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2024-05-11

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精选12篇)

篇1: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鼓励全省乡村教师专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乡村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爱岗敬业的乡村学校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建立“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以下简称奖励基金)。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湖北省教育基金会章程》,为规范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奖励对象

获得国家或省级教育、人事部门表彰的优秀乡村教师(含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全省县以下(不含县城所在地)乡镇和村庄学校(含中小学、幼儿园、特校等,下同)任教年限累计满30年并作出突出贡献的正式在编教师(含教育工作者)。

第三条 申请条件

(一)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求真务实,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无私奉献,师德高尚,能够充分展现出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二)热爱农村教育事业,长期坚持在乡村学校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出色履行岗位职责,教学效果好,受到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赞誉,现仍在乡村学校岗位上

— 1 — 工作的教师;热爱乡村教育事业,为乡村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

(三)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成绩突出;

(四)在乡村学校管理、服务和建设方面成绩突出。

第四条 奖励标准

获得国家或省级教育、人事部门表彰的乡村教师(含教育工作者)每人奖励1万元(国家或省已有专项奖励经费的,本基金不重复奖励);在乡村学校任教年限累计满30年作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奖励标准每人3000元。

第五条 申请程序

(一)获得国家或省级教育、人事部门表彰的乡村教师(含教育工作者),由省教育基金会根据表彰决定的名单进行奖励。

(二)在乡村学校任教满30年且作出突出贡献的基层一线乡村教师(含教育工作者),由省教育基金会按照报省教育厅同意的奖励方案,将奖励名额分配到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由市(州)县(市、区)教育局按要求推荐。在乡村学校任教满30年,且当年退休的基层一线乡村教师优先。

1.由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出申请,填写《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申请表》,附相关申报材料,包括教师证、身份证、乡村学校任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复印件,上报学校。

2.相关学校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请教师的资格、条件及申请材料进行核实、初审,并将初审通过的教师申请材料报县级教育部门进行评审。

3.县(市、区)教育局审查后,将审查确定名单在教师所在学校及县(市、区)教育局公示栏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公示中,如有异议,县级教育部门必须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市(州)教育局。

4.市(州)教育局对相关县级部门上报材料进行汇总复核,并由市(州)教育局统一报省教育基金会秘书处(上报材料包括申请表及附件、汇总表纸质及电子文档)。

5.省教育基金会秘书处将名单进行汇总,送省教育厅干部人事处、教师管理处复审,最后由基金会理事长办公会审定,并将审定的名单在基金会网站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期间如接到受奖励教师资格的举报,基金会应及时查清原因,并作出认真、严肃的处理,处理结果在网站上公布。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并公布最终受资助教师名单。

第六条 经费来源

(一)财政拨款;

(二)社会捐赠;

(三)省教育基金会自筹;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七条 经费管理

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纳入湖北省教育基金会账户,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

第八条 奖励基金的发放

经批准确定的奖励教师,由省教育基金会直接发放到受奖励教师个人指定账户。

第九条 奖励基金的监管

(一)申请人和各学校及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时上报审批材料,逾期不予办理。

(二)对在奖励对象遴选过程中违反规定程序,弄虚作假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受奖励对象存在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等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奖励资格,给予通报批评并收回奖励资金。

(三)乡村教师奖励基金使用情况接受审计部门或社会中介的专项审计,省教育基金会每年年底将“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的使用情况及专项审计报告报送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同时,接受省相关部门检查监督。

(四)省教育基金会及时公布乡村教师奖励情况,实行奖励对象、奖励情况、奖励金额三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各县(市、区)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本地区实施乡村教师奖励基金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本地区受奖励教师评定的公正性及真实性负全责。

第十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基金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6年8月12日湖北省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之日起实施。

篇2: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2012-1-31 14:32:15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河北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冀财建 [2011]370号

各设区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省直管县财政局、扩权县(市)发展改革局,省直有关部门:

为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节能技术改造,规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10]25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 [2010]24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发改办环资 [2010]2528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我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冀政办 [2010]30号)要求,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制定了《河北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河北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财政厅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附件:

河北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节能技术改造,规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10]25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 [2010]24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发改办环资 [2010]2528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我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冀政办 [2010]30号)要求,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项目。本办法支持的主要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服务公司,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和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第三条 财政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和省级财政预算安排,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支持对象、条件和范围

第四条 财政奖励资金支持的对象是实施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国家对符合支持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凡在河北省境内注册的节能服务公司可按照有关要求向所在设区市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并将通过初审的节能服务公司汇总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核的节能服务公司,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对外公布公司名单和业务范围。

第五条 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节能服务公司投资70%以上,并在合同中约定节能效益分享方式;

(二)单个项目年节能量(指节能能力)在10000吨标准煤以下、100吨(含)标准煤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年节能量在500吨(含)标准煤以上;

(三)用能计量装置齐备,具备完善的能源统计和管理制度,节能量可计量、可监测、可核查。

第六条 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节能诊断、设计、改造、运营等节能服务为主营业务,并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备案;

(二)注册资金500万元(含)以上,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三)经营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四)拥有匹配的专职技术人员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的能力。

第七条 支持范围和内容。

(一)财政奖励资金用于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

(二)支持的项目内容主要为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改造、建筑节能改造等节能改造项目,且采用的技术、工艺、产品先进适用。

