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中考总复习

2024-05-10

做好中考总复习(精选十篇)

做好中考总复习 篇1

一、研究考试说明, 关注命题趋势

河北省中考文综科目思想品德部分的命题是根据考试说明进行的, 所以要想使复习卓有成效, 我们首先就要钻研考试说明, 做到心中有“纲”, 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复习工作。在复习的过程中, 我们还要多做近几年的中考试卷, 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 关注命题趋势, 使自己的复习有的放矢。

二、抓住学生心理, 营造积极的复习环境

高考形势的严峻, 造成了中考形势的严峻。所以, 现在的学生大多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 我们要在中考最后的复习阶段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具体来说, 班级的学生分为三大类:一是优等生, 二是中等生, 三是学困生。对于不同的学生, 我们在复习课堂上应安排不同的任务, 因材施教。优等生有较好的思维习惯, 我们应在课前把复习的任务布置给他们, 让他们自己研究解决,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课时让他们各抒己见, 然后加以归纳总结, 并且练习以强化能力的习题为主。对于人数众多的中等生, 我们在上课时应以他们为主, 要求他们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 并且作业和练习也以基础知识的练习为主, 强化训练。对于学困生, 我们应尽量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耐心帮助他们复习最基础的知识, 给他们最简单的练习题, 使他们在课堂上有事可做, 每节课力求有所收获。

对于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给予关注。我们可以采用个别座谈、分类座谈的方式, 给予他们鼓励, 告诉他们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 学好这门课不但有利于提高中考成绩, 而且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也有指导意义, 并且思想品德课是所有考试科目中最简单的一门课程, 只要学习, 每个学生都会在复习过程中有所提高,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三、给予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

其一, 要审清题。要做到逐字逐句的读题, 找到问题的关键词所在, 看清楚在问什么, 准确把握试题所要求回答的是属于“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还是“怎么样”的问题。

其二, 要多向思维找原理, 回归教材, 认真思考试题要求回答的问题所涉及的课本中的哪些知识。

其三, 规范地组织答案。学生应按照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思路, 遵循一定的逻辑层次, 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 并把课文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此外, 学生的答案应尽量多元化、层次化, 体现创新性等。

四、分阶段、按步骤复习

九年级下学期的思想品德课复习是中考前的总复习, 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计划地进行。具体来说, 一般分为四个复习步骤。

第一轮复习为基础知识回顾。教师应按照中考说明指出的考点进行复习, 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 又要突出重点。

第二轮复习为知识专题复习。在一轮复习对教材全部考点内容进行系统、完整的复习后, 教师应打乱课与课之间的界限, 将考纲中要求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点进行综合归纳, 找出其内在联系, 列出专题进行复习。在此过程中, 教师还要根据某一专题的知识体系进行跨度较大的综合性训练, 以此保证复习的质量。

第三轮复习为热点专题复习。这是国内外重大时政信息和基础知识的分类整合。中考思想品德课的试卷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的时政性特别强, 相当一部分中考试题都是以时政热点知识为背景材料,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当今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所以, 教师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和研究时政热点问题, 特别是河北省地方性的热点问题, 认真分析这些时政资料, 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题目, 组织答案, 并把这些热点以一个个专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整个复习工作的落脚点, 它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败。

第四轮复习为专项练习。在经过对教材知识和热点专题的复习之后, 为了提高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我们还应该要求学生多做练习题。在这个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要精心设计选择各种类型的试题, 特别要选取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 还要注重解题技巧的指导。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中考总复习 篇2

一个原则是:“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的原则,什么意思呢?中考三册物理书知识块总计59个,属于“了解”水平要求的是135个,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的21个,基本实验技能20个,三册物理书基本公式总计26个,这些知识不记住行吗?记不住,就学不会!

“先死后活”指该记的必须记住,记不住就不能理解,更不可能灵活使用。“不死不活”是指死的记不住,灵活运用知识根本谈不上。“死去活来”是指该记的记住了,在理解的基础时才会慢慢地加以灵活运用,才可能在中考中取的较好的成绩。初中知识有70%靠的是记忆,总之,记住是前提,理解是过程,能力提升是结果。

五个抓住是:

(1)抓住中考说明,把握中考走向;(2)抓住物理课本,落实基础知识;

(3)抓住课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4)抓住网络建立,形成知识体系;

(5)抓住题目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第1点:认真研究中考说明,把握中考走向。

第2点:回归课本,狠抓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中考物理,读书破三本考试定有准。中考试题有60%以上的题目来自课本,因此认真阅读物理书,对于提高得分率很关键,据我调查,中考考生中平时有认真阅读物理书习惯的不足学生总数的10%,课本是知识的源泉,我们的物理知识90%以上来自于课本,因此认真阅读物理书,对于中考基础题不丢分、少失分至关重要。优等生中考失分的往往不是难题,而是基础题,中差生丢基础分更是比比皆是。有的学生拿起课本,不知怎样读效果才会好,我认为:阅读物理书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叫“通读”,所谓通读就是原原本本,一字不差的将书中涉及的问题认真阅读一遍,不丢不落,将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在通读中加深理解。

举一例,课本上有一个图,即活塞式抽水机,很少引起学生关注,但是中考试题就出现这样考题“请你说出图中与所学物理有关的问题”,许多人望图兴叹,不知所云。

认真分析至少可说出四种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

(1)基本原理:大气压的作用

(2)手柄:杠杆原理

(3)出水口水流出:重力的作用

(4)手柄往下压活塞打开:非平衡力的作用

第二步:精读,将公式、概念、定义、规律、重要实验,该记的必须记住,保证基础知识不丢分。在记忆的同时才能加深理解。

第3点:课堂复习是根本,复习质量有保证。

要重视学校内复习课,提高复习质量,有不少学生对常规复习课不重视,认为该学的知识已经学过了,听不听无所谓,其实我们对要加深对学生的情况的了解,有针对性的进习复习,准确把握重点、难点,认真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复习课一要让学生认真听,二要让学生手、脑、耳并用,让他们做到边听边记边想,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并加快解题速度。课堂复习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查缺补漏,有问题要及时解决。学问学问——又学又问,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有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越问越少,这样才能保证每节课的复习质量。

第4点:夯实基础,构建网络

中考总复习不是一般的复习,而中考考试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要求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由点到线、由线成网,设法让学生弄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复习中要打破章节内容,建立知识网络。

