问题得以缓解,最可能挑战体制的“刺头们”的出走更是减轻了来自社会的抗议。这些始料未及的后果最终迫使美国同古巴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限制移民的规模。

赫希曼的分析促使我们重新反思民主化理论中的一些经典命题,如一个对外开放的威权国家会加速其向民主的转型,中产阶级的壮大与民主化之间存在直接的关联等。但是开放带来的退出机会和全球化暗含的消费主义的传播也可能造就“消费前卫、政治后卫”的一代中产阶级。他们已无心恋战,怀着终将“适彼乐土”的期待,为自己和后代的未来埋头打拼,不再成为推动本国政治进步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俄罗斯、津巴布韦等国家的移民潮更是在进一步提醒我们,威权体制的韧性与对外开放有着另外一种隐秘的关联。

赫希曼被许多人誉为当代最有想象力、洞察力和原创力的社会学家之一。他提出的退出与呼吁的分析框架的思想穿透力,毋庸讳言。不过思想前沿也可能暗含体系不周的短板。《退出、呼吁与忠诚》一书出版后不久,布莱恩·巴里就指出,赫希曼的理论模型简洁且适用广泛,但同时也因为过于简洁而忽视了其中更为复杂的机制。例如,退出与呼吁是否必定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限制退出一定能增强呼吁吗?反过来,退出必定导致对呼吁的压制?

对于这些问题,赫希曼表现得还算谨慎,并没有给出完全肯定的回答,但确实又让人感到他对退出过度警惕,对于呼吁可能的困境又过于忽视了。即使在别处他提到了不同的观点甚至给出了颠覆性的修正,也没有进一步去理清其中的逻辑。包括巴里在内的一些学者批评赫希曼忽视呼吁所面临的集体行动的困境。政治压迫下的呼吁风险很大,集体行动更容易受到搭便车的影响,因此退出机会的断绝并不意味着呼声的提高,反倒可能彰显了政府镇压反抗的意志或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以退出为后盾发出的呼吁往往更有分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赫希曼后来也意识到之前过于忽视了退出的价值,尝试讨论其对于民主化的推动作用。不过真正让其颠覆之前的看法,还要等到二十多年后对东德民主化的观察。他发现,东德一九八九年发生的柏林墙倒塌事件表明大规模的退出最终带来了强大的公民抗争,在这里退出与呼吁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了东德的民主进程。赫希曼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原先私人性的退出行为受到某些事件的激化演变成为公共性的退出,进而引发了广泛的公共呼吁运动。

赫希曼承认东德的案例某种程度上推翻了自己之前预设的私人退出与公共呼吁之间的对立关系。他认为当退出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使其成为一种公开的集体行动,政府的无能和合法性的危机就彻底暴露在公众面前,这显然大大降低了进行呼吁的风险,同时集体聚集本身建构了临时性的组织网络从而克服了集体行动的困境,最终激发出大规模的公共呼吁。

当然,退出其实还存在其他发挥作用的机制。例如人力和资本的流失阻碍了统治者对社会资源的汲取,这不仅从长远看有助于瓦解威权政府的统治能力,而且迫使其必须回应有退出能力的民众的呼声。孟德斯鸠早就指出过资本的退出对于专断政府的约束作用。而一些学者也认为战争导致的征税需要加快了欧洲国家的民主化进程。阿塞莫格鲁和罗宾逊则进一步指出,因为政府对流动性差的土地最容易征税,统治者不需改善治理就可以轻松汲取资源,农业社会的民主进程相对而言更为艰难。如果说这里强调的是被统治者的退出对于民主化的影响,鲍什则在其著作《民主与再分配》中从权贵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资本退出与民主转型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是,面对民主化的压力,全球化时代的资产流动使富人更可能接受民主而不是选择镇压,因为他们不用惧怕穷人会利用民主的再分配机制瓜分其财产;而资产不能退出的富人更倾向于选择镇压,结果要么是继续维持威权体制,要么被暴力的革命推翻。在鲍什看来,雅典与斯巴达,历史上的西欧与中国,之所以走上不同的政治道路,与资产的流动性很有关系。

鲍什还进一步提醒,将退出这一因素引入,可以丰富和修正既有的民主化理论。例如很多人都相信经济发展与民主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但是像英美这些第一波民主化的国家,当时的人均收入并不高;与之相对照的是,有些人均收入已经很不错的国家却迟迟未能迈入民主。对此鲍什解释说,早期民主化的国家当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资产的流动性已经初具规模,而富裕的威权国家多是因为其财富来自土地、石油、矿产这些不可流动的资源,资产的不能退出使富人倾向于维持高压统治,其民主进程也将更为曲折。

