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计划

2024-05-15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计划(通用9篇)

篇1: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计划

九年级中考数学总复习计划

不赞成按成绩好坏分班的大致理由:

1、均等教育思想,国家的教育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的权利,好班挑选好的老师教不合理。

2、人本教育思想,按成绩好坏分班,扼杀学生欲望。

3、建构主义理论,考分高低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过程体念,感悟,不是知识的掌握,而是知识的生成。

4、多元智力理论,仅凭一次考试不能区分真正学生实力,仅凭一种考试更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5、不分有利于培养终生发展欲望。

两种观点两个极端,原因何在?原因就是老师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赞成分好坏班的老师,是站在学校、老师的角度考虑的问题,不赞成按成绩好坏分班的观点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的。前者重视显性的、眼前的利益,很现实。后者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欲望,终身发展能力,看到的现在,想到的是未来。那么,能否寻求一种分班模式,既有利于眼前,又有利于将来呢?在现有条件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下面是我们的一些想法.一、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

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复习思路(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以中考说明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

第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做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易:较易:中:难=4:3:2:1的比例,因此使每个学生对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说明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与说明,绝不能好高骛远。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要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可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以教学案为主。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集中、归类,重点难点热点突出复习,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可对学生共性的难点、误点设立专题。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围绕热点、难点、重点,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3)以题代知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可适当穿插过去的小知识点,以引起记忆。

(4)专题复习可适当拔高。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一个度。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要善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给学生,免得学生产生“糊涂阵”现象。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演练,查漏补缺,俗称考前练兵。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要切近中考模式。

(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学生要有错题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3)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讲透;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不宜对模拟卷题题讲。

(4)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前两轮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考场,那肯定效果不好。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后期题量不宜太大,要让学生轻松解题、居高临下解题,能跳出复习的圈子看试题。

(5)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6)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

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中考。总之,在九年级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数学组初三教师:文小军 徐敏英 余宏昌

2012-4-18

篇2: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计划

九年级的物理教学马上就要进入总复习阶段,由于距离中考大约只有15周的时间,学生在校不能进行补课,所以复习时间就显的非常紧张,加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多数学生的基础掌握较差。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我制订如下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3月14日--5月13日)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虽然复习时间有限,但我必须保证复习的质量,在第一轮复习中重点抓好学生对基础掌握及对知识的理解,根据各知识点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学生后期厌学情绪逐渐加重的特点,把力学、电学放在复习的首位,之后进行声学、光学、热学的复习。复习前先给学生发基础知识试卷,让学生在家记忆,课堂提问,提高复习效率,对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课后辅导。在学生对所有知识点背诵如流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必要的`知识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并掌握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运用基础知识的解题技巧,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

并针对每一单元进行专题练习,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做到逐一指导。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尤其抓好边缘生的基础知识提问,对背不下来的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找他们了解原因,并指导他们记忆,让他们认识到第一轮复习的重要性。

(2)中考题中多数以基础为主,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抓住书本,让学生明确每一个概念产生的原因,明确书中每一幅图的物理意义,掌握书中的每一个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会进行所有的单位换算。

(3)由于时间紧迫,在第一轮复习中不能搞题海战术,要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一道习题都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每堂课都要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每一根神经,教师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6)注重思想教育以及和学生的感情沟通,不让学生由于复习任务重而产生厌学情绪,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让边缘生真正获得收获,学优生得到提高。

二、第二轮进行专题复习(5月16日--6月3日)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第二轮复习就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有针对的进行复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专题:

A、力学作图、计算、实验专题。本专题大约许要5课时。

B、电学作图、计算、实验专题。本专题大约需要5课时。

C、光学作图、实验专题。本专题大约需要3课时。

D、热学实验、计算专题。本专题大约需要3课时。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每个专题的复习都要用代表性,切记面面俱到,造成学生视觉疲惫。

(2)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习题题。严格按考试说明出题,不出繁、难、偏、怪题。力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专题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分析思路,切记让学生死记硬背。

三、第三轮综合复习(6月6日--中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主要进行习题训练,根据中考的考试模式,配备相应的习题,在短时间内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技巧、答题技巧。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每节课的习题量、题型的难度要接近中考并略高于中考的要求,使学生有所学有所获。

(2)习题完成时教师要及时检查及时讲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4)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对于存在的知识疏漏重点联系,提高成绩。

(5)立足一个“透”字。对于典型习题要讲透;要展开;并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彻底得到开发。

(6)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篇3: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计划

新课改提出的“课堂教学, 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我对于指导九年级学生做试卷的方法和技巧做了一定的探讨, 感觉效果还不错, 特与大家分享:

我让学生做试卷时, 不同于考试, 不是教师坐在前面, 看着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我是将试卷分别标上1、2、3, 做完1来换2, 做完2来换3, 连用四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做, 学生不能交流讨论, 一节课按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学生在课堂上在每节课下课时, 学生手上的试卷必须交上来.教师不公布所做题量, 只批改换下来试卷, 但不给试卷进行打分, 还有就是学生在做题时要遇到不会做的题可以举手问我, 我给学生讲解.讲解时我也会毫不避讳出声, 有的题只给学生提示一下, 有的给说说思路, 有的会在演草纸上进行边讲解边书写过程, 可是有一点, 写完我要把演草纸拿走, 要有人问同一题, 便于快速讲解.

学生都做完三张试卷交上之后, 我再根据学生的错题情况, 进行分题型评讲, 分易错点总结.最后再用两节课正式模拟考一次.这样四套试卷用时7节课左右, 可大大节省了时间.如此三轮, 可结束十二张试卷, 学生水平可大增, 每一轮学生都比上一轮做的速度快, 正确率高, 就可拿地方试卷进行中考模拟了.

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做试卷, 有什么好处呢?

一、能避免抄袭现象

大家都知道只要考试就有作弊的, 就是模拟考试也不例外, 最令人生气的是有的学生为了多考些分数, 不惜到别的班借卷子.发下去的练习试卷, 为了应付教师, 抄袭更不在话下.

我的采取的要求是:在课堂上做试卷没有得分, 做多做少教师不公布也不批评, 做试卷时不会的题教师可直接给讲解, 所以学生也明白这再抄袭就真没有什么意思了.教师只是给他们提供学习时间和机会, 所以每位学生都很认真的去做, 除了我小声的讲解声音, 整个课堂是很安静的, 学生都沉浸在紧张思考的环境中.效果确实不错.

二、能敢问题

很多教师常抱怨的一句话是:“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 怎么还有这么多做错的呀.”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听了, 但很多学生不会, 又要面子, 教师都讲过了我再问, 显着我多笨呀.时间长了, 学生就不敢问了, 不主动问了.

在做试卷的时候去问题, 其他学生不知道, 可保面子, 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有一个学生问题, 尤其是基础题, 旁边不会的学生还会龇着耳朵偷听呢, 那听的效果会更好, 还能增加他的自信心, 尤其对中等偏下的学生的基础题的得分特别有好处.记得有一位学生在做第一份试卷时, 他指着一道三角函数题, 怯怯的说:“教师, 这一题怎么做, 你在讲新课的时候我就没在意听, 这一类题一点都不会.你能给我讲讲吗?”我说“行.”谁知我一说这话, 坐在他前面的两位学生立刻转过脸, 不好意思的说“我们也不会”.可见用这种方法做试卷, 学生敢暴露自身的知识缺陷, 如果我还在讲台上讲的话, 那他们就永远不会告诉我他们不会这类题了.

当然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问题时就告诉他们对于个别难题要采取适当放弃的策略, 但要把牵扯到自己会的知识点的题作对.这样做一般化的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 能清楚的知道哪些题是自己不能失分的, 哪些是可以放弃的, 要让一般化的学生懂得取舍.

三、能审透题

如果把试卷进行模拟考, 学生在做题时, 往往因为没审清题而做不出来, 因为没理解题意而做错题.如果把试卷作为课后练习的话, 往往会因为课后贪玩, 静不下心进行审题与思考, 这样就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技巧.

学生在做试卷的时候问的题, 不是几句话就能讲解的那些能力题, 我是不给学生在做试卷的时候讲的, 但有些优等生会把不给讲的题偷偷背下来或在演草纸上简单记下, 在下课后没有试卷的时候, 和其他学生做课后交流研究.时间长了的话, 审题能力和思维技巧只怕能赶上甚至超过教师了呢, 还愁优等生做不出压轴题吗.

四、能让所有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

九年级总复习时间是最宝贵的, 尤其是课堂时间.中考数学考试时间为两小时, 大约一小时基础题和中难度题可处理完, 其余时间用于处理能力题, 一般模拟考的话, 一般要给两节课时间, 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第二节课的时间几乎是浪费的, 而对于少部分学生, 两节课时间还不够用.如果模拟次数过多的话, 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我用这种方法来做试卷, 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会很紧张的进行做题问题, 不得偷懒, 因为他们都想不落后于他人.

