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

2024-04-30

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共9篇)

篇1: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

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劣密切相关,数学教学设计则往往取决于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导航仪”.时下,新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有余却创造力不足――张奠宙老师称之为“花岗岩的基础上盖茅草房”[1]的现象着实让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担心,我们出于研究教学设计的需要,查阅了不少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被应试教育这一“紧箍咒”束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教学理念.限于篇幅,我们仅例举部分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并提出我们的一些想法.

一、结论与过程的倾斜

“重结论,轻过程”似乎成为人们对知识教学进行批评的常用词,我们在不少的场合及杂志上遇到过,甚至出现了有些极端的口号:“知识仅为思维的载体,知识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过程.”仔细思考一下,发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数学过程及结论是需要一个抉择的,里面也充满着设计者的智慧!

案例1 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设计

我们查阅了不少的资料,也听过一些老师的课.发现一些老师在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设计中,把立方体展开图各种可能的情况都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展开图的规律,最后用一句口诀:“‘一四一’‘一三二’,‘一’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二个三’,‘日’状连;整体无‘田’.”来概括,并且要求学生记住.我们想:“观察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下结论无可厚非,记住就免了!”理由有两个:一是学生即使记不住,看到展开图想象一下就可以了;二是试题是多变的,假如考到一个无盖的立方体展开图,一些靠死记硬背的学生恐怕就“没辙”了!

其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结论与过程的抉择有四种:一是数学结论与过程并重,例如圆周角定理,它的发现与结论都很重要;二是知识产生的过程相对不重要但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则要重要一些.例如,有些数学名词的由来,一些教师即使不清楚也不太会影响教学.另外,有些数学知识形成过程非常复杂,超越学生的能力,暂时不让学生知道其形成过程是完全可以的,也是教学的一种策略.例如,为什么是无理数?圆锥侧面为什么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而球面则不可以?等等.三是知识产生的过程重要但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则相对不重要.中学生所做的练习(包括证明题)大部分都是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服务的,教师教学设计关注的应该是其过程,而对这些习题(本身也是知识)的结论关注度就要相对弱些,除非某些习题的结论具有“特殊的用途”.四是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都相对不重要.陈省身先生在回答梁东元的提问时说:“举个例子,大家也许知道有个拿破仑定理,据说这个定理和拿破仑有点关系,它的意思是说,任何一个三角形,各边上各作等边三角形,接下来将这三个三角形的重心联结起来,那么就必定是一个等边的三角形,各边上的等边三角形也可以朝里面作,于是可以得到两个解.像这样的数学,就不是好的数学,为什么?因为它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2]我们认为,凡是数学都需要“人在动脑筋”,都具有“训练思维的作用”,但对学生而言,应该让他们学习一些对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具有很强迁移效果且结论对后续知识及现实实际都有重大作用的数学:(1)结论并不重要的数学知识对以后学习起不了多少平台作用,就像陈省身所说的,“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记住反而加重记忆负担;(2)过程不重要,有些甚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误解.例如,观察数列的前五项,写出这个数列的第六项:61,52,63,94,46,答案是18.理由是把这个数列的每一项数码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对调:16,25,36,49,64,按照这个规律,接下去是81,然后调换个位数与十位数,即得答案.按照现在时髦的语言,这是“脑筋急转弯”!我们认为,这种“整人的数学”还是少出现为妙!这种数学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游戏数学”但不能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角.

二、宏观与微观的协调

在阅读一些教学设计时,我们发现“宏观思维”的培养设计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局.我们经常在听完一些老师的授课后,询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非常遗憾:经常出现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出来的尴尬局面!得到的答案要么是“课本里有!”“老师叫学就学!”“考试有用!”等,或者干脆就摇摇头:“不知道!”

案例2 整式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教材中的每一章甚至每一节中都有一个导言,而有些老师往往“性子急”,对这个导言(这个导言其实往往是从宏观思维到微观思维的引导)经常视而不见,起始就把学生往细节上引导.这种做法对学生宏观的思维培养很不利,而宏观把握是一个人聪明才智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忽视不得!

三、感性与理性的抉择

数学教学讲究理性,但不否认感性,尤其是数学灵感.灵感在数学发现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不再细述,数学史上很多重大发现与灵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数学灵感的培养纯粹靠数学推理的训练来达到目的恐怕少有人赞同.新课程强调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为此,针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对感性与理性的培养设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安排.

案例3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喜欢讨论的重要课题,我们也阅读了不少关于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发现不少老师是先创设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问题情境(比如:一棵树半腰处被雷劈折但未完全断开,树尖触地,留余部分长为4米,被劈折部分长5米,树尖触地点距树根部恰好是3米),要求学生算这三边的平方(或者算以这三边分别为三个正方形边长的三个正方形面积),并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有的老师甚至要求学生把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算出来并和斜边的平方进行比较),以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勾股定理.这种煞费苦心的设计似乎想培养学生的运算、推理及发现的能力,但我们认为这是对数学灵感的“不尊”,也对学生的发现能力培养起不到多少作用.因为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根本想不到去关注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关系.在查阅一些教学设计中,我们隐约感觉到目前似乎存在这样的一种认识:数学发现都是有章可循的.其实,关于数学灵感还有很多方面我们目前仍无法解释.我们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一种体会:一些问题当我们自己解决后,人家问我们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案的,我们自己可能也讲不清楚,因为它是属于“灵光一现的产物”.试想,一些前人都讲不清楚自己是如何发现的东西,在后人的教育中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这是否是教育成功的表现?