同样,关于全球化与民主化的关联,人们发现亨廷顿描述的三波民主化浪潮恰恰对应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鲍什认为这是因为全球化以及金融自由化带来了人员、资本的高度流动。虽然他也承认,全球化在引发民主化浪潮的同时,也因为赋予资本所有者更大的发言权以及对民主国家再分配能力的限制而可能导致民众对民主体制的不满。不过在他看来,即使退出对于民主巩固可能造成威胁,也无法推翻此前关于退出推动民主化的判断,因为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本就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

最后,人们发现国家的规模与民主化之间似乎存在一种紧密的联系。在那些人口小于一百万的国家,民主有着显著的发生概率,这似乎是在印证孟德斯鸠“大国容易实行专制”的判断。戴蒙德认为这一问题迄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但是在鲍什看来,规模越大的国家退出的成本越高,实现民主的概率自然更低。

总的来说,关于退出是否有助于推动民主转型,主要存在两派观点:一派以早期的赫希曼为代表,更注重退出对呼吁的压制;另一派以鲍什为代表,呼唤更多的退出机会和更自由的全球化,以推动民主的转型。某种意义上,这两种观点的对垒早在启蒙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当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盛赞资本的自由流动对于改善政府治理的作用时,法国的重农主义者和孔多塞却在抨击可以自由流动的商人对国家造成的伤害,认为他们是祖国的陌生人,因为“不同阶级对社会的普遍幸福的兴趣实际上是与他们变换祖国的便利成反比的”;而那些“土地所有者比其余的人更关注国家,因为他们无法离开,他们希望在良好的法律下被统治”。

孔多塞的法国道路最后终究输给了孟德斯鸠的英国模式。这一事实似乎提醒我们,长远看一个日益开放且赋予人们更多退出自由的制度更有助于民主的转型。当然,对于民主转型而言,退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特定阶段退出对某个具体国家的政治变迁将发挥何种影响,还需结合更多的经验研究加以辨明。总之,退出是助纣为虐的工具,弱者的武器,还是强者的利器,最终取决于每个个体的选择,国家的应对以及客观的情境所形成的合力。这当然是一个尚未完结但值得继续深思的大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正面临退出问题的困扰处于转型关头的民族。

篇10:退出学生会申请书

申请人:XXX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申请书

尊敬的学生会主席团:

你们好,我是xx,现担任学生会xxx部长一职。

首先,非常感谢上学期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关照,同时也感激学生会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从稚嫩变得成熟。能够进入学生会,本是各位主席对我的信任和肯定,我应该尽我所能,为学生会、为广大学生献一份薄力,然而确实有种种缘由使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申请退出xxxx团总支学生会,深切期望你们的批准。

开学来到学校这段时间,我认真回顾了上学期的工作情况,感到特别满足和充实。我觉得能到系学生会生活部工作真是我的幸运,我也一直非常热爱和珍惜这份工作。上学期来领导对我十分关心,并且耐心教导,学长学姐们也对我热心帮助,这些都让我感激不尽。在工作的一年多时间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做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培养,对于我此刻的离开我只能表示深深的歉意。

非常感激生活部给予了我这样的锻炼机会。我申请退出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大二的课程比大一的多,想要在课余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还要从事其它方面的活动,平时时间太紧,我要学习,需要时间和精力,我不得不放弃我喜欢的学生会,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上去,或许没有结果,但我希望自己在学习上能尽一份力时就尽上一份力。而且在学生会里,更多的是责任,坐其位而不忠其

事,不如给别人一个锻炼的空间。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不能避免的是要放弃一些东西,哪怕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

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我们学生会生活部已经发生了巨大可喜的变化,我很遗憾不能为学生会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只有衷心祝愿学生会能越来越好

一年有余,与学生会感情深可比桃花潭水,为自己私心而退出,心中实有万分不舍。然有情者,不谓疏远,我自豪曾是拥有。

愿学生会团结奋进,更上一层楼!

此致!敬礼

申请人:XXX

篇11:退出学生会申请书

您好!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在此我首先非常感谢组织部领导这一年多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 这段时间,我认真回顾了大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觉得来组织部工作是我的幸运,我一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这一年多来哥姐对我的关心和教导和对我的无私帮助让我感激不尽。

在工作的一年多时间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从工作方面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组织部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每每回顾上一学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我的感悟、感想、感受都非常的深刻,许多工作生活的场景都依然深记在我的脑海之中,虽然有些不是亲历亲为但还是认真落实自已历所能及的事。

作为一名校组织部成员,这一路走来,虽不是鲜花满地,也不是荆棘密布,有的只是波澜不惊,缓坡小溪。从以前只会按照上级要求办事到现在能独立策划、组织各种活动,我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不好到好的过程,而且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我总会放开自己的思路,大胆的去想,大胆的去做。我知道这是组织部给我的......我很感激!