实验证明, 我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做试卷, 交上来的试卷还是有很多错误的, 还要集中讲解的, 讲试卷的环节, 还是必不可少的.但这样讲解试卷要比单张评讲的收效要大很多的, 因为这些错题都是学生会思路之后又做错的, 所有听课的学生都想听听为什么会做还能做错的原因, 还有很多学生在教师没评讲时就很自责了.这样成组的讲评试卷, 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 在讲评时学生动起来了, 尤其是将压轴题, 学生说出的方法有的还是很合理很通透的很新颖的.

篇4: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计划

【点拨】 介词by在此句中所表示的是“通过……的方式”、“以……方法、手段”的意思,后面可跟名词或动词-ing形式,在句中作方式状语。例如:

The old man makes money by writing. 那位老人靠写作赚钱。

2. Also I was afraid to speak in class, because I thought my classmates might laugh at me. 我也害怕在课堂上讲话,因为我想我的同学也许笑话我。

【点拨】 laugh at意为“因……而发笑;嘲笑”。

3. And unless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 we can easily become unhappy. 如果我们不处理我们的问题,我们很容易不开心。

【点拨】 unless意为“除非;如果不”,是从属连词,用来引导条件状语从句,含有否定意思,相当于if条件从句的否定形式,因此,unless = if ... not。例如:

I will go there tomorrow unless it rains. 我明天要去那儿,除非天下雨。(= I will go there tomorrow if it doesnt rain. 如果不下雨,我明天就去那儿。)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我过去常常害怕黑暗。

【点拨】 used to do sth. 表示“过去常常……”,它只有过去时,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表示过去存在的,但现在已经停止的情况或习惯,侧重于和现在的对照。be used to意为“习惯于……”,其中to是介词,后面要接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而不可接动词原形,be也可用get或 become来替代。例如:

Mr. Li didnt use to work in Beijing. 李老师过去不在北京工作。

Im not used to getting up so early. 我不习惯起得那么早。

5. In the end, she made a difficult decision. 最终,她做出了一个很难的决定。

【点拨】 in the end是一个介词短语,意为“最后;终于”,在句中一般用作状语,相当于at last或finally。

6. ... and would always take pride in everything good I do. ……将为我做的每一件好事而感到自豪。

【点拨】 take pride in意为“对……感到自豪”,也可用be proud of来表示,但pride是名词,proud是形容词。例如:

She takes pride in her success. = She is proud of her success. 她为自己的成功感到自豪。

7. ... and have tried to make my mother pay more attention to me. ……并且试着让我母亲更多地注意我。

【点拨】 pay attention to 意为“注意……”,to为介词,后面可接表示人或物的词。例如:

He didn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his spelling. 他不够注意拼写。

8. I dont think sixteen-year-olds should be allowed to drive. 我认为16岁大的人是不应允许开车的。

【点拨】 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其结构为“情态动词 + be + 动词的过去分词”,否定句是在情态动词的后面加上not,一般疑问句把情态动词提到句首。例如:

The trees should be watered often. 这些树应该常浇水。

Food and drink should not be taken into the concert hall. 不应该把食物和饮料带进音乐厅。

9. They talk instead of doing homework. 他们说话而不是做作业。

【点拨】 instead of是复合介词,意为“代替;而不是”,后面可接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或动词-ing形式;而instead是一个副词,意为“代替;顶替”,一般单独放在句首或句末,一般不译出来。例如:

Shall we have fish instead of meat today? 今天我们不吃肉,吃鱼好吗?

He is too tired, let me go instead. 他太累了,让我去吧。

10. —We have a lot of rules at my house. 在家里我们有很多规矩。—So do we. 我们也有。

【点拨】 在“so + be (助动词、情态动词) + 主语”结构中,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也适合于另一个人或物,此时主语与前句中的主语不一致,主、谓语要用倒装语序,前、后两句中的时态要一致,意为“……也是如此”。而 在“so + 主语 + be (助动词、情态动词)”结构中,用来加强语气,表示赞同,意为“的确如此”,主谓语不倒装。例如:

You like English. So does he. 你喜欢英语,他也喜欢英语。

—Its too hot today. 今天太热了。—So it is. 的确如此。

11. Find someone who is allowed to stay up until 11:00 pm. 找出谁被允许熬夜到11点的人。

【点拨】 stay up意为“熬夜、不睡觉”,相当于not go to bed,是一个由“动词+副词”构成的短语动词。例如:

I stayed up yesterday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我昨天熬夜准备考试。

12.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 如果你有一百万美元,你将干什么?

If I were you, Id wear a shirt and tie.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会穿上衬衣,打上领带。

【点拨】在虚拟语气中,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情况时,从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过去时,主句要用“would/should+动词原形”;从句中的谓语动词是be时,不管主语是第几人称,动词be一般都要用were。

13. It must be Marys. 它一定是玛丽的。

It cant be Johns. 它不可能是约翰的。

【点拨】 情态动词must可用来表示肯定推测,意为“一定、必定”,表明说话人对所判断的事情有很大把握。在表示否定的推测时,要用cant,意为“不可能”,而不可用mustnt(不应该;不准)。

巩固练习

()1. —________ did you tell him about the news?