(三)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不予支持:

1、新建、异地迁建项目。

2、以扩大产能为主的改造项目,或“上大压小”、等量淘汰类项目。

3、改造所依附的主体装置不符合国家政策,已列入国家明令淘汰或按计划近期淘汰的目录。

4、改造主体属违规审批或违规建设的项目。

5、太阳能、风能利用类项目。

6、以全烧或掺烧秸杆、稻壳和其它废弃生物质燃料,或以劣质能源替代优质能源类项目。

7、煤矸石发电、煤层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类项目。

8、热电联产类项目。

9、添加燃煤助燃剂类项目。10、2007年1月1日以后建成投产的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新建焦炉配套的干熄焦项目以及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配套建设炉顶余压发电(TRT)项目。

11、已获得国家和省其他相关补助的项目。

第三章 支持方式和奖励标准

第八条 财政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和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及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相关支出。

第九条 奖励标准及负担办法。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240元/吨标准煤,省级财政奖励标准为60元/吨标准煤。有条件的地方,可视财力情况再给予适当补助。

第四章 项目申报、审核和资金拨付

第十条 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应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所附合同样本签订项目合同,并将合同影印件按照用户单位隶属关系通过市发展改革委或省级有关部门将备案材料转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备案。

第十一条 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参考《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发改环资 [2008]704 号),做好能源消耗计量、监测和统计等相关准备工作,为后续节能量核查提供基础数据。

第十二条 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竣工并形成稳定的节能能力后,及时编制项目申报材料(见附件 1),提出财政奖励资金申请,省内注册的节能服务公司应由公司注册地相关部门逐级上报,省外注册的节能服务公司应由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逐级上报。具体要求是,扩权县(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局联合行文直接上报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除扩权县(市)以外的财政直管县(市)发展改革局与财政局沟通一致后,报请设区市发展改革委上报省发展改革委,县(市)财政局直接上报省财政厅;其余县(市)由设区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初审后,设区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联合上报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上报时间为每年的 5 月和 10 月。申报材料分别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四份(含电子版)、省财政厅两份(含电子版)。

第十三条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受理的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项目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项目委托第三方节能量核查机构(以下简称“第三方机构”)进行节能量现场核查,项目所在地的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协调用能单位支持和配合第三方机构开展节能量现场核查工作。第三方机构节能量核查费用由省财政专项安排。

第十四条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对第三方机构节能量审核报告进行审查,确认项目年节能量。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据实按照奖励标准下达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和省级财政配套奖励资金计划,财政部门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第十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情况、节能效果以及合同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

第十六条 年末结余的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指标结转下一安排使用;年末结余的省级财政配套奖励资金指标,由省发展改革委提出结转申请,经省财政厅审核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可结转下年继续执行。

第五章 监督管理及处罚

第十七条 省财政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对有关用户单位和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情况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今后项目申请、资金安排的依据之一。

第十八条 各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应加大对本地区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项目的监管力度,督促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指导节能服务公司确保项目稳定运行并提供相关后续服务保障,敦促用能单位按时将节能效益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积极帮助合同双方协调解决在合同期限内产生的分歧,并为合同一方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核查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第二十条 节能服务公司对财政奖励资金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除追缴扣回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和省级配套奖励资金外,将取消该公司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财政奖励资金申报资格。对违规情节严重的节能服务公司,由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联合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取消其备案资格。

第二十一条 财政奖励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市(地)、县(市)可以根据本办法规定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及时报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起实施,有效期两年。

附件:

1、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备选项目申报材料编制提纲

篇3: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要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0年将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0亿元,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办法》规定,对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给予奖励。奖励条件为年节能量100t标准煤以上(工业节能项目年节能量500t标准煤以上)、10 000t标准煤以下的项目。奖励标准为中央财政240元/t标准煤,地方配套奖励资金不低于60元/t标准煤。

《办法》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对符合财政奖励资金申请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公告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及业务范围。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考虑各地节能潜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需求以及中央财政预算规模等因素,每年将财政奖励资金切块分到各地,由各地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根据节能量给予奖励。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财政部组织对各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篇4: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防范和制止各种侵害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发挥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奖励举报有功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11号)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涉嫌社会保险基金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实名举报,经查证属实、应予奖励的,适用本办法。

举报事项涉及举报人自身权益或者举报人对社会保险基金负有管理、经办、监督等法定职责的,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保险基金,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保险基金违法违规行为包括:

(一)单位或个人虚构、隐瞒事实,逃避社会保险缴费义务的;

(二)单位或个人虚构、隐瞒事实,冒领、骗取社会保险费或社会保险待遇的;

(三)单位或个人利用提供社会保险服务工作的机会,虚构、隐瞒事实,骗取社会保险费或者造成社会保险基金损失的;

(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支付社会保险待遇、违法违规运营社会保险基金的;

(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其工作人员截留、挤占、挪用、贪污社会保险基金或者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社会保险基金遭受损失的;

(六)违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相关规定,造成社会保险基金损失的其他行为。

第四条 自治区、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卫生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工作职能具体承办各自的举报奖励工作,“谁查处,谁奖励”。

