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朗读教学的工作总结

2024-05-09

谈谈朗读教学的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篇1:谈谈朗读教学的工作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如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达到这些目标?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笔者在教育实践的点滴中感悟到语文课堂的朗读训练既能提高普通话水平,又能对其他知识的运用、理解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就粗浅地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诵读,在过去的私塾里,老师教学生都是先读先背再讲,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能略知一二。古人认为好文章只要多读几遍,就会自然上口,不易遗忘。这种传统的朗读方法,既符合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又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规律。可见,语文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早已被我们的前人证明。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这里说的语感,就是通过朗读获得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一般来说也是强的,特别是凡朗读正确流畅的,其作文语句一般也是通顺,流畅的;凡朗读中添字、漏字、破读、重读多的,其作文语病一定较多。这就说明朗读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感和语文能力。

一、朗读,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读,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培养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朗读,是读的典型形式,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阅读教学不能没有朗读,就像画画儿离不开眼睛,听音乐离不开耳朵一样,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主体。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至关重要,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一个动人的故事更赋有魅力。阅读通过视觉来感受作品的语言艺术或意境,而朗读则调动学生听、说、读的多种审美功能,使作品的潜词造句妥帖流畅、高雅平实、含蓄明快、凝练奇巧诉诸于听说,让学生受到双倍的感染。从中也可以看见朗读教育的美育作用。

朗读,可以使学生领略语言美。语文课文中语言华美的语段很多,老师讲解固然很必要,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同学们是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美的。朗读可以让学生领略意境美。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文章很多,或明朗,或朦胧,或恬静,或悲壮。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体会其中蕴涵着的优美隽永的意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

我们在引导学生朗读时,眼睛感知文字,耳朵听到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读,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更能表达情意的有声语言,这样就大大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成了感受美、体会美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教《黄河颂》时,先不对课文内容做过多的讲解分析,而是用动情的语调做示范来朗读课文。朗读时,让学生去体验感受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同时又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朗读品味本文词语的精妙,感情的变化,以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能从《黄河颂》中感受作者磅礴的气势。如果单纯地只讲字词句,不仅味同嚼蜡,更是一种浪费。

二、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

1.激发兴趣,注重积累

朗读既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朗读可以激发美感,让人领悟和体验美感。好的朗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对朗读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朗读教学,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当务之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熏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验感情,也可以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朗读的带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总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才能初见其效。

2.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如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写下了两个大字:发兰西万岁!在朗读时,要把韩麦尔先生痛苦、哽咽、激动、惜别等复杂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一个呼之欲出的高大的爱国主义者形象。

3.确保时间,精讲多读。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让学生多读,就不可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相反,却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课40分钟,学生多读了,教师的讲就必然少了。时间少了就只能精讲,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屏弃那些烦琐的内容分析,去掉不必要的提问,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课堂朗读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常有个别朗诵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在齐读时跟在别人后面哼几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朗读的激情与动力。要想使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去细心品位课文内容,可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组合成朗读小组,发挥差异互补作用,让学生再上台阶。在课堂初步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或检验朗读效果的时候,以朗读小组为单位,由朗读小组长给小组成员分工,按不同的角色,深刻体会人物性格的特点,还可以进行分组比赛,引发竞争意识;也可随时点拨、指导,调整情绪,使之产生激情。当教师把方法教给孩子们以后,就让他们自己去练习,由小组按照上面确定的朗读标准,进行评价,看谁朗读得最好。这样,既能使训练落到实处,又能在训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训练面、受益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理解品味,感悟动情。

在学习文学作品特别是抒情类课文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朱自清的《春》,我和学生一道先听录音范读,然后让同学们模仿录音朗读,要求感情丰富,并体会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意境美。在听范读时,同学们已经被带入了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世界,他们自己读课文时,自身的情感也会被带入朗读之中。由此朗读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使他们从朗读中品味作者真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更深更强的感染。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文质兼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些朗朗读书声,读出背影中凝结的父子深情,读出济南冬天的宜人温情,读出初春时节的新鲜活力,读出草原月夜冬不拉的喜悦我们要让学生动口动心地读,读出语文的美,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篇2:谈谈朗读教学的工作总结

一、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语言学家德・索绪尔说:“语言符号不是联系一个事物或一个名称,而是联系一个概念和一个听觉形象。”这个“听觉形象”不仅仅包含有理念上的内容,而且包含有感情上的内容,它所表达的内容比文字符号所能表达的内容要多得多。俞平伯先生在论及诗词的阅读和欣赏时,认为“目治”,即一般的阅读,仅能达到“泛览”水平;只有“耳治”,即朗诵或吟哦,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真意。他有一段精辟的文字论述此事:

“作者当日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及其刊布流传,已成陈迹。今之读者去古已遥,欲据此迹进而窥其所以迹,恐亦只有遵循原来轨道,逆溯上去之一法,当时之感慨托在声音,今日凭籍吟哦背诵,同声相应,还使感情再现。虽其生也至微,虚无缥缈,淡若轻烟,阅水成川,已非前水,读者此日之领会与作者当日之兴会不必尽同,甚或差异,而沿流讨源,终归一本。孟子所谓‘以意逆志’者,庶几近之,反复吟诵,则真意自现……”

朱自清亦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

所以,重视朗读正是为了突出语言的本质。汉语文字适宜于朗读,与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的特性有关。王力先生曾在其《略论语言形式美》一书中论述道:“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什么其他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一是因为在汉语语音中,元音占明显突出的地位,元音属物理学中所说的乐音,使得语音和谐悦耳;二是因为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一连串的音节由于四声的变化而形成语音的起伏、疾徐、抑扬、强弱、隐显等,从而造成情感的节奏进而构成音乐美的效果。朗读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使学生易于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刻含义,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培养语感,增强语言的敏锐性;可以促进记忆,通过熟读成诵启发顿悟,增进理解;可以锻炼学生口才,通过朗读,丰富和提高语言表现力,密切读与写的联系;还可以使学生领会祖国语言的优美,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提高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等。

二、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朗读,按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二是流畅,即正确把握语调,语气连贯;三是传神,即能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器官协作的训练。用眼看文时,做到准确、迅速,不看错,不遗漏;用口发音时,做到口齿清晰,准确流利;用耳听读时,做到能听出朗读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反馈信息;用心理解时,做到正确、快速,并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生动地传达出文章的内容和风采。

朗读之前,需要分析作品的内容风格,对文章有深切的理解和把握。比如《春》的清新明丽,《沁园春・雪》的雄浑,《天上的街市》的飘逸,《项脊轩志》的清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豪放,《登幽州台歌》的.悲慨等等。对其风格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把握之后,才能用想象展开内心的视角,身临其境,体其味,缘其情,然后才能渲染语音表情,化声音为形象,把握其情感的起伏,“怒而如潮”,“疾而如驰”,“舒而如云”,以语流的起伏跌宕在听者的心壁上引起同振共鸣,从而实现朗读的艺术效果。

朗读技巧的训练主要应处理好如下3个方面的问题:

1.安排好停顿。首先是语法停顿,即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定语较长时,距中心语远的定语后要停顿;状语较长时,状语后要停顿;宾语、补语较长时,宾语、补语之前要停顿;主语和谓语之间要作适当停顿。

其次是逻辑停顿,又叫强调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可以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化停顿的时间,或者不是在语法停顿的地方适当停顿,从而表示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再次是结构停顿,即是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等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是段落长于句群,句群长于句子。停顿的等级根据停顿的时间可分为5级。一级停顿是题目与正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一般停三拍;二级停顿是句号、冒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停两拍;三级停顿是分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以停一拍到一拍半为宜;四级停顿是逗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为一拍;五级停顿是顿号所表示的停顿,是最短的停顿,大体上是半拍。

适当的停顿可使朗读者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可使听者更清晰地理解朗读的内容,受到更强烈的感染。

2.确定好重音。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重读部分就是重音。

首先是语法重音,这是由语法结构形成的重音,可分为词组重音和句子重音。词组重音:联合关系短语同样重读;偏正短语修饰成分要重读;主谓关系短语,谓语重读;表结果、程度、情感的补语重读,如“打扫・干・净”、“悲伤・极・了”;动补短语,表趋向的动词重读,补语不重读。句子重音:短句谓语部分重读;句子主语是疑问代词时,主语重读;一般情况下,定语、状语、补语应读得较重。

[1] [2] 下一页

篇3:谈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朗读教学可以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如执教《安塞腰鼓》,文中有几个自然段描写安塞腰鼓表演时的热闹:“……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对此,老师没有详作分析、点评,只是在播放的高亢音乐的伴奏下,配之以安塞腰鼓表演的多媒体画面,让大家反复诵读,尽情体味,体会文字所蕴涵的意义,从而进入美的遐思中。课堂内充满了一种欢快而又明朗,激情而又和谐的气氛。很快,师生被腰鼓的火烈舞蹈场面给震撼了,学生们也深深陶醉其中。这种朗读的效果显然是不容置疑的。

二、借助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学生朗读时,还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的第六七自然段,作者产生了大胆的猜测与想象,丰富了柳树的品格。教学中,让学生跟随作者想象的翅膀,走入“严寒酷暑”,默读,想象画面:如果把作者的猜测与想象拍摄成电视片,可以分为几个镜头?分别是什么样的?在这个电视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边读边想象。然后再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反复地进行集体或个别朗读,让死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学生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狂风、暴雨、大雪、烈日、茫茫的高原、团团散落的柳絮等,学生“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也走进了作者心中想象的世界。

