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2024-05-04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精选十篇)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篇1

一、根据数学概念的不同呈现形式,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描述式概念的教学中,由于图形中蕴含着概念的本质属性,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图形的含义,对图形的含义要理解透彻,并且结合概念中的“字”,帮助学生将图示所表明的含义用自己的理解语言描述出来,给概念下一个纯文字的定义,如,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学习直线、小数的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图画式概念的特点和要求,来揭示概念的本质,引导学生挖掘图画的深层含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尽量用数学语言中的术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的定义,如,在学习圆的时候,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圆的表象抽象成数学语言,揭示圆的本质特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己的语言,让学生表达数学概念,认识到数学用语要规范、贴切,认识到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二、建立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不同教学阶段中,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同一概念进行整体把握,弄清教材编排的目的,形成概念体系,才不至于在教学中脱节,才能将知识串联起来。如,初步认识分数是在三年级,而深入了解分数意义和性质则是在五年级。同时,同一概念的各种表现方式给人的感受不同,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不同方式表达概念。

由于数学中任何一个概念的生成和发展都与其他概念有联系,因此,数学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引导学生明确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就要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不容易导致概念的模糊和混淆,如,核心概念衍生出来的相关概念。

三、加强直观教学,内化学生数学概念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观察、比较等直观方式,借助多媒体、模型等各种直观教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模型,容易理解和把握概念的内涵,使抽象数学概念具体化,要内化数学概念,将学生建立的表征逐步抽象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动手做科学,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要增加直观操作的比重,并辅以教具、学具,使学生充分理解概念内涵,感知到概念的表象。如,在学习“米、分米、厘米”的概念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棒分发到每个小组中,使每个小组都具有长度分别为1米、1分米、1厘米的小棒。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摸一摸小棒,并猜测出实际长度,然后让学生用1厘米的小棒量出1分米中有几个1厘米,用1分米的小棒量出1米中有几个1分米。而在学习“毫米”时,为了让学生知道1厘米中包含几个1毫米,可以直接利用直尺上的刻度。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了概念的原型,从而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提供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丰富学习活动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当引入概念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头脑中的清晰表象,运用直观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如,采用实物、模型等进行演示,并结合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充分接触有关对象,自己动手操作。如,为了突破单位“1”这个分数意义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将1根绳子、4个苹果图、6只熊猫图提供给学生,通过比较归纳,让学生明白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计量单位、整体,为理解分数的意义奠定基础。但是在引入概念时,教师不但要注意所选材料要突出所授知识的本质特征,还要注意所选材料的确切性,应该出示不同的图形,在不同的图形中,让学生辨认出其不变的本质属性。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由于教学方法对学生接受、理解概念的重要性,教师要采用探究、发现等方式,组织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不能一味地灌输,要采取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体验概念的建立,使学生理解概念并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概念的含义与呈现方式,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1]袁樱.立足基础、把握本质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概念[J].科技信息,2011(27).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篇2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1.归纳式教学策略

归纳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即从个别的、特殊的现象到普遍、共同的特征及至概念、原理的产生)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向学生呈现形成概念和定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故归纳式教学教学策略既有发现学习的特征,又有接受学习的特征。

归纳式教学策略主要适用于概念、规则、原理、以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教学,其一般步骤为:(1)教师提供要学习的概念规则的例证,并揭示某些解题线索;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思维和操作,经过辨别、概括、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思维过程,发现新知;

(3)教师再举出正、反面例证,使学生辨别概念和规则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正确理解新知识;

(4)学生将发现的知识(概念、规则、定理、解题方法等)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将上述步骤概括为归纳式教学策略的模式为:

演示(或列举)实例→归纳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归纳式教学策略是一种能够达到多种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有利于学会学习,学会发现的技能,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且不适于大班教学。

【教学案例】[6.4](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归纳式教学设计)2.演绎式教学策略

演绎式教学策略呈现教材的顺序与归纳式正相反,它是先提出概念、规则,然后再举例证明。加涅和奥苏伯尔主张的教学方法属于演绎式的策略。

演绎式教学策略的一般步骤为:

(1)教师提出或让学生直接阅读概念、公式、定理、规则部分的教材内容;

(2)讨论讲解有关的术语,使学生理解新知识;

(3)提出正面的和反面的例证,使学生能辨别新知识的本质与非本质属性,并学会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4)进行各种变式的学习,巩固新知识。

有关高中数学函数的一些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对策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培养在倡导新课程教育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对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大有裨益。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总结了几点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在概念中滲透

高中学生要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经历一个阶段,即学生“吸收”数学知识的过程,特别是在形成概念的阶段,数学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解释和正确的引导。如,以偶函数与自变量的关系来说,在一定定义域中的自变量互为相反时,经相应函数关系式的对应后,即能够在某解析公式中得到相应的证明,进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概括出包括偶、奇函数的部分函数定义,从这个例子中能够使从具体到抽象的函数充分体现出来。