第五条 自治区、市、县(市、区)设立举报奖励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专项核算。

举报奖励资金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卫生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具体管理,接受同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六条 举报人举报事项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给予奖励:

(一)实名举报;

(二)有明确的被举报对象;

(三)举报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和本办法第三条规定;

(四)举报人提供的主要事实、证据事先未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卫生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掌握;

(五)举报情况经查证属实。

第七条 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对同一事实进行举报的,按举报时间以第一举报人为奖励对象;联名举报的,按一个举报人奖励额度进行奖励。

第八条 举报人举报的涉嫌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违规案件,经过查证核实,根据举报人贡献大小和查证属实金额给予适当奖励。具体奖励标准为:

(一)查实金额在10000元以下(含10000元),奖励200元;

(二)查实金额在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含30000元),奖励500元;

(三)查实金额在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含50000元),奖励1000元;

(四)查实金额在50000元以上70000元以下(含70000元),奖励2000元;

(五)查实金额在7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含100000元),奖励3000元;

(六)查实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可对举报人增发一定数额的奖金,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

第九条 社会保险基金举报案件承办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级管理监督举报的机构名称、办公地址、邮箱及联系电话等。

本办法所称案件承办部门是指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基金监督机构、社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卫生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等。

第十条 案件承办部门应在举报案件办结后的10个工作日内,填写《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基金举报奖励审批表》(以下简称《举报奖励审批表》),经案件承办部门负责人签字,附举报案件相关材料(包括立案审批表、调查报告、结案审批表、处罚(处理)决定书等),送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或卫生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审核后报分管领导审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卫生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并在审批完成后的10个工作日内制作《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基金举报奖励通知书》(以下简称《举报奖励通知书》)并送达举报人。

第十一条 举报人应当在接到《举报奖励通知书》后两个月内,持本人身份证,到发放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卫生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的,视为放弃权利。

举报人直接领取奖金的,持本人身份证和《举报奖励通知书》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或卫生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办理领奖手续,工作人员应认真核验领取人身份,并为其保密。

举报人不能直接领取的,应及时将本人的开户银行名称、账号、身份证复印件和《举报奖励通知书》邮寄或传真给举报奖励发放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或卫生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按照举报人提供的信息代办领奖手续,由财务部门将奖金汇入举报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第十二条 《举报奖励审批表》《举报奖励通知书》以及与奖励相关的资料由承办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作为保密件统一归档。

第十三条 自治区、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卫生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支付举报奖金时,应当严格审核,防止奖金被骗取。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致使奖金被骗取的,除追缴奖金外,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离休干部医疗费、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的监督举报奖励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按照各自职责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篇5: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文号】冀政办[2001]5号 【发布日期】2001-02-16 【生效日期】2001-02-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奖励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有功单位和人员暂行办法

(冀政办[2001]5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奖励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有功单位和人员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二月十六日

河北省奖励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有功单位和人员暂行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以下简称打假),规范打假工作中的举报和奖励制度,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凡是以实物、书面材料、视听资料和符合规定要求的其他证据向各级依法履行打假职能的部门揭露下列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且举报情况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单位和人员,都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奖励:

(一)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和产地的产品及其包装物或者标识物;

(二)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许可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产品及其包装物或者标识物;

(三)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四)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产品,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的产品;

(五)生产、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

(六)生产、销售冒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产品;

(七)产品与标识不符或者伪造数据;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对奖励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第三条 对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有功单位和人员的奖励标准是:

(一)认定违法事实完全清楚,掌握确凿的现场物证、书证等证据,举报情报与查办的重要事实完全符合,并协助进行现场查办活动的,奖励实际执行罚没收入的6%―10%;

(二)认定有违法事实,掌握部分现场物证、书证等证据,举报情报与查办的重要事实基本符合,并协助进行现场查办活动的,奖励实际执行罚没收入的3%―6%;

(三)尚未对违法事实进行直接核实,但取得部分物证、书证等证据,举报情报与查办事实大致相符,仅提供查办线索不直接协助进行查办活动的,奖励实际执行罚没收入的1%―3%;

(四)有部分物证、书证等证据,但未经过核实,仅为怀疑、推测性举报或者一般性社会现象反映举报情况,经查办确实的,奖励实际执行罚没收入的1%以下;

(五)对没有罚没收入案件的举报人可酌情奖励,但一般不超过3000元。

第四条第四条 对在全国或者全省范围内影响较大,被列为全国或者全省“打假”大案要案的案件,奖励标准可不受前条规定的奖金限额的限制,但需报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支付。

第五条第五条 对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有功单位和人员的奖金,由立案地的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发放,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个案的奖金超过10000元的,报省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审批。

第六条第六条 申报奖励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奖励申报表;

(二)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复印件;

(三)有关罚没财物票据的复印件。

第七条第七条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实施奖励应当由专人负责,并为举报人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公开举报人的身份、住所等事项,违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违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条第八条 同一案件只能在一个行政执法部门领取奖金,不得重复受奖。

第九条第九条 属于举报不实或者受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侵害的企业进行举报的,不予奖励。