实践证明,学生感情朗读的水平标志着形象思维的水平,学生必须把抽象的文字通过阅读时的想象转化为形象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带着想象来朗读课文。

四、读中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是文质兼美的。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中,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

如教《烟台的海》一课,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然后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读这几个画面时,有的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有的用高昂、凝重的语气,读出对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就能感觉到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同时也深深陶醉在美景之中。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记住了它美妙的词句,体会并理解了其中的感情。

五、增强情感体验,提升人文素养

很多文学作品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等,关注亲情、友情、爱情,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增强情感体验,提升人文素养。读这一类文章,我们可以通过有声语言来品味感悟。

不妨回味一下映子的《爱如茉莉》一文,父母之间那种平淡却深厚的亲情,朴质、清淡、真挚的语言怎不使你动容:“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在教学时,我就抓住一个“探”字,通过读、思、议、读的方法,课文蕴涵的教学价值,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手法,拟人化的写作特点,也就潜移默化地转化成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需要通过朗读,品味出文字背后的意蕴:真爱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豪言壮语,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它就像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认真朗读,细心品味,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文修养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六、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发言时回答问题时声音小,吐字不清,而这些学生读的能力往往也很差。所以,若想“说”好,还得先“读”好。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不会“说”的弱点,我从读准字音入手,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标出生字,标注音节,让他们读书时放声朗读。这样一遍一遍由浅入深,不断加强训练,学生读和说上口了,声音洪亮了,口齿也比原来清晰了。

七、注重鼓励性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

篇4:谈谈诗词教学的有效朗读

唐诗宋词是中华历史长河中积淀出的美的结晶,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初中教材中古诗词的篇目虽不算太多,但却占有重要的地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学习古诗文,可以了解古代社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而且可以学到文言知识,提高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也使学生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多,但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朗诵,这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诗词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提高诗词朗读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倍加关注的问题。古人云:“凡诗,读要好,听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因此,读诗,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读出声音,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诗意,这样的朗读才是有效朗读。诗词教学中怎样实现有效朗读呢?

一、朗读要有情感积蓄

朗读,有时离不开技巧指导,但是,如果没有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动,只靠朗读技巧去支撑朗读,这样的朗读是缺少“神韵”的。正所谓“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相一致时,才能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因此,学习诗词,创设诗意氛围和情调的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当开始新的诗词教学时,我都会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声情并茂地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情绪。且看:“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走进诗词的殿堂,我们可以欣赏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壮丽山川,可以徜徉于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可以倾听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挚情谊。在诗词中,我们欣赏,我们体验,我们思考,古诗词犹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优美的语言,伴着深情的语调,学生神情专注,情不自禁地和着诗的下句,诗意的分子在教室里发散开来,这是导入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濡染,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投入,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浸润。这些情感积蓄,为学习新课,展开有效朗读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 朗读要有明确的目标

朗读并非不加指导,不重形式的随意朗读,要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这样的朗读,才有收效。

曾经我在上诗词時是这样与学生交流的:“诗词篇幅短小,语言优美,音律和谐,意蕴深刻,最适合于有感情地朗读。对于朗读,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有感情、有节奏……”,学生争相说着自己的看法,最后我们定位最基本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我郑重其实地把朗读的三项要求写在黑板上。强调道:“正确就是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读;流利指的是不断读,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有感情,就是能正确把握好轻重缓急,读出节奏感,读出韵味,能恰当表达出诗人的情感。接下去,请同学们按照以上朗读的三项要求自由放声朗读。”有了标准,学生朗读起来字正腔圆,洪亮悦耳,像过节时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我的心爽朗朗的。

三、朗读要注重形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和感悟语言的能力、朗读水平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自主朗读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小组合作前前个体的自主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先让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对照注释,把握字音、节奏,感知内容、情感。个体的朗读、体验是深入学习合作的基础,有了这次朗读,才能有效展开更深次的学习与探究。

小组合作,是组员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探究与创新的过程,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须做到三“要”。

一要明确下达合作任务。

二要留足充分的合作时间。

三要搭建展示平台。

在学生朗读的诗词中,如果有节奏,或者情感基调把握不准确的,我会毛遂自荐,声情并茂地朗读。在我的示范、引领中,学生会热情激荡,朗读又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怎么能把其他学生的热情压下去呢?把握好火候,我会选择难度稍大,篇幅稍长的诗词全班同学齐声朗读。他们情绪饱满,韵味十足,我真切地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学生的朗读声,最有情味的东西就是诗词。