第5点:抓住题目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学 篇3

关键词:中考语文;总复习;教学;分析;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60-01

中考在即,时间紧任务重,语文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复习效果,是老师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总复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考成绩。一套科学的复习方法,可以使总复习事半功倍,容易收到显著效果。现结合我对语文总复习的实践与体会,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拟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针对中考语文复习时间短、任务重、范围广、内容多的特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中学语文进行深入复习,全面提高成绩,必须讲究复习技巧,拟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如今的应试能力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之上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用现代教育理论来重新审视和把握复习与学习积累、能力发展的关系。就语文而言,学习积累是指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累积;能力发展是指听说读写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二是相辅相成的。复习计划要结合复习内容和学生具体实际进行拟定。结构上应包括时间、复习内容、达到的目的或要求、复习方法等。总的原则是紧紧围绕着《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关于对初中毕业生要求的内容,对考试范围、学生情况仔细研究,心中有数,使复习能抓住重点。要明确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表以及检测反馈的时间方法,制定好每阶段的复习内容和侧重点。当然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及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的意见不断调整和充实复习计划。

二、走出语文复习的误区

回首过去的复习,常常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注重知识的机械重复,忽视知识的运用技能。二是热衷于知识的专题,忽略了语言的整体感受。三是走进题海战误区,迷失了自己的主动性。语文中考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必然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主要依据。因为大纲是我们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语文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本是联系教、学、考的一条纽带,是训练并形成各种能力的重要凭借。在复习过程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走出误区,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三、高瞻远瞩,明确学习目标

认真研究《语文科考试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即在学生临考前要通过哪些训练,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分析中考试题,预测命题方向

近年来我地中考语文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以话题作文为主,今年还有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中考语文试题,在复习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五、强化基础训练,复习有侧重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六、强化阅读题的专题训练

我分析了许多中考语文试题,发现:试题的阅读板块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分值占全卷的40%--50%。这一部分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选文上,课内选段,课外选篇,兼顾多类文体,注重文质兼美,适合考试;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重视科技文阅读。(2)在设题上,以简答题为主,由侧重静态地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等内容)转向注重整体感知,注重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3)在答案设计上,多强调意思对即可,鼓励学生写出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针对这些变化,我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了训练:(1)精心选材。围绕中考阅读题的选材特点,我分体裁精选了阅读材料,这些材料的选取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涉及素质教育、环境保护、人口问题、最新科技、实事新闻以及精美时文等,进行有目的的训练。(2)精心设计问题。除借助这些材料继续训练字、词等基础知识以外,我修改材料的问题,突出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的训练。(3)注重方法指导。实践证明,解答阅读试题,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不是有关问题的“答案”,而是有关规律性的知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指导的目的是“授之以渔”。

谈中考数学总复习 篇4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看,中考命题的趋向是以基础为主,坚持源于教材的基础知识,有的是课本上的原题或略有修改,有的是教材中例习题的引申或组合,在整体构思与具体题目设计上,起点适当,把考查学生的“双基”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因此,在复习中要紧扣“课标”,围绕教材,加强“双基”训练。

对基础部分内容的复习关键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抓住对概念的实质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在应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计算问题中的公式结论等,要掌握它们的推导过程,在归纳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重视学生对自己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把握问题的本质,提高训练效率,注重解题后的拓展。

二、关注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强化能力

从近三年的试卷看,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已渗透到中考试题中,带来了试题的变化。因此在这种新形式下,更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社会现实、经济建设、方案探索等各个方面,从中提炼出有社会价值的应用背景,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问题的背景,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归纳出变化规律,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如:

例1.某高科技产品开发公司现有员工50名, 所有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

部门经理:欢迎你来我们公司应聘!我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500元,薪水是较高的。

小张想:这个经理的介绍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吗?

请你根据上述内容, 解决下列问题:

(1)该公司“高级技工”有名;

(2)所有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x为2500元,中位数为元,众数为元;

(3)小张到这家公司应聘普通工作人员。请你回答图中小张的问题,并指出用(2)中的哪个数据向小张介绍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更合理些;

(4)去掉四个管理人员的工资后,请你计算出其他员工的平均工资y(结果保留整数),并判断y能否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如果你是上课的教师你面对离校后将外出打工的学生你会如何讲呢?

三、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感受

考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的角度要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例2.下面是数学课堂的一个学习片段, 阅读后,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学习等腰三角形有关内容后, 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ABC中∠A=30°, 请你求出其余两角。”同学们经片刻的思考与交流后, 李明同学举手说::“其余两角是30°和120°”;王华同学说::“其余两角是75°和75°;”还有一些同学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假如你也在课堂中, 你的意见如何?为什么?

(2)通过上面数学问题的讨论, 你有什么感受?(用一句话表示)

四、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

历年的中考题中都很重视数学方法的考察,而数学思想是以数学方法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比数学方法要高一个层次,近年来考试题明显加强了对数学思想的考察。而考察数学思想的试题一般题型新颖,综合性强,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学习中要注意发掘和运用这些数学思想。

五、加强对数学活动过程的体验

《标准》所提出的评价理念之一是:不仅要关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关注对他们数学活动过程的评价。中考数学试题中有多道题目体现考查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导的思维过程,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多提供给学生数学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认识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应用数学能力、改革学生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

六、模拟考试练习做题要求“快”、“准”

综合训练(模拟练习)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应试能力。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尤为重要,“准”和“快”则是平时训练的结果。因此,平时做题,既要做到“准”又要做到“快”,而不是只要做对即可。实战是最好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调整心态:“要求会做的题要拿满分,不会做的题要争取拿分”。如何得分,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必要的步骤不能省去,会多少写多少。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严密推理和精确计算,才能保证拿到分。

七、收集错题或出现频率高的题

到了后期,特别在最后一个月,不同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不同,针对性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实战模拟测试、课堂练习等教学中,要求学生把错题抄录在笔记本上,并有针对性的画上记号,提醒自己是某个知识点记错还是用错,力争下次出现类似问题时不再出错。

中考语文总复习 篇5

复习的内 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字 音

一.复习要点:

识记常用字、正确认读汉字的字音及声调。

二.复习点拨:

根据字音方面考查的内容分析,把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归纳成以下几点:

1.误读:

(1)人们习惯上经常在口语中容易读错的字,在书面考查时,往往也容易出现错误。

如: 恶劣 lvè/liè 惩罚chĕng/chéng            玫瑰 guì/guī 乒乓 bīng/pīng

(2).由于学习时掌握的不牢固,而发生的形声字及形似字误读。

如:形声字: 粗糙 zào/cāo 澎湃 bài /pài     形似字: 衅xìn/ 畔 pàn 概gài/ 慨kăi

(3).多音多义字的误读。

如: 模样 mó/mú 堵塞 sài/sè               间隔 jiān/jiàn 村氓 máng/méng

2.模糊:一些口语不常用的文学性较强的词语,由于平时接触少或学时掌握不扎实,导致印象模糊或根本不认识的。

如:矍铄 jué 倥偬 kŏng zŏng

3.规则不明:

(1).书写上把汉语拼音写成英语的手写体。如:g j 等。

(2).辨识易混淆的声母和韵母。 如:b与d 、p与q、

zh与z 、ch与c 、sh与s 、uo与ou 、ie与ei in与ing等。

(3).声调的标法规则与书写。“四声”要能准确认读,并注意

特殊标调。 如:i u并列标在后等。

(4).拼写规则:i行韵母前面无声母时用y,u行韵母前面无声母时要用w,v行韵母拼写时前无声母要用y,且j、q、x与v相拼

时,v上点省去。

4.其他:b、p、m、f、w直接与“o”拼,其他声母与uo拼。

如:摸mō 罗luó 。标掉顺序是a、o、e、i、u、v,且i上标调时去点。

字 形

一.复习要点:

积累识记常用字,辨识字形。

二.复习点拨:

中考关于字形方面的检测,除基础知识部分有明确考题外,在

试题的阅读答题、默写和作文中也相应的进行考察。因此其涉及的面较广,分值比例也较大。同时也是学生语文基本功体现的一个主要方面。

字形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无外乎就是错别字,而错字的比例所占较小,典型的如:“犀”字中的“水”,“虐”字的下半部分等。主要的字形问题还是在“别字”上,其主要类型如下:

1.同音字(词)误用辨析: 别出新裁 (心)、害人听闻(骇)、冲耳不闻(充)、闻过饰非(文)、报复/抱负

2.形似字误用辨析: 狼籍/藉 、清淅/晰、旗糜/靡、茶毒/荼、晶荧/莹、篷松/蓬

字义、词义

一.复习要点:

认识并掌握基本课文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

二.复习点拨:

升学考试中关于字义、词义方面的检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句中“狡猾”的含义,就不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而是含有“聪明、调皮”的意味。再有就是词语的使用不当,如:“等的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句中“深居简出”就属于不理解词义,词语使用不当。另外对根据文意推断词语深层含义的题,近年在北京的中考题中没有出现,这里就不多说了。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即考查学生对词语中重点字的理解和

掌握。题型是判断解释是否正确,如:于是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古代的一种锅) 干将发硎(磨刀石)

3.结合词语给加点字选正确义项:如:无精打采 (1)采摘

(2)选取 (3)搜集 (4)神色、精神。 答案选(4)。

词 语

一.复习要点:

理解词语的意义和分类,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二.复习点拨:

有关词语的考试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同义词辨析填空

如: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衬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识别反义词:即找出反义词搭配正确的选项或选择文中有一种或两组反义词的句子。

如:(1)“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其中“早、晚”“出、归”各是一组反义词。

(2)“已经一昼夜没吃东西了。”其中“东西”这个词本身也是具有反义的两个字组成的合成词。

3.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一般情况下,此类题不直接考辨别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感情色彩,而是通过具体的运用中该词所体现的感情色彩。即辨析说话人在使用这个词语时所赋予词的感情色彩。如:《春》中的“卖弄”、《背影》中的“聪明”、《我的老师》中的“狡猾”、《论雷锋塔的倒掉》中的“贵恙”等词,都是感情色彩在作者的运用时发生了变化的。

句 子

一.复习要点:

1.掌握基本语法知识

2.修改病句

3.判断修辞并理解其作用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语句排序

二.复习点拨:

要想掌握句子在中考中的检测内容,在复习时首先要弄通弄懂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句式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虽在升学考试中不直接检测,但都是做好句子这类题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复习。关于这些积累方面的基础知识,这里就不多述了。

针对中考命题类型,在这一块只谈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句辨析:(例句 略)

(1)成分残缺。句子结构不完整,缺少应具备的成分,影响句意

表达,一般有主语残缺和缺少谓语、宾语中心词两种主要类型。

(2) 搭配不当。句子搭配不当使整个句子不通畅,一般有主语

中心词和谓语中心词、谓语中心词和宾语中心词搭配不当。

(3) 语序混乱:句子的语序排列顺序,即汉语的成分排列顺序

是相对稳定,明显的。但定语和状语比较复杂时,其递加也是有比较固定顺序的,这也是病句中较难分辨及修改的。

(4)指代不明:代词在起指代作用时,被指代的词交待不明,指

代对象不明,进而使句子的句意不明。

(5)句式杂糅:不同的句式可表达同样的意思,但每次只能使用

一种句式。如果一句话中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句子的结构就混乱了,使句意不明,这也是辨析病句中较难的一种。

(6) 关联词使用不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关联词搭配不当,

关联词缺少呼应。二是误用关联词,造成句意不明。

(7) 词语使用不妥帖。句中的词语在音、意搭配,语体色彩等

方面存在问题,影响表达效果,或表意不明。如:“批判学生”应该为“批评学生”。

(8) 修辞方法使用不当。在不该用的地方硬性使用及不恰当使

用影响表达效果,使句意不明确。

(9) 重复累赘:如“他头上的头发全白了”中“头上”等等。

(10)前后矛盾,不一致。如“努力学习是能否考上大学的关键”。

“公园里静得很,只有广播里的音乐在响”

(11)属种相杂:如“校门口有个卖汽水和饮料的小摊”中“汽

水”是饮料的一种,不能并列。

2.判断修辞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首先.应掌握12种基本辞格的类型:即比喻、拟人、夸张、对

偶、排比、反复、引用、设问、反问、反语、借代、对比。

其次.要注意教学生区别不同的辞格。如区分借代和借喻,设问

和反问等,同时,对有“像”的是否是比喻修辞及辞格的连用、兼用、套用也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为好。

第三.修辞是人们长期运用语言的实践中,因加强表达效果之需创造并积累起来的,还应结合各种修辞的具体运用,掌握其一些通用的表达作用。因为这在阅读题中可能会涉及到,这里不举例说明了。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现代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共16种,它可帮助

人们确切表达感情和理解他人的语言。有分清结构,申明语气的重要作用。这几年的中考中少见标点符号的直接考题,大都在试卷的作文中体现。要明确的主要是:

(1)标点符号的位置: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个不能放在

一行末尾,后半个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更不能一分为二,放在上下两行的末尾和开头;点号必须放在句子的右下角,占一格,可以放在一行的末了,但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连接号、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着重号、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

(2)标点符号用法的辨别:这在《新编初中语文总复习》中已

经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谈了。

4.语句排序: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

整体的感知及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好在大都是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判断或直接排序,这里就不多说了。

文学、文体知识

一.复习要点:

了解文学体裁的基本常识,掌握基本课文涉及的作家和作品。了

解四大文体的基本知识。

二.复习点拨:

这些内容在考试中大都以作家、作品、朝代的搭配和文学常识、文体知识表述正确与否出题考查,因此复习是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了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常识。

2.了解基本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所处朝代的搭配。

3.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四种文体的相关知识。(以上内容在《初中总复习》中有详细介绍)

