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2024-05-10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通用8篇)

篇1: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的总量原则上按学校奖励性工资总量的15%确定,主要设置以下奖项:

1.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

2.教师科研成果奖(论文评比、课题结题)

3.教师各种技能竞赛优胜奖(国家级、省级、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下属机构校级及颁发的各种奖项)

4.教师教育、教学先进奖(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各种荣誉称号)以上各项奖励的分配由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领导小组提出分配方案。

篇2: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为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特制定本细则。

一、合格奖:凡是教科所规定的必考科目,其中语文、数学的合格率达到75%及以上,每科奖励奖金100元,其它科目的合格率达到60%及以上,每科奖励奖金50元。(合格率=及格人数÷应考人数)。

二、名次奖:凡是教科所规定的必考科目的合格率(合格率必达60%)、提高的合格率、参考率、优生率、提高的优生率、巩固率共计获同年级第一名者,其中语文、数学每科奖励奖金100元,其它科目每科奖励奖金50元。

三、特等奖:凡是教科所规定的必考科目的合格率达到100%,其中语文、数学每科另外奖励奖金100元,其它科目每科另外奖励奖金50元。

四、教学成果奖:毕业班学生通过巴蜀中学考试考取巴蜀中学的,每班基数定为2人,对语文、数学教师奖励如下,被巴蜀中学录取3—5人的,每人奖励奖金100元;被巴蜀中学录取6—10人的,每人奖励奖金200元;被巴蜀中学录取在11人及以上的,每人奖励奖金300元。

五、教研成果奖:在教研、论文等活动中,获得校级第一名奖励奖金1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获得镇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奖金200元、150元、100元;获得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奖金300元、250元、200元。

篇3: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教学”与“研究”皆系大学主要功能, 为避免竞争性计划经费补助引发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倾向, 台湾“教育部”自2005年度开始拟定“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以期透过竞争性的奖励机制, 鼓励大学重视教学, 促进大学教育质量之提升, [2]对台湾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一股革新的动力。

本文旨在探究台湾高等教育“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实施情况, 首先探讨该计划的内涵与现况, 其次分析当前“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成效与问题, 最后提出“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改进建议。

一、“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内涵

“奖励教学卓越计划”主要基于大学生平均素质降低、高等教育资源的稀释、大学经费与员额不足及大学重研究而轻教学的倾向等四项背景因素使然。为改善台湾大学校院的教学质量, 并通过奖励机制引导大学分类发展, 台湾“教育部”实施的“奖励教学卓越计划”被认为是首次以教学为重点的补助方案。[3]

“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5~2008年, 依据“行政院高等教育宏观规划委员会”所提之“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研究项目报告”, 颁订“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进行改善教学制度面的建置工作, 引导大学重视教学并持续协助大学改善教学质量;第二阶段为2009~2011年, 该计划列入“台湾行政院”“爱台十二建设”人才培育方案中, 持续以竞争性经费协助各校进一步落实及强化教学质量;第三阶段自2012年起至今, 依“黄金十年愿景-打造台湾成为东亚高等教育重镇”的理念, 持续推动计划, 培养大学生的未来竞争力。[4]

目前所实施的“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是依据台湾“教育部”于2009年订颁《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及区域教学资源中心计划补助实施要点》, 其内容主要包含“补助各校教学卓越计划经费”及“设立区域教学资源中心”两大重点, 兹分别概述如下。[5]

(一) 补助各校教学卓越计划经费

第一、二期的计划目标为以竞争性经费机制协助大学重视并改进教学质量, 引导大学发展特色、满足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之需求, 成立区域教学资源中心、以学校间的竞争机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第三期目标则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强化学用合一, 促进大学务实自我定位与发展特色以打造东亚高等教育重镇, 协助大学深化各项学校特色之教学质量改进措施并持续发展。

为达上述目标, 规划了下列四项执行策略:一是学校制定人才培育目标, 展现多元竞争特色, 培育产业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二是依托优势自我定位打造东亚高等教育重镇, 加强国际化环境建设, 发展特色竞争力, 强化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三是改善课程、持续重视教学制度, 关注专责单位的专业性及永续性、无经费挹注后之教学质量确保与永续、制度及机制面之内化与深化、自我评鉴之规划。四是资源整合分享, 协助高中优质化, 协助未获“奖励教学卓越计划”补助的学校, 典范转移及其他资源共享规划。[6]

(二) 设立区域教学资源中心

计划目标为有效整合与利用区域性教学资源, 鼓励区域学校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营造优质教学环境, 协助教师专业成长, 调整及改进课程, 提升大学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成效, 以期高等教育发展能达成均衡化与优质化的目标。区域教学资源中心由一所“中心学校”与数所“伙伴学校”共同组成, 以邻近区域之学校整合设立为原则。

为达上述设立目标, 中心学校之任务与功能包含下列10项: (1) 规划教师教学专业成长活动, 提供伙伴学校教师之教学观摩研习及专业成长课程。 (2) 协助伙伴学校建立教师及教学评鉴制度。 (3) 协助伙伴学校进行课程 (学程) 改革、规划及调整。 (4) 整合并规划伙伴学校之通识课程。 (5) 建立伙伴学校间跨校选课之机制及发展跨校学程。 (6) 优质教材之开发及推广, 并将该教材上网公开, 供各校运用。 (7) 发展标准化成就评量工具。 (8) 协助伙伴学校建立教学助理制度及培训教学助理。 (9) 建立伙伴学校间教学资源整合及邻近地区社会相关资源共享机制。 (10) 其他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之相关措施。[7]

总体而言, 通过补助各校“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经费与设立区域教学资源中心, 使计划兼具竞争与合作效益。现将两者重点内容汇整成表1-1。

二、“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现况

为有利于了解台湾高等教育“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实际情况, 兹就计划整体面与学校实例两方面分别说明。

(一) 计划整体面

在补助各校“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经费部分, 补助对象大致可分为“一般大学”与“技职校院”两类, 前者业务由“高等教育司”承办, 自2005~2012年补助7次, 获补助学校共48所、达194校次, 总补助金额新台币1, 187, 042万元;后者业务由“技职教育司”承办, 自2006~2012年补助5次, 补助学校共41所、达157校次, 总补助金额为新台币734, 224万。[9]历次补助情形如表2-1所示。