—By _______ an e-mail. (2008湖北咸宁)

A. How; sending B. How; send

C. How; sent D. What; sending

()2. —Could you tell me what time the train leaves Hefei for Beijing?

—Im afraid you need to ________ on the Internet. (2008安徽省)

A. look for itB. look at it

C. look it overD. look it up

()3. Bill wont make any progress _________ he studies harder than before. (2008上海市)

A. ifB. when C. becauseD. unless

()4. She _________ in a toy factory, but now she has a shop of her own. (2008甘肃兰州)

A. is used to workB. was used to work

C. used to working D. used to work

()5. In the end, he decided to send the sick child to hospital. (找出与下划线部分意思相同的选项)(2007四川成都)

A. At onceB. At last C. At first

()6. Food and drink should _________ to bring into the reading room. (2008湖南湘西)

A. not be allowingB. allow

C. not be allowed

()7. —I usually have milk and bread for breakfast.

—________. (2008宁夏)

A. So have I B. So I have

C. So do I D. SoI do

()8. —Dont ________too late, or you will be tired tomorrow.

—I wont, Mom. (2008四川自贡)

A. stay upB. get upC. wake up

()9. If I ________ a million dollars Id give it to medical research. (2008山东枣庄)

A. hadB. wereC. haveD. will

()10. If I ________ you, Id take the small apple. (2008四川巴中)

A. amB. wereC.was

()11. —Look! It ________ be the new woman manager.

—It ________ be her. She has just left for Shanghai. (2008内蒙古包头市)

A. can; mustntB. must; cant

C. must; mustntD. cant; must

12. 因为下雨,他没去打篮球。(2008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He didnt play basketball ________ _________ the rain.

13. 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in class. You wont be __________ __________(嘲笑). (2007河北省)

14. 我们为将主办第29届奥运会的祖国感到自豪。(2008广东湛江)

We ____________________ our motherland which will host the 29th Olympic Games.

15. 根据句子意思,在空格中填写适当的单词,使句子完整、正确。(2008湖北孝感)

We should pay ____________ to English spelling while having English tests.

16. 改写句子 根据各小题A句的意思完成B句,使两句的意思基本相同。每空限填一个单词。

—The boy wanted to watch the baseball match but didnt want to stay at home.

—The boy wanted to watch the baseball match _________ _________ staying at home. (2008湖北孝感)

篇5: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计划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

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复习思路(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以中考说明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

第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

有的公式、定理等。(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做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易:较易:中:难=4:3:2:1的比例,因此使每个学生对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说明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与说明,绝不能好高骛远。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要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可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以教学案为主。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集中、归类,重点难点热点突出复习,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可对学生共性的难点、误点设立专题。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围绕热点、难点、重点,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3)以题代知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可适当穿插过去的小知识点,以引起记忆。

(4)专题复习可适当拔高。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一个度。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要善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给学生,免得学生产生“糊涂阵”现象。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演练,查漏补缺,俗称考前练兵。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要切近中考模式。

(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学生要有错题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3)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讲透;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不宜对模拟卷题题讲。

(4)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前两轮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考场,那肯定效果不好。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后期题量不宜太大,要让学生轻松解题、居高临下解题,能跳出复习的圈子看试题。

(5)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6)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

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中考。

篇6:田湖一中九年级物理总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

复习时间:2010年3月10日——2012年5月10日共计九周复习内容:三册课本共计十七个专题,每周两个专题,每个专题为知识串讲及重点例题讲解、强化训练及讲评两个课时,每周的第五节做为机动时间。复习资料:考点全解

指导思想:开始按《中考说明》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主要抓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实验要求。重点突出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

二、第二轮复习

复习时间:2012年5月11日——2012年5月31号

复习内容:专题复习,共计七个专题:科学方法、作图训练、探究实验、综合应用、估算和STS、阅读理解,每个专题两个课时

复习资料:考点全解

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育学生的现代意识中考试题中常涉及一些社会中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这些试题来源于现实,情景逼真,涉及的知识范围广。考生应该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最新科技动态,注重积累物理与社会、科技方面的知识。

三、第三轮复习

复习时间:2012年6月1日——中考

复习内容:综合训练

复习资料:学校统一配发的活页试卷

指导思想:在中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应重视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强化解题能力的训练。在最重要的复习阶段仍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以本为本,探究实验本质,发展思维能力”的理念。在最后的复习迎考的冲刺阶段,重基础,讲能力。同时指导学习考试的技巧、时间分配,考试心理压力的合理分解。