第十条第十条 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每年打假罚没收入增加的情况,从打假罚没收入的增加额中返还一部分给打假执法部门,用于增加打假执法部门的办案经费。打假执法部门对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有功单位和人员的奖金从执法办案经费中适当提取,并制定具体奖励办法,适当奖励办案有功人员及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人员。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奖励经费的使用、发放、审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和政府法制部门负责监督。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篇6: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给予适当奖励(以下简称“财政奖励资金”)。为规范和加强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利润。本办法支持的主要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服务公司,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和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第三条 财政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实行公开、公正管理办法,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支持对象和范围

第四条 支持对象。财政奖励资金支持的对象是实施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

第五条 支持范围。财政奖励资金用于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 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已享受国家其他相关补助政策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纳入本办法支持范围。

第六条 符合支持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节能服务公司向公司注册所在地省级节能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初审,汇总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组织专家评审后,对外公布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及业务范围。

第三章 支持条件

第七条 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须符合下述条件:

(一)节能服务公司投资70%以上,并在合同中约定节能效益分享方式;

(二)单个项目年节能量(指节能能力)在10000吨标准煤以下、100吨标准煤以上(含),其中工业项目年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以上(含);

(三)用能计量装置齐备,具备完善的能源统计和管理制度,节能量可计量、可监测、可核查。

第八条 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须符合下述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节能诊断、设计、改造、运营等节能服务为主营业务,并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备案;

(二)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含),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三)经营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四)拥有匹配的专职技术人员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的能力。

第四章 支持方式和奖励标准

第九条 支持方式。财政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和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及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相关支出。

第十条 奖励标准及负担办法。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240元/吨标准煤,省级财政奖励标准不低于60元/吨标准煤。有条件的地方,可视情况适当提高奖励标准。

第十一条 财政部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地方有关部门及中央有关单位开展与合同能源管理有关的项目评审、审核备案、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五章 资金申请和拨付

第十二条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考虑各地节能潜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需求以及中央财政预算规模等因素,统筹核定各省(区、市)财政奖励资金规模。财政部将中央财政应负担的奖励资金按一定比例下达给地方。

第十三条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完工后,节能服务公司向项目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节能主管部门提出财政奖励资金申请。具体申报格式及要求由地方确定。

第十四条 省级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对申报项目和合同进行审核,并确认项目年节能量。

第十五条 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审核结果,据实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和省 级财政配套奖励资金拨付给节能服务公司,并在季后10日内填制《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季度统计表》(格式见附1),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组织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节能效果以及合同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 每年2月底前,省级财政部门根据上本省(区、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及节能效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安排使用及结余、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等情况,编制《合同能源管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清算情况表》(格式见附2),以文件形式上报财政部。

第十八条 财政部结合地方上报和专项检查情况,据实清算财政奖励资金。地方结余的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指标结转下一安排使用。

第六章 监督管理及处罚

第十九条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对地方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情况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下一资金安排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条 地方财政部门、节能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和财政奖励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核查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第二十一条 节能服务公司对财政奖励资金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除追缴扣回财政奖励资金外,将取消其财政奖励资金申报资格。第二十二条 财政奖励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地要根据本办法规定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及时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篇7: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大 中 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总局和煤矿安监局机关各司局、应急指挥中心,各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

《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励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励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统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创造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设立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奖励在安全生产领域取得创新工作成果或者对安全生产发展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实行自愿申报、专家评议、综合评定、择优奖励的原则。

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励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应当重视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工业化、城镇化等快速发展阶段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径,采取新举措;积极申报或推荐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建立健全工作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和促进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第二章奖项设置

第四条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分为安全生产理论创新和安全生产实践应用创新两类。

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每年评选一次。

第五条安全生产理论创新,是指在安全生产理念原则等重大理论问题上有所建树,或者填补了安全生产领域某些空白,推动了安全生产理论发展,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获奖的理论创新成果必须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资料翔实,数据准确,逻辑严密,方法科学,具有创新性、前沿性、效益性和实用性。

第六条安全生产实践应用创新,是指在解决安全生产工作重大现实问题上有所突破,包括在体制建设、制度设计、管理方法、操作程序等方面有突破性的创新。获奖的应用创新成果应当产生显著的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七条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设一、二、三等奖和特别奖。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评选等次及数量,由评审组织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意见,经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决定。

第三章评审办法和程序

第八条安全监管总局成立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成果奖励委员会,由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和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机关有关司局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为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励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政策性意见建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评审等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

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成果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创新成果奖励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司,负责创新成果评选奖励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的申报人可以是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等团体,也可以是个人。

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成果,由其第一负责单位组织申报。

第十条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中央企业总部、安全监管总局直属单位申报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的,直接向安全监管总局申报;中央企业下属机构申报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的,应当经中央企业总部初选并向安全监管总局推荐;其他组织和个人申报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的,应当经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初选并向安全监管总局推荐。

第十一条申报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安全生产理论创新的论文或者安全生产实践应用创新的说明。安全生产实践应用创新说明应当包括创新已获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证明或者验算材料;

(二)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对申报创新成果的评价或者鉴定,或者不少于5名省级以上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的评价意见;

(三)作出评价或者鉴定意见的有关部门、机构或者安全生产专家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申报人应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二条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对申报的相关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对申报的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成果作出评价或者鉴定,并提出创新奖类别、授奖等级等具体推荐意见。