背诵、默写以书面落实为主。(略)。

第二部分,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中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基本限定在课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学生复习的压力,教师只要把文章理解分析透彻,应该说是比较容易拿分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复习:

1.理解文中主要文言实词的含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2.理解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

3.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方法:直译、意译。原则:(1)增添. 妻(妻子)(2)更换. 涕(眼泪)(3)删减. 发语词:盖、夫等(4)填补.即省略的部分。“必以(之)分人”(5)留存.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6)调整.即倒装部分“何以战”/“以何战”。

4.理解文言句式,即判断、省略、倒装、被动四大句式的用法,更好地理解文言课文。

5.理解、归纳文章的重要内容,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6.能理解、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

7.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

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在《新编语文总复习》中叙述的比较全

面、系统,这里就其复习的要点做一下摘录:

1.阅读记叙文

(1)分析记叙的要素、人称、线索。归纳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理解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2)阅读散文,还要理解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物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的特点。

(3)阅读小说,还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并提出简单的看法。

2.阅读说明文:

(1)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及分类。

(2)明确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3)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

(4)了解并能区分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5)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平实的特点。

3.阅读议论文:

(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其分类内容。

(2)正确把握文章的论点。

(3)准确把握文章的论据。

(4)理清论证层次,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5)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鲜明的特点。

第三部分:写作

写作部分占试卷总分值的一半,可见其对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

性。要想使语文总分比较理想,作文是师生共同的一个重要的砝码。同时因其是中考各科各类试题判卷主观性最强的一个。所以教师对其复习指导也要格外重视:

首先,要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及评分说明。明确作文写到

什么程度给什么样的分。其次,要了解应试作文的一般要求,即应试作文考查学生审题、选材、成文、修改的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写作能力。第三,熟悉作文的方式。明确作文的文体及表达方式等要求。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两步:

一. 作文的指导及训练。

中考作文阅卷有相对固定的评分点,因此,教师可针对其评分

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审题、审要求:明确题目让写什么,写多少字,文体是什么,可用逐字分析,近似题目比较的方法来落实,否则“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写得再好却不切题,也拿不了高分。

2.思想感情要真实健康:真实是要合情合理,有真的感受。健康就是要有正确的认识,二者不可等同。真实有时未必健康,要做到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可合理想象加工,争取能打动别人。

3.内容要具体,中心要明确:要能根据题目确立中心,并根据中心选材,进行描写、叙述,从材料中要能挖掘深层的含义,争取有点睛之笔,但不要空喊口号。

4.议论、抒情要恰当,不要有“水上飘油”的感觉。

5.结构要完整,条理要清楚。不能想哪写哪,分段要恰当,详略要得当。

6.语言要做到通顺,连贯,得体。

7.书写要规范工整,标点使用要正确,字、词、句、书写、表达无误。

二.作文的批改与讲评:

作文的批改是以学生个人为对象进行的,因此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非常的有效,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内容与形式兼顾及多批少改,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畏惧作文。

2.批改的内容方面:对于时下流行的话题作文,首先要看标题拟的好不好,与内容是否有关。其次,要看文章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具体、真实、可信。第三,结构安排好不好。第四,表达方式是否恰当,有无语法和逻辑上的错误。第五,写作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有错别字,词语标点运用是否准确。

3.批改的方式方法:批改方式有精批细改、学生互批互改、抽样批、示范批、当面批等。批改的方法有眉批、总批和增、删、调、换等。

4.作文的批语。批语既是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又是教师水平如何的体现,同时也可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

5.作文的讲评。讲评要求要有计划、有设计。既要有普遍性又要

有启发性,教育性。讲评的方式可以综合讲评、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相结合,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

浅析中考数学总复习 篇6

[关键词]论文;数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79-02

如何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怎样控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总复习中应注意且较难把握的问题。本人认为,数学总复习既要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沿纵向加深对概念、公式、方法等的理解,也要横向加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课本知识的再认识,最大限度地挖掘课本所蕴含的智能价值,从而通过复习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的目的。本人通过连续十几年的毕业班数学教学实践,对中考数学总复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紧扣《大纲》,抓好双基

教学大纲是中考范围的指导南针,它给了“双基”要求的尺度,总复习应充分利用它。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提出了四个层次要求:①要求“了解”的只需让学生对知识涵义有感性认识;②要求“理解”的要达到理性认识,做到“要知其所以然”;③要求“掌握”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并加以巩固加深,对其所涉及到的各种类型的习题能准确地解答;④要求“灵活运用”的要能综合运用知识,并达到灵活的程度,从而形成解题技能与技巧。因此,在总复习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各知识掌握程度的尺度。

教材是大纲的具体体现,在总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扣大纲要求,抓好“双基”。教材中有“小结与复习”。它是对每章节的知识要点概括,并指出了难点、重点和要求,中考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引导学生掌握本章的知识系统和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对复习材料中已删去的旧教材内容应引导学生及时地淘汰。如:点的轨迹、射影定理、反证法、无理方程等内容,这样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对“双基”的掌握。

二、注重公式、概念的逆用和变式的深化认识

数学概念、公式以及很多知识都具有双向性,复习中要加强正反对比,除了要求学生能正面使用公式和数学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注意公式、知识点的变式和逆用,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也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1.注意正、反两个概念复习

为了强化逆向思维,在复习概念时,应有意识地编排顺、逆双向配对练习,以便准确地掌握数学概念。

如以下顺问题与逆问题:①5的绝对对值是( );( )绝对值是5;②3的平方是( );9是( )的平方;③计算(xy);把x2xY+Y分解因式;④若+=90€埃颉∮搿。?);若、互为余角,则+=( )。

2.注意公式变式和逆向思维

利用公式变式可以巧妙且简捷地解决一些看似较难的数学问题。

如两数和或差公式变形:(a+b)=(ab)+4ab,a+b=(a€眀)+2ab。

例:已知y/x+x/y=3/2,求(y/x)2+(x/y)2的值。

解:(y/x)+(x/y)=(y/x+x/y)22 =(3/2)22=1/4

又如:“整式乘除”中有些题目若不用公式的逆用,势必感到束手无策,而逆用数学公式、法则,往往可以做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例①3·(1/3)②(2+3)·(23)

考虑积的乘方公式(ab)=ab的逆用ab=(ab)

解①3·(1/3)=3·3·(1/3)=3[3·(1/3)]=3

②(2+)·(2)=(2+)·(2)·(2)=[(2+3)(23)]·(23)=(23)

三、注重选题,加强知识沟通

复习是将已学过的知识条理化、规律化,使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一定高度。因而复习效率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复习选例恰切,故复习中选择例题显得很重要,教师要加以重视。