展示朗读中,有学生的个人体验,有小组的团体合作,有教师范读,有集体展读,整个课堂像个乐队,时而一琴一瑟,时而百鸟争鸣;时而曲高和寡,时而高歌猛进。有乐意融融的师生情,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朗诵既培养了语感,陶冶了情操,又激发了学生对诗词的热爱,增长了技能。

四、朗读要与师生评价相结合

朗读是个人体验输出的过程,他反应的是学生个人对诗词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在朗读中适时评价,对学生来讲,将是一个有效的认识和提升。在一次诗词教学中,我是这样将朗读和评价有效结合的。先后展示朗读了三个小组,第一组齐读完后,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请了一位鼓掌最热烈的同学来评价,他说:“他们发音正确,朗读有种音韵美,感情激昂,富有感染力。” “嗯,你的评价恰当,全面,用词优美,我赞同!”我认可道。第二组采用“分分合”式的花样朗读,学生对他们致以高度的评价,这时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同意以上同学对你们的好评,但我有个建议,采用分合朗读,如果能根据内容的分合,选择朗读人数的多少,会更合理些。”我的建议引发了新的思考点。第三组的齐读声音参差不齐,强弱不一,这是缺乏自信的结果。我盯住了勉强鼓掌的一个同学,请他点评。他的评价依旧扣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标准,只是加了一些“不”,“不够”之类的否定词。我补充道:“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相信自己行,才能真的行,首先对自己要有信心。小组就是一个集体,只有人人尽力,集体才能辉煌。希望你们能打造出充满自信、团结的小组!”我的点评针对学生个性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相信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

学生的点评,是学生之间相互发现,相互弥补,相互学习的过程。而老师的点评,往往是更高层面的点评,它源自于学生,又高于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做人都是更高、更深、更具有启发性的引领,这并非学生之间所能达到的效果。

一首好诗,就是一个艺术精品。它以它美的语言,美的韵律,美的意境,美的艺术手法吸引着读者。诗词的美无以言语,正所谓“妙语难与君说”。一堂有效的朗读,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在充满情意的朗读中,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净化学生的灵魂、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朗读才是真正的有效朗读。

篇5:谈谈如何评价学生的朗读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编的课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言典范生动,学生百读不厌,篇篇课文都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朗读指导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悟自读。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引导不当,自主被异化成了自流,累计朗读的次数也相当可观,可学生依然读得云里雾里;也有者,课堂上学生大展“自主”风采,读得声情并茂,却是课前跟着老师反复机械模仿的。

在朗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如何做到重方法引导又不扼杀学生的自主性,笔者认为引进多种评价方式,不失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一、赏识评价,让学生敢读

新教材识字量大,课文篇幅、语句都显长,加上一些孩子认字慢、遗忘快,又可能学前教育不充分或家里没有相应的学习环境。于是,一些孩子一开始朗读就出现困难,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连最起码的单独起立面对大家大声朗读的勇气都没有。从这些孩子的发展出发,我们教师需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树立自信。一位老师借班上课,不巧点中了一名胆小又基础不好的孩子,孩子畏畏缩缩地读着,不是念错字就是加字、丢字。老师不急不躁,不断提醒鼓励,短短的一句话孩子反复了四次总算不出差错地读完,其他孩子都认为他读得很糟,可老师却说:“你们没有发现嘛,这位小朋友不怕困难,反复了四次,坚持自己读正确,多认真的孩子!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老师巧妙地换个角度变贬为褒,一是委婉地提醒学生读错了一定要自己认真读正确,同时对孩子又是一种鼓励。结果被夸的孩子参与热情陡增,举起的小手一度高过前面孩子的头顶。

二、诱导评价,让学生爱读

低年级孩子的语感、朗读节奏感都有培养,孩子在朗读中出现的小错误,诸如很长一段漏个字、加个字什么的也是难免的。可有时孩子们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教师如果也一味地夸“棒!”“好!”就是不负责任;若是见孩子的表现与自己的要求相差甚远,教师干脆用“谁再来”的方法另请高明,频繁地换学生,直至找到高手,才啧啧称赞,这也是不可取的。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一位老师上《美丽的小路》,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小路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她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欣赏到美丽的小路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她评道:“呀,这下,我看到美丽的小路啦!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多聪明的老师!特意把最能表现小路美丽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多读多悟

朗读评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每一个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而我们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得让他再道道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让他与前面读得好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也可以让学生下位找自己的伙伴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朗读。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课外,学生们每读一篇课文后,让家长除了认真签字外,还可以写上评语,进行表扬指出缺点,提出希望都可。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形象评价,让学生乐于模仿