中央企业总部应当组织不少于5名省级以上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不得与第十一条的专家重复)对下属机构申报的创新成果作出评价意见,并提出创新奖类别、授奖等级等具体推荐意见。

第十三条创新成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申报的材料进行汇总分类,提出初审建议。通过初审的创新成果,在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上公示,公示期一个月。

创新成果奖励委员会组织评审组以记名投票表决方式,对公示后无异议或者有异议但已解决的创新成果提出获奖和奖励等级的建议。

安全监管总局召开局长办公会对创新成果奖励委员会提交的建议进行审议、作出奖励决定,并以安全监管总局的名义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证书及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十四条获奖名单及其工作创新成果在《中国安全生产报》和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公布。

第十五条获得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的单位,应当对为该创新成果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个人获得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的,其所在单位或者人事管理部门应当将获奖情况及其主要贡献记入本人档案。

第十六条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评审工作实行以下回避制度:

(一)申报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的人员,不得参加该创新成果的评审工作;

(二)与申报的创新成果所属单位属于同一法人单位的专家,不得参加该创新成果的评审工作;

(三)其他可能影响评审工作公正性的人员,不得参加相关创新成果的评审工作。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七条剽窃、侵夺他人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创新成果奖的,一经查实即撤销奖励,追回奖牌、证书及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十八条申请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骗取创新成果奖的,取消其评选资格并通报批评。

安全生产专家出具虚假评价意见的,视其严重程度,由该专家管理单位暂停或者取消其安全生产专家资格。

推荐单位提供虚假数据、材料的,视其严重程度,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十九条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评审活动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终止其参与评审活动,有关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篇8: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近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今年将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 0亿元, 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办法》规定, 对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给予奖励。奖励条件为年节能量100吨标准煤以上 (工业节能项目年节能量500吨标准煤以上) 、10000吨标准煤以下的项目。奖励标准为中央财政240元/吨标准煤, 地方配套奖励资金不低于60元/吨标准煤。

《办法》明确,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对符合财政奖励资金申请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 公告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及业务范围。综合考虑各地节能潜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需求以及中央财政预算规模等因素, 每年将财政奖励资金切块分到各地, 由各地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根据节能量给予奖励。

篇9: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本刊讯 设立关爱、奖励基金,今年教师节,湖北省给乡村教师送上了两份大礼!9月9日晚,在由省政府主办,省教育厅、湖北广播电视台承办,湖北教育报刊社、湖北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协办的“我们的好老师——湖北省庆祝2016年教师节颁奖晚会”现场,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宣布启动“湖北省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和“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分别对大病、特困教师提供救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给予奖励。

据了解,建立奖扶机制,鼓励全省乡村教师长期从事乡村教育工作,专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着力培育一批爱岗敬业的乡村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旨在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按照管理办法,本人患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和城乡医疗救助(含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后,个人负担费用在5万元以上,生活特别困难;或因遭受重大灾害损失巨大、负债达5万元以上的全省县以下(不含县城所在地)乡镇和村庄学校(含中小学、幼儿园、特校等)正式在编的特困教师都可申报乡村教师关爱基金的资助。在乡镇(不含县城所在地)和村庄学校任教满30年并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在编教师(含教育工作者)可申报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的奖励。

(责任编辑 徐世兵)

篇10: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2012-1-31 15:17:10

江苏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我省合同能源管理工作,规范和加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 [2010]249号),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以下简称财政奖励资金)包括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和含省财政配套奖励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利润。本办法支持的主要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和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第二章 部门分工与职责

第四条 财政奖励资金的使用管理由省财政厅和省经信委共同负责。省财政厅负责省级配套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财政奖励资金的使用拨付管理,并会同省经信委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省经信委负责确定每财政奖励资金的使用方向,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进展情况实施监督、跟踪服务与绩效评估。会同省财政厅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奖励资金规模内组织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评审,并审核确认项目年节能量。市县经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对申报财政奖励资金项目初审、上报,对所确定的扶持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价。

第三章 财政奖励资金支持对象、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支持对象。财政奖励资金支持的对象是实施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

第六条 支持范围。财政奖励资金用于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已享受国家及我省其他相关补助政策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纳入本办法支持范围。

第七条 符合支持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节能服务公司向公司注册所在地市级节能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级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初审,汇总上报省经信委、财政厅。对符合国家支持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由省经信委会同财政厅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由国家审定公布。

第八条 财政奖励资金补助形式及标准。财政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和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及节能

服务产业发展相关支出。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240元/吨标准煤,省级财政配套奖励标准为 60元/吨标准煤。项目所在市县可视情况适当提高奖励标准,所需资金由市县财政承担。

第四章 申报条件

第九条 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须符合下述条件:

(一)节能服务公司投资70%以上,并在合同中约定节能效益分享方式;

(二)单个项目年节能量(指节能能力)在10000吨标准煤以下、100吨标准煤以上(含),其中工业项目年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以上(含);