我们认为,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有时应该向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习,语文老师绝对不会把李白的诗词“剖析”得似乎是很自然、应该写得出的事情,而是和学生一起欣赏李白的诗词,努力带领学生去体会李白当时醉酒写诗的意境,边欣赏边引导学生反思和感悟如何写好一首诗,因为语文老师深知李白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在几乎醉酒状态下是如何写出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受此启发,我们觉得,数学中有很多发现及采取构造性证明的数学问题(很多数学名题正是因为它很难发现或很难证明而出名的,如勾股定理、韦达定理、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等)的教学策略,应该与语文、历史等学科一样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让学生带着仰慕的心情在欣赏前人勤劳和聪明才智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反思.

勾股定理的教学真正是集灵感欣赏与逻辑推理的“一道数学文化教育的大餐”:从设计一定逻辑关联(也是教育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开始,提出即将要研究的问题,从对前人劳动的欣赏到引导学生进行猜测与反思,无不显示着教学设计者的数学教育观念和聪明才智.也有学者通过文化视角审视勾股定理的设计[3],让我们耳目一新,值得我们借鉴.

四、发现与技能的博弈

“发现”与“技能”似乎不是在“同一个范畴”上的用词,但在课堂教学中,它们往往存在着时间上的“博弈”.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倡“再创造教学”,指出我们数学教学应该像数学家发现数学一样让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到底是需要让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还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训练数学技能?这往往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案例4 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设计

“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被一些老师称为“数学教学的一道大餐”,因为它涵盖了数学发现、数学技能形成的“整个过程”,这道“大餐”往往被要求“在一节课内完成”,这堂课有两个难点:一是圆周角定理的发现;二是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这两个环节都需要相当时间和一定的教学技巧.这迫使一些老师进行抉择:到底哪个更重要?从理论上讲,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若发现能力得到加强,那他将终生受用,但是,数学技能的形成却是眼前的需要,甚至是急需.或许有人会说:“这两者不一定是矛盾的双方.”我们也无意让这两者成为“对立派”,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同的教师由于观念的差异往往在时间的分配上会有所博弈.有的老师就干脆先给出圆周角的概念,然后用几何画板边演示边问学生:“圆周角的顶点在圆周上移动的时候,圆周角大小有什么变化?”得到的答案自然是“没有变化!”甚至是“等于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我们认为,这种设计表面上也有“发现”过程的设计,而且“很顺”,节省了时间!其实,这无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

假如我们肯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能力上花时间,或许这样的设计思路可以一试:教师先在引导学生回顾圆心角的概念后,问:“假如我们把圆心角的顶点移动,角度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当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导:“我们能否把这些角分分类?”在学生得出“依据顶点在圆内、圆上、圆外进行分类”的

篇2: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劣密切相关,数学教学设计则往往取决于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导航仪”.时下,新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有余却创造力不足——张奠宙老师称之为“花岗岩的基础上盖茅草房”[1]的现象着实让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担心,我们出于研究教学设计的需要,查阅了不少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被应试教育这一“紧箍咒”束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教学理念.限于篇幅,我们仅例举部分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并提出我们的一些想法.一、结论与过程的倾斜

“重结论,轻过程”似乎成为人们对知识教学进行批评的常用词,我们在不少的场合及杂志上遇到过,甚至出现了有些极端的口号:“知识仅为思维的载体,知识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过程.”仔细思考一下,发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数学过程及结论是需要一个抉择的,里面也充满着设计者的智慧!

案例1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设计

我们查阅了不少的资料,也听过一些老师的课.发现一些老师在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设计中,把立方体展开图各种可能的情况都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展开图的规律,最后用一句口诀:“‘一四一’‘一三二’,‘一’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二个三’,‘日’状连;整体无‘田’.”来概括,并且要求学生记住.我们想:“观察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下结论无可厚非,记住就免了!”理由有两个:一是学生即使记不住,看到展开图想象一下就可以了;二是试题是多变的,假如考到一个无盖的立方体展开图,一些靠死记硬背的学生恐怕就“没辙”了!