对于朗读,大多评价主体习惯上采用抽象评价,诸如“读得不熟练”“读得没有感情”“读得很有感情”。评语缺少变化,针对性差,堂堂语文课都采用,于被评价者与评价者都无益处。有位特级教师上《夏夜多美》,一位孩子的表现非常出色,但几个孩子的评价总是那几句“读得很好”“读得很有感情”。老师换个角度问:“你们猜老师心里怎么想?”一位孩子大胆地说:“老师心想也许自己也没她读得好。”老师故意反问道:“怎么见得?这时孩子们才细细道来,如“飞呀飞”读得轻轻的缓缓的,像是小蜻蜓背着小蚂蚁小心地飞过很多很多地方……你一言我一语改用描述性的语言从神情、动作等方面作了细致、具体、形象的评价,道出自己在别人的引发下的.感受。此时,再来模仿他人朗读,不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会。

五、个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篇6: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的研修总结

阅读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确实,我们现在的孩子甚至于老师阅读量太少,阅读的水平也不高,过去几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的阅读水平亟待提高。本身由于各种条件因素制约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可是在有限的阅读条件下又不能很好的提高阅读水平,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将是失败的,也将成为学生的悲哀。我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举出几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还给学生阅读主动权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于讲、问、灌,而学生则忙于听、答、接,其结果教者觉得难,而学生更感到无趣、无味、学得苦。因此,必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使他们喜学、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段、句)、方法(朗读、默读、诵读、浏览)、学习伙伴,自由提出疑问、发表感受......甚至连课文由谁先读(老师读、录用读、学生读),我都尊重学生的意见。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学生提出喜欢听录音读,我就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边放音,边用悠扬舒缓的音乐渲染情景,激发学生心中的美感,仿佛自己也处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之中,他们听了一遍还想听第二遍、第三遍,不知不觉中能把桂林山水的特点背诵出来。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有了阅读的主动权,还得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才能使他们“有权乐用”、“有权多用”,否则就会出现“有权不用”的现象。培养兴趣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通过创设情境、运用电教媒体、制造氛围、增设材料、巧设悬念、设置疑问、欣赏文中美、感受成功乐趣等。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我从题目入手,巧设疑问:“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写的第一首诗有如此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你的看法又是怎样?”“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有了急着要破解的欲望,认真阅读课文,并议论纷纷,有的说母亲说得好,孩子很高兴;有的说父亲太严厉了,伤了孩子的心;有的说父母亲的评价都很好,对孩子有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真是众说纷纭,有的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父母对自己某方面的评价也有类似的现象,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可见学们的阅读兴趣多么浓厚,对课文的理解又是那么深刻。

三、应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较普遍,功效较显著的教学手段就是质疑问难。我在教学中把“疑”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质疑,以疑促思、自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读释疑,在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体做法:审题引疑,激趣→个人预习,存疑→合作学习,集疑→集体讨论,释疑。质疑有一个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可能一次完成,对疑难的发掘同样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当学生不断发掘疑难,解决疑难时,就能逐渐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如《鸟的天堂》一课,学生通过质疑,了解了树的静态和鸟的动态,这是浅层次的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景物的描写,悟出作者“憾叹→赞美→遗憾→留恋”的感情变化过程,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一步,我就进一步启发学生质疑写树与写鸟的关系,学生通过思考、议论,认识到:(1)树衬托鸟,为鸟提供生存、栖息、活动的场所;(2)鸟衬托树,使树增辉生色,从而懂得了互相衬托的关系,对课文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四、自主探究、发展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师要尊重处于读者地位的学生,尊重学生阅读体验,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例如,在教学《匆匆》一文时,学生在小组交流探究作者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究竟有没有做出了回答?(预习提示的要求)有的学生认为在第二段课文里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写出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有的学生认为在第三段课文里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具体写出日子是怎样的来去匆匆,稍纵即逝);有的学生提出了异议:认为课文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第二、三段都是作者叙述了日子匆匆流失一去不复返的例子,而没有说明“为什么”。作者提出问题,而且前后首尾重复地问,看似在问,其实不是疑问,更不需要读者去找答案,只是表达了作者对日子匆匆流逝的无奈和留恋,引入思考如何珍惜时光。

篇7: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研修总结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充分挖掘现有的资源,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落实理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及学生的朗读能力。

本学期我校教师确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紧紧围绕课题的总体方案展开: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抓实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2、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提高朗读训练的有效度,激发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能,力求达到大纲中提出的要求。

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生的朗读习惯有较大的改变,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有所提高,语文知识面有一定程度的拓展,能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主动进行朗读说话练习,促进朗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两个方面组织了实施,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工作。