说明:如果学校有事,时间进行更改,此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理化导学案、作业、作业批改方案

导学案:第一、二轮备好考点全解;第三轮做好试卷的分析、讲评 作业:考点全解、模拟试卷

批改:因为题量太大,教师逐分批改不现实,应学生对改,组长检查,老师抽查,但要求,老师每周要把每个学生的作业抽查一遍。

田湖一中理化生教研组

篇7: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简单机械和功

机械能和内能

电路初探、欧姆定律 复习内容 杠杆

功、功率、机械效率 综合机械能及转化 热量 比热容 热值 电路初探 时间段 3.27-28 3.294.1

4.2 4.3 4.7 4.8 节数 2节 2节

机动1节 1节 1节 1节 负责人 刘燕 刘燕 刘燕 丛彩亚 丛彩亚 刘燕

电功和电热

电磁转换

信息传播与能源 质量和密度 力

力与运动 压强与浮力

物体的运动 声现象 物态变化 光现象

从粒子到宇宙

制表人:刘燕

欧姆定律

电功、电功率、电热 家庭电路 电磁转换

信息传播与能源 质量、密度

弹力、重力、摩擦力 力与运动二力平衡 压强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长度测量、机械运动 声现象 物态变化 光现象

光的折射、透镜 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 从粒子到宇宙 4.9-10 4.11-12

4.15 4.16-17

4.18 4.19-22

4.23 4.24 4.25-26

篇8:略谈中考物理总复习

我们学校是镇级中学, 是个三类学校, 生源是县直三所初中录取完了以后, 剩下的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各方面条件较差, 教学难度相当大。虽然如此, 我指导的学生自从实行中考等级分以来, 每年中考物理科都有学生考得A等级以上。因此, 虽累犹喜。

二、有效的总体思路

1.要有爱生如子的情怀

每当走上讲台的时候, 看见坐在下面的学生犹如自己亲生小孩一样, 心中油然而生:要对他们负责, 同时也对自己的教师身份负责。经过一年多的时间, 与学生共同学习初中物理, 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情况应该了如指掌。哪一组有哪个同学物理成绩比较好, 坐在哪个位置都清楚, 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的感受和反应。当然对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也要关注他们的表现, 例如, 上课打瞌睡、讲话、搞小动作、不动笔做笔记等, 要时刻提醒他们每节课都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总之用最大的爱心关注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充满求学、上进的信心, 激活他们求知的动力。

2.熟悉教材内容、教参要求及中考考试说明

现在的教材和以前的教材有所不同, 新教材通俗易懂, 要求识记的知识比较多, 对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要求比较简单, 有些知识只要求学生知其然, 而不要求他们知其所以然。主要强调学生会动脑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本内容, 抓住课本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和考点。

要深刻理解和有效利用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里面的习题, 那些习题是非常典型的, 也是中考要考的物理方法和模型, 每一道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许多物理课外练习题的解答可用课本上习题的解题方法, 所以课堂上要教好, 用好这些资源。这样才能做到触类旁通, 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提高复习效率。

认真研究中考考试说明, 了解每年考试的出题方向、形式、类型、题量、分数分布情况、题目难易程度等等。特别是对题目难易程度分布比例 (6∶3∶1) 的理解, 即基本技能、基础知识 (识记的内容) 占60%;中等难度 (一般性理解、计算) 占30%;比较难 (运用知识的跨度和计算量稍大、理解程度稍微复杂) 占10%。理解了这个才能有针对性地复习, 有效使用课本、复习资料;同时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3.研究近三年中考物理试卷, 考试内容、出题形式、难易程度, 从学生角度感受答题得失情况

近三年来我市中考物理试题形式和题量相对比较稳定, 都是五大题29个小题。即选择题, 12小题 (每题3分, 共36分) ;填空题, 8小题 (每空1分, 共16分) ;作图题, 2小题 (每图2分, 共4分) ;实验与探究题, 4小题 (每空1分, 共20分) ;综合应用计算题 (27题6分, 28题9分, 29题9分, 共24分)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布基本上都能按照6∶3∶1的比例出现, 而且题目是有梯度的。比较难的 (10%) 题目一般分布在:选择题第11 题或第12题3分;填空题最后一空或者两空每空一分;实验探究题最后一空1到2分;在第28、29题一般每题有3个小问题, 比较难的在最后一两问, 另外第29 题有个特点, 题目文字比较多, 从头读到尾有时候不知道题目说什么意思, 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混乱。这种题目出题的目的是考查那些综合能力、素质比较强的学生, 也就是A与A+的区分度。