其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结论与过程的抉择有四种:一是数学结论与过程并重,例如圆周角定理,它的发现与结论都很重要;二是知识产生的过程相对不重要但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则要重要一些.例如,有些数学名词的由来,一些教师即使不清楚也不太会影响教学.另外,有些数学知识形成过程非常复杂,超越学生的能力,暂时不让学生知道其形成过程是完全可以的,也是教学的一种策略.例如,为什么是无理数?圆锥侧面为什么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而球面则不可以?等等.三是知识产生的过程重要但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则相对不重要.中学生所做的练习(包括证明题)大部分都是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服务的,教师教学设计关注的应该是其过程,而对这些习题(本身也是知识)的结论关注度就要相对弱些,除非某些习题的结论具有“特殊的用途”.四是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都相对不重要.陈省身先生在回答梁东元的提问时说:“举个例子,大家也许知道有个拿破仑定理,据说这个定理和拿破仑有点关系,它的意思是说,任何一个三角形,各边上各作等边三角形,接下来将这三个三角形的重心联结起来,那么就必定是一个等边的三角形,各边上的等边三角形也可以朝里面作,于是可以得到两个解.像这样的数学,就不是好的数学,为什么?因为它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2]我们认为,凡是数学都需要“人在动脑筋”,都具有“训练思维的作用”,但对学生而言,应该让他们学习一些对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具有很强迁移效果且结论对后续知识及现实实际都有重大作用的数学:(1)结论并不重要的数学知识对以后学习起不了多少平台作用,就像陈省身所说的,“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记住反而加重记忆负担;(2)过程不重要,有些甚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误解.例如,观察数列的前五项,写出这个数列的第六项:61,52,63,94,46,答案是18.理由是把这个数列的每一项数码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对调:16,25,36,49,64,按照这个规律,接下去是81,然后调换个位数与十位数,即得答案.按照现在时髦的语言,这是“脑筋急转弯”!我们认为,这种“整人的数学”还是少出现为妙!这种数学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游戏数学”但不能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角.二、宏观与微观的协调

在阅读一些教学设计时,我们发现“宏观思维”的培养设计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局.我们经常在听完一些老师的授课后,询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非常遗憾:经常出现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出来的尴尬局面!得到的答案要么是“课本里有!”“老师叫学就学!”“考试有用!”等,或者干脆就摇摇头:“不知道!”

案例2整式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教材中的每一章甚至每一节中都有一个导言,而有些老师往往“性子急”,对这个导言(这个导言其实往往是从宏观思维到微观思维的引导)经常视而不见,起始就把学生往细节上引导.这种做法对学生宏观的思维培养很不利,而宏观把握是一个人聪明才智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忽视不得!

三、感性与理性的抉择

数学教学讲究理性,但不否认感性,尤其是数学灵感.灵感在数学发现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不再细述,数学史上很多重大发现与灵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数学灵感的培养纯粹靠数学推理的训练来达到目的恐怕少有人赞同.新课程强调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为此,针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对感性与理性的培养设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安排.案例3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喜欢讨论的重要课题,我们也阅读了不少关于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发现不少老师是先创设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问题情境(比如:一棵树半腰处被雷劈折但未完全断开,树尖触地,留余部分长为4米,被劈折部分长5米,树尖触地点距树根部恰好是3米),要求学生算这三边的平方(或者算以这三边分别为三个正方形边长的三个正方形面积),并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有的老师甚至要求学生把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算出来并和斜边的平方进行比较),以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勾股定理.这种煞费苦心的设计似乎想培养学生的运算、推理及发现的能力,但我们认为这是对数学灵感的“不尊”,也对学生的发现能力培养起不到多少作用.因为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根本想不到去关注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关系.在查阅一些教学设计中,我们隐约感觉到目前似乎存在这样的一种认识:数学发现都是有章可循的.其实,关于数学灵感还有很多方面我们目前仍无法解释.我们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一种体会:一些问题当我们自己解决后,人家问我们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案的,我们自己可能也讲不清楚,因为它是属于“灵光一现的产物”.试想,一些前人都讲不清楚自己是如何发现的东西,在后人的教育中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这是否是教育成功的表现?

我们认为,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有时应该向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习,语文老师绝对不会把李白的诗词“剖析”得似乎是很自然、应该写得出的事情,而是和学生一起欣赏李白的诗词,努力带领学生去体会李白当时醉酒写诗的意境,边欣赏边引导学生反思和感悟如何写好一首诗,因为语文老师深知李白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在几乎醉酒状态下是如何写出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受此启发,我们觉得,数学中有很多发现及采取构造性证明的数学问题(很多数学名题正是因为它很难发现或很难证明而出名的,如勾股定理、韦达定理、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等)的教学策略,应该与语文、历史等学科一样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让学生带着仰慕的心情在欣赏前人勤劳和聪明才智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反思.勾股定理的教学真正是集灵感欣赏与逻辑推理的“一道数学文化教育的大餐”:从设计一定逻辑关联(也是教育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开始,提出即将要研究的问题,从对前人劳动的欣赏到引导学生进行猜测与反思,无不显示着教学设计者的数学教育观念和聪明才智.也有学者通过文化视角审视勾股定理的设计[3],让我们耳目一新,值得我们借鉴.四、发现与技能的博弈