二、在教学中强化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可在学生初步认识数学时就加入一定的实例,从而使学生理解的数学概念得到强化。比如,在对数函数教学中加入图形案例,就能够使学生更为清楚、直观地对函数发生以及后续变化过程进行了解。

三、方程教学的应用

要使高中生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充分掌握,函数与方程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实际运用中,函数与方程经常需要互相转化,因此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就能够实现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并互相作用。

四、函数图象的应用

函数图象能够将函数性质直观地反映出来,并能够通过研究图像与图形,有效解决函数问题,是数形结合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函数图象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必须具备函数意识与分析意识,才能找到最为合理的解决方式。

五、函数分类的应用

在高中函数教学中,分类不同函数是具体应用之一。可通过例题在教学中对解题思想进行展示,从而使学生分类不同函数的能力得到训练与培养。大多数数学思想的解决方法只有在实际的数学题中通过实际解析,才能实现深化理解,进而使应用的灵活性与准确性得到提升。

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将高中函数中的知识点理清,从高中函数的形式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函数的本质,随后拓展学生的眼界,找出与函数关联的若干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函数思想对其他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法,同时在这个阶段中,强化学生理解函数的程度,真正实现高中函数相关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参考文献:

陈海东.关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几点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2(11).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的一些策略 篇4

(一) 要激发提问的欲望, 让学生想问问题

提问欲望产生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 只有当学生有了问题, 自己解决不了才会产生提问的欲望。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这是激发学生提问的有效方法。 好奇心和渴求获取知识是学生的欲望的基础,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 多总结成功的经验, 让学生提问

许多学生, 特别是有相当数量的学习困难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经历了许多波折, 使他们总是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中学习, 因此容易沮丧。 他们想在课堂上提问, 也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在教学中, 按照不同“能力”不同问题的原则。 让学生回答或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当他们得到适当的承认和赞美, 获得几次“成功经验”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此类学生将得到进一步调动, 获取了自信, 从不敢问、不要问到我要问。

(三) 创设情境, 让学生提出问题

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并提出问题, 这样才能满足问题的需要。

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只有当学生有一种提问题的欲望, 才会提问题。那么我们广大教师该如何克服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性, 让学生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呢? 下面简单介绍几点:

(一) 培养发散思维, 使问题具有广泛性。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 是思维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即:方法是发散的, 条件是发散的, 关系是发散的等等。

(二) 教会联想思维, 使问题符合心理活动

联想, 是创新思维的一种。 它指的是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 培养学生的联想, 可以让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加迅速地解决。 联想的过程主要是大脑迅速运转, 由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分析思考的过程。 这样, 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思维,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 想象力的培养, 使问题有高度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基于某种目的、任务的认知活动, 在头脑中形成新事物的形象。 它是创造性思维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有勇气超越传统习俗的束缚, 可以发现新事物, 新问题, 而这些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新高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打开思考空间, 引导学生大胆猜测, 不断引导学生拓展视野等。

(四) 加强变化引导训练, 使问题有深度

变量是指条件的变化, 或者是转化的结论, 或者说是转化的形式和内容。 但问题的实质是不变的, 从本质上看, 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问题, 使事物的本质更全面更突出地显现出来。 与问题相关联的问题, 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

三、发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提问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 完成一定的任务活动是形成技能的必要的途径。学生要学习好如何提出问题, 逐步形成提问问题的能力。

首先, 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技能, 学生只有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技能, 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即学会问问题。

其次, 能力的问题是主观和心理上共同的表现, 它是由两个先天和后天因素限制。 因此, 提问技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第一, 开发技能, 让学生反映问题。

第二, 培养观察能力, 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

第三, 开发更多的技能, 让学生在比较中问问题。

第四, 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 让学生使用问题来解决问题。

四、优化环境的问题, 学生们经常问题

创造一个很好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打破恐惧, 敢于质疑, 经常提问。 因此, 对于创造的环境, 我们提出三个 “优化”。

(一) 优化教学中的人际环境

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 学生和教师之间, 学生和学生之间表现出来, 在这里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制约性的因素, 对于敢于问问题的要给予表扬, 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学生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在人际环境的优化中教师要做到:

1.教师要有民主精神。 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 不仅维护他们的尊严更不能剥夺提问的权利。 了解学生的需求, 了解学生的困难, 愿意接受学生提问。 学习困难的学生, 我们应该坚持不歧视、不放弃, 做耐心的思想工作, 鼓励他们提问。

2.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让学生觉得自己的问题重要。 指导学生去尊重他的问题, 也要尊重他人的问题, 让学生有强烈的自尊, 自信和责任感的提问。