1.有利抓好双基,加强综合沟通

初中数学知识面广,数学基本概念、法则、定理、性质和公式分布分散,要加强知识点的联系,就应该选择覆盖知识点广的例题,使每道例题尽可能包含若干个知识点,而不是仅局限于某一知识点。如在复习“函数及图象”时,本人在理解函数有关解题基本方法后编出如下例题:

例:已知函数,y=kx4x+k(2x+1)9,求

①当k取何值时,此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②当k取何值时,方程kx4x+k(2x+1)9=0没有实数根;

③当k取何值时,此函数图象在x轴的下方。

解:此函数可整理为:y=kx+(2k4)x+k9

=(2k4)4k(k9)=20k+16

①当>0时,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解20k+16>0,得k>4/5

但k≠0

所以当k>4/5,且k≠0时,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②<0,20k+16<0,所以k<4/5时,方程

kx4x+k(2x+1)9=0没有实数根。

③k<0

时,函数图象在x轴的下方

所以,当k<4/5时,函数图象在x轴的下方。

通过这一例题,就把函数知识与方程、不等式与根的判别式等知识点综合沟通。

2.选例题要有利纵横比较

复习中只有通过前后知识之间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才能使学生加强各部分知识理解,才能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融汇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设m、n是两圆的半径,且m≠n,两圆心距为3,若方程x2mx+n+3m3n=0有相等的实根,①求证两圆相切;②求m与n的函数关系式,③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②中的函数图象。(解略)。通过此例题的教学与练习,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比较,提高了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

四、注重挖掘,强化功能

1.深化课本例题、习题的功能

中考注重“双基”的应用,而课本的习题、例题是这些知识点应用的最好体现。所以在复习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本例题、习题的引申扩充,挖掘问题的内涵与外延,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挖掘和深化:

①寻找其它解法;②改变题目形式(如把选择题改为填空题或解答题);③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④对结论进一步引申;⑤增减条件探索结论;⑥类比编题等。

教师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逐类旁通,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开放性思维,提高学生解题技能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强化综合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综合训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可行性,既要注意整体知识面,又要兼顾每题的知识面。本人长期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对每年的中考试题都进行了分析,大型的综合题一般涉及到好几个知识点。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解决如下几类综合题:①代数题运用几何知识;②几何题运用代数知识;③代数、几何知识交叉运用;④方程与函数综合;⑤方程与三角综合;⑥代数、几何、三角综合;⑦结论不确定题。综合题考查知识点多,解法灵活,解程较长,难度大,又没有固定解题模式可循。因此,在总复习中应力求多分析、多引导、精讲解、适度练习,注重解题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应考能力。

总之,在中考数学总复习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紧扣大纲,抓好双基,注重选择例题,挖掘深化课本功能,引导学生纵向加深对概念、公式、方法等理解,横向加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复习,会有效地提高中考总复习的教学效果。

以上所述,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同仁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2]《数学教学大纲》

如何进行中考英语总复习 篇7

关键词:中考英语总复习

中考是对学生初中三年,乃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效果的检测,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生的未来。所以每年的中考都牵动着无数人,其中包括考生,考生家长以及教师。因此,中考总复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愈发突出,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中考英语总复习呢?如何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复习效率,是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最为理想的成绩呢?今天我带来了自己多年的中考总复习中获得的经验、体会,和大家共同交流。

众所周知,中考英语总复习课由于时间受到严格控制,要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完成初中三个学年所学到的全部知识,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所以中考总复习一定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一个好的计划不仅能保证总复习有序地进行,更有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应按照新课标以及中考说明的要求,制定一个切实可行且扎实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时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在复习过程中要抓纲务本。“纲”就是教师要进一步明确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于初中各个年级(特别是初中三年级)的教学要求,从而根据其要求,把学生三年来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的复习。

一、总复习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以话题为切入点进行的课本复习。这个阶段以每个话题涉及的课本单元内容而进行全面复习。但要突出和解决重点和难点。如 :复习话题“兴趣与爱好”中的语法点“have(has)been”和“have(has) gone”的区别时,应当特别讲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相似点:两句都有去某个地方的意思。不同点:“have(has) been”是曾经到过某地,现在人已经回到说话的地方。如:I have been to Beijing.(我曾经到过北京。)而“have(has) gone”是表示去某地方的人不在说话的地方,或是人已经向某地出发在于路上,或是人已经到达某处,或是人已经在返回的路上。如:He has gone to Beijing.(他已经去北京了。)

2.第二阶段是进行专项复习。现以语音、词汇、句型和动词的时态的复习为例,分述于下:

(1)语音的复习:语音的复习除了对词汇进行全面掌握外,还要针对一些比较容易混淆而又能用形象化记忆的单词,编了顺口溜。

(2)词汇的复习:词汇的复习,采用下列几种归纳比较的方法:

1)同音异形词的归纳。

hear(听见)—here (这 ) pair(双,对)—pear(梨)

eye(眼睛)—I(我) two(二)—too(也)

nose鼻子—knows(知道) meat(肉)—meet(遇见)

dear(亲爱的)—deer(小鹿) there(那)—their(他们的)

2)词义的归纳。

1一词多义:如:stop v.停止,n.停车站;watch v.观看,n.手表。

2一义多词:如:say可归纳比较tell,speak,talk .

3同义词:如:begin-start; rest-break; difficult-hard; etc .

4反义词:如:above-below; open-close; up-down; man woman; etc .

3)词类的归纳。例如:

1学习用品名称:pen,pencil,pencil-box,knife,ruler,rubber,ink.

2月份名称: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3星期名称: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4)按构词法归纳。

1派生:把前后缀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如后辍er加在有些动词后面,表示从事某种动作的人或物。eg: build-builder,sing-singer,teach-teacher,work-worker,etc.

如:前缀un加在有些词语前面,就将原词义改变为另外的词义。eg: fair-unfair,known-unknown,able-unable,etc.

2合成:把几个词合成为一个新词。eg:news+paper=newspaper,black+board=blackboard;etc.

5)其他归纳比较的方法,不一一列举。

3.句型的复习:

句型的复习一般采取句型转换或改写句子的方式来进行操练和巩固。

例如:

(1)…so…that…,…too…to和…enough to…

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复合句)

He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简单句)

He isn’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简单句)

(2)both…and…和not only…but also…

Both my father and my mother are teachers.(动词用复数)

Not only my father but also my mother is a teacher.(动词用单数)

(3)neither…nor…和either…or…

Neither the boy nor the girl knows the answer.(两人都不懂得答案。)

Either the boy or the girl knows the answers.(两人有一人懂得答案。)

(4)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 .

改为sb.spends some time (in)doing sth .(某人花费多少时间做某事)

It took me two hours to finish my homework.

I spent two hours (in) finishing my homework.