“发现”与“技能”似乎不是在“同一个范畴”上的用词,但在课堂教学中,它们往往存在着时间上的“博弈”.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倡“再创造教学”,指出我们数学教学应该像数学家发现数学一样让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到底是需要让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还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训练数学技能?这往往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案例4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设计

“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被一些老师称为“数学教学的一道大餐”,因为它涵盖了数学发现、数学技能形成的“整个过程”,这道“大餐”往往被要求“在一节课内完成”,这堂课有两个难点:一是圆周角定理的发现;二是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这两个环节都需要相当时间和一定的教学技巧.这迫使一些老师进行抉择:到底哪个更重要?从理论上讲,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若发现能力得到加强,那他将终生受用,但是,数学技能的形成却是眼前的需要,甚至是急需.或许有人会说:“这两者不一定是矛盾的双方.”我们也无意让这两者成为“对立派”,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同的教师由于观念的差异往往在时间的分配上会有所博弈.有的老师就干脆先给出圆周角的概念,然后用几何画板边演示边问学生:“圆周角的顶点在圆周上移动的时候,圆周角大小有什么变化?”得到的答案自然是“没有变化!”甚至是“等于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我们认为,这种设计表面上也有“发现”过程的设计,而且“很顺”,节省了时间!其实,这无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

假如我们肯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能力上花时间,或许这样的设计思路可以一试:教师先在引导学生回顾圆心角的概念后,问:“假如我们把圆心角的顶点移动,角度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当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导:“我们能否把这些角分分类?”在学生得出“依据顶点在圆内、圆上、圆外进行分类”的时候,教师继续追问:“它们各自的变化范围是什么?”显然,圆周角定理这一美妙的结果自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里还自然引发了几个副产品:“圆内角、圆外角能否可以继续研究?它们能否与所‘截’的两弧的度数有关?”“当我们移动圆心角顶点的时候,这样的角不能称圆心角了,但它的大小是否一定会发生变化?不会发生变化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尽管这种设计也有教师的“引导因素”,但,这种设计无疑让学生领悟到一些数学发现的“再创造过程”.假如,我们用再创造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教学设计,会发现一些过程“很需要时间”.在我国,更多的教师愿意在数学技能形成中花时间,而对数学发现的“再创造过程”在“博弈”中处于时间劣势.我们认为,重视数学技能的形成无可厚非,但有时我们对数学发现的“再创造过程”可以在“设计”上动一些脑筋,比如:采取督促反思的手段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布置思考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今天为什么对圆周角感兴趣吗?猜猜看,人类是怎么发现圆周角定理的?请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谈一下你的猜想和认识.”

篇3: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更新

一、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实现上课像考试一样紧张, 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保持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维快捷, 潜能最大化地发挥。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习效率的提高, 突出重点、难点, 排除障碍点, 多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和点拨, 推出变式题型, 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爱上学习。教师要让学生钻研、探索、并将注意力集中在重点问题上, 创造成功。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 厌学情绪, 对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都给予表扬和鼓励,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幸福感, 让学生把学习从苦学转变为乐学、爱学、擅长学、我要学。

三、文理结合促进数学学习

教师可以穿插文科知识、数学故事、数学公式的发现故事, 世界难题等知识来增加学习的乐趣, 抓住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提高操作能力, 活跃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能发展创新能力, 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给学生获取成功的力量

实现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的累积,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能发展水平并非一致, 缺乏意志、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的学生决心很大, 目标很高, 行动却迟疑不决, 很少反思自身。教师要给学生挫折教育, 设置障碍, 让学生经历挫折, 超越障碍获得成功, 收获克服困难的快乐, 不畏困难, 超越自我, 培养自己顽强的毅力。同时教育学生弥补知识的不足, 提高解题能力, 增强学习信心, 铸造赢得成功的意志品质, 接受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 数学学习是一种语言, 是一门科学, 涉及科学、市场经济中的商业、贸易的语言。我们要学习计算、证明, 还要会理解, 爱交流, 能创新。在学习各种公式和数学符号中, 传递数学信息, 联系生活问题, 养成数学学习习惯, 坚持发挥创造能力, 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习的意志品质, 收获人生路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摘要:初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和创造才能。

关键词:教学观念,更新,初中数学

参考文献

篇4: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教学观念;更新与转变;策略

一、学校教学观念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哪所学校,都有自己明确的教学观念,伴随着当下社会的进步,各学校的教学观念都出现了一定的影响和改变,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教学环境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的制约,教学观念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对整个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国企我国的基础教育采取的是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材,虽然具有公平选拔的优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教学理念的多样化和创新,而新的教学课程改革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手段的种类,促进了教学理念多样化。

二、教学观念更新与转变的前提: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重新认识

在新课程结构中,无论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都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改革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课程体系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之间的密切关系,针对传统课程知识过于死板严谨、忽视学生创新性和操作性的缺陷,要求更加注重知识上的迁移与转换,加强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体现出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新课程在内容上力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需要。新课程理念改变了过去将课本内容奉为圭臬的刻板教学手段,更加注重教材知识的“引导性”和“迁移性”,将其作为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的一种文本或中介,并以文本的开放性给教学以多样的诠释角度。