3.教师要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教师要让学生感到自由和容易, 学生无法提出问题时, 不要使用恐吓和威胁的手段, 以避免学生提问中的恐惧、无聊的情感存在。 使学生感到亲切, 自然, 可以放心提问。

(二) 优化环境的思考。

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应该让学生有勇气提问。 只有让学生敢于思考, 敢于问, 才可以不断提高质量的问题。 在操作中, 教师要做到。

1.让学生养成爱好提问的习惯, 有问题要及时解决, 不拖拉。

2.让学生敢于怀疑和否定权威, 没有绝对的正确, 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 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 优化心理环境

教师、学生之间沟通不畅, 可能有心理障碍存在, 教师要消除一些学生消极心理自卑的心态, 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从众心理等, 发挥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总之,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好数学这门课程的基础阶段。 我们广大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课本知识外, 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摘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能力, 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有效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现结合教学实际, 对提问的一些策略叙述如下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篇5

摘 要:在地理课堂中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这是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必要前提,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发展的有力保障。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高中阶段性教育时期,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调整课堂的引导方向,同时融合多种创新元素,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动态探究中获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并在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中展现出绝对优势。本文针对高中地理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策略

一、直观手段,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课前导入的好坏决定着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学生实际的理解情况。视频与图片,作为表现实际现象、问题的一种方式,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提供更为直观的地理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相应地理知识特点。因此,教师应积极借助地理图片或视频来设计新课导入,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师在讲季风水田农业区位的时候,可以把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作为例子,一上课就播放以“辉煌成就”为主题的群众花车游行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明白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解决了世界将近21%人口的吃饭问题,让丰衣足食的梦想在现代中国变为了现实,这是我国对人类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也为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的讲授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高中地理知识大多具有抽象特征,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遇到复杂问题更是缺乏主动探究积极性,教师还会盲目进行概念性知识的灌输式指导,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自学热情明显下降,这样一来,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把直观的视频与图片,作为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手段。如在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光照侧视图,请学生们观察图片中昼夜的变化特点。然后教师再请学生猜测哪条是晨线,哪条是昏线,学生们便会结合自己的观察,得出“左夜为晨,右夜为昏”这一解题技巧。此方式一方面可借助图片展示来增加教学灵活性与趣味性,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综合思维,耐心培养

综合思维即综合性的分析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综合和分析是地理教学中常见的一对思维逆过程,综合是在头脑中将各种地理因素和地理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形成相对组织等级较高的地理事象的整体认识。分析则是在头脑中将地理事象整体按一定的角度分解为各种地理因素或各种要素,认识各因素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它要求地理教师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思维看待地理问题,是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如讲西北内陆地区时,先出示了图示区域,让学生根据经纬度位置,确定是西北内陆地区,再推测当地的气候条件,然后根据水系分布推导当地的地形特征,进一步分析出当地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农业发展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这样的综合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和发展规律,可以透过事物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另外,近年来,全国地理高考也呈现出一种命题趋势:一般先出示一个区域轮廓或材料,然后聚焦该区域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具有思维链的题目进行考查。针对此情况,老师在上课时要多采用综合思维、辩证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在高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

三、乡土地理,学以致用

地理课程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是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体现。因此,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在课堂中适时运用乡土材料,可以事半功倍,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当中,我们举了以下的例子:“兴国县(东经

115°01′~115°51′、北纬26°03′~26°41′)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地区东北部,武夷山脉的西部。试分析兴国县与沙县(北纬26°06’―26°41’,东经117°32’―118°06’)的纬度位置一样,为什么冬季气温比沙县较低?”经过学生们的探究,明白了正是武夷山脉的阻挡,致使沙县比兴国县在冬天的气温要高很多。再如,沙县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是什么?让学生从“多山地貌”、“匮乏矿产”、“交通闭塞”、“人口素质”、“县域政策”、“社会治安”等等方面去探索,按照自然特征对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交通闭塞”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也是当前影响沙县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通过以上的探索,抓住了沙县的本质特征。

四、教学评价,尝试创新

课堂教学本身有较多的局限性,如学生动手机会较少,不能身临其境,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不紧密,导致学生们地理成绩难以提高。因此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相当有必要的,教师们可以加大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比例,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们的地理核心素养才会得到培养。例如,在“水资源”这一课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该部分教学我们采用了合作讨论法,在讨论前教师可以设置多种角色,如政府、种粮户、企业主、自来水公司经理、普通公民等,指导学生从他们自身的角色出发,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这样的课堂设计,既为学生的分析讨论提供切入点,又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考虑,提出更加全面的措施。通过合作讨论活动,学生们碰撞思维、发散思维,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再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优秀表?F,设一个“最佳辩手”奖,并且在期末成绩中加上一个演讲分,让学生得到演讲的快乐。这些创新的手段,既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也对学生进行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