作为一名校组织部成员是一面旗帜,时刻反映出一个组织的先进性。通过上学年的学风建设活动,让我意识到了高素质大学生更应该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必须让大家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行为上付诸实际才是最为根本的。作为校组织部成员的我,更应该以身作则、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动大家参与活动竞赛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遵守学院的日常行为规范。我在这一学年的时间里学到的道理使我受益终身,我在部门里学到了如何跟小伙伴们相处得更加融洽,使大家在一起能够非常开心、非常快乐,每当自己看到他们那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时,我便又下起我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等将来我们又有机会又可以在一起有说有笑。因此,上学年我上课总是专心听讲。一如既往严以律己,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

但由于自己现在是大二且学习压力比较大,因此花在学弟、学妹身上的时间就相对少了。再加上我们学习的时间不像大一那样充足了,还有很多的专业知识等着我去学习,我不得不放弃我心爱的组织部工作,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上去,或许没有结果,但我希望在学习上能尽一份力。

在学生会里,更多的是责任,坐其位而不忠其事,不如给别人一个锻炼的空间。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能避免的是要放弃一些东西,哪怕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所以我也只有放弃心爱的组织部工作而努力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很高兴能够进入校学联组织部和哥姐们一起工作,学习,在我们的团体中,我学到的很多。但现已大二了,学习至关重要,又面临严重的就业形式,及父母的强烈要求,我不得不努力的去完成他们对子女的期望!

因此我不能再为同学们服务!在此,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组织部领导正式提出退部申请。望能批准。

离开组织部这个大家庭,离开那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哥姐和小伙伴们,心里很舍不得,舍不得小伙伴们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在此祝福我们的校学联组织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创造更好的佳绩。 人走心不走,人不在心还在!如果组织要我的时候我会第一时间赶回来。

此致

敬礼!

XXX

篇12:退出学生会申请书

尊敬的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

加入到学生会已经有一个学期了,我感到时间流得是那样飞快。转眼间我们就共同渡过了一个学期,时间不长,回首往事,我们大家一起学习过,一起工作过。有着部长您的辛勤带领,我们共同渡过了一个既繁忙又快活的学期。也让我在这个学期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在交际演讲方面、在工作技能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也让我在这个科技时代远离了网吧似的宿舍而去与大家一起工作,也可以说是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

说到离开学生会,真的是很舍不得你们。也希望你们能原谅我的自私。在我感觉,我并不合适学生会的工作,也不是因为学生会不好,个人的生活方式与性格的原因罢了,也少不了只为自己着想的自私层面。不过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有时候也感觉不适合在外面闯荡的样子,对着电脑,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再者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虽然我是自愿离开的,但你们在我的心中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在这个世上,你们是伴我一起工作的第一批好友,我们当年高考过后未必都是想进柳职院的,也是这难得的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在你们的带领下,我开始写策划,开始访谈交流,开始画海报,开始出通知……有些任务虽说高中经历过,不过那并不正规,没能让我看到事情的气派,内容的内涵。

我可是有过两天的打工经历,可想而知不是那么好受的两天,外面世界是那么的凶残。经历事情的种种,人物的种种,我感到了生命是要乐观的,现实和梦想斗争的残骸只能让人暇思。就算最终不能成功也要干得轰轰烈烈,开开心心,将来回想自己的生命也不是在虚度。我感到了你们的温馨,你们的热情,学生会让我找到了与外面世界不一样的工作场面,这里没有竞争,没有追名逐利,没有专利不可告人,大家可以在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展示才技,我们大家能在学生会里面工作是那样的幸福,大家如同兄弟姐妹般和睦相处。

为了明天的美好,我们都要朝着各自的目标前进,我有了退出的念头,也就可能没了刚进学生会样全身心地投入、恪尽职守、埋头完成每一项工作的决心,继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对大家产生不好的影响。我在离开学生会之后,也不会忘了院学生会宣传部的你们,我的好兄弟好姐妹。也希望大家能理解、原谅我这样匆忙地离开学生会。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业有成。

坚信院学生会宣传部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此致

篇13:退出是为了成就

一、定向导学

定向导学是“356”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模块。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有下发导学案、整体感知、明确任务并自主预习。

整体感知环节,教师简介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对朱自清先生作进一步的了解吗?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开始了自主阅读。随后,教师根据现场反馈情况并结合导学案,确定了各小组的预习任务。一组:走进作者,介绍背景;二、三组:品析20岁时朱自清眼中的父亲背影(买橘背影、离别背影);四组:品析28岁时朱自清回忆的父亲背影(首尾背影);五组:悟背影、说背影。

自主预习是定向导学模块的中心关键。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完成80%左右的教学目标。

二、展示提升

展示提升环节,教师要积极搭建舞台,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自主展示预习中的学习成果。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主动隐身,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我们来看第二小组自主展示的片段。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写人物一般从正面着笔,朱自清先生却另辟蹊径,选择了背影,并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抒写了父亲买橘时的感人瞬间。我们请第二组展示学习成果,首先请二号上台。

二号:请同学们听我朗读“买橘背影”部分,大家边听边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了父亲的背影?