了解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后, 复习时就更有针对性, 避免盲目性, 做到心中有数。

三、具体复习技巧

1.有效利用有限的复习资料, 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我们用的复习资料一般为《中考导航》或者《中考先锋》及配套练习, 还有四次模拟考试。以课本为基础, 以“导航”为主线将课本的基本知识点、考点全面详细复习。复习时以联想式思维展开, 将点、线、面有机结合, 例如, 复习到 “压强”这个物理量时, 就要从压强的定义———压强的符号———压强公式———压强的单位这样程序进行复习。这是复习大部分物理量 (物理概念) 时的基本模式, 然而有些物理量还涉及 “成立条件”、“分类”、“内涵和外延”、“单位的物理意义”、“特性”等等, 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与总结, 找出规律性东西, 使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记忆方式。

2.关注学生每一次模拟考试的答题情况, 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试卷分析

每一次模拟考试后都要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及时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要特别留意学生的弱点与不足, 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要逐个逐条地指点分析, 了解他们的答题过程, 帮他们找出问题的结点, 避免下一次又犯同样的错误。经常提醒学生:每一次考试收获最大的是在考试之后, 对那些答错的题目要进行深刻分析, 找出原因, 并把它记在脑子里。这样日积月累, 错误逐渐减少, 得分渐多, 考试成功的经验就多。

每一次考试都提醒学生, 要得高分必须重视选择题, 不要以为选择题容易, 其实选择题是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比较强的题目类型, 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 答题时, 平均每题用时在2分钟左右。

对于综合应用计算题, 要鼓励学生不要有畏惧心理, 其实它也不是很难的。比较难的问题只有3—5 分而已, 且一般在最后一题的其中一问, 其他的, 只要掌握好课本的基本知识都可以解决, 但解答时要注意解答步骤和表达的规范性, 一定要有文字说明, 要先写出公式, 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至于, 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考基础性知识的题目比较多, 有好多题都直接来自课本, 只要掌握好课本基本知识都可以作答, 特别是实验探究题。

3.注重物理解题思路方法的培养, 让学生在短期内形成自己的物理解题思路

在讲评试卷时, 也要舍得花时间, 把心思放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上, 要把知识点、答题方法、思路、技巧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讲清、讲透, 特别是第11、12 题, 还有计算题的最后那两题。要让学生感受选择题的重要性, 计算题的容易性, 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选择题和计算题的解答方法。

经过近两年的物理学习, 绝大部分学生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物理思维模式。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关的物理方法解决问题。

每年的6月上旬, 要将所有的物理模拟试卷集中起来, 用2~3节课的时间专门复习选择题第11、12题;用4~5节课专门复习计算题, 特别是最后一题;用1~2节课专门复习作图题;用1~2节课复习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最后两空。这样让学生知道:中考, 考什么, 怎么考, 在哪容易得分, 在哪容易丢分。

4.注重课本基本知识复习, 加强学生记忆

中考, 不管他怎么考, 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一定要以课本为本。在6月中旬时, 要求学生将物理课本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认真地朗读一遍, 巩固基础, 查缺补漏, 使那些处在及格边缘的学生能及格;成绩较好的学生有所提高。

四、做好应试心理辅导

1.充分利用考前十分钟, 通览全卷, 把握全局

中考规定:“提前十分钟发卷, 让考生填写考号、姓名等, 但不能作答。”考生可利用这段时间, 将试卷浏览一遍, 把握试卷全局, 大致了解题量、题型及分值的分布, 了解试题的难易度, 了解哪些题易、哪些题难, 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2.科学统筹答题顺序, 先易后难, 合理支配答案题时间

在中考物理试卷中, 绝大多数题目是基础题、中档题, 难题是极少的。为了让迎考心态处于最佳状态, 考生要科学统筹答题顺序, 合理支配答题时间。第一步, 先做容易得分、计算量又不大的题, 快速增加得分, 体验成功感, 有利于消除开考时的紧张心理;第二步, 做有一定的解题思路, 但又需要一定计算和表述的题, 不断补充分值, 此时, 完成大部分的试题, 心理上又不断体验成功, 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利于活化大脑中的知识脉络;最后一步, 在无后顾之忧的轻松、稳定状态下, 集中“火力”, 去攻打心中所谓的难题。切忌从头做到尾, 一旦碰到坎, 跨不过去, 花费时间过多, 就会影响后面题目的作答, 心理上会造成过重负担, 导致审题不周, 漏这漏那, 错乱百出, 连连失分。