说明:数据由研究者自行整理。

进一步分析该计划补助的金额与补助校数, 一般大学补助金额除2009~2010年较高、2011年较低外, 其余各年大致持平;补助校数于第二年加倍成长, 之后维持在30所左右, 2012年有略增, 具体见图2-1。技职校院的补助金额与补助校数除2008年稍减外, 其余均呈稳定成长, 见图2-2。

至于在设立区域教学资源中心部分, 目前台湾“教育部”共设立9个区域教学资源中心, 分别为“一般大学”类的北一区、北二区、桃竹苗、中区、云嘉南与高高屏6个中心, 以及“技专校院”类的北区、中区与南区3个中心;区域教学资源中心的专责人力包含中心主任、计划执行主要负责人、会计与网络平台联络人等。

(二) 学校实例

本文谨以获补助次数最多、补助总金额最高、且担任区域教学资源中心“中心学校”之逢甲大学 (大学校院) 与云林科技大学 (技职校院) 两校为例, 简要说明其执行重点如下。

1. 逢甲大学[10]

逢甲大学的理念愿景是:在“忠勤诚笃”的办学传统下, 以成为“教学卓越、研究重点突破的亚太地区知名大学”为发展愿景。校务发展计划包含优质教学、深耕产业、重点研究、教育营销、快速响应、建全财务及永续校园等七大主轴。

其具体策略与作法主要有两项。一是执行“e三五教学卓越计划”。该计划包含“e环境计划” (深化e-Portfolio应用与促进优化学习) 、“三特色计划” (课程——厚植学生基本能力的通识教育精实、学系——国际接轨之教学品保与国际学院发展、个人——学生职涯历程及就业力精进) 及“五基盘计划” (课程——学生学习成效导向之双循环课程、师资——教师优质化与教学精进、学习——个别化软能力培育与全程学习关怀、辅导——创造内在激励环境与身心灵深耕、资源——教学与学习资源最适性服务) 。

二是建立区域教学资源中心。其执行重点包含以下八项:发展各校专业优势, 建置跨校特色联盟, 活化校际交流机制, 达成永续发展愿景;协同核心学校, 扩大中心学校专业领域广度;建立多元评鉴管道, 落实持续改善机制;建立教师教学交流平台, 及落实教师教学精进;扩展及深化教学品保机制, 持续改善教学质量;共同强化学习氛围与就业力培养, 提升学生成就;以国际交流与产学人才合作为发展, 创造e化教学交流平台;以数字平台克服校际时间与空间障碍, 落实资源交流共享, 共创教学卓越。

2. 云林科技大学[11]

云林科技大学的理念愿景是:秉持“诚、敬、恒、新”的校训, 传授科学技术, 研究高深学问, 以培育具知识整合能力、国际竞争优势及人文与科技兼备之高级专业人才, 服务社会, 增进人类福祉。

其具体策略与作法:一是执行“教与学卓越成长计划”。该计划包含“教与学的提升” (教师发展与教学支持——强化教师多元知能与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效能精进——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与能力、课程强化与厚植学生核心能力——满足产学需求与合乎国际水平) 及“学生能力特色加值” (职场竞争力加值——落实学生职涯辅导与专业证照考照辅导、全人多元教育与生命圆融关怀——深化通识课程与建构全人学习环境、飞扬世界与接轨国际——精进学生语言能力与认同多元文化) 。

二是成立区域教学资源中心。其执行重点包含以下七项:统合各校经验与力量, 检视伙伴学校于13项教学制度之完备度与具体落实绩效;统筹中区已获教学卓越补助学校, 发挥咨询辅导的角色功能, 分享绩优教学经验;规划整体性的教学资源整合措施, 协助资源共享与典范转移至各伙伴学校;中心学校规划及连结现有的教学与学习资源, 建立共同分享与辅佐的教学系统;融入科技大学评鉴及技职校院认证精神, 推动教卓学校建置前导性的学习成就检核指标与回馈机制;结合伙伴学校的特色前瞻计划, 共同发现技职教育的未来趋势与因应措施;建构严谨三级计划管考系统, 确保计划的执行进度、具体效益及计划质量。

三、当前“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成效与问题

“奖励教学卓越计划”自2005年实施迄今历经7年之久, 已经产生一些成效, 但也有待解决问题。台湾“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为了解教学卓越计划成效, 曾委托王保进、周祝瑛、王辉煌、林淑娟、许玮珊、王保进[12]等人进行研究;此外, “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也曾对“奖励教学卓越计划” (第二期) 进行查证。[13]兹将“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实施成效与问题说明如下。

(一) 成效

自台湾“教育部”颁布执行“奖励教学卓越计划”以来, 受到大学及各界的肯定与支持, 也提高了大学教职员工对教学的重视, 获得经费补助的大学也积极进行教学制度的革新。就整体计划而言, 台湾“教育部”指出其主要成效包含三部分:一是发展教学基本核心指针, 确保大学教学质量;二是建立竞争性经费奖励机制, 刺激公私立大学良性竞争;三是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14]

对获补助学校而言, 其主要成效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 提高了学校声望

获得“奖励教学卓越计划”, 代表学校在教学方面的基本表现符合计划评审标准, 亦即获得台湾“教育部”的肯定, 对于学校声望提升有积极正面的效益。叶连祺研究亦指出, 提升大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增进大学品牌管理与大学品牌效应, 亦即执行教学卓越计划后, 在品牌管理方面, 社会大众会认为学校注重卓越教学;在品牌效应方面, 学校可吸引更多优秀高中生就读或优秀学生留校继续升学, 或是吸引更多知名教师来校任教、或校友及企业捐助学校, 并提升学校整体声誉。[15]

2. 提升了教学质量

提升教学质量是该计划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藉由庞大经费与资源的投入, 以及各项措施与机制的建立, 已使各校教学质量有显著改善。而王保进等人研究亦指出, 由于“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倡导, 有关教学资源中心的设置、课程大纲传上网与上网选课、教师成长研习、教学助理制度的落实等均已普遍达成目标, 有效提升了教师素质, 改善了教学质量。[16]

3. 增强了学校凝聚力

获得“奖励教学卓越计划”, 象征着来自外界的肯定与荣誉, 相对使教师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也会有所提升。而钟昌蕴研究亦指出, “奖励教学卓越计划”从申请到执行的过程中, 需要校长、主管、相关系所单位教职员生的群策群力与沟通协调, 对于学校营造团队合作氛围与士气提升, 具有积极正面效益。[17]

4. 能强化学校竞争力

高等教育面对少子化和国际化的冲击, 各大学必须提升办学绩效, 才有更高的竞争力。获得“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大学整体教学与学习效能有提升的现象, 学校竞争力也随之提高。而江向才、林美智和黄娟娟的实证研究亦发现, 获得“奖励教学卓越计划”补助款的学校, 在大学入学选填志愿时, 学校排名相对提高, 对大学而言可提供办学优良的积极讯息。[18]

(二) 问题

虽然“奖励教学卓越计划”实施以来, 已具显著成效;但本着持续改善与永续发展精神, 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兹列举如下。

一是计划定位不够明确, 不利于执行策略优先级的排定与经费的有效运用。整体计划针对“奖优”与“扶弱”的定位未尽明确, 不利各工作项目优先级之拟定与经费资源的有效配置。再者, 部分计划补助项目如课程大纲上传、教师评鉴与建置毕业生数据库等, 多为大学本应纳入经常性的教学行为。

二是区域教学资源中心部分功能与机制重叠, 覆盖全台湾的资源共享平台仍待建置。目前各区域教学资源中心多已建立教学媒体、开放课程、图书资源等平台或机制, 但功能相似, 造成预算重复编列及经费重复投入现象;且其呈现内容偏重于数据库或讯息公告, 至于学校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内隐知识交流分享则显不足。

三是部分学校过度依赖长期持续补助, 致自发性教学卓越绩效仍待订定。部分学校缺乏自主永续经营意识, 不利于教学与课程的持续改善;且部分学校仅依循共同性绩效指标规划, 尚未发展出足以凸显学校特色的绩效指标。

四是计划绩效指标之评估基准多属投入性、过程性指标, 且偏向教师教学与量化资料。计划绩效指标以投入及过程指标居多, 如课程大纲上网率达100%、毕业生数据建置率逐年提升等。至于展现“优质学习”的成果导向则十分有限, 且对于量化数据所代表的内涵论述较为不足。

五是部分学校经费使用不当或有浪费情形, 引发外界质疑声浪。部分学校经费执行结果与原编列预算时常有落差, 或出现运用项目与追求教学卓越目的不符之情形, 或为配合核销期限及经费执行率而快速消化预算, 致使外界产生经费不当使用或资源浪费之不良观感。

六是教学改善及强化学生学习之成效, 仍有其局限性。“奖励教学卓越计划”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进而增进学生学习成效。然而, 实施结果发现对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显然“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仍有其局限性。

四、“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的改进建议

针对前述问题, 兹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作为未来计划改进的参考。

第一, 应厘清整体计划特色定位, 以发挥其最大效益。“奖励教学卓越计划”对“奖优”与“扶弱”的定位仍不够明确, 台湾“教育部”宜透过咨询委员会议、各校座谈会及工作圈会议等机制, 凝聚各界共识, 厘清整体计划的特色定位及核心目标, 规划各子计划及工作项目的优先序位, 并区隔与经常性补助的差异, 俾利于计划的聚焦, 以明确发挥具体成果及获致最大效益。

第二, 应全面检视区域教学资源中心机制, 研议建立覆盖全台湾的资源整合平台的可行性。区域教学资源中心部分功能与机制的重叠现象, 造成资源投入难以发挥其效益, 台湾“教育部”宜重新检视各区域教学资源中心机制及中心学校的角色功能, 评估结合云端科技建置覆盖全台湾的资源整合平台的可行性, 并鼓励各校分享教学质量的创新性做法, 以促进跨区域资源共享, 扩大资源使用效益。

第三, 辅导各校内化教学改善措施, 自定义追求教学卓越的绩效指标。各校自发性的教学卓越绩效指标尚不够完善, 各校应制定具特色的绩效成果指标, 并通过成果分享或设定教学卓越标杆学习学校, 作为发展目标, 并凝聚学校内部共识, 强化自我评鉴及持续改善的相关措施, 自发性与永续性地追求卓越。

第四, 鼓励各校依优质学习的核心能力, 订定成果导向绩效指针。目前各校计划绩效指标以投入及过程指标居多, 难以展现执行绩效;各校应依据中长期校务发展计划, 订定优质学习之核心能力成果绩效指标, 作为办学指引, 以展现具体教学卓越的成果, 并营造学校特色与品牌。

第五, 妥慎编列经费预算, 并有效运用。各校在申请计划时需事先编列经费预算, 获得补助后即须依申请计划切实执行, 并依规定程序与时限办理相关核销作业。未来各校必须妥慎且详实地编列预算并进行有效控管。再者, 若能在符合相关预算规定之下, 台湾“教育部”给予预算使用一些弹性空间, 将更能符合各校执行计划的实际需要。

第六, 建立自我评估机制与落实管考措施, 确保执行成效。“奖励教学卓越计划”系以教学和学习为主体, 为确保该计划能够发挥改进教师教学及提升学生学习的核心目标, 学校必须强化其管考机制并有效落实。此外, 教育行政机关亦可定期派员访视学校执行成效, 特别是针对教学与学习成效, 倘若政府投入大量资源, 未能展现效益, 则有待检讨。因此, 各校宜落实管考措施并定期进行自我评估。

五、结论

追求卓越,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精神。近年来,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多数国家及地区也日益重视优质学习,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典范思潮。值此之际, 藉由奖励教学卓越计划持续地经费挹注与机制建立, 已使大学对教学质量之重视普遍提升;展望未来, 期使大学中之教学功能更加彰显, 进而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 以能为社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人才。

篇4:奖励过头 教育变交易

“知道帮妈妈刷碗了,乖,奖励你20元买零食。”

……

你是不是也会这样,用物质奖励来鼓励孩子做某些事情?可这样的奖励方式却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这是上小学四年级的圆圆自制的一张11月份“奖励工资表”,上面记录了各种名目的奖励金额,算下来有300多元。当她拿着这张纸给妈妈看的时候,妈妈着实有些吃惊。还没等妈妈说什么,圆圆又向妈妈讨价还价起来:“妈妈,上次期末考试我得了100分,奖励是100元,这次期末考试我要是还能得100分,能多奖励点吗?”圆圆的妈妈陷入了困惑,以前经常用物质奖励是为了提高圆圆学习和做家务的积极性,可现在赤裸裸的工资表和圆圆的言语让她开始担心起来:金钱和物质的奖励是不是过了头?难道我这样做错了?

声音

用物质或者金钱奖励孩子早已不是个例,如今,很多家庭都会用物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取得好成绩、帮忙做家务。那么,物质奖励的方法是否合适?

正方 物质奖励会有激励作用

张女士(家长):我周围的很多家长都认为,物质奖励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积极性。如今,很多孩子都有惰性,做什么事都怕苦怕累,于是我采用了物质奖励的办法来激励孩子学习某种技能。比如:以前孩子总是边吃饭边看电视,自从采用小红花制度后,他开始有了积极性,基本上吃饭的时候不看电视了,而其它方面的行为习惯也有所好转。

周先生(家长):用金钱奖励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在欧美国家特别明显,孩子都是通过劳动获得金钱的。孩子从小做家务挣钱,然后学会理财,对未来发展很有帮助,这对孩子将来走进残酷的商场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瑞瑞(孩子):有时候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件渴望的东西,但除了向父母要,就没有其它办法了。如果干家务或学习好能得报酬,我就有一些钱可以自由支配了。

反方 物质奖励带来负面影响

张先生(家长):在孩子二年级时,有一次,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就跟我说:“爸爸,班上的同学考得好都有奖励,你给我什么呀?”那次,我给了一次物质奖励,但是后来她只要考好了就向我要奖励,这让我突然觉得家长的做法不正确,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从那时起我就停止了物质奖励。因为平时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所以她也不提什么“考好了送我礼物之类”的话了。

杨女士(初中教师):孩子考出理想的分数家长给予一定奖励无可厚非,但如今的奖励已经变味,就像是交易。时下,很多家长把它当成刺激孩子学习的惟一手段,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自己是为了得到奖励才学习的。

徐女士(心理咨询师):什么事情都谈物质、谈钱,会将孩子培养出物质利益至上的思想。孩子做的家务很多是他份内的事情,做的同时也提高了他的自立能力,在金钱吸引下的家务劳动早就变了味儿,即便孩子干得很积极,那也是出于挣钱的目的,功利性太强了。

特邀专家 姜 筠

北京京师慧心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专家观点

莫将奖励变成交易

奖励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和强化某种行为,使其固定下来,成为行为模式。家长对于孩子的奖励实际上就是为了激励和强化孩子的某种好的行为,并让此种行为成为模式固定下来。

父母在家庭中使用物质奖励的手段尽管有时可能起一些作用,但从长远看,这种做法却是有害的。像孩子考95分以上、打扫房子之类的良好行为应该是生活中正常的事,如果一味用金钱做钓饵,就会使孩子养成为了奖励才去努力学习和做家务的习惯。一旦没有得到金钱的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可能就会“走样”,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这是因为,当孩子经常被家长以物质奖赏的形式认可时,他的意识里就会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他人认可自己时或者自己认可别人时,都应该是用物质奖励的形式来表现,没有物质利益或者暂时看不到物质利益的时候,就不会去做。试想,等有一天,父母给不起了,孩子会不会说“没有奖励,我就不学习”?等孩子上班了,会不会对领导说“不加工资,我就辞职”?等孩子有了恋人,就会认为:给予对方的物质或者金钱越多,才是越爱对方的表现,同时也会要求对方以物质的形式来回报自己。所以,父母应该明白,常常给孩子物质奖励的结果往往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功利。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用金钱来收买孩子,更不能事先和孩子订立有关物质奖励的“契约”。

一味的物质奖励必然会让孩子产生“物质为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恋爱观。

精神为主物质为辅

物质奖励只是奖励的手段之一,不是全部。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精神鼓励是一种满足心理需要的奖励,比如称赞、表扬、鼓励、关注等可以令孩子更加自信,感受父母温暖的言语和赞赏的眼神,从而加倍努力。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一种认同感和满足感,而不是金钱的获得感,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做事能力,也能够培养孩子较高的情商。

对低年级孩子来说,适当给予物质奖励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但要注意的是,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要始终摆正主次位置,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逐步淡化物质奖励,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行为本身上。

同时,如何采用金钱物质奖励也有讲究,要延迟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其好处在于:一方面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孩子自主进步的能力,让孩子知道进步不仅是为了奖励,而且是自己的需要。

所以,我们应该以精神奖励、表扬称赞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强调物质奖励所带来的自我认同感,而不是物质本身刺激的价值。若想满足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激励其上进比奖钱奖物更有意义。

物质奖励 不能滥用

nlc202309020829

一般来说,奖励只是一种手段,对孩子能起到积极的鼓舞作用,能更加强化孩子的良好品行。如果滥用,不但达不到激励的目的,反而会将孩子引向歧途。

奖励须是孩子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或是平常就应该做的事情,不该再给予奖励。

奖码不宜过重。仅仅是起鼓励作用就好,不要超过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周围环境的平均水平,否则就失去了奖励的意义。

平时不要过多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平时过多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会让孩子觉得根本不需要辛苦去争取也会获得,物质奖励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作用。

奖励之时 明确告知

父母奖励孩子时一定要告诉他们原因。如果对为什么得奖不清楚,孩子就会只关心能否得到奖励和奖励的大小。比如,孩子画一幅画,颜色用得非常丰富、准确,父母奖励了他。如果这时候父母不把原因向孩子讲清,孩子会认为是因为画画得了奖励,于是,为了得到奖励,孩子会大量的画却不会注意画的质量。这样,父母的奖励就没有达到目的。

重视激励性语言的具体指向性,让孩子清楚知道自己得到好评是因为什么,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行为本身,即“我表现好、有进步,是在证明我的努力和实力,是值得自豪的”;同时也可弱化孩子一直以来形成的表现好是为了获得物质奖励的意识。

奖励多样 意义至上

采用多种奖励方式,给孩子主导权,让他们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奖励方式。让奖励有意义,让奖励留在孩子的记忆深处而与花钱多少无关,才能产生久远的作用。

比如:奖励可以是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如玩电子游戏、和同学一起看电影、到公园游玩或打球;还可以是让孩子享有一些平时享受不到的权利,如决定全家周末的活动、选择到哪家餐馆吃饭、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等。

总之,家长对孩子的奖励要多样化,孩子越大,父母越要注重情感和精神的奖励,一定要尽量避免把奖励局限于“物质”领域。

作为最容易实施的口头鼓励,家长一定不能吝惜。任何奖励都不能代替拥抱孩子这种表示关爱的肢体语言,因为他们对家长的这些举动感受最深。

礼尚往来 关爱为先

我们不提倡物质奖励,但不完全杜绝家庭成员间的礼尚往来。礼尚往来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礼物”本身无论贵贱都是对一个人的祝福,人人都需要祝福,也会在祝福中体味到幸福与温暖的感觉,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诉求。

因此,当孩子过生日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当孩子将要远行的时候,当孩子走入另一个人生阶段的时候,父母完全可以给孩子送上一份他喜欢的礼物。这个礼物是对孩子的祝福,和孩子取得了什么成绩、获得了什么荣誉毫无关联。当孩子收到了这单纯的礼物时,会深深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篇5:教师教学成绩奖励办法

一、目的

为了提高学校教师教学质量,激励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特制订本制度。

二、奖励方式

学校的检测分为平时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小学毕业测试和初中毕业班会考成绩。每学期结束的最后一次考试成绩、小学毕业班学情检测和初中毕业会考成绩是奖励的最终依据。

三、奖励办法

1、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奖

(1)初中部:奖励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及格率同级同科排名第一的教师奖励100元,排名第二的教师奖励50元;优秀率同级同科排名第一的教师奖励100元,排名第二的教师奖励50元;平均分同级同科排名第一的教师奖励100元,排名第二的教师奖励50元。合格率受影响的某一科目,r任课教师不给予任何奖励。

(2)小学部:奖励以期末考试为依据。一年级同级同科排名第一的教师奖励100元,排名第二的教师奖励50元;优秀率同级同科排名第一的教师奖励100元,排名第二的教师奖励50元;平均分同级同科排名第一的教师奖励100元,排名第二的教师奖励50元。二至五年级的的班级另行规定。

2、竞赛奖

竞赛获奖主要以教师的辅导奖为主,获得国家级辅导奖的奖励300元,获得省级辅导奖的奖励200元,获得市级辅导奖的奖励100元,县级辅导奖的奖励50元。

3、小学毕业班测试 班主任奖励:

语数外三科合格率每高出全县平均合格率一个百分比奖励100元。由班主任同科任教师按照班主任两份其他教师一份的比例分配。巩固率低于98%的班级不给予任何奖励。

任课教师奖励:

语文、数学、英语单科及格率每高出全县平均及格率奖励100元,优秀率高出全县平均优秀率奖励100元,平均分高出全县平均分奖励100元。某一科目影响班级合格率的教师不予以奖励。

4、初中毕业班会考奖励:

班主任奖励:

毕业会考合格率高出全县平均合格率的班级,每高出一个百分比奖励100元。毕业会考升学率高出全县平均升学率的班级,每高出一个百分比奖励100元。毕业会考陇西一中的升学率高出全级陇西一中平均升学率的班级,每高出一个百分比奖励100元。毕业会考考进一个奥班给予班级奖励500元。所有的奖励都归班级,之后由班主任负责分发给各任课教师,分发的原则是任课教师占一份,班主任占两份。巩固率低于98%的班级不给予任何奖励。

任课教师奖励

篇6:教师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信庄小学

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扩大教学成果,特制订教师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一、学科教学质量及学科竞赛奖励。

1.学区质量检测:按名次进行奖励。学区排名第一,奖金100元。排名第二,奖金50元。排名第三,奖金30元。

2.县质量检查:集体获前十名的分别奖100.90.80.70.60.50.40.30.20.10元

二、体育与文艺比赛奖励。

学区团体赛前三名,按50、40、30元奖,未设团体奖的情况下,个人单项奖前三名,按20、15、10元奖(奖给辅导教师)。

三、优课评选奖励。

学区一等奖考评加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区以上逐级加倍(二、三等不加奖)。

四、教科研成果奖励。

1、在正规出版社、报刊社公开出版发表的教育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报告等。市级报刊每篇考评加2分,省级报刊每篇考评加3分,国家级报刊每篇考评加4分。

2、在县、市、省、国家级有关部门论文评比中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县级:考评加1分,市级:考评加2分,省级:考评加3分。国家级:考评加4分

3、县级以上教育科研机构批准立项的课题、成果鉴定、评审的科研成果等。立项的课题:县级考评加2分,市级考评加3分,省级考评加4分,国家级考评加5分。在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课题按“第二项论文评比”进行奖励。

4、学区、校级论文评比中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等。考评加0.5分。

篇7: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为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实践、争创一流教学成绩,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育教学质量奖

1、每学期期末或综合素质竟赛时,中心校组织考试时,所教年级学科平均成绩与上次相比上升者且进入总名次前1/2的,获教学“教学质量提高奖”。所任学科位次位于全乡总名次的1/2时奖励50元,较1/2名次每提高一名次再增加50元。

2、中心学校期末统考或综合素质竟赛时,所任科目单科成绩获得前总名次的前1/3的教师给与奖励,标准为:第一名500元、第二名400元、第三名300元、第四名200元、第五名100元。

3、在县教体局、教研室组织的综合素质竞赛中,所辅导的学生获奖一人次奖励100元,人次*100元=总额。

4、保持奖;每学期期末或综合素质竟赛时,所担任学科(语文、数学)在中心校上次统考时为第一名、第二名;在本次统考中保持第一名在原来名次奖的基础上奖200元,保持第二名在原来名次奖的基础上奖100元。

5、计算总名次的前1/

2、1/3时,保留整数,尾数只舍不入。

6、(语文、数学)第一名、第二名名次奖与保持奖可兼得,其它奖项若有重复时,按最高标准奖励,不重复奖励。

三、本办法适用于中召乡第六小学在岗在职的所有教

师,解释权在学校。

四、本办法自宣布之日起施行。

2014

篇8: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 以国家、省市等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工作指南, 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学校信息化综合水平为重心, 搭建信息化与教育和课程的融合平台, 从而促进“互联网+”时代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教师信息化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联合主办基础英语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征集奖励活动, 包括“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教师”“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共五个分项的征集奖励。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其他情况说明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二、支持单位:翼课网科研办公室

《英语教师》杂志社

新课程报教育信息化研究院

三、本次征稿截止日期

2015年11月20日

四、本次奖项公布时间

2015 年12 月初, 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期间。

征集活动每年两次, 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举行一次, 活动相关信息持续在翼课网 (www.ekwing.com) 、翼课网官方微信、新课程报等媒体上发布。

活动将邀请教育信息化专家和基础英语教育专家共同评审。奖励证书由主办方签发。第二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期间, 将现场为本次获奖单位和个人颁证。

欢迎各相关单位和广大英语教师踊跃参与。相关说明见附件。

附件1: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2: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3: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4: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相关征集说明

附件5: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相关征集说明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89 号华景软件园A栋16 层南

邮编:510630电话:020-29187183联系人:罗老师18665602600李老师18665601715

邮箱:jyxxh@moyi365.com (“教育信息化”全拼的首字母)

附件1: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师、初中英语教研组/备课组

二、征集主题

本次活动征集的案例, 必须围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研实践”, 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形成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 突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某一事例或某个具体方面。

征集案例分为两类:1)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案例;2) 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案例 (含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综合案例) 。具体如下:

1. 研究报告

以在线教育平台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 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 开展教学教研研究、实验, 形成教学教研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结果与分析、原始数据、统计图表等。

2. 典型教案

一线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教案。典型教案内容包括, 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

3. 典型案例

一线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某个阶段的案例。典型案例要素, 含测试时间、对象、统计处理、班别、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期测试、中期测试和后期测试, 测试结果与反思, 可以是整个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案例。典型案例内容包括, 案例背景、案例主题、案例过程分析、案例反思等。

4. 教学反思

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 对自身教学理念、思想、心理感受与体验进行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对教学结构的反思;对自主学习模式的反思;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反思;对教学目标达成和教学效果的反思等。

5. 课堂教育教学叙事

以叙事为主, 夹叙夹议, 直接形象地反映出利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及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果或某个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过程, 突出信息技术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并阐述其深刻感受与启发。课堂教育教学叙事内容包括,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感受与启发等。

6. 教学资源

包括教学课件、教学备课资源、教学视频、微课视频、教学材料 (拓展性阅读材料、延伸性练习或超链接) 等。教学资源内容要求围绕教学目标, 反映主要教学内容, 与教育信息化相关, 突出信息技术对教学中的应用。课件限定PPT (2003/2007) 格式。

三、征集要求

1. 案例的内容必须与教育信息化相关, 围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主题明确、逻辑清晰、数据准确、案例典型、文字简洁, 理论联系实际。

2. 以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 (翼课网) 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 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的优秀案例优先考虑。

3. 可以是凝聚集体 (备课组、教研组) 智慧的教育教学应用案例, 也可以是个人的教学应用案例。

4. 参赛者可自选其中一种或几种征集材料提交。另“教学资源”可与同期举办的“微课征集活动”或“课例征集活动”的配套教学资源, 一并提交。

5. 以上第1 至第5 项应用案例呈现形式word (2003/2007) , A4 规格, 字数不少于3000 字。第6 项应用案例“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可以是Word、PPT、视频、音频、图片等。

6. 每个案例要求具有鲜明的特点, 突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某一事例或某个具体方面, 将主题、过程及效果写清楚, 体现在线教育的特色。

7. 案例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独创性或在某一方面具有开创性;案例导向正确, 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8.案例中使用的数据真实准确, 无虚假成分, 且案例的应用已正常开展, 并取得明显成效。

视频和PPT具体格式如下:

1) PPT制作要求

界面通常包含有文字、图形、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元素。界面设计要做到内容合理、条理分明、和谐美观。

内容合理:文字内容选用要提纲挈领, 突出主题。其他元素要服务于主题表现, 有助于提高学与教的效果。

条理分明:要吃透文字教材, 进项整体的“谋篇布局”。内容的排列组合由其相互内在联系为依据, 需表现的各元素主次分明, 主要内容处于界面的中心。

和谐美观:课件整体要色调和谐, 各元素搭配构图得当, 背景和文字颜色有反差, 文字修饰适度, 字体、字号有层次, 前后风格统一。

插入的视频分辨率:要求像素720伊576, 声音清晰、画面清晰;插入的图片要清晰;插入的音频声音清晰、无失真。

格式:2003/2007 版PPT

字体:中文小四号宋体, 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行距20磅

2) 视频要求

视频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 能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景。

视频相关内容: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动画:根据实际需要, 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设备:视频采用专业设备拍摄, 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

分辨率:1024伊768像素。

时长:“课堂教学”和“其他教学视频”录制不超过40分钟, “微课”视频不超过8分钟。

文字:视频使用规范语言, 普通话或英语需标准, 语言富有感染力。

内容:简单明了, 反映主要教学环节, 有字幕提示。

声音:声音清晰, 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保持良好的同步。

背景:简洁。

头像:构图要留天, 居中, 光线合适, 无阴影。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文件大小:视频作品建议最大不超过500M。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 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信息化技术应用、信息化成果推广3 个角度, 对提交的案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 名, 二等奖10 名, 三等奖18 名, 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 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 获奖者予以颁发奖品, 优秀的案例有资格入选《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集》。

3. 获奖作品可作为“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4. 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平台相关频道展示, 如翼课网官微、翼课网平台等。

5. 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2016 年的“骨干教师研修班”, 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 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 优秀案例将通过相关途径报送教育部相关部门。

8. 特别优秀的成果将结集出版, 汇编成文集印刷成书, 作为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成果存档。即可获得免费媒体平台出版 (出版署正式报号或CN刊号) 、刊登其优秀案例成果。如《英语教师》《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翼课网等。

五、其他事项

1. 每个学校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5 件。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 人。

2. 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 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初中基础教育信息应用案例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该作品。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案例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邮件主题:省份+单位+姓名+案例主题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提交信息表

附件2: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征集说明

一、参赛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研员、初中英语教师

二、征集主题

本活动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 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展开简短、完整的课程资源, 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征集的微课分为两类:1) 讲授类: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点;2) 应用类:关键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应用问题 (例题) , 并围绕教学重难点问题开展分析、讨论, 最后解决问题。

此次提交的微课材料, 包括微课视频、微课设计说明和配套的微课资源, 具体内容如下:

1. 微课视频

1.1 微课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灵活、合理运用教育技术, 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

1. 2 微课程:指系列化的微课堂教学, 一门微课程不少于3 个微课堂教学。微课程以服务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2. 微课设计说明

指的是制作微课视频用到的设计思路及反映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小结与反思等。

3. 微课资源

特指制作微课视频时用到微课设计材料, 包括教学视频、课件、教案、拓展性阅读材料、延伸性练习或超链接等素材内容。

注:特别说明, 微课视频中用到的相关辅助性素材需在微课设计中注明来源, 比如微课练习来源于:翼课网的同步作业, 人教新目标7 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 A 1a, 1b, 1C中的目标语练习。

三、征集要求

1. 符合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善于利用智能化在线教学平台上的资源 (如翼课网) 的微课作品优先考虑。

2.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重难点突出,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可用于课堂教学或网上学习。

3. 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生动活泼、启发性和引导性强,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适应多种技术条件应用的需求, 要充分考虑网络技术与微课资源的结合, 有利于资源在各种平台环境中的共享。

5. 微课作品最终应统一打包提交1 个文件夹, 内含3 个文件或文件夹, 提交相对应的是3 类材料:微视频 (wmv或flv) 、微课设计及配套的微课资源。具体编辑要求如下:

1) 微课视频的编辑要求

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包括拍摄类和录屏类。拍摄类微课制作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而成微课视频。录屏类微课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 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 (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 上演示, 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的微课视频。

时长:控制在8-10分钟左右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分辨率:为标准1024伊768像素

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画面: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 无质量缺陷

文件命名:省份+单位+姓名+作品主题

文字:视频要有片头片尾, 片头应显示微课名称、作者和单位, 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内容要简单、明了, 每屏文字不宜太多。文字位置合适, 字号适中, 可见度足够。

声音:使用标准普通话和规范学术用语配音, 表述清晰、有条理;声音清晰、响亮, 节奏感强, 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保持良好的同步, 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 适当使用画笔功能。

2) 微课设计说明的编辑要求

微课设计首页面:包括教材版本、册次、单元或模块、适用对象、作者及单位等。

文本格式: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

文本字数:1000字以内。

3) 微课资源的编辑要求

微课资源既可以是文本形式、PPT形式, 或视频形式。

文本格式:中文小四号宋体, 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20 磅。文字数不超过1000字, 确保学生1 分钟左右阅读完;PPT限定 (2003/2007) 格式;视频形式时长3—5 分钟。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 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 (教学选题、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 、视频规范、网上实用性3 个角度, 对提交的案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 名, 二等奖10 名, 三等奖18名, 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 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 获奖作品将有机会编入“翼课网教研资源”。

3. 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平台相关频道展示, 如翼课网官方微信、翼课网平台、《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等。

4. 获奖作品可作为“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5. 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2016 年“骨干教师研修班”, 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 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 优秀微课将通过相关途径报送教育部相关部门。

五、其他事项

1. 每位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提交作品数量限为1—2 件, 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 人。

2. 所有参评作品概不退还, 请参赛者提交前自行备份。

3. 所有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 均视为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对其产品进行应用开发、宣传、推广并使用, 版权归论坛组委会所有。

4. 参评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 不得抄袭。如有抄袭, 取消参评和获奖资格, 并由当事人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5. 凡提交作品参评, 即表示参与征集活动的作者同意接受组委会制定之所有参赛细则章程。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征集的微课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邮件主题:省份+单位+姓名+微课主题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微课征集报名表

附件3: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活动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英语教研员、初中英语教师

二、征集主题

课例是指课堂教学实录以及对此进行的阐述 (分析与反思) 。内容必须围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教学环节的某一方面进行设计, 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深度融合, 探索结合信息化教育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模式。

课例类型主要包括:

1. 教学反思

要结合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 可就具体的教学细节进行阐释, 并“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 即问题解决的效果, 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字数:800 字左右

2. 教学设计

对某一节课或某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教学方案, 配套教学课件 (PPT) 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

3. 教学实录

以视频 (wmv或flv) 为主要载体拍摄教学实况录像, 配套教学设计方案。一线英语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

注:课例中用到的相关辅助性素材需在教学设计中注明来源, 比如课堂练习来源于:翼课网的同步作业, 人教新目标7 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 A 1a, 1b, 1C中的目标语练习。

三、征集要求

1. 课例要求必须以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 (翼课网) 的研究和使用为实验基础, 将平台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充分融合。

2. 课例内容必须围绕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 针对某个课时 (教学或教材内容等) 进行教学, 要求内容新颖、丰富。

3. 避免平铺直叙, 不能乏味, 要有主题, 能解决现实中普遍性教学问题, 他人能从课例中学有所获。

4.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 重难点突出。

5. 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 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 可从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中任选一项或多项提交。将分项文件夹放入一个总文件夹中一次性提交。

7. 具体编辑要求。

1) “教学反思”格式主要用word (2003/2007)

字体:中文小四宋体, 英文小四Times New Roman, 行距20磅。文本为word (2003/2007) 格式。

字数:教学设计全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教学反思全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教学设计封面:标题通用格式为“** 版** 科目*** 年级** 内容的教学设计;署名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2) “教学设计”采用PPT格式 (相关word文件格式同“教学反思”格式要求)

PPT通常包括文字、图形、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元素。在设计方面要做到内容合理、逻辑清晰、和谐美观。

内容:确保多媒体课件及嵌入的媒体素材内容无误, 突出主题, 符合英语学科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

逻辑:对教材理解透彻, 进行整体的“谋篇布局”, 内容的排列组合以其内在关系为依据, 各元素主次分明, 条理清晰。

界面:界面设计要求简洁美观、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整体色调和谐、风格统一、色彩搭配符合视觉心理, 形式新颖、活泼、富有创意。

排版:排版格式整齐规范, 标题与正文的字体字号合理分布以突出内容的层次感。

字体:正文字体为中文小四宋体, 英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20 磅。格式:Power Point2003/2007。

其他:如有视频、动画插入, 像素要求不低于720伊576, 声音、画面清晰。

3) 课堂实录主要以视频为载体

制作方法包括拍摄、录屏等。拍摄类课例视频制作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录屏类微课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 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 (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 上演示, 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的课堂实录视频。

分辨率:为标准1024伊768像素

时长:控制在45分钟以内

文字:插入的文字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使用规范学术用语, 表述清晰、有条理, 采用标准普通话配音, 声音响亮, 节奏感强。位置合适、内容简明、字号适中、可见度够、片头片尾完整 (视频片头需显示视频课例名称、作者和单位) , 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声音:声音清晰, 无杂音、噪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背景:简洁大方为主

主体画面:主体画面为讲解者时, 以不影响主要内容的呈现为准。人物构图要留天, 居中, 光线合适, 无阴影。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文件大小:视频作品最大不超过700M

文件命名:课例类别+ 学校名称+ 教师姓名

四、征集程序及奖励

(一) 征集程序

1. 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报名表》, 须盖学校公章;

2. 评审委员会审核;

3. 审核通过者, 予以颁发证书。

(二) 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教育信息化评审专家, 从结合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特点 (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教学效果等) 、翼课网平台后台数据、创新与实用等3 个角度, 对提交的课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 名, 二等奖10 名, 三等奖18 名, 入围奖若干名。奖励项目如下:

1. 获奖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

2. 获奖作品将有机会编入“翼课网教研资源库”。

3. 获奖者名单和获奖作品将在翼课网相关频道展示, 如翼课网官方微信、翼课网网站、《新课程报》《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等。

4. 获奖作品将作为“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会议的分享、交流材料。

5. 获奖者可免会务费参加每年一度的“骨干教师研修班”, 以及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不定期举办的各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沙龙等活动。

6. 获奖者可获得翼课网、《学生双语报》专家组委会的点评、指导。

7. 获奖者获得免费在《英语教师》上发表1 篇论文的机会。

五、其他事项

1. 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 件。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 人。

2. 获奖作品需适用于课堂教学、网上学习或二者兼顾。

3. 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其著作权, 并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相关教研活动和推广活动中使用该作品。

4. 参评的课例及相关材料必须为本人原创, 不得抄袭, 如发现抄袭现象, 取消参评资格。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参评的课例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姓名+课例主题

注:请将所有提交材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内, 压缩成RAR文件。

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课例征集信息表

附件4:

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全国初中骨干英语教师

二、征集要求

1. 将在线同步教学平台 (如翼课网) 与教学结合运用, 并取得一定成果;

2. 在推进年级/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中, 做出一定贡献的先进个人;

3. 提交平台应用成果汇报, 包括使用目的、使用过程、使用数据、使用成果、使用感受等, 主要是数据报告, 不少于3000 字, word (2003/2007) 格式, 其中平台应用案例相关视频 (wmv或flv) , 大小不超过500M。

注: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请表, 可在翼课网官方微信、翼课网 (www.ekwing.com) , 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www.ncneedu.cn) 下载。

三、评审和奖励

(一) 评审

1. 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请表》, 须学校盖章。

2. 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 评选出最终获奖名单。

3. 获奖名单及案例在面向全国进行公布, 并在高峰论坛期间颁发证书。

(二) 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从英语学科教学特点、翼课网后台数据等角度进行评选, 最终评选出10 名示范教师, 颁发证书, 并奖励以下项目:

1. 颁发“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荣誉证书。

2. 优秀的平台使用案例有机会收录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案例集》成果结集中。

3. 应邀参加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 会务费、食宿费由翼课网承担。

4. 以多元化媒体出版形式择优刊发示范教师的研究成果, 包括《英语教师》杂志1 人/ 篇·学期、新课程报、相关在线媒体。

5. VIP缴费每满50 人, 即赠送2 名免费VIP名额。

6. 优先参与研究翼课网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 免费为入选教师组织信息化教育教学专场交流会等一系列奖励项目。

7. 提供相关宣传, 包括专版报道、专栏报道、个人采访等多种宣传推广形式。

四、其他事宜

1. 参与教师的相关材料必须为原创, 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2. 获奖教师享有申报资料的著作权, 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示范教师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

五、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相关证明材料汇总在一个文件内, 压缩后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姓名+主题

六、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师申报表

附件5:

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相关征集说明

一、征集对象

面向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融合效果突出、信息化建设完善的学校。

二、征集内容及要求

1.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成效的研究报告。

2. 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及其成效。

文本格式:word (2003/2007) , 中文小四号宋体, 英文字体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行距20磅。

文本字数:不少于3000字。

三、征集程序

1. 学校提交《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申请表》, 须盖学校公章;

2. 评审委员会审核;

3. 审核通过者, 予以颁发证书。

四、奖励

论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分两轮进行评选, 最终评选出10 所示范校, 颁发证书, 并奖励以下项目:

1. 由“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组委会颁发“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荣誉证书/ 牌匾。

2. 校方可获赠价值1—3 万元信息化和基础教育相关的配置图书。

3. 邀请示范校相关领导参加“第二届互联网+ 学校教育高峰论坛”、骨干英语研修班等活动。

4. 安排相关专家送课入校。

5. 针对示范校的经验进行全国范围的宣传推广, 包括专版/ 专栏报道、校领导采访, 互联网宣传、会议宣传等多种形式。

五、其他事项

1. 参与学校的相关材料必须为原创, 具有时效性。

2. 获奖学校享有申报资料的著作权, 且同意授权论坛组委会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示范校征集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动只接受电子稿, 请将征集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至邮箱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单位+主题

注:请将所有提交材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内, 压缩成RAR文件。

上一篇: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pdca循环工作方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