结语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篇6

关键词: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简便运算要计算,凑整是关键,下面是我通过近20年教学实践归纳出的常用简便运算的一些教学策略,与同仁共享。

一、多加要扣除,多减要补上;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简便计算策略

这种策略在第一学段教学中更常用些,例如,456+399,先用456加上400,比399多加了1,就要在最终结果中扣除1。同理,在计算656-403时,先从656中减去400,少减了3,比原题少减了3,为保证结果一致,就要再减去3。

二、用“添、去括号法则”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

这种策略在第二学段较常用。例如,8.74+(4.05-3.74),这道题如果不出现在简算题里,可以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但要是出现在简便题中,就要认真观察题型特征。发现8.47与括号内的3.74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一个在括号外,一个在括号内,怎么办?我们知道,如果已有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所以,先去掉小括号,3.74再连符号搬家,与4.05交换位置计算更简便;又如,4835-1749+249,发现如果1749与249相减,就得1500,但为使计算结果正确,需添加小括号。我们知道添加的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添上括号后,括号里的符号都要改变,即“+”变为“-”“-”变为“+”。总结以上两点,我采用顺口溜记忆法:即如果添上(去掉)小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号,那么,直接添上(去掉)小括号;但如果添上(去掉)小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去掉)小括号,里面变符号。

三、连符号搬家的简便计算策略

这种策略出现在同级运算的简算中的频率最高。如以下四道题:(1)12.5×8÷12.5×8,(2)■×2÷■×2,(3)■+■+■+■,(4)4.82-■+5.18-■,更多展示的就是这一类型。实际上就是加法、乘法交换率、结合律的灵活应用。为防止发生交换位置后首项出现负数的情况,给小学生计算造成困难,我引导他们在交换位置进行简算时,算式中的第一个数字的位置保持不变。我把他形象的称为“老大不变,连符号搬家”。

四、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

即a-b-c=a-(b+c),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我与学生研究发现,连减题的简便运算,实际上就是填括号法则的最好应用。学生还编出了“连减题,加3笔”(括号为两笔,减号变加号为一笔,共三笔)的记忆方法。

五、用乘法分配律做简便计算题的策略

这种策略在小学的简便计算中使用最普遍,有正用、反用之说,涉及整数、小数、分数(包括百分数)。

1.形如a(b+c)=ab+ac的简便计算

例如,60×(■+■-■),(■+■+■)×24等。这类题是典型的乘法分配律的正用例子,只要按律分配,两积求和或差即可。

2.形如77×■或75×■的简便计算

与(一)题涉及的例子不同的是要先将77分解为76与1的和或将75分解为76与1的差,再按分配率计算。

3.形如ab+ac=a(b+c)的简便计算

即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我引导学生见此类题先用圈或线勾画出公因数及乘号,再提取到括号外面,剩余的数连同符号写在括号里面计算即可,不但计算正确率高,而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4.形如ab+ac+a=a(b+c+1)的简便计算

我采用先补充,后提取的方法,重点讲清楚1乘任何数得原数这个特性,然后提取公因式计算。如■×■+■×■-■×1

5.一扩一缩相同倍数,积不变的简便计算

如47.9×56+4.79×440数学竞赛中偶尔出现,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47.9缩小10倍,就是4.79,而56扩大10倍,则成为560。此时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一扩一缩的数的数字顺序不变,且扩、缩倍数相同(0除外)。

六、增加变式,开阔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路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对简便计算编排的特点是简便计算的因素十分明显。这对学生熟练地运用定律、性质,提高简便计算的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基本的简便计算练习题,学生还解决不了实际计算中遇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我认为根据班级基础,适当增加一些多变式题,鼓励学生创新,打破常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合理地进行等值变形,从而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些题目如果完全按原来的顺序去算,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准确率也低。

总之,要教好简便计算,使学生达到计算又快又对,不仅正确无误,方法还很合理、样式灵活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熟知有关内容,其次,对教材还要像导演使用剧本一样,都有创造的过程,做探求教法的有心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献身教育事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不仅授之于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学思结合、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做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分享者。

参考文献:

张洪霞.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突破小学科学教学难点的一些策略 篇7

一、自制教具突破教学难点

科学中的实验是学生认识和研究知识的基本途径, 也是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自制科学教具具有很强的学科特色, 趣味性强、实验性强、理论性强, 制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实践经验。教学中, 笔者希望把课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用形象逼真的自制教具来演示知识, 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有人说:“自制教具, 永远比买的好。”在教学中, 自制教具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互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 笔者制作了大量的教具, 在突破难点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讲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光是怎样传播的》时, 在用空心管验证光的实验中, 笔者把空心直管和空心弯管组合在一起做成了组合空心管即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器。需要的材料:502胶、塑料管三根 (两根十五厘米、一根三十厘米) 、接口管两个。 (如下图)