1、创设情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朗续练习,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学困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进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进步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笑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如在教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中,古诗、儿歌较多,大多都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配上一些优美的乐曲,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诗歌情境进行朗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了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久而久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

2、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强化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要十分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著名特级教学李吉林说过:“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们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些,练得多一些。”实践证明,李吉林老师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讲少了,学生读多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因此,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求自己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预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

其次,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轻易,需在朗读技巧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教师精心选择朗读练习点,每次练习有个侧重点,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朗读技能的传授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第三,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我们在课题研究和实践期间,采用了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集体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有的学生“充数”,次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

(2)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分段接读,或者在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我主要做好“服务性”指导调控工作。

(3)领读。教师或学生均可领着学生朗读,也可小组内小组长领读,这种朗读方法不利于学生自己感悟课文,自己朗读表达。(4)分角色读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教师可制作一些简单的道具,激发学生兴趣。

(5)表演朗读。即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形式学生很喜欢,几遍“演读”,学生几乎可以背诵文章的某些段落。

(6)比赛朗读。采取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赛读之前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全体同学给予指导,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7)配乐朗读。我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

(8)展示朗读。借助“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读的段篇,组织其他学生评价,在此其间,教师主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

在常态教学中,教师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激起了学生想把书读好的欲望。

三、课题研究的效果。

1、各种各样的朗读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温馨的朗读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变得愿意读,乐意读了,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课堂教学作为朗读训练的主渠道,教师应当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传达给每个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朗读氛围,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朗读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让学生想读;采用多种训练形式,让学生参与朗读,指导学生以教材为凭借,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创造性地练读,让学生乐读。

2、经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促使了我们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熟悉,加强了朗读练习,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爱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过去,我校每学期生均阅览图书不超过3册,而现在每学期生均阅览图书超过了8册,由此可见,学生对阅读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逐步形成,如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提高。学校加强了朗读训练,学生语言的积累多了,“日积月累,熟能生悟,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经验„„”这样就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学生在课堂中敢说了,会说了,能说了,多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歌诵读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应该说,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3、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朗读水平和朗读教学水平。为了搞好课题研究,十分重视练读课文,做到读好课文才备课、才上课。由于不断的反复练习,教师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十分注意搜集这方面的教育信息,做好学习笔记,不断改革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教师认真进行总结,积极撰写随笔,促使自己对实践活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4、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教师是有效性朗读教学的实践者与探索者。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和学生一起体会文字的奥妙,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锤炼了自身的教学语言,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四、几点思考。

一学期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已经领略到了有效朗读教学迷人的神韵,但这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开端,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进一步去探讨与实践。我们现有的研究也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朗读成效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

2、由于对学生朗读水平和教师朗读教学水平的检测还缺乏更科学更有效的评判手段,朗读教学的深入开展显得越发困难。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有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部分学生不能真正地领悟文本,读出语文味来。

篇8:谈谈朗读教学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朗读,自古人们就把上学称为“读书”,并且流传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等很多古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我们应该让朗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切入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二。

一、朗读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指导,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首先明确,出声读书不一定就是朗读。朗读绝不是瞎读、乱读和漫无目的地读。在开始朗读前,如果教师没有教给学生科学的朗读方法和要领,没有提出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学生的朗读肯定就是瞎读、乱读,朗读将是一种毫无收获的活动。所以,朗读前应教给学生科学的朗读方法,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语调和节奏,把握朗读的速度,还要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做到声情并茂。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文章的语境和情感,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朗读的种类不同,具体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集体朗读,要让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个别朗读,应为其他学生布置明确的“听”的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不同角色的个性,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二、朗读教学要重视范读

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朗读水平密切相关。范读的传统方式是通过教师的朗读来实现的,不过,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我们可以通过录音、多媒体等手段来实现。

教师范读或选择的朗读录音要有较高的水平,要有良好的示范性。如:使用普通话,语调抑扬顿挫,逻辑重音的突出,语速、节奏准确等等,要为学生树立朗读的一个良好的“范”,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平。教师范读时,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感受着文章的语言,体会着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领略着文章的文法、气势,感悟着语言的含义、情感,享受着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范读出于教师之口,入于学生之耳,了然于学生之心。教师的范读要以声传情,形神兼备,把教材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置身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受到文章情感的感染。

学生读不出教师要求的情感和味道,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示范。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三、朗读教学要加强具体而不是泛泛的指导

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前,只是说“我们要带着感情朗读”,并认为这就是朗读指导。其实,这不能算是朗读指导,而只是对朗读的一个泛泛要求。上面说了,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感情。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在朗读技巧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如音准、语速语调、轻重缓急等等,从而让学生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理解的文章情感表达出来。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时,还应特别注意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特点和个性理解,要允许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只要学生能读出真情实感,都应该给予肯定。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章内容、情感的感知和领悟。