三、学校教学观念更新与转变的关键:师生关系的重塑与确认

(1)完成学生观的重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学生观是学校教学理念的体现和反应,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以往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学习往往是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实行“满堂灌”单一式的教学手段,这种单向性、缺乏互动式的教学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观,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没被充分的发掘出来,而只是机械死板的学习书本知识,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能力。新的课程改革充分重视学生地位,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突出学生的创造性,将个性发展与知识学习作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要树立这一理念,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落后的学生观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次,要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深入思考。教师要根据课堂学习的进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启发,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翻空间和辨析空间,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2)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确认。首先,教师要意识到自身并非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意识到课堂教学的完成不仅仅是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一个过程,更是学生与教师共同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

四、观念转变与更新的实质:平等对话式的教学关系确立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在课堂上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才是整个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過程的完成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参与,还需要有学生的加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不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平等对话的教学关系,教师与学生以知识为交流内容,实现知识的传递和梳理。对话式的教学关系要求师生针对交流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实现交流。学生也不再作为知识的容器被动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通过与教师的对话而与知识对话,并从中获得生活的意义。对话双方通过彼此心灵的互动与沟通,共同创生和开发课程,并探寻、体验、感受知识之中、之外的世界或存在的意义。那么,要想在课堂知识讲解过程中营造出一宗师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学习的课堂氛围,就绪要教师发挥出先导性作用。最重要的就是确立起师生“ 平等”的教育理念,这是对话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会使学生感到在讨论世界的问题中与教师是同伴,从而使对话保持一种双方平行的关系。

五、结语

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及教师顺应潮流,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以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已经成为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重新学习认识教学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关系,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对话、自由交流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仅是教师改变教学关系、树立新型教学观念的明智之举,更是为国家培养优秀教育人才的最佳捷径。

参考文献:

[1]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教学角色的转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9):13-14.

[2]朱凯.更新教学观念做好角色转换[J].当代教育论坛,2005,(13):69-70.

篇5: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

【摘要】本文从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学习要包括“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数学教育评价应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数学课程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体会,以求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

学习心得

教学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制订的,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标准》是整个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它的内容涉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数学课程设计思路、数学课程目标(总体标准、学段目标)、数学课程内容标准、数学教学建议、数学评价建议、数学教材编写等各个具体领域,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一次数学课程改革是革命性的,将对我国今后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2001年7月《标准》正式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数学教育工作者掀起了学习《标准》的热潮。

《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标准》的思想基础,是构建整个《标准》的基石。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充分反映了数学课程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时代的要求。《标准》中的每一部分都是基本理念物化的结果,都与这些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反映在《标准》的“前言”和“基本理念”这两部分内容中。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本人认真学习《标准》的基本理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习《标准》基本理念的心得体会,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

一、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能以培养数学家、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般性的发展。《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也能够为每一位学生所掌握,要特别关注学困生,让他们对数学不会产生太大的厌倦与恐惧。“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数学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数学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数学课程不能单纯从已经是最终结果的那些完美的数学结构开始,不能采用向学生硬性嵌入一些远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数学结果的方式进行,而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数学发现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数学知识。这样,数学课程才能较好地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本上数学的联系,才能有益于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生活中有用的工具,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数学学习要包括“过程”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学习是根据教学计划进行的,它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标准》的这一理念从内容上强调了“过程”,强调了学生数学探索的经历和得出数学新发现的体验。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认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要让数学学习应当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四、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标准》的这一理念,明确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要作出改变,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成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者”是指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数学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学习过程中积极与良好的心理氛围。“引导者”是指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合作者”是指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数学学习上的指导和建议。

五、数学教育评价应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评价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要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把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调查过程、探究过程、运用前提形成假设的过程、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推理和计算的过程、使用技术手段的过程等等都纳入评价的视野。“改进教师的教学”是数学教育评价的一个主要目的。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找到改进教学要点,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另外,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目的,《标准》还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六、数学课程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篇6: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

一、把握教材改革方向

要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学习,认清形势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是一大进步。新教材也要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现行高中英语教材(SEFC),采取听、说领先的结构功能教学法,精心设计,语言地道,图文并茂,是一套集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教材,它打破了旧教材以语法为线索的编排体系。句型、课文以交际功能为主线,以语言的功能意念和话题为一体而编排语言材料。使学生通过学习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学生学英语并不是纯粹为了应试,而是为了成为符合改革开放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二、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起草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高中新课程计划增加了英语课时,英语教学在高中的地位更重要,这也是对广大英语教师的一个新要求。该标准明确规定了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英语课程被列为我国基础教育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将面向全体学生,把注重素质教育作为英语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事实上,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的教育。一定的词汇量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必要基础。教师要根据这一变化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新时期英语教学目标的提出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认真研究英语教学动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适应英语高考题型的变化