组合后的空心管更能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用手电筒照a端, 看一看在b端和c端, 哪段能看到光, 便知道光是怎么样传播的。这样就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完成了实验教学的任务。

二、自编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有些科学知识很抽象, 很难懂, 学生缺乏直观的认识。因此, 如果在教学中遇到这种难点, 教师就要尽可能地把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教师可自己设计实验来展示教学内容。在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时, 教材要求要用橡皮泥去做船, 来突破排水量与物体的沉浮关系这个难点。而笔者要求的是用各种材料去做船, 一是突破排水量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二是要联系实际, 讲究船的作用。由于同学们这个年龄阶段对这个造船活动很感兴趣, 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各种造船的材料, 以备同学们在活动的时候尽情发挥。课堂上,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各种材料, 想尽一切办法去做试验、探究、收集和整理事实。结果在交流汇报时很活跃, 学生作品有很多又具有不同的特色。例如, 船身采用泡沫塑料制作, 加强了浮力作用;方形结构船身采用了平衡稳定构造, 能保持船只的稳固性;设计的气垫船有气垫、排气口, 还有气流推动的构造。还有一位同学制作了一艘航空母舰, 船身上安装有机枪、大炮, 甲板上还有小型军用飞机, 非常逼真, 而且射击的机枪还能够旋转方向。学生非常活跃, 每个人都要说, 显然这节课学生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三、改进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科学实验课的改进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使实验更高效地突破难点, 因此教师在改进实验时的作用十分重要。笔者以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实验改进。“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是小学科学的经典内容, 主要探索物体在水中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笔者按教科书的设计思路, 安排了两项前期观察、整理活动:1.把几种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实验桌上, 再标出它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把几种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在实验桌上, 再标出它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学生经过排列整理, 很快就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并无关系。接着, 按教科书的设计思路, 笔者安排了两项改进的实验、研究活动:1.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 推测他们的沉浮, 再放进水里观察。结果怎样?2.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 推测它们的沉浮, 再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又怎样?这两项研究活动的方法无疑是科学的,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对于探究材料的准备难度较大。第一个活动改进实验的材料与效果:给每组准备1个小金属茶叶盒, 4个钩码。先向学生介绍:茶叶盒重25克, 一个钩码重50克, 用这个茶叶盒做五次实验。第一次将空盒放入水里观察, 第二次在盒里放1个钩码再放到水里观察, 从第三次起, 每次多加1个钩码再放到水里观察。当学生明白了用什么材料, 怎样操作后, 就让学生分组探究并填写实验记录表一。

第二个活动改进实验的材料与效果:准备找4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 里面装沙子, 放在天枰上称, 使其每个瓶的轻重相同, 以符合“轻重相同, 体积相同”的要求。经过反复实验, 沉浮效果明显。若分组实验, 每类同体积的瓶要准备12个, 共48个小瓶, 一时难以备齐 (有条件的学校备齐分组实验更好) 。我只好改分组实验为演示实验。课中, 我按照教科书的实验方法抽学生到讲台演示操作, 其余的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二。

改进后的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同时在控制重量相同、体积相同的实验时更直观更容易, 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难点的突破, 是教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利用自制教具、自编实验、改进实验等方式作为突破教学难点的切入点, 把传统的教学模式, 转变为探究式、发现式、创新式的教育模式, 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实施有效教学, 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综合因素。

摘要:本文是研究小学科学教学难点的方法, 从理论上去认识小学科学教学难点的重要性、复杂性;在实践中采取了自制教具、自编实验、改进实验等方法去突破教学难点,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综合因素。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篇8

探究性教学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探索能力的要求, 而在数学中培养探索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让学生掌握合情推理的能力.合情推理是指运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广、限定、猜想等一套自然科学常用的探索式的方法进行的推理.合情推理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学生在从事合情推理活动时, 可以说是在从事类似科学家们的探究发现活动.

探究中的合情推理, 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运用合情推理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 可供学生猜想的空间.例如, 经常地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开始”———以此作为座右铭, 为归纳、猜想提供一个适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猜想;经常地引导学生寻找可以类比的合适对象, 然后可借鉴类比对象的一些结果, 鼓励学生作大胆的猜想等.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思考, 既动手又动脑, 使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提高探究教学的参与程度.

合情推理既是科学的探究方法, 也是一种有效的探究教学方式.值得指出的是, 从理论上讲, 按思维方式可把探究教学划分为合情推理式和演绎推理式, 但在实践中并不存在单纯的合情推理式和演绎推理式, 二者总是交织在一起, 不可分割.因此, 在探究教学的研究中不可偏重一种, 而忽视另一种, 应当二者兼顾.

