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

2024-05-13

202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精选2篇)

篇1:202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

201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中考透视】

中考试题中有关光现象的考点很多,主要围绕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及光的折射的相关知识命题,常常同下一章透镜知识联系起来考查.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知识网络图示】

【名师解读】

一、知识性专题

专题1 光的直线传播

例1 太阳光在密林的地面上留下光斑,下列关于该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太阳的像 B.是太阳在地面上所成的倒立的虚像

C.光斑的形状与密叶间透光的小孔的形状有关,像的形状就是小孔的形状,只是像比小孔大些 D.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

E.这种现象说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F.光斑的颜色与太阳的颜色相同 G.我们能在各个角度看到光斑是由于太阳光在光斑处发生了漫反射

H.光斑反射的光实际由下列成分组成:红外线、红光、橙光、黄光、绿光、蓝光、靛光、紫光和紫外线 ┃分析┃

光斑是太阳在地面上所成的倒立的实像,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同,而与小孔形状无关,故A对,B错,C错.这种现象是小孔成像,它只能说明光在此处的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将发生弯折,故D对,E错.光斑是太阳光经树叶间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所以它的颜色与太阳的颜色相同,故F对.光在光斑处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射入我们眼中,我们才能在各个角度看到光斑,反射的光是太阳光,所以G对.所有物体都辐射红外线,太阳也不例外,太阳是高温发光物体,所以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太阳光是白光,白光通过棱镜能色散成七色光,说明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H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DFGH.例2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日食

B.在电影院的不同位置均能看见银幕上的画面 C.筷子斜插入水中的部分看上去发生了弯曲 D.通过潜水艇上的潜望镜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

┃分析┃ 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项对;B,D两项是光的反射;C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正确答案为A. 专题2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例3 如图2-151所示,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和入射角.

┃分析┃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先画出法线,再画反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答案:如图2-152所示.

例4 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0°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2-153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090 ┃分析┃

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中,反射角的度数为=60°,如图2-154所示. 答案:如图2-134所示.

专题3平面镜成像例4 如图2-155所示,S是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O是射向镜面的一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山SO的反射光线及S在镜中所成的像S′.

┃分析┃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确定像S,的位置,然后画反射光线.如图2-156所示.

答案:如图2-156所示.

例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分析┃

在漫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C错.故正确答案为C.例7 如图2-157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2-158中的()

┃分析┃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故正确答案为C.例8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

玻璃板既能作为平面镜成像,又能透光,便于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光屏上是接收不到的,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等大的,其大小与物体离镜面距离无关.

答案:(1)能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透光、成像)(2)到平面镜的距离(3)大小(4)不能 虚(5)不变

专题4 光的折射

例9 如图2-160甲所示,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此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在图中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架在水平台如图2-159

┃分析┃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2-160乙所示.

答案:如图2-160乙所示.

例10 如图2-16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分析┃ 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正确答案为D.

例11 如图2-162所示的漫画说明了什么? ┃分析┃ 因为水底反射的光线在射入眼睛之前,在水面处发生了偏折,所以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虚像比真实的位置升高了,所以感觉池水并不深.

答案: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例12(实验探究题)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处既发生反射现象,又发生折射现象,并且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光在水中的入射角,如图2-163所示,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请在下面写出你的猜想和支持你这一猜想的理由.

猜想: ;

理由: .┃分析┃

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r大于入射角i,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等于90°,折射光线就沿分界面射出;当入射角再增大时,折射角就大于90°,这时,就没有光线沿分界面射出,光线将会全部返回到水中. 答案:猜想1:折射光线沿分界面射出

理由1:因为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等于90°,这时光线就沿分界面射出

猜想2: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现象消失了,光线全部返回到水中 理由2:因为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将大于90°,这时就没有折射现象了,光线将全部返回到水中

二、思想方法专题

考题5 猜想法

【专题解读】 猜想也称想象或猜测,是用已知的物理知识对某些未知的事物作出科学的预测.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而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更小,由光的速度各不相等,即可猜想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可能不相等.

例13 在科幻小说《往日之光》中,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想象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l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景致的光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电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城市的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l0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

这确实足—个有意思的幻想.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部分科幻已经变成现实.(1)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什么?(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吧!简要写出—种想象及其依据.