使用新教材后的一九九九年至二OO一年的英语高考题,较以前的题目难了,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注重语言是一种工具这一事实,增加了听力这一题型。阅读理解题中的文章注重实用性,很有时代感。文中有些句子很长,也有一些超纲单词。词汇量过少不但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由于可利用的单词太少而无法充分发挥运用语言的潜能。《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应掌握3000个左右词汇和400至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新的标准是英语课程实施的依据。 GUIDED WRITING (书面表达)一题的评分说明也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运用较高级的表达法。所有这些表明,英语教学要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在提高课堂质量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计划在增加英语授课时数的同时,还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重视的是过程,让学生掌握研究学问的方法。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负责介绍实用的语言材料给学生。教师应精选相应的内容推荐给水平不同的学生,让他们自学、探究,所选内容要有时代感。如《英语辅导报》、《英语通》等。学生通过自学,知识面扩大了,英语水平提高了,自学习惯也逐渐形成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探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在英语教学中起到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语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探究并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五、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环境十分重要。课堂英语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英语课堂运用多媒体是最方便、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课前,搜集素材,构思教学思路,制作适用的课件,调动学生听觉和视觉,上课时让学生边看生动形象的投影画面,呈现新的单词和新的语言点,边看投影片边听课文、对话的录音,学生能触景生情,不自觉地进入了对话的角色,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疑生思,使学生能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情景中超越原思维状态,跃入新的思维领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在帮助学生复述课文时,借助图文,生动形象有助于联想,同时学生学得也轻松愉快,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这些直观性教学所创设的英语学习氛围,并大大改革了课堂教学手段,增大了课堂容量,扩大了传播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六、运用英语口语教学, 向课堂要质量。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课必然是参与型的课堂。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美国著名学者ROBERT W. BLAIR曾指出,只要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创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气氛。教师应从第一节课开始就用英语授课,不能迁就学生,这也是一种听力训练。教师用英语教学,学生也会用英语回答问题,用英语去思维。英语课前三分钟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演讲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全体学生参与,提前准备。题材不限,可编可抄。演讲时提倡脱离讲稿。让演讲者提问同学,或翻译某一句子,或回答某些问题。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和参与欲,教师提供机会给学生,学生自然会热情投入。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备课。必须创造出一种轻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直观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这样才能创造出轻松的氛围。

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键是我们的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理理念,为把自身素质提高到一个更新的层次而努力吧。

篇7:更新教学观念

————学习柳清秀老师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心得体会

国培历史班

李成功

古语说的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打无准备的战,唯有正视之,才能攻克之。新课程较之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不及早关注、了解,面对新课程,是很难适应的。

一、关注课程改革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思路的总体思路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初中历史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具体表现为:

1、在课程目标上,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政治教育化的倾向,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2、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上,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3、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4、在课程实施中,要力争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

二、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历史教师要及时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所谓:授之于鱼,不与授之于渔。也就是课堂教学,教师要变“教”为“导”,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历史重现它迷人的一面。如近段时间兴起的“发现法”教学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这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不断充实自己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论“必修模块”抑或“选修模块”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课程改革的成败归到底取决于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因此,作为新课程的教师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它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已、积累知识、拓展思维、迎接挑战。其中有两点尤为重要。

第一:拥有广博的知识。毋庸至疑,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以及要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语云:只知经,则不足以通经也!正是此意。所以,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历史教学除了史学之外,还应了解其它诸多相关学科,尤其是地理和文学。有人说,地理学和文学是历史学的两史眼睛。以历史与文学为例,新课程明显突出了科技文化这一块的内容。要上好这一必修模块的内容,良好的文学功底必不可少,古人曾云: “文史相通”。如《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一些文学作品也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为了了解唐代开元、开宝之际的历史面貌,杜诗就不可不读。至于世界史,以法国为例,则有巴尔扎克的、大仲马、雨果、莫泊桑等的大量作品。它们反映了法王路易

十三、路易十四和英王查理一世的统治、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七月王朝、1848年欧洲革命直到普法战争等历史阶段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高度评价巴尔扎克;列宁曾赞扬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红楼梦》的社会意义。可见,文史是相通。历史教师要做到博而专。

第二: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涉及内容极广,跨度极大的学科。具有研究对象的联系复杂性、空间多维性、地域广阔性,时间漫长性等特点。而新课程的标准里面的模块几乎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很难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借用多媒体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多媒体可以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编交互性、实用性强课件,便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它具有: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分析、运用能力;增加容量、突出重点;及时反馈等优点。因此,历史教师学习和掌握一般的电脑操作技术、上网搜寻信息的技巧、制作课件本领无疑是十分迫切的。

简单而言,在新课程下,终身学习不再是一个口号,历史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实际上,很多历史教师一直都在不断学习。学习的途径有多条。可以参加进修班学习,可以参加培训会,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进行自学,还可以到其它学校听其他教师上课观摩学习等等。但是,最有效的学习,或说是高层次的学习,是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进行的学习。因为在进行历史教育过程中,需要理论支撑,就要学习;需要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就要学习;碰到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要学习,等等。可以说,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伴,在取得研究成功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高。