另外,在这种专项的练习过程中,有效的进行比较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列举说明:

1)连系动词“be”与行为动词的比较。由于学生对连系动词“be”和行动词的概念模糊,但他们对最早学到的“be”的印象比较深刻,因此,学生把有关“be”动词的肯定句变为否定句时,都能在“be”动词后加“not”,若变成一般疑问句时,也会将“be”动词调到句首。但行为动词的肯定句变为否定句或一般疑问句时,需要借用助动词do(does)或do(does)not。

2)动词“have”的特殊作用。由于“have”一词本身的词义是“有”,当它作为“有”解释时,它可以当作助动词作用,但是当它与一些名词构成词组时,就失去了“有”的意义,也就不能当作动词作用。

如: have lunch,have lessons,have a good time,etc.

二、动词的时态复习:中考英语八大时态复习

1.英语时态名称的记忆

时态过去现在将来过去将来

一般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 一般过去将来时进行过去进行时现在进行时将来进行时完成 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时将来完成时

2.英语时态形式的记忆:(以动词work为例)

时态过去现在将来过去将来

一般worked work works shall/will work should/would work

进行was/were working am/is/are working shall/will be working

完成had worked have/has worked shall/will have worked

可以分两个步骤记忆:

(1)一般现在时:work(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也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现在进行时: be + working (be随主语人称和数的变化而变化。)

现在完成时: have + worked (have随主语人称和数的变化而变化,worked是work的过去分词。)

这三种基本时态形式位于时态表的中心位置,是必须首先记住的。其它形式可推导而出。

(2)记住了上面三种时态的形式后,可以设想把时间提前至过去,这三种时态的形式就相应地左移一格成为一般过去时:worked (worked是work的过去式);过去进行时was / were+ working;过去完成时had worked.

第三阶段是对考前指导与综合性训练的复习。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的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只是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好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因为有了前两个阶段的复习,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要求老师全力投入到综合性的复习中去。我们的做法就是进行综合练习和选用模拟考卷。对学生进行适应性的操练,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以学生“错题集”为素材,对以前学生易做错的题,再次以实体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做和练,打破原定的定式思维。在全面复习巩固的基础上进行模拟考试。学生经过考试、讲评、操练,再讲评,再考试,直至过关或基本过关为止。

略谈中考物理总复习 篇8

我们学校是镇级中学, 是个三类学校, 生源是县直三所初中录取完了以后, 剩下的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各方面条件较差, 教学难度相当大。虽然如此, 我指导的学生自从实行中考等级分以来, 每年中考物理科都有学生考得A等级以上。因此, 虽累犹喜。

二、有效的总体思路

1.要有爱生如子的情怀

每当走上讲台的时候, 看见坐在下面的学生犹如自己亲生小孩一样, 心中油然而生:要对他们负责, 同时也对自己的教师身份负责。经过一年多的时间, 与学生共同学习初中物理, 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情况应该了如指掌。哪一组有哪个同学物理成绩比较好, 坐在哪个位置都清楚, 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的感受和反应。当然对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也要关注他们的表现, 例如, 上课打瞌睡、讲话、搞小动作、不动笔做笔记等, 要时刻提醒他们每节课都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总之用最大的爱心关注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充满求学、上进的信心, 激活他们求知的动力。

2.熟悉教材内容、教参要求及中考考试说明

现在的教材和以前的教材有所不同, 新教材通俗易懂, 要求识记的知识比较多, 对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要求比较简单, 有些知识只要求学生知其然, 而不要求他们知其所以然。主要强调学生会动脑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本内容, 抓住课本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和考点。

要深刻理解和有效利用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里面的习题, 那些习题是非常典型的, 也是中考要考的物理方法和模型, 每一道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许多物理课外练习题的解答可用课本上习题的解题方法, 所以课堂上要教好, 用好这些资源。这样才能做到触类旁通, 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提高复习效率。

认真研究中考考试说明, 了解每年考试的出题方向、形式、类型、题量、分数分布情况、题目难易程度等等。特别是对题目难易程度分布比例 (6∶3∶1) 的理解, 即基本技能、基础知识 (识记的内容) 占60%;中等难度 (一般性理解、计算) 占30%;比较难 (运用知识的跨度和计算量稍大、理解程度稍微复杂) 占10%。理解了这个才能有针对性地复习, 有效使用课本、复习资料;同时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3.研究近三年中考物理试卷, 考试内容、出题形式、难易程度, 从学生角度感受答题得失情况

近三年来我市中考物理试题形式和题量相对比较稳定, 都是五大题29个小题。即选择题, 12小题 (每题3分, 共36分) ;填空题, 8小题 (每空1分, 共16分) ;作图题, 2小题 (每图2分, 共4分) ;实验与探究题, 4小题 (每空1分, 共20分) ;综合应用计算题 (27题6分, 28题9分, 29题9分, 共24分)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布基本上都能按照6∶3∶1的比例出现, 而且题目是有梯度的。比较难的 (10%) 题目一般分布在:选择题第11 题或第12题3分;填空题最后一空或者两空每空一分;实验探究题最后一空1到2分;在第28、29题一般每题有3个小问题, 比较难的在最后一两问, 另外第29 题有个特点, 题目文字比较多, 从头读到尾有时候不知道题目说什么意思, 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混乱。这种题目出题的目的是考查那些综合能力、素质比较强的学生, 也就是A与A+的区分度。

了解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后, 复习时就更有针对性, 避免盲目性, 做到心中有数。

三、具体复习技巧

1.有效利用有限的复习资料, 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我们用的复习资料一般为《中考导航》或者《中考先锋》及配套练习, 还有四次模拟考试。以课本为基础, 以“导航”为主线将课本的基本知识点、考点全面详细复习。复习时以联想式思维展开, 将点、线、面有机结合, 例如, 复习到 “压强”这个物理量时, 就要从压强的定义———压强的符号———压强公式———压强的单位这样程序进行复习。这是复习大部分物理量 (物理概念) 时的基本模式, 然而有些物理量还涉及 “成立条件”、“分类”、“内涵和外延”、“单位的物理意义”、“特性”等等, 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与总结, 找出规律性东西, 使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记忆方式。

2.关注学生每一次模拟考试的答题情况, 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试卷分析

每一次模拟考试后都要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及时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要特别留意学生的弱点与不足, 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要逐个逐条地指点分析, 了解他们的答题过程, 帮他们找出问题的结点, 避免下一次又犯同样的错误。经常提醒学生:每一次考试收获最大的是在考试之后, 对那些答错的题目要进行深刻分析, 找出原因, 并把它记在脑子里。这样日积月累, 错误逐渐减少, 得分渐多, 考试成功的经验就多。

每一次考试都提醒学生, 要得高分必须重视选择题, 不要以为选择题容易, 其实选择题是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比较强的题目类型, 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 答题时, 平均每题用时在2分钟左右。