四、朗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想象、联想以及情感的激发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要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是离不开想象和联想的。

众所周知,想象是感知形象的关键,是激发情感的前提,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描述的天地更广阔、更生动、更形象,因此也就更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能力越强,就越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加以整合利用,就能联想到别人不易想到的东西。所以,朗读离不开联想。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灵魂,是统帅,情动于衷而形于声。有声语言是以情感为依托的,离开了情感,声音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灵魂,就谈不上表达了。优秀的朗读总是娓娓动听,感人至深,令人听之永生难忘,是因为朗读者除了运用一些朗诵技巧外,而更重要的是紧紧抓住了“情感”二字。朗读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把情感从心底里流露出来而不是说出来时,朗读者动情了,他们开始打动自己了,随之也就打动了听众。所以,朗读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

总之,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口语,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领悟文章精妙之处。还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搞好教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普遍意义。叶老说:“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作为“教”的一种,可以使学生通过口、眼、脑等器官的活动,去充分理解课文,产生良好的语感效应。一旦学生为作品的内涵所吸引,被作品的情感所打动,被作品的意境所陶醉,那么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就已逐步形成,他们的主体作用就要逐步乃至充分发挥。久而久之,“不教”这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达到了。

摘要: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语文的传统好方法,所以,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朗读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要重视指导,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要重视范读;对学生朗读指导要具体;要重视对学生想象、联想以及情感的激发。

篇9:谈谈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

教材中的教读课、自读课都应不同程度地过好朗读关。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意味,既能受到熏陶感染,又能锻炼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至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阅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那么,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朗读,做好朗读示范。我们要改变朗读处于被动地位的现象,扫清老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充分认识朗读的效能,真正把朗读放到课堂教学应处的位置上来。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教师要把朗读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学生朗读时,教师应专心地听,朗读之后,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总结。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注意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老教师,要尽快杜绝用方言进行朗读,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很低,他指导学生朗读的效果便可想而知。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要领,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对朗读的知识要胸有成竹,对不同的课文,朗读时的轻读(~)、重音(.)、停顿(较长“/”、较短“//”、更短“///”)、快慢、语调等都应了如指掌,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例如: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朗读时凭什么停顿?大的停顿和小的停顿,凭标点符号,更小的停顿,凭词的组合,句中的三个小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停顿时无大小之分。那么这句话应读成怎样的腔调?这是一句表达告诉别人一件事的陈述句,要读轻一点,读出陈述语气。

又如朗读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按音节划分节奏的方法朗读,还可按意义单位划分节奏,读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因此,朗读节奏可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

读一句话还要读出重音,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里的某个音节或句中的某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读出重音有时能起区分词义的作用,如“过年”与“过年”,前者是“明年”之意,后者是“过新年”之意。一个短语或者句子里的音节读重音,表示这个音节是主要字眼儿。如《散步》中“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一句中“本不愿”是它的主要字眼。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只有一个重音,一个句子有时就不只是一个重音了,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朗读课文,能读出停顿、重音、语调,就显得有节奏感。例如朗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诚然,朗读的要领、技巧是很多的,如第一册第十七课的课后练习五还重点分析了朗读一段课文的重音、轻读、小停、拖音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假如教师能准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能读好停顿、重音、轻读、拖音、语调,且掌握好速度(广播速度每分钟200字)、富有节奏感,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准确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情调韵味,就能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触摸心灵,引起共鸣,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这样便自然地避免了课堂上那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的满堂灌,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发挥了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再次,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如此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指导,让学生易于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最后,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训练方式。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以齐读作为朗读的重头戏来抓,齐读在初中占压倒优势。当然,认真使用齐读,恰当安排,精心指导,可使训练面广,加强朗读气势,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滥于齐读,也明显体现出它的不足,会读的不会读的,认真读的不认真读的,都混杂在一起,滥竽充数,学生有时顾了整齐顾不及准确,顾了响亮顾不及感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读一字停一顿、千篇一律的拖腔唱读,远离了朗读的要求。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

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篇10:谈谈朗读教学的工作总结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同时朗读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但长期以来,在农村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朗读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着各种弊端,缺乏技巧,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有效性缺失等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一、研究效果

(1)学生朗读的自信心不断增强

过去造成学生朗读水平低的原因诸如紧张胆怯、多字丢字、掌握不好停顿换气,老师积极性评价少等问题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学生主动朗读的意识明显增强,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2)学生阅读量增加,促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课题实施之初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只有21.22%,现在达到90%以上。通过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实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两年来学生阅读总量达到近200万字,占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量的50%,学生理解词句意思和体会文本情感内涵的能力明显增强,达到了“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效果。阅读量的增加必然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词