四、发挥集体智慧

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之大,可谓“面目全非”。任何个人的力量都很难完全正确把握新课程课堂教学。因此,进行合作,发挥历史组的团体力量就显得十分必要的。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历史组的组员之间要分工明确,每个组员负责攻克一个模块,或一个专题,甚至多个组员负责一个专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及早准备。唯有如此,才能把新课程教好,很难想像一个人既要准备政治史,又要准备文化史,还要准备战争史,这样做,只会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共同积累、集体备课、细心留意、有意识的收集都是很有必要的。否则的话,深为历史教师的我们,也是要被历史所遗弃的。

篇8: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

1.1 自上而下的课程变革管理模式

由于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细致且极为复杂的系统, 它是理想课程到学校层面课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并不能保证个性化本位课程改革的开展, 新课程教学改革管理模式仍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当代学校教师应当扭转传统被动课堂教学状态, 努力做好课程建构者、组织者。课程改革并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调整、改进及优化, 当代教师应当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及创造能力, 并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积极作用, 更好地完成课程改革创新目标, 提升教师教学影响力。自上而下的命令式、惯性管理模式是无法真正贯彻落实的, 只有建立多元化主体间平等、协商、互动平台, 才能够充分激发教师活力, 达到共治理念的目的。

1.2 自主性挑战与校本化教学管理研究

课程校本化趋势势必会进一步导致学校教学校本化的转变, 因此在整个教学管理理念的变革过程中, 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都只能够依靠教师自己进行解决, 教师在此之中成为重要的反思实践者和研究者。学校和教师开展的实践教学研究就是为了解决教师、学校中存在的课程教学问题, 推动教学改革。要充分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倾听教师需求, 构建学校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研究机制。

1.3 学校变革协同性对教学管理封闭性的挑战

当前的学校结构性变革, 它是“破坏性革新”而非既定的内部系统结构维持性创新, 这离不开关键性组织功能执行方式变革。学校变革备受各方的关注, 学校变革协同性仍需人们的重视, 进而打破教学活动管理本身的局限, 打破了传统教学封闭管理模式, 形成管理系统开放状态, 加深教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优化教学资源优势, 强化与社会、家长之间的关系。

2 教学管理转型方式应对

2.1 教学理念转变

科层管理重点强调了系统化、程序化方法, 设计严密的组织机构中存在许多既定程序, 完成严密的执行规定程序任务。新教学管理模式更加注重效率逻辑, 利用自上而下的管理运行机制将各项教学任务布置下去, 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和内容。科层管理主要是控制, 忽略了创新, 这造成了教学控制情节与管理主义意识之间的冲突, 造成了与新常态氛围之间的矛盾。由于学校变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 只有确定复杂性思考教学改革, 而非将思维概念封闭起来, 打破二者之间的联系, 多方面、综合性考量到整合作用整体, 从根本上实施教学管理理念的转变, 构建科层管理共同治理新思路。治理并非单向度, 主要是互动方式, 治理组织主要用于协商, 而由成员平等协商所形成。管理体系是按照责任进行分工网络, 系统管理既可自上而下、又可自下而上, 更应不断强调灵活性、协调性与沟通性。教学治理重点是激发教师活力, 突出系统间的协同作用, 构建长期教学驱动关系, 形成严格的变革凝聚力与向心力。

2.2 教学变革方式更新

传统管理方式严格固守两个信念, 正确的方式必然能够产生良好的结果, 进而致使本身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为替代品, 而官僚与管理模式控制势必能够使人们的生产力得到提升, 进一步克服缺点, 从而实现变化控制本身的目的。这种教学服务宗旨很难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学校变革的热情, 很难获得真心认同, 凯尔曼可将影响者对目标者影响概括为以下三种:

首先, 制度性服从, 行动者行为动机的纯粹性, 避免惩罚、获得切实利益。其次, 内在化, 整合影响者信仰和价值, 支持目标者和影响者的执行行为。再次, 个人认同, 真心追随影响者和目标者的观念和做法, 满足行为者的内在尊严和承诺。高校管理并非控制, 它是对高品质教学的激励和服务。激励就是信任, 它需要通过制度设计、组织环境和活动方案, 人际间相互传达, 并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达到既定预定目标和行为, 努力推动学校教学革新, 满足学校愿景。

3 学校变革中教学管理创新举动

3.1 激励教学个性及自主性

教学改革发展应当满足教师发展需要, 遵循个人发展规律, 全面考虑教师个人发展特点, 有意识的提升教师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每名教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个人色彩。应引入多元化评价, 推动自主生活, 废除统一性和通用性评价模式, 综合考虑教师各方面因素。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发挥评价激励功能, 重视未来发展变化。不断积累教学管理经验, 激发个体发展需求与活力, 增强组织间的沟通与横向互动, 促进组织变革发展及产能, 贯彻落实各项改革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基层负责人在管理学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进而不断激发基层组织在整个学校教学管理发展中的活力与彰显其管理能力。使所有基层组织内部的个体教师都能够积极热情的参与到各个项目的策划之中, 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者, 能够与学校建立起一种发展的有机关系。