对于综合应用计算题, 要鼓励学生不要有畏惧心理, 其实它也不是很难的。比较难的问题只有3—5 分而已, 且一般在最后一题的其中一问, 其他的, 只要掌握好课本的基本知识都可以解决, 但解答时要注意解答步骤和表达的规范性, 一定要有文字说明, 要先写出公式, 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至于, 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考基础性知识的题目比较多, 有好多题都直接来自课本, 只要掌握好课本基本知识都可以作答, 特别是实验探究题。

3.注重物理解题思路方法的培养, 让学生在短期内形成自己的物理解题思路

在讲评试卷时, 也要舍得花时间, 把心思放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上, 要把知识点、答题方法、思路、技巧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讲清、讲透, 特别是第11、12 题, 还有计算题的最后那两题。要让学生感受选择题的重要性, 计算题的容易性, 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选择题和计算题的解答方法。

经过近两年的物理学习, 绝大部分学生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物理思维模式。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关的物理方法解决问题。

每年的6月上旬, 要将所有的物理模拟试卷集中起来, 用2~3节课的时间专门复习选择题第11、12题;用4~5节课专门复习计算题, 特别是最后一题;用1~2节课专门复习作图题;用1~2节课复习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最后两空。这样让学生知道:中考, 考什么, 怎么考, 在哪容易得分, 在哪容易丢分。

4.注重课本基本知识复习, 加强学生记忆

中考, 不管他怎么考, 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一定要以课本为本。在6月中旬时, 要求学生将物理课本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认真地朗读一遍, 巩固基础, 查缺补漏, 使那些处在及格边缘的学生能及格;成绩较好的学生有所提高。

四、做好应试心理辅导

1.充分利用考前十分钟, 通览全卷, 把握全局

中考规定:“提前十分钟发卷, 让考生填写考号、姓名等, 但不能作答。”考生可利用这段时间, 将试卷浏览一遍, 把握试卷全局, 大致了解题量、题型及分值的分布, 了解试题的难易度, 了解哪些题易、哪些题难, 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2.科学统筹答题顺序, 先易后难, 合理支配答案题时间

在中考物理试卷中, 绝大多数题目是基础题、中档题, 难题是极少的。为了让迎考心态处于最佳状态, 考生要科学统筹答题顺序, 合理支配答题时间。第一步, 先做容易得分、计算量又不大的题, 快速增加得分, 体验成功感, 有利于消除开考时的紧张心理;第二步, 做有一定的解题思路, 但又需要一定计算和表述的题, 不断补充分值, 此时, 完成大部分的试题, 心理上又不断体验成功, 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利于活化大脑中的知识脉络;最后一步, 在无后顾之忧的轻松、稳定状态下, 集中“火力”, 去攻打心中所谓的难题。切忌从头做到尾, 一旦碰到坎, 跨不过去, 花费时间过多, 就会影响后面题目的作答, 心理上会造成过重负担, 导致审题不周, 漏这漏那, 错乱百出, 连连失分。

3.谨慎审题, 在准确的基础上求快, 争取时间

一般题目至少看两遍, 弄清题意, 找全信息, 识别题中陷阱, 挖掘隐含条件。对感觉熟悉的图形、题目, 更要谨慎, 千万不要凭借旧经验和旧的思路方法, 没看清楚题目就想当然作答。因为图形、内容的相同, 并不意味着题目的设问也相同。对新题型更要仔细读, 耐心地多看几遍。把已知条件一一列出, 再寻找“桥梁”链接已知量和待求量。只有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才能求快。

4.了解评分标准, 规范作答, 不丢“冤枉”分

考生了解评分标准, 秉承“扣分点, 要避免;得分点, 要多写;关键点, 不能省”的原则, 规范作答, 正确书写, 既不轻易失分, 又能在自己不能完全求解的试题中多得一些零散分。另外, 书写要工整、清晰, 卷面要整洁, 作答顺序一般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等等。这样, 将会让评卷的老师在可扣可不扣的地方, 不扣你的分, 在可给可不给的地方, 给你分, 使你获益多多, 不丢“冤枉”分。

五、心理失常的表现、预防与调节

1.心理失常的表现

(1) 情绪亢奋, 难以自控。 (2) 考前考试焦虑、害怕考试。 (3) 感知模糊、反应失常。听不清监考老师的话, 看不清题目条件和要求, 动作反应失常。 (4) 思维混乱, 迁移受阻。出现判断不准、分析归纳困难、解答问题效率低下。 (5) 注意收窄、稳定性降低。无法做到“总揽全局”, 出现漏题。在解答某个问题时, 时常想到另一个问题, 降低了解题的效率。

2.预防措施

肯定自己, 相信自己。缺乏自信心的人, 还未上考场, 就先在心理上吃了败仗。要知道任何人都有长处, 也都有短处。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有意识地克服和防止自己的短处。

提高认识, 减轻压力。要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做到一颗红心, 多种准备。克服那种“考不好就没有前途”的片面认识。放下思想包袱, 轻装上阵, 精神抖擞地去参加考试。

劳逸结合, 精力充沛。复习迎考的时间越长, 越要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的睡眠, 防止过度疲劳。通过调节, 使自己的精力、情绪等各种状态在考试时处于最佳状态。

3.调节

(1) 转移注意, 抑制紧张心情。当一个题目百思不得其解时, 如果坚持不放, 可能会使心情紧张, 此时可暂时放下它, 转移注意, 做其他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策略刍议 篇9

关键词:语文复习,误区,积累,针对性

中考语文的复习现状是怎样的呢?通过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点误区:

一、注重知识的机械重复, 忽视语言的运用技能

有些老师的复习, 仅仅是将初中一至六册的基本课文重讲一遍。也有的老师将基本课文按照体裁分类, 然后逐篇细致讲解分析。以上两种复习方法大同小异, 教者不管学生以前是否掌握或掌握到什么程度, 多是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重复讲授,

二、热衷于知识的专题讲座, 忽略了语言的整体感受

我们有的老师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的复习, 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复习, 教者每节课精讲一个专题, 以期达到加深学生理解的效果。从初三总复习的要求来看, 这样只能是给知识划清界限, 不能给学生以整体感知语言的基本能力。这与近年来侧重于考查学生语段阅读能力的中考趋势相背离。

三、走进“题海战”误区, 迷失学生的主动性

新学期伊始, 各种复习资料和配套训练铺天盖地而来。学生被埋在题海中, 应接不暇, 精神疲惫, 整天被讲义试卷牵着鼻子走, 哪还有自学的时间, 更不用谈“广泛的阅读”了。长此以往,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丧失殆尽。难怪一些对语文本来还感兴趣的学生, 也对语文丧失了信心。

四、强化阅读复习, 淡化作文训练

初三语文老师在制定复习计划, 具体实施复习计划的过程中, 阅读复习往往被得到强化, 而作文训练却常常被忽视。究其原因, 阅读复习的范围较窄, 无非是有限的基本课文中的重点篇目, 花时间复习, 也许能碰上几道题, 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作文训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作文水平高低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密切相关, 而这些综合素质都是学生长期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 非短期训练所能奏效, 教者感到无处着手。久而久之, 作文训练就成为语文复习中的难题!