汇和素材的大量积累,文章内在情感的丰富体验,谋篇布局的“见多识广”,促发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得学生写作变得“言之有物”。(3)抓教研善总结,促进教科研水平提高。

1.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朗读能力评价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朗读能力的一些策略。

(1)明确了朗读的总体要求

①朗读内容方面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有停顿,并且语速适中。

②朗读情感方面要求学生做到读出情感,停顿换气合理,语速、语气符合文本基调,感情朗读中可以加入肢体语言,增强表现力。③朗读姿态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站姿挺拔、仪态大方、手端课本与眼睛保持一尺距离,书面倾斜。(2)总结出朗读指导的策略

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个案研究、集体会诊、网络会诊等办法查找成因,梳理总结出小策略多条,形成了自己的“小小策略库”。

①针对学生语气平淡、读不出情感等现象,采取创设情境,入情入境朗读的办法。如配乐朗读、情景再现朗读等。

②针对气息不畅,节奏不稳,语速快慢不一等现象,加强朗读技巧指导。如重音、语调、标点用法及停顿;从短句到长句的练读;教师范读、引读、领读,让学生模仿换气及气息调整;训练语句连带朗读和语速等办法。

③针对我学生方言较多的特点,进行易混淆音节的发音训练,达到用普通话正音的目的。

④针对不同言语中字的发音变化规律,指导学生字的音变。如“啊”的音变;叠字叠词的音变和儿化音;“的、地、得”的用法及读法等。⑤针对学生朗读兴趣不浓的现象,采取变换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如配乐读、演义读、赛读、播音模拟等。⑥针对学生“高声朗读就是有感情朗读”的误区,指导学生不同类型文章,感情基调不同读法也不同,做到能收能放,随着感情的变化,语速、语调、语势等节奏都应有变化,不能一调而终。⑦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个性化朗读。2.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

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组织了丰富的课外朗读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如演讲比赛、故事会、学生课文朗读比赛等,特别是参加“哈尼杯”少年演说家的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3.课题组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两年来,我们围绕“小学生朗读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怎样纠正学生朗读中的唱读现象”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收集了大量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学习体会,教学反思和随笔。

二、课题实施凸显的特色

1.课题目标指向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指向性很明确,就是针对小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策略研究,最终形成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资源。

2.课题操作紧扣教学。本课题紧扣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实施过程层次分明、目标达成螺旋上升,根据不同学段特点拟定不同的朗读达成目标,使得学生朗读能力整体提升。

3.课题记录关注过程。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忠实记录学生朗读提高的进程,整个实验反映出学生朗读水平从“正确流利”到“有感情朗读”的发展过程;反映出学生从朗读能力弱到学会朗读的发展过程;反映出不同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层次。

4.课题实施形式多样。本课题在实验过程中从课内课外,课前课后几方面入手设计不同的朗读训练评价方案,多角度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抓住“正面”和“侧面”两方面,即文本朗读训练和朗读拓展活动,调动学生练习朗读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三、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语言学理论认为,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感受,它与直觉思维密切联系,直觉思维的训练对于语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言语材料的阅读积累,找出言语规律,并灵活地运用语言,从而在语用层面上形成语感。抓住朗读训练就是抓住了阅读训练的关键,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语感形成至关重要。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朗读训练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这些主体性的特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朗读的积极性,才能把朗读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学生朗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教师指导朗读的能力也得到提升,这是课题工作取得的一些可喜成绩。同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是我校特殊的边缘位置,造成学生方言多,缺乏家庭语言环境,使得朗读训练的成果不易巩固;学生多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中无人指导,使得朗读训练进度层次不易统一。

二、是课题技术层面的设计和操作还存在问题。比如,在课题实施之初设计的方案不够严谨和完善,造成实施过程中没有按照原方案进行,有些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是随着课题的进展完善的。又如,课题前测、中测、后测的问卷调查的设计不够严谨,有些数据的跟踪记录缺乏连续性,有些问题的设计还不够科学,造成实验数据对课题进展的反映不够全面。

三、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例如,为了朗读训练进度、层次的协调统一,学生朗读的篇目大多由课题组教师推荐,学生自主选择的篇目较少。

总之,《关于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性朗读的教学研究》课题实践两年来,在校教研室的指导和关心下,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解决了学生朗读中存在诸如多字、丢字,声音放不开,语气、停顿掌握不好,情感表现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用于朗读的时间明显增加,教师能积极贯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教学理念;教师朗读指导技巧和方法不断增强,能有效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加,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提高;学生语音面貌得到大幅改善,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上一篇:文言文断句复习教案下一篇:小兔子开铺子中班语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