二、将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成探究的过程

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和掌握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时机, 教师要精心设计.例如公式 (a+b) 2=a2+2ab+b2的探究教学.

1. 提出问题

本节课一开始, 教师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 (a+b) 2和a2+b2相等吗?

学生用具体数字代入进行试验得知:两者不相等.这时教师再提出:

问题2要使等式成立, 方框内应加上一个什么样的代数式?从而激起学生们思维的浪花.

2. 试验、猜想

“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提高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十分有益.

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跃跃欲试的时候, 教师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取特殊值进行试验, 找出规律, 大胆猜想.经过学生的探索, 得出猜想—方框内应填上的代数式.

经过学生自己发现的公式, 无论从思想感情上, 还是在学习兴趣上, 都要比直接给出公式再加以证明更富有吸引力.

3. 证明

数学创造往往开始于不严格的发散思维, 而继之以严格的逻辑分析思维, 即收敛思维, 有了猜想的结果, 猜想正确性的证明就变成了学生自发的需要.先猜, 后证, 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

证法1由同学拿出硬纸图形 (上节课已发给学生) 拼成一个正方形 (如图1) , 学生就会发现: (a+b) 2=a2+2ab+b2.

优美的图形, 无字的证明, 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而且给学生以数学美的熏陶.

证法2引导学生从一般乘法法则出发证明, 即

(a+b) 2= (a+b) (a+b) =a2+ab+ba+b2=a2+2ab+b2.

以上的教学过程, 由于是学生亲自参与探究, 经过自主的思维活动而发现的结论, 因此印象也特别深刻, 同时还获得了研究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结果 (作为一种理论的演绎体系) 并不能反映数学的全貌, 组成数学整体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数学研究的过程.在数学研究的过程中, 数学对象的丰富、生动且富于变化的一面才得以充分展示.因此, 创设类似于知识发生发展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领略数学对象的丰富、生动且富于变化的一面,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全貌, 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更有利于树立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数学思想.

三、建构“较大”的“潜在距离”, 实施探究式的变式教学

在以建构系统知识为取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变式教学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但变式教学不一定是探究式教学, 它也可能是接受式教学.这是因为探究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固着点”, 或者说要有合适的潜在距离, 对于同一问题来说, 知识固着点与所探究问题的潜在距离的大小, 影响着探究活动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水平, 一般来说, 当两者的潜在距离较小时, 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是接受式的, 当两者的潜在距离较大时,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 这样的变式教学是探究式的.建构较大的潜在距离, 要注意选取难易适度的探究学习材料, 所探究的问题应是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例如, 当学生获得数学定理、公式后, 不要急于应用数学公式、定理解决问题, 而是对数学公式、定理作进一步探讨, 使学生对定理、公式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于是, 我先让学生反思公式 (a+b) 2=a2+2ab+b2后的“数学美”, 经过学生观察得到:公式中含有“a+b、a2+b2”及“ab”, 反映了数学的和谐美.让学生从数学美的角度出发反思其公式的变式, 又得到完全平方公式的9个变式:

变式1: (a-b) 2=a2-2ab+b2.

变式2:a2+b2= (a+b) 2-2ab.

变式3:a2+b2= (a-b) 2+2ab.

变式4:

变式5:

变式6:.

变式7:

变式8: (a+b) 2= (a-b) 2+4 ab.

变式9: (a-b) 2= (a+b) 2-4 ab.

当学生陶醉在欣赏公式“美”的时候, 教师又引导学生转向反思公式有否特殊情形和一般情况,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再合作交流, 得到:

变式10: (a+b+c) 2=a2+b2+c2+2ab+2ac+2bc.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提出 (x1+x2+x3+…+xn) 2=? (n是大于1的自然数) , 让同学课外思考而产生悬念.

在这个例子中, 由于所探究的问题与知识固着点之间的潜在距离把握适度 (较大) , 因此探究效果较好.它使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既受到了数学美的熏陶, 又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同时还使学生体验到新知识是如何从已知知识逐渐演变或发展而来, 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例题、习题的探究式变式教学中, 要注意一题多解、多解归一、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方面的探究,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加强对应用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的探究教学

中西方数学教育研究表明:与西方学生相比, 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常规问题等方面有相当的优势, 但在解应用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等方面则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对应用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的探究教学, 有利于培养既有扎实数学基础, 又有数学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由于数学开放性问题具有题目条件不完备, 解题策略多样化和结论的不确定等特点, 数学应用性问题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因此, 将这一类问题引入数学课堂, 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使得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探究充满激情, 能够极大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选编这一类问题时, 要注意取材于学生所熟悉的背景材料之中, 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 经过学生的努力是可以完成的.为了提起学生探究这一类问题的兴趣, 要注意与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步, 使学生感受到有探究的价值.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之后, 可以及时地导出一般的结论或据此提出新的问题, 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

案例合理下料问题:某工厂要在1 m×1 m的正方形薄板上冲压出直径为0.1 m的圆片, 问:怎样的冲压方法 (小圆在正方形上怎样排列) 可冲压出较多的圆片?