3.2 构建特色性专业运行机制

学校变革对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水平, 才能够使教学活动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 更好地应对当前教学发展问题, 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应当努力将专业学习落到实处, 将共同建设的口号打响做实, 将各项先进改进措施落到实际行动当中, 推动专业特色学习, 建立长期有效的可持续性操作运行机制。

第一, 开展丰富有意义的学校层面设计系列主题活动, 充分发挥现代教学管理作用。例如, 某市学校开展的教学活动, 不断提升社会对教师的专业情感与职业认同。第二, 全面提升极富特色的教学活动作用, 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教育研究意识。第三, 以专业的组织为轴心, 进一步形成一个相对专业的学习共同体, 比如:教研组、备课组、名师工作室, 等等。第四, 充分利用非主流文化, 构建一个非主流文化的俱乐部, 以此俱乐部的形式进行非主流文化活动。这种组织表面上与教师的专业学习无关, 但却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专业认同。以某地某学校采取的教学活动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例, 它全面体现了教学活动品质和文化根本内容, 是开展教学活动、丰富教师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构建具有现实意义和作用的精神家园。

3.3 打造教学治理模式,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构建现代化教学形态

单纯依靠某种单一力量推动教学改革是不现实的, 也是远远不够的, 应当采用综合治理理念, 教学更加强调多元化协商与互动, 打破传统思维模式, 使其成为教学管理利益主体, 其中主要包括部门领导者、教师、校长、家长、学生和社会等。内部教学机制圈唤醒了教师主体参与意识, 发挥教师的积极领导能力。全面提升教师责任心与归属感, 使其产生教师教学积极性, 为教师个人成长搭建极为扎实的实践教学平台, 完善教学人员机制建设。应当做好教学管理体系建设, 努力打造当代学校教学管理优势, 实现教学管理策略转换及观念更新。

4 结语

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全面履行社会公平正义职能, 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注重改革的协同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合理构建当代学校组织机制, 推动教学改革机制, 充分发挥教师专业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敏智.新时期学校教学管理的认识与思考[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 (神州教育卷3) .2013.

篇9:更新观念寻求新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15-0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会学习

1、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那么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笔者出示了一群小兔在野外采蘑菇的画面,问一共有几只兔子。看到这个有趣的画面,学生就极其自然地进入情景,加上他们细心地观察、饶有兴趣地讨论,有了多种结果:一种是左边的8只兔子加上右边的7只兔子,一共有15只兔子;另一种是10只白兔加上5只灰兔;学生还发现:看见眼睛的9只加上看不见眼睛的6只;弯耳朵的加上不弯耳朵的;看见尾巴的加上看不见尾巴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参与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2、改变例题和练习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级儿童往往对活动的事物更感兴趣,如能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双眼。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我把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字小朋友”,让这十个“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现。看到抽象的数字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会笑的小精灵,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

二、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1、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在生活中选取了许多学生熟悉物体。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各种形状的物体,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四人一袋,问学生想不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这样一来,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东西后,我便又一次利用儿童好玩好动的天性,说:“你们看一看,又摸一摸,会发现什么?”这样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热情,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2、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天鹅头饰,并且请班里的九个小朋友戴着头饰表演天鹅飞来飞去的情景。下面的小朋友一看到这道活动的“例题”,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小组合作,使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与人共同生活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保护意识比较强,使得许多孩子没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交流,缺乏合作的经验,但多数孩子乐于交流,因而为了帮助孩子形成与人合作的能力,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让学生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首先从与同桌合作开始,在交往互动过程中,使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愿意在活动中学知识。在传统的课堂上,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往往把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压抑下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四、练习质疑,促学生学会生存发展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为今后的生存发展打好基础,而这就要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开始,在练习质疑这一环节中,教材中的许多练习就是实际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以他们的视角来解答问题。如有一题是讲幼儿园买面包,一个班15个学生买哪两盒合适,有三盒供学生选择:6个、8个、9个,有的孩子就提出要多买两个给老师吃。而在计算连减时,有学生依生活实景,想出了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去减这个和的办法。其实这些孩子能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足见,练习中的那些实际问题对学生学会生存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通过学习新课程,我知道在教学中,只要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体系上以全新的思路进行改革,进行设计,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知识,那么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指日可待。

五、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1、要让数学适应学生

一个好的演员要研究如何适应观众的欣赏水平,而不是强迫观众适应他的演出。作为义务教育的小学数学,应该让数学去适应学生,当学生不能适应数学时,我们要改造数学,对数学实行再创造使得它适应学生的学习。让数学恢复它质朴的、自然的、由繁到简的、生动有趣的本来面貌。

2、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

上一篇:校首届艺术节活动方案下一篇:写聪明的狐狸的中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