┃分析┃ 该题情境优美,充满幻想,给人启迪,给出的问题是幻想要有依据,第一问的幻想依据应是使光速减慢,后一问只要联系所学知识,再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1)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利用慢透光玻璃减慢光速.(2)乘坐超越光速的飞船去预知未来. 考题6 建立理想模型法

【专题解读】 建立理想模型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忽略次要因素和过程,只考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和过程,把研究对象形式化、纯粹化,使人们透过现象从本质认识和处理问题.建立理想模型可以帮助人们研究不易甚至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

本章知识应用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情况. 例14 所谓“光线”是指()A.光源发出的一条条直线 B.激光器射出的一束光 C.研究光学虚设的一种光学模型 D.表示光线传播方向的一种光

┃分析┃ 光线是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而人为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是一种虚设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故正确答案为C.

【沙场练兵】

一、选择题

1.发生日偏食的时候,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照在地面上的亮斑的形状是()A.圆形的 B.与树叶间的空隙的形状相同 C.月牙形的 D.无规则的各种形状

2.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浮动,有时看到鸟的影子在水面上移动,则()A.前者是鸟的影,后者是鸟的像 B.前者是鸟的像,后者是鸟的影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二者都是鸟的像,形成原理一样

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2-164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4.一个运动员穿的衣服的后面贴着“108”号,在他背对平面镜时,则他在镜中像的衣 服上的号码为()A.801 B.108 C.180 D.810 5.如图2-165所示,在p点有一发光物体,则在水下观察者的眼里(A处),该物体的像位于()A.p点的上方 B.p点的下方 C.p点 D.p点的左下方

6.把一根竹筷斜插入水中,所看到的现象如图2-166所示,其中正确的是()7.下列几项中不属于紫外线的功能的是()

A.诊断疾病 B.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C.杀死有害微生物 D.使荧光屏发光 8.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9.一束光向西斜射到无水的游泳池底,产生光斑,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A.向东移动后静止 B.向西移动后静止 C.先向东移,后向西移 D.仍在原处不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我们能提前看到日出是由于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对太阳光的折射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D.日食、月食现象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

11.早晨,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呈现鲜艳的颜色,而且颜色随视线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因为()A.露珠晶莹,阳光强烈刺眼,使视觉受到影响,看到眼前五颜六色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视线方向不同,看到了露珠背后不同的颜色

12.如图2-167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时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若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把容器右侧稍微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测出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那么()A.a′a,r>r D.a′=a,r>r

二、填空题

13.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表的示数如图2-168所示,这时的时刻应该是 . 14.绿色植物的叶子反射的光是 色光,红色的花反射的光是 色光.雨后天

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

15.我国古代有句成语“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 造成的. 16.卫生间的平面镜上蒙上一层水珠后就看不清人的像了,这是因为 . 17.池水的深度为3 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10m.猴子捞月时看见的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

18.使各种色光几乎全都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

19.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 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如图2-169所示 位置(填“甲”或“乙”).

20.在伊拉克战争中,所有英美联军士兵都装备了夜视镜,它是根据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作用制成的.

三、作图与实验题

21.如图2-170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原理简图,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θ=60°照射到水平液面,反射光OB射到与其垂直的光屏上,再用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就可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液面降低到虚线处,发现光点B在光屏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到B′,请在图中标明B,的位置.(要求画出光路图)

22.如图2-171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3.如图2-172所示是从水中的A点射向空气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光线的传播方向大致合理.

24.如图2-173所示,S是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L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L的反射光线.

25.室内一盏电灯通过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射出两条细光束(如图2-174所示).请根据这两条细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6.如图2-175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A 6.D 7.A 8.C 9.A 10.BC 11.C 12.B 13.10:51 14.绿 红 色散 15.光沿直线传播 16.光的漫反射 17.3.8×108m 18.白色 19.折射 乙 20.红外线

21.如图2-1 76所示.

22.如图2-177所示. 23.如图2-178所示. 24.如图2-179所示.

25.如图2-180所示.

26.(1)较黑暗 B蜡烛(2)重合 相同

垂直 相等(3)B

篇2:2022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九年级)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中考总复习教案点击下面标题可直接进入下载相关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中考总复习教案

上一篇:初三寒假辅导计划下一篇:高年级数学老师工作总结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