生1:作者从外貌、动作两个角度刻画了父亲的背影。

二号:真准确。下面我们组将结合课文内容,给大家作具体的分析。

三号:同学们,我们来看父亲的穿着。(朗读)我发现父亲的帽子和大马褂都是黑色的,我想那是因为祖母去世,父亲还在哀痛中的缘故。然而,父亲却怕儿子伤心,安慰儿子说:“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可见父亲的坚强。卸职加上丧母之痛,此时的父亲可以说是祸不单行,但他却强忍悲痛来车站为儿子送行,可见他对儿子深沉的爱。这是我的理解,大家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2:我发现父亲的衣服都是布做的,说明父亲卸职后生活贫困。

三号(追问):他给儿子准备的是什么衣服呢?

生3:他给儿子准备的是一件紫毛大衣。

三号:毛大衣是很高档的衣服。父亲自己穿布衣,却给儿子买毛大衣,显示出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请下一位同学展示。

四号:请同学们看作者对父亲爬月台时的动作描写,谁能将句中的动词找出来?(生默读相关句子,自由回答并互相补充。)大家找得很准。我们来看月台图,了解一下父亲买橘子的路线。(在黑板上贴“父亲攀爬月台图”,带领同学们感受每个动作的难度。)从父亲的动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请五号具体分析。

五号:同学们,爱具有双向性。父亲爱儿子,儿子也爱父亲。望着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背影,儿子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这是感动的泪,也是爱父的泪。请听我朗读这一段文字。(全场因感动而静默。)

师:是啊,这是一幅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的美好画面,它的名字叫父子情深。作者没有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选取了爬月台买橘子这件小事表现父爱,这种写法叫什么?(生:以小见大)对,以后我们要尝试着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学生的展示可谓异彩纷呈:有精彩的开场白、精美的图片,有独到的分析、动情的讲述,还有互动合作、起承转合。整个过程中,教师只出场了一次,但教学效果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三、当堂反馈

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说和演,可以是画和练,也可以是读和写。

学习《背影》,应该让学生珍视亲情,理解父母。教师据此设计了拓展内容:一是读网络诗《儿子眼中的父亲》,找触点,谈感受;二是写一段心语送给父(母)亲;三是做一件小事,给父母带来感动。

精心的准备,让学生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有的说,趁父母健在,我们要做个孝顺的儿女,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有的说,此时此刻,我想起了远在云南打工的父亲,我想把刘和刚的《老父亲》送给他(深情演唱);有的说,走近《背影》,我看到的不仅是亲情相拥,血肉相连,还看到了一个人生的轮回,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背影,我们应该思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该留下一个怎样的背影!

篇14:退出学生会申请书

你好!

一年多之前,我加入学生会,一直从待考核人员到正式成员,工作的时候我也得到成长。亲身的实践,前辈的经验,外联的工作,学生会的活动都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在外联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学会很多与人交际的技能,得到了很多自我锻炼的机会,积累了了很多融入社会的经验。所有这些都将是我一生所受用不尽的。我曾经非常热情的为我的工作而努力付出,即使那些付出有的时候并不能换来我们预期的赞助,即使那些付出曾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

时间过的很快,大二之后我自己萌生了退出学生会的想法。至于原因有很多,其中我对工作失去热情和责任感是主要的原因。我觉得在对工作失去热情的时候,我不能尸位素餐的赖在工作上试图以排资论辈换取什么。我们的新成员已经熟悉工作,他们大可以独当一面,他们的努力和热情更应该得到肯定。大二之后,我还有很多不得不去做的事,各种重要考试很多,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出学生会,也希望老师的理解。

学生会留给我的不应仅仅是一个曾经的职务,而是充当师生纽带与喉舌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不应只是一个学生会成员要担负的。我离开学生会之后,一样会为密切学生会与普通同学作出努力。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也很荣幸认识了我们学生会的各位老师、主席、部长、同事们。我很荣幸与大家共事,我很珍惜与大家的友谊。几年后,几十年后,当我看到学籍资料上有我在学生会工作过的记录,那也将使我一生感到无尽的荣光。希望老师能理解我退会的原因,我们外联还有许多工作能力强的干事,他们还在为我们共同的责任和光荣而努力奋斗!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

上一篇:”送别“歌词下一篇:柳永《菊花新》诗文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