那么, 如何克服以上弊端, 真正把初三的语文复习工作做好, 做到位呢?下面分别就初三语文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想法。

一、应该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的学科, 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 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 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实;进一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和初步鉴赏言语作品的能力。

二、认真分析中考命题依据

首先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认真通读《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内容及要求, 并以此作为自己制订复习计划的纲领, 在复习中, 老师应该熟悉考试说明的内容及要求, 及时关注社会动态、新闻时事, 设计内容形容新颖的题目, 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 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 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 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四、应当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阅读写作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 在复习阶段, 老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对三年来的阅读写作实践进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 从中产生一些顿悟, 明白一些阅读写作的道理, 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五、应该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1. 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

学习语文, 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基本的语言知识, 主要不是指概念性知识, 而是指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 即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 又用来指导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知识。

2. 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靠总

复习训练形成的, 而是长期语言实践与积累的结果。只有从培养语言基本素养入手, 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才会达到应有水平。总复习训练的任务则是在平时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上, 总结规律, 归纳方法, 提高基本语言知识运用水平。基本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核心是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 而所谓的正确使用, 除了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子, 主要指的是恰当搭配与组合。因此, 总复习训练中要下气力训练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句子与句子的搭配组合能力。可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交流, 从中发现问题, 然后修改重写, 如此反复多次, 形成基本技能。

浅谈中考英语总复习 篇10

一、依“纲”靠“本”, 温故知新

众所周知, 《教学大纲》是教材的纲要, 也是教学的依据。同样, 中考命题理所当然地要体现和落实《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所谓依“纲”靠“本”, 就是指以英语《教学大纲》为纲要, 以现有英语教材为本,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指导英语复习。首先, 要集众师之力, 充分发挥“分级研究, 资源共享”的作用, 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各学段知识点整理编排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知识结构表”, 教师依据所编的知识网络来制订总复习计划, 学生也可以按图索骥;其次, 认真抓好第一轮复习, 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因时间久而部分已遗忘的共性, 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 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个阶段应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 讲透讲清语言点的运用, 对七年级到九年级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 翻阅每个单元的Grammar Focus, 并进行有目的地编排。如“Go for it ! Grade 8 Unit 6, 9”和“Grade 9 Unit 14”, 我把它们作为一个课时来复习, 因为这三个单元的语法都是现在完成 (进行) 时态。另外, 也可以将几个单元的或不同阶段的知识前后联系, “前拉后扯”地整理贯穿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比较和归纳, 总结出适合自己记忆的规律, 使其系统化、条理化, 便于记忆, 促进运用, 同时再通过配套练习以测试来形成能力, 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坚持每复习完一部分内容后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 并加以分析小结, 做好查缺补漏。

二、专项讲练, 突出重点

通过第一轮的课本复习, 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那么, 在第二轮的专项复习中, 老师应打破课本编排体系, 进入到知识的梳理、归类中去搞“块块”战术, 并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教师总结讲解 (老师采用启发式做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讲解) 为辅, 学生自己复习为主。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要少讲或不讲, 对学生不够熟练的或多次犯错的要重点讲, 反复练, 在每复习完一个项目后要依据知识的考点考向编写质量高的专项训练习题 (含中考题型) , 逐点突破。

三、熟识中考题型, 强化综合能力

在总揽教材,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以及专项能力都有所提高的基础上, 应相应地提高要求, 进行系统整理消化, 抓住重点, 加深理解, 强化记忆, 培养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防止简单的重复, 反对面面俱到, 应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 同时也要仔细阅读当年的《中考考试说明》和认真研究历年来的各中考题型并进行试题分析, 明确领会中考的命题思路, 从而确立中考复习的方向。即考什么题型, 哪些是热门考点。接下来, 让学生做历年的中考题, 由于学生对中考题大都抱有神秘感,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心里有底, 消除对中考题的恐惧感, 对自己的弱项也有所戒备, 以加强自身的学习。

四、努力挖掘学生潜力, 想方设法培优补差

初三的最后一学期, 我将原来的学习小组由强弱组合改成同水平组合。前期强弱组合是为了让好生带动和帮助后进生, 以提高整体成绩。临近中考了, 是竞争的时候了, 我想, 同水平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有可比性, 学生也有信心互相竞争, 这将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增强斗志。于是, 按考试成绩每十人为一组, 每组指定两名带头人, 负责收交和检查本组作业, 监督组员背书、背单词、记录和汇报结果。通过这样的调整之后, 我感觉学生整体的竞争意识增强了, 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提高了, 他们互相暗暗的较劲。都知道, 学习上有压力才有动力, 动力可以促进学习。从后面的中考看得出, 有不少同学后期的冲刺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五、建立信息反馈渠道, 强化复习效果

进入总复习阶段, 教师便是“导演”, 大到复习阶段安排, 小到每节授课内容, 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调节, 都需要教师细心合理的调控。教师要做到调控自如, 就必须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 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到学生复习是否到位, 效果如何, 以及学习状态、心理状况如何。为确保调控自如, 应建立如下反馈渠道, 以获取各种信息。

1.心灵渠道

这个渠道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没有好差之分, 跟学生交朋友, 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 定时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接触、谈心, 不断关心、激励他们, 尤其更应关心“学困生”, 保证学生能以最佳的状态去迎接中考。

2.科代表渠道

将科代表训练成教师的得力助手, 通过科代表检查反映情况, 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向。

3.课堂渠道

教师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积极向每节课要质量, 并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来了解学生复习情况。

4.作业、测试渠道

作业用来检查课堂效果, 测试则用来检查阶段效果。

5.记忆渠道

教给学生“以句子为中心”等学习、记忆方法, 借助听写、默写、背诵和竞赛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6.家长渠道

利用家访、家长会或电话访谈与家长多联系、多沟通, 进而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最后把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以帮助学生调整自我, 强化复习效果, 提高中考成绩。

总之, 中考是知识、能力和心理的综合考查, 它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竞争性, 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转变教法, 在复习过程中大胆探讨如何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复习策略,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要帮助学生调节好心态和树立信心, 从而考出理想的中考成绩。

摘要:中考复习是初中英语教学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考成绩的好坏, 不但取决于学生平时是否勤奋学习, 而且还取决于考前是否进行认真扎实及系统有效地复习。

上一篇: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下一篇:水通道蛋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