(三)用能计量装置齐备,具备完善的能源统计和管理制度,节能量可计量、可监测、可核查。

第十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不予支持。

(一)新建、异地迁建项目。

(二)以扩大产能为主的改造项目,或“上大压小”、等量淘汰类项目。

(三)改造所依附的主体装置不符合国家政策,已列入国家明令淘汰或按计划近期淘汰的目录。

(四)改造主体属违规审批或违规建设的项目。

(五)太阳能、风能利用类项目。

(六)以全烧或掺烧秸杆、稻壳和其它废弃生物质燃料,或以劣质能源替代优质能源类项目。

(七)煤矸石发电、煤层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类项目。

(八)热电联产类项目。

(九)添加燃煤助燃剂类项目。

(十)2007年1月1日以后建成投产的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以及2007年1月1日以后建成投产的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烧结余热余压发电项目。

(十一)已获得国家其他相关补助的项目。

第十一条 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须符合下述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节能诊断、设计、改造、运营等节能服务为主营业务,并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备案;

(二)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含),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三)经营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四)拥有匹配的专职技术人员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的能力。

第五章 资金申请和拨付程序

第十二条 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财政奖励专项资金项目前,需将项目实施方案和合同文本复印件经项目所在市县节能主管部门报省经信委备案。

第十三条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完工后,节能服务公司向项目所在市县节能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同时报送“江苏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及项目所需的其他材料和相关凭证。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内容:公司概况、近

两年工作实绩;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设方案、主要设备、项目总投资;项目实施前后能效对比分析、项目形成的效果和节能量等。相关材料和凭证:江苏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申请表(格式见附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项目合同(符合《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要求);项目竣工验收材料;项目节能效果检测报告或用户报告;项目实施发票(服务公司购买设备等发票和被服务单位付款发票)。

第十四条 市县节能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联合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汇总,并正式行文上报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项目申报单位为省属的,经其主管部门同意后向省经信委、财政厅申报。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上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对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实施情况和节能量进行核查,依据审核意见,确认项目年节能量。

第十五条 省财政厅根据审核结果,据实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和省财政配套奖励资金拨付给节能服务公司,并在季后10日内填制《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季度统计表》(格式见附2),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六条 每年2月底前,省财政厅会同省经信委根据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及节能效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安排使用及省财政配套资金等情况,编制《合同能源管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清算情况表》(格式见附3),以文件形式上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六章 监督管理及处罚

第十七条 省经信委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节能效果、资金使用以及合同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并适时组织对地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情况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资金安排的依据之一。

第十八条 各市县财政部门、节能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和财政奖励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核查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第十九条 节能服务公司对财政奖励资金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妥善保存有关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对主管部门的专项检查,应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除追缴扣回财政奖励资金外,将取消其财政奖励资金申报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财政奖励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经信委负责解释。

篇11: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福建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财政厅、省经贸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节能技术改造。为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以下简称“节能奖励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达到实际节能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节能奖励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第三条 节能奖励资金用于奖励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奖励金额按项目实际节能量与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奖励标准确定, 奖励资金实行总量控制。

第四条 节能量是指企业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下降产生的节能量,并且能够核定。但不包括扩大产能和调整产品结构形成的节能量。

第五条 节能量核定采取企业报告,第三方审核,政府确认的方式。企业提交改造前用能状况、节能措施、节能量及计量检测方法,由政府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

第二章 奖励对象 第六条 节能奖励资金用于奖励本省范围内工业、建筑、交通运输、政府机构、商贸、农村等领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是:

(一)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

(二)余热余压利用;

(三)节约和替代石油;

(四)电机系统节能;

(五)能源系统优化(系统节能);

(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七)其他重点节能项目。

第七条 符合国家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条件的项目原则上转报国家发改委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已获得国家、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不能再申请本办法所指的节能奖励资金。

第三章 奖励条件和标准

第八条 申请节能奖励资金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齐备;

(二)符合规划、环保、土地、劳动、安全和建设项目强制性标准等有关规定;

(三)项目的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四)工业节能项目年节能量达到1000吨标准煤以上;其他节能项目的节能量视实际情况可适当降低。第九条 申请节能奖励资金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系本省区域内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良好;

(三)遵守节能法律、法规;

(四)节能技术改造措施落实;

(五)具有完善的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体系。第十条 节能奖励标准为每节约1吨标准煤奖励150元,奖励资金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0%,且每个项目最高奖励金额为200万元。

第四章 项目申报

第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提出《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申请报告》(以下简称《申请报告》),《申请报告》须经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包含以下内容:

(一)建设单位能源管理情况;

(二)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

(三)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

(四)项目节能量测算和监测方法;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除《申请报告》以外,项目建设单位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和《项目基本情况表》(样式附后);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实施方案;

(三)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备案、核准或审批文件。第十二条 按属地申报原则,由项目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县(市)项目由县(市)政府向省经贸委申报,同时报省财政厅,抄送设区市经贸、财政主管部门;设区市项目由设区市经贸主管部门向省经贸委申报,同时报省财政厅。

省属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将《申请报告》报其主管部门或省集团(控股)公司,其主管部门或省集团(控股)公司核实并提出意见后向省经贸委申报,同时报省财政厅。

第五章 项目计划的审核和下达

第十三条 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对上报的《申请报告》按《福建省省级工商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当年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计划由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下达并实行滚动管理。

第十四条 各设区市经贸主管部门应会同当地财政主管部门采取必要措施,督促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计划的实施,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并实现节能目标。

第六章 节能量审核和奖励资金下达

第十五条 列入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并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由各设区市经贸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向省经贸委、省财政厅提出节能量审核申请。