这是一道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建模将问题变成一道数学问题:在10×10的正方形中不重叠地放入直径为1的圆片, 问最多能放入多少圆片.

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 交流讨论.

有的同学采用直列式, 每行10个共放10行, 总计100个圆片 (如图2)

也有的同学提出直列式空隙面积浪费过大, 如果采用交错式, 第一行10个, 第二行9个, 按这个规律排下去, 共计11行, 放圆总数

10+9+10+9+10+9+10+9+10+9+10=105 (个) .

还有的同学提出, 采用交错式排法, 排到第9行, 纵向积累距离为 (如图3)

此时到底边的宽度大于2, 以10个一排完全可以容纳, 两排共20个圆片, 因此, 放入10+9+10+9+10+9+10+9+10+10+10=106 (个) 圆片是最好的结果.

上面问题的探究价值在于开放性, 学生需要构想与比较放入圆片的不同方式的优劣, 最后提出放的方法和数量,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由于教师营造了让学生自由思考、合作讨论的空间, 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发展探究意识.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策略:重视合情推理教学,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将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成探究的过程;建构“较大”的“潜在距离”, 实施探究式的变式教学;加强对应用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的探究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探究方法

参考文献

[1]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些寓教于乐的策略 篇9

一、通过具体的活动, 让学生明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体育课来增强学生体质进行体能训练, 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中, 我们一味地强调对学生的体质的训练, 而缺少必要的有趣活动, 学生往往会把体育课作为一种负担, 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体育活动。如果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能巧妙地将学生的体质训练融入到一些有趣的活动之中, 就可以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到体育活动之中。

(一) 将一些具有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带入课堂, 让学生在对抗之中增强体能训练

在体育课中如果能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巧妙地将各种体能训练与对抗性活动相结合。例如, 在将简单的50米运动变成两组学生间的接力比赛, 同样的运动形式, 当给它赋予特定的含义时, 学生顿时就能提起运动的兴趣, 当学生在愉悦的心理下完成了活动后, 通过总结学生活动情况, 可以渗透一些运动技能的指导, 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在组在哪些方面有优势, 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了教师的指导。同时结合这样一些对抗性较强的活动, 教师还可以渗透一些毅力和品质的教育, 让学生通过活动明白在体育运动中要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同时通过两学生间的对抗与比赛, 还可以激发与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敢于竞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为学生欣赏诸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一些体育赛事培养兴趣, 提高学生对体育比赛中对抗价值的理解。

(二) 增强体育课中小组活动, 培养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体责任意识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 如果我们只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 则学生很难配合教师, 甚至还会产生一些逆反心理, 消极抑制教师的要求, 对小学生来讲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果在体育课上, 我们尽可将一些教学内容设计成以小组活动的形式, 则学生就能够在团体责任意识的驱使下, 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并在活动之中体会到自己在团体之中的责任意识。在体育课中进行广播操的学习时, 由于一些动作需要反复练习, 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此时, 如果我们能将学生分为几个组, 通过小组间开展比赛的形式进行学习, 则学生就能快速掌握动作要领。究其原因就是在小组间比赛的过程中, 每一个组员都不愿拖小组的后腿, 甚至小组成员间还会相互帮助, 自觉纠正错误动作, 自觉反复进行练习, 将学生的行为由消极变为积极。此时, 学生不仅快速掌握了学习内容, 还在不经意间认识到自己在团体活动中的责任,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体责任意识。

二、结合学生身心特点, 将体育运动融入趣味活动之中, 提高锻炼的强度

由于一些体育项目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运动量, 当学生稍有一点疲劳的感觉时就开始对这些运动产生厌烦的情绪。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 这种对运动的厌烦心理相对更为明显。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却又是童心十足, 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学生的这种童心, 将一些活动设计为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则可以明显改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厌烦情绪。在小学低年级进行以跑为主的体能训练时, 学生往往会产生厌烦情绪。

有一次在体育课上, 我设计了一个“渔夫捕鱼”的活动。在活动中, 我利用一些器材模拟了海洋情景, 如将跳箱作为“礁石”, 将保护垫用为沙滩, 学生的书包作为水草, 用一些绳索作为渔网, 让几位体力好的学生扮作渔夫, 其他学生扮作水中自由游动的小鱼, 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小鱼不要被渔夫抓住, 如果出现被抓的“小鱼”, 其他的“小鱼”可以去营救被抓的“小鱼”。尽管这项活动中学生运动量很大, 但由于活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 学生活动得非常投入, 一个个脸上表露出了愉快的神色, 在欢乐的游戏中, 学生已经忘记了疲劳, 留下的只有兴奋与快乐,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具有一定强度的体能训练。