3.谨慎审题, 在准确的基础上求快, 争取时间

一般题目至少看两遍, 弄清题意, 找全信息, 识别题中陷阱, 挖掘隐含条件。对感觉熟悉的图形、题目, 更要谨慎, 千万不要凭借旧经验和旧的思路方法, 没看清楚题目就想当然作答。因为图形、内容的相同, 并不意味着题目的设问也相同。对新题型更要仔细读, 耐心地多看几遍。把已知条件一一列出, 再寻找“桥梁”链接已知量和待求量。只有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才能求快。

4.了解评分标准, 规范作答, 不丢“冤枉”分

考生了解评分标准, 秉承“扣分点, 要避免;得分点, 要多写;关键点, 不能省”的原则, 规范作答, 正确书写, 既不轻易失分, 又能在自己不能完全求解的试题中多得一些零散分。另外, 书写要工整、清晰, 卷面要整洁, 作答顺序一般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等等。这样, 将会让评卷的老师在可扣可不扣的地方, 不扣你的分, 在可给可不给的地方, 给你分, 使你获益多多, 不丢“冤枉”分。

五、心理失常的表现、预防与调节

1.心理失常的表现

(1) 情绪亢奋, 难以自控。 (2) 考前考试焦虑、害怕考试。 (3) 感知模糊、反应失常。听不清监考老师的话, 看不清题目条件和要求, 动作反应失常。 (4) 思维混乱, 迁移受阻。出现判断不准、分析归纳困难、解答问题效率低下。 (5) 注意收窄、稳定性降低。无法做到“总揽全局”, 出现漏题。在解答某个问题时, 时常想到另一个问题, 降低了解题的效率。

2.预防措施

肯定自己, 相信自己。缺乏自信心的人, 还未上考场, 就先在心理上吃了败仗。要知道任何人都有长处, 也都有短处。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有意识地克服和防止自己的短处。

提高认识, 减轻压力。要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做到一颗红心, 多种准备。克服那种“考不好就没有前途”的片面认识。放下思想包袱, 轻装上阵, 精神抖擞地去参加考试。

劳逸结合, 精力充沛。复习迎考的时间越长, 越要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的睡眠, 防止过度疲劳。通过调节, 使自己的精力、情绪等各种状态在考试时处于最佳状态。

3.调节

(1) 转移注意, 抑制紧张心情。当一个题目百思不得其解时, 如果坚持不放, 可能会使心情紧张, 此时可暂时放下它, 转移注意, 做其他题。

篇9: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计划

I love singers who write their own music. 我喜欢自己写音乐的歌手。

【点拨】 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定语从句,定语所修饰的词叫先行词。当先行词是指人的名词时,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一般要用who;当先行词是指物的名词,关系代词要用that。

2. What does it remind you of? 它使你想起了什么?

【点拨】 remind是及物动词,意为“提醒、使记起”,一般用remind sb. of sth. (使某人想起某事),或remind sb. to do sth. (提醒某人做某事)。例如:

The film reminded him of what he had seen in China. 这个电影使他想起了在中国所看到的一切。

3. I prefer classical music to pop music. 我喜欢古典音乐而不喜欢通俗音乐。

【点拨】 prefer意为“更喜欢……”,prefer ... to ...结构表示“喜欢……胜过……”,两个词后面可接名词或动词-ing形式。例如:

I prefer the town to the country. 我喜欢城镇而不喜欢乡下。

I prefer walking to recycling. 我喜欢步行胜过骑自行车。

4. I hope to see Niagara Falls some day. 我希望有一天去看看尼亚加拉瀑布。

I hope you can provide me with some information ... 我希望你能给我提供一些……信息。

【点拨】 1) hope用作及物动词时,意为“希望、盼望”,后面可接动词不定式或从句作宾语,不可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hope sb. to do sth.)。例如:

I hope that he will come tomorrow. 我希望他明天来。(不可说:I hope him to come tomorrow.)

2) provide意为“提供、供给”,常用句式为:provide sb. with sth. = provide sth. for sb. 向某人提供某物。例如:

He said he would provide us with a car. 他说他要为我们提供一辆小汽车。

His father provides food and clothes for their family. 他的父亲供给家里的衣食。

5. For your next vacation, why not consider visiting Paris? 为什么不考虑下一个假期去巴黎观光?

【点拨】 consider意为“考虑、思考”,后面可以跟名词、动词-ing形式、疑问词+不定式或从句作宾语。例如:

I am considering going to Beijing this autumn. 我正考虑今年秋天去北京。

6. No, we cant put off making a plan. 不,我们不能推迟原计划。

【点拨】 put off意为“推迟、拖延”。后面可接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例如:

Well put off the meeting till next week. 我们将会议推迟到下周。

7. I take after my mother. 我像我妈妈。

【点拨】 take after意为“长得像”,与look like的意思相同,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look like多指外貌,take after多指言行。例如:

Mary takes after / looks like her mother. 玛丽像她妈妈。

8.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我想它是在1876年发明的。

【点拨】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的构成为“was / were +动词的过去分词”。例如:

The car was made in 1995. 这辆小汽车是1995年制造的。

9. Its used for scooping really cold ice cream. 它是用来铲起非常冷的冰淇淋的。

【点拨】 be used for意为“用于……”,表示某物是用来干某事的,即某物的用途,后面常跟动词-ing形式。例如:

The machine is used for cutting things. 这台机器是用来切割东西的。

10. The potato chips were invented by mistake. 薯片是由于偶然的错误而发明出来的。

【点拨】 by mistake的意思是“错误地”,是一个介词短语,在句中一般充当状语。例如:

Im very sorry I took your umbrella by mistake. 非常抱歉,我错拿了你的雨伞。

11. ... and the number of foreign players in Americas NBA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has increased. ……美国NBA中的外国的运动员的数量增长了。

【点拨】 a number of 与the number of后面都可接复数名词,a number of意为“很多……”,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the number of意为“……的数量”,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例如:

There are a number of people on the playground. 操场上有很多人。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is about two thousand. 我们学校学生的数量大约是两千。

12. And by the time I got up, my brother had already gotten in the shower. 我起床时,我哥哥已经在洗澡了。

【点拨】 过去完成时表示在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发生或完成了动作,其构成形式为“主语+had +过去分词+…”。例如:

By the time I got home, the rain had stopped. 当我到家时,雨已经停了。

13. I only just made it to my class. 我刚好赶上上课。

【点拨】 make it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按时到达某处;规定时间;获得成功”。例如:

—When shall we meet? 我们什么时间碰头?

—Lets make it half past seven. 我们就定在七点半吧。

14. He asked her to marry him. She was thrilled, because she really wanted to get married. 他让她嫁给他。她非常激动,因为她确实想结婚。

【点拨】 marry作及物动词时,意为“和……结婚、嫁、娶”。例如:

The girl married a teacher. 那个姑娘嫁给了一个教师。

He wanted to marry his daughter to a rich man. 他想把他的女儿嫁给一个有钱人。

get / be married意为“结婚”,但与表示一段的时间状语连用时,要用be married。例如:

When did she get married? 她什么时候结婚的?

They have been married for five years. 他们结婚已五年了。

巩固练习

()1. This is the question _______ we are talking about now. (2008吉林省)

A. that B. who C. whereD.when

()2. To my disappointment, the teacher _______ when I _______ at his office. (2008甘肃兰州)

A. left; had arrivedB. left; arrived

C. had left; had arrivedD. had left; arrived

()3. —Tom prefers _______ to _______.

—Lets ask him to take part in our dancing club! (2008黑龙江鸡西市)

A. singing; dancing B. dancing; singing

C. to sing; dance

()4. The charity _______ the children with new books and backpacks. (2008湖北孝感)

A. providedB. offeredC. gaveD. brought

()5. —Why did you come back so early?

—The English party has been _______ till next Friday. (2008湖北武汉)

A. put onB. put offC. put awayD. put out

()6. Lily takes after her twin sister. (选出与划线部分意思相同的选项) (2008四川巴中)

A. looks afterB. be similar toC. looks like

()7. —When _________ the car _________?

—About one hundred years ago. (2008湖北孝感)

A. did; inventB. was; invented

C. was; invent D. did; invented

()8. Sunglasses are used for _________ your eyes. (2008甘肃省嘉峪关)

A. protectedB. protect

C. protecting D. to protect

()9. —How long have Mr and Mrs ___________?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2008江苏无锡)

A. married B. had married

C. got marriedD. been married

()10. —A number of students _______ in the dinning hall.

—Let me count.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_______ about 400. (2008黑龙江鹤岗市)

A. are; isB. is; areC. are; are

1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语。

那首歌总是让我想起我们的英语老师。(2008江苏苏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根据A句完成B句,使其意思相同或相近,每空填写一词。(2008四川巴中)

—My classmates and I hope we can visit Beijing for the Olympic Games this summer vacation.

—My classmates and I hope _______ _______ Beijing for the Olympic Games this summer vacation.

13. 根据下列句中的汉语提示,写出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一词。(2008山东枣庄市)

Why not consider __________(参观) Paris?

14.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每空限填一词。

对不起,我错拿了你的书。

Im very sorry! I took your book __________ __________. (2008甘肃兰州)

上一篇:中南大学学籍管理下一篇:那件事,我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