(一)已按《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申请报告》的建设内容全部建成,达到设计要求并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二)建设项目的档案资料齐全、完整;

(三)主要工艺设备和配套设施达到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已经形成节能能力。

第十六条 省财政厅会同省经贸委委托节能量审核机构进行审核,节能量审核机构出具审核报告并承担责任。

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提出节能量审核机构名单。节能量审核费用按规定在省节能专项资金中列支。第十七条 节能量审核机构按以下程序审核节能量:

(一)听取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节能技术改造情况报告;

(二)根据项目实施单位的《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实施方案,查阅项目建设资料,监测节能效果,对项目节能情况作出评估;

(三)审议项目节能量。审议的主要依据是《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确定原则和方法》(附后)。

(四)起草、讨论并形成《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审核报告》。

(五)《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审核报告》经参加节能量审核人员签名并加盖节能量审核机构公章后,上报省经贸委、省财政厅。

第十八条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建设情况;

(二)项目试运行(试生产)情况;

(三)节能量计算方法及节能效果。

第十九条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对节能量审核机构上报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审核报告》进行审查,确认项目的节能量并通过省经贸委网站向社会公示。对于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由省经贸委、省财政厅联合下达节能奖励资金。

第二十条 项目建设单位收到节能奖励资金后,应当在财务上作增加资本公积金处理。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对上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省财政厅、省经贸委不定期组织抽查。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节能奖励资金的单位,财政主管部门全额扣回已下达的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违规单位三年内不得再申请节能奖励资金。

第二十二条省经贸委、省财政厅对节能量审核机构的节能量审核工作进行监管。对于出具虚假节能量审核报告的节能量审核机构,由省经贸委、省财政厅取消其节能量审核资格,并依法追究该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财政主管部门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涉及虚假节能量的单位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 节能奖励资金应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于违反此条规定的,除将节能奖励资金全额扣回外,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篇12:湖北省脱硫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文 件

鄂环发〔2009〕6号

关于印发《湖北省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环保局、经委、财政局、物价局,省电力公司,各有关发电企业:

为进一步强化脱硫运行监管,提高脱硫装置的投运率和脱硫效率,减少二氧化硫排放,促进环境保护,现将《湖北省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湖北省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

主题词:环保 脱硫设施 运行 管理 办法 通知 附件:

《湖北省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燃煤机组脱硫装置运行监管,提高脱硫装置投运率和脱硫效率,深入开展环保绿色电力调度工作,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由省级及以上电网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的燃煤发电机组(简称统调燃煤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管理。

其它非统调燃煤机组(含热电联产、企业自备发电机组)锅炉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建立多部门定期协调机制,以进一步完善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控制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燃煤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的日常监管,定期核定和公布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率、脱硫效率和排污费征收等有关情况;

省财政主管部门负责脱硫电价扣减资金的使用管理;

省电力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环保绿色电力调度方案并监督实施; 省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扣减燃煤机组脱硫电价款,监督脱硫电价执行情况;

华中电监局负责电力企业和电力调度交易机构的监管;

省电力公司配合省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保绿色电力调度方案并负责落实,提供湖北电网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在线监测系统主站的监测数据。第四条 所有燃煤机组必须按期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烟气脱硫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和验收,实时监控脱硫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按要求分别与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电力公司联网运行。

第五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前,需按照《湖北省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编制规范》编制方案,并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建设。

该系统烟气采样装置必须按要求设置在旁路排放原烟气与净化烟气汇合后的混合烟道部分,确实因客观原因无法规范安装的,应在旁路烟道加装烟气温度和流量采样装置。

第六条 所有脱硫设施必须安装完成分布式控制系统(或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系统),DCS系统应按照环保部《关于加强燃煤脱硫设施二氧化硫减排核查核算工作的通知》(环办[2009]8号)有关规定,如实记录各项参数。在旁路烟道加装的烟气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应记录入DCS系统。DCS系统应提供与烟气脱硫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

第七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DCS系统纳入脱硫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同时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能通过脱硫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八条 安装脱硫设施的燃煤发电企业,可持国家或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脱硫设施验收合格文件,报省价格主管部门审核后,自验收合格之日起执行燃煤机组脱硫标杆上网电价或脱硫加价。

省电力公司按照燃煤发电企业实际脱硫上网合格电量支付脱硫电费,不得任意扣减。第九条 安装脱硫设施的发电企业要保证脱硫设施的正常运行,入炉煤硫份不得超过脱硫设施设计煤质要求,严禁开启烟道旁路运行和严禁脱硫设施无故停运。

脱硫设施因改造、更新、维修或喷油助燃需暂停运行而开启旁路的,需按有关规定提前将暂停原因、暂停起止时间等情况报当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及时通知省电力公司。

因脱硫系统事故需紧急停运的,应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于脱硫设施停运时间超过72小时无法恢复运行的,要主动申请机组停运。

第十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单位和发电企业应保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烟气脱硫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正常采集和传输。不得擅自整定有关仪表定值或改变测量数据。

第十一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DCS系统要确保能随机调阅各项运行参数及趋势曲线,相关数据至少保存十二个月以上。