三、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通过趣味活动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在体育教学中有时由于学生的心理因素或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 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教学的难点。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 将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趣味活动引入课堂, 则可以有效地突破这些教学难点。

如对于刚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讲, 在进行集合站队的训练时, 由于学生小, 缺少集合站队的生活体验, 往往会出现相互拥挤而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情况, 因而出现乱吵乱动的现象。在教学中, 我利用学生心理特点, 将四路纵队分别命名为“小鸭子队”“小黄狗队”“小白兔队”“小花猫队”, 并给每个学生一个特定的编号, 在站队集合时, 我说“比比看哪一组的的小动物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家?”通过我们的语言提示与表情暗示, 学生很快就集合完毕。很显然在一活动过程中, 有效地利用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童心, 使集合站队这样一项活动具有了“童趣”, 也减少了一些术语的障碍, 使学生对活动变得兴趣盎然, 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结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集合站队的要领, 轻松有效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四、创新教学方法, 丰富学生素质训练形式, 提高训练实效

在体育课中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内容,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用一些新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就能够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得到扎实有效的训练。在小学三年体育教学中, 有项教学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和武术练习”,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训练的实效。我在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 将“过花桩”“爬竿”“攀软梯”与“拳术”“棍术”等武术动作进行组合, 将整个活动命名为“上花果山”, 让学生将唱、练、模仿相结合, 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边想边练, 在相互的交流与互动中每一个学生都从不会到会, 逐步熟练了活动内容, 有效地克服了畏难情绪, 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乐趣。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篇10

一、解答应用题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有些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 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 而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 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生活情景, 能促发强烈的问题意识, 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情感, 培养创新意识.应用题的素材应是学生自己熟悉的, 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 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 对学生来说, 具有亲切感, 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解答应用题主要抓住已知条件

应用题的条件多, 稍微不慎将会出现错误, 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应用题, 诱导学生参与, 在阅读应用题的环节中, 教师可以采取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为入口, 以旧创新,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由新旧知识的交替、过渡, 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三、解答应用题方法上实施创新

小学生思维较为灵活, 有探究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逐渐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从而在分析结构的认知程度上实施创新, 分析、总结新知识点.如:在教学“山坡上的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50棵, 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倍.杏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时, 让学生独立思考, 以数量的相等关系, 创新应用题的说法, 丰富应用题的表现形式, 从而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 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运用技能.如:学生通过分析, 很快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山坡上的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50棵, 杏树的棵数比桃树多3倍, 杏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或者是……桃树的棵树比杏树的少多少……;而深入思维创新探究问题则为:“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50棵”和“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倍”以及“杏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怎样用线段图来表示?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 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如果用方程来做, 可以怎样设未知数比较好, 为什么等.这时笔者可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1. 把握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应用题是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 其中涉及一些数量关系.学生解答应用题时, 只有对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一清二楚, 才有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 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要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教学.

2. 采用一些特定分析比较方法

四、解答应用题的教学评价要多种方式

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 普遍采用考试这样唯一的方式评价应用题教学的质量.由于仅把应用题当作数学习题进行教学和评价, 因此, 目前评价应用题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看学生应用题考试的分数.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怪现象:不少学生应用题考试的分数挺高, 但实际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强, 有的甚至一遇到新的问题情景就束手无策, 而且这种评价方式有时甚至将学生推向了放弃思维的尴尬境地.因此, 过于注重考试分数的评价方式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新课程下的应用题教学评价应努力实现评价考核多种方式.由于目前应用题考试的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应用题练习的熟练程度, 并不能反映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水平, 更不能全面代表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因此, 我们应努力实现应用题评价考核方式的多种方式, 总的趋势是变终结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 变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具体表现为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1. 在课堂上的评价

我们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应用题学习的过程, 关注学生应用题学习的水平,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的参与度, 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合作精神等, 从而激发学生应用题学习的积极性, 建立应用题学习的信心.

2. 课内、课后的作业评价

即结合学生应用题学习过程中的作业进行评价, 可以是完成应用题的作业, 也可以是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数学小报等与应用题有关的作品.

3. 考试的评价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命题进行的书面考试情况, 也应列入应用题学习评价的范围.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方面, 全面考查学生应用题学习的状况和水平, 写出反映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情感态度、数学思维的特点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语和确定等, 达到对学生应用题学习质量全面评价的目的.

总之,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就应该突破原有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引导学生始终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齐华著.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

[3]宋淑持等著.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上一篇:非机械专业下一篇: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