第十二条 所有取得脱硫电价的燃煤机组,必须建立生产运行台账,记录脱硫设施主要设备运行和维护情况,并记录烟气连续监测数据、机组负荷(锅炉负荷)、燃料硫份和脱硫剂的用量、厂用电率、脱硫副产物产生量和处置情况、旁路挡板门启停时间、运行事故及处理情况等。

运行台账必须妥善保管,以备核查。各发电企业须指定专人负责,于每月初3个工作日内按指定格式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上月脱硫设施运行有关数据,不得迟报、漏报、虚报。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月对燃煤机组脱硫设施进行一次现场执法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比对监测校验,确保脱硫设施长期正常稳定运行。第十四条 省环保、财政、电力、价格等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华中电监局对燃煤发电企业脱硫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运行等情况及脱硫电价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第十五条 省电力公司定期汇总分析湖北电网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于每月初3个工作日内将脱硫设施运行有关基础数据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华中电监局。

第十六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电力公司、有关发电企业每月计算辖区内各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月投运率、脱硫效率,于每月初5个工作日内抄送省价格主管部门。同时向社会公告所辖地区各燃煤机组上月脱硫设施投运率、脱硫效率及排污费征收情况。

第十七条 脱硫效率为脱硫装置脱除的二氧化硫量与未经脱硫前烟气所含二氧化硫量的百分比。

脱硫效率=(c1-c2)/c1×100%

式中:c1——脱硫前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折算浓度,mg/m3;

c2——脱硫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折算浓度,mg/m3。

脱硫设施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折算浓度以脱硫设施的实际运行值为准,数据取核算期内平均值。脱硫前浓度取省电力公司湖北电网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在线监测系统主站数据(因脱硫工艺所限,无法实时监测脱硫前浓度的,按入炉煤平均硫份估算),同时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脱硫DCS系统、脱硫设施运行台账数据进行校核;脱硫后浓度取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污染源监控中心数据。

第十八条 脱硫设施投运率为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设施正式投运后,从执行脱硫电价开始,脱硫设施投运时间除以相应发电机组运行核算时间的百分比。发电机组运行核算时间为机组启动后出力达到额定的50%(且未投油时)开始到机组解列前出力降到额定的50%为止;脱硫设施投运时间为发电机组运行核算时间内的脱硫设施正常运行时间。以下情况不计入脱硫装置投运时间:

(一)燃煤机组脱硫设施因改造、更新、维修暂停运行而开启旁路且按要求提前向环保部门备案的;

(二)脱硫设施运行监测和台账数据严重缺失或存在失真情况,导致无法认定脱硫设施正常运行的;

(三)脱硫设施运行后,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或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

第十九条 以下情况应相应扣减当月脱硫设施投运率:

(一)脱硫设施运行后,当月平均脱硫效率低于90%或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规定的,每低一个百分点扣减当月脱硫设施投运率的1%;

(二)发现脱硫设施非正常运行一次,扣减当月脱硫设施投运率的20%,非正常运行二次,扣减当月脱硫设施投运率的50%,超过二次非正常运行,当月脱硫设施投运率为0。

脱硫设施非正常运行定义为生产设施运行期间脱硫设施因故未运行而没有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报告的,擅自修改自动监测仪器数据的,没有按照工艺要求使用脱硫剂、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使用旁路偷排的,在线监测系统抽调数据不合格率大于20%的,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为“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条 按国家有关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燃煤机组,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从上网电价中扣减脱硫电价:

(一)脱硫设施投运率在90%以上的,扣减停运时间所发电量的脱硫电价款。

(二)投运率在80%~90%的,扣减停运时间所发电量的脱硫电价款并处1 倍罚款。

(三)投运率低于80%的,扣减停运时间所发电量的脱硫电价款并处5 倍罚款。

第二十一条 省价格主管部门根据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各月份脱硫设施运行情况计算投运率,于次年1月的第10个工作日内根据投运率扣减脱硫电价,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告所辖地区各燃煤机组上脱硫电价扣减及处罚情况。从发电企业扣减脱硫电价形成的收入,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上缴省财政主管部门,同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环保部备案。

第二十二条 发电企业未按规定安装脱硫设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或安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条、《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依法予以处罚。

发电企业擅自拆除、闲置或者无故停运脱硫设施及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以及故意开启烟气旁路通道、未按国家环保规定排放二氧化硫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第三款及第四十八条、《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扣减脱硫电价形成的收入,作为非税收入,统一缴入国库,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省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对脱硫设施环境管理、脱硫设施监测设备运行等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第二十四条

省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全社会正常用电和充分利用水能的前提下,依据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脱硫设施日常运行情况等相关数据,合理调整发电企业发电计划,制定环保绿色电力调度方案和发电权交易意见。

第二十五条 省电力公司科学制定电网运行方式和开机方式,认真落实环保绿色电力调度方案,根据公布的各月份脱硫设施运行情况,优先安排脱硫设施投运率高、脱硫效率高、污染物排放水平低的燃煤机组上网发电。对处于脱硫设施故障期间和脱硫设施检修期间的燃煤机组,电网应调减发电负荷或安排停机。

第二十六条 华中电监局对发电企业开展发电计划指标有偿转让进行监管,同时加强对“三公”调度及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促进绿色电力调度方案的落实。

上一篇:花果山福地下一篇